中药制药范文

时间:2023-04-10 13:1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药制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药制药

篇1

张仲景,东汉时南阳郡人,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经验总结性的临床医学著作,在国际医学界享有崇高声誉,因其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而被后人称为“医圣”。

地处医圣故里的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宛西制药),生产以“仲景”牌六味地黄丸、逍遥丸和“月月舒”牌痛经宝颗粒为代表的系列中成药产品,拥有“月月舒”“仲景”“飞龙”三大中国驰名商标,多年名列中国中药企业五十强,可谓中国中药制造的旗舰级企业。

宛药人的永不止步

宛西制药的生产基地位于距南阳市约100公里的西峡县城,进入厂区,便可看到捻须凝目的医圣张仲景塑像,领衔历代名医,安然端坐于厂区中心。

走进宛西制药生产车间,全自动的中药生产流水线让记者大开眼界,医圣山上种类繁多的药材让记者目不暇接,而张仲景中药材公司里的植物标本室,更是让记者惊叹不已,能叫上名的,或从未见过的中药材标本,分门别类,排列有序,场面令人震撼。

目前,宛西制药已发展成为经营中药制药、汽车配件、药用包装、女性卫生用品、药品零售、健康食品、房地产开发、工业旅游等领域,控股10多家子公司,拥有万名员工的现代企业集团。

然而,这家中药企业在1978年成立之初,却是仅有几十名员工,年产值不到100万元,年亏损十几万元的小厂。这个县办国营药厂人才、资金匮乏,产品单一,管理落后,濒临倒闭。

1985年3月,转业军人孙耀志开始担任宛西药厂党支部书记兼厂长。在孙耀志的带领下,企业不但扭亏为盈,还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全国同行业的先进行列,发展成为一家现代企业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浓缩丸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多的GAP药材基地。

20多年来的每一个脚印,孙耀志都历历在目。找订单、找资金、搞销售、拓市场,他和他的同事为此踏遍大江南北。孙耀志动情地形容:“那是宛药人的!”

宛西制药文化长廊里的一个个片段,犹如企业发展历程里的一个个镜头,成为历史幕布上一个个美好的回忆。

如今,宛药人的还在继续。宛西制药将以打造完整的中药制药现代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以中药制造为基础,全面打造中药工业、中药农业、中药商业、中药科技、中药医疗养生五大产业链。

创新成就现代中药企业

在孙耀志看来,中医药走现代化之路有着丰富的内涵,涉及方法、标准、工程技术等问题,关键在于原创技术和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为实现中药的现代化之路,宛药人在科技上的投入可谓大手笔:在南阳市区投资1.5亿元建设的总部基地,其中投资额最高、占地面积最大的是研发大楼;在占地1650亩的宛西中药百草园里,有着斥资4000万元建设的具有五星级标准的博士后工作站;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等30所科研院所及国内10所大学“联姻”,引进现代先进技术,使产品质量控制更为科学有效;一尘不染的中药浓缩丸生产线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中药浓缩丸生产线。

同时,宛西制药还积极引进国内最新科研成果和来自美国等国的先进制药设备,实现中药制造过程由自动化向现代化的飞跃。在北京、上海建立了国内一流的科技开发基地,源源不断地将国内外最新科研技术、成果进行消化再吸收,实施在更高层次上的创新。此外,宛西制药将经典经方作为中药创新的一个切入点,开展二次开发应用,不仅惠及百姓,也大大促进了中医、中药的现代化发展。

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高水平的科研能力,让宛西制药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引领中医药行业发展方向。多年来,宛西制药研究开发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产品,相继推出了天智颗粒、镇心痛口服液、复方丹参浓缩丸等20多个高新技术产品,获得60多项发明专利。

“宛西制药发展现象”

“药材好,药才好”,宛西制药六味地黄丸这句广为人知的广告语里包含着生意经,也透出做人的道理,更是中药行业共同推崇和奉行的制药理念。

多年来,宛西制药在种植好药材方面一直不遗余力。

以地黄丸系列产品为主导的宛西制药从1998年开始,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在西峡县的5个乡镇建立了20万亩山茱萸药材基地,将中药生产的第一车间建在了田间地头,从而保证了药材质量根源。如今,西峡县20万亩山茱萸药材基地成了国家首批认证的GAP山茱萸基地。

宛西制药工作人员李元贵介绍说,每年公司都无偿提供种子、原辅材料和技术员,辅导和培训药农,同时还与农户签订30年不变的合同,解决药农的后顾之忧。“一时间,西峡县的农民掀起了承包荒山种植中药材的热潮。每到秋季,药农们带着丰收的喜悦,像赶集赶会一样,推着车,扛着麻袋,从四面八方赶来,然后换成厚厚的钞票”。

除西峡的山茱萸基地,宛西制药又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在河南、湖北、安徽、福建等四省六市的地道中药材产地建立了山茱萸等6个GAP中药材生产基地,把其作为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了中药材资源的循环利用。至此,宛西制药也成为国内药材种植规模最大、认证品种最多的中药生产企业。

李元贵告诉记者,据粗略统计,宛西制药在四省六地带动近100万农民,由传统种植粮食的“粮农”转变为专门为宛西制药提供原料的“药农”,实现了中药工业向中药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创造了被社会称赞的“宛西制药发展现象”。

民族文化塑造品牌

如果说拥有地道药材上千种的伏牛山赋予了宛西制药生存的躯体和脊梁,那么医圣张仲景的国医药精粹文化则为宛药人注入了血液精魂。

位于南阳市的公司总部,气势恢宏的“仲景之光”文化浮雕墙向人们展示了医圣的光辉一生。宛西制药生产基地,与其说是工厂,不如说是张仲景文化展览公园。“仲景的学术思想及其深厚的文化不仅属于宛西制药,更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孙耀志对张仲景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宛西制药不仅是仲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中医药文化的实践者。自2000年启用“仲景”商标以来,宛西制药一直把继承和弘扬仲景文化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10多年来,宛西制药除了建设一系列标志性的仲景文化工程,还连续承办8届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全程参与“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先后组织“21世纪张仲景国际思想研讨会”等多项活动。同时,在全国10所重点中医药大学设立张仲景奖学金、助学金等。

从2006年开始,每年的正月十八张仲景诞辰日,宛西制药都会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参加的不仅包括公司员工,还有附近自发前来的数千药农。

对于以仲景文化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宛西制药并没止步于单纯的文化传播。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社会,养生保健需求日益增长,宛西制药也把中医药的服务面借助文化传播,延伸到中药医疗、中药养生、中药商业乃至健康食品等方面。

篇2

中药制药技术这个专业的就业以后会越来越好,因为我国对中医药都是有扶持的,对中医药还是有一定倾斜,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这样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才会有优势,有资本去找更好的岗位。

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属于生化与药品类中制药技术类专业,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一般是去中药生产企业、中药制药公司、各级医院、科研所等地,从事中药生产、中药管理、中药研发等工作,薪资待遇等方面都是很优渥的。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药房管理员、药剂师、生产经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药房管理员

2药剂师

3生产经理

4化验员

篇3

关键词:现代制药技术 中药生产 应用分析

一、引言

目前,我国中药生产技术明显落后于其他制药技术,中药产业在我国制药市场中呈现下滑趋势。中药产业若想在激烈的制药市场中立足和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引入现代新技术,向高科技制药技术的水平和方向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中药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大多数中药企业都投入大量资金,引入了现代化高新技术,这刺激和影响着传统的中药产业。现代化科学制药技术和各种制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使我国中药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推进了中药制药剂量和药效稳定发展。

二、现代化中药制药技术实例概况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航建发在医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拥有了一支专业的设计队伍。其医药工程项目设计主要涵盖生物制药、中药提取和医药制剂以及配套的设施等。特别是中药提取车间的工程项目设计,把国内外的先进制药技术和我国传统中药制药技术联系起来,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全面的中药现代化生产技术体系,被国家发改委员会评为“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此制药项目占地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厂区分为两期工程进行规划和整理,一期工程建筑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为双层,高度为18.75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整个厂房的布局中,规划了发酵车间、提取车间、电房、仓库以及办公区域等。各辅助生产区域采用岗位轮流的工作模式,在不影响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下,将厂房分为2层,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

在设计中,将提取车间分成了三层,包括出渣层、操作层和投料层。在第三层可以布置同提取罐配套的冷凝器、冷却器;提取罐可以悬挂在第二层上,同时单效蒸发器也放置在第二层。整个设计工序方便操作、流程顺畅,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成本的投入。

图1 中药提取生产车间

三、现代化制药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设计和应用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好的方案和规范是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建设全过程有效的控制理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的中药制药现代化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我国制药工艺和行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各种各样的需要。

(1)采用自动化技术对固体进行发酵

现代化中药制药工艺突破了原来的生产技术,适应了国家和社会高新化、现代化的发现要求,使固体发酵工艺实现了技术创新。在工作设计和制度中,引入了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单元操作技术,建立了一套适应国家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自动生产线,以满足相应发酵环境下各种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发酵工作和在不同自动化技术控制阶段的标准和理念。此技术有效的推动了中药制药技术的发展,使现代化先进制药技术广泛的应用在中药生产过程中,提高了中药生产效率,保证了中药药性和剂量。

(2)实现了中药胶囊有效成分的定量控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制药企业为了实现质量控制现代化,在生产检查中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质控手段,它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能对液体混合物进行成分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在定量控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例如,三聚氰胺就可以用此法检测其含量。相关部门还制定了科学严格的质量标准,使中药制剂更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

图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3)中药的提取和制剂生产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控制

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直接关系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单元制造技术系统集成的自动化全面质量检测控制生产线是该项目实现制药工艺现代化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此项目中,单元制造设备建立了提取、浓缩、干燥等操作系统,这些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的方式,使整个提取工艺流程实现连续化和物料转移管道化。

设计中,采用了国际先进水平的铝塑包装设备,提高了产品包装过程的质量控制;同时具备了在线检查和称重、自动去除不合格产品的功能,有效的增加了中药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设计中用到NT25型铝塑包装机,利用数字和红外线扫描,能精确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参数,高效快速的控制质量,提高了中药生产技术水平和设备水平,进而推动了中药产业的稳定发展。

(4)高温、高湿的空调处理技术

在现代化制药技术中,中药生产流程非常的复杂。在生产过程中,提取工序使用大量的酒精,存在安全隐患和质量风险,应该在送风支路上设置防爆防火阀,并采用直流形式排风。如果外界自然空气能达到一定的使用要求,可以利用自然风,采用排风扇,实现变风量、变新风的运行。

(5)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利用膜两侧的电位差、浓度差或者压力差,使原料选择性的透过膜,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在中药成分分离过程中,由于存在较多较大的杂质和胶体,不仅会对膜产生一定的破坏,也会对中药的提取、分离以及制造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可以在中药中加入絮凝剂,使部分悬浮颗粒发生沉淀,使其过滤,更好的被超滤膜分离,达到中药生产的最佳效果。由于该技术操作方便、污染小、成效高,能全面提高中药生产的质量,促进我国中药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结束语

此工程设计整体来讲,布局比较合理,各项工艺流程和设备都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生产过程稳定可靠,有效的提高了中药生产的效率,保证了中药的剂量和药效。中药制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精髓,运用现代制药技术进行生产是必然的选择。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调动科学力量,促进中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哲萱,周立红,章顺楠,叶正良,柳文媛. NIRS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验证方法探讨[J]. 中草药,2013,10:1342-1348.

[2]刘泽峰.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领域中的应用[J]. 中医药导报,2011,03:122-124.

篇4

关键词 :中药制药技术 实验资源 高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1(a)-0000-00

Abstract: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experimental resources in the teaching work, and discussed how to use the experimental resources effectively, save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and reduce the experimental cost.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experimental resources, efficient use

在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为了培养行业需求“宽口径、重技术”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开设大量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确保毕业学生的质量。近年来随着物价的不断升高,学生的培养成本也顺势而涨,再加上诸多因素造成的实验经费的减少,使实践教学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怎样用较少的钱做更多的事情已经成为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效利用实验资源已经成为我们减少实验资金投入的一个有效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发现,结合中药制药专业的特点,如果把每门课程所需要的实验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可以节约实验材料,降低实验成本。

1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为中药制药行业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有一定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具备现代中药制药生产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够胜任中药生产企业的中药制剂、中药饮片生产,质量控制等工作且能够从事中药营销和调剂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并且熟练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要达到培养目标需要开设大量的实验课程作支撑。

2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所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药用植物鉴别技术:主要学习识别植物,为中药鉴定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

中药鉴定技术:主要学习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方法鉴定中药材和饮片的真伪优劣。

中药学:主要学习各种中药饮片的功效及应用。

中药炮制技术:主要学习净选、饮片切制、炒法、炙法、煅法、蒸煮法、复制法、发芽发酵法、制霜法、制曲法等炮制方法,把药材炮制为饮片,满足中医临床需要。

中药调剂技术:主要学习中药调剂工作中的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等技术。

中药提取技术: 主要学习常规提取技术、浓缩技术、色谱分离技术、干燥技术等。

中药制剂技术:主要学习丸剂、散剂、片剂、颗粒剂、硬胶囊剂、酒剂、酊剂、口服液剂等剂型的制备技术。

中药制剂分析检验技术:主要学习利用各种仪器或理化方法检验药材或中成药的药典中规定的理化指标,确保药材和中成药的质量。

中药制药设备:主要学习中药制药设备的种类、构造和原理、使用方法,简单故障排除方法等,并懂得一些设备的维护保养的知识。

3实验资源在各课程实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高效利用实验资源的意识

各任课老师在安排实验时缺乏沟通,各课程实验没有做到相互衔接,使实验材料只在一门课程中应用,用完后丢弃,缺乏实验资源高效利用的意识,造成实验资源的浪费。

3.2缺乏低成本获得实验资源的意识

任课老师上实验课往往是安排好实验项目,由实验老师通过市场购置实验材料。在实际工作中,其实有些项目的实验材料只要有意识地去动手制作,可以减少实验材料的购买量。

3.3缺乏科研实验项目与教学实验项目整合的意识

高校教师有很多科研项目,实施过程做很少与教学实验项目整合,使实验资源不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4降低实验成本的方法

4.1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

通过各课程实验的衔接,利用其他课程实验的产品作为本课程的实验材料,统筹安排相关课程实验材料的利用,减少本课程实验材料的购置。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所用的药材先完成中药鉴定技术的实验要求后,再通过中药炮制课程的实验制成饮片,满足中药学、中药制剂、中药提取等课程实验的需要,而中药制剂课程的实验产品又可作为中药制剂检验技术的实验材料。中药设备课程实验中所用的设备又可满足中药制剂、中药提取课程对设备的需求,通过专业教研室内部统筹安排,使本专业课程的实验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避免了课程之间的脱节和实验材料的浪费,减少了实验经费的投入,既低碳环保,又节约实验经费,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

4.2自己制备实验材料

药用植物课程需要每年带领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实习过程中,学生采回来大量的草药,我们进行整理后就可作为中药鉴定正品或伪品的实验材料。学生把药用植物栽培实验课中种植的药材采收后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中药鉴定实验材料,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又减少了实验材料的购置,降低了实验成本。

4.3科研试验项目和教学实验项目有机结合

有科研项目的任课老师可以和所担任的课程结合起来,尽可能在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设计部分教学实验项目,可以使科研经费、实践教学经费都能得到高效利用,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特点,我们仅仅是对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的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行了总结,目的是为更多专业在实验资源高效利用方面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常焕.提高高校实验资源利用率之我见【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1):255-257

[2]龙科军等.高校实验教学资源整合研究【J】.科教文汇,2009(9):34-35

篇5

尽量做到通过该项目的完成使学生能够掌握或熟悉本剂型产品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关键岗位、常用原辅料、质量控制点、生产区域洁净要求及其他相关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其它有关的基础知识。

2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

项目任务书应轮廓清晰,工作成果有一定应用价值,在项目工作过程中可安排一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克服在项目工作中的现场问题,并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过程知识。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内容;明确学习者复习、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课时、内容等。按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分组安排以6~8人一组为宜。每组成员可以好、中、差生混合,这样有利于互帮互学体现团队的合作精神;亦可相似水平的编为一组,以让每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以增加其成就感和自信心,并在学习过程中同样受到尊重与激励。

2.2合理分工,结果整合小组间要体现大体平衡,但在小组内可把任务分成若干块,小组成员各负其责,除了必须完成独立承担的任务外,还必须为小组集体成果负责。这样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合作气氛。

2.3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合作学习既追求团队总分,也不放弃个人得分;既发挥了优势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弱势学生的积极性。在小组内必须人人努力,而且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才能取得团体总分上的好成绩。

2.4分配角色,分享领导学生可根据课题内容轮流担任小组负责人,亦可分担不同任务角色,使每个人都在不同角色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体,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平等和谐的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不要对学生的意见立即做出评论,在项目工作过程中,应保持旁观、克制的态度和咨询师的角色,尽量少提供直接答案,而只提供信息来源。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

4教师应指导学生完整地完成项目

指导学生完整地完成项目,并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其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以质量为本的良好职业道德,操作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互帮互助、团队合作的精神风貌;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合。

5项目任务书编制案例

5.1教学项目板蓝根颗粒的制造。

5.1.1项目任务制造1000包(规格:含糖5g/包)符合质量要求的板蓝根颗粒。

适用专业:药物制剂专业(中专或高职)

学习时间:查阅资料,18课时,生产制造48课时

5.1.2学习目标通过项目学习学生能够绘制颗粒剂的生产流程、写出质量控制点、知道颗粒剂质量要求和相关理论;能够熟练进行各岗位操作、设备操作、工艺计算、检测仪器使用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物料、状态、卫生控制等;能防止与排除常见的生产、质量、安全问题,适应车间班组的工作、组织环境;能对产品的半成品和成品做出初步的质量评价;在工作中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以质量为本,操作上严谨细致,并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1.3工作任务按GMP人员净化要求,进入相应洁净级别的岗位操作间;用提取浓缩设备制备板蓝根清膏;用粉碎机、分筛机,按工艺要求和SOP熟练将需要粉碎的物料进行粉碎、过筛,得到细度符合工艺规定的粉末;根据批生产指令正确领取合格物料,按工艺规程及配料称量SOP熟练完成物料地称、量、取,使用高效湿法制粒机,按工艺要求和SOP熟练将物料与清膏或润湿剂混合制备湿颗粒,湿颗粒必需符合质量要求;使用热风循环烘箱,按工艺要求和SOP熟练将合格的湿颗粒进行干燥,得到干颗粒,干颗粒必需符合质量要求;使用整粒机、原盘分筛机,按工艺要求和SOP熟练将合格的干颗粒进行整粒分级,并与其它物料混匀,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颗粒;根据批生产指令正确领取合格的内包材,使用颗粒包装机,按工艺要求和SOP熟练将合格颗粒进行分装,分装出符合半成品质量要求的板蓝根颗粒;根据批生产指令正确领取合格的外包材,按操作规程熟练进行手工外包装,随时自查、互查外包质量。

6教学实施案例

6.1板蓝根清膏的制备(18课时)

6.1.1学生复习内容板蓝根、板蓝根清膏及板蓝根颗粒的质量要求,煎煮法、酒精沉淀法、减压蒸馏法及相关设备操作。

6.1.2教师演示内容板蓝根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

6.1.3学习方式小组式,6~10人一组,好、中、差生混编式。

6.1.4小组讨论或操作要求学生应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问题讨论:本次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如何制定本组工作计划?本次为何要选用煎煮法,其它还有那些提取方法?各设备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6.1.5检查评估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小组间相互评估后,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中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6.2蔗糖粉的制备(6课时)

6.2.1学生复习内容辅料、糖粉的质量要求,锤式粉碎机的操作。

6.2.2教师讲授内容出粉率及物料消耗定额。

6.2.3学习方式小组式,6~10人一组,好、中、差混生编式。

6.2.4小组讨论或操作要求学生应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问题讨论:本次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如何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医药生产中常用的粉碎设备有哪些?本次为何要选用锤式粉碎机?讨论并制定蔗糖出粉率。

6.2.5检查评估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小组间相互评估后,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中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6.3板蓝根颗粒的制备(12课时)

6.3.1学生复习内容板蓝根颗粒的质量要求,湿法制粒,湿颗粒干颗粒经验判断法,颗粒机、干燥箱及筛分机的操作。

6.3.2教师演示内容湿颗粒、干颗粒质量的经验判断方法。

6.3.3学习方式小组式,6~10人一组,好、中、差混生编式。

6.3.4小组讨论或操作要求学生应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问题讨论:本次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如何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各设备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颗粒剂质量控制点有哪些?

6.3.5检查评估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小组间相互评估后,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中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6.4板蓝根颗粒的分装(12课时)

6.4.1学生复习内容颗粒内包材的质量要求,颗粒分装机的操作。药品内包、中包、外包材相关知识。

6.4.2教师讲授内容包材特点及其与药品质量的关系。

6.4.3学习方式小组式,6~10人一组,好、中、差混生编式。

6.4.4小组讨论或操作要求学生应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问题讨论:本次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如何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各设备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颗粒剂的工艺流程如何绘制?本次产品的出率如何计算?

6.4.5检查评估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小组间相互评估后,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中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篇6

项目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有效模式已在职业教育中逐渐受到推崇,但如何实施项目教学?如何编制项目任务书?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现将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 教师应以工作任务中的典型产品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尽量做到通过该项目的完成使学生能够掌握或熟悉本剂型产品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关键岗位、常用原辅料、质量控制点、生产区域洁净要求及其他相关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其它有关的基础知识。

2 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

项目任务书应轮廓清晰,工作成果有一定应用价值,在项目工作过程中可安排一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克服在项目工作中的现场问题,并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过程知识。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内容;明确学习者复习、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课时、内容等。按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分组安排以6~8 人一组为宜。每组成员可以好、中、差生混合,这样有利于互帮互学体现团队的合作精神;亦可相似水平的编为一组,以让每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以增加其成就感和自信心,并在学习过程中同样受到尊重与激励。

2.2 合理分工,结果整合小组间要体现大体平衡,但在小组内可把任务分成若干块,小组成员各负其责,除了必须完成独立承担的任务外,还必须为小组集体成果负责。这样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合作气氛。

2.3 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合作学习既追求团队总分,也不放弃个人得分;既发挥了优势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弱势学生的积极性。在小组内必须人人努力,而且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才能取得团体总分上的好成绩。

2.4 分配角色,分享领导学生可根据课题内容轮流担任小组负责人,亦可分担不同任务角色,使每个人都在不同角色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 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体,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平等和谐的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不要对学生的意见立即做出评论,在项目工作过程中,应保持旁观、克制的态度和咨询师的角色,尽量少提供直接答案,而只提供信息来源。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

4 教师应指导学生完整地完成项目

指导学生完整地完成项目,并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其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以质量为本的良好职业道德,操作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互帮互助、团队合作的精神风貌;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合。

5 项目任务书编制案例

5.1 教学项目板蓝根颗粒的制造。

5.1.1 项目任务制造1 000 包(规格:含糖5 g/包)符合质量要求的板蓝根颗粒。

适用专业:药物制剂专业(中专或高职)

学习时间:查阅资料,18 课时,生产制造48 课时

5.1.2 学习目标通过项目学习学生能够绘制颗粒剂的生产流程、写出质量控制点、知道颗粒剂质量要求和相关理论;能够熟练进行各岗位操作、设备操作、工艺计算、检测仪器使用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物料、状态、卫生控制等;能防止与排除常见的生产、质量、安全问题,适应车间班组的工作、组织环境;能对产品的半成品和成品做出初步的质量评价;在工作中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以质量为本,操作上严谨细致,并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1.3 工作任务按GMP人员净化要求,进入相应洁净级别的岗位操作间;用提取浓缩设备制备板蓝根清膏;用粉碎机、分筛机,按工艺要求和SOP熟练将需要粉碎的物料进行粉碎、过筛,得到细度符合工艺规定的粉末;根据批生产指令正确领取合格物料,按工艺规程及配料称量SOP熟练完成物料地称、量、取,使用高效湿法制粒机,按工艺要求和SOP熟练将物料与清膏或润湿剂混合制备湿颗粒,湿颗粒必需符合质量要求;使用热风循环烘箱,按工艺要求和SOP熟练将合格的湿颗粒进行干燥,得到干颗粒,干颗粒必需符合质量要求;使用整粒机、原盘分筛机,按工艺要求和SOP熟练将合格的干颗粒进行整粒分级,并与其它物料混匀,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颗粒;根据批生产指令正确领取合格的内包材,使用颗粒包装机,按工艺要求和SOP熟练将合格颗粒进行分装,分装出符合半成品质量要求的板蓝根颗粒;根据批生产指令正确领取合格的外包材,按操作规程熟练进行手工外包装,随时自查、互查外包质量。

转贴于

6 教学实施案例

6.1 板蓝根清膏的制备( 18课时)

6.1.1 学生复习内容板蓝根、板蓝根清膏及板蓝根颗粒的质量要求,煎煮法、酒精沉淀法、减压蒸馏法及相关设备操作。

6.1.2 教师演示内容板蓝根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

6.1.3 学习方式小组式,6~10 人一组, 好、中、差生混编式。

6.1.4 小组讨论或操作要求学生应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问题讨论:本次小组成员如何分工? 如何制定本组工作计划?本次为何要选用煎煮法,其它还有那些提取方法? 各设备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6.1.5 检查评估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小组间相互评估后,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中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6.2 蔗糖粉的制备(6 课时)

6.2.1 学生复习内容辅料、糖粉的质量要求,锤式粉碎机的操作。

6.2.2 教师讲授内容出粉率及物料消耗定额。

6.2.3 学习方式小组式,6~10 人一组, 好、中、差混生编式。

6.2.4 小组讨论或操作要求学生应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问题讨论:本次小组成员如何分工? 如何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医药生产中常用的粉碎设备有哪些?本次为何要选用锤式粉碎机?讨论并制定蔗糖出粉率。

6.2.5 检查评估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小组间相互评估后,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中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6.3 板蓝根颗粒的制备(12 课时)

6.3.1 学生复习内容板蓝根颗粒的质量要求,湿法制粒,湿颗粒干颗粒经验判断法,颗粒机、干燥箱及筛分机的操作。

6.3.2 教师演示内容湿颗粒、干颗粒质量的经验判断方法。

6.3.3 学习方式小组式,6~10 人一组, 好、中、差混生编式。

6.3.4 小组讨论或操作要求学生应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问题讨论:本次小组成员如何分工? 如何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各设备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颗粒剂质量控制点有哪些?

6.3.5 检查评估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小组间相互评估后,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中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6.4 板蓝根颗粒的分装(12 课时)

6.4.1 学生复习内容颗粒内包材的质量要求,颗粒分装机的操作。药品内包、中包、外包材相关知识。

6.4.2 教师讲授内容包材特点及其与药品质量的关系。

6.4.3 学习方式小组式,6~10 人一组,好、中、差混生编式。

6.4.4 小组讨论或操作要求学生应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问题讨论:本次小组成员如何分工? 如何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各设备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颗粒剂的工艺流程如何绘制?本次产品的出率如何计算?

篇7

【关键词】互联网+ 双师型 中药制药应用型人才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广东省创新强校项目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47-02

近年来,我国中药制药工程教育理在实践教学方面一直进展不大。然而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出现了好转,“互联网+”派生出多种新型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教学,促进中药制药行业新型发展,掀起“互联网+中药制药应用型教育”的热潮。医药院校“双师型”要教师发展一个专业领域中多种技能并存,取得技术技能多能化[1],达成学校与中药制药应用型人才培养、企业与学校、企业与中药制药应用型人才的“共赢”模式,带动中药制药应用型人才培养“共享、协同”的绿色发展。

1.中药制药应用型人才培养现况

我国中药制药专业实践教育教学与企业的联系不密切,导致培养的中药制药学生难直接为中药制药企业作出贡献[2]。中药制药应用型教育旨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在中药制剂生产、质量控制、新药研究上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前中药制药应用型专业涉及的科目数量比较多,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制药基础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参与解决实际医药生产研发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互联网+”与中药制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互联网+”是通过互联网把创新成果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要求中药制药专业教师熟练利用网络平台教育教学。例如运用网络远程在线教学,实现学生翻转课堂,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再进行授课。但目前医药院校对互联网仿真实训室建设的投入不足,对学生的培养不足以满足企业对医药院校毕业生的技能要求。

3.“双师型”与中药制药应用型教师培养的定位

实践指导教师应了解中药制药应用型学生的情况并为他们进行针对性训练,准确地为学生讲解操作流程和注意重点,及时反馈给学生[3]。然而“双师型”仍然存在某些问题,如难以评定“双师型”教师在理论教育方面与一般教师是否应该有所差别而在实践能力方面没有具体规定等[4]。为逐步完善“双师型”师资建设,对外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友好交流沟通,此外对于“双师型”教师要严格其任职标准,明确其能力资格,健全其培训体系,设置其激励机制[5]。

4.“互联网+”及“双师型”对高校教育的影响与改革

4.1 “互联网+”和“双师型”教师引导主动学习丰富课堂的授课方式

互联网为学生带来广泛的学习资源,可是在自主学习中学生通常缺乏学习强制性,难以辨别信息的实效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应用的能力[6]。目前课堂的知识可以从有趣多样的互联网获取,传统的灌输式授课不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该转换角色,运用其专业实践知识,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互联网上的专业信息,合理经加工处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注视点从互联网上转回到课堂上。

4.2“互联网+”和“双师型”教师结合完善课程设置,专业课精品化

在互联网时代,培养中药制剂应用型人才要开放合作、建立互通互助平台,“双师型”教师完善课程设置,体现专业特色,突出了专业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双师型”教师可以了解互联网上新技术发展,运用教育方法将实质技能准确教授给学生,使专业课精品化成为可能,共享本校的精品课程在网络平台上交流,还可以有效利用成熟的慕课(MOOCs,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可以作为借鉴模板,整合精品教学资源,构建教育资源交流平台。

4.3“互联网+”和“双师型”教师基于企校合作,提升师生实践能力

中药制剂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与不少企业与高校共建基地项目,学生可以从中获到很好的实践训练。但学生不一定熟识全部各环节,使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出现不全面的缺陷。在“互联网+”平台上,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和内容不同,有大量的学习资源供其学习,包括提供的企业实践视频。也可以聘请企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实现来源上教师的“双师型”。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加深对实践岗位认识的信息资料,与岗位上的精英交流互动,提高自身实践素质。同时教师在企业岗位实习通过员工标准自我评价,设计符合自身的评价标准,为“双师型”师资建设开辟一条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2]陈国松.我国重点大学中药制药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2.

[3]李树峰.从“双师型”教师政策的演进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位[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3):17-22.

[4]肖凤翔,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69-74.

[5]林杏花.国外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59-61.

[6]李先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J].教育观察,2016,5(2):61-62.

作者简介:

篇8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及效果的基础,其也是直接影响中药材的未来发展和广泛运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的现状出发,总结影响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因素,并总结出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现状;对策

中药制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继承了传统中药制剂方法,以中药为原材料,进行针对性的加工和处理后制成的剂型。中药制剂是当前临床疾病治疗常用药物,随着当前中药治疗毒副作用小的特点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的运用越来越多。但其质量控制问题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1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现状

中药制剂剂型较多,包括中成药、中药成方制剂、单味药制剂、协定处方制剂等。当前临床对于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问题越来越重视,但当前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效果仍需不断提升,我国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取得的进展为:①中药制剂的质量监测标准正在不断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的颁布使得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获得了更多的法律及质检规范支持,为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②中药制剂的检测技术及方法正在逐渐建立和完善,当前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中药制剂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正在逐渐增多,多指标检测、药代动力学精细处理、微量检测等检测方式越来越多,薄层色谱分析技术、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使得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测效果正在不断提升。但当前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仍存在较多问题,质量控制效果更待提升。

2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当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较多,对2015年对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取材因素、生产过程、存储及运输过程、人为因素均是影响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详见表1。

2.1取材因素

中药材的取材是中药制剂生产的基础,也是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首要原因。由于中药材种类较为繁多,且其来源多较为复杂,可来自于野外采集,也可来自于人工培育,而中药材的产地、品种、栽培过程、采收时间、存储方式等均直接影响着中药材的质量,进而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安全。

2.2生产过程

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和漫长,其制作工艺和环节较多,制作过程中任意环节出现差错将直接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进行投料,其中涉及中药的味数及数量,其直接影响制剂的生产质量及药效,部分药剂含量过高时将增加毒副作用。在生产过程中需进行药材粉碎、萃取、混合、干燥、浓缩等,在操作过程中,温度、次数、时间等均直接影响制剂质量。中药制剂含有多种剂型,且其剂型、给药途径使得生物利用度存在差异,生产工艺存在较多差异,若剂型错误,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用药疗效。

2.3存储及运输过程

中药制剂类型较多,在存储及运输过程中,不同剂型、不同性质药剂对包装、存储及运输需求存在差异,若不加分辨极易导致药剂变质,影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2.4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在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中占据重要影响作用。相关采购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将直接导致劣质药材流入;在制备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味根据古方进行制备,将影响药剂质量,且制备过程中,相关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质量也直接影响制药效果;在药检过程中,相关人员专业技能不高也将导致劣质药物流入市场。

3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策略

3.1加强药材采购监管

相关部门需加强对中药材原材料相关质量监测法律法规的出台,加大对中药材原材料的监管,避免劣质药材混入市场;相关制药单位也许加强对药材的选购,禁止采购来路不明的药材,并加强对已采购药材的检查,对于不合格中药材进行规范化处理。

3.2规范生产过程

相关部分需加强对中药制剂生产过程的监管,并及时出台相关规定,制定针对性惩处制度。在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水源及医疗卫生环境。相关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实施生产制备过程,选择合适的加工和处理方式、剂型选择等,并做好记录,严格控制每一步的称量准确性,严格规范化制药过程。

3.3规范存储及运输过程

中药制剂需严格采取无菌包装,并根据实际剂型、性质等选择合适包装,根据药剂实际性质选择合适储存环境,并及时登记记录,运输过程也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实施,避免不合理包装、存储及运输出现。

3.4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

加强对采购人员、制备人员、药检人员、运输人员等各阶段人员的专业知识针对性教育,及时进行针对性培训,提升各阶段人员的专业素养及责任性。提升采购人员的药材辨识能力,并熟知国家相关规范,按流程进行采购,不断提升制备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操作能力,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制备过程;不断提升药检人员的的监督力度,严查每个步骤,避免遗漏和差错;加强运输人员对各项要求的熟悉,严格按照要求实施存储及运输。

4总结

当前人们对于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部门及人员需严格规范中药制剂制备的全过程,以提升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效果,提升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制药工程;制药分离技术;萃取技g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234

0 引言

制药分离过程主要是利用待分离物系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与共存杂质之间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上的差异进行分离,是制药工业产品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制药分离技术是制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保障制药成功与否的重要技术。在进行制药分离过程中,若是分离方法、分离设备和能量投入方式不同,就能直接影响分离产品的纯度、耗能的大小和技术的绿色程度。

1 制药工程

制药工程是一个化学、生物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研发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和设计人才为目标[1]。制药工程的内容,包括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制药三个方面,这些制作过程过要经过原材料的生产和制药分离两个阶段。原材料的生产是药物成分的混合物的形成过程,制药分离是对混合物的分离提纯过程。两个阶段在制药过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 制药工程的分离技术的概述

制药分离过程主要利用待分离的物质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与共存杂质之间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上的差异进行分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2]。制药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医药产品的高效生产,分离和纯化是最终获得商业产品的重要环节,是各种新医药产品实现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在整个医药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制药工程的分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反胶团萃取分离技术

反胶团萃取是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一种生物分离术,这种分离技术的本质是液-液有机溶剂萃取,与一般的萃取方式的不同之处便是运用表面活性剂在有机相中形成的反胶团的亲水环境,使生物分子在其中被消除掉。这种技术对蛋白质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有着直接作用,因为蛋白质类生物活性物质在有机相中难以溶解或在有机相中发生不可逆变性,能够很好进行分离。反胶团萃取仍是处于发展阶段的一种生物分离技术。

2.2 固液萃取分离技术

固液萃取是根据可溶性物质易溶于相应的溶剂的特点,是可溶性物质从固体物料中分离出来的一项技术[2]。这种技术在制药的过程比较常见。水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被广泛在固液萃取中,例如泡茶、煎中药和从甜菜中提取糖等。固液萃取技术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技术,被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例如食用油的提取、草药制剂的提取、食品添加剂的提取等。固液萃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就应该注重原材料的处理,将相应的原材料进行粉碎,使得原材料变成细粒状或薄片状。再将这些粉碎的原材料放入特定的溶剂中,根据溶质溶于溶剂的原理,使得原材料中的有用成分从不溶性固体原料中脱离出,并储存在相应的溶剂中。这种分离技术由于不溶性的固体原料的存在,往往存在一定的传质阻力。但是,通过固体原料的粉碎效果,使得固体原料中的有用成分与相应的溶剂之间的接触面增大,有效地提升萃取速率。当然,在粉碎固体原料的过程中,应该避免过分粉碎而形成粉尘,容易导致在萃取的过程中出现滞液量的产生,从而直接影响固液萃取质量和效果。进行固液萃取的过程中,选取容易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应该以溶质的溶解度作为选取的依据,选取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便于有效地节省溶剂用量。要选取与溶剂的沸点差比较大的溶剂,以便溶剂回收利用。同时,应该注重选取的溶质在溶剂的扩散阻力较小,便于溶质扩散。选取的溶剂应该廉价易得,没有毒性,腐蚀性较小。

2.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指在温度比较低的状况下,利用加压装置使气体转变成相应的液体,会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的面积也相对增加。超临界流体是根据物质都处在一定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当这个临界点的时候,就能物质的形态转化为不同的形态。当物质处于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时候,物质往往不会转变成相应的液体或气体,因而物质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是超临界流体的萃取的关键。当物体处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状态时,是一种流体的形状,也便是超临界流体,这种流体便可以作为溶剂进行萃取和分离。在提取天然产物方面经常使用超临界萃取方法,一般是运用CO2作为萃取剂。这是因为CO2在临界的环境中比较稳定、安全、无毒、不燃烧、廉价,对溶质的有机溶剂没有相应破坏性。在超临界的状态中,CO2能够选择性的溶解,对低分子、低沸点、亲脂性等成分有着很好地溶解性。但是对于-OH、-COOH等化合物或者分子量较多的化合物的萃取,使用CO2作为溶剂往往难以溶解。所以,针对分子量较大和极性基团较多的中草药成分的萃取,一般需要其他溶剂作为CO2的夹带剂,从而有效地改变以往的溶解度,这种夹带剂主要有乙醇、甲醇、丙酮等。

2.4 双水相萃取技术

双水相萃取技术是根据高聚物的分子具有空间阻碍的特性,使得溶质与溶剂之间不会发生相应的渗透,无法形成相应的均一相,从而达到相应的分离目的。双水相萃取技术是属于双高聚物双水相体系,只要两种聚合物的增税程度有所差异,并很容易发生二相现象,从而达到相应的分离效果。憎水程度越大,分离效果越。,

3 结语

制药分离技术是制药工程的重要环节,掌握相应的分离技术,选取相应的分离设备,才能有效地分离物质中的有效成分。在制药分离技术中,并不是仅仅局限在以上方式,还有膜分离、色谱分离技术等方式方法。在制药分离的过程中,应该确定相应的提取药物成分目标,根据物质的特性,运用相应的分离技术,从而获取物料中有效成分。

参考文献:

[1]宁华臣.制药分离技术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6):85.

篇10

中药材产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的名片之一。贵州省主要领导指出,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 “两条底线”,遵循山地经济发展规律,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把贵州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建设全国中药材大省和民族药业强省,努力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据介绍,到2017年,贵州全省中药材种植和保护抚育面积将达到600万亩,中药材总产值从162亿元增加到260亿元以上,医药工业总产值从300亿元增加到800亿元,确保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来自中药材产业。

扩规模、提品质,推进种植基地建设

“现在政策就是好,种植药材政府不仅提供培训、技术,还发放补贴,我们种的药材不愁卖不上好价钱!”在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说起种植中药材,当地药农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玉屏积极鼓励企业和大户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推进中药材集约化发展,已建成亚鱼、田坪、大龙、朱家场4个乡镇中药材种植基地,形成了朱家场镇、田坪镇中药材示范产业带。截至2013年底,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五万余亩,覆盖6个乡镇48个村3485户,药农全年人均从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增加收入1380元。

玉屏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只是贵州省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13年贵州全省中药材种植及保护抚育面积达458.84万亩,产量达到165.05万吨,实现产值161.67亿元,带动农民338.39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11.23万人)。目前,全省种植面积上万亩的中药材品种达到39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中药材品种达到15个。

“今后几年,我省将进一步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以每年新增50万亩的速度做大中药材种植规模,确保到2017年达到600万亩,实现成为全国中药材产业大省的目标。”贵州省相关领导表示。该省将重点培育一批种植规模上10万亩、20万亩的中药材生态产业大县,每个县培育1~3个优势品种,力争有10个品种在种植规模、药材产量、市场占有率、综合产值方面全国领先,8个品种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市场份额达60%以上。

该省将重点打造以大方县、德江县等为中心的天麻种植区,以施秉县、黄平县等为中心的太子参种植区,以剑河县、丹寨县为中心的钩藤种植区,以赤水市、独山县为中心的石斛种植区,以龙里县、长顺县、西秀区、盘县等为中心的刺梨种植区,以绥阳县、紫云县等为中心的山银花种植区,以石阡县、松桃县、修文县等为中心的丹参种植区等,形成若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产业带,实现成千上万亩连片规模发展。

建园区、搭平台,推进药材综合开发

目前,贵州省已形成9个中药材种植园区、7个医药工业园区。14家企业进入全国制药工业500强,5家企业上市,占全省上市企业的23%,形成了以益佰、神奇、同济堂、信邦、百灵、汉方等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集群和以贵阳为中心的“环贵阳制药产业带”。以园区化发展的中药材产业实现升级发展,到2013年底3个省级中药材扶贫示范园区入驻企业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8个,总产值14.59亿元,园区“发动机”和“火车头”作用得到充分显现。

为进一步形成“洼地效应”,贵州省正全力推进示范园区建设。该省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加快构建优势明显、差异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布局,加快推进施秉、独山、七星关等11个中药材产业园区建设,致力形成一批重要中药材产业集聚区,建设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和大健康产业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大力支持同类产品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企业重组困难落后企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并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中医药骨干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贵州各地依托园区平台,大力推进中药材综合开发。围绕天麻、太子参等18种重点发展药材进行深度开发、精深加工,着力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并向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添加剂、生物农药及饲料等领域延伸,拓宽产业链。致力培育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中药材大品种,打造以天麻、头花蓼等18种重点发展的中药民族药材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致力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加工企业集群,全面提升中药材加工转化能力,大力消化优势地道特色药材原料,提高中药材的综合利用率。

育品牌、建市场,推进流通体系构建

在贵州,一批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成长迅速,同济堂、百灵鸟等7个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仙灵骨葆、艾迪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咳速停糖浆、骨康胶囊、银杏天宝等品种显示出强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大方天麻、龙里刺梨、罗甸艾纳香通过地理标志认证,施秉何首乌、施秉太子参、雷山羊藿、施秉头花蓼、赤水金钗石斛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AP认证。

“我们积极鼓励和引导中药材种植和制药企业制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力争在全国形成诸如施秉太子参、德江和大方天麻等贵州原产地品牌产品,不断提高我省道地中药材知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贵州省相关领导介绍说。该省正大力培育自主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以益佰、百灵、信邦、同济堂等中药民族药品牌为带动, 致力壮大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黔药”“苗药”品牌形象。同时,积极推进药品国际注册和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国际认证,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目前,贵州省正用产业化的理念推进中药材市场体系建设。加快贵阳市现代化中药材物流园的规划和建设,加大对在建的碧江、大方、绥阳、施秉4个中药材产地物流园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在连片一千亩以上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100个季节性中药材物流园。以贵阳为中心,遵义、黔南为重点,整合物流资源,建设2~3个起点高、规模大、辐射强的医药物流园区、医药物流配送中心。重点培育中药材经营企业3~5家,培育专业合作组织一百个以上,建成贵州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利用阿里巴巴、中药材天地网等新兴营销媒体,构建信息灵敏、高效快捷、相对稳定的营销渠道。

重开放、抓技术,推进健康产业发展

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必须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竞争促发展。贵州省大力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通过投资兴办、整体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进入贵州中药材产业,开展中药材基地、加工企业、市场营销和技术服务等经营活动。积极引进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向中药材产业集聚,实施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经营。并切实把 “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开展名药、名企、名品联合对外宣传,重点引进大企业,以大开放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大发展。

以园区为平台,全力抓好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中国药材总公司、中国中药和香港培力集团等知名药企落户贵州,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省内外科研院校的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并高度重视中药材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加快向生产一线输送技术人才,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和药农的培训,使其成为掌握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贵州省相关领导表示,全省各地将引导企业向上下游延伸,多元化发展,重点围绕当地潜力大的道地药材,推进以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添加剂、日用品、植物提取物等绿色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以“益肝草”等品牌带动保健品产业蓬勃发展。积极发展康复疗养、养生养老、运动保健产业,将大健康产业培育作为贵州新医药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将中药民族药列为贵州医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重点推进苗医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苗药品种进入国家医保、基药目录,力争进入基药目录的独家品种从目前的8个增至20个以上,到2017年增至4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