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范文

时间:2023-04-07 19:1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药配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药配方

篇1

【摘要】中药配方颗粒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业提取、浓缩、干燥、精制成颗粒,如党参配方颗粒、甘草配方颗粒等,其性味功效与原中药饮片一致。不含糖、防腐剂和其他赋形剂。用其代替中药饮片供中医临床辨证论治,随证加减,配方使用,既能保持原中药饮片的药性药效,又保证了中医临床的用药特色。

【关键词】 传统汤剂;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

传统中药汤剂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中医处方调剂混合后,加水煎煮,使药物之间充分相互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中药汤剂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剂型,具有组方灵活、随证加减、起效快、易吸收的特点,但中药质量不可控的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其重要原因就是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一些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药材以次充好,假劣现象严重;且药材在市场上周转时间长,既不卫生又不易保管;调剂时劳动强度大,称量误差大,患者难以核对。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药汤剂显得跟不上需求,传统的“老三包”需患者自行煎煮,既无加工工艺,又无质量标准,自然疗效很难保证。由于煎煮不方便,一些急症急病很难立即服到中药,从一定意义上讲中药饮片剂型的落后已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另外,传统中药汤剂的使用方式也使西方患者难以接受和掌握而不被国际市场接受,也阻碍了中医中药的科学化、国际化进程,故汤剂的改革势在必行。

1中药配方颗粒的由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中药饮片也在发生着变化,也就有了新型中药饮片的产生,中药配方颗粒就是其中之一。中药配方颗粒也称“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中药新型颗粒饮片”、“免煎饮片”等,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精制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将单味中药饮片提取浓缩成颗粒剂,配成复方用水溶化服用,因其使用方法快捷简单,故在韩国、日本、台湾地区较为流行。2001年我国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了《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中药配方颗粒从2001年12月1日起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实行批准文号管理。

2中药配方颗粒国外发展现状

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适应时代变化、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在国外,特别是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对中药饮片的改进进行了多种探索,并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方颗粒剂发展加快,并将颗粒剂列为国民健康保险基金的使用范围,多数汉方药厂的骨干剂型即为汉方颗粒剂,目前约有2/3的日本医生在临床中应用颗粒剂。日本在浓缩颗粒剂的开发研究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研究的复方中药浓缩颗粒剂有200余种,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200余种,根据临床随证配方,产品销往欧洲等地。韩国的中药浓缩颗粒剂使用于20世纪90年代,现已发展到300多个品种,并将其列入健康保险用药范围。

3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

3.1 符合中医临床用药要求,保持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

中医的学术水平体现在临床辨证论治中,其诊治水平越高,整体观念越强,辨证越仔细,处方就越灵活。配方颗粒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可以随意组方,加减配伍,既保持了中医辨证论治之长,又具有中成药服用方便之美。它符合中药饮片炮制要求,经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分装等工艺过程精制而成,不添加糖、防腐剂及其他赋形剂,保持传统中药饮片的原汁原味。中药配方颗粒每小袋药量即为中医处方的1日常用量,与中药饮片相等量经测定后而得的,装量准确,避免了中药饮片调配过程中分计量误差现象。

3.2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药效无显著性差异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研制指南》中所指的关于“分煎、合煎的药效实验比较”的方法要求,进行免煎饮片与传统饮片药效比较研究,国内不少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初步表明无显著差异。

3.3有利于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管理

中药饮片的内在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药材产地生长环境、自然条件、仓储保管、饮片加工炮制工艺等。中药配方颗粒是将炮制符合要求的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工艺制成的,其生产工艺标准化,并制定了产品质量控制标准、生产工艺的技术参数,使配方颗粒内在质量稳定

3.4 中药配方颗粒服用方便

中药配方颗粒不需煎煮,用开水溶化即可服用。不但可以省却煎煮过程,又可以保持中药饮片的气味和功能,同时在制剂过程中采取现代指纹图谱等先进技术,使中药真正做到安全、高效、方便、可控。国际天然植物药市场年交易额已近200亿美元,且以每年10%以上速度增长,随着人类疾病和健康观念的变化,“绿色药品”、“天然保健”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医中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和接受。剂量小、疗效高、起效快,服用、携带、储藏方便,有科学数据可查,符合外国人治病、保健的需要,潜在的国际市场相当广阔。

4阻碍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的几个问题

4.1 生产工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饮片需适度粉碎的品种范围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某些药材不宜打碎,经干燥打碎后可能会损失一部分有效成分(如挥发油成分),甚至可能发生异变,从而影响疗效。粉碎成粗颗粒的最佳粒度需根据具体药材具体确定,颗粒过粗不利于机械化包装;颗粒过细则又易糊化,不利于药汁的滤出。现行的中药配方颗粒从内在质量到外观包装都尚有不足之处,有待于提高。

4.2 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认识还未完全统一

迄今学术界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认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影响了主管行政部门管理政策的出台,使相关的宣传力度不够。患者对中药配方颗粒的接受性存在差异。有些老年患者长期形成的用药习惯不易改变,且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所以“节省时间、即冲即饮”的配方颗粒在这一阶层中不占优势。另外,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经济收入的差异也会影响不同职业患者的接受性。这虽由多种因素造成,但患者对经加工精制后的配方颗粒是否真能保持原药材的性味和功效存在疑问是一重要因素。

4.3 价格因素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相比,在价格、让利上处于不利地位,影响推广使用。由于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复杂,投入成本高,使其价格平均比生产工艺简单、低成本的传统饮片要高30%~50%,造成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另外,中药配方颗粒仍未进入公费医疗目录,须患者自费承担,使中低收入的患者难以接受。

篇2

中药配方颗粒是运用现代制药工艺[1],将传统饮片制成中医临床上可随证加减、即冲即饮的颗粒形式,加工过程在药厂完成,医院只进行调配工作。随着对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院于 2013年3月引入中药配方颗粒及现代化药房设施。经过半年的实践,这种新概念、新技术、新设备、新的调剂方式逐步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所认识和接受,我们在工作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新型调剂模式介绍

1.1设备介绍 为了开展配方颗粒的工作,我院配备了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中药房。它由药柜、专用药瓶、调剂设备、药袋盘、封口机等主要设备组成。其中每个药柜有 208个药格,每个药格均有红黄两套指示灯,可以同时支持两张处方的操作;专用药瓶的瓶身和瓶盖均带有条形码,调剂时由机器控制瓶盖的开合完成调剂工作[2];药袋盘由两部分组成,下部承载药袋,上部为28个空格,并与药袋对应,药物颗粒由药瓶经药盘上的空格进入药袋。调剂设备与电脑相连,执行电脑发出的指令。调剂每一味药品时,扫条形码后均会有语音提示,如所扫药品条码不在处方内或已调剂过,电脑均会自动识别并用语音提示,所以不会出现误调、重复调剂的情况,保证了调剂的准确性。

1.2操作模式 安装药袋于药架盘上-从HIS系统下载并确认生成调剂处方 -在调配机上安装药袋盘-根据药柜上显示灯提示取[3]下药瓶-在调剂设备上扫描条形码-确认药瓶-称重药瓶内颗粒重量-将药瓶放置到调剂位置-按调剂按钮-调剂完成取下药瓶并放回药柜-取出药袋盘并将药袋封口 -发药

2使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2.1根据工作量配备设备及人员 我院目前配备了1个配方机,2组药柜。在候药高峰期已出现候药时间过长的情况,根据配方机的操作流程特点,我认为每 1 个调配机应配备 2人,以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此外,在处方数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可酌情再配置1个配方机。

2.2对房屋、场地要求较高 由于中药配方颗粒采用提取、浓缩、制粒等工艺[4],极易吸潮,使颗粒流动性差,导致调剂计量不准,甚至于变软、结块,无法调剂。因此在配置调剂室时,必须做到房屋密闭,并安装空调和除湿机。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室内温度控制在 25℃以下,湿度控制在 40 %以内,就可以正常工作。

2.3严格核对程序 鉴于配方颗粒经提取加工后没有饮片的鉴别特征,一经调配无法分离。这就要求我们保证每一个调剂环节的准确性,由于调剂设备已经设置了相关监测程序[5],任何不规范操作都会使机器发出提示并拒绝执行,所以下载处方环节就成为发生差错的唯一环节。必须严格执行调剂的规章制度,一人下载处方,另一人核对无误后才能开始调剂,同样调剂结束后也必须再次核对配方机和处方上的信息,确认一致后方可发药。

3操作技巧

3.1准备软毛刷 用软毛刷及时清洁调剂瓶口,避免药物细末附着在瓶口引起污染影响调剂;每次调剂完毕,在药袋从调剂药盘取下之前,均要将残留在药盘口的颗粒用软毛刷刷入袋内,以保证每剂药的计量准确。

3.2及时清洗 调剂药盘要做到一人一清洗,自然晾干,以确保调剂过程中药盘上无其他药品残留。

3.3认真观察 虽然调剂机器在工作时应在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但我建议打开调剂台盖,在可视状态下调剂[6],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出药不畅或空转药盘等情况,以保证调剂质量。

3.4日常管理 利用机器本身的功能进行多项管理,例如货位查询、补货、调剂日志查询等。

中药配方颗粒进入了我院的时间并不长但它的确给患者带来了方便,同事也对药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配方颗粒的特点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是临床药学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愈东 ,李志伟;中药颗粒剂(中药免煎饮片)探讨[J].航空航天医药,2005.02.

[2]张兆旺,孙秀梅,张琦新,张学兰;中药饮片改革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02.

[3]黄建平,吴美丽;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与中药饮片对比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4.01.

[4]原思通,杜海燕,夏坤;中药复方汤剂分煎合煎对溶出效果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07.

篇3

由于中药配方颗粒剂具有传统中药饮片相同的有效成分、性味、功效等,同时具有剂量小、药性强、药效高、起效快、方便服用和携带等优点,本院所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6年开始引进由深圳市三九医药集团生产的三九中药配方颗粒,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现将几年来的应用情况谈谈体会。

1 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比较

1.1 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配方颗粒是基于传统中药饮片按照传统炮制方法,通过现代制药技术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而成。不仅符合中药饮片炮制要求,不添加糖、防腐剂及其他赋形剂,还保持原有的中药性味功效。中药配方颗粒根据单味中药的有效部位及生物特性,在不同的温度、时间、pH值等条件下,提取其有效成分并浓缩,药材利用率高,既可以省却煎煮过程,又可保证临床疗效。同时从原产地、质量到运输、储存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根据每一种药材有效成分的性质,制定出生产工艺,生产之前又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统一质量标准[1]。在制取过程中采取现代指纹、图谱等技术,真正做到安全、高效、方便、可控。

1.2 传统中药饮片

传统中药饮片无法进行质量控制,其原因主要是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不可控。饮片质量易受种属、产地、采收季节、后续加工、入药部位、储运环境、品质等级、炮制、煎煮等因素的影响,且长期以来一种药材多种基源的情况较为普遍。中草药煎煮不便、火候难以把握,患者将数十味中草药放在一起煎煮,十分麻烦,且只能得到40%~70%的有效成分[1],对药用资源造成大量的隐性浪费,临床疗效也无法保证,且外出携带服用极不方便。

2 中药配方颗粒的服用方法

将处方规定的单味小包装中药撕开,倒入一个容器里,加沸水约250~300 mL,充分搅拌,分2~3次服用。放凉的药液最好采用微波炉加热或天然气灶烧煮等方法加热后再喝。如果颗粒不能完全溶解,在杯底有沉淀,可再添加热水搅拌也可晃动杯子,将沉淀和水一起喝下。无需反复放置火上煎熬。

但不同人群服用方法也不相同。如老年人夜尿较多,可将晚上的用药时间改在晚餐之后;学生或上班族,建议将颗粒剂随身携带,按时冲泡。不宜随早餐一起匆忙将药喝下,否则很可能会造成药物吸收不完全。对于小儿,家长可将药冲泡得浓一点,量少一点。如果孩子觉得味道太苦难以下咽,也可在药液中放一些冰糖调味。

3 服用中药配方颗粒注意事项

患者服药期间不宜喝浓茶、咖啡等,以免影响药物发挥功效。中药配方颗粒剂宜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包装袋打开后应立即服用,如果放置时间长,中药颗粒会受潮,沾在袋中不易倒出。

4 社区运用

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许多患者开始服用传统中药饮片,后来改服中药配方颗粒后,发现两者疗效相同,而后者使用方便,患者就不再服用传统中药饮片。目前门诊患者服用中药配方颗粒者已从50%上升到90%以上,且不少患者首次就诊时就要求服用中药配方颗粒,而住院患者几乎一致要求服用中药配方颗粒。

5 结语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传统中药饮片的诸多不便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的生活方式,加之社区居民以老年人居多,体弱,行动不便,他们认为配方颗粒不用煎煮,直接服用,方便快捷。中药配方颗粒值得在社区进行更深入地推广。不过,颗粒剂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有的颗粒溶解度较差,有的价格偏高,未进入医保等,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篇4

头发的水润诱惑草药UP!

为什么我的头发总是需要宽齿梳这样的搭档?为什么我的头发总是像干草一样毫无生机?其实,外养加内服的护发真功夫,中医还是很靠谱的!

推荐配方

60克,蔓荆子、侧柏叶、川芎、桑白皮、白芷、细辛、旱莲草各30克,将这八味草药一同捣成粗末,备用。每次用药60克,加水三大碗,煎至两大碗,去渣后用药水沐发,每日1次。不仅可以滋养头皮,更有生发的功效。

头发变水润――内调之方

头发也要泡泡澡

中药洗浴美发有一手,中草药里的有效成分能直接作用于皮肤组织和头发,可以最直接地达到美发保健、健发治疗的作用哦。另外,在用药的时候结合按摩,不仅促进头发的血液循环,也有利于药物吸收。

白芷

水润理由:白芷具有祛风、活血、润肤、止痒之功效。如果你留心观察很多专门针对干性发质的滋润型中草药护发产品,就会在主要成分一栏中发现白芷的名字。它是一味名副其实的美丽中草药,因为它不仅具有美容护肤的功效,滋润头发也算得上是一把“好手”。

川芎

水润理由:川芎对于头发的作用,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有效改善,全面营养。现代药理证明,川芎能扩大头部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头发的营养,并使头发有良好的柔韧性和不易变脆的功能,且能延缓白发生长,保持头发光泽。

旱莲草

水润理由:顾名思义,旱莲草就是能将旱掉的莲花都变得很水润的草药,神奇吧!旱莲草在中医美容古方中使用频率极高,并认为是滋润毛发的重要药品之一。现代研究发现,旱莲草之所以具有美发的功效,要归功于其中所含有的挥发油、鞣质、皂甙及维生素A等成分。不仅是头发,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眉毛或是睫毛长得不够长,不够密,用它所煮过的药水涂抹,也一样会有效果哦!

丹参

水润理由丹参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淤。由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锌、铜、铁等,能促进毛发黑色素的生成,亦能改善因微量元素缺乏而造成的头发干燥。

黄芪

水润理由:含有多种氨基酸、甜菜碱、叶酸、生物碱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头皮营养、防止黄发的功效。

当归

水润理由:有行血、止痛、润肤之功效。能扩张头皮及皮肤的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抗维生素E缺乏,如用当归提取物制成的当归洗发剂能防止脱发,滋润皮肤及毛发,并使头发乌黑发亮,还能防止黄发和白发。

篇5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荆;优势;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R2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1-2410-02

通过多年中药饮片和近几年中药配方颗粒剂应用,经过比较,传统中药饮片虽有许多长处且历史悠久,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许多缺陷未被纠正或未被发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传统以草药树皮为原料配方,秤称手抓的调剂方式,费时不规范的个体煎药,携带不便等弊病,影响了中医中药的发展与提高,致使医院中药饮片用量逐年下降。中药配方颗粒剂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对传统汤剂的改进与突破,它是在中医中药理论的指导下,将中药材经过炮制加工、现代工艺提取、真空低温浓缩、瞬间干燥制成的单味中药浓缩配方颗粒剂。它的出现,使医师、药师、患者在处方配药时多了一种选择。日常工作中,发现中药配方颗粒剂有许多优势也未被充分发挥或开发出来。结合笔者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传统中药饮片从药材品种、采收、炮制加工、运输、储藏到中药师处方调剂,要经过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多个环节,每个环节、每个人均和中药质量有关,但中药饮片质量一直是个不易控制的难题;中药配方颗粒剂的生产,质量标准设有性状、鉴别、浸出物、含量测定、效期等多个项目,通过原料检测、过程控制及成品化验检测等步骤,产品质量可控可测,对中药质量整体提高可起到促进作用。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更具有客观性,便于临床疗效观察和经验总结。

近几年中药饮片处方剂量越来越大,致使药材使用量增大。资源紧缺,也加重了病人经济负担,笔者在中药配方颗粒剂使用中,临床中医处方剂量为中药饮片的1/2~2/3。利于节约药材资源。

中药配方颗粒剂系列是以高质量、大规模、集约化运作的专利产品,以统一质量标准的形式进入市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1年7月5日印发了《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药监注[2001]325号),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机制。从而可以有效地遏制中药配方颗粒剂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一张中药(饮片)处方中有先煎、后下、包煎及饮片为叶、花、花蕾、草、根、果实、种子、动物、矿物等不同质地品种时,用传统煎煮方法“共煎”,在加水量、煎煮时间、温度、煎出液等方面较难控制。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生产是分别提取,故可避免这些缺陷;对川乌、草乌、附子等有毒中药,可利用先进设备工艺,针对药材质地制定出规范标准的温度、时间、压力的提取方法,生产出低毒、高效、安全的配方颗粒,这是传统煎煮无法达到的。

中药配方颗粒剂可以恢复进而取代传统的散剂剂型,也可以克服中成药丸剂等剂型无法随证加减药味的缺陷。

传统中药饮片煎煮成汤荆,只能用水作为溶剂,用简陋工具进行煎煮,使饮片活性成分提取受到一定限制。比如家庭煎煮时容易丢失50余种解表中药饮片中所含芳香、挥发性成分,而中药配方颗粒剂生产采用适当溶媒、先进的挥发性提取工艺和包装技术,能最大限度地把芳香、挥发性成分保存下来;中药饮片中许多活性物质为水不溶性成分,以水为溶媒的汤剂无法提取,而中药配方颗粒剂可用不同浓度乙醇进行最大限度提取活性成分。可使药材最大效能地发挥作用,提高药材利用率。积极开发研究鲜药中药配方颗粒剂,如鲜生姜、鲜生地等,使这一中医中药传统特色得以恢复,丰富临床辨证用药,解决季节原因货供应不上,及药房(药店)、病家不易保管难题。

以道地药材为主体,以经典古方(如葛根汤、大柴胡汤、麻黄汤等)、医院单位协定方(如浙江省肿瘤医院的扶正抑瘤方)为起点,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剂的研制使用更有着现实意义。经典古方、医院协定处方、验方,通过采用传统“共煎”方法制成的中药配方颗粒剂,其内容物与汤剂一致,同时又可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适当配伍“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使之更符合病情的需要。也更符合中药配方颗粒剂的研制与着眼名医名方良药的再次开发,确是中药深加工、提高中医药疗效的一条重要途径;再则部分药对(如焦三仙、猪茯苓等)、单方代茶饮品(如具有治疗、预防、保健作用单味中药:山楂、黑木耳、枸杞、山药、人参、杏仁等),制成中药配方颗粒剂使用,其优势是不可忽视的。

中药配方颗粒剂即冲即服,也可鼻饲,适合急诊病人抢救;为生活节奏快的人群,一些儿童、老年人等省却了又需要容器,又要生火煎药的麻烦;随时可处方用药,随冲随服也是慢性病患者长期服药需要。

篇6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我院于2007年7月全面推广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至今的切身体会,主要包括小包装中药饮片在使用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优点、实行小包装后对中药饮片质量的主要影响及问题所在分析处理、列举一些在工作中遇到的由于小包装所引起的各种问题,以及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些工作进展方案。

【关键词】小包装 中药饮片 质量保证 优点缺点 进展方案

中药汤剂因其具有随症加减、吸收快、奏效迅速、溶剂价廉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等特点,是最能体现中医药辨证论治、复方用药这两大精髓,直到今天仍是中医临床最受欢迎的剂型之一。但传统配方模式存在称不准、分不均、效率低、复核难、养护难、浪费大、卫生差等缺点,导致很难保证汤药稳定的质量和治疗效果,甚至可能会影响到用药安全[1]。为此我院在广泛调研、精心准备的基础上,于二ΟΟ七年七月全面推广小包装中药饮片,目前我院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小包装中药饮片配方的试点单位之一。经过近三年的运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体会如下。

1 小包装中药饮片优点

1.1 贮存条件有所改善:中药饮片小包装改变了中药饮片直接堆积放置的情况。一是由于中药饮片生产出来后即袋装密封,隔绝了与外界的接触,可减少自然环境中不利因素对饮片质量的影响,既可防止出现虫蛀、霉变及药物氧化而“走油”、“变色”等现象,又可防止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挥发,延长了部分药物的保质期。二是解决了饮片散装时“串斗”、“串味”、“沉灰”的现象[2]。

1.2 配方计量准确性提高,易于复核: 中药饮片处方多为复方,其调剂复核应当包括中药饮片的种类和每种饮片的剂量。使用散装中药饮片配方,将每剂药中多种饮片混合,复核时只能确认所调剂的处方中药饮片种类有无“错漏”,不可能复核方中每味药的称量是否准确。

小包装中药饮片保持了原饮片的性状及片形,并采用透明的材料包装,且在包装袋上均有品名、规格、产地、煎煮方法等说明文字,还可采用色标管理,使调剂复核真正能做到既复核处方中的中药饮片种类有无“错漏”,又能复核每种中药饮片的剂量。

1.3 配方失误易弥补,减少浪费: 在传统的中药调配模式中,配剂时在一大堆的中药中较难发现错误,即使错配了也较难拣出,只能重新调配,造成很大的浪费。实行中药定量小包装后,在复核中如发现错误,容易弥补,从而提高了配方给药的准确性,极大地提高配剂质量[3]。

1.4 改变了调剂人员的工作环境:中药饮片有植物入药、动物入药、矿石入药等,大部分要经过各种炮制加工,或切片,或打碎,或加工成粉末,中药房对散装中药饮片进行调剂,整个中药房各种粉尘飞扬、五味杂陈,且散装中药饮片调剂中容易出现泄、漏、溢出,饮片经常散落在调剂台和地板上,不仅造成浪费,而且整个中药房给人印象非常杂乱。使用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粉尘杂质少,既干净卫生,又能防虫防鼠,故无论是仓库的工作环境还是调剂室的工作环境都有较大的改善。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亦有所降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1.5 提高消费透明度: 传统中药调配,由于多种中药混合,患者无法了解药材组成及各成分计量是否有误差。而小包装中药饮片采用透明的材料包装,且在包装袋上均有品名、规格、产地、煎煮方法等说明文字,使患者可一目了然,了解自身用药情况,满足现代社会病人新的用药需求。

1.6 便于随症加减: 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化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需求。使用中药散装饮片时,若病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只能停用当前药剂,重新开放抓药,难免造成浪费以及病人额外的药费。而小包装饮片,每味中药可单独取出,病人可按医嘱取出不适合的药物,或添加新的药物。

总之,使用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改变了传统抓药和称量的习惯,为传统中药调剂方法带来了观念的转变和理念的更新。使用中药饮片小包装具有药名清晰、定量准确、保证质量、提高药效、节省人力、操作方便、加快速度、减少粉尘等优点。

2 小包装中药饮片质量存在问题分析

对药房而言小包装饮片干净卫生、粉尘少、质量有保证、配方准确性也高。但随着应用增多,其缺点也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小包装饮片质量问题的主要表现:

①外包装带来的问题,如封口不严而致漏药,饮片名称不清、未标甚至标错,饮片实际剂量与外标剂量不符等。 ② 同一规格饮片剂量误差偏大。 ③饮片内在质量问题,如霉变、生虫、含非药用杂质过多等等。

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1 厂家因素: 目前小包装饮片生产大都不需要太大的投入,生产方式一般采用人工称量、手工包封,机械化程度相当低。有些厂家即便能采用机器包装但封装质量不稳定。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很多小包装饮片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首先表现在产品外包装上,材料五花八门,有用纸袋装的也有用塑料袋装的,标签有打印的也有用不粘胶的。其次,厂家将有些炮制质量不过关,如含水量偏高;净选不完全,如含非药用杂质偏多,甚至还将有铁丝与烟蒂的饮片包装成小包装饮片,造成质量问题。再次,厂家考虑到生产成本,能真正去做辐射灭菌的也很少,导致某些饮片在长时间存储过程中产生霉变、生虫的现象。

2 使用单位因素: 小包装饮片大多采用全透明的聚乙烯塑料袋包装,故对饮片的质量要求更高,特别是纯净度与干燥度。饮片生产企业虽已进行特殊处理,如烘干、真空包装等措施。但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特别是霉雨季节,小包装依旧存在虫蛀、霉变、受潮等现象。进货时,应对每一品种、每种规格、每一批次的饮片进行拆包验收,根据经验鉴别(眼看、手摸、鼻嗅等方式)确认饮片质量,符合要求的方可验收入库。一些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饮片以及一些易生虫的饮片,小包装比不加外包装的饮片更易出质量问题,特别是在霉雨季节,霉变的小包装饮片有:薏苡仁、酸枣仁、槟榔等,虫蛀饮片有:玄参、蜜炙款冬花等。产生霉变与虫蛀固然有饮片本身因素影响,同时也说明对小包装饮片采用以往散装饮片的传统管理经验,其中肯定存在着不足,小包装饮片相比散装饮片管理要求更高,需要改进。

2.2 中医处方剂量受限

调剂人员须知中医在处方剂量上的变化作用,是中医药的一大特色。如张仲景的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3张处方均以大黄、厚朴、枳实组成,不同之处为各药用量不同,而三方主治疾病亦不相同;又如单味黄连,小量可健胃,量大则清热泻火,而过量则反而伤胃等,也体现了中医“传方不传量”的奥秘。尤其,中医的辨证论治与对症下药,结合病情,病人体质及老人、婴儿、孕妇的药物剂量有差别。医院实际备用规格:一般药6g,10g的2种规格占70%,3种规格占20%,1种规格占10%,故中医处方常会受定量规格的限制[4]。这种受限的定量方式同中医临床需用灵活剂量形成了矛盾,故在剂量规格上还尚待进一步探讨。

2.3 包装影响性状鉴别: 小包装系PE聚乙烯树脂为材料,透明度较差,妨碍了对中药饮片品种和质量进行直观鉴别。目前,广大基层单位对中药真伪优劣仍以性状鉴别为主,主要靠眼看、鼻闻、口尝、手摸等进行鉴别,由于调剂人员对小包装饮片质量不便性状鉴别,而失去了随机监督作用。

2.4 产生“白色污染”: 小包装中药在使用后残留的外包装不易处理,为环境带来了“白色污染”,不易于环保。可研究该进包装材料,使用可分解材料,以减少污染[5]。

2.5 虫蛀霉变不易烘晒: 因中草药干燥后的饮片含水分一般在7%至13%,还带有加工未灭菌的污染因素;加以PE聚乙烯树脂制成薄膜包装,具有一定透气性,氧气,二氧化碳等透过率较大;有的药物含淀粉、糖、油脂较多的容易霉变、虫蛀、泛油等,这些饮片变质后不易早期发现,也不便拆除小包装进行烘晒处理,此种饮片用于临床其疗效及引发的不良反应是可想而知的。

3 工作进展方案

3.1 做好调研工作: 首先对已经开展此项改革工作的单位进行调研。主要是掌握在改革过程中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医院内部有临床医生培训、场地准备、配方人员培训、货架准备等问题;院外有物价审批、医疗保险报销、生产厂家保证供应和质量管理等问题。其次对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规格的调研。要发放常用小包装中药饮片规格的征求建议表。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特别要征求名老中医专家及特殊用药医生的意见。在各项准备工作充分的基础上,精密安排,平稳过渡。同时为保证住院患者及代煎病人煎药的方便性,我们仍保留了传统配方模式。

3.2 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出受到了大多数患者的欢迎。对少数不理解患者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工作,特别要正面宣传小包装中药饮片给患者提供了用药的知情权的积极意义。要不断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尽可能满足他们对小包装中药饮片规格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得到他们支持、理解,从而共同推动此项工作。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小包装顺应了中药饮片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在用药安全越来越受关注的今天,随着中药饮片加工技术和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也必定会越来越被群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1] 武中依. 全国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使用试点工作表明小包装中药饮片优势明显[J]. 中医药管理杂志 , 2008, 16(05) :388

[2] 卜训生. 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的优势及存在问题[J]. 北京中医药 , 2008, 27(07) :554-555

[3] 王忠壮,卞艳芳.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使用实践及存在问题的探讨[J]. 药学服务与研究 , 2010, 10(02):155-157

[4] 崔丽娟,朱立平,陆进,李淑芳,田雪峰. 小包装中药饮片在使用过程中的利弊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 , 2010, 18(04):340-342

篇7

【关键词】中药;颗粒剂;黄褐斑

【中图分类号】R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83-02中医认为,黄褐斑的发病机制为气机不畅、气血淤滞,颜面失于濡养[1]。在脏腑之中,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一是肝气郁滯,血淤于面;二是脾虚不能生化精微,气血两亏,肌肤失养;三是肾水亏而不能制火,虚热内蕴,郁结不散,阻于肌肤所致。脏腑失调,污浊之气上蒸于面,淤滯而成斑。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褐斑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的异常,与中医所说血淤相符合,证实黄褐斑的发生与血液粘度增加而致血液淤滞、微循环障碍有一定的关系。作者于2006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治疗396例黄褐斑患者,从整体观念出发,辩证施治,即疏肝理气、活血化淤、调理冲任,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于2006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收治黄褐斑患者396例,男3例,女393例,年龄18~55岁,平均33.2岁。其中蝶形型126例,皮损主要分布在两侧面颊部,呈蝶形对称性分布;面上部型131例:皮损主要分布在前额、颞部、鼻部和颊部;面下部型98例:皮损主要分布在颊下部、口周和唇部;泛发型41例:皮损泛发在面部大部区域。

1.2适应症与禁忌症

1.2.1适应症

(1)成年后出现的面部色斑;(2)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呈弥漫而不规则形态,常对称性分布;(3)面部皮肤无炎症、过敏、鳞屑及明显不适症状;(4)色斑面积及颜色会随季节或生理周期而变化。

1.2.2禁忌症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2)有凝血倾向者;(3)曾经有血栓形成、心绞痛、心肌梗死、脑缺血病史者;(4)面部皮肤有炎症、过敏、鳞屑及明显不适症状者;(5)有心理障碍者以及期望值过高、不配合治疗者等。

1.3治疗方法

1.3.1具体操作步骤

(1)治疗前拍摄患者面部的正、侧、斜位照片存档;(2) 测量色斑面积、评估颜色深浅程度并记录;(3)根据患者黄褐斑分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中药配方颗粒剂,温开水冲服;(4)分3月、6月、9月、12月跟踪随访观察并建档、拍照存档;(5)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人信息,适时进行对比分析,及时调整治疗。

1.3.2中药配方颗粒的选择

(1)气滞血淤型:选用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斑作用的中药消斑汤配方颗粒剂:炙黄芪、防党、当归、赤芍、炒白芍、茯苓、川芎、生地、桃仁、红花、甘草各1包; (2)肝肾阴虚型:选用具有滋补肝肾、养颜去斑作用的中药菟丝祛斑汤配方颗粒剂: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生地、熟地、何首乌、白芍、当归、阿胶、枸杞各1包;(3)肝郁内热型:选用具有疏肝清热、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柴苓活血汤配方颗粒剂:柴胡、黄芩、桅子、当归、莪术、陈皮、薄菏、赤芍、红花、甘草各1包; (4)脾虚湿热型:选用具有理气健脾,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血府逐瘀汤配方颗粒剂:当归、赤芍、生地、川芎、桃仁、红花、川牛膝、柴胡、枳实、桔梗、甘草各1包。

以上各方剂,均每天1剂,分2次,温开水冲服。每3个月为一疗程,月经期停用。

1.4疗效判定: 治疗开始后每3月复诊一次,观察、询问治疗后的效果和反应并拍照存档。根据观察及照片对比,再结合患者的主诉,对色斑面积和颜色进行疗效评估。

疗效判定标准分为基本治愈、明显消退、好转和无效四个级别。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色斑基本消失;明显消退: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2结果

治疗后随访396例患者12个月,63.30%的患者在治疗两周后开始出现色斑减轻,12个月后,基本治愈率为47.5%,总有效率达97.7%。其中有1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了轻度的胃肠道反应,11例患者出现月经量减少,均无需停药,只需每三个月复查肝肾功能。此外未见其它明显的不良反应。具体结果见表1。表1 396例黄褐斑患者的治疗结果(例)

时间(月)基本治愈明显消退好转无效总有效率(%)372(18.2%)211(53.3%)93(23.5%)20(5.0%)95.06101(25.5%)200(50.5%)82(20.7%)13(3.3%)96.79142(35.8%)173(43.7%)70(17.7%)11(2.8%)97.212188(47.5%)136(34.3%)63(15.9%)9(2.3%)97.73讨论

黄褐斑已不是单纯的皮肤色素增加的疾病,多种致病因素叠加是黄褐斑发生、发展的基本特征[3]。影响黄褐斑形成的主要因素有:(1) 生理因素:常见于有些妇女妊娠3~5个月时面部出现黄褐斑,由于雌激素增高刺激黑素细胞分泌黑素体,孕激素增高促使黑素体的运转和扩散。产后黄褐斑即逐渐消失;(2)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异常是黄褐斑发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女性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如妊娠、口服避孕药、月经紊乱等所致)可能和其相关联,女性黄褐斑患者的黄体生成素水平增高、雌激素减低;其色泽的深浅会随着女性生理周期而产生变化;而男性黄褐斑患者的黄体生成素水平增高、激素减低;(3)日光暴晒:紫外线照射对黄褐斑的形成至关重要,尤其是紫外线B对黄褐斑的形成更为直接,它可以通过刺激酪氨酸酶的活性而增加黑色素的合成。因此,避免日光暴晒,采取相应的防晒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或减轻黄褐斑;(4)微生态失衡:黄褐斑区域的痤疮丙酸杆菌、微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较正常人显著增多,这些细菌能够产生褐色素和菊黄色素。常住厌氧菌的活菌数与分离率减少,使皮肤定植抗力降低,菌群之间的竞争性抑制和干扰力减弱,导致其他产色素的微球菌大量繁殖,从而出现皮肤的色素沉着;(5)自由基的损害: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自由基是黄褐斑形成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常情况下,体内存在着许多抗氧化酶,如SOD、过氧化氢酶(CAT)等,对机体的氧化性损伤发挥有效的清除作用,使机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处于动态平衡。而黄褐斑患者这一平衡系统遭到破坏,不能及时清除生理条件下产生的过氧化脂质(LPO)等氧化产物,LPO在体内堆积,一方面可加速酪氨酸系列氧化反应,致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从而使黑色素形成增多;另一方面,LPO本身极不稳定,其降解产物MDA可导致蛋白质分子发生交联,形成荧光发色团(色素)。此外,黄褐斑形成还与精神情绪、神经功能紊乱、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营养因素、药物因素、化妆品因素、遗传因素、疾病因素等有关。

作者按照黄褐斑的临床分型,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五脏的辩证论治,通过调节气血、津液以求平衡阴阳,达到祛斑养颜的目的,彻底阻止黄褐斑的复发。而且中药配方颗粒剂,服用简单方便,副作用少,可长期服用。不仅可以祛除黄褐斑,而且可以增強人体免疫功能,改善睡眠等。

参考文献

[1]郑长春.中药内服联合外用治疗黄褐斑6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3):14~15.

篇8

【关键词】 药对 组配方式 临床应用

“药对”又称“对药”,是指临床上常用且相对固定的中药配伍形式,是方剂最小的组方单位。药对并非两味药物的随机组合,也并非两种药效的单纯累积相加,而是历代医家积累临证用药经验的升华。随着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药对的应用及研究也有了进步。药对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认清药对是组方的基本结构单元,更有助于指导临证科学用药,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揭示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充实中医药理论。

1 药对组配的方式

药对是根据药物“七情和合” ,针对一定的病证所采用的相应治法为前提,两味中药简单地配伍能够产生或消除某种作用,被临床上广为认可的、功效较为固定的两药组合。目前,《中药药对大全》中临床较为常用或作用比较明显的药对有600对。对于药对组成的原则可从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入手,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都可成为药对组成的原则,其组配方式大致有七情药对组配、性味药对组配、趋向药对组配、其他药对组配等。

1.1 相须相使配对 相须配对或称协同配对,取其相互协同以提高疗效;相使配对或称辅助配对,以一药为主,另一药辅助组成而提高疗效;概言之,相须、相使配对,就是通过相加协同,增强疗效的药物配对方法。如麻黄与桂枝,同属辛温解表药,两药配对,可加强发汗解表之功 ;又如大承气汤,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润燥,二药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加强。又如附子和干姜均能回阳救逆,附子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干姜起效慢但维持时间长,所以有“附子无干姜不热”的说法,二药同用回阳救逆力强而持久。

1.2 相杀相畏配对 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对而言的。概言之,相畏、相杀配对,就是通过制约、减轻或消除别的药物的毒副作用的药物配对方法。如化痰、止呕的半夏配以生姜,既能解除半夏的毒性,又能加强其化痰、止呕之功。逐水的甘遂配以大枣,不但缓解甘遂对胃肠道的毒性刺激,且能扶助正气,祛邪而不伤正。

1.3 性味药对配伍 主要指寒热配伍,如左金丸,用吴茱萸之温热佐黄连之苦寒,以防折火格拒的反应 ,药仅两味,一寒一热,辛开苦降,可用治肝郁化火、胃失和降、逆而上冲所致的嗳气吞酸、口苦、胁肋胀痛等症;又如麻黄辛温,与肺热喘咳证不相宜,但其平喘功宏,他药难以取代之。前人妙用麻杏石甘汤,以石膏倍麻黄,寒热并进,使其宣利肺气而不温燥,清泄肺热而不凉滞,变麻黄辛温之性为辛凉而用。

辛苦配伍(起着辛开苦降,舒畅气机,调和肝脾和脾胃功能的作用,如半夏-黄连)、辛酸配伍(辛散酸收,解散邪气收敛正气,适宜于正虚邪恋的复杂病情,如干姜-五味子)、酸甘配伍(具有益阴敛阳,补虚生津的作用,即酸甘化阴,如芍药-甘草)等等。

1.4 趋向药对配伍 包括升降配伍(升麻-柴胡,两升药相伍升阳举陷)、归经配伍(白术-茯苓同归脾经,党参-黄芪同归脾肺经)、表里配伍(黄芪-白术,前者固表,后者健脾,表里同时加强益气之功)、散敛配伍(细辛-五味子,两药酸辛相伍,一散一收,能制其偏,扬其长,又如桂枝汤中的桂枝、白芍配对,方中以桂枝解肌表而通阳气,用白芍敛阴和营,使桂枝辛散风寒而又不致伤阴,二药配伍,一散一收,开合相济,调和营卫,使表解里和)等。

1.5 补泻配对 如柴胡加芒硝汤,方中人参与芒硝同用,人参益气和中,补益正气,正足邪自去,这是补的一面;芒硝软坚通便,泻热去实,邪去正自安,这是泻的一面。两药配对,相反相成,扶正祛邪。

1.6 动静配对 如右归丸,方中熟地性主凝静,潜肾填精,得肉桂之温通,其凝静之性得以调拨,则无呆滞凝结之虑,药力易于流散,增强了滋养肝肾之功,即所谓“静欲动来推”之意;肉桂性主温动,温补肾阳,有熟地静守纯养则能防其刚热。两药配对,动静相兼,刚柔相济,并配用他药,温补肾阳,兼益精血。

转贴于

1.7 其他配对还有其他药对配伍,形式特殊且能产生一种其它药物和药对都不具有的专门效用,例如八法当中汗清并用的麻黄-石膏, 补气生血的黄芪-当归;化瘀止血的五灵脂-蒲黄,温阳行水的附子-茯苓;柴胡-黄芩能和解少阳,黄连一肉桂能交通心肾,桂枝-白芍能调和营卫,柴胡-升麻能升阳举陷,鳖甲-青蒿能养阴透热,干姜-黄连能辛开苦降;还有从生物学的角度考虑按生物固有的遗传特性配对(如鹿角-龟板大补阴阳),按生物的应时特性配对(如半夏-夏枯草取交通季节,顺应阴阳);生蛤壳—枳壳是治疗咳痰粘稠胸闷的常用药对,郁金—石菖蒲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气滞湿阻、胃气上逆、阴血不足者,僵蚕—夏枯草对治疗胃、声带炎肉、牙周炎、前列腺增生能明显提高疗效。另外还有的功效配对、调节配对、引经配对、芳香配对、刚柔润燥配对、枝叶茎花梗的配对等配对方式。

2 祛痰法中药对的临床运用

运用药对在临床上的应用很多,运用准确,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祛痰法中药对的运用比较多,归纳起来应用最多的有宣、降、润、收四法。

2.1 宣法 常用药对有麻黄与苦杏仁,白前与前胡。

麻黄与苦杏仁,两药配伍,麻黄味辛性温,中空外达,善行肌表卫分,开腠理散寒邪,宣肺平喘;苦杏仁味苦性降,能降气止咳平喘。麻黄以宣肺定喘为主,苦杏仁以降气止咳为要。二药伍用,一宣一降,宣降结合,肺气通调,止咳平喘之力益彰。可以治疗风寒咳嗽、气喘诸证;癃闭、水肿,证属肺气不宣者;突发性耳鸣、耳聋,证属肺气不宣,耳咽管阻塞者;中风偏枯诸症。

白前与前胡,白前走里,清肺降气,祛痰止咳;前胡走表,宣散风热,降气消痰。若外感风寒、风热,或痰浊壅肺,均可引起肺的清肃功能失调,以致气逆、咳嗽多痰等症。故以白前清肃肺气,降气化痰;用前胡宣散风热,下气化痰。白前重在降气,前胡偏于宣肺。二药伍用,一宣一降,肺之清肃功能恢复正常,故痰可去,嗽可宁。可以治疗咳嗽初起,肺气不宣而致肺气上逆、咳嗽吐痰、痰吐不爽、咽痒、胸闷、气促等症。

2.2 降法 常用药对有葶苈子与大枣,白芥子与莱菔子。

葶苈子与大枣,两药伍用,名曰葶苈大枣泻肺汤,因大枣甘缓补中,补脾养心,缓和药性;葶苈子苦寒沉降,泻肺气而利水,祛痰定喘。二药伍用,以大枣之甘缓,挽葶苈子性急泻肺下降之势,防其泻利太过,伤其胃气,共奏泻痰行水、下气平喘之功。可治疗痰涎壅滞,肺气闭阻,咳嗽痰喘,悬饮,肺痈等证。

白芥子与莱菔子, 两药伍用,出自《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莱菔子辛甘,长于顺气开郁,下气定喘,消食化痰,消胀除满;白芥子辛能入肺,温可散寒,长于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二药配伍运用,相互促进,利气消食、祛痰止咳、降气平喘之力增强。可以治疗老人虚人痰嗽等症;久咳痰喘等症。

2.3 润法 常用药对有知母与川贝母,阿胶与紫菀。

知母与川贝母,知母苦寒,气味俱厚,上行入肺,中行归胃,下行走肾,功专滋阴降火,消痰止嗽,润燥滑肠;川贝母苦甘而凉,质润,走上焦、入心肺,能润肺散结,化痰止嗽。二药伍用,并走上焦,清气滋阴、降气润燥,化痰止咳力增强。可以治疗阴虚燥咳诸症;肺热咳嗽,痰壅喘急;肺痨咳嗽等证。

阿胶与紫菀,二药伍用,出自《张氏医通》紫菀散。阿胶补肝血、滋肾水、润肺燥,止血;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二药伍用,相互促进,育阴润燥、祛痰止咳、补血止血力增强。用于治疗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等症。

2.4 收法 主要药对有麻黄与罂粟壳,熟地与当归,人参与三七。

麻黄与罂粟壳,麻黄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发汗解表;罂粟壳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痛。麻黄以宣为主,罂粟壳以敛为要。麻黄突出一个开字,罂粟壳侧重一个合字。二药伍用,一宣一敛,一开一合,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止咳平喘甚妙。治疗久咳肺气不收,干咳少痰,咳嗽不止等症。

熟地与当归,熟地益肾纳气,补血养肝;当归补血和血,活血止痛,又主咳逆上气。二药伍用,滋阴补血,益肾平喘之功益彰。治疗妇女久咳、久喘,而阴亏血虚者;妇女月经不调,崩漏等症;心悸、失眠、眩晕证属精亏血虚者。

人参与三七,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宁神益智;三七祛瘀止血,活血止痛。人参以补为主,三七以散为要。二药伍用,一补一散,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益气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止咳甚妙。治疗虚劳咳嗽,老年体弱之痰嗽,经久不愈者;冠心病心绞痛诸症;各种出血性疾患。

篇9

[关键词]方剂研究;胰岛素抵抗;高胆固醇血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α-葡萄糖苷酶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葡萄糖耐量低减、血脂紊乱、肥胖和高血压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属中医消渴症而并发眩晕、胸痹、肥胖、痹痛等证候,其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主要是气虚精亏,“邪实”主要是热、瘀、痰,其次是气滞、湿浊作祟。该疾病的发展进程首先是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继而出现脂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胰岛素抵抗在整个病程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是代谢综合征中各种临床症状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中医方剂功效是方内药物共同作用于机体产生的综合效应。运用辩证的思维针对病机的关键环节,进行合理组方,整体调节,既有利于疾病治疗,又可使方剂作用于机体发挥最佳的调节作用,与现代医学多靶点作用的网络药理学相吻合。

中药红景天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具有抗胰岛素抵抗、抗衰老、抗有害刺激、抗肿瘤及保护心血管等作用;蛹虫草具有和冬虫夏草相似的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其主要成分之一虫草素具有一定降低血脂的作用;大黄酸属单蒽核类1,8-二羟基蒽醌衍生物,它能抑制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肪细胞合成,并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改善葡萄糖耐量、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保护胰岛功能的作用。本文遵循中医治疗消渴症的补气、益精、清热、活血、化痰等基本原则,运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技术,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和中药多靶点作用的优势,分别以胰岛素、瘦素信号传导通路共同的负调节因子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和延缓糖吸收的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作为研究靶点,在运用中药有效部位抑制分子靶点和调节高胆固醇血症的基础上,探索了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新复方景丹胰敏剂(JD)的药材选择和复方的组成、配比及其有效剂量。

1 材料

红景天、蛹虫草、大黄等药材均购自北京同仁堂,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室鉴定、制备提取物。罗格列酮购自北京高盟化工有限公司;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为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中性胰岛素注射液产自美国LILY公司;葡萄糖等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购自北京北化精细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

雄性4周龄C57BL/6J小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试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格证号SCXK(京)2006-0009,以自制的高脂高糖饲料诱导21周,形成胰岛素抵抗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肥胖小鼠模型(IRF)。综合考虑动物的胰岛素耐量、血TC水平和体重等因素,将模型动物随机分成模型对照(IRF)组、阳性药对照(Rosi)组、受试药(JD)组。同时设同批正常小鼠作为正常对照(Con)组。动物饲养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试验动物中心二级动物房,设施合格证SYXK(京)2009-0001。实验动物自由摄食饮水,饲养温度21~22℃,湿度40%~60%,光照/黑暗时间为12h/12h。实验过程符合《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实验动物道德伦理的相关规定。

阳性对照药物选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i),口服剂量为10mg・kg-1。

2 方法

2.1 葡萄糖耐量试验(glucose tolerance test,GTF)

动物禁食2h后,腹腔注射葡萄糖1g・kg-1体重,分别于葡萄糖负荷后0,30,60,120min经尾尖取血,测定血糖水平,并计算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IPGTT)。

2.2 胰岛素耐量试验(insulin tolerance test,ITY)动物禁食2h后,皮下注射胰岛素0.26U・kg-1体重,分别于胰岛素负荷后0,30,60,120min经尾尖取血,测定血糖水平,并计算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AUCITT。

2.3 生化指标的测定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按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血清TC水平。

利用BL21 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扩增基因重组人PTP1B蛋白,并应用GST亲和色谱柱纯化PTP1B蛋白。以硝基磷酸盐为底物,进行PTPlB的酶学反应,观察药物对PTP1B蛋白活性的影响。

化学物质p-nitrophenyl-alpha-D-glucopyranoside(PNPG)经α-葡萄糖苷酶催化生成葡萄糖和p-nitro-pheny,后者可在40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根据此原理,以PNPG为底物,检测样品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采用GDH(甘油酸脱氢酶)法测定GFAT酶活性。

2.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以x±s表示。正交试验采用SAS软件ANOVA Procedure方法进行方差分析。组间比较应用SPSS 13.0软件,采用One-way ANOVA进行统计学处理。P

3 结果

3.1 药材及其提取部位的选择 以对PTPlB酶的抑制活性为标准选择不同产地及种类的红景天。结果显示,产于的大花红景天为最佳药材(表1)。

以的大花红景天为原材料,经不同制备工艺得到17个样品。分别考察其抑制PTPlB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结果显示,样品H13对2个靶点的相对作用较强,被选为方剂组分(表2)。

应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IRF小鼠模型,将不同来源、不同制备工艺得到的蛹虫草提取部位,按折合生药量1g・kg-1的剂量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1d,观察其调节血TC水平的作用。结果显示,样品Y6,Y8,Y10,Y12药效相似,分别使IRF模型小鼠血TC水平降低53.2%,57.1%,58.1%,55.6%。综合考虑各样品的提取率和提取工艺,选择样品Y12为方剂组分(图1)。

大黄酸具有明显抑制谷氨酸果糖氨基转移酶(GFAT)活性的作用,其IC50为2.56×10-6mol・L-1,故选用富含大黄酸的样品D作为方剂的组分(图2)。

3.2 方剂组成分的协同作用 将样品H13,Y12,D分别进行组合,观察方剂中各组分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高胆固醇血症方面的协同作用(表3)。结果显示,连续给药10d后,各成分的组和改善ITT作用强度的顺序为JD16>Y12>JD14>JD15>H13(图3A,B);连续给药16d后,各成分的组和改善IGT作用强度的顺序为JD16>JD14>Y12>JD15>H13(图3C,D)。连续给药16d后,各成分的组和改善高TC血症作用强度的顺序为JD16>JD14>Y12>JD15>H13(图3E)。结果显示,组分H13,Y12,D在改善IRF模型小鼠胰岛素耐量、葡萄糖耐量和高胆固醇血症方面,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3.3 方剂中各组分之最佳配比的研究 在确定JD组分的基础上,为了选择方剂中各组分的最佳配比,设计了考虑交互作用的3因素2水平的L8(27)正交试验,并按正交设计方案分别测定了8种不同组分配比的样品对PTP1B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IC50(表4)。采用SAS软件ANOVA Procedure方法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针对靶点PTP1B,因素h和d,d和y的交互作用对该靶点的活性无明显作用(表5)。去掉因素h×d和因素d×y再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针对靶点FFP1B,因素h显示明显的相关性.计算各因素各水平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可见针对靶点PTPlB的方剂最佳组合为h,y,d,(表6)。

针对靶点α-葡萄糖苷酶,因素h和d,d和y的交互作用对该靶点的活性无明显作用(表5)。因素h和因素d均显示明显的相关性,其影响程度为因素h>因素d。针对靶点α-葡萄糖苷酶的方剂最佳组合为h2y2d1。

考虑到因素d对靶点α-萄糖苷酶具有明显相关性,而对靶点PTPlB则无明显作用,故选择h2y2d1作为方剂中各组分的最佳配比,即H13:Y12:D=20:1:1,与方剂JD16的配比一致。

3.4 方剂JD16改善小鼠代谢综合征有效剂量的研究 将IRF模型小鼠随机分成6组:模型对照IRF组、阳性药Rosi组和方剂JD16-100,JD16-200,JDl6-400,JDl6-600组,分别灌胃给予水、罗格列酮10mg・kg-1和方剂JD16100,200,400,600mg・kg-1。同时设同批正常小鼠为正常对照Con组。连续给药7d,进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并计算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AUCIPGTT;连续给药10d,测定血TC水平。结果显示,与IRF组比较,JD16-100,JD16-200,JD16-400,JD16-600组AUCIPGTT分别降低了显示,JD16改善IRF小鼠代谢综合征作用的最低有效剂量为100mg・kg-1,最佳有效剂量为200mg・kg-1。

4 讨论

中医理论的“墙体调节”是方剂作用的主要方式,以“君、臣、佐使”配伍原则,使方剂中各组分联结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对机体共同发挥最大的调节作用,正如徐灵胎所谓“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从而达到“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分子靶点PTP1B是胰岛素增敏剂潜在的作用靶点之一。α-葡萄糖苷酶是经典的抗糖尿病药物作用靶点。体内能量代谢感受器GFAT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本研究是以具有胰岛素抵抗、高胆固醇血症、糖耐量低减、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病理特征的IRF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分子靶点PTP1B和α-葡萄糖苷酶为切入点,以中药药性理论为基础,遵循方剂配伍理论,针对病机的关键环节,展开景丹胰敏剂的方剂学研究。

景丹胰敏剂的主要成分红景天补气清肺,化淤养心,且具有很好的PTP1B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可明显增加IRF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其糖耐量低减和高胆固醇血症,为君药;蛹虫草味甘性温,补肺气,益肾精,化痰浊,强腰膝,与红景天配伍,增强补益肺肾之功,降低血总胆固醇的功效,为臣药;大黄泻热解毒,逐瘀通经,具有较强的抑制GFAT酶活性,与君臣药物相配,改善糖代谢、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挥其祛逐邪毒淤滞之功为佐使药,三药配伍共凑补气、益精、清热、活血、化瘀之功效。

本实验分别以对分子靶点PTP1B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对小鼠高胆固醇血症改善作用和对分子靶点GFAT的抑制活性为观察手段,选择了红景天、蛹虫草和大黄的药材种类、产地和提取部位,确定的组成成分为红景天H13、蛹虫草Y12和大黄D;并以改善IRF小鼠胰岛素抵抗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协同作用确定中药新配方为景丹胰敏剂JD16。

正交试验设计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分式析因设计的主要方法。本研究设计了考虑交互作用的L8(27)正交试验,分别以抑制分子靶点PTP1B,α-葡萄糖苷酶的IC50为实验结果,经统计分析确定方剂JD16中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红景天-蛹虫草-大黄20:1:1。根据整体动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实验,确定方剂在控制血糖、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主要药理作用的有效剂量为200mg・kg-1。

篇10

应用传统中药饮片经粉碎后局部熏洗患处治疗各种痔疮嵌顿水肿疗效确切,已有报道[1]。为了验证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我们自2004年1月开始,应用深圳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对各种痔疮嵌顿水肿局部熏洗,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以内痔、混合痔、血栓外痔嵌顿水肿病程在2日以内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传统中药饮片组)的病例资料取自1998年3月以前的存档病例,共128例;观察组(免煎配方颗粒组)为2004年1月以后的门诊和住院病例,共98例。两组病例中,内痔嵌顿水肿37例,混合痔嵌顿水肿89例,血栓外痔嵌顿水肿100例。年龄最大为75岁,最小为16岁,平均41.7岁;患病时间最长2天,最短0.5天,平均1.17天。两组病例中,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天数及病种分布相似,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组成:五倍子12g,丹参、生明矾各7.5g,生乳香、生没药、生大黄、当归尾、赤芍、黄连、黄柏各5g,冰片2.5g。以上为1次熏洗剂量。对照组按处方取普通中药饮片粉碎成粗末,过40目筛,混匀,用茶叶滤纸包装即成;观察组按免煎配方颗粒外包装标示量,取与对照组相同剂量药物混匀即可。

2.2 用法:按文献法[1]取药物置适宜容器中,加沸水约1500ml冲泡,密闭保温约10分钟,趁热利用蒸气对患部熏蒸15~20分钟,然后再加热水至42℃左右,坐浴30~45分钟,两组均不再使用其它药物,每日1次,共治疗3日,统计疗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治愈:肛周局部疼痛消失,水肿消退,血栓全部吸收或机化,痔核恢复原状;好转:肛周局部疼痛减轻,水肿基本消退,血栓未完全吸收或机化,痔核基本恢复原状;无效:治疗前后肛周局部水肿等变化不大。

3.2 结果:经过上述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1。表1 两组对各种痔疮水肿的疗效

病名组别n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内痔嵌观察组1511 2286.67%顿水肿对照组2219 2195.46%混合嵌观察组4033 4392.50%顿水肿对照组4939 8295.92%血栓外痔观察组4332 7490.70%嵌顿水肿对照组574312296.49%

4 体会

多种痔疮嵌顿水肿,应用传统中药饮片粉碎后熏洗患处疗效确切,为了客观地评价深圳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的差别,我们仍选择了多种痔疮嵌顿水肿患者作为对比。两组以相同处方、剂量、疗程,进行临床观察。本文观察结果表明,在各种痔疮嵌顿水肿中,观察组98例,其中治愈76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90.82%:对照组128例,其中治愈101例,好转22例,总有效率96.09%。经统计分析表明,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本熏洗剂的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总体疗效相近。

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为工厂化生产,剂量准确,加工规范,质量稳定,技术指标比传统中药饮片易于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