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范文
时间:2023-04-10 17:3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药方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从中医理论、中药方剂的分析入手,联系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组方法则、剂型选择、命名的实际,探索中药方荆的美学特性。
关键词:中药方荆;剂型;美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5-0992-03
纵观中医药学的发展史,人们可以看到,有不少朴素的医学审美思想的萌芽。如成书于春秋至秦汉的《皇帝内经》,就第一次把医学与美学结合起来,坚持人与自然、与社会统一的美学原则。其中涉及到人与自然“同类相动”的整体美;“阴阳消长”的平衡美;“五行相克”的协调美;“四诊合参”的辨证美;“组方法则”的协同美。中药方剂学是依据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配伍运用的学科,中药方剂用于防病治病,其历史悠久,理论严谨,剂型广泛,工艺精湛,疗效肯定,是祖国医药学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学科广泛,需要知识全面。本文仅从调解阴阳、组方原则、剂型疗效、名称寓意4个方面简述蕴涵在中药方剂及其用药中的美学特性。
1调解阴阳平衡美
中医以“阴阳”关系为指南,讲究寒热、虚实和五行的相生相克。它将疾病看作是身体各机能关系失衡的结果。中医认为,机能亢进、津液瘀积等热证多属阳盛,而机能衰退、津液消耗等寒证则多属阴盛。“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盛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盛之变,病之形能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而且,阴阳之间还有着一种彼此消长的辩证关系。“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凡一切活力不够,少气、怕冷、懒言、疲倦、易累等症,均属阳虚之证;凡一切功能缺损,血少、面黄、体瘦、骨热等症,均属阴虚之症。阳虚就该补阳,阴虚就该补阴。这就是所谓辨证施治。“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泄其阳而和之。”(《灵枢・终始》)总之,中医的治疗方针是从“阴阳”关系入手,使原来失去平衡的身体机能恢复常态。也正因如此,中药的配制和使用方法与西药完全不同,它不讲究“提纯”而讲究“配伍”,即因地、因时、因人、因症而不断调整配方,使阴阳最终达到新的平衡。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统一整体,阴阳平衡,身体才能健康,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产生。治疗疾病的关键在于调理阴阳,“洞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如补阳方剂肾气丸,由干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桂枝、炮附子组成。为末,炼蜜为丸。主治肾阳不足所致的腰酸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脉虚弱,以及痰多、脚气、消渴等证。方中以附子、桂枝温补肾阳,为主药,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为辅佐药。诸药合用,使阴阳协调,肾气充足,诸证自然消除。又如六味地黄丸重用熟地黄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而生血为君,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敛汗,山药补脾阴而固精为臣,牡丹皮清泄肝火为佐,茯苓、泽泻清热利尿,泻火利湿为使,全方配伍补而不滞,甘淡平和,用于肝肾阴虚之症极为合适,故有“六味地黄熟地君,补泻兼施滋肾功,山萸淮药各等分,牡丹泽泻一般同”之汤头歇谣。治则与用药体现出“阴阳消长”的平衡美。
2君臣佐使协同美
君、臣、佐、使,又称主、辅、佐、使。中药方剂的配方,不是功能相同的药物简单的堆砌,也不是单纯各药效的简单相加,而是以中医学理论的精髓“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以医药学家千百年来临床实践宝贵经验为依据,形成成方和相应制剂,以“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相配伍,以发挥药物整体的相互协同、相互制约的作用,提高药物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减轻药物烈性或毒性,达到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目的。如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炙干草组成。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主要方剂,风寒之邪侵入人体,汗液不能向外排泄,故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肺主皮毛,皮毛紧闭,使肺气不能宣通,故出现咳喘之症。治宜发汗宣肺之法。方中麻黄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利肺气以平喘咳,为主药。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阳,即可增强麻黄发汗解表之力,又可解除肢体之疼痛,为辅药;杏仁降利肺气协助麻黄以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用以缓和桂枝之辛燥,并防止麻黄过于发散,为使药。诸药同用,君、臣、佐、使相互协同又相互制约,共成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体现了君、臣、佐、使的协同美。又如四逆汤,由熟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有显著持久的强心作用而用于阳虚欲脱,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之症。全方伍用,毒性比单用附子降低四倍,而单用附子不仅毒性大,强心作用也不明显,又不持久,而单用干姜、甘草均无强心作用。这就说明,四逆汤的功效是由3味药物伍用产生的,是一种协同的、综合的整体功效。从中可见中药方剂组方思路、组方原则和药物组合的协同美、整体美。
3用药考究剂型美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中医用药除讲究药物的产地和适时采收外,还非常重视药物的炮制加工。多数要经过加工炮制方可入药。药物的炮制方法大致分为5种: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他制法。药物通过炮制可以消除或降低毒性、烈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使之更能适合病情的需要,充分发挥药效;或产生新的疗效。另外,药物的炮制有利于药物的制剂、贮存和去杂。
中药制剂所用的原料药物的加工炮制也是十分讲究的。中医认为炮制“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强调炮制“贵在适中”,目的是:在药物的炮制过程中,既要保存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原有药性,又要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某些性质,降低毒性,充分发挥药效之目的。
中医把加工炮制后的药物还要制成一定的剂型才能给患者服用。常见的剂型有:丸、散、膏、丹、片、汤、针、胶、酒、露、茶、锭、灸、熨、糖浆、线剂等。中药的剂型选择,一是要考虑药性:《神农本草经》序录中记载:“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人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根据药物性质的不同制成不同剂型,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如处方中含有毒性和刺激性药物时,则宜制成糊丸、蜡丸、缓释片等;遇胃酸易分解失效的药物成分,宜制成肠溶胶囊或肠溶片剂;某些药物制成液体制剂不稳定时,可制成散剂、片剂、粉针剂或油溶液等。随着中药制剂学的发展,中药传统制剂的优点得到继承和发扬,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研究中药传统剂型、制剂,是对传统中药方剂的美学特性的继承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协同作用和整体疗效。二是考虑临床用药的需要:中医认为应“因病而设,因证而别”。金元四
大家之一李东垣谓:“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也,其用药舒缓而治之意也。”《圣济经》载“凡导引痹郁者于酒为宜,膏取其膏润以祛邪毒,凡皮肤蕴蓄之气,膏能消之,又能摩之也。”说明中药所制剂型是原于临床病证上的不同,而有所设立。药物制成何种剂型,要临床的实际来确定。由于病有轻重缓急,证有表里虚实,因此,对于剂型的选择亦不同。如急症用药,药效宜速,故采用汤剂,“汤者荡也,”也可选用注射剂、舌下片(丸)剂、气雾剂等;缓症用药,药效宜缓,常用丸剂,“丸者缓也,”滋补用药,药效宜持久,常采用蜜丸、水丸、糊丸、缓释片等;皮肤疾患,一般采用膏药、软膏等;某些腔道疾患如痔疮、瘘管,可用栓剂、条剂、线剂或钉剂等。中药制成一定的剂型后,尚须按一定的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服用。第一部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序录就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注蛊毒以毒药,痈肿创瘤以创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的记载,体现了针对各种疾病对症用药的原则。对于用药的方法,该书主张务须适量和谨慎,切不孟浪从事。尤其是有毒药物,不可多服久服,所谓“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对不同部位的疾病与服药时间的关系也很注意,该序录中又说:“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中医的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会直接影响药物的功能和疗效的发挥,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由此可见中医用药剂型与服法的变化美。
古代医家既遵循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又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以应万变之病情。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善用活血化瘀药物,他创制了五逐瘀汤,即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虽各方多以川芎、当归、桃仁、红花、赤芍为基础药物,通过配伍组成了行气开胸、通阳开窍、疏肝行气止痛、温里祛寒、通络宣痹止痛的方剂,分别衍化成治疗身体各部疼痛的五逐瘀汤。足以见得中药方剂的衍化之美。
4寓意深刻方名美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古代美学思想的影响,中药方剂名称(方名)独具特色,而且名称寓意深刻,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的由方名即可知其药物组成,如栀子豉汤、苓桂术甘汤、葱豉汤、麻杏石甘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有的中药方剂按功能主治命名,安神丸、益胃汤、驱蛔汤、血府逐瘀汤、止嗽散、活络效灵丹、开胸顺气丸、通窍活血汤等。有的中药方剂名称同时兼顾药名和功能主治,如厚朴温中汤、半夏泻心汤、附子理中丸、龙胆泻肝丸、枳实导滞丸等。有的中药方剂名称重温古代的典故,或了解历史。史国公酒、玉真散等以纪念药物创始人而命名,天台乌药散、都梁丸等以产地而命名;而青娥丸、诸葛行军散(又名武侯行军散)等则以历史传说而命名,青娥丸,传说唐朝广州太尉张寿明白发苍苍,几经医治,效果甚微,后服以杜仲、补骨脂、胡桃仁、大蒜组成的方剂后白发转黑,高兴之际,诗兴大发,书写了“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髯”之佳句,“青娥”喻意乌发少女,该方就借此诗而命名;诸葛行军散(又名武侯行军散),传说三国时,武侯诸葛亮辅助皇叔刘备讨伐东吴,三夏时节,烈日炎炎,全军挥汗行军,为免暑邪侵犯减员,他创制了夏季旅行必备,行军野营常用,主治夏伤暑热、头晕腹泻的著名方剂一诸葛行军散。
篇2
关键词:中药方剂肠痈Ⅱ号;总黄酮;分光光度法;芦丁
中图分类号:O6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9—4364—02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 也是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之一[1]。常用定量方法[2—4]有HPLC法和分光光度法,考虑到方法的简便、快捷以及可行性,采用在碱性介质中加铝盐显色的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中药方剂肠痈Ⅱ号中总黄酮的含量。肠痈Ⅱ号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保密配方,由君药(败酱草、二华),臣药(地丁、丹皮、丹参),佐使药(制附片、薏米仁、皂刺、木香、穿山甲)等10味药材构成,具有消肿散瘀、排脓解毒之功效,效果甚佳,本研究为肠痈Ⅱ号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SY—1000E多用途恒温超声提取机(北京弘祥隆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分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SHB—Ⅲ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烧杯(江苏省泰兴市振科仪器厂);量筒(江苏省泰兴市振科仪器厂);回流提取装置(1 000 mL)(西安仪器厂生产);FZ102微型植物试样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ME2353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剂
芦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乙醇、氢氧化钠、亚硝酸钠、硝酸铝(天津市化学试剂五厂,分析纯),中药方剂肠痈Ⅱ号药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提供,经黄剑林教授鉴定)。
1.3 测定方法
1.3.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及标准曲线的绘制[1] 准确称取芦丁5 mg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95%乙醇定容备用,记为1号,用吸量管分别吸取0.0、0.5、1.0、1.5、2.0、2.5 mL于25 mL容量瓶内,记为2、3、4、5、6、7号,在2~7号中分别加入0.7 mL 15%亚硝酸钠溶液,摇匀,放置5 min;再加入7.0 mL 10%硝酸铝溶液,摇匀,放置10 min;再加入5.0 mL 1 mol/L氢氧化钠,摇匀,放置5 min,用95%乙醇定容至刻度。取5号标准品,扫描400~570 nm所对应的吸收波长,从而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为508 nm,结果见图1。固定吸收波长为508 nm,以2号为参比溶液分别测定3~7号标准溶液吸收波长,绘制工作曲线,结果见表1,图2。
1.3.2 肠痈Ⅱ号中样品的含量测定方法 准确称取样品10 g置于200 mL三角瓶中,加入10倍体积的95%乙醇,超声提取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10 mL左右,移入25 mL容量瓶,用95%乙醇定容至刻度,用吸量管吸取3份0.5 mL样品,分别置于25 mL容量瓶内,记为样1、样2、样3,分别加入0.7 mL 5%亚硝酸钠溶液摇匀,放置5 min;加入7.0 mL 10%硝酸铝溶液,摇匀,放置10 min;再加入5.0 mL 1 mol/L 氢氧化钠摇匀,放置5 min,再用95%乙醇定容至刻度,待测。
总黄酮含量=(比色浓度×1 mL×稀释倍数/投样质量)×100%
2 测定结果
肠痈Ⅱ号样品中的黄酮含量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总黄酮含量均为0.25%。
3 小结
通过比色法测定中药制剂肠痈Ⅱ号总黄酮的含量,其含量为0.25%,该结果为其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基础。
肠痈Ⅱ号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自主研制的中药配方,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因其开发技术及设备局限,未得到很好的利用,今后应对肠痈Ⅱ号进一步深入研究,使肠痈Ⅱ号充分开发利用,从而造福于人。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李计萍,韩 炜,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学考察要点[J].中成药,2008,30(9):1364—1366.
[2] 魏永生,王永宁,石玉平,等.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实验条件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2003,21(30):61—63.
篇3
[关键词] 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
[中图分类号]R28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a)-104-02
四逆汤为张仲景所创名方,始载于《伤寒论》,为历版中国药典所收载的成方。本方由附子、干姜、甘草组成,配伍极为精简严谨。其功效为回阳救逆。主治少阳病。症见阳虚欲绝、冷汗自出、四肢厥逆,恶寒倦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象微细等症。在现代临床中应用广泛,并均收到良好的疗效。其方剂也成为现代中药研究的首选之一。
1三种中药的性能与作用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m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附子在四逆汤中为君药,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亡阳虚脱,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干姜在四逆汤中可助附子回阳之功效,为臣;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别录》记载:“温中下气,伤脏咳嗽,温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日华子本草》记载:“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四逆汤中甘草和中益气,既能缓解附子、干姜的暴烈,又能协助附子、干姜的回阳救逆之功效,为佐使。三药一暴一调一缓,君臣佐使、配伍精奥,功效明确。
2药理学研究
附子的中药化学成分主要为乌头碱、乌头次碱、消旋去甲基乌头碱等。乌头碱对心脏有显著毒性,可致传导阻滞,心律不齐,甚至发生室性纤颤和停搏,加热炮制后则乌头碱水解成乌头原碱,使其毒性大减。附子其有效成分主要是消旋去甲基乌头碱(现已人工合成),是附子强心的主要成分,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实验证明去甲基乌头碱对离体和在体心脏,正常和衰竭心脏,均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去甲基乌头碱是β受体部分激动剂,其强心作用与兴奋β受体有关[1]。附子对血管和血压有一定的影响,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研究证明,去甲基乌头碱是降压的有效成分,具有兴奋β受体及阻断α受体的双重作用。附子的抗休克作用为心肾阳衰证所见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与现代医学的休克相似。所以附子回阳救逆之功效主要是以强心抗休克作用为基础。附子及其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性体克、心原性休克等均能提高平均动脉压,延长其存活时间及存活百分率。对内毒素休克能明显改善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对缺氧性、血栓闭塞性休克等亦有明显保护作用。附子的回阳救逆,补阳助火功效主要与其强心、抗心律失常、抗休克、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强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抗寒冷等作用相关;而其逐风寒湿邪又与抗感染、镇痛、抗寒冷、提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等作用相关[2-3]。
干姜在四逆汤中为臣,具有温中散寒,助附回阳的作用。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干姜在四逆汤中自身的药理作用表现为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强心、保护心肌细胞等。干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姜萜酮、β-没药烯、α-姜黄烯等挥发油成分,还含有辛辣的姜辣醇类成分。干姜对附子的解毒作用虽低于甘草,但也呈类甘草样解毒作用,且与甘草交互作用明显[4]。
甘草为临床最常用的中草药之一,现代药学研究证实,甘草中所含主要药理学活性物质为甘草酸(GCA)及其盐(即甘草甜素,GL),以及GL在体内的水解活性成分甘草次酸(GA)和甘草黄酮等成分。甘草的活性物质具有人体抗衰老、抗感染、抗病毒、降压、增强肌体免疫力、提高生理功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功效。甘草还具有显著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在肝内的代谢中可以间接地增加皮质激素的活性[5-6]。甘草虽在四逆汤中为佐使药,但在方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其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对附子的解毒作用,还可以佐助附子的强心升压效应,在清除氧自由基、免疫调节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故能改善循环衰竭,而有回阳救逆之效。
3现代临床应用
四逆汤为回阳救逆的急救要方。现代应用多以本方制成四逆汤注射剂、四逆汤口服液(收载在2005版药典一部中),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对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心源性休克,尤为适宜,亦可用于肺心病、肺炎、中毒性休克以及脱水所致的虚脱,血压下降;其次,消化系统的某些疾病如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胃下垂以及垂体、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皆可用此方治疗,对放射性白细胞减少症、肝脓肿、复发性口腔炎、咳喘等辨证属于虚寒的急慢性疾病,均有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肖凤霞.四逆汤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研究,1999,15(4):60.
[2]徐丽萍,郑晓敏,王敬萍.四逆汤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02,16(6):373-375.
[3]刘平,葛迎春,马天舒.四逆汤类方药理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248.
[4]杨学伟,崇卓,郭云良.四逆汤作用机制的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1):33.
[5]徐立昌,郑淑玲,张伟东,等.甘草酸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09,28(26):174-175.
篇4
[关键词] 自拟中药方剂;脾肾阳虚;糖尿病;辨证加减;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0(b)-0030-02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体内三大营养素代谢及其酸碱平衡紊乱的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临床病症,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1]。脾肾亏虚是糖尿病的常见中医证型,健脾益肾是其基本治疗原则[2]。口服降糖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方法,但治疗效果有时不甚明显。在此基础上应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患者,能有效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稳定程度,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为此,以2015年1月以来笔者在白城市某二级医院进修期间回顾性调查和笔者参与治疗的110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患者,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其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以来笔者在白城市某二级医院进修期间回顾性调查和笔者参与治疗的110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型[3],患者体虚,四肢冰冷无力,腰腹酸软,脉象微弱,舌苔泛白。排除由其他疾病引起腹泻患者、出现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严重炎症反应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药敏试验中对治疗所用药物过敏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48~65岁,平均(中位)年龄54.5岁;病程1~15年,平均(中位)病程8.0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45~64岁,平均(中位)年龄53.5岁;病程2~13年,平均(中位)病程7.5年。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措施包括饮食和运动治疗,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250 mg/次,3次/d;也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其他口服降糖药物。必要时应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腹泻者冲服思密达3g/次,3次/d;患者腹泻程度严重,出现脱水症状,应给予补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中药方剂进行辨证加减治疗。自拟中药方剂组成为:肉桂、山茱萸、茯苓、知母、葛根、制附子、炒白术、丹皮、枸杞子、五味子、炙甘草等适量。辨证加减:偏肾阳虚肉桂加倍,偏肾阴虚知母增加使用量。用法:上述诸药水煎2次并各取汁液100 mL,混合后每次服用100 mL,1次/d。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4个月的治疗后依据标准判定疗效。
1.3 观察项目和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FBG和PBG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疗效分为3个等级:①显效是指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FBG和PBG下降到正常范围或下降40%以上,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大便性状基本恢复正常;②有效是指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FBG和PBG下降20%~40%,大便次数有所减少,大便性状有所改善;③无效是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甚或恶化,FBG和PBG下降在20%以下甚或升高,大便次数未减少甚至增多,大便性状无好转。
1.4 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以绝对数和相对数(总有效率)表示,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组内观察总例数×100%,疗效和总有效率的比较分别采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
2 结果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完成4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按照标准判定的治疗结果为: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2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54%;观察组患者中,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1%,见表1。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患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1型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破坏后所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而出现的一种类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失正常而出现的一种类型糖尿病,临床以2型糖尿病最为多见,约占95%左右[4]。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治疗采用饮食和运动治疗,联合服用口服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片等)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制剂,但有的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5]。糖尿病患者没有得到很好治疗可能出现神经病变,其中20%左右的患者可出现肠功能紊乱[6]。这类患者主要以腹泻、便秘交替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且在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这类患者腹泻症状会发展为糖尿病性腹泻。糖尿病性腹泻可能和肠道胃动素的分泌过多有关[7],其发病机制为:糖尿病患者内分泌失调,引发神经病变,神经功能出现障碍,提高交感神经活性,加剧肠蠕动,引发腹泻的发生。顽固性和间歇性为糖尿性腹泻的主要临床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肠鸣、脂肪泻、大便增多、水样便,发作时间主要在清晨或者夜间,腹泻次数每天多达20次,严重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目前,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性腹泻多以西医内科对症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围,糖尿病腹泻属于“泄泻”的范畴,是由于脾肾亏虚、阳虚气弱、正气减伤、完谷不化导致肠间水湿积滞引起的。糖尿病腹泻实质为脾肾阳虚,治疗应以温肾健脾为本,固涩为标。该研究以2015年1月以来笔者在白城市某二级医院进修期间回顾性调查和笔者参与治疗的110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患者,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其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自拟中药方剂中,葛根具有清热健脾,生津止渴的作用[8];五味子具有敛气滋肾的作用,诸药配合使用具有养阴生津、清热润燥的效果,发挥健脾养肾的功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9]。
该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完成4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按照标准判定的治疗结果为: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2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54%;观察组患者中,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1%,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可见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的效果较为满意。
综上所述,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和患者的大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汪会琴,胡如英,武海滨,等.2型糖尿病报告发病率研究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1):37-39,57.
[2] 李相军.益气活血方在Ⅱ型糖尿病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123-124.
[3] 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十七)[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11):57.
[4] 赵满红,郑双双,王兆品,等.宁波市某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3):187-192.
[5] 高蕾莉,纪立农,陆菊明,等.2009-2012年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与血糖控制状况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7):594-598.
[6] 姜红,徐胜东,李彦明,等.自拟稳糖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肾阳虚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0(23):6594-6595.
[7] 周爱珠.温脾祛湿化痰通络法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5):72-74.
[8] 阮智超,严小军,涂B.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之回顾与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6,47(3):68-70.
篇5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消化性溃疡;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4-0121-02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与十二脂肠溃疡,是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其发病机制为胃酸、胃蛋白酶不断侵蚀胃黏膜。胃中的胃酸(盐酸)和胃蛋白酶(酶的一种)原本消化食物,因某种病因却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从而损伤黏膜组织,这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泛酸”等范畴,其主要病机是胃失和降、气机郁滞、不通则痛[1]。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男性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高于女性。随着强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消化性溃疡治愈率也越来越高。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0例患者均为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男69例,女41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2.8±4.5)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病程时间(5.8±1.2)年。胃溃疡2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1例,复合性溃疡14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排除胃癌。分为对照组即单纯西药组55例,观察组即中西药组55例,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分布均衡(P>0.05),具有对比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选择奥美拉唑20 mg +阿莫西林1.0 g +克拉霉素500 mg+甲硝唑400 mg四联药物治疗方案,2次/d,早餐与晚餐前服用1次/d,连续服用 14 d后,停止口服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甲硝唑,但仍持续服用奥美拉唑,服药时间、剂量及用法与之前相同,连续服用 4 w。
1.2.2观察组 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辩证施治,主要方剂为:黄连 6 g、党参 20 g、甘草18g、茯苓20 g、干姜10 g、白术15 g、半夏10 g、柴胡 15 g、肉桂10g、当归 20 g、白芨 20 g。胃虚寒者,添加砂仁 15 g、良姜15 g、陈皮10 g; 胃脘胀痛、两肋不舒、肝胃不和者,添加佛手 10 g、枳壳10 g、香附10 g;严重胃酸者添加瓦楞子 10 g、海螵蛸 15 g;组方配好后,加水煎熬,200 ml/次,2次/d,连续4 w,治疗期间,患者均戒烟禁酒,禁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
1.3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 患者的临床症状彻底消失,胃镜下溃疡消失和瘢痕形成,且并无复发;显效: 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检查提示溃疡消失,复发减少,C14呼气试验示Hp阴性;有效:患者症状、体征缓解,胃镜检查提示溃疡缩小50%左右,14C呼气试验示Hp阴性;无效:患者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胃镜检查提示疡无变化[2] 。治愈+显效+有效等于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40%(53/55);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4.50%(41/55),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4,P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发病原因主要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消化道粘膜受到损伤,导致自身的抵抗能力下降,修复能力失调。三疗法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方法,但近年来研究结果发现,PPI 三联疗法的疗效明显下降,其原因主要为 Hp 对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升高[3-6]。三联药物综合治疗的方法,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欠佳,容易引起复发。本资料结果也表明,西医治疗总有效为74.50%,低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中医认为该病主因患者外感寒邪、饮食不节、内生食滞、暴饮暴食、脾胃损伤而疼痛,中药主方剂中使用了白术、黄连、甘草等能够清除Hp 的中药药材,而主方剂中的茯苓还能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柴胡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后根据患者不同症状类型进行辩证用药,更有针对性。多种药物同用,可抑制胃酸、健脾益气,养胃生肌、行气疏肝,抗 Hp,加快溃疡愈合[7-14]。结合西医治疗,效果更佳,本组病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益为96.40%,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西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西医治疗具有抑制泌酸、杀菌消炎之功效,中医具有中和胃酸、止痛、止血,收敛和修复溃疡面的作用,中西医结合可共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鲁昌辉,朱庆伟,葛广德.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3):724-725.
[2]邱智辉,陈春雷,黄毅斌.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8):3115-3116.
[3]郑洪昭.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医疗装备,2015,25(16):145-146.
[4]张跃民.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6):41-42.
[5]韩龙.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4(30):153-154.
[6]张跃民.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30):6260-6260.
[7]麦哲林,何海滨,何志强.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活动期与瘢痕期的疗效对比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0):4571-4573.
[8]官丹蕊,官尚民.10和14d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和胃炎患者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2011,31(9):1668-1669.
[9]熊真.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效果评价[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10):1608-1612.
[10]赵艳,姬锋养.养胃清幽汤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炎症及溃疡愈合作用的研究[J].陕西中医,2017,38(2):154-156.
[11]王彬彬.康复新液联合抗HP药物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5, 3(7):212-213.
[12]张阳,黄福斌,黄河,等.健脾益气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6,31(21):3159-3161.
篇6
关键词: 胃癌 中药复方 实验 机制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1]。中医药是我国独有的医疗优势,已成为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中药复方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的组方,最能体现出中医的特色与优势,加强复方的研究对阐明中医药治疗胃癌的机理,扩大复方的使用范围,推动中医的进步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胃癌机理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目前中药复方治疗胃癌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肿瘤的恶性增长是肿瘤无限增殖的结果,大量研究证明中药可通过干扰DNA合成、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表达等多种方式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郭晓冬等[2]发现,消痰散结方可通过抑制胃癌细胞核中PCNA表达,干扰DNA合成并影响细胞表面生长因子受体表达,降低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移植瘤生长。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E,CDK2,CDK4的过度表达和(或)其抑制因子p27的表达降低或缺如,均能缩短细胞周期的G1期时间或者加速G1/S转换,带有恶性表达型的DNA不能检查和修复,使细胞分化出现异常,这是肿瘤细胞,包括胃癌细胞分裂增殖的重要机制[3]。李相勇等[4]发现消痰散结方抑制细胞过度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通过降低胃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DK4的表达而实现的;阚方巨等[5]的研究表明,中药胃康宁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之一可能是减少细胞周期因子Cyclin E,CDK2及其mRNA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27及其mRNA的表达。尹丽慧等[6]的研究显示,黄芪、人参、温莪术、藤梨根、露蜂房、苏铁叶、八月扎、白毛根、徐长卿等药物组成的中药方剂1号生药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40 mg/ml中药方剂1号作用48 h后,G+M期细胞比率高达41.92%,增加了29.22%,G0/G1期的细胞比率降至43.25%(两者与对照组相比,P<0.01),提示中药方剂l号能够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增殖,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扰细胞周期有关。
2 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一种受基因控制的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在肿瘤的发病和增殖过程中,由于促凋亡基因的失活和抑制凋亡基因的过度表达,使肿瘤细胞凋亡减少,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研究证明,中药复方可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等多种方式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赵爱光等[7]发现中药复方胃肠安(WCA)能通过活化caspase9和caspase3而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tat3和bcl2 的mRNA表达,抑制Pstat3和bcl2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有关。余志红等[8]用裸鼠建立原位移植人胃癌MKN45细胞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金龙蛇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5FU干预组,分别灌服不同剂量的中药金龙蛇颗粒和5FU,结果金龙蛇高、中、低剂量组的的抑瘤率分别为68.13% ,55.94% 和50.31%,呈剂量依赖效应,与5FU干预组抑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金龙蛇颗粒各剂量组肿瘤细胞凋亡率为22.81% ~38.54%,亦呈剂量依赖效应,说明促进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MKN45细胞凋亡是金龙蛇颗粒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苏勉诚等[9]研究表明,癌宁可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凋亡,其机制与下调癌基因及细胞因子TGFβ1,Fas,FasL的表达有关。
3 诱导胃癌细胞分化
诱导分化(induction of diferentiation)是指恶性肿瘤细胞向正常或接近正常细胞方向分化逆转的现象[10]。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是肿瘤治疗的新途径,其特点是不杀伤肿瘤细胞,而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成为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细胞。研究证明,中药复方也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作用。李宝园[11]等采用高压氧化亚氮(笑气)加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双阻断法将MGc803细胞分别同步化于G1,S,G2,M 4个时相,用中药紫龙金和环六亚甲基二己酰胺(hexamethylen bisacelamide,HMBA)分别处理各时相细胞,结果发现紫龙金与HMBA对不同周期细胞都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对各周期细胞集落生长都有抑制作用,反应了生长抑制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且除M期以外,各时相细胞无论中药组还是HMBA组都显著地促进微丝的组装,且排列有序,形成显著的应力纤维(stressfiber)结构,说明恶性细胞不同程度的向良性细胞分化。朱国福等[12]用钱氏消瘤口服液药物血清温育人胃癌SGC7901细胞4 d后,能使该细胞形态上呈现再分化趋向,平板集落形成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进一步研究发现,其诱导分化的机制与该方能升高SGC-7901细胞内的cAMP水平,降低cGMP水平,从而升高cAMP/cGMP比值有关。细胞与细胞之间形成的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功能异常可促进正常细胞转化和癌细胞生长,在肿瘤细胞中,多数缺乏缝隙连接结构和细胞间通讯功能,陈华等[13]发现,中药癌平口服液能通过增加人胃癌BGC823细胞间的连接通讯,使其再分化。
4 抑制端粒酶活性
篇7
关键词:中草药;畜禽;病毒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06
畜禽病毒性疾病是目前造成我国畜禽养殖行业巨大损失的一大类疾病,最近几年更加流行猖獗。对于这些病毒性疾病,养殖户往往使用疫苗来进行免疫接种,但任何免疫程序也不能万无一失。一旦发生免疫失败,发生上述任何一种疾病时,都没有有效的药物去治疗,只能采取对症治疗和控制继发细菌性感染的措施。经过养殖、兽医一线工作者实践发现,中草药制剂在防治动物病毒性疾病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中草药被机体吸收后,可转化为具有抑菌和抗病毒作用的物质,并提高动物机体自身抗病能力,提高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机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本文对常见的畜禽病毒性疾病的中草药疗法进行归纳总结,期望对养殖场(户)有所帮助。
1 中草药防治猪瘟
黄连3g,黄芩9g,栀子(炒)6g,连翘6g,黄柏6g,生石膏3g,知母6g,金银花12g,白芍4.5g,枳壳3g,地榆6g,厚朴1.5g,大黄9g,茯苓6g,甘草1.5g。用于猪瘟早期治疗。
黄连5g,黄柏10g,黄芩15g,金银花25g,连翘15g,白扁豆25g,木香10g。用于治疗出现拉稀的猪瘟。
败酱草、夏枯草、金银花藤、大血藤各15g。用于治疗猪瘟。
中成药制剂,根瘟灵注射液(金银花、鱼腥草、板蓝根、连翘、黄芩、蟾酥、柴胡、健胃因子等),经过多位专家学者实验证明具有很好的疗效。
2 中草药防治传染性鸡法氏囊病
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黄芩、黄芪、首乌、鳖甲、当归、茯苓、山楂、神曲、麦芽等组成方剂,对雏鸡对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感染保护率效果可达到95%以上。
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各200g,黄芩、黄柏、金银花、甘草各100g,霍香、石膏各80g.
中成药制剂,囊速康(牛角、蟾酥、地黄、黄芪、黄柏,大青叶、苏叶、附子、鱼腥草等),经过余双祥等人临床验证,效果很好,治愈率可达98.5%.
3 中草药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柴胡、荆芥、半夏、茯苓、甘草、贝母、桔梗、杏仁、玄参、赤芍、厚朴、陈皮各30g,细辛6g,可以起到止咳平喘,燥湿化痰的作用。
麻黄300g,大青叶300g,石膏250g,制半夏200g,连翘200g,黄连200g,金银花200g,蒲公英150g,黄芩150g,杏仁150g,麦冬150g,桑白皮150g,100g,桔梗100g,甘草50g。可以起到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伸筋草150g,据报道治愈率可达99.48%.
4 中草药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
黄连 2g,白芍 2.5g,白头翁 3g,地榆炭 2.5g,乌梅 3g,诃子 3g,大黄 2g,甘草 2.5g,车前子 3g,可在饲料中添加。
白头翁散,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目前也已制成白头翁粉剂中成药,对于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效果甚好。
中成药制剂,林建坤等报道的胃肠宁(地榆炭、党参、白术、茯苓、五味子、诃子、 白头翁、陈皮、生姜、甘草),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具有很好的作用。
5 中草药防治鸡新城疫
穿心莲50g,金银花20g,十大功劳15g,山芝麻15g,黄芩30g,黄连20g,苦丁茶30g,鱼腥草50g,甘草20g,此方供2000 只鸡用量。
野、香付子、半边莲、马齿苋、犁头草各50g,车前草100g,枇杷叶100g,大蒜50g, 供1000只使用。
中成药方剂,清瘟败毒散(石膏、地黄、水牛角、黄连、栀子、牡丹皮、黄芩、赤芍、玄参、知母、连翘、桔梗、甘草、淡竹叶),可用于前期提高免疫力和后期补虚症状达到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的目的。实践证明针对患有鸡新城疫的病鸡治愈率较高。
6 中草药防治猪圆环病毒病
板兰根、贯众、大青叶、白头翁、党参、黄芪、地榆、白芷、大活、穿地龙、红花等,万奎武等人验证效果较好。
黄芪150g、黄芩100g、板蓝根20g、党参50g、茵陈20g、金银花50g、连翘50g、甘草25g,每次煎水1000mL,煎熬1h共煎3次,体重口服1mL/kg,每天1次连用7d。
总之,中草药在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方面有很显著的效果,加之副作用小,用药较安全,应考虑在临床一线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篇8
临床报道,较多的中药方剂对真菌感染性疾病显示出良好的治疗作用[7-11]。通过实验研究亦发现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目前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主要为琼脂稀释法、琼脂扩散法及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M27-A、M38-A方案。琼脂稀释法是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初筛方法,其方法是在琼脂平板内掺入不同浓度的抗真菌药物,以多点接种法将相同量的待测真菌接种于琼脂表面,以菌不生长的最低浓度定为该药对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多数研究者在试管内或在平皿内进行,此方法适合于大量菌株测定实验。胡圣爱等[12]应用固体培养基试管内药基法测定了肤癣消搽剂(连翘、苦参、大风子、鸦胆子、黄柏、蛇床子等)对石膏样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其MIC为1:100倍。杨志波等[13]采用沙氏培养基试管内药基法观察到复方二矾浸液(枯矾、皂矾、儿茶、侧柏叶、地骨皮、土槿皮、黄精、公丁香、血竭、食醋)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0.25%、0.5%、0.5%。谢淑霞等[14]采用沙氏培养基试管内药基法观察到祛癣洗剂(白藓皮、苦参、地肤子、土槿皮、羌活、紫地榆、黄柏、椒目、百部、蛇床子等)对我国南方常见的9种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6.25%~50%,对癣菌的抑制作用优于白念珠菌。卢全德等[15]报道采用试管内药基法测得肤疾安喷雾剂(金银花、野、苦参、血竭、薄荷脑等)对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的MIC为0.39mg/ml,对须癣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的MIC为0.78mg/ml,对白念珠菌、青霉菌为1.56mg/ml。陈超等[16]以琼脂稀释法观察到复方黄连皮康酊(黄连100g、苦楝皮50g、海桐皮50、藁本30g、槟榔50g、大风子15g、郁金30g、白矾30g、芦荟30g、地肤子50g、芜荑30g组方制成酊剂)对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及深部真菌(白念珠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使菌落缩小,与克霉唑癣药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得出复方黄连皮康酊对表皮真菌的抗菌作用大于对深部真菌(白念珠菌)的结论。魏蓉[17]用试管琼脂稀释法观察到祛癣止痒洗剂(丁香、黄精、龙胆草、明矾、百部、藿香、黄连、土槿皮、薄荷脑、冰片水煎液)对9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浓度分别为0.39%(红色毛癣菌)、0.195%(须癣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许兰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癣菌、絮状表皮癣菌)、0.75%(石膏样小孢子菌)、1.56%(白念珠菌)。张玲等[18]采用试管稀释法,进行蟹黄肤宁软膏对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结果蟹黄肤宁软膏对8株浅部毛癣菌属的MIC均在0.03125~0.25mg/mL之间,显示了蟹黄肤宁软膏较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琼脂扩散法是通过测量真菌生长被抑制的范围大小来确定抗真菌活性,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初筛方法。杨国晶等[19]用琼脂扩散法观察了复方苦槿霜(苦参150g、土槿皮150g、黄柏150g、白藓皮150g、地肤子150g、川芎150g、儿茶100g)及其原料药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犬小孢子癣菌、白念珠菌的抑菌作用,结果10%、20%复方苦槿霜及10%、20%原料药抑菌效果相同,与达克宁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优于5%复方苦槿霜及5%原料药的抑菌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何定淑等[20]采用纸片浓度梯度法研究硝矾散(枯矾、芒硝)对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2%硝矾散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的MIC范围分别为0.0625~0.125mg/ml、0.03125~0.125mg/ml。林静瑜等[21]采用打孔药物琼脂扩散法观察到癣药膏(由丁香、蜂房等8味中药组成)5%浓度以上对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1%浓度仅对须癣毛癣菌有抗菌作用,但各浓度均对白念珠菌感染无效。曾嵘等[22]采用管蝶法对玉阴洁冲洗剂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1g生药/ml玉阴洁洗剂体外对白念珠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圈为(20.0±0.8)mm,MIC为12.5%(1:8稀释度)。徐文跃等[23]采用改良的平皿挖洞灌药法观察到白莲洗剂(由白头翁、半边莲、蛇床子、黄连、黄柏、百部、地肤子等组成)对白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洁尔阴相当。琼脂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的试验结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菌接种液的浓度及准备、培养基成分及pH值,孵育时间和温度及不同的终点判定方法等,重复性差,不利于各实验室之间的比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在1997年、1998年和2003年先后提出了酵母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27-A)、产孢丝状真菌的抗真菌药敏试验倡导方案(M38-P)和M38-A方案,这些方案准确性好、重复性高,实验室间结果的一致性可与抗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相媲美。郑玮清等[24]参照CLSIM38-A液基试管法进行改良,观察甲癣中药洗剂(龙胆草40g、黄连30g、射干20g、半枝莲30g、地肤子50g、紫草10g和花椒10g)蒸馏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白念珠菌的抗真菌作用。结果甲癣中药洗剂对皮肤癣菌的敏感性较好,而对白念珠菌的敏感性较差,同时可明显看出,醇提液的MIC值低于水提液的MIC值,说明中药的抗真菌药物成分不仅包括水溶性物质,而且包括脂溶性物质。尤力都孜·买买提等[25]采用CLSIM-38P方案测定维药雅丽蔓制剂对临床常见皮肤癣菌的抗菌作用,结果,对须癣毛癣菌的MIC90为190.46μg/ml(平均MIC128μg/ml),对红色毛癣菌的MIC90为148.57μg/ml(平均MIC93.42μg/ml),对絮状表皮癣菌的MIC90为311.27μg/ml(平均MIC128μg/ml),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MIC90为429.54μg/ml(平均MIC194.01μg/ml)。雅丽蔓制剂对真菌中不同菌种的MIC90值范围为148~429μg/ml,表明雅丽蔓制剂对临床常见皮肤癣菌具有显著的抗真菌作用。郑玮清等[26]以美国CLSIM27-A液基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检测硝矾洗剂(硼砂、芒硝、明矾1:1水溶液)及其单味药物对红色毛癣菌15株、须癣毛癣菌9株的MFC和MIC,结果硝矾洗剂的MFC为1.25~20mg/ml(平均为5.26mg/ml),低于芒硝的MIC和明矾的MFC值。
2动物实验
部分学者利用动物真菌病模型进行了抗真菌中药的研究,相比仅在试管内进行抗真菌试验得到的结果应更有意义。徐洪波等[27]用红色毛癣菌制作豚鼠皮肤真菌感染模型,将25%藿黄散洗剂(藿香、黄精、苦参、茵陈、枯矾等)水煎液涂布感染皮肤,给药2次/d,连续给药21d。豚鼠在用药6d后鳞屑减少,12d后鳞屑逐渐消失,呈浅红色斑,真菌检查均为阴性,18~21d皮肤外观恢复正常。何定淑等[20]用2%和4%硝矾散温水浸泡治疗豚鼠须癣毛癣菌感染的足癣、体癣,1次/d,30min/次,共7d,显示具有较好疗效,与1%足光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蒸馏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曾勇等[28]研究消炎抗癣霜(由升药底、蛇床子、冰片、樟脑等中药组成)对石膏样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导致的豚鼠体癣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2周后观察到消炎抗癣霜能够减轻真菌所致豚鼠皮肤病变程度,提高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的转阴率。杨小洁等[29]观察了中药真菌安胶囊对白念珠菌深部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治疗组、预防组深部真菌感染的小鼠病死率和血液内的真菌数,与非治疗组相比明显降低,实验表明中药真菌安胶囊有治疗白念珠菌深部感染的作用。谭元生等[30]对复方苦参液的药效学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复方苦参洗液具有较好的抗家兔阴道黏膜人工白念珠菌感染作用,其治疗后阴道涂片、真菌学培养、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洁尔阴组相比无差异。梁君儿等[31]制成大白兔白色念珠菌阴道炎模型,并使用香荷药条(由黄连、黄柏、丁香、薄荷等7味药组成)治疗,实验表明香荷药条能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使大白兔阴道白色念珠菌的转阴率与对照组达克宁栓无显著性差异。
3中药复方制剂与单味药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比较
邱莹等[32]观察大风子、皂角、川椒、百部、蛇床子、大黄、地骨皮、黄柏、苦参、白藓皮、地肤子、红花、桃仁、姜黄、藿香、芒硝、明矾、硼砂、荆芥、防风20种中药水煎液及根据单味中药抑菌实验结果选取的6种(大风子、皂角、川椒、明矾、藿香、地骨皮)抑菌效果最好的中药组成的复方水煎液对皮肤癣菌和白念珠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复方抑皮肤癣菌MIC:0.625%,对白念珠菌MIC:2.5%,抑菌强度好于单味药,说明这些药物之间有协同作用。郑玮清等[26]检测硝矾洗剂(硼砂、芒硝、明矾1:1水溶液)及其单味药物对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MIC,结果硝矾洗剂、硼砂、芒硝、明矾的平均MIC(或MFC)分别为5.26mg/ml、2.313mg/ml、20.19mg/ml、12.13mg/ml,硝矾洗剂的抗真菌活性强于芒硝组和明矾组,弱于硼砂组。黄宁等[33]观察方剂1(白藓皮、生姜、大蒜、川椒、斑蟊、丁香即复方白藓皮)、方剂2为复方白藓皮的拆方(丁香、白藓皮、斑蝥、川椒)和复方白藓皮的各单味中药的醇提液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白念珠菌、短帚菌5种甲真菌病常见致病菌的MIC,结果方剂2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方剂1及各单味中药(P<0.05)。作者认为这可能复方白藓皮酊中各组分药物间还存在一定相互拮抗的作用,因此拆方后表现出更优的抗真菌作用,但因部分中药抗真菌机制多样性,有的可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而抗真菌,故复方白藓皮酊的临床效果也很显著,这有待在临床中做进一步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药物之间具有相互协同、提高单味中药的抗真菌活性,或是相互拮抗、降低抗菌作用,或是中药在体内通过其他途径发挥抗真菌作用,如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也需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4作用机制探讨
中草药抗真菌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不少学者研究认为,中草药对真菌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破坏其细胞壁、细胞膜的完整,或影响其核酸、脂质代谢等方面。杨国晶等[19]在进行复方苦槿霜及其原料药对常见皮肤癣菌和白念珠菌的体外抑制试验时,通过电镜观察到未经药物作用的红色毛癣菌细胞菌丝体外形充盈,饱满,表面光滑,大、小分生孢子生长良好,经10%复方苦槿霜作用后的红色毛癣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细胞明显变性,细胞膜皱缩,细胞浆中大部分被电子薄区占据,细胞器消失。说明复方苦槿霜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推测其可能通过抑制胞壁和胞膜成分的合成,引起菌体破裂,内容物渗出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另外,近年来提出,一些反复发作的浅部及深部真菌感染,机体常伴有免疫功能的紊乱或低下,中药复方制剂可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起抗真菌作用。太加斌等[34]研究发现竹叶石膏汤能使免疫抑制状态下白念珠菌系统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延长,肾脏内活菌数减少,对免疫功能正常的白念珠菌系统感染小鼠则无显著性疗效,但与氟康唑合用比单用氟康唑疗效好,能使小鼠的存活时间延长,肾脏内的活菌数减少,即有协同氟康唑疗效的作用。通过实验认为竹叶石膏汤对深部念珠菌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时效果更显著,与氟康唑合用能显著提高疗效,其作用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刘春英等[35]的研究发现,补中益气汤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能显著提高抗体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表现对下降的T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率、淋巴细胞转形率、巨噬细胞Fc受体活性(EA花环率)、溶血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PFC)具有升高作用,与未经药物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补益类中药可促进和调节白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小鼠免疫功能紊乱的恢复,可作为抗真菌治疗的辅助手段。
5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在中药抗真菌实验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对单味中药及提取的单一成分上,有利于明确中药抗真菌的作用位点,但中药应用于临床的多为复方制剂,作用于人体的为多种成分的复合物,对复方中药制剂的研究也十分必要,特别是作用机制的研究,但与单味中药研究相比,复方中药制剂成分复杂,给抗真菌作用机制研究带来了困难。复方中药制剂抗真菌机制研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目前中草药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多采用琼脂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由于该方法影响因素多,实验结果不稳定,差异较大,无法进行实验室之间的比较。总结这些方法,寻找可靠、简便、易行的测定方法及实验室条件,尽快进入标准化轨道,在寻找有体外抗真菌活性的中草药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体外抗真菌试验有利于筛选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方药,但体外抗真菌实验结果与体内差别颇大,而动物实验是检验中草药对真菌感染的疗效及了解其毒性、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情况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利用动物真菌病理模型进行体内研究。
【参考文献】
1廖万清,吴绍照,编.真菌研究进展.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11~12.
2肖毅,赵玉铭,白兆震.新一代口服抗真菌药的副作用.辽宁医学杂志,1999,(1):41~42.
3王理达,胡迎庆,果德安,等.13种生药提取物及化学成分的抗真菌活性筛选.中草药,2001,32(3):241~244.
4宫毓静,安汝国,虞慧,等.16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抗真菌作用研究.中草药,2002,33(1):42~47.
5叶其馨,林吉,桂蜀华,等.防风等11种中药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海南医学,2005,16(9):161,184.
6关洪全,刘志贤,李中山.试论抗真菌中药研究战略.辽宁中医杂志,1997,24(12):536~537.
7郑文彬.洁尔阴洗液治疗真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06,24(4):92.
8杨宗敏.三黄苦部煎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真菌性肠炎152例.湖南中医杂志,2003,19(5):45.
9王步礼.癣得乐擦剂治疗手足癣82例临床观察.四川中医,2003,21(2):63~64.
10宁蔚夏,李成林,潘琪龙.癣快好药液治疗体股癣108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8):499~500.
11杨翠茹.中医治疗真菌性阴道炎46例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6):1587~1588.
12胡圣爱,赵,吉春巧,等.肤癣消搽剂的抗真菌作用研究.医学动物防制,2003,19(5):273~274.
13杨志波,欧阳恒,李先春.复方二矾浸液治疗手癣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3):150~151.
14谢淑霞,李松坚,杨宏志,等.祛癣洗剂治疗足癣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杂志,2000,41(10):614~615.
15卢德全,杨瑞平,陈桃香.肤疾安喷雾剂的制备及对致病真菌的作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9):411~412.
16陈超,孙莲芬,彭艳.复方黄连皮康酊抗皮肤癣菌的实验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2,7(2):141~142.
17魏蓉.祛癣止痒洗剂对常见皮肤浅表真菌菌株抑菌实验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2):54~55.
18张玲,曲延伟,张颖.蟹黄肤宁软膏体外抑菌实验.食品与药品,2006,8(11):43~44.
19杨国晶,朱慧明,洪英杰,等.复方苦槿霜抗真菌作用的实验研究.激光杂志,2004,25(5):94,96.
20何定淑,王淑美,何淑惠,等.硝矾散抗真菌药效学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1):867~868.
21林静瑜,洪华炜,倪峰.癣药膏的抗炎及急性毒性实验.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1):47~48.
22曾嵘,伍参荣.玉阴洁冲洗剂的药效学研究.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2):17~18.
23徐文跃,姜平,干钱珍,等.“白莲洗剂”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药学进展,2000,24(2):110~112.
24郑玮清,董全江,吕惠清,等.甲癣中药洗剂对常见致病性真菌的敏感性检测.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1):27~30.
25尤力都孜·买买提,努尔买买提·艾买提,艾则孜·亚森,等.维药雅丽蔓制剂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4:50~51.
26郑玮清,董全江,吕惠清.硝矾洗剂对常见皮肤癣菌敏感性的检测.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1(6):343~344.
27徐洪波,喻文球.藿黄散洗剂抗皮肤癣菌实验研究.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6):38~39.
28曾勇,孟宪丽,周邦靖,等.消炎抗癣霜抗真菌实验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43,44,53.
29杨小洁,雷玲,李云委,等.真菌安胶囊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实验研究.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8(2):11~12.
30谭元生,胡宏,黄大香,等.复方苦参洗液的药效学研究.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1):12~14.
31梁君儿,黎小斌,何成群.香荷药条治疗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实验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2):983~984.
32邱莹,于腾.20种中药及其复方抗真菌实验研究.济宁医学院学报,2007,30(3):237~238.
33黄宁,王贞生,林滔,等.复方白藓皮酊及其拆方对甲真菌病常见致病菌的抑菌试验研究.中国共患病杂志,2005,21(12):1124.
篇9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使用
[中图分类号] R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7(b)-0092-03
中药注射剂是在中药制剂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制剂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剂型。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疗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疗实践的认可,随着中药注射剂应用的日趋广泛,其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中药注射剂ADR的报告,对由中药针剂引起的ADR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上报的385例不良反应报告中180例涉及中药注射剂ADR的报告。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按患者年龄、性别、涉及药品及ADR临床症状、器官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生率及患者性别、年龄分布
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上报的385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有180例涉及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发生率为46.8%,与文献[1]报道的中药针剂在输液过程中ADR发生率为48.68%相近;对180例ADR报告中患者性别和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男性占110例,女性占70例,男女比例为1.57∶1,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为4~88岁,其中40~6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为30.61%,60岁以上年龄段占46.54%,可见中老年患者的ADR发生率较高[2]。
2.2 药物过敏史
180例ADR病例报告中无过敏史者132例(73.3%),有药物过敏史者17例(9.44%),药物过敏史不详者31例(17.26%)。
2.3 ADR发生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最快的在静脉穿刺成功后2 min之内,最慢的为用药7 d后,ADR在30 min内发生的有150例,占83.3% 。
2.4 ADR涉及系统及临床表现
中药注射剂引发的ADR临床表现,累及消化、循环、血液等人体多个系统及器官,但以全身性过敏反应最为常见,ADR涉及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1。
2.5 ADR涉及药品种类与排名前5位的药品
180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共涉及中药注射剂10种,10个厂家,其中排名前五位的药品信息及主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见表2。
3 讨论
当前中药针剂的生产,还不能做到提取有效的单一成分,药液中未完全除尽的鞣质、动植物蛋白等成分极易引起过敏反应[3],因成分复杂,极易诱发中药针剂的ADR,引起中药针剂ADR的原因复杂,分析如下:
3.1 ADR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不同年龄、性别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有所区别,发生ADR的比例也不同,180例ADR报告中患者性别和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男女比例为1.57∶1,男性略多于女性。
统计结果显示,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占46.54%,通过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发现,中老年人群为ADR的高发人群。有文献报道[4],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中药注射剂ADR的高发人群,这主要与老年人生理和脏器功能衰退、药物排泄速度减慢易造成药物蓄积,免疫力和体制均较年轻人有所差异,故老年患者在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更易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在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密切关注其ADR的发生。
3.2 ADR与患者体质的关系
180例ADR报告中,有药物过敏史者约占9.44%,药物过敏史不详者占17.26%。不同体质的患者由于遗传因素、体内代谢酶、免疫系统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导致对药物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因此,相同药物在相同剂量时,多数患者能够耐受,少数患者则可能出现ADR,过敏体质的患者ADR的发生率往往高于正常人[5]。
3.3 ADR发生时间及预后
180例ADR报告中,ADR在30 min内发生的占83.3%,可见,中药注射剂ADR以速发型为主。注射剂一般以静脉注射为主,吸收较口服制剂快,故出现ADR也快。中药注射剂ADR的预后一般较好,只要早发现,积极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治愈。
3.4 ADR与药品的关系
3.4.1 中药原料和中药注射剂质量 对中药原料的炮制、加工、质量标准等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及方法,因生产的环境、产地、采摘的时间、存放时间长短不同而造成中药材的质量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到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各批次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导致中药注射液各批次间存在差异,ADR的发生情况也不完全相同[6]。与西药一样,中药注射液的ADR,往往和某一批次相关, 显示中药注射液的生产工艺不稳定,质量标准不严、稳定性差等因素是导致中药注射液ADR的重要原因[2]。同时,中药注射液来源于中药原料药材的提取物,受提取水平、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比较复杂,杂质较多,有些中药注射剂中含有蛋白、淀粉、鞣质、色素、树脂、挥发油等致敏成分,易导致机体产生过敏反应[7-8];与传统方剂的组方原则不同,中药方剂虽应用不便,但安全性相对较大,在ADR报道中,汤剂报道很少,就说明这个问题。
3.4.2 使用过程中的因素 在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中西药的联合使用在临床上已经越来越广泛,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当,造成毒副反应增加,药效降低,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中西药联合使用需要慎重,因中药注射剂中的某些成分容易因酸碱度变化而影响溶解度,有时因溶解度下降出现沉淀的现象。其次,中药注射剂滴注速度过快也是引起中药注射剂ADR的原因之一。输液过程中滴注速度过快极易造成局部药物浓度过高,不溶性颗粒聚积、堵塞毛细血管,易导致头痛、头晕刺激性皮炎等副反应;滴注速度过快可致使细菌内毒素检查合格的药品在单位时间内注入人体的内毒素量可能超过阈值,对敏感患者可能造成输液反应[9]。此外,多种药物联用使ADR发生率大大增加,因此联用药物间相互作用也是引起中药注射剂ADR的原因之一。中药注射剂往往成分复杂,且溶液酸碱度各不相同,多种药物联用使某些成分受酸碱度改变导致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析出沉淀,影响中药注射剂的疗效,并极大增加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概率。给药途径不当也可诱发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如注射用舒血宁针说明书中规定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250 mL或500 mL后使用,而在实际给药时个别医务人员,不注意说明书的规定,擅自改用其他给药方法,如采用微泵静推的方法,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4 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方法
4.1 询问患者过敏史
医生在给患者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倍加谨慎,同时嘱咐患者及护理人员在用药过程要密切观察,避免ADR发生,一旦发生及时采取措施。
4.2 严格掌握适应证
据有关统计, 在综合性医院, 中药注射剂由西医生处方使用的占到95%[10],因此中药注射剂绝大部分由不太懂中医药的西医大夫开具使用。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如双黄连药性寒凉,西医大夫对发热咳嗽的患者均给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但对于受凉后发热咳嗽的患者用双黄连静脉滴注,应属于错用。中药注射剂应属于中药范畴,但中药注射剂绝大部分为西医所用,故很难做到辨证施治,因而造成中药注射液在临床上的滥用,直接导致其ADR的增加。
4.3 按说明书使用
使用中药注射剂首先应符合适应证,同时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溶媒、给药途径来使用。任何超说明书规定用药都有可能增加ADR的发生概率。因为中药注射剂在上市前的临床实验研究过程中并未将儿童和老年人这些特殊人群纳入其中,上述人群使用时应更加慎重。
4.4 避免联合用药
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含量及性质较为复杂,与其他药物配伍容易发生各种物理或化学变化,因此在静脉输注时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避免ADR发生,必须联合用药时,可采取分瓶滴注方法。
4.5 加强用药监护并作好救治准备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较为严重的ADR大多发生在用药初期,因此加强监护用药初期患者的体征变化,若出现ADR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造成患者的严重伤害。根据统计,ADR在30 min内发生的占83.3%,在使用中药注射剂特别是注射的前30 min内,医护人员应提高警惕,同时控制好滴速,前30 min内最好为15~20滴/min,30 min后调整为40 滴/min,若患者无特殊反应和禁忌后,可恢复至正常滴速60滴/min左右,并告知患者不可自行调节滴速。换药时需先盐水冲管,以免药物间发生ADR[11]。应用中药注射剂之前,须做好救治准备,以便发生ADR时及时救治。
4.6 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措施
为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2008年12月24日原卫生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根据此文件内容,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我院出台了《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相关规定》。规定中明确指出中药注射剂必需单独使用(有中医科会诊除外),同时在中药注射剂的辨证施治、用法用量、使用疗程、ADR处理等方面给予了严格规定。
2009年我院下发了“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原则及管理制度”,规定在临床应用中严格按药品说书明推荐剂量使用,并注意使用说明书推荐的稀释剂和溶媒,即配即用;注意控制滴速,以减少ADR发生。临床上的不合理用药,如联合用药、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等情况得以杜绝。
通过对180例中药注射剂诱发的ADR统计分析表明,该类药物诱发的ADR几乎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程度轻重不一,随着其应用日益普遍,对其诱发的ADR应引起广泛重视。虽然目前中药注射剂ADR逐渐增多,但通过监管部门的严格管理,通过研制部门的深入探索,通过生产企业的严格控制、医护人员的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一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总之,“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是使用中药注射剂的重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发生中药注射剂的ADR,确保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经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12]。
[参考文献]
[1] 白宇明,魏国义,郝近大.常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23):2189-2192.
[2] 田慧,吴仁辉,杜玲,等.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588-1589.
[3] 孙凤娟.28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2,31(6):464-465.
[4] 黄小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54例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1):87-88.
[5] 曾聪彦,梅全喜.论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因素[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3):614-616.
[6] 韩飞,周庆安,张曼.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07,28(10):104-106.
[7] 陈海棠.141例中药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海峡药学,2010,22(8):266.
[8] 朱立勤,徐彦贵,王屏,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3):215.
[9] 单绮霞.中草药注射液输液反应原因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10):632.
[10] 曾聪彦,梅全喜.从“鱼腥草注射剂事件”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根源[J].中国药房,2007,18(6):401.
[11] 李长艳,张巍.中药针剂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新进展[D].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12:371-373.
篇10
关键词:中药方剂;功效;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3)11-0038-02
临床使用的中药方剂由多种中药共同组成,而每种中药的临床质量与品种、采收、炮制、煎煮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中药功效的发挥必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中药临床疗效,规范临床治疗,笔者对临床影响中药功效发挥的重要因素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中药自身质量
大部分临床研究认为,中药功效发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单味中药的质量。中药历史悠久,来源广泛,品种容易混淆,品种的差异会严重影响中药的质量;产地不同,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中药炮制是中药使用前的重要环节,如果中药未经正常程序进行炮制,也会影响中药质量;贮藏对中药的质量也会产生直接影响,一旦出现变色、发霉等情况,会严重影响中药质量。
2 方剂配伍
2.1 剂量因素 中药方剂具有一定的组成原则,即君臣佐使,中医治疗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所以在中药剂量配比上会存在较大的灵活性,这就给中药功效发挥带来极大的可变性,部分中药剂量的变化会影响临床疗效的发挥,如大剂量益母草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而小剂量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2.2 中药间的相互作用 中药之间的配合应用会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相互协调或相互制约,如果临床医生没有掌握好中药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就会给临床功效的发挥带来巨大的影响。如单独给予附子进行治疗,其使用剂量比较大,如果配合生姜可减少附子的剂量,并可有效降低附子的毒性。
3 中药调剂
中药调剂是临床中药治疗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审方、调配、计价、复核、包装、发药等环节。而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中药药房存在中药调剂环节监控不严的情况,进而会出现药物储备不全、审方不认真以及特殊品种没有单独包装、剂量不准确等情况,这些都会影响中药功效的发挥,如部分药剂人员在调配中没有认真进行称量,中药剂量不准确,势必影响中药功效发挥。
4 患者自身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