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新思路范文
时间:2023-03-16 14:4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企改革新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043
2016年2月25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媒体交流会上披露,经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开展国企改革“十项改革试点”。
混合所有制成为国有企业“十项改革试点”的重要载体,而国有资产证券化则成为促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1 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是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
1.1证券化是国企改革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实现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是国有资产证券化;二是引入“非公”战略投资者。
国有资产证券化成为国企改革的大方向,主要因其能促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资本市场具有规范企业制度和约束企业行为的功能,在资本市场的规范要求下,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得到落实,信息披露机制得到改进,内外制衡机制得到提升,现代企业制度得以完善。
1.2证券化是盘活东北地区国有资产的理想手段
2016年11月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提到将在东北三省选择部分国企开展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全面深化东北地区国企改革。
东北地区较多国有资产属传统制造业,受到“去产能”等经济形势及政策影响,目前市场估值低,利用上市平台实现资产证券化可以将国有资产估值水平通过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恢复到相对合理水平,与此同时,通过上市公司平台融入运营资金以促进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有利于东北地区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3充分利用国有上市平台,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是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
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有多种方式。在短期内实现整体上市尚有困难的情况下,通过下属上市公司平台增发股份是提高国有控股集团资产证券化率的快捷手段。
通过上市公司平台融资具有低成本且快速筹集资金、分散风险投资、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功能,能拓宽国有企业融资渠道,并在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
2 实证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国有资产证券化对于国企改革的影响,本文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为例,统计近期国有企业进行非公开发行股票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进而分析讨论国有资产证券化对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盈利能力、杠杆率等方面的影响。同时,本文选取同期未进行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国有上市公司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以排除同期大盘波动带来的系统性影响,进一步支持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对于国企改革影响的理论分析。
在实际控制人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上市企业中,本文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进行非公开发行股票的116家国有上市公司,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盈利能力及杠杆率三个方面相关指标在发行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和计算,结果如下: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选取股价增长作为衡量指标。样本发行日前三个月平均股价较发行后三个月平均股价平均增长率为3.11%。
盈利能力方面,选取基本每股收益(EPS)作为衡量指标。样本发行日后一年的基本每股收益较发行前平均提升0.0154。
杠杆率及抗风险能力方面,选取资产负债率及流动比率作为衡量指标。样本2015年年末资产负债率较2015年年初平均下降了6.45%,流动比率平均提升了0.2295。
以上统计分析可见,非公开发行对于国有企业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去杠杆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方面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为减少同期大盘波动对以上统计结果带来的系统性干扰,本文选取2015年年未进行非公开发行股票的705家国有上市企业作为对照组,选取相同指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如下。
资产保值增值方面,2015年进行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组股票平均涨幅为50.61%,高出未实施非公开发行组8.6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方面,2015年未实施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国有上市公司组2015年年底较年初基本每股收益下降了0.0651,而进行非公开股票发行组基本每股收益率较年初却提高了0.0295。
资产负债率方面,2015年未进行非公开股票发行的对照组平均增加了0.20%,而实施了非公开发行组资产负债率平均下降了6.45%。
流动比率方面,2015年未进行非公开股票发行的对照组流动比率仅增加了0.0534,而实施非公开发行股票组流动比率平均增加了0.2295。
综上所述,实证分析表明,非公开发行股票能够对股价、每股收益及流动比率有正向促进作用,并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率。可见,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对于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盈利能力、去杠杆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3 结论
根据国企改革“十项改革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企改革的重点,而国有资产证券化成为国企改革和混合制改革的主要方向。
首先,通过国有资产证券化,可借助资本市场的规范及约束机制,促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其次,通过国有资产证券化,可促进东北传统行业的产业转型与升级,优化企业管理体制,提升资产估值水平,从而盘活东北地区国有资产;最后,利用国有上市平台,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可拓宽国有企业融资渠道,并在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实证分析表明,提高资产证券化率能够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基本每股收益、流动比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同时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率,符合国企改革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盈利能力、去杠杆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国有资产证券化是混合制改革及国企改革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周建春.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J].中国金融,2016(18):78-80.
[2]贾小波,黄菊英,任家华. 市值管理在深化国企改革中的作用研究[J].财会通讯,2016(16):29-31.
[3]王健.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实践及未来趋势[J].企业经济,2015(10):26-30.
[4]李维安. 深化国企改革与发展混合所有制[J]. 南开管理评论,2014(3):1.
篇2
关键词:金融 宏观调控体系 途径
一、引言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一国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从一国各项经济目标出发,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一个与时俱进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央行针对具体经济金融状况,通过灵活的调控手段,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也逐步完善。从根本上说,一个完善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是金融改革的发展目标,也是衡量一国市场经济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不过,这一探索与完善的过程仍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的效果显著,针对这一问题,学者们也对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进行了不断梳理和完善,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在系统分析我国当前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现状、效果和思路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金融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的耦合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我国金融体系的现状,从经济协调发展的均衡性目标出发,提出完善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议和思路。
二、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意义和现状
完善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是金融改革的发展目标,也是衡量一国市场经济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总体来讲,金融调控的意义在改革初期缺乏深刻理解,对其进行的定量性研究也较少。随着金融改革的加快,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需求更加迫切,这也促进了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以及操作目标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之后,存款准备金制度发生变化,其开始主要作为调控基础货币的手段,而差别准备金率的使用也更加灵活调控宏观经济,并进一步推进了票据、外汇和债券市场的发展,公开市场操作逐步增多,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逐步走向完善。
首先,完善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能够有助于提升政策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宏观调控本质上需要一系列的中间指标发挥作用,而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中的稳定币值和促进经济总量平衡两个方面,实际对其有效性产生影响的政策原因很多,而具体到操作层面,通过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的协调使用,促进基础层面的政策传导机制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环境层面,以期对经济态势和国际经济波动做出及时的适应性调整。同时,微观主体对政策的敏感性也有很大差别,这就意味着对市场承受能力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给出正确的判断,而在政策传导路径特征方面,金融市场的波动与经济主体的关联性又会发生作用,要从长远考虑,着重把深化改革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和推进利率市场化,另外,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能够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并促进国家针对性地选择调控模式,提高政策有效性。
其次,完善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能够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并进一步推进我国汇率制度的完善。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的价格传导基础已经逐步建立,并逐步实现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债券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的阶段性改革目标也初步形成。不过,目前我国的基准利率尚未形成。根据我国宏观调控的要求和金融市场改革的目标,未来要着重加强基准利率建设。虽然我国的浮动汇率制度已经迈出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关键一步,但为了进一步促进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并将其与宏观调控的目标相联系,在考察资本流动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放开资本项目兑换,促进弹性汇率制度的建立。
再次,完善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能够推进金融市场发展,同时还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当前,为了避免系统性风险,同时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均衡发展,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科学性更加重要。尤其针对我国货币市场的政策传导效应和风险消化能力而言,金融改革背景下要构建逆周期监管框架,更离不开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
三、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思路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能够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并促进国家针对性地选择调控模式,提高政策有效性。完善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思路如下:
首先,要优化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作为一项宏观调控手段,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要与货币政策目标密切关联,充分发挥稳定币值和促进物价稳定的目标,同时,与其他经济刺激政策不同,金融宏观调控重在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与金融宏观调控最终目标相协调,另一方面又要实现中介目标的关联性,同时,要促进经济型与实效性目标的实现,金融宏观调控不仅要实现对金融市场运行的干预,同时要对市场失灵进行有效应对,同时促进就业稳定,实现优化经济结构的目标。要对最终目标、调控工具以及中介目标进行稳定搭配,促进其稳健发展,努力寻求完善政策传导机制。
其次,要完善审慎政策,促进其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为了有效防范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要兼顾不同政策之间的配合,促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要对具有系统性的产品和市场进行积极的监管,降低系统性风险,寻求最优的货币政策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建立符合国情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J].中国金融,2011(13).
[2]郭田勇.金融宏观体系的探索与完善[J].中国金融,2008(13).
[3]吴培新.以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应对资产价格泡沫[J].国际金融研究,2011(5).
篇3
2013年世界经济总体形势是发展的,发达经济体大都趋于好转。就国际经济形势来讲,主要的风向标恰恰就是几个主要经济体发展的基本走向,尤其以美国和中国作为风向标的“风向标”,因为这两个国家非常有代表性,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中的领头羊,且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市场经济的代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新兴市场国家且发展动力十足,拥有非常大的市场和劳动力资源,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经历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实,关键在于两个国家还各自代表着重要的经济学理念和思想,美国更强调的是自由竞争、小政府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而中国更多的是强调有规划地发展经济,有效地开展宏观调控,基本掌握宏观经济的运行轨迹,其中很明显地受到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2013年美国和中国的发展都相对平稳,没有面临大的危机,但同时发展都有着各自的瓶颈。当然这样的经济形势也是中美两国经济加深联系所造成的,而以2013年中国出版的经济类著作中理念的倾向来看,实际上也是在为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做出各自理性的判断。
在这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卫祥云先生的《国企改革新思路:如何把正确的事做对》(卫祥云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4月版),在国有企业改革这一中国改革几十年以来的重点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其实国有企业自建立之初就存在着自己的问题,这一点并非中国独有,并非社会主义国家独有,因为资本主义国家自产生起同样存在着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自建立之初就以国家管理和经营的模式存在着,后来发展到允许部分产业有民营股份的进入,但总体来看还是政府进行直接管理。这样就导致国有企业的若干问题,其一是国有企业多为垄断行业的受益者,那么在企业的竞争力上可以说没有什么创新和提升,一旦有民营企业的进入就会立即陷入危机;其二国有企业由政府直接管理,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常常是政府官员,国有资产虽名为全民所有,实际上就是国家代管,国企高管常常会缺乏民营企业高管对企业的责任心;其三国有企业因多为垄断企业,因此可以轻易获取暴利,作为企业员工必然也能得到社会其他单位所无法赋予的利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引发社会对国企的负面观感,同时可能引发社会不公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的问题上,国内是有很多代表性意见的,以张维迎、茅于轼为代表的经济学者认为国有企业就不应该存在,它们的存在实际上就是在浪费资源,降低企业应有的利润率和生产效率,他们认为国有企业是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的,这种思想的基础就是新自由主义。在这一点上卫祥云先生应该是不认同的,他认为国有企业本身就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对于国有企业本身的问题是可以进行改革予以解决的。他认为应该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国有资产是国有企业运行的资本和基础,但是国有资产的运用常常会产生浪费并且很可能在一些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出现违规收购等情形,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因此他认为应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同时认为应建立“国新公司”,以体制外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对国有企业的资源再整合。
由此,可以认识到新自由主义对于国企的抨击是值得商榷的,国企在中国经济现状中是必要的,它不仅能够为国家财政创造财富,更能利用对相关产业的控制调节市场供求。李佐军先生的《中国改革新思维:改出一个“人本市场经济”》(李佐军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4月版)相比《国企改革新思路:如何把正确的事做对》更显宏观,在书中李佐军先生着重阐释了一个新的概念——人本社会主义,或许他希望通过人本社会主义来改变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纷争。它强调人在社会中的核心地位,但同时需要其他各种因素的协调配合。人本社会主义理论要求改革的核心在于尊重人、满足人、依靠人和激励人,这实际上就是从根本上保证人的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保证民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民众能够切实地参与到改革当中来,保证从不同的领域让民众享受到改革的红利。此书没有过多对改革的具体措施提出意见,而是更多地关注于宏观的经济指导原则,在我看来他实际上是站在奥地利学派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立场上萌发的新思想,但是他也认识到了新自由主义是不可能解决公平正义的问题,但是依旧不能认同凯恩斯主义发挥的巨大作用。
其实,新自由主义也好,凯恩斯主义也罢都是产生于西方世界,不论是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哈耶克,还是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都是西方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因此西方经济学著作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先生撰写的《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美]埃德蒙·费尔普斯著,余江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9月版)从另外的思路上提出了如何繁荣一个国家的经济,他认为最关键在于现代经济价值的培养。他在书中多次提及经济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以及意识形态等形而上的内容,这里其实反射出费尔普斯先生意识到了经济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意识问题,这一点甚至还是适用于经济领域以外的。《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主体谈及的就是怎样才是创新、什么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什么才能让国家繁荣起来,费尔普斯先生认为所有的制度安排必须是能够创造活力的,在创新的环节上并非只有科学技术的贡献,更多的是一种逻辑上和制度上的构建,主要就是在经济生活中创造巨大的创新能力,大多数情况下反映为各种战略、步骤、创意。当然费尔普斯先生在对创新问题展开的探讨中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或许他本身就不避讳这一点,他认为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能从根子上创造一种激励模式,因为这种思想更关注个人,更关注经济主体的自由。对这种观点我们同样需要批判地认识,首先他所谓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这种社会主义的前提下,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当然不存在所谓的现代经济价值,它僵化、保守,不能带给经济主体以创新能力,但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片面认识。时至今日,中国、越南等国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已经基本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而且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相比,前者宏观调控的能力更强。
在对待凯恩斯主义的态度上,费尔普斯先生认为凯恩斯主义实际上是在以人的思维来替代市场规律,市场具备的灵活性、正确性是人力所无法企及的,凯恩斯主义过分地相信人的主观调控,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市场主体和个人对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打击其创新能力而影响生产效率,连带就业问题的大量出现。实际上这一观点并不新鲜,凯恩斯主义自产生之初就有人站出来反对,从那个时候开始对凯恩斯主义就有了诸多否定。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从来不能接受对市场经济的外力干预,无论是以社团还是政府形式出现,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看都是失败的,市场需要的是以供求关系自动调节,这样的经济模式富有生命力、活力、创新力,市场主体具有极大的独立性和自由,不仅能在经济上带来更多、更大的利润,更能在政治上推动民主自由的发展。
然而,新自由主义的这些批判并没有真正理解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的内核在《凯恩斯大战哈耶克》([美]尼古拉斯·韦普肖特著,闾佳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3月版)中论述得比较清楚。这本书从整体上将凯恩斯主义和奥地利学派的渊源进行了说明,可以说是了解凯恩斯主义、奥地利学派的发展轨迹和相互争论焦点的非常好的著作。尼古拉斯·韦普肖特先生指出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就是应运时代而生,凯恩斯本人之前接受的经济学教育毫无疑问也是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而凯恩斯能够站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之外来看经济的运行、发展和危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方法来解决当时困扰世界的经济灾难。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相信市场最终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但是需要给予市场一定的时间调节资源的配置,恢复到平衡状态,面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诘难,凯恩斯毫不留情地留下了一句“长期而言,我们都会死的”,实际上是批判新自由主义消极等待市场自身调节的观点。凯恩斯提出的药方就是扩大社会的有效需求以刺激经济发展,同时要动用政府的干预手段调控市场,而有效需求的问题常常被人忽视,以至于提及凯恩斯主义就是政府干预,误解了凯恩斯主义的真谛。凯恩斯主义实际上是以解决严重通胀和失业问题为目的的,当社会失业问题严重、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时候,必须加强社会有效需求的提高,通过国家的投资拉动产业的发展,从而制造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
当然研究经济学和经济问题,也就必然清楚任何思想都很难彻底、长期适用于一国经济。以中国为例,在过去一年里,依旧通过政府大量投资,成为刺激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其中不乏有资金投入失误、浪费的情况发生,有些投资现今也已经成为部分地方政府难以解决的问题。面对凯恩斯主义的弊病,一些学者试图跳脱新自由主义的局限,提出新的更加适合国家长期发展的经济理念。滕泰先生是中国当代新供给主义的旗手,他的《民富论》(滕泰著,东方出版社2013年8月版)出版后也受到国内外经济界乃至决策层的重视。新供给主义认为只有通过“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来拉动消费内需,从而带动各产业发展,推动宏观经济面的整体向好。有些人认为新供给主义与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相比更接近新自由主义,并且在滕泰先生的《新供给主义宣言》等文章中多次看到批判凯恩斯主义的言论,就认为这才是新供给主义的本来面目,这实际上是对新供给主义的误解。理解新供给主义就要了解上个世纪末美国和英国发生的里根和撒切尔夫人搞的改革,但是必须清楚的是他们的改革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当时面临的实际问题,他们首先采取的是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强化市场活力,让很多企业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更能有效地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但是里根和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到了后期基本上就是私有化,供给的提升的目标被明显边缘化了,新供给主义原本希望带来的社会需求、就业全部被资本所吞噬,那也正是为什么在里根、撒切尔夫人之后执政党迅速沦为在野党,并且由和工党分别主政美国和英国,并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控制经济的能力和提升社会福利。窃以为,凯恩斯主义和新供给主义可能更为相像,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提升社会有效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和发展。只是前者依靠的是政府的投资带动,而后者注重放松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通过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主要体现在民众的消费需求上。
篇4
一、现代租赁
现代租赁是以融资租赁为主,金融与贸易相结合,由出租方、承租方、供货方、委托人及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进行的一种服务性商业信用活动。现代租赁的服务性表现在,通过租赁满足承租方对租赁物的不同需要。其商业性又表现为出租方出于获取利益目的,购买不为己用的物件,出租给他人来获取利润。它的信用性指租赁交易过程是“融物”与“融资”的结合体,出租方提供租赁设备相当于向承租方提供借款,属于信用范畴,只不过表现为物的融通而非货币资金的融通。
现代租赁首先于50年代在美国兴起,由于其具有融物与融资相结合,筹资方式灵活多便,能够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既避免无形损耗带来的投资风险,又不影响承租人负债能力等优点,迅速广泛的被社会采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租赁规模和投资比重迅速增长。1982年,美国公司在建筑和耐用设备上总投资额为3476亿美元。其中租赁设备投资占总投资额16.6%,银行贷款投资占11%.到1987年,美国设备租赁金额高达986亿美元,占设备投资总额28.6%.在日本,租赁业成为仅次于电力业的全国第二大产业,租赁交易额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二)租赁组织健全,行业规范化。1968年,欧洲著名的跨国租赁协会——租赁欧洲成立。1971年,欧洲设备租赁协会成立,1972年又成立了欧洲设备租赁联合会。此外,各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租赁行业制度:美国从会计制度、税收制度不同角度阐释了现代租赁含义和行业规范;英国租赁设备协会对租赁作了统一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82年颁布了专门的《租赁会计准则》
(三)功能更完善,经济关系更复杂、广泛。现代租赁的信用、贸易尤其是金融功能被充分发挥和利用,企业普遍通过租赁设备来解决资金短缺、技术改造问题。随着用户对多方面服务要求的增加,租赁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租赁业的功能也已扩展到很多领域,如财政金融、经营管理、销售网络、咨询策划等。现代租赁在积极发挥综合的经济功能的同时,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每一项租赁往往都涉及到投资方、供货方、出租方、承租方及其委托人等多方面关系,规模庞大,利益关系明显。这也是现代租赁信用不同于分期付款和举债信用(只涉及到一般性双边关系)的一个重要区别。
二、现代租赁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研究现代租赁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首先要纠正关于租赁产生原因的一个传统观点:“现代租赁业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考察现代租赁的产生、发展和基本特征,它确实是在美、英、日等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出现和取得迅速发展的,而且他们至今仍是现代租赁最发达的国家。然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最小的资本榨取最大化的剩余价值这一内在利益机制仅仅是现代租赁得以广泛应用和发展的动因,而非决定性条件。
市场经济是现代租赁产生的基本条件。
(一)现代租赁意识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经济观念。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进行生产经营决策,这就要求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由此,产生了现代租赁意识。以租赁设备的方式,淘汰传统的一次性巨资购买设备的投资模式,先由设备的使用中获利而后支付租金的新型经营观念逐渐形成,并被广泛采纳。这种经济观念的革新为现代租赁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广泛的市场交易和频繁的资金流动,造就了发达的现代金融业和现代信用制度。具有雄厚资本实力的财团、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介入,为现代租赁提供了雄厚的资本基础和多元化的资本来源。完善的现代金融制度则为融资租赁的产生提供了金融机构和会计制度上的支持。
(三)现代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市场经济,政府对租赁业加强管理和主动扶持、利用成为现代租赁发展的保证。美、英、日等国政府非常重视租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贷款、税收优惠,租赁立法,行业规范,产业支持来促进现代租赁的发展。
现代租赁的产生和长足发展以市场经济为土壤,而现代租赁的发展也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现代租赁适应了市场经济对资本的需求,加速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尤其融资租赁方式的产生成为市场经济中信用关系的重要延伸。它把租赁变为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使金融机构和租赁业发展广泛联系起来,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租赁观念,实现融物与融资一步到位,减少了筹资环节,开拓了筹资渠道,为物质要素与劳动要素的组合提供了简洁的途径和广阔的选择空间,有利的推动了与科技高速发展相结合的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现代租赁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是市场经济有力的补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是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而租赁市场具有更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本、设备等经济资源的功能。现代租赁业通过租赁设备把闲置的或新开发的生产设备尽快投入到生产过程,以必要的生产要素带动停滞的生产,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实现了技术设备要素在各行业间的合理流动,加强了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了物力、财力的占用,提高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资金利用率。
(三)现代租赁业发展完善了现代市场体系。租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租赁业的长足发展,租赁市场上的租赁形式更加灵活多样,租赁服务功能向多元化发展,服务内容也由单纯的租赁设备发展到提供综合性的一条龙服务,租赁对象无所不包,服务领域囊括各行各业。租赁市场日益完善,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发展。此外,金融机构资金信用的介入和租赁灵活的融资方式丰富了投资市场,尤其是民间投资市场。现代租赁促进了生产要素市场的流通,它作为一项国际化的产业,也促进了国际经济资源的流动,成为发展国际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
现代租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认清它们的关系,用它来指导我们处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三、我国大力发展现代租赁业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正处于由计划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多方面的,现代租赁业以其雄厚的资本基础,多元化的资本来源,全新的筹资方式,独特的资源配置功能大大有利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金融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流通机制等从投资、金融到外贸、流通体制的全面改革目标,有利于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有利于新产品的及时采用和推广
一项新技术、新设备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需要经历一系列过程。从应用、推广到大量投产形成生产力要经受层层考验,往往因为不为人们接受,试用成本较高,销路不畅等原因在试用过程中夭折,又往往无法实现资金回收,不能大量生产形成规模经济陷入转化的恶性循环。
通过租赁,承租人可以租进适用性、经济寿命等性能把握不大的新产品,以免遭受可能的损失;出租人则可使其产品价值逐步实现,投资回收速度加快,进而扩大生产,降低成本,降低售价,产品得以推广。同样,在新技术研制过程中,可以通过租赁实验设备、场所,尽量降低科研成本与风险,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三)有利于深化国企改革
当前,困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大难题是资金短缺和技术改造问题。资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的“血液”缺乏资金,严重影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难以将企业改革深入进行下去。然而,传统的向银行借款方式会造成企业过度负债,而且国家严格限制信贷规模,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惜贷现象严重。国有企业迫切需要寻求一条可以增资减债的新出路。
运用租赁,企业以较少的资本,取得关键设备使用权,可以边生产,边获利,边支付租金,使资金运动有效循环。这不仅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同时获得了设备,完成了技术改造,不失为国企改革的新思路。
(四)有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资金严重缺乏,需要引进物资和先进技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代租赁业的国际产业性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按照国际惯例,租赁不属于借款,通过国际融资租赁不仅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国际融资额,而且不会影响我国外债规模;通过租赁设备及相关服务,可以打破发达国家对先进设备出口的严格限制,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国内租赁企业向国外提供租赁项目服务,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我国现代租赁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发展多样化租赁方式
租赁方式多样化是现代租赁的基本特征,而我国的租赁还主要是一般性的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形式过于单一,租金支付方式不科学,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市场不同情况。发展多样化的租赁方式,有利于开拓租赁市场,扩大租赁业务服务对象和范围,满足不同的需求。
(二)提高租赁主体综合能力
我国租赁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业务少,资金筹措渠道狭小;由于信用丧失,租金拖欠问题导致租赁企业资金周转性差,背负较高经营风险;租赁行业从业人员大多不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管理者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因此,要提高租赁企业资金筹措能力,可以通过制定金融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租赁企业注入资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租赁项目提供低息贷款或税收减免;鼓励业绩良好的租赁公司上市发行股票,扩大筹资渠道。要加强租赁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就要加强租赁行业理论建设,培养专业租赁人才,吸收既懂经济、法律、管理、金融又懂租赁实务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参与租赁企业管理运作。在企业自身增强竞争力,抵抗风险同时,政府也应建立租赁信用保障制度,比如租赁保险,担保等,从外部加强租赁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保护租赁业稳定、健康发展。
(三)加强立法,实现行业规范管理
目前,我国租赁行业是多头上级管理,下级租赁企业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法规建设上,还没有专门的租赁法规,租赁机构同时受不同部门颁布的规章制度约束,没有权威性,统一的行业规范。国家应尽快组建租赁行业管理部门,颁布租赁法规加强统一管理,规范租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