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现场范文
时间:2023-04-07 19:2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事故现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后,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抢救伤者,并采取措施,对现场的范围,车辆行驶轨迹、制动痕迹、其他物品形成的痕迹、散落物等进行保护。当事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交通事故现场。
1、不准移动现场上的任何车辆、物品,并要劝阻围观群众进入现场。对于易消失的路面痕迹、散落物,应该用塑料布、苫布、苇席等可能得到的东西加以遮盖。
2、抢救伤者移动车辆时,应做好标记。
3、将伤者送到医院后,应告知医务人员对伤者衣物上的各种痕迹,如轮胎花纹印痕、撕脱口,要进行保护。
4、严防再次事故的发生。发生事故后,要持续开户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50米以外的地方放置警告标志,以免其他车辆再次碰撞。对油箱破裂、燃油溢出的现场,要严禁烟火,以免造成火灾,扩大事故后果。
篇2
解剖检验面部皮内出血。右侧枕部11cm×10cm类圆形皮下出血,右侧颅骨人字缝分离延伸至枕骨线性骨折。右侧硬膜下血肿,量50mL以上;右侧额叶颞叶挫伤出血。颈部皮下组织及肌肉未见明显出血,气管内见白色泡沫状液体,舌骨未见骨折。
双肺气肿,肺粘膜表面散在出血点;心包完整,心包腔内见血性液体;心脏未见损伤出血。腹腔内未见积血,腹腔脏器未见明显外伤性改变,胃内容物为糊状。
双膝关节后侧片状皮下出血。余无异常。死亡原因根据死者颅骨骨折,右颞部硬膜下血肿,右侧额叶颞叶挫伤出血;结合现场大量呕吐物等分析,死者应系重度颅脑损伤死亡。
致伤方式及致伤工具①根据死者右侧颅骨人字缝分离延长至右侧枕骨线性骨折,脑挫伤较重,符合颅骨整体变形的特点,应为遭受前后方向巨大作用力,可能系右枕部着地一次形成。②死者裤子两腿膝关节后侧均出现撕裂,并左侧裤缝撕裂,且尸体两膝关节后侧均有条状皮下淤血,应为5cm宽棍棒类物体形成。③面部损伤为擦划伤,位于凸起部位,具有一定方向,应为粗糙大平面物体形成。损伤时间根据现场呕吐量、分布及消化程度,结合头部损伤的临床学特点分析,损伤应在饭后回工地时发生,即11月27日下午6时30分左右。
篇3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三章“行政法规”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由于《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7号的,所以属于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四章“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第二节“规章”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由于《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是由2004年4月30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2004年4月30日公安部令第70号的,所以,属于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五章“适用与备案”第七十九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按照立法法的要求,《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效力高于《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2004年5月1日起实行)第五章“调查”第二节“现场调查”中,第二十三条规定“交通警察到达现场后,应当根据需要立即进行下列工作:(二)在现场周围设置警戒线,在距现场来车方向五十至一百五十米外设置发光或者反光的交通标志,引导车辆、行人绕行;允许车辆通行的,交通警察应负责现场警戒、疏导交通、指挥其他车辆减速通过”。
篇4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篇5
闯红灯的交通事故保险应当赔偿。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右江司法鉴定中心,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 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交通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与之相伴随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法医检验作为交通事故处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法医鉴定作为交通事故中伤残评定和尸体检验、鉴定的主要手段,因此,作为一名高素质的法医也应该与时俱进,增加自己事故鉴别的经验和技能,争取在事故高发的现代社会做一名合格的法医。由于交通事故率高,死亡人数较多,在交通事故进行尸检时,除了本分的进行常规的尸体检验,还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死因,通过患者的死亡主要原因,判断患者是否符合交通事故致死的一般表现,进而更为准确、合理的推断患者的死亡原因,进一步促进、提高法医检验在交通事故应用中的价值。
[
关键词 ] 法医检验;交通事故;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b)-0056-02
[作者简介] 班雅洁(1982-),女,壮族,广西隆林人,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法医临床鉴定。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交通网络的形成、家庭轿车的普及,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交通事故由于其较高的发生率、致死率,目前已经被认为是“世界第一害”。据相关部门统计资料发现,在我国每年交通事故约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在10万余人左右。法医鉴定在交通事故鉴定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致死损伤的类型,以挤压伤、碾压伤、碰撞伤、刮擦与拖擦伤等常见,以及交通事故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及患者死亡的时间段推断[1-2]。该文将通过不同交通事故类型中法医检验的差异,进一步阐述法医检验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价值。
1法医检验在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的作用
法医在交通事故现场勘验,对于交通事故的进一步处理具有较为重要的帮助。法医检验可以掌握事故中死者在现场倒卧的原始位置,衣着、皮肤破损情况,躯体损伤部位和血泊的大小等详细、准确的资料。法医检验还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尸检,了解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并可以分析造成死亡主要损伤成因的诱因和致死机制,进一步明确死亡原因,确定死亡时间等。
通过法医在交通事故现场勘中,可以发现许多容易被忽略的痕迹、物证。如果在一些大型的交通事故中,由于事故大、涉及原因较多,而法医没有第一时间介入勘验,可以导致许多痕迹、物证未能及时发现、固定和提取,进而随着事故现场的清理和车辆的放行,导致一些证据失效、丢失。在大量交通事故的回顾性统计研究中可以发现,许多后期上访的交通事故案件中,大部分交通事故多由于在早期的处理中,现场勘验小组中,没有法医的及时参与,导致部分事故资料缺失或者资料不够完善,明显降低了后期事故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3]。因此,在交通事故的早期勘验中必须保证法医的第一时间参与以提高现场勘验的真实性、准确性,为事故的后期总结和事故分析提供重要帮助。
2法医检验在交通事故死亡原因分析中的作用
交通事故中事故人员伤亡是事故处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事故中死亡人员死亡原因的分析中,可以通过早期有效的法医检验对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做出断定。在事故死亡人员死亡原因分析中,不能把死因单纯归结于患者的外伤、失血以及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史等情况[4]。例如在一事故死亡人员的死亡原因调查中,死者家属及肇事者在死亡原因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肇事者称死者生前有严重的心脏病史,交通事故并非主要的致死原因;死者家属则明确肯定事故中患者头部外伤导致了死者的直接死亡。通过法医检验可以明确地发现,根据现场勘察,死者事故中头部曾受到严重的撞击,头部颅骨骨折,可见硬膜下血肿,尸检中死者脑部挫伤明显,而心脏检查中未见明显的致死原因。因此,事故中死者的直接致死原因为严重的脑外伤、脑出血导致死亡,与死者生前心脏病史无明确关系。可见,通过法医检验,可以明确患者的具体死亡原因,为事故责任、事故处理提供有效的帮助。
3法医检验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前景
目前,随着法医检验在交通事故中应用范围的推广以及法医检验准确性的提高,目前法医检验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场勘察手段的不断提高以及辅助设施的不断更新,法医检验准确性也得到了保证[5-6]。现场血样的DNA检测、死者主要致死原因分析、死者后期尸检等手段为患者的死亡诊断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帮助。所以 ,法医检验学的发展,也是处理交通事故实践的需要。实践证明,法医工作对于明确在道路上发生死伤案件的性质,在交通事故中确定驾驶人是否饮酒、死者死亡原因、伤者损伤程度以及分析受害人的受伤机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7-8]。
通过以上的总结研究中可以明确,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不断增加,以及目前法医检验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医检验在交通事故中的地位显得更加的重要,作为交通事故勘验和事故后死亡原因尸检中的重要环节,交通事故处理中对于法医检验的需求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想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法医,能够在交通事故中准确、仔细、及时的做出早期的检验,对于交通事故的顺利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一个合格的法医,在交通事故的处理中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不能照本宜科的应用书本里的东西,应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最新的诊断、侦查仪器,结合现场、物证、DNA取证、事故事件等具体情况,做出全面有效的判断,使交通事故可以有效、准确的早期处理。综上所述,法医检验在交通事故的侦查、勘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交通事故处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处理交通事故中加强健身的重要环节。
[
参考文献]
[1] 周芳,徐君荣.交通事故死亡的法医检验[J].心理医生,2012(4下半月版):11.
[2] 孙永茂.交通事故的法医检验[J].科学与财富,2013(5):22.
[3] 萧开平.交通事故法医鉴识与型态伤[C]//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45-52.
[4] 刘国强,杨家明.微量物证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作用[C].//2011司法鉴定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2011:465-467.
[5] 李明,黄伟,曹峻华,等.道路交通事故法医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3,28(3):224-225,229.
[6] 张雷,董祖鑫,李彬,等.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调查中法医、痕迹技术的综合应用[J].大家健康,2013,7(1下旬版):13.
[7] 代连德.法医学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4(20):164-165.
篇7
关键词:道路交通 交通事故 紧急救援 对策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096-02
Abstract: The traffic accident frequency at present, the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ecurity caused great threat.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ad traffic accident, and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process of emergency relief, through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oad traffic accident emergency rescu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success rate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 disposi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oad traffic the traffic accident emergency rescue countermeasures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拥有数量越来越多,车辆在带给我们巨大便利的同时,道路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增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基本保持在50万人左右。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非自然死亡人数的25%左右,已然成为世界最大公害[1]。造成道路交通事故有多种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由于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不及时和措施不得当而引起的。由此可见,加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紧急救援工作,是十分迫切的。
1 道路交通事故及其特点
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是道路、气候、车辆、人为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而引起道路上的车辆相撞、起火、落水等事故,造成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的灾害。
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事故发生频率较高且偶然性大。由于道路交通事故受路况、车况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事故随时随地都有发生的可能。
(2)事故易引发火灾、爆炸或引发二次事故。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同时,常伴随火灾、危险品泄漏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及更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不及时、不规范地进行警示标志设置,也极易造成后续车辆因避让不及而引发二次交通事故[2]。
(3)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较大。由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事发地经常是在高速公路或国道上,往往由于车辆行驶速度快、运动能量大、冲击力强,一旦发生事故造成驾驶员和乘客伤亡的概率极大。如果汽车失控坠入江河、悬崖,群死群伤的现象也及易发生。
(4)事多情况多数较复杂,救援难度大。由于事故现场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如车辆受损造成变形严重,以及由于变形引起的危险化学品泄漏等情况的发生,致使救援难度相对较大。
2 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
2.1 救援不及时,实战经验及装备不足
在我国交通事故救援工作中,由于救援信息网络化建设的不完善,导致救援信息不能及时准确的传出。由于救援信息不能及时发出,可能加重受伤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由于信息滞后,事故发生地点的不确定性,部分救援人员对特殊事故现场了解不足,平时开展相关实战演练的机会较少,错过了救援的最好时机,导致救援效率不高。
另外,我国一些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装备和技术也较为落后,缺乏救援资金,而且,救援力量不集中。这些影响因素会大大延误宝贵的救援时间。
2.2 救援职能交叉,紧急救援体系不完善
建立完整的紧急事故救援体系,是保障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可以进行快速、有效的紧急救援。而道路交通事故的救援工作涉及诸多部门,如:消防部门、交警部门、医务部门、特殊物品的处置部门等等,一般情况下,这些救援部门很难达成一致的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一旦面对紧急事故,在处理时各自分工不明确,相关机制不完善等相关问题,这样一来,各个部门救援工作都得不到有效发挥,严重影响救援效率。
2.3 救援预案不完善,救援难度大
目前,我国虽然对救援单位编制了相应的紧急救援预案,但事故救援预案按死亡人数和财产损失作为预案的启动条件,因为交通事故发生时,往往是无法预知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致使有些预案不太符合实际。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大批车辆被堵塞,现场交通秩序非常混乱,前方路段的引导工作很难进行,易产生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救援人员与大型救援设备也会由于道路堵塞而无法轻易进入事故现场,从而加剧了疏散和人员救治的难度,以上公路交通事故产生的不利因素都会给救援工作增加困难[3]。
3 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的对策
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尽快恢复道路交通的正常运作,降低事故可能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在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时必须考虑周到、全面协调、科学决策。
3.1 建立高效的紧急救援系统
在救援过程中,消防部队应将各种信息与通信资源进行完整的系统集成,应联合各行业部门的救援力量,建立和完善统一指挥、统筹调度的工作机制,将110报警服务台、119火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台纳入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形成统一的调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力量优化,确保救援行动快速、高效、准确,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3.2 了解事故发生情况,加强事故现场的交通管制
做好事故的受理,首先应问清事故的详细地点、事故周围环境以及被困人员的大概情况、是否发生火灾、现场是否有化学危险品泄漏的情况,以便道路交通事故的抢险救援指挥员,能及时、准确掌握事故现场的情况从而提高其到场后的决策的速度。同时,应及时与交警部门取得联系,加强对事故现场的交通管制,为现场的抢救工作提供良好的秩序。事故处理结束后,撤销对事故现场的交通管制并提供交通恢复信息的服务。
3.3 正确运用战术,发挥消防特勤器材的优势
在出现交通事故后,消防车辆应该选择最为便捷的路线快速到达事故现场。对于事故救援路线的确定,不能简单地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因为在交通事故救援中,时间的确定不仅仅依赖于道路的长度,还依赖于道路状况以及交通流情况。到达事故发生地点进行救援时,应该根据车辆具体的受损程度选择不同的破拆工具,进行车辆破拆时,为了掩护救援人员展开工作,应该使用雾状水流以及冷却油箱,并使用沙子、泡沫进行地表燃油覆盖,避免由于金属碰撞、切割产生的火花而引起油蒸汽爆炸。
3.4 加强黄金救护制
加强第一时间出动,对于受伤人员的抢救速度越快越及时,病危的伤员保住生命的可能性就越大。可是往往交通事故发生后,首先到达现场的通常是过往的车辆司机和乘车人等非专业机构救助人员,这些人员才是最有机会、条件在“黄金1小时”内采取救援措施来抢救伤员的人。因此,对每个申请考取机动车驾驶执照的人加以培训,让其接受医疗组织的急救培训,以达到熟练掌握在交通事故现场对伤员的初步救护技能。
4 结语
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作为交通安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于保障交通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道路交通事故救援体系的研究旨在提高效率,减少延误与事故损失,使事故救援朝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佩昆,张树升.交通管理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185-186.
[2] 李振.从“10.7”滨保高速车辆事故谈高速公路消防救援[J].中国应急救援,2012(2):48-49.
[3] 樊荣声,陈志昂.高速公路灾害事故现状及抢险救援对策浅议[C]//.中国消防协会.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512-514.
[4] 雷蕾,贺小军.汽车火灾的分析与扑救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 23(S1):181-182.
篇8
某部战士小张遇上了一件闹心事:因牵扯一起交通事故,其父可能犯了“肇事逃逸罪”,甚至面临牢狱之灾。但从知情人获悉,老张离开车祸现场的事实不假,其中却有“哑巴吃黄连”的苦衷。
前不久,老张正开着机动三轮车行驶在路上,突然,一辆摩托车摇摇晃晃迎面驶来,老张多次鸣笛,摩托车驾驶员没有回应,照旧前行(后经证实,该男子为酒后驾驶)。结果,三轮车与摩托车发生了刮蹭,摩托车侧翻,驾驶员摔倒后昏迷。老张急忙拨打了“120”和“110”。救护车赶到后,老张与围观群众一起将受伤男子抬上了车,老张继续留在事故现场,等待警察到来。熟料,老张突然先天性心脏病复发,他只好先到医院进行救治。老张感觉身体状况好转后,便立即去看望伤者,得知受伤男子轻微脑震荡,只需住院观察几天。但是在赔偿问题上,伤者家属叫嚣必须赔偿10万元,并说老张的行为是交通肇事逃逸,如果伤者家属向法院,他将面临判刑或拘役。小张得知父亲的遭遇后,将具体情况向部队作了汇报。单位立即责成保卫科与当地人武部、公安等相关部门联系,要求依法维护军属合法权益。最终,经公安交通部门认定,摩托车驾驶员有酒驾行为,对此次事故负主要责任,老张是因不能抗拒原因离开事故现场不属于肇事逃逸,负次要责任。后经各方协调,由老张支付伤者医药费2000元,事情得到了妥善处理。
律师观点:此案的焦点在于认定老张的行为是否属于肇事逃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九十四条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所以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时间上当事人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第二,当事人主观上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第三,已经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只有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因此,有必要在认定时加以区分,以保证准确适用法律,做到不枉不纵,否则,认定当事人离开事故现场就是逃逸于法无据,于情不合。
从这个案件来看,小王父亲在车祸之后离开现场是因为自己心脏病发作,并非主观上有意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事故发生后,老张或家人只要拿着当时就医时的病历卡,让医院开具心脏病复发的证明。同时,找到当时车祸现场的目击证人予以证实,就可以证明老张的行为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另外,摩托车驾驶员酒驾本身就属于违法行为,所以在责任认定时,摩托车驾驶员应当负主要责任。
篇9
【关键词】机动车;两轮车;碰撞;认定
近些年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随之而来交通事故的数量也较之以前有明显增多。而近年来国家对法律知识的大力普及,公民的法律保护意识也较比以前有很大增强,这就对于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要求也愈加明确,而交通事故中涉及人员愈多,责任认定也变得愈加困难。现以机动车与两轮车的驮乘事故为例,来展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过程。
1 事故过程展现及前期检测
2015年××月××日14时05分,在××加油站西处,货车与两轮车(两轮车上有两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1)根据此例交通事故的请需要确定赣××××号江淮牌轻型仓栅式货车(以下简称货车)与雅迪牌两轮电动车(以下简称两轮车)事故时:
(1)货车常规检测;
(2)交通事故时两车接触部位;
(3)货车及两轮车运动方向;
(4)交通事故时碰撞地点;
(5)两车碰撞速度;
(6)电动车驾乘人(因为此电动车上有两人,需鉴定驾乘人);
(7)货车是否超载(如有超载,请计算超载率)。
2)车辆检视、检测及相关参数
2015年××月××日,专业技术人员对事故车辆基本性能进行专业的检视,主要针对货车制动、转向性能进行了检测,和车辆外观由于碰撞所产生的损坏部位进行了数据测量并记录其中的主要参数。
(1)货车主要技术参数记录
①货车制动、转向性能检测
检测设备:WZD-A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
测试条件:平坦、硬实、干燥、清洁沥青路面。
路试检验:货车制动、转向性能路试检验结果详见《路试检验报告单》(表1)。
在标准规定制动初速度下急踩制动,货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为5.67m/s2(标准值≥5.4m/s2),制动协调时间为0.36s(标准值≤0.6s),未超出测试通道。依据《GB7258-2012》第7.10.2.2项之规定,货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合格,制动协调时间合格,制动稳定性合格。综上,货车行车制动性能合格。
货车转向装置符合《GB7258-2012》第6章相关要求,转向性能合格。
表1 货车路试检验报告单
②货车外观检视及主要技术参数(见图1、图2)
图1 图2
前保险杠:中心右70~97cm、前轴前75~100cm、离地高32~60cm破损、附撞痕;衬杠向后弯折变形;
右前组合灯:中心右75~82cm、离地高60~110cm破损、向后移位;
右后视镜支架前端:离地高125~130cm擦痕;
制动系统:制动装置齐全;
转向系统:转向装置齐全、有效;
照明及信号系统:照明及信号装置齐全,右前组合灯破损,其余完整、有效。
长×宽:596.5×224.6cm; 前悬:111cm;
轴距:330.8cm; 整备质量:2700kg;
核定载质量:1595kg; 称重质量:7380kg。
(2)两轮车外观检视及主要参数记录(见图3、图4)
图3 图4
后乘员扶手右端:离地高69~71cm向前弯折变形;
后护栏:离地高40~69cm撞痕、附蓝色、左侧向前弯折变形、局部凹陷;
后乘员靠背后部:离地高70~94cm裂损、向前弯折变形、附撞痕及蓝色;
后信号灯罩:离地高50~60cm破损;
后轮挡泥板后端:离地高32~39cm擦痕;
采用电动机为动力驱动装置:有脚踏装置,具备人力骑行功能;
车把:车把转动灵活、有效;车把顺时针扭转;车体左侧多处擦地痕;
制动:前后轮制动装置齐全、有效;
照明及信号:前部照明及信号装置齐全。
把高/宽:90/64cm; 轴距:115cm;
座高:71cm; 轮径:44cm;
称重质量:39kg。
2 技术分析及相应结论初现
2.1 碰撞接触部位认定
依据车辆检视,货车前保险杠右侧破损、衬杠向后弯折变形、右前组合灯破损(向后移位)部位与两轮车后护栏撞痕(附蓝色)、左后护栏向前弯折变形(局部凹陷)、后乘员靠背后部向前弯折变形(后部附撞痕)、后信号灯罩破损、后轮挡泥板后端擦痕部位离地高度对应、变形形态及附着颜色相符,可确定货车右前部与电动车后部为两车碰撞接触部位。
2.2 两车运动方向认定
依据事故现场照片(见图5),事故后货车头偏西南尾偏东北停位于事故现场。由于两车质量相差悬殊,碰撞基本不会影响货车行驶方向,可确定事故时货车由东向偏西南方向行驶。依据两车碰撞接触部位及变形方向,可确定货车追撞两轮车、事故时两轮车由东向偏西南方向运动。
图5
2.3 碰撞地点认定
L′2=■=3.28m
式中:
L′2―两轮车翻倒距离,m;
?渍―倒地两轮车在干燥沥青路面附着系数,?渍=0.575;
L2―两轮车至其地面划痕起点距离,依据《事故现场分析图》及相关测试参数,按比例绘制《事故现场分析图》,图解,L2=11.70m;
h―两轮车质心高度,h=0.4m。
在《事故现场分析图》上,将两轮车地面划痕反向延长L′2,与货车右前部运动轨迹交点在地面投影即为碰撞地点。图解,碰撞地点在货车右后轮东12.65m,道路北边缘南2.30m处(图6)。
2.4 两车碰撞速度认定
1)货车
L1=■+■=17.22m
解得:v10=41.17km/h。
式中:
L1―货车碰撞后位移,依据《事故现场分析图》,图解,L1=17.22m;
v10―货车碰撞速度,km/h;
?渍―超载货车在沥青路面制动附着系数,依据检测结果,?渍=■=0.58;
t―货车驾驶人制动反应时间,t=0.5s。
2)两轮车
依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及事故现场图,事故现场只有两轮车驾乘人中一人位置,无另一人位置,故本所无法确定两轮车碰撞速度。
2.5 两轮车驾乘人
依据车辆检视,货车追撞两轮车,两轮车乘员应与货车接触,并在其后部应形成对应的伤痕,身体后部伤及程度应大于驾驶人。依据伤员甲《尸表检验记录》(此记录单不便公布),伤员甲后脑附有2×1cm表脱,左侧肋骨骨折,其伤情符合后部乘车人特征,可确定事故时伤员甲为两轮车乘车人,伤员乙为驾车人。
2.6 货车超载率
?浊=■×100%=193%
式中:
?浊―货车超载率;
m1―货车称重质量,m1=7380kg;
m2―货车整备质量,m2=2700kg;
m3―货车核定载质量,m3=1595kg。
3 事故结果最终认定结论
1)货车制动、转向性能合格;照明及信号装置齐全,右前组合灯破损,其余完整、有效。两轮车制动装置齐全、有效;车把转动灵活、有效;前部照明及信号装置齐全,后部信号装置破损。
2)货车右前部与电动车后部为两车碰撞接触部位。
3)事故时货车由东向偏西南方向行驶,两轮车由东向偏西南方向运动。
4)货车碰撞速度为41km/h,两轮车碰撞速度无法确定。
5)碰撞地点在货车右后轮东12.65m,道路北边缘南2.30m处。
6)事故时伤员甲为两轮车乘车人,伤员乙为驾车人。
7)货车超载率为193%。
【参考文献】
[1]李江.交通事故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 处罚 犯罪构成
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各国法律都规定了较为严厉的行政、刑事处罚措施。这主要是因为发生交通事故后,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是交通参与者的法定义务,也是驾驶人员基本职业道德。如果行为人肇事后逃逸,不但说明行为人主观恶性较大,而且往往因为肇事人的逃逸造成他人重伤、死亡,危害后果严重,所以应予以严惩。但是,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情形十分复杂,在不同案件中,行为人的主观方面、逃逸后所实施的客观行为以及所造成的实际危害结果可能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执法、司法人员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交通肇事后的逃逸情形应依据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作具体分析,正确适用法律,准确定罪量刑。依据《刑法》第133条及《解释》第2条第2款、第3条、第5条、第6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可能是交通肇事罪的形成原因,也可能是交通肇事罪情节加重犯的构成要件行为。
一、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的构成要件
在交通肇事罪认定中必须同时具备以下要件才能认定构成逃逸:
(一)发主了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
它是指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但并不要求必须是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才能构成。依据《解释》第2条第2款第(六)项之规定,如果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交通事故,但仅致一人重伤(即没有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并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如果存在逃逸行为的,仍然可以认定构成交通肇事罪。
(二)主观上明知或者可能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主观上为过失,但逃逸行为主观上是故意。行为人虽然在交通活动中致人伤亡,但其主观上并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自然不存在逃避法律追究的说法,因此不能认定构成逃逸。因其离开事故现场造成伤者死亡的,也只能依基本犯罪构成的量刑幅度予以处罚。
当然,在司法实践中判断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主观上是否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有一定难度,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采取不论行为人主观认识如何,只要客观上发生了交通事故,且行为人驾车离开事故现场就武断地认定行为人逃逸,这对于行为人而言也是不公平的。事实上,在某些案件中确实存在行为人主观上并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的情况。1999年,某驾驶员驾驶一辆装满货物的大货车高速行驶在国道324线莆田路段,突然看见一行人横穿马路(事发时为晚上且该路段没有路灯),驾驶员紧急向左避让,但行人还是被车的右后轮带倒并被碾压当场死亡。由于车辆载货很重且车速较快,加之车窗紧闭,事故发生后驾驶员没有听见异常声音,车辆没有明显晃动,驾驶员以为已避开行人,继续驾车前进,在距离事故发生路段20公里处检查站被查获,其车辆右后轮及备用胎上粘有大量死者的脑组织。在上述案例中只能认定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而没有逃逸这一加重处罚情节。
尽管从证据上认定行为人是否知道事故发生存在一定困难,但实践中仍然可以从相关情况判定行为人的心态。如:事故发生后行为人是否不合理改变既定的或正常的行驶路线;是否无正当事由对车辆进行冲洗或修理;事故发生后是否突然加速驶离现场或者在发生事故的一刹那降低车速后随即加速离开等等。在处理交通事故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当行为人遇到紧急情况时采取了相应措施后,却并不确定是否发生了交通事故(尤其在晚上),但还是驾车驶离了现场。对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认定行为人对于事故的发生是明知的,即知道自己可能发生了交通事故,却没有停车察看情况,采取放任态度,其根本动机也是出于逃避法律追究。有的肇事者对于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往往采取先驶离事故现场再停车查看的作法,这也充分证明了其在事故发生时的放任心态。
(三)在交通肇事后逃跑
在绝大多数交通事故中逃逸都表现为行为人在肇事后逃离事故现场,但《刑法》及《解释》第3条规定的逃逸是指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对“逃跑”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如果肇事者将伤者送到医院后逃走或在等待有夫机关处理时逃走也是属于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应认定构成逃逸。
(四)对交通事故负有法律责任
对交通事故的发生不负有事故责任的当事人由于无需承担法律责任,所以也不存在逃避法律追究的说法。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存在的是交通事故发生后,事故双方当事人自行解决,但不久一方当事人因事故中所受的伤而死亡,或者在事故发生时认为伤势较轻但事后发现构成重伤,在这类案件中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不宜认定构成逃逸。虽然在主观上交通事故“私了”的双方当事人也存在逃避法律追究的可能,但一般情况下,“私了”的双方当事人会就有关事故的处理、赔偿等问题达成私下协议(并且绝大部分“私了”的交通事故都是轻微事故或者一般事故)。因此,这种行为同《刑法》及《解释》规定的那种在交通肇事后,置受害人于不顾而逃跑的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宜认定为逃逸。根据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21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由此可见,对于交通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私了”但日后一方又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案的,如果依有关证据对事故责任可以进行认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仍然应该进行认定。由于未及时报案使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双方均要负事故相应责任,依事故责任认定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不认定有逃逸行为。
(五)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事故发生后,行为人为了抢救伤者而离开现场,或因害怕遭到死伤者家属、朋友的殴打、扣押而离开事故现场,但能及时报案并到有关机关接受处理的,不能认定为逃逸。如果行为人借口报案而离开,并逃避有关机关处理的则构成逃逸。
二、逃逸致人死亡犯罪情节的分析
根据《刑法》第133条及《解释》第3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是法律对行为人既有加重情节(逃逸)又造成加重结果(致人死亡)而规定的较高的法定刑。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该情节构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逃逸致人死亡构成的要件
1、必须满足上文所论及的逃逸的构成要件。
2、《解释》第5条第1款对“因逃逸致人死亡”作出了明确的解释,即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如果行为人在肇事后驾车又发生交通事故致其他人死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隐藏或遗弃而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形已经不能单纯地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了。
3、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首先,受害人的死亡是因为肇事者的逃逸行为造成的。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但被害人的死亡却是因为介入了其他原因造成的,如;被害人由他人送往医院抢救途中再次发生交通事故致死;或因在医院抢救时发生医疗事故死亡或者虽然医疗机构在医治中并无失职、错误行为,但伤者的情况决定了治疗方法存在一定危险,并最终因此导致伤者死亡(如伤者对某些必须使用的药物过敏)等,对于肇事者只能依《刑法》第133条规定的第二种量刑幅度给予处罚。其次,必须是行为人肇事后逃逸行为在前,而伤者因行为人逃逸而死亡的结果发生在后。如果交通事故发生时伤者当场死亡,或者虽未当场死亡但即使得到及时有效医治仍无法救治的(即使肇事者逃逸时在主观上认为伤者可能会因为自己不救助而死亡但仍然逃逸),则不能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而应适用《刑法》》第133条规定的第二种量刑幅度予以处罚。
(二)因逃逸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对于《解释》第5条对“因逃逸致人死亡”所作的解释以及《刑法》第133条规定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规定,有的学者持不同见解。他们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不应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应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因为行为人肇事后逃逸是对因其先行为使他人人身处于现实危险的状态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并最终造成伤者因无法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因此,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犯罪构成与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在主观方面完全不同。笔者并不赞同此种观点。笔者认为《刑法》第133条规定的因逃逸致人死亡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犯,而不是基于先行为构成的不作为犯罪。因为加重犯与基干先行为构成的不作为犯存在显著的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1、交通肇事罪的加重犯是以行为人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此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 (因行为人逃逸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为构成要件的,即基本犯罪构成是加重犯成立的要件之一。但基于先行为构成的不作为犯罪中,先行为本身(即肇事行为使他人人身处于现实的危险状态)只是犯罪构成的前提条件,而不是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2、基于先行为而构成的不作为犯罪的成立还必须满足一个必要的前提,即因为行为人的先行为使他人的合法权益处于现实的危险状态时,必须要求行为人的不作为是导致伤者死亡的排他性原因。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伤者人身的危险进程处于或者基本处于排他性支配状态,排除了他人对伤者实施救助的可能性,伤者的生命安全完全依赖于行为人的救助。《解释》第6条的表述实质上也包含有此含义。但是,行为人肇事后逃逸的情况并不完全都满足这一条件,如白天在闹市区肇事后逃逸就不满足这一条件。因此,仅凭行为人肇事后在主观上对可能造成伤者死亡存在间接故意(甚至有的情况下,肇事者认为肇事行为仅会造成受害者受伤,其主观上应属于过干自信的过失),就认定行为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是不符合犯罪构成主客观统一的理论,也是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
三、对于逃逸而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的分析
依《解释》第6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分别依《刑法》第232条、第234条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量刑。这种情况下,可以认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使犯罪性质发生了质的转变,构成了不作为犯罪,具体分析如下:
(一)肇事者对被害人有法定的作为义务
《办法》第7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执勤的交通警察,听候处理;过往车辆驾驶人员和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二)因肇事者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先行为使被害人人身处于现实的危险状态
(三)肇事者有救助被害人的能力
有能力救助而不实施救助是构成不作为犯罪的另一个要件。如果肇事者本身也受重伤则无法实施救助行为,当然不会构成不作为犯罪。有的学者主张对于此种逃逸行为不能认定为不作为犯罪,因为肇事者肇事后实施了一定的行为(即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而不是不作为。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所谓的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有法定的作为义务,在行为人有能力实施这一义务时却没有实施,从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因此,行为人是否作为是以其法定义务为标准的,在交通肇事罪中此法定义务特指肇事后肇事者应对受伤者进行救助。只有肇事者实施了救助行为才是履行了作为义务,否则即为不作为。
(四)肇事者对被害人人身安全具有排他性控制
由于肇事者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实际上基本排除了他人对被害人实施救助的可能,使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完全由肇事者所控制。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弃置于医院,但最终被害人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不能认定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肇事者对于被害人人身的危险进程并没有完全的排他性的控制,并且肇事者有理由相信医院将对被害人实施救助,而不是出于对被害人人身的现实危险持听之任之的态度。对于此类交通肇事者应依《刑
法》第133条规定的第三种量刑幅度给予处罚。
(五)肇事者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
发生交通事故后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隐藏或者遗弃的行为,证明肇事者主观上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同时将被害人隐藏或者遗弃又证明了其对自己先行为可能造成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结果持放任(间接故意)的态度。
(六)犯罪客体发生改变
行为人在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的行为,已使原先可能对不特定的人的人身造成危害的肇事行为转变为对特定的人(伤者)的人身造成危害的行为,即犯罪客体发生了改变。
如上所述,根据《解释》第6条所规定的行为与《刑法》第133条所规定的交通肇事罪在犯罪的主观、客体、客观方面均存在不同,根据犯罪构成理论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四、在逃逸过程中再次发生交通事故的认定
关于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过程中再次发生交通事故或者又发生多起交通事故并逃逸应如何认定的问题,《刑法》和《解释》均未作明确规定。如果第一次发生的交通事故不构成犯罪,则依行政法规对肇事者予以处罚。如果前后发生的交通事故依《刑法》规定均己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对第一次发生的交通事故依《刑法》第133条及《解释》有关规定定罪量刑应该是没有异议的。对于之后发生的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应如何认定存在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对之后发生的交通肇事应认定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第一次交通事故构成的交通肇事罪实行数罪并罚。对此,笔者认为应区别两种不同情况进行分析。
(一)一般情况下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因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过程中,往往因为紧张、心慌而存在严重的交通违章行为,如:超速行驶、闯红灯、违反交通标志标线驶入单行道、非机动车道或者逆向行驶以逃避公安机关的追查。此时,对于行为人而言,对自己行为可能会给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以及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主观上更多体现为一种间接故意的态度,即明知违章驾驶可能会再次发生交通事故,但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而对这种行为的后果采取放任(间接故意)的态度。因此应认定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较为准确。当然,并不排除在逃逸的过程中,行为人对干自己实施的交通违章行为是否会造成不特定的人的人身及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持侥幸态度,但在驾驶高速运行的交通工具在公共通行的道路上仓促逃逸的情况下,实在很难证明行为人确有证据相信自己能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即很难证明行为人在主观上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肇事者前后的行为己构成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二)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如果在第一次交通肇事后逃逸过程再次发生交通事故,但之后的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逃逸行为没有明显联系,不存在因果关系,如:后发生的交通事故是因机动车辆制动装置失灵而发生;或因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违章行为导致危险状况出现,逃逸人采取紧急措施失当致使事故发生等,则对于之后发生的交通事故仍然依据《刑法》第 133条和《解释》的规定定罪量刑。如果前后两罪均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对肇事者在其应适用的交通肇事罪(一罪)的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
参考文献资料:
[1]杨昕宇,《关于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论评述》,中国法院网刑事法学。
[2]侯国云、白岫云,《新刑法疑难同问题解析与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2月版。
[3]常胜敏、李强,《略论“交通肇事逃逸”的几个问题》,中国法院网刑事法学。
[4]刘立长、赵春秀,《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及自首如何认定》,中国法院网刑事法学。
[5]鲍遂献,雷东生,《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