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范文
时间:2023-03-24 12:5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伤事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国际劳工组织的要求
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事故和职业病的记录与通报实用规程》(简称《规程》)申明,各成员国遵循《规程》的实用程度,可依据本国经济状况和技术水平而定,尤其是计划使用《规程》的国家,应考虑本国具体条件。发展中国家及有关国家,在拟建立或修改有关职业伤害事故、职业病、通勤事故及危险情况事件的记录和通报系统时,须考虑自身实际,如条件不具备,可不按《规程》办;如按《规程》办,就要严格遵循其基本要求。我国属于未遵循《规程》的国家,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中,除职工死亡总数外,其他数据均不被《规程》承认。
《规程》对伤亡事故、职业病、危险的统计,从记录、统计、公布3方面,提出以下要求。
对记录的要求
记录、保存和使用职业伤害信息的要求,包括伤害人员的主要特征,如:身份、性别、年龄等;企业的主要特征,如:工业分类等。伤害情况记录越详细越好。
对统计的要求
伤害的总人数。指死亡人数、职业病人数、3日及以上工作日损失的人数,以及时间无损失、工作无缺席的伤害人数的总和,其中死亡人数包括事故发生后1年内死亡的人数。
损失工作日总数。指死亡和职业病损失工作日,以及有3日及以上损失工作日的总和。
伤害总起数。包括死亡、职业病、3日及以上工作日损失的伤害起数的总和,再加上时间无损失、工作无缺席的伤害起数。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主管部门,对职业伤害的统计资料,应按伤害性质或类型、经济活动部门分类。
统计资料原则上不超过一个全年。政府主管部门对时间损失的统计,应明确是否按照全日、全周、工作日或轮班时间计算。
为使企业能在记录、统计及报告给政府部门时,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政府部门应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合理的时间期限,并对有关事项作更明确可行的规定。
对公布的要求
公布的指标应包括上述绝对数指标,尤其是以下4项相对数指标必须公布:伤害频率,指百万工时发生伤害案例数;伤害发生率,指千人发生伤害案例数;伤害严重度,指百万工时因伤害损失工作日数;平均每个伤害案例损失工作日数。这4项指标可同时用于包括死亡、受伤和职业病严重程度的衡量。
各项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应按经济活动或经济部门进行分类。在必要的地方,应按经济活动类型、年龄、性别和其他特定群组测算;要说明统计范围;应解释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和统计方法;应注明公布的统计资料来源,如由企业或保险机构、劳动安全卫生监察部门提供的原始报告,在何处可得到先前的统计资料等。
公布的统计资料,原则上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汇总、审定并公布,而不应依据其他的辅助报告;应采用国际或其他相关国际组织出版的最新标准和指南;并至少每年公布1次。
美国的统计实践
美国对职业伤害统计调查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行政调查,类似于我国的统计报表,由劳工部下属的安全卫生监察局负责。行政调查是强制性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企业,被调查企业须如实全部填报相关信息。
另一种是专门调查,由劳工部下属的劳工统计局负责。该调查对企业是强制性的,须逐项填写并按时回复;而对公民而言,则是自愿性的,但绝大多数公民愿意接受调查,调查问卷回收率高达97%以上,拒访率不超过3%。这是因为,一方面美国统计法规较健全,信息保密工作做得好,让被调查者放心;另一方面,专门调查对决策影响重大,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意愿和诉求受到重视后,能促使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出台。
需说明的是,劳工部有关职业伤害的主体数据来自抽样调查,该数据在各种调查方法取得的总数据中约占70%。
美国劳工部根据1970年颁布的《职业安全卫生法》的授权,了《记录和报告职业伤害和疾病规范》(下称《规范》),对职业伤害和疾病的记录和报告、报告的目的和格式、报告的主体和受体、记录标准和统计方法等,作了以下主要规定:
对行政调查的要求
10人及以下的企业,不需记录报告职业伤害和疾病,一般也不列入抽样调查范围。以下两种情况不用报告:高速公路或公共街道机动车事故(在建筑工地以外的事故);商用飞机、火车、地铁或公交车事故。但上述情况中,致命的心脏病须报告。从这条规定可看出,职业伤害事故与交通运输事故是完全分开的。
需报告职业伤害和疾病的企业,首先要对发生的所有伤害和疾病进行记录。记录包括:死亡;工作日损失;工作受限制或调换工作;不属于急救的医治;失去知觉;由医师或其他有执照的卫生保健员诊断出的显著伤害或疾病。更详细内容还包括:针刺及尖状物伤害;医治转移案例;职业性听力损伤;职业性肺结核案例;肌肉与骨骼病。以上记录须在7天内完成。
发生任何与工作相关的致使雇员死亡,或3个及以上雇员住院的事故,在接到事故8h内,企业须向安全卫生监察局报告。如果受伤害住院人员死亡,在死亡8h内进行报告。
雇员可自主报告伤害和疾病,企业须建立伤害和疾病报告系统,让每个雇员知道该报告系统,并且了解应如何向企业或安全卫生监察局报告。
企业须为雇员及其代表提供在一定限度内使用伤害和疾病记录的权利。雇员有权获得由企业保存的自己的伤害和疾病记录,一旦雇员、以往雇员及其代表提出要求,企业应在下一工作日结束前提供记录复印件。如雇员有要求,企业须在7日内提供更详细记录。
在一个统计全年中,安全卫生监察局可随时向企业索要伤害和疾病记录统计数据,企业须在4个工作日内提供。如政府代表向企业索要记录和数据时,企业须在4个工作日内提供。
企业于每年的2月1日至4月30日,按《规范》的统计格式对记录的伤害和疾病信息汇总保存,并按《规范》的报告格式邮寄或发送给安全卫生监察局。安全卫生监察局可根据需要,制定抽样调查表格。企业一旦收到这些表格,就要按表格要求填报信息。信息通常包括:雇用的人员数量;雇员的工作时间;其他《规范》要求记录的部分信息。
对抽样调查和的要求
劳工统计局职业伤害和疾病统计调查,主要是抽样调查,分《职业伤害和疾病调查》和《职业致死伤害的人口统计学调查》两类。包括受伤害和疾病雇员的职业,以及有关雇员人口统计学(如年龄、性别)方面的信息;导致伤害和疾病的因素种类、经过和原因;与之相关的工作日损失。各类调查还可做更细分类,如:职业伤害和疾病调查,可细分为致命工伤调查和普通工伤疾病调查等。企业收到来自劳工统计局或其指定人员发来的职业伤害和疾病调查表,则须按调查表要求按时填好并返还。
劳工统计局年度报告包括作业场所伤害、疾病、死亡的事故数量,这些信息对于分析判断全国及各州、各行业的伤害、疾病和死亡事故发生率或发生量,具有重要作用。
篇2
甲方(单位): XXXXX有限公司,地址:
法定代表人:
乙方(工人):XX,男,XX岁,住成都市XXXXXXXX,身份证号:
乙方于 年 月 日发生伤害事故,经治疗后复查,现已康复。为妥善解决乙方受伤事宜,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互谅互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1、自乙方受伤之日起截止本协议签订之日所实际发生的和其它应当由甲方支付的医疗费、交通费等各项费用共计 元(大写:人民币 ),在本协议签订之前已由甲方全部付清,协议签订之后乙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向甲方主张前述期间发生的任何费用。
2、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甲方再向乙方一次性支付伤残待遇、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依法应由甲方支付的全部费用(以下合并简称“一次性补助金”),合计人民币 元(大写: )。
3、本协议签订后 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人民币 元(大写: ),余款人民币 元(大写: )于 付清。
4、乙方收到一次性补助金后,应当合理分配、处理,自觉留足可能发生的后续治疗、康复、生活等费用。乙方分配、处理前述费用的方式由乙方自行决定,后果由乙方自行承担。
5、甲乙双方签署本协议后,劳动关系即行终止。同时乙方承诺不再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就与劳动有关的事宜向甲方要求其他任何费用或承担任何责任。
6、若甲方迟延向乙方支付本协议约定的一次性补助金,则每迟延一日甲方应向乙方支付一次性补助金的3‰作为滞纳金,滞纳金总额最多不超过一次性补助金总额的20%。
7、乙方领取甲方支付的一次性补助金后,房地产E网 又以任何理由向甲方提出任何费用和责任要求的,乙方应当退还甲方为解决本事宜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并承担因违约而给甲方造成的全部损失,同时应向甲方支付一次性补助金的20%的违约金。
8、本协议为双方平等、自愿协商的结果,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并且公平、合理。
9、本协议内容甲乙双方已经全文阅读并理解无误,甲乙双方明白违反本协议所涉及的后果,甲乙双方对此协议处理结果完全满意。
10、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11、本协议为一次性终结处理协议,双方当事人应以此为断,全面切实履行合同,不得再以任何理由纠缠。乙方今后身体或精神出现任何问题均与甲方无关。
甲方签章: 乙方签字:
时间: 时间:
篇3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
2、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法律依据】
篇4
其次,要求现场全面停工,由公司领导组织所有管理人员对现场安全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改,尤其对临边防护、楼层水平洞口防护、外挂架防护、卸料平台及大钢模、布料机等进行专项检查整改,对消防、大型机械设备、临时用电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
另外,公司领导主持召开了安全专题会议,强调作业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和安全操作技术,并对事故进行全面分析,做出深刻检讨。随后召开了全体施工人员安全大会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大会。
通过此次事故的教训,项目部深刻反省,()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工作。
第一、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部总结本次事故的教训,将进一步细化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班组安全活动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管理奖罚制度、项目伤亡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消防保卫管理制度、现场门卫管理制度、项目动火申请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分包单位用电及特殊工种管理办法等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重新识别,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二、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氛围
除了对劳务分包单位人员进行严格入场三级安全教育以及日常安全教育外,项目部还将大力实施职工夜校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同时,做好各劳务班组班前安全教育工作,对工人进行专业知识以及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等,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氛围。
第三、强化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杜绝任何安全隐患的存在。
项目部将定期召开安全措施交底会,深入开展落实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全体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拉网式检查,对安全隐患逐一排查,绝不放过。
第四、进一步做好安全防护,全面落实安全防护标准
项目部将加强楼梯临边、楼层水平洞口防护、电梯井立面防护、电梯井内水平兜网防护、外挂架防护网防护盖板、卸料平台锚固及荷载、大模板存放角度及支腿、布料机存放固定、木工房消防器材配备、钢筋房机具用电等。对查出的安全隐患按 三定原则进行整改落实。
坚持每日对外挂架、卸料平台等的检查工作,对外挂架防护、外挂架配件逐一检查,及时对卸料平台组织验收,做好验收记录,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项目部承诺,全体管理人员将认真吸取此次事故教训,强化内部管理,切实提高各级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调整充实项目组织机构,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检查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认真审核从业人员资质和技术能力,及时督促检查各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进一步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全面组织排查施工现场的各类隐患,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相关阅读】
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发生工伤事故应当由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工伤保险赔偿责任,这是工伤事故责任的基本处理方式。但由于工伤事故发生在一个多种社会关系交错的领域,工伤事故本身可能存在民事侵权责任与工伤保险责任的竞合,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工伤保险条例》中并无明确规定,学术界和司法实务部门的认识和做法也多有分歧。笔者认为,界定工伤事故赔偿责任的法律性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本前提,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其进行分析,以就教于同行。
一、我国对工伤事故赔偿责任法律性质的态度
(一)我国立法对工伤事故赔偿责任法律性质的认定
我国工伤保险赔偿责任的制度规定,经历了从民事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不重复到并行的变化,与此相应对工伤事故赔偿责任性质的认识,也经过了从单纯保险责任到认可社会保障与侵权责任双重性质的过程。虽然在早期的立法中对工伤事故赔偿责任的属性,并无法律上的明确规定,但从《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中可以推导出处理工伤赔偿关系兼有民事赔偿关系的原则不同责任的不重复负担即互相抵免原则;对并行立法思想的体现,最早见于20**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52条的规定: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同年颁布的《安全 生产法》第48条也规定:因生产安全 受到损失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其后出台的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对此却未作相应明确具体的规定。
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延续了安全生产法的立法思路,明确规定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劳动者可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实践摸索,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续一)》(征求意见稿)中,对工伤事故赔偿请求权作出以下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的侵权行为受到伤害,在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又请求用人单位依法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伤害,或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已经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后,又请求用人单位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虽然该征求意见稿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从中我们也能够发现最高人民法院在处理工伤事故责任问题上的倾向性,以及为解决这一立法遗留问题所作的努力。至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将采取双重赔偿责任兼得的方式处理工伤事故。
(二)对工伤赔偿责任性质认识上的理论分歧
对工伤赔偿责任性质的认识,集中表现在如何处理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鉴于我国工伤保险立法的现状,学者们对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赔偿关系认识上的分歧,主要集中于企业是否应当承担保险赔偿之外的侵权责任,承担的标准是什么 。而对于因第三人过错造成工事故的,应允许劳动者分别获得工伤保险赔偿和侵权损害赔偿的权利的看法是一致的,但对于两种赔偿之间是否需要采用共同项目抵扣的办法进行协调,即是否允许劳动者双重受益仍有分歧。对于工伤赔偿与民事赔偿的顺序以及是否允许社保经办机构代位工伤职工求偿等问题也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赞同工伤事故具有社会保障和侵权赔偿责任双重属性的看法。
二、工伤事故赔偿责任双重性质的理论分析
(一)工伤事故赔偿责任首先属于由社会分担的保障责任
界定工伤事故赔偿责任性质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对工伤事故这一现象给出处理方案,更为重要的是要考察哪一种处理方案更具有正当性。从工伤事故赔偿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为劳动者提供最大限度的平等保护的追求,一直是该制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实行工伤保险,正是由雇主承担劳动关系中法定的安全注意义务要求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的工伤保险赔偿制度是对雇主过失责任的补充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社会发展选择的结果,对工伤事故责任的处理首先应当强调其社会保障属性,让工伤职工能够伤有所养、死有所赔、遗有所慰,使工伤职工及其亲属及时得到妥善的救治和普遍救济。工伤保险赔偿标准的法定化以及由保险基金支付保险赔偿金的做法,使得赔偿结果与具体用人单位的偿付能力之间不再有关联,从而能够为所有受害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工伤待遇。同时,由社会分担了原本应由用人单位承担的防范和化解意外风险的责任,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保证基本的社会公正。而工伤表现赔偿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具有一种较为直接的效应,它可以快速地使受害人渡过难关。舍弃工伤保险赔偿不用,反而首先追究可能存在的民事责任,则是一种制度浪费,更是一种低效率的救济选择。
然而,首先由工伤保险承担对工伤事故的赔偿责任,在于强调在对工伤事故赔偿纠纷的处理过程中,受害劳动者不享有对赔偿责任顺序上的选择权。这一点是由工伤保险的强制属性所决定的。工伤保险赔偿权是劳动者享有的法定的具有类似公法性质的权利,不存在可处分性,不能以协商等方式放弃或让与。
强调责任分担的顺序,意味着不排斥其他 赔偿责任的存在。工伤保险制度的本质不仅为损失填补,更具有生存权的保障理念。其中保障功能是第一位的,而补偿功能是次要的,其补偿标准的整齐划一决定了它并不能等同于赔偿。可以说,保险赔偿掩盖了受害劳动者所受损害的个体差异,在保障标准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其救济能力的不足则更加突出。禁止可能存在的其他 赔偿责任的介入,不利于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与我国劳动法的立法宗旨也是相悖的。
(二)工伤事故产生原因的多样性,决定了侵权赔偿责任存在的可能
工伤是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因工作受到的意外伤害。所谓意外,是指发生工伤事故的劳动者本身对工伤结果的出现没有主观故意,但不排除其他人对工伤损害后果存在过错。当然对于不可抗力或劳动者单方过错(过失)造成的工伤事故,其赔偿责任由工伤保险独自承担,这是工伤保险分散工业灾害风险的体现。除此之外,因用人单位过错或用人单位以外第三人的过错造成工伤事故的,都可能发生侵权责任的负担问题。如用人单位没有尽到安全注意义务,表现为安全设备设施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或者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存在过错,如用人单位指挥劳动者冒险违章作业,劳动者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劳动者为更多赚钱加班加点、疲劳作业;以及由第三人的过错造成工作期间的劳动者的人身伤害,如上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等。
在由第三人侵权导致工伤的情况下,若完全以保险责任的承担来覆盖侵权责任的补偿,因不存在免除侵权人责任的法律和道德基础而不具有可行性。而当同样的过错发生在用人单位身上导致工伤事故的,则可以免除其侵权责任,似有对同一事由因主体差别而有不公平对待的嫌疑。对于事实层面上存在着的保险责任和侵权责任两种责任,如何在法律上进行处理,既取决于我们对劳动法与民法关系的认识和定位,也与工伤保险的范围和保障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赋予工伤事故赔偿责任双重属性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首先,我国劳动法和民法属于两个并行而独立的领域的特点,决定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可以共存。虽然在理论上对于劳动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问题还存在争议,但从劳动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一直是在民法之外发展,在这一意义上,劳动法的存在是一种独立的事实。我国的民事立法中没有对劳动关系进行明确的规范,而《劳动法》
第1条就明确规定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尽管民法与劳动法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一直在持续,但是控制和减少职业伤害和救济遭受职业伤害的劳动者,却是劳动法和民法所共同担负的责任,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二者不同的责任制度构成并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虽然在民法体系内部,由于现实生活 中的某一自然事实符合多个法律构成要件会产生多个请求权竞合问题,存在多种处理方案,但就像民法的赔偿要求与刑事犯罪制裁可能并存在一样,不同法律部门之间对同一现象的调整并不存在相互吸收的问题,否则就失去了各自不同的存在价值。
其次,国外对工伤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关系的处理模式,仅有参考价值,并不足以构成评价我国同类现象的标准;此外,不免除用人单位工伤赔偿以外的民事赔偿责任,;(四)坚持工伤事故责任的双重属性与企业负担加重没;将无法预料的风险交由社会承担的依据不能成为转嫁可;上述观点可能会遇到的反对意见是,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应当提及的是,追究工伤事故中的侵权赔偿责任,必然;权行为人(用人单位或第三人0存在过错为前提;
评价我国同类现象的标准。应当承认,在现有对工伤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关系的处理模式中,确认工伤事故责任的双重法律属性并实行双重赔偿非各国通例,甚至可以说是少数做法。但无论是实行工伤保险责任覆盖侵权责任,还是由当事人在二者之中进行选择,或者是侵权责任作为工伤保险责任的补充,都是其特定的法律发展过程及其现实生活要求的反映。法律制度作为一种文化,它是一种地方性知识。而我国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的局限性,为侵权行为法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者人身伤害赔偿发挥作用留下了空间。杨立新教授在分析工伤保险待遇不能替代侵权赔偿责任时认为,一是因为保险的数额是固定的,与造成的损害没有相对应的关系,未必能够填补工伤职工的实际损害;二是因为保险不能赔偿精神损害,这两点皆是我国工伤保险的软肋。显然仅仅依靠工伤保险的单一赔偿无法全面满足劳动者的合理诉求。
此外,不免除用人单位工伤赔偿以外的民事赔偿责任,可以祈祷威慑作用,有利于加强其安全生产意识,也是确定双重责任体系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因用人单位没有尽到安全注意义务而发生的工伤事故,从理论上说是应当可以合理预见而且可以避免该损害的发生的。要求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对其过错承担责任,这种具有惩罚意义的责任的存在,可以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尽其注意义务,努力避免损害的发生。因此,侵权责任的存在有利于预防损害的发生。对于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尚未建立起安全投入是能带来丰厚回报的战略投资理念,要求其对工伤事故承担侵权责任,某种程度上会迫使其权衡利弊,加大安全投入,从根本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工伤保险制度的最终目标。
(四)坚持工伤事故责任的双重属性与企业负担加重没有必然联系
将无法预料的风险交由社会承担的依据不能成为转嫁可以预见风险的理由。工伤保险实际上是一种转移工伤赔偿的风险和责任的社会共济方式,社会统筹工伤保险基金实行不同风险企业和行业之间跨阶层风险分担,本企业或雇主跨时间风险分担。之所以实行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目的在于加强对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财产的保护,保证能够在遭遇工伤事故时获得及时的救助和补偿,维持其本人或遗属的正当生活,而不是让用人单位规避本应由其自己承担并有能力承担的责任。在工伤保险中的赔偿责任已经由用人单位的个别责任转化为由社保机构承担的普遍的社会责任。用人单位即使对自己的员工所发生的工伤事故,也仅负间接的补偿责任。只要用人单位依法足额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就意味其完成了补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能够依法履行其对劳动者的安全保障义务,就不会发生保险赔偿责任之外的侵权赔偿责任,当然不存在增加负担问题,而其对因自身过错导致的责任承担,符合基本的社会正义,为理所应当非额外负担。
篇5
关键词:危害识别技术;工伤事故;预防
河南油田现有员工3万余人,活动范围覆盖国内16个省区、国外7个国家,是一个以原油生产为主,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国有企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连续作业、点多面广等典型的高危行业特点。因此健康、安全与环境(以下简称HSE)管理工作始终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如何有效遏制工伤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在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确保生产安全有效运转,改善企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HSE管理首要探讨和必须解决的管理课题。HSE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基础、核心是不断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因此,危害识别技术对提高企业HSE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危害识别工作一是体现风险管理的思想,使企业管理上档次,二是为HSE管理体系运行提供基础,也是企业履行法规要求和HSE承诺的需要。
一、危害识别技术要点分析及控制要求
1 策划准备技术要求
策划准备是危害识别的计划管理环节,关键有三点:一是危害识别必须服务于HSE管理,应策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目的、范围、时间及各级人员工作责任等;二是尽可能详细收集相关资料,分类整理列出清单,如: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人员(岗位)、物料、环境因素、法规制度目录;三是开展危害识别方法、危害分类标准知识培训,提高全员危害意识和技能,确保相关人员正确开展岗位危害识别工作。
2 危害辨识技术要求
危害辨识是风险管理过程的基础和输入环节,目的是全面识别危害,关键有四点:一是选择适合的识别方法,既满足评价目的和对象需要,又能保证员工正确运用。一般采用经验分析(询问交流、现场观察、查阅记录等)与系统方法相结合(如活动、操作、检维修选用JHA,设备物料适用SCL、装置系统选用FMEA方法等);二是坚持动态识别与定期识别相结合,危害识别应充分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是采用统一识别表单,按照危害因素分类标准,辨识并登记与各项活动有关的危害因素(可能引发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特征等),重点分析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四是坚持全员参与,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内容范围应覆盖企业的产品、服务和活动过程,包括法规要求及相关方活动的危害等。
3 风险评价技术要求
在危害识别的基础上,依据法规标准要求,选择、建立适宜企业的风险评价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和分级的过程。关键有三点:(1)风险度矩阵是目前被普遍采用的适宜于企业自主评价的半定量评价分级方法,通过对风险的可能性L(1~5)、严重性s(1~5)进行判别赋值,计算风险度并分级(风险度R=严重性S×可能性L)。(2)坚持群众评价与专业评价相结合,即:员工识别评价、各级审核评价、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审核、评价机构专业评价相结合,系统、科学评价业务活动过程风险。(3)分级筛选建立危害因素清单,编制风险评价报告,对识别的危害因素应按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环境条件、管理缺陷进行归类,按风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分级报告和备案。
二、河南油田危害识别的应用探索
1 开展初始状态评估,为体系建立提供依据
初始状态评估的目的是全面系统分析企业HSE现状及管理状况,为建立HSE体系、制定方针目标提供基础依据,核心是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因此,油田HSE体系建立时,用了3个月时间,开展初始状态评审工作:辨识、获取适用的HSE法律法规要求,评价法规符合性;全面识别油田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HSE危害因素,评价并确定存在的重大及不可容许的风险;调查油田HSE管理状况,包括组织机构状况是否合理、HSE有关规章规程是否完善、以往事故事件及职业病“四不放过”处理情况等。
2 建立危害识别制度,实施隐患项目分级治理
建立危害识别与隐患治理机制,理顺职责、程序,明确管理要求,规范工作流程:按照“人、机、环、管”四要素,每年定期开展全员危害识别,基层识别出的隐患,首先由基层评价筛选和治理,基层治理不了的,上报二级单位,由二级单位评价筛选和治理;二级单位治理不了的,上报油田组织安全评价、立项治理。
3 开展全员危害识别,动态辨识存在的各类风险
按照安全风险大小将油田二级单位划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安全风险单位。规定重大、较大安全风险单位每半年开展一次全员危害识别;一般安全风险单位,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员危害识别。对非常规的业务活动、工作环境和操作条件(特殊作业,新探区作业,恶劣气候条件下作业等)和工艺技术、施工项目、设备装置、环境条件等发生变更时,及时进行动态危害识别。目的是识别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和环境不安全因素。使每位员工对本岗位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控制措施做到心中有数。
4 实施风险评价分级,制定风险削减控制措施
运用风险度矩阵,判定可能性L和严重性S,计算风险度,把风险划分为不可容许、重大、中等、可容许、可忽略5个等级。对不可允许风险(R≥20),进行停产治理;对中等以上风险(R≥9),进行限期治理,并落实防范措施;对一般风险,制定防范措施,从管理措施上加强预防。对管理缺陷、环境不良,主要采取完善制度、加强监管的办法进行解决;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定期举办“三违”学习,班实施针对性学习教育;对物的不安全状态,实行限期整改和分级治理。
三、危害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培训不到位,员工防范危害意识、技能较低
主要表现:未按要求组织专业培训,识别人员对于工作危害分析、安全检查表等常用方法不熟练;各单位对危害识别的理念、方法、技巧缺乏系统了解和实践经验,组织的培训效果不理想;缺少开展危害识别的指导性文件,特别是对基层岗位如何开展危害识别缺乏有效的指导。
2 认识不到位,危害识别缺乏主动性
主要表现:对危害识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危害识别的范围广、涉及单位多、工作量大,对危害识别存在畏难、抵触情况;存在恐惧心态,认为找出自己岗位中存在的问题后,可能影响单位荣誉或害怕领导追究自己的责任,避实就轻,不愿意将危害识别出来;风险控制措施不落实,在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
评价后,装订成册放在资料盒中备查,便认为完成了任务。
3 识别不完整,不能有效识别风险
主要表现:识别范围不全,遗漏重大风险,如只注重作业活动、工作场所等的识别,忽视对法规及相关方危害因素识别等;方法运用不当,不能有效识别危害,如只用]HA(工作危害分析),不会使用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无法对关键装置等设备方面深层次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风险度计算不客观,对管理提供错误导向,如可能性和严重性取值偏高偏低,导致与实际不符,真正风险找不出来,个别非重大风险侵占计划、资金。
4 危害识别与日常HSE工作脱节
主要表现: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方针目标、隐患治理计划时没有考虑危害识别的结果,危害识别与HSE管理策划存在“两张皮”现象,危害识别不能融入日常HSE工作中,在实施特殊作业、项目施工等直接作业活动时危害识别不到位,直接作业环节风险事件无法根除。
四、持续改进危害识别的对策措施
1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危害识别工作
领导重视并参与是提高危害识别工作质量的前提。各级领导对本单位HSE工作心中有数,首先要对单位存在的危害及风险心中有数,因此领导不仅要确保必要的资源、政策支持,还要参与到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中,以强势推动全员危害识别工作。全员参与是危害识别有效实施的关键。危害识别的最终目标是杜绝事故发生,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组织每位员工积极参与,识别岗位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工作环境存在的危害,对岗位危害和风险心中有数,从而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
2 规范管理,建立危害识别常态机制
建立完善危害识别与隐患分级治理工作机制,规范基层“培训、识别、评价、控制”工作流程,统一方法和实用表格,指导基层单位开展识别及评估工作。坚持PDCA管理原则,建立危害识别动态循环模式,围绕HSE的运行,持续动态开展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及时识别更新危害信息,制订、实施并保持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使HSE风险始终处于可控、受控状态。
篇6
【关健词】事故预测数学模型安全管理应用
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持续、健康发展,安全管理工作要想上一个新的台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运用事故预测数学模型、安全性预评价等现代安全管理手段和科学的安全技术,预测安全状况的走向,从而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本文运用直线性回归分析法对甘化公司2004年至2010年七年间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建立预测数学模型,从而使甘化公司安全管理由事故管理走向有理论基础的事故预防型。
一、 建立工伤事故预测数学模型
根据甘化公司2004年至2010年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数,绘制出了工伤事故分布图(图1)。依据工伤事故分布图的曲线的走向,结合表一甘化公司工伤事故回归运算表,运用直线性回归方程(y=a+bx)拟合建立工伤事故预测数学模型。
表一甘化公司工伤事故回归运算表
用直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方法,分别求出直线性回归方程(y=a+bx)的系数a与b,式中:x表示为时间序列(年);y表示为理论预测的甘化公司工伤事故值;n表示为共多少年。
由此拟合出工伤事故预测数学模型为:y=5.71+0.25x
二、工伤事故预测数学模型在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1、工伤事故理论值预测
运用上述确定的工伤事故预测数学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并将工伤事故预测值填入表二。所以,此工伤事故预测数学模型预测出的工伤事故数值反映了实际工伤事故的变化趋势,是比较准确。它便于为预防工伤提供数据依据,尽可能将工伤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表二:甘化公司工伤事故实际值与理论预测值对照表
2、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进行针对性预防,降低工伤事故预测值
(1)依据数据,按相同月份进行统计,绘制出了甘化公司2004年至2010年的1至12月份工伤事故趋势图(图2),由图2可以看出,甘化公司工伤事故的高峰期分别是2月、6月、7月。所以根据工伤事故高峰期发生的规律,针对2月、6月、7月份,采取了如下安全预防措施:①加强员工的劳动保护的安全监督,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②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对违章行为的严肃查处,决不允许形成习惯性违章;③全面开展工作岗位安全分析,加强安全合格班组建设;④加强班组班前、班后安全教育,从本质上做到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他人伤害);⑤抓宣传、树典型,将重点放在预防事故和落实防范措施上。通过针对性的预防,取得良好效果。
(2)虽然根据工伤事故预测数学模型计算出的理论预测值非常接近实际值,但是从表二中也可以看出,2007年、2008年的理论预测值与实际值也有相对大的差别,又出现了一次事故高峰期,特别是2008年实际工伤事故值已达到9起,超出理论值将近2起,所以2009年甘化公司首先针对这种情况对2008年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从工伤事故分析上来看,主要原因是:①由于公司提出企业将要进行改制,并且实行在职员工从新竞争上岗,部分人员从新分流、下岗,员工的工作情绪不稳定,据统计,发生的9起工伤事故中有5起是员工在工作中情绪不稳定所造成的;②公司在春节刚过就立即进行全厂停产大修,员工的精力还未能完全投入到大修中去;③在全厂停产大修期间,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能得到很好的执行;④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员工劳动安全保护措施未得到落实;⑤员工安全意识淡薄,不完全熟悉生产工艺、设备特点及操作方法,不懂得异常情况下的处理方法所造成的危险后果及人身伤害。找出原因后,采取了以下针对措施:①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消除员工的消极情绪,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③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狠抓劳动安全保护措施的落实;④开展危险预知,重点抓事故率高的安全生产薄弱点,加强安全监控管理。通过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2009年比2008年减少了3起,同时使工伤事故实际值越来越接近理论预测值。所以将工伤事故预防技术运用到实践中,确实起到了降低事故发生值的作用。
三、结束语
篇7
【摘要】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用人单位单独承担责任的情形和第三人过错致人损害单独承担责任的情形以及用人单位和第三人共同过错侵权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情形。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通常作为职工工伤事故的两种救济方式,本文试图进一步理清:当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时,与工伤事故责任、雇主责任关系的竟合该如何处理的问题。
【关键词】第三人侵权责任 工伤事故责任 雇主责任 竟合问题
一、用人单位单独承担侵权责任的处理
当不涉及第三人且雇员无过错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单独承担责任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是若雇员被依法认定为工伤,按照《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2条的规定,法院对于主张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诉求不予支持,此时应该由雇员按照工伤认定的程序主张给付工伤保险赔偿金。二是若雇员依法不被认定为工伤,雇员在执行用人单位工作任务时受到损害,并且雇员不符合工伤认定标准也不属于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要承担单独责任,用人单位依法被认定为侵权人。用人单位此时需要承担无过错责任并对被侵权人进行赔偿。
二、第三人单独承担侵权责任的处理
当雇员和用人单位在案件中均没有过错的情形下,第三人单独承担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若雇员参加了工伤保险统筹,第三人应该依法承担过错侵权责任,雇员在第三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同时也可以主张工伤保险赔偿。《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2条第2款规定:“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人民法院予以支持”。对赔偿解释12条的理解是,当侵权人为用人单位时,劳动者只能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请求支付保险金;当侵权人是除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时,劳动者拥有双重救济的权利,既可以向侵权的第三人主张损害赔偿,也可以主张工伤保险金的给付赔偿。侵权赔偿和保险赔偿是并列救济关系并非选择关系,法律设立该条款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因此,如果雇员是受到雇佣关系之外的第三人侵权,则其在进行相关工伤保险金给付之后,仍可按照侵权损害赔偿规则向第三人进行追偿。
2、若雇员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统筹并遭受损害,第三人要单独承担责任或者由用人单位承担先行承担垫付责任。首先,雇员不符合主张工伤保险赔偿的标准,不能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因为雇员是在执行用人单位所安排的任务时所遭受的第三人侵权,如果能够找到直接侵权人,由直接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如果找不到直接侵权的第三人,应该由用人单位先行垫付赔偿,用人单位对直接侵权人享有侵权损害追偿权。
三、用人单位和第三人混合过错侵权的责任承担问题
用人单位和第三人混合过错侵权,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若用单人位和第三人之间属于共同加害行为,那么用人单位和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此时用人单位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的规定。《侵权责任法》第八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雇员因用人单位和第三人故意侵权造成的损害时,因为两者有共同故意且行为具有违法性,不能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的规定。用人单位此时被依法认定为侵权人,用人单位和第三人作为共同侵权人而承担责任。
2、若用单人位和第三人之间属于共同危险行为,那么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责任承担,此时用人单位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的规定。《侵权责任法》第十条明文规定:若查明是第三人的责任,则由第三人作为损害赔偿的主体承担责任。若查明是用人单位的责任,因为这种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是法律所禁止的,所以不适用工伤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按照直接侵权人的角色承担责任;如果查不清楚该损害结果是由用人单位造成还是由第三人造成,由二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动者既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也可以要求第三人赔偿。
3、若用单人位和第三人之间属累于积因果关系侵权,此时用人单位适用工伤的相关规定,第三人按照过错责任原则承担责任。
首先,用人单位和第三人之间没有共同的故意或者共同的过失行为,并且每个侵权主体的侵权行为单独能够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其次,用人单位和第三人之间的加害行为累积在一起才共同导致了结果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由两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动者既可以要求第三人在加害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主张工伤保险金的给付赔偿。
4、若用单人位和第三人之间构成共同因果关系侵权,用人单位和第三人应该按照各自能够确认的责任的大小承按份责任。
共同因果关系存在的前提是两者不构成共同侵权,并且每个侵权主体的行为都不能单独产生损害结果,两者的加害行为的竟合共同导致了损害的发生。《侵权责任法》第12条的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第三人只承担与其自身相应的部分,因为用人单位应该按照工伤保险的途径处理,所以不能判决用人单位承担责任。也不能将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判由第三人承担,否则将会过于加重责任承担致使严重违反法律的公平性原则。
参考文献:
[1]占峰.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竞合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4.
[2]孙艳.特殊情形下发生的工伤该如何维权[J].劳动保障世界,2012(3):32-34.
[3]王永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界定[J].中国社会保障,2015(03).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对策
0.引言
建筑工业给我国经济注入了活力,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屡见不鲜,不仅仅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对一个家庭产生了严重伤害,新闻媒体和公民们越来越关注此类话题。因此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预防和减少此类工伤事故的发生变得尤为重要。
1.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致因分析
1.1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安全的管理制度和安全的防护措施是提高施工人员人生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相关的施工单位和建筑工地应该高度重视安全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将工伤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国家和政府对建筑工地的安全防护都有相应的法律文件和日常规范文件,只要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执行,除了建筑工人的操作不当,一般不会发生工伤事故。[2]但是在实际的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建筑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没有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构,很多员工在进入施工地的时候都不佩戴安全帽,甚至在高空作业的时候也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伤事故的发生比率只增不减。
另外值得一提的问题是,施工单位和企业没有专门的部门对安全施工进行监督和管理,比如面对工人不佩戴安全帽就上岗上位的现象没有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提醒,很多时候就造成了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工伤事故。
1.2市场管理不完善
市场是一把无形的手,市场支配和调节着经济发展的规律,一个稳定有序的市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减少不必要事故的发生。[3]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建筑市场极其混乱。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建筑施工单位一般都是以包代管,但是却包而不管,简单的说就是施工方和员工之间没有签订明确的合同文件,这其中包括安全责任。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前完成施工任务,很多建筑工地和施工单位都连夜加班加点的赶进度。员工在疲惫的身体状态下,再加上是夜间作业,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安全防护措施就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这是发生工伤事故的主要原因。
1.3施工工人个人素质较差
我们走访了周围的几个建筑工地,发现大部分建筑工人都是农民工,并且队伍在不断的壮大,很多农民工都抱着城市的发展机会大的心态成为了施工队伍中的一员。但是由于该阶层的员工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出现突况应变能力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2.预防工伤事故发生的对策
2.1建筑单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和“以员工为本”的原则,将工人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经济效益放在第二位。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一定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将安全施工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尽量减少夜间作业,工人进行高空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对其安全防备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那些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施工要求的员工予以劝解和教导,告诉其严重性,从而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
建筑单位可以利用一些标志性标语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比如在施工工地横挂“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安全第一”等警示标语,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的比率。
2.2规范建筑市场
国家和政府应该对建筑市场进行适当的干预,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单位和员工之间一定要在上岗上位之前签订一份安全保障合同,要打破传统的“包而不管”的不合理现象,在合同中一定要规范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明切的条例一一说明。坚决杜绝安全管理挂空挡的现象,坚决打击不合理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施工地。安全合同的签署有助于规范建筑市场,有助于保护双方利益,不仅仅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并且在出现了安全事故时候,可以有据可寻,减少推卸责任的现象。
2.3工人的自身素质要不断的提高
前文已经提到,大部分的建筑工人都是农民工,这是一个弱势的群体,他们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他们选择了大城市。但是该人群文化知识水平有限,大多没有受过过多的教育,因此法律意识淡薄,安全意识欠缺,若发生了工伤事故一般都难以维权。
为了保障自身的人生安全和经济利益,建筑工人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法律意识,在进入单位之前一定要签署正式的安全保障合同,以便日后维权。在进入施工地之前一定要仔细审查自己是否做足了安全准备,一定要从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自身安全。
3.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为了将工伤事故发生的比例降到最低,需要政府、施工单位和建筑工人三方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要加强管理制度;企业单位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自身安全,只有这样工伤事故的发生才会不断的减少。
参考文献
[1]丁传波,黄吉欣,方东平. 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致因分析和对策[J]. 土木工程学报,2014,08:77-82-87.
篇9
【关键词】 工伤;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保险
一、问题的提出
《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因其特殊性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角度各异,既有对上下班途中即线路等的讨论,也有对事故类型的讨论,本文着眼于“非本人主要责任”这一点,对其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条例》经过三次修改,内容更加完善,但是本条中上下班途中工伤要求“非本人主要责任”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某种程度上限缩了工伤保险的范围,不利于保护工伤者的权益,有待完善。其次,在交通事故中对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性质看法不一。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工伤保险性质和目的角度出发,审视认定工伤保险的价值,对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非本人主要责任”的规定提出完善建议。
二、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主体分析
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下简称交管部门)的职责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根据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检验和鉴定结论,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内容应当载明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同时还要送达当事人。交管部门根据法律授权实施对交通事故现场的责任认定,具有法定职能。
交管部门职权行使的具体方式有:按照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作为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要做到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公正的划分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责任。划分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责任方式包括:(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1]所以我国交通事故责任由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构成,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要求承担非本人责任,即是说上下班途中工伤者承担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这三种责任时才能获得工伤保险的救济。
如果在道路以外发生交通事故或者伤害,交管部门可以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应的规定进行责任的认定,但是应该根据当事人的行为以及在交通事故只能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过失程度为依据。
关于交通事故的法律规定的一大进步就是将不同类型的交通事故都纳入其中,避免了轨道交通事故无法认定的尴尬。因为交通事故认定是一个专业性和实践经验较强的技术,所以不同的事故类型应由不同的机关来认定。道路交通事故的认定由交管部门来实施;火车交通事故由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机关或者铁路管理机构制作认定书;海事管理机关出具客运轮渡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书;城市轨道交通的事故由相关政府组成的调查组出具调查报告。出具的结论性成果并不一定是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可能是调查报告或者其他材料。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实际的申请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职工、用工单位、医疗机构等部门要进行协助,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换言之,发生上下班交通事故后当事人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部门可以对交通事故进行调查核实,但是对调查核实的范围,以及调查核实的结果的法律效力如何?如果调查核实的结果与公安交通部门的调查结果相悖则如何采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否有权进行调查核实等问题没有做出规定。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证明;此处只要求当事人提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证明,并未要求申请工伤的当事人提交“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从严格的法条规定理解,对于工伤认定申请人并没有提交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义务,也就是说申请人并没有举证的义务,即使提交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仍然需要调查和核实。此处的证明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具体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还需要厘清。
对于认定工伤的申请,除了申请人提交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外的证据,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都可以进行调查核实。工伤认定作为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主体需要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做出认定。
3、法院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时,在认定是否存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本人主要责任”,应当以相关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结论性意见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等法律文书为依据,如果上述材料不能清楚地做出认定的,人民法院还可以根据其他证据进行审查。可以看出人民法院在审理工伤行政案件的过程中将事故责任认定书作为裁判的依据,可以进行审查。这肯定了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法律效力,但是司法机关也有义务审查交通责任认定书的合法性。分析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社会保险行政机关部门和法院在上下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中的职责发现,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于认定上下班途中工伤的重要性,以认定书为依据做出是否认定的决定,在这种特殊的工伤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做出工伤认定,对于确有争议的提交法院,由法院进行最终的裁决。这样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可能有其合理性,但是在社会发展今天,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居民素质逐步提高,仅仅将本人承担非主要责任置于工伤保险之下,并不利于职工权益的保护。
三、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伤害的工伤属性
将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认定为工伤,学术观点略有不同,赞成和反对者都有各自的观点。我国目前对于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标准的理论学说主要存在正常延伸说、重要条件说、和业务相关性学说、相当因果关系说等四种:
1、正常延伸说
“正常延伸说”认为劳动者上下班的路途中应当视为正常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的延伸,上下班途中的时间是为了执行职责,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行为,因此是工作时间的延伸,因交通事故遭受损害的,也应认为是工作时间之内的事,所以在工伤保险范围内应当包含劳动者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上下班途中虽非在工作时间与工作场所,但是劳动者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工作地点或者场所,因此劳动者上下班途中应视为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的延伸,与工作具有不可分割的相关性,也可以说是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应该纳入工伤范畴。[2]住所与上班地点的分离,使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劳动者面临的重要生命健康威胁,应该将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纳入工伤范畴,这将更有利于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充分发挥工伤保险的价值。
2、重要条件说
该学说认为在判断工伤原因时,要先找齐引起某一结果发生的全部条件,进而衡量各个条件在造成这个结果时的不同价值,并从中挖掘出那些与结果有特殊关系、对结果的发生起重要作用的条件。[3]这是因果关系理论在社会法中的运用。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的原因复杂,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劳动者因上下班工作而伤亡,在个案中的全部原因中衡量条件的重要性,并对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予以考虑并公平的加以权衡,只要属于工作的成分达到一定比例,将劳动者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认定为工伤就属于合理的要求。
3、业务关联性说
这一学说认为,纵然劳动关系双方严格遵守安全、卫生等方面的预防、注意义务,也无法完全防止事故的发生,所以为了保护劳动者及保障劳动者家属的基本生存需要,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需要特定主体做出牺牲即承担更多的义务,体现在工伤中就是需要特定主体承担与民事责任在性质上明显不同的补偿责任,即事故只要和工作有关联就可以构成工伤。上下班交通事故的高性与业务活动存在密切的关联性,所以也属于工伤的一种类型。[4]
4、相当因果关系说
是以“业务遂行性”和“业务起因性”为基准的二要件主义。业务遂行性基准是指劳动者依劳动契约在雇主命令、支配状态下提供劳务,即劳动者的行为属于执行职务,才会发生工伤的可能性;起因性基准是指伤害必须是劳动者基于劳动契约在雇主的支配之下所伴随的危险的现实化,且这种伴随性和现实化是以经验法则为判断的。[5]
经过分析笔者认为,上述四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其不同在于“正常延伸说”以侵权关系为基础强调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伤害是与其工作有因果关系;“重要条件说”在于查找发生交通事故的一系列原因,因为上下班途中是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工伤的重要原因;“业务关联性”强调上下班交通事故发生的必然性,要求对其进行补偿和救济;相当因果关系说强调了雇主对劳动者的支配和控制以及在支配下的危险的现实化,将工伤认定的范围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以上四种观点都有一定价值取向和选择,都具有说服力。将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认定为工伤使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是为了保障职工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关注弱势群体。维护受害职工的利益,体现了工伤保险立法的宗旨。不管采纳哪一种观点,将劳动者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发生工伤伤害纳入工伤保险范畴都具有法理基础,也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上下班途中工伤“非本人主要责任”对无过失补偿原则的突破
1、工伤保险制度中的归责原则
福利经济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理论基础,将社会福利问题和国家干预收入分配结合起来,工伤保险制度就是通过国家公权力干预私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从雇主那里征收一定的工伤保险费,统筹建立保险基金,专门用于救济符合条件的工伤劳动者。通过社会统筹的方式筹集工伤保险补偿,由社会大众共同承担雇主对劳动者工伤的损害赔偿责任,实现了工伤损害赔偿的社会转移。其本质是从民事工伤侵权赔偿的矫正正义,转为社会保险的分配正义。归责是依据何种事实状态确定责任归属的问题,在侵权领域因为损害别人的行为发生以后,要依据归责原则确定责任承担的归属。它是通过法律价值判断的结果,价值判断的依据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即依行为人的过错、已经发生的损害后果和公平原则,不同价值的判断导致不同的主w承担责任。而所谓工伤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是指以何种根据确认和追究工伤事故中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工伤保险在我国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不管发生工伤时雇主是否有过错,也不管工伤的劳动者是否有过错(但故意除外),保险人均应承担责任。根据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工伤保险事故的归责原则经历了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无过失补偿等三个发展阶段。其作为社会保险之一种,可以保护弱势群体,将社会损失降到最低。采取无过失补偿归责原则是社会发展的选择,可以更加及时有效的提供救济,发挥保险的价值。
2、在交通事故中规定“非本人主要责任”突破工伤保险制度的无过失补偿原则
在原来的劳动部于1996年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规定,只有“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上下班途中发生的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才能认定为工伤,即在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中承担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时才可以认定为工伤。2004年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将上下班途中受到的机动车伤害均认定为工伤,虽然仅包括机动车导致范围狭窄,但是抛弃了“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规定,进步不可谓不大。但是2010年颁布的《条例》采取了1996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关于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的规定,即要求“非本人主要责任”。现代的保险理论认为,在无过失补偿原则下,劳动者和雇主在工伤中的主观过错一般不会影响工伤的认定。首先,工伤保险制度具有救助和补偿的目的,非本人主要责任是交通事故的认定,不应该成为健全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障碍,工伤保险制度不应该去纠正劳动者的交通事故的责任。其次,如果因为劳动者或者雇主的原因取消对劳动者工伤补偿就是采取了过错责任原则,即因劳动者的过错而决定是否进行补偿。最后,为了防止道德风险,《条例》规定了一系列情形下不能享有工伤保险,而且以造成身体伤害为代价去获得高额的工伤补偿金并不是常态。
五、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伤害认定工伤的完善建议
1、回归工伤保险的社会法本质
社会法的性质被认为是为了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而存在,建立新型的社会契约关系,这种社会契约功能在于维系各个社会主体,使强势主体与弱势主体都能体面的生存,保障基本的社会福利。社会法属性是现代社会中的工伤法律和保险具有的特征,从民事特殊侵权法中剥离出来,类似于雇主工伤补偿责任的保险化,工伤保险具有社会法的属性,公权力干预私人之间的工伤事故的赔偿问题,将雇主或者第三者的赔偿责任转移到社会层面,通过社会大众分散风险,使社会更加和谐。
工伤保护原由侵权保护演进而来,在责任变迁的过程中,经历了劳动者风险自担,到雇主过错责任,再到雇主过错责任之推定,一直到无过错责任、合作保险,最后才成为现今的社会保险模式。[6]但是这并不否认工伤者与雇主是私法上平等的主体,雇主仍然具有赔偿的责任,赔偿责任导致工伤劳动者和保险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产生。无过失补偿制度并不同于侵权法中无过错责任制度,尽管两者都涉及到对受害人的赔偿或者补偿,不考虑受害人、侵权人或补偿人自身是否具有过失。但是他们有很多区别,无过错责任在侵权责任法中具有较为典型的形式,区别于工伤保险的责任。通过无过错责任向工伤受害者提供赔偿,本质上是一种司法救济方法。无过失补偿则是在国家的干预之下,雇主与劳动者达成的一种妥协性制度,无过失补偿本质上是公法对私法的渗透或者干预。通过法律形式强制性的规定补偿的标准及数额来赔偿受害者及其家庭的直接经济损失,维持其基本生活,将雇主责任社会化,并无惩罚雇主之意。国家权力介入私人法律关系的基础是为了对弱势群体进行倾斜保护,为弱势群体提供基准性、保障性的保护。
2、无过失补偿原则是上下班途中工伤者的现实选择
首先,根据法律规定认定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中承担非本人主要责任,要以交管部门、司法机关以及相关组织的法律文书为依据。这就可以理解为申请认定途中交通事故工伤的前置程序就是获得相关机关出具的法律文书,无疑增加了劳动者申工伤的难度,一整套的程序走下来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对于劳动者来说,负担不可谓不重。
其次,交通事故工伤的复杂性还体现在事故类型的多样性,并不是所有的事故都发生在道路上,城市道路的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对于交管部门来说应该不具有难度,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操作规则,但是对于其他地方的交通事故则更不好操作,如很多交通事故发生地并不是常见的城市道路,有可能是乡间小道或者偏僻的道路,加之部分交通事故为单方交通事故,并无责任划分,对于这类事故如何救济更是很难准确理解。所以对于所有的交通事故进行责任划分就有很高的难度,还要强制要求所有的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认定工伤必须进行责任划分无疑会产生更多的弊端,从工伤劳动者的角度来看,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完成工伤申请,增强规则的可操作性,无过失补偿原则更为适宜。
再次,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与“违反交通规则”相联系,无疑让人感觉到交通事故“绑架”了工伤认定,限制工伤保险的认定,限制工伤认定的范围,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也就无从实现。所以若要发挥工伤保险制度救治、补偿和救助的功能,面对上下班交通事故工伤情形,就不宜区分事故是否是由劳动者本人主要责任造成的。
最后,工伤认定是无需区分过错责任的。劳动者能否得到工伤保险的赔偿并不论其在交通事故中所负的是何种责任,即使劳动者在正常劳动中发生交通事故被认定为负主要责任,但这并不影响其享有工伤待遇,这体现了工伤保险的价值追求。如果劳动者在上班或者下班的过程之中所遭受的交通事故因其负主要责任而不能认定工伤,则是背离了工伤保险的核心价值。
3、明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法律性质
在交通事故工伤中事故认定书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根据工伤保险法律的规定当工伤劳动者在上下班交通事故中被认定为非本人主要责任时才能获得工伤保险的相关待遇。换言之,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的职工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将取决于责任承担方式,也取决于交通管理部门。可是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并未对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性质做出明确的规定,关于其性质存在鉴定结论说[7]和具体行政行为说[8]等不同的观点。首先,《公安部关于对地方政府法制机构可否受理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复议申请的批复》规定交管部门在交通事故中所做出的鉴定结论只能在事故中起证据作用,其内容不能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上一级机关重新认定。在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公安部对于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的观点,即鉴定结论而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其次,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交管部门行使职权的表现,通过运用其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就交通事故的性质及责任承担做出的分析判断,具有鉴定结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的特点。最后,鉴定解决的是事实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即鉴定的对象必须是专门的事实。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存在的客观事实进行鉴定并形成相应的鉴定结论即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时空过程和结果,其中结果一般以事故现场的方式呈现。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的分析各种原因和因素,做出正确、客观的事故责任认定。
4、取消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关于“非本人主要责任”的规定
2010年颁布的新版《条例》重新采用了1996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规定,即只有劳动者承担“非本人主要责任”时才可以认定为工伤。这与我国现行的无过失补偿原则相违背,与工伤保险的宗旨相冲突。有必要恢复2003年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即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处理上下班途中工伤问题时坚持无过失补偿原则,虽然看起来使雇主承担了更重的保险责任,但是雇主在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应当是其生产成本的一部分,雇主提品或者服务的价格应该反映其成本。将上下班途中工伤的赔偿责任赋予雇主,雇主就会将其生产经营中的风险计入成本中,然后再通过销售或者服务将成本转嫁于社会,让享受产品或者服务的人来承担一部分风险,实现风险的社会分散。
公司法中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公司不能仅仅以公司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还应当最大限度的承担相应的社会利益,公司肩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不仅关系到公司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公司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如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劳动者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9]雇主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要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负责,这涉及劳动者的根本利益,这也体现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根本理念。赋予雇主对雇员保护照顾义务也是文明社会对公司的要求。从平衡整个社会利益,减少社会群体强弱力量之间的差异,从寻求补偿社会之灾害的角度来体现民法的公平原则,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时代条件下的公平正义观。[10]所以应该赋予雇主更多的责任,通过承担保险责任将成本转嫁于社会。
5、对工伤认定机构的社会化
现阶段我国工伤认定机构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为国家行政机关有其优点和缺点。缺点就是认定机构不专业,不利于做出很好的判断。建议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改成为由专家组成的社会性机构,发挥专业优势,提供工作效率和认定质量,将认定结论作为鉴定结论,具有较强的证明力,在诉讼程序中作为证据适用,可以更好的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注 释】
[1]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六条.
[2] 梁三利.取消职工上下班途中事故伤害工伤认定应慎行.法学,2009.11.
[3][5][6] 郑晓珊.工伤保险法体系――从理念到制度的重塑与回归.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43.120-121.135.
[4] 陈碧贤.工伤认定之实质性标准初探兼论几种特殊工伤的认定.中国劳动,2006.08.
[7] 张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证据属性.中国司法鉴定,2009.2.72;刘东根.试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性质,中国司法鉴定,2003.1.40.
[8] 刘星,李娜.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救济途径研究.河北法学,2006.1.
[9] 刘俊海.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1999.6-7.
[10] 曹艳春.工伤损害赔偿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53.
篇10
一、矿山企业各类工伤案件情况分析
(一)履行职责受到伤害情况分析
第一,伤害部位情况分析。通过事故分析对比,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发生工伤的事故中,手部、足部最易受到工作伤害,约占履职工伤事故的60%。其主要原因是在生产工作中,员工因操作不慎或设备故障造成的设备挤压伤和切割伤、搬运工件和设备时砸伤、从高处跌落摔伤和不慎扭伤。对此,企业可以通过增加防护工具、添置防护设备、完善生产流程、加强安全检查、落实安全教育等方式减少此类事故危害。
第二,事故发生时间分析。员工在每日8时至10时、13时至17时的时间段内最易受到工作伤害,约占履职工伤事故的90%;凌晨左右时段也是工作伤害发生的高峰期,约占履职工伤事故的5%。
第三,事故发生阶段分析。工伤事故发生概率较高的主要集中在试用期阶段,人群主要集中在新员工中。以陕西太白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新员工的事故发生率占每年工伤事故的60%左右,大多是因为新员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反“三违”意识淡薄,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标准作业;而公司工作10年以上的老员工发生工伤的概率比较低,原因与老员工对操作流程的熟悉程度高、对井下作业环境的熟悉、安全意识强等有明显的直接关系。
(二)因公外出受到事故伤害情况分析
以宝鸡市矿山企业为例,因公外出受到事故伤害已攀升至工伤事故率的第二高类型,主要原因是:一是随着经济水平发展和对员工成长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企业在员工培训与开发、福利等方面投入程度提高,员工外出公干、学习比例上升,致使工伤发生的数量和比例相应增加;二是交通事故迅速上升,这是导致因工外出人员发生工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约占因工外出受到事故伤害的30%。
(三)上下班途中发生工伤事故受到伤害情况分析
员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的工伤事故主要是交通事故,在工伤事故中的比例也相对其他事故类型略高,且死亡率较高(事故死亡率高达17.8%)。
第一,交通工具分析。通过对矿山工伤事故分析对比,在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工伤中,95%的工伤员工是由于驾驶二轮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等或由其擦碰造成的交通事故。上述车种已成为威胁员工工作时间内生命安全的重大危险源。
第二,事故发生时间分析。交通事故是上下班途中发生工伤事故的主要类型,约占同类型的75%,早6时至8时是事故高发期。
(四)职业病情况分析
矿山企业属职业病的高发、频发单位,矽肺、噪声聋等职业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
二、矿山企业工伤事故原因分析
(一)企业管理层缺乏安全意识,安全工作不务实
近年来,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尤为重视,将其摆在“第一的位置”,但重生产、轻安全的行为仍然存在。特别是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其为了抢任务,不顾安全生产存在的隐患,凭侥幸心理蛮干,结果造成生产事故。部分管理人员管理职责失察、监管不当、落实不力,在检查效果上大打折扣、在后续反馈上没有形成闭环,本来可以避免发生的事故变得无法避免,造成了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过程缺乏有效监督
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是操作者进行正确操作的依据,企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是预防“三违”现象发生的重要手段。根据陕西太白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工伤事故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生产事故的发生都是操作者有章不循、违规操作造成的;大多数的工伤员工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则进行标准作业,胡干、蛮干,致使标准作业指导书只停留在纸上而没有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三)员工技术素质差
第一,青年工人多,心态浮躁、安全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侥幸心理、蛮干心理在生产中屡禁不止;再加上矿山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情况严重,工伤事故的发生频率一直居高不下。
第二,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不能保证100%。
第三,干部、员工安全的生产专业素养不能满足日常生产需要。
第四,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走过场。多数矿山企业急于求成,在安全培训上浮于表面,甚至弄虚作假。
第五,安全防护措施、劳保用品不按要求配备、使用。国家规定的职业病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用具要么不发放,要么不使用。
三、矿山企业如何有效减少和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一)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安全教育决不能懈怠。矿山企业可以利用班前班后会,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单位、部门内部或行业内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和暴露出来的安全隐患和漏洞;对作业流程不断进行规范、定置,对标准执行力度不断加强;对事故案例不断总结,保证有启发、有警醒。特别是要在新员工入职时的三级安全教育上严格把关,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培训要严格落实到位,在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操作技能、防护知识的培训上要保证培训到位、流程标准、观念正确。
(二)及时交纳工伤保险
一些企业为了规避工伤保险带来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不按照法律规定为员工参保,或者因为在企业员工人数出现增减时申报工伤保险不及时,导致员工遭受工伤时无法享受工伤保险。然而根据事故发生情况来看,企业往往为了节约开支而减少新入职员工工伤保险投入,导致造成的损失更大。通过笔者近些年来处理工伤事故的经验发现,工伤保险的重要职责是规避因工事故带来的风险。减少工伤事故对员工个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伤害,降低企业因工伤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使劳动者利益得到保护的同时更大地受惠于企业,对矿山类这种高危行业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因此,笔者强烈建议企业自员工入职之日起就为其办理工伤保险,以备不时之需;企业缴纳工伤保险时最好做到“应收尽收”,对劳动者做到“应保尽保”的状态。
(三)完善科学管理制度
再科学安全的生产制度、再强的安全生产意识,都是通过实施者在日常工作中去遵守和完成的,日常管理对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所以对企业而言,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工伤事故易发生的企业,要把安全问题提到领导层的高度自上而下地抓,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在事故多发地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语、标语标牌,方便员工辨认、牢记,能够起到显著的预防作用;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车间,对可能发生事故隐患的地点、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四)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完善的企业工伤制度
企业要从工伤发生、认定、鉴定、停工留薪期及解除(包含劳动仲裁)等流程中建立规范的制度及申报流程。当工伤事故发生时,使工伤员工本人了解申报工伤的意义,使企业有法可依,避免用工双方因工伤事故发生时的纠纷,降低劳动仲裁率。此外,企业应按照工伤部门所需资料及时向工伤部门申报工伤事故的医疗费、伤残待遇及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赔付的工伤费用,以确保企业垫付资金的及时回笼,在确保工伤员工利益的同时兼顾企业利益。
(五)定期和不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
矿山企业生产设备基本上都是长时间高速运转的,极易造成设备损坏或老化。企业定期和不定期停机检测、维护保养可以有效避免事故发生和生产损失;对生产工作场所的硬件检测也不能忽视,应把硬件设施、办公用具等也列在生产区域危险源的清单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