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范文
时间:2023-04-11 02:1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介融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科技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改革和进步,其中,传媒行业发展迅速,各种传播方式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的方式完成了从电子化到数字化的飞跃。从20世纪90年代起,媒体逐步进入了融合时代,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了媒体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网络传播新闻消息可以快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实现了消息传播的实时性,也提供了获取消息的多样化渠道。媒体市场正进行着一场变革,不再是单一的媒体传播,而是逐渐转向了多元化、复杂化的传播方式。数字报、I P TV、数字电视、电子杂志等新型媒介形态被纷纷推出,不同的媒体之间通过相互学习,达到媒体的融合交流,这也将是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教授普尔在1983年提出。他将“融合”视作媒体工业的变革力量,认为模式的融合模糊了媒介之间的界限,包括点对点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界限,主要指多种媒体传播过程中实现功能互补的现象。多种媒体的互相融合打破了以往单一媒体传播的局限性,取长补短,使其更加快速有效,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更具有竞争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首先,媒体特点互补。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传统媒体传播信息准确,但表现形式缺少新意,传播端口受限制。而新媒体如网络、视频等更加容易使信息传播多样化,甚至丰富多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媒体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传播,达到互动的目的,很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求,比如一件新闻事件在网络上传播,网友可以在网络上评论或转发等等,实现网友之间的沟通互动,使传播更加有效和广泛。这种互动性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传播的单一性和单向性,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对媒体的要求。而且,通过采用多样化的媒体传播手段,受众将可以从多个来源、多个角度了解到信息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加完整的信息。另外,将多种媒体融合,通过分析受众,可以很好地帮助传统媒体获得用户数据,并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及时的调整传播策略,以达到更高效的传播。
其次,是内容上的互补。报纸杂志等媒介受到版面的限制,电视和广播受到播出时长和地区的限制,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信息容量更大,限制的条件较少,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互联网为例: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过多的、冗杂的信息很容易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要想获得有用的信息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筛选,这无疑给受众带来了一些麻烦。另外,由于传播方式便捷,传播的内容更难以控制,难免有不真实的、甚至是有意图的虚假消息充斥其中,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改善。那么一旦,传统媒体和现代新媒体融合,在媒体传播形式多样化和多向传播的作用下,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将会有更高的参与度,传播过程也趋向于透明,可以相对减少人为因素等所导致的信息不准确现象。同时,通过不同媒介的互相整合,融合后的媒体实现了资源上的共享,实行差别化传播策略,让不同的受众群体及时得到想要的信息,这样的媒体将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发激烈,媒体之间的融合也是大势所趋,尽管媒体的融合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由于国家特殊情况以及媒体产业的自身特点,在融合过程中仍然要面对一定的挑战和困难,比如企业之间整合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媒体整合之后的发展策略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篇2
关键词:手机媒介 传统媒介 媒介融合
全球化的今天,新媒介的发展十分迅速,作为代表的手机正从通讯工具再向大众传播媒介转变。手机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介垄断的局面,使整个媒介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但是,手机媒介的出现不会使传统媒介消亡,而是与之互动融合,手机媒介与传统媒介相互依存、取长补短、互补升级,才是未来媒介传播市场发展的一条正途。
一、手机媒介与媒介融合
媒介又可称为媒体或媒质,所谓新媒介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介形态,包括网络媒介、手机媒介、数字电视等。新媒介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手机媒体,是由移动通信运营网络提供传播渠道,以手机为接收终端、内容营销商提供传播内容,兼有上网功能的个性化移动即时信息传播载体。
手机媒体的出现也是已有的多种媒介形态相互融合、演进的结果。手机媒体凭借高度的便携性、互动性以及可与互联网连接的优势,同单纯的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相比较,提供给受众更丰富的信息,用户可按需获取信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传统媒体与手机媒体的融合,可以有效细分受众群,获得较高的回报。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日趋发展,虽不成熟,却有着不可限量的前景。
二、手机媒介与传统媒介互动融合的形式
如何把手机媒介与传统媒介有效地互动融合,丰富人们的媒介生活是当下的一个难题。
1、手机媒介与报纸的互动融合――手机报
手机报是以手机为接收终端载体,将时政、社会、娱乐新闻和实用资讯等信息通过移动通信平台传递给手机用户并能上网浏览的一种媒介形态,它是传统报纸与移动增值业务相结合的产物。
无论何时,内容都是报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新技术必须与内容相结合才能成为被广大受众接受的媒介。新媒介在互动性、即时性、传播形式等方面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介,但目前,它们的内容却大部分依赖报纸等传统媒介。在数字化时代,报纸的角色应转换为“数字内容供应商”,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容生产”优势,打破媒介介质的壁垒,吸纳互联网、手机媒介等数字化的传播手段,延伸内容产品的传播渠道,发挥报业在内容掌控和终端营销方面的优势,打造多元化的产品形态,延长报业经营的产业链条。这样手机报才能真正成为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产物之一。
2、手机媒介与广播的互动融合――手机广播
手机广播目前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从广义上讲,即通过手机实时收听收看或下载播放音视频节目。
“手机广播”的出现为广播产业提供了一条崭新的发展思路,即对以往单纯依靠广告收入来维持广播电台的经营运作模式的突破。除了广告来源,广播节目的付费点播收听对“手机广播”变得切实可行。
“手机广播”催生的产业链条,创造了网络提供者、内容提供者和电信运营提供者的新型产业链条,这一链条正是传统广播产业梦寐以求的。付费收听的模式对于广播电台的经营理念来讲是一种变化,广播媒介在这方面应当加强同电信等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节目供应商”的工作,即以内容为产业链的轴心,在节目内容提供方面吸引受众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再取得电信运营部门对“手机广播”付费收听的支持。
3、手机媒介与电视的互动融合――手机电视
手机电视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具备电视媒介的直观性、广播媒介的便携性、报纸媒介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介的交互性。手机电视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传播渠道,使手机用户能够通过手机,以最快的速度观看最新的动态信息。
电视凭借其“声画并茂”的特点,从诞生伊始一直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电视依靠声音和画面直接地同时地作用于人们的视听器官。这种鲜明的愉悦性和艺术的美感性是之前的媒介所不能企及的,也是电视特有的魅力所在。手机与电视的结合,是媒介融合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手机媒介与传统媒介互动融合的发展意义
传播媒介发展至今,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的现象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iphone手机、微软的产品标准化联盟、广电与电信的合作竞争等,这些都是媒介融合的真实事例。现在,手机已经不仅仅是普通的通讯工具,它现在承载着更多的使命,所以,把手机媒介与传统的媒介相互融合是一种发展的趋向。
1、实现信息来源多渠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使用者的增加,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继传统媒介之后手机媒介的信息来源的重要通道。互联网自问世以来,就对传统的传播媒介产生了巨大的挑战,采编人员可以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搜索新闻元素,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可以说,互联网中海量的信息为手机媒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2、实现传播形式多样化
之前的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等传统传播媒介由于其自身的原因,传播形式单一,往往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播,用户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收传统媒介播放的内容,不能与用户产生互动。但是,手机媒介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媒介时间、地域、携带和交互等缺点,同时手机媒介也与传统媒介融合,取长补短,激发了协同效应,使之成为使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体,从而实现了“多对一”、“多对多”多样化的传播形式。用户不再被动地接受传递的信息,而是可以主动地获取信息,既是传递者也是者。
3、在互动融合中互补升级、实现双赢
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是在传统的媒介上继承发展出现的,是对传统媒介的继承,其无限化的传播、个性化的需求和时间上的即时性、沟通上的互动性的特征决定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新的传播媒介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消失。在某些方面,传统媒介虽然存在一些传播时间、个性化、沟通上的劣势,但是传统媒介发展了这么长时间,在内容上比新媒介要成熟很多,而新媒介的代表――手机媒介,多数的信息来源仍然是报纸、广播、电视。与此同时,用户对传统媒介封闭的传播渠道的安全性更加信任,新媒体多来自网络、手机短信的信息,其中有很多都是虚假信息,不良的传播渠道造成了用户的怀疑心理。新媒介和传统媒介的互相博弈的同时,适当对网络和手机特点的借鉴和移植有利于电视、广播和报纸更好地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
新媒介与传统媒介是竞争对手更是朋友,在竞争的同时更应取长补短,互补升级。由于传统媒介在“互动”上没有实现双向的信息流动,于是,谈话、书信、打电话等传统“互动”方式成为传统媒介争相使用的策略,可是这种传统的“互动”方式有很多局限性。新媒介很好地实现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媒介之间的互动交流。对于用户来说,运营商更加注重“互动”,这意味着用户的地位从被动向主动转变。这是因为,一方面,在选择媒介的方式上,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节目,他们变得更加自由和主动;另一方面,传统媒介与手机媒介、互联网的融合,可以使更多的用户在使用手机电视的同时能作为传播者或内容提供者上传自己的视频,这种互动融合可通过开拓崭新的媒介形态并满足用户的新需求,为用户提供信息传播的多种渠道,实现信息的分众化传播,更加细分化地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渠道选择。
新媒介和传统媒介的融合是实现共赢的必经之路,也只有这种发展方式能突破双方的瓶颈,如果操作得当,它将是媒介在电子时代实现优势的重要策略。但是,这种媒介融合不是单纯的形式上的融合,而是一种建立在合作关系上的资源与优势互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它可以使合作各方充分发挥自身的原有优势并且在当今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从而降低传媒集团或运营商运营成本,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利用,防止传播形式的模板化,减少受众终端引起的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将稀缺资源最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各方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种“互动”融合使得媒介能传递给消费者更优质的资讯,读者、听众、观众和网民能得到更充足有效的高质量信息。这种融合就是以“互动”作为出发点,手机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的互补升级,传统媒介需要手机媒介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手机媒介同时也需要传统媒介公信力的支持。融合后的手机媒介不仅有传统媒介的传播优势,同时也突破了传播媒介的局限,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遨游在信息的海洋。
篇3
【关键词】媒介融合 屏介媒体 新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媒体发展一个不容置疑的趋势,在理论上也成了传媒学界和业界当前最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有学者认为,三网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必由之路;也有学者在媒介融合终端的表现形式上认为3C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一个必然。①可以说媒介融合在如今的社会中充满着活力和张力。
那么,媒介融合的进程或曰方向究竟是什么样呢?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提出一个新词语来描述媒介融合的发展最终进程,以期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媒介融合健康合理的发展。
一、屏介媒体
在这里,不揣冒昧地新创一个词语:屏介媒体。顾名思义,屏介媒体就是以屏幕作为最终面向受众介质的媒体。当然,屏介媒体并不仅仅是指以各种各样的屏幕为介质的媒体,而且它有可能模糊现有电视、电脑或手机之间的区别而统一表现为一种同一集合的形式。换句话说,这种屏介不仅仅是指一种屏幕的表现形式,而且可能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一体化的媒体。
总的来说,屏介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融合媒介最终面向受众的介质形式,在这个层面上相当于指屏幕,属于低层面意义上的屏介媒体,比如当今最大的媒介融合之一――网络新闻媒体,就是突破了旧有报纸媒体的纸介质而把报纸屏幕化给受众;另一个是指融合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的媒体表现形式,此层面上屏介媒体则相当于一个真正的媒体形式,是高层面真意义的屏介媒体。相对于如今的媒体形式来说,这种媒体是更便捷更先进的形式。有可能未来的屏介媒体就仅仅是一块实实在在的屏介,媒体再也没有其他形式之分,有的只是屏介大小之别。通过这块屏介可以实现一切媒体的形式或者功能,比如说上网寻找信息,看电视来追求休闲娱乐,听广播以求监控社会,看报纸而获得知识等等。
可以大胆地预测和展望,屏介媒体就是未来媒介融合的终端,媒介融合的进程以屏介媒体为终点。
二、屏介媒体的现实端倪
在低层面意义上的屏介媒体也就是以屏幕为介质的屏介媒体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从五大主流媒体即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手机来看,只有广播和报刊自诞生之时起不是屏介化的媒体,其他三类都是屏介化媒体。而今在五大主流媒体之中尤以屏介化的媒体电视、网络和手机所占的分量和影响最大,尤其是网络,更是当今人们深受影响、离不开的一个媒介工具。
报刊和广播也逐渐走向屏介化,以屏幕作为它们最终面向受众的介质。2003年9月1日,江苏省的《扬子晚报》联合江苏移动和联通,率先尝试新闻以报纸的方式登录手机。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和北京好易时空公司推出的《中国妇女报・彩信版》,真正意义上的国内第一家手机报诞生,代表着媒介融合中纸质媒体向屏介化媒体转化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屏幕来阅读报刊。2006年4月14日,通过电子报纸阅读器显示着中国上海的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报头字样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电子报纸出现。②这种电子报阅读器有点屏介媒体的雏形,只不过它只能是屏介化报纸,而还没有把其他媒体的功能和作用集合容纳在一起形成多功能一体化。
在广播方面,1996年12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网站,通过互联网播出节目,这标志着中国网络广播正式诞生。广播屏介化的媒介融合终端之路凸现。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屏介化媒体在当今传媒界已经是一个不可或缺、无法否定的发展形式,也必将是媒介发展的一个具有潜力的融合途径,代表着未来媒介融合的终极之路。
三、屏介媒体作为媒介融合之路的成因
在探讨和界定屏介媒体的定义之后,下面来论述屏介媒体作为媒介融合终端之路的成因。“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在这种多功能一体化之中,屏介媒体是它最好的表现形式。罗杰・菲德勒阐述过: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③下面分而述之屏介媒体作为媒介融合终端之路的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数字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屏介媒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我们对马歇尔・麦克卢汉等学者的“技术决定论”有所保留,但是不可否认技术的力量始终是媒介融合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标志。新的传播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媒介的传播突破了时空范畴;尤为重要的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变革,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和“内爆”,使得媒介内容处于同一个平台(数字平台)之上,所有的传媒内容都将以同一的数字格式来存储,成为数字传媒;传统的单一属性(如平面媒体、音频媒体、视频媒体等)的媒介终端向视听多媒体终端迈进和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媒介融合脱离其早期局限于不同媒体间整合的状态,媒介与媒介之间的传统界限化为乌有,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内容得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共享;使得媒介与媒介之间的融合在数字技术时代开始出现了转向,各种媒介所提供的媒介内容开始以同样的数字形式流向了电视、计算机、PDA和手机这些形态各异的“媒介终端”,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媒介融合重心的转变。④此种重心的转移就是屏介媒体,也就是说,数字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屏介媒体在未来的媒介融合终端中占据着不可替代性。
第二,受众的需求是屏介媒体作为媒介融合终端之路的动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内容的增多,以及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不但变得多样性而且有随时随地需求的倾向。随时随地的需求要求信息必须突破时空之间的界限到达受众,要求媒介终端必须具有全天候的特性和便携性。而只有多功能一体化的屏介媒体才可以满足受众的这种需求。另外,受众的接受心理也是促进媒介融合的又一个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自一出生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视觉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视觉性比其他的感觉性更为重要和强烈。人类总是喜欢现实感性的世界,而屏介媒体给人一种视觉图形化的感觉,这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人类的需求。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媒介融合的屏介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市场的竞争是屏介媒体成为媒介融合终极之路的催化剂。市场竞争态势给媒介之间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方面,媒体为了生存必须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这导致了媒介融合的大方向和大趋势,另外也促进了媒介融合的屏介化方向。因为屏介化的媒体更适应大众文化的发展要求,是大众文化发展的反作用力。而且大众媒介的工业化或者说它的接受性要求媒介融合具有消遣性和娱乐性等,也要求媒介具有方便性和可接受性等。而从人类媒介发展史上可以看出,视觉化和图像化的媒介更具有亲近性。这也从客观上促进了媒介融合的屏介化的。
四、屏介媒体的特性及现实意义
屏介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形式,具有一些独有特性。这种特性包括屏介化、多功能一体化和便捷性等等。屏介化,不仅是无纸化,也不仅是电子化或者说数字化,这只是屏介媒体的技术基础。屏介媒体的另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如同现在的网络一样,是一个“黑洞”,任何东西都有可能被吸进去。屏介媒体是一个多功能一体化的媒体,它可以实现现在广播电视、电脑、手机和报刊等特有的功能而融合在一起,是强大的媒体融合形式。源于人们对工具简洁性的要求和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屏介媒体也具有很强的便携性和移动性。
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⑤作为一种新的尺度,屏介媒体必将给媒介社会带来巨大变革,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改变人们的传播观念,让媒介呈现社会的本来面目更加真实客观,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其《传播的结构和功能》提出并划分了传播的五“H”。在此依据他的划分,从传者、内容、渠道和受众三个方面来论述屏介媒体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1、传者的定义在这里主要指的是传播机构。屏介媒体的提出为传播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据报道,今年日本多家号称有众多热情读者支持的知名杂志受媒体竞争加剧的影响而相继停刊。业内人士指出,知名杂志相继停刊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主要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⑥其实,在新媒体的竞争之下,旧媒体生存压力剧增,如何在新世纪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各个传播机构的首要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展屏介化的媒体,把媒体的形式转换成屏介化的形式,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地促进媒介的发展。报刊延伸了人体的眼睛,收音机延伸了人体的耳朵,而屏介媒体却满足和延伸了人体的多样化,更符合媒介发展的要求和人们需要的丰富性。
2、在内容的层面上,屏介媒体的提出要求信息传播者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屏介媒体及时性和海量性等特性以及受众在屏介媒体下的接受心理本质,它需要信息传播者拥有综合的技能,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的技能,或者是计算机技术等技能。以往的分工不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传播者必须拥有多技能于一身。这也要求媒介教育的改变和突破。
3、屏介媒体的屏介化特性对终端商更具有实际意义。屏介媒体的提出对终端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需求生产厂商提升技术,从硬件方面来提供屏介化的媒体终端,促进媒介融合的进程。另外,还要求终端商加快技术的研究,适应数字化的进程,统一标准促进三网融合的发展,为屏介媒体提供充分的发展条件。由于屏介媒体的便携性和海量性的特征,使得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处于湮没之中,这也要求加强、提升和发展受众的媒介素养,以便受众能更好的接收和辨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综上所述,本文试图提出一个统一的概念来界定媒介融合的终极模式,为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和基础。■
注释
①3C融合的概念是在1996年前后提出的,主要体现了硬件的产品端,包括电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msumer electronic)的三合一。
②.
③(美) 罗杰・菲德勒:《媒体形态变化: 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年, p19.
④孟建、赵元珂:《重新界定和认识电视――媒介融合浪潮下的电视发展与媒介化社会建构》,《新闻传播》[J], 2007年(11).
⑤(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年.p33.
篇4
论文摘要:新媒体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一般指运用了新的技术手段、通过新的传播方式、通过新的终端平台以及包括新的应用手段的媒介形态。这种媒介最主要特点是与网络的嫁接,无论是因特网本身的搜索、浏览、观看,还是IPTV、宽频、移动手机电视的视频观看,都与因特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网络时代的到来,让人们获得非常便捷的信息享受,非常自由的话语传递,非常个性化的媒介选择。
一、传播媒介发展历程概述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他自己对于媒介即是讯息的解释是:“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媒介的杂交或交汇是显示真理、给人启示的时刻,也是新媒介形式诞生的时刻。”
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总会带来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艺术形式等。笔者曾读到《三联生活周刊》主笔苗炜在其博客上这么写道,美国新闻杂志《时代》周刊在做年终回顾的时候,“排版的灵感来自网页设计,看着就和看网页似的”,他感慨老的杂志媒体和新的网络媒体“真是全面互动起来了。”进而意识到“文字记者要担负更多的工作,这个趋势恐怕避免不了了,采访一个人,要为网站写一段,再来段视频……记者的任务更重了”。这样的感触,很真实,网络给当代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信息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观念,一种思维方式。
历史问题在于,媒介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终于进入了一个全能传播的状态。现实是历史的结果,要理解当今的媒介融合将会给媒体业带来怎样深刻的变化,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对媒体的进化之途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与检索。
1、报纸媒介
印刷术传入西方后,德国人古登堡(1400~1468年)于1450年创用了铅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速度,零散的报纸就渐渐风靡起来。其实,早在唐初,我国便诞生了最早的报纸《邸报》。《邸报》是官方主办,以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室的动态以及官员的升迁罢黜、任免、赏罚等方面的消息。十三四世纪左右的欧洲也曾出现了最早的报纸雏形“新闻信”,其内容是报道市场行情和商品信息。
1609年,德国出版了世界最早的定期印刷报纸《报道式新闻报》。这时的报纸,功能更加完善了,也非常考虑受众的感受了,在报纸的形式与内容上不断进行优化。几百年过去了,报纸媒介依旧在不断的进行自己的变革,如今,早报、晚报、党报、周报、月报等等冠名已令人目不暇接了。报纸的生存也遭受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维系报纸生存的广告服务显得越来越难了,主因就是媒介的日益繁荣,广告的日益分流。笔者认为,纵观报纸业几十年的发展,其本质实质是一场博弈,一场与报纸服务的消费者们进行的漫长复杂的心理博弈。
在其诞生的初期,人们以报纸这种用最小的代价获得非常多的信息的媒介为骄傲,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社会进化的又一里程碑。但发展到现在,报纸也出现了很多令人惊奇的变化,报纸品牌网站建设、电子版报纸阅读下载等“新鲜”事物已层出不穷了。报纸的新闻性也逐渐被网站、论坛、博客等分流,只依靠报纸这一种媒体吃饭的都快要饿死了。媒介的整合经营是近年来我国传媒界的一大热点,国际的传媒集团也纷纷入驻我国。
2、电视媒介
1925年,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成功的完成传送和接收画面的试验。1926年,他在伦敦作了公开表演。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正式开始播送节目,这是现代电视事业发展的开端,标志着世界电视业的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国电视广播的发展曾一度中断,战后才继续发展。1954年,美国试验彩色电视成功。从六十年代开始,电视传播手段由过去的地面微波传送、局部覆盖,发展到利用同步卫星转播电视节目进行洲际传播。电视也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平板电视到液晶高清电视,从无线电视到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从普通电视到未来的立体电视、数字化电视,。它在不断地进步、超越和完善。
电视功能多样,集报道新闻、传播知识、娱乐消遣、提供社会服务于一身,可以说,人们需要传播的所有信息,几乎没有电视不能传播的。电视的参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受之间的关系,正因为此,电视以势如破竹的优势迅速深入千千万万的家庭。笔者生长于农村,直至今日,父辈们谈起当年(上世纪70年代)看电视剧《霍元甲》的万人空巷情景依旧乐乎其中。人们开始从报纸的幸福中脱离出来,走进一个充满欢乐、新奇变化的影像世界。随着媒介科技的日新月异,新媒体也逐渐兴起。与西方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内地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还处于探索期,还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加强研究。
3.杂志媒介
较之于报纸与电视,杂志又具有其独特的生存空间,自从1915年的《青年杂志》的创办,中国的期刊新时代便被开启。在今天,由于杂志期刊也饱受互联网的冲击,杂志期刊生存的主要领域在学术与时事这两块,杂志的内容一般要较为知识化、专题化、深度化,其受众也主要是高级知识分子和高收入人群。
近年来,值得关注的是杂志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电子杂志如今也深受广大读者喜欢。笔者稍加分析,原因有三:超廉价(免费、内容更丰富)、高自主性(选择内容方便、受众数据搜集)、容量小(易传播、环保)。这种结合是成功的,因为它避开了纸质杂志的固有弱点(内容查找麻烦、昂贵、看完后处理麻烦),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本身的优点。美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开始了杂志的网络化进程,电子版、期刊数据库、新的期刊阅读软件开发等等方面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2003年1月,台湾的KURO音乐软件公司“飞行网”尝试着推出了一个以FLASH动画为基础,融入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的数字化互动杂志《酷乐志》,从而开了电子杂志在中国发展的先河。在与新媒体融合或新媒体技术开发等方面电视与杂志相比较,还是慢了几拍。当然,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是非常复杂的,这方面的原因,笔者也不回避。
4.互联网媒体(第四媒体)
互联网起源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加强军方的信息交流研制了军用ARPA网络,最初的ARPTNET只有4台主机,这是互联网的雏形,1990年6月,最初的ARPTNET正式退出,互联网开始向民间开放,开始成为民间传播信息的工具。
互联网作为全新的传播工具,拥有以往的传统传播工具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如不易掌握、信息多元、覆盖面广等,因此,尽管主流舆论挟政府权力力图改造互联网使之成为主流舆论场的附属分,但始终无法主导互联网的舆论导向,非主流舆论始终在新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某些时段在互联网上还出现了主流舆论与非主流舆论鼎足而立的现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因此而成为独立于主流舆论场与非主流舆论场之外的第三个舆论场互联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5、除互联网以外的新媒体
新媒体的出现为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工具,为社会舆论的产生与形成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主流舆论场与非土流舆论场的相互作用提供新的中间媒介。主流舆论场与非主流舆论场的融合中会产生许多障碍,如果有一个中间媒介做引导,无疑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新媒体的适时出现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目前,报纸、杂志、电视和国际互联网之间是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的,每一种媒介都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它们同时保持一种互相参与、互相渗透、互相联合的关系,借助于其它媒体发展自身。譬如,现在报纸可以为广播电视节目做宣传,也可以充当国际互联网的媒介,同样,互联网也能宣传报纸广播电视。
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息的出现比互联网更晚,它是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井达到一定的比率才能被称为媒体的。这种媒体具有先天的不足,例如,它只能在手机上传播,而在手机普及率较低的农村地区,基本上没有覆盖面。但是,不容否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人群中,手机短信息作为媒体的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展中。手机短信息的特点是:短、快、可以复制传播、覆盖面大和无线移动。由于手机短信息出现得比较晚,将其作为一种媒体来研究还不够成熟,甚至还有观点认为手机短信息不能称之为一种媒体,但是,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承载信息,而手机短信息毫无疑问承担了这一功能。
各类媒介都有自身的特点,一种媒介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介是不可能的。但一种新媒介的出现,会使原有媒介产生一些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各媒介对受众的争夺是长期的,各类媒介乃至同一类媒介中的不同单位间的竞争是激烈的,而且受商业利益驱动,这种竞争更趋白热化。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各类媒介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径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因为社会多元化和多样性发展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每一种媒介都有其优越性和缺陷,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并不仅由技术先进等因素影响其存亡。从这个角度来说,三大传统媒体不会因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至少在二三十年之内仍能顽强生存。
任何一种媒介的出现,都是由需求带动的。技术不能自发产生,传播也是只有在人与人之间才有意义。媒介是先是一种人化的产物,后才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
二、新媒体特点
正如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所说:“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实现真正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这是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可是,离开传统大众媒体,新媒体的“新”字将何以体现呢?媒介融合一定是现在包括将来媒介生态研究的最大课题。笔者认为,媒介森林将是未来媒介形态的基本存在属性,在这个森林里,有一套完整的、相互链接的循环系统。任何的媒体存在都流淌着他者的血液。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就是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
新媒体既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每个参与者,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都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又免除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当传播者想向大众同时交流时,不再不能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个性化内容。虽然它依托的基础还是技术手段的演进,但毋庸置疑,这种点对点的、富有个性的传播方式确实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传统媒体的语境设置决定了它的传播方式是“点对面”的形式。传统媒体的功能可以用窗口来形容。传者通过这个“窗口”可以自由地观看受者,而受者难以看到传者的活动。这种传播过程中话语权的不平等,决定了传播的单向性,也决定了传播中由于不能相互直接交流而带来的种种局限,甚至使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拉大。传统媒介依靠它所掌握的庞大采编队伍以及发行渠道,牢牢掌握着信息资源的拥有权。美国学者丹尼斯·K姆贝在《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利: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一书中指出,事实上,对资源的控制权乃是有关权利的内在的本质问题。传统媒体所具备的仅仅是“窗口”的功能,即拥有资源控制权的传者可以自己的观点。每年的央视春晚,媒体大张旗鼓地报道。一时间,媒体把它当成头号问题对待,醒目的标题、头号的位置,突出的版面等接连不断。一时间,围绕这个话题议论纷纷,实际上公众早就知道此事,但是这段时间内那样重视它,谈论它,只是由于媒介给与它最突出的地位而己。这如同对议程设置理论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伯纳德·科恩的一句话:“媒介在告诉受众怎样想这点上大多不怎么成功,但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异常有效”。
三、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心理分析
以下部分内容根据新标题整理一下。
正如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所言,在网络上人们依然害怕孤独,能够感受到“群体的压力”。但这是一个反向的螺旋,群体会通过“沉默”制造压力,而受众纵然会不服,却不一定保持“沉默”。一方面,少数意见的持有者有可能在群体意见的压力下重新审视,调整自己所持有的不同意见,产生从众的倾向,使意见服从群体,就如同研究者们所证实的那样,从众的行为并没有消失,只是程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因为网络群体压迫的对象只是个体性的载体,或者说是一个符号,他们也可能利用网络个人称谓与人格主体可以分离这一特点,摆脱原有的身份束缚,以新的面目出现、发言。积极地突破“群体螺旋”的沉默;同时,因为网络本身并不强调整体的“一致”,而且它也为“不一致”提供了多种逃遁的方式和场所,所以,还有一种情况存在,即他们不理会“沉默”,坚持己见或者挑战沉默,或者放弃沉默的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意见的持有者类似于纽曼视野下的“中间分子”,只是在网络中,他们的反抗力量会在群体之外其他群体中很快得到放大,从而转变为群体之间的差异,强化意见的分类,加深意见理解上的鸿沟。简言之,当我们用“沉默的螺旋”理论来对照网络群体的影响力时,我们会发现螺旋在网络上依然存在,但其得到的回应却不仅仅是“沉默”。在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受众观点的表达。在这里观点的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在这种“点对面”众化传播方式下,意见的表达和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趋同行动的过程。四、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策略初探
2008年3月份,国家广电总局2009广播影视科技工作总体要求,关于新媒体领域,提出了如下要求:加快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发展。利用互联网、通信网等新渠道,积极开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业务,探索符合高新技术应用特点、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发展之路。广播电台、电视台必须把发展新媒体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发展新媒体作为提升传播力的重要途径,努力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主力军。中央三台要进一步办好央视网、国际在线、中国广播网网站,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新媒体内容产业,努力满足多种平台、多种终端的需求,抢占新媒体发展的制高点。可见,新媒体的发展,是广电发展的重中之重。2009已过半,纵观国内的各大电视台,有一些台做得不错,但整体水平依旧处于摸索的阶段。
首先要在定位上拿捏得当。多伦多学派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传播媒介的变革,新的媒介的出现,无论它传递的特定内容是什么,它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种(某些)变化,这就是它带给人类社会的讯息。一种新媒体的出现,或者具体点说电视媒体着手利用一种新媒体,这本身就传递出这个电视台的价值理念。已有品牌的再定位,以及所利用的新媒体的品牌定位就突出地摆在了电视媒体的所有成员的。定位是品牌的灵魂,电视本身就是一个品牌,一座观众心目中的碑。把新媒体作为补充,正是目前国内众多电视媒体的做法,但笔者不敢苟同。二者不是一大一小的关系,也不是航行与加油的关系,二者应该是朝着统一的目标但用着不同的方法去努力的两个进取的好姐妹或好兄弟。平行着前进,但展现出异样的风采。
“2009年,央视网首先是要构建以视频为核心的网站概念,第二就是我们逐步要建立视频门户网站”,央视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文斌这样说。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曾在谈到央视网的终极目标时说到:“央视网的目标是建设充分体现我国国家水平和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网络电视台,成为面向全球的、多语种的互联网公共信息娱乐视听平台。”网络电视台,可以说是中央电视台新媒体建设的终极目标,它的诞生和应用,可以说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完美结果。笔者认为,这种定位很好,但问题是在那么多的竞争者中,如何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将是央视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其次要在宣传上进行隐性互补。电视台属于公共服务领域,受众比较广泛,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人群都会选择电视。目前广告主的首选依然是电视,不少专家学者也都说这种状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继续保持。笔者也不太敢苟同,针对像央视这样的王牌,这种说法当然没错,但是央视因为看到了没有新媒体也一样能让广告收入稳增,而缺乏一定的“忧患”意识,不注重新媒体的开发利用,那么可能在将来的媒介博弈中,央视会处于无法挽回大局的弱势处境。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市级电视台或县级及以下的电台来说,生存也可能会越来越困难,一些大的传媒集团的媒介分众化都已经向农村县级城市拓展时,当地的电视台如何应对,这又将成为这些电视台的令人头疼的难题。只有深切把握住这种水浓的关系,才能在媒介的传播行为中进行精细任务分化,但要立足于大众的接受心理与信息消费需求。将信息进行整合式交互式隐性传播,制造信息热点,衍生信息品牌。新媒体有电视媒体所达不到的效果,只有对一些节目进行比较分析,看是在网络、宽频或IPTV上投放好呢,还是在电视上投放较好。
再次要在整合的深度上下足功夫。电视与新媒介的整合不能只做表面文章,网络媒体的发展更多的是体现在参与知晓网络的人的剧增,面对更为复杂的人群,如何进行有效的深度传播,电视台将面临更为巨大的考验,在整个央视节目体系中,笔者认为在深度整合上比较成功的应该是CCTV-6电影频道,通过网路,便可以对受众进行精细划分,电影频道通过网络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性,通过电视将这种互动性进行深加工式(把网络传播看作天然式传播)的传播。电视,可能感觉不到观众的真实情感,但网络的点对点式参与式传播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再通过电视让更多的人了解背后的那个动人的网络世界。两者的相互作用经过好几道工序,然后在参观者这一节点上进行脑力深加工。经过一段时间后,二者便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了。想起任何一家,都自然地会想起另一家。
最后要在整合的灵活度上进行完整把握。面对突发性事件、重大社会事件等,电视媒体一般会获得足够好的收视率,但是这样的高关注度的事件,仅仅依靠电视媒体够吗?很多观众有话要说,怎么说?仅仅提供一个网络平台让你尽情合法发挥才智够吗?大众的信息需求,电视其实满足有限,这时,电视媒体就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新媒体,进行灵活传播。对可预知事件提前进行充分信息准备。对于突发事件,电视媒体则有必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库,将一些视频、图片、信息资料要进行保存,不断累积充实自己的资源库。采取多种灵活的信息传播途径,争取第一时间、第一速度将信息传达到位,同时媒体本身也要懂得灵活面对各种媒介生态危机。目前国内的媒介生态研究还处于经验总结阶段,还未上升为一种成系统的理论。在媒介整合中,进行灵活式运作,将媒介生态危机最小化。
五、总结
传媒界最近几年兴起了一个热词,那就是新媒体,蓬勃的发展态势导致学术界对新媒体的研究进一步加强,纵观2005年到2009年的学术期刊,新媒体一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很多文章从各个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呢?一般认为“新媒体”就是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读者不仅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提供甚至创造信息,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站在电视台的角度,信息传播的个性极大化、快捷简便的极大化让电视台让很多电视受众失去了依赖。在新媒体的视觉冲击下,思维模式和参与心理的变化必然带来思想观念及其表达方式的变化。网络时代受众思想观念更加开放,更趋多元化;和表达观点具有高度的自由和良好的保护性,这都将改写传统大众传播学上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当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花费在手机、电梯、公交车、电脑等时,电视也真的应该有一点忧患意识,积极开展有效、紧密的合作活动,将与新媒体的融合打造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媒介品牌。
时代还在不断向前跃进,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已是一个让人每天经历惊奇分享惊奇的伟大时代。站在一个时代的超高点,看清传媒发展本质与走向,细心触摸传媒发展的每一次脉搏的震动。实现电视与新媒体的成功融合,将会成为传媒界变革的最大事件。
参考文献:
[1]陈培爱.中外广告史[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8月第二版
[2]王文静.全面数字化:广电的新媒体冲动[J].中国数字电视2007(4)
[3]柳斌杰.新媒体现状与趋势[J].青年记者2007(4)
[4]高畅宏.新媒体发展现状与趋势浅议[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2)
篇5
当今,电信、广播电视、出版和计算机等产业之间的融合正如火如荼。相对传媒产业而言,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革命。首先,几大产业的价值链节纵向分离,在横向交相融合,传媒产业的生产、传输和接收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这一革命中已经观测到的变化和即将发生的变化使我们不得不将此前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视为“传统媒介”。其次,几大产业价值链节的交相融合重塑了市场竞争格局,而数字化时代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又重新定义了企业的最优规模边界,传媒市场结构正发生巨变;在政府规制上,传统传媒规制的市场基础正在消失,原有的纵向分业规制遭遇根本性挑战,世界各国的传媒规制正在经历历史性转型。西方发达国家走在这场变革的最前沿,而中国亦于2010年推行“三网融合”试点,应对媒介融合的传媒规制改革迫在眉睫。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业三个部门如何从产业分立走向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如何改变传媒业的原有市场结构及其竞争格局?产业融合如何对传媒规制理论产生影响?西方国家在融合时代如何进行规制改革?中国应如何从西方国家的融合规制趋势中获得启示,在传媒、通信领域建立融合规制?这些问题是传媒经济研究中的前沿问题,该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该书先从理论层面对传媒、电信领域的产业融合,传媒业的市场结构与传媒规制的演进趋势这三个方面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探讨,然后选择了一些样本对西方国家这三个方面的动态进行了考察,最后结合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实际,提出了中国融合规制建构的基本思路。在研究体系上,全书分为融合、竞争与规制三条主线。三条主线貌似独立,但事实上自然相连,是一个逻辑整体:几大产业的融合导致传媒业竞争格局的颠覆性变化,融合和变化的竞争格局又致使传媒规制的彻底变革。因此,全书逻辑体系缜密,研究思路清晰,这在类似的研究中是引人注目、值得赞赏的。
对传媒业的融合、竞争和规制这样一个前沿性的选题,肖赞军博士在三年研究沉淀的基础上,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提出了极富启迪性的创见:
在理论层面上,该书的重要贡献在于:①阐明了媒介融合过程中传媒业产业结构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换的具体过程。尽管已有文献对这一“转换”规律有所阐释,但其转换过程却未能尽释,甚至被处理成一个“黑箱”,该书打开了这一“黑箱”,详细阐释了其转换过程。②揭示了媒介融合进程中传媒市场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尽管由于传媒与电信之间可以相互进入,融合对竞争的强化在已有文献中一直被津津乐道,但该书阐明了未来传媒市场结构的嬗变不尽如此,竞争被强化的缘由也不尽其然,指明了未来传媒市场中竞争与垄断“双双被强化”,二者“共生”。③该书阐明了西方国家传媒规制在产业融合进程中的演化趋势。
篇6
【关键词】三网融合;媒介融合;特点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54-2
一、广电作为主体之一直接参与“三网融合”
传统媒体中只有广电作为主体直接参与到“三网融合”的进程中,其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下,与电信、互联网进行业务方面的融合。围绕媒介融合产业的几个核心成员,即传媒、电信、IT和电子终端,融合壁全最高的就属广电业和电信业。因为两者都属于垄断行业,并且独立发展的轨迹和空间都已固化,-它们的融合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媒介融合的进程。
二、纸媒(报纸、杂志)借力“三网融合”
如果没有“三网融合”的第三极——互联网,“三网融合”似乎只是广电和电信之间的竞合,互联网改变了竞争规则。所有涉及内容生产、发行的传媒业,特别是曾经作为内容提供“大户”的纸媒(包含了报纸和杂志),无不被网络数字化时代裹挟,冲击甚至颠覆了原有的格局,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因此,纸媒唯有借助“三网融合”的技术和产业背景支持,才可顺利完成纸媒的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媒介融合。
三、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催化”媒介融合
随着近几年通讯、IT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从原来的门户网站、电子出版物、网络电视的形态延伸至数字广播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更加广阔数字媒体领域。IPTV、电子出版、门户网站等具体形态的新媒体如何参与到媒介融合的进程中,己经在广电、纸媒两部分内容里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不再重复。本小节重点阐述的新媒体主要指依靠“三网融合”主体之一的互联网而发展、融合的新媒体,并将其归为网络新媒体和手机媒体两大类进行系统性分析。
四、“三网融合”下媒介融合的特点
“三网”背景下传统媒体、电信、互联网的互动、渗入,基于云计算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瓦解了各媒介组织原本的核心竞争力,解放了内容、渠道、终端等对融合的束缚,媒介融合呈现出平台化、交互性、角色多重性、产业化等显著特征。
(一)平台化
源于工程学中平台的概念,指方便施工或生产的工作台。这里的平台化指一种中间性形态,是参与传媒产业链的各元素的集散地,并在此发生资源的聚合、关系的转换以及影响力的扩散等复杂的组织行为。
“三网融合”前,媒介之间限于简单的平台对接,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巨量的渠道、平台,由此给媒介融合带来了显著的平台化趋势。平台竞争是“未来三网融合下媒体信息产业最突出的特征,并具有高度的破坏性”:一方面,它提供了海量而丰富的创造和传播平台,另一方面,由于二者的平台上都聚集着数以亿计的受众群体,专业内容制造者因而拥有了传统渠道无可比拟的发行或影响力扩散途径。在“三网融合”提供的技术支撑和产业背景下,许多媒介组织提出“全媒体平台”的战略,借此在媒介融
合大潮中占据有利位置。例如近两年,报纸、广电等传统媒体纷纷尝试利用内容、渠道等原有优势,打造“内容平台+社交平台+工作生活平台”的综合平台。
媒介融合的平台具有开放与多样性的优势,其既可以看作是一个网络概念,即各种层级不同的应用平台组成的阶梯式虚拟架构,也能是移动终端设备、自媒体、搜索引擎等具体的平台组织。“三网融合”背景下,媒介组织不向平台模式学习,很可能被平台的引领者打败,或者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或者沦为媒介融合竞争中专业的“打工者”。
1.移动设备平台
在相关政策与法规的限制下,报刊、广电等传统媒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初级的媒介融合。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手机操作系统、通用借口、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等手机终端方面的改进,移动设备平台成为媒介融合的新宠。
以苹果为典型代表的移动设备进入人们的信息消费产业链中,开启了一种以终端构筑平台的模式,迎来了“Anytime,Anywhere,Anyway”移动传媒时代的新纪元。苹果并没有为其手机捆绑过多的功能,而是把大量的精力用于打造一个具有完美用户体验的终端产品、开发具有开放程序接口的手机操作系统,以此形成的网络效应来构建一张无形的虚拟网络,再通过iTunes后台,把前段的需求与后端的应用程序供给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具有交叉网络效应的多边平台。
据国内三大运营商披露的最新数字,截至2012年1月份,我国的手机用户数己达9.8758亿,并将很快突破IO亿,其中3G用户数为1.3571亿。伴随日新月异的3G,4G等通讯技术,越来越多的媒介组织瞄准了庞大的手机终端用户群体,如《第一财经周刊》、网易等新老媒介都推出了各自的iPhone及iPad客户端下载,南方周末新媒体在App Store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除了主营产品iPhone和iPad版的南周阅读器之外,还利用《南方周末》口碑不错的作品进行二次售卖以实现内容的再增值,如新年献词汇编、专栏作家笑蜀、焉仔烈山文集等。
2.搜索引擎平台
在信息爆炸时代,搜索引擎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新闻、生活资讯等信息几乎都能在搜索引擎中找到,谷歌、雅虎、百度等搜索平台已然成为数字生活中“一切事物”的制造者。2012年3月1日,百度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新浪微博内容己加入百度实时搜索,至此,我国几大主流微博平台(另包含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全部实现了百度的实时搜索,这意味着在百度的搜索结果中实现了实时显示与关键词相关的最新微博内容。事实上,百度等搜索平台在信息提供方面的强大并不是依靠其庞大的编辑组织和生产队伍,而
是聚合了来自系统外的各种力量,形成“1+N”的云团效应:1代表信息消费需求,由此带来了流量、传播力度等排他胜优势,N则指代希望借助“1”的影响力达成双赢的外界力量,并构成了搜索平台上源源不断的无限资源。
传统媒体既能以“N”的身份,借助百度等搜索平台增强传播影响力,也可以主动出击成为搜索引擎平台的参与者。我国传统媒体很早便开始自建网站,希望通过网络较强的容纳能力和传统媒体海量内容的优势实现报网、网台的互动,但网站信息搜索功能的缺失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瓶颈之一。
在报网融合方面卓有成效的纽约时报网站一直积极探索、优化站内搜索功能,除了丰裕的内容信息和细致的各种子栏目外,便捷的搜索操作也极大地增强了受众对网站的粘合力以及母报《纽约时报》的新闻品牌度。
3.社交网络平台
互联网发展进入Web2.0模式,信息聚合、分享、开放等特性催生了大量的社交网络平台,如Facebook,YouTube、微博等已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网络平台。仅仅两年半的时间里,新浪和腾讯微博的用户数加起来就超过了3亿,Facebook每天大概有5亿人创造信息、传播信息。以新浪微博为例,它既是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媒介平台,整合了当下最热门的各种应用,包括移动互联网、互动分享的社交网络、即时通讯以及搜索等,能让用户享受“一站式”服务的便捷;新浪微博又可以看作是一种新媒体,不仅有各种文字信息,还生产出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形态的产品。
两年来,媒介组织己经逐渐学会利用Facebook,YouTube{微博等流行的社交网站平台来自己的内容,或者分享其他有用信息。对传统媒体而言,既可通过社交网络平台的转发、评论等应用功能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建立起更加具有勃性的关系网,还能借助新媒体拉近与年轻受众群体的距离,巩固并扩大传播面,并增强品牌核心力。
(二)交互性
交互性在传统的信息传播中其实一直存在,其早期的表现形式主要为读者来信、热线电话等简单的效果反馈模式,媒介融合后则出现了论坛、跟帖、博客等较为复杂的群体性互动,经过短暂的过渡,“三网融合”带来的一系列技术变革对交互性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和以iPad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介入,解构了原本线性的交互模式,交互性在传播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媒介组织在融合进程中进行的传播模式的调整也需要与时俱进,只有迎合当下的交互性才能满足受众的各种价值诉求。
技术支撑带来的传播变革。通信、终端等技术支撑带来了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其在传播领域的表现之一是,Web2.0的交互性在内容制作、传播与反馈方面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线性传播的模式遭到进一步解构,传播的各环节出现交叉、模糊、融合的趋势。内容制作方面,手机录像拍照、数码相机等高科技产品的普及进一步降低了新闻、音视频等内容制作技术的门槛;博客、拍客、微博等新平台的兴起大大拓宽了传播渠道,即使没有受过正统的新闻教育或媒体训练,传统的受众也能通过网络传输、分享自制的节目,或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既能作为报道者进行讯息的传输,还能借助海量的信息渠道核查媒介组织的信息。
顺应交互性的趋势。2011年新闻集团推出全球第一款只在平板媒介发行的数字报纸—The Daily,这份既不以纸张为传输载体,亦不依赖网页呈现的数字报纸,旗帜鲜明地提出要顺应传媒的交互性趋势,“借用iPad独一无二的交互能力,创造世界一流的资讯内容,为读者提供最佳的新闻体验”。
交互性既能满足读者对参与性的价值诉求,媒介组织还能充分利用其具有的社交功能特征来确定选题、扩大新闻源、增强深度性评论、了解传播效果等。目前,我国多数传统媒体推出的iPhone,iPad版本都提供了一定的交互运用,如微博、邮件等各种形式的分享以及评论、收藏功能等。在南周阅读器和在iPhone的阅读界面上都能看到操作简单的互动应用,诸如南周的“民调”栏目还可当做寻找新闻源等功能的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张沛.竞争环境下的美国“三网融合”[J].通讯世界,2002(5).
篇7
关键词:媒体融合;广播;台网融合;
目前“媒介融合”的定义很多,角度、侧重各有不同。如亨利•詹金斯的强调其融合过程的综合性与社群性,即“跨越多个平台的信息流动,多种产业间的沟通与协作,以及多层媒介资本结构间相互流通与利用的探索”,同时他还提出媒介融合是“存在于新旧媒体间隙的媒介受众的迁移行为”。也就是说,媒介融合不只是技术层面的,也直接关系到不同媒介受众的转化。在媒介融合语境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不是谁要吃掉谁、消解谁,而是要共同存在、协同发展,让整个媒介集合体实现效益最大化。
1台网融合——广播媒体融合的路径
对广播而言,媒体融合的有效路径就是要实现台网融合。本文认为,广播的“台网融合”就是广播与以网络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融合,就是要实现广播与以PC终端为代表的互联网,以智能手机、ipad等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的双向互动与融合发展。
1.1台网融合的必要性
当今是媒介形态多样化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分化,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日趋成为主流的媒介形态,传统广播的受众在分化,受到较大冲击。因此,“台网融合”成为广播发展的大势所趋,形势紧迫。其目的从较低层次讲,是为了拓展广播的传播渠道,转化并扩大受众群体;从较高层次讲,则是为了进一步延伸、拓展广播电台的传播服务,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发挥好引导舆论作用。
1.2台网融合的可行性
台网融合的可行性是基于不同媒介形态各自的特性、地位、作用与互补性。一方面,传统广播的传播形式单一,容纳不了新媒体的视频、图片等传播形态,但从长远看,必须主动融入新媒体,将声音这种传播形式作为新媒体传播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视频、图片等并列,延伸传统广播的传播途径,将部分互联网用户转化为广播的受众;另一方面,新媒体有传播的优势,极具包容性,可以并且需要容纳传统广播以丰富其传播内容、传播形态,这样可以将部分广播的受众转化为互联网用户,扩大影响力。
2台网融合的策略层次
本文认为,台网融合是要将传统广播和网站、微信、APP等新媒体有机整合,形成多种媒介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之下,广播、网站、APP等是并列的、处于同等重要地位的子渠道、子平台、子终端,要共同实现对同一信息源的多渠道、多终端、立体式传播。这需要从“技术层面的融合”与“机制的创新”两个方面入手。
2.1技术层面的融合技术
层面的融合主要是技术平台的搭建和传播矩阵的构建,比如网站的建立,微信公众号、APP的建立与推广等,并且使不同传播形态、不同终端能够协同发展,有效互动,融为有机整体。这是台网融合的硬件基础。
2.2机制的创新
人力资源和内容资源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机制的创新要紧紧围绕这两个方面开展。主要包括创新组织架构和实现流程再造。
2.2.1创新组织架构
以人民广播电台为例,目前人民广播电台除了各传统业务部门外,还建有新媒体中心。新媒体中心主要运营中国之声网及APP,其他各部门除了做好传统广播外,也都在探索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在目前的组织架构下,广播、网站等不同的子平台分属不同的部门,主管人员不同,业务相对独立,各自为阵,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并默契、有效地协同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因此也不可能形成多种媒介的深度融合发展。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台网融合”,必须创新组织架构。包括两个层次。
(1)部门、机构整合。全媒体报道涉及采编、全过程,需要不同部门协同作战,为便于各项工作的协调、有序开展,就要对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整合。如果广播、网站的下属各部门仍各自为阵,则会仍然停留在互动阶段,难以实现最终的融合发展。本文认为,新闻节目的融媒体发展应该组建“全媒体新闻节目中心”,在这一大的机构下,设置适应全媒体新闻报道的各下属部门。新组建的“全媒体新闻节目中心”,只是负责新闻节目的采编、制作、上传,而不负责技术层面上的运行、管理、维护。
(2)人员整合。传统的广播媒体发展时间长,拥有强大的、训练有素的采编队伍,而网站基于“台网融合”下的全媒体发展需要,以及上述部门、机构整合实际,需要进一步对各部门的人员进行整合。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人员的合并。比如将广播记者与网络记者合并在同一部门里,但分别采制不同终端类别的稿件。这样见效快,但人力资源成本较大。二是人员的角色转型,比如通过学习、培训等,将传统的广播记者转型为融媒体记者,不光会用录音笔采访,也应该会拍照,会写广播稿,也会写网络稿,等等,成为“全能记者”。这个过程比较长,见效比较慢,但长远来看,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
2.2.2实现流程再造
篇8
1什么是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先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所提出的,原本的意义指的是各种类型的媒介表现出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发展动向。它的概念包含着狭义与广义两层意义,狭义上指的是将各种类型的媒介形态“融合”起来,以实现“质变”,进而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包括了:数字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就广义而言,“媒介融合”其范围更为广泛,当中包含了所有的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结合以及融合,其不但包含了媒介形态的融合,同时更包含了媒介作用、传播方式、所有权以及组织结构等不同要素之间的融合。
2媒介融合下的现状与问题
2.1虚假新闻泛滥新媒体的涌现,媒体形态的丰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飞跃。但是,在其拥有积极意义之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有部分媒体总喜欢从“网友曝”当中“找新闻”,这也是导致假新闻产生的一个原因,一样是不容忽视的。比如2014年出现的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香蕉得艾滋病濒临灭绝等假新闻,便是某些网络媒体相互转发而发酵起来的。像上述的假新闻,没有进行深入调查便已经被进行,容易导致严重的影响,更严重者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繁荣。
2.2新闻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媒介的融合,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与空间,然而同样会存在着不足,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包括其侵害了一般人的私隐,直到最后不得不走司法途径的情况也经常出现。例如:“人肉搜索”便是典型的案例。如此不但需要受众拥有较高的判断能力,而且也要求政府有关机构必须要加强管治力度,例如实施上网实名制等工作。
2.3信息的同质化在媒介融合形势下,信息的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媒介融合使得信息量急剧提升、传播速度逐渐加快的同时,也让新闻原创性逐渐下降,致使新闻同质化问题不断提温。常常会发生相同的一条信息,于不同媒体上被报道其报道方式与形式均是相类似的,甚至有些报道更是从标题、内容乃至结构均是完全相同的,然而却来源于不一样的媒体以及记者,如此的同质化现状不但大大浪费了媒介资源,而且更使得媒体的公信力下降,钝化媒体工作者的创新能力以及深度加工能力。
3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3.1政府规范法制,防范虚假新闻、网络暴力的发生目前,虚假新闻泛滥,网络暴力事件经常有之,导致其出现的原因除了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社会各界具备了更多新闻传播的渠道、而且受众自身素质普遍较低等因素外,还因为现今我国政府法律法规存在空白以及漏洞所致的。只要政府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规范,并实施大力的宣传与普及,才可以让大众明判是非,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在当今,准则缺乏的形势下,常常让大众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只不过是无心的一个动作便有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所以,政府需要尽快地有针对性的明确法律法规的限制,避免虚假新闻、网络暴力事件的频发。
3.2对社会及受众实行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今信息泛滥的媒介环境下,社会受众必须要具备正确的是非观以及判断能力,能够科学地判断信息是否有用,这便需要对社会及受众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各社区的宣传栏,政府官方网站,各大媒体等定期对于信息泛滥时代,公民应该培养的素质以及信息筛选方法,网络防毒等相关知识,以让大众能够对存在的不正当的信息实施科学的判断,并规范好个人行为,从本质上实现尽可能的降低虚假、垃圾信息泛滥、信息同质化等带来的负面作用。
3.3重视内容创新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避免新闻内容的同质化,应该要重视内容的创新。懂得依照目标受众的价值定位以及社会立场以决定媒体在信息采集、处理以及话语表达上面的差异性,在新闻策划、采访、产品制作以及广告营销等环节当中做好统筹规划工作,让采集到的信息资源于不同媒体上实现合理分配,以适应不同媒体特质的新闻产品。
4结束语
篇9
【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媒介选择;受众注意力
【Abstract】From analysis of the feature ofmedia convergence era ,analyse the action of receivers mediachoice ,approach thecountermeasureof attractingreceiversattentionbypublic relation,advertisement, building marketandsoon.
【Key words】the era of media convergence;media choice;receiversattention
著名商界大师托马斯・达文波特在《注意力经济》一书中指出::“短缺的只是人的注意力!”
“今天,注意力是企业和个人的真正货币;
资金、劳力、信息和知识都供应充足;
创业容易、接近顾客和市场、开发战略、建立网站、设计商业广告都很容易;
电信带宽不是一个问题,但人的注意力的宽度却是个问题。”
注意力是什么?“注意力是对于某条特定信息的精神集中。当各种信息进入我们的意识范围,我们关注其定的一条,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行动。”
当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媒体经济成为注意力稀缺经济。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媒体经济的两个主题是如何获得稀缺的注意力资源、如何高效并规模化利用注意力资源。
一、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介特征
媒介融合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的,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说,媒介融合具有如下特征:
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出现的。技术的融合,主要是指所有媒介内容的数字化。当文字、图像和声音都被转化为数字信息以后,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就被大大扩展了,这就是使得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之间自由流动。如“电子报纸”就是将报纸搬上网络,但在编排方面甚至版式设计上都保持着原有的报纸风格;还有“网络电视”,人们通过机顶盒的发明和使用,把互联网和电视合为一体,这就是“网络电视”。再如“手机报”,人们将报纸编排的内容,通过网络发送到手机用户,再一次打破了已有媒介的界限,开辟了一个新闻视听的新时代。
相对于传统媒体,融合形势下的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融合形势下的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融合形势下的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
融合形势下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二、受众的媒介选择行为
选择性这一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早期哥伦比亚大学的宣传研究。这一概念指的是:人们选择性地找出与他们已有态度和信念相一致的信息,并避免与其观点不一致的信息。
半个世纪的研究证实,前半句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人们确实更愿意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不是中立的或不相干的信息。但后半句关于选择的假设,即人们避免不一致的信息,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显得并不可靠。仅仅从逻辑上看,要完全避免与之相冲突的信息,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件很费劲的事,还不如应付所有来自媒介的与自己观点不尽一致的信息。而且,有证据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反而更多地关注与自己有差异的信息。
在接收过程的各个关节:接触、注意、感知、理解和记忆中都有选择。受众能动性中最显而易见的形式,可能就是注意了,也就是大脑注意力的集中。
关于注意力的“定义”和“功能”,可以查到种种说法,如:“注意是有机体在长期的进化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机制,它的存在说明人对外界信息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加工其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信息。”“注意力是指对于某条特定信息的精神集中,当各种信息进入我们的意识范围,我们关注其定的一条,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注意力是无形有限、不可替代、不能分享的心理资源,它是人类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投入的要素,具有选择性、集中性、排他性等特点。”“注意力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度。”如此等等。
在媒介融合时代,受众的选择行为发生了改变。
首先媒介融合相对于媒体分立的状态而言,最主要的变化是使受众实现了对不同媒介内容的集合式消费,受众可以借助于某一平台实现对多种媒体形式的资源共享,集合消费各种媒体针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视角的资源,使受众的媒体接触行为变得更加便利。
其次受众地位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得到更高程度的认可。从实质上促使受众地位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一方面受众可以更加自由和主动地选择媒介内容,另一方面信息的双向乃至多向流通,使受众自主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传受之间的双向互动,能够给受众带来更大的满足感;再次媒介融合可以开拓出许多崭新的媒体形态、节目形态,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的分众化传播,更加细分化地适应受众的多元化需求,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渠道。
三、媒介融合时代媒介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对策
媒介融合时代大众传播“小众化”,媒介如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呢?
(一) 塑造良好的媒介公关形象
有一种办法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那就是先注意受众。
柏拉图曾说,人的行为就好比一辆有两匹马拉着的马车,一匹马代表理智,一匹马就是情感。
而神经学家让这个比喻更形象,他们指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理智只是小马驹,情感则是高头大马。人的大脑总是倾向情感,而不是理智。情感是架设在人类需求和行动之间的桥梁,是主导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统帅。
媒介是典型的二元产品市场,受众为内容产品市场买单,付出自己宝贵的时间资源,而广告商为受众的注意力购买媒介广告位,媒介经济说到底就是一种眼球经济。
注意力经济时代,媒介不仅要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还要维持受众的注意力,而依旧按照“媒体本位”的陈旧观念,孤傲地与受众进行没有反馈互动的单向沟通是不可能达到的。媒介要培养与受众之间和谐自然的亲密关系,这就要需要媒介公关。媒介向社会提供的是特殊的精神产品,只有具有良好的媒介公关形象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才能获得受众持久的注意力,得到社会各界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媒介公共关系是指媒介组织为协调和改善与其相关公众的关系而进行的传播沟通活动,旨在增进公众对媒介组织的认知,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构建媒介组织良好的运作环境,从而塑造媒介组织的形象和扩展媒介组织的影响力。
媒介的公关实践必须是从“受众本位”出发的互动行为。媒介公关的“受众本位”理念具体体现在任何时候,尤其在发生社会危机的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负责地向受众提供充足的信息,以保证受众知情权;媒介的新闻策划遵循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可以借事造势,借题发挥,但要避免一味追随商业逻辑,过度炒作;媒介活动策划主题健康,弘扬文化,支持公益,而非仅仅强调一些低级趣味的娱乐性元素;注重受众行为数据库的整理和更新,分析归纳受众需求以更好地开发改进媒介产品等。
(二)采取更加便利的传播方式
便利性决定传播的有效性,这是传播的规律之一。技术进步与生活方式变革使传媒走向移动化,所谓移动化,既包括接收地点移动化,也包括接受工具移动化。移动化使受众接收信息更加便利。
今天最有效的影响人的工具是什么?一定是便携终端,比如手机。杂志、广播都在变化,甚至互联网也在试图走进我们口袋,这最重要的就是手机,这个变化非常深远。采取更加便利的传播方式,极大地增强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三)提供满足受众需求的内容
注意力经济时代,消费者只会为那些满足自己需求的服务付出他们的注意力。那么一家媒体能否占领市场,传播出具有高品质、新奇有趣的内容是极为重要的。也就是喻国明教授所言:传播内容必须具有必读性和可读性。
(四)建立适应受众表达与互动需求的分享平台
分享化是社会发展的伴生物,受众要自由表达意见还要成为意见的发现者、提供者和生产者。分享平台既是一种运作方式,也是一种机制。它首先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我看到了在分享,其次才是得到了什么样的信息。分享式传播在未来将成为一种强劲的主流。
享誉全球的美国《纽约时报》实体版将停售,而改以其他崭新、实时、互动的方式来接触读者。纽约时报即将在年底之前推出个人化社群新闻服务News.me,而其他相同概念的类似服务,也已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五)利用新兴广告媒体宣传媒介
运用各种广告手段唤起消费者的注意。信息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了现代媒体数量的大大增加,进而导致媒体收视点分散、到达率降低,不仅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资讯的过剩导致受众患上“眼球疲劳症”,想方设法逃避广告信息。于是,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寻找新的传播渠道去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新兴广告媒体有了诞生的空间。尤其是近年来利用无聊价值创造巨大利润的楼宇视频媒体,更是巧妙的抓住人们在电梯的无聊时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造就了广告业的传奇。可见,如何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和空间传播信息成为了未来广告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关键因素。
(六)创新媒介营销模式
面对传媒生态环境和竞争的变化,媒体在营销思维、营销策略、营销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转变创新,以适应竞争的需要。
营销传播关键就是如何塑造印象的问题,真正的品牌其实存在于关系利益人的内心和想法中,认知的重要性远超过与事实。
在内外部压力下,媒体开始从粗放营销向精细营销转变,强化内部管理和版面控制。
协同营销成为媒体营销主流。媒体的竞争同时加剧了对媒体外部各种生产要素、广告资源的争夺。单体媒体组织以自我为中心的营销立场或仅依靠组织内部资源很难保持领先和取
得竞争优势。于是,积极寻求媒体组织外部资源成为必然要求。于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与其它企业为增强竞争优势,在内容生产、营销渠道、客户资源、促销手段、品牌塑造等方面开展合作,从而使增加受众、降低营销费用、扩大传播效果、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协同营销策略日渐发展成主流。
媒体借助公益活动、公益报道与受众进行沟通,使受众对该媒体形成好感,产生认同,并由此扩大媒体品牌知名度和提升媒体品牌美誉度,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最终产生良好的媒体经济效益的公益营销策略成媒体营销新宠。
现在最流行的营销词汇莫过于湿营销了。不同的人对这个名词有不同的理解,在克雷・舍基的笔下,未来是湿的,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凭共同的兴趣以一种温和的方式交流和交往,而不是现在的“被交流”。在新营销人士眼里,基于湿世界、湿社会和湿生活背景下的湿营销将是未来最具杀伤力的主流营销模式。
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到来决定了媒体必须关注受众消费市场。通过媒介公关,培养与受众之间和谐自然的亲密关系;采取更加便利的传播方式;提供满足受众需求的内容;建立适应受众表达与互动需求的分享平台;利用新兴广告媒体宣传媒介自身;创新营销模式,获取、维持受众的注意力,高效并规模化利用注意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婧一.应对媒介融合――新环境下的电视节目营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4]李光斗.情感营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陈道珍?,刘剑飞. 2008年媒体营销大盘点[J]. 传媒,2009,2.
[6]喻国明.试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获得与维系──关于传播营销的策略分析[J].当代传播,2000,2.
篇10
摘要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数字网络技术不断得到推广,推动了媒介时代的来临。媒介时代的来临丰富了视听的领域,使得视听逐步转型,原有的单一的广播影视传播形式的视听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使得视听的内涵以及表现形式得到丰富与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视听媒介”这个新的概念逐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本文就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出新的媒介背景下的视听转型的意义。
关键词 媒介融合 视听转型 背景
媒介融合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媒介融合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出现的,是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推动而得以发展的。各种媒体的功能逐步得到统一,将各种传统的媒介的功能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媒介之间的联合发展,通过这种媒介之间的融合介入可以使得资源得到整合,媒介功能得到加强。当代媒介所依靠的技术手段日益趋同,使得各种媒介的功能可以在同样的平台上进行整合。当代新的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媒介的新概念出现并逐步得到推广,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媒介布局,通过这种新旧媒介之间的不断融合逐步实现媒介功能的一体化,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听盛宴。本文从三个大的方面来讲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通过对于概念的转型、价值的转型、产业模式转型的分析,阐明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转型带来的影响。
一、概念的转型
事物的变化是一种由外至内,再由内到外的过程,受到新技术、新科技的推动,使得视听转型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要想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进行分析了解,就必须首先对内在的视听转型进行了解,了解其内在的本质、特点,这就我们常说的概念的界定。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首先是概念的转型,视听概念的转型是人们对于其认识不断的加深。新的社会形势下,我们可以从信息、文化、媒介这三个方面来了解概念的转型。1.信息。信息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以及图像对于信息进行表现,将一些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的东西消除。而信息技术则是指通过借助现代新型科技将信息进行传播并对于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信息技术的实现主要是依赖于对于其他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通过各种现代技术的综合手段来实现信息的传递以及相应的处理。
信息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由最开始的语言的产生,再到后来文字的发明、印刷术的产生,逐步发展到无线电的使用,实现了文字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后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媒介的出现,为信息的传递与处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保障,将通信、信息业、大众传媒相结合,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信息的传递由最开始的听说时代逐步发展为阅读时代,再到现在的视听时代,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在听说时代,人们通过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来实现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的传递还可以通过歌唱的形式得以实现。发展到后来的阅读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文字交流,以及通过文字创作出无数的文学作品,使得信息可以利用文字这个媒介进行流传,通过这种文字的交流来实现相互之间的社会交流。当电子介质兴起之后,视听时代逐步到来,最为原始的视听就是广播电影以及电视。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介的不断出现,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使得视听时代的发展逐步加快,逐步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文字、信息的传播均可以通过视听得以实现,这就是新时期下视听转型的重大改变。
2.文化。文化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劳动获得的物质财富以及收获的精神财富都可以称之为文化,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而对于文化的狭义的分类,则只是侧重于对于人的精神文化的探求。在新的时期下,文化的范围不断得到延伸与发展,能够为社会民众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以及享受的都可以称之为文化,这是新时期的文化所显现出来的包容性。
3.媒介。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视听媒介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媒介的概念与内涵也得到了延伸与发展。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视听媒介这一概念也逐步为人们所接受,视听媒介作为媒介融合下的一种新的概念,既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又可以作为媒介,对于信息进行传播与处理。而视听也逐步走向正规化,并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与监管。
当今,视听媒介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的主流趋势,同时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媒介结构得到了重组,各个组织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所以在新形势下,企业要不断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不断挖掘自身优势,合理定位,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价值转型
1.经济价值。当今世界,视听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力量,逐步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广播影视作为视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经济主体可以通过相应的视听文化的传播来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通过视听媒体获得相应的经济价值是视听文化发展的基础。只有在一定经济保障的基础上才能够带动相应的产业发展。广播影视是视听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价值。美国的广播影视世界闻名,虽然其每年的电影产量只占据世界总电影产量的10%不到,但是其电影的票房却占据世界总票房的70%,美国每年可以通过广播影视获得巨大的经济利润。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下,视听媒体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的GDP 中的比重逐步增加,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只是视听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新形势下,社会媒介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媒介功能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地带动视听文化的发展,给予人们高质量的视听享受,这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对于促进社会发展,优化社会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文化价值。视听已经逐步转化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形式,各个社会主体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视听媒介来进行文化的创造与传播,这是一种新的文化的表现形式,通过这种新的表现形式能够扩大文化的受众面,使得更多的人来接受这种文化,有利于国家文化的传承。同时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视听成为了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通过这种通用的语言,可以实现世界各地之间相互的文化交流。同时视听的转型使得文化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革,改变了原有的传统的文化传播以及接受方式,视听媒介已经成为了当今文化传承的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人们接受文化以及参与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于视听媒介的利用,使得文化的变现更具活力,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文化的革新,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具有活力,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表现形式。
3.人文价值。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不同的视听媒介的推广,可以有效地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满足人们在新形势下对于文化的需求。同时视听媒介的发展是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通过各种视听媒介的融合可以有效地扩大视听文化的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这种新的视听媒介是一种较为便利的社交媒体,公民可以通过这种社交媒体来实现个人的人际交往,各种视频传播活动可以让公民在社交活动中使得自身素养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完善,人际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同时随着新型媒介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不断升级,逐步变化为人和物、物和物,物人融合的交流网,这种依靠互联网作为支撑的人际交往实现了线上的人际聚合。
三、产业模式转型
1.中国传统的广播电视盈利模式。对于盈利模式的探讨,一般是以经济管理的角度去进行的。借鉴相应的行业发展案例去对相应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中国传统的广播电视盈利模式是通过收取广告费以及网络收费来获取收益。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已经不能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广播电视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新媒体的连接尤为紧密,所以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对于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中国的传统广播电视盈利模式是通过广告与网络收费来获取收益,虽然近年来,比例略有下降,但是依旧占据了主体地位,是整个电视广播行业的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随着新媒体的介入,传统的广播电视盈利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了,急需对盈利模式进行改革,支撑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单一的盈利模式成为了阻碍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对于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进行改革,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改革,新的广播电视盈利模式逐步出现并适用于行业的发展。
2.视听媒体形式下的多元盈利模式。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的盈利模式逐渐由传统的单一的盈利模式开始向多元盈利模式发展,除了从广告、网络收费获取收益之外,更多的新的收入渠道的出现,使得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线视频广告收入不断增加,同时利用新技术手段建立起完备的广告体系,建立起定向的、智能广告的新模式,对于市场做出细致分析,了解群众需求,从而做出准确的市场定位,通过这种市场细分、通过智能化的操作手段,带来了新的广告时代。利用在线视频的付费模式实现了媒体的完美转变,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APP 模式的广泛运用也为广播电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利用苹果公司所开发的APP平台进行客户端以及应用程序的设置,是当今世界广播电视行业的主流趋势,通过APP平台可以为全球的用户提供服务同时收取费用。而智能终端消费也成为了电视广播行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拉动了电视广播行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媒介概念的出现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改革,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的概念转型、价值转型以及广播电视行业的盈利模式转型进行分析与探讨,阐述当今社会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转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庞井君.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J];东岳论丛,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