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0 02:1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陶瓷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追朔亘古,早至春秋战国时期陶器已经诞生于世。当时,陶器的萌芽在建筑用陶与冥用陶的两个方向蔓延,盘根错节。秦汉时期,“秦砖汉瓦”更是造就了陶艺术的一段佳话。霞西省西安市出土的秦兵马俑,繁多的若无尽的落叶;形体巨大,将秦兵的彪悍雄伟刻画地栩栩如生,堪称陶瓷文化中的瑰宝。
隋唐时期,烧制的唐三彩更是精致地令人张目结舌。隋代,中国窑工烧制出了白瓷。这项伟大的成就,逐渐改变了青瓷统一天下的格局。刑窑白瓷最为着名,有“类雪”“类银”的美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对“类玉”“类冰”青瓷的赞叹。将越窑青瓷形容成千峰翠色,正是对越窑青瓷青翠莹润之轴色特点的诗意写照。
宋元时期,瓷器的工艺技术是“更上一层楼”。最颇有盛名的瓷器非元青花莫属,元青花类玉品质更是体现地惟妙惟肖。均、汝、官、哥、定五大窑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中国在人类制瓷业上的精品之作。冰肌玉骨般的素雅,沉静的品格令人叹为观止。
篇2
当梦想和熊熊窑火交融在一起的时候,奇迹便产生了。陶瓷,这种经过烈火灼炼的精灵也就带着世人的万般宠爱一直传承下来。当历史展开中华民族绚烂的篇章时,它便相伴于左右。
陶瓷是中国历史的物化见证。人们常常说祖国的历史如何悠久,民族的文化如何灿烂,而中国陶瓷,恰是祖先们无比杰出的创造,恰是数千年沧桑迭代的证人。我们伟大的陶瓷匠人把年代的内涵与艺术的价值,像器物与釉色一样烧在一起而浑然一体。每当我们仔细审视那些精美瓷器的时候,我们可以窥得秦汉人的豪放,隋唐人的雄壮,宋人的儒雅,金人的不羁,元人的粗犷,明人的含蓄,清人的热烈。它们便像一位淡定的君子,或是一位文静的佳人,在历史深处向我们讲述着一代代泥土的故事与火焰的传奇。
陶瓷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华。陶瓷见证了我们祖先从择水而栖的原始状态到人类文明的稻种耕收,它推动和巩固了我们的定居生活。就从这里开始,陶瓷便盛满了杏花飘香的中华饮食文化,伫立在宏伟壮丽的东方建筑里;它曾伴随过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也曾伴随着商旅的驼迹游动于丝绸之路。古彩重画的装饰技艺,闲情逸趣的市井风情,慎重追远的传统孝道,华夷交辉的对外交流,便是中国陶瓷承载东方文明的深厚底蕴。
陶瓷是中国人灵魂的投影。质朴敦厚处,让人想到了民间妇女身上的青染布;精美华贵处,让人想起了故宫的琉璃瓦。江南瓷器的精细,中原瓷器的热烈,南国瓷器的灵秀,北方瓷器的朴厚,让你无法不想到稻米和小麦,让你无法不想到水乡与山塬,也让你无法不想到长江流域的风俗与黄河故道的乡音。
陶瓷是文人墨客的陋室文心。中国式的文化情怀,简直就离不开陶瓷艺术给人带来的精神陶冶。“一字师”郑谷有:“箧重藏吴画,茶新换越瓯。”,韩有:“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徐夤有:“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满腹郁结的孟郊亦有“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的轻快之句。中国文人有悟到妙处的心境,掩书小憩,在静静闲暇里把玩陶瓷,享受的那种愉悦,就像点燃的一支细细的沉香,余烟缭绕,袅袅不绝。
陶瓷是我们心境的一种追求。我们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追求着一种安逸,总在浮躁的背后寻求着一种平静。而陶瓷,她属于雅者、智者、仁者。我们可以在把玩陶瓷的雅念中升腾更高的趣味与追求,这是悠久传统的一脉相承,也是中国文化的顺理成章,更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理解。
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8000~2000年)就发明了陶器。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我们发现的“青釉器”已明显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我们称之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原始青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青瓷是世界上最早的瓷器,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我们今天所用的无论何种瓷器,追根溯源,都是由青瓷发展演变而来的。青瓷称之谓瓷器之“根”之“母”。所以,千百年来,青瓷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评价。青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先后到日本、朝鲜、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地,至今,遍及全世界。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青瓷艺术不仅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顶点,而且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也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光彩。是青瓷敲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大门,也使世界至此才了解了中国。
青瓷不及彩瓷的绚烂斑斓,也没有青花的耀眼夺目,但千回百转,青瓷把巧夺天工的美留存人间――一种纯洁清澈沉静凝固的美。人生亦同理,把生命投进岁月之炉吸收光和热,待洗尽铅华依然能散发生命能量,方显生命原色――简约自然富有质感的素静之美。
篇3
一、唐代饮茶风盛行的原因
唐代是一个相当开放的历史时期,人们生活富足,对精神生活需求增多。人们对茶器的要求更高、更全面,饮茶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1.历史条件。唐统一全国后国力强盛,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大大加强了南北贸易,茶叶生产与贸易消费大大增加。政府禁酒令的实施使酒的价格变得昂贵,人们转而以茶代酒,促进了饮茶风尚的传播。
2.社会生产力因素。唐朝国力强盛,人们安居乐业,手工业和农副产品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唐代茶树种植面积大增,茶叶产量大幅度提高,政府因此将茶作为征税对象,还在顾渚(今宜兴)设立贡茶院,专门派人加工贡茶。而且,唐人还利用茶马互市,各民族之间茶马交易频繁,大唐获得良马,西北少数民族得到茶叶。
3.人文因素。唐代文化发达,文人逸士、僧侣道人皆喜欢饮茶,并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融入其中,从而形成唐代饮茶文化的特点。文人饮茶作诗成为风气,茶器专用化已然形成。诗仙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中有这样的诗句:“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著名文学家陆龟蒙喜爱品茶,隐居甫里时,每年收取新茶做租税用以品鉴,还因此编写出《品第书》。陆羽《茶经》的问世,使得茶道大行于世,对后世茶文化的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唐画中描写茶道的,如阎立本的《肖翼赚兰亭图》,描写了儒生与僧人共同品茗的场景。正是这种普遍饮茶的背景,使得茶饮成为了唐人日常生活中的饮品。唐人不仅讲究茶叶的色香味和烹茶方法,而且对茶器也非常重视。
二、唐代陶瓷茶器
唐朝是陶瓷工艺发展的一个盛世,唐代陶瓷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分别代表南方越窑和北方邢窑制瓷的最高成就。唐代茶业经济发展,饮茶文化的盛行推动人们对茶器的大量需求。茶器是为了饮茶而产生的,是茶文化的一种物化的体现。茶器的用器过程,既是茶的品饮过程,同时也是感受茶文化精神内涵的过程。由此,茶器具有与茶文化相适应的审美情趣、道德精神和艺术价值。
1.陶瓷茶器广泛使用的原因
茶器的材质种类繁多,如金银器、木器、漆器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陶瓷茶器,这也是由生产技术的提高和陶瓷的优越性而决定的。自从东汉瓷器烧制技术成熟后,瓷器就以其耐高温、物美价廉、卫生安全的特点成为大众生活用品。其洁净的特点与茶性洁的特征不谋而合,所以陶瓷茶器大量出现,也成为唐代陶瓷艺术发展的主要品种之一。
2.唐代陶瓷茶器之文化
茶器是人们的饮茶活动和陶瓷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陶瓷茶器是反映时代文化内涵的一部很好的史书。
由于饮茶程序的复杂性,唐朝的茶器与现代的茶器有很大的不同。唐人饮茶先是用碾子将茶饼碾碎,放入茶釜中置于茶炉上煮沸,三沸腾过后,用茶勺注入茶碗中饮用,故不用茶壶,而是茶碗,所以此时茶碗产量非常大,种类也较为繁多,是陶瓷茶器中重要的种类。到了晚唐至宋时期,出现一种茶瓶,之前是用来做酒注用的,由于此时点茶出现,所以汤瓶成为应时而生的一种茶器。茶托又称盏托,为防止茶碗烫手而设计的。其基本造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中间不置托台,托盘中间下陷,固定住茶碗;二是中间凸出托台,形制各异。此外还有很多茶器,如茶则、茶炉,都因饮茶风的盛行而大量烧造。
唐代茶碗器型较小,器身较浅,器壁成直形、撇口,玉璧形碗足,器身小而轻巧,适于饮茶。陆羽《茶经・四之器》有记:“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做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这是陆羽对唐代茶器特点的一个综合评述,下面笔者针对各大窑系陶瓷茶器特点以及其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行论述。
(1)越窑青釉茶器
越州窑青瓷在唐代代表着当时青瓷烧造的最高水平。越窑茶器种类也是非常多的,有茶碗、茶托、茶釜、茶碾轮等,瓯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小茶碗。越窑的茶碗造型也极为丰富,有荷花形、葵花形、海棠形等各种花形口样式,这些花口器受西亚金银器的影响很大,从造型到纹饰都体现出中外文化的交融发展。越窑青瓷的釉色晶莹滋润、类冰似玉,为不少文人墨客赋诗称赞,是中国古代君子品德如玉的美学思想在茶器中的体现。徐的“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和施肩吾的“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都是对越窑瓷器的赞美之句,足见当时越窑青瓷茶碗釉色之美。
由此可见,越窑的茶器无论从造型还是釉色的物质体现上,抑或是其类冰似玉的君子品质的精神升华,都说明了越窑青瓷茶器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其在陶瓷史上重要的历史地位。
(2)邢窑白釉茶器
除了越窑的青瓷茶器外,邢窑白瓷茶器也大量烧造。在当时,邢窑白瓷作为地方特产向朝廷进贡。邢窑的瓷器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白瓷精品已经达到体薄釉润、光洁纯净的地步,胎骨紧密,叩之有金石之音。段安节《乐府杂录》记乐师郭道原曾“率以越瓯、邢瓯十二,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也”,这段文字足以说明邢窑的瓷质和越窑瓷质一样具有美妙的音色。可见,邢窑白瓷在品质上并不逊色于越窑。陆羽所认为的邢窑不如越窑的说法是从品茶角度来说,由于“邢窑瓷白而茶色红”,而唐人认为“青则益茶”,所以当时唐人审美观决定了陆羽的“邢不如越”的观点,这是当时社会文化审美倾向的一个反映。
(3)特色釉茶器
陆羽《茶经》中提到:“寿州、洪州次。”原因是寿州窑主要生产黄釉瓷和少量黑釉瓷,其中有一种黄釉注子是寿州窑出产的特色茶具。洪州窑主要生产青绿釉和黄褐釉,这一时期主要生产大量民用茶具。因陆羽《茶经》中记述:“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这两个窑厂的茶器产品在唐朝不被重用,主要还是由唐人的茶文化风气决定的。
南方青瓷窑系的长沙窑,是开创我国古代釉下彩绘先河的一个著名窑址。在唐代也生产大量茶器,其中最典型的要数“荼”。这类碗敛口,口唇稍厚,玉璧形底,碗心用酱色书“荼”二字,外罩青黄色半釉。这里出现的“荼”字,通茶,陆羽《茶经・一之源》中记载:“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从(从草者,当做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草木并,做荼,其字出《尔雅》)。”这带字的茶碗是长沙窑生产茶具的最有力的见证。
在陆羽的《茶经》里,将茶具和茶器分得十分详细。采茶和制茶的工具称作“茶具”;煮茶、储茶、饮茶等对茶叶进行再加工的工具称做“茶器”。可见,“茶具”和“茶器”在陆羽看来是不可混淆的概念。陶瓷茶器在唐朝的发展受唐朝文化发展、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对唐人以至后人都有很大的影响。
三、茶器与茶道
茶道是通过品茶活动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精神、意境的一种品茶艺术,是茶与精神的结合,是表现精神的一种茶文化。陆羽就是茶道的创始人。茶道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茶事活动要真山真水、字画真迹,宁静和谐的氛围是茶道所追求的。茶事过程要表现中庸之道,因此茶道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周易・系辞下》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器是具象的,道是抽象的;器是道的承载之物,受道的影响。“器以载道”,所以茶器是茶道的物质载体,是体现茶道精神的器物。品茶首先是品茶器,即对茶器的欣赏。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对于茶饮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功不可没。唐朝的茶器在注重其实用性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其艺术性。茶器是生活化了的艺术,同时也成就了唐人生活的艺术化。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压力日益增大、心浮气躁,文化危机也日益明显。陶瓷茶器是中国传统手工文化的一种,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如何让这一手工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发展,是我们当下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陆羽.茶经[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2]陆羽原著,紫图编绘.图解茶经[M].海口:海南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
[3]王子怡.中日陶瓷茶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2.
[5]郭丹英,王建荣.中国老茶具图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佛山陶瓷;文化
1 引言
佛山地处富饶的珠江三角洲腹地, 地扼西、北两江之冲,良好的自然环境、发达的农业以及地处交通要冲,使佛山的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并从唐宋时期起逐步发展成为岭南的大都会,陶瓷一直以来都是佛山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
佛山制陶业可上溯到5000多年前,早在新石器时代,佛山地域内就有先民在此生息。西樵山现存的新石器时代大型石器加工场,具有浓郁的文化特征,被史学家称为“西樵山文化”;市郊澜石镇河宕村贝丘遗址内出土的陶片、石器、骨器等文物,清楚地表明在距今5000年前,这里已经生息着一个人口相当密集的聚落,过着以渔捞、狩猎为主的生活,制陶、纺织逐渐发展,形成颇具特色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印纹陶文化”。
佛山制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早在汉代就在岭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市郊澜石东汉墓出土的水田附船模型、歌舞俑和动物陶塑俑,就是这一时段陶塑工艺制作水平的突出代表。佛山人很早便在石湾东面的大帽岗一带采泥制陶,至唐代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明清时期,佛山陶瓷业进入全盛时期,“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谚曰:石湾缸瓦,胜于天下”。乾隆年间,石湾陶业分行进行专业生产,共有23行,品种千个以上,鼎盛时有陶窑107个,陶工达6万之众,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产区之一。石湾人在建窑、陶土材料的选用和制胚技术等方面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陶塑艺术更日臻完美,赢得了“石湾瓦,甲天下”以及南国陶都的美誉。
2 佛山陶瓷文化遗产
2.1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又可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现存较有代表性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风古灶、高灶,以及在佛山祖庙的陶瓷瓦脊。南风古灶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至今已有超过500年的历史。是石湾陶瓷业繁盛时期生产技术进步的产物,是我国南方陶瓷生产技术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对石湾陶瓷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不断,完好保存至今,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且延续使用至今最古老的龙窑。高灶也是与南风古灶同年代建成的同类龙窑。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认为:“南风古灶及高灶,确实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奇迹”,对研究陶瓷生产技术和陶瓷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我国陶瓷文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为我国陶瓷史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2001年7月国务院公布南风古灶及高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久,又被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被誉为“活的文物”。
佛山祖庙保存了多条陶瓷瓦脊,分正脊、垂脊、看脊三类,题材以人物故事为主,大多按粤剧的场面、着装塑造,人物造型生动传神,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中位于三门的正脊总长31.7m、高1.78m(含灰塑部分),是世界上最长的陶瓷瓦脊。
可移动文物主要有珍藏在各类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手中的各类陶瓷艺术品、日用品,其中以石湾公仔最出名。石湾陶塑历史久远,代代艺人承先启后,作品佳作不绝、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明代以后,种类和题材则渐趋广泛,渔、樵、耕、读、牧、奕、饮、琴、游、戏乃至拍蚊、搔痒、挖耳等等百姓日常劳动、生活情景,各类花鸟虫鱼、野兽家畜与菜蔬瓜果等百姓熟悉的事物,以及达摩罗汉、观音、寿星、济公、八仙、钟馗、关公等等百姓熟悉与喜爱的神仙人物与历史人物,都在石湾陶塑艺术中得到真实生动的表现,褒忠贬奸、扶正嫉邪、祈福求安、尊老爱幼等等百姓的道德观念与社会态度在石湾陶塑艺术中得到传神体现。
2.2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湾陶塑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足以说明佛山陶瓷特别是陶塑艺术的地位,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技术堪称我国陶瓷艺术的奇葩。
石湾陶塑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变化,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既上承汉代陶塑写实的传统,又吸收唐宋以来国画的写意和工笔手法,以及岭南木雕的玲珑剔透、布局从容的技巧和古戏场面的奇谲多彩等特色。造型上追求形神兼备,整体上尤重传神,而在细部显写实;在原料使用上,既使用单一陶土,也将陶土和瓷土混合制坯,使陶土的粗犷朴实和瓷土的细腻纤巧得到融合和发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锻烧技术和色釉方面,注意釉色的配合、运用和创新,釉色浑厚斑斓,别具一格,所产的窑变产品釉色变幻多彩,具有极高的艺术地位。在清末范端昂的《粤中见闻》所载:“南海之石湾善陶,其瓦器有黑、白、青、黄、红、绿各色,各极工巧。”
篇5
饶晓晴,1961年11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设计班,后任教于景德镇市技工学校。1993年调入轻工部陶瓷研究所艺术室,现任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中心主任、副总工艺美术师,是目前景德镇最年轻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在学校受过较严谨的绘画技艺训练,注重研究文化理论,综合创作能力颇高,创作技巧及工艺手段丰富多变,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值得一提的是:他创作的粉彩山水注重功力和境界的结合,把传统神韵、自然变化和艺术思想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内涵丰富,思想境界较高。
大师访谈
《收藏界》:景德镇陶瓷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您认为今天景德镇陶瓷艺术家的使命是什么?
饶晓晴:有着“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传统的瓷都景德镇,千百年来一直引领中华陶瓷文化之,所产瓷器不仅胎质莹缜诱人――“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且装饰方法丰富多姿,富有“东方宝彩”之称,博得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士的喜爱。与中国画、珐琅彩、京剧等传统艺术一样,新时代的景德镇陶瓷艺术需要传承,更需发扬光大。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个人熟悉和擅长的领域里做深、做大、做广、做足传承这篇大文章。一言以蔽之:景德镇的传承使命重于创新!
《收藏界》:您觉得应该怎么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饶晓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景德镇陶瓷创作的立身之本,是景德镇陶瓷的“根”。不少陶瓷艺术家连继承传统文化都没做好,谈何突破和创新啊?不会爬就想跑,那不是痴人说梦吗?更为重要的是,以后,经济的落后导致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自卑,尤其是今天,在西方文化惊涛骇浪般的冲击下,不少陶瓷艺术工作者迷失了方向,盲目。
《收藏界》:盲目当然不行,那么发展陶瓷艺术能否借鉴西方的理念?
饶晓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正遭受着西方文化的强劲侵蚀、渗透和冲击,正面临着严峻的西化危机,这让越来越多的国人一味追求、迎合西方文化,不了解甚至摈弃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在这种环境的浸染下,中国陶瓷艺术创作的致命问题就出现了:受西方陶艺观念的影响,艺术家过分强调视觉冲击效果,而忽略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实,欧洲的观念陶艺(现代陶艺)起源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今天的欧洲已非主流艺术,并沦落为一种艺术游戏。但是,它却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威力,并成为衡量现代陶瓷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这种盲目地跟从无疑会给传统陶瓷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不要忘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陶瓷如果抛弃了传统文化,就等于失去了最本质的东西,那么制作出来的器物就没有中国味了。因此,有位国外陶瓷艺术家对我说,他觉着现在的中国陶瓷很好笑。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我们的陶瓷文化不仅从未被外国否认过,而且还始终影响着世界,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有着这样辉煌的陶瓷文化史,现代艺术家为何要自卑、呢?如果现在我们不好好继承传统陶瓷文化,那就意味着自我否定――自己看不起自己,这着实令人遗憾,更是莫大的悲哀!
《收藏界》您认为当代陶瓷艺术家如何才能避免外来文化的冲击?
篇6
关键词:模糊翻译;文化翻译;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播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频繁,陶瓷文化交流更是活跃。景德镇因其千年的制瓷历史,精湛的工艺以及文化优势,日益成为对外陶瓷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千年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承,离不开精准的翻译。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传播、交谈和融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文化所具有的文化个性往往会成为翻译的难题。我国陶瓷文化艺术的兴盛对陶瓷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对陶瓷文化的翻译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文化翻译视野中的模糊性
翻译理论界较早提出“文化翻译(cultural translation)”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A.Nida),他在与泰伯(Charles R.Taber)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把“文化翻译”与“语言翻译((linguistic translation)”,作为两个对立的概念进行了定义。随着人们对翻译中文化问题的关注,“文化翻译”这一术语成了翻译研究的一个关键词。翻译这个词既有“转换”的意思,也有“保留”的意思,既包含了源语与目的语不同语言形式的转换,也包含了出现文化转向时对源语意义和文化的保留。所以,有学者将“文化翻译”理解为“文化形象的转换”,也有学者将其理解为“文化形象的保留”。文化翻译应建立在对源语和译语两种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研究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两种语言文化之后作出的抉择。不顾译语文化特点,一味按字面直译,照搬源语的结构形式,能保留原文的文化意义,反而会使原文的文化意义在译语语境下丧失或被扭曲误解;当然,不顾源语文化特点,用具有浓厚译语文化特色的、固有的表达方式翻译原文特有的一些文化思想概念,这样的翻译抹杀了原文的文化。
长期以来,在文论和文学翻译领域出现文化转向时常用“归化”和“异化”策略。归化翻译具有目的语文化取向,其优点是译文可能深受目的语读者喜爱,但也因此损害了源语及其文化。与归化翻译截然相反,异化翻译具有源语文化取向,其优点是译文保留了源语文化形象的完整性和异域性,使源语文化得到了传播,但也因此给目的语带来了伤害。总之,两种翻译观各有依归,也各有利弊。
模糊集合论的创始人著名的美国数学家查德说过,“模糊理论的重要性基于这一事实――人类具有的几乎所有的思维,特别是日常思维,本质上来说都是模糊的”。因为人类的自然语言、思维活动和相关活动都具有典型的模糊性特征,所以对于翻译这种包含了文化信息的语际转换行为不能用完全死板规律来处理,对文化信息我们可以运用模糊的方法来分析和表达。基于模糊语言学的特点,它与文化翻译的结合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模糊翻译带有强烈的模糊特征,能够很好的处理专业术语和特定文化的表达,使得文化交流变得更加地顺利,更加地有效。
三、模糊翻译与陶瓷文化传播
景德镇固有“瓷都”之称,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世界。在2004年景德镇千年置镇华诞之际,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陶瓷博览会。自此每年举办的国际陶瓷博览会吸引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和爱好者来到景德镇。景德镇已成为对外陶瓷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而如何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将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推向世界,就要通过翻译来实现。模糊语言带有强烈的模糊特征,但是它们能准确的表达和交流思想,正是专业术语和特定的文化表达的模糊性在交际中起了积极作用,才使得自然语言更具有表现力。陶瓷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往往运用模糊表达去适应特殊的交际需要。因此,为了更好的达到陶瓷文化交流的目标,译者可将模糊翻译运用到
有中国特色文化的陶瓷用语的翻译中,最大限度地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最大限度地承载源文全部的文化信息。
以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青花瓷”为例。青花是一种陶瓷制造的一种工艺手法,它始于唐宋,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清两代是青花制瓷艺术高峰,以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最为著名。素净的青花和光洁莹润的白瓷相称,虽不及其他色彩炫目,却清新隽雅,被誉为“人问瑰宝”。青花瓷的翻译有green porcelain,blue porcelain,blue and white porcelain,qing hua porcelain。这些翻译中green porcelain,blue porcelain,只能表示出瓷器的颜色,而“青花”的“花”没有翻译出来,qing hua porcelain 用异化翻译中的音译只能译其音却没有译出青花的确切含义。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翻译中有颜色“青”的翻译,同时对“花”进行了模糊翻译,译成white,这一翻译不仅保留了青花瓷的颜色,也是对青花瓷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的这一精巧工艺的保留。再以“三彩”为例,“明素三彩三足炉”可译为Sancai tripod censer of Ming Dynasty。笔者查到三彩的译法有tri-color和three-color,这两种译法都是直译“三”为“tri”或“three”。这两种译法看似合理但并不准确。因为三彩的“三”并不是指三种颜色,而只是说明色彩较多而已。国外把唐三彩、辽三彩和宋三彩、以及明代三彩统称为三彩,但它们除了用基本相同的颜色外,其他颜色的使用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唐三彩釉色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同时还有蓝、紫等色。辽三彩多用黄、绿、白三色,它没有蓝色。宋三彩除黄、绿、白三色以外,还有艳红、乌黑等色,但仍没有蓝色。所以对三彩中的“三”的翻译就需要进行模糊理解,以拼音音译出sancai,避免了翻译表面意思所带来的误解,避免了传统文化内涵的流失。类似的翻译还有斗彩,斗彩是创烧于明朝成化年间,是釉下彩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常见翻译是contrasted colors和contending colors,但这两种译法都不能够非常准确的反映出斗彩的确切涵义。因而还是以拼音的doucai来指称更直接些。
四、结论
陶瓷艺术文化的兴盛为景德镇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借此能够把景德镇灿烂辉煌的千年陶瓷文化和精湛的陶瓷技艺介绍给全世界。要把景德镇陶瓷文化推向世界,要通过翻译来实现,而模糊翻译在文化交际中尤其在陶瓷文化交际中的能够很好的处理文化冲突和专业文化术语翻译,对于保护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完整性和独特性有着积极地意义。(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VI
[2]伍铁平 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王心洁.模糊语翻译试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
篇7
关键词:家居陶瓷;消费;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055-02
陶瓷装饰品一直以来都是家居装饰中经常使用的物品之一,无论是艺术瓷还是日用瓷,都是家居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主人的品位,修养及内涵。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颖别致的家居设计层出不穷,人们对陶瓷艺术设计的审美趣味也日益多元化。
现代家居装饰,从设计开始就要求充分考虑到室内空间的合理化、舒适化和科学化,在进行设计时将室内空间环境处理的美观大方、格调高雅,使室内装饰风格与空间功能相协调,创造一定的室内氛围,以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等精神方面的要求。陶艺作品在当代家居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家居布置中,人们喜欢悠闲自得的艺术享受,欣赏富于变化的釉色,感受散发独特韵味的陶艺作品,因为它既可以点缀环境,悦人眼目,又可以作为环境的主体,深入心魄。
在经济繁荣的信息化时代,人们渴望用代表他们品味的物品装饰他们的房间,用具有特点的产品表达他们的个性。人们开始强调产品的个性化和个人风格,消费者对那些具有创新设计思想并与他们的想法有关的产品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设计的过程也不仅仅是设计师借助技术和发挥想象力的过程,还是设计师与使用者不断对话表达使用者愿望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设计师们为他们设计出时尚的个性化产品。
一、家居陶瓷设计
当代陶瓷艺术设计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特征,满足消费文化时代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在中国。“设计”最初是分开使用的,“设”是预想、策划,“计”指特定的方法策略等。设计是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活动,其基本含义是指研究、制造物品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是作为一种媒介,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陶瓷设计需要有理论和方法最为指导,需要以生活为基础,需要设计者同时具有使用者,欣赏者和生产者的多重身份。陶瓷造型设计不是随心所欲的,它本身受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例如物质材料的性能,成型工艺,制作工艺,烧成工艺的限制,以及实用要求,形体比例的恰当,造型的审美性和实用性的兼顾等,这都需要设计者加以思考。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陶瓷,大多是采用模型,注浆,印坯成型。这样的成型技法提高了生产率和成品率,这样的成型方式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通过这样方式广大消费者都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获得日用陶瓷产品。但随着人们对日用品需求的提高,人们又会怀念手工艺品带给人们的感受,富有变化气息的泥土,造型,符合人们对个性的追求。在现代家居陶瓷摆设中更多的是低廉的模具成型制品,器形大同小异,或许有时因看到这样的器形而无言以对,在生活中增添一些手工的质朴情趣也未尝不可。
家居装饰陶瓷造型的形式美至关重要。要讲究和谐,韵律,造型及其风格等。从功能到实用,从工艺材料到造型样式,都应该是协调统一的,各种因素应各得其所,恰如其分,这是构成陶瓷造型形式美的原则之一,也是构成家居环境空间美的效果之一。为了使家居装饰陶瓷和室内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在家居的装潢,布局,灯光,空间上与陶瓷的艺术效果,釉色,画面,造型等上边达到融合,使其产生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到达协调,达到既有变化又统一的效果。
二、家居陶瓷与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是指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精神已经渗透到美学、文学等理论研究领域,建筑、音乐、电视、广告等文化产品的制作,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人们在消费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一定社会历史背景的价值观、消费观、审美观。自古至今,消费一直引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从中享受生活的乐趣。陶瓷文化消费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从日用建陶,特种陶瓷,到餐具茶具,花瓶花插,首饰配件等等,都能寻得他们的踪迹,在点缀着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我们感受着陶瓷文化所带给我们的便利,带给我们的喜悦,和美的享受。
形式服从情感的家居陶瓷设计理念正慢慢渗透到人们的内心,他们认为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产品,他们也通过让人赏心悦目的形式购买包含其中的艺术价值、经验和审美情趣。陶瓷饰品作为众多组成家居装潢中的其中一种元素,怎么样才能物尽其用,使其更好的融入进家居的整体格调与环境,而不是一种仅仅为彰显主人有文化品位内涵而忽略与家居整体格调搭配的存在品,这就需要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其造型色彩及材质的适当运用和发挥,真正意义上能让现代陶瓷在家居装潢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陶瓷设计在当前已被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丰富的内容,多变的造型,奇特的艺术效果在当代陶瓷设计中更多的显现出来。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更注重家居陶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现代家居陶瓷设计者们应学会如何有计划,有意图地去诱导特定的消费群体,甚至运用自己的设计语言扩大更广阔的消费群体,基于这一点而应积极的运用各种综合材料,造型,工艺等功能要素,引发消费者的需求。
三、家居陶瓷的发展趋势
陶瓷与现代家居环境已经形成了逐渐靠拢的趋势,陶瓷正努力凭借自身特殊的品质,在现代家居中找到一个恰当的落脚点。当然,在中国悠久的陶瓷文化中,陶瓷也曾经在家居环境中扮演过与众不同的角色。然而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进一步关注,单纯的传统陶瓷已不再适于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追求超凡脱俗,个性化的陶瓷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所喜爱。
家居陶瓷的发展如今已势不可挡,陶瓷作为一文化符号点缀着人们的生活,陶瓷产品正从单一化向整体环境转化,不仅仅是单纯的一个花插摆件,或一套茶具的使用,而是符合整体家居环境的融合,两者合二为一,融入大环境当中。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的需求,家居陶瓷也更多的被人们所接受,也势必为陶瓷市场带来巨大的商机。总之,现代陶艺的设计创作丰富了传统陶艺的表现语言,创作观念现代化,朝着贴近生活,符合现代都市人情趣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家居陶瓷艺术以其实用性品格服务于生活,并通过个性化的外观样式深得大众喜爱,因此实用性和个性审美组成陶艺的重要内涵。只有当陶艺紧密地贴进生活,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才具有其自身的全部意义。
参考文献:
[1]武育伦.陈设艺术陶瓷进入现代家庭环境的思考[J].中国陶瓷.2006(12).
[2]李硕.陶艺家居饰品的文化演变和设计探索[D].沈阳理工大学.2008.
篇8
[关键词]玻璃;陶瓷;信息;“李约瑟难题”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1-0001-03
一、西方玻璃与中国陶瓷
西方玻璃技术有着悠久的传统。国际考古界逐渐确认了公元前20―15世纪,古巴比伦和古埃及为世界玻璃制造的发源地,公元1―4世纪罗马时的吹制玻璃器皿已很完美。显然中国是陶瓷大国,中国瓷器发展经历三次飞跃。中国古代玻璃无论相对瓷器还是相对西方玻璃都处于弱势地位或从属地位。
一定意义上,玻璃仪器在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没有玻璃的生产与使用就没有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我们知道,西方丹家及炼金术士很早就在实验室中普遍使用玻璃仪器,显微镜发明的事实使人类的眼界走入微观世界,它的发明对生物学发展的作用不可替代。望远镜的发明有革命性意义。“日心说”的胜利归功于伽利略的直接明证,而他的证据的取得就在于自1609年后他首先使用望远镜对天体加以观测研究。伽利略的观测结果使哥白尼的理论得到同代人的认可,如,开普勒将哥白尼的圆周运动改为椭圆轨道后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接着牛顿在此基础上将天上的运动和地上的运动统一于数学公式,完成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二、玻璃与陶瓷中的信息、文化世界
在玻璃与陶瓷的生产和使用及其不同作用中,笔者以为,生动地体现着西方与中国的两类不同的信息、文化传统。
从信息论角度说,人与其工具系统存在着“全息统一、相协进化”的关系。因为人类越来越依赖于进化着的体外的物化工具的中介而展开、来完成,在新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方式的进化中集中体现着新的物化工具的进化水平,而在新的物化工具水平上也直接凝结着新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方式的进化。这也正如先生所说,中国的文化就像陶器一样,中国陶瓷作为“体外的物化工具”就是从华夏大地上生长出的有代表性中国文化,同时,陶瓷反过来又塑造着中国文化。
因为,从认识论看,人,作为一个高级的智能系统必然要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怎样把外部世界存在的客体信息转变成为知识(认知)”。而显然正是“信息”在多重意义、层次和尺度上构成了人的认识发生和过程展开的中介环节,或者说,“信息”是认识构成一个现实的过程的主客体之间的“中介”。
我们同样认为,人类的信息认识活动有其共同的特征和普遍规律,但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都自有其特点。这是由于同一信息可以在不同的载体中传递,而人的感官功能的特异化,恰恰可以对自身统一的混沌客体的不同方面的特征进行相对于某一感官的抽取;这种抽取产生的固然是对客体某一方面特征的映象,但是,它却是依赖于感官结构的相对映象。这个相对映象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感知对象的哪一方面的特征依赖于特定的感官结构,如眼睛看不到气味,耳朵听不到颜色;二是就某一感官映象的状况来看,它也不能不受到产生这一感觉映象的感官结构的限制,如人的视觉不同于青蛙和猫头鹰的视觉,有色盲的人的视觉也不同于正常人的视觉。由于主体的这种参照系作用,客体的映象是在主体状态对客体信息的整合和规范下在主体中建构出来的,主体对这个建构出来的客体映象并不是一个纯粹外在的观察者,而是一个直接内在的建构者。所以,我们创造的世界既是真实世界的“影子”,也是我们的“特定”精神世界的“影子”。
通常的共识,我们中国人所把握的特定世界的特征,如表现在文化方面,中国文化是人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物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内省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外求的文化;中国文化是重情的文化,西方文化是重理的文化;中国文化注重直觉体验,西方文化注重逻辑分析等等。显然,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中国陶瓷中的信息、文化世界与玻璃中的信息、文化世界的区别。陶瓷中的信息、文化世界更注重“悟”、“内省”与“心智”的力量,它更多地表现为真实世界的多级间接存在的信息、文化世界。而西方玻璃中的世界更是一个注重视觉影像、眼睛观看的一个外向的、透明的信息文化世界。
应当说明,一方面,眼睛并不是单独工作的,而是作为复杂的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工作的,眼睛看什么、怎么看,都受整个身心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眼睛只是人的感官的一种,除了视觉,人类还可以利用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来感知外在世界。但是,视觉,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人类的认知方面则具有特别重要和特殊的意义。人对视觉的依赖感是很强的,正如“视觉思维”研究开创者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视觉是人类活动中最有效的感官。”因为,在人类所有的认识器官中,眼睛最敏捷,人脑获取信息,来自它的信息比例最大。如此,通过具体的有所侧重的信息活动方式,或者视觉中的影像信息、文化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探悉认知主体是如何思考与理解世界的。这正显示了不同国家、民族乃至每个人的不同的信息、文化特征。
三、信息度与“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的一般表述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辉煌而短暂地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对“李约瑟难题”,李约瑟本人的“破解”是因为中国是“官僚体制”,欧洲是“贵族式封建体制”。我国学者对于“李约瑟难题”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李约瑟本人的回答可以说是一种“政治决定论”,与此相似的还有“科举制和激励结构论”等。用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的不同特征与不同方向予以解答“李约瑟难题”是可以接受的,但这是一个宏观的视角,还没有回答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的不同特征与不同方向之所以发生的根源,从而以更微观视角分析这种现象。在笔者看来,科学技术可以视为一种信息、文化现象。它是把握、创造和实现信息、文化的过程,而就科学技术表现为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方面来看,它是人所创造的信息、文化的实现了的形态。在科学技术中,创造和实现信息、文化的过程和这一过程所达到的结果直接地统一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过程和这一过程的产物直接统一着。因此,从信息、文化的不同传统来回答“李约瑟难题”是一个有效的思路,而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方式与其赖以展开和完成的物化工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必然的相互作用、影响与规定,所以,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国陶瓷与西方玻璃作为实例分析是问题破解的一个突
破口。
从现象上说,玻璃仪器在近代科学革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重要角色。中国古代虽然也存在玻璃业,但它的发展及影响可以到忽略不记的地步。显然,中国是陶瓷、冶金大国,所以,中国古代丹家主要使用陶瓷和金属器具。中国古代丹家不研究气体及对液体反应研究不多,无疑都和使用器具的不透明性有很大关系,这使我们不能像西方人一样利用玻璃的透明性直接用眼睛观看物质反应、变化的现象,进而错过了许多发现的机会,消弱了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因此,可以认为,玻璃技术的落后使中国化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中国古代化学向近代的演进。同样,在天文观测和生物观察上,由于玻璃仪器发明的欠缺也不能作出相应的重大发现。所以,仅从仪器工具的角度看,这在技术条件上使中国失去了发生近代科学革命的可能性。
我们知道,科学是一个探寻知识信息的系统,而探寻知识信息的途径必需依靠科学方法。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所获取的结果才能成为一个知识体系,科学的方法是统一规范的,可重复的。陶瓷中的信息、文化特征是一种崇尚悟性的文化,所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多是说不清楚、道不明白,也不能模仿的东西。如果没有先天的智慧和悟性,一般是不可能取得多大成就的。例如中医,文学,哲学,戏曲等等。讲求悟性,不注意寻求方法论,往往不善于对方法进行积累和简单化。而任何知识信息如果没有方法论,如果没有对知识信息进行总结、归纳,一般人就很难进入这个领域,即使进入了也要“从新”开始,这本身就影响了知识信息的继续积累更新和发展进化。
在笔者看来,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根本原因还在于方法论上不注重眼睛的观察,不重视视觉影像信息。这里,可以由我们引以为豪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至今仍在使用的汉字进行说明。古老的汉字更多的反映了再生的影像信息世界。然而,这种所谓可直接“视读”的再生的影像信息世界,所视之世界更多的非着眼于描摹客观事物。因为,象形之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是直觉、主观体验。虽然,一方面,可以说每个象形字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创造性思维信息,但是,它更多地表现为真实世界的多级间接存在的文化信息世界,而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客观事物的神秘想象。相反,玻璃中的视觉信息世界是一种近乎“直接”的思维,它根据对事物的生动视觉印象,“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近代科学技术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条件是社会结构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化。然而,不透明的陶瓷,一定程度上“封闭”了中国人的视野,而把中国人神秘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内向的世界意识;而西方人借着玻璃的敞亮把其世界向外穿越,形成了一个开放、扩张的世界意识。
以上的事实不能不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不透明的中国陶瓷及其相生的信息、文化传统使中国人困顿于对自然的神秘想象,而西方人却借着玻璃的敞亮开创出近代科学技术的辉煌,实现了近代科学技术的革命。
篇9
关键词:陶瓷文化;文化构建论;文化资本;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52-03
Abstract:Chinese ceramics has a long history,but research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promotions for Chinese ceramics has not made much progress. To promote the Chinese culture of ceramics to the world,translators should make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as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And to fulfill it,some proper translation methods should be adopted.
Key words:Chinese ceramics culture;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ory;cultural capital;translation methods
一、引言
中国是瓷器之乡,是陶瓷文化的发源地,因此中国素有“瓷器之国”之称。从东汉到明清,古代中国陶瓷不断外销世界各地,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也见证了古代中国陶瓷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古代中国陶瓷的外销也把中国陶瓷文化输向了西方。至今,中国人民仍在弘扬陶瓷文化,形成了以景德镇为首的十大陶瓷产区,陶瓷外贸出口更是与日俱增,但陶瓷文化传播工作却停滞不前,陶瓷文化英译研究长期得不到重视,研究学者少,研究范围窄。因此,当前我们必须积极投入到陶瓷文化英译的研究浪潮中,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加大陶瓷文化的翻译规模,加强中国陶瓷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
二、文化构建理论
长期以来,传统翻译研究学派认为翻译仅仅是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多注重研究语言的转换过程,以及诸如“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和标准。自上世纪70年代起,翻译研究呈现出一派多元化的趋势,突破了传统的语言学模式而上升为一种文化的反思。而这种文化转向大趋势的有力推动者莫过于70年代欧洲“翻译研究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霍尔姆斯、安德烈・勒菲弗尔和苏珊・巴斯内特(郭宇,2008)。他们开始探讨不同语言的转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两种民族文化的交流。
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在《文化构建》一书中提到,翻译研究实质上就是对文化交流的研究(Bassnett and Lefevere,2001:ix)。勒菲弗尔还进一步阐释道:当对一些被认定为文化资本的文本进行翻译时,翻译的目标就是传播其蕴含的文化资本,而文化资本的传播有利于原语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的构建并最终促进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Levefere,2001:41)。
历经几十年的研究、运用和发展,文化构建论已发展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其运用已经愈来愈普遍,在指导文学翻译方面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但对如何利用文化构建理论来分析、发展和完善陶瓷文化英译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因此,笔者尝试从文化构建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分析陶瓷文化英译问题。
三、文化构建论在陶瓷文化英译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认为翻译的目标就是传播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资本,若想合理地英译并传播这些文化资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则需要借助一些翻译方法和策略。对此,两位学者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主张。
(一)音译
巴斯内特是戏剧翻译理论研究的先驱,她主张:在翻译戏剧时,译者应力争保持原文的异国特色,激发读者自己去研究、鉴赏原文。读者对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方能促进原文化在目标文化中的构建。若想保持原文的异国情调,译者应多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而常用的一种异化策略就是音译。
例一: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宋代茶文化尤盛,茶宴斗茶是当时最具特色的风雅之举,与斗茶文化相关的瓷器便发展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天子与文人雅士三两人相居幽静室内,花木庭院,献出珍茗,啜英咀华,决出名次,以定胜负。斗茶最重要的是“咀华”,在茶盏中放入适量的茶叶末,注入少量沸水调匀,再注入沸水至四分满,盏中水面浮起一层白色的沫,称为“华”,“华”色鲜白且能持久者胜。由于黑釉茶盏最宜衬托白色的茶沫,福建建阳的黑釉茶盏开始盛行,这就是“建盏”(轻盈,2009:98)
China is the hometown of tea. In the Song Dynasty,tea culture was prevalent. Tea competition was the most distinctive behavior showing one’s elegant taste. For the tea competition,the porcelain tea set developed into a unique form of art. The emperor and the literati got together in a quiet room with green plants. They sipped the precious tea in turn and decided on which tea was the best.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in tea competition was called “Ju hua”. First,putting a certain amount of tea leaves in a cup,and then pouring boiled water in it until the cup was half full. There would be white foam fl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and thus water was called “hua”. The tea whose “hua”was fresh and lasts long would be the winner. Because the black glazed tea cup was appropriate to set off the white foam,the tea cup made in Jianyang,Fujian Province was in the fashion,hence,the name “Jian Cup”. (轻盈,2009:99)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茶文化享誉世界。隋唐时期,饮茶之风开始遍及全国,到宋代尚茶之风更盛,对茶叶的采制、品饮越来越讲究。而堪称中国茶文化之最的“斗茶”也在宋时最为盛行,上自皇帝老子,下到平头百姓,都喜欢斗茶。斗茶,又称茗战,是比赛茶叶优劣的一种聚会方式。斗茶的规模,通常由两三人参加,聚在一起,煮水烹茶,以辨别茶质优劣。
作为中国茶文化之最,“斗茶”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重要的文化资本理应在英文译本中得到体现,通过翻译得以传播。通读译文,可发现,“斗茶”的发展历程、参赛人员、比赛场地及“斗茶”过程等都得到了体现。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斗茶过程的“华”与“咀华”被直接音译成“hua”与“ju hua”。“华”与“咀华”是中国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在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中,缺乏与之对等的概念,也找不到精准的译文,因此,有必要采取音译的方法。同时,采取此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音译能够很好地保持原语言的异国特色,吸引外国读者的注意,激发他们对“斗茶”活动的兴趣,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资本的对外传播。此外,直接音译中国茶文化中的概念,还可以丰富西方语言词汇,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解释
在《翻译、改写及对文学名声的操控》一书中,勒菲弗尔指出,若原文本中包含一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本,译者应适当地加入一些解释性话语,以确保那些缺乏背景知识的目标读者正确地解读原文(Levefere,2004)。
例二:再就是象征多子的“榴开百子”的石榴图案;象征多子、多福、多寿的由石榴、佛手、桃花组成的图案;还有“望子成龙”、“麒麟送子”、“子孙满堂”等祈福的吉祥图案。(方莉丽,2005:99)
Furthermore,there were motifs such as the pomegranate with one hundred seeds;each seed would represent a son,which is phonetically the same as the word for seed. Other images wishing well of people,such as the pomegranate,lotus and peach,together would signify sons,good fortune and longevity. Also there were design patterns that indicated high accomplishment and prosperity of one’s children,such as the mystical animal―kylin delivering a son to the family;male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abundant in the family,and so on.(方莉丽,2005:100)
石榴,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中亚地带。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得种而归,栽植中原。石榴花果并丽,火红可爱,又甘甜可口。石榴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吉祥之果,在民间形成了许多与石榴有关的乡风民俗和文化。石榴多籽,籽粒丰满,象征着多子多孙和丰产。因此,人们常用“榴开百子”的图案,来祝愿子孙繁衍,家族兴旺昌盛。同样的,佛手、桃花、麒麟、龙等图案也被赋予幸福喜庆、长寿平安、功名利禄的寓意,传达出人们的生活理想。可以说,这些纹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体现了人们的审美理想和文化思想,可谓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予以弘扬与传承。
对比中英两个版本,不难发现这些图案及其寓意在目标文本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与阐释。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榴开百子”被译为“the pomegranate with one hundred seeds”,之后又附加上“each seed would represent a son,which is phonetically the same as the word for seed”。后面的解释性词语是原文中所没有的,增添到译文中的。这是因为中国读者都明白,在汉语中“籽”与 “子”发音相同,所以人们常用石榴多籽来象征多子多孙,自然,这种解释就没有必要出现在原文中。但是外国读者不太熟悉汉语,也就不清楚为何石榴多籽可以用来象征多子多孙,而这些解释性话语则可以告知读者图案及其寓意的关系,帮助读者正确解读这些纹饰及其所体现出的时代特色与生活理想,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推动中西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改写与重组
在《翻译、改写及对文学名声的操控》中,勒菲弗尔还提出:翻译就是改写,改写能够帮助原文本及其作者超越原文化,从而得以在目标文化中得到构建(Levefere,2004:87)。也就是说,在语义与形式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对原语有的一些表达方式进行改写与重组,方便语义的传达,从而实现翻译的最终目标――文化资本的传播。
例三:空潭映月是一个禅的境界。心极静,没有一丝杂念,方能体验其中美,其中妙。福建的两个名瓷非常有趣,一个黑,一个白,一个重茶道,一个崇佛门。虽然花开不同时代,两者体现的生活理念却都与人间烟火若即若离,想进则进,想出即出,自由自在,尽得人生情趣。如此看来那黑色的茶盏中注入清茶犹如空潭,那白色的佛雕像似明月,细细品来,其味无穷。(轻盈,2009:98)
The reflection of the moon in still water creates a Zen atmosphere. Only by keeping focused without any distraction,one can experience the beauty and charm in it. Fujian Province has two categories of famous porcelain:one is black,the other is white;one represents people’s preference for tea while the other shows the worship of Buddhism. Although they were produc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both of them reflected people’s inclination to keep a distance between the mundane life and the ideal situation. Getting satisfied with current l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keeping a great goal in mind will make one feel free and enjoyable. In this view,the black tea cup is like a pond,containing still water and the white statue of Buddha is like the moon hanging in the sky. The contrast is thought-provoking and enlightening. (轻盈,2009:96)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到隋唐时期达到鼎盛。而茶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幼被禅师收养,习颂佛经。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佛教“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也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逐步形成了茶-禅文化。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若放下一切,人就会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这种茶禅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及现代人民的精神状态与生活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宝贵的文化资本。
如上所述,茶禅文化对中国影响至深,译者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努力使其得以传播与发扬光大。对比中英两种文本可发现,原文中的“都与人间烟火若即若离,想进则进,想出即出,自由自在,尽得人生情趣”并没有被逐字翻译,其中的四组四字短语被省略了,意译为“people’s inclination to keep a distance between the mundane life and the ideal situation”,同时又附加上“Getting satisfied with current l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keeping a great goal in mind…..”,这样更精确地传达了茶禅文化的精髓。众所周知,汉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汉语在达意的基础上还注重形式,多使用工整的四字成语,而英语则鲜有对仗的四字短语。因此,英译过程中,译者难以保留如此具有汉语特色的表达形式,而采取了得意忘形。这种对原文本的删减、增加及重组,很好地为读者清除了理解障碍,使其能够抓住原文的精髓,正确地了解及掌握中国茶禅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资本的传播,为其在西方文化中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四、结束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文化构建论指导陶瓷文化英译具有科学性与实践性。在其指导下,陶瓷材料英译的首要目标应是传播中国陶瓷文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灵活采取音译、解释、增加、改写与重组等方法,恰当合理地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使得中国陶瓷文化能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的构建,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André Lefevere. 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André Lefevere,& Susan Bassnett.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方莉丽.中国陶瓷[M].北京:中国国际出版社,2005.
篇10
中国美术家协会外联部的青年美术家刘中在“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上以10幅作品的规模在大会上举办了个人特展。他在《冠》、《祥》、《崛》等多幅作品中巧妙地融入了五环、祥云、鸟巢及其他体育元素,独特的创意和风格令人叫绝。这种大胆的创作促进了体育和艺术的近距离接触,促进了体育和艺术跨学科的交流,为体育文化和艺术的融合谱写了新篇。“新北京,新奥运—体育雕塑展”在北京展览58天,盛况空前。共有83件作品在此次展览中展出,作者们以充分的激情,用雕塑语言表达了祝北京申办奥运成功的心愿。雕塑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他通过一些人们熟知的运动项目,充分利用体育元素的潜在影响力,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拉近了人们和雕塑的距离。
国内体育元素和陶瓷艺术关联性的研究不多,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论文和著作更少,通过收集和梳理发现主要是从体育文化和陶瓷文化的关联性进行研究。“陶瓷从远古时期起就和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作为一种载体,记录了人类的体育实践。他认为陶瓷独特的造型和内涵,为研究古代体育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这也是我们人类祖先最早把体育元素和陶瓷结合在一起的物证,这些珍贵的古陶瓷足以证明体育元素和陶瓷可以很好的结合的,他不仅是艺术的交流,还是文化的交流,更是生活的交流“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体育运动为陶瓷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陶瓷制品在了解探寻体育运动历史方面,在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方面都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景德镇陶瓷文化和体育文化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他们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意无意的相互交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时代造就了两个文化相互融合的紧迫性,如果她们融会贯通将推动两个文化高速前进,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为体育文化的传承,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社会注入新鲜的血液。不管是研究还是实际的作品都展现了体育元素和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融合,特别是奥运会上的474件“景德镇奥运瓷”及七十三款陶瓷的奥运特许商品,他们以时尚的外形、丰富的内涵、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充分的说明了体育元素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的价值。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