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包装食品范文

时间:2023-03-29 00:2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预包装食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预包装食品

篇1

包装食品包括酒水饮料,同时也有零食,烟等。

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质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就是指在包装完成后即具有确定的量值,这一确定的量值应是“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标签, GB 7718-2011,食品安全法,标示

食品标示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公平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消费者选择食品的过程中,食品标签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显然最为直接和有效。然而,一些企业为了追逐利益,在标签中的标示不符合实际,特别是食品添加剂的不正确、不明确标示的行为,是在误导消费者,且给食品行业及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食品添加剂的标示是食品标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当前滥用食品添加剂已被视为造成食品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在食品标签中正确标示食品添加剂显得尤为重要。为规范食品标签中食品添加剂的标示行为,本文就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于食品标签中食品添加剂标示的规定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随之,国家相关部门对我国原有食品标签的相关部门规章、国家标准做出重大修订,相继出台了《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修订版),了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等国家强制性标准。目前,我国在预包装食品标识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二、我国法律法规及标准中对预包装食品标签中添加剂的标注要求

1.食品添加剂有关定义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所指的食品添加剂是那些无论是否具有营养价值,其本身通常不作为食品消费、不作为食品中典型成分的物质,是在食品生产、加工、制作、处理、包装、运输或储藏过程中,出于技术(包括感官)的需求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添加物本身或其副产物直接或间接合理地成为食品的一部分或者会影响食品特性,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食品添加剂不包括污染物,或者为了保持或提高营养价值而添加的物质或氯化钠。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食品法典委员会的定义基本是一致。GB2760-2011中对食品添加剂定义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2.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中食品添加剂标示规定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等。其中强调食品添加剂应标注其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GB7718-2011对预包装食品标签中食品添加剂的标注做出如下规定:

2.1单一食品添加剂的标注。食品添加剂应当标示其在GB2760-2011中的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可以标示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也可标示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并同时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或国际编码(INS号)。当采用同时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和国际编码的形式时,若某种食品添加剂尚不存在相应的国际编码,或因致敏物质标示需要,可以标示其具体名称。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不包括其制法。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25%的复合配料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若符合GB2760-2011规定的带入原则且在最终产品中不起工艺作用的,不需要标示。例如:食品添加剂“丙二醇”可以选择标示为:①丙二醇;②增稠剂(1520);③增稠剂(丙二醇)。

2.2复合食品添加剂的标注。复合食品添加剂应当在食品配料表中一一标示出在终产品中具有功能作用的每种食品添加剂。

3.关于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标示注意事项

3.1食品添加剂可能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GB2760-2011列出了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供使用参考。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按照食品添加剂在产品中的实际功能在标签上标示功能类别名称。

3.2如果GB2760-2011中对一个食品添加剂规定了两个及以上的名称,每个名称均是等效的通用名称。以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为例,“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和“甜蜜素”均为通用名称。

3.3根据食物致敏物质标示需要,可以在GB2760-2011规定的通用名称前增加来源描述。如“磷脂”可以标示为“大豆磷脂”。

3.4根据GB2760-2011表A.2规定,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应标明:“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

三、预包装食品标签中食品添加剂不正当标注

1.未标注食品添加通用名称

在《食品安全法》出台以及GB7718-2011实施之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标注要求是: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应标示具体名称,其他食品添加剂可以按GB2760-2011的规定标示具体名称或种类名称。所以很多食品企业对除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外的其它食品添加剂还是只标注类别名称,未标注通用名称。例如,食品中添加了“柠檬酸”,只标注“酸度调节剂”,而没有按照《食品安全法》与GB7718-2011的要求标注具体名称。

2.扩大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规定,食品企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和添加量必须符合GB2760-2011的要求,不可超出GB2760-2011规定的使用范围。很多企业在产品研发或配料时,出现无意识或故意添加非适用于本产品的食品添加剂,结果在标示时也出现错误。例如,月饼生产企业在制作饼皮的时候添加着色剂(柠檬黄),柠檬黄在GB2760-2011范围是可以用于“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仅限布丁、糕点)”中,这样就出现企业扩大食品添加剂适用范围的现象。

3.复合食品添加剂的标注错误

企业在使用复合食品添加剂时未将原始配料一一列出,仅标注复合食品添加剂名称。

4.生产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未标注

有些食品企业在生产中使用了多种同一功能或多种食品添加剂,但是在配料表中只标注一种或其中几种,未能全部标注。这种做法属于欺诈行为,企业必须按照生产实际标注其添加的全部配料。

5.食品包装上标注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不正当声明

在产品包装上标示“本产品不含(加)防腐剂”、“本产品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等诸如此类的声明,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

四、结论

关于食品制造商对添加剂在食品包装标签上的不正当标示,受到社会的关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指导性文件《标签说明通用导则》中明确地指出:食品标签中会引起消费者怀疑类似食品安全性或会引起消费者恐惧心理的声明是应该被禁止的。目前,我国对食品标识中食品添加剂的标注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将不断完善,逐步缩小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距,更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性和食品的真实性,维护消费者最大利益。

参考文献

[1]毛新武.各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食品添加剂标示规定的对照分析[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

[2] 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S].

[3]GB 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S].

[4]《食品安全法》

[5]GB 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

[6].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7]《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预包装;微生物;污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为了解宁海县市售定量预包装食品微生物污染水平,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本中心于2010年5月~2011年12月采集本县具代表性的五类,共计657批次食品,进行微生物污染水平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种类与数量

样品由本中心专业人员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县城区各大超市、批发市场、菜市场、零售门市部及个体摊点共采集到五类657批次检测样品。其中饮用水(饮用水、纯净水、矿物质水、矿泉水)201批次占30.59%;非发酵及卤制豆制品102批次占15.53%;葡萄酒50批次占7.61%;糕点(饼干、面包、月饼和其他糕点)200批次占30.44%和干制动物性水产品(鱼鲞、虾干)104批次占15.83%。所采样品均在保质期内,采样现场详实填写《食品监测购样单》。在样品采集、运输、贮存、检测过程中坚持适时采样、快速传输、及时检测的原则,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交叉污染及食品中固有微生物的数量和生长能力发生变化。

1.2 设备与试剂

上海森信DRP9272电热恒温培养箱、MJP-250霉菌培养箱、宁波SCIETZ-04无菌均质器;微生物培养基由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供货,使用前经质量验收合格,诊断血清由兰州生物制品所和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所有培养基、诊断血清均在产品有效期内使用。

1.3 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2]及《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3]方法进行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计数(仅饮用水和糕点)。根据现行相关国家食品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凡样品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不符合标准,即判为不合格样品。

1.4 质量控制

本中心实验室于2009年12月通过现场考核评审,2010年3月获浙江省质监局颁发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2010年参加省质监局组织的“2010年食品农产品中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能力验证”活动中,取得“满意”结果。本次检测工作,在检测样品的同时,用已知阳性菌株:鼠伤寒沙门氏菌50013、福氏志贺氏菌2aATCC120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作跟踪对照,确保所用培养基、试剂盒设备均正常无误。

2 结果

2.1 合格率

本组共检测样品657批次,合格568批次,合格率为86.45%。样品合格率由高至低排列依次为葡萄酒(98.00%)>饮用水(90.55%)>糕点(89.50%)>豆制品(88.24%)>干制水产品(65.38%)。在微生物污染指标中,合格率依次为:致病菌(99.54%)>大肠菌群(97.56%)>霉菌计数(96.76%)>菌落总数(89.04%)。表1。

2.2 不合格项次的分析

表2提示,本组共检出不合格样品89批次,不合格项目104项次。其中干制水产品36批次44项次,糕点21批次23项次,饮用水19批次23项次,豆制品12批次13项次,葡萄酒1批次1项次。在不合格的89批次样品中,检出单种微生物为75批次,两种13批次,3种1批次。有3批次样品检出致病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微生物污染指标中主要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出限量要求,两者合计占不合格样品的88.76%(79/89)和不合格项次的84.62%(88/104)。

3 讨论

3.1 本组市售食品微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我县该5类定量预包装食品总体卫生状况良好,合格率为86.45%,因为定型包装食品有利于避免运输、销售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和环境污染。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干制动物性水产品(鱼鲞、虾干)的合格率较低,仅为65.38%(68/104);虽未在该5类食品中检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但也在即食类的卤制豆制品及糕点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生物性因素[4、5],提示该类食品的卫生质量,尤其是致病菌污染是今后监测的重点。

3.2 在89份样品的不合格微生物指标中,因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不合格的占88.76%(79/89),菌落总数是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指标,大肠菌群则是温血动物粪便污染的重要指示菌。该结果提示食品生产企业应不断深入落实《食品安全法》和相关卫生法规,加强卫生管理,加大监督力度,同时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育等系列措施,确保广大消费者能吃上卫生合格的安全食品。

[参考文献]

[1]冉陆,张静,王茂武.2006年1~6月份全国食物中毒情况分析[J].疾病监测,2006,21(6):331.

[2]GB/T 4789-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S).

[3]GB/T 4789-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S).

篇4

保健食品包装按内外层次分内包装和外包装,按包装刚性分软包装和硬包装。这里所述的保健食品软包装即是指内装物充填或取出后形状可发生变化的、主要为容纳保健食品和阻止其与外界接触以保护品质及方便使用的包装形式。

近年来,保健食品软包装发展迅速,并且随着各种新型材料的发展与普及,以及自动化称量和包装设备的技术进展,在保健食品包装中已显现出许多优势。

保健食品软包装形式层出不穷

泡罩包装泡罩包装又称水泡眼包装,即PTP(PressThroughPackaging)包装技术,它是将塑料薄片加热软化、成型(水泡眼),之后置入保健食品,再用药用铝箔进行热封,从而形成泡罩包装。因该包装形式给食用者提供了一次剂量包装,且稳定可靠、安全方便,所以越来越受到欢迎。据美国研究预计,在近一段时期内,泡罩包装的增幅将是最大的。

袋包装袋包装是日益见多的保健食品软包装形式,可在一台机器上完成专用薄膜制袋、充填、封口和切断等工艺。袋包装可用于片剂、颗粒剂、粉剂、散剂、丸剂等保健食品的包装。

条形包装条形包装(StripPackag?ing)是利用两层条形包装膜(SP)把保健食品夹在中间,两层SP膜内侧热合密封,并在保健食品之间压上齿痕,单位保健食品之间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的一种单位包装形式(单片或成排小包装)。条形包装适合于各种形状和尺寸保健品的大批量自动包装,尤其对一些较大剂型、吸湿性强、对紫外光敏感、要求耐热耐寒、且要求有效期长的保健品更为合适。双铝包装双铝包装与条形包装相似,是采用两层涂覆铝箔将药品夹在中间,然后热合密封、冲裁成一定板块的包装形式。由于涂覆铝箔具有优良的气密性、防湿性和遮光性,所以双铝包装对要求密封或遮光的片剂、胶囊、丸剂、颗粒、粉剂等保健食品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软质瓶包装软质瓶主要应用于口服液、糖浆等液体制剂等剂型。

保健食品软包装优势明显

保健食品软包装之所以迅猛发展,是因为这种包装形式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选材丰富。保健食品软包装材料多种多样,其结构有:纸/塑料、塑料/镀铝塑料、纸/铝箔/塑料和塑料/铝箔/塑料等多种形式,它们的阻隔性能依次递增。生产中可按保健食品对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要求以及包装形式,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透明性、美观性、拿取便利性、经济性等选择适宜的保健食品软包装材料。

工艺先进,生产安全。保健食品软包装加工过程的加料、制膜、印刷、包装等可以一次完成,既缩短了生产周期,又减少了环境及人为因素对保健食品可能造成的污染和对其生产过程的影响,保证了安全性和包装质量,符合GMP要求;

易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高。由于保健食品软包装过程可以在一台机器上操作,所以在控制手段越来越先进的今天,很易实现包装过程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耗能少、运输量小、成本低。实现保健食品软包装可以省去容器的洗、干燥、灭菌等工序,克服了高耗能、易破损、运输量大等缺点,从而使生产成本降低。事实上,作为软包装的主要材料,塑料及纸塑等复合材料显示出了玻璃、金属无法比拟的“三低”优势:原材料价格低、运输费用低、生产成本低;储存期长,密封性好。由于软包装材料所具备的性能,使得保健食品在包装后的密封性和保质性好,储存期长,保存期可达3~5年;方便储运、销售和使用。保健食品软包装形式可谓多种多样,材料也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在储运过程中,还是在销售和使用中,它们都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体现出了方便、安全等优点。

保健食品软包装前景可喜

就保健食品软包装发展前景而言,其趋势有几个方面。

“绿色”包装。保健食品的“绿色”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包装材料能够循环和再生使用的包装。如今,“绿色”包装的开发已成为必须的工作,大力开发和普及可回收再造、可降解回归自然、焚烧不污染大气等新型环保包装材料的步伐将加快。

少计量包装。少计量包装要求保健食品内包装具有准确计量的作用,包括使用具有计量功能的包装材料和一次性用量包装,后一种是常见的少计量包装。在美国已于1990年全部普及了一次用量包装。随着复合材料的开发和灭菌包装技术的发展,我国已能有效地保证液剂和固体剂一次用量包装的准确性,但仍将继续发展少计量包装这种方便而准确的软包装形式。

环境调节包装。所谓“环境调节包装”是使包装内的气体状态发生变化,较长时间地保证被包装产品的质量,如封入干燥剂(吸氧剂)的包装、空气置换(充氮气等)包装。这种包装形式将继续开发和普及;高阻隔包装。高阻隔包装就是利用阻隔性优良的材料阻止气体、水汽、气味、光线等进入包装内,以保证保健食品的有效性等。高阻隔包装的应用在欧洲和日本已非常普遍,而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PVDC等高阻隔包装,但发展缓慢;“无菌”包装。“无菌”包装就是在“无菌”环境中,采用瞬间超高温灭菌技术,对包装保健食品进行杀菌包装的一种方法,多用复合材料通过不同形式的挤压、复合成型进行包装。它具有能更好地保持功能性、延长保质期、节约能源、降低包装成本、易实现环保等优点;抗菌包装。

尽管保健食品生产的洁净环境是按照GMP要求设计的,但任何一个剂型生产和包装过程都不可能绝对无菌。所以,为延长保健食品保质期、保证保健食品安全性,

应按GMP要求采用抗菌高分子包装材料进行保健食品包装,以抑制细菌污染;纳米包装。纳米包装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技术,能最有效地利用原子、分子赋予材料的高新特性,注重节约资源,使之极大地有利于人类社会。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开发,为中国保健食品包装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纳米纸、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PN-MC)、纳米粘合剂及纳米抗菌包装的发展将为保健食品软包装开辟新的领域。

篇5

食品安全卫生直接关系到百姓的身体健康。近年来见诸报端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就源自食品包装质量不合格,例如含有致癌成分的保鲜膜,苯含量严重超标的奶粉袋,使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状况的关注已由食品本身发展到食品外包装[1]。根据FDA的解释,食品包装材料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接触的物质,以及盛放食品的容器,而这些物质本身并不用来在食品中产生任何效应。食品包装材料出现于食品中,可能是由于这些物质向食品的迁移,或由于意外萃取而出现于食品中,因此,食品包装材料也称为间接食品添加剂。这样造成食品包装的化学迁移也给食品带来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合成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导致对人身健康造成损害,另一方面迁移物质可能造成食品感官状态的劣变,如产生异味、色变和有污点出现等[2]。因此,对食品包装材料进行安全检测非常重要。尽管我国已有与食品包装检测相关标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现有食品包装检测不能从根本上满足我国进出口食品包装材料安全卫生管理需求。

2.食品包装材料检测现状

2.1 检测机构的能力水平[3]

在国内包装产品检验机构中,八十年代末国家质检总局按区域设定了广州、天津、大连、兰州、成都和济南共6个国家包装产品检验中心。这六个检验中心中在食品包装方面实力较强的有广州、大连、济南中心。近年来国家食品安全检验中心等检测机构也加入到食品包装安全检测行列。在食品包装产品质量检测能力方面,大部分国家中心基本上都具备了按现有国内的产品标准和卫生标准的要求开展检测的能力,但对于某些国内暂无产品标准的新型材料产品和暂无检测方法标准的检测项目,仅有少数中心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并具备检测能力。

2.2 检测人员的素质[3]

目前国内从事食品包装产品检测工作的检测机构,特别是六家国家包装产品检验中心和部分相关产品类别的国家检验中心,人员结构相对合理,拥有的中高级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较高,其技术力量基本形成初级、中级、高级有机的人才梯队,检验人员大多来自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研究生。使检验工作初步具备从保证日常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到可以制定研究项目检验计划,开展新的检验技术研究工作的能力。但具有业内权威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较缺乏,尤其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面缺少领军人物。

2.3 检测设备状况[3]

国内从事食品包装产品检测工作的各检测机构,在检测设备配置和检验能力范围上差距很大,各国家中心的检测设备基本上可以满足现有国内的产品标准和卫生标准的检测要求,少数中心已拥有包括原子吸收光谱、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透气透湿测定仪、耐压试验机、红外光谱仪、盖耐压测试仪、定氮仪、半自动纤维检测仪、饮料罐轴向承压测试仪、易开盖启破力、全开力测定仪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精尖设备。

2.4食品包装卫生检测标准[4]

我国当前涉及食品包装的国家卫生标准共有45项,控制指标主要为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铅计)等,只有个别标准涉及了单体和有机化合物残留项目,这些标准绝大部分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制定的,不能从根本上适应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开展食品包装安全研究这一背景下,我国食品包装安全限量指标要么限量值过高,要么缺乏相应限量值及检测方法。如我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助剂使用卫生标准仅规定了65种助剂限量指标,而欧盟在2002/72/EC指令中便对近400种化学物质制定了明确的限量标准,由于缺乏食品包装卫生检测标准使得出口上述国家食品包装屡遭阻碍,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包装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

2.5缺乏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评估标准[4]

目前我国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缺乏充分研究和评估,尤其是缺少对食品包装材料中重要有害物质的安全性评价相关技术方法,尚未建立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安全评价体系。虽然我国对食品及其包装材料有一些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卫生标准,但有关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安全性评价尚未做出任何规定。尤其针对活性和智能材料和制品、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打印墨水、再生纤维素、软木等这些欧盟指令中明确列出的包装材料和制品,缺乏基本的安全评价技术方法和标准。

3.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检测发展的对策分析

3.1 加强检测技术的研究

目前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标准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检测方法标准不完善或欠缺。因此,有必要开展食品包装材料检测技术的研究,最终建立和完善各类食品包装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开展食品包装中重要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研究,重点针对国际广泛关注且占我国出口比例较高的与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质检测技术开展研究,将科研上的突破迅速转化为技术标准,以尽快承担起进出口食品包装材料有害物质检验任务,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建立我国食品包装领域技术壁垒,从而促进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另外,还应对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有机物快速检测技术和食品包装印刷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进行深入探索,综合运用标记免疫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研究食品包装中化学物质加工、贮藏与运输过程中的变化机理及控制理论,提高我国食品包装中有害物质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水平。

3.2 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由于食品包装检测涉及食品、化学、微生物、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造纸、印刷、包装等多学科。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检验队伍,各检验中心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引进和吸纳上述学科的专业人才,充实检验队伍。另外,各检验机构现有部分检验人员,原来不是从事食品包装或相关检验的,今后拟从事这方面检验工作的,应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和尽可能多地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提高自身的检测水平。

3.3 加大食品包装标准制定力度

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国家质检总局已于2006年下达了《进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实施检验监管工作管理规定》,对食品包装中涉及安全、卫生项目实行强制性检验。为此,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紧急召开会议,制定进出口食品包装材料急需行业标准,初步形成了我国进出口食品包装行业标准体系框架,以满足我国进出口食品包装材料检测标准紧缺的现状。但这些标准的制定并不能从根本上缩短我国现有食品包装标准与发达国家要求的差距,还应密切跟踪欧美发达国家与食品接触包装领域相关技术规范,继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包装安全检测标准。

4.结束语

食品包装材料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物直接与食品接触,其卫生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原材料的质量安全也得到广泛重视。相信经过全国食品包装检测机构的共同努力,我国食品包装产品质量检测水平一定会达到国外先进检测机构的水平,为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和国家对食品包装产品质量的监管提供强有力的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萍. 浅析当前食品包装材料中存在的问题[J]. 计量与测试技术,2007,34(7):45-46.

[2] 田益玲,于志彬,迟建,等. 食品包装的安全隐患及检测[J]. 食品科技,2008(9):205-207.

篇6

[关键词]食品;包装安全;环境污染;治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F40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 (2009]05-0039零售商差04

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意识到包装对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包装对环境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包括土壤退化、水资源污染、森林等稀缺资源的锐减、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等,严重影响了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食品包装的必要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一)食品包装的必要性

包装是食品进入市场的一个重要条件。以果蔬品为例,我国的水果在流通环节损失为20%-25%,蔬菜为25%-30%,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包装的缺乏及不合理。包装将抵抗流通过程中外部环境因素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保证食品在消费活动中的营养性和安全性。

包装对食品的保护功能是极其重要的。食品尤其是农产品因其自身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其在流通过程中天然的脆弱性,外部压力或运输途中的振动都会造成表面的磨损,甚至改变其内部物理性质,从而加快食品的变质速度。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机械冲击、振动和压力载荷;②生物性因素;③气体;④光;⑤温度;⑥湿度。恰当的包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这些伤害,保持食品的原生性,从而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外部环境中各类生物性因子也会对食品质量产生一定的危害,如致病性细菌、病毒以及毒素等生物性污染很容易与的食品发生直接接触,包装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隔离保护的作用。光线对食品的影响主要是食品中的某些物质(如维生素、色索、蛋白质、脂肪和油脂等)在光线的作用下会加速氧化和分解,造成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流失,有时甚至会产生有毒性的物质,加快了食品变质①。包装还可以阻挡食品与空气的直接接触,空气中O2、N2和CO2等气体都会加速食品中蛋白质、维生素等的理化反应。很多食品特别是果蔬类农产品在湿度或温度过高的条件下,也易产生理化反应。导致变质或腐烂。

(二)食品包装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伴随消费者对微波食品、休闲食品及冷冻食品等方便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包装的需求量十分巨大。预计中国纸包装制品产量到2015年可达3,600万吨,塑料包装制品946万吨,金属包装制品491万吨,玻璃包装制品1,550万吨。包装在保护食品质量的同时,对资源与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包装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食品包装对环境的影响流程见图1。

备注1:①表示包装食品用的销售包装与运输包装;②表示食品销售包装与运输包装;③表示食品销售包装;④表示工业污染;⑤表示工业,商业污染;⑥家庭生活污染。

包装工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主要表现在包装原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纸木包装制品原材料主要是木材、纸张及其代用合成材料,在制备这些包装制品所需原材料时要消耗森林资源。我国每年用于木质包装的木材为450万m3,纸质包装所用纸张消耗的木材量为2000万m3。虽然森林资源属于可恢复性资源,但由于木材生长周期长,一般认为森林资源的恢复周期为10年,无限制地消耗森林资源会破坏其生长平衡,使生态环境面临水土流失、荒漠化、缺水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包装物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也会产生各式废弃物。包装企业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渣(俗称“三废”)不仅对周围环境构成污染,也威胁会人们的健康。废气造成了大气的污染,甚至引发“酸雨”;各种废水、污水造成了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各类危害频频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土壤污染不断威胁种植产品的质量安全,更严重的甚至导致土壤沙化或盐碱化;生产过程中不能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以及包装工业产生的废渣与有害物质也对周围环境与卫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零售或消费环节的食品包装多属多属一次性使用,大量的包装物尤其是纸包装和塑料包装使用后即成为包装废弃物。食品消费包装由于使用的普遍性,产生的包装垃圾占据了家庭日常生活垃圾相当大的比例。而且,食品包装垃圾的多样性和分散性也给垃圾处理和回收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二、当前我国食品包装存在的问题

(一)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近年国内外发生的多起与食品包装材料有关的事件,如聚氯乙烯(PVC)塑料薄膜风波、雀巢婴儿牛奶JTX污染事件等,无不吸引了众多目光,成为舆论的焦点③。据中国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专家统计分析,我国大约有60%的食品包装材料存在安全隐患。在食品市场上,用来盛装食品以塑料袋、塑料瓶、塑料桶为主,纸质、金属等包装材料占少数。对食品包装材料的认识不足以及食品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不够,一些含有有毒成分的包装材料被加工成食品包装、容器具。当与食品接触时,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化学成分向食品中发生迁移,如果迁移的量超过一定界限,会影响到食品的安全性。

(二)包装废弃物处理技术的落后

目前我国的食品包装废弃物整体回收率很低,资源的二次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那些环境不能降解的包装废弃物得不到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又缺乏有力的垃圾综合治理对策和措施,致使垃圾流失严重。据统计,我国2004年废纸回收率是30.4%,废纸利用率是51.7%,而韩国和德国在1999年废纸回收率分别高达73.8%和70.7%;塑料包装物除PET瓶的回收率约为50%以外,其它的回收率仍很低,尤其是用量巨大的塑料袋无人回收;废玻璃的回收率发达国家最高的达80%-90%,而我国2004年玻璃包装容易回收和再生利用率约为60%。

(三)食品市场存在过度包装

尽管目前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遏制过度包装、倡导适度包装,但是在茶叶、酒类、保健品等市场,仍存在包装的层次过多、包装的体积与食品严重不成比例、包装材料的高档化等多种问题,这些包装在食品消费完之后就成为垃圾,而且难以回收再利用。食品市场过度包装之所以盛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深层原因,一是过度

包装可为食品厂商带来超额利润;二是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导致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措施不到位;三是社会上存在不正确的消费思想,导致过度包装商品仍有相当的购买市场;四是食品包装缺乏统一标准要求,导致包装行为和监管工作缺乏可操作性指导。

(四)食品包装标准化进程缓慢

我国绝大部分食品包装卫生标准实在20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制定的,在当今食品包装行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标准已经过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食品包装卫生标准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见表2)。

三、食品包装环境污染治理途径

(一)治理路径1:法律、法规的强制实施

发达国家在包装产业方面的立法在20世纪得到了很大发展,使食品包装产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和稳定的发展态势,不仅节约了有限的自然资源,而且也减少了包装对环境的污染,为我国立法治理食品包装环境污染提供一定的经验。

1 对包装原材料实行强制措施

对包装原材料的使用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从源头降低包装生产环节对环境的污染。节能低耗、防污染、可再生性和可再循环利用是食品包装材料使用的发展方向,也是防止食品包装尤其是塑料包装污染环境的前提。

2 对包装实行可再循环或再利用的强制规定

循环经济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坏,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促进包装物的再循环、再利用,很多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1996年,英国通过《包装废弃物条例》,在全国推行包装废弃物收集与再利用处理系统,由居民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分类收集。2008年,中国包装联合会起草了《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包装可再循环和再利用强制实施前进了一步。

3 对过度包装的强制规定

建立健全针对过度包装的法律法规可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为了防止过度包装,日本制定了《包装新指引》,规定尽量缩小包装容器的体积,容器内的空位不得超过容器体积的20%,包装成本不应超过售价的15%,包装应正确显示产品的价值。以免对消费者产生误导;2007年11月30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国家标准。规定了部分商品销售包装的限量要求和计算方法。

(二)治理路径2:对市场实行经济干预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是指为了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标。利用生态规律和经济利益的关系。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因此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是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押金退还制度

押金退还制度是指食品被购买时,消费者就必须向出售者支付一定的包装物押金;当食品被使用完将包装物退回出售者或者再生利用部门时,押金再被退回。如德国1989年制定《瓶子法》规定强制支付塑料瓶保证金和强制退还塑料瓶。押金退还制度带来额外的处理包装废弃物的私人成本,即没有拿回押金的机会成本。当扔掉包装废弃物的成本较高时,个人会减少处理,增加再生利用。直到达到最优社会处理水平。这样,押金退还制度对消费者产生了一种理想的刺激与制约作用,促使家庭与厂商之间再生利用更多的食品包装废弃物,矫正了包装废弃物处理中的市场失灵。

2 包装生态税

生态包装税是对那些使用了对环境有害的包装生产使用材料和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的产品而增加的一个税种。包装生态税的引入有利于政府从宏观上控制市场导向,促使生产商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通过经济措施引导生产者的行为。进而达到改进消费模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2002年,比利时生态税法规定牛奶使用利乐包包装可免生态税;用一次性饮料容器和可重复使用的容器的包装生态税明显不同,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比如1/3升瓶装啤酒,平均售价是24比利时法朗,用一次性瓶子的售价将是26.6比利时法朗,而用可重复使用的瓶盛装的同种啤酒。售价为23.6比利时法朗。

3 包装废弃物处置费制度

包装废弃物处置费制度本着排污者付费的基本原则,对排放包装废弃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一定处理费用的政策。采取征收废弃物的方法来鼓励再循环和可循环包装。美国国家环保局对其中109个城市调查分析表明,大多数城市征收了固定的垃圾处理费用。其研究结果证明,如果每袋32加仑的垃圾收取1.5美元处理费,城市垃圾可减少18%。美国的一些州和部分欧州国家还实行预交饮料瓶罐回收处理费的制度,美国总审计局一项研究表明,此项制度可使废弃饮料包装减少重量10%-20%,减少体积40%-60%。预交金一部分用于废弃物回收处理,一部分用于回收处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三)环保意识的增强

环保意识对促进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作用不容小觑。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已经走出非理性的消费误区,77%的美国人表示包装是否环保会影响购买商品的决定;67%的荷兰人和88%的德国人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产品的包装是否会对环境产生污染㈣。有关部门需要加大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树立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自愿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生产领域,对包装生产厂家进行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的宣传,使之认识到可再生食品包装材料、可循环利用的绿色无污染食品包装的重要性,并杜绝过度包装。在消费领域,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要大力倡导节约风尚;要把减少使用一次性包装用品作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消费模式,配合相关法律,清除过度包装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篇7

【关键词】快消品 包装广告 品牌推广

1 城市品牌与快消品包装广告的界定及现状

1.1 城市品牌与快消品包装广告的界定

(1)城市品牌的定义。城市品牌定义最先由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教授凯文.莱恩.凯勒(Kevin Lane Keller)在他的著作《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提出,同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这一定义的提出为城市品牌营销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城市品牌定义中,国内学者李光明提出的“城市品牌应当是城市各种资源、城市文化、经济技术和城市整体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公众对城市个性、城市功能的总体印象和评价”这个定义表现得比较全面和准确。

(2)快消品包装广告的定义。快消品一词源于国外,全称是快速消费品(FMCG,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是使用寿命较短,消费速度较快的消费品的统称。“快消品”一词源于商家对一些产品的研究,这些产品主要包括个人护理用品、食品饮料、保健品、烟酒等。而快消品包装广告是指印刷在快消品包装上面的平面广告,它以两维的形态传递着文案、图形等广告的诸要素。当然随着时代的前进,平面广告以及快消品包装广告会随着包装材料以及技术手段和创意手段的进步展现出不同的形态,或许会变成多媒体和多维形态,但是不管形式变换如何,快消品包装广告的载体依然是快消品。

1.2 城市品牌与快消品包装广告的现状

城市品牌一词自诞生以来,已走过半个多世纪,其发展和繁盛也只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国内外城市如迪拜、大连、青岛等在品牌。近几年做城市品牌推广的城市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和粗放式经营的现状,由此带来的品牌雷同、个性不明、城市文化底蕴缺失等问题让学术界将目光投向了城市定位、品牌经营意识、城市个性的提炼与塑造、城市文化内涵等深层次的领域。

快消品包装广告最早出现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纽约麦迪逊大道的广告大师们最先将“吸烟有害健康”这一公益广告词做在了美国的香烟包装上面。在此以后快消品包装广告被大量运用,如街头免费派发的印有广告圆珠笔、餐厅里印有餐厅信息的免费餐巾纸、美食街的一次性餐具等等。

2 快消品包装广告与城市品牌推广结合的可行性

2.1 快消品包装广告的优越性

一是传播地域广。快消品如汽水、方便面这些产品因为市场的广阔需求,终端铺货遍布大街小巷,大到高级百货仓储,五星级酒店,小到杂货铺面馆,这些东西都是不能少的。就算是最偏僻的乡村里面可能快消品在哪里“快”不起来,但是一定会到达这样的地域范围。比如说在珠穆朗玛峰上面,登山者肯定看不到电视广告,但是他们身上很可能携带如“士力架”或者德芙巧克力这样的补充体能的快消品,肯定会携带湿纸巾或者其他的卫生用品。所以可以说快消品广告的传播范围是所有广告不可比拟的。

二是传播频次高。说到快消品的传播频次高,这个很容易理解。高频的传播就体现在一个“快”字上面,就拿香烟来说吧,据2011年统计数据,中国有烟民达3.5亿,这么多烟民每天就算只抽―包烟,每包烟有20根,而烟民每抽出一根烟的时候多少会注意一下烟盒,那么光是这3.5亿包烟盒传播的信息频次可以达到70亿次,这样的点对点传播频次是所有媒体都无法达到的。

三是传播覆盖人群全。对于快消品的覆盖情况,可以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全人群无死角覆盖”,当然这里的“人”指的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是生活在商品经济时代的人,个别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隐士”不在范畴之内。在“社会人”中不管你是百万富翁还是乞丐;不管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是五六岁的儿童;不管是军人还是农民,你都会去喝可乐,去抽香烟,吃完饭会用餐巾纸擦嘴,早上起来会刷牙。快消品之所以能够“快”,因为它们是生活必需品,多数是廉价而实用的工业品,所有的人都会用到它们。2_2在营销学角度上的可行性

2009年百事可乐在2008年5.12大地震背景下发起了百事可乐“四川力量”这一主题活动。10月8日百事可乐在成都灌装厂成立的庆典大会上正式推出“成都印象罐”这一产品。凭借百事可乐巨大的影响力,这一活动有力地调动了四川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

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用快消品包装广告做城市品牌推广是合适的。一是有利于快消品企业获得投资收益。百事可乐是成功的利用了正面文化对于商品销售的溢价效果,获得了很好的销量,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收取快消品包装广告版面出让费而获取相当的利益。二是有利于政府实现城市的品牌推广。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哪里有百事可乐哪里就有城市形象宣传,这是政府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同时,百事可乐作为一家高知名度企业对于市场信心的带动作用相当突出。三是有利于消费者积极接受城市形象宣传。在这一营销事件中百事可乐有效的利用了“5.12大地震”中四川人民表现出来的坚毅、乐观精神大为宣传,“可乐”已然在四川代表了一种坚强和积极向善的信念。当一种产品成为优秀文化的象征时,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具有很强吸引力的。

3 如何利用快消品包装广告进行城市品牌推广

3.1 合理选择快消品产品载体

“当商品、文化、符号‘三位一体’时,‘商品的选择持续的创造出确定的区别形式,对其他的形式进行压制或增强。因而,商品成了文化的可视部分。他们排列于人脑所能区别的所有层次发挥作用的等级体系和场景中’。在人与物的相互界定中,消费行为本身就演变成了身份构建、地位确立和个性展示的过程。消费的主要目的在于‘区隔’,而‘区隔’是以地位、身份的获得为最终目的。”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以看出,每一种快消品必定含有其特有的文化符号。而不同的快消品又代表着地位身份和个性的不同。所以我们在选择快消品作为城市品牌推广的时候,要借用孙子兵法的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就是要仔细分析待选的快消商品所代表的文化含义,还要看到这些商品的文化含义是否有利于或者有害于城市品牌形象。比如说我们要推广深圳,选择饮料可以选择百事可乐,因为百事可乐一直走时尚明星路线,代表着年轻与活力,这是与深圳这座以创新与年轻活力为文化形象城市相吻合的。

3.2 包装广告的合适设计

在品牌与VI设计大行其道的今天,城市品牌推广一样离不开美丽的包装设计。“在当今的市场,品牌已成为主角,品牌战略被视为最有效可行且极具能量与发展优势的经营观念和模式,在创造品牌中,包装设计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代的包装设计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如保护商品、美化商品、方便使用等等。在这里包装图案和色彩设计是突出商品个性的重要因素,个性化的商品形象是最有效的促销手段之一。可以这么说,对图案和色彩的重视以及要求,突出商品的个性化,就是要求我们的快消品包装上的城市广告要美观,要有亮点。

快消品包装广告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媒体渠道。它的传播覆盖面之广,传播频次之高,覆盖人群之全是可想可见的,它更像是一座埋藏在我们身边的巨大的媒体宝藏,有待广告界与工商界的有识之士去发掘。而快消品包装广告如若在城市品牌推广方面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并且运用得当,定能在众多进行城市宣传的城市大军中,独占先机。

参考文献

[1]凯文・莱恩・凯勒(Kevin Lane Keller).战略品牌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光明.企业品牌与城市品牌的互动及异同.城市问题,2007年第01期:76-79.

篇8

关键词:电视媒体;品牌策略;设计;传达信息

目前中国的电视媒体竞争异常激烈,全国有2000多个电视台,我们每天打开电视就可以收到60多个频道,同时还面临视频网站和近百个数字频道的竞争,观众手里的遥控器选择空间越来越广,这也正说明了电视媒体的市场格局将越来越成熟,并且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与规模化的特点。电视媒体早已不是垄断的情况,它充分显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市场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在这个领域里面,品牌开始体现,品牌策略是未来五到十年电视行业中最重要的竞争手段以及生存工具。

如何建设电视媒体(频道)的品牌形象并进行推广?

首先从电视的视觉角度去理解它的品牌定义:屏幕上的个体单位是频道,它是一个频道的标志、色彩、声音、字体、样式和运动的设计,通过它们的组合,来识别某个频道的栏目内容或活动,与其相竞争的频道、栏目内容或活动产生差异化。通过这些要素及一系列的策略推广形成频道的一种形象认知度,品质认知度,并通过这些创造观众忠诚度。品牌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出现的,它产生一种概念、欲望去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这也正是品牌定位。

其次我们需要通过品牌设计去表现频道的价值定位,设计要素:主要包括一个频道的LOGO(标志)、色彩(一种色彩组合,主色兼辅助色。每种色彩组合根据内容决定它所表现的配色印象,有可爱活泼的、有热情四射的、有温暖舒适的等等)、JINGLE(声音,它是一种声音识别,通过个性化的设计及坚持不断的延用产生效果)、样式(构成的形式感会传达画面所要表达的一种feeling。比如流行的中国风往往会用到龙凤祥云去映衬)、字体,还有运动(运动可以理解为屏幕上所表现的一种动画方式,影像效果)。这些设计的着力点是品牌的外在表现,另外还有一种识别是掩盖在视觉设计之下的,比如品牌的口号和陈述,“风从东方来”“快乐中国”这就是品牌口号。品牌陈述要长一些,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可以用不同的宣传片表现出来,目的在于说出频道的价值定位。

如上所述,标志、色彩、声音、字体、样式、运动、口号、价值主张、风格和品牌故事,是频道传达品牌过程中需要时时刻刻曝光的内容,是需要不断沉淀下来的东西。这种认识就好比广告宣传,它不外乎传达两种信息:一种是新鲜流动的信息,比如商场几月几号打折,打几折,什么地点,这种信息会不断变化,过了促销期也就没有用了;还有一种是储存的信息,比如欧莱雅系列产品中它的专用标志、专门的识别声音、风格化的图像音乐以及“你值得拥有”的口号和形象代言人等等,无论有多少个促销期,只要这些储存的信息不变,加强它的曝光率,久而久之在消费者的心里就会沉淀下来一些东西,这样也就达到了品牌推广的目的。这些信息也为发展积累了资源,变成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

接着需要这些品牌的设计元素进行组合,形成若干个包装小元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在播系统中,栏目与栏目之间有外中断(常称“插口”),节目内容与节目内容之间又有内中断,这些中断需要插播广告和频道内部的宣传片来链接。以往用硬插,就是把两个不搭介的镜头接到一起,看起来会很不舒服。有关数据说明内容接到广告时,观众流失率20%,内容接到宣传片时流失3%,于是业内就对中断内容进行了利用和设计,特别是利用包装小元素来加强频道自身形象的品牌宣传。包装小元素目前主要有ID宣传、预告版面设计、广告冠名版面设计、预告信息条设计、内容或视频宣传片、频道宣传片,各类转场。这些包装元素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一种载体,可以增加标志、色彩、声音、字体等设计元素的曝光机会,沉淀品牌信息;二是作为编排的有利工具。

编排的内容中,如果可以充分搭配好各个中断的包装小元素,就能够促进频道品牌效应的形成。比如《莲花剧场》、《心动7点》(绍兴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影视频道明星栏目)在进入节目内中断时会由主持人口播几句,切入相关内容,吸引观众继续收看下段内容,这是一种打断的艺术,目的是为了提高观众对之后内容的期待;还有在栏目之间的外中断时不是立即插入广告,而引入频道形象片或节目宣传片,建立一个缓冲,让中断变得隐蔽。但是这些远远不够,因为整个频道给观众的印象还是不够深刻,频道播出内容中可以储存下来的视觉信息特别少。这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电视台存在的问题。比如就拿国外的样本编排来学习,其中一个是CNBC的样本:一次内中断长度是2分34秒(跟国内频道的广告时间大致相当),里面组织了十样信息。先是预告,接着就是ID(ID就是CNBC品牌曝光机会,例如一个频道的呼号、标志。这是储存信息和积淀印象的机会),接着是冠名赞助,再是30秒的硬广告,然后是一个OPENA,然后是另外一个节目的宣传片,再是一个文字版,最后再进入片花,回到节目。这里告诉我们它的内中断除了硬软性广告外,还有节目预告、ID宣传、节目宣传片、预告信息。另外再看一次外中断,总长3分10秒,3条硬广告,30秒一条;3条节目宣传片,1条ID,播出1条节目预告。在两次中断间出现节目预告、ID宣传、节目宣传片。现在国内有不少强势卫视台已经建立自己的编排结构,基本上观察下来,就是像这一类的结构了。在内外中断间出现那么多的ID宣传、节目预告片、宣传片,是因为这里面有我们的品牌资源,是由标志、色彩、声音、字体、样式、运动、口号、价值主张、风格和品牌故事的品牌设计所组合的,我们利用中断时间去播出它们,其实就是沉淀品牌信息、增加曝光率的一个方法。

篇9

【关键词】电子产品包装 纸箱 气泡膜 防潮袋

引言

在信息化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电子产品作为其重要标志发展迅速,尤其是凝聚着最新科技的智能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电脑、电视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其主要构成,电子元器件在越加精密复杂的同时向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因此,碰撞、挤压、潮湿和静电成为电子产品贮存和运输中的安全隐患,相应的,包装的保护性能愈发重要。

包装是电子产品保护和存储介质,首要功能就是保护电子产品。因此,在电子产品的流通和贮藏过程中,包装设计应考虑以下几点:(1)需承担一定外力的碰撞冲击,防止产品外壳或芯片受损;(2)需抵抗堆码和运输颠簸带来的相互挤压,防止内容物的变形;(3)具有抵御雾、露、雨、水蒸气渗入的能力,减缓电子产品的氧化、生锈、短路等问题。

包装材料是构成产品包装的基本因素,其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包装所呈现的性能。因此,科学的选材对电子产品包装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产品的包装由外包装和内包装共同组成。通常,外包装以纸箱为主,内包装由气泡膜和防潮袋共同构成。

1 纸箱

在大型电子产品的包装中,由瓦楞纸板制成的纸箱是最为常见的外包装容器。瓦楞纸板经至少一层的瓦楞纸和一层箱板纸粘合而成,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延展性。

瓦楞纸板的楞形一般为近三角形,并列成一排,相互支撑,从而使瓦楞纸板形成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抗压能力,为内容物提供保护和缓冲作用。根据楞形的设计差异,共有ABCEK五种,前四种应用最为广泛。

A型楞是最先发明的一种瓦楞形状,具有最大的瓦楞间距和高度,单位长度内瓦楞数量最少,这种形状富有一定的弹性,能发挥良好的缓冲性能,承载较大的冲击力。

B型楞与A型楞截然相反,瓦楞高度最低,单位长度瓦楞密度大,纸板表面平整,具有较高的平压强度,在外界压力下不易变形,稳定性好。

C型楞的楞高和单位长度内的瓦楞数均介于A型与B型之间,性能也介于二者之间。

E型楞的瓦楞楞薄而密,其刚性和强度、手感硬度较好。

综合以上各种楞形的特点,成箱后的抗压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A、C、B、E。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获得更高的抗压强度,通常采用两种或者三种楞形结合的方式构成三层、五层或七层的瓦楞纸板。

除此之外,瓦楞纸箱的抗压能力还与瓦楞原纸自身的特性,如原纸的定量、紧度、水分和施胶度有着紧密联系。定量即克重,克重越大、紧度越高、厚度越均匀、水分(9%~12%)和施胶量控制合理,越有利于保障成品纸箱的抗压强度。与此同时,瓦楞纸箱采用的是吸水性很强的纤维材料,即使原材料水分控制合理,但生产环境、存放环境、使用环境的高湿状态会促使瓦楞纸箱材料迅速吸湿,从而降低其整体的抗压强度。

综上所述,瓦楞纸箱的抗压性能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应加强该性能日常检测,通过把握力值与变形量的变化曲线,结合各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瓦楞纸箱的质量。实际操作时可参照GB/T 4857.4-2003《包装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提供的方法,借助XYD-15K纸箱抗压机进行测试(图1)。

2 气泡薄膜

气泡膜是以高压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生产过程中添加增白剂、开口剂等辅料,经过高温230℃挤出吸塑成型气泡的一种产品。由于气泡中充满空气,所以质轻,富于弹性,具有良好的防震、抗压、缓冲、防潮之效。

气泡膜在使用中,若包装物为电子元器件等带有尖锐边角的物品时,运输颠簸和外力装卸都可能导致气泡膜被内容物的边角戳破,从而使气泡膜的保护作用大打折扣。此种情况反映了气泡膜的耐穿刺性不甚理想,可以通过XLW电子拉力机检测材料的穿刺强度来衡量该性能优劣,为气泡膜的工艺改进提供量化数据参考。具体方法可参考GB/T 10004进行。

测定所需的穿刺强度测试装置分为两部分:钢针固定装置和样膜固定夹环,如图2。将直径为100mm的气泡膜安装在样膜固定夹环上,然后用直径为1.0mm、球形顶端半径为0.5mm的钢针,以(50±5)mm/min的速度去顶刺,读取钢针穿透试片的最大负荷。测试试片应5个以上,取其算术平均值。

3 防潮袋

对于电子产品来说,水蒸气是导致电子产品失效,无法正常运转的最重要因素。当周围相对湿度超过65%时,水蒸气会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不足0.01微米的水膜,空气湿度越高,水膜的厚度越厚。空气中的CO2、SO2、NO2、H2S等气体会溶解在水膜中形成电解液,使绝缘介质的绝缘性显著下降,在金属材料表面产生化学腐蚀或电化学腐蚀。之后,由于电子产品内外存在一定的水蒸气压力差,水蒸气发生扩散,逐渐渗入电子产品的内部零件中,导致电磁性器件的绝缘率下降,发生短路,腐蚀金属材料和接触性原件的表面,影响电子器件的性能和机械强度等。因此,防潮成为电子产品包装的首要解决的问题。

防潮袋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防潮袋采用了具有一定水蒸气阻隔性能的材料对电子产品进行包装,以减缓外界水蒸气的渗入,降低湿度变化对电子产品的影响。可见,袋体的水蒸气透过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防潮效果能否达到预期。

影响包材透湿性的因素很多,例如环境湿度、材料亲水性与否、化学结构、结晶度、厚度、密度、添加剂、增塑剂等等。因此,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最佳的判断方式是利用试验法直接测定防潮袋材料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方法以称重法和传感器法应用最多。

称重法指的是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在试样两侧保持一定的水蒸气压差,然后利用称重传感器或分析天平把透湿杯的重量变化“称”出来,再根据试样的面积、厚度、称量间隔时间以及试样两侧的湿度差计算出材料的透湿性能参数。称重法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953年制定的ASTM E96,这是最早的称重法透湿性测试标准。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应用与完善,称重法已经成为当今国际透湿性测试的仲裁方法。

与称重法并列而论的是传感器法,根据使用的传感器类型不同,包括动态相对湿度检定法、红外检定法和电解法。该类方法的试验环境与称重法较为一致,测试速度快,测试过程稳定,分辨率高,影响因素少,因此这类测试方法更适用于快速测定高阻隔性塑料薄膜、薄片以及含有塑料的多层结构材料的水蒸气透过性能。对于防潮袋来说,建议采用电解传感器法更为合适,仪器可选用W3/330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系统。

电解传感器法使用电解池作为湿度传感器,设备的渗透腔被防潮袋材料试样分成一个干腔和一个湿度可控的湿腔,水蒸气从湿腔渗透通过试样进入干腔后会被载气气流携带至电解池中,由电解池测量载气的湿度并输出电信号,然后计算可得试样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过程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

篇10

我国的包装工业和包装设计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以及“中国包装技术协会”的成立,“世界包装组织”和“亚洲包装联合会”的相继加盟,使中国的包装工业和包装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发达国家包装教育院校发展的历程和我国包装设计教育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包装设计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包装设计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开发,更为迫切和必要。至今,在一些综合性院校,文、理、艺术检查指标、评判标准一刀切的现象很普遍。包装设计课程体系不明确,盲目扩招,软硬件设施跟不上,给高校的功能结构、管理体制、教学资源带来压力和挑战;随意增减专业和课程,粗放式教学,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全面、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照搬其他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凭轻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和市场竞争意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教学形式单一,很多专业教师从未有过真正的设计体验,怎么可能有真知灼见?怎么能够准确把握设计的发展动向?怎么可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随着商业的竞争和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广大消费者文化水平、审美眼光不断提高,新的消费理念不断产生,包装更新周期加快,包装设计呈现出越来越专业,越来越需要技术支撑的特点。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相继产生,多学科交叉日益明显且深入,推动着包装设计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对包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发现,其就业压力还在逐年上升。教育部从2003年就明确提出,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就业评估,大力推进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培养,加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等等,力度是空前的。给包装设计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包装设计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包装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策略

1.确定课程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行情,包装设计教育欠发达的院校,首先,要确定课程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因为教学质量和水平,取决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从中获取的知识技能,过去“专才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的要求,也无法应对规模不断扩大的艺术设计教育。必须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改革包装设计教学的模式,加快包装设计教育的步伐与力度,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包装设计教育体系。针对社会需求高素质专业人才和高等教育多样化、多渠道的现实,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这是树立品牌的核心,也是大学对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学校应该有自己清晰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克服盲目照搬办学模式的倾向,以时展的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规模化为标准,从宏观上去思考和制定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办学经验,在不断学习和改进中探索包装设计教学的发展之路。调整过时的不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内容及方法。从过去单一的技法和造型训练转向掌握系统设计思维方法的训练,从只关注美感和设计语意的形态研究转向对生活形态、设计管理、设计战略和产品计划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