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范文
时间:2023-03-20 11:0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汉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古语中词的每个字都有实意,而今语中组成的词只用其固定的意思。如:
“鲜美”,古代汉语中意为“鲜艳美丽”,现代汉语中意为“食物好味道”;
“交通”,古代汉语中意为“交叉贯通”,现代汉语中意为“出行或运输方式”;
“妻子”,古代汉语中意为“老婆和儿子”,现代汉语中意为“老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他;你;我;他者意识
孤独是你我的裂变/裂变是黑色的沦陷/捉不住你的眼波/眼波从肩头滑过/
你我似飘忽的星体/星体在悄然地红移/生命已散成碎片/碎片零落在荒原/
愿你像黑洞般神秘/释放出无声的引力/再不要抽身远去/来吧让你我遭遇/
Oh,forgetHeandforgetShe/Itaketoyou,youtaketome/
这是我曾经写下的一首诗《我和你的商籁--读马丁·布伯哲学有感》[1],它是有感于存在主义神学家马丁·布伯[2]的思想而发的:在他看来,"他"或"她"是一种与"我"对立的、疏远的、陌生的、异己的在者;只有化"他"为"你",在"你-我"对话的情景里,我们才能返回到本真存在的"我"。这与另一位存在主义者萨特的名言"他人即是地狱"的体悟一致,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种深刻的揭示。但不幸的是,自从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以来,这种"我-他"异在的生存处境就一直是人自身的一种基本的存在论事实。这个事实在古今中外的思想意识中一再反映出来,西方世界最近的一个著名例证就是美国学者亨廷顿的喧嚣一时的"文明冲突"论。而其实在中国,近代以来直至今日,我们津津乐道的"中西文化优劣比较",就其以"中-西"文化二元对峙作为其全部立论的基本预设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种"我-他"异在的态度模式?西方人固然视我们为"他者",而我们未尝不视他们为"他者"?所以,西方人固然需要反省他们的西方中心主义,而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需要反省自己的某种"华夏中心主义"?然而很无奈,我这里仍然在区分"我们"和"他们"。可见我们自己的这种以异族为"他者"的意识可谓根深蒂固,并渗透于我们的日常语言当中。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本文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你"、"我"、"他"的语义分析,反省我们自己的这种"他者"意识。
1.他:缺席的他者
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最明显地反映在第三人称"他"的用法上:我们用"他"来指称那个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在者"。谈到"他"时,我们心中常常是充满着疑惑、猜忌、甚至敌意的。跟对话中出场的"我"和"你"不同,"他"总是不在场的,我称之为"缺席的他者"。
在汉字中,"他"是一个后起的俗体字,最初写作"它"。最古的字书《说文解字》尚且没有"他"字,只有"它"字,段玉裁注:"它,其字或叚(假)''''佗''''为之,又俗作''''他'''';经典多作''''它'''',犹言''''彼''''也。"徐灏笺注:"古无''''他''''字,假''''它''''为之;后增''''人''''旁作''''佗'''',而隶变为''''他''''。"这里应注意的是:(1)"他"是"佗"的隶变俗体字,当出现于秦汉之际;(2)"佗"是"它"(作为代词)的假借字,也是后起的用法。[3](3)"它"是"蛇"的古体字,这是众所周知的。《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弯曲)垂尾形。"《玉篇》:"它,蛇也。"宋代罗泌《路史·疏仡纪·高阳》"四它卫之",罗萍注作"四蛇卫之"。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三·湖州府》说:"杼山上有避它城,……盖古昏垫时民避蛇于此。"以上都是没有疑问的,问题在于,段玉裁和徐灏及许多人都把作为人称代词的"它"视为假借字,这就值得商榷了。在我看来,"它"字的意义从指称蛇虫到指代人物的演变,这并不是假借,而是词义的引申。
这要从上古的成语"无它"和"有它"谈起。《说文》:"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当时蛇多,所以人们见面时常相问:没有蛇吧?这相当于后世见面问候的套语:别来无恙?段玉裁注:"相问''''无它'''',犹后人之''''不恙''''''''无恙''''也。"既然成为了一般见面问安的套语,则"它"的含义也就泛化了:不仅指蛇患,而且指一般的忧患,或如高亨先生所说的"意外之患"(详下)。进一步联系到当时部族之间战争频繁的事实,"它"在问候中更多地是指称的作为敌对势力的外族。例如《国语·周语下》谈到单子"能类",并引《诗经·大雅·既醉》"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认为"必兹君之子孙实续之,不出于它矣。"韦昭注:"类,族也";"它,它族也。""不出于它"即不出自外族。所以,"无它乎"的通常意思是问:没有外族来犯吧?相反,如遇外族侵犯,便是"有它"。对此,我们可以《周易》古经的"有它"为证。《周易》共有三处谈到"有它",大抵均指作为敌对势力的外族:
一是《比卦》初六爻辞:"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高亨先生《周易古经今注》指出:"(《说文》"它")''''重文作"蛇"''''。是古人称意外之患曰''''它''''。此爻云''''终来有它吉'''',大过九四''''有它吝'''',中孚初九''''有它不燕'''',义并同。殷墟卜辞亦有''''有它''''''''亡它''''[4]之文,义亦同。筮遇此爻,终有意外之患,而不足为患,故曰''''终来有它吉''''。"这里指出"意外之患"是对的,但还不够,未能说明何以"不足为患"而"吉",这是因为高亨先生讲错了"来"字,以为虚词而无实义,于是"终来有它"就成了终于有它,可是这就应该导致"凶",怎么能说明"吉"呢?实际上:其一,此"意外之患"乃指异族外患;其二,此"来"意思是"徕",是使动用法"使之来";"终来有它"是说终于招徕了异族,亦即通过诚信(孚)亲辅(比)的手段安抚了异族,故"吉"。
另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爻的"终来有它"也就是卦辞的"不宁方来",即亲徕了不安分的异邦(应提起注意的是,当时的一"邦"一"国"其实就是一个部族)。高先生自己解释"不宁方来"就谈得很好:
"不宁方来后夫凶"殆古代故事也。王夫之曰:"''''不宁方''''谓不宁之方,犹《诗》言''''榦不庭方''''。"其说甚韪。宁,安也。方,犹邦也。《诗·荡》"覃及鬼方",《抑》"用逷蛮方",《常武》"徐方绎骚",诸"方"字皆犹"邦"也。古金文亦或用"方"为"邦"义。"不宁方"谓不安静之邦,即好乱之邦也。……"不宁方来"谓不宁之邦来朝也。
显然,这里的"不宁方"即是"它","不宁方来"就是"终来有它"。"有它"(存在异己的外族)则凶,"终来有它"(亲徕了异族)则吉。所以《象传》解释《比卦》说:"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这就是卦名"比"的意思,也是"终来有它"的意思。
二是《大过》九四爻辞:"栋隆,吉;有它,吝。"高亨先生解释:"栋高者室巨,室巨者家大,自是吉象;然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有意外之患,则不易克服,如寇盗不来则已,来必徒众力伟,而难抵御也。"如上所说,所谓"寇盗"当指来犯的外族。当时部族之间经常互相侵袭,这在《周易》古经多有记载。这句爻辞的原意应该是说:筮得此爻,得吉;但是如遇外族来犯,则吝。此卦与《比卦》都是讲的通过"亲比"的手段安抚招徕异族的道理,不过具体途径不同:《比卦》似乎是用当时流行的盟会的方式,高亨先生解释《比卦》时便谈到了盟会的事实:
诸侯朝王,后至者诛,故曰"不宁方来后夫凶"。《国语·鲁语》:"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竹书纪年》:"帝禹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不宁方来后夫凶"疑即记禹杀防风氏之故事也。
而《大过》则是用的婚姻的方式,故爻辞说:"老夫得其女妻","老妇得其士夫"。
三是《中孚》初九爻辞:"有它,不燕。"字面的意思就是:有蛇,不安。高亨先生解释:"燕,亦安也。……然则''''有它不燕''''者,有意外之患则不安也。"这一卦实际所记载的,就是一次外族来犯,所以,下面九二爻是一首饮酒誓师的歌谣:"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接下来的六三爻,便是一首抗击外族侵犯的战斗歌谣:"得敌,或鼓,或罢(同"鼙"),或泣,或歌。"笔者曾经指出:"''''中孚'''',发自内心的诚信";"从诗意看,''''鸣鹤在阴''''一节乃是战前誓师,取信于众,以求同仇敌忾,当为''''中孚''''之意的来源。"[5]值得一提的是,"有它不燕"帛书《周易》作"有它不宁"。宁即是安,联系到上文讨论的"不宁方",这可以作另一种解释:此处的"有它不宁"显然就是"不宁方"的意思。这就是说,作"不燕"是指"我"不安,作"不宁"则指"它"不宁。但无论作何种解释,此卦都是记载的一次外族来犯的事实。
以上《周易》"有它"诸例表明,"它"总是指的异己的外族,亦即危险的他者。与"有它"相对的即"无它",自然是指的没有意外之患,具体来说,就是没有外族的侵犯。
与此相关的,还有"非他"这种说法,指的是很亲近、对自己无二心的人。例如《仪礼·觐礼》,天子招见司空时说:"非他。伯父实来,予一人嘉之;伯父其入,予一人将受之。"郑弦注:"言''''非他''''者,亲之辞。"既称为"伯父",即未视之为异己外族,故言"非他",表示亲信。又《士昏礼》谈到婚礼过程当中约定见面的一个礼节,女方之父与其女婿的对话:"主人对曰:''''某以得为外昏姻之数,请吾子之就宫,某将走见。''''对曰:''''某以非他故,不足以辱命,请终赐见。''''对曰:''''某得以为昏姻之故,不敢固辞,敢不从?''''"郑弦注:"非他故,弥亲之辞。""非他故"即"得以为外昏姻之故",因为婚姻使得外姓变为同族,故言"非他"。这两例都涉及部族之间的关系。既然"非他"表示亲近关系,"他"或"它"当然就表示与此相反的疏离关系。这就表明,中国古代的他者意识是与族类意识密切相关的,这就是《左传·成公四年》中的一句名言:我们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意识后来进一步发展为所谓"华夷之辨",即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严格分别。
关于他者意识在"他"或"它"上的表现,我们还可讨论以下几点:
其一,一般来说,"他"或"它"当初并不是特定的人称代词,而是一般的远指代词,意思是"彼"(今所谓"那"),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段玉裁注《说文》:"它……犹言''''彼''''也。"《正字通》:"他,彼之称也。"《集韵·戈韵》:"佗,彼之称。"这种"远指"的意味,蕴涵着一种疏远的态度,正是以他者为一种"异己"(alienated:异化、疏远)的在者的意思。"他"之为"彼",含有两种意义:一是"物我"对待的"物",一是"人我"对待的"人"(他人)。而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异己的在者。所以《玉篇》说:"它,异也。"《吕览·贵生》注说:"他犹异也。"因此,"他"总是被排斥在外的,这正如《国语·周语中》所说:"且夫兄弟之怨,不征于它;征于它,利乃外矣。"兄弟之间即使有怨,也是"非他"的关系,这里,"他"总是被"下罚场"了的,即是说,"他"决不在那种能够体现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你我"对话的语境之中。下面我们还会看到,"他"即便是出场为"你",仍然不在这种语境之中,而至多是一种"在场的他者"。
其二,这种既指人、也指物的"它"或"他",更多地是指的非人的物。所以,"他"或"它"常常被冠于物前,例如《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左传·隐公元年》"制,巌邑也,虢叔死焉。佗邑惟命",《史记·高祖本纪》"于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等等,"他"或"它"都用以指物。因此,"他"或"它"之为"彼",作为一种异己的在者,更多地代表了一种"非人"的含义。可见"他"或"它"兼指人与物,这是一个重要信息,表明他人作为"他者",与"物"无异。体现在部族关系上,在古代意识里,中原以外的都不是人,所以,那些氏族部落的名称往往都带一个"犭"旁或者"虫"旁,例如"狄"、"蛮"之类。四川的古称"蜀"是一种蠕虫,重庆的古称"巴"也是一条虫,可能是大蟒蛇。[6]当时有一个经常侵犯中原的部族,被称为"猃狁",意思是长嘴狗。只有"我"亦即中国人才是人,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谈到"我"时再作讨论。
其三,以上两层观念都是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看的,他者乃是异己的在者;如果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则"他"或"它"乃是邪恶不正的东西。故《玉篇》讲:"它,非也。"《礼记·檀弓下》:"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郑弦注:"他志,谓私心。"《大学》引《尚书·秦誓》语:"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郑弦注:"他技,异端之技也。"是说此臣专心善道而无异端邪术。《汉书·卫绾传》说:"(因为卫绾)忠实无它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颜师古注:"心肠之内无它恶。"所以扬雄《法言·问道》才说:"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非尧、舜、文王者为它道。君子正而不它。"上文所说的古代成语"有它"和"无它",也都有这种意味:无它则善则吉,有它则恶则凶。我们还注意到一种突出的汉语现象:古人凡是谈到不在场、但自己尊敬的或者亲近的人时,是决不会用"它"或"他"相称的;反之,凡是谈到"他"或"它"或"彼"时,都是充满疑忌、警惕、甚至敌意的。
2.你:在场的他者
这种他者意识决定了古代汉语全套人称代词的语言游戏规则,以至第二人称"你"也蜕变成了一种"他",区别仅仅在于:"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同为他者,无论"他"还是"你"都是异己的在者:"他"不是"你"的不在场,"你"反倒是"他"的在场。这就正如古诗所说:"子不我思,岂无他人?"[7]这就是说,面对着"我"的"你",心里却并没有"我",因为"你"并不是本真的你,而只是"他"的出场而已,即便你我是在对话,你也在"王顾左右而言他",此刻的"你-我"仍如"他-我"一样,"尔为尔,我为我"[8],仍然不能达到真诚的沟通,更谈不上"相视而笑,莫逆于心"[9]。"我"和"你"的关系本质上仍然不过是"我"和"他"的异在关系,这种疑忌关系突出地体现在《左传·成公元年》的那句著名的祈愿中:"尔无我诈,我无尔虞!"这个祈愿正好反证了现实的"你我"关系只是"尔虞我诈"的关系。
第二人称"你"字的出现较晚,是从"尔"、"汝"(古或作"女",假借,读亦如"汝")演变而来的。[10]《广韵·止韵》:"你,汝也";《语韵》:"汝,尔也。"《集韵·语韵》:"女,尔也。通作''''汝''''。""汝"本是水名,"女"本指女人,即它们作为人称代词都是假借字。汉语的用字,除第一人称外(讨论详下),第二、第三人称都是用的假借字,即都没有本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设想,"我"的观念的产生早于"你"和"他"的观念?[11]如其然,则根据下文对"我"的分析,似乎自我意识从其产生之际,就由于跟族类意识密不可分而已经异己化了?换句话说,我们作为个人是否从来不曾有过真正的自我?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但已不是本文的篇幅所能允许讨论的了。
作为人的存在的异己化的结果之一,"你"也染上了浓厚的他者意识的色彩。例如《广韵·止韵》:"你,秦人呼傍人之称。"这里所谓的"傍人"(旁人),显然就是视"你"为异己者的意思:"你"虽然在场,但只是本不在场的"他"的出场而已。"你"的这种他者意味,在用法上的表现,就是它往往不用于尊称、爱称,而只用于上对下、尊对卑之类的称呼当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详见下文,这里我们仅以《晋书·国传六·后秦姚氏》里的一个例子加以分析:"弋仲性狷直,人无贵贱皆''''汝''''之。"是说弋仲这个人性格很直率,不论贵贱之人,他都直呼以"你"。这种用法被注明"无贵贱",即被视为一种不合礼仪的、即不符合语言游戏规则的用法,因为对尊贵的人是不能直呼"你"的。反过来说,"你"是对卑贱者的称谓,而卑贱者是"我"不应亲近、而应疏远的在者。
这种游戏规则与"它"一样,也跟族类意识有关,上文说到高亨先生解释《比卦》"不宁方",作为上古成语又作"不宁侯",对于这种异己的外族,他所引证的许多例子都称之为"汝"、"女"、"尔"、"若":
《礼记·考工记》:"祭侯之礼,以酒脯醢,其辞曰:''''惟若宁侯、毋或若女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汝。''''"《大戴礼·投壶篇》:"鲁命弟子,辞曰:''''嗟尔不宁侯,为尔不朝于王所,故亢而射汝。''''"《白虎通·乡射篇》:"礼,射祝曰:''''嗟尔不宁侯,尔不朝于王所,以故天下失业,亢而射尔。''''"《说文》:"侯,乡飨所射侯也。其祝曰:''''毋若不宁侯,不朝于王所,故伉而射汝也。''''"《仪礼·大射仪》"董侯道"郑注:"尊者射之以威不宁侯,卑者射之以求为侯。"是"不宁侯"为古代成语。不宁之侯谓之"不宁侯",不宁之邦谓之"不宁方",其意一也。
但第二人称"尔"或"汝"的用法似乎经过一番演变,这个演变过程似乎正是人们丧失本真状态、亦即他者意识渗入第二人称的过程:它本来是可以通用的,那是一种本真的用法;后来才转变为专门用于上对下、尊对卑的称呼。《正字通》说:本来"我称人曰''''尔''''";"古人臣称君皆曰''''尔''''。《诗·小雅·天保》称''''尔''''者九,《大雅·卷阿》称''''尔''''者十三;《书·伊训》、《太甲》称尔、汝亦肰(然)。"例如《诗经·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由此可见,"你"与"我"本来是互为主体际对话者的,正如《诗经·皇矣》郑弦笺注:"尔我,对谈之辞。"但是,后来却成了上对下、尊对卑的称谓,例如《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魏书·陈奇传》:"尝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尔汝之"意为以"尔"或"汝"相称,以表示轻侮的意思。例如《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朱熹集注:"盖''''尔汝'''',人所轻贱之称";焦循正义:"''''尔汝''''为尊于卑、上于下之通称。"其实,在人际关系的本真状态中,以"尔汝"相称本来是表示亲昵的,但在"你"的观念异己化之后,这种称呼反倒成了一种难得的境界。例如杜甫《赠郑虔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只是作为醉中"忘形"的结果,"你"才流露出本真性。又如韩愈《听颍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这是在"儿女"(男女)热恋中的"忘形",此时才有"你"的本真性。这也从反面证明了只有在"忘形"(忘却世俗)的情景下才能回复到本真的"你"。
与此相应,作为指示代词的"尔"也从本来的近指之"此"(这)转变为远指之"彼"(那),即逐渐疏远化了。"尔"本近指,如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所说:"尔犹此也。"近指之"尔"与"迩"(即近)相通,如《周礼·地官·肆长》所说:"实相近者,相尔也。"此种近指之"尔"也作"汝"或者"女",吴易莹《经词衍释》说:"''''尔''''犹''''此''''也,《书》''''尔不啻不有尔土''''、《诗》''''既作尔歌''''是也。通作''''女''''''''汝''''。《诗》''''今尔下民'''',《孟子》引作''''今此下民'''',《左传》昭十二年''''子产过汝'''',十八年''''子产过女'''',皆言''''过此''''也。""尔"作近指,又常作"如此"讲,段玉裁注《说文》"尔"字:"''''尔''''之言''''如此''''也。"《六书故·数》:"''''如此''''之合为''''尔''''。"其中的"此"亦近指代词。但随着"你"的疏远化,"尔"后来就变为远指了,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七说:"尔,犹彼也。""彼"即远指代词。例如《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此"此疆尔界"即"此疆彼界"。《世说新语·赏誉》:"尔夜风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语。"这里的"尔夜"意为"那晚"。《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尔时居士种种说法,教化王孙,令往菴园。"这里的"尔时"意为"那时"。从近指向远指的演化,正反映出"你"的观念的疏远化(alienation):"你我"之间产生了"此疆尔界"的隔膜,"你"也变成了他者。
3.我:内在的他者
这种他者意识不仅决定了"你"的、而且同样决定了"我"的语言游戏规则。如果说,尽管"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但对于"我"来说,它们同样都是外在的他者;那么,"我"就不过是一种内在的他者而已。换句话说,"我"不过是已经丧失了本我的存在状态,即是本我的异化形式。这里借用了弗洛伊德的"本我",但是实质内容不同:我所谓"本我"是指的本真的我,而不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性本能。但在我看来,在中国古代的自我意识结构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结构之间,是具有某种同构关系的:"我"作为内在的他者,类似于弗洛伊德的"自我",是由两个方面相互渗透而成的:一方面是"本我"即本真的我;另一方面则是"超我",它是作为外在的他者的"他"和"你"渗透于潜意识结构中的结果。《论语·学而》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亦即我反省我自身,就是用超我来监督自我。至于中国潜意识结构中的本我,则是需要我们加以发掘的--或许,这需要我们返回到"前轴心时代"去?
当然,汉语"我"这个概念的产生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它代表着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是这种自我意识,正如对"它"的意识一样,一开始就是与自身所属族类的存在相关的,亦即是与其他族类即"它"相区别对待而成立的。如前所述,古代的"它"跟部族之间的战争有关;而"我"亦然,《说文解字》解释"我"字:"我,施身自谓也。……从戈、从千"[12];"一曰:古''''杀''''字。"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认为:"契文''''我''''象兵器之形,以其柲似戈,故与''''戈''''同,非''''从戈''''也。卜辞均假为施身自谓之词。"两种说法的共同点是:"我"与作为武器的"戈"有密切关系。郑樵《通志·六书略二·会意》说:"我也,戍、戚也,戊也,皆从''''戈'''',有杀伐之义。"例如《尚书·泰誓中》"我伐用张",《孟子·滕文公下》即作"杀伐用张",证明了"我"蕴涵着对于异族的杀气。
但我认为,把"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来用,这并不是文字的假借,而是意义的引申:持戈杀敌,这大概就是当时的"我"作为族类成员的首要职责,因而对自我的意识是与对部族敌人的意识相互关联的。我们在前文曾提到的《周易·中孚》那个例子就是一个明证:外族来犯之际的"有它,不燕"和本族投入战斗之前饮酒誓师的"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把"我""尔"和"有它"联系起来的。唯其如此,"我"经常被作为一个战争术语,表示敌我双方的一方。例如《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汉书·李广传》:"虏亦不得犯我。"这种充满着杀伐气、硝烟味的用法,至今依然,例如"我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等。
关于这一点,段玉裁对《说文》"我"字的解释"施身自谓"的说明值得注意:
不但云"自谓"、而云"施身自谓"者,取施与(之义)……施读"施舍"之施,谓用己厕身于众中;而自称,则为"我"也。施者,旗貌也;引申为施舍者,取义于旗流下垂也。《释诂》……又曰:"台、朕、赍、畀、卜、阳,予也。"……愚谓有我则必及人,故赍、畀、卜亦在"施身自谓"之内也。
这里有三点是特别值得留意的:一是"有我则必及人",这就是我们在上面说过的,对自我的意识是与对他者的意识不可分割的。二是取"施与""施舍"之义,这就是说,这时一个人就必须舍弃那个纯粹本真的自我,亦即"施身"[13]。三是"用己厕身于众中",这是"施身"的实际结果,就是使"我"同于在场的本族的他者;用海德格尔的话语来讲,这就是本真的自我的"沉沦"。
古代汉语"我"也作"吾"。"吾"为第一人称的本字而非假借,这在第一人称诸字中是唯一没有异议的。《说文》:"吾,我自称也。"这个字从"口",表示称呼。有意思的是,唐代刘威《遣怀寄欧阳秀才》诗:"平生闲过日将日,欲老始知吾负吾。"这犹如著名的《明日歌》所说,日复一日地虚度年华,老来忽然悟出这是辜负了自己。这句诗实在可以做本文的标题:主格之"吾"辜负了宾格之"吾",成为了后者的内在的他者,亦即本真之我的异化存在。可见主格作为主体意识的自我,并非本真的自我。[14]这与庄子《齐物论》所谓"吾丧我"的用法正好相反:主格之"吾"似乎是本真的自我,宾格之"我"似乎是内在的他者。[15]"丧我"便是克服异化的我,回复本真的我。如此说来,《论语·子罕》主张"毋我",这与庄子的"丧我"可谓异曲同工。
但在我看来,对"吾"字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法,其本义是防御之"御",即与"我"字一样,都是武装防御的意思。许多古训均如此说,例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注、《广韵·模韵》都说:"吾,御也。"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小学述林·本字与经传通用字》里指出:"《毛公鼎》云:''''以乃族干吾王身。''''徐同柏读''''吾''''为''''御'''',此以经传常用字读之也。"古典文献确有这种用法,例如《墨子·公输》:"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孙诒让《墨子闲诂》解释说:"''''吾''''当为''''圄''''之省。"其实无所谓"省",《说文》明确指出:"圄,守之也。从口。"此"圄"即守御、防御之"御",也就是"吾"。汉代有官名"执金吾",字面意思就是拿起武器防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颜师古注引应劭的说法:"吾者,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续汉书·百官志四》对"执金吾"的解释也是:"吾犹御也。"可见"吾"与"我"一样,都是抵御异族的意思。
这里的关键,从文字学上看,是如何理解"吾"字的从"口"。其实,此"口"应读为"围",意思是"域",意指部族据守的疆域,也就是"国"。"国"古字作"或"或"域",也都从"口",《说文》:"国,邦也。从口、从或";"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域,''''或''''或从''''土''''。"段玉裁注"国"字:"古''''或''''、''''国''''同用";又注"或"字:"盖''''或''''、''''国''''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复制''''国''''字。"他紧接着解释道:
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谓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16]而封建日广,以为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尽之,乃又加"口"而为"国",又加"心"为"惑"。
这就是说,"或"既是"国""域"的古字,也是"惑"的古字。这实在是意味深长的:"各有其守"则"不能不相疑",这正是以他族为异己的疑忌心态。所以,"吾"字的意义正体现在"口"上,它与"或""域""国""惑"诸字的意味完全一致。执戈为"我",守国为"吾",再次表明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生是与族类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先民这种自我意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我"是"中国人"--中原之国的人,而我们知道,中原人自称为"夏"。从汉语古音学考察,"夏"与"我"是大有关系的:它们韵母的韵腹相同,都是/a/,声母的发音部位也是非常接近的,[17]按汉语词源学的规则,它们近乎所谓"一声之转",因而很可能本是同源词,"夏"即"我","我"即"夏"。这个被用来作中国第一个朝代名的"夏",其实是"人"的正面特写照,而"人"则是人的侧面照,"大"字是人的正面远景照。所以《说文》指出:"夏,中国之人也。从夂从页从臼。臼,两手;夂,两足也";"大,象人形。"作为自我意识的高度张扬,正如《说文》引用老子的话说,中国人亦即"我"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出人意表的是,今日方言"俺"字的出现也很早,其意义也是"大",《说文》:"俺,大也。从人,奄声。"而这个自大的"人"就是"中国之人",也就是"夏",也就是"我"。这也再次表明,自我首先是作为部族成员而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似乎一开始就是一个内在的他者。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发问了: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是否可以找到某种未曾受到这种他者意识的染污的、本真的"你-我"关系意识?孟子所讲的"放失"了的"本心",是否就是这个意思?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18]如果"诚"就是"真",那么返回到那种"诚"的"我",是否就是复归于真我?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大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不应忘记了:即便我们确曾拥有本真的我,这种本真的我毕竟是失落得太久了。在我们的传统中,积淀了太多的他者意识,这种源远流长的他者意识,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人的观念。我们知道,类似的情形在西方也一样存在。这实在是当今人类面临的诸多困窘当中的一个最深层次的困境,问题在于:我们的孔之"仁"、孟之"诚",老之"朴"、庄之"真",是否足以对治这种他者意识?当然,这是应该另文讨论的问题了。
注释:
1、此诗作于1997年。“商籁”取其双关:既是“商籁体”(Sonnet)亦即十四行诗之意,也是对马丁·布伯的哲学思想的一种理解——“我”和“你”本来是可以“商量”、对话、沟通的(“商”),这是人的本真的、如“天籁”一般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存在状态(“籁”)。
2、马丁·布伯(MartinBuber,1878—1965),犹太教哈西德派神学家,代表作《我和你》(1923)开创“对话”哲学,主张“人神对话”。本文对他的“对话”理论的理解有所不同,主张非神学化的人际对话,这就是胡塞尔以及存在主义倡导的“主体际性”(Inter-subjectivity)的对话主张。
3、“佗”本义是“负荷”的意思,即“驮”的古字。《说文》:“佗,负何(荷)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佗,俗作驼、作驮。”
4、此“亡”即“无”之意,“亡它”即是“无它”。
5、详见拙著《易经古歌考释》,第274-275页,巴蜀书社1995年版。
6、《说文解字》:“蜀,葵中虫也”;“巴,虫也,或曰食象蛇。”
7、《诗经·郑风·褰裳》。
8、《孟子·梁惠王下》、《公孙丑上》。
9、《庄子·大宗师》。
10、段玉裁注《说文》“尔”字:“‘尔’……后世多以‘爾’字为之”;“古书‘尔’字,浅人多改为‘爾’。”本文不作“尔”“爾”的区分,以便用简化字排版。
11、因为上文讨论的“它”作为代词,最初只是指的异族,而非人称。
12、《说文》认为:“千,或说古‘垂’字。”但我怀疑这个“千”乃是“禾”的省写,“我”的本义可能是持戈守禾,就是武装守土,防止外族争夺、抢劫粮食。
13、“身”表自身、自我,这是古代汉语的一个常例。
14、在西方语言里,主格、主语和主体是同一个词subject,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本真的我。
15、可见这些不同的用法似乎并不具有语法形态的意义,因为,根据古典文献的语料,在同一个时代,它们往往都可以充当主格、宾格和领格。
16、见《易·乾文言》。
篇3
关键词: 古代汉语教学 教学问题 师生交流 比较分析
古代汉语是中文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古代文学、历史学、哲学等课程的学习。然而,中文系学生多数对这门课没有兴趣,不愿意学,认为它很枯燥而且难学,称它为“中文系最难学、最枯燥的课程之一”。不仅学生,即使是高校教师,也普遍认为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很难讲授的课程,最不容易吸引学生。其实,笔者通过多年来对这门课的学习和教学的体验,认为无论是学习还是教学,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可以达到相对不错的效果。毋庸置疑,教师讲课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因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更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谈谈古代汉语的教学问题。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任何事物的学习,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古代汉语也是这样。所以,教师在讲授课程前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无论是文选部分还是通论部分的讲授都是这样。通论部分是纯理论的内容,要吸引学生的兴趣比较难。但是文选部分的讲授完全可以做到。如果一个教师只是简单地照着课下的注释翻译课文,没有自己的特点,全然不顾学生的感觉,一节课可以翻译三四篇课文,那么学生肯定会感觉照着注释翻译,全是书上的内容,我自己也会,进而感觉古汉语课没有意思,不愿意听。而且这样的教法好像是讲了,但是学生全然没听,时间长了,毫无效果可言,以至于学生反映“感觉和没上过这门课没什么区别”。一般而言,前面几节课的讲授尤为重要和关键,必须收到“先入为主”的功效。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们认为,在讲授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如下三种办法。
(一)古文字字形
所谓古文字字形,主要指商代的甲骨文字及部分族名金文。因为这一阶段的文字字形非常象形,表意特征很明显。一方面通过甲骨文字形分析汉字的本义,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另一方面,甲骨文特殊的形体构成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专注于课堂内容,从而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文选《段于鄢》)。此句“寤”字,课下注释为:“通啎,逆,倒着。寤生,胎儿脚先出来,等于说难产。”这样的注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啎”就是“逆”,而“逆”为什么有“倒着”的意思,如果不讲清楚,学生就只有死记硬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寤”为什么解释为“逆”,笔者运用了甲骨文字形作出解释。其实“啎”、“牾”、“忤”三字同源,意思一样,“忤逆”今为同义连用,所以“啎”和“逆”意思相同。而“逆”的初文为“屰”,二字实为古今字。“屰”的甲骨文字形为“ ”,像一头朝下的人,人头朝下即为“倒着,不顺”。所以“屰”的本义即为“倒着,不顺”。“寤生”即“倒生”,就是脚先出来。胎儿出生时,如是顺产,应是头先出来,反之如果难产就应当是脚先出来。这样讲就会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寤”一词意思的来龙去脉。
(二)文选的讲解要注意带有一定的故事性
语言类课程相对来说都是枯燥的,这是由于其特点所限。但是教师依然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活跃课堂气氛。据笔者的体会,古代汉语课应当比现代汉语和语言学课更容易抓住学生,除去以上所提到的甲骨文字形外,还可以在文选部分的授课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与本篇文选内容相关的有趣的故事,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加深学生对这篇文选的理解。
比如在讲授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的文选《宫之奇谏假道》时,应当首先给学生讲述周王朝的历史及虞、虢、晋三个诸侯国的来源。通过这些故事,学生不仅可以激发兴趣,而且可以搞清楚文中虞、虢及晋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刻了解文中“晋,吾宗也”、“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大伯不从,是以不嗣”、“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之类的话。
还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选,比如《段于鄢》、《晋灵公不君》、《冯谖客孟尝君》等,最好先简单介绍主要内容和文中的主人公,给学生一个总体的印象,然后具体对照文选进行讲解。
(三)适当介绍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这一点对于古代汉语课是非常重要的。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教材第四册中讲到了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但是不全面,而且因课时所限,古代汉语课的讲授一般不讲这一部分知识。所以我们在讲授文选过程中,如果遇到相关的内容,就要给学生介绍,加深他们的理解,掌握古代文化知识。而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一般都具有较浓厚的兴趣,所以这也是我们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方法。
比如在讲授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的文选《段于鄢》时,对于文中的第一句话“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中的“武”和“武姜”,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历代史书中对国君的三种称呼:庙号、谥号、年号,此处的“武”即为“谥号”;再介绍《左传》对女子的几种不同的称呼。比如待嫁的女子一般在姓上冠以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出嫁后或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或是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等。
二、重视绪论部分的讲授
对于绪论部分,许多老师没有注意到它的作用,授课时,仅仅是把它作为授课的一个环节按部就班地很快地讲过去,然后开始正文的讲授。我们认为,绪论部分是整个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与正文的内容同等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正文的内容还要重要,所以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一部分内容。
(一)要利用绪论部分的讲授让学生“先入为主”,接受自己及自己的讲课风格。一般而言,学生对教师授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最初的几节课。如果绪论部分的内容我们重视不够,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就会空洞乏味,不足以抓住学生,吸引学生,必然会给学生形成一种不好的印象,进而产生厌倦心理,即使在开始讲正文内容之后教师的授课“出彩”,也不容易扭转之前的不好印象,更何况,古代汉语课本身也不容易讲“出彩”。
五、与现代汉语相关知识比较分析
无论是文选还是通论的教学,都要特别注意与现代汉语语言理论的结合。由于古今语言具有传承性,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都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古今汉语必然存在着多方面的区别和联系,而这些区别和联系又是完全可以运用语言发展的理论解释的。所以我们在讲授相关知识时,要特别注意关注二者存在的区别,引导学生对这些区别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理解。
比如我们在讲到古汉语特殊句式时,可以比较现代汉语的相应句式,向学生介绍清楚古今汉语有哪些方面的差异。
如:判断句,现代汉语是以判断词“是”为标志的,古代汉语则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为标志的。
又如:古今汉语对动作行为的量的表示方法的区别:现代汉语一般是把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放在动词的后面。比如“九合”,现代汉语则说“会合九次”。而古汉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的句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如“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古代汉语·晋灵公不君》),“禹八年而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古代汉语·许行》);或者用数词直接作谓语,前面用者字结构作主语,如“鲁仲连辞让者三”(《古代汉语·鲁仲连义不帝秦》)。
通过对比分析,进而运用语言发展变化的理论阐释它们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这样学生可以对其中的区别和联系有较深的理解和把握,系统地了解古今汉语发展变化的现象与本质。
六、多读、多练相结合
“读”,指的是多读古代的文学作品,培养古代汉语的语感。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课,假如学生对于古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不甚了解的话,是没有办法做到真正掌握和理解,乃至达到阅读古书的目的的。比如:《论语》:“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一句的断句,以前有多种标点法,但如果从古人的语言表达习惯考虑,依然是传统的“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更合适。如果学生在平时阅读古代作品较多,已经培养了一定的古汉语语感,这类问题就会很快得以解决。
“练”,指的是对古代汉语一些语言理论的练习。一般而言,语言理论毕竟是凌驾于现实之上的,如果单纯在课堂上介绍一些理论知识,则尽管教师必然会举一些例句进行说明,但它毕竟是抽象的,单靠课堂上的传授是不够的,必须依靠课下的练习。只有多练,学生才有可能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真正把握这些知识,而不需要刻意死记硬背。比如通论部分的词类活用现象、特殊句式、词的本义与引申义及古书的标点等,都是需要学生依靠练习掌握的。
以上笔者从六个方面谈了对古代汉语教学的体会,希望对古代汉语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如果真正要把这门课上“活”,则以上六个方面还很不够。笔者认为,它应当是我们把这门课上“活”的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教师运用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感染能力。
篇4
鉴于古代汉语课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应遵循这样的思路:1.考核方式由单一考核方式转变为多维复合考核方式。古代汉语的考核方式应呈现多样化方式,如口头作业、电子版作业、分组讨论、社会用字规范调查、古籍经典内容情景演绎等,这些方式各有优缺点,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合运用,注重学生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的综合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科学合理的评判。2.考核内容由注重理论知识转变为侧重能力。古代汉语课有两个主要学习目标:一是要求学生掌握语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二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学理论知识解释语言现象,分析处理语言问题的能力。就这两个要求而言,前者是必备的基础,而后者才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关键。因此,对于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学习,不应仅仅停留在语言理论知识的简单记忆上,而应加强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在相应的考核方式上应该由理论知识型命题向实际能力培养型命题转变。3.评价主体由教师单一评价转变为师生多元评价。随着高校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方式已经从传统的单纯课堂讲授发展为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从单一的课堂拓展为图书馆、网络、社会。如仍用传统的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获取信息的需求。为此,应将学生也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来,形成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网络作业学生跟帖等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主体,使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公平、民主。4.评价方式由注重终结性评价转变为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学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为学生学习古代汉语课的终极性评价,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而注重日常知识的逐步积累与运用的平时作业、小组合作、讨论发言、课程论文、现场答辩、撰写语言调查分析报告等过程性评价方式往往被忽视。要使学生真正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必须减少只看重结果的终极性评价,而应加大过程性评价的体现力度。
二、古代汉语课程改革实践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课程的考核方式,经过六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是一言堂的理论型授课方式很难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尝试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如学生参与古代汉语精品课程网站建设、选择作业布置方式、评点作业、设计编辑课程作业论文集、搜集整理实践性教学成果等,使整个教学过程都有学生参与,力争做到以学生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学到的不仅是知识点本身,更融合了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2.从学生熟知的今天仍在使用的语言现象入手。因古代汉语所反应的内容与今天的现实生活有距离,有些语言理论或语言现象,学生很难理解。如在讲授使动用法时,学生比较茫然,但是日常口语中经常使用的“打扫卫生”就属于使动用法,用现代汉语的解释,即:打扫,使之卫生。这里的卫生便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并能举一反三,分析今天仍然使用的语言中哪些还存有古代汉语语法现象的遗留。名词作状语也是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但是今天的成语中有大量的成语都属于名词作状语,如:蚕食鲸吞、星罗棋布、雷厉风行、狼吞虎咽、作鸟兽散等,学生通过分析日常生活用语中留存的古代汉语现象,加深了对古代汉语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深化了学生运用语言理论解释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3.学生全员参与的多维作业评价方式。传统的作业布置和讲评方式,学生仅把书本上的解释照搬到作业本上,有时候完全没有理解题目的内容,谈不上真正地掌握知识点。今天的学生大多对于网络信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根据这一点,我们因势利导,布置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电子版作业,传到网上,学生互评作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在讲授《段于鄢》时,学生对于姜氏、庄公等人物形象有不同的理解,就此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改编成诗歌、剧本、散文、小说等不同的文学样式,上传到中文系教学网络平台,学生之间相互跟帖,评判同学的作业,教师再根据每位同学的作业质量和同学的评价给出最终的作业成绩。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提供了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4.注重能力培养的考试方式灵活多样。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课程结束的考核方式也应与之相吻合。如根据所学知识拟定一份试卷,要求题型多样、题量适度、难度适中等。为学生以后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培养命题能力奠定基础;情景演绎也是学生较为喜欢的考试方式,如选取出自《战国策》的成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择一个成语,先找到在《战国策》中出现该成语的原文,再解释其中出现的词义引申、词类活用、句式等语法现象,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情景演绎,并录像存档。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古籍的兴趣、锻炼了学生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更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郭锡良;《古代汉语》;注释;商兑
中图分类号:H1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210-03
一、文献综述
郭锡良等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出版)教材,由全国著名专家编写,权威性强,发行量大,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但因该教材是集体编写,常偶有疏漏,虽亦有一些文章商榷,使其不断完善,但今天看来仍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根据对郭锡良等先生《古代汉语》文选的注释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关于探讨郭锡良等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的文选注释的论文很多,主要有:王洪清《〈古代汉语〉注释析疑》;张延俊《郭锡良〈古代汉语〉部分注释的商榷》;冯瑜华、乔秋颖《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文选和引文部分勘误》;王慧《郭锡良古代汉语注释商兑九则》;周宝宏《郭锡良等主编〈古代汉语〉部分注释补正》等。这些论文对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的注释进行了研究,有理有据,很受启发。
本文在先哲时贤探讨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综合法,把郭本《古代汉语》(郭锡良编著的《古代汉语》,以下简称郭本《古代汉语》)的注释中偶疏的地方进行探讨并作了分类,即分为以下三类:一、文选中有的通假字、古今字注释混同;二、文选中有的词语注释有误;三、文选中有的注释字音错误。
所谓通假字,是指古书中的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本字”和“借字”仅有语音上的联系,即语音相同、相近,但毫无意义上的联系,常用“某,通某”的方式表述。所谓的古今字,是指文献中记录同一个词而在不同时代使用了不同的字形,它不但语音相同,而且有意义联系。常用“某,同某”或“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等表述方式。
二、文选中有的通假字、古今字注释混同
在郭本《古代汉语》文选的注释中,由于对通假字和古今字了解的不够全面,容易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因此对通假字和古今字的注释容易出错,把它们搞混。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情况:
(一)有的古今字误注为通假字。
1.《齐桓公伐楚》: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郭本《古代汉语》注为:“大公:即姜太公,名尚。齐国的第一个国君。大:通‘太’。”
我们认为:大,同“太”。
郭本《古代汉语》认为:“大,通‘太’”,我们认为是,大,同“太”。“大”和“太”不是通假字而是古今字。因为,“大”和“太”读音相近和而在意义方面又有密切联系。
首先,“大”和“太”读音相近,《说文解字》记载:“大,他达切;太,他盖切。”其次,它们的意义之间也有许多联系。《广韵》记载:“大,小大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称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也。”,《广雅》:“太,大也。”;《形义》:“太与大本来为一个字,都是指大,慢慢地分化成为了两个字。”《古代汉语词典》对“大”的记载是“(dà),最。并举例句“《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对“太”的解释是“大。《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太仓乎?’”。《王力古汉语字典》注为:“大,同太”。由此可见,“大”和“太”的意义是一样的,这样,可以断定它们不是通假字,而是古今字。正确的解释应该为“大,后来写作太。”
其次,这从发行的权威教材上也可得到证明。
(1)南京大学高小方等《古代汉语》对《齐桓公伐楚》中的“大”和“太”注为“古今字,大公――太公”。①
(2)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注为:“大公,读作太公,即姜尚,齐之始祖。”②
根据以上分析,“大”和“太”应为古今字,而不是通假字。
2.《燕昭王求士》:“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郭本《古代汉语》注为“冯几:靠着机案。冯,通‘{’”。
我们认为:冯,同“凭”({)。
很显然,郭本《古代汉语》把它们看作是通假字了,其实这是一对古今字。“冯”字出现的时间要早于“凭”,同时“冯”表示“凭借、依靠”等意义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早,可见,“凭”是在“冯”的基础上加上“心”字而形成的,“凭”的古体是“{”。《说文解字》:“冯,马行疾也。”而后又引申出依靠、凭借的意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这里的“凭”就是依靠的意思。再看北大编《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冯,后写作‘凭’”,用术语“后写作某某”,这已表明“冯”与“凭”是古今字关系。
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对《燕昭王求士》中的“冯”注为“冯几,靠着几案。冯,同‘{’,依靠。”③“{”是“凭”的繁体写法。
3.《论贵粟疏》:“千里[敖,冠盖相望”,郭本《古代汉语》注为“敖,通‘遨’”。
敖,通“遨”,我们认为应该为:敖,同“遨”。
《说文解字》:“敖,从出从放,本义为出游”。而在《说文解字》中:“敖,出游也。从出从放。”,但是没有“遨”的相关内容,因为“遨”的使用出现的时间比“敖”迟出来了很久,因此,给“敖”加上一个偏旁就成为了“遨”,它“出游”的这个意义也是从“敖”衍生出来的。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敖”只有一个义项,就是“遨游,游逛”,而这个义项是“敖”这个词众多义项中的第一个义项,所以说,“遨”是从“敖”的一个义项中分化出去的。北大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敖”为“游遨”义;注“遨”也为“游遨”义,说明“敖”与“遨”在这个义项上同义,二字意义相同而不仅仅是读音相同,这就说明“敖”与“遨”是古今字,而不是通假字。因此,“敖”和“遨”不是通假字,而应该是古今字,正确的解释应该为:“敖,出游,后来写为“遨”。
(二)有的通假字误注为古今字
《张骞传》:“骞为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郭本《古代汉语》注为“力:坚强而有毅力。:后来多写作‘强’”。
我们认为应该是:,通“强”。
很显然这是把“”和“强”看作是古今字关系了,我们认为它们是通假字关系。“”和“强”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仅是语音相同而已。“”,小篆作 。《说文》“”“弓有力”。例如《战国策・韩策》:“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杜甫《前出塞》诗:“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其后来演变为“有力量”、“是有力量”的意义,例如李斯《谏逐客书》:“强公室,杜思门。”而这个“强”,小篆作 ,《说文》“蛴也。从虫弘声。”可见“”与“强”这两个字,一个本义与弓箭有关,一个本义与昆虫有关,二者在意义上并没有联系,所以,它们不是古今字,而是通假字。“”与“强”同属群纽,阳韵,为同音通假。“”与“强”二字在古代只是读音相近,意思上却毫无关联,因此,我们认为它们是通假字与本字的关系,正确的解释应该是:,通“强”。
《王力古汉语字典》:“,通‘强’”。又注曰:“强,通‘’。”可见二字是互相通假的。《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材官引。”从文献上看,二字是互通的。
三、文选中有的注释有误
郭本《古代汉语》除在通假字、古今字注释混同外,在一些词语解释上也偶有失误。
(一)词义解释欠准确
1.《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郭本《古代汉语》注为“,四极:天的四方极远之处。传说中天的四方有支撑着的柱子。”
我们认为“四极”应为“天的四方的擎天柱”更确切些。
《说文》:“ ,极,栋也。”《系传》:“今人为木床以跨驴背,以负载物,即古之极也。极,屋梁之栋也。”由此可知,“极”是“屋梁”的意思,例如张衡《西京赋》:“N游极于浮柱”,这就可以很自然的引申出“柱子”的意思。同时,“四极”在《汉语大词典》就被解释为“古代神话传说中四方的擎天柱”。因此,“四极”在本文中应该准确地被解释为“天的四方的擎天柱。”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将此注为:“上古的人认为在天的四边都有支撑着天的柱子。”④
2.《孙膑》:“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下。’郭本《古代汉语》注为“斫大树白:把大树砍白了。指把树皮砍掉,露出白色”。
我们认为这句话应该解释为“砍到大树,刮去树皮,露出白色,在那上面写上字。
郭本《古代汉语》对“斫大树白”的注释有欠妥之处。在这句话中,有三个动作,即“斫大树”一个动作,“白而书之”两个动作,这三个动作是连贯的,即先砍到大树,而后刮去树皮露出白色,在树木白色的地方写上字。而教材怎么能将“斫大树白”断句注释呢?在此句中“白而书之”中的“而”连接的是两个动词,而绝不是连接状语忠心词,“白而书之”是不能断开的,否则,连词“而”的作用找不到着落。我们认为,这句话应该这样注释,“砍到大树,刮去树皮,露出白色,在那上面写上字。”
(二)词性解说错误
1.《巫山・巫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郭本《古代汉语》注为:“或:副词,或者。这里表假设的情况”。
我们认为,“或”应该解释为“假设连词,如果”。
首先,在古汉语中,副词是没有表假设的情况的,所以在这句话中,“或”并不是副词,而是连词,表假设关系。其次,教材已经注出是假设关系,还将“或”译为“或者”,认为是选择连词,说不通。
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直接引用此例句说明“或”的连词用法,认为“或,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并将“或王命急宣”翻译为“如果皇帝有诏书急需下达”,译文通畅。
顺便说一下,有的文选注释在语法方面也有不足,例如:
2.《钴a潭西小丘记》:“……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郭本《古代汉语》注为:“姓唐的人家荒弃的土地,要出卖却卖不出去。”
我们认为这是承前省略主语的一个判断句,但是教材没有指出来,又把它当作陈述句来翻译了。
“唐氏之弃地”郭本《古代汉语》把它译为“姓唐的人家荒弃的土地”,这是不准确的,他既没有意识到这是主语的省略,又把判断句解释为陈述句。这句话是省略了主语的判断句,而不是陈述句。它的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此乃唐氏之弃地,柳宗元在这里借“唐氏之弃地”,隐喻自己是唐王朝的弃人,被朝廷谴弃到荒远的地方,自己有才能而得不到施展。这种省略了主语的判断句往往不容易被看出,我们必须仔细分析句型。
四、文选中有的注音有误
郭本《古代汉语》有时对字音把握不准,出现明显失误。
1.《lZ传》:“苟能起,又不自艾。”郭本《古代汉语》注释为“艾(yì):停止、悔改。”
我们认为,“艾”的读音应该是:aì。
《现代汉语字典》注“艾”,停止,音为aì,“艾”如果是“停止”的意思,那么他应该读作aì,而不应误读为yì,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方兴未艾”的意思相同。文中的意思是说lZ摔倒后如果还能起来,它就又不能停止背东西,这很通畅。如果“艾”的意思是“悔改”,那么它应该读为yì,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自怨自艾”用法一样,但在此句中,根据上下文“艾”应该读aì,“停止”的意思。
2.《[天都》:“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郭本《古代汉语》注释“徙(xí):移动。
我们认为,“徙”的确切读音应该是:xǐ。
《古代汉语词典》注为“徙,xǐ,迁移。《老子》十八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除此之外,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等权威的工具书中也是只有xǐ,这一个读音。
五、结语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郭锡良等编著的《古代汉语》中有的注释进行了探讨,发现了一些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加以论述,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即,一、文选中有的通假字、古今字注释混同。二、文选中有的注释有误。三、文选中有的注音有误。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的论述比较充分。如“大”和“太”。我们查阅了《说文解字》、《广韵》、《说文解字注》、《广雅》、《古汉语常用词词典》以及《王力古汉语字典》进行论证,力争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有理有据。但因自己所掌握的有关古汉语的知识比较有限,所读著作较少,在某些问题的论述上还不够全面深入,有的例子典型性还不强,有的分析还不到位,这是我的不足之处。在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广泛的阅读有关古代汉语的专著,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解决这次论文出现的问题。
注 释:
①高小方,等.古代汉语[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99.
②④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60,285.
③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778.
参考文献:
〔1〕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4,178,236,8,203,19,11,57,34.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陈彭年,等.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
〔5〕王力,等.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6〕陈亦民.汉文字干支[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7〕王念孙.广雅疏证[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8〕张双棣,殷国光.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篇6
【论文摘 要】古代汉语教材中含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益营养,古代汉语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也存在大量的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机会。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想方设法,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学生人生境界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古代汉语作为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中文秘书学、教育学、哲学等许多文科专业都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课程,它在承担起培养学生古书阅读能力的同时,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的教学自然应当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肩负起育人的职责。
一、古代汉语教学的传统文化传承作用
(1)促进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古代汉语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具有非同寻常的社会作用,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从事古代文化典籍研究的人已日渐减少;另一方面古文化距离我们又比较遥远,古代文献资料又是用文言写成的,这种语言对现代人来说已日渐陌生,这更增加了文化传承的难度。古代汉语是学习、传承传统文化遗产的基础所在,要使文明延续,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掌握古代汉语文言这把开门的“钥匙”,才能让我们领略无限风光,在阅读、思考、传承和创新中继承文明,使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2)构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文化是针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遗产,是迄今为至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伟大的高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此传承文化时,对那些缔造过我们民族精神,价值趋向的核心思想必须继承下来,它是我们精神的家园。(3)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社会公民,主要应解决做“人”的问题。古代汉语教学,要在着眼字、词、句教学的同时,更注重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人文情怀,在堂堂“君子之文”中,重德修能,体味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时展到今天,多元文明渗透到许多领域,传统文化正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冲击。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明的成果,我们寄希望于有识之士的倡导,寄希望于普通民众的热爱,更寄希望于对古代汉语教学的更上层楼,因为它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其他专业无可比拟的优势。(4)发挥传承文化的载体作用。古代汉语课要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担负起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职责,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因为这关系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繁衍。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掌握古代优秀文化遗产,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修养,坚定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的凝聚力。倾注了无数先哲心血的这笔财富是由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写成的,要了解这些文化,必须具备阅读经典作品的能力。(5)发挥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鉴别作用。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深邃厚重。漫长的岁月里,祖先为我们留下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典籍,这些遗产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医药、卫生、服饰、礼仪、典章制度等诸多领域,它们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而这一切都是以古汉语文言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因此,我们要学习、继承和研究它,要去粗取精,为今天服务,就必须扫除语言文字障碍。这就必须熟悉古汉语的语词、语言、语法构造,以做到游刃有余。
二、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再次,改革教学方法。古代汉语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及时地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精心组织古汉语教学,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比如,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文化解读的教学模式、生动活泼的图片等再现古文字、历史、诗词画面,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积极意义,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参 考 文 献
篇7
比较是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发现规律的方法。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希尔克认为,比较是“观察,分析,整理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智力劳动”。比较法在语言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比较语言学就是利用比较研究法建立起来的。另一方面,通过对同一来源不同语言之间差异的研究,发展了关于语言演变的理论。历史比较语言学,还可用于把同一种语言的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历时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联系与区别,理清语言发展、变化的轨迹,揭示导致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比较研究法也为现代语言学所看重。西方现论语言学所刻意追求的是为普遍语法提供一个理论模型,从中能够推演出人类所有可能的具体语言的具体语法。这个普遍语法的理论模型包括为获得任何一种可能人类语言所遵循的有限的普遍语法原理和参数,一方面对什么是可能的人类语言限制具有充分的解释力,一方面又保证足以覆盖所有具体语言的特异性。“跨语研究”或“比较研究”就成为西方现论语言学一个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比较法在文学研究中也同样被广泛运用,最为突出的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目前高校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尤其文科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比较欠缺,在课程论文写作和毕业论文写作中,应付和抄袭现象十分普遍。研究能力包括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比较能力等,其中比较能力是一项基本能力,在这方面,学生还存在“不用比较”和“不精比较”的情况,即不能自觉运用比较法进行学习,或者虽然有时使用比较但是比较随意,未能完全发挥比较的作用。古代汉语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任务。有鉴于此,本人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比较重视对学生比较能力的训练。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对学生的比较能力进行训练,无需编制专门教材,现有教材中内容基本够用,只要注意利用即可。就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来说,“字典词典”和“常用工具书”部分可以进行各种“检索法”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和《新华字典》部首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词源》和《辞海》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助字类编》与《经传释词》之间的比较。“汉字的结构和发展”部分可以进行“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和楷书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古字”与“今字”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正体字”与“异体字”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比较。“古今词义的异同”部分可以进行更多的比较,例如“菜”的古今意义之间的比较。“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部分可以进行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直接引申与间接引申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链条式引申与辐射式引申之间的比较。“词类活用”部分可以进行活用与兼类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使动与意动之间的比较。“古代汉语的词序”部分可以进行古今词序之间的比较,包括宾语位置、动量成分的顺序、名量成分的位置等方面的比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部分可以进行古今判断句表现形式方面的比较。“古代汉语被动表示法”部分可以进行各种被动式之间的比较。“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和词头、词尾”部分可以进行更多的比较训练,如“不”和“勿”的比较,“莫”与“或”的比较,“者”和“所”的比较,“也”跟“矣”的比较等。“古书的注解”部分可以进行各种注释体例之间的比较,各种注释术语之间的比较,各种注释方式之间的比较。“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部分可以进行“并提”与“互文”之间的比较等。“古今语音的异同”可以进行更多的比较,比如古今声母、韵母和声调之间的比较,“三十六字母”内部不同字母之间的比较。“上古音简说”部分可以进行上古音与中古音之间的比较。“诗律”部分可以进行唐代古体诗和近体诗之间的比较。
对学生比较能力培养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何谓比较”、“比较什么”、“怎样比较”。何谓比较?比较是就两种或两种以上互有联系而又有一定区别的事物或事件辨别异同。比较什么?(1)首先要确定比较项,即“谁和谁比较”。“谁”和“谁”之间要有“可比性”。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因此,从理论上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可以比较的。但是实际上,用来比较的事物往往都是同类的,或者说是大同小异的。同一性是建立比较对象关系的基础,如果两个事物性质相差很远,就不应该进行比较。因此运用比较法的前提是要先确定各比较对象之间是否具有同一性。(2)要确定比较哪个方面。总起来看不外乎“相同处”和“不同处”,即从彼此相似的比较对象中找出不同点,从彼此相异的比较对象中找出共同点。但是有时侧重相同处,如教学“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时,就引导学生从无标记被动式和各种有标记被动式中找出其共同点(都具有“受事+及物动词”结构)。有时则侧重不同处,如教学“使动”和“意动”时,引导学生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使动”中有形容词、名词、动词和数词等的使动活用,“意动”中只有形容词和名词两类;“使动”的宾语所指会发生变化,“意动”表现的是心理作用,宾语所指不会发生变化;“使动”的主语可以为非生物,而“意动”的主语只能是人类)。有时兼顾相同处和不同处,如在教学“者”和“所”时,就既找出二者相同之处,也要找出不同之处。“怎样比较”?历时比较和共时比较。一般是古代汉语内部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古今汉语之间的纵向比较。如教学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时,就将其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采用“数词+动词”式,现代汉语采用“动词+数词+量词”式,词序不同,而且古代汉语中不使用动量词。比较的步骤是首先对每一个比较对象进行分析、归纳,此后才能将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无论比较相同点还是不同点,都要尽量做到全面、周到,不要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较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罗列异同点的水平上,最终目的要通过对异同点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发现某些规律。学会用某种方式将比较过程呈现出来,呈现的手段可以是语言文字,也可以是公式(如动量表示法的“数词+动词”和“动词+数词+量词”,被动式中的“受事+及物动词”),还可以是图表(如“者”与“所”的比较,《说文解字》中“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之间的比较)。比较能力的训练、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改变只由教师表演独角戏的方法,而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或手段,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练习,提高能力。
比如在“古代汉语词序”的动量表示法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口述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到课本的文选中搜集跟“百战”组合相同的说法,然后将其译成现代汉语,再进行比较,最后指名对比较结果进行口述。学生表现比较积极,很快找出“三周”、“一说”、“三问”、“千虑”、“一得”、“百战”、“百胜”、“一举”等说法。经过比较,知道“百战”、“三周”、“一举”等均属于“数词+动词”结构,译成现代汉语分别“战百次”、“绕三圈”,古今表示动量的方法相比有两点不同:(1)词序不同,即在“百战”中,数词在前,动词在后,“战百次”中,数词在后,动词在前。(2)成分多少不同,即“百战”中只有数词和动词,而“战百次”中,除了数词和动词外,还有一个动量词。通过这次训练,学生既加深了对于古代汉语动量表示法的印象,又对课本中的文选也进行了浏览、熟悉,还锻炼了口语表达,一举三得。
再如在辅代词“‘者’和‘所’”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填表方法。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知识介绍,然后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在此基础上,指出“者”和“所”的异同之处,并指名学生到黑板填表。明确:“者”和“所”的相同之处:它们都称代一定的人或事物,但是却不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用,必须放在其他词和词组的后面或前面,构成“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者”和“所”的不同之处:(1)相关成分――“者”连接动词、形容词、名词、数词或短语(“庸者”、“可宝者”、“先破秦入咸阳者”、“天下能为兵法者”、“大者”、“古者”、“二者”);“所”连接动词或动词短语、介词(“所依”、“所爱其父母”、“所以拒子”)。(2)在短语中的位置――“者”在后,“所”在前。(3)语义角色――“者”表示受事、施事、当事(“庸者”、“可宝者”――受事;“先破秦入咸阳者”、“天下能为兵法者”――施事;“大者”、“古者”、“二者”――当事);“所”表示动作的受事、对象、内容、工具、方法、原因、途径、处所(“财物无所取”――受事;“民无所依”、“所与饮食者”――对象;“所不知”――内容;“彼兵者,所以除暴禁害也”――工具;“所以拒子”――方法;“所以乱也”――原因;“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途径;“所居”、“所长”、“吾剑之所从坠”――处所;“吾家所寡有者”――属事……)(4)整个结构的语法功能。“者”字结构除了充任句子的主语、宾语、谓语外,可以充任状语,“所”字结构除了充任句子的主语、宾语、谓语外,还可以充任定语。即: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复杂的学习内容较为清楚的认识。
又如在“毋……也”句式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和口述法。使用PPT展示下列句子: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毋从俱死也。(《史记・项羽本纪》)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
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及门,公孙敢门焉,曰:“无入为也。”(《左传・襄公十五年》)
莒、鲁争郓,为日久矣。苟无大害于其社稷,可无亢也。(《左传・昭公元年》)
盟于清丘之社,曰:“有子,无相弃也!”(《左传・昭公十一年》)
司城为上卿,盟曰:“三族共政,无相害也!”(《《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范蠡进谏曰:“夫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勿许也。”(《国语・越语下》)
千丈之城,必郭迎之,主人利。不尽千丈者,勿迎也。(《墨子・号令》)
必亟去之,勿近也。(《孙子兵法・行军》)
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孙子兵法・地形》)
要求学生阅读其中画线的部分,找出其共同的成分,并指出其表达作用。明确:画线句子均带否定“毋”(或“勿”、“无”)和句末语气词“也”,表示禁止(否定的祈使)语气。多媒体的使用节省了抄写例句的时间,效果也更好。
有时,多媒体的使用也会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在讲到《说文解字》中所收汉字总数以及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四类汉字的占比时,首先介绍学术界对《说文解字》所收汉字数量的调查结果(总数为9353个,其中象形字约265个,占比2.8%;指事字约130个,1.4%;会意字1255个,占比13%;形声字达7700多个,占比82%)。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PPT饼图(即左图),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对学生进行比较能力训练要循序渐进,并且贯穿古代汉语教学的始终。实践证明,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比较能力训练,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外,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古代汉语成绩,收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德)弗郎茨・希尔克.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历史、理论和实践入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2]曹小云.“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3,(6).
[3]刘光明.古代汉语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J].池州学院学报,2009,(1).
[4]陈富余.严复中西文化比较方法研究――以《穆勒名学》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2.
篇8
关键词:以 用法 意义
一、引言
“以,用也。”《说文解字》的这一解说指出了“以”的语义基核。文献典籍中对“以”的最早训释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其后的《公羊传・桓公十四年》:“以者何?行其意也。”都说明了“以”最早用作动词。动词“以”这种表行为活动的意义,又常引申而表心理活动,《玉篇・已部》:“以,用也,意也。”
下面我来简析“以”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
二、“以”的动词用法及意义
《论语》中的动词“以”较少单独使用,包括宾语前置者仅8见。例如:
(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使人战栗。”(《论语・八佾》)
(2)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两例中的“以”都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带有宾语,它们都是动词,只不过后例中的宾语前置罢了。
动词“以”多和动词“为”结合成“以×为×”这样的动词性结构,在句子中充当谓语。有时“以”的宾语省略便成为了“以为”。其中的“以”表示客观行为“使用”义时,全句为兼语结构;“以”表示主观意念为“认为”义时,全句为包孕结构。例如:
(3)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
(4)二三子以我为隐乎?(《论语・述而》)
(5)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论语・八佾》)
“以”这个义核为“用”的动词,在上古就已主要用作了介词。介词是一种动作性不如动词强的在单句内部的偏正结构中表示介系关系的词类。
(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
(7)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
从历史渊源看,汉语中的介词几乎全是由动词演变来的;从语法功能看,动词和介词都能够带宾语,都能和指代性结构助词“所”组成所字结构。可以说,介词就是虚化了的动词,介词结构就是虚化了的动宾结构。介词“以”就是因动词“以”的动作性减弱而虚化来的。例如:
(8)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9)夫颛顼,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论语・季氏》)
(10)能以礼让为国乎?(《论语・里仁》)
三、介词“以”用法及其省略
介词“以”字常见的用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当“拿”、“用”、“把”、“凭”讲,例如:
(1)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2)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3)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第二,“以”由凭借的意思引申为表示原因,当“因”讲。例如:
(1)武安侯虽不任职,以王后故,亲幸。(《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灌夫以此名闻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第三,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如:
(1)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2)故以十二月晦,论弃市渭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3)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这三个“以”字和“于”字的用法相同,都当在讲。这种用法的“以”字及其宾语所构成的介宾词组一定放在动词的前面。
第四,“以”字表示率领的意思,它的宾语限于跟“人”有关的名词。例如:
(1)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史记・晋世家》)
(2)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史记・魏公子列传》)
(3)栾书中行偃以其党袭捕厉公,囚之。(《史记・晋世家》)
这三个“以”字都当“率领”讲,这种用法的“以”字及其宾语所构成的介词词组一定放在动词的前面。
在古代汉语的句法里,介词“以”字也常常可以省略。例如:
(1)死马且买之( )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
(2)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 )何面目立天下乎?(《史记・魏公子列传》)
(3)子欲( )手援天下乎?(《孟子・离娄上》)
例(1)省略的“以”当“拿”、“用”讲;例(2)省略的“以”当“凭”讲;例(3)省略的“以”也当“拿”、“用”讲。
四、介词“以”的宾语的提前和省略
在古代汉语的句法里,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宾语无条件地提到“以”字的前面。例如:
(1)楚战士无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史记・项羽本纪》)
(2)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3)若晋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左传・僖公十五年》)
例(1)的“一以当十”,就是“以一当十”;例(2)的“夜以继日”就是“以夜继日”;例(3)的“朝以入”,就是“以朝入”。
在古代汉语的句法里,介词“以”的宾语又常常可以省略,这个被省略了的宾语是代词“之”。例如:
(1)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 )告公子”。 (《史记・魏公子列传》)
(2)陈胜起山东,使者以( )闻。(《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例(1)省略的“之”字指代地方;例(2)省略的“之”字指代平原君对其夫人所说的一番话;例(3)省略的“之”字指代上文“陈胜起山东”这件事。
五、连词“以”的用法及意义
连词“以” 是由介词“以”虚化而来的,其演变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它们有一些共同的语法性质:有联接作用,能表示关系。但是,它们毕竟是两类不同的词,有着相与区别的语法特征。从语法功能看,介词“以”能组成介宾结构修饰谓语,连词“以”则只能顺接语言单位表示关联。从使用范围看,介词只能用于单句内部的偏正结构,而连词“以”不仅能用于单句内部的连动结构,且可连接两个句子。“四分天下而连词有其三,介词只有其一”,从语法结构看,介词“以”一般带有宾语,前边受副词或能愿动词的修饰,而连词“以”的前面一般是动词性词语。
连词“以”具有顺接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从它的结合能力来看,可以连词亦能连句。古汉语中句子之间的语法关系以意合为常,连词“以”也多用于单句内部,其中尤以用于连动结构表目的关系为多。例如:
(1)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
(2)回也问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3)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前两例中的“以”都处在连动结构中,前后项所表示的行为不仅在时间上先后相继,而且在事理上一意相因。例(1)中的“以”是由表原因的介词“以”虚化而来的,表示后项是前项的结果,句意重在强调后是前项行为造成的客观事实。当“以”进一步虚化为等同于“而”的连词时,便可如例(3)那样连接两个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无先后义无主从的并列关系,或者如例(4)那样用于偏正结构表示修饰关系了。
连词“以”也可用于分句之间。对于这种用法,人们比较注重其中的领句释因,往往忽视了它的句间相承。例如:
(1)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论语・雍也》)
(2)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论语・颜渊》)
(3)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
(4)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
例句中的“以”都用于分句间表示承接,这种承接不仅有相继的时间关系,而且多兼有了相因的事理关系。
连词“以”表示因果关系亦有两种形式,“以”所带的表因分句在后者为据果究因,“以”所带的表因分句在前者为由因释果。例如:
(1)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刑也。(《论语・先进》)
(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在汉语中,介词连词的分合之争莫过于表因介词和表因连词的区别了。如前所述,表因介词“以”只能在单句内部起组合作用,其因果关系也表现在成分与成分之间。概言之,可以用领词还是连句这一标准来区分它们。特别是古汉语中的表因小句作介词宾语时,一般都有使之偏正化、名词化的结构标志,区别起来就比现代汉语容易些了。
参考文献
[1] 论语[M].中华书局出版社,1960.
[2] 司马迁.史记[M].辽海出版社,2015.
篇9
1、实词活用。比如名词用作动词。
2、名词用作状语。
3、使动、意动、为动三种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
篇10
在古代汉语中,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里有不同的意思,这种语言现象就是一词多义。绝大多数实词是一词多义的。
二、义项辨析
一词多义是由词的基本义引申而形成的,从理解词的基本义入手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能够辨析清楚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基本义指一个字的最早词义,如“向”的最早词义是“朝北的窗户”,“走”的最早词义是“跑”等。一般来说,古汉语字典里面一个字的第一个义项就是它的基本义。词义从基本义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向相关的方面延伸而产生一系列新义,叫做引申义。因此,基本义与引申义、引申义与引申义之间,彼此都有联系。下面以“间”字为例,说一下各义项之间的联系。“间”字有以下一些解释:
1.缝隙。如“其所求者,瓦之间隙,屋之翳蔚也。”(《吕氏春秋・长利》)2.一定的空间内。如“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说》)3.一定的时间内。如“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促织》)4.中间。如“两山之间有川焉。”(《周礼・冬宫・考工记》)5.隔断。如“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6.夹杂。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7.参加。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8.间或。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9.隔阂。如“故君多间。”(《左传・哀公二十七年》)10.离间。如“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11.秘密地,悄悄地。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间”的基本义是“缝隙”,缝隙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它介于两物之间,二是它使两物隔离。介于两物间,所以有“中间”之义,直接发展出“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的意思。在中间,有空隙,就可以介入,“夹杂”“羼入”“参加”都是介入,只是前二者说物,后者说人,这是一个引申方向。使两物隔离,就有“断”之义,人的关系远了、断了、有空隙了,就是“隔阂”,就是“离间”,跟大家都隔开,就是“秘密地”,隔断几次,就发生断断续续的状态,大房子用墙隔断一次,就隔出一间,所以又发展出计算房屋的量词,这是另一个引申方向。
三、一词多义的判断方法
我们怎样确定一个词究竟用的是多义中的哪一个意义呢?一是需要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特别是重点词语的常用义项。二是学会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根据语境对其进行合理引申,猜测词在语句中的含义。下面介绍几种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1.温故知新法。对于一些不理解的词义,学生可联系课文进行相应迁移。先回忆它在哪些课文中出现过,是什么意思,然后思考哪种意思与现在语境最切近,由此推求它现在的含义。如“远与恢素善”一句中的“善”可以联系司马迁的《鸿门宴》一文中的“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善”是“友善、交好”的意思。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一词多义问题。
2.互文见义法。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采用互文形式,在对应位置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因此,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从句式结构看,“忠”与“贤”相对,“用”与“以”相对,所以“以”的含义就是“任用、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