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字典范文

时间:2023-03-31 13:3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语大字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汉语大字典

篇1

一、 “叙”为序次之“序”的本字

“叙”本义为序次。《说文・攴部》:“(叙),次弟(第)也。从攴,余声。”段玉裁注:“咎繇谟曰:‘天叙有典。’《释诂》曰:‘舒、业、顺、叙,绪也。’古或假‘序’为之。”《尚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孔颖达疏:“于是皆得次序,无废事也……于是得其次叙,皆无废事业。”《周礼・地官・乡师》:“凡邦事,令作秩叙。”郑玄注:“秩,常也。⒂檀我病J掠谐4危则不控选!薄豆语・楚语下》“重、黎氏世叙天地”“能道训典,以叙百物”,韦昭皆注曰:“叙,次也。”可见“叙”是次序之“序”的本字。

“叙”的次序义见于许多复音词中,如“次叙、叙次、秩叙、时叙、伦叙、九叙、代叙、叙齿”;由次序义又引申指按等级次第拔擢人才,相关复音词如“叙才、叙阶、叙擢、叙爵、铨叙”。因上述二义后多作“序”,故上述诸词又作“次序”“秩序”等,兹不赘列。《尔雅・释诂》:“舒、业、顺,叙也。”郭璞注:“皆谓次叙。”《书・皋陶谟上》:“叙九族,庶明励翼。”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注:“史迁……‘叙’作‘序’,‘庶’作‘众’,‘励’作‘厉’。郑康成曰:‘,厚也。庶,众也。励,作也。叙,序也。次序九族而亲之,以众明作羽翼之臣,此政由近可以及远也。’”又《书・皋陶谟上》“天叙有典”,孙疏将郭注“次叙”引作“次序”。《汉书・王莽传中》“《书》不云乎?‘序九族’”亦将“叙”引作“序”。凡此均可证明,次序之意本作“叙”,后作“序”。

序,本义为东西墙。《尔雅・释宫》:“东西墙谓之序。”《说文・广部》:“序,东西墙也。从广,予声。”段注:“攵部曰: 次弟谓之。经传多假序为。《周礼》《仪礼》‘序’字注多释为次弟是也。”今以“序”为次序字,“叙”之本义次序反而不为人所知了。

二、 “庀”是“匕”“比”的同源分化字

匕,《说文・匕部》:“匕,相与比叙也。从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饭,一名啤!倍巫:“比者,密也。叙者,次弟也。以妣籀作、或作、秕或作等求之,则比亦可作匕也。此制字之本义。今则取饭器之义行而本义废矣。”《说文解字句读》:“此言‘匕’与‘比’通。比叙者,比校而次叙之也。”可见“匕”义有二: 一为比并、次第之意;二为“取饭器”,近似汤匙。前者同“比”;后者亦作“a”“枇”,又称“啤薄

比,本义为“密也”(《说文・比部》),引申指“比次”“校也,并也”(分别见《广韵》质韵和旨韵)。《说文通训定声》谓“比”字“从二匕,会意,匕亦声……两两相并,故为合并、叙次之谊”。

庀,此字不见于《说文》。《汉语大字典》所录《集韵》“庀,治也”、《玉篇》“庀,具也”,所释当非本义,本义应为《六书故》所释之“比叙也”,亦即《正字通》所谓“叙也”。“叙”即“比叙”“叙次”,即“比校而次叙(序)之”之意。《文选・张衡〈南都赋〉》:“周召之俦,据鼎足焉,以庀王职。”李善注:“贾逵《国语注》曰:‘庀,由理也。’”[1]“叙”“理”“治”“具”之所以能够共同训释“庀”字,盖因四者语义相通,各自的意义及相互联系大致是: 次序―按次序整理―整治而使之有条理―按一定条理备置。

从语音方面来看,匕、比、庀三字准双声、叠韵,古音皆属脂部,声纽分属帮纽、K纽和滂纽。从形体上看,“匕”为初文,后二者为孳乳分化之字。从意义上看,均有比并叙次之意。据此可知三者为同源词。刘钧杰(1999: 125)以“匕、比”为同源词,说“匕是比的古文”,惜乎未能涉及“庀”字。

“匕”“比”“庀”诸词同源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它们相互同训的情况予以证明。如“匕”“比”“庀”同训“(相与)比叙也”,分别见于《说文・匕部》、慧琳《一切经音义》和《六书故・广部》;“比”“庀”同训“治也,具也”,分别见于《类篇》和《集韵・纸韵》。[2]

另外,从异文角度也可窥知其同源关系。如上所述,段玉裁认为《说文》“匕”条中的“用比取饭”之“比”可作“匕”。此外,《周礼・夏官・大司马》:“及致,建大常,比军众,诛后至者。”郑玄注:“比或作庀。郑司农云:‘致,谓聚众也。庀,具也。’玄谓致,乡师致民于司马。比,校次之也。”《庄子・徐无鬼》:“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诸子平议・庄子三》认为“比,通作庀”。

三、 “比叙”连文可证“庀”“叙”同义

“比”与“叙”为同义词。《说文・攴部》:“叙,次弟也。”《庄子・徐无鬼》:“此皆顺比于岁。”成玄英疏:“比,次第也。”二者同训,其义自然相同。颜师古《匡谬正俗》卷五“桓”字条:“东京赋云:‘迄于上林,结徒为营,叙和树表,司铎授钲。’叙,比也。军之正门为和,树表设牙形以表之。”这里释“叙”为“比”更足证明二者同义。正因为如此,古书中多有“比叙”连文之例。除上引《说文・匕部》“匕,相与比叙也”及《六书故・广部》“庀,比叙也”等例之外,再如《周礼注疏・遂师》“军旅、田猎,平野民,掌其禁令,比叙其事而赏罚”,《文献通考・韩柳文章谱》“取韩愈、柳宗元文章为三谱。……其一,悉取其诗文比叙之”等,其中的“比叙”均为依次排比之意。《汉语大词典》失收“比叙”一词,建议今后予以增补。

既然“比”“叙”同义,而“庀”又通“比”,“叙”实即“序”,那么“庀,(比)叙也”之训也便怡然理顺了。

四、 《正字通》“庀”字释义亿

《汉语大字典》“庀”下关于“叙”的义项源自《正字通》,那么我们有必要对《正字通》中的释义做一番检视和疏解。该书“广部”“庀”字释义为:“叙也,治也。《周礼》:‘庀其委积。’《左传》:‘子木使庀赋。’又,具也。《左传》:‘官庀其司。’又‘季文子卒,宰庀家器为葬备。’庀、比义通。《周礼・大胥》:‘比乐名。’郑司农读‘比’为‘庀’,谓录具乐官。”这一释义,实分三层意思:

(一) 庀,叙也,治也

该义项中,“叙”“治”同义。究其原因,乃因“叙”与“序”同,亦即按次校比,故与“治”字义近。《正字通》在这一义项下所举书证,一是《周礼・遂师》“庀其委积”,全句为:“凡国祭祀,审其誓戒,共其野牲,入野职、野赋于玉府。宾客,则巡其道修,庀其委积。”郑玄注:“巡其道修,行治道路也。故书‘庀’为‘比’。郑司农云:‘比读为庀。庀,具也。’”原句是在讲“遂师”(周代官职,地官之属,佐遂人掌管政令戒禁)的职责。委积,指储备的粮草。庀,有依序列置之意,故与“治”相近,这里可释为备办、料理。

第二个书证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子木使庀赋”,全句为:“楚掩为司马,子木使庀赋,数甲兵。”杜A注:“庀,治。”孔颖达疏:“庀训为具,而言治者,以下说治赋之事,治之使具,故以庀为治也。”“庀赋”即治理赋税之事。孔颖达疏以“治之使具”解释了“庀”为何既训“具”又释为“治”的原因。由此可见“庀”的“治”“具”之意归根到底来自于“叙”。“叙”指比叙、列置,是具体做法,“治”是抽象目的,“具”是最终结果,实质都是按一定的要求和次序整理备办的意思,用语虽殊,其实则一。《b梁传・哀公元年》:“系而待六月上甲始庀牲,然后左右之。”范宁注:“庀,具也。”杨士勋疏:“庀,具,犹简择。”《玉篇残卷》引刘兆曰:“庀,简核也。”“简择”及“简核”均为校比措置之意。

“庀,治也”或亦训为“理也”。《国语・鲁语下》:“夫外朝,子将业君之官职焉;内朝,子将庀季氏之政焉。”韦昭注:“庀,治也。”《玉篇残卷》引贾逵注:“庀,犹理也。”[3]《篆隶万象名义》也解释“庀”为“具,理”。“理”“治”同义,皆得与“具”比并为训。

(二) 庀,具也

“具”本指备办、供置之意。《说文・廾部》:“具,共置也。从廾,从贝省。古以贝为货。”段注:“共、供古今字,当从人部作供。”《广韵・遇韵》:“具,备也,办也。”备办之中自有治择之意,因此《类篇》《集韵》俱释“庀”为“治也,具也”。

《正字通》“庀,具也”义项下的书证为《左传》“官庀其司”及“季文子卒,宰庀家器为葬备”。此二例分别出自《左传》襄公九年和襄公五年,杜预均注为“具也”。“官庀其司”意为“督促其官属,各尽其责”;“宰庀家器为葬备”是说季文子的家臣收集整理家里的器物作为安葬的准备。可见“具”“治”之意仍然出自表示比并列置的“叙也”。

(三) “庀”“比”义通

关于这一点,《正字通》所引书证出自《周礼・大胥》:“秋颁学,合声,以六乐之会正舞位,以序出入舞者,比乐官,展乐器。”“比乐官”,《正字通》误引为“比乐名”。关于此“比”字,郑玄注:“比,犹校也。杜子春云:‘次比乐官也。’郑大夫读‘比’为‘庀’,庀,具也,录具乐官。展谓陈数之。”贾公彦疏:“杜子春云‘次比乐官也’,与后郑同。郑大夫以‘比’为‘庀’,录具乐官者,虽与后郑不同,得为一义,故引之在下也。”以上诸家训释中,郑玄及杜子春释为比校、次比;郑众读“比”为“庀”,释为录具;贾公彦则认为二者相通。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九比》引江慎修《周礼疑义举要》:“比者,简阅校计之意。”释义更为具体。

通过对《正字通》诸义项及其书证的解疏,可知“庀”的“叙”“治”“具”诸义是相互联系、相互发明的。《汉语大字典》将“治”“具”二义项分别诠释为“治理;办理”和“准备;聚集”,这无疑是准确的;但把“叙也”照录为“叙”,未加解释,很可能是因为未能弄清“叙”的真实含义。从方便读者、避免误解的角度考虑,建议将来修订时做相应改订。现试将这一义项改订为:“通‘比’。依序列置。《六书故・广部》:‘庀,比叙也。’《正字通・广部》:‘庀,叙也。’颜师古《匡谬正俗》:‘叙,比也。’按:‘叙’为顺序之‘序’的本字。《说文・攴部》:‘(叙),次弟也。’”

附注

[1]李善所引贾逵《国语注》“庀,由理也”,“由”通“犹”。《玉篇残卷》引贾逵注作“庀,犹理也”,可以证之。详参下文。

[2]另请详参《故训汇纂》“匕”“比”“庀”及“庇”字条。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3]《国语・鲁语下》“将庀季氏之政”,《玉篇残卷》误引作“将庀季氏元政”。

参考文献

1. 班固(汉).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戴侗(宋)撰.党怀兴,刘斌点校.六书故.北京: 中华书局,2012.

3. 顾野王(梁).原本玉篇残卷.北京: 中华书局,1985.

4. 郭庆藩(清)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 中华书局,1985.

5.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 崇文书局,2010.

6. 刘钧杰.同源字典补.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

7. 司马光(宋).类篇.北京: 中华书局,1984.

8. 孙星衍(清)撰,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 中华书局,1986.

9. 王引之(清).经义述闻.∥续修四库全书(第174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 王筠(清).说文解字句读.北京: 中华书局,1998.

11. 萧统(梁)编,李善(唐)注.文选.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2. 徐时仪.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3.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 中华书局,2002.

14. 许慎(汉).说文解字.北京: 中华书局,2013.

15. 许慎(汉)撰,段玉裁(清)注.说文解字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6. 颜师古(唐).匡谬正俗.∥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1册).台北: 商务印书馆,1986.

17.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 中华书局,1990.

18. 俞樾(清).诸子平议.北京: 中华书局,1954.

19. 张自烈(明).正字通.∥李学勤主编.中华汉语工具书书库(第3册).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0. 赵振铎校.集韵校本.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21. 朱骏声(清).说文通训定声.武汉: 武汉古籍出版社,1983.

篇2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义项; 概括性; 疏失

中图分类号: H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04(2012)02-0056-06

概括性是语文辞典建立义项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其释义质量、编纂水平的重要标尺。《汉语大字典》在义项的概括性方面取得了超过前人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也存在不少错误疏失。对此,学者们多有批评讨论。从1999年起,出版社组织力量对《汉语大字典》进行修订。2010年4月,第二版修订本面世。由于此次修订选择的是中修方案,在对“硬伤性、体例性”错误的纠正以及编排检索方面成效较大,而在“提高性修改”即提升质量内涵方面则相对不足。就义项的概括性来说,首版中出现过的一些较突出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进,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未予很好地采撷吸纳。为此,本文从《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第一卷中选取在义项的概括性方面存在若干疏失的条目进行讨论,试陈一得之见,供编者读者参考。本文主要讨论常用字、常用义问题。内容大体分为根据孤例立项,取用古注失察,独立性把握失度,从而导致义项概括不当三个部分。三部分的内容未予严格划分,难免有交叉之处。为讨论的方便,一般将所议条目的材料全部引出。此外,对字和词不作严格区分(本文所引材料均出自《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所引材料只标明页码)。

一、 根据孤例立项,义项概括不当

字典义项的概括,需要在词的众多相近用法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实现。从理论上说,用孤例来设置义项,无以进行归纳、整理、提炼,难有概括性可言。不过,对于历时性大型语文字典来说,一概否定孤例立项的做法不免有点过于苛求、不切实际。因为至少有两种情况需要变通处理:一是在古代文献中,确有个别字冷僻、古奥的用法例证极少,而作为大型语文字典,承担着存古备查的任务,还得为其设目立项;二是由于现时据有的资料有限,有的字义只偶尔出现在孤例中,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很难将其归并到别的义项中,只能暂时为其立项,留待以后有了新材料再作补苴[1]60-63,[2]119-120。除这两类情况外,对于字在孤例中出现的其他现象不作深入细致的考察便率尔立项,无疑是字典编纂的缺陷乃至硬伤。兹举《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据孤例立项而有失妥当的若干条目如下:

上 高位。汉蔡邕《独断》卷上:“上者,尊位所在也。”唐柳宗元《封建论》:“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6页)

按,此条仅凭蔡邕对“上”的解释和一条例证来设立义项,显然依据不足。例句中所谓“居上”,就是居于上面或高处;这个“上”指很高的地位,尊贵的位置。“上”的常义即义项为“高处”,其下引例中的“上”字所指,均为空间距离大的位置。人在社会所居位置之高与物体所处位置之高,当属于同一层级系列,区别只在抽象与具体方面,没有必要在义项上分列。因此,若将此条与义项合并,再把释文调整为“高处,高位”,便可兼顾到“上”的这两类用法,且更具概括性。

主 主婚。《谷梁传•庄公元年》:“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51页)

按,义项是从孤例中推测出来的,似难成立。稽之文献,此章记载的是周天子将女儿王姬嫁给齐侯之事。因例句的前文有“使之主婚姻,与齐为礼”之言,故句中“主”之后承前省略了“婚姻”二字。由于动词“主”的对象是举行婚礼的王姬,将其释为“主婚”,只是其常义“主持”在特定语境中才有的意义。若随文作注,当然可用“这里指主婚”说解;但将其立为义项就不可取了。此项并入“主”的义项“掌管;主持”之下即可。

厚 财富。《韩非子•有度》:“毁国之厚,以利其家,臣不谓智。”(83页)

按,“厚”本是形容词,因在句中用作偏正短语的中心词,充当宾语,则有了名词性,指富厚的财产。用一“厚”字,旨在强调国家财产之多。这种用法,修辞上谓之“以偏代正”。可见,以“财富”解释例中的“厚”字,还不够准确。更主要的是,孤例中的修辞义,不能满足设立义项的条件。这个“厚”,应视为义项“丰厚;富厚”的临时性用法。可以按编纂条例在义项下设置又项:指富厚的财产。

佐 治理;管理。《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廉于其事上也,以佐其下。”(164页)

按,一条材料不足以支撑起独立的义项。此外,单就例句本身而言,把“佐”释为“治理;管理”,并无窒碍。然而,由于这条引例截取后文字偏短,因而自足性不够,结合前后文意看,如是为释还存在一定偏差。这段话是子贡评价鲁国大夫澹台灭明的民本思想的:“贵之不喜,贱之不怒,苟于民利矣,廉于其事上也,以佐其下,是澹台灭明之行也。”清人王聘珍解诂:“苟,诚也;廉,犹俭也;佐,助也。以佐其下者,损上益下也。”相对而言,王聘珍的解释更为清楚、合理,惜编者未予参看。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澹台灭明俭于事奉国君,以便帮助更多的下层百姓。“佐其下”,当指帮助他治下的百姓。因此,此条应并入“佐”的义项“辅助”中。

作 发生,表现出。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教那厮越模,越作势。”(168页)

按,“作”是一个义域较宽、适用面广的动词。《汉语大字典》为“作”列了二十五个义项,显得零散琐碎。原因在于对临时义、随文释义未予以很好的概括,轻易设立义项。此条即其例。从疏通句意角度看,例中的“作”释为“发生,表现出”十分妥贴;但作为使用频率甚高的常用字,一条例句还远不够设立义项的条件。这个“作”可看作是义项“产生;兴起”的临时变体,应将其涵括其中。“作势”亦即作出某种样子的意思。

侍 随从。《广韵•志韵》:“侍,从也。”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177页)

按,因《广韵》中“侍”有“从”的解释,便尽量为其找出例子来凑成义项,这可能是编者设立此项的考虑。这样处理,义项显得单薄,且失之牵强。此例的“侍”完全可以纳入义项“在尊者旁边陪着”之中。因为宋玉、景差之“侍”,不就是跟随陪伴在尊者楚襄王的左右么?此义既无别的例句佐证,又与义项的意义交叉重合,没有必要设立。

弄 动用。《汉书•龚遂传》:“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横池中耳。”(558页)

按,在没有提供别的材料参照的情况下,将例中的“弄”释为“动用”,只能视为据上下文推测出来的临时用法。考之句意,“盗弄”之“弄”无疑含有贬斥色彩,指非正常地随意调用、动用。可见,这一用法与其常义“玩弄”联系紧密。此条不当立,应合并到义项“戏耍;玩弄”之中。

弊 讨厌;厌恶。晋王羲之《等帖》:“等不佳,令人弊见此辈。吾衰老,不复堪此。”(561页)

按,例中的“弊”释为“讨厌;厌恶”十分合理,但这只能算句中的临时义,为其设立义项则依据不足。“弊”的此义,当为其常义“困乏,疲困”的活用,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按“以……为弊”理解;“弊见此辈”即对于见到这帮人感到疲乏劳累。下文“吾衰老,不复堪此”之言,正是此解很好的注脚。明乎此,应将这一义项并入义项“疲困”中。《汉语大词典》也专为“弊”的此例设立了“厌恶,讨厌”义项,同样未达一间。

二、 取用古注失察立项,义项概括不当

浩瀚纷繁的古籍注疏是研究古代字(词)义极具价值的宝藏和富矿,也是编纂大型字典不可或缺的资料来源和十分重要的立项依据。但是,字典释义与古籍注疏毕竟属于两类性质各别的工作,两者在任务、目的、要求等诸方面均有所不同,因而编者必须按照义项设置的原则对这些芜杂、零散的材料认真进行爬梳整理,方能形成科学合理的字典义项[3]88-94。这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失误。对此,笔者曾撰过初步探讨[4-5]。这部分单就《汉语大字典》因取用古籍注疏失察,造成义项概括失当的问题提出讨论,内容仍主要限于据孤例立项的条目上。例如:

上 初。《淮南子•览冥》:“引类于太极之上。”高诱注:“上,犹初也。”(6页)

按,这条孤例引用的文字短少,无以知其前后文意,因而很难确定高注选取多义多用的“初”字究竟指什么。兹将其前后相关内容引述如下:“夫阳燧取火于日,方诸取露于月。天地之间,巧历不能举其数。手征忽,不能览其光。然以掌握之中,引类于太极之上,而水火可立致者,阴阳同气相动也。”高诱注的全文是:“太极,天地始形之时也。上,犹初也。”这段文字讲的是天地万物之间相感而产生变化的问题。据高注,“太极”指天地始形之时,是太初、太始之义。从语法结构上分析,“太极之上”与“掌握之中”对举,“上”应是体词性的,高诱释为“初”,盖指古初之时;所谓“太极之上”,即天地开始形成的古初时期。“引类”,意为借引同类事物之力。如是,例中“上”的“初”义,应视为义项“古;久远”的临时用法,不宜为之单设义项。

承 阻止,抵御。《诗经•鲁颂•宫》:“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毛传:“承,止也。”郑玄笺:“僖公与齐桓举义兵,北当戎与狄,南艾荆及群舒,天下无敢御者。”(63页)

按,引例是一首歌颂鲁僖公辉煌战功的诗。编者据毛传及郑笺,将句中的“承”释为“阻止,抵御”并无不可。如是,几句诗是言鲁僖公北边打击戎狄,南面惩戒荆舒,威势强大,天下无人敢抵御。这样解释,意思很顺。问题在于,此义系据孤例中的随文训释而得,谈不上归纳概括;且如此为释,与“承”的其他意义之间还缺乏必要的联系。孔颖达疏值得我们注意。疏曰:“君之所征往无不克,则无有于我僖公敢御止之。”孔疏认同毛、郑的解释,其后又进一步补充说:“承者,当待之义,不敢当待,即是不敢御止,故以‘承’为‘止’也”。也就是说,“承”义本为当待;所谓当待,就是承当、承受。没有谁敢承当鲁国的强大威势,也就意味着没人敢于阻止、抵御它,故“承”在该句中可用“止”释之。孔疏对毛传训“承”为“止”的原因分析得很有道理。综上,这一义项不当设置。此义应视为义项“承担;担当”的临时性用法,例句可置于其下。又,郑笺的末句本作“天下无敢御也”,大字典误“也”为“者”,亦当正之。

乱 战争;武力。《广韵•换韵》:“乱,兵寇也。”《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杜预注:“乱谓阻兵而安忍。”(66页)

按,这条义项设置依据不足。从《广韵》的释义看,所谓“兵寇”,就是乱兵贼寇。《后汉书•郭传》:“更始新立,三辅连被兵寇,百姓震骇。”“兵寇”凭借武力为非作歹是造成战争和社会混乱的重要因素;但径将“兵寇”转换为“战争,武力”之义,则比较牵强。再看例证,结合例句后面的内容考察,杜预所理解的句中之“乱”,当指下文所说的“夫州吁,阻兵而安忍”,是对州吁这个人所做的“乱”事的具体说明,而非对“乱”的词义作释。“阻兵”即仗恃着军队、武力;“安忍”即安于残忍。可见,州吁的“阻兵而安忍”与“战争,武力”义之间还有较大距离。例中“以乱(和民)”是与“以德和民”对应的,“乱”应是祸乱、战乱的意思。总之,此条不当立,宜并入义项“动荡;不安定”中;同时,再将其调整为“动荡;动乱”。

匮 (二)kuì 虚假。《国语•晋语五》:“今阳子之貌济,其言匮,非其实也。”韦昭注:“言不副貌为匮。”(103页)

按,此条为孤例立项,盖由于编者对韦昭注及例句理解的偏误所致。这段话是甯嬴氏对晋国太傅阳处父的评论之辞。韦昭对这段文字的注释全文是:“济,成也。言不副貌为匮。匮,乏也。”据韦注,“貌济”,是言阳处父外貌老成稳重;“言匮”,则指其言语不能与其好的外貌匹配。不能相副的具体表征就是言辞匮乏,拙于表达,所以注文在后面又用“乏也”对“匮”字做了补充说明。由此可知,韦昭所谓“言不副貌”,只是对阳子的言语表达水平及效果作出的评价,而后面的“匮,乏也”才是对“匮”字词义的训释。因此,据此例及韦注,不能得出“匮”有“虚假”之义,更不能据此为其单立义项。此条无疑应归并到义项“竭尽,匮乏”之中。

休 懈怠。《左传•昭公五年》:“兹敝邑休殆,而忘其死,亡无日矣。”杜预注:“休,解(懈)也。”(150页)

按,例中这段话是吴王之弟被楚国抓捕后,对楚王使者所言。原文是:“君若焉,好逆使臣,滋敝邑休殆,而忘其死,亡无日矣。”引例中的“兹”当为“滋”,“滋”是“滋长,增长”的意思;字典引用有误,当正之。杜预释“休”为“解”,即懈怠,就该句而言,可谓惬当。“殆”是怠惰的意思,“休殆”同义连文,共表松懈怠惰之义。所谓“兹敝邑休殆”,就是滋长我们国家的松懈怠惰之心。应当看到,“休”的此义只是其常义“休息;休歇”的临时用法。因为思想上的休歇,常会使人松懈而不警惧。可见,根据孤例中的古注来设置义项应当十分慎重。此条应归并到义项“休息”之中。

伏 车轼,即车前横木。《史记•酷吏列传》:“同车未尝敢均茵伏。”裴集解引徐广曰:“伏者,轼。”(150页)

按,“伏”指“车轼”当属临时性用法,不宜设为义项。引例是讲酷吏周阳由十分“暴酷骄恣”的事情,言汲黯和司马安虽位高权重,但同车时都不敢与周阳由平起平坐。司马贞索隐:“均,等也。茵,车蓐也。伏,车轼也。言二人与由同载一车,尚不敢与之均茵轼也,谓下之也。《汉书》‘伏’作‘凭’也。”其说与徐广相同。“伏”之可以解作车轼,是因为古时的车乘上,能够供人伏靠之处只有车轼,在这特定的场所里,“伏”临时用来指称“车轼”是很自然的。我们认为,徐广注“伏者,轼”,司马贞注“伏,车轼也”,均旨在提示句中的“伏”指车上俯身倚靠之处,而不是俯伏这个动作行为本身。《汉书•酷吏传》作“同车未尝敢均茵凭”。颜师古注:“茵,车中蓐也。凭,车中所凭者也。言此二人皆下让由,故同车之时自处其偏侧,不均敌也。”据这条异文可知,言“伏”或“凭”,当是动词临时用作名词。因此,不可据孤例以及古注的随文说解擅立义项。从释义及查检的方便考虑,可将此条作为“又项”置于义项“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中。因为该义项中引用了《庄子•渔父》“孔子伏轼而叹”之例,正与此例的“伏”临时指“车轼”直接相关。

佚 扬。《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魂佚而不返兮,形枯槁而独居。”李善注引《苍颉篇》:“佚,扬也。”(167页)

按,例中的“”即“远”。《广雅•释诂一》:“,远也。”在古人看来,人死了,灵魂是要离开身体而飘走远逝的。可见,李善随文释“佚”为“扬”不谬。但是,这只能算“佚”的句中义,不宜据此为其设立义项。“扬”与“佚”的义项“弃用;隐遁”联系甚密,此条应当并入其中。灵魂远扬,不就是灵魂远远隐遁消失么?

侍 养。《吕氏春秋•异用》:“仁人之得饴,以养疾侍老也。”高诱注:“侍,亦养也。”(177页)

按,义项照搬高注的随文释义而设,缺乏必要的概括;且把单字用作释文,其义也不便确定。“侍”的对象是老人,“养”的对象是病人,两者义有不同之处。高诱根据“养疾侍老”具有对文关系,以浑言的方式用“养”释“侍”,无疑掩盖了两者存在的差别。例中的“养”乃用其常义“治疗;调养”;而“侍”之义则为“侍养,奉养”,因而当为其义项“侍奉;伺候”在句中的临时变体,不必单立。

执 结。《国语•越语上》:“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韦昭注:“执,犹结也。”(491页)

按,韦昭用“犹结也”随文为注,旨在说明“执”在句定的含义,“结”不过是其临时用法而已。细加体味,例中的“执”,含有缠结而不松开的意味;所谓“执雠”,就是固持仇怨而不放开。可见,此义与“执”的义项“固执,坚持己见”的联系紧密。此项不当立,归入义项中则比较合适。

三、 独立性把握失度,义项概括不当

一个概括性的义项,在其所属词的意义系统中,首先应有自身的特征,形成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应与其他义项存在关联性。这种独立性是指各义项间有比较清楚的界限,而不是每个义项都脱离该词义系统而孤立存在,彼此毫无牵连。所谓关联性,是指义项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这种联系又不能过分密切,更不能相互交叉重合、涵括包容[6]195-202。当然,在操作中,要把握好这个尺度,诚非易事。《汉语大字典》中就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的义项单独来看,所引材料比较丰富,释义与例证之间也比较协调,是能够成立的。但是,结合相关的义项比较分析,则发现存在种种问题:或者与左邻右舍边界不明、纠结绞缠;或者本当从属于某个义项而节外生枝、另行设立。这些问题,都影响了义项的概括性。兹举例分析如下:

上 上首;上座。《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郑玄注:“上,谓席端也。”《新序•杂事》:“昭奚恤曰:‘君,客也,请就上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阄儿虽按次序,坐位仍无上下。”(6页)

等级或质量高的。如:上将;上策。《孙子•谋攻》:“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晋书•宣帝纪》:“弃城预走,上计也。”唐陆羽《茶经•一之源》:“紫者上,绿者次;者上,牙者次。”(6页)

按,表面看来,“上”的这两条义项释文的界限是清楚的:义项是名词,义项是形容词。但是,根据两条义项下的用例考察,不难看出这种划分未必合理,实则存在着交叉重合之处,这样的义项概括是欠当的。试将义项⑦中的“以西方为上”、“请就上位”的“上”字分别与义项中的“全国为上”、“上计”的“上”字比较,看不出它们在意义、用法上有什么不同。此外,义项《镜花缘》例中的“无上下”,意即没有尊贵低贱之分,“上”指高贵,尊贵。概言之,两条义项引例中的“上”,均指等级、地位、质量方面高,属于形容词性的。因此,不宜分置为二,应将两项合并,概括、调整为“上等”义项。这样既简洁明了,其涵括面也比较宽广。

上 凌驾;欺凌。《左传•桓公五年》:“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国语•周语中》:“《书》曰:‘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韦昭注:“上,陵也。”(7页)

按,给“上”设“凌驾;欺凌”义项,能否成立值得考虑。因为“上”的常用名词义指“上面,高处”,而例证中的两个“上”字,都应当视为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是“处其上、居其上”的意思。《左传》例中的“多上人”即多居他人之上;在这特定的语境里,“居他人之上”也就意味着凌驾于他人之上。《国语》例中的“不可上”即不可高居民之上;韦昭释“上”为“陵”,就是根据上下文对“上”的临时用法做出调整后的解释,因而不宜直接作为义项设置的依据。总之,此项缺乏独立性,至多只能作为“又项”,置于义项“高处;高位”之下。

下 指地。《书•尧典》:“格于上下。”孔传:“至于天地。”《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王逸注:“言天地未分,溷沌无垠,谁考定而知之也。”(8页)

指地表之下。《礼记•檀弓下》:“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郑玄注:“下,地下。”《亢仓子•农道》:“畎欲深以端,亩欲沃以平,下得阴,上得阳,然后盛生。”(8页)

按,这两条义项的内容有范围大小之别,存在着涵括包容的关系,不符合分设义项的条件。“下”本为与“上”相对的反义词,不管指地面上,还是地底下,都是指相对天空而言处于其下的位置。从义项的释文看,“地”即大地,地面,其所指范围相当广泛,地上地下,都能涵盖,很难也不必与“地表之下”截然分开。再看义项所举例证。例一,郑玄注“下”为“地下”,是因为例中的“下”是特指阴间、九泉之下;“莫养于下”,是说齐国大夫陈子车死了,在九泉之下无人奉养照料。例二的“畎”指田间小沟,而其所处之“下”,只是略低于田亩而已,归入地表的范围又何妨?处理的办法是采取折中方式,将这两条义项合并为“大地;地下”。

任 使用;利用。《广雅•释诂一》:“任,使也。”《周礼•地官•牛人》:“凡会同军旅行役,共其兵车之牛,以载公任器。”郑玄注:“任,犹用也。”《战国策•秦策一》:“齐桓任战而伯天下。”唐皮日休《原弈》:“如生者必能用手足,任耳目者矣。”(156页)

凭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唐杜甫《奉赠严八阁老》:“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仇兆鳌注:“任,也。”(156页)

按,从两条义项的释文看,“利用”和“凭借”都含有依靠或采用某种手段、条件为自己服务,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意思,因而两者存在着交叉重合之处。分置为两项,区别性特征欠明,各自的独立性就成问题了。再结合例证分析。义项中例二的“任战”可以释为凭借战争,例三的“任耳目”也就是凭借着耳目;义项中的“任战胜之威”也就是利用战胜之威,将“应任老夫传”释为“应当利用老夫来传播”,同样可行。至于义项的释文“使用”一词,确与“利用”或“凭借”之义有一定的距离:“使用”侧重于行为主体(主事者)对于行为对象的致使、支配作用,而“利用,凭借”则比较强调对行为对象的依靠作用。其下引《周礼》之例的“任器”,就是供人使用的器物;“任”是“使用”之义。为此,可作如下处理:将两项合并为“利用,凭借”;再将义项中《广雅》和《战国策》的材料移至义项“委任;任用”下,义项则可调整为“使用;任用”。

便 更换。《战国策•魏策三》:“秦非无事之国也。韩亡之后,必且便事。”《隋书•食货志》:“人有人力无牛,或有牛无力者,须令相便,皆得纳种,使地无遗利,人无游手焉。”(192页)

按,拿此条所引两个例句验之,“便”释为“更换”,是比较顺畅的。问题在于,“便”的此义与其他义项缺乏联系,置于此中,孤立突兀,殊为不协。例中的两个“便”,均当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例一的“便”用在连用的副词“必且”之后,当为其常义“有利,适宜”临时用作动词,是“朝有利方面施行”的意思,“便事”犹言秦国将乘便行事,见机行事。这段话是魏国朱已(无忌)劝谏魏王之言。朱已力陈利害关系,劝魏王不要联秦攻韩,弄不好会引火烧身。在这段引文的后面,朱已分析说:“便事,必就易与利,就易与利,必矣。”所谓“就易与利”,意指秦国将利用与魏国土相连的便利先伐魏(而不伐楚与赵),这正是对“便事”即乘便行事的很好解读。例二的“便”用在副词“相”之后,可视为其常义“便利,方便”活用作动词,是“提供方便”的意思;所谓“相便”,是指“有人力无牛”者与“有牛无力者”互相提供方便,以保证土地的耕种。综上,此条不能成立,应将两个例句分置于相应的义项中。

做 成;成为。《清平山堂话本•羊角哀死战荆轲》:“庙中忽然起火,烧做平地。”《水浒传八十四回》:“四对儿在阵前厮杀,绞做一团,打做一块。”(224页)

结成(某种关系)。如:做亲家;做死对头。《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又过数日,妇人脚不痛了,徐信和她做了一对夫妻上路。”(224页)

按,这两条义项的联系十分紧密,甚至可以互为交叉涵括。因为“成为”与“结成”都具有产生了某种结果,或者原来的事情或人物发生了某种变化这一核心共同点,只不过由于行为动作的主体及对象有别,致使前一行为相对具体,后一行为比较抽象而已。其实,“做亲家”也可释为双方成为亲家,“做了一对夫妻”亦即两人成了一对夫妻。从义项的概括性考虑,两项的独立性都不充足,应将其合并为“成为;结成”。

参考文献:

[1] 李尔钢.词义与辞典释义[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2] 苏宝荣.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 赵振铎.字典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4] 朱 城.大型字典单字释义问题再议[J].语言研究,2006(1):90-93.

[5] 朱 城.古籍注疏与大型语文字典释义的失误――以《汉语大字典》为例[J].语文研究,2011(4):8-13.

[6] 邹 .辞书学丛稿[M].武汉:崇文书局,2004.

On the Generalization of Senses in Grand

Chinese Dictionary (2nd Ed.)

Zhu Cheng

(Humanities School,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48, China)

Abstract: Generalization is the benchmark of a dictionary as well as the basic requirement in dictionary definition. The newly published Grand Chinese Dictionary (2nd Ed.) is still inadequate in generalization of senses, which will be listed and discussed through some items in the first volume for compilers and readers to consider.

Key words: Grand Chinese Dictionary; sense; generalization; miss and loss

收稿日期: 2011-12-28

篇3

先来看“b”字的几个文献用例:

(1)《太宗文皇帝御制孔庙碑》:“鼓b皇皇,G婊鳎八音相宣,圣情怡怿。”(明陆N《(嘉靖)山东通志》卷三十七,明嘉靖刻本)

(2)《六朝・鲍昭》:“鲍参军作《数目诗》云:七盘起长,庭下列歌b。八珍盈雕,奇肴纷错重。”(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十三,明刻本)

(3)《服饰门・裳》:“(T)《说文》云:亦曰x,音b。字亦作惚。”(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外集》卷三十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册九四一,636页)

(4)《康熙字典・人部》:侧,又同仄。《史记・平准书》:“公卿铸b官赤侧。”注:“赤侧,钱名。”(清同文书局刻本,子集中,21页)

(5)《寄苏眉源郡伯》:“罗山人b精于素脉,委蛇多暇,或有意乎此也。幸进而御之。”(明汤显祖《玉茗堂全集》尺牍卷三,明天启刻本)

(6)伏见天皇:秋八月癸酉立女御藤原b子为中宫,冬十二月丁卯号所生准三宫藤原肿釉恍辉门院。(清王先谦《日本源流考》卷十二,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以上,前四例“b”字当皆为“(R)”字。例(1)为“b”在明清刻本中早见者,其中“鼓b”并用,典籍“鼓(R)”经见,“b”用作“(R)”不待言。例(2)引鲍照《数目诗》,其中“歌b”字,《四部丛刊初编》本《鲍氏集》卷五《数诗》作“歌R”;《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艺文类聚》卷五十六《杂文部二》引《数名诗》亦作“歌R”;清乾隆五十五年湛贻堂刻本《陔余丛考》卷二十四《数目字入诗・鲍明远诗》作“歌”。例(3)引《说文》“x,音b”,检《说文》无此语,《广韵》:“x,职容切,平章。”则“x”实音“”。例(4)引《史记・平准书》,其中“b官”字,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史记》卷三十《平准书》作“官”。《四部丛刊续编》本《平斋文集》卷三十《饶州堂试・九》:“公卿请铸R官赤侧,以一当五。其后二岁,赤侧以贱,而废三官。”“R官”是汉代主管铸钱之官,本与乐府铸D之“官”相区别,王国维《观堂集林・齐鲁封泥集存序》:“官,此乐府铸D之官,非水衡掌铸钱之R官也。”但“”与“R”往往通用不别,如《正字通・金部》:“R,《汉志》‘黄’,《周礼》作‘R’;《诗》‘R鼓’亦作‘’,古二字通用。”因此,前四例中的“b”字,均为“(R)”字。

后两例“b”字皆用于人名,当与“章”同。增加形、声偏旁,是汉字分化和俗字产生的重要方式。“章”的增旁俗字很多,如《龙龛手镜・心部》:“P,音章,惧也。”又水部:“漳,音章,水名。”又马部:“,音章,马名。”等皆是。“b”字类此,可训“音章”,例(6)“藤原b子”一本作“璋”“彰”是其证,然是否为金名,并没有文献用例可以证明。但在用法上,正字或与其增旁俗字相同,如《字汇补・立部》:“章,又与樟同……又与獐同。”《康熙字典》同部:“章,又之亮切,同障。”与此相类,用于人名的“b”字当亦同“章”。

由此可知,明清刻本中“b”字实兼有二职:一是用作“(R)”字,二是用于人名。以例(1)早见推之,“b”之为字,用作“(R)”乃其初衷。然则以音、形考之,“b”是否可为“(R)”之异体呢?先说字形,篆、隶“章”字末笔一竖皆上出作“”,与“童(重)”形体非常相近,如《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1985:174)引《相马经》作“”,又引《尚方镜》作“”。后世写本刻本亦然,如《敦煌俗字典》(2005:542)作“”。因此,加金旁的“b”与“(R)”往往形近易混,如上例(2)中“歌b”字,“b”刻作“”,若不是“章”字末笔一竖直长可见区别,就容易误认作“(R)”字。再说字音,“章”字《说文》:“从音十。”英藏S.388号《正名要录》“右各依脚注”:“章,从音。”本是个会意字,《广韵》有“诸良”“之亮”二切。然考“章”与“(R)”音亦可通,如《释名・释亲属》:“俗或谓舅曰章,又曰。”“章”“”一声之转,“”正与“”同音。《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二十三》“背尊章,以忽”师古注曰:“尊章犹言舅姑也。今关中俗妇呼舅(姑)为R。R者章声之转也。”《丛书集成初编》本《韵补》卷二下平声“R”引作:“章者,R之转也。”《说文解字注》“材”字条下按云:“汉人曰章,唐人曰H,音。”《字汇补・立部》:“章,又之风切,音中。”皆“章”与“(R)”音同之例(按,《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汉语大词典》“章”字皆失收此音义项)。今“b”字“从金从章”而作,与“(R)”形相近、音可通,其异体关系似可沟通。

但是,以“b”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始见于明清刻本,使用时间未久;明清以来的汉语字书不收,在所收“(R)”等相关字条下也未提及;文献用例太少,不能与“(R)”同用,反映增旁俗字“b”与“(R)”的字际关系还没有得到社会和文字学家的认可。张涌泉先生(2010:48)《汉语俗字研究》指出:“合理的增旁俗字产生后,往往迅速为社会所承认,成为‘正字’而进入流通领域……成为正字系统的组成部分。相反……‘无理’的增旁俗字则很难为社会所承认,而往往只是昙花一现,便销声匿迹了。”“b”即后者也。考“姑章”字近代增旁作“嫜”,为前者“姑”从女类化也。《正字通・女部》:“嫜,杜甫诗‘何以拜姑嫜’,通作章。”《康熙字典》同部:“嫜,《广韵》、《集韵》、《韵会》‘诸良切’,《正韵》‘止良切’,并音章。”然“嫜”实与“(R)”音亦通,《大正藏》第五十四册《一切经音义》卷三十四“q姑”条:“又作,同之容反。《释名》云:俗谓舅嫜名。”“嫜”与“q”“”一声之转,皆与“(R)”同音。“b”与“嫜”盖相类也,但相比而言,“b”的地位却大不如后者。

最后再看“b”的贮存情况,《中华字海》、印刷本《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大词典》失收“b”字当补;《汉语大词典》(光盘2.0版)音“zhān馈辈晃螅可增补“人名”为义项;《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谓“同‘\’”,“b”与“\”形音皆疏,不知何据?另,“b”与“(R)”音同形近,又有文献用例,为其或体可也,今之大型语文辞书不妨增之。

附 注

[1]为便于字形比较,本文“\”“(R)”等相关字形采用繁体。

参考文献

1.班固(东汉).汉书(颜师古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段玉裁(清).说文解字注(影印经韵楼藏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

4.汉语大字典字形组.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

5.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刘熙(东汉).释名(《续修四库全书》第189册毕沅疏证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7.释行均(辽).龙龛手镜(影印高丽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8.释慧琳(唐).一切经音义(影印《大正藏》本第5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9.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

10.吴任臣(清).字汇补(《续修四库全书》第233册影印清康熙五年汇贤斋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1.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

12.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13.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4.张玉书(清)等.康熙字典(影印清同文书局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58.

15.张自烈(明).正字通(影印清康熙九年弘文书院刻本).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

篇4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俗字

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识码:A

《聊斋俚曲集》(以下简称《俚曲》)是蒲松龄晚年创作的通俗文学作品。其中有大量俗字,或不见于字书,或虽见于字书但其音义却与蒲氏所用不合。有的被现代大型字典收录,但其音义或有可商之处。从俗字研究和字典编纂的角度看,聊斋俚曲的研究价值尚待进一步挖掘。

本文列举分析聊斋俚曲中的俗字25 个。所据版本有二:一是路大荒整理的《蒲松龄集》 [1],二是蒲先明整理、邹宗良校注的《聊斋俚曲集》 [2]。二者文字殊异之处酌予说明。

一、不见于字书的俗字

以下诸字不见于《说文》、《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及《汉语大字典》,应属地方俗字,或系蒲氏临时自造。

衡 摔,用力砸。例:合他大家过不成,大石头往他那锅里~。(《墙头记》第二回)当初辞别亲娘去,恨不将心巴出来,死了~了荒郊外!(《姑妇曲》第二段)恶虎为护那耳朵,常带着七八个家丁,怕人再使砖头~。(《寒森曲》第三回)邹宗良注:“~:山东方言,扔,放。” [2] (P26)蒲松龄氏《日用俗字・铁匠章》:“生铁子如升大,夹来红铁大锤拒。”并在“拒”下以小字“亨”标注其读音。[1] (P754)《墙头记》第三回:“到底是你的兄,怎使的按倒使捶拒?”邹注说“拒”音hēng,意为“捶打”。[2] (P35)《集韵・庚韵》披庚切(今音pēng):“拒,打也。” [3] (P67)可见“衡”、“拒”为同词之异写。pēng、hēng叠韵,应属不同方言中的声转现象。今甘肃山丹称用力砸为“夯”(hāng),与之音近义同。拒,《俚曲》中或亦作“拒”,如《寒森曲》第二回:“赵举人这就发了怒,掀下驴来只顾拒。”孟庆泰、罗福腾《淄川方言志》:“拒:用拳头、铁锤、石头等打”;“衡:扔,放。”前者读平声,后者读去声(据该方言志,当地有平、上、去三个声调)。[4] (P144,147)

噪 山东方言,“一~子”即“一会儿”。例:到了门外,于氏不曾起来,等~子,二成才开了门。(《姑妇曲》第一段)邹注:“噪(音zào)子:山东方言,一会儿。” [2] (P64)(该本作“噪”,与路大荒整理本不同)那一日,大成生了~子气,直挣子一身汗,他病到好了。(同上)看起来,留你~子也不中用!(《翻魇殃》第三回)又《富贵神仙》第十三回:“一闹一个三更尽,才歇下还骨轮噪子,才打了一个盹。”邹注:“骨噪子:骨轮,山东方言,形容翻来覆去的样子。噪,‘噪’的讹字。噪子,一阵子,一会儿。” [2] (P695)按:邹注以“噪”为正字,似不妥。“噪”是蒲氏所用(或其自造)的方言俗字,“日”为表意偏旁,表示其意义与时间有关,如“昏”、“晓”、“晡”、“晌”、“昨”等均如此。

汇 ①用松软干燥的东西擦拭或按压,以除去灰尘或液体。如~布,即抹布。例:佛动心取汗巾,拿出来~灰尘。(《增补幸云曲》第十六回)二姐只羞的面红过耳,叫丫头拿~布来。(同上)邹注:“~(音zhǎn)布:抹布,擦拭器物用的布块。” [2] (P962)此义今作“搌”。《集韵・线韵》:“搌,拭也。” [3] (P163)今甘肃河西丧俗,送葬前夜入殓时,亲属逐一以棉团轻拭逝者面部,称为“搌灰”。②沾污。为“沾”的俗写。万岁爷会撒颠,小二姐家不严,这把杓子是中看。滑滴溜的弯弯把,到给丫头拿着玩,~了怎么去成饭?(同上第十五回)俺那里茶壶放在桌子上,使布蒙着还怕~了。(同上)邹注:“~:同‘沾’。山东方言,污,弄脏。” [2] (P970)

拒 扔,丢弃。例:我的娇,我的娇,你的贤惠我尽知道。你怎么不怕死,就把残生~?(《姑妇曲》第一段)况且你心不大好,安心一味胡~打,看情苗叫人心害怕。(《翻魇殃》第三回)除罪只把项来摇,把状只望当堂~。(《磨难曲》第十四回)《聊斋俚曲集》附路大荒《土语注解》(以下简称路注):“~,掷弃。” [1] (P1694)邹注:“胡~(方言音liāo)打:山东方言,这里是将家产乱丢的意思。~打,扔,抛撒。” [2] (P186)此字又作“撩”,如《慈悲曲》第四段:“李氏翻砖揭瓦的,找出他自己穿的个红袄来,撩过去着他穿。”邹注:“撩:扔。” [2] (P142)按,“拒”、“撩”均同“撂”。“撂”字亦为后起俗字,不见于《字汇》、《正字通》等。《汉语大字典》中所收最早书证为《红楼梦》第十六回:“我的东西还没处撂呢,希罕你们鬼鬼祟祟的。”今甘肃山丹方言亦有此词,不过读阴平声,正与邹注山东方言音相合。

割 用刀割。例:张讷叫了一声皇天,把头几乎~下来!众人吃了一大惊,看了看,那嗓根头子,割断了半边,那血直淌。(《慈悲曲》第四段)你杀了我那儿,难道~一刀子就罢!(《慈悲曲》第五段)邹注疑为“”(mó)的俗写 [2] (P145),《淄川方言志》中也作“”。[4] (P150)按:应即“抹”(mǒ)的方俗字。《磨难曲》第十七回:“又横三竖四,把个头砍的稀烂,才踏着肩膀,抹下头来了。”元佚名《争报恩》第三折:“你刀尖儿抹的他皮肤破。”《红楼梦》第九十二回:“把带的小刀子往脖子里一抹,也就抹死了。”今甘肃河西方言仍说“上吊抹脖子”等。又,此字《俚曲》中也作“磨”,如《寒森曲》第六回:“我安心瞧个空,把他一刀子杀死,便自家磨了头。”邹注:“‘抹’的借字,用刀割。” [2] (P324)是。

鹘 同“鸹”。老~即老鸹(guā),亦即乌鸦。例:寻思起剁了他乜贼头!把贼头挂出去,叫那老~野鹊吃他那肉!(《翻魇殃》第三回)蒲氏《日用俗字・禽鸟章》:“燕儿入户无愁事,老~群巢更吉昌。” [1] (P765)今甘肃河西方言中称乌鸦为“老哇”。

拒 同“嘬”(zuō),指翘起嘴唇。例:那金墩上去楼台,把嘴儿~了又~,施展着上前说话。(《增补幸云曲》第十二回)今甘肃河西方言多说“噘”(也作“撅”,当地音juè)。

哐 马叫的声音。例:那马常和张永作伴,见了张永,~~的大叫,点头磕脑,只是不会说话。(《增补幸云曲》第二十七回)邹注:“~~,同‘咴咴’。象声词,马叫的声音。” [2] (P1035)

粑 “糊~”亦即“糊突”,指用杂粮面做成的粥。例:就是那红糊~也管你个彀(《翻魇殃》第七回:彀,用同“够”)。《俚曲》中也作“糊突”。如《墙头记》第一回:“那糊突只怕忒也凉,你给他煨煨。”“突”随“糊”加“米”旁,乃其俗写。今通作“糊涂”。《汉语大词典》“糊涂”条第4 个义项为:“方言。指糊状的食品。柯岩《奇异的书简・追赶太阳的人四》:‘河南农村有个习惯,一到饭时就好拿着馍,端着“糊涂”到饭场圪蹴着,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连说话带喝汤。’《中国歌谣资料・山东临沐民歌・要吃元亨饭》:‘煎饼粗,糊涂薄,肚子吃不饱,怎么能干活!’” [5] (第九卷P233)今甘肃河西方言多称头脑不清、不明事理为“糊涂”(hùdu);也说“把饭热成糊涂了”(但没有一种饭叫“糊涂”,也许很早的时候曾经有过)。

疗 即“疙”。“~疸”即“疙瘩”。例:俗语说:便宜了一个大~疸。(《磨难曲》第二十三回)《日用俗字・疾病章》:“罡出脓来疖子好,热疙瘩须烫几番。” [1] (P757)“疙瘩”二字异写甚多,《墙头记》第一回中即作“疙疸”。其他再如:纥绌、圪、圪塔、圪瘩等。于肉体多作“疙瘩”,于绳索、衣扣等多作“纥绌”,于土块则多作“圪”等,皆因“材质”不同而形旁各异。

哐 叹词,犹“”。例:赵大姑~了一声,说:“罢,哩。”(《慈悲曲》第三段)赵大姑~了一声,说:“罢呀!你既等不的,我也不敢留你了。”(同上)邹注谓同“嗯”。[2] (P128)这两例中都活用作动词。按:此字不见于字书,但见于GB18030-2005《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二、见于字书但音义与《俚曲》未合的俗字

哐 《俚曲》中只有一例:使的我喘吁吁的,他倒~嗤起来。啕杀我了!(《墙头记》第二回)根据文意,“~嗤”指张老因心虚胆颤而发出的抽噎声。邹注:“哐(音xiù,方言音qū)嗤:山东方言,形容小声抽泣的样子。” [2] (P25)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哀哀怨怨不敢放声哭,只管哐哐哐哐地。”陆澹安《戏曲词语汇释》解释为“抽抽咽咽”, [6] (P257)可参。但据《汉语大字典》,此字同“(嗅)”。《龙龛手鉴・口部》:“哐、嗅,正作。” [7] (P723)据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检索,此字凡244 见,均为“”之异体。如《普济方》卷四十五:“含水满口,哐药鼻中即不痛。右痛右哐,左痛左哐,两边痛,左右俱哐,立止。” [8]

哐 《俚曲》中用例较多。根据文意,大体有三种含义。①丑,难堪。例:~杀我了!吊脸打胯的,就给老的们穿么。(《墙头记》第三回)路注:“~杀:厌恶的意思。” [1] (P1689)近是。邹注:“~杀我:山东方言,寒伧得使人难受、恶心,等于说寒伧死我。” [2] (P34)甚是。②厉害,难缠。例:终朝每日数他~,又遇着~的比他狠,这一个~的~的紧,那一个~的可才窘;上一个不~你到允,只怕因着你~他不肯。(《姑妇曲》第二段)当年不遇后娘~,后世那知兄弟贤。(《慈悲曲》第一段)邹注认为这里是“嗔”的借字。嗔,指因不满意而生气,板起脸孔吵闹的样子。[2] (P80)可参。③蠢。~丁头,~丁头,婆婆像是有冤仇,一声声骂出来,全不把眉儿皱。(同上)据《汉语大字典》,此字原为“岌”的讹字。《集韵・侵韵》:“哐,哐哐,险也。”方成考正:“‘岌’见《玉篇》。此作‘哐’,非。注当从宋本及《类篇》作‘岌,险也’” [7] (P680)据许宝华、宫田一郎等《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山东等地称丑陋、难为情、凄惨、蠢等为“碜”(chěn),或作“”。清乾隆十五年《大名县志》:“丑曰碜。”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想起他这狠切的毒心,好看我半晌沉吟,倒替他。” [9] (P6454,5434)

哐 同“吆”。例:新媳妇好处多,又洗碗又刷锅,赶着驴儿去推磨。病人歇在床头上,不用指点并~喝,婆婆看着心里乐。(《翻魇殃》第二回)两个走到西院,大姐~喝说:“您大妗子,有客来拜你哩。”(同上第十回)路注:“~喝:喊叫。” [1] (P1685)邹注:“~,用为‘吆’的借字。” [2] (P249)据历代字书,此字原无此意。《玉篇・口部》:“哐,声。” [10] (P26)《广韵・肴韵》於交切(今音āo):“哐咋,多声。” [11] (P156)又用作叹词,音ào。清卢《童子军・旅宿》:“哐,原来是一班童子戏耍哩!”

山东方言。关于其音义,或说音pīn,借为“拼”字,义为憨傻,其右之“品”表音 [12] (P76-82);或说音kǎn,同“侃”,意为憨直,不知道动动心思的意思 [2] (P193);又说用为“砍”的借字 [2] (P528)。第一种说法似较可取。例:宗大官,实是~,一个差,净了身,算来真是活倒运。(《俊夜叉》)就相好,也只一霎,全然一点不中用,真正是个~忘八。(《禳妒咒》第十六回)路注:“~:吃亏。” [1] (P1690)似不妥。此字见于《玉篇》,为“侃”的异体。[10] (P15)

同“哆嗦”。例:老蠢才,真是呆,自家~着没自在。(《姑妇曲》第二段)众医生瞧了瞧,只吓的~战!(《富贵神仙》第四回)“、”二字均见于《汉语大字典》,但其音义均不与此相合,兹不赘引。此外,《俚曲》中“”字还被借作拾掇之“掇”,“”被借作摸索之“索”。如:回来上外边屋里扫了扫,拾了一个铺。(《慈悲曲》第四段)浑身上下摸遍,颈血长流不住停。(同上第五段)

肥 “胁肥”即肋间。腋下至肋骨尽处为“胁”,胁与臂之间可视为“岔”,“肥”应是“岔”的分化字。例:别人都打了,惟有赵鬼子那胁~里中了一枪,还血淋淋的,就没打他。(《富贵神仙》第九回)邹注本“胁”作“肋”,并注曰:“肋肥(方言音cha):山东方言,肋间。” [2] (P671)据《淄川方言志》,当地把腋下到胯骨之间的地方称为肋肥,音luìcha。[4] (P81)但据笔者调查,山东青州等地有“胁肥”的说法,因此《俚曲》作“胁”不误。“肥”字虽见于字书,但音义俱不合。《玉篇・肉部》:“肥,脯腊也。” [10] (P37)《广韵・麻韵》初牙切:“肥,脯也。” [11] (P169)《集韵・戈韵》才何切:“肥,腹鸣也。” [3] (P58)

啕 同淘气之“淘”。例:你不孝,着咱娘生气,我也没有那些气合你~,不如休你去罢。(《姑妇曲》第一段)若一分辨,不知~多少气哩。(同上第三回)在圣上面前,合毛义~了多少气,叫他自己领兵去了。(《磨难曲》第三十回)《汉语大字典》收录此字,但释义为:“同‘诓’。往来言。《集韵・彖韵》:‘诓,《说文》:“往来言也。”或作啕。’” [7] (P695)今甘肃张掖方言除说“淘气”外,也单说“淘”、“淘神”,指在家中故意闹矛盾。如:张家那个媳妇子想分家呢,淘了一个月了。你不上学去,一天价蹲到家里和人淘神的呢。

同“担”。例:骑着骡子牵着马,驴驼担~一大些。(《禳妒咒》第一回)邹注:“~,‘担’的借字,挑。”按:路大荒整理本作“”,邹注本作“驴驼担”。今疑后二字当为“担()”之误。前字从木旦(dàn)声,当为名词,系蒲氏所用(造)俗字;后字从扌(手)詹(zhān)声,当为动词,取其习见音义。“驴驼(dàn)担(dān)”即以驴驮、以担子挑。“”字虽见于字书,但意义与此无关。《集韵・缓韵》荡旱切:“,木器,如榧无足。” [3] (P107)因此《汉语大字典》解释为“一种像几而无脚的木器”。[7] (P1265)

三、见于《汉语大字典》而书证即为《俚曲》的俗字

宣 吃饭,填饱肚子(含贬义)。例:若是您达从来没见东西,不知待~多少哩。(《墙头记》第一回)你看那秫糊突,他还~五碗有零。(同上)狗脂,冷不冷的他~下去了。(同上)你就趁间赶下饼,休要管他~不~。(《翻魇殃》第三回)路注:“~,食。” [1] (P1699)《汉语大字典》:“宣:xuān 方言,吃。”书证亦同上。 [7] (P4757)按:如上释义不够确当。邹注:“宣(音xuán):大口吞食。含贬义。” [2] (P13)近是。今甘肃河西方言亦有此语,但读去声,指撑饱肚子,含有明显的贬义,可与邹注互证。另,此字与“楦”(xuàn)同源,均为填塞、撑大之意。或亦作“揎”。清徐《小腆纪年附考》卷十八:“(李如月)又极口骂,乃剥其皮,断其首及手足,揎草于皮,纫而悬之市。”《寒森曲》第七回亦有句:“权印官狠似狼,该剥皮揎麦穰,叫狱神尽把冤魂放。”《禳妒咒》第二十四回:“好歹抓打上两三盘,那管他揎与不揎。”邹注:“揎,山东方言,往嘴里塞,吃的贬语。” [2] (P561)释义确当。

巴刂 挖,掏。今作“扒”。例:就该拿住赵恶虎,割了脑袋~了心,方才解解心头恨!(《寒森曲》第二回)割去了老贼头,~出心,狗也羞,闻一闻一片腥臊臭。(同上第四回)狠~了你那心,恐怕不穷,恐怕不穷。(《翻魇殃》第三回)《汉语大字典》释义及例句均据《俚曲》。此语亦见于西北方言,俗语说“心~给人吃了,人还嫌腥气呢”,意思是好心不得好报。

哐 呕吐。例:两个解子放倒头就似泥块一样,臭杀人那一个~了一床。(《富贵神仙》第六回)路注:“~,吐。” [1] (P1696)《汉语大字典》释义及例句均据此。按:此即“哕”字之异写。《俚曲》中亦有作“哕”者。如:待说是个梦,怎么还哕了一大堆?(《磨难曲》第十八回)〔干哕道〕臭死了,臭死了!(同上第十八回)《正字通・口部》:“方书: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哕,有物有声曰呕。”据此则干呕曰哕,又引申泛指呕吐。《西游记》第七十五回:“你们快去烧些盐白汤,等我灌下肚去,把他哕出来,慢慢的煎了吃酒。”西北方言只说“呕、吐”不说“哕”,但有时贬称别人说话为yuē,意同“(吣)”,指信口胡诌,疑即此字。如:我看你给我~个啥呢?

距 与“闯”、“撞”义近。例:上山爬岭济着你~,之乎丢去,者也全忘。(《磨难曲》第十六回)邹注:“~(方言音chuàng):同‘闯’。游荡。” [2] (P485)只要用心做文章,莫在那里瞎胡~……他年时进了学,就着他去瞎胡~。(同上第十九回)路注:“瞎胡~,做事无一定主张。” [1] (P1696)《汉语大字典》收录此字,但注释说“音义未详”。该字典还收录了一个“拒”字,释义为:“同‘撞’。明冯惟敏《〔双调〕新水令・十美人被杖》:‘〔雁儿落〕一个颤巍巍玉着棍儿汤(荡),一个娇滴滴红莫着捧(棒)儿拒。’” [7] (P3954,1996)故疑“距、拒”异体,均与“撞”同,并有胡打乱闯之意。

眶 瞟。例:那人年少会装俏,时兴的衣服穿一套,来往不住往里~,我也偷眼往外。(《琴瑟乐》)曹操坐下一~,哈哈大笑。(《快曲》第二联)《汉语大字典》:“眶:以目示意。《戏曲词语汇释》第十七画:‘眶:用目示意。’明冯惟敏《勉》:‘长安走马人如画,金貂客手插,玉楼人眼眶。’清蒲松龄《增补幸云曲》第五回:‘(周元)那眼不住的眶那路径,若有动静,好跑他娘的。’” [7] (P2690)陆澹安《戏曲词语汇释》:“眶,用目示意。字书无‘眶’字,疑即‘眨’。【例】(《僧尼共犯》一〔油葫芦〕曲)一个手儿招,一个眼儿眶。” [6] (P338)按:据《俚曲》用例及陆书所引,“眶”当为“瞟”、“瞥”之意,并非“以目示意”,亦非“眨”。陆说“用目示意”是对“玉楼人眼眶”的随文释义,并不可取。上引《锦瑟乐》例,邹注本作“撒”,注曰:“撒(音sā):‘眶’的借字,张望,寻视。” [2] (P357)释义确当。上引《快曲》例,邹注:“一~:山东方言,抬眼一望。” [2] (P441)也较可取。今甘肃河西方言亦有此词,指快速扫视,如:我没细看,就眶了一眼。有时含轻蔑意,如:他那个东西做得再好,我眶都不眶;我都干了好几年了,老板就是眶不上。现代淄川方言有复音词“眶么”,意为东张西望、寻视。如:满屋子撒么了一遍,也没找着我那书包。[4] (P140)

通过上述诸例,可以看出聊斋俚曲俗字使用的几个特点:

一是多为形声字。本文所举25 例全为形声字且造字方法多数采用简单的音义相合的方法,只有少数采用了“省声”的方法,即将某字省去一部分作声旁,与表意的形旁组合成字,如:衡,从扌(手),衡省声;噪,从日,噪省声;,从扌(手),梭省声;眶,从目,撒省声。换个角度说,这种方法就是将一个现成的同音字(形声字)改换表意偏旁从而形成新字。

二是这些俗字有良好的表音表意效果,有些字字形本身透露出一定的语源信息。方言俗字大多是因为通语习用字不能恰当地表示方言词语的音义而产生的,因此造字时往往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词语音义,甚或有意无意地显示出一定的词族关系。比如“眶”字音同“撒”,本亦作“撒”,《俚曲》中有时就作“撒”。如“进房门四下里撒,揭开珠帘看见他。”(《禳妒咒》第十八回)邹注:“撒:‘眶’的借字。观望。” [2] (P536)其实严格说来,“撒”应是正字,“眶”是方言俗字。“眶”的意思应当来源于“撒”――目光的轮射正如抛撒东西时被撒物体(如谷物籽粒等)的飞散。再如“宣”字,其实也就是“楦、揎”,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语源就是“宣”。《说文解字・宀部》:“宣,天子宣室。”段玉裁注:“盖谓大室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宣,与宽略同。”正因为如此,蒲氏在其书中,在表示猛吃、撑饱肚皮的意思时有时作俗字“宣”,有时也作通用字“揎”。

三是所用俗字中表示动词意义的明显居多。上述俗字多是为地方口语中常用的动词所造的,从其形旁即可窥知其意义范畴。如从“口”者与言语、声音有关,从“扌、距”者与手脚动作有关,从“饣()、米”者与饭食有关。当然也有少数表示名物的如“粑”,表示性状的如“”等。

四是书写上有较大的灵活性。仅以整理本而论,就有许多文字异写,如:衡―拒,糊粑―糊突,―多,哐―哕等。这说明作者在使用俗字时也有一定的随意性,或者说并无一定的取舍标准。当然有些异写也许是因为写作时代不同,或者是在传抄刊刻过程中形成的。

参考文献:

[1](清)蒲松龄著,路大荒整理.蒲松龄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清)蒲松龄著,蒲先明整理,邹宗良校注.聊斋俚曲集[M].北京:国际文化

出版公司,1999.

[3](宋)丁度.宋刻集韵[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孟庆泰,罗福腾.淄川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5]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s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1994.

[6]陆澹安.戏曲词语汇释[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

[7]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Z],武汉:崇文书

局.

[8]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M/CD].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许宝华,(日)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10](梁)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周祖谟.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2]董绍克,赵春阳.谈聊斋俚曲的俗字[J].蒲松龄研究,2007,(4).

篇5

【关键词】“者”;性质;代词

“者”在古汉语中很复杂,《汉语大字典》① “者”字列出8个义项,为使讨论集中,我们也把“者”分为两类,一种是“者”附着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形成一个表示“××的人”的结构,如智者、相马者、窃人财物者等等。下文中的“者”专指“者”的这个义项。对“者”的语法性质,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代词、助词、小品词、词尾、名词化标记。这5种说法可以分为三类:代词、助词和词尾。

许多学者认为“者”在古代汉语中是代词。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者’字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它通常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例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 ・ 公冶长》)。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 ・公孙丑上》)”② 。

《汉语大词典》:“者,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a)指代人。《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③

我们认为把“者”确定为代词,是不妥当的。因为它不具备其他代词所具备的性质和功能,具体理由如下:

一 代词,“凡是词能替代实词者叫做代词”④。那么代词作为一个类,其立类之本就在于能够“替代”。我们先来看看古汉语中被公认为是代词的例子:

其妻献疑。(《列子・汤问》)――“其”替代“愚公”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此”替代“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之”代替“子女玉帛”

从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出,所谓“代词”都是有所“替代”的。它所替代的对象,都出现于上下文,如果没有“先词”,则当有“后词”。如果既无先词又无后词,就不会出现代词“其”、“此”、“之”等,出现了就会意义不明。我们再来看“者”的情况: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 ・ 公冶长》)――(由于翻译成现代汉语为“老人”,所以我们就认为“者”替代“人” 其实并无所代)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 ・ 公孙丑上》)――(由于翻译成现代汉语为“饥饿的人”,所以我们就认为“者”替代“人” 其实并无所代)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 微子》)――(由于翻译成“过去的事情或人”,所以我们就认为“者”替代“事情或人”其实并无所代)如果说“者”表示替代,那就应该有“先词”,或者有“后词”⑤,否则意义不明。但是,“者”结构都既无先词也无后词,意义却非常明确,所以它的作用不是表示替代。认为它有所替代,是由于翻译成现代汉语所带来的误解,或者说,现代人按现在的语法观念去理解古代汉语的时候形成的一种错觉。

二 古汉语中其他代词,如“之”、“兹”等,由于其所替代的内容的实在性,都可以在句子中充当句法成分,最为常见的就是宾语。

逮我们皇帝定鼎於兹,始足以当之。(宋濂:《阅江楼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 ・ 公冶长》)

也有作主语的情况: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大学》)

但是,“者”却不能,我们不曾见过“者”单独可以作语法成分的例子。可见,代词在句中的位置是独立而灵活的,而“者”必须附着在别的词后面。

总之,我们认为“者”不是代词。

【参考文献】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M),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2]王力《古代汉语北京》,(M)中华书局,2002,第363-365页

[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版,第643页

[4]季羡林、郭锡良《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家”》之《王力选集》(M),第258页。

作者简介:

王茂春(1979--),女,四川省巴中市人,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专职教师,助教

A discussion into the character of “者”in the phrases as “盗窃者”in ancient chinese

Wang maochun

篇6

关键词: 俗字 《事林广记》 类型

《辞源》解释“俗字”说:“在民间流行的异体字,别于正体字而言。”《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俗体” (未收“俗字”)说:“俗体(vulgar form)指民间手写的跟字书写法不合的汉字字体。例如,M作尽,渥p、答作E,作觅。”俗字研究,是目前h语史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也是未尽成熟的一个研究领域。已有的俗字成果多集中于唐五代时期的敦煌俗字,对于元明时期的俗字关注甚少,本文以《事林广记》为研究载体,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元明时期的用字状况。

《事林广记》是南宋末年福建陈元n编撰的一部日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古代民间类书,元明时期不断刊补,广为流传。书中收录了许多与当时民间生活有关的资料,涵盖天文地理、官制法律、礼仪风俗、教育科举、、农业、饮食、娱乐、医疗、化妆等方方面面,其中包含大量俗字。《事林广记》的宋代刻本早已亡佚,现存中国元、明两代及日本刻本、抄本多部。本文选用其中两种代表性的版本:和刻本与至顺本。和刻本即日本东京汲古书院影印日本元禄十二年(1699)京都今井七郎兵卫、中野五郎左卫门等人翻刻的元泰定二年(1325)本。至顺本即元至顺年间(1330―1333)建安椿庄书院刊本。研究这样一部古籍中的俗字,对于考订、校勘元代文字,正确认识汉字简化规律,整理规范汉字有着重要意义。并且,目前关于此书用字状况及相关成果甚少。本文采用张涌泉先生《汉语俗字研究》一书中对俗字的分类,对《事林广记》中有代表性的俗字进行分类及考释,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变换意符

1.、鼓

和刻本《事林广记》巳集卷之一“黄庭要旨”门,“修养心法”条,“鸣天”。

《唐碑俗字录・皮部》引《魏伦墓I》:“鹿城人也。”“”即“鼓”之俗写。鼓是古时的打击乐器,远古时以陶为框,后世以木为框,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空,蒙以兽皮或蟒皮,也有用铜铸造的。“鼓”,音符为裕音zhù,俗写为“”,意符换做“皮”,可能与鼓的材质有关。

2.、纸

和刻本《事林广记》戊集“艺圃知”,“o中校书式”条,“仍於本行上下空标写”。

《广韵・纸韵》载:“‘’,同‘纸’。”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一载:“魏人河间张辑上《古今字b》,其‘巾部’云:‘纸’,今‘’,则其字从巾之谓也。”宋・王观国《学林》卷四载:“古未有纸,故简牍以竹或木为之……至后世则或以缣帛书写,故纸字从糸,字从巾,皆以缣帛为之。”可知,“纸”字无论是从糸,还是从巾,均与其质地有关。

二、偏旁改写

1.“骸彼仔次“R”

至顺本《事林广记》前集卷之五“方国类”,“大食弼琶搿碧酰“肴撕昧裕每三日一出猎,以药箭射取物”。和刻本《事林广记》辛集卷之二“药食备用上”,“中风证候”条,“中风手足掉,腰脚缓弱”。

“F”,《宋元以来俗字谱》:《列女传》、《取经诗话》、《太平乐府》作“”。

“稹保《宋元以来俗字谱》:《通俗小说》、《古今杂剧》、《太平乐府》作“单”。

2.“廿”俗写为“”

和刻本《事林广记》巳集卷之六“圣真降会”,“正月圣降日”,“真人於会稽”,“”即“勒”。“钟离真人降庐山吕真人成仙日”,“”即“度”。

按:《宋元以来俗字谱》中“勒”、“度”在宋元均未收录此俗写,且“勒”仅《娇红记》(明)做“”,《东〖恰罚明)作“”。“度”,《宋元以来俗字谱》:《通俗小说》、《古今杂剧》、《三国志平话》作“”,明清未收录俗写。“”、“”填补《宋元以来俗字谱》中关于“勒”“度”的俗写体。

三、采用古体

1.、Q

和刻本《事林广记》癸集卷十一“花果品题”,“芍药”条,“金髻子”。

《说文・糸部》:“线,缕也。线,古文Q。”《汉语大字典・糸部》:“,同线。”

2.m、赞

和刻本《事林广记》丙集卷一“素王事实”,“先圣遗像”条,“御制赞文”。

《五经文字・贝部》:“赞、m,上《说文》下经典相承,隶省。凡缵之类皆从m。”唐代《张云墓志》:“光m六条。”《集韵・换韵》:“赞,隶作m。”《洪武正韵》卷十二:“赞,则谏切……篆文作赞,今俗作m。”

四、简省

1.局部简省

(1) 、图

和刻本《事林广记》戊集卷之七“器用原始”,“斧斤”条,“皇 要纪曰神农作斧斤”。“ ”省略了“口”,将“口”写为“厶”。

(2)^、L

至顺本《事林广记》别集卷之七“茶果类”,“茶h后序”条,“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

《集韵・阳韵》载:“L……或作^。”“^”与“L”相比,字的下半部分由“旨”变为“甘”,其实是“旨”字简省了上半部分“匕”,留下“甘”。《说文・旨部》载:“旨,美也。从甘,匕声。”意思是用汤匙(匕)舀起甜美的食物送到嘴里,辨别滋味。“^”字与“L”相比去掉了汤匙,为直接吃美味食物。

2.省略点划

(1)x、裹

至顺本《事林广记》别集卷五“g法类”,“斤秤数轻重之法谓之衡”条,“二斤二两为一x”。

《龙手鉴・衣部》:“x,俗裹字。”《汉语大字典・丨部》:“x,同裹。”

(2)j、拗

和刻本《事林广记》戊集卷之二“文艺类”,“越恁好”条,“你与我我与你,场场有踢。没些j背两个对垒,天生不枉作一对”。

《汉语大字典・手部》载:“j,同拗。”《封神演义》第四十七回载:“扭天j地心难正,徒费工夫落暂渊。”

五、增繁

1.、凶

和刻本《事林广记》庚集卷五“治家规训”类,“用度各宜量节”条,“吉”。《五经集韵》卷一:“凶,凶祸也。,同上,俗用,以其今时通用,故新增之。”可知,“”为“凶”之俗字,增加了“亠”。而“凶”之俗写亦有“础保《干禄字书》:“础⑿祝上通下正,亦惧也,许勇反。”

2.、羌

和刻本《事林广记》癸集卷之十一“花果品题”,“李”条,“李”。

《篇海类编・兽类・羊部》:“羌,俗作。”《杨居宾客墓志》载:“党狂悖”。

上述概括了《事林V记》具有代表性俗字的五种类型,即变换意符、偏旁改写、采用古体、简省和增繁,其中简省所形成的俗字最多,其他变换意符、偏旁改写、采用古体所形成的俗字也显现出汉字简化的倾向。这种状况一方面体现了简化是汉字发展过程中必然的趋势,为正确认识汉字简化规律、整理规范汉字提供了借鉴材料。另一方面体现了元代相对宽松的汉字管理环境。元代有自己的国字――八思巴文,朝廷议事主要采用蒙语,因而对汉字管理比较宽松。《事林广记》是元代广为流传的民间类书,在刻书时就采用了大量的不规范的俗字,或简省笔画,或偏旁改写,而有些俗写字形在元代其他古籍中亦出现,表明了该俗写体在当时广泛流传趋势,某些俗写字形未见于元代其他古籍,起到增补字形的作用。这些俗字对考订、校勘元代文字有重要的意义。对汉字的发展、改革及规范化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日]长泽规矩也.和刻本丛书集成之事林广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四十二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1995.

[4]吴钢,辑.吴大敏,编.唐碑俗字录[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5]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八卷本)[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

[6][宋]陈鹏年.广韵[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二年.

[7][唐]徐坚,著.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

[8][宋]王观国.学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8.

[9]刘复,李家瑞.宋元以来俗字谱[M].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0.

[10][唐]张参.五经文字[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1][宋]丁度.集韵[M].北京:中国书店,1989.

[12][辽]释行均.龙龛手鉴[M].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宋刊本.

[13][梁]顾野王.宋本玉篇[M].北京:中国书店,1983.

篇7

关键词:桃花源记;落英;训诂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089-01

《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解释历来就存在着争议,重点就在“落英”一词上。其中“英”字的解释毫无异义,指的是“花”,但是“落”字就众说纷纭了。《汉语大字典》中“落”字的义项有27个,将有关的义项与之联系起来,能得出的也不止一种解释。我们所熟悉的中学教科书将“落英”解释为“坠落的花瓣”,这是我们通常认同的一种解释。然而,此外也有不少人将“落英”的“落”看作“开始”义,解释为“始开的花”,原因大致有二。其一认为“落”作“始”讲,是词义中的互为反训现象。其二是通过文中具体语境认为“坠落、飘落的花瓣”应该是暮春时节的景象,与文中“芳草鲜美”这样春意盎然的氛围搭配起来并不和谐,所以应释为“初开的花”。

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对比及思考,我仍认为该文中“落英”应解释为“坠落的花瓣”较为合理,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分别加以分析。

一、“落”之本义

《说文・H部》:“落,凡H曰零,木曰落。从H,洛声”,即草木凋衰之意。《汉语大字典》对“落”字给予的第一个义项便是“树叶脱落”,当然不乏其例。《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礼记・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十四:“木落秋叶黄,登高望戎虏。”又指落叶。《史记・汲郑列传》:“至于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晋张华《励志诗》:“凉风振落,熠d宵征。”宋代苏轼《北归次韵》:“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此外,《汉语大字典》对“落”字还有一个相关义项是“稀少;衰谢;零落”。《管子・宙合》:“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史记・汲郑列传》:“家贫,宾客益落。”北周庾信《秋日》:“苍茫望落景,羁旅对穷秋。”《水浒全传》第六十三回:“赶的李成军马四分五落。”由此可见,“落”字自古以来都是有“坠落”、“零落”、“脱落”等含义的。

至于不少人所提到的“落”字的“初始”义,见于《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m。落。权。舆。始也。”《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经考证,其成书年代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初年,《说文》是东汉时期成书,而《桃花源记》是东晋时人陶渊明所作,与先秦时隔已久,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随着变化,“落”字并不一定是“初始”之义,并且在陶渊明在其他作品中,也未见到作“初始”义的“落”字。

二、“落英”见之于他作

“落英”一词绝不仅仅出现在这一文之中,有很多文章都出现“落英”这一意象,表示“零落的花”。例如屈原《楚辞・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其中的“落”字我将其释为“零落”。“朝饮木兰之坠露”与“夕餐秋菊之落英”是一个对仗工整的句子,于是“落”与“坠”相对应,应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不仅如此,在《离骚》中除了出现有“落英”,还有“落蕊”,“揽木根以结兮,贯薜荔之落蕊”,同样出自屈原的作品,其构词方式相同,若“落英”之“落”释为“开始”义,那么“落蕊”之“落”亦应如此,但此处不成立,故此处“落英”仍应释为“零落的花”。在此之后,“落英”作“零落的花”更是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意象了。《全唐诗》有“海鸟衔初实,吴姬扫落英”,“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斜日渐移影,落英纷委尘”等等; 《宋书・白舞》有“百草凋索花落英”;《苏轼集》中更不乏这样的例子,如“落英不满掬,何以慰朝饥”,“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空烦左手持新蟹,漫绕东篱嗅落英”等等,都表示的是“坠落的花瓣”或“零落的花”;《红楼梦》中有“落英布地,步移何藉金莲;细草成茵,手掇奚胜翠羽”,既然“布地”,就一定不是“初放的花”了;《隋唐演义》有“有如落英,复缀枝头”,后文一个“复”字表明这花一定是凋落了的无疑,定不能解释为“初开的花”。

三、基于文意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为《桃花源记》中的原句,基于原文来讲,实应是表现的一个美好的意境。若我们将注意力放在“缤纷”一词上面,可以查到大致也有两种解释,一种为“凌乱纷繁的样子”,另一义为“繁盛”。若此处将“落英”解释作“初开的花”,后面用“凌乱纷繁”来形容花,很明显与前文“芳草鲜美”的宁静意境有很大反差;但若用“繁盛”来形容“初开的花”又未免不太妥当。所以此处的“落英”如果释作“初开的花”,那么“缤纷”一词无论采何解释都与文意不太相符。再者,零落下来的桃花瓣并不是凋败的意象,反之,通常我们在桃花盛开的时节去赏花时,会发现地上也是落满了花瓣,时不时也能看见桃花从树上落下的场景,但是看上去实在是雅致、美好。若再与“芳草鲜美”结合起来,确是一番好景致。基于文意,我认为将此处的“落花”讲成是坠落的花瓣也丝毫不影响文意的表达,是行得通的。

综上,对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落英”一词,本人认为将其训为“坠落的花瓣”更符合字词源流的发展和文中意境的表达。

参考文献:

[1]郭茂倩.乐府诗集・桃花源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徐中舒.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篇8

一、向使 

《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句,教材注释将“向使”解释为“以前假使”。此说值得商榷。 

“向使”的“向”并不是“以前”的意思,它和“使”一样,都是“假使”义。例如: 

(1)《论语》云:“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向非妇人,待嫁奚为?”(《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二引唐高彦休《唐阙史·俳优人》) 

(2)诚臣计划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史记·陈丞相世家》) 

上面两个例子中的“向”和“使”都是“假使”义,表示假设关系。 

因此,“向使”是由“向”和“使”同义复合构成的词。例如: 

(3)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史记·李斯列传》) 

(4)向使司氏决快所欲,未必能复田。(《南村辍耕录》) 

“令”和“若”也有“假如”义,同样可以和“向”同义连用。因此,“向令”和“向若”也有“假如”义。例如: 

(5)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史记·伍子胥列传》) 

(6)向若家居时,安枕熟。(唐皇甫曾《遇风雨作》) 

二、摽掠 

《阿房宫赋》:“摽掠其人,倚叠如山。”课本对“摽掠其人”的注释为:“攻击掠夺他们的人民。摽,击。”并将“摽”注音为piāo。这里对“摽”的释义和注音均不够妥当。 

先看释义。 

“摽掠”的“摽”通“剽”,“摽掠”为“抢劫、掳掠”义。例如: 

(7)充下诸将溃去,多行摽掠。独飞屯宜兴,不扰居民。(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 

(8)萱纵兵摽掠公私财物,入处王宫。(《三国遗事》卷二) 

(9)操曰:“粮草在后,多被摽掠,吾故令在前也。”(《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

(10)边报纷纷,言吐蕃率众三十余万,号五十万,侵犯边疆,摽掠妇女,掳劫民财,势如山崩潮涌。(《东游记》第十一回) 

例(7)的“多行摽掠”就是“做了很多抢劫、掳掠百姓的事情”,与下文的“不扰居民”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把“摽掠”理解为“攻击掠夺”,反而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例(8)和例(9)中“摽掠”的对象分别是“公私财物”和“粮草”,都与“打击”义无关。例(10)中“摽掠妇女”是“掳掠妇女”,与下文的“掳劫民财”形成对应,也不宜理解为“攻击掠夺妇女”。 

再来看“摽”的读音。 

《汉语大词典》列出了“摽”的五个读音,并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意义,现分列如下: 

(一)biào 

1.捶胸;击。2.落下。3.用胳膊紧紧钩住。引申为连结。4.指勾结。5.对比,较量。 

(二)biāo 

1.挥之使去,驱逐。2.通“镖”。3.通“标”。标榜。4.指标志,标示。 

(三)piāo 

1.高举貌。2.通“漂”。漂浮。 

(四)pāo 

抛弃。 

(五)piào 

1.通“僄”。轻。2.通“剽1”。抢劫;窃取。 

根据所举例子不难发现,在上述诸多意义和读音中,只有“抢劫;窃取”义及其对应的“piào”音才是符合“摽掠”要求的。 

三、翼蔽 

《鸿门宴》:“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教材注释“翼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 

按教材是将“翼蔽”中的“翼”当作名词作状语了,不妥。“翼蔽”是由“翼”和“蔽”同义复合构成的词语,当释为“遮挡”。另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本第一册也收了《鸿门宴》一文,对此句中“翼”的释义是“像翅膀一样”,同样不够准确。此句《汉书·樊哙传》作“项伯常屏蔽之”,王念孙《读书杂志》指出:“彼言‘翼蔽’,犹此言‘屏蔽’也。”即认为“翼蔽”和“屏蔽”同义。“屏蔽”和“翼蔽”一样有“遮挡”义。例如: 

(11)故曰:聋瞽之君,非无耳目也,盖左右前后者屏蔽之,不使视听尔。(元稹《献事表》) 

(12)崔遵度清节纯德,泊于荣利,事太宗为右史十余年,每侍殿陛,侧身轩楹以自屏蔽,不欲当上顾盼。(《渑水燕谈录》卷二) 

“翼”有“遮挡”义。例如: 

(13)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诗·大雅·生民》) 

(14)丁乃以身翼翁而进。(《聊斋志异·梦狼》) 

例(13)和(14)中的“翼”都可以带宾语,可见是作动词,而不是名词作状语。 

一些研究者已经撰写了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证了“翼蔽”为同义复合词,“翼”并非名词作状语,此结论比较可靠,教材编写者对此不可不察。 

四、淖 

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二《田单列传》(节选):“淖齿既杀湣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课本对“淖”的注音为nào,对“淖齿”的解释为“战国时期楚人,仕齐为相,后来杀了湣王。”这里对“淖齿”的情况介绍非常精炼,但注音不够贴切。 

“淖”的读音并非“nào”,而是“zhuō”。《汉语大词典》“淖”条在“zhuō”音后的释义为:“姓。战国楚有淖齿。见《韩非子·内储说上》。”这里的注音和释义都是非常准确的。 

汉语中有一些字在做姓氏时,不同于其常见的读音,例如“盖”读“gě”、“过”读“guō”、“华”读“huà”、“区”读“ōu”、“朴”读“piáo”、“仇”读“qiú”、“任”读“rén”、“解”读“xiè”、“曾”读“zēng”、“查”读“zhā”等。“淖”做姓时,读音为“zhuō”,而不是更为常见的“nào”,也属于这种情况。 

除《汉语大词典》外,《汉语大字典》和《辞海》等权威性辞书在“淖”表示姓时,均标为“zhuō”音,很能说明问题。 

那么,如何尽量避免教材注释出现错误呢?我们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一)重视辞书,严把教材质量关 

当今时代,我们的辞书业达到了一个高峰,《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海》《辞源》和《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各有所长,给人们的研究和教学等方面带来了不少便捷。这些辞书往往吸收了前代辞书的优点,结论一般比较可靠。作为教材的编写者,在进行注释之前,一定要充分重视和借鉴这些辞书,尤其是对于多音字等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更应当如此。教材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有的是由于没有充分重视辞书中的成果,有的则是与对辞书的成果取舍不当有关。 

(二)及时更新,不断吸收新成果 

高中语文教材应当在内容上具有典范性、在质量上具有可靠性、在体例上具有严谨性,而且应当与时俱进。因此,要在保证内容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不完善之处进行调整,无论是在教材主题、内容的选择还是注释方面,最好及时吸取包括研究成果在内的新信息。教材编写者不但需要文言文的鉴赏能力,还要具备掌握文言文语言文字的能力。除此之外,教材的编撰者还应当关注教材研究的一些新成果,及时吸纳那些合理的建议、意见。目前在教材注释方面已经有了不少成果,但就我们所观察到的情况而言,不少版本的教材在研究成果的吸纳工作方面做得还不够,从而影响了教材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①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 

②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崇文书局、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篇9

关键词:音学五书 说文解字注 汉语大字典 不丕否 形音义

一、引言

据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可知,“不”和“否”同属于“不”部,“丕”是从“不”得声的,因此三字在字形上是有联系的,而意义是依附于文字形体的,并且三字同在古音第一部,即“之”部。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三个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来探寻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不、丕、否”字形分析

“不”的甲骨文、金文形体是,上面像花蒂的子房,下面似花蕊下垂形。高鸿缙《中国字例》:“罗振玉曰:‘象花不形,花不为不之本义。’……不,原意为鄂足,象形字。”而许慎《说文解字》是依据“不”的小篆字体来释义的:“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凡不之属皆从不。”段玉裁为此作注:“谓也,象鸟飞去而见其翅尾形。”

从文字多源性理论来看,这两种对“不”本义的理解都是有道理的,因为文字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一种原始性异源现象,即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在构形表义方式上一开始就没有联系,但是这两种不同构形所作的解释似乎都讲得通。“不”就属于这种情况。又比如“”,甲骨文作,当是古橐字,盛物之囊也。《说文》依小篆分析,“从日在木中”,本义为“东方”。两说似均可通,而构形各异,本义也不同。

许慎对“否”的解释为“不也。从口不,不亦声。”,徐锴曰:“不可之意见於言,故从口。”段玉裁为此作注说:“不者,事之不然也;否者,说事之不然也。”而《说文》中“不”部字只有两个,即“不”和“否”,而“否”之义与“不”小篆之造义并无关系,而是与其假借义相关,因此许慎说“凡不之属皆从不”则显得有些牵强。

对于“丕”字字形的分析则更加有意思。许慎《说文》:“丕,大也。从一不声。”根据其小篆字形得之“一”在“不”字之下也,按:金文丕、不从一,不丕原为一字,后分化。而《汉石经・尚书》《山阳太守祝睦碑》《凉州刺史魏元丕碑》《梁相费碑》及《赵相刘衡碑》中,“丕”字皆作,盖“一”在“不”字之中间也。

顾炎武也认为字在“三传”中皆从十。《三国志》:“魏文帝代汉大帝,问群臣曰:‘丕以盛年即位,恐孤不能及之’,群臣未对。阚泽曰:‘不及十年,不其没矣’。帝问:‘何以知之?’泽曰:‘以字言之,不十为丕。’丕果七年卒。”晋衰帝亦名丕。顾炎武认为:《说文》云“从一者”,即从十之异辞也。段玉裁为“丕”作注也提到:“丕,隶书中直引长,故云丕之字不十。《汉石经》作,可证。非与丕殊字也。”

从字形来看,“不、丕、否”三字是紧密联系的,“不”是“丕”和“否”两字构形的基础,古人造字是通过字形来反映字义的,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意音文字,而汉字的音符基本上借自意符,因此语音和意义是相关联的,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三、“不、丕、否”音义分析

“不”在《唐韵》中分属两卷,即下平声卷(十八尤),“不”音“甫鸠切”和上声卷(四十四有),“否”在《唐韵》中也在上声卷(四十四有),“否”音“方久切”。

1.顾炎武认为“不”为古“丕”字。他首先用韵文材料来证明:《诗・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 毛亨曰:“不显,显也。不时,时也。”其次用《集古录》中的材料来证明:《齐侯钟铭》“不显穆公之孙,不显皇祖”。再次根据古文献中的地名、山名来说明:《春秋》之“不羹”,《史》之“不周”“不美”“不耐”等等。最后根据碑文及异文材料来说明,梁陶弘景许长史书馆碑“下邳太守”作“下”。《左传・襄十年》“生秦丕兹”,一本作“不兹”。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不,假借为丕”,因此“不”读为“丕”意思是“大也”。

又按古人发声之字多作“不”。《尔雅・释鱼》“左倪不类,右倪不若。” 疏:“不,发声也”。而“丕”亦有此用法。《书・酒诰》:“丕惟曰:‘尔克永省,作稽中德。’”孙星衍疏:“丕,辞也。”又《召诰》:“其丕能于小民。”孙星衍疏:“丕,语辞也。”也就是说,“不”和“丕”都有当虚词的用法。

“不”和“丕”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可以作为“姓氏”。《晋书・束传》:“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何超音义:“不,甫鸠反,姓也。”《通志・氏族略一》:“氏,亦作丕,晋大夫丕郑之后也。”

2.顾炎武认为“不”另读“趺”音。《诗・小雅・常棣》:“鄂不”,笺云:“不当作拊。拊,鄂足也。”古声不拊同是也。汉《陌上桑》:“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不”是趺音。焦曰:“济南之‘华不注山’,吴兴之‘余不溪’,皆作趺音读。”

3.顾炎武认为到晋以下“不”则转而为府鸠反,又转而为方久反。晋・陶潜《酬刘柴桑诗》:“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诗中“不”读为府鸠反。段玉裁为“否”作注认为“否”为“方久切”,且顾炎武认为:其未然之词皆曰“不”,转而上声则曰“否”,“不”和“否”音义相通,古通用。《正字通・一部》:“不,与可否之否通。”《战国策・齐策六》:“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则“不”同“否”。

许慎《说文》:“否,不也。”段玉裁注:“不者,事之不然也;否者,说事之不然也。”如《孟子》万章曰:然则舜伪喜者与?孟子曰:否。注:孟子言舜不诈喜也。万章又问:百里奚自鬻于养牲者?孟子曰:否然。注:皆曰,否,不也,不如是也。注:以“不如是”释“否然”,则“不”和“否”在表示否定副词意义上也是相通的。

顾炎武认为“否”古音方彼反。《释名》:“否,鄙也。鄙劣不能有所堪成也。”《左传》:“师出否臧”亦如之,陆德明音“鄙”。顾炎武在分析四十四有韵中的“不”时认为“不”古音同上,即同“否”,音方彼反。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不,假借又为鄙。”《韵补・纸韵》:“不,陋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否”字引申义训为“不通”。如《易》之“泰否”,《尧典》之“否德”,《小雅》之“否难知也”,皆殊其音读符鄙切。由此,“否”在训“不通”时音符鄙切。《广雅・释诂》:“否,隔也。”《广韵・旨韵》:“否,塞也。”而由“不通”之义引申表示“困穷、不顺”之义。如,否极泰来。《左传・宣公十二年》:“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

综上所述,三字在上古同属于古韵之部字。“不”有“丕”“趺”“鄙”三个音,到晋以下转为“府鸠反”,又转而为“方久反”。“否”古音为“方彼反”,后有“方久反”和“符鄙反”。在意义上,“不”和“丕”均当“大”“虚词”“姓氏”讲;“不”和“否”均有“否定副词”“鄙陋、鄙劣”之义。

四、结语

本文着眼点主要是“不、丕、否”三字在字形、字音、字义上的联系,因此在意义上并未穷尽地将每个字的义项罗列出来,而是将那些与它们语音历史演变相关的意义及彼此相通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归纳。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顾炎武.音学五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汉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

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5]苏宝荣,吴建宇.训诂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

篇10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的“微”释为“没有”。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微”⑦如果不是,如果没有。《论语·宪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又〉非。《诗经·邶风·柏舟》:“~我无酒,以敖以游。”〈又〉无。萧统《文选序》:“积水曾~增冰之凛。”可见,“没有”和“假如没有”(或“如果没有”)当属不同义项,据文意此处应释为“假如没有”。正如教材所翻译的“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鸿门宴》中“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句的“翼蔽”释为“掩护。翼,像翅膀一样。”显然,翻译时忽略了名词作状语的“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译能力,毕竟高考翻译占10分呢!莫如保留原教材的说法“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

“必修二”《荷塘月色》中“妖童媛女”句“媛”的注音yuán。此句出自南朝梁元帝的《采莲赋》。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yuán①[婵媛]见37页“婵”字②yuàn(院)。美女。《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也。”《辞源》、《古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也均明确:yuàn[媛女]美女。后两者更是直接举《采莲赋》中“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例为书证。可见,此处“媛”应注音为yuàn。

《氓》中“匪来贸丝”句“匪,通‘非’,不是。”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fěi①非,不是。《诗经·邶风·柏舟》:“我心~石,不可转也。”[匪人]不是自己亲近的人。《周易·比》:“比之~~,不亦伤乎?”实际上,“匪”当“非,不是”讲,就应读成第三声,成语“获益匪浅”“匪夷所思”可为佐证。“必修三”《蜀道难》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句的“匪”的解释与此同理。

《短歌行》中“契阔谈讌”句“契”的注音qi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契”有两个读音。(1)qì①用刀刻。②券,符券,契约。[契阔]1.离合。《诗经·邶风·击鼓》:“死生~~。”2.久别。曹操《短歌行》:“~~谈宴。”3.辛苦。《后汉书·傅毅传》::“~~夙夜,庶不懈忒。”(夙夜:早晚。庶:表示期望。忒:差错。)(2)xiè。人名,传说中商的始祖。《现代汉语词典》也只收qì和xiè两个读音。以上两本辞书是中学语文教师最常用的,加上以前版本标注的就是qì,所以许多教师就断定“契阔”之“契”当读qì。但《辞源》《辞海》《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皆据《广韵》注音qiè。由于长期而复杂的演变,有些语音未必是非此即彼的,此处的“契阔”能否两音并存呢?

“必修四”《苏武传》中“虽蒙斧钺汤镬”句译成“即使被杀”。注释的解释是“斧钺,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子。斧钺、汤镬,这里泛指刑戮。”显然这里没有直译,莫如译成“即使遭受斧钺汤镬之类的酷刑”。

“必修五”中《逍遥游》“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句译成“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其实,上文“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句注释翻译为“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并且解释到“九,表虚数,不是实指”。难道此九万里非彼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