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14:1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险公司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保险投资在保险公司的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作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保险公司作为一个商业企业,其根本目的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保险公司利润已不能单纯依靠收取的保险费与一定概率下的保险赔付差额,而是越来越倚重于保险投资的有效运营。因为保险与给付之差,其利润率是一定的,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而保险投资的运营,其预期的利润率却是无限大的,所以只有安全有效地进行各种投资运营才能使保险资金获得长期稳定的增长,使保险公司获得较高的利润。可见有效的资本运营是现代保险业的支柱,是保险经营发展的生命线。
二、我国保险投资的历史和现状
(一)我国保险投资的历史沿革
建国初期,我国保险企业的资金按规定只能存入银行,所得利息全部上缴国家财政,无任何保险投资可言。经过20年的停办以后,我国保险业随着改革开放而获得新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80年开始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并积极发展国外保险业务。
1984年11月,国务院批转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关于加快发展我国保险事业的报告》中指出:“总、分公司收入的保险费扣除赔款、赔偿准备金、费用开支和纳税金后,余下的可以自己运用”。1985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又从法规的角度明确了保险企业可以自主运用保险资金。这不仅是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增强我国保险业活力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对加快我国保险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保险企业投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984年至1988年底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取得投资权后,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总公司在北京、江苏等地尝试性地开展投资(包括贷款)业务,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城市分公司也相继开展保险投资业务。
在这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对保险企业的投资活动实行严格管理,一是对资金运用规模实行计划控制,例如1986年人行对人保下达2亿元投资额度。二是对资金运用的方式与方向作了严格规定。1986年人保的资金运用被限定为投资地方自筹的固定资产项目。1987年批准试办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和购买金融债券。这一阶段的经营效益不大理想,资产运用率和投资收益水平都比较低。以1986年为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业务汇总的资产运用率只有9.23%,投资收益率仅为0.83%。
2、调整整顿阶段:1988年底至1990年底
由于面临治理整顿的经济环境和紧缩信贷规模的局面,加之保险业本身经营效益不佳,我国保险投资业务于1988年底进入调整整顿阶段。其内容和措施有:总结前几年资金运用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严格执行信贷计划,严肃利率政策,把资金转投到流动资金贷款方面,坚持“十不贷”和注意“重点倾斜”并采取了担保和银行承兑汇票抵押等手段,努力提高资金运用的安全性与收益性。在这一阶段,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工作除办理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外,大部分工作放在对原有投资贷款项目的清理的催收上。资金运用的范围被限定为流动资金贷款、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购买金融债券和银行同业拆借。
3、进一步发展阶段:1991年至1995年
经过两年多的调整整顿,加之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保险投资业务于1991年开始进行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保险投资在保险界得到了普遍认同和重视。两家新成立的全国性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先后加入了保险资金运用的行列。保险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底。人保、平保、太保三家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达109.46亿元。保险投资的范围有所拓宽,证券投资得到较大发展,保险投资收益得到提高。
4、规范发展阶段:1995年至今
随着1995年《保险法》的出台和实施,各保险公司遵照《保险法》调整业务,以符合《保险法》的要求。《保险法》的实施,为我国保险投资业务的规范与健康发展奠定的基础。
(二)我国保险公司保险投资现状
1、决策机制薄弱
目前许多保险公司尚未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决策机制,人保财险公司直到2003年下半年才成立了专门的保险投资公司。决策的盲目性、被动性、随意性十分突出,在仅能投资债券的时期,这类决策机制不会体现任何危机,对于资产规模迅速壮大的保险公司来说,更是掩盖了其决策的弊端:决策机制落后,决策反馈机制尚未建立,在保险公司进入基金市场后会充分暴露出来。
2、保险投资渠道狭窄
1998年以前,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渠道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2000年3月1日起实行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买卖中国保监会指定的中央企业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而西方国家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法定渠道则较广泛。如美国、日本就规定保险公司可进行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抵押贷款、不动产、保单放贷等业务。
3、保险资金利用率低
保险资金的利用率,在国外基本上达到90%,而在我国还不到50%。有限的保险资金主要用于银行存款。据统计,1998年人保、平保和太保三大保险公司保险资金的40%—60%局限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保险资金基本上无“运用”可言。截止到1999年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率还不到20%。为了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保险公司将大量资金存于银行,由银行进行专业的资金运用,而保险公司只能获得固定的较低的存款利息,银行存款的利息已经远远不能使保险资金保值、增值了,保险公司必须开拓出投资新领域来保证其资金的收益性、安全性。
4、保险投资缺乏相应人才
保险投资涉及到存款、国债、证券等多个领域,因此保险投资人才必须对国家经济发展有远见,对各行业发展有底数,才能有胆略,有灵活性,善于捕获商机,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丰厚的回报。而我国保险公司由于历史原因,现有员工基本上由干部、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调入和正规大学毕业生三部分组成,且前两部分约占公司员工的70%,年龄大都在40周岁以上。这样的人力资源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弊端,即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造力。保险公司要想从保险投资中获益,就必须引进相应人才,同时注重公司内部年轻人才的培养。
5、保险公司管理水平落后,影响保险投资收益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体制落后,投资缺乏科学决策,许多公司在科学决策、内部约束机制方面比较薄弱。由此出现了许多领导项目贷款、人情贷款等。这些项目贷款很多无法收回投资本息,甚至成为呆账、坏账。管理水平的落后,影响了投资收益。
中国的保险公司要生存,保险事业要发展,客观上要求保险资金实现有效运用,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马上就完全放开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限制,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去完善,还有一些制度需要制定,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三、建立我国保险投资体制的构想
(一)保险投资客观上需要建立有效投资体制
所谓保险投资体制是指保险投资活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称。保险投资机制建立的目的在于提高保险投资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
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是现代保险业的两个重要特征,其中保险投资业务已经成为现代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将扩大保险公司的盈利,增加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经营和稳定性。同时,保险公司收入的增加,将使保险公司有能力降低保险费率,减轻被保险人的负担,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我国保险业如果没有投资收益作为基础,加入WTO后,在承保业务上很难与国外保险公司进行价格(费率)竞争。另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和获利可以弥补业务上亏损,维持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如1987年英国两大保险公司保险业务亏损分别为0.64亿英镑和1.08亿英镑,而投资利润为2.04亿英镑和2.49英镑,盈亏相抵后,还有不小的综合盈利。从近期国际保险业的发展特点来看,保险公司的主要收益已经从传统的承保收益逐步转移为投资收益,如美国产险业务自1978年以来连续21年出现承保亏损,主要收益来自于投资收益。
由于保险经营是一种负债经营,因而保险资金的运用除了考虑投资的收益外,还必须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因此,市场的开放,投资工具的增加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需要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强投资机制的建设,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保证保险资金实现安全性和投资收益的协调。
(二)保险业应尽快建立、健全保险企业的制度和规范
建立和完善中国保险投资体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保险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经营管理,才可能为高水平、高效益的保险投资提供根本制度保证。如何加强经营管理,我个人认为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加大公司运作的透明度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运用法律武器,严惩那些损害股东权益的行为,有效地维护股东的权益。
第二、建立和完善对经理层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彻底改变旧的用人机制,让市场和竞争来决定经理的选拔,使经理的报酬与公司的业绩直接挂钩。
第三、加强管理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摒弃旧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工和方法,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方式和方法。
(三)进一步拓宽资金运用渠道
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基础,是关系到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加之其它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是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太小;保险公司无法控制入市资金的风险;在目前封闭式基金占据主流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能被动的分红,其变现很难实现;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过窄;保险资金中短期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加快资金入市步伐,使我国保险业能够持续快速发展。
1、保险资金入市
(1)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运用得当,还可有效解决保险公司所面临的“利差损”问题。在《保险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投资,仅每年的利差损就有3至6个百分点,这为保险公司的长期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在银行存款的利率为2.25%,国债的买卖收益最多不过6%-7%,在同业拆借市场上,因资金量有限,所以收益率微乎其微。而在2000年保险公司投资证券基金的平均收益达12%。因此,保险资金入市,从长远来看,对保险公司增加盈利能力、解决“利差损”具有重要的意义。
(2)保险资金入市可以有效改善保险公司资产结构。如果允许保险资金按严格的比例进入证券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闲置的压力。因为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是进行股权的交易,在证券市场机制作用下,根据保险资金运用原则,保险公司必然将资金投入到效益好、有成长性的企业中去,这样客观上就使保险资产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3)从长期来看,保险资金入市对于启动保险消费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保险资金入市无疑使国家找到一种对资金更有效的配置方法,从而使部分社会资金与证券市场之间形成纽带。在这个纽带的连接过程中,不但可以改变整个社会资金的结构,还可以使经济发展得到更大的保障,以便使国家、企业、个人以及保险公司更好的发展。
(4)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我国保险公司的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WTO,保险业面临着更大的冲击,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保险公司除了用提高服务质量来争取保单,扩大客户群外,其所得到的保费收入如何获取最大的安全收益是关键问题。在发达国家,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较我国畅通的多,除了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外,还可涉足证券市场甚至房地产业。所以,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我国保险公司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实力,更好地奠定加入WTO后的经济基础。
(5)保险资金入市可有效缓解证券市场中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助于稳定证券市场。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可入市的保险资金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必将会改善证券市场的资金结构,它对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2、保险资金进入短期拆借市场。
尽管保险公司都有较高的信誉,但上前还不能以信用方式进入短期拆借市场,而须有抵押。如果能直接以信用方式进入短期拆借市场,可以为保险公司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提供方便。
3、扩大可投资的企业债券范围。
目前保险资金只可购买铁路债券、电力债券和三峡债券,应扩大到其他的企业债券。尽管企业债券质地有好有坏,或者说存在风险,但应相信保险公司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4、进行资产委托管理。
资产委托就是保险公司以合同的形式把资金委托给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运作。它的最大好处是保险公司省心省力,不必事事躬亲,同时由专业公司进行操作,也可确保较高回报。
(四)培育专门资金运用人才
我国加入WTO将使保险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保险公司如何作好准备,采取措施,搞好投资收益,上面已经从体制和机制创新、拓宽资金运用渠道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但要确保这些对策措施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决策的参考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关键在人,关键取决于目前保险公司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因此,首先要改变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问题,采取买断工龄、提前内退等方式,分流一批年龄老化的人员,以保证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其次,要从管理入手,通过秘诀革,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现代化商业保险公司的高效精简的机关管理体制,尽快与国际经济接轨;再次,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以及后备干部和后备人才的储备。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围绕加快效率的长远目标,建立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及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构建既有长期培养对象,又有近期可以上岗的人才储备库。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平安上市经营ac管理
2004年6月24日,平安集团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融资143.37亿港元,平安的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时至今日,回顾平安上市两年来的发展情况,可见上市对平安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一系列的经营管理举措,这些举措推动着上市后的平安阔步向前,可供其他险企借鉴。
一、公司治理结构更趋完善,决策机制更加健全
应当说,平安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得天独厚,有其他公司不能比拟的优势。员工持股基金的建立,海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国有股的逐渐淡出,海外上市引入H股,平安的股权结构步步优化,使平安的经营更加理性和富有生机。
此番上市,平安在全球发行13.8789亿股H股,约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2.4%,平安的股权进一步分散。2005年,汇丰收购了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持有的平安10%的股份,股份总数上升到19.9%的上限,成为平安的第一大股东。2005年8月25日,汇丰派驻平安的董事AnthonyPhilipHOPE被任命为副董事长。
由于接受了外资股东及海外公众投资者的监督,平安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决策机制更趋完善。目前,平安集团董事会下设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常委由集团CEO、VCEO、CFO、CHRO、CIO等核心管理层担任,集团内战略、投资、人力资源、稽核及主要业务线执行官皆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担任,这些高管大多都有海外工作经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平安决策体系的完善和科学。
二、经营目标明确,利润导向更加旗帜鲜明
上市后,来自投资者和股价的压力,迫使平安的管理层更加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在战略决策和KPI考核上更强调盈利性。公司继续强调“品质优先”和“利润导向”,并以利润的达成情况作为后线管理人员奖励的依据。
为确保集团整体利润目标的达成,集团人力资源部会同企划部等相关部门力推“问责制”,将集团的经营目标逐级、层层向下分解,并纳入各级管理干部的考核,跟薪酬及奖金直接挂钩。针对指标的达成情况,上级问责下级,形成自上而下的经营压力和动力。
此外,在每月的经营报告会上,利润指标成为分析的重点,对亏损的产品、机构、渠道,子公司管理层需要向集团管理层解释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并由专人负责跟踪落实。
通过这些举措,使得利润和每一个员工的利益都密切相关,追求盈利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动力和执行力。
三、追求长期经营目标,关注价值增长
当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后,业务经营的决策原则从根本上讲还是没变,但公司的管理活动复杂多了,因为公司管理者还得同时应付资本市场,要管理投资者预期,以期实现股价的稳定上涨。
公司上市后,投资者和投机者之间的交易活动确定了股价。股价是基于投资者对股票价值的看法决定的。股票的价值等于其内在价值,内在价值以市场对公司未来业绩的期望为基础,取决于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和收益能力,期望的变化对股价的决定作用,超过了公司的实际业绩所起的作用。从实质上讲,投资者购买的是公司未来可能取得的业绩,而不是过去的成果。
作为公司管理者,其任务就是要使公司的内在价值最大化。上市后的平安集团就特别注意这一点,其对下属寿险子公司的考核尤其强调内含价值(EmbededValue)和新业务内含价值(NewBusinessEmbededValue)的增长,从而有效管理市场预期。
四、关注法律法规,经营管理更加透明
上市后,公司需接受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机构和公众投资者、中介机构的监督,要定期公布业绩和随时披露重大事项,这些都对公司的法律合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顺应上市的需要,平安集团先后成立了法律合规部和战略拓展部,前者专门负责集团法律事务,后者专门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集团的所有对外信息,都要严格审核,,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同时与分析师保持密切联系,分析和模拟市场反应,为保证分支机构的合法、合规经营,集团改革了稽核体系,成立东、南、北三个稽核分部,各分部配备大批审计、财务和业务专才,保证对辖区内各分支机构的常规、专项、离任及案件稽核,省级机构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常规稽核。与此同时,为配合总公司制度化建设,在各级机构开展制度审计,以保证经营管理制度的标准化。
通过对法律事务的集中处理,对信息披露的管理,以及对分支机构高覆盖率的稽核,平安增强了守法经营的观念,提高了经营的透明度,管理更上一个平台。五、注重发展研究和战略规划,积极拓展业务领域
2004年初,原平安集团财务企划部和总精算师办公室合并,成立平安集团企划精算部,协同集团战略发展中心负责集团的战略规划,同时专司资源配置及价值管理。上市后,凭借企划精算部强大的企划能力,平安完善了滚动三年规划机制,并着手编制集团“十一五”规划。
为追求股东价值的不断提升,上市后的平安开始拓展业务发展领域,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机会,先后涉足信用卡、电话销售、企业年金、专业健康险、资产管理、小额消费信贷、银行收购等业务领域。
2005年11月,来自花旗银行的RichardJackson出任平安集团首席金融业务执行官。2006年3月,平安人寿董事长梁家驹被任命为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加之负责平安投资业务的平安证券董事长叶黎成,平安集团的保险、金融和投资三大业务线的管理轮廓已经非常清晰,一个现代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的模型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六、倡导节约,强化成本控制
美国著名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分析,企业经营中存在两种基本类型的竞争优势:成本领先和别具一格。通俗地讲,成本控制和差异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就保险行业来讲,由于产品和渠道的高度同质化,差异化无非体现在服务和管理上。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里,由于服务方式的可复制性,服务方面的差异化不能够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剩下的就只有管理。而管理的差异化最终要通过灵活高效的运营流程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所以对于保险企业来讲,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通过控制成本建立成本领先优势。
平安一直以来倡导节约,上市之后更是如此。上市后的平安,开展成本节约工程,发动广大员工,广开言路,征集成本节约方案和建议,在进行可行性分析后立即付诸实施,迅速转化为成本优势。
成本控制不仅基于股东回报的要求,更基于公司战略发展的考虑。上市后的平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战略规划和计划预算,这是平安精打细算、未雨绸缪的战略方针。从长期来看,平安对发展战略的重视和规划,将使成本的投入符合业务发展的节奏,并满足利润目标的实现,从而少走弯路,这是最大的成本节约。而通过严格、制式、高效的费用控制和成本管理,平安将在内生变量上建立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短期内无法超越的竞争优势。
七、不折不扣,深入贯彻“执行”观念
平安上市后,作为公众公司,政令的畅通,行动的统一,对于维护公司品牌,提高运转效率至关重要,这当中最根本的就是企业的执行力。
上市前后,平安内部旋起了“执行热”,从CEO到普通员工,从集团总部到最基层的营业部,都在讲“执行”,管理人员几乎人手一本《没有任何借口》和《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平安的执行讲究不折不扣,决议一旦形成,便要落实为行动,并且一追到底。这种对执行力的要求环环相扣、层层监督,使得平安的决策效率非常高,行动力非常强。
篇3
关键词:汽车保险博弈模型
在我国,汽车保险业务也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非寿险领域的第一险种。尽管我国已实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但汽车保险2003年实行的费率自由化政策,使得保险公司间的竞争越发激烈,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汽车保险业务必将成为各保险公司竞争最为激烈的险种之一。
保险公司间的激烈竞争导致汽车保险人大量涌现,这一方面促进了汽车保险业务的销售,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众多问题,尤其是高回扣与高佣金现象日益严重,加剧了保险公司间的恶性竞争,甚至汽车保险行业一度出现了全面亏损状态,如何规范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保险公司与人及保险公司间的博弈模型,对保险公司提高佣金的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以促进保险公司间的合作,避免恶性竞争。
汽车保险公司与人博弈分析
为简化分析,现假定保险市场上有两家销售汽车保险的公司A和B提供同质化产品,人可获取的业务总量不因两家保险公司业务而有所改变。
现考虑B汽车保险公司与已经为A汽车保险公司业务的人进行谈判。A保险公司提供的佣金比例为α1,人总收益为υ0。
人同意为B汽车保险公司情况下,若B保险公司提供佣金比例也为α1,人总收益为υ2(由于产生新的成本,所以υ2<υ0),B保险公司的收益为μ0;若保险公司将佣金比例提高至α2,其中α2满足人所获收益增量大于人新增成本,则人的总收益为υ1(必有υ1>υ0),B保险公司的收益为μ1。由于人为获取更多的佣金收入,会为B保险公司争取更多的业务,因而有μ1>μ0。综上,建立如表1博弈模型。
在表1博弈模型中,有唯一纳什均衡结果,即保险公司提供佣金比例不小于α2,人为B保险公司业务。因此,追求收益最大化的B保险公司与已经A保险公司业务的人进行谈判时,具有提高佣金比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汽车保险公司与人的博弈模型表明,若汽车保险公司与已经其它汽车保险公司业务的人签约时,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及收益,具有提高佣金比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下面将建立汽车保险公司间的博弈模型,分析讨论当汽车保险公司与尚未其它汽车保险公司业务的人签约时,是否也具有提高佣金比例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汽车保险公司间博弈分析
设现有某人同时为两家销售汽车保险的公司C和D业务,C和D分别选择提供人低或高两种类型的佣金比例,但当向两家保险公司均可投保的业务出现时,人会优先为提供高佣金比例的保险公司争取业务,从而人与保险公司都获取更多的收益。
当两家汽车保险公司均提供低佣金比例时,两者分别获取收益5;当两家保险公司提供不同的佣金比例时,提供佣金比例较高的一方将获得全部收益,不失一般性可设其总收益为8(小于10即可);当两家汽车保险公司均提供高佣金比例时,两者的收益分别为4。综上,建立如表2博弈模型。
表2博弈模型中有唯一的纳什均衡(高佣金比例,高佣金比例),即两家保险公司均提供高的佣金比例,获得的收益都为4。同时不难发现,若两家保险公司都提供低的佣金比例,则与都提供高佣金比例相比会获得更大的收益5,这是一个共赢的局面,但双方却没有做此选择。原因在于,一方面若自己选择提供低佣金比例,对方却选择了提供高佣金比例,自己的收益会下降为零;另一方面,若对方选择提供低佣金比例,自己选择提供高佣金比例会取得更多的收益。总之,不管对方选择提供任何类型的佣金比例,自己选择提供高佣金比例总是最优的战略选择。因此,做为追求收益最大化的两家保险公司将同时选择提供高佣金比例,即出现两者均提供高佣金比例的均衡结果,帕累托最优不会实现。
从汽车保险公司间的博弈模型可以看出,一方面当两家以上汽车保险公司为获取更多的收益及市场占有率,具有提高佣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汽车保险公司间能够长期相互合作,对给予人的佣金水平加以规定与限制,则可以达到共赢局面。
有效监督机制的建立
前文建立的2个博弈模型表明,追求收益最大化的汽车保险公司在与人及其它汽车保险公司的博弈过程中,均具有提高佣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从上文建立的汽车保险公司间博弈模型可以看出,若两家保险公司相互合作,给予人相同适当的佣金比例,便可避免恶性竞争、达到共赢的局面。但由于保险公司具有打破合作协议、提高佣金的积极性,因此若想合作协议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
现假定成立行业自律组织负责检查保险公司是否遵守协议。当该组织不进行检查时(其自身收益为零),若保险公司没有提高佣金比例其收益为V,若保险公司提高佣金比例会产生额外收益A;当该组织进行检查时(检查成本为C),若保险公司没有提高佣金比例,则其收益仍为V,若保险公司提高了佣金比例,则对其实施惩罚,罚金额度为P。综上,建立如表3博弈模型。
从表3可以看出,一方面只有当P>C时,即当罚金大于检查成本时自律组织才会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只有当P>A时,即当罚金大于提高佣金带来的额外收益时,保险公司才有积极性遵守协议。
所建立的博弈模型不存在纯战略纳什均衡,下面求解该模型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设为保险公司违反协议的概率,为自律组织进行检查的概率,则保险公司和自律组织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因此,为有效遏制汽车保险公司肆意提高佣金比例的恶性竞争行为,应加大自律组织的检查力度,检查的概率应大于保险公司从提高佣金中获取的额外收益与收取罚金的比值。
本文建立了汽车保险公司与人、汽车保险公司间的博弈模型,分析指出,汽车保险公司具有提高人佣金的积极性,但提高佣金却不是汽车保险公司的最优选择,合作可以带来更多收益。建立的监督模型表明,当自律组织以一定概率进行检查时,可以使汽车保险公司间的合作协议得到有效地执行,达到帕累托最优解,避免恶性竞争,利于汽车保险市场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一)全面预算管理基础薄弱
在全面预算的管理上,保险公司由于重视程度不足,甚至是未能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主体,造成了全面预算管理职责模糊。一些保险公司在全面预算的管理上缺乏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仅仅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由于横向以及纵向的沟通协调困难,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保险公司内部开展落实困难。
(二)全面预算的编制不科学
一些保险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上既没有结合保险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也缺乏全员配合,造成了预算编制不能够切合实际,整体全面预算计划没有依据标准。而且,预算编制项目上虽然涵盖了保费收入、成本和费用预算,但是对于重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没有全面编制。此外,全面预算计划中缺乏相应的弹性指标,不能及时的针对市场变化进行调整,造成了全面预算管理的不全面。
(三)全面预算的执行效果不佳
在保险公司的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对于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的收集、筛选、分析以及处理信息能力不足,未能及时准确的掌握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而且对于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缺乏差异性的分析,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缺乏沟通协调,造成了全面预算计划实施过程中推进困难,降低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
二、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措施分析
(一)合理的设置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机构
对于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实施,首先应该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即遵循战略导向、切实可行、全员参与、权责对等以及以收定支的原则,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工作目标以及内容。为了确保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高效的组织实施,应该在保险公司内部设立相应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保险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同时应该明确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即公布预算管理制度,审查协调各部门的预算申报、完成预算审批,开展预选执行与考核。
(二)完善全面预算的编制
全面预算计划的编制主要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上下结合三种模式,现阶段在保险公司的全面预算编制上,主要采取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模式。具体的编制流程为,首先根据保险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初步确定预算目标,之后组织预算编制的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进而一般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牵头汇总调整,再交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后,最终形成全面预算计划。在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上,对于费用变化不大的办公类费用支出项目可以采取增量预算的方式进行预算编制,对于与业务相关变化较大的费用支出则应该采取零基预算的编制防范,确保全面预算计划编制的准确合理。
(三)提高全面预算的执行效果
首先,应该按照全员参与的相关要求,明确全面预算的执行程序,一般是按照审批权限确定、费用支出申请、支出审批确认、下发执行费用、预算外申请以及预算核销等流程开展全面预算的执行管理。在全面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为了准确的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应该依靠保险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强化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反馈。对于保险公司的预算分析而言,重点在费用佣金收支、保费收入预算以及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为管理层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确保及时的调整经营管理策略。
(四)完善预算的考评
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必须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考评机制,督促各部门积极参与预算管理。对于保险公司的全面预算考核指标主要有保费收入预算执行、赔付支出预算执行、业务及管理预算执行、资本性支出预算、利润实行状况、现金流量贡献等,通过对考核指标的计算量化,通过差异性的分析,对各个参与部门的全面预算管理完成情况进行掌握,并配合相应的激励考核措施,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篇5
(一)应收保费的产生一般来说,应收保费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由信用政策产生的应收保费:由于保险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保险公司扩展业务的过程中会存在对与保险公司存在合作关系的大客户签发机车险、企业财产险等大额保单,并且在保费费率或者是期限上给予优惠来招揽客户,提高客户忠诚度,并因此产生了应收保费。保险代销结算时间差上产生的应收保费:在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中,有些业务比如住房按揭贷款保险、航运险等等会通过银行、交通运输部门等中介进行代销,而一般保险公司会按月或者按季与他们进行结算,这样的一个时间差就形成了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恶意拖欠产生的应收保费:在财产保险销售之后,难免会有些投保人以各种理由“赖账”,恶意的对保费进行拖欠。另外,有些保险代销人也会由于各种原因不对保费进行按时划转至保险公司账户,也会形成应收保费。由于恶意拖欠而形成的应收保费变成坏账的可能性较大。此种原因形成的应收保费,对于财产保险公司而言,一方面要承担应收账款变成坏账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还要承受由于被保险人未来发生财产损失带来的赔付问题。
(二)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现状一般而言,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占其保费收入的比例在3%-5%是最佳的,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收入在其保费收入中的比例一贯是各保险公司中最高的,保监会下达给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收入占保费收入比例的底线是8%。从事后数据统计观测显示,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占保费收入的比例在不同的年份变动比较大。以平安财险为例,可以看到其应收保费占保费收入的比例在1990到1995年比较高,在9%左右,而且多数时候是右,最高的时候是1994年,甚至可以达到15%左右;从1996年开始,这一比例开始下降,到2000年的时候已经下降到3%以下,最低的时候是2002年,低到0.9%的水平;从2003年开始,又开始有上升趋势,在这一年,大概在3%左右徘徊。应收保费与保费收入的比例在各年份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另外,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还呈现出季节性特点。根据统计结果来看,一般年中时的应收保费收入占整个保费收入的比例会高于年末。
二、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风险
(一)经营风险在财产保险保费尚未到达财产保险公司账户,只是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时,如果被保险人发生意外造成被保险财产的损失,保险公司能否不进行赔偿?虽然在很多的保单上都会注明“保费到账后保单生效”,但是,我国法律倾向于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被保险人,保险公司又常常在社会上有不太好的“名声”,如果保险公司进行赔偿会带来损失,不进行赔偿又会造成自身名声的受损、经营的受损。所以,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会带来财产保险公司潜在的经营风险。
(二)应收保费不能收回的风险在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中,会存在有时市场环境急剧变化带来被保险人的资产状况变得极端恶劣,此时可能出现本来要对应收保费进行支付的被保险人没有能力进行保费的支付,形成财产保险公司的坏账。还有恶意拖欠形成的应收保费,极容易形成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不能收回。
三、增强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财务控制能力
(一)在会计上制定、完善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管理标准以及办法应收账款形成时,在会计上进行处理时,就要从会计上形成一个完善的应收保费的管理的标准以及对其进行管理的办法,从源头上就对应收保费进行控制,为以后的良好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保费系统,将财产保险公司的所有保费纳入系统进行管理。当每一笔保险业务形成时,输入系统进行处理,收到保费时进行注明;只形成了保险业务,但是尚未收到被保险人支付的保费,形成应收保费时,也进行注明,这样,一个公司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公司的应收保费情况。有了这样的系统之后,还应该明确公司能承受的应收保费的规模以及对这一特殊应收账款的账龄处理方法,以便随着时间的发展对应收保费进行计提折旧或者是减值损失,为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提供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数据。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收保费的管理方法。在实际进行业务操作时,怎样的一笔业务公司可以承受其保费成为应收保费,还有如果应收保费规模已经达到先前制定的应收保费的形成规模之后,对新产生的或者可能产生的应收保费该如何进行处理,在开始的时候就应该要制定好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在实际中进行操作的时候“有法可依”。同时,还应落实责任到人。
(二)财务风险的识别:定期根据会计报表对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进行分析每个公司都会制作财务会计报表,并且定期汇总一次。对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根据会计报表定期进行分析,可以总结过去一段时间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应收保费上的突出之处。对应收保费进行分析,不仅要进行量上的分析,还要进行质的分析。所谓量的分析,就是指要根据统计所得的期末应收保费的规模在总保费收入中的比例,将这一比例与最佳比例或者与财产保险公司先前制定的预期比例进行比较,看其是否在可控范围内。所谓质的分析,就是指根据会计报表形成期内的应收保费进行账龄分析以及保费的质量分析,还有可以对不同区间之内的应收保费应该是多少进行统计,然后进行同比分析、环比分析或者是进行一个构成结构方面的分析。以上对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分析可以及时的发现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方面存在的财务风险,属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财务风险识别阶段加强管理,预防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度量:加强对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考核在财务风险控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财务风险的度量。在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中,要加强对财产保险公司各分公司或者各员工的应收保费的考核制度,将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具体到每一个员工或者每一个分公司。加强对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考核,可以及时的发现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上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应收保费导致的风险进行度量,而且是进行符合各种不同情况的真实度量。
(四)财务风险控制:制定有针对性的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清理和催收在对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进行识别、分析和度量的基础上,最终目的是要对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要根据财产保险公司保费形成的不同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清理和催收工作,并且将这一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或者是分公司来进行。对于恶意拖欠无论是客户还是保险人员恶意拖欠形成的应收保费,尤其是超过了一定账龄的应收保费,要通过强硬的手段比如电话催缴、上门催缴、到工作单位催缴或者是直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催缴;对于与销售保险中介机构因时间差形成的应收保费,一方面可以视具体情况与相关中介单位进行协商,缩短结算周期,另一方面,如果销售机构一直以来形成了固定的结算周期并且中介结构从未违约可考虑就按照惯例进行。但是,如果中介销售机构故意进行保费的拖欠,则可以考虑与其终止合作。还有其他原因形成的应收保费可视具体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催缴措施。
四、结论
篇6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Cartner公司提出了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Management,CRM)的概念,该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的高度重视。Gartner公司对这一概念所下的基本定义是: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数据处理与传输技术,搜集处理与客户相关的信息并加以分配与利用,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或战略目标。可以说,CRM理念的出现是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剩或相对过剩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基本特征,这样,短缺经济时代“供给创造需求”的观点必然被“需求创造供给”的观点所取代;在市场营销领域,“客户中心论”也必然会取代“产品中心论”。
保险业作为一项提供服务的产业,它能够将多个微观主体的不确定性集中起来使其整体具有较好的确定性。显然整体的确定性与投保主体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即投保主体数量越大整体确定性越好,反之则确定性越差。就某一具体保险公司而言,保户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其推出的保险产品的市场吸引力、该公司的市场形象及营销能力等,而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得到提升。同时,保险公司通过客户关系管理还可以降低保险市场存在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总之,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可以使保险公司达到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营业绩之效果,而这两者都能提升保险公司的价值。
一、CRM:重构保险公司价值链
价值链描述的是一系列连接公司的供应方和需求方的价值增值活动,通过分析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公司管理者能够重新设计他们的内外部程序以求效率和效能的提高。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按照传统理解其价值链可简单描述为:研究并开发保险产品、产品宣传、销售产品、理赔与资本运营等。然而,这种理解无疑是不够全面的,正如美国著名战略管理专家Jeffrey.F.Rayport所指出的那样:当今世界,每个企业都同时在两个领域展开竞争,一个是可见的物质世界,另一个则是由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勿庸置疑,对于竞争十分激烈的保险业,与客户相关的信息理应成为信息领域竞争的重点。
传统的价值链模型将信息看作价值增值过程的辅助成分而非价值本身的源泉。今天信息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战略管理专家提出了利用信息(其中客户信息是最重要的)创造价值的虚拟价值链的概念,这条虚拟价值链由五个环节组成:收集、组织、挑选、合成、分配信息。物质领域的传统价值链与信息领域的虚拟价值链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从而使传统的价值链模型衍变为价值矩阵模型。由于与企业相关的信息复杂多样,本文仅分析CRM对保险公司价值创新的重要作用。
1.保险产品是一种金融产品,但它与物质商品一样只有符合客户需要才会有市场。广泛收集客户的需求信息,才能够让保险公司有效开发出富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我们知道,就某一类型的保单而言,其销量越大,则保险公司获得稳定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大,要研发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保险产品,首要的问题是要了解客户的需求。保险公司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可以有效了解客户的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为其研发的产品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从而保证能在承担的风险变小的情况下取得更高的收益,保险公司通过CRM所取得的这一效应可被称为客户关系管理的规模效应。通过客户关系管理,保险公司在产品研发阶段可取得的另一优势可被称为“柔性制造效应”,这是指保险公司通过CRM,深入了解客户的保险需求,为某些客户量体裁衣地开发保险产品,这些保险产品一般销量不大,因而保险公司为该产品承担的风险较高,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保险公司索要的保费也相应较高,所以这类产品也可能成为保险公司利润的源泉。但一般而言,保险公司开发此类产品,其主要动机并非从利润角度出发,而是为了在客户心中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以便为公司的主导产品开拓市场。
2.就保险产品的营销而言,CRM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等技术在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通过CRM系统,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网络广泛宣传自己的产品,让客户认知、了解并最终接受它们的产品;通过CRM系统与电子商务系统的结合,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销售它们的产品。不难理解,网络销售在金融等服务业领域有着比物质商品领域更大的优势,因为它们不涉及物流等通过网络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网络本身受地域范围的限制较小,所以通过CRM与电子商务系统的融合,保险公司可以实现新的范围经济以及交易成本的降低。
3.在保单的理赔阶段,CRM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做到迅速、准确。通过客户关系管理,保险公司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所发生的保险事故,对保险责任进行准确的界定,从而使理赔工作能迅速准确地进行。这样客户的满意度会得到提高,保险公司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因此得以提升。
4.一般而言,CRM系统并不能直接改善保险公司的资本运营,但由于通过CRM,保险公司能够取得较为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从而能增强保险公司资本运营的计划性,提高资本运营效益;而保险公司资本运营效益的提高,又使保险公司有了更大的降低保费的空间,有利于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在投资型险种逐步成为保险公司主导险种的今天,资本运营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保险公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决定着它们在市场上的得失成败。
二、CRM:实现保险公司在混业背景下的战略协同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史上发生了两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一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二是以日本金融大爆炸、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出台等为标志的金融混业的形成。目前我国仍然坚持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分业经营的制度,但无论是从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角度,还是从分散风险和适应全球竞争的需要出发,我国金融业必然要走混业经营的道路。其实,在我国金融实践中,已经出现了混业经营的试点,如比较有名的“光大集团模式”,实质上就是一个在金融控股公司下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互相协作的混业经营模式。
在混业经营的情况下,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价值并不等于公司各独立组成部分的简单加总。公司在进行多元化经营决策时应追求“2+2=5”的协同效应。公司实现协同效应的途径总的来说有两条:一是通过物质资源公司可实行前向或后向整合战略,在供销渠道上获得协同效应,也可以利用物质资源在生产中通过规模经济实现协同效应;二是通过无形资源追求协同效应。日本战略管理专家伊丹广之在他的著作《启动隐形资产》中指出,隐形资产是一种无形资源,它可能是技术专长、商标、顾客认同度,也可能是一种增强员工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伊丹广之认为,只有隐形资产才真正是公司独有的用之不竭的竞争优势的源泉,因为从公司某一部分发展起来的隐形资产在被用于其它局部时,并不会被消耗掉,而且还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实现良性循环的局面。
在我国金融业逐步实现混业经营的背景下,追求多元化经营的协同效应是每一个金融企业的必然选择。以银行业与保险业混业经营为例,要实现协同效应,一种方式是通过共用物质资源来实现,如保险业利用银行业布局广泛的营业网点为其提供代收保费业务等,但依靠这种方式实现的协同效应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也不能培育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种实现协同的方式是利用企业的无形资源。
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它们通过向客户提供服务获取利润,客户就是它们的最为重要的资源,正如美国客户服务专家安妮。琳达告诫企业经营者们时所说的那样:“对任何企业而言,客户永远是最重要的;他们不依赖于我们,而我们却得依赖他们;他们的光临是我们的荣幸,他们是企业的命根子,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失去客户,我们只有关门的份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良好的客户关系与优良的客户管理能力是它们利润的源泉,也是它们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从我国金融业目前的状态来看,银行业与保险业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发展并不均衡。由于我国的保险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才进入了一个发展较快的时期,因此其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要滞后于银行业。我国的银行业在长期的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客户关系资源,拥有充足的客户信息。一旦银行业与保险业混业经营,保险业可以充分利用银行业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它们的客户资源,从而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混业背景下,银行业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对保险业的促进至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在银行客户资料库中寻找潜在客户,分析他们的保险需求,开发相应的保险产品,以扩大自己的利润源泉;(2)借助银行在广大客户心目中的地位,提高保险公司及保险产品的客户信用度,改善保险公司的市场形象,提高其营销能力;(3)通过客户信息资源共享和联合营销,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等。同时,保险业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进步也会对银行业产生促进作用,如银行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信息了解客户的诚信状况,从而降低其信贷风险等。
三、全面推进保险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
推进客户关系管理、实现价值创新是摆在保险公司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理念和技术这两个层面出发。
1.就理念层面而言,我们需要从本质上认识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虽然是20世纪90年代初才由Gartner公司提出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客户关系管理的实践却早已存在,它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是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必然选择。买方市场的根本特征是产品或劳务生产的相对过剩,以此为背景,销售必然代替生产成为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而处理好与客户间的关系则是解决企业销售问题的中心环节。Gartner公司在对客户关系管理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时,着重强调了技术因素,可以说以这种方式界定的客户关系管理是狭义的,我们应当从更广义的角度去理解这一概念。惟有如此,才有利于我国的保险公司广泛树立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积极探索客户关系管理的实践。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因素,就会使那些暂时还不具备利用网络和计算机软件管理客户关系的保险公司在实践中停滞不前。那么广义的客户关系管理应当如何界定呢?
客户关系管理的本质内容由客户关系管理所依据的理念、基本手段、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构成。(1)CRM所依据的基本理念:客户中心论;(2)基本手段:了解、收集、处理和运用与客户相关的各种信息;(3)中间目标:保留老客户、开拓潜在客户、拓展市场、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4)最终目标:实现企业效益(或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根据以上理解,保险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既可用现代方式(即Gartner公司所定义的方式)来实现,也可利用传统方式来实现。保险公司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的传统手段包括:(1)客户分析;(2)客户访问;(3)客户调查;(4)保单跟踪;(5)及时准确理赔;(6)纠纷处理;(7)客户关怀等。由于一般保险公司都有较多的基层营销网点,它们以上述传统方式进行客户关系管理,首先是不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其次也可以说这种方式是以现代方式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
篇7
[关键词]DEA;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面板数据
一、引言
根据国际保险业经营的统计数据和历史经验,人寿保险公司的盈利期与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期是不一样的,前者比较慢,大都在其开业后的5-7年;后者比较快,通常不需要等那么久。相比之下,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这是一些投资者选择投资财产保险公司的原因之一。然而,这种理想状态在财产保险市场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直到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财产保险市场上仍然有许多保险公司处于无效经营状态,其中,既有开业不久的新公司,也有经营多年的老公司。我国产险业这种状况值得深思。
在此之前,国外有不少学者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对不同国家的财产保险业效率进行考察,并用Malmquist指数分析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Cummins,Turchetti&Weiss,1997;Cummins&Rubio-Misas,1998;Cummins,Weiss&Zi,1999)。近些年来,国内也有人尝试用DEA方法分析中国保险公司效率的问题,例如,陈颖(2001)[4),恽敏、李心丹(2003),赵旭(2003),侯晋、朱磊(2004)、姚树洁、冯根福(2005)、张伟、郭金龙等(2006)。有趣的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各自选取的指标有别,也可能是他们使用的数据方法不同。与国外研究有所不同的是,国内研究者没有顾及对各个财产保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的考察。
为此,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拓展:第一,将样本时间拓展到2004年,以反映近年来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的效率状况。第二,结合DEA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用两阶段估计方法分析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第三,用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对其中14家财产保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构成进行考察。
二、研究方法、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
(一)研究方法简介
从各国学者的研究来看,效率的度量方法可以分为两种: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数学规划方法,前者是参数法,后者是非参数法。与参数方法相比,非参数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不需要设定具体的函数形式,从而可以避免因错误的函数设定带来的问题。在数学规划方法中,最常用的就是由法国数量经济学家法雷尔(Farrell)(1957)首先提出,由美国经济学家查恩斯(丸Charnes)、库柏(W.Cooper)和罗兹(E.Rhodes)(1978)相继发展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观测大量实际生产点的数据,基于一定的生产有效标准,找出位于生产边界上的相对有效点。
DEA方法同时提供了多个效率度量指标,包括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等,其中,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x规模效率。在具体评估效率时,DEA方法又包括投入导向型和产出导向型两种形式。前者以企业产出水平一定、最小化投入为假设估计效率;后者以投入一定、最大化产出为假设估计效率。至今为止,大部分研究者对保险业、银行业效率的DEA分析均采用投入导向型的形式。我们的研究也不例外。
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变动指数是以边界方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可以用来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将其分解为技术变动和效率变动的乘积,因而可以度量一个企业由于技术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所导致的生产率变动。
(二)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
1.财产保险公司产出的分类和度量
一般而言,度量金融业产出的方法有三种:资产(中介)方法、用户成本方法和增加值方法。相比之下,增加值方法是研究保险企业效率的最适当方法(Cummins&Weiss,1998)。本文在度量财产保险公司产出时也采用了增加值方法。
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包括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承保业务体现为向面临风险的经济单位提供经济保障,以补偿保险事故发生导致的损失。承保业务的产出可以理解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应该获得的经济补偿,通常用会计年度内已经获得或者应该获得但尚未实际获得的赔偿来度量。具体地说,承保业务产出:赔款提取的未决赔款准备金—转回的未决赔款准备金。投资业务是一种金融中介活动,保险人把自有资本以及准备金进行投资,通过增值来应付未来可能出现的保险索赔。投资业务的产出可以理解为保险人用于投资的全部资产,这里用投资资产(investedasset)来度量。具体地说,投资资产;现金及银行存款投资-投资风险准备贷款—贷款呆账准备。
2.财产保险公司投入的分类和度量
与一般企业的投入类似,财产保险公司的投入也主要包括物资投入、人力投入和资本投入三大类。物资投入表示物资的投入,可以用年度平均固定资产净值表示,即物资投入=(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人力投入表示各种费用开支,保险公司计算人力投入的项目主要是营业费用、手续费,其公式为,人力投入=营业费用及其他支出手续费支出。资本投入表示年度所有者资本的平均投入,即资本投入=(期初实收资本期初资本公积期初盈余公积期末实收资本期末资本公积期末盈余公积)/2。
3.财产保险公司样本
本文以2001年—2005年《中国保险年鉴》中的主要财产保险公司为样本,其中2000年14家,2001年17家,2002年21家,2003年22家,2004年26家。所用软件为DEAPVersion2.1。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效率指标分析
技术效率为1,意味着保险公司的生产是有效率的,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技术效率小于1,则意味着其生产是无效率的,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内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1,分别意味着保险公司具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否则即纯技术无效和规模无效。
以2000年为例,14家财产保险公司中有6家相对无效率,且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见表1)。其中,民安海口和皇家太阳2家财产保险公司具有纯技术效率而规模无效,天安、华安、美亚上海和丰泰上海等财产保险公司兼有规模无效和技术无效。对其它年度各公司的效率指标可以作类似的分析。
对于效率低下的公司而言,要么存在投入相对过多,要么存在产出相对过少的问题。同样以2000年为例,对比各保险公司的实际投入、产出与目标投入、产出,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天安的物资投入和人力投入过多;华安的投资业务产出不足,三种投入过多;民安海口和皇家太阳的承保业务产出不足,三种投入过多;美亚上海和丰泰上海的三种投入过多。对其它年度各公司的投入和产出可以作类似的分析。
综上所述,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产险市场上仍有多家保险公司处于无效率的经营状态。其中,几乎所有公司都存在规模无效的问题,2000年至2002年之间,它们大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2002年之后,部分公司开始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这表明过度扩张使其经营效率降低。在此期间,中国财产保险市场上的无效率公司大多存在资本投入、物资投入或人力投入过多的情况,即这些投入并没有实现公司经营效率的相应增长。另一方面,部分公司承保业务产出和投资业务产出均存在不足问题。相比之下,后者显得更加严重。
(二)Malmquist指数分析
从表2中所列举的14家财产保险公司的均值来看,从2000年到2004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223,即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约为22.3%。进一步考察其增长的原因发现,主要来自技术变动,其增长达18.1%,而技术效率的提高仅为3.6%。在技术效率的提高中,主要是规模效率提高2.9%,纯技术效率仅提高0.6%。
具体考察不同年份的变化过程,以2000年—2001年为例可以看出(见表3),14家保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约为29.3%。增长的原因来自技术效率提高0.9%,技术变动增长28.2%。技术效率的变动中,规模效率提高2.8%,纯技术效率反而下降1.8%。从各保险公司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到(见表3),2000年—2004年,天安、大众、永安和东京海上这4家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一直在增长。以天安为例,2000年—2001年其技术效率提高24%,技术变动增长18.9%,从而使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47.4%,后续年份技术效率未变动,其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等量的技术变动。类似的,可以对其它年度的其它公司进行考察。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4年中国产险市场上的保险公司总体上实现了全要素生产率超过22%的年均增长。虽然各公司之间存在差异,但技术变动无疑是保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技术改进成为了推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的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主要是规模效率发挥的作用,而纯技术效率的增长非常有限,在有些时期甚至为负。
四、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着重分析公司经营时间(age)、市场份额(marketshare)、资本报酬率(ROE)、再保险率(reinsurance)和赔付率(claim)等因素对效率的影响。
(一)公司经营时间
公司经营时间是影响企业效率的因素之一。一方面,企业可能通过在市场上的长期经营形成较新进入企业更大的一系列优势,实现比新进入企业更高的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当市场处于不可竞争时,这些企业可能过度依赖其已经占有的优势地位,出现低效运作。相比之下,新企业却能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各种创新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将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谋求市场上的一席之地。可见,公司经营时间对产险公司效率的影响并不确定。
(二)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是产业组织理论中反映市场结构的基本指标。在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中,以贝恩等为代表的哈佛学派认为,高垄断性市场结构中的垄断企业,通过价格串谋行为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率。但是,有学者如赵旭(2003)的研究表明,尽管我国保险业存在着垄断现象,但并没有出现高额利润率的局面。中国人保、中国平安等几家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的平均资产利润率不及新华人寿、华泰财产等公司,大保险公司的DEA效率低于诸多小保险公司的DEA效率。而斯蒂格勒、德姆塞茨等芝加哥学派或称“效率学派”的学者则认为,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产业中,大企业可以比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的真正原因在于大企业高效率的经营,即成本优势。但是,企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是具有一定边界的,超过该边界将会出现规模不经济,这主要是由于组织规模变大后,更难于协调、监督和管理,从而导致整个组织经营管理效率下降。这一结论对保险企业同样成立。例如,胡炳志、王兵(2000)””运用生存检验法,得出了5%—10%的市场占有率是我国保险公司最佳经济规模的结论。因此,市场份额对产险公司效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在本文中,市场份额以公司保费收入与总保费收入的比率衡量。
(三)资本报酬率
资本报酬率可以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经营绩效。在发展完善的市场中,资本报酬率应该和企业效率同向变化,获利能力强的企业当然是那些经营效率高的企业。因此,资本报酬率应该和产险公司效率同向变化。在本文中,资本报酬率以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衡量。
(四)再保险率
与原保险公司相比,再保险公司通常具有更加先进的专业承保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可以弥补原保险公司在资本规模、承保能力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原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并增强整个保险市场的竞争程度。从这个角度看,再保险的开展有利于提高产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在本文中,再保险率以分出保费与保费收入的比率衡量。
(五)赔付率
赔付率反映了保险公司履行损失赔偿责任、控制索赔支出的能力。在国际上,常用综合比率(combinedratio)这一指标来考察产险业的承保收益率,它等于赔付率和费用率之和,代表每单位保费收入用于索赔和费用的比例。如果该比率大于1,则表明保险公司出现承保损失。可见,在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做好防灾防损工作,改善理赔支出,提高理赔效率,有助于提高保险企业的经营效率。在本文中,赔付率以赔款与保费收入的比率衡量。
以上述因素为自变量,以实证的技术效率得分(efficiency)为因变量,采用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即进入两阶段估计法的第二阶段。所用的样本和计算Malmquist指数时的相同。模型的形式为:
选择固定效应,用加权GLS方法进行估计。从实证的结果来看,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公司的经营时间和赔付率是影响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效率的主要因素,但两者的影响结果不尽相同。具体地说,公司的经营时间与公司效率成负相关关系。这表明,目前新的保险公司进入保险市场有助于财产保险业效率的提高,新公司得以进入市场正是源于其具有较高的效率。赔付率与公司效率成正相关关系。依据现代保险功能理论,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补偿是保险尤其是财产保险的基本的、首要的功能,它直接体现在财产保险的赔付率上。市场份额、资本报酬率和再保险率等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三个因素目前对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效率的影响还比较微弱。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以上对中国产险公司的效率和生产率的实证分析可知,2000年—2004年中国产险市场上仍有多家保险公司处于无效率的经营状态。技术无效是一部分产险公司低效运营的症结,而规模无效则成为所有公司的共同问题。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公司经营时间和赔付率是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研究的结果显示,技术变动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的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中纯技术效率的增长非常有限。目前提高中国产险公司效率的主要措施包括:
(一)适度控制企业规模
对处于规模无效状态的财产保险公司而言,不能盲目扩张规模,因为这很可能造成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成本增加,进一步降低经营效率。尤其是进入2002年后,国内已经有部分公司开始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对这些公司来说,应该转变片面追求保费份额、过度扩张规模的粗放经营模式,走高效集约的发展道路。
(二)优化投入产出关系
为了实现效率提高,各保险公司应该从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着手,减少物资投入、人力投入等相对过多的情况,或在投入既定的情况下提高相应的产出,尤其是投资业务产出。目前,针对普遍存在物资投入和人力投入过多的问题,各公司应有意识地减少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加强内部管理,降低营业费用和控制手续费支出。针对产出方面投资产出更显不足的问题,应充分利用进一步放宽的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收益的稳健增长。近年来,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逐步放宽为各公司提高投资业务产出提供了可能性,但在实际进行资金运用时,各公司应根据自身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状况,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实现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篇8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多元化保险公司组织形式的内容各具特点,但通常包括以下三种类型:就经营主体而言,有国有保险公司,也有私营保险公司;就经营目的而言,有营利性保险公司如个人保险组织,保险股份公司,也有非营利性保险公司如相互保险社,交互保险社,相互保险公司,保险合作社;此外还有随着近代保险业的发展派生的特殊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如自己保险,专属公司。上述三类保险公司共同存在,共同发展,互相转化,不断创新,从而形成了保险公司组织的多元化。
(一)国有保险公司。它是由政府或公共团体所有并经营。根据其经营目的,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增加财政收入为营利目的的,即商业性国有保险公司。这是我国保险公司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在我国保险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它可以是非垄断性的,与私营保险公司自由竞争,平等地成为市场主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垄断性的具有经营独占权,从事一些特别险种的经营,如美国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的银行存款保险。我国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就经历了从垄断性到非垄断性的转变。二是为实施宏观政策而无营利动机的,即强制性国有保险公司。通常各国实施的社会保险或政策保险大都采取这种形式。当前国有保险公司在组织形式上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是国有保险公司并非都由政府出资设立,也并不必须由政府设机构经营。有的政府制定法律,规定某些公共团体为保险经营主体;有的政府成为私营保险公司的大股东;有的政府与私营保险公司签订合同,授权其在一定的地区经营某种业务;有的政府对巨灾风险组织多家私营保险公司组成团体经营;有的政府给予保险公司补助金或接受再保险等。这些形式只要不改变其国家所有的性质都可以成为国有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
(二)个人保险组织。其典型代表是英国伦敦的劳合社。劳合社是个人保险商的集合组织,它虽具公司形式但实际上是保险组合,负责提供交易场所,制定交易程序,与经营相比更偏重管理,类似证券交易所。个人保险组织的主要特点是负独立责任与无限责任。近年来劳合社亏损严重,据统计仅1987-1992年劳合社就亏损126亿美元,与此同时由于负无限责任,破产及诉讼案件也不断发生,因此从保险业的发展看其前途并不乐观,即使有的国家采取个人保险组织的形式也在业务承揽及承保责任方面作了很多改革,使之成为一种新的混合形式,以作为多元化保险公司组织形式的补充。
(三)保险股份公司。它最早出现于荷兰,而后由于其组织较为严密健全,适合保险经营而逐渐为各国保险业普遍采用。其主要特点是:(1)资本容易筹集,实行资本与经营分离的制度;(2)经营效率较高,追求利润最大化;(3)组织规模较大,方便吸引优秀人才;(4)采取确定保费制,承保时保费成本确定不必事后补交。保险股份公司是我国保险公司主要的组织形式,我国新成立的中资保险公司基本上采取这种组织形式。近年来由于世界股票市场不断壮大,使股份公司资本易于筹集的优势更加明显。因此我国保险公司组织的多元化应充分考虑这一组织形式。
(四)相互保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是非营利性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它包括:
相互保险社。它是原始的相互组织形式,其保单持有人即为社员,社员不分保额大小均有相等的投票选举权。通常设一专职或兼职受领薪金的负责人处理业务并管理社内事务。其保费的收取采取赋课方式即出险后由社员分担缴纳。目前相互保险社在欧美仍普遍存在。
交互保险社。这是美国创立的一种介于相互保险组织与个人保险组织之间的混合体。它由被保险人即社员互相约定交换保险并约定其保险责任限额,在限额内可将保险责任比例分摊于各社员之间,同时接受各社员的保险责任。其业务委托人经营并由其代表全体社员处理社内一切事务,各社员支付其酬劳及费用并对其进行监督。其保费的收取采取赋课制。此种保险组织形式多适用于火灾保险与汽车保险的经营。
相互保险公司。这是保险业特有的组织形式,其经营方式是社员缴纳相当资金形成基金,用以支付创立费用、业务费用及担保资金,它是公司的负债,当公司填补承保业务损失后开始支付债务利息,同时在全部创立费用、业务费用摊销并扣除准备金之后偿还基金。近年来在大规模的相互保险公司中,被保险人对公司的自理已不复存在,在经营方面与股份公司已无甚差别。其保费的收取采取确定保费制。此种相互保险公司多适用于寿险的经营。由于股份公司的经营目标往往以股东利益为优先而忽视被保险人的利益,尤其是保费计算中必须包括股息,利润使保费成本增加,加重被保险人的负担,因此各国股份保险公司出现了相互化的趋势。
保险合作社。这是一种特殊的相互组织形式,它要求社员加入时必须缴纳一定金额的股本,并且合作社与社员的关系比较永久,社员认缴股本后即使不是保单持有人也具有社员资格,与合作社保持密切关系。目前这种组织形式分布于30多个国家,其中英国的数量最多。
另外,在欧美各国还存在着几种相互保险组织相互转化的现象,在相互转化过程中相互融合也就产生新的保险组织形式,从而使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更加多元化。
(五)自己保险。这是企业运用保险原理及经营技术,集合足够数量的同类危险单位,凭借自身经验估计损失频率及损失额度,并设立基金补偿损失,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充分的安全保障。其优点是:(1)节省保费;(2)获得补偿迅速;(3)处理非可保风险,其缺点是:(1)危险单位容易不足;(2)危险管理人才容易缺乏;(3)建立基金花费时间较长。因此当今很多大型企业混合采用自己保险与商业保险两种形式。近年来由于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和传播,自保公司在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作为保险业幼稚的国家,保险业能够提供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都有限,因此,在广泛的空间和长期的时间内都需要自保公司作为商业保险形式的补充。
(六)专属保险公司。这是为公司节省费用及增加承保业务范围而投资设立的附属保险机构,其业务以母公司的保险业务为主,被保险标的的所有人也是专属保险公司资产的所有人。专属保险公司的设立地点多选择税负较轻的地区或国家。其优点是:(1)节省保费;(2)扩大承保业务范围;(3)减轻租税负担;(4)加强损失控制。其特点是:(1)业务规模有限;(2)危险质量较差;(3)不易吸引专业人才;(4)资金运用较少。目前由于其存在的种种弊端,专属保险公司还不能广泛地被保险业所采用,但这种组织形式特别适合大型的跨国公司采用,因其业务规模庞大,资产遍及世界各地,分散保险很不经济。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跨国公司将日益增多,专属保险公司将成为多元化保险公司组织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国际保险业的发展已经走上组织形式多元化的道路,当前国际保险业的现状已经为我国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多元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事实证明保险公司组织形式的规范化多元化是保险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迫切需要实现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多元化
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人保公司独家垄断经营,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只有国有保险公司一种。随着平安、太平洋保险公司的成立,保险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开始出现。1995年我国颁布的《保险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当采取下列组织形式:(一)股份有限公司;(二)国有独资公司。这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应该说在保险市场刚刚开放发育尚不成熟的时候,这种政策选择是合适的,它对规范保险公司并对其实施有效监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这种规定显然已不能适应我国加入WTO后保险业国际化的需要,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多元化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单一僵化及其带来的种种弊端,这主要表现在:
(一)使我国的保险业发展受到制约。随着我国加入WTO,作为保险市场竞争主体的保险公司将日益增多,为了追求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公司将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组织形式。但如果国家的法律规定了较为单一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势必使这些公司以同一模式进行运作,在同一条道路上不断重复已经存在的缺点和已经花费的成本,这不利于社会保险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使我国保险市场的发育受到阻碍。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国民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被保险人在消费保险产品的同时对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存在的高额承保利润产生质疑,他们在关注保险产品价格的同时,会越来越关心保险费中所包括的股东分红、利润流向以及费用成本,过高的附加费率使被保险人宁愿自留风险只负担损失成本而不愿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从这一角度看,相互保险组织更加符合被保险人利益,目前已有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我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三)导致我国保险公司普遍竞争乏力,经营效率低下。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的运作方式基本相同,业务经营管理方式也非常类似,其组织形式差别不大,变化不大,这就使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合理化受到限制,保险公司规模的扩大势必造成管理层次增加,面对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业务决策落后,层层审批,众多领导签字,大大降低了决策效率,使公司缺乏内在活力,经营效率普遍低下,无法与具有多元化组织形式的外资保险公司抗衡。
(四)不利于我国保险公司资本规模的扩大以及偿付能力的提高。由于我国保险企业除国有独资公司外,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也未上市运作,因此保险公司资本金的扩充受到限制,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资本金不足已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如果不能在增加资本的方式上有所突破,民族保险业难以摆脱偿付能力不足的危机。要改变资本增加方式,就要求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不断变化创新,以适应保险公司不断发展扩大规模的需要。
三、实现我国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多元化的原则及具体措施
由于各种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各具特点,没有普遍适用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因此我国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多元化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一方面,不同的保险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应当根据各自所面临的外部条件选择相应的最佳的保险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各种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并非一成不变,他们之间相互转化并不断形成新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以适应保险业的发展需要。根据这一原则,我国保险公司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尽快修改保险法的相关规定,从法律上对我国保险公司组织形式的多元化给予肯定,这是采取任何措施的前提条件。在不能确定何种保险公司组织形式更适合时,为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应将我国《保险法》第六十九条补充如下:“(三)保险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保险公司组织形式。”这样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做出政策选择。
(二)大力推行保险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具体说来就是对现有保险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对新成立的保险公司优先选择股份制的组织形式。我国现有的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是一种有限责任公司,即法人持股,而股份有限公司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募集资本,股票上市交易。因此对现有的保险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应集中在股票上市交易,对新成立的保险公司优先选择股份制形式,应体现在优先选择那些社会募集资本的公司。
(三)积极推进国有保险公司这一组织形式的改革。借鉴近年来保险业发达国家的国有保险公司的新变化,国有保险公司并非仅有独资公司一种形式,现有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应加快改革步伐,改革成国有企业法人持股,国有资本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这样一方面不改变其国家所有的性质,另一方面国有资产的分级所有形成了国有资产的多元化,从而有利于保险公司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四)从实际出发,适度发展相互保险的公司组织形式。当前我国国民的保险意识普遍不强,很多人不购买保险是认为保险骗人,虽然这与保险是无形产品且当前保险市场秩序混乱有关,但公司组织形式也是重要的方面,相互保险组织的相互性主要体现被保险人对保险公司的管理,从而也就体现了被保险人与保险人利益的统一,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道德风险和保险欺诈,这是被保险人乐于接受的企业组织形式。同时由于它是非营利性的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保险的本质即集合众多同一风险并在众多个体间进行分散,并在其组织范围内排斥自由市场经济,这就使之更具有‘公有’的意味,因而这是更适合于公有制经济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与其他公司组织形式相比,相互保险公司更适合单一险种,某个地区或某类职业人群。特别是当前它代表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需要,应在实践上尽快尝试实施。
篇9
一、中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的分析前提
企业制度是以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和基础的企业组织和管理的制度,其中企业制度的核心是资本组合形式,即产权制度。产权制度决定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世界各国的公司法,一般都按照企业的资本组合方式,将企业类型划分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合作制企业。可见,公司是企业类型的一种形式。现代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中主流的企业形式,主要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其中股份公司制度更是典型的现代公司制度,是迄今为止现代企业最优的资本组织形式。现代股份公司具有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出资人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股份采取股票形式;运作规范和法制化;遵循公平、公开和公正的运行原则;财务实行公开等特征。我国长期以来按照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将企业划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人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企业类型。这种方式只适合投资主体是单一所有制的情况,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以及资本社会化,尤其与我国提倡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模式不相适应。我国按照资本组合方式对企业进行分类,有利于企业明晰产权,有利于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中资保险公司是一种公司制企业,是企业的一种形式。它包括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中外合资等多种形式。这样,中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与改革,包括较为广泛的议题,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问题仅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由于中资或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问题,涉及公司制度建设问题和公司的产权与治理结构问题,是一个需要综合全面改革与治理的问题。因此,对其进行分析的前提和立论,须放在整个一般中资(国有)公司改革的背景和环境层面;须联系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须面向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目标和政策。
二、中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制度保证
(一)国际环境: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非国有化浪潮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业已使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生产、贸易、资本等方面联系日益密切,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依关系。世界经济一体化得以形成和发展,得益于世界范围内政治和社会的总体稳定、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市场的不断开放、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等因素的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还顺应了世界各国追求发展、共求进步的良好愿望。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驱动载体的跨国公司,正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其近年来不断进行的兼并收购,以提高效率、节约交易成本,提升其市场势力的态势,使得企业更加需要发展壮大,改革已经成为推动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必然趋势。向着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成为企业改革追求的目标。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态势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便开始了非国有化或私有化改革,以试图摆脱“滞账”、缩小财政赤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满足私人垄断资本增长的需要。非国有化,有时称私有化,即便在发达国家,也不是简单指将国有企业完全出让给私人资本家或居民个人。广义上讲,非国有化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国家所有,特许经营或承包经营;国家控股,其它股份转让;鼓励内部职工持股,股票公开上市;划小企业核算单位,将一些附属单位出让地方或个人经营等。一般说来,非国有化或者私有化过程,便是向着民营化、商业化和社会化方向的发展。
发达国家非国有化已经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企业效率提高带来了十分积极的效应。但是,我们需要看到非国有化有代价、有成本。扬弃国外非国有化或私有化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是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造和改革应当充分重视的。从国外非国有化改革中我们应当吸取:不要谈非国有化色变,简单粗暴地阻止非国有化;更要防止不切实际、脱离国情,过高地估计非国有化的作用;避免、防止和减少国有资产在非国有化过程中的流失和贬值;循序渐进推进改革,坚持所有制的多种形式,注重国有企业性质和职能的转化对宏观调控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关注非国有化后企业的效率及其组织管理等问题。
(二)国内环境:中资保险公司面对的改革政策与环境
自党的确立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逐渐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实践活动始于1985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国有企业可以搞股份制改革试点,拉开了具有政策和理论指导意义的我国企业尤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帷幕。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我国实行公司制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公司管理模式提出: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提供了制度保证。在不断总结改革经验和教训以及改革可接受性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又提出,企业尤其国有企业改革应当遵循“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字方针。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是“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革”。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除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上述政策和理论的阐述,为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如通过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在内的企业资本组合等形式表现出来。寻求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掌握在谁手中。推行股份制改革,有利于筹集社会资本,改变企业资本结构;有利于两权分离,政企分开;在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国有资产流动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意义。三、中资保险公司的功绩与问题及其根源简析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停滞和中断后,我国保险业于1980年全面恢复业务。二十多年来,保险费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02年,保险业总资产达到6494亿元;实现保险费收入3054亿元,其中人身保险保费收入2274亿元,占比74.5%,财产保费收入778亿元,占比25.5%。在人身保险业务中,2002年投资型产品业务增长迅速,其保费收入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54%,分红产品成为人身保险业务新的增长点。近五年,保险密度由101.12元升至237.64元,保险深度由1.6%升至2.98%。2002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5799亿元,较2001年增长56.6%,保险业与货币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开始密切;此外,保险业对经济损失的赔款与给付,业已使得保险业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器功效正在发挥。在这些经济活动中,中资保险公司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对国家安全、社会经济稳定及人民生活安宁所发挥的功绩,已经得到了肯定和认同,伴随我国人世后市场的开放,保险业必将有大的发展,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保险业发展的进程中,中资保险公司存在一些来自历史遗留、制度固有缺陷、经营管理不力等问题。主要表现在:重发展速度,轻发展质量;行为短期化,经营粗放,忽视长期经营稳健;产品缺乏差异化,雷同度高,特色不显著;服务质量不到位,忽视品牌服务,延伸服务;误导消费,保险信用有待增强,公司的公众形象有待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低;经营管理者和专业人才的专业化经营管理理念和水平需要更新和提高;内部经营管理结构的重叠和不合理;违规支付无赔款优待,退费或提供其他形式的回扣;以“回佣”方式招揽顾客,或迎合投保人不合理要求从事业务活动;公开或变相超标准支付人佣金;投连和分红产品存在误导消费,业务结构需要调整等方面。
中资保险公司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和基础。从现代公司结构理论和产权安排角度来分析,现代公司制度与其他企业制度根本的区别,在于其特有的产权制度。产权问题是现代公司制度运行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就中资保险公司总的情况来看,尤其是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产权不十分明晰。主要表现在有所有权,而难以形成所有者权力;所有者缺位;所有权与经营权交融度大;所有者与经营者责权利关系不明晰,委托关系扭曲;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随之而来的,便是绩效考核、分配制度缺乏系统和稳定性,尤其对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有效的激励,还缺乏制度的保证以及可操作性;经理层的包括经营管理水平、现代管理意识等在内的职业素质总的还不高。进一步看,随着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加,近十余年来中资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不断升温,国有独资保险公司过去与目前仍然是我国保险市场的主力军,对社会经济和社会安宁的贡献功不可没。但从一些结果来看,尽管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与股份制保险公司各有优劣,但是,国有独资和部分产权和治理结构不顺的中资保险公司,存在体制不能适应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需要,机制不灵活,经营管理机构庞大与冗重,管理信息传递不畅,上下管理层信息不对称,分支机构不能更好地反映和体现总公司法人的意志,从而常常出现管理者与经营者甚至员工行为目标不一致;管理成本高,保费利润率和资产利润不高,导致经营规模不断扩张,但效益增幅不大等问题。这些由于产权问题引出的体制和机制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改革的动因由此而生。
四、中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鉴于我国国有独资和部分中资保险公司的状况,通过中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保险体制和转变经营机制,提高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向着现代保险企业制度方向发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认同。目前,我国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已获国务院的批准,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改革创新是强司之路,保险公司要不要改革已经不再是争议的问题,相反我们需要考虑和关注的是:怎样改革;改革的成本和代价;改革和建设的持续性,以及需要处理和协调的关系等问题。
我国中资保险公司的改革总的原则应从我国国情和保险业的实际出发,整体进行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坚持国家控股,实现投资主体和股权的多元化,完善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此,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和中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应是:
1.全面实现多元化改革,逐步向保险集团控股或专业公司控股条件下发展,走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在多元化架构下实现多元化经营和多元化效益,既符合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又是我国保险公司在人世后保险市场逐步开放,提高竞争力和发展壮大的需要。
2.积极整体推进中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实现公司股权多元化,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随着保险市场的扩张和业务的膨胀,保险公司资本金显得不足,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筹集壮大保险资金,扩充资本,是我国保险公司目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同时推进股份制改革,可以逐步克服目前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中存在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公司内部职工之间存在的责权利扭曲和不合理的关系,有利于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企业理论将企业抽象为一个生产无法分割的单一产品的单位,它被假定为只有一个目标。这个概念所包含的现实性前提是,企业的所有成员都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或者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控制系统能够保证不出现严重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行动或决策。但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更多的情形是企业的所有权与企业的有效控制权的分离,并且这种特征有不断发展的趋势。由于执行成本的存在,使得那些控制着公司并拥有较大自的经理,有可能出于个人的动机,追求最大化利润以外的其他目标,如规模、增长和支出偏好等。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股东与经理动机上的冲突。事实上,这一冲突在保险公司也是存在的。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作为风险集散中介的保险公司,在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股东与经理人员动机的冲突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出来?它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控制或者纠正经营者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偏离?
如果在股东要求经理们完全按其意愿行事时不存在执行成本,那么,即使经理们拥有自,企业仍然是一个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任何不追求这一目标的管理人员都将被替换。实际上,执行成本通常是相当高的,但这并不是意味着经理们不具有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动机。理论上,有多种方式可以使经理仍然去追求最大化利润,如经理报酬制度、管理人员劳动力市场竞争等。据此,应主要在于从理论角度弄清指导保险公司决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现实中的保险公司是如何进行组织的,并探讨如何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的控制。由于包括经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在内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于保险公司的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应对保险公司人力资本的某些重要特征进行研究。
二、保险公司执行成本分析
我国国有保险公司的改革与产权改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建立以公司治理结构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保险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但是,与之相伴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保险公司的执行成本。由于所有权的高度分散,因此管理部门对保险公司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所有者(股东)。保险公司的所有者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公司的经营中去,并使公司行为与他们的目标相一致,首先需要观察公司的业绩,了解该业绩与可能达到的最佳业绩之间的差距以及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经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在其中分别所起的作用以及相应的责任。其次,他们需要知道以现在的人力资源能否解决现存的问题,并将这一可能与新的人力资源配置后可达到的改善程度进行比较。这就不仅需要对保险公司的当前业绩进行评价,而且还要了解当前的不良业绩在多大程度上是为取得更好的长期业绩所做出的牺牲。这一点在当前具有特别突出的现实意义。由于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历史条件,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外资保险公司直接竞争的现实条件,短期内保险公司放弃一部分利润以追求一些非利润最大化目标,如公司规模、增长等,因此而附带产生一些保险公司非效率的问题,甚至引起外部不经济,为整个保险市场的发展埋下隐患。第三,任何想撤换管理班底中某个成员的股东都要进行活动,以获得其他股东的支持,发起、进行并赢得反对在任经理的斗争需要成本,而在任经理所获得的关于公司的具体经验,以及保险公司业务人员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往往难以替代,寻找新的管理人员以及随之而来的契约费用也构成成本的一部分。所有这些成本,无论是财务上的,还是其他方面的,都被统称为保险公司的执行成本。虽然这种成本通常是无形的,但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保险公司经理们有相当大的空间去选择他们所要追求的目标。
三、保险公司人力资本分析
保险经营活动特别依赖于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险公司的产品质量及其服务也需要具备专业技术才能的人员来提供并加以保证,因而人力资本管理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是一个战略性任务。在当前管理人员劳动力市场管理缺位、保险中介人角色错位的情况下,保险市场的人才流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从这种流动对人才流出公司所带来的影响来看,也是与公平、公正原则相背离的。保险公司的竞争,无论是入世后中、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还是中资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这已在保险业界达成了共识。因此,人力资本管理对于我国保险公司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对保险公司人力资本的分析,首先从考察保险公司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个人动机入手。工资、地位、权力和安全感构成了公司理论发展的主要动机假设。在这一假设下,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不应被看作是同质的,管理人员的努力程度也存在差别,这种努力程度取决于公司的当前业绩,并且影响利润。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闲置的存在,意味着利润很少被最大化。在面临强大压力时,公司通常能够在不投入更多其他资源,只投入更多努力的情况下,使利润超出没有压力时的水平。这与我们观察到的许多保险公司的实际情形是符合的。另一方面是x——非效率,即公司内部因错过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机会而造成的低效率。它与组织资源的闲置是不同的,前者是最佳业绩与实际业绩之间的差距,它取决于公司内部与外部对于公司效率的激励;后者是最佳业绩与可接受业绩之间的差距。它们都是衡量“保留资源”的标准,变动趋势一致,并且都引起非利润最大化行为。
保险公司经营的特殊性以及保险公司所具有的一般企业的共性,决定了在保险公司中存在着普遍的委托——问题。在保险公司中,保险公司的所有者(股东)是委托人,保险公司的经营者(经理)是人,拥有信息优势;在保险公司内部的复杂组织结构中,存在着多层委托一关系。另外相似的问题还出现在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以及保险人与保险中介人之间。
理论上,委托方倾向于激励方按照委托方的利益行事,但是,双方都知道仅仅根据可观察到的结果,委托方不能判断方是否采取了适当的决策或行为。而委托人的利益与人的利益出于不同的动机考虑往往也是不同的。委托一问题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方面:人的努力程度和所承担的风险。在保险公司中,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经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会宁愿获取一笔数额较少但相对稳定的固定收入。但是,由于委托信息分布的不对称,即使给经理人支付较高的固定收入也缺乏有效率的激励,不利于经理的额外努力。这就存在着对保险公司经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激励与约束问题。另外,由于保险公司劳动契约的不完备使得保险公司内部的效率激励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这里主要指的是,保险公司中个人人法律定位不明确,从而导致保险公司内部营销人员角色错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得比较突出。
四、经理人员目标与保险公司目标偏离的表现形式
关于这一问题,前面的论述实际上已经涉及,在这里,重点指出两种经理人员目标与保险公司目标偏离的形式。
1.组织寻租行为。产业组织理论指出,企业除了要达到利润最大化目标外,可能还有其他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内涵及性质将依赖于企业控制权的性质,即企业是由所有者控制,还是由经营管理者控制。所有者自己控制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被经营管理者控制的企业目标可能就不同了。管理者可能关心的是其地位的牢固程度以及权力的大小,因为这些将是其获得高工资的关键因素,也是工作职位安全的保障。经营管理者利用手中的权力或职务之便,使自身效用最大化而使组织利润最大化目标发生偏离的行为就是寻租行为。如果经营者在冒险过程获得成功,则他可以邀功请赏;如果失败了,则至多是暂时失去工作,真正受损的还是所有者或股东。因此,经营管理者的寻租行为会给组织带来风险。
2.组织的专业化与其盲区。组织机构总是趋向于在一个有限理性框架内运作。这是因为:(1)在作经济决策时,可资利用的信息是有限的;(2)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几乎所有的大机构都倾向于将自身分成若干个部门,以使每个部门根据有效信息去完成专业化的任务,同时,又不过分下放经营管理决策权。在专业化分工过程中有很多问题自然也就出现了。首先,分工意味着机构内部将出现不同的利益或权力集团,它们都试图扩大本集团的规模,甚至以不惜牺牲总体利益或其他部门的利益为代价。其次,专业任务的指派经常使各部门忽视它们间任务重叠的部门。在任务重叠的地方,各部门往往又会互相推诿。有时也正是在这里形成了职责的盲点,造成有的工作无人过问或互相推御责任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保险公司恰恰是普遍存在的,从而使经理人员目标偏离保险公司目标成为几乎不可避免。例如,由于业务人员的收入往往与业务量挂钩,从而业务人员可能过分重视业务量而忽视业务质量,由此给保险公司带来潜在风险,影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经理人员欺诈、败德等行为显然偏离保险公司的目标,但由于已超出“可容忍”的范围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故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五、保险公司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经理自的存在,并不必然意味着经理们不具有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动机。理论上有五种方式可以使那些控制着公司,并想追求最大化利润以外的其他目标的经理,仍然去追求最大化利润,缓解委托一问题的严重程度。这五种方式是:产品市场的竞争;管理人员劳动力市场竞争;组织设计;经理报酬制度以及市场上的公司控制权竞争。这里主要就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保险公司中的实用性进行探讨。
在国外,企业经理除了获取较高的固定收入外,还可以根据经营业绩显著获取股权未来价格与现价的差额收入。参股或股票期权的形式能够有效地激励经理致力于提高企业的长远绩效。在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情况下,由于经理人员与股东之间存在利益背离,所有者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监督经理的经营行为显得更有必要,这就要求除了激励机制之外,还要建立一种机制对经理人员进行约束,主要有两种监督人的模式;一种是日、德模式,少数股东控制企业大部分股权,股权高度集中,大股东进入董事会,通过用手投票的方式,对企业长期目标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选择合适的企业经理,直接约束企业经理的经营行为;另一种约束机制是英、美模式,股权高度分散,小股东缺乏参与决策的信息和激励,但是如果对企业的管理不满,可以通过卖掉他们的股票的方式,“用脚投票”,使股价下跌,影响企业经理的身价,也可能引发接管,甚至对于那些没有受到接管威胁的经理来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