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环范文

时间:2023-03-20 15:1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循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循环

篇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hinese Microcircula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江苏省微循环学临床应用实验培训中心;中国微循环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无锡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8568

国内刊号:32-1473/R

邮发代号:28-9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2

微循环的基本功能就是供给细胞血、能量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对人体有害的乳酸、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保持良好的内环境和生命活动。此外,微循环还起着“第二心脏”的作用,因为机体仅靠心脏的收缩力是不可能将心脏内的血液送到组织细胞的,必须有微血管进行调节,才能将血液灌注到细胞内。

我们的眼睛、耳朵、心脏、胃、肾都存在微循环。坚持长期体育锻炼的人,微循环远远比锻炼少的人丰富,因为长期不锻炼微循环会闭塞,自然界也是一直存在“用进废退”的法则。

现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很多,长期久坐,全身血液循环很不好,就会发生眼皮发紧、发沉、视力模糊的现象;耳朵里的微循环不畅,人们会发现中青年人就常耳鸣,晚上会失眠、多梦;心血管系统如果发生微循环障碍,胸闷、憋气不容易缓解,还有人总觉得心慌、心悸;胃肠部微循环障碍,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引发腹胀、腹痛、便秘;肾部微循环不好,男性会过早出现障碍;四肢如果出现微循环障碍,人们容易发生肢体发麻、无力、冰凉等症状。毫无疑问,饭局过多,饮食中糖、盐、胆固醇过多以及心理因素都会加重微循环障碍。在人们发现自己有微循环障碍时,就需要积极去改善了,运动、饮食治疗、药疗可酌情采用。因为这些微循环障碍如果被放任发展,就会引发血管闭塞、功能丧失,病人失明、失聪,心梗、脑梗就会不期而至,到时治疗不仅是花很多钱的问题,效果也不会太好,直接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

一旦人体的微循环发生障碍,其相应的组织系统或内脏器官就会受到影响而不能发挥正常功能,就容易导致人体的衰老、免疫功能的紊乱以及疾病的发生。人体的血管中,经常有杂质混杂在血液中,如胆固醇、酒精、尼古丁、药物残渣、化学残留物等,它们不但使血管壁变厚,有时经常堵塞血管,造成血液运行不畅。因此,人体如果不注意保健预防,微循环很容易发生障碍,产生瘀滞,新陈代谢不能正常进行,轻则造成机体功能退化,严重时就导致疾病的发生。

篇3

【关键词】微循环;中医理论;连续;分离

中图分类号:U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城市交通问题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面临的重要战略性问题,其己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危害生态平衡等的关键问题。在一味追求增加主干道长度和宽度而无法解决根本交通问题时,一个新型的词汇便被提出,那就是微循环。交通微循环就是指由部分次干路、支路以及支路以下道路组成的区域道路网络运输体系。交通微循环系统通常包含交通和服务双重功能,一方面完善的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能够合理分担交通流量、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速度;另一方面由于组成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的道路往往都是居住区或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周边的道路,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还具有服务居民日常生活出行的服务功能。

交通微循环理论

2.1交通微循环中医理论

微循环最早出自医学上的术语,其定义是:人体血液流动经动脉末梢端,再流到微血管,然后汇合流入静脉的起始端,这种在细动脉和细静脉之间微血管里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在中医理论中,最著名的就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崔艳民著,浅析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临床克疾中理论之运用]理论。该理论的含义是血液循环只有通畅了才能有良好的新陈代谢,也就是通则不痛。如果血液循环出现淤滞堵塞,就会生病也就是痛则不通。血液循环最重要的是讲究畅通,最主要依赖的则是毛细血管。

从容量上讲,虽然一个毛细血管微不足道,但是由于数量众多,所以起着容量血管的作用,是调节静脉回流量的重要因素;那么城市中的大量的支路和毛细路就起着调节车辆的作用。从整体机能上来说,人体微循环机能一旦发生障碍,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不足,新陈代谢不能正常进行,各器官的机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危及生命,类似的,一旦城市道路微循环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城市拥堵,甚至是交通瘫痪。所以,就如微循环中医理论所说,打通血液微循环是保证人体通则不痛的重点,在交通中,也一定要打通交通微循环,才能保证交通通则不痛。

2.2交通微循环的连续分离理论

交通微循环这个名词来源于医学,而在微循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借鉴交通连续理论以及交通分离理论。交通连续[潘东来,赵宪尧著,连续交通道路的理念与设计]是对交通工具、交通路线、交通设施进行合理规划,使之保持连续性,形成“一体化”交通。交通分离是为保证道路安全和畅通,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对混合道路交通实行各从其类、各行其道的调整控制,即分离冲突点,改变冲突性质。而交通微循环的主旨即是通过微循环的发展来减缓主干道上的堵塞,并服务于广大人民,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从这方面来看,交通微循环与交通连续分离的目的不谋而合。

达到交通连续的方法是对交通工具、交通路线、交通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同样地,在对微循环的设计中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交通微循环系统中,主要的交通工具有公共汽车、地铁、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小汽车等等。其中前两种属于定向交通工具,在交通的全过程中不起连续作用。后四种属于非定向交通工具,属于连续通工具。通过合理的设计,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适用于不同的道路,将两类交通工具结合起来,达到“门到门”的交通连续性。对于交通路线的设计,应充分利用所有巷道,打通断头路,并在必要的地方优化线路,从而使车辆能够顺畅的到达目的地。对于交通设施的设计,最重要的则是以人为本,通过对信号灯、道路标志标线、公交站点等设施的规划,使人们的出行达到低耗高效。

交通分离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时间上,另一个是空间上。应用于交通微循环中,在空间上一般可以采用单向交通方式或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在空间上对不同交通形式进行分离,还可划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或设置公交车专用道、左转弯专用道。在时间上一般通过对道路情况以及车流量的合理检测从而配置合理的信号灯,从而达到交通的顺畅。

我国交通微循环现状研究

城市交通微循环的研究这一理念的提出较早,国外这一方向起步也较早,应用经验也较丰富。而我国在近几年也逐渐开始了解到交通微循环的重要性,并在许多城市中展开应用,如北京、上海、昆明等,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其效果不是很明显。

首先,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支路网明显落后于干路网,就如北京,宽广的马路比比皆是,道路也越修越多,但是支路网的利用率却很低;反观香港,虽然路都很窄,但是车辆依然能够保持很高的速度行驶。这就是“毛细血管”起到的关键作用,所以,改变人们的观念,去充分利用这“毛细血管”异常重要。其次就是路网规划不合理,也许有的城市利用了较多的支路,但是由于这些支路并没有经过路网的整合,从而导致路网的杂乱无章,导致支路的不畅通。交通微循环的连续理论在此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城市交通进行合理规划,形成“一体化”交通,可以促进支路的顺畅。还有一点就是我国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离这点上做的很不好,尤其是在支路上,由于很多支路较窄,所以并没设置非机动车道,其结果就是非机动车和行人占领了大半个机动车道,导致了“毛细血管”的堵塞,而这也在中国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将各类型的车辆进行必要的分离,是我国应立刻解决的重点之一。

结语

篇4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104-01

一、前言

《国医九七三计划》有“微循环通,不会得中风;微循环好,心肌梗塞少;微循环畅,全身都健康”。的描述,阐述了微循环对健康的重要性。“百病皆生于郁”毛细血管细而长,最易堵塞。堵塞物是黄水(黄水是内邪、外邪夹杂混合体内垃圾、毒素而形成,成分有:坏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乳酸、肌酸、二氧化碳等。)用排毒液排除黄水,这些毒素、垃圾被排除,微循环自然就畅通了。微循环畅通人体代谢才能正常进行,继续再生,再生是每个人维持生命和活动的基础。

二、微循环堵塞原因

毛细血管堵塞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外伤、疾病、情绪过激;风、寒、署、湿、热的侵入;饮食无节;起居无常;都可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如三高症,心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痹症等,疾病又导致微循环不畅。有人说“微循环不畅导致疾病”。也有人说“疾病导致微循环不畅”。其实微循环不畅和疾病是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至于谁先谁后,就象鸡与蛋谁先有的?永远也说不清,也没意义。关键是如何解决微循环不畅的问题,才是目的。外伤、疾病、外邪、内邪、都会产生黄水存于体内。黄水是血液循环的最大障碍,因此排除黄水,血液就会正常循环,毛细血管就畅通无阻。

三、毛细血管是怎样被打通的

排毒液是由有刺激性、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病外出之品为引;寒热温凉齐全;辛、酸、甘、苦、咸备,配伍组方;用现代生物制药技术,获取小分子有效因子制做而成的液体。涂抹病灶,药液可直达脏腑。药液首先进入毛孔、既络脉后、迅速激活血液中、血管壁细胞内多种脂质代谢酶,彻底分解血液中有害的胆固醇、甘油三酯、酸类物质、二氧化碳等毒素,排除体外。脂质代谢酶,同时分解血管壁硬化斑块,使血管壁变光滑,弹性恢复。使微循环血流阻力减小,流量增加。流速变快。药液进入脏腑,激活各组织器官的细胞产生分解酶,加速了体内毒素的分解和排出。降低了血脂,提高了血液质量。保证了微循环的畅通,使组织细胞代谢有了物质保障,代谢垃圾也能及时排除,使受损的器官得到修复。体内毒素被排除,各器官就不会再受到伤害,。畸形细胞不再产生,癌症好了。胰脏、眼底、肾脏毛细血管被打通,不但可以控制糖尿病并发症,而且使胰脏得到修复,使之能正常分裂胰岛细胞,彻底治愈糖尿病。微循环打通了,全身小动脉血管阻力减小,高血压治愈。每个脏腑都强壮了,整个机体进入良性循环,生机换发,延年益寿也是自然。

全身微循环畅通,各组织器官正常代谢,器官就健康、强壮,能够抵御各种病毒的侵入,如艾滋病毒、各种肝病毒等。一是器官抗病毒能力强,二是免疫功能细胞能迅速的从畅通的微循环调兵遣将于入侵者,将其消灭。进一步保证了微循环的畅通。

通过下列病例,看排毒液是怎样打通微循环的。

孟XX、70岁、女、2012年双膝关节疼痛难忍,不敢走动,用排毒液涂双膝,日涂3次,次2遍。10天后行走自如,可以下楼遛弯。分析:是因多年老寒腿,寒气形成黄水(毒素)逐年增多,使毛细血管越堵越多,最后导致膝关节系统微循环不畅,使本部位细胞老化,滑膜减少,组织器官受损的结果。排毒液从毛孔进入络脉,迅速激活细胞产生分解酶,将黄水分解通过血液排除。微循环逐渐被打通,代谢功能恢复,修复了损伤的部位,保证了滑膜液的分泌,双膝自然不痛了。用这样的方法治愈了腕关节、肘关节、趾关节、指关节、肩周炎上百人,都证明了,排毒液打通微循环既快,又彻底。再次验证了通则不痛的中医理论。

江XX、男、48岁、建筑工人。因腰间盘突出什么活也不能干,腰部以失去知觉。2010年请长期病假,药没少吃,医院没少跑,没有一点效果,动手术又怕残疾。2013年用排毒液,头部排毒和腰部涂药,上下夹击。头部排出150毫升左右黄水,要部排出20多毫升黄水,10天后腰部恢复知觉,能睡好觉了。又做一疗程,毒素出的和第一疗程相似,10天后疼痛感一点没有了。养了20多天又上班了,现在已快4年,从没疼过,只是太累了,腰,有点酸,和以前一样。分析:头部排毒打通了脑微循环,脑微循环通了,全身微循环都得到改善。腰部组织细胞又开始更新。腰部涂药,使毒素(黄水)双向排除,腰部垃圾减少,被压迫的神经得到恢复,腰部有了知觉。腰部涂药局部血管扩张,调节周围组织营养,消炎去肿,毛细血管得到疏通。腰间盘突出好了。这样治好了腰间盘突出、膨出10多例,道理相同。

张XX、女、55岁、小腿下部有5x6cm大小一片皮肤变色,黑而粗糙,不痛、不氧、不断扩大。跑了多家医院,确诊不了。开了不少药膏,都无效。用排毒液,日涂2次,每次2遍,10天后不再扩大,肤色变淡,又涂了5天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分析:小腿受湿,局部黄水增多,这部分毛细血管堵塞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的。排毒液涂后迅速分解黄水排除,微循环通了,病愈了。吴师机曰:“人病不外气滞血凝,及阴有寒湿,阳有燥热而已”。气滞、血凝、寒湿、燥热都是郁的因缘,在体内形成黄水而存在,排毒液排除黄水,打通微循环何病之有。

篇5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肠系膜微循环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Danshen injection on mesenteric microcirculation in rats. Methods After locally giving adrenaline ,observe mesentery arterial diameter, blood velocity and density of capillary with microscope television videotaping system. Results Danshen injection could improve microcirculation disturbance on the aspects of the diameter, the velociity of rat mesenteric arteriole and the density of rat mesenteric capillary. Conclusion Danshen injection wa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microcirculation disturbance of rat mesentery induced by adrenaline.

【Key words】 Danshen injection;mesenteric microcirculation

丹参注射液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活血化瘀药。微循环是人体维持组织器官功能和内环境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循环障碍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和血栓栓塞性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之一。本研究采用局部滴加肾上腺素造成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模型[1],探讨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微循环障碍的影响,为丹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选用健康Wistar大鼠进行试验,雌雄各半,体重200~240g,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四所提供。

1.2 药物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产,批号 0409071。丹参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公司,批号 0411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产,批号 0409221。Locker液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1.3 仪器 HW-2000型恒温彩色微循环显微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产),BI-2000微循环观测系统(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产)。

1.4 实验方法

1.4.1 动物分组 取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每天一次,给药剂量分别为:阴性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ml/只;对照药组:山莨菪碱10.0ml/kg;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20.0ml/kg;中剂量组:4ml/kg;低剂量组:0.4ml/kg。各组连续给药5天, 阴性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ml/只连续5天,第4天晚禁食,第5天给药后30min观察。

1.4.2 模型制备及观察方法[2] 用25%乌拉坦麻醉大鼠(4ml/kg腹腔注射),背位固定,行腹正中线切口2~3cm,轻拉回盲部一段小肠系膜,置于充满37℃ Locker液的有机玻璃恒温水浴槽中,并平铺在浴槽中央的有机凸型观察台上,压上固定板。利用HW-2000型恒温彩色微循环显微仪上摄象头采集显微镜下视频图像,通过视频采集卡输入微机,利用BI-2000微循环观测系统对所采集的镜下视频图像进行实时分析。固定一视野,观察选定区域的细动脉管径,细动脉流速,毛细血管网交点计数[3](1mm2面积区域内毛细血管与边界血管的交点数)等指标。然后[4]向选定区域滴加1:100,000盐酸肾上腺素溶液100μl,观察滴加肾上腺素后1,3,5,7,9min时上述各指标变化及局部微循环血流完全恢复时间(观察20min,若仍不恢复,记为20min)。

1.4.3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0.0软件包分析,数据均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对细动脉管径的影响 与滴加肾上腺素前管径相比,滴加后1min,3min,5min,7min时各组细动脉管径均有明显缩小(P<0.01);9min时阴性对照组与丹参注射液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仍与给药前有差异(P<0.01);而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已恢复到滴加前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1min时阳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的管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min时阳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的管径差异有显著性(P<0.05);5min时阳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的管径差异有显著性(P<0.05);7min时阳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的管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9min时阳性对照组及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的管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丹参注射液中剂量组的管径差异有显著性(P<0.05); 而丹参注射液低剂量组则无明显差异。

2.2 对细动脉流速的影响 与滴加肾上腺素前流速相比,滴加后1min,3min,5min,7min时各组细动脉流速均有明显缩小(P<0.01);9min时阳性对照组与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细动脉流速恢复到滴加肾上腺素前水平, 阴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细动脉流速仍未恢复到滴加前水平(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1min时阳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无显著性;3min时阳性对照组与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5min时,阳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及丹参注射液中剂量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7min时阳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丹参注射液中剂量组有明显差异(P<0.05);9min时,阳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及丹参注射液中剂量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注:与给药前相比,P<0.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注:与给药前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2.3 对毛细血管网交点计数的影响 与滴加肾上腺素前相比,滴加后1min,9min各组毛细血管网交点计数均有明显缩小(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1min时各组差异无显著性,9min时阳性对照组与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注:与给药前相比,P<0.01; 与模型组相比,P<0.01

2.4 对局部微循环血流恢复时间的影响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及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对局部微循环血流恢复时间的影响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1

3 讨论

微循环一般是指细血管网络中的细动脉和细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它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最基层结构,是各组织,器官内最小的功能形态-联系单位[5]。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向全身各脏器,组织运送氧气及营养物质,排泄代谢产物,并且调节组织内液与血管内液。微循环障碍是AMI和血栓栓塞性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之一[6]。肠系膜循环系统是机体最大的血管床之一,与全身循环密切相关。肠系膜循环的调节机制不但对脏器局部有影响,对全身循环亦有影响。而分布在肠系膜动脉的血管周围神经中,交感神经(主要是肾上腺素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大部分细血管对体液因素的调节非常敏感,其中肾上腺素作用可使血管收缩,微循环血流量减少。这与中医学认为暴怒可使气血上逆,阳气升泄,影响及血,可致血瘀的理论根据一致[7]。本研究选用肠系膜局部滴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可直接收缩肠系膜血管平滑肌,促使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形成微循环气滞血瘀。

本研究结果显示,肠系膜局部滴加肾上腺素后,各组局部区域中的细动脉管径,细动脉流速,恢复时间及毛细血管网交点计数等指标明显下降,甚至为动脉闭塞,毛细血管网交点消失,说明模型成功。在预先给大鼠丹参注射液后再在肠系膜局部滴加肾上腺素后,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的细动脉管径,细血管流速均比同一时间点时阴性对照组高,对毛细血管网交点及细血管流速恢复时间也有改善作用。丹参注射液中剂量组的微循环流速在给肾上腺素5min后的时间点中,比同一时间点阴性对照组快,而细动脉管径在9min时也比阴性对照组恢复好,对毛细血管网交点及细血管流速恢复时间没有明显作用,丹参注射液低剂量组对所测指标没有明显作用。提示丹参注射液对产生微循环障碍的血管有保护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注射液对局部滴加肾上腺素所致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具有明显改善作用。这为临床上治疗肠道微循环障碍提供理论基础。

1 王正荣,杨芳炬,徐彬,等.参附注射也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作用.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4):8-9.

2 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992-1003.

3 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89.

4 吴英,王秉文,刘秋娟,等.沙棘油对微循环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2000,16(6):18.

5 冯周琴.实用血栓病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26.

篇6

今年36岁的王巍已经在公交系统干了18年,先是当了5年的售票员,后来学习开车成了一名驾驶员,至今已开了13年公交车。期间,他在多条线路上工作过,包括北京市开通的第一条快速公交线路――BRT1号线。后来他从车队领导那里得知529路有一个单班没人愿意上,便毅然来到了529路上这个单班。所谓单班就是一名驾驶员既要上早班又要上晚班,中间有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每天都要往返单位两次。这对家住离上班地点较远的王巍来说,这样的往返是很辛苦的,他每天5点钟起床,上午班9点30分收车,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打扫车辆卫生,回到家差不多也11点了。吃点饭小睡一下,下午3点钟又要出门,晚上收车回家已经8点半了。“这样的班占时间,家里有事情基本都帮不上忙,爱人和父母虽然理解,但感觉很愧对孩子,早晨出门的时候孩子还没起来,中午孩子在学校,晚上8点半到家孩子都睡觉了,一天都见不了一面,更没有机会在一起吃个饭,每次听到爱人说孩子想爸爸,心里都不是滋味。”王巍说。

工作的性质就是如此,只能去克服。王巍每天中午回到家,总是吃头天晚上的剩饭,放到微波炉里热一热,晚饭通常也是让家人先吃,给自己留出一点来回家后再吃。好在这条线路的定位是高峰班车,周六日和节假日停驶,这样他就可以周日陪女儿去上舞蹈课,成了他和女儿每周难得的一次“聚会”。

在王巍看来,公交驾驶员的劳动强度虽然不是很大,但却非常耗费精力,“每时每刻精神都要高度集中,拉着一车乘客,他们的安全就掌握在我的手上,一坐上驾驶座,我就提醒自己要谨慎再谨慎,以确保每一位乘客的安全。”然而,随着社会车辆越来越多,一些交通乱象让王巍颇为无奈。“并线不打灯、占用公交专用道、占着车道慢慢悠悠不走,这三种行为最让人反感。首先,很多驾驶员并线的时候都不打灯,突然就掰方向盘,更有甚者本来在后面慢悠悠地开,见前面的车打灯并线就突然加速不让并,令人匪夷所思。第二类,公交专用道本来是公交车才可以享受到的路权,但许多社会车辆跑到专用道上行驶,这让公交车无法保证运营时间。第三类最为常见,前面没车,驾车人却不慌不忙、慢慢悠悠地开,等能超车的时候超过去一看,驾车人正在打电话或者同车内的人聊天。这些不良行为不仅妨碍交通还危及自身安全。还有人总喜欢在路上左冲右突,不停地并线,这也是不好的习惯。有一次和一个朋友去延庆,走八达岭高速,那位朋友在前面开车带路,并来并去,我觉得这样实在太累了就不跟了,过了一段时间发现他在后面不远处想并线却卡在那了,后来我就跟他说‘跟着车流正常行驶最省时省力,频繁并线并不快!’”

虽然“心怀不满”,但王巍却愿意向社会传达更多的正能量,他认为,作为一名公共交通的驾驶者,最基本的素质是要遵守交通规则,有车德。在谈到13年积累下的驾驶经验时他说:“开车,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人、车、路的关系,要把握住自己,随时能应对突发状况。新手开车最大的问题是不会处理情况,遇到突况就傻在那儿了。例如,在行驶过程中路上突然跑出一只狗,这时候新手一般会有三种表现:一种是精力不集中的,没看到而直接压过去;第二种是急刹车,车停住了,乘客也摔倒了;第三种是猛打轮躲避,说不定就会撞上其他车道的车辆或护栏。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采点刹,这样基本能保证乘客不摔倒。行驶中还要随时观察两侧的后视镜,对车辆两侧、后方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果两侧或后方没有车辆的话可以适当打一点方向躲避过去。这其中有一个提前预判的意识,开车的时候要随时备刹车,要用60%的时间观察前方、40%的时间观察后视镜,提前预判是处理紧急状况的最好方式。再例如,路口等红灯的时候,如果左侧或右侧停的是大型车辆,绿灯之后一定不要着急起步,因为很有可能会有正在过马路的人从大车一侧跑过来,由于存在盲区根本看不到,过快地起步很容易撞到行人。”

篇7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655-01

资金项目:广东省中医管理局,编号:20132172

脓毒症(SEPSIS)定义为机体正常的无菌组织发生微生物感染时产生的全身性反应,是一组与严重感染相关的综合征。虽然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该病的发生与有微循环障碍有莫大的关系[1--4],甚至有学者认为脓毒症实质则为一种微循环疾病[5]。微循环障碍类似于中医的“瘀血”,中医对“瘀血”有独到的见解,“活血化瘀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临床上将活血化瘀法应用于对脓毒症的治疗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关于活血化瘀法治疗脓毒症的研究也层出不穷,现将或活血化瘀法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1脓毒症与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循环,是循环系统中最基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微循环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组织、器官需靠它提供氧气、养料,传递能量,交流信息,排除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脓毒症与微循环障碍关系密切。Lam等[6]于1994年最早在脓毒症动物模型身上观察到微血管灌注出现障碍,而De Backer等[7]应用直角偏振光谱成像技术分别对存活及死亡脓毒症患者的舌下黏膜微血管进行研究后,揭示3点重要发现:① 死亡患者毛细血管充盈不足,而存活者毛细血管在第一个24 h内恢复充盈;② 死亡与存活患者全身的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参数及治疗药物的类型及剂量不存在明显差异;③ 毛细血管充盈的状态与其他指标(包括血乳酸水平)相比是预测患者是否存活最敏感及最特异的指标。因此,目前已经有学者认为脓毒症是包括微循环在内的不可控制的全身炎症反应[8-9],其实质是一种微循环疾病[10]。特别是在出现脓毒症休克时微循环障碍尤为明显在脓毒性休克中, 即使达到了早期的目标治疗整体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如尿量、MAP、CVP、ScvO2 ) 都得到改善, 仍然可能存在微循环功能障碍, 进而影响局部组织细胞的氧供, 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11, 12 ] 。在一些动物实验中已明确看到脓毒症引起微循环障碍的征象,如李冰[13]等实验观察到脓毒症大鼠肠系膜血流速度减缓, 微血栓形成, 肠系膜微循环障碍(P < 0.05)。微循环的障碍会引起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及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引起器官、组织的功能障碍,甚至坏死。微循环障碍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有密切关系,已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微循环的灌注障碍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并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14-17]。

Cepinsk[18] 等认为脓毒症微循环主要有以下改变:①微动脉的低反应性(包括舒缩血管物质及内皮介导的舒缩);②微血管内皮屏障损害所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③内皮细胞粘附效应的增强;④出凝血调节机制的紊乱;⑤有效毛细血管血流减少,灌注不良毛细血管比例的增加。

2脓毒症出现微循环障碍的机制

脓毒症发生的机制主要是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在脓毒症时会产生大量促炎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干扰素等。同时应激激素如皮质醇、儿茶酚胺、抗利尿激素水平也会增加。白细胞、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被激活导致蛋白酶、氧化物、血管活性介质(如一氧化氮、前列腺素血栓素等)和凝血酶生成增多。这些产物又可以通过正反馈刺激炎性介质释放,如此循环往复,持续增大,形成“瀑布”样反应[19]。不可控的炎症反应为脓毒症出现微循环障碍的基础。在炎症反应介导下,机体出现内皮受损、凝血异常、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产生、线粒体功能异常,导致血管及内细胞损伤、高凝状态、微循环自我调节功能减弱,血液分流等,从而引起微循环障碍[20-22]。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LPS诱导的白细胞沿细静脉壁游走、与内皮黏附、过氧化物的产生以及血管外周肥大细胞脱颗粒等是LPS引起组织损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环节之一[23-24];白细胞一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产生的过氧化物和释放的炎症介质可以损伤血管内皮和血管基底膜,导致血浆白蛋白的漏出[25];LPS与肥大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受体结合,或过氧化物的刺激均可引起血管外肥大细胞脱颗粒[26],所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一a(TNF―a)、组胺等炎症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27]从血管外攻击血管[28],诱导白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加重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的黏附和血浆白蛋白的漏出[29];内皮细胞可刺激白细胞释放大量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干扰素等), 同时内皮细胞过度凋亡, 刺激黏附分子表达增强, 并释放氧自由基, 进一步放大白细胞的作用, 凋亡内皮细胞的磷脂膜暴露于血液中,形成了促凝反应表面,激活凝血系统[30]。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高凝状态,即微循环障碍。

3活血化瘀法对脓毒症

脓毒症,特别是在出现休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时常出现四肢冰凉、唇甲紫绀、皮肤花斑、疼痛,甚至出血,舌质常紫黯,脉象可见沉涩、细涩之像。上述症状和舌脉之表现与瘀血证之表现基本无异。所谓瘀血,是指因血行失度,使机体某一局部的血液凝聚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故而瘀血之病理与微循环障碍有相似,脓毒症引发的微循环障碍可参照中医瘀血证来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血实宜决之”,遵《内经》及历代医家之意,对于瘀血证主要是以活血化瘀法治之。现代药理证明,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降低急性炎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研究证实,活血化瘀法具有降低MODS患者血内毒素水平、整体调整 MODS患者微循环、 免疫及炎症反应紊乱状态;而且可以抑制一氧化氮(NO)和自由基介导的组织损伤[31-33]。这提示活血化瘀在脓毒症出现MODS是有效的。临床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成药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34]、防治凝血功能紊乱及微循环障碍而改善心肌、肠系膜等处的供血[35-36]。

小结与展望

目前,脓毒症会引起微循环障碍的理论已得到大多学者的认同,并已将这一理论应用到临床而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引起微循坏障碍的机制也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并会越来越明确。但如何预防及改善微循环障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中医的现代化的加大,中医药的治疗也加入到了治疗脓毒症的队伍,特别是活血化瘀法的应用给脓毒症患者带来较大益处。但中医药的药理、起效机理等需进一步明确。同时目前临床治疗脓毒症的活血化瘀药物较少,主要是丹参注射液及血必净,加大中成药的开发也亟不可待。

参考文献

[1]Spronk PE,Ince C,Gardien MJ,et a1.Nitroglycerin in septic shock after intravascular volume resuscitation[J].Lancet,2002,360(9343)t1395―1396.

[2] Piagnerelli M,Boudjeltia KZ,Vanhaeverbeek M ,et a1.Red blood cell rheology in sepsis[J].Intensive Care Med,2003,29(7):1052一l061

[3] Bateman RM,Sharpe MD,Ellis CG.Bench―to―bedside review:m icrovascu1a dysfunction in sepsis―hemodynamics,oxygen transport,and nitric oxide[J].Crit Care.2003,7(5):359―373.

[4]Vincent JL,De Backer D.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as a cause of organ dysfunction in severe sepsis [J].Crit Care.2005,9(Suppl 4):S9--12.

[5] Ince C.Microcirculation in distress:a new resuscitation end point[J],CritCare Med,2004,32(9):1963―1964.

[6]Lam C,Tyml K,Martin C,Sibbald W.Microvascular perfusion is impaired in a rat model of normotensive sepsis[J].J Clin Invest,1994,94(5):2077―2083.

[7] De Backer D,Creteur J,Preiser JC,et a1.Microvascular blood flow is altered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6(1):98―104.

[8] El―Nawawy A。Ebrahim GJ.Strategiesfor the treatment of sepsis i-J].J Trop Pediatr,2006,52(3):153―154.

[9]Hotchkiss RS,Karl IE.The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 sepsis[J].N Engl J Med,2003,348(2):138―150.

[10] Ince C.Microcirculation in distress:a new resuscitation end point[J],Crit Care Med,2004,32(9):1963―1964.

[11] Trzeciak S, McC oy JV, Dellinger PR, et al . Early increases inm icrocir culat or y perfusi on during p rot ocol??direct ed resus cit at ionare associat ed w ith reduced mult i??organ f ailu re at 24 h in pat ient sw ith sepsis. Int en sive Care Med, 2008, 34: 2210.

[12]S pronk PE, In ce C , Gardien MJ, et al. Nit roglycerin in sept icshock aft er int ravas cular volum e resus cit at ion. L ancet , 2002,360: 1395.

[13]李冰, 朱志宏, 田万管等.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动态变化的影响.中国全科医学(J).2009,5(12):857-859.

[14]Spronk PE,Ince C,Gardien MJ,et a1.Nitroglycerin in septic shock after intravascular volume resuscitation[J].Lancet,2002,360(9343)t1395―1396.

[15] Piagnerelli M,Boudjeltia KZ,Vanhaeverbeek M ,et a1.Red blood cell rheology in sepsis[J].Intensive Care Med,2003,29(7):1052一l061

[16] Bateman RM,Sharpe MD,Ellis CG.Bench―to―bedside review:m icrovascu1a dysfunction in sepsis―hemodynamics,oxygen transport,and nitric oxide[J].Crit Care.2003,7(5):359―373.

[17]Vincent JL,De Backer D.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as a cause of organ dysfunction in severe sepsis [J].Crit Care.2005,9(Suppl 4):S9--12.

[18]Cepinsk AG,Wilson J X.Inflammatory respomse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um in sepsis:role of oxidants[J].J clin cniochem nrtr,2008,42:175-184.

[19]宋红转,华玮,陈永珍.低分子肝素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2,19(30):26-27.

[20]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J].中华医学论坛报,2007-1-11~2007-1-25.

[21]刘子娜,张海涛.感染性休克与微循环[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14):8005-8009

[22]赵光举,卢中秋.脓毒症内皮细胞损伤与微循环障碍[J].临床急诊杂志,2012,13(1):8-11.

[23]Ikeda T,Funaba M.Altered function of murine mast ceils in response to 1ipopo1ysaccharide and peptidoglycan[J].Immunol Lett,2003,88(1):21―26.

[24] Wu x,Yoshida A,Sasano T,et a1.Histam ine production via m ast cellindependent induction of histidine decarboxylase in response to lipopolysaccharide and interleukin-1[J].Int Immunopharmacol,2004,4 (4):513―520.

[25] Han JY,Horie Y,Miura S,et pound Danshen injection improves endotoxin― induced microcircu1atory disturbance in rat mesentery [J].World J Gastroentero1,2007,13(26):3581-3591.

[26]Leskinen MJ,Heikkila HM ,Speer MY,et a1.M ast cell chym ase induces smooth muscle cell apoptosis by disrupting NF―kappaB-mediated survival signaling[J].Exp Cell Res,2006,312(8):1289一1298.

[27]Varadaradja1ou S,F6ger F,Thieblemont N.et a1.Toll―like receptor 2 (TLR2)and TLR4 differentially activate human mast ceils [J].Eur J Immunol,2003,33(4):899―906.

[28] 李春盛.关于脓毒症的几个问题[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6):323―328.

[29] Ikeda T,Funaba M .Altered function of murine mast ceils in response to ljpopolysaccharide and peptidoglycan[J].Immunol Lett,2003.88(1):21-26.

[30]P iccin A, M urphy WG, Sm ith OP. C irculating m icropa rtic les: pa thophysiology and clin ica l imp lica tions[J]. B lood R ev, 2007, 21: 157-171.

[31]庄海舟,张淑文.中药912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15:16―19.

[32]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 等. 注射复方丹参对狗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流量、股动脉及左心内压力的影响[J]. 医药工业1976 , 4: 16 。

[33] 陈齐红,郑瑞强,林华,等.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6):364-366.

[34] 归咏刚,柴艳芬,姚咏明. 脓毒症凝血功能紊乱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2009,47(1):62-64.

篇8

【关键词】 改善;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这个名词是1954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微循环会议上正式提出的。指微(细)动脉和微(细)静脉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

微循环发生障碍,可能导致人体器官功能低下,引起一系列疾病。由此可见,改善微循环至关重要。

常用的改善微循环障碍药物有以下几类。

1 血管保护药

1.1 2,5-二羟基苯磺酸钙 2,5-二羟基苯磺 酸钙-水合物,结构式如下:

Ca2+ HOSO2OHH2O 分子式:C12H10CaO10S2·H2O,分子量为436.4。该药作为一种微循环改善剂,1997年载入欧洲药典,1998年载入英国药典。

药理作用:2,5-二羟基苯磺酸钙通过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其抵抗力,增加血浆酶原活性物 质,活化淋巴循环系统,促进淋巴循环[1],降低血液和血浆粘稠度,纠正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血小板高聚性,进而预防血栓形成,提高红细胞柔韧性;还可抑制血管活性物质(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前列腺素)引起的微血管高渗透作用,促进基底膜胶原的合成,能减少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抑制醛糖转换酶,减少细胞内山梨醇的含量,降低山梨醇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从而起到保护微血管的作用[2]。

临床评价:该药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国内由西安利君制药厂生产,商品名为“多贝斯”、“羟苯磺酸钙胶囊”;进口商品名为“导升明”。

1.2 恩必普 该药为由芹菜和芹菜籽提取的有效物质-芹菜甲素的消旋体,属绿色植物性药品,主要成分为丁苯酞。该药可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明显改善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脑血流量,改善脑能量代谢、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该药临床上已用于轻、中度缺血型脑卒中的治疗。

1.3 递法明 递法明的主要成分有天然视紫质(rhodopsin)和类黄酮(flavonoid)。它能够改善微循环,具有抗炎、抗渗出、抗出血性的作用,其主要的药理作用分为几个方面:通过稳定毛细血管胶原纤维网增强毛细血管抗性, 维护血管正常的通透性, 改善微循环, 调节微血管血液流量;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作用, 抑制自由基对毛细血管的损害;加速视紫红质的再生速率,改善(夜)视力,减轻目眩,提高暗适应[3]。

1.4 虾青素(Astaxanthin) 虾青素是一种萜烯类不饱和化合物,是600多种类胡萝卜素中的一种。虾青素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增强免疫力,清除体内自由基,还可调整血流,改善微循环,减小冠状动脉和大动脉的血管壁的厚度,抑制动脉硬化[4]。

类似的越桔提取物产品还有深圳海王药业的眼之宝和四川剑南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视明宝等。

2 抗凝血药

临床常用的有肝素、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利用这些抗凝药物防治微循环障防治凝血因子的消耗,及时中止凝血过程的发动,阻止阻塞微循环血流的微血栓继续形成。

2.1 肝素抗凝作用分子机制 肝素的抗凝活性在于它能特异地与血浆中的抗凝血酶结合并使之激活,肝素与抗凝血酶复合物抑制凝血系统中除Ⅶ因子外的所有丝氨酸蛋白酶,包括凝血酶。肝素通过其肽链上的五聚糖与抗凝血酶结合,使后者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加快对Xa因子的抑制。

目前,上市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主要有依诺肝素、那屈肝素钙及达肝素钠等,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良好的抗血栓作用、高生物利用度、较少出血倾向等药理特性,使其在缺血性卒中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面得到广泛应用[5]。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和低分子肝素钠与肝素比较,安全性增加,临床上有逐步替代肝素的趋势[6]。

2.2 华法林抗凝机制 华法林可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以及抗凝血因子蛋白C和蛋白S的前体蛋白的修饰,从而阻断了凝血的过程。大规模临床试验发现:华法林能使血栓性卒中发生率减少68%(95%可信区间为50%~79%),明显优于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是使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中环氧化酶活性基团第529位丝氨酸乙酰化后失去活性,从而抑制血栓A2的生成[7]。

近年来,华法林对房颤患者血栓前状态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8]。

2.3 希美加群 新一代的凝血酶直接抑制剂(DTIs)中的第一个口服药物,它是美拉加群(melagatran)的前体药物,口服后,体内经生物转化成美拉加群起抗凝作用,其抗凝机制是通过与凝血酶活性位点结合抑制凝血酶[9,10]。

另外,还有凝血酶调制素[11],可抑制凝血酶,起到抗凝作用,改善微循环。

3 溶栓去纤药

严重的微循环障碍时,微血管中有微血栓形成,使微血管血流阻塞。因此,只有溶解这些微血栓才能使血流再通。

目前,针对血栓性疾病的防治已有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和溶血栓药。动脉血栓形成中血小板具有重要作用,应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波力维等可减少动脉血栓的发生;而静脉血栓形成主要为血液瘀滞和高凝,应使用抗凝血药如华法林、肝素[12]。

4 抗血小板药

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增强不仅使血液粘度增高,而且也可使血液凝固性增高,是冠心病、糖尿病以及缺血性脑病患者血液流变性障碍的重要成因。抗血小板药具有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功能,从而防止血栓形成、延长已活化的血小板生存期。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拉米非班等。

4.1 阿司匹林(aspirin)的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ASA)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多的抗血小板聚集药,它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第二阶段。阿司匹林作用的主要环节是通过与血小板的环氧化酶活性位点丝氨酸产生共价键性乙酰化而使该酶受到抑制,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通过环氧化酶途径转变为前列腺素环内过氧化物(PGG1,PGH2),进而减少血栓素A2的形成[13]。

4.2 双嘧达莫(dipyridamol) 的作用机制 双嘧达莫可抑制血小板的磷酸二酯酶,cAMP 降解减少,使cAMP水平升高;它还能抑制红细胞和血管内皮对腺苷的摄取和代谢,使血管内皮中腺苷水平增加,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抑制血小板聚集。另外,双嘧达莫还可刺激PGI2的合成,并抑制其降解。双嘧达莫进行脑卒中预防,可降低脑卒中发作和病死率,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增强其疗效[14] 。

4.3 依替巴肽(eptifibatide) 的作用机制 依替巴肽通过与血小板膜上GP Ⅱb/Ⅲa受体结合,占据了其上的结合位点,使血小板GP Ⅱb/Ⅲa受体不能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从而抑制了血小板聚集。由于依替巴肽阻滞了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途径,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强、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型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前等患者有改善预后的有利作用[15]。

4.4 拉米非班(lamifiban) 拉米非班是一个新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它通过抑制凝血因子I 和血小板相结合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具有作用显著、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作用。一些大型临床研究证实,拉米非班在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型心肌梗死等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16]。

4.5 氯吡格雷(clopidogrel) 化学结构类似于噻氯匹定(ticlopidine),仅在侧链上多一个羧甲基,通过阻断二磷酸腺苷(ADP) 受体而抑制血小板活性。氯吡格雷的活性代谢产物可选择性地、不可逆地与血小板膜表面一种嘌呤性二磷酸腺苷(ADP)受体(P-YAC)结合(减少ADP结合位点但不影响受体的亲和力),阻断ADP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cAMP依赖的、PGE1刺激的舒血管物质刺激磷酸蛋白(VASP)的磷酸化,抑制纤维蛋白原受体(GP Ⅱb/Ⅲa)活化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17]。

4.6 达美格雷(dazmegrel) 的作用机制 该药是TXA2合成酶抑制药,能选择性地抑制血小板TXA2合成酶,减少TXA2的生成,并且,由于底物PGG2和PGH2相对增多,也促进了内皮细胞合成PGI2,在理论上这是一类比较理想的抗血小板药。临床研究表明,该药仅能改善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而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和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无效,这可能与TSI抑制TXA2合成酶使底物PGH2在血小板中的累积有关,因为PGH2也能与TXA2/PGH2受体结合激活血小板[18]。

近年来随着血小板生理、生化功能的逐步阐明,许多新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将会不断出现,抗血小板药的研究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5 血管扩张药

血管扩张药有改善微循环作用。主要用于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周围神经病、视网膜病、眼底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5.1 钙拮抗剂(尼莫地平) 它属于5 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阻滞剂,其高脂溶性使其有很高的血脑屏障透过率。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中可能的作用机制[19]:(1)特异性地结合于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受体,减少钙离子内流,调节脑血管张力,扩张脑微血管,改善脑灌流。(2)特异性地结合于脑神经元细胞受体,抑制钙离子进入神经细胞,使衰退的脑神经元内的钙离子浓度恢复正常,改善脑细胞功能。

5.2 胰激肽原酶 又称血管舒缓素或胰激肽释放酶,商品名为“怡开”,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在生物体内以酶原形式存在。该药能使激肽原降解成激肽,激肽作用于血管的平滑肌,使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血流量。它还能激活纤溶酶,降低血粘度,预防血栓形成[20]。

5.3 氨利酮(分子式C10H9N3O) 别名:阿门利酮、氨力农、氨双吡酮、氨吡酮、氨基双吡酮、氨联吡啶酮、强心酮、Inocor、Wincoram、Win-40680,是一种选择性的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能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同样有效[21]。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和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促进微循环。

作用机制:本类药物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阻碍心肌细胞内的cAMP降解,高浓度的cAMP激活多种蛋白酶,使心肌膜上的钙通道开放,Ca2+内流,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是一种兼有舒张血管活性的强心药。

6 抗胆碱能药

目前, 抗胆碱能药物主要有东莨菪碱、盐酸苯环壬酯、邻甲苯海拉明、苯胺哌二酮、苄托品等。

6.1 东莨菪碱 能解除平滑肌痉挛, 扩张毛细血管, 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改善微循环[22]。

6.2 盐酸苯环壬酯片 盐酸苯环壬酯片(商品名:飞赛乐)是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制的抗胆碱一类新药,是预防晕车(船、飞机)等晕动病的第一个国家一类新药,有中枢抑制、抑制平滑肌的收缩及抑制腺体分泌作用。

7 中药制剂

7.1 地奥心血康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制开发出来的一种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天然药物,其活性成分为黄山药(Dioscorea panthaica)根茎的提取物, 其药源后来又扩大到穿龙薯蓣(D. nipponica)的根茎。地奥心血康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扩张冠脉血管和改善心肌缺血等功效,地奥心血康的活性物质基础为甾体皂苷, 这也是原料药材黄山药和穿龙薯蓣的主要化学成分,将其水解后所得苷元也是作为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原料。地奥心血康还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清除氧自由基等药理作用[23]。

7.2 复方丹参滴丸 由丹参、三七、冰片经过科学方法提取其有效成分(丹参素、三七皂苷) 而制成的具有高分散度和易吸收的新型制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提高机体抗缺氧能力、扩张外周血管而降压的作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改善心肌微循环,缓解心肌缺血,此外,还能激活纤维酶原,促进纤维蛋白转化为裂解产物,产生纤溶作用,从而促进血栓溶解[24]。

转贴于

原广平[25]通过糖尿病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变化,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糖尿病患者微循环障碍的疗效,得出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是治疗老年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有效辅助药物。

7.3 川芎嗪 川芎嗪有以下主要作用[26]:(1)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2)增加纤溶活性,降低血粘度;(3)抑制脑缺血时体内血小板激活,纠正血循环中TXB2、巨细胞旁外侧核和脑脊液中Dyn的平衡失调;(4)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5)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耗氧量。

7.4 黄芪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可扩张冠状动脉,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并使血压下降、外周阻力及室壁张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改善心肌缺血,同时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此外,还有抑制心脏重塑作用。黄芪还可以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物(MDA)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 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稳定细胞膜及超微结构, 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粘附, 抗血小板聚集, 降低纤维蛋白质及全血比粘度[27]。

7.5 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 主要由红参、附片的有效成分组成。研究表明[28],SF对可引起微动脉管径扩大,毛细血管交叉网点数增加,血流速度加快;对肾上腺素或内毒素造模所致的外周微循环障碍也有类似作用,且作用更强。

7.6 四逆汤 四逆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可阻止动脉血压降低、控制红细胞的流速,明显地抑制白细胞溢出小静脉,而不影响心率和动脉的直径,能很好地改善内毒素引起的肠系膜微循环障碍[29]。

还有文献[30]报道了Gamazumi(一种荚莲属植物)的粗提物(GCE)可抑制氧化和高血糖。它可能还能抑制糖尿病的并发症,另外,GCE可抑制血浆葡萄糖和胆固醇总量的增加。

其他如丹参、脉络宁和葛根素注射液等都有良好的疗效。临床常用的血栓通注射液为三七提取物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具有活血祛瘀、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作用。另外,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生产的益脉康(灯盏细辛)片也具有类似疗效。

近年来随着对微循环障碍的深入研究,许多新型的用于改善微循环障碍的药物将会不断出现,改善微循环障碍药物的研究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杨金奎,袁申元,冯鲁中,等.羟苯磺酸钙对血液流变及血栓形成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微循环,2003,7(1):20-23.

2 李丽疆,宋汉君,李雅江,等.2,5 二羟基苯磺酸钙治疗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的临床探讨.黑龙江医药科学,2000,23(5):22.

3 黄燕然,王立,沈慧莲.花青苷(递法明)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研究.临床眼科杂志,2005,13(2):171-172.

4 Ghazi Hussein, Ushio Sankawa, Hirozo Goto, et al.Astaxanthin, a carotenoid with pot ential in human health and nutrition.J Nat Prod, 2006,69:443-449.

5 叶妮,张临洪.低分子量肝素的药理作用及其在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应用.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1,9:45.

6 孙盘丽,贾合磊,张凤英,等.低分子肝素钙和普通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4,7(10):985-986.

7 黄瑛.血栓前状态与心房颤动.继续医学教育,2005,19(6):54-57.

8 李江,沈玉祥.慢性心房颤动血栓前状态及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02,23:363.

9 Gustafasson D, Nystrom JE, Bredberg U, et al.The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 melagatran and its oral prodrug H 376/95:intestinal absorption properties, biochemical and pharmcodynamic effects. Thromb Res, 2001,101:171-181.

10 Nutescu EA, Wittkowsky AK.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s for anticoagulation . Ann Pharmacother, 2004,38:99-109.

11 M Shiraishi, T Oshiro, K Taira,et al.Human thrombomodulin improves the microcirculation of the xeno-perfused porcine liver. 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 2001,33:719-720.

12 李家增.血栓形成机制.临床内科杂志,2004,21(12):793-795.

13 郭咏梅,刘秀娥,李光来.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研究.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3,12(1):13-15.

14 秋兆忠.血小板与缺血性脑卒中及抗血小板药物作用评价.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0):652-655.

15 黄震华.新型抗血小板药物Eptifibatide.中国新药杂志,2000,9 (12):820-823.

16 黄震华.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拉米非班.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20(3):211-213.

17 倪唤春,范维琥.抗血小板新药—氯吡格雷.中国新药杂志,2001,10(12):888- 891.

18 Fiddler GI, Lumley P. Preliminary clinical studies with thromboxane synthase inhibitors and thromboxane receptor blockers. Circulation,1990,81[Suppl 1]:I69-78.

19 沈树红,王少石,朱鑫璞,等.钙拮抗剂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脑血流及脑微循环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5,9(13):44-45.

20 傅汉菁,袁申元.胰激肽原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 (11):698-700.

21 Shigeru Ichioka MD, Takashi Nakatsuka MD, Yuko Sato MD, et al. Amrinone, a selective phosphodiesterase Ⅲ inhibitor,Improves microcirculation and flap survival: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prostaglandin E1. 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 1998,75:42-48.

22 黄敏容.东莨菪碱的不同给药方法在抢救急性肺损伤时的效果比较.广西医学,2005,27 (12):1995-1996.

23 陈洪超,付铁军,刘忠荣,等.地奥心血康中的两个新甾体皂苷.化学学报,2005,63 (9):869-872.

24 彭玲.复方丹参滴丸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6):382-383.

25 原广平.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糖尿病人甲襞微循环的影响.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2,7(2):162-163.

26 韩建香,孙向红,宫丽莉,等.川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进展.齐鲁医学杂志,2005,20(4):375-376.

27 蔡琴,马会军,周建生.黄芪注射液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作用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05,34(7):860-861.

28 杨芳炬,郑有顺,李东晓,等.参附注射液的微循环作用研究.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3,20(1):91-94.

篇9

关键词:心肾综合征;真武汤;肾微循环;肾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1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01-0027-03

The Influence of Zhenwu Decoction on Renal Microcirculation and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diorenal Syndrome

Ouyang Qiufang,Huang Ziyang,You Tao,et alThe Second Affiliated People’s Hospital,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Zhenwu decoction (ZWD) on renal microcirculation and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pts) with cardiorenal syndrome (CRS).Methods Eighty pts with C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n=40) treated with ZWD an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and the control group (n=40)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lone.Twenty healthy individuals were as normal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syndrome scores were observed.The levels of blood urea nitrogen (BUN),serum creatinin (Scr),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nal microcirculation was evaluated by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All indic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clinical symptoms and TCM syndrome sco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85.0% and 95.0%,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60.0% and 25.0%,respectively).Serum levels of BUN,Scr,and BNP were obviously higher before treatment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cardiorenal syndrome;Zhenwu decoction;renal microcirculation;renal function

心肾交集疾病是近年来较为引人关注的临床医学问题之一。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心脏或肾脏对另一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补偿时,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加速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和衰竭。该类患者临床多见而且缺少规范的治疗方法[1]。真武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温补心肾、益气行水之功效。本文通过超声造影评估心肾综合征患者肾微循环灌注情况,并用真武汤干预,旨在探讨真武汤对心肾综合征患者肾微循环及肾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照美国ACC/AHA心衰分级新指南及肾功能不全标准[2],选择符合新指南中C级~D级,且血肌酐(Scr)133 μmol/L~442 μmol/L患者。选择2008年1月―2011年5月我院住院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83例,男51例,女32例,年龄47岁~78岁(59.5岁±9.6岁)。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最终共有80例患者完成观察,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3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各种心律失常11例,风湿性心瓣膜病9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肺源性心脏病3例,主动脉瓣四叶瓣畸1例,酒精中毒性心肌病1例。排除标准:高血钾(>5.5 mmol /L);双侧肾动脉狭窄或单侧肾动脉狭窄伴孤立肾;妊娠哺乳期妇女;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过敏者。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心功能分级及肾功能不全分级差异具有可比性。另选20名同期来我院体检者为健康组,皆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西药治疗,酌情选用苯那普利、呋塞米、美托洛尔、螺内酯、地高辛或毛花苷-C(西地兰);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纠正心律失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真武汤颗粒(院内制剂,10 g。处方:熟附子6 g,茯苓9 g,白芍9 g,白术6 g,生姜9 g),每日1包,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

1.3 观察方法

1.3.1 临床观察项目 治疗前后采用积分法观察主要中医临床症候变化情况。按症状轻重分为四级。0分:无症状;2分:偶有症状但不明显,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4分:症状较为常见,轻度影响日常工作生活;6分:症状严重,频繁出现,且影响工作及生活。根据心肾阳虚或阳虚水泛证候:腰酸乏力;畏寒怕冷;尿少水肿;胸闷、胸痛、心悸、气短、气急;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迟或结代;腰酸膝冷。

1.3.2 实验室检查项目 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浆B型钠尿肽(BNP)。健康组于体检当日取血检测其血浆Scr、BUN及BNP。

1.3.3 超声造影 患者左侧卧位,观察右侧肾脏。先用彩色超声诊断仪(Esaote My Lab90型)对肾脏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获得肾脏长轴满意图像后进入超声造影模式。经肘静脉注入SonoVue(Bracco,Italy)造影剂1.2 mL,尾随5 mL生理盐水快速冲洗管道。分别观察右肾实质造影效果和持续时间的变化。并以近场右肾皮质的中极近被膜区为感兴趣区,应用仪器内置的声学定量时间强度分析软件获得肾脏皮质灌注时间-强度拟和曲线相关造影参数,包括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 )、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intensity,TP)、峰值强度减半时间(time to half of peak intensity,HPT)。

1.3.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而未达到Ⅰ级,症状基本消失;水肿全部消退;每日尿量>1 500 mL。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症状有所改善;水肿大部分消退,但胫前部及踝部有凹陷性水肿;每日尿量400 mL~1 500 mL。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水肿消退不明显甚至加重;每日尿量

1.3.5 中医证候疗效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显效:治疗后证候疗效率≥70%;有效:治疗后证候疗效率≥3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疗效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两两比较方差齐性时采用LSD检验,方差不齐性时则采用Dunnett’sT3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对尿量的影响 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尿量增加(905.5 mL/24 h±356.9 mL/24 h vs 1 243.8 mL/24 h±414.4 mL/24 h,P

2.3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2)

2.4 两组血Scr、BUN、BNP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浆Scr、BUN、BN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而两组间治疗前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各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2.5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量化参数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PI低于健康组,而两组间治疗前PI、TP、H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I上升,TP、HPT缩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PI、TP、HPT改善情况明显大于对照组。详见表4。

3 讨 论

肾脏是一个血流丰富的器官,占心输出量的 20%~25%,其中 94%供给肾皮质,约 5%供应外髓,其余不到1%供应内髓。肾血流两次通过毛细血管网,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发出,于肾内分出段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管周毛细血管网,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叶间静脉,肾静脉回右房。慢性肾病时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导致毛细血管床数量减少,肾皮质血流灌注降低。心衰时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一氧化氮与活性氧的平衡破坏、内皮功能紊乱等因素,均可导致肾内血管收缩,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炎症反应而造成肾微循环灌注减少。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是一种超声新技术,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不进入血管外间质,不受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转运的影响,可真实反映肾脏血流微循环灌注情况[4]。根据组织声学强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建立的时间-强度曲线与血流变化有良好相关性[5,6]。量化参数中峰值强度指造影剂在局部切面增强最显著的强度,反映单位时间造影剂到达此切面的最大剂量,与肾实质的血流量成线性相关。达峰时间是指造影剂开始进入组织到增强达到最大强度的时间,可反映造影剂进入组织的灌注速度。峰值强度减半时间代表微泡的廓清速率,与肾毛细血管血流阻力相关,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减慢,血流淤滞在毛细血管床,微泡廓清速率减慢,峰值强度减半时间延长。苗立英等[7]通过造影研究了弥漫性肾病患者的肾血流改变情况,发现肾实质增强速度较正常肾慢,且峰值强度低,造影剂廓清时间长。谢晋国等[8]制作犬急性心功能不全模型后,进行肾超声造影检查,发现肾实质微血管血流量、微血管血流速度显著下降,肾皮质比髓质更明显。另有研究报道,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真武汤及抵挡汤,可提高心肾综合征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9],改善心肾功能。而本研究发现,CRS患者肾循环灌注减少,峰值强度降低,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减半时间延长,而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真武汤治疗,可改善肾微循环及肾功能,减轻水肿症状。

真武汤是温阳行气活血利水经方,由熟附子、茯苓、白术、白芍、生姜组成。方中附子温肾壮阳,化气利水,为君药;茯苓甘温健脾利水,生姜辛温发散水气,此二味协君药以温阳散寒,化气行水,为臣药;白术苦甘而温,健脾燥湿;白芍养血和阴,柔肝止痛,利小便并监制附子之温燥,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肾健脾,化气利水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不仅具有强心、升压、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而且具有抗炎、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白术对肠管活动有双向调节作用:当肠管兴奋时呈抑制作用,而肠管抑制时则呈兴奋作用,还有保肝、利胆、利尿、抗血凝等;茯苓提取物有利尿、镇静、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白芍能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其主要成分芍药苷还有很好的解痉作用;而生姜提取物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黏膜,镇痛,镇吐,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

本研究发现,真武汤对CRS肾微循环灌注、水肿、尿量改善情况有独特优势。而目前,利尿剂抵抗是现代医学心力衰竭治疗所面临的困境,对这种患者往往需要利尿剂更积极的强化治疗,但是大剂量利尿剂与病死率呈正相关。“血不利则为水”,从中医理论出发,以温阳、活血、利水为法治,通过温阳,增强机体功能活动的动力;活血,改善血流郁滞、阻遏的状态从而达到利水的目的,为利尿剂抵抗的治疗带来一个全新视角[10]。另外,西药作为单分子药物,采用的是单靶点的拮抗性治疗模式,因其靶标精确,西药在治疗单一靶点的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对这种多靶点、复杂网络疾病(如CRS)的治疗却存在明显不足,而中医方剂一般由多味中药组成,各药物通过君、臣、佐、使配伍组合,采用多靶点、多环节、多层次的整体性调节方式,心肾同治,标本兼顾,为中药防病CRS提供了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 Mahapatra HS,Lalmalsawma R,Singh NP,et al.Cardiorenal syndrome[J].Iran J Kidney Dis,2009,3(2):61-70.

[2] 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85-1395.

[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168.

[4] Tsuruoka K,Yasuda T,Koitabashi K,et al.Evaluation of renal microcirculation by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with Sonazoid as a contrast agent[J].Int Heart J,2010,51(3):176-182.

[5] Ouyang Qiufang,Chen Liwu,Zhao Hongjia,et al.Detecting the metastasis of lymph nodes and predicting aggressivenes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rcinomas[J].J Ultrasound Med,2010,29:343-352.

[6] 欧阳秋芳,赵红佳,谢良地,等.腋窝淋巴结超声造影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0,37(4):184-188.

[7] 苗立英,秦达,王金锐,等.超声造影对弥漫性肾病肾血流灌注的评价[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7,4(2):98-101.

[8] 谢晋国,欧阳平,曾平,等.超声造影评价急性心功能不全肾血流改变的实验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7,16(2):167-170.

[9] 杨晓嫒,曲黎,曹广顺.温阳化饮通络法治疗心肾综合征31例[J]. 陕西中医,2007,28(6):659-660.

[10] 夏惠英.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3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0):920.

篇10

【摘要】 目的 探讨凯时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凯时注射液,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凯时注射液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凯时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凯时 血液流变学 甲襞微循环

The effects of alprostadil injection to hemorheology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nail fold microcirculation on the patient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lprostadil injection to hemorheology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nail fold microcirculation on the patient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80 patient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pided into the treated group and the check group, the treate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lprostadil injection,and the check group with the Compound Danshen injection、low-molecular-weight dextran.Collect the result of hemorheology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nail fold microcirculation in anterior circulation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Results The treated group’s result was better than the check group.Conclusion Alprostadil injection can improve hemorheology and microcirculation on the patient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Key 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lprostadil hemorheology nail fold microcirculation

凯时注射液是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前列地尔注射液的商品名,因其含有脂微球,故具有易于分布到受损血管部位的靶向作用,能够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动脉闭塞症,微小血管循环障碍。因其对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有一定的作用,故本文从此角度研究凯时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塞中的作用,为拓展凯时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年龄52~72岁,平均63±8.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凯时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复方丹参液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2~70岁,平均60±7.4岁;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5~74岁,平均61±6.9岁,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构成、发病及治疗时间、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依据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1],并经头颅MRI、CT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塞。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凯时注射液(产地: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药批号2134F)20μ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16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所有观察对象治疗前停用其他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及扩血管药物。两组疗程均为15天。

1.4 观察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5天后测定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检测仪为普利生集团生产的LBY-N6A型旋转式血液粘度计,甲襞微循环用无锡医疗光学仪器厂生产的XG-8C型多部位多功能彩色血循环检测仪测定,田氏加权积分法[2]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 组间及组内各项指标均用x±s表示,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检查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下降,尤以全血低切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最为明显,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各项指标稍有好转,但除全血高切粘度外其余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注:治疗前后比较*P

2.2 两组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变化 治疗组治疗后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流态等均显著改善,总积分值下降。对照组治疗后稍有好转,除流态外其余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