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消费税范文
时间:2023-03-31 07:4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品油消费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成品油消费税采取从量定额方式征收,也就是采取定额税率征收,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
第一,成品油消费税采取从量定额方式征收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成品油消费税采取从量定额征收方式,消耗资源多的人多纳税,消耗资源少的人少纳税,有利于培养纳税人节约能源、珍惜资源的意识,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成品油消费税采取从量定额方式征收符合成品油自身特点。消费税征收方式具有灵活性,既可以从价征收,也可以从量征收,可以依据征税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征收方式;既可以采取对消费品制定单位税额,依据消费品的销售数量实行从量定额的征收方式,也可以采取指定比例税率,依消费品价格实行从价定率的征收方式。一般来讲,对于供求状况不稳定、同质产品价格差异较大、计量单位不规范的消费品按从价定率方式征收,对于供求基本平衡、同质产品价格差异不大、计量单位规范的消费品按从量定额方式征收,成品油就具有同质产品价格差异不大、计量单位规范的特点。
第三,成品油消费税采取从量定额方式征收易于征收管理。消费税的特点之一是在生产(进口)环节一次性征收,这一环节如果漏征税款,就难以在以后环节弥补,因此,管理重点是对税基的管理。税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消费品数量,另一方面是消费品销售收入。相对来讲,对数量的监控比较直观、简单、容易实现,而对销售收入的监控则比较间接、复杂。个别偷逃税款的纳税人易采取压低出厂价格等方式缩小税基,从而减轻成品油消费税负担。采取从量定额征收方式,监控对象是成品油数量,易于征收管理。
第四,成品油消费税采取从量定额方式征收符合国际惯例。对成品油消费税(或燃油税、矿物油税等类似税种)采取从量定额的征收方式,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如欧盟国家矿物油税、美国燃油税、日本汽油税、韩国交通税和特别消费税等,均采用从量定额征收方式。
第五,成品油消费税采取从量定额方式征收不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税收收入稳定。由于成品油消费税采取从量定额征收方式,计税依据是成品油的销售数量。因此,成品油消费税税源稳定,不受成品油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篇2
《通知》规定:“国内成品油出厂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和适当利润确定。”让我们来解析这句话,成品油含税价格=(原油价格+加工成本)+适当利润+税金,其中:油企负担生产成本(原油成本及加工成本)和获得国家规定的“适当利润”。《管理办法》第六条描述原油价格为“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第七条对“适当利润”作了描述:“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高于100美元时)计算成品油价格。”汽柴油税金占零售价格比分别为29%和26%,从发展中国家来看,该税价比水平明显偏高。美国汽柴油税价比约为12%,这也是为何美国要比中国市场汽柴油零售价格低的原因,实际上剔除税的因素后我国汽柴油价格要略低于美国。由此可见,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减税。
目前,我国对汽柴油主要征收消费税和城建及教育附加费等税费,其中:增值从价征收,税率为17%,消费税从量征收,汽柴油消费税每升分别为1元和0.8元,城建及教育附加费费率为流转税额的10%。由于增值税和城建教育附加费是广泛征收的税费,具有普适性,一般不宜调整,因此,这3项税费的关键点和最具弹性及可操作性的就是消费税,我国现行成品油消费税的规定也是始于成品油价税费改革,《通知》规定:“成品油消费税属于中央税,纳税环节在生产环节,计征方式实行从量定额计征,价内征收。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由0.2元提高至1元,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1元提高至0.8元,其他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由于成品油消费税同时作为城建及教育附加费和增值税的税基,因此,消费税对油价的影响额要超过它表面的增收率,也就是说,消费税额的增减变化对最终油价的影响很大。
消费税作为流转税的主体税种,不仅可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还可以调节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它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税种,目前被120多个国家或地区所征收。对燃油征收消费税也为世界多国所采用,成为调节燃油消费的重要手段,但这些国家征收燃油消费税大多是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政府根据油价的涨跌适时调整征收率。如:上一个油价高涨时期——2008年,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多国就调减了燃油消费税;香港也在此时期全免了柴油消费税;印度2008年6月4日上调汽油、柴油及燃气价格,同时降低汽油和柴油的消费税。随着2012年以来又一波油价高企,多国酝酿通过减税来抑制油价过快。2011年10月,巴西将汽油“经济领域干预税”由每升0.230雷亚尔下调至0.192雷亚尔,以稳定物价、抑制通胀。巴西财政部估计,这项政策在2011年内导致税收减少约2770万美元。
消减成品油消费税正切合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两会报告多次强调:将重点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超11.7万亿元,增长12.8%,面对一直高速增长的财税收入,社会各界积极呼吁:“减税重在落实,进行实质性减税。”消减成品油消费税将是对此政策的有力贯彻落实。
从国家征收成品油消费税固定用途来看,也有必要减少此项税收。《通知》规定“成品油新增税收收入的分配”:新增成品油消费税连同由此相应增加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具有专项用途,不作为经常性财政收入,不计入现有与支出挂钩项目的测算基数,除由中央本级安排的替代航道养护费等支出外,其余全部由中央财政通过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分配给地方。对于转移支付社会公众普遍认为,转移支付中一般转移支付应该减少,特别是转项转移支付应该取消,这不仅可以“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情况”,又解决了减税的问题。在油价较低时期,为节约能源和调节消费,对成品油征收较高税费是合理的,但在高油价时期,对成品油减税则是明智的选择。减税虽然会影响政府的税费收入,但保持国内油价相对稳定,对于抑制通胀、减轻民众和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篇3
国务院了《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路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同时,将价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即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7元,即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相应提高。国务院同时决定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成品油价格。2009年1月1日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方案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水平不提高。
《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的,却是历经14年曲折反复权衡和博弈的成果。“谁都知道开征燃油税对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体现社会公平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这么多年来一直因利益纷争而徘徊不前。”国家信息中心能源专家牛犁对记者表示。燃油税改革方案看似小小的税负变动,却关乎中央和地方、财税部门和交通部门、政府和公民等等不同主体之间复杂的利益调整。
各方“妥协”的方案
从1994年提出燃油税,到2008年“大功告成”,实在是一路辛苦。14年里,交通部、财政部、国税总局等多次提出要“择机”推出燃油税,但几乎是“年年议,年年等”,燃油税的故事已经成为“狼来了”的现实版本,开始还有些热切期望,随着一次次不了了之,人们的热情也一降再降。
“如果没有此次国际油价的大跳水,这一次动真格推出燃油税改革方案也是不可能的。”牛犁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从2008年10月中旬开始,关于燃油税费改革的声音越来越多。与燃油税改革关系最为紧密的交通部,就将按惯例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提前到了11月中旬,紧急讨论燃油税改革涉及到的利益调整方案。
2008年11月20日,发改委网站发出了一则重要短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就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适当降低成品油价格,同步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撤销政府还贷二级以下公路收费站点,实施燃油税费改革等问题,听取地方政府和价格、财政、交通部门意见。”
一位与会的发改委官员后来对记者表示,“此前燃油税改革方案早就有了草案,(发改委)能源所也受委托做了几套方案,但是直到11月底也没能统一定下来。”
就在11月25日,燃油税推出前夕,财政部网站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下称《条例》),规定汽油和柴油消费税保持不变,修订后的《条例》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可是此次“燃油税”改革方案最终还是通过“消费税”来实现。“短短两周里如此调整,确实让人不能完全理解。”上海财经大学财税专家胡怡建表示看不懂。
“燃油税”后遗症
“方案中只提到了燃油消费税提高幅度,但是关于成品油价格调整只字未提,只是说总量不提高,接下来到底成品油价格部分降还是不降,明显存疑。”牛犁表达了他的疑惑。
有不愿意具名的能源专家对记者表示,中国的燃油税确实比欧洲甚至美国都要低,但问题是油价部分仍然要远远高于美国与欧洲。根据国内大宗商品贸易商息旺能源的最新数据,按照12月4日新加坡汽油价格34.77美元/桶计算,包括运费、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在内,汽油进口完税价为2905元/吨,与国内珠三角地区国1193号汽油的6450元/吨相比较,目前进口汽油利润为每吨3545元。
篇4
从基础油到成品油,汉地走了6年。在6年间,汉地集团自主研发并推出HYDROPURE氢纯TM精制技术基础油,成为BP、壳牌、福斯、道达尔、中石化、中石油、壳牌统一、三菱集团等全球知名品牌的长期合作伙伴。
事实上,汉地作为基础油的存在,只在油领域被企业熟悉,除此之外并不为消费者所熟悉。消费者知道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包括壳牌、道达尔,而成品油中90%的汉地基础油却只能是合作伙伴的身份。
汉地的身份颇像汽车圈里的OEM(代工生产)的角色,而OBM(工厂经营自有品牌)却以光鲜亮丽的角色赚取大多数的利润。汉地此次转型,从基础油到成品油的角色转变,意图脱掉为他人作嫁衣的角色,而成为主角。
不过虽然汉地的经销商以激情澎湃的热忱表达了对汉地的信心,强烈到油非汉地不可。依然不能否认品牌影响力的问题,脱去壳牌和道达尔的外衣,汉地“一无所有”。
那么汉地经销商的底气来自哪里呢?这源于汉地新品的价格,一个直言不讳的西安经销商在细细列举了其他品牌的油与汉地的价格区别。但汉地从基础油到成品油,想得到的并不仅仅是价格的类比。汉地集团董事局主席吴汉陵先生明确表示:汉地油要扎根中国,布局全球,致力于打造高端产业链及世界知名油品牌。既然汉地以全球作为标杆,如果仅仅靠价格占领市场,那能维持多久?
依照目前汉地的市场销售策略,汉地应该是依托经销商进行市场覆盖,兼有线上销售策略。不过汉地也承认,在快销领域经销商为王,主要原因是经销商以“地头蛇”的优势,能帮助产品快速攻城掠地,而弊端在于不长久,没有品牌影力的支撑,与经销商的联姻注定很脆弱。
然而市场的现状让汉地的转型蒙上了一层阴影。首先,中国油市场正在遭遇“新常态”带来的巨大挑战。作为经济晴雨表的油行业,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换档降速”,已经开始步入低速增长期。有数据表明,2014年全国油脂市场消费量约760万吨,与2013年持平。
篇5
1关于新增税目
(1)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税目。
(2)取消汽油、柴油税目,增列成品油税目。汽油、柴油改为成品油税目下的子目。另外新增石脑油、溶剂油、油、燃料油、航空煤油五个子目。
2关于调整税目税率
(1)调整小汽车税目税率。取消小汽车税目下的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子目。在小汽车税目下分设乘用车、中轻型商用客车子目。
(2)调整摩托车税率。将摩托车税率改为按排量分档设置。
(3)调整汽车轮胎税率。将汽车轮胎10%的税率下调到3%。
(4)调整白酒税率。
3关于以自产石脑油用于本企业连续生产的纳税问题
生产企业将自产石脑油用于本企业连续生产汽油等应税消费品的,不缴纳消费税;用于连续生产乙烯等非应税消费品或其他方面的,于移送使用时缴纳消费税。
4关于已纳税款的扣除
下列应纳税消费品准予从消费税应纳税额中扣除原料已纳的消费税税款:
(1)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杆头、杆身和握把为原料生产的高尔夫球杆。
(2)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木制一次性筷子为原料生产的木制一次性筷子。
(3)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实木地板为原料生产的实木地板。
(4)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石脑油为原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
(5)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油为原料生产的油。
5关于减税、免税
(1)石脑油、溶剂油、油、燃料油暂按应纳税额的30%征收消费税;航空煤油暂缓征收消费税。
(2)子午线轮胎免征消费税。
新的消费税新增了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两个税目。同时调整了对石油制品的征税方式。取消了汽油、柴油税目,增列成品油税目。除此之外还调整了小汽车税目和摩托车税目的税率。首先我们来看看取消汽油和柴油税目,新增成品油税目这一项。这次调整税目后,实际是对航空煤油、石脑油、溶剂油、油、燃料油开始征收消费税,即扩大了石油制品的消费税征收范围。另外,上述新增的某些油品与汽油、柴油具有一定的替代性,部分质量好的产品还可以直接作为汽油、柴油使用,在实际征管中,存在个别企业通过混淆产品名称等进行逃税的问题。所以该项调整控制了能源消耗并调控了消费结构,同时扩大了消费税对石油产品的调控力度。这是国家在正式的燃油税出台以前应对国际油价上涨以及为未来经济发展节约并储备石油资源的有效措施。
新增的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征收5%消费税的规定,也从刚一颁布便发挥了市场导向的作用。由于市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排斥木制一次性筷子,于是有效获取和利用木材资源,成为了生产企业研究的重点。幸存的少数企业也必定会节约资源,积极开发环保型的新产品。就目前形式看来,该行业已经出现了木制一次性筷子的替代品———竹筷。由于竹子具有生产周期短,可回收利用,生产成本低的特点,所以一次性竹筷前景辉煌。新增的该条消费税目充分发挥了市场导向作用。促使企业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至于新增的对实木地板征收5%消费税的规定,也响应了中央创建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号召。实木地板是由优质的天然林木材制成的。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木材资源,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平衡,应该控制性砍伐木材,通过增收消费税来调节,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建立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引导和控制实木地板的生产和消费。但是该项改革将实木复合地板也纳入了征税范围之内。其实无论是多层或是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其表层板皆采用天然林材,其厚度为地板厚度的1/50—1/6,而其它均采用速生材约49/50—5/6,也就是说天然林材在地板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仅占全部用材的2%—16%,而极大部分材料采用速生材。这样既保证地板材也解决了成熟的速生林使用,又解决了林场工人的就业。同时实木复合地板性价比合理,深受中低收入的消费者青睐,又受欧美国际市场欢迎。
篇6
具体来说,下调关税税率首先会表现为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其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对经济发展既会带来有利作用,又会产生消极影响。笔者认为,此次降低税率,就有利作用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部分商品降税,促进能源结构改善。虽然我国目前成品油进口量有限,但并不能因此小看此次税率调整的意义。成品油进口关税的下调将会起到调整能源结构的作用,意义深远。我国进口轻质油少,重质油多,能源结构存在突出问题,下调成品油关税,将有效改变当前不合理的能源结构。
2.降低原材料价格,减轻输入型通胀压力。进口关税的大幅下降,将使得成品油进口成本降低,从而使得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压力减缓,同时,降低关税促进贸易顺差减少,可使外汇储备增加减缓,减轻央行被动发行货币的压力,这也有利于缓解通胀。国际能源署前不久宣布将释放6000万桶的储备原油,这显示出西方国家降低油价的迫切心理,未来全球油价松动的可能性增加,有利于缓解我国通胀局面。
3.满足内需,促进内部需求与内部供给的平衡。目前,我国内部需求在品种上呈现出多样化、数量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就使得在一些商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对成品油进口关税的下调,不仅会使国内成品油供应更加宽松,进一步冲击销售市场,同时由于国内成品油主要来自于中石油、中石化,未来也不排除其降价的可能性。下调进口关税税率,对于稳定油价具有重要意义,显现出国家保障成品油供应平衡的决心和态度。降低进口关税,可以有效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是让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回归国内的重要手段。在增加内需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例如成品油进口关税大幅下降,能使国内成品油价格下降或趋于稳定,有利于促进汽车消费,从而带动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另外还可以增加就业,在维持社会安定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降低国内企业成本,提升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次我国下调进口关税税率以原材料和能源为主,这就大大降低了国内制造业的成本,使得国内生产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成品油税率的调整,将会波及到其他相关行业。专家认为,航空、物流等行业直接受益。2010年1月,中国航空煤油进口关税从1%增加到6%,导致航空煤油进口成本增加。而这次下调为零,对航空业而言,直接降低了其成本。另外,航空煤油进口关税是一个基础,增值税、消费税等其他税种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随着航空煤油关税的下调,增值税、消费税也会调整,经过乘数效应的放大,航空业运营成本将大大降低。
5.减少贸易顺差,促进对外贸易平衡。根据海关的统计,7月份中国外贸出口规模刷新历史纪录,达到1751.3亿美元,贸易顺差达314.8亿美元。而在美债信用评级下调、经济复苏乏力以及为应对当前危机而可能提前释放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下,美元可能长期持续贬值,美元资产严重“缩水”。所以,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缩小贸易顺差。而下调进口关税税率,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进口,从而缩小贸易顺差。此次下调表明了中国在降低关税方面的态度。成品油只是一系列进口关税下调的开始,据报道,化妆品、高档奢侈品等进口关税在下半年都会陆陆续续地作出调整。降低进口关税是中国外汇储备战略调整的需要。
众所周知,关税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带来这些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笔者认为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1.对高能源消耗产业的变相鼓励。这次对进口关税的调整政策中,对成品油和原材料的进口关税下调力度加大,这使得原材料的价格下降,原先在高成本下不得不寻找绿色能源替代品的企业,又可以继续走回以前的高能源消耗的路子,不利于发展绿色经济。
2.成品油关税下调,也对部分行业造成一定冲击,例如炼油业。其中,作为燃油替代品的甲苯和二甲苯的生产企业,因成品油关税下调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而下调纺织品的进口关税使得纺织品进口增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纺织行业造成冲击。
从下调奢侈品关税的预测来分析,一般来说,下调进口关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把经常出国买名牌的消费者的购买力留在国内市场,以便刺激内需,其得益者是内地的百货零售公司及国外名牌公司。但是这样一来,国产名牌就会受到冲击,影响国产名牌公司的长远发展,导致它们很难成长为国际名牌。
3.对通胀的缓解效果不太明显。拿油价来说,今年以来我国石油价格一路狂涨,尽管政府有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下放定价权和下调进口关税,但是措施对于缓解通胀的效果令人质疑:一是我国成品油进口量和庞大的原油进口量相比根本不起眼。2010年,中国进口原油达到创纪录的2.393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55%。与此同时,我国成品油进口只有3688万吨。不少专家认为,这样的进口量不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实质影响,国内通胀形势和此次进口税率的调整联系并不密切。二是由于当前我国成品油市场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当中,市场几乎被两大石油巨头全部垄断,在此基础上,消费者由于缺乏选择权,很难以对成品油定价形成有效的制约。
对于关税这把“双刃剑”,要想最大化发挥其积极效应,就必须将降低进口关税的利益传递到终端消费商品价格上,让广大消费者受益。在这次进口关税税率调整的政策中,成品油进口关税的下调幅度相当大,这部分进口关税下降带来的利益不应让油企吞掉。只有把国家减少的这部分关税收益让渡给消费者而不是被垄断企业独占,才能真正使国家的政策发挥利国利民的作用。
篇7
在随后公布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2008年12月19日和2009年1月15日,发改委接连两次下调成品油价格,这样一来,汽柴油每升的价格就下调了1元左右。前段时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回落,近日来虽有波动,但由于改革了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调整事实上还存在一定空间。通过燃油税改革进一步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必然,而且早在2007年发改委就曾宣布采用“原油成本定价法”――以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地原油价格的平均值为基准,再加上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以及国内关税、成品油流通费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但时值国际油价的暴涨和国内CPI高企,延缓了改革的步伐。
能源的价格形成体制应该能反映其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成本因素,如今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国内油价还保持在每吨出厂价6480元,调价的呼声日高。
定价机制的长期扭曲,造成了诸如2007年炼油企业巨亏和加油站“油荒”等情况的发生,虽然随着油价的下跌上述现象得到缓解。但由于国际原油未来的走势存在不确定性,一旦价格反弹,原有的定价机制仍会制约炼油业的盈利,让采油炼油上下游利润回归正常一定是趋势所在。因为如果利润水平过高,会对下游行业带来压力,不利于整个化工产业链的发展;而利润水平过低则伤害行业自身的利益,进而造成产能收缩无法满足下游需求。目前,石油仍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的根本,其影响足以辐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燃油税的14年
事实上,燃油税从1994年提出到现在已有14年时间,曾涉及非常广泛的内容。目前开征的其实是燃油消费税,是对消费燃油的纳税人征收的。比如说,乘坐飞机、车船,物流运输等行为,就是以燃油的消耗为支持的。
我国此前实行的是“费+税”的机制,比如说养路费、燃油附加费,国务院在1997年后呼吁要求修订《公路法》,用税代费,就是因为当时的乱收费现象严重;1999年修订《公路法》,授权用依法征税的方式筹集公路养护资金。这是燃油税最初的一个立法依据;到2000年,出台了一个交通和车辆税费改革的方案,具体到了税制设计和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共享等内容;2001年,国际油价突然上涨,因为担心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燃油税改革变成“择机出台”。这样一直到2007年,总有关于燃油税推出的猜测,但一直未能出台。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的财税法专家丁一认为,燃油税本来是谁“多用油谁就多交税”的一个逻辑,只是把以前的费转化为税,应该是不受油价影响的,但燃油税改革却涉及了部门间的利益博弈――牵扯了地方政府收入、收费稽征人员安置等细节问题。
此外,税制的设计、在哪个环节征收、征管的力度、政策的公平也都是影响燃油税推出时间表的因素。
事实上,燃油税的推出是有借鉴因素的――1994年开始,海南省就进行了燃油税费改革。
1993年12月19日,时任海南省委书记、省长的阮崇武签署《海南经济特区机动车辆燃油附加费征收管理办法》。将养路费、过路费、过桥费、运输管理费四费合一,征收燃油附加费。第二年1月1日起执行。“试点燃油税”征收方法是:柴油车四费合一,每月收取390元;汽油每升收取1.42元燃油附加费,由加油站预付,加油时向车主收取。
海南的燃油附加费改革源于当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按照道路规划建设目标,需要投入200亿元,而1993年海南交通规费征收仅2.2亿元,其中80%都用于养路。改革后,公路收费三乱现象消失。人员货物实现自由流动后燃油附加费收入迅速增长,1994年至2007年问,海南燃油附加费累计征收80多亿元,年均增长15%;全省征稽系统56名工作人员,年收费金额近10亿元,征收成本全国最低。
当然,海南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思考,如:稽查工作难度大、本省柴油车辆费源流失、非公路用汽油费用难以返还甚至跨省走私汽油等。
税费相当,个人承担应降低
燃油税以提高消费税的方式从量征收,符合市场普遍的预期。短期来看,政策对石油需求影响不大,长期则促进节约用油,将对石油需求带来负面影响。
更重要的,丁一认为,燃油税所以在去年底加快推进,与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的推出不无关系。这一工作方案明确把税收用来调控节约资源方面,燃油税费改革已经与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和保护环境息息相关。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用税收的方式来筹集公路建设资金一直是主流,有130多个国家在实施。随着近些年对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对节能的产品提供免税或者减税的优惠,鼓励进一步节能。这就是用税收调节经济。本次变化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是, “多用多缴,少用少缴”的公平原则,如果税费相当的话,根据油价目前走低的情况,车主承担的费用应该是降低的。
我们知道,价格是市场自身的调节行为,税收才是用国家的调控手段,如果用行政来干预价格,只会造成价格的扭曲,但国家可以利用利率、汇率、税率对经济生活进行调控。国内油价和国际油价看起来是脱轨的,就是因为我们的价格形成过程缺乏市场化。
目前的改革重点不在于收了多少税,而是改变价格的形成路径。因为燃油税是基于燃油价的基础之上征收的,只有价格合理,税率的调节作用才会更科学。目前国外燃油税的明显政策导向就是节能减排,降低能源依存度。比如欧盟鼓励小排量汽车,但并不是硬性规定一条政策,而是从2004年开始在各国实施的最低燃油税征收标准,把燃油税最低标准提高了近25%,部分国家还加收
20%左右的增值税;相反,美国的燃油税率最低,只有30%,因此金融危机之前,美国的车辆单位油耗和燃油依存度都是全世界最高的。
对下游行业的影响不一
从理论来说,燃油税长期会促进节约用油,减少对成品油的需求量,从而减少石油公司的利润,但已有该项税种的国家的实际情况证明,由于目前经济结构对石油的依存度无法根本性降低,石油企业的利润仍旧是有保障的,反倒是海南的经验显示,征收燃油税使得成品油走私更有利可图,对此应该加以防范。
对于成品油相关的下游行业,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如下:
化工行业
理顺成品油价格机制,将使国内炼油行业得到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如果如期开征燃油税,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短期业绩没有实质性影响,则将对主要用油下游行业如汽车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产生较大影响。
汽车行业
短期来看,在国际原油价格回落以及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的强烈预期下加征燃油税能有效降低乘用车的使用成本,并且加征燃油税是一项能够刺激乘用车消费的举动,其意义丝毫不亚于直接降低油价从而降低使用成本进而刺激乘用车销售。
长期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可能再度回稳,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又具备强烈上涨预期的话,所加征的燃油税将提高乘用车使用成本,并且提高的速度与所加征的燃油税率以及基础油价正相关。
公路运输
海南的经验可以借鉴,长期是利好。
考虑客货运,短期影响不明显,但由于重车、大车的节油效果明显,长期看,我国的车型结构将会朝着重型、大型化方向发展,单车运输能力提高,节约了高速公路的时空资源,对于已经饱和的路段来说,能够提高货物和旅客的输送能力,增加公司的收费收入。
航空业
篇8
【关键词】国际油价;中国油价;经济
2016年,国家发改委宣布决定进一步完善中油价的价格机制,并且近照新机制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新成品油价格机制调控上限至130美元/桶,下限为40美元/桶。也就是说,当国内成品油价格依靠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小于40美元/桶时,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不会再出现下调。但是,最新数据显示当前的国际油价已稳定至40美元/桶,美油已下降至32美元/桶左右。再通过专业人士进行分析以及预测,在未来几个月中,石油价格甚至还可以降至到20美元/桶。但根据新定的机制来说,我们国家内的油价在短期内,不会再出现下调。
一、国际油价下跌的如此厉害,我国的油价却为什么还是如此
1.国外成品油定价
在全球,成品油定价有两种方式:
第一,市场化定价方式。在日本、美国、欧洲各国、韩国等等国家,均是采用市场化定价的原则与方式;
第二,政府定价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一些西亚产油国,通过高额补贴来实行低油价的政策。
但对于中国而言,我们国家所采用的是介于这两种方式之间。国内的油价间接和国际的油价挂钩,但实际上又是由政府定价的。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市场化定价的国家油价都是低油价。美国更侧重于低消费税基础上低油价的策略,确保燃油税在20%左右。而日本、欧洲等地则是相反的,燃油税高出油价的30%~40%,并且希望以此方法来抑制油品的消费。
但是,不管是税负的高或低,市场化定价国家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一定是挂钩的。例如,美国因为油价上涨,在2012年时,美国的汽油年均零售价达到3.63美元/加仑,此油价也2003年相比,上涨了近十倍。伴随这些年油价的不断下跌,美国汽油的年均零售价已跌到了1.99美元/加仑(RMB3.4元/升)。
二、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形成过程
再看了国外的油价定价机制后,回着再分析我们国家的成品油定价的机制有何不同。在1998年以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成品油用户,都享受着低油价的待遇。当时,石油价格的调整均是国家来确定,而且一次明确之后,在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但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1993年,中国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如果这时的定价只由政府定价已不合适且与市场经济形势不相符。在1998年,伴随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进行重组,其油价的改革也在悄然进行。而这改革就是以市场化为基础。在改革起初阶段,国内油价参照了新加坡的油价来确定,之后又增加了美国和荷兰市场。淄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保持在5%~8%,我们国家的油价保持不变。而如果超过或是低于这个范围时,则会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的准价。
2003年这一年,国际中的油价开始不断上涨,如果根据三地再加上权平均价格,国内的油价也会有所上升。因此成品油价格变成了宏观调控,是由国家发改委来进行调控的,但是未说明调控的标准与细则,只是把涨幅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通过让国家、企业消耗高油价成本,氢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经济影响降低到了最小点。此定价机制的优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了缓解了国际原油价格巨大波动的影响,但却与市场化原则相违背,造成了国内、国外油价长时间的倒挂并且引发了供需失去平衡的市场形势。
2009年,国家发改委再一次推出成品油价格所形成的机制改革方案。在此方案中规定,当国际市场的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变化超百分之四,可相应调整国内的成品油价格。至了2013年,这个工作调整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百分之四的调价幅度的制约。国际油价虽然在这一段时间内不断暴跌,但是,发改委却用别为的理由――治理雾霾来说事,并未降低油价。虽然我们国家的成品油价格主要还是由政府来定价,但这个改革方向主要还是市场化。同时在成品油调价机制里加入了地板价。有学者曾说,成品油定价如果完全是市场化则不用所谓的最高与高低限价,而且,当前世界原油价格,在未来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重新回到八十美元或以上。
三、国际油价为何大跌
据我阅读的各种资料以及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我认为国际油价下跌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紧张的,而且俄罗斯一直以来都是石油产出大国。美国未了某种利益,也沙特这些石油储备丰厚的国家一起,打压油价。其目的在于抑制俄罗斯的经济增长。
第二,页岩油技术的运用。目前掌握这项技术的只有美国一个国家。此技术与传统的石油开采相比,在大大降低了成本。因此美国可以承受的起原油不断下跌的威胁。
四、我国的油价到底是高还是低?
通过这些年的市场化改革,那我们国家的油价在世界上到底是高还是低?根据石化2012年中的年报来看,外网原油平均单位+加工成本=5223元/吨,加工原料油的平均成本=5146元/吨,汽油平均批发价=8182元/吨。同期中国比美国高出380元/吨,纽交所汽油零售价则为7905.4元/吨。如果,再加上零售环节物流、运输、人工等费用,中国汽油的零售价约高出美国汽油16%~30%。
有研究证明,中国绝对的油价并不会太高,在世界只排在第42位,但是如果加上了国民日均的收入水平来计算,中国油价的负担则排在世界第十位。
五、国际油价下跌与消费有何关系
在老百姓眼中,都认为油价要和国际接轨,国际油价上涨则油价上升我们无话可说。但如果油价一下在下降,并不断刷新下降的底线而中国的油价却只是以0.1元、0.08元、不变,甚至反而是上升的情况出现,自然会引起大家的不满。所以我们不满意的就是当国际油价上升时,中国油价涨的比哪个国家都快,而当国际油价下跌时它却还像个小姑娘一样,婆婆妈妈没有半点变数。
在中国,成品油价格组成包括:原油成本、物流成本、税费、炼化成本。基中的原油成本就是以国际不同油价品种为准则形成的国际油价,其基本反映国际油价变化的情况。但这四个部分中的炼化成本可以看成是一个未知数X。根据有关媒体报道,不同企业、油田、品质油等,其生产成本也是不一样的,企业会将职工的工资、福利等都计入到成本内,并且其他和生产未有直接关系的成本也融入进去。同时,中国汽油零售价格中输送、销售环节成本在2009年时为1.4元/升,和当时的美国相比,高出了0.9元。导致汽油输送、零售环节成本过高的原因是多数成品油经营业务受到石油、石化两家国企的控制,历史的南北分界以及省、市分级经营方式未完全被打破,这让成品油区域管制更加明显,而且未有一体化配送体系,配送效率也不高。
实际上,导致中国油价最高的直接原因就是税负。以昨天调价之后的93#汽油来说,全国平均最高零售价格为5.31元/升来计,税价如下:汽油不包含税则为2.84元,增值税=0.77元、城建教育附加税0.18元、消费税1.52元,总税价=2.47元,占到了47%左右。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也曾汽油税费占零售价格比例如下:
除了德国,中国要高于以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而德国是实体经济,有能力承受这个比例,中国的类泡沫经济也德国无法相比。
六、结语
目前,虽然国际油价不断下跌,2015年我们国家的发改委与多次下调了油价,但与此同时,成品油消费税从2014年底却连涨了三次。如在2015年11月,发改委宣布汽油每一吨降低225元、柴油价格每一吨降低220元。但同一天,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通知,两者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第一长分别提升0.12、0.14元。两因素相互抵消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则维持在不变的情况下。因此可看到,我们国家的油价和国际一直不同步,就算国际再跌,中国油价仍然不倒。
参考文献:
篇9
案情介绍
金达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达公司)系石化贸易企业,经营范围包括乙醇、甲醇、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甲醛、液碱(含量>30%)、溶剂油(C4-C12)闭杯闪点≤60%、石脑油、煤焦油、丙烯、液化天然气(工业用)、混合二甲苯、均三甲苯、均四甲苯、混合苯、双氧水(含量<27.5%)、异辛烷、燃料油的销售,并提供物流信息服务。
金达公司2016年8月向上海震华石化能源有限公司购进货物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28份,发票注明货物名称为“混合芳烃”,数量共计6356吨,发票不含税金额共计2774.91万元。同时金达公司与重庆中泰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公司”)签订采购合同,将上述购进货物售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8份,发票注明货物名称为“混合芳烃(视同石脑油)”,货物数量共计6356吨,发票不含税金额共计2791.39万元。2016年10月,荆州市沙市区国家税务局西区税务分局通过税收预警管理系统发现金达公司存在经营异常情况,认为金达公司对中泰公司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按货物名称需征收消费税,遂于2016年11月11日作出《税务事项通知书》(沙国税西通[2016]43183号),告知金达公司应于2016年11月15日前进行消费税申报。金达公司认为其不是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于2017年1月16日向荆州市沙市区国家税务局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该局审查后认定该复议申请已超过法定的申请期限,于2017年1月20日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金达公司不服,遂诉至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一审法院判决金达公司败诉,金达公司不服上诉至湖北省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于2017年11月7日作出判决,维护原判。
本案争议焦点及各方观点
(一)本案争议焦点
金达公司作为非工业生产企业,荆州市沙市区国家税务局西区税务分局对金达公司销售的涉案“混合芳烃”要求纳税申报征收消费税是否具有法律依据。
(二)各方观点
金达公司认为,根据《消费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为在中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消费税纳税主体和纳税环节的规定,其仅为商品的销售方,不是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无需进行消费税纳税申报,其销售行为不应缴纳消费税。
税务机关认为,根据47号公告的相关规定,金达公司作为非工业企业,将外购的混合芳烃以视同石脑油对外销售,应当视为应税消费品的生产行为,按规定征收消费税。
法院认为,根据消费税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荆州市沙市区国家税务局西区税务分局责令金达公司办理申报事宜并无不当,金达公司在本案中的销售行为应依法申报缴纳消费税。
笔者点评
(一)企业涉税风险高,抗辩难成立
《消费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国务院确定的销售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为消費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消费税;《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单位是指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及其他个人。本案中,金达公司以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为石油炼化企业,仅对生产环节征收消费税,其仅为商品的销售方,不应成为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为由进行抗辩,认为其不具有申报缴纳消费税义务。
国家税务总局对47号公告的解读第四条规定,发生消费税应税行为的非工业企业为消费税纳税人。47号公告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工业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将外购的消费税非应税产品以消费税应税产品对外销售的,视为应税消费品的生产行为,按规定征收消费税。如果贸易企业在购销环节开受发票变名的,需要承担消费税的纳税义务。此项规定实际上是对《消费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中“生产行为”的扩大化解释。虽然根据税收法定原则,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只能以法律规定为依据,以本案来说,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为石油炼化企业,仅对生产环节纳税,石化贸易企业不是法定的消费税纳税人。但根据我国现有税收法律体系,目前有效的消费税、增值税规定尚未立法,仅为国务院制定的条例,实践中多为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历年来颁布的规章、内部规范性文件,在质疑其数量庞杂、法律层级较低时,不应忽视其弥补立法不足、填补税收征管体系漏洞的功能。
虽47号公告存在诸多问题,但是现行有效的国税总局规定,各地税务机关均遵照此执行。本案中,金达公司以其并非为消费税的纳税人进行抗辩,在现行税法规定的范畴内很难得到税务以及司法机关的支持。
(二)企业行为涉及变名销售,适用47号公告
本案中,金达公司的变名销售行为在石化行业内较为普遍,给国家消费税税款造成严重的损失,但实践中很多税务机关、司法机关的办案人员无法准确认识到变名销售的偷税本质,在查处此类案件过程中以“没有真实购销交易”为由追究变票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法律责任,而石化行业变名销售行为真正造成的是国家消费税税款的损失。本案中,税务机关根据47号公告规定,将金达公司该变名销售行为视为应税行为,看似符合国家税务总局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实则有违税收法定原则以及税法的实质课税精神。
(三)新行诉法解释施行后,本案所涉规范性文件或将面临司法审查
2018年2月8日正式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8]1号)(以下简称《行诉法解释》)第一百四十五条至第一百五十一条对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规则规定进行了细化,将使税法规范性文件面临司法审查。《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消费税纳税义务人为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单位和个人,而47号公告将应税行为进行了扩充解释,对工业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存在将外购的消费税非应税产品以消费税应税产品对外销售的、将外购的消费税低税率应税产品以高税率应税产品对外销售的行为视为应税消费品的生产行为,征收消费税。此规定属于《行诉法解释》第一百四十八条列举的“与法律、法规、规章等上位法的规定相抵触的”情形,由此会被认定为规范性文件不合法。
本案发生的时间为2016年8月,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的日期为2017年11月7日,金达公司以其不是法定纳税人为由进行抗辩并未得到法院的判决支持,但《行诉法解释》施行后,本案中适用的47号公告或将面临司法审查。对税收规范性文件进行司法审查,旨在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充分保护纳税人诉讼权益。我国在践行依法治税、税收法定的同时,确存在税制立法层次低,部门规范性文件之间也存在大量的矛盾和冲突的情形,《行诉法解释》已公布并即将施行,税务机关在具体处理“变名销售”的涉税案件中应严格遵循“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法不溯及既往”等法律原则,确保税收行政行为合法。涉税企业应充分行使司法救济程序性和实体性权利,积极进行申辩。
2018年1月2日,國家税务总局《关于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号),要求所有成品油发票均须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中成品油发票开具模块开具,正确选择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新规将于2018年3月1日起施行,企业应积极学习贯彻国家最新税收政策,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成品油专用系统取得并开具,做好涉税风险管理。
结语
篇10
国家发改委3月19日晚宣布,上调汽柴油价格各600元每吨,从20日起生效。话音一落,油价成为微博热议话题,民间充满着嘲讽与无力感的段子再一次在网上流行起来,当晚,各加油站又出现了排队的汽车长龙。在2月8日刚刚上调成品油价格后,发改委在时隔一个半月后再度调高汽柴油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近期国际油价上涨的压力。
早已决策的上调
中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规定,国际市场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正向或负向超过4%,即通常所称“三地原油变化率”变动超过4%时,国内油价可相应作调整。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尚未公布三地原油价格变化率的详细测算标准,因此,各方研究机构的测算略有不同。但从2月8日成品油价格上调以来,发改委监测的三地原油价格的上涨幅度均超过了7%,这也导致了3月8日当天成品油价再次上调的“窗口”被打开。但由于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发改委有意延迟了成品油价格上调的时点,因此本次油价上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迟到”的提价。
在本次提价前,总理已经提到,如果油价继续上涨,将考虑直接对农民进行补贴,这也意味着油价上调早已经在中国官方的决策之中。
本次油价上调的幅度也是33个月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本次上调,相当于全国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44元和0.51元,上调的幅度约为6%~7%,全国多地的油价普遍超过8元每升,按照相关测算,进入“8”时代后,中国的油价与国际油价相比,差距仅为10~15美元,这表明中国已经基本与国际油价接轨。
由于本次调价后,国内成品油价接近国际价格,这也可能将推进此前传闻中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即调价将更加频繁――有消息称调价的时间窗口将减少为10个工作日。
这样的政策思路,可能也将被贯穿到其他公用事业品的定价机制中,各种资源品的定价机制也将有所调整。而未来的财政补贴将更加倾向于农村以及城市低收入人群。
调价趋势助推CPI
本次油价调整的时点选择,处于国内通胀压力较低的时机,这也让国家发改委能够更加“大胆”地调高成品油价格。而油价调整对国内通胀的压力在短期内将不甚明显,从2月份的通胀数据来看,当月油价上调后,CPI中交通运输的环比上涨幅度仅为0.1%,这也意味着油价上调对CPI的影响将较为缓慢,这是因为成品油价调整将首先影响相关上游行业和私家车主,与此同时,公共交通的价格调整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在中国的CPI篮子中,交通运输的权重为10%,这意味着今年以来10%左右的成品油价上调将最终增加CPI通胀率大约1个百分点。
经济学家认为,油价上调在短期不会明显推高CPI。国金证券宏观经济小组负责人李治平谈道,调价幅度超过市场预期,颇有乘CPI较低、一步到位之感,并不会对CPI下行趋势产生影响,无须对油价上调过于悲观。
李治平分析说,当前的经济周期依然位于末期,需求对油价的承受能力有限。本次上调油价可能会导致二、三季度的通胀水平略高于市场预期,但二、三季度的CPI仍将维持下行趋势。
另外,平安证券固定收益事业部研究主管石磊表示,尽管油价占CPI在0.2个百分点以下,短期不会明显推高CPI,但影响面很大,长期趋势肯定会有。
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胡艳妮表示,油价上调会推高CPI,预计每吨上涨500元会使CPI上涨0.1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此次每吨汽柴油价格上涨600元,幅度相当大,对上下游产业以及对物价影响很大。目前通胀压力仍然很大,此次上调油价幅度不小,对物价的影响不容忽视,也会导致劳动力价格、农产品价格上涨,不利于通胀压力的控制。
美银美林资深亚太区经济学家陆挺则表示,CPI对油价的敏感度约为3%。那么,10.2%的油价上涨幅度对CPI的贡献率为0.3个百分点。由于目前做出的2012年CPI为3.5%的预测是基于油价对CPI贡献率为-0.1百分点的假设之上的,那么在油价继续上涨的情况下,需要调高2012年CPI预测至3.9%。
另外,此次上调油价,经济学家认为,依据目前的油价走势来看,油价会继续上涨,年内发改委可能会再次上调成品油价。
何不减免成品油消费税
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发改委15日向中石油、中石化紧急征求成品油价格形式,并要求16日上报方案。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的紧急咨询,或意味着成品油调价在即,而且将伴随一些政策微调。
更有市场机构的监测显示,目前包括两大石油公司在内的不少油商在15日后就已开始停止大单销售,静待价格上涨。那么,又该如何打破成品油价格机制的困境?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考虑到进一步调高油价的难度,要解决目前成品油价格机制的困境,最短期的办法就是减免消费税。
林伯强说,在减免成品油消费税的基础上,继续按照现行的成品油价格机制调整价格,既可以缓解国际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防止CPI再度反弹,又可以维护成品油价格机制的严肃性。
如果中东局势继续严峻,国际油价会继续上涨,而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变化条件已经具备,因此,不排除继续上调的可能。
在未达到120美元/桶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还存在继续上调的空间,但是,一旦超过120美元/桶,国内物价压力马上就会随之凸显,上调就将面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