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消费范文
时间:2023-03-22 13:2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公消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三公”是指:公款吃喝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财政部日前就“推进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向各地财政机关下发通知征求意见。《通知》要求,各地依法、及时、主动公开财政预算信息。《通知》对各地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和范围做出统一要求,要求规范各级财政机关向同级人大送审的财政预算决算报表以及部门预算报表的格式和内容,同时主动公开财政预算和决算报表以及预算执行和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公开地方财政预算信息是各级人大代表的长久呼声,今天终于看到了相关部门的实质性动作,财政预算公开为“三公”消费设障虽然只是一小步,但也足以让人兴奋一阵子。
众所周知,中国近年来的“三公消费”触目惊心、骇人听闻,备受社会各界诟病,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一个大众认可的数据是,政府行政开支在20年中增长了87倍,其中公款吃喝、公款出国、公车消费等三大项,每年已达9000亿元。著名经济学家光在广东省财政厅科研所举(来源:文秘站 )行的一次讲座中亦提到:20__年中国财政支出中行政事业支出浪费惊人。去年全国公车出行花了3000亿,吃饭招待耗资3700亿。20__年,31个省自治区的行政事业支出超出财政支出部分高达5780多亿元。“三公”消费加起来肯定超过七千个亿!
就以七千个亿为例,可以做多少事情?假如一个重症病患所需治疗费为二十万,这七千个亿可以救治三百多万人(可中国每年有多少人因没钱看病而死);假如一个大学生每年需要花费两万元,那这七千个亿可以让三千多万大学生免费上学;这七千个亿分到9亿农民身上,每个农民就接近800元,就能够让农民养老无忧,就能够消灭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乡二元社会,就能够实现公民的人人平等;这七千个亿还足够中国两年的军费开支……
人们之所以对“三公消费”引起强烈不满,根本原因在于官员们用之不当。以出国为例,广东的谭日贵等人为期14天的所谓“招商考察”,没有半点与招商、政府工作有关的内容,竟是乘坐豪华观光轮、选购南非钻石、欣赏肚皮舞等。“三公消费”之所以成为“腐败重区”,源于领导的一支笔报销,源于“内部机密,不宜公开”,最终才导致含糊不清和行政朦胧的“三公消费”成了合情合理的“腐败”,成为个别人中饱私囊的取款机。
篇2
1、小瓶战略,成为百姓消费得起的白酒
对高端白酒超高的价格,无法成为一般工薪阶层日常饮用和送礼的选择,推出300毫升、250毫升,甚至更小规格的产品,将价格降下来,成为一般阶层消费得起的白酒,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或许是一种解决办法,一方面变相降价,但有没有破坏品牌的价值,另外一方面扩大了消费群,能够成为主流群体也可以消费的高品质白酒,替代原来非正常消费的公款消费市场。
而且也符合了健康饮酒的趋势,不一定要喝很多,尽兴就好。成为日常家宴和生日宴会的专用酒具有开发的潜力。
这一策略我们可以借鉴啤酒的包装,瓶形未变的基础上,容量减少从640毫升降到了570毫升,价格未有变化,而白酒也可以采用相通的策略在瓶形相对变小的情况下,减少容量,降低价格,这样只是因为容量变少降低价格,而不是硬生生的把价格降下来,更能让企业保持价格弹性,获得预期利润创造条件。
2、开发符合消费趋势的健康白酒
在消费者日趋关注产品质量,尤其是安全应、营养性、功能性,开发符合市场趋势潮流的低度白酒、健康白酒已经条件成为,否则很大的市场将会被红酒抢走,例如河南景源集团出品的中国第一款苹果健康白酒——阿姆斯苹果白酒,着眼于高山苹果独特营养的合理配伍的传统理论,配以、枸杞、甘草等中草药,采用先进蒸馏技术,灵犀并用,充分发挥白酒的养生效用,阿姆斯苹果酒分为小成和大成系列,小成系列:三年陈酿,小成系列:五年陈酿。不但富含各种有益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果香四溢,陈香幽雅,闻之舒心养肝,舒适宜人,成就了阿姆斯苹果酒酒业内“有营养的白酒”的称号,独特的苹果清香,受到市场广泛的关注与青睐。
在危机来临前,找到市场需要的热点,重新划分版图,从卖历史和卖文化转变为满足自我,满足健康时尚的趋势,更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3、加强营销互动,像卖饮料一样卖酒
目前的白酒企业往往巨资投入到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中,希望通过高举高打的方式撬动市场,但这样的结果收效越来越小,当年的秦池就是猛砸央视广告,打到资金链断裂轰然倒塌,今日的习酒又投入数亿烧钱进行广告传播,殊不知,在整个社会媒体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传遍,从单一媒体向社交媒体转变、从公众媒体向自媒体转变的大趋势下,这样的广告模式并不足以能保证企业获得足够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笔者认为,白酒营销,要像卖饮料一样卖酒,特别关注消费者的体验,与目标消费者产生持久的互动,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价值才能得到持续的提升,例如雪花啤酒通过招募勇士,勇闯天涯的活动,将自己的和消费者渴望超越自我,获得更大发展的心内体验相连,形成了强大的共鸣和号召力,成为中国啤酒销量第一名的品牌,实现了和消费者真正的内心互动。
篇3
一、提高认识,成立机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学校认真学习了教育局的通知后,充分认识到生均公用经费、营养餐拨付款的合理使用的重要性。学校成立了以副校长为组长的学校经费自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XX(第一负责人。负责学校经费的自查工作的安排部署及督查。)
副组长:XX(直接负责人。负责本次自查工作的日常事务。)
成 员:XX XX XX XX
二、自查工作程序。
本次自查工作由领导小组成员对照学校的财务制度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检查学校经费的预算及使用是否合理,将有关情况向分管人员汇报,分管人员在此期间要进行严格督查。
三、自查情况。
1、基本情况 : 20XX年春季学期,我校有教职工XX人,其中,教师XX人,外借出X位教师,X名食堂员工,教学班X个,预算学生XXX人,预算生均公用经费XXXX元,预算营养餐每日XXX元。
2、“两免一补”落实情况:
XXX名学生全部免除杂费和教科书费。
3、乱收费情况:
我校无任何教师个人或集体开设辅导班、补习班、提高班和各种收费补课等情况无任何收费项目,无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课外读物、报刊杂志等情况。学校无水源,没有提供学生饮用水,各班的饮水机、日常饮用的矿泉水由各班班干自发组织学生集资购买,教师没有直接参与或强制学生购买。在招生、入学方面,我校没有任何违规违法操作的情况存在,严格按照上级的招生入学程序开展工作,没有择校费,没有自费生等乱收费情况。学生营养餐严格控制每生每餐3元的配额,没有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4、预算编制工作开展及管理情况:
学校的财务人员参加预算编制工作业务培训,认真对学校的经费进行预算编制。各项开支严格按照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进行进行,对各笔收入和支出作好详细的日记账,专款专用,对口开支,实行收支两条线。学生营养餐资金由学校食堂管理员每月从学校财务人员处借出保管,再每周一次借支给食材采购员用于学生营养餐食材采购,采购员为三人,每月的教育资金收支情况都用表格社会公开。
5、各项支出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合理使用,大棕采购由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经办,有购物交接登记。
6、各项支出严格使用有效正规票,经监督小组审核后,领导签字方可入账。食堂食材采购必须由采购员和食堂管理人员及监督人员三方核实价格、数量后方可入账。学校做过要求,严禁学校采买时弄虚作假,学校领导或普通教师皆为监督者,都有监督权,一旦发现套用、贪墨学校经费,坚决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7、20XX年春季生均公用费预算支出:
日常公用支出XXXX元。参照上学期的使用情况,本学期各项支出预算如下:办公费XXX.元;印刷费XXX元;水费XXX元;电费XXX元;;差旅费XXX元;维修维护费XXX元;会议费XXX元;培训费XXX元;各种考核、校际交流生活费XXX元;劳务费XXX元;其它商品和服务支出XXX元。
8、20XX年春季学生营养餐经费预算支出:
营养餐日支出XXX元。参照上学期的实用情况,本学期各项支出预算如下:
肉XX元;大米XX元;油XX元;蔬菜XX元;干货或其它XX元;调料、配料或其它XX元。
9、每月及时公示当月的开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学校成立了学校经费使用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XX XX XX
篇4
吉林普济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 130051
[摘要]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5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68例,随机分为2组各84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体积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较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症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子宫腺肌症
[中图分类号] R71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b)-0125-02
[作者简介] 程金阳(1970.6-),女,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临床诊断和治疗。
子宫腺肌症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且有年轻化趋势[1]。有学者认为,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对子宫肌层发生良性浸润,从而导致子宫呈弥漫或局限性增大的一种子宫内膜异位症。据统计[2-3],我国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为7%~50%,也是导致妇女发生继发性进行性痛经、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和不孕的主要原因。子宫切除术是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方法,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难以接受。因此,寻求保守、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该研究对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4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68例,均经妇科及B超检查确诊。B超检查:患者子宫均增大,肌层增厚,有团块状杂乱回声;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孕40~60 d,质硬。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各84例,观察组年龄21~51岁,平均(35.7±2.1)岁,病程3~16个月,平均(7.6±1.2)个月,伴贫血24例;对照组年龄22~49岁,平均(36.3±1.4)岁,病程3~16个月,平均(6.8±1.1)个月,伴贫血23例。患者均肝肾功能正常,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变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在年龄、病程、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3个月未使用激素类药物。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息隐,0.2 g,国药准字H10950203)10 mg/d,于月经来潮第1d开始空腹口服,连续服用6个月。
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2.5 mg,国药准字H19980020)2.5 mg,2次/周,首次于月经第1 d服用,3 d后服用第2次,以后每周相同时间服用,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内容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经期疼痛、经量、经期变化情况,行B超检查测量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根据临床症状情况进行判定[4]:显效,患者经期疼痛消失、经量和经期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经期疼痛减轻,经量和经期基本正常或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53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显效39例,有效23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7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与子宫内膜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子宫体积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子宫体积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子宫腺肌症是多种不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报道称[5],妇女多次妊娠、流产、各种慢性炎症、病原体刺激基底层子宫内膜向基层生长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也有学者认为[6],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发展与体内雌孕激素的水平有关,属于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在外周雌激素作用下,发生病变的组织自我产生雌激素,通过相应的受体促使异位内膜组织在子宫肌层内进一步种植,并呈周期性生长,从而出现继发性进行性痛经、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症状。
米非司酮是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其能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使子宫内膜与肌层中的孕激素受体明显下降,抑制排卵,干扰子宫内膜细胞分裂,从而起到阻断孕酮的作用,抑制卵巢功能,促使子宫内膜萎缩。另外,米非司酮可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破坏下丘脑—垂体—靶腺,使增生的子宫内膜出现静止期改变,导致闭经;同时抑制孕激素受体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减小子宫体积和影响子宫内膜增生。经该组资料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体积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子宫体积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石晓莹、宫美丽等报道相近[7-8]。综上所述,米非司酮较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症效果好,安全性高,减少了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贯姣.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1(11):238-239.
[2] Tang C,Bi HC,Zhong GP,et al.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mifepr istone and monodemethyl-mifepristone in human plasma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using levonorgestrel as an internal standard: application to a pharmacokinetic study[J]. 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2009,23(1):1341-1342.
[3] 陈爱莹.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3(35):44-45.
[4] 宛棉平.米菲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80例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7上旬刊):78-79.
[5] 杜爱枝.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20):227.
[6] 李旻辉,鸣,何俊峰.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25):174.
[7] 石晓莹,范雪梅,徐晓兰.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50例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0):33-34.
篇5
关键词: 高速; 免费;堵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高速路的大堵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而引起了人们对于高速公路的收费问题的大讨论,高速公路应不应该收费,应该收多少费?
一.修建高速公路的意义
从高速公路本身来讲,高速公路在运输速度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如日本名神高速公路建成后比原有公路节约旅程时间约75%。高速公路比其他公路肇事率和死亡率也低得多。
各国高速公路里程一般只占公路总里程的1~2%,但其所担负的运输量占公路总运输量的20~25%。 高速公路造价高,用地多;但行车速度高,通行能力大,交通事故率小,故其投资费用一般只要7~10年即可由于其所节约的行车费用(包括燃料消耗、轮胎磨耗、汽车修理和养路费支出等)和运行时间以及所减少的行车事故而得到回偿。
从对经济的贡献角度来讲,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已越来越明显。高速公路的开通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高速公路的开通诱发了特色产业的崛起和产业群的聚集,为地方产业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地方社会经济环境自身不得不承受高速公路开通带来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冲击。科学地分析和评价高速公路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搞清高速公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地方经济发展短期、中期和长期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高速公路的修建必然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政府的角度来讲,高速公路已深入影响到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一小时生活圈”、“六小时经济圈”已经或正在形成,以此同时,高速公路发展受社会形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高速公路收费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道路大会部长圆桌会议”,主题就是“向道路使用者收费:潜力和局限”;其他议题包括“道路收费作为一项环保政策”、“经济和社会对道路收费的接受程度”以及“扩大道路收费范围和实行普遍收费的影响”等。由此可见,公路收费政策在全世界受关注的程度。而在我国,公路收费问题引发的争议更为突出,公路收费政策的批评者提出的最典型数据是:我国收费公路里程世界第一,全世界收费公路14万公里,其中有10万公里在中国。这个数字对于人民群众的影响是空前的。政府作为处理好收费与发展的经济的关系的关键显的尤其的重要。
二.高速公路管理的现状研究
高速公路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保证。而我国目前高速公路的总长已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另所经济观察8月4号所述:据全国政协委员孙继业统计,中国收费公路占总里程的4%,收费公路总里程及所占比例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已建成14万公里收费公路,10万公里在我国。沪深两市A股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2011年平均毛利率为56.08%,其中重庆路桥毛利率甚至达到91.14%。高速公路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大大超过房地产。这种现象的出现和高速公路本身的建设意义大相径庭。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流、商品流大幅度增加,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要求日益迫切。到目前为止所修建的高速公路仅满足了所需高速公路的30%多。应该说对高速公路的需求还是突出的。高速路的修建不管是对于经济效益的提高还是对社会效益的满足都应该是巨大的。
三.从中秋国庆长假高速大堵车看高速公路收费问题
众所周知,今年中秋国庆长假全国各地高速路上出现了大堵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在高速路免费通行的条件下,个人为了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包括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会果断的选择走高速路,每个人活动于经济生活中的个人在这个时候都是理性,所以高速公路变成了停车场、垃圾场和公厕。
高速公路收费的依据是经济学家庇古在他的《福利经济学》上所提到的“两条公路”理论。这里先用一条公路来示范一个员工参与操作对社会的利害问题。一条公路,多一辆车参进,假设该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若干公里,其他车辆在略有挤迫的情况下大家的时速会大致相同。这辆参进的车的私人利益是节省了的时间的所值。另一方面,多了这辆车的参进,公路的其他车辆会缓慢了一小点。这些很多的一小点的时间损失加起来的所值是一辆车参进给社会造成的损害。不要忘记参进的那辆也是社会的成员,他赢得的时间节省所值是社会的利益。争取这公路对社会的贡献极大化,在边际上一辆车的参进获得的利益要与其他车辆每辆的轻微损失加起来的总损失相等。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此为了确保每个上高速公路的车的个体效用最大,高速公路实行收费制度,因为本身是有偿使用的,就可以分流一大部分车辆,有效地缓解或是避免了高速上的堵车现象。因此,有人得出了,高速路为了缓解或是避免堵车现象应该收取更高的费用。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合理的,但是实际上来看,这正好与修建高速路的初衷相违背。
四.高速路的收费问题的探讨
高速路首次免费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拥堵。然而,取消免费并非治堵之策。专家指出,高速路应该利用价格杠杆调控车流量,平时降低费用或者实行免费,假期反倒可以收费。这样既可让利于民,又能缓解重大节假日的拥堵局面。怎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为什么在今年的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会出现这样的大堵车现象,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老百姓没有享受过国家或是地方政府这样的福利,对于这样的福利就更加向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就是物以稀为贵,因而出现了大面积的堵车行为。高速的修建本身就是拉动地方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而高昂的通行费也同时让人民不堪重负,并且出现了河南农民时建锋、时军峰兄弟涉嫌诈骗368万元高速公路通行费案件曾在全国轰动一时的事情。高速路的修建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体现,但从实际来看,人民群众似乎离它较远。高速公路的利用率应该是一个更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其他条件的不变的前提下,高速公路利用率应该与经济的增长率呈正相关的关系。即,高速公路的利用率越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就越快;反之,高速公路的利用率越低,经济增长的速度就越慢。
五.高速路收费的问题之我见
高速公路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可以实行平时免费通行而节假日收费的制度。平时免费可以大大的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从高速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平时不收费可以减少相关人员的开支,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平时都免费,那资源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必然是充足的,没有了稀缺感,自然就不会出现大家蜂拥而上的问题,高速路的压力也不会集中出现,更不会出现大堵车的现象。
在重大的节假日高速公路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用来分流车辆。有偿使用高速公路必然带来老百姓的出行成本,从理性人的角度出发,老百姓为了实现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必然选择高速出行的人会骤减,而对于那些高收入群体而言,通行费为他们带来的负效用自然与享受高速所带来的正效用相比,可以忽略为零。从这个角度而言,大家都得到了自己的满足,从整个社会的福利的角度而言,实现了最大化;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也实现的最优,从而实现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经济学(季刊)投稿体例[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2]百万庄书屋[J];大众理财顾问;2010年02期
[3]文诺;三国人物演绎的经济学[J];中国合作经济;2010年01期
[4]纪玉山;《自然力经济学》评介[J];研究;2010年01期
[5]秋风;我们怎样阅读中国[J];商周刊;2010年01期
篇6
[关键词]“三公经费”;委托理论;“经济人”
近几年来,“三公”经费的使用问题受到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再次要求“加大‘三公经费’的公开力度,要求更加细化地说明公务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用车购置数及拥有量和国内公务接待的有关情况”。“三公”经费公开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三公”经费使用过程中的浪费问题、控制“三公”经费的支出规模,但是尽管如此目前“三公”经费的控制仍不尽如人意。“三公”经费滥用的问题其实也是一种委托机制失灵的现象。作为人的政府利用其信息优势和职务之便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了委托人民众的利益,造成了“三公”经费浪费、规模无法控制等问题。因此,从委托理论浅析我国“三公”经费的控制现状、“控制难”的原因以及措施,对于深入了解“三公”经费控制中的问题和对其有效治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三公”经费的控制现状
“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而“三公”经费的控制是指严格控制其在财政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1]。近年来由于利益失衡、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有效监督使“三公”经费滥用问题严重,出现了诸如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车私用等问题,浪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以公车为例,据国家发改委调研报告显示,公车使用存在个“三分之一”,即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
基于这个背景,国家开始狠抓“三公”经费的公开和控制监管,使“三公”经费的支出基数有了显著降低。2010年国务院要求公开中央各部门的“三公经费”以来,按官方财政公开的数据统计,四年来,“三公经费”决算从2010年的94.7亿元降至2013年的71.54亿元,共减少23.16亿元。其中,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由61.69亿元降至42.53亿元,减少了19.16亿元,居三项之首。但是我国的“三公”经费控制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第一,“三公”经费的公开仍不透明。从《2013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中可以看出仍有14 个省份未公开“三公”经费,并且公开的往往是上千万、上亿级别的大数,而缺乏细化精确的小数,没有细化精确到具体的花费项目,也没有说明花费的具体目的。与“三公”经费配套的一些基本参照数据,如部门人员数量等,也没有进一步细化公开。“三公”经费的公开越模糊,政府部门对于“三公”经费的使用就越自由越不受限制,控制其规模就越难。
第二,“三公”经费的浪费现象仍十分严重。目前公务接待的开支名目多、数额大,包含内容却并不清楚;打着出国学习考察,参加培训、会议的口号进行公费旅游为干部谋取福利的现象十分突出;单位违法超编、超购车辆,公车私用的行为也无法杜绝,据国家发改委统计:行政单位的公车每万里运行成本是社会运营车的5~6倍,而使用效率仅为社会运营车的1/5至1/6,浪费现象不可谓不严重。
第三,“三公”经费的隐形支出难以统计。“三公”经费支出常常被变通为其他支出,或是向下级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摊派、转嫁,或是将预算外收入用于“三公”消费。这种隐形支出就使得“三公”经费的实际支出难以考察,“三公”经费的总体支出数额无法确定,“三公”经费的控制自然也就无法实现了。
二、“三公”经费难以控制的原因――基于委托理论分析
在学术界普遍看来,委托理论遵循的是以“经济人”假设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模式,以两个基本假设――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为前提。在这种假设下,人便可能会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委托人之上,即可能产生问题。而由于问题的存在,委托人就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来约束和激励人,避免问题的发生,提高效率。
造成“三公”经费控制困难的原因有许多,本文基于委托理论分析,主要有:
第一,政府工作人员也是“经济人”。委托理论认为政府是由活动在政治市场上的独立经济人组成的,他们对公共权力的获取和行使并不是以放弃自身利益需求为前提的。以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自利行为为准则的政府工作人员,一旦其遵守法律的理性被这种经济人本质打败,自利现象就会出现[2]。长期以来,我国公务员实行低工资高福利的工资待遇制度,工资水平过低就容易导致部分公职人员滥用权力,,使“三公消费”支出增加。
第二,政府和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委托理论认为只要公共权力人即政府是信息优势者,且本性中又包含有自私自利的成分,那么,他就有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谋取私利。现实中官员往往为了自身利益,找各种借口隐藏信息,即使公开信息也是“形式重于实质”,对公众缺乏坦诚的态度与透明的行动[3]。“三公”经费越模糊,政府从中可获取的利益就越大,因此政府往往对利用其信息优势地位不愿意公开“三公”经费每笔支出的具体金额和使用用途,其数据究竟是高是低,是否合理,这些公众都很难判断鉴别。这种信息不对称就给了政府“暗箱”操作、的可能性,也使“三公”经费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第三,监督机制不完善。就目前看来,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主体多,但其之间缺乏整合,监督的合力较弱,没有形成疏而不漏的监督网络,存在大量虚监漏监的问题,容易出现模糊的公务消费。现在“三公”经费的来源除了每年人大审议的经费之外,还有些是来源于预算外资金,这些资金难以监管。而且“三公”经费常常分散在预算科目的各项支出中,内容和范围也界定不清,支出随意性较大,民众也没有足够的依据对公开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不能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三、建议:如何有效控制“三公”经费
在委托理论看来,由于最终人――官员是自利倾向的,并且作为委托人的民众和作为人的政府之间信息并不对称,不易进行监督,所以极易导致委托机制失灵。“三公”经费控制难的问题其实也是一种委托机制失灵,需要我们从委托理论的视角寻找解决的途径。
第一,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推行“阳光工资”。相对于国内其他行业和国外公务员,我国公务员的收入水平偏低。“经济人”假设认为公务员首先考虑的会是个人的物质生活状况,注意的是自己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然后才是公共利益[4]。逐步提高公务员的工资性收入,把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等“隐形收入”显性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务员的社会公平感,减少其不良公务消费的动机。
第二,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打破信息不对称。首先,应该制定完善的“三公”经费使用标准,对公务接待的含义标准、公车配置的标准和公务出国方面的规定都作严格的规定,并且在网上公示[5]。其次,在“三公”经费预算制度上,应该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将“三公”经费纳入基本预算,预算的项目也应该更加细化可操作。最后,在“三公”经费的审批制度上,应该将“三公”经费预算公开、社会反馈意见搜集、政府回应及修改预算等工作前置到预算审批之前,更好地让公共了解经费的支出并建立公民政府双向沟通机制,打破信息不对称局面。
第三,“三公”经费的公开应更细更全,透明度亟需提高。政府收入和支出都与人民息息相关,政府有义务让人民了解他们委托政府管理的公共资金是从什么渠道获得又有什么用途,这种安排和使用结果是否合理。以美国为例,它的联邦总务局每个财年都会将联邦政府的公车使用情况(公车的数量、车型、单位使用成本)公布在网上,供公众随时查阅和对比分析。我国政府也应统一规范“三公”经费公开的途径、形式和标准,提高公开的深度、广度,使“三公”经费的公开更加精确完整,让百姓们能够看到“小账”、“细账”。这不仅是对人民权利的保障,让民众充分参与到政府权力行使的过程中,还有利于民众行使委托人权力监督政府,约束政府行为。
第四,建立“三公”经费绩效考核体系,实行问责制。“三公”经费的控制除了继续加大公开力度,还必须要进行事后评估考核,加强责任追究。首先,审计部门要不定期的对“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进行审计,特别是针对支出规模大的单位,并提出审计意见。在“三公”经费决算公开之前,应审计“三公”经费支出的准确性、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以便民众和媒体更好地监督。其次,还应把“三公”经费的使用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不按法定要求公开“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部门的负责人问责,加大对违规单位的处罚力度[6]。最后,还应把“三公”经费的情况与公务员的个人年终绩效评估挂钩,奖优惩劣,约束公务员平时的公务浪费行为[7]。
第五,健全“三公”经费监督体系,提高监督水平。首先,要充分发挥人大在“三公”经费预、决算中的监督作用。在审批“三公”经费预算时要进行事前监督,“三公”经费只能从本单位的基本支出预算中支出,不得从其他渠道支付,对“三公”经费决算的审议也要认真负责,以做好事后监督。其次,要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对违法使用“三公经费”的政府进行审查,以保障“三公经费”管理的有序性。最后,要重视群众和媒体的监督,在香港,公务接待要上报宾客名单、宴请理由、预计消费和人均消费等信息,以供民众有效监督,形成透明的监督机制[8]。“三公”经费预算的公开要细化到“项”上,让民众一看就懂,便于公民监督。
五、结语
本文基于委托理论,浅析了我国“三公”经费的控制现状、造成“三公”经费控制不易的原因和更好实施“三公”经费管理的建议。但文章仅从提高薪资、公开透明、管理制度、绩效体系、民主监督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要控制“三公”经费,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三公”经费的预算体系建设、精简机构数量和在编人数等。“三公”经费的控制是现在国家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的要求,对于提升政府的诚信力和社会形象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认真执行国家有关“三公”经费的规定,努力控制“三公”经费规模。
参考文献
[1]田冠军.“三公”经费的控制与审计探讨[J].审计研究,2014(04):74-78
[2]谭鑫.浅析我国腐败问题的成因及治理――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分析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3(02):185-186
[3]王育红.浅议“三公经费”消费的治理[J].中国外资,2013(10):130-131
[4]郑永兰,潘晨光.由“高薪养廉”谈我国公务员物质激励的必要性[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5]郑璇.我国“三公”经费公开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学理论,2013(16):54-56
[6]胡颖.公共预算作用下的“三公”经费控制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4): 32-33.
篇7
关键词:“三公”经费;控制;监管;对策
2011年国务院要求各中央部委公开2010年“三公”经费预算及2011年“三公”经费决算,由此拉开了“三公”经费治理的序幕。近年来,政府机关、各事业单位在节约“三公”经费工作上进行了不懈努力,通过压缩预算、控制支出、公开信息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公共财政支出的结构趋于合理,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得到了提高,公务成本有了较为明显的降低。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在现实中“三公”经费的使用和监管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一、“三公”经费控制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三公”经费使用问题
虽然我国事业单位在规范“三公”经费使用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在控制和监管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因公出国(境)费用方面:目前名目张胆的出国旅游通过近几年的治理已经有所收敛,但仍有一些单位以出国考察的名义进行出国旅游消费。特别是在事业单位,因为工作中确实学习交流的需求,所以更容易借国际会议、国际学术交流的名义组织旅游观光。然后通过伪造假文件的方式应付审计检查和监督。这种行为不但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还给了一些官员创造了转移财产,借机潜逃国外的机会。
2. 公车购置及运行花费方面:目前绝大多数单位对公车的配备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也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车辆数量、配置超标超编的现象仍然存在,整体处于过度消费状态,领导单独配车现象普遍;公车的配置标准过高,存在很多超标车。超编、超标配车产生的高额维护费用也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3. 公务接待方面:公务接待费包含内容多、费用金额大、开支名目多、不易监管。公款消费项目多,上级检查、同级交流都要搞好接待,吃喝送礼等不合理不合规的费用巧立名目用公款报销。公务接待消费档次高,将对客人的身份地位与接待标准联系起来,超规格接待,规格年年涨高。公务街道消费规模大,来一个客人却需要单位的主要领导、主管领导、相关科室人员共同陪同,导致超规模接待。
(二)“三公”经费过高的原因
1. 思想认识不足。一些领导依法行政观念淡薄,节俭意识不强,有官本位思想,讲究排场,对自己要求不严,认为不贪、不拿、不把钱放进自己腰包就不算犯错,对三公经费滥用问题不够重视,甚至放任自流。
2. 管理者治理“三公”经费的决心不大。因为很多制定限制“三公”经费规模政策者正是“三公”经费的受益者,政策过严必定会影响自己的既得利益,因此在制定政策时患得患失,难以痛下决心从根本上进行整治。
3. 行政体制改革效果不明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进行过数次机构精简,但都走入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编制人员也越来越多,造成了庞大的支出基数,使行政成本居高。
4. 约束机制不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较政府部门更为多样和复杂,既有预算内资金又有预算外资金,特别是预算外部分资金的具体数目具有不确定性,管理上有难度,给超支留下漏洞。此外,有些单位的财务报销制度和审计制度不够完善,难以对经费支出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监督。
5. 监督缺位。从现实来看,对“三公”经费的监督主要来自上级、平级和下级三个方面,但三个方面都存在不足,上级距离远,难以发挥监督作用;平级顾及面子,不便查、不好查;下级更是不敢监督,使监督工作徒有其名。此外,在体制方面,事业单位与普通企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社会上的中介机构一般无权对其“三公”经费进行监督。
(三)“三公”经费控制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公”经费的实质,是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为满足公众需求而使用财政资金为其行政性公务行为提供条件和便利的消费行为,其本意是为了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因此本质上来讲这种消费是合理合法的,是一种必要的开销。但由于工作人员攀比心理、享乐心理的存在,使“三公”经费存在过度膨胀的可能,一旦缺乏控制和监督,浪费以及其他各种违法行为便逐渐滋生。
1. “三公”经费界定不清。“三公”经费在2011 年以前是没有明确界定的,只有一些“三公”经费的雏形。“因公出国出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费和运行维护费”等经济分类科目是在《2011 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才得到了明确。在实际应用中,目前对“三公”经费的定义和包涵的内容仍然不是特别清楚,核算的口径并不同意,会计人员的经验和判断有时成了确认的最终标准,随意性很大。这些直接影响了“三公”经费账务处理和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2. “三公”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隐藏“三公经费”的花样繁多,一些部门单位,存在以内部收据、代开发票入账情况,真实性难以确定,管理存在漏洞。正如前文所讲,对“三公”经费的控制和管理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并且过严的控制可能确实会影响到一些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有些领导有意无意的忽视制度制定工作,不去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此外,财务核算也是不能有效监管“三公”经费的,因为财务监管是一种事后监督,对于一些手续完备又形成既成事实的“三公”经费支出,难以起到有实际意义的控制和监管。
3. “三公”经费标准不健全。目前全国没有统一“三公”经费的标准和规范,各地自己制定标准时,没有全国的平均水平可以参考,难以客观把握本单位所在的层次。财政预算对“三公经费”没有细化到具体的项目,更缺乏对具体项目变化情况的必要说明,实际审计中无法分清“三公经费”的财政预算安排金额。“三公”经费的标准已经多年未曾调整,例如出国住宿费和外宾接待费标准是 10 多年前制定的,已经不符合现实的经济水平,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差异,因此超支现象比较普遍,致使审计机关对超标准列支难以界定。
4. “三公”经费支出会计核算不规范。由于目前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和支出经济分类,还不存在和“三公经费”直接对应的会计科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会计软件所设会计科目不能完全满足“三公经费”统计需要。对于部分没有设置明细二级科目的单位来说,“三公”经费更是难以统计和规范,一切消费都隐藏在行政费用支出中,往往会成为一笔糊涂账,不能真实反映支出情况,不利于审计和社会监督。
二、加强“三公”经费控制和监管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公开透明工作力度
要加大公开力度,完善公开方式和内容。公开不够、透明不足就会导致单位在“三公”经费上不计成本,大手大脚。必须将“三公”经费纳入预算,公开接受监督,使“三公”经费置于阳光之下,就会将问题暴露出来。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尤其是对人民反映强烈的公车使用、公务接待、出国出境出差考察等支出情况详细列出,将本单位“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置身于社会的监督之下。要将“三公”经费公开情况,纳入年度目标、廉政考核和问责范畴,促使自觉规范和收紧“三公”经费支出,提高行政效益。此外要明确领导的管理责任,使单位领导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三公”经费的管理工作,将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制度建设
首先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现代预算制度,科学合理的设置“三公”经费内容,支出预算具体到项目和岗位,并加以固化,不准超越,不准随便变更。二是要建立公开制度,严格做到预算必须公开、透明,必须接受相关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花钱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支出,没有预算,一分钱也不能花。三是明确法律责任,加大惩戒力度,加大对“三公消费”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的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四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把“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之中,增强单位主动降低“三公经费”动力,通过考核从源头上控制挥霍浪费的行为,建立其既重结果又重成本的现代绩效考核制度。此外,事业单位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在严格遵守财经法律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财务签批报销制度、办公用品领用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三)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进一步细化预算科目是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对“三公”经费控制监督的关键所在。要做好“三公”经费的预算工作,在实际开支前,审核部门要严格把关,做好事前控制,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完善会计核算科目设置,准确反映“三公”经费支出,建立完整有效的内控制度,遵循合理比例安排“三公”经费,科学合理地使用和核算,确保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有效运转,实现部门预算、财务决算和会计核算三者之间的有效区分和合理对接。要改进结账制度,用一次一结取代定期结算,增强对“三公”经费的管控。
(四)提升单位内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决定一个单位会计工作质量的水平和“三公”经费开销的总体数量,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培养会计工作人才尤为重要。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是会计人员能够及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准确掌握国家最新的财会政策,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继续教育的学习,组织单位间的研讨交流和座谈。要努力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组织党风廉政教育,使会计从业人员能够自觉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强化良好的职业道德品格,从思想根源上预防腐败。要强化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做好日常会计工作的基础上,主动思考,认真研究,深入分析单位的收支情况、各费用指标的构成比例,发挥出管理会计的目标和职能,为领导做好参谋。
(五)树立节俭意识,精简单位规模和人数
任何监督和控制都是被动的约束,要想根本上杜绝浪费现象,有效降低“三公”经费成本,必须从工作人员节约意识上入手。只有广大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树立了良好的节约意识,才能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不会感到制度是一种约束。要教育工作人员从一点一滴着眼,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开始逐步培养节约意识。此外,单位规模庞大臃肿,再好的措施也难以奏效。事业单位要注意控制在编人数,整合职能、明确权责、精简机构、完善机制,下决心清理超编人员,切实清理“吃空饷”现象。将单位的编制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只有这样才能使缩减财政支出,压缩“三公”经费成为可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的规范和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到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从制度建设、工作方法、人员思想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继续强化对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的控制和监管工作,不断节约公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屈生福.“三公”经费信息公开机制构建[J].财会通讯,2012(03).
[2]高志红.“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审计与理财,2011(10).
[3]李晓慧,孟春.“三公经费”披露及其绩效审计研究――基于2010年“三公经费”披露及其引发的讨论的证据[J].发展研究,2012(04).
篇8
关键词:“三公”经费 政府 发展现状 改进措施
所谓的政府“三公”经费主要是指有关部门在公务出国、公务接待以及公车购置和运行工作中的实际花销,因为这三项不同的经费数额相对较大、实际增长相对较快,从而很容易诱发腐败或者铺张浪费等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必然导致社会公众怨声载道。“三公”经费公开化的措施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公民对政府职能履行的监督职能,对于政府依法行政、科学行政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
一、现代政府“三公”经费公开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早在2011年就开始实施“三公”经费公开化、透明化的政策,该项举措不仅从根本上推动了公众监督政府工作行为、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逐渐深入,也被当代媒体称之为一种“破冰”行为。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政府“三公”经费公开工作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三公”经费延期公布
通过对政府实施的“三公”经费公开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不难发现在实际公开过程中还存在延期超时公布以及有令不行等问题,结合当今国务院提出的相关要求,政府“三公”经费的具体状况公布时间不可逾期一月,但是,很多部门难以对该项要求进行遵守,甚至有的偏远地区的政府部门根本不对相关要求加以重视。这种有令不行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于“三公”经费公开的政策持有不愿意的态度,即使最终愿意公开,也是在各种压力之下被迫做出的工作,进一步诱发公开过程中出现蒙混过关以及敷衍应付等现象。政府有关部门对于相关政策的不遵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三公”经费中存在多少奢侈、浪费以及腐败行为,不敢再社会公众面前进行展现或者公开,其采取抵制消极的措施也成为面对“三公”经费公开政策要求所作出的真切反抗。
(二)内容简略笼统、缺乏说明
经过对相关信息的分析和调查,地方以及中央部门所开展的“三公”经费公开活动中,公众不满意之处就是很多公布的内容较为含糊、笼统,虽然其中关于财政部门、审计署等有关报告较为详细,但是,大部分部门的报告都只具有几行较为简单的说明以及几项数字,这必然会让公众无法对相关信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判断。“三公”经费作为当今政府阶段性财政预算的构成要素,在预算编制的“类、款、项、目”不同级别中,财政预算公开工作只局限在“款”的级别,受到财政预算实际公开程度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政府进行“三公”经费公开时,很难实现真正的详细。
(三)口径过于偏窄、涵盖机构范围难以统一
中央政府部门目前所实施的“三公“经费公布,从根本上分析属于一部分经费公布,其口径作为狭窄,根据财政部门的相关界定来分析,其公布的“三公”经费作为财政拨款中的经费构成部分,各个部门也都需要按照这种相同的口径来对“三公”经费进行公布,财政拨款只是部门预算收入的构成部门。除了这种预算收入之外,政府有关部门的收入还包括各种政府性基金、事业性收费等预算外的收入,这部分收入数额相对较大、科目较为庞杂,很难实现监控或者掌握,非财政拨款中大都隐藏着“三公”支出更大的空间。
“三公”经费公开的政府部门需要涵盖的机构限定标准各不相同,例如同样是垂直管理部门,税务总局公布的各个需要“三公”经费的包括不同的预算单位,分为总局、省局、地方局、县区局以及乡镇分局等级别,铁道部门公布的事业单位则与之存在一定的差别。“三公”经费涵盖范围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各不相同,还有的范围不明显、界限较为模糊,从而导致公众对其监督力度受到影响。
二、解决“三公”经费存在的问题措施
若把政府有关部门“三公”经费公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那么就能够根据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三公”经费公开工作在我国政府反腐败事业发展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力,“三公”经费之所以存在以上几个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首先,政府官员阻力影响,很多官员不愿意实施“三公”经费公开工作;其次,有关工作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必要的约束以及监督,导致问责机制受到影响;最后,在进行“三公”消费治理时,缺乏必要的措施设计,有关措施难以实现协调和配套,存在很多较为薄弱的环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公”经费公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人大的主导地位
“三公”经费进行公开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政府有关部门出现的种种不必要支出,所以,存在较大的阻力。根据该种现象来分析,现阶段的“三公”经费公开需要从外部监督来入手,人大作为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者,其外部监督较为权威。公众舆论虽然较为重要,但是,人大与之相比属于硬性约束。所以,“三公”经费的公开以及消费治理工作需要坚持人大的监督,并将监督工作推进到整个预算审议阶段。预算审议工作实施之前,政府有关部门就要向社会公众进行“三公”经费的公开,并由专门的委员会对其进行受理,提出存在的批评以及质疑,将其汇总给人大,从而保证经费预算以及决算工作中存在的水分能够更好地被处理。
(二)对口径进行统一、对内容进行细化
“三公”经费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方便群众对其进行监督,这就需要有关部门需要对具体的“三公”科目以及项目进行具体的解释以及明确的界定,还要对部门的组织结构、工作职责以及在职人数进行公布。所以,首先应该不断统一和扩大“三公”经费的实际公开口径,把政府的所有“三公”消费支出以及纳入进行公布;其次,需要对“三公”经费的组织机构以及政府部门范围进行公布,目前的这个范围尽量扩大,从而保证社会公众更好地对其进行监督。
(三)实施权威、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回应
今后政府有关部门所实施的“三公”经费公开需要保证权威性不断加强。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影响下,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信息所耗费的成本相对较低,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进行“三公”经费公开工作时,需要利用互联网进行以及公开。并对有关部门所公布的各个“三公”经费网址进行统一,指定一个网站作为“经费”公布的具体网站。还要对具体的“三公”经费公布时间进行规定,对于超过时间限制进行“三公”经费公布的部门进行相应的措施处罚。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对社会公众以及媒体提出的种种批评或者评价进行回应,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说明,接受人民群众的正确建议,并做好相应的整改工作。
三、结束语
政府进行“三公”经费公开不仅是对公民参与权、知情权以及监督权进行保障的表现,也是不断提升自我公信力、预防腐败现象给予的措施支持。“三公”经费公开作为一种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成政府部门达成“合理消费”。所以,在今后的“三公”经费公开工作中,政府有关部门需要不断扩大公开范围,还要接受更多的监督、听取更多的意见,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卫青.从“三公”经费公开谈行政成本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23:53+55
[2]郑璇.我国“三公经费”公开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学理论,2013,16:54-56
[3]卢艳红.广东省政府“三公”经费公开现状研究[N].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05:10-15
篇9
一、提高“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的认识,责任落实到位。
“三公”经费是指公款出国(境)、公款购置使用车辆、公款接待消费。“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是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必然要求,是建立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的客观需要,是促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阳光理财的重要手段。各部门、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落实,确定本单位“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工作思路,认真做好“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方案,并准备好“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说明和公开途径及载体。
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的主体
(一)“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工作以部门预算单位即行政单位及参公事业单位为主体(除收支预算外,下同)。
(二)县财政局负责汇总各单位“三公”经费预决算情况表,报县纪委审定后,公开全县“三公”经费总支出,配合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各部门“三公”经费预决算工作的指导和督察。
审计及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各单位“三公”经费预决算的真实性进行审计、监督。
(三)县直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以及指导、督促下属单位“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工作。
三、“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的内容、载体
(一)全县总“三公”经费预决算的公开。全县“三公”经费年总决算和2013年总预算,在县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中的“财政预决算”栏向社会公布。
(二)县直各部门“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县直各部门“三公”经费年决算和2013年预算,在县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中“财政预决算”栏及各部门门户网站上同时向社会公布(同步分列公开各下属单位“三公”经费预决算)。具体公开内容:
1、“三公”经费年决算和2013年预算公开内容。⑴出国(境)费用:反映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培训费、杂费等支出。⑵车辆购置及运行费:车辆购置费反映公务车车辆购置支出和单位除公务用车外的其他各类交通工具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车辆运行费反映公务用车和其他各类交通工具的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节油奖励费用等支出。⑶公务接待费用: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2、细化“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以文字形式进行相关说明,应包括去年“三公”经费的决算与预算比较,有无节约,是否零增长,费用增长的原因以及公开车辆购置和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和人数、公务接待有关情况。
四、“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的时间
(一)年“三公”经费决算公开在2013年6月30日前完成,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由单位自行决定是否公开。同时将“××单位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和2013年预算情况表”和“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于2013年6月28日前交县财政局。
篇10
Q:很多人认为茅台是奢侈品,您认为茅台是奢侈品吗?
刘自力:茅台不是奢侈品。
Q:为什么您会这样认为,现在很多老百姓都认为,茅台已经快成了奢侈品代名词了。
刘自力:茅台不是奢侈品,道理很简单。茅台本身就是我们中国广大消费者都能消费得起的产品,怎么会是奢侈品呢?还有,我们本身就没有把它作为奢侈品来打造、来追求、来运作。
Q:有的人在分析一瓶茅台酒的成本构成,研究说53°的飞天茅台价格突破2000元,但是,很多人说成本价只有40元。
刘自力:那么我想问一下,一瓶拉菲价格的成本是多少,你们算过账吗?
Q:这个我不是很清楚,您说呢,大概是多少?
刘自力:我不知道。但我想问你,你算过这个账吗?当你对拉菲的价格都没算准,为什么只算茅台呢?
Q:您觉得这毛利90%多是合理的,是吗?
刘自力:我也不说它合理与不合理,这90%多的毛利,毛在什么地方呢?茅台集团为国家上了多少税?我只想问你个问题,一瓶拉菲的成本是多少?一条好烟的成本有多少?其他的任何一瓶价格高的酒成本有多少?不但要问我这个问题,要问所有产品这个问题。
Q:您刚刚把茅台和拉菲对比,您觉得茅台和拉菲的性质是一样吗?
刘自力:什么?
Q:您总是把茅台和拉菲对比……
刘自力:不是我总是把他们对比。我们贵州省委书记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话,我想和你说说,“如果你把拉菲放在‘三公消费’中间,你会去喝拉菲吗?”茅台是民族的精品,是咱们中国有知识产权的,这样的民族精品,它本身就是一个产品,它没有任何政治属性。
Q:也有些人提案说,两会应该禁止“三公消费”喝茅台,您是怎么看的?
刘自力:对,“三公消费”禁止喝茅台,那么请问你,“三公消费”应该喝什么酒?你回答我,应该喝什么酒?
Q:喝什么酒我不清楚,我想了解,为什么大家反对“三公消费”中喝茅台呢,您觉得提这个提案的人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刘自力:他怎么想的我怎么知道呢?就像你提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一样。
Q:有人把公款吃喝联系在一起,你觉得这对茅台是不公平的是吗?
刘自力:你是这么想的吗?这个想法可能是有道理的。
Q:我是在问您是怎么想的?
刘自力:你是怎么想的?
Q:我觉得不太正常。
刘自力:那么我赞同你的观点。
Q:为什么呢?
刘自力:我赞同你的观点,你为什么这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