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消费税范文

时间:2023-04-09 12:4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卷烟消费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卷烟消费税

篇1

【关键词】 卷烟; 消费税; 税收政策

从1994年1月到2009年5月,卷烟消费税税收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这些调整在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及计税方法等方面都有体现,对卷烟企业及其应纳税额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卷烟消费税税收政策变动过程

(一)单一比例税率从价统一征收阶段

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3]135号),规定甲类卷烟适用45%的比例税率,乙类卷烟适用40%的比例税率。对于纳税人自产自用和委托加工的卷烟,应当纳税而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其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分别为(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和(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进口卷烟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为(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

-消费税税率)。1994年6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甲类卷烟暂时给予减征消费税照顾的通知》(财税[1994]38号)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对甲类卷烟暂减按40%的税率征收消费税。1994年8月2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口卷烟临时调低消费税税率的通知》(财税政字[1994]158号)决定,进口卷烟消费税自1994年9月1日起也暂减按40%的税率计征。由此可见,从1994年开始,卷烟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征收消费税,税率为有差别的比例税率。但同年的一系列通知中对此进行了修改,实际上对卷烟实行的是单一比例税率从价统一征收消费税。

(二)差别比例税率从价分类征收阶段

1998年7月31日,国务院《关于调整烟叶和卷烟价格及税收政策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1998]7号)调整了卷烟消费税税率结构。通知决定从1998年7月1日起,将卷烟消费税税率由实际执行的40%调整为一类卷烟50%,二、三类卷烟40%,四、五类卷烟25%。进口卷烟的消费税税率由40%调整为50%。纳税人自产自用以及委托加工的卷烟没有同牌号规格卷烟销售价格的,一律按照甲类卷烟的50%税率征税。因此,从1998年7月1日开始对国产卷烟分三类实行差别比例税率从价征收消费税,进口卷烟实行单一的比例税率从价统一征收消费税。

(三)从价从量分类复合征收阶段

1.2001年6月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烟类产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91号),调整卷烟消费税税率为定额税率和比例税率。定额税率为每标准箱(50 000支)150元。比例税率为每标准条(200支)调拨价格在50元(含5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的卷烟税率为45%;每标准条调拨价格在50元(不含增值税)以下的卷烟税率为30%。进口卷烟适用45%的比例税率。同时规定卷烟消费税实行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相结合计算应纳税额的复合计税办法。这期间国产卷烟消费税分两类实行从价从量复合计征,进口卷烟消费税实行不分类从价从量复合计征,但在自产自用、委托加工和进口卷烟组成计税价格中不包含消费税定额税。

2.2004年1月29日,为统一进口卷烟与国产卷烟的消费税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进口卷烟消费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04]22号),决定自2004年3月1日起,进口卷烟消费税适用比例税率的办法确定为每标准条进口卷烟(200支)确定消费税适用比例税率的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消费税定额税率)÷(1-消费税税率)。每标准条进口卷烟(200支)确定消费税适用比例税率的价格≥50元人民币的,适用比例税率为45%;每标准条进口卷烟(200支)确定消费税适用比例税率的价格

3.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9号)规定,纳税人自产自用、委托加工的卷烟,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其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分别为(成本十利润十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和(材料成本十加工费十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此后纳税人自产自用、委托加工国产卷烟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中也包含消费税定额税。

(四)多环节分类从价从量复合征收阶段

2009年5月2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烟产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84号)对烟产品消费税政策进行调整。首先对卷烟生产环节(含进口)消费税的从价税税率进行调整。甲类卷烟,即每标准条(200支,下同)调拨价格在7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含70元)的卷烟,税率调整为56%,乙类卷烟,即每标准条调拨价格在70元(不含增值税)以下的卷烟,税率调整为36%,卷烟的从量定额税率不变,即0.003/支。其次对在我国境内从事卷烟批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按纳税人批发卷烟的销售额(不含增值税)加征一道从价税,适用税率5%。从此卷烟消费税在生产和批发两个环节征收,而且批发企业在计算纳税时不得扣除已含的生产环节的消费税税款。

可见,从1994年1月1日始,卷烟消费税税收政策由最初的单一比例税率从价定率征收,调整为差别比例税率从价定率征收,后又调整为从价从量分类复合征收,2009年在对税率进行较大幅度调整的同时,又对卷烟批发环节开始征收消费税。

二、卷烟消费税税收政策变动影响分析

从1994年到2009年,卷烟消费税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卷烟企业的发展及应纳税额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一)卷烟消费税税收要素变动分析

1.纳税人范围逐步扩大。1994年税制改革之初,只对卷烟生产环节和进口环节的纳税人征收消费税。从2009年开始,对在我国境内从事卷烟批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也开始征收消费税。卷烟消费税纳税人的范围逐步扩大,改变了过去消费税单一环节征收的情况。

2.税率不断提高。从1994年至2009年,卷烟消费税税率发生了多次变动,税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如表1:

由表1可见,15年来,卷烟消费税税率在不断提高,尤其是甲类卷烟的税率由最初的40%提高到目前的56%,提高了16%,提高幅度较大。

3.计税依据渐次拓宽。1994年1月1日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之初,卷烟实行从价定率征收,因此计税依据为应税销售额,在其组成计税价格中不包含定额消费税。2001年6月1日,卷烟实行从价与从量复合计征,计税依据为应税销售额和销售数量,但在其组成计税价格中仍不包含定额消费税。2004年3月1日起,在进口卷烟组成计税价格中包含了定额消费税。2009年1月1日开始在国产卷烟的组成计税价格中也包含了定额消费税。

4.计税方法发生变动。从1994年1月1日开始,卷烟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计算应纳税额的单一计税办法。2001年6月4日,卷烟消费税调整为实行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相结合计算应纳税额的复合计税办法。

(二)卷烟消费税税收政策变动影响分析

1.对卷烟企业的影响。卷烟消费税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卷烟生产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适用同一税率时卷烟产品结构向高端发展。1994年对甲类卷烟和乙类卷烟都按40%的税率征收消费税,由于生产甲类卷烟比生产乙类卷烟利润更高,这一方面使得卷烟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由低档向高档转移;另一方面也使以生产低档卷烟为主的中小烟厂盈利较低甚至出现亏损。

适用级差较大的差别税率时加重高档卷烟企业税负。1998年起将卷烟消费税由单一税率改为三级差别税率,解决了前面存在的问题,但以生产高档卷烟为主的大型卷烟厂却由于税负的增加利润大幅下滑,削弱了其原有的优势地位,影响了行业的组织结构调整。同时,卷烟消费税只在生产环节按照销售价格从价计征,导致很多卷烟厂采用转移定价的方法规避纳税。

复合计征时促进了烟草行业内部结构调整。2001年,实行从价从量复合计征,对以生产中高档卷烟为主的大企业影响不大,总体税负基本稳定,但大幅度提高了以生产低档卷烟为主的中小企业税负,导致中小卷烟企业出现严重亏损,促使这些企业退出了市场,促进了烟草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同时计税价格由出厂价改为调拨价或核定价,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利用转移定价方式避税的空间。这次调整,再次使企业的产品结构上调,造成了高档烟市场过剩而低档烟市场紧缺的问题。

税率提高导致卷烟企业整体税负增加。2009年对卷烟消费税税收政策的调整,再次提高了卷烟分类标准,适当调高了卷烟从价税率,扩大了卷烟纳税范围。此次调整将导致烟草企业税负增加,利润大幅减少。

2.对卷烟企业应纳税额的影响。卷烟消费税税收政策的变动,会影响卷烟企业应纳消费税税额的数额。本文以卷烟企业自产自用卷烟对此进行具体分析。假设某卷烟企业将本企业生产的甲类卷烟50箱用于职工福利,生产成本为50万元,不同时期此卷烟生产企业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有较大差别。

1994年1月1日起,对甲类卷烟暂减按40%的税率征收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为(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其应纳税额为(50+50×10%)÷(1-40%)×40%=36.67(万元)。

1998年7月1日起,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卷烟没有同牌号规格卷烟销售价格的,甲类卷烟按照50%税率征税,其组成计税价格没有变动,其应纳税额为(50+50×10%)÷(1-50%)×50%=55(万元)。可见,税率的提高导致了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增加。

2001年6月1日起,甲类卷烟按45%的税率征收消费税,实行从价从量复合计税,从价部分组成计税价格未调整,应纳税额为150×50÷10000+(50+50×10%)÷(1-45%)×45%=45.75(万元)。复合计税方法拓宽了计税依据,但税率得到降低,与1998年相比应纳税额有所降低,与1994年相比应纳税额有所增加。

2009年1月1日起,甲类卷烟按45%的税率征收消费税,实行从价从量复合计税,从价部分组成计税价格为(成本十利润十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应纳税额为150×50

÷10 000+(50+50×10%+150×50÷10 000)÷(1-45%)×45%=46.36(万元)。由于在组成计税价格中包含了消费税定额税,计税依据进一步拓宽,所以应纳税额进一步增加。

2009年5月1日起,甲类卷烟税率调整为56%,计税方法与从价部分组成计税价格未变动,应纳税额为150×50÷10 000

+(50+50×10%+150×50÷10 000)÷(1-56%)×56%=71.70(万元)。税率的进一步提高,直接导致应纳税额的增加。

总之,卷烟消费税税收政策的调整,使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以及计税方法发生了变动,导致卷烟企业组织结构及产品结构的变化,总体上加重了卷烟企业税负。

三、结论

综上所述,从1994年开始,卷烟消费税税收政策的调整,使纳税人的范围扩大、税率逐步提高、计税依据渐次拓宽。随着卷烟消费税税率的逐步提高,计税方法由从价定率征收转变为从价从量复合计征,以及组成计税价格由不包含定额消费税到包含定额消费税,促进了卷烟企业的行业组织结构调整,也使卷烟企业总体税负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 成红伦.我国卷烟消费税政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篇2

一、对财税收入的影响

按此项政策规定,每标准条调拨价格在7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含70元)的卷烟为甲类卷烟,税率调整为56%。每标准条调拨价格在70元(不含增值税)以下的卷烟为乙类卷烟,税率调整为36%。目前,我国卷烟销售收入甲类卷烟大于乙类卷烟,因此,近期看,此项政策必然提高卷烟消费税的收入,同时也将提高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收入。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作为卷烟生产企业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它的增长,必然减少企业的利润,而造成企业所得税的减少。由于消费税收入归属中央财政,企业所得税收入60%归中央财政,40%归地方财政,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归地方财政收入。消费税收入增加带给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量大于企业所得税减少带给中央财政收入的减量,总的影响是增加中央财政收入;而企业所得税减少带给地方财政收入的减量大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增加带给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量,总的影响是减少地方财政收入。因此,此次卷烟消费税税率调整,对卷烟生产企业而言具有“利改税”性质,即把原先作为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的利润,部分转化为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实质为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比例的调整。相对今年一季度中央财政收入受金融危机影响而锐减的大背景,此项消费税政策调整对于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具有积极意义。

二、对卷烟生产企业的影响

目前,按照追求最大净利润的经营目标,此次卷烟消费税政策的调整将给卷烟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对象调整带来影响。由于甲类卷烟和雪茄烟税率的提高,将导致企业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提高,最终导致税后净利润的减少;相反,由于乙类卷烟税率的降低,将导致企业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减少,最终导致税后净利润的增加。因此,卷烟生产企业为维持或提高企业的净利润,将会减少每标准条调拨价格在7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的甲类卷烟以及雪茄烟的生产,而增加每标准条调拨价格在70元(不含增值税)以下的乙类卷烟的生产,由此高档香烟的生产会受到抑制,中低档香烟的生产会受到激励。当然,我国卷烟生产企业均是国有企业,受政府行政影响色彩较重,生产企业最后的经营行为变化还难以确定。

三、对卷烟批发单位和个人的影响

这次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规定卷烟批发环节加征一道从价税,税率5%。原先在卷烟批发环节并不征消费税,仅在生产销售环节征缴,现在卷烟批发环节也要征缴消费税,而且由于不能调高零售价格,使得消费税无法前转至消费者,卷烟批发单位和个人的税负必然增加,经营利润率将面临减少,收入效应的发挥使得其通过增加批发销售额维持原有利润水平,或替代效应的发挥使得其将资本退出卷烟批发领域,而转移到其他利润更高的领域。

四、对卷烟消费者的影响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烟草行业作为一个年创利税2000多亿元的龙头行业,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烟草行业面对加入WTO和WHO的严峻挑战积极推进行业改革,在“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的发展战略指导下,采取了“工商分离”“资产重组”“品牌整合”等一系列改革政策,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现行的分税制财政分配体制下,高额的烟草税收不但是维持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基数的重要保障,而且也直接影响中央对其税收返还数量的多少。加之烟草税收主要在生产环节缴纳,使卷烟的生产量与地方财政收入紧密关联,国家对烟草行业课征的高额税收成了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在地方利益的趋动下,地方政府加大了对本地区烟草企业的行政干预和保护,实行地方封锁,发展地方品牌,对外地卷烟进入本地市场设置障碍或严加封锁,严重影响了全国统一规范、开放有序的烟草大市场的形成。

我国的卷烟生产量一直受到严格的国家计划管理,卷烟生产指标与地方既得财政利益的紧密关联,也使国家对各地卷烟生产指标的调整变得极其困难,一些优势卷烟企业和名优卷烟品牌受生产指标的限制无法继续扩张。可以说,现行的烟草财税体制对我国烟草行业的整体发展形成极为严重的制约和影响,已到非改不可的时候。因此,积极研究和探讨如何在国家财税体制改革和烟草行业改革的大方向下,在既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又保证地方既得利益的条件约束下,设计出一个既可以调动地方政府参与烟草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性,又能有效消除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彻底解决目前困扰烟草行业发展的地区封锁、跨省重组困难等问题的改革方案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二、改革思路

(一)从调整税收基数入手

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为保证地方既得财力,政府采取了一种“基数固定,增长分成”的方法来确定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额。即中央以1993年的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作为对地方税收返还的固定基数,1994年后税收返还额以此基数按本地区增值税和消费税两税增长率的1:1.03系数逐年递增,达不到此基数则相应扣减税收返还额。烟草业是高税行业,在这样的财税分配体制下,烟草税收既影响到地方税收返还的基数,又影响到税收返还的增量,与地方财政收入紧密相关。地方政府在追求本地区财政收入最大化的目标下,必然存在着强烈的封锁市场的动机。因此,可以考虑从调整税收基数入手,使卷烟企业缴纳的税收与地方财政收入脱钩,以减少地方政府对卷烟企业和市场的过度干预。

(二)从改变卷烟消费税的纳税环节入手

作为烟草第一大税的卷烟消费税往往在生产环节征收,使得只有生产卷烟的地区,才能得到卷烟消费税的利益,不生产只消费则得不到收益,因而,各地为了本地区利益的最大化,不管自然条件如何都纷纷建厂生产卷烟。为了保护本地区的烟草生产企业,设置地区壁垒、封锁市场,结果必然导致烟草行业产业结构和市场的过度分散。卷烟消费税在生产环节征收 ,客观上造成了各地区之间利益分配关系不平衡 ,使得生产卷烟地区获得的财政收益远远大于销售卷烟地区,实际上起到了鼓励生产抑制流通的反作用。因此,可以考虑将卷烟消费税的征税环节由生产改为销售,借以切断地方政府与本地烟草生产企业的利益联系。通过征税环节的改变使销售量而非生产量成为地方税收多少的决定因素,各个地区卷烟的销售量受到人口规模、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地方政府很难加以控制,因此可以较好地减少政府干预。由产地征税改为销地征收后,地方政府要想多增加税收,就得多销售卷烟,只要是消费者喜欢的,不管是哪个地方生产的卷烟都可以销售,抵制外省卷烟已没有必要,困扰烟草行业发展的地方保护、市场封锁问题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地方政府为了多销售,会更加关心市场管理,更主动、严厉地打击各种非法卷烟经营,这样卷烟产销量将会增加,中央和地方都将受益。

此外,纳税环节的改变还可以平衡工商企业税负、减少企业避税空间。目前,消费税完全由卷烟工业企业承缴 ,导致了烟草税负在工商企业之间的不均衡。据统计,从1994至2002年年底,中国烟草行业累计上缴税金6660亿元人民币,其中卷烟工业上缴税金5900亿元,所占比重为88.6%,卷烟工业占据了绝对的比重。卷烟消费税都由生产企业缴纳,作为价内税生产企业把这项税费加入成本,对企业的成本压力很大,加大了工业企业负担,而且生产企业还没有销售出产品就要提前缴税,也占用了企业的周转资金,不利于卷烟工业企业的发展。卷烟工业企业由于税负过重,1994年税改后一段时期,曾出现普遍的“以商补工”问题,很多烟厂通过转移定价的方式避税,造成国家税收收入的大量流失。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改变卷烟消费税的纳税环节入手进行改革,对烟草行业而言是较为彻底、影响更为深远的做法。但是,以现有的条件看,改革的成本较高,操作难度也较大。首先,将纳税环节改在销售环节会加大税收征管成本。如果卷烟消费税在单一零售环节征收,尽管税基很大,可避免企业用转移利润形式偷逃税。但烟制品市场需求量大,因其体积小、零售点过于分散,纳税人数量巨大,征管费用高,税源难以控制,以当前的征管水平和征管条件来看不太现实。考虑到征收的成本和偷漏税的问题,建议在生产和批发两个环节同时征收,今后随着征管水平和纳税意识的提高可逐步按国际惯例实现在卷烟零售环节缴纳消费税。其次,财税分配政策调整难度较大。卷烟消费税改为销售地征收后,卷烟消费税交得多的地域将从云、贵、湘等产烟大省向东部沿海主销区转移,这些地区的财政实力本就较东部沿海地区弱,如果产销地的税收返还基数不重新核定的话,会产生卷烟产区与销区新的利益矛盾。中国尚处于建立规范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过渡期,完全通过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解决上述问题,以中央目前的财力可能短期内做不到,而且原办法已经运行了十几年,各地已形成政策依赖,要重新核定产销区的基数,操作上也会有一定难度。

三、改革方案设计

(一)将卷烟消费税和增值税从地方财政基数中和增收返还中扣除,以上一年(或三年平均数)为返还基数,确保地方财政利益。这样,当地卷烟消费税和增值税无论增加或者减少,都不改变返还基数数额。这一方案以固定的税收返还基数来确保地方既得利益,同时使烟草税收与地方的税收任务脱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淡化烟草企业与地方利益的紧密关系,减少地方政府干预烟草市场的冲动。这一方案的调整只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计算确定,不涉及税制的单独调整或变动,所以不会增加税收征管成本,易于操作,震动性不大。在宏观财税分配体制不变的约束条件下,是一个较为可行的办法。

(二)将烟草的各项税收合并为“烟草专卖税”由中国烟草总公司统一向中央财政解缴,地方既得财力、地方财政困难与平衡问题,通过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从长远看,此方案符合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既保证了各地既得利益,又能逐步增加中央财政收入,也不会增加税收征管成本,并能使烟草税收与地方财政收入彻底脱钩。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发展不平衡,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和时期,这与处于内忧外患困境中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整合烟草资源,以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实力应对挑战的烟草行业改革现实相矛盾。在地方财政日益困难而中央财政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短期内无法建立起来的时候,这一方案无疑会带来较大的震动,不易被地方政府接受。

(三)中央在承认地方财政原有返还基数的基础上,将国家在产地100%缴纳的卷烟消费税,逐年递减10%将其转为在销地缴纳;经过10年左右时间,将在产地缴纳的卷烟消费税全部转为在销地缴纳,同国际惯例接轨。这一方案是逐步推进的渐进式改革,所以震动较小,但改革须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时间较长。

篇4

答:按照现行税收法规规定,国家对卷烟出口一律实行在生产环节免税的办法,即免征卷烟加工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而对出口卷烟所耗用的原辅材料已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则不予退、免税。据此,为生产出口卷烟而购进的已税烟丝的已纳税款不能给予扣除。

问:为了堵塞税收漏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酒类产品包装物押金征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53号),规定从1995年6月1日起,对酒类产品生产企业销售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无论押金是否返还和在会计上如何核算,均需并入酒类产品销售额中,依据酒类产品的适用税率计征消费税。这一规定是否包括啤酒和黄酒产品?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对啤酒和黄酒实行从量定额的办法征收消费税,即按照应税数量和单位税额计算应纳税额。按照这一办法征税的消费品的计税依据为应税消费品的数量,而非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征税的多少与应税消费品的数量成正比,而与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金额无直接关系。因此,对酒类包装物押金征税的规定只适用于实行从价定率办法征收消费税的粮食白酒、薯类白酒和其他酒,而不适用于实行从量定额办法征收消费税的啤酒和黄酒产品。

问:出国人员免税商店销售的金银首饰是否征收消费税?

答:对出国人员免税商店销售的金银首饰应当征收消费税。

问:“啤酒源”是否征收消费税?

答:啤酒源是以大麦或其他粮食为原料,加入啤酒花,经糖化、发酵酿制而成的含二氧化碳的酒。在产品特性、使用原料和生产工艺流程上,啤酒源与啤酒一致,只缺少过滤过程。因此,对啤酒源应按啤酒征收消费税。

问:菠萝啤酒是否征收消费税?

答:经向主管部门了解,菠萝啤酒是以大麦或其他粮食为原料,加入啤酒花,经糖化、发酵,并在过滤时加入菠萝精(汁)、糖酿制的含有二氧化碳的酒。其在产品特性、使用原料和生产工艺流程上与啤酒相同,只是在过滤时加上适量的菠萝精(汁)和糖,因此,对菠萝啤酒应按啤酒征收消费税。

问:“金刚石”是否征收消费税?

答:金刚石又称钻石,属于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的征收范围,应按规定征收消费税。

问:“宝石坯”是否征收消费税?

答:根据《消费税征收范围注释》规定,珠宝玉石的征税范围为经采掘、打磨、加工的各种珠宝玉石。宝石坯是经采掘、打磨、初级加工的珠宝玉石半成品,因此,对宝石坯应按规定征收消费税。

问:两轮驱动的吉普型车是否属于越野车的征税范围税?

答:根据《消费税征收范围注释》规定,越野车是指四轮驱动,具有高通过性的车辆。两轮驱动的吉普型车不属于越野车范围,应按小轿车的适用税率征收消费税。

篇5

用外购已税消费品和委托加工收回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在计征消费税时,可以按当期生产领用数量计算准予扣除外购和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税款。

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税额扣除的计算:当期准予扣除的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当期准予扣除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外购应税消费品适用税率,当期准予扣除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期初库存的外购应税消费品的买价+当期购进的应税消费品的买价期末库存的外购应税消费品的买价。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额的计算: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额=期初库存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额+当期收回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额-期末库存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额。

从扣税方法看两者处理是一致的,都按当期生产领用数量扣除已纳消费税。

二、会计处理

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其他新应税消费品时会计处理是不同的。

外购的应税消费品的处理:外购的应税消费品包含的消费税,在外购时计入材料成本,在生产领用时按生产领用消费品包含的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借方,最终计算的消费税等于“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账户的贷方减借方,扣除的是生产领用消费品包含的消费税。

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的处理: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在委托加工收回时,其包含的消费税不计入委托加工收回材料的成本,全部计入了“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最终计算的消费税等于“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账户的贷方减借方,扣除的消费税,是委托加工收回消费品包含的全部消费税,而不是生产领用的委托加工消费品包含的消费税。

会计处理上,外购的应税消费品扣除的消费税是生产领用应税消费品包含的消费税,而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扣除的是全部委托加工收回消费品的消费税,而不是生产领用消费品包含的消费税,两者计算结果是不一致的。

同时也注意到,外购的应税消费品已纳税额的扣除和税法规定是一致的,扣除的都是生产领用部分含的消费税;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额的扣除和税法是不一致的,会计上扣除的是全部委托加工收回消费品的消费税,而不是生产领用部分的消费税。

三、委托加工案例

[例1]甲企业用外购的烟丝加工卷烟,2011年9月,期初库存外购烟丝为0,本月外购烟丝80000元,增值税17%,生产领用40000元,期末库存40000元,生产卷烟10箱,全部对外销售,每箱不含税售价25000元(卷烟税率56%,烟丝税率30%)。

[例2]乙企业用委托加工收回的烟丝加工卷烟,2011年9月,期初库存委托加工烟丝为0,本月发出烟叶40000元,委托外单位加工成烟丝,支付加工费16000元,增值税2720元,收回后,生产领用一半,月末库存一半,生产卷烟10箱,全部对外销售,每箱不含税售价25000元(卷烟税率56%,烟丝税率30%)。

(一)税法计算的消费税的比较

例1:应纳消费税=(10×150+10×25000×56%)-40000×30%=129500元

例2:委托加工收回烟丝的价值=(40000+16000)/(1-30%)=80000元(含消费税24000),委托加工环节的消费税=(40000+16000)/(1-30%)×30%=24000元,生产领用了一半,应纳消费税=(10×150+10×25000×56%)-24000/2=129500元

外购烟丝价值8000元,委托加工收回烟丝的价值80000元,生产领用均是一半,税法上计算应纳消费税均是129500元是一致的。

(二)会计上处理的比较

例1:

借:原材料(原材料的价值中包含消费税) 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0

贷:银行存款 93600

生产新的消费品生产领用时:

借:生产成本 2800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生产领用外购消费品含的消费税) 12000

贷:原材料 40000

生产新的消费品对外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 292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25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41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41500

应纳消费税=“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账户的贷方减借方=141500-12000=129500元

例2:

发出加工材料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40000

贷:原材料――烟叶 40000

收回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1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2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4000

贷:银行存款 42720

入库:

借:原材料――烟丝 56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56000

生产新的消费品生产领用时:

借:生产成本 28000

贷:原材料――烟丝 28000

生产新的消费品对外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 292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25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41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41500

应纳消费税=“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账户的贷方减借方=141500-24000=117500元

外购烟丝价值80000元,委托加工收回烟丝的价值80000元,生产领用均是一半,二者应纳消费税应一致,但会计计算结果不一致。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外购应税消费品会计处理上是正确的,并且和税法的规定一致;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会计处理需要改进,收回时把委托加工环节的的消费税计入成本,生产领用时再转出生产领用部分的消费税。

如上例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处理如下:

发出加工材料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40000

贷:原材料――烟叶 40000

收回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40000(含消费税24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720(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42720

入库:

借:原材料――烟丝 80000(含消费税24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80000

生产新的消费品生产领用:

借:生产成本 2800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2000

贷:原材料――烟丝 40000

生产新的消费品对外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 292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25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41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41500

应纳消费税=“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账户的贷方减借方=141500-12000=129500元

这样委托加工收回或外购的应税消费品的会计处理就统一了,都是在生产领用时把领用部分的消费税转出,同时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的会计处理符合了税法的规定,也体现了消费税是价内税。

篇6

关键词:消费税;委托加工;账务处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9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条例第四条所说“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是指由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对于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或者受托方先将原材料卖给委托方然后再接受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以及由受托方以委托方名义购进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不论纳税人在财务上是否作销售处理都不得作为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而应当按照销售自制应税消费品缴纳消费税。通常情况下,委托加工是由受托方在委托方提货时进行代收代缴消费税,若其并没有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委托方要补缴。在计算应纳税额时,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若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高低不一,则按销售数量加权平均计算;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收回后不再加工而用于销售:委托方发出委托加工材料、向受托方支付加工费和代收代缴消费税时,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等,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由于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了消费税,如果不再加工而是直接出售,因为不缴消费税,当然不必做应交消费税的会计分录。

[例1] A厂接受某卷烟厂委托,加工烟丝,卷烟厂和A厂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相关业务情况如下:卷烟厂提供原料5万元,A厂收取加工费2万元,增值税额3400元。若烟丝收回后,不加价直接对外销售,且相关款项已收到,则A厂应代收代缴消费税,卷烟厂相关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发出原料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5

贷:原材料 5

2、支付加工费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贷:银行存款 2

3、支付代收消费税时:委托加工烟丝组成计税价格=(5+2)/(1-30%)=10万元;代收消费税=10×30%=3万元。

借:委托加工物资 3

贷:银行存款 3

4、加工的烟丝入库时:

借:原材料 8

贷:委托加工物资 8

5、委托加工收回的烟丝对外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6、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8

贷:库存商品 8

将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以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且符合税法规定的扣税范围,出售时,允许扣除加工环节已纳的消费税。也就是说,如果烟丝收回后是加价销售,考虑到若完全按照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款纳税,则会导致企业少缴税,为了方便理解,可将受托方缴纳的消费税先计入“待抵扣税金”科目,等最终的应税消费品出售并缴纳消费税时再从中抵扣。

[例2] 续上例,假设委托加工收回的烟丝按12万元的价格对外销售出去,且款项已收到,相关分录如下:

1、发出材料、支付加工费:

会计分录如前

2、支付代收代缴消费税时:

借:待抵扣税金――待扣消费税 3

贷:银行存款 3

3、加工烟丝入库时:

借:原材料 7

贷:委托加工物资 7

4、烟丝对外销售:

借:银行存款 14.04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

5、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7

贷:库存商品 7

6、计提消费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6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3.6

7、实际上缴消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0.6

贷:银行存款 0.6

收回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委托方将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且符合税法规定的扣税范围,根据税不重征的原则,允许扣除加工环节已纳的消费税。因此,委托方应将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账户,待最终应税消费品销售时,允许从缴纳的消费税中抵扣。为清晰反映其抵扣过程,可设“待抵扣税金”账户来反映其发生和抵扣过程。

[例3] 承接例1,假设委托加工烟丝收回后不是对外销售,而是用于生产卷烟,若现在只是就其中50%拿来继续生产,加工入库后,成本为5万元,现已全部对外销售,共3个标准箱,每标准条调拨价格为80元,期初库存委托加工应税烟丝已纳消费税3,000元,期末库存委托加工应税烟丝已纳税额28,000元,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1、发出材料、支付加工费、支付代收代缴消费税、加工烟丝入库:

会计分录同例2中

2、生产领用时:

借:生产成本 3.5

贷:原材料 3.5

3、加工完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 5

贷:生产成本 5

4、销售取得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7.02

贷:主营业务收入 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

借:主营业务成本 5

贷:库存商品 5

5、计提消费税时:应纳消费税税额=150×3+45000×56%=2.57万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57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57

6、抵扣消费税时:当月准予抵扣的消费税税额=0.3+3-2.8=0.5万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0.5

贷:待抵扣税金――待扣消费税 0.5

7、当月实际上缴消费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07

贷:银行存款 2.07

结论

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各方面的局限,很多企业选择委托加工来生产应税消费品,其核算又是税务会计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内容,我们在进行相关账务处理时,首先要分清相关业务是否是税法中所界定的委托加工业务,如何进行消费税的计算,然后才能根据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的具体用途来确定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主要参考文献:

[1]范雅玲.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扣除的财税处理[J].财会月刊,2010.7.

篇7

论文关键词:贵州卷烟,税收负担率,重税控烟,贡献率

一、我国烟草行业的税收制度。

(一)、烟草业涉及的税种较多。

我国的烟草业通常是指烟草种植业、烟草制品业、烟草制品批发业。也就是说,烟草业涉及三大产业。目前,我国烟草业涉及的税收包括烟叶税、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其他各税种。其中,烟叶税、消费税是对烟草业影响最大和最直接的两个税种。

烟叶税是农业税里惟一现存的税种。2006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4号)公布施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收购烟叶的单位为烟叶税的纳税人。烟叶税实行比例税率,税率为20%,由地方税务机关征收。

1994年1月1日起,国家把对卷烟征收的产品税改为增值税和消费税,烟类产品的消费税采用从价计征办法,1994年确定的消费税税目为甲级卷烟、乙级卷烟、雪茄烟和烟丝,税率分别为45%、40%、40%和30%,其中甲级卷烟暂减按40%征税。1995年7月1日起,卷烟消费税税率调整为:甲级卷烟(含进口卷烟)50%,乙级卷烟40%,丙级卷烟和雪茄烟25%,进口卷烟50%。2001年6月起,甲级卷烟、乙级卷烟、雪茄烟和烟丝的税率调整为45%、30%、25%和30%,同时对所有类别的卷烟实行从量计征,税率为每箱150元。2009年5月1日起,甲级卷烟、乙级卷烟、雪茄烟的税率分别调整为56%、36%和36%,与此同时,原来的甲乙类香烟划分标准也进行了调整,原来50元的分界线上浮至70元,即每标准条(200支)调拨价格在7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含70元)的卷烟为甲类卷烟,低于此价格的为乙类卷烟。此次政策调整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卷烟批发环节加征了一道从价税,税率为5%。

按照我国的分税制体制,烟草行业所创造的税收收入由中央和地方共享。其中,增值税收入是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企业所得税实行增量分成,由中央和地方分享;消费税属于中央税,地方无权分享。

(二)、烟草业税收收入较多。

就近些年来说,烟草业甚至是国内最大的单一税源。从全国层面来看,2006年,根据《中国税务年鉴(2007)》的有关数据整理,全国烟草业的税收收入为2234.15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6.05%。从省级政府层面来看,2006年,云南烟草业的税收收入为390.91亿元,占该省全部税收收入的48.81%:湖南烟草业的税收收入为208.97亿元,占该省全部税收收入的28.94%;贵州烟草业的税收收入为86.36亿元,占该省全部税收收入的22.96%。

另外,烟草业税收在其涉及的各个产业里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中国税务年鉴(2007)》的数据测算,2006年,烟草制品业税收收入为1819.46亿元,占制造业税收收入的比重为12.29%,是制造业最大的税源;烟草制品批发业税收收入为373.25亿元,占批发和零售业税收收入的比重为7.46%,是批发和零售业最大的税源。

二、贵州省烟草行业主要税种负担率分析。

(一)、增值税。

按照我国现行税法,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额,并实行税额抵扣制度的一种流转税。国家税务总局测算行业增值税税负的指标为:

行业增值税税负=行业实缴增值税额/行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100%

作为普通研究人员,笔者无法获得行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的准确数据,无法复制上述计算方法。但从规律性的角度考虑,产品销售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因此,笔者设计的增值税负担率如下:

增值税负担率=本年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收入×100%

表1贵州工业企业与贵州省烟草加工业增值税负担率比较单位%

贵州省全部工业增值税负担率

贵州省烟草加工业增值税负担率

负担率差异

2001

8.51

9.42

0.91

2002

6.4

9.81

3.41

2003

5.88

8.31

2.43

2006

6.02

11.18

5.16

2007

5.83

11.43

5.6

2001-2007年,贵州省烟草加工业消费税负担率分别为24.30%、27.78%、23.88%、31.43%、33.79%、34.64%和33.92%,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消费税负担率低于名义税率,说明烟草行业存在一定的偷税、避税及节税等行为。

(三)企业所得税

表4全国烟草加工业与贵州省烟草加工业企业所得税负担率比较

全国烟草工业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贵州烟草工业利润总额(亿元)

贵州烟草工业企业所得税(亿元)

贵州烟草工业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全国烟草与贵州烟草工业企业所得税税负差异

2004

19.27

8.25

2.26

27.39

-8.12

2005

29.64

6.34

2.22

35.02

-5.38

2006

32.40

12.59

3.46

27.48

4.92

2007

32.78

17.61

3.97

22.54

10.24

在其余省份如北京、天津、内蒙古、陕西、黑龙江对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的贡献率均小于1%,说明该区域烟草工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比较小。

(二)、贵州烟草工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及与其他部分省份的比较。

烟草工业对应交增值税的平均贡献率是4.37%,对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平均贡献率为40.68%。这两个贡献率相对比较稳定,下降趋势比较缓慢。

上海、安徽、河南、湖北、湖南、云南、福建、江西、广西、重庆、贵州烟草工业对当地应交增值税的平均贡献率超过4%,对当地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平均贡献率超过40%。其中,云南对应缴增值税和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平均贡献率分别达到了46.38%和95.80%,湖南的平均贡献率分别达到了16.85%和69.77%。贵州对应交增值税和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平均贡献率分别达到了15.04%和69.22%,四川、陕西和甘肃等传统大省的销售税金及附加的贡献率则低于40%。

总的来说,对工业总产值平均贡献率最高的是云南、贵州和湖南,对工业增加值平均贡献率最高的是云南、湖南和贵州,对利润总额平均贡献率最高的是云南、湖南和江西,对应交增值税和销售税金及附加贡献率最高的是云南、湖南和贵州。可见,云南、湖南和贵州的烟草工业对当地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结论:受“重税控烟”政策的影响,无论是我国还是具体到贵州省烟草行业主要税种的负担率均高于普通工业企业,经济增长受到限制,而利润率和工资水平却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烟草工业经济增长受到限制,对全部工业经济贡献率的下降,表明“重税控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利润率和工资率呈上升趋势,表明烟草行业的垄断性质仍在加强;在高税负条件下税收贡献率仍保持基本稳定则表明,地方政府仍然具有扶持烟草工业发展的内在冲动。

参考文献

1 胡德伟、毛正中,中国烟草控制的经济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 刘铁南主编,烟草经济与烟草控制【M】,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篇8

    对出口产品退(免)税是指产品出口后退还(免征)产品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交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除了二种情况外,产品均可在报关出口离境并在财务上作销售后按有在规定予以退还增值税和消费税。这二种情况为:

    ①对来料加工复出口产品、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卷烟、军品以及军队系统企业出口军需工厂生产或军需部门调拨出口货物在生产时予以免征增值税、消费税;

    ②国家规定不予退还或免征增值税、消费税的出口产品,如原油、援外出口货物、国家禁止出口货物、糖等产品。

 

篇9

随着国家烟草行业进出口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卷烟出口经营模式发生了变化,实行卷烟出口企业收购出口、卷烟出口企业自产卷烟出口、卷烟生产企业将自产卷烟委托卷烟出口企业出口的经营模式,为规范新经营模式下的出口卷烟免税的税收管理工作,经研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卷烟出口企业(名单见附件1)购进卷烟出口的,卷烟生产企业将卷烟销售给出口企业时,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出口卷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并按照下列方式进行免税核销管理。

(一)卷烟出口企业应在免税卷烟报关出口(出口日期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下同)次月起4个月的申报期(申报期为每月1日至15日,下同)内,向主管卷烟出口企业退(免)税的税务机关(以下简称退税机关)办理出口卷烟的免税核销手续。办理免税核销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1.出口卷烟免税核销申报表(附件4)。

2.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3.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申报时出口货物尚未收汇的,可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180日内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在试行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的地区,实行“出口收汇核销网上报审系统”的企业,可以比照相关规定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税务机关以出口收汇核销单电子数据审核免税核销;属于远期收汇的,应按照现行出口退税规定提供远期结汇证明。

4.出口发票。

5.出口合同。

6.出口卷烟已免税证明。

(二)退税机关应对卷烟出口企业的免税核销申报进行审核(包括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等电子信息的比对审核),对经审核符合免税出口卷烟有关规定的准予免税核销,并填写《出口卷烟免税核销审批表》(附件5)。退税机关应按月对卷烟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免税核销以及经审核不予免税核销的情况,填写《出口卷烟未申报免税核销及不予免税核销情况表》(附件6),并将该表及《出口卷烟免税核销审批表》传递给主管卷烟出口企业征税的税务机关,由其对卷烟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免税核销以及经审核不予免税核销的出口卷烟按照有关规定补征税款。

二、有出口经营权的卷烟生产企业(名单见附件2)按出口计划直接出口自产卷烟,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出口卷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免税核销管理:

(一)卷烟出口企业应在免税卷烟报关出口次月起4个月的申报期内,向退税机关申报办理出口卷烟的免税核销手续。申报免税核销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1.出口卷烟免税核销申报表。

2.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3.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提供要求与本通知第一条第一款相同。

4.出口发票。

5.出口合同。

(二)退税机关应按照本通知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对卷烟出口企业的免税核销申报进行处理。

出口自产卷烟的卷烟出口企业实行统一核算缴税的,省税务机关可依据本通知有关规定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三、卷烟生产企业委托卷烟出口企业(名单见附件3)按出口计划出口自产卷烟,在委托出口环节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出口卷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免税核销管理:

(一)卷烟出口企业(受托方)应在卷烟出口之日起60日内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2号〕第四条规定,向退税机关申请开具《出口货物证明》。有关资料审核无误且出口卷烟牌号、卷烟生产企业、出口国别(地区)、外商单位等与免税出口卷烟计划相符的,由退税机关开具《出口货物证明》;卷烟出口数量超过免税出口卷烟计划以及未在列名口岸报关等不符合免税出口卷烟规定的,退税机关一律不得开具《出口货物证明》。

(二)卷烟生产企业(委托方)应在免税卷烟报关出口次月起4个月的申报期内,向主管其出口退(免)税的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卷烟的免税核销手续。申报免税核销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1.出口卷烟免税核销申报表。

2.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复印件。

3.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复印件。申报时出口货物尚未收汇的,可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180日内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复印件;属于远期收汇的,应提供远期结汇证明复印件。

4.出口发票。

5.出口合同。

(三)主管卷烟生产企业(委托方)的退税机关应按照本通知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对卷烟生产企业(委托方)的免税核销申报进行处理,对卷烟生产企业(委托方)未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免税核销申报以及经审核不予核销的,应通知主管其征税的税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补征税款。

四、卷烟出口企业以及委托出口的卷烟生产企业,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本通知规定期限办理免税核销申报手续或申请开具《出口货物证明》的,可在申报期限内向退税机关提出书面合理理由申请延期申报,经核准后,可延期3个月办理免税核销申报手续或开具《出口货物证明》。

五、出口卷烟的免税核销应由地市以上税务机关负责审批。

六、其他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4〕3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口卷烟税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1998〕123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七、本通知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在本通知下发前已经进行了出口经营模式调整的卷烟出口企业出口的免税卷烟比照本通知执行。本通知下发后,尚在出口经营模式调整过程中的卷烟出口企业在报省国税局批准后可暂按现行规定进行免税出口卷烟税收管理。

篇10

摘要:结合事业部组织结构的特点,根据税法法规,综合分析企业如何巧妙应用该组织结构来减税负,增利润。

关键词:事业部组织结构;纳税筹划;消费税

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型企业集团或公司不断引进一种新的组织结构形式,进行纳税筹划,规避涉税风险。这种组织形式结构就是——事业部组织结构,也称为独立核算制度。

一、事业部制的应用税法基础

税法规定:纳税人通过自设的非独立核算的门市部销售自产的应税消费品,按门市部对外的销售额或销售数量征收消费税。

在这里,根据《消费税若干具体问题规定》:“非独立核算的门市部”涵盖了所有生产企业自设的非独立核算的应税消费品的销售单位。

二、事业部制的消费税纳税筹划

有了上述税法的规定,企业可以应用事业部制进行纳税筹划,规避涉税风险,减税负,增效益。

下面就消费税进行分析。

消费税的征收对象主要是与居民消费相关的最终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其特征是征税项目有选择性、征税环节单一性、征收方法多样性、税收调节具有特殊性等。

粮食白酒、薯类白酒和卷烟实行的是复合计税,即从价定率和从量定率相结合的计税方法。其应纳消费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案例

A酿酒公司是某市一家酿酒企业,主要生产粮食白酒,产品销售给各地的批发商。本地的零售商和部分消费者也来厂里直接进货。

该公司按照给其他批发商的价格与经销部核算,每箱400元,经销部再以每箱500元的价格对外销售.公司全年经本市经销部销售1000箱(共10000斤),消费者直接到本企业购买的白酒大约为500箱(5000斤),售价为每箱500元。

企业的销售流程为

按照税法规定,经销部因为是属于非独立核算的,因而按其对外售价计算消费税,则其消费税额为:

1000×500×20%+10000×0.5=105000(元)

向消费者销售,其消费税额为:

500×500×20%+5000×0.5=52500(元)

企业合计应纳消费税额为:

105000+52500=157500(元)

企业在本市按事业部制设立了独立核算的门市部,每箱为400元,经销部再以每箱500元的价格对外销售,则

企业销售流程为

该企业的应纳消费税额为:

(1000+500)×400×20% +(10000+5000)×0.5=127500(元)

可以明显比较出,通过根据事业部制,设立独立核算的经销部,企业可以合理避税157500—127500=30000(元)

企业通过设立一个事业部机构,可以增加30000元的收益,而对于一个畅销全国,在全国各市都设有经销网点的白酒生产企业,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如此设置,那么企业会增加收益多少呢,而对于业务范围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企业来说,此种设置带来的效益、给企业带来的商机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筹划中,要注意严格遵守《关于加强白酒消费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该通知对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计税价格给予了规定:不得低于销售单位对外售价的70%。否则就要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计税价格。为了避免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计税价格,在设立事业部时,应注意企业与其销售价格的合理制定。

物流分类管理,财务统一核算,巧妙应用事业部制的建立,对于采用复合计税的方法来计算、缴纳消费税的的卷烟企业也同样适用于此方案进行税收筹划选择。

三、兼营不同税目的事业部制应用

对于兼营不同税目业务的行业来说,也可以应用事业部机构来节税。

案例

量贩KTV是近年来在中国内地、日本、台湾等地的一个非常热门、火爆的娱乐方式,是一种以量定价的经营方式。在该娱乐场所,其经营包括娱乐服务,门票收费,烟酒和饮料等收费项目,其中既涉及营业税,又涉及增值税。所以,纳税人应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对有关涉税项目进行确认,加以筹划。

某量贩KTV于2010年3月1日开业,经营范围包括娱乐、餐饮及其他服务。

2010年收入如下:总收入为40万元,包括非独立核算的超市收入10.3万元,KTV收入29.7万元。

按照营业税的有关规定,KTV收入缴纳营业税,按娱乐业20%计算,此KTV的应纳营业税为40×20%=8(万元)。

为了减轻企业税负,可以将非独立核算的超市按事业部制设立,单独设置成1个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的部门,KTV部分按营业税纳税,则该量贩KTV税负变为29.7×20%+10.3/(1+3%)×3%=6.24(万元)

可以看出,按事业部制设置,对该量贩KTV的税负影响。

如果量贩KTV的超市收入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可以将其按事业部制分解成几个独立的小规模纳税人,这样各自经营,在不影响KTV收益的情况下,既减少了税负,又间接提高了经营效益,增加了资金流入,经营的灵活度也大为提高。

在作此纳税筹划时,从事量贩式KTV经营的投资人在企业开业初期要与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做好沟通,明确相关政策,降低涉税风险,合理节税筹划。

随着中国企业形态的变革,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事业部制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商家加以应用,成功案例也在日益增多。如美的电器、民生银行等无不为事业部制的有效应用提供了成功范例。

参考文献:

[1]石庆年.企业财务人员纳税处理技巧与错弊防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01

[2]安仲文.最新消费税操作实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