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顺差范文

时间:2023-03-17 04:0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贸易顺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贸易顺差

篇1

1950年以来的58年间,我国有20年出现贸易逆差,37年出现贸易顺差,1年达到贸易平衡。我们将1950年以来我国贸易差额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一)贸易差额规模较小阶段(1950年至1977年)。在这28年间,有10年出现逆差,其中,1950年逆差最小,为0.3亿美元,1974年逆差最大,为6.7亿美元,平均每年逆差为2.6亿美元;有18年出现顺差,其中1961年顺差最小,为0.4亿美元,1973年顺差最大,为6.6亿美元,平均每年顺差为2.68亿美元。这一阶段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规模都很小,变动幅度也很小。

(二)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1978年至1993年)。在这16年间,有10年出现逆差,平均每年逆差为63.5亿美元,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有3年,1985年逆差最大,为149亿美元;有5年出现顺差,平均每年顺差为50亿美元,1983年顺差最小,为8.4亿美元,1990年顺差最大,为87.4亿美元;有1年出现贸易平衡。这一阶段,总体上是以逆差为主的。

(三)持续贸易顺差阶段(1994年至2007年)。从1994年开始,我国进入持续贸易顺差阶段。1994年至2004年,11年累计顺差达到2819.3亿美元,每年平均顺差规模为256.3亿美元,大部分年份顺差规模均维持在200-400亿美元之间。2005年顺差1020亿美元,2006年1775亿美元,预计2007年可达2600亿美元,这三年贸易顺差规模持续扩大,平均顺差规模将达到1798亿美元。

二、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

与世界主要工业化大国相比,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时间不算长。从历史上看,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均出现过大规模的贸易顺差,而且持续较长时间。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784年至1913年,贸易顺差持续129年,其后顺差也时有出现;美国自1874年至1970年的97年中,有93年顺差;德国自1952年以来,连续55年顺差,近5年来顺差规模一直位于世界第一,2006年顺差达202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2%;日本自1981年以来连续26年顺差,连续18年高居世界第一。而我国从1994年开始连续出现贸易顺差也不过只有14年。从国际经验看,一般各国都是在国际收支出现较大负数情况下,才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目标。很少有国家在顺差时要求贸易实现平衡。德国、日本长期存在较大贸易顺差,但都强调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是“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得到世界公认,是外需强劲的结果。这对我们回应近年来欧美等西方国家以顺差为借口不断对人民币升值施压,突破外国贸易壁垒和封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顺差规模增长幅度最大。我国贸易顺差2004年为320亿美元,2005年、2006年、2007年,依次增加了700亿美元、755亿美元、825亿美元。而德国贸易顺差从2001年的955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1328亿美元,属于年度最大增幅,只增加了373亿美元。日本贸易顺差从1997年826亿美元上升到1998年的1073亿美元,属于最大增幅,也只增加了247亿美元。

(三)我国顺差占出口总额比重仍处于合理水平。目前我国顺差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与德国相当,比日本最高点还低一些。2006年,我国顺差占出口总额比重为18.3%,德国为18.4%,日本为11%。日本、德国和我国顺差占出口总额比重(在持续顺差期间)最高水平进行比较,日本最高(39%,1986年),我国(23.7%,1998年)略高于德国(22.6%,1988年)。

三、我国贸易顺差规模剧增的原因

2005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规模急剧扩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国际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由此转移部分贸易顺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制造业加速转移,在亚太地区形成了以我国为加工装配中心,以东亚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方,以美欧为技术研发方、品牌持有方和主要市场的产业链,使我国对美欧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东亚对美欧顺差。2006年,我国对美国顺差1443亿美元,对欧盟顺差917亿美元。而同期我国对台湾地区逆差663亿美元,对韩国逆差452亿美元,对日本逆差240亿美元,对东盟逆差182亿美元,以上逆差累计达到1537亿美元。

(二)国际市场需求强劲,对我国形成严重依赖。近几年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对我国产品需求强劲。2004年至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超过3.0%,最高达5.4%,世界贸易增长率均在6.0%以上,最高达8.0%。我国制造业基地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很多企业反映,近年来出口订单明显增加,一些公司由以前的抢订单变成挑订单。有些公司由于订单量都很大,而且客户还在继续加单,公司春节期间没有放假,各生产线都已满负荷运转。随着我国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增强。目前,我国超过50种机电产品占世界市场份额80%以上,轻工产品占60%甚至达到70%,纺织产品占30%。从短期看,国际市场采购商没有替代选择,只能从中国采购。(三)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大规模顺差有其历史必然性。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制造业产业链迅速伸延,配套供给能力大大提高,国产材料和配件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全球产品供应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稳步上升,“中国制造”已得世界公认。目前我国是世界消费品生产和出口大国,而很少从发达国家进口消费品。由此可见,我国大规模顺差产生是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反映。

(四)我国特殊贸易结构是造成大规模顺差的客观原因。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我国进口产品以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为主,出口以低附加值的消费品和机电产品为主。在国内投资需求减弱的情况下,这种贸易结构一方面造成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进口增速减缓,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造成制成品出口大量增加。从贸易方式看,我国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虽然一般贸易顺差很少且经常出现逆差,但由于加工贸易存在大量顺差,使加工贸易顺差在弥补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逆差后,还出现较大规模顺差。(五)国内综合优势集中释放造成大规模顺差。一是我国劳动力优势明显。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素质相对较高,具有不同知识层次的人才储备,适合工业制造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对各种层次人才的需求,使我国劳动力资源无论在绝对数量还是质量层次上均具有优势。二是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几年来我国通过发行国债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铁路、公路、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为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三是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大大增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产业链迅速伸延,配套供给能力大大提高。目前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已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家电、机械、光学仪器等比较完备的产业集群,在方圆数公里之内,企业均可实现产品配套。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这几年,国际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制造业产能快速扩张,目前已进入集中释放期,推动了出口大量增加。

在一国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制造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出口能力明显增强,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国内生产对进口的替代效应越来越强,贸易顺差的出现不可避免。目前我国所处的国际分工地位、经济发展阶段及自身资源优势决定我国贸易顺差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

四、我国贸易顺差走势

从近期贸易顺差情况看,我国进出口增速有所放缓,进出口差距有所缩小。这种发展趋势还将会持续下去,主要原因有:

(一)我国人民币持续升值。我国从2005年7月实行汇率改革,当月人民币即升值2%,之后人民币累计升值已经超过10%。预计今后我国人民币还将会保持小幅升值态势。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其抑制出口、扩大进口的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

篇2

关键词: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顺差;对策分析

一、我国目前对外贸易状况

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在逐年提高。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伴随着外贸的增长,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是1985~1990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出口缓慢增长。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2000年,在这一阶段,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使出口额年均增长达到12.4%,超出了我国年均GDP的增长速度8.8%。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加工贸易的开展,使出口快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超过进口依存度,推动外贸稳步上升。第三个阶段是2001年至今。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的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

据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净增3387.8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这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20%以上。

二、形成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

第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工资增长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出口的高速增长一般受两个因素主导,一是需求的持续快速扩大,二是供给能力和竞争力的持续提升。由于世界经济波动没有给中国出口带来太大的影响,因而中国的出口受需求主导的成分较少,受供给和竞争力主导的成分更多。一种观点认为廉价劳动力是中国的出口竞争力所在,是中国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这种观点实际上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低工资率往往被低的劳动生产率所抵消。在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关键还在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与此同时,中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得劳动资的提高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使得中国在劳动成本方面的优势越加明显。而生产率增长大于工资增长的这部分剩余,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动力,更是中国出口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这一动力还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

第二,进口增幅下降是因为中国宏观经济过热得到了有效遏制。中国的进口总额从2002年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加速增长期。这种增长一度被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结果。虽然出口的高速增长掩盖了大家对“入世”冲击的过分担心。但是这种关于“入世”冲击的阴影始终存在,也始终有中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贸易逆差的担忧。大家在关注“入世”冲击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另一个引起进口高速增长的因素――中国的内在需求。实际上,主导中国进口的,主要是中国经济自身的需求。人们往往记住了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因此,将2002年的进口增长提速很自然地归因于“入世”效应。但是,我们需要强调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经济从2002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中国经济重新活跃引发了大量的进口需求,正是这些需求导致了进口的大幅度增长。这种状况在2003年和2004年看得特别明显。矿物和原材料的进口增长占据了进口增长的主要成分。而矿物和原材料的进口增长正是中国这一轮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的结果。今年以来,中国的投资增长明显放缓,因而进口增幅也随之大幅度下降。

第三,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对贸易顺差的扩大推波助澜。人民币升值预期是另外一个影响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会导致对人民币的需求和外汇的流入。贸易项为外汇流入提供了两个渠道,一是提前出口和延期进口,二是构造一些不真实的出口行为。这两种行为都会导致贸易顺差的扩大。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对贸易顺差火上加油,它不仅驱使一些企业开展提前错后操作,加快出口而放慢进口;而且今年迄今的贸易顺差中肯定有一部分是国际游资在人民币升值预期驱动下通过高报出口价格、低报进口价格方式而内流贸易顺差将是一定时期内的常态

第四,贸易顺差是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政策和特有贸易结构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由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贸易结构。这种特殊的贸易结构,是我国对外贸易保持高顺差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良好的工业配套能力和大量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推动我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加工贸易是一种增值的贸易形式,必然产生贸易顺差。2006年,我国保税区、保税仓库进出口逆差600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设备进出口逆差278亿美元,一般贸易顺差831亿美元。而加工贸易顺差高达1889亿美元,超过了我国全部贸易顺差总额,成为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中的最主要因素。 由于加工贸易实行保税政策,对外资投入加工贸易具有较大吸引力。2006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630亿美元,已经连续3年保持在600亿美元以上,这些资金近七成投入到了制造业中。由于国内市场有限,外商投资企业自身存在巨大的出口需求,其出口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六成左右,而且呈逐年增加态势。这成为推动我国外贸顺差高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我国国内宏观经济走势与主要贸易伙伴不同步。今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虽然可望保持在9%以上,超过此前的普遍预期,但2002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周期上升态势可能已经发生了转折;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内经济仍然处于高增长期,甚至日本也出现了强有力的自主性增长势头。正因为国内经济降温,内需不振,进口需求委靡,出口增幅则因货物纷纷转向海外市场而迅速提升,两项作用共同促使今年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

三、 巨额贸易顺差的影响及消减之道

近年来,我国的贸易顺差在逐年增高,尽管通过内需来降温,巨大的贸易顺差激化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尤其是与美国、欧盟之间的贸易争端。按照我方统计口径,今年全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可望达到1000亿美元,对欧贸易顺差可望达到600亿美元;按美方统计将会更高。中美纺织品争端久拖不决,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贸易顺差的不断增高,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而国内经济则要求人民币汇率施加向下调整,两种作用交互占据上风,一方面,贸易顺差增长及外贸依存度上升,经常项目结构性的失衡,我国经济运行的风险在增加。2004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已高达70%,按照目前的进出口和GDP增长速度计算,我国经济增长对贸易顺差的依赖性还将进一步加大。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也加剧了贸易摩擦。2005年以来,已有12个国家对我国发起了33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大案增多,涉及金额上升约20%,这使我国外部贸易环境总体趋紧,形势不容乐观。贸易顺差的增高也使经常项目已成为境外短期资金流入境内的一个主要渠道。除了以往惯用的进出口伪报、提前错后收付款、利用海外应收账款科目及离岸银行业务等常规渠道,目前境外资金还通过服务贸易渠道入境。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还对中国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带来了阻力。

我国如此巨大的贸易顺差、如此之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可能持久,有秩序削减势在必行。在长期内,我们有秩序削减贸易顺差、降低外贸依存度的出路在于扩大内需,尤其是提高国内消费需求;在短期内,可供选择的策略通常有扩大进口(特别是战略资源和资本设备进口)和对外投资两条途径。

笔者认为,解决贸易顺差,不但要在外贸领域做工作,也要在其他领域动脑筋,不但要在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上下功夫,也要在扩大进口、增加内需上做文章。首先,要大力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刺激内需,改善国内消费不振的局面。其次,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产品目录,对“两高一资”等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政策调整。第三,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由“招商引资”转为“选商择资”、“养商育资”等。第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合理引导升值预期。此外,在调整出口结构和扩大进口方面作一些具体的工作,特别是要促使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放松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限制,使进出口结构更趋优化,缓解顺差上升过快的压力。

消减贸易顺差,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削减贸易顺差并不认为需要遏制出口贸易增长,应适当增加进口贸易增长,妥善处理好扩大进口和扩大内需。在目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还很高的情况下,出口贸易增加依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扩大进口贸易要选择好时机。在战略资源进口和建立储备方面应盲目就于高价位。扩大资本设备进口应当限于必要和尖端设备和技术,不应损害国内技术装备产业的发展。在扩大对外投资中,应当注意约束企业经理们借机扩大自己“王国”的冲动,避免我国对外投资沦为制造大堆烂账和资本外逃“黑洞”的。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麦花.我国外贸依存度现状与前景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3:55.

[2]张燕林,郑礼明.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带来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6,5:28.

篇3

国际产业的分工理论说明产业在某个国家发展到成熟期后,都会引起产业外流。从二十世纪70、80年代开始,美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亚洲国家,造就了亚洲的新型工业化国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开始转向我国,与我国丰富低廉的劳动力相结合。这是我国出口大量增加的原因。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进口却没有随着国民收入提高而大量增加。

1.有效需求不足

我国进口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近年来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进口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如2005年我国对欧盟、美国的进口增长率仅为5%和9.1%,远远低于2004年的28.8%和31.9%。而2006年由于我国所进口的飞机、集成电路等欧美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金额增长较快(较2005年分别增长了71.5%和30.4%),因此我国和欧盟、美国之间的进口增长率2006年呈现回升趋势,但仍低于2004年水平。而同期我国和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进口增长率仍然保持下降趋势。

我国进口增长率大幅下降深层次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容易导致产能过剩,降低企业的利润率,使企业缺乏扩大再生产和技术革新的资金和动力,进而影响了生产资料的进口。另一方面,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所导致的一些高能耗行业,如造纸、电解铝等在过去两年中所出现的投资过热现象。

2.国家政策偏向出口

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尤其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改革更是有力地促进了出口。1998年以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出口乏力、内需不振的形势,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2001年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5年年初,纺织品配额被取消。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

3.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

2001年以来,美联储开始实施了长达两年多的低利率政策,与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步,我国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压力也日益高涨,这些事件均不是巧合。正是由于世界三大经济体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创造了全球过剩的流动性推动石油价格和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也强行推动着过剩的流动性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我国开始被动地被制造流动性过剩。

4.客观存在的统计差异

出现统计差距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五方面:(1)香港转口及加价,(2)离岸价与到岸价的差别,(3)统计范围的差别,(4)未统计服务贸易,(5)未统计电子商务等无形贸易。随着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网络造成的生产国际化,现在的"贸易收支表"编辑已经非常过时,并且有极大的误导作用。虽然跨国公司拥有其自己的资产负债和财务数据,但美国等国政府及政策制定者和国际贸易组织者却并不能准确全面地了解国际间的贸易活动。

二、国际收支顺差影响分析

国际收支双顺差影响国内的整体经济结构,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我国特殊的外汇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我国现有的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压力大。

1.外汇储备激增,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压力大

国际收支双顺差引起外汇储备激增,导致"对冲"过多流动性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由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央行"对冲"操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外汇统一由央行购买。因此,为维持汇率稳定,央行被动地吃进了很多外汇,从而向市场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近年来,由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外汇占款增量和基础货币增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央行"对冲"操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也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2.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央行旨在弱化基础货币大量投放的负面影响的"对冲"操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限制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和主动程度,也影响了央行的政策调控效果。面对巨额的基础货币投放,央行的"对冲"操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而且也不可能通过"对冲"完全释放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同时,"对冲"规模激增会导致市场利率上升,在人民币存在很强的升值预期下,外汇会大量流入,从而又抵消了"对冲"的政策效果。同样道理,外汇储备激增导致的人民币很强的升值预期,也限制了利率调控手段的作用空间。所以,"对冲"只能说在一定程度有效,但不应该作为日常政策工具而无限期、无休止地使用。

三、治理国际双顺差的对策

如果一国不主动采取措施校正其经济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那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套利资本的自由流动就可能对其结构失衡进行"强制校正",而这种"强制校正"往往是以国内经济的破坏性回归为代价的。日本泡沫经济及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势在必行。

1.限制外资流入与投资流域

我国现存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国外流动性过剩的输入。因此要减缓流动性压力,必须在外资可投资领域进行严格限制,对外资流出入进行严格监管。在我国房地产行业,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对外资可投资的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进行严格控制,减少外资对房地产行业的投机,减缓房价上升的压力,控制外资对民生严密相连的行业进行投机。另外,国家也可尝试对其他投资过热的行业进行控制,控制外资在大型项目中的比例,对其进行登记备案、严格监管。

2.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限制资源型产品的出口

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目前主要依靠的是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和资源型产品,而在技术和营销管理方面较为落后,附加值相对较低。一些高能耗产品的大量出口也会进一步加重我国能源的紧张局面,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从政策上给予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更多的出口优惠待遇,并逐渐减少高能耗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比重,以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贸易平衡。

3.鼓励企业使用外汇,进行跨国投资

目前我国海外投资增速可观,但总量仍显不足,相比其他和我国经济实力相当的国家差距也显得很大。而我国由于外汇储备过多,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政府应该鼓励企业使用外汇,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完善海外投资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把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转移到国外市场。

篇4

[关键词]贸易顺差 增加 影响 对策

一、中美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表现和影响

中美贸易逆差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原因是:

(1) 美国总体贸易逆差日益扩大。从1997年的2000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671亿美元,在数量比例上已经达到GDP的6%左右。由于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贸易逆差增长迅速,因此,中美贸易逆差受到美国的格外关注。

(2)美国进出口方面一个明显的总的发展趋势是出口乏力,而进口保持强劲增长。2000年美国经济衰退以后,这个特点变得更加明显。2003年,美国尽管经历了两年持续下降之后的出口之后,增速开始缓慢回升,但是即便如此增长率也只是4.5%。2004年度经济增长率达到4.4%,出口增长了12.3%,达1.15万亿美元,但进口增长更快,增幅为16.3%,达1.76万亿美元。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对美出口保持持续高增长的反差显得尤为突出。

二、对中美贸易巨额顺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1.中国对美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是中美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

(1) 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中国对美出口的增长。

(2)日益扩大的中美贸易顺差实质上是原来东亚各国和地区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的结果。

2.对华技术出口限制极大的制约了美国比较优势的发挥。因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尖端的技术,所以使美国拥有最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同时对美国的进口项目方面具有很明显的影响。美国的优势在于高新技术,对中国进行新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出口限制不利于美国贸易赤字的减少。而在科技推动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则有利于美国贸易赤字的减少。但是,美国始终对对华高新技术出口采取高度管制的政策,并且是愈演愈烈。主要原因是美国方面基于所谓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对对华出口高新技术心存高度警惕。

3. 美国之所以存在大量的贸易逆差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美国的储蓄率偏低。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经济结构上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由于美国近年来收入分配结构不尽合理,是低储蓄高消费的国家,导致求过于供。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总投资于总储蓄的差额要用贸易余额平衡,这就是贸易逆差和顺差的根源。所以对于美国高消费的结果,是总储蓄小于总投资,产生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

三、中美贸易顺差问题的应对策略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外贸拉动向内需拉动过渡

外贸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显著的,短期内确实可以立竿见影地促进经济的成长,但是过分依赖外贸会使经济发展比较脆弱,弊端很大。亚洲金融危机表明,单纯依赖国际市场和外来投资,国内消费需求状况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必然加大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一旦国际市场和他国经济出现风吹草动或出口下降,就有可能引发国内经济发展的波动乃至经济危机。

扩大内需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实现贸易收支总体平衡。内需不足不仅使国内产能不得不到海外寻求市场,增加了出口,而且使国内市场对于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表现得比较疲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口,两方面相结合使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扩大,如果国内消费得到充分的挖掘从而快速增加,就会使中国的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顺差规模就会减少,自然就会有了缩减中美贸易顺差规模、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宽松的大环境。

2.建立中美新型贸易格局。

(1)实施结构互补、利益均沾的全球化发展战略。主要是从战略上处理好我国作为大国全面参与全球化所引起的国际摩擦和利益冲突问题。减少国际摩擦的正面冲突,致力于实现共赢的局面。

(2)积极推进相互依存、经济主导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在推进区域贸易组织是,我国应明确将取消加入世贸组织的一些歧视性条款为前提,从而从局部地区率先打破这些不利条款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

3.推行新的对外贸易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从贸易政策看,中国一直推行的是鼓励出口的保护贸易政策,在中国经济、外贸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中国有必要改变这种以量取胜的外贸政策,重视对外贸易效率的提高,由外延的向内涵的外贸发展模式转变。应采取措施推动进出口均衡发展,

从贸易结构上看,中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过大,加工贸易由于两头在外,其对于国民财富增长的贡献和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都比较有限。但是由于加工贸易中的增加值就是外贸顺差额,其对外贸顺差规模有着非常显著的增加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加工贸易是增加外汇来源,解决就业的好方法,但是随着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同时加工贸易带来很多环境污染等情况,此时调整贸易方式、增加一般贸易的比重这一问题对中国而言显得越来越迫切。

主要政策包括:一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提高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二要优化加工贸易区域布局,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东、中、西部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三要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

参考文献:

[1]张鲁青、王立.五大热点左右中美经贸前景.国际商报,2005(1).

[2]王平.加工贸易发展中的原产地规则问题.财贸经济,2004(9).

篇5

一、我国贸易差额变化情况

1950年以来的58年间,我国有20年出现贸易逆差,37年出现贸易顺差,1年达到贸易平衡。我们将1950年以来我国贸易差额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一)贸易差额规模较小阶段(1950年至1977年)。在这28年间,有10年出现逆差,其中,1950年逆差最小,为0.3亿美元,1974年逆差最大,为6.7亿美元,平均每年逆差为2.6亿美元;有18年出现顺差,其中1961年顺差最小,为0.4亿美元,1973年顺差最大,为6.6亿美元,平均每年顺差为2.68亿美元。这一阶段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规模都很小,变动幅度也很小。

(二)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1978年至1993年)。在这16年间,有10年出现逆差,平均每年逆差为63.5亿美元,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有3年,1985年逆差最大,为149亿美元;有5年出现顺差,平均每年顺差为50亿美元,1983年顺差最小,为8.4亿美元,1990年顺差最大,为87.4亿美元;有1年出现贸易平衡。这一阶段,总体上是以逆差为主的。

(三)持续贸易顺差阶段(1994年至2007年)。从1994年开始,我国进入持续贸易顺差阶段。1994年至2004年,11年累计顺差达到2819.3亿美元,每年平均顺差规模为256.3亿美元,大部分年份顺差规模均维持在200-400亿美元之间。2005年顺差1020亿美元,2006年1775亿美元,预计2007年可达2600亿美元,这三年贸易顺差规模持续扩大,平均顺差规模将达到1798亿美元。

二、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

与世界主要工业化大国相比,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时间不算长。从历史上看,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均出现过大规模的贸易顺差,而且持续较长时间。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784年至1913年,贸易顺差持续129年,其后顺差也时有出现;美国自1874年至1970年的97年中,有93年顺差;德国自1952年以来,连续55年顺差,近5年来顺差规模一直位于世界第一,2006年顺差达202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2%;日本自1981年以来连续26年顺差,连续18年高居世界第一。而我国从1994年开始连续出现贸易顺差也不过只有14年。从国际经验看,一般各国都是在国际收支出现较大负数情况下,才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目标。很少有国家在顺差时要求贸易实现平衡。德国、日本长期存在较大贸易顺差,但都强调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是“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得到世界公认,是外需强劲的结果。这对我们回应近年来欧美等西方国家以顺差为借口不断对人民币升值施压,突破外国贸易壁垒和封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顺差规模增长幅度最大。我国贸易顺差2004年为320亿美元,2005年、2006年、2007年,依次增加了700亿美元、755亿美元、825亿美元。而德国贸易顺差从2001年的955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1328亿美元,属于年度最大增幅,只增加了373亿美元。日本贸易顺差从1997年826亿美元上升到1998年的1073亿美元,属于最大增幅,也只增加了247亿美元。

(三)我国顺差占出口总额比重仍处于合理水平。目前我国顺差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与德国相当,比日本最高点还低一些。2006年,我国顺差占出口总额比重为18.3%,德国为18.4%,日本为11%。日本、德国和我国顺差占出口总额比重(在持续顺差期间)最高水平进行比较,日本最高(39%,1986年),我国(23.7%,1998年)略高于德国(22.6%,1988年)。

三、我国贸易顺差规模剧增的原因

2005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规模急剧扩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国际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由此转移部分贸易顺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制造业加速转移,在亚太地区形成了以我国为加工装配中心,以东亚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方,以美欧为技术研发方、品牌持有方和主要市场的产业链,使我国对美欧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东亚对美欧顺差。2006年,我国对美国顺差1443亿美元,对欧盟顺差917亿美元。而同期我国对台湾地区逆差663亿美元,对韩国逆差452亿美元,对日本逆差240亿美元,对东盟逆差182亿美元,以上逆差累计达到1537亿美元。(二)国际市场需求强劲,对我国形成严重依赖。近几年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对我国产品需求强劲。2004年至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超过3.0%,最高达5.4%,世界贸易增长率均在6.0%以上,最高达8.0%。我国制造业基地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很多企业反映,近年来出口订单明显增加,一些公司由以前的抢订单变成挑订单。有些公司由于订单量都很大,而且客户还在继续加单,公司春节期间没有放假,各生产线都已满负荷运转。随着我国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增强。目前,我国超过50种机电产品占世界市场份额80%以上,轻工产品占60%甚至达到70%,纺织产品占30%。从短期看,国际市场采购商没有替代选择,只能从中国采购。(三)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大规模顺差有其历史必然性。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制造业产业链迅速伸延,配套供给能力大大提高,国产材料和配件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全球产品供应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稳步上升,“中国制造”已得世界公认。目前我国是世界消费品生产和出口大国,而很少从发达国家进口消费品。由此可见,我国大规模顺差产生是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反映。

(四)我国特殊贸易结构是造成大规模顺差的客观原因。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我国进口产品以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为主,出口以低附加值的消费品和机电产品为主。在国内投资需求减弱的情况下,这种贸易结构一方面造成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进口增速减缓,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造成制成品出口大量增加。从贸易方式看,我国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虽然一般贸易顺差很少且经常出现逆差,但由于加工贸易存在大量顺差,使加工贸易顺差在弥补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逆差后,还出现较大规模顺差。

(五)国内综合优势集中释放造成大规模顺差。一是我国劳动力优势明显。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素质相对较高,具有不同知识层次的人才储备,适合工业制造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对各种层次人才的需求,使我国劳动力资源无论在绝对数量还是质量层次上均具有优势。二是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几年来我国通过发行国债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铁路、公路、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为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三是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大大增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产业链迅速伸延,配套供给能力大大提高。目前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已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家电、机械、光学仪器等比较完备的产业集群,在方圆数公里之内,企业均可实现产品配套。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这几年,国际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制造业产能快速扩张,目前已进入集中释放期,推动了出口大量增加。

在一国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制造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出口能力明显增强,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国内生产对进口的替代效应越来越强,贸易顺差的出现不可避免。目前我国所处的国际分工地位、经济发展阶段及自身资源优势决定我国贸易顺差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

四、我国贸易顺差走势

从近期贸易顺差情况看,我国进出口增速有所放缓,进出口差距有所缩小。这种发展趋势还将会持续下去,主要原因有:

(一)我国人民币持续升值。我国从2005年7月实行汇率改革,当月人民币即升值2%,之后人民币累计升值已经超过10%。预计今后我国人民币还将会保持小幅升值态势。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其抑制出口、扩大进口的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

篇6

一.我国贸易顺差中呈现出的“三个集中”的特点。

我国的贸易顺差除了持续增大以外,另外还有可观察到的显著的“集中”特点:第一个“集中”是指中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预计今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将超过1000亿美元,对欧盟贸易顺差将超过63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东盟地区。第二个“集中”是指中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加工贸易顺差远远高于一般贸易顺差。一般是附加值极低。第三个“集中”是指中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外资企业成为中国贸易顺差的主力军,也反映出我国贸易顺差快速增长的政策因素。

二.巨额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首先,使我国贸易环境更趋紧张。贸易顺差的急剧扩大,容易引起我国贸易伙伴国的不满,进一步激化贸易争端。特别是基于战略利益考虑的贸易摩擦增多。同时,贸易保护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其次是推高外储,造成流动性过剩。第三通胀压力上升。第四,人民币升值压力继续增大。在中国贸易顺差屡屡创出历史新高的同时,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丝毫没有得到好转,据公布的美国4月份贸易数据显示,当月美国贸易赤字上升至634亿美元,与中国的逆差也上升了13.4%达到644亿美元,市场人士表示,这些数据很可能再度刺激美国政治家的神经,从而使一度降温的人民币问题再度升温。

三.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近期可预测的发展趋势

近年我国外贸将保持稳定增长,但贸易顺差的规模超过去年的可能性不大。1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仅相当于日本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水平,为什么会导致如此多的人立即发表如此多的悲观论调?为什么中国有钱不敢赚?基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两个:

第一个结论是,我们认为中国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已经有了静悄悄的变化。进口方面未来将进入一个稳定期,顺差的多少将主要取决于出口的波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投资力度的增长,中国的进口,除非政府未来推出明确的鼓励政策,否则将会维持稳定状态。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主要商品的供应国而不是需求国。而外商投资增加导致的进口增长,因国内配套能力的加强,今后也很难大幅转化为进口增长。

第二个结论是,2006年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比今年有所减少。这方面有内因和外因两种因素在发挥作用。外因是各国对华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活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出口的增长。而外商投资的高峰期已过,外资拉动的出口增长也趋稳定;内因是中国经济增长正在处于不稳定周期内,高油价使得中国出口企业的成本大幅上升,资金也因宏观调控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收紧。而人民币的升值趋势显然又抑制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这些原因都将导致中国的出口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紧缩。

四.解决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政策建议

第一,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协调增长,需要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出发,加强外贸促进体系建设。要完善出口退税等财税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扶持力度;要建立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解决企业信息不畅问题;要培育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提高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开展跨国经营的能力;要有针对性地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外贸经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第二,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实质上就是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过程,改变我国目前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低端地位,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化条件下获取尽可能多的利益,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机遇,将自身的比较优势与国际产业转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才是解决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

在贸易摩擦逐渐升级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频频困扰下,我国贸易结构中进口产品所出现的高依存度更令人担忧。央行此次在报告中指出,一季度对外贸易出口增长回落的主要是一些高耗能、资源性产品,而原油、成品油、汽车、飞机等大宗产品进口则大幅增长。对于进口产品结构呈现出资源性产品品种数量不断扩大,进口总量不断加大的趋势,很多经济学家都提出过警示,他们普遍认为这样的进口产品结构有可能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安全。一旦贸易不平衡加大,全球经济失衡发生无序调整,将会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好在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采用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增加进口、开放市场以及改革汇率形成机制等综合政策措施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促进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更为平衡地发展。

篇7

[关键词]贸易顺差;收窄;趋势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8-0160-02

1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2008年之前,我国对外贸易一直持续快速增长,贸易顺差也不断扩大(见下表)。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我国的进出口总值比2008年下降13.9%,贸易顺差同比下降34.2%。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重新获得快速增长,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然而,进出口的持续恢复增长并未带来贸易顺差的高速增长,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却同比减少6.4%。受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春节长假等因素影响,2011年一季度中国贸易逆差10.2亿美元,这也是六年来中国首次出现季度贸易逆差。

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收窄的趋势在2009年就开始显现。2008年顺差达到峰值后,2009、2010年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金融危机爆发后,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成为我国外贸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对外贸易总体转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

2 贸易顺差收窄的原因分析

2.1 国内需求显著好于外需,内需增长强劲促进口快速增长

2010年我国进口增速显著高于出口增速,反映国内需求旺盛,扩大进口效应开始显现。一方面,我国基础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能源资源类产品和仪器设备的进口,全年进口机电产品6603.1亿美元,增长34.4%;另一方面,我国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进口,2010年我国进口汽车81万辆,增长93.4%。然而,欧债危机拖累了我国的出口。发达国家的高债务率和财政赤字率使其内需处于紧缩状态,我国出口面临的是全球需求缩水。因此,我国内需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外需,是造成贸易顺差收窄的主要原因。

2.2 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2010年,中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和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其中进口铁矿砂6.2亿吨,进口均价为每吨128.4美元,上涨60.6%;进口大豆5480万吨,增加28.8%。2010年年初国际原油价格为70美元/桶左右,目前已上升到大约120美元/桶,涨幅约70%。大宗商品价格和数量上涨使得进口金额增加,CPI上升提高了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抑制出口,进而导致了贸易顺差的减少。

2.3 国内用工荒及工资上涨增加企业出口成本

2010年以来,很多地方大幅提高月最低工资标准,用工成本水涨船高。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用工紧张情况,尤其在出口较为集中、加工贸易密集的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缺口呈现扩大趋势,仅珠三角地区缺工就超过200万人。部分出口企业由于劳动力短缺不敢承接外贸订单,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影响。

2.4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

由于欧美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失业率居高不下,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案件仍不断发生。在2010年全球新启动的15项贸易保护政策中,针对中国商品的占10项,比例高达67%。巴西启动针对中国产鞋类商品的贸易保护措施,印度、加拿大、土耳其、美国等国家针对不同中国商品,实行了贸易措施。其中,加拿大和美国都各对一项中国商品实行了比较严厉的“报复税”政策。2010年年初,美国商务部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金属丝网托盘征收43%到289%的反倾销税;欧盟对中国的三聚氰胺和优质涂装纸发起反倾销调查;阿根廷、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对中国产品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面对日益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境况更加严峻。

3 结论和趋势预测

作为一国进口和出口的差额,贸易顺差的走势同时受到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国际上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受利比亚战争影响出现持续上升的状况,欧洲债务危机可能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恢复仍存在不确定性。整体上看,我国内需增长速度仍然显著高于外需,贸易顺差难以继续保持明显增长。但在我国大多数制造业领域仍具有比较明显的比较优势的大背景下,我国贸易顺差在短期内大幅下降甚至转为逆差的可能性很小,一季度的逆差只是季节性的,2011年我国贸易仍将保持顺差,但顺差的规模可能较2010年略有下降。

2011年我国外贸总的政策指导是“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十二五”规划的有关条款,也暗示中国已经放弃了“奖出限进”的老思路,外贸政策正在出现实质性的改变,将更加侧重于进口。“十二五”期间,中国整个贸易形势就是从贸易顺差走向贸易平衡,这对中国是有利的。过去中国长期追求贸易顺差,但由此导致外汇储备不断增多,进而使得外汇占款增加、国内商品价格攀升并引发通胀等问题。中国贸易顺差收窄将缓解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对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发挥一定作用。因此,中国贸易顺差减少不是临时性的,而是趋势性的,我国外贸顺差规模将逐步收窄,对外贸易发展趋于基本平衡。

参考文献:

[1]刘旭,李大伟.2010年我国外贸发展回顾与2011年走势分析[J].中国经贸,2010(12):19-21.

[2]张燕生.中国贸易顺差减少是趋势.中国证券报[N].2010-6-5.

篇8

【关键词】中美轮胎特保案;国际贸易理论;顺差

一、关于中美贸易顺差的文献综述

(1)中美贸易顺差在于贸易结构失衡。国内许多学者认为中美间的巨额顺差原因在于贸易结构的失衡,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向美国出口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从美国进口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现实中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结构与理论基本相符,进口商品结构却远非资源及技术密集产品。中国人民大学李亨将H-O理论下的中美贸易模型与现实中的中美贸易进行对比,认为中美贸易顺差的扩大及加剧,主要责任在美方。(2)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升值关系。国内学者主要以实证方法证明了,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顺差并没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驳斥了美国借顺差对中国汇率制度干预的行为,因此人民币升值在短期难以对中美贸易顺差产生调节作用,从长期影响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作用也不大。

二、中美顺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1)中国出口导向政策。从2000年起,中国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之一,也是美国最大的逆差来源国。2000年~2008年间,中美顺差增长迅速,顺差从297.36亿美元增加到1708.57亿美元,平均年增长速度达118.64%。顺差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从39.93%上升到51.19%,尽管到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出口均下降,其顺差额仍然很大。对比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增长情况,可以明显看出,出口增长迅速且幅度大,进口增长相比之下较为平稳,出口的增长速率远远快于进口的增长。巨额的顺差更多地来源于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增加。这与中国在对外贸易推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出口导向政策有很大的关系。(2)美国严格的出口管制导致中美贸易结构的不平衡。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鼓励进口高新技术产品的政策,但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增长不大,其根源在于作为我国第二大技术来源国美国对中国实行的严格出口管制政策。美国对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设备等方面实行严格出口管制,并扩大了对华出口管制许可证商品的范围,增加了两国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成本。

三、特保案的分析

(1)特保案的理论视角。假设美国对我国进口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不影响我国轮胎在全球自由贸易下的价格。根据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 美国增加惩罚性关税后我国轮胎在美国的价格将高于自由贸易下的轮胎价格,则对我国轮胎进口需求将大幅减少,大大缩减了从中国轮胎的进口。这项措施使美国轮胎厂商利益增加,美国政府从惩罚性关税中获得的税收收入,但美国消费者的利益却减少了,且生产者与政府获得的利益并不能弥补消费者及社会的整体损失。(2)特保案的利益分析。从中国角度看,美国对中国出口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的惩罚性关税,对中国轮胎出口的抑制作用将会十分明显。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美国的惩罚性关税对中国的轮胎出口产业以重创。中国对美国部分汽车和鸡肉实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对本国经济的发展也并不有利。从美国角度看,特保案缘起在于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下滑和失业问题的严重,美国借巨额顺差为由,对中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是为了保护其国际、国内经济的稳定。这种贸易保护政策,对美国经济的恢复是无补于事,甚至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鸡肉占其总出口的20%以上。在汽车产业方面,为使汽车产业竞争力恢复,美国政府对汽车业的补贴十分严重,汽车业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若中国真的对美产的鸡肉和汽车实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美国经济将受到不小的冲击。

四、特保案的启示

中国的出口导向政策大大促进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美国对华严格的贸易限制造成了中美贸易结构的不合理,这两者是中美贸易巨额顺差的重要原因。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下滑致使中美顺差问题更加突出,由此不断引发了中美贸易摩擦。从2009年的中美轮胎特保案中,可以看到两国的贸易战对中美双方甚至是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是无益,此类贸易纠纷至少在当前是无法避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依赖于出口,外贸依存度相当高。全球经济下滑,中国主要的出口国家――美国愈发严格的贸易限制政策,毫无疑问地将影响中国产品的出口。面对此形势,一方面中国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稳定出口,并积极应对不断涌现的国际贸易纠纷;另一方面应逐步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扩大内需,使国内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篇9

2010年CPI上升3.3%、PPI上升5.5%。因为2010年广义货币(M2)计划增加17%、实际增加了19%,很多人相信这次通胀产生于货币超发,并认为贸易顺差带来基础货币被动增加是货币超发的根源,进而把压顺差作为治理通胀的主要手段。

在研究了基础货币增加数量和导致基础货币增加的各种原因之后,我们发现上述观点有明显错误:

1. 2010年贸易顺差不是基础货币增加的主渠道。2010年我国贸易(包括货物和服务)顺差2,321亿美元 ,约合15784亿人民币。2010年基础货币增加41326亿元,贸易顺差仅贡献了38%,无论如何不能称为主要部分。

2. 贸易顺差带来的基础货币被动增加没有超过货币需求增加。中国经济增长和货币化进程深入、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扩大等,经济正常运行所需的货币数量也在增长,贸易顺差带来的基础货币被动增加没有超过货币需求增加。2010年GDP增长10.3%,基础货币也应该增长10.3%,即14831亿元,仅比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基础货币增加量低953亿元。由于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尚未完成,在收入增长过程中货币应有更多增加,参照央行公布的2010年M2增长17%左右的计划,2010年基础货币应该比2009年增长17%,即24477亿元,贸易顺差所能带来的基础货币增长比该目标还少8693亿元。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其他国际收支项目顺差或其他增加基础货币的方式,货币供给增长目标将无法实现。所以说,贸易顺差本身不可能带来基础货币过度增长。

二、2010年基础货币过度增长以主动超发为主、被动超发为辅

2010年发生基础货币超发,既有国际收支非贸易账户顺差带来的被动超发,也有央行非国外资产项目调整形成的主动超发,其中主动超发是重要根源。

1. 2010年因国际收支账户顺差导致的基础货币增长确实过多了。虽然贸易顺差带来的基础货币增加低于基础货币需求增加,没有带来基础货币被动超发,但资本流入等其他国际收支账户顺差导致的基础货币增长确实过多了。2010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4690亿美元,贸易顺差占其中的49%。以2010年基础货币合理增长24477亿元计,央行国外资产增加30087亿元,意味着国际收支总顺差带来基础货币被动超发5610亿元(30087-24477)。

2. 2010年基础货币增加超过央行持有的国外资产增加, 有主动“超发”现象。基础货币增加41326亿元,比国外资产增加还多了11239亿元(41326-30087),这多出来的基础货币增加不能归咎于贸易顺差,也不能归咎于其他国际收支顺差项目,只能是央行主动超发,不是被动超发。

2010年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增加2323.78亿元,其他负债减少11060.97亿元,这就可以导致基础货币增加13384.75亿元,是国际收支之外基础货币增加的重要来源。

3. 2010年基础货币过度增长以主动超发为主、被动超发为辅。以2010年基础货币合理增长24477亿元计,基础货币超发16849亿元(41326-24477),其中被动超发5610亿元,占33%;主动超发11239亿元,占67%。

4. 2010年超过国外资产增加的部分基础货币增加,才是推动通胀的主要因素。考虑到央行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了货币创造乘数,要实现M2增长17%左右的计划,还可以容纳更多的基础货币增长。运用倒推的方法,2010年M2实际增长约19%,超计划增长了11889亿元。按照2010年实际货币乘数在4-4.5之间计,基础货币超计划增长2650-3000亿元。这意味着,贸易顺差乃至国际收支总顺差都不足以造成基础货币超计划增长,超过国外资产增加的部分基础货币增加才是罪魁祸首。

三、2010年央行的冲销操作不充分

如果央行认为国际收支顺差增加所带来的基础货币增加过多了,那么央行不仅不应额外多增发基础货币,还应该增加央行债券发行,以减少基础货币的增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货币创造乘数,控制流通中货币增长。但数据显示,2010年央行的冲销操作是不充分的。

1. 央行未对基础货币的被动增长实行有效冲销。2010年央行债券发行存量比2009年减少了1566.98亿元,这意味着从总量上看,央行非但没有增加央行债券发行来冲销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基础货币增长,反而收回以前发行的央行债券,客观上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

2.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了货币创造乘数,但不足以回收基础货币超发增加的全部流动性。以2010年基础货币超发16849亿元、实际货币创造乘数4.3计,可能造成M2超发72451亿元;参照2010年基础货币增长率29%,M2可能达到787110亿元,实际为725852亿元,少增了61258亿元,提高准备金率起了一定的效果。但比较M2的超发,仍有11193亿元(725852-61258)未收回,使得M2超计划增发2%。

四、将贸易顺差作为通胀的根源,不利于控制通胀和通胀预期

治理通胀是今年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如果把贸易顺差视为通胀的根源,把治理通胀的措施集中在压缩贸易顺差上,可能导致“开错药方抓错药”,不利于治理通胀并引起经济紊乱。

1. 不能只盯着贸易顺差带来的基础货币增发。从基础货币增发的渠道看,贸易顺差仅占1/3略强,其他渠道带来的基础货币增发数额更庞大,如果不加控制,造成的货币过度发行将更多,对通胀的推动力更大。

2. 贸易顺差在形成基础货币供给方面 也有两方面的作用。贸易顺差在形成基础货币供给增加的过程中,一方面有出口品生产过程形成货币需求,吸收其带来的货币供给增加;一方面形成收入尤其是工资性收入带动国内消费,刺激消费品生产,在产能过剩的经济中,不会形成过度通胀压力。相对照的是,包括证券投资等在内的热钱流入形成基础货币供给增加,没有相应的生产过程配合,仅扩大了对现有金融和真实资产的需求,因而有更大的通胀推动力。

3. 不能人为地压缩贸易顺差。贸易顺差被压缩,可以通过贸易乘数效应更多地减少总产出,如果货币供给没有相应压缩(比如资本流入继续增长),就可能形成“更多的货币数量追逐更少的商品”,形成低收入增长和通胀并存的“滞胀”现象。

4. 应纠正把贸易顺差看作是通胀的根源。除了需求拉动、成本推进以外,通胀预期本身也是通胀的原因之一。如果舆论宣传使得广大群众相信认定贸易顺差是通胀的根源,形成贸易顺差存在就会有通胀的预期,而当前贸易顺差又不可能迅速消失,就有可能出现预期通胀的自我实现。

五、找准通胀根源,采取对症措施

2010年及延续到今年的物价上升有多种复杂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多种因素推动的成本上升,包括进口传导的成本推动型因素。

1. 2010年货物进口占国内最终产品供给的23%,进口价格上升对我国物价的推动举足轻重。2010年进口价格指数上升超过14%(其中天然橡胶价格上升85%、铁矿砂及其精矿价格上升61%、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上升30%、农药价格上升24%),根据进口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可使国内中间产品价格上升约4.5%,消费品价格上升约2.2%,可以解释2010年PPI上升率的80%,CPI全年上升率的2/3。以上数据说明,2010年的通胀是进口传导的成本推动型为主的。

2.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后我国工资增长陷入停滞状态,后危机时期人工成本上升已成为主要趋势。2010年经济形势好转,工资补偿性增长,形成国内成本推进型通胀。2010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22.8%,一般工资相应提高。工业企业劳动报酬占总产值10%左右,工资提高10%,工业品价格将上升1%。

3. 灾害天气、疫病等对农业生产的冲击,形成物价上涨。但这些物价上升是短期的,一过性的,不会形成物价持续上升趋势。

4. 生产资源的价格上涨带来了各种物价的上涨。经济增长过程中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经济结构调整等,物价水平有普遍的轻微上涨趋势。

5. 货币供给增长满足了以上各种物价上升所带来的需求增加。当前的通胀不是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是更贵的商品要求更多的货币来实现其交易价值。

应对成本推进型通胀,宜采取适应性货币政策,容忍成本上升,与“狼”共舞。不宜采用压缩货币供给、提高利率等过紧的货币政策,否则有供给下降、出现滞涨甚至“硬着陆”之虞。货币数量和利率都是需求管理政策,不能有效应对成本上升-供给下降型通胀。上世纪70年代美联储应对第一次石油冲击时,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结果美国经济进入了痛苦的滞涨期;应对第二次石油冲击,美联储采取了适应性政策,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经济较快度过危机。

篇10

[关键词] 贸易顺差 就业 汇率 经济泡沫

一、引言

1978至2007年的30年来,中国外贸顺差按震荡幅度特征可划分成三个阶段,分界点大致是在1994和2004年。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统计资料

第一阶段(1978年~1993年)的16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有顺差也有逆差,贸易额和波动幅度都小。第二阶段(1994年~2003年)的10年间,中国实现了持续顺差,波动幅度明显高于第一阶段。进入第三阶段(2004至今)后,贸易顺差显著增高,增幅又高于第二阶段。贸易顺差逐年增长额如图2所示。

数据来源同上

对于中国贸易顺差的国别与地区结构,亚洲开发银行认为,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逆差会日益扩大,而与欧美的贸易顺差会增大,并将在2010年成为最大出口国。

对此,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主要持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中国的出口产品冲击了发达国家的就业岗位,尤其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而这些国家的部分议员,为争取这部分群体的选票,不断向本国政府施压,包括要求中国政府调整人民币汇率。这种背景下,中国的产品出口受到部分影响。这些国家采取的其他抑制中国出口的手段包括反倾销、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自1996年到2004年,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如从2001年11月到2004年11月,国外共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137起,涉案金额约35亿美元。日本认为中国通过操纵人民币的弱势地位增强出口能力,使日本经济受损,也增加了美国经营项目的逆差。并在2003年要求“八国集团”向中国施压,仿效20世纪80年代的“广场协议”迫使人民币升值,以汇率手段抑制中国的贸易顺差。

另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出口品实际上为高收入国家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商品,维持了这些国家的实际收入水平。中国国内的部分专家认为,中国的贸易对于国际市场是一种“双赢”,出现这种贸易摩擦并不意外,是我国外贸进一步发展的必需品和刺激物。

综上,可把上述争论归纳为两个问题,一是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成因何在;二是贸易顺差对中国当前的经济运行主要有哪些影响。本文试图对这两个问题做出回答,并分析中国贸易顺差的持续性问题。

二、形成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

第一,高收入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尤其是在高科技技术及相关产业领域。其真正动因是试图遏制中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力。实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已对中国在生命科学、信息与通讯及高新材料等领域实行了严格的出口限制,配套措施是从中国大量进口战略资源。例如日本,不但从我国大量进口战略资源以供未来之需,近期还计划将铂、铟以及稀土等也列为必备的战略物资,以防“因中国需求增加造成稀有金属的短缺”。

西方一些学者进一步认为,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及人口增长,将造成世界资源的紧张。于是,抑制向中国出口战略资源成为一个战略选择。

第二,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廉价出口品有长期、大量需求。比如,自1994年之后,美国的贸易逆差,从1000多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6000多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储备从1000多亿美元上升到近6000亿美元。中国输出了相当于1995年一年的GDP,即以4万多亿元实物,换回了5000亿美元的外汇纸币财富。而且,这些发达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交易情况也与此类似。

第三,中国国内的就业需要。进入21世纪后,中国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比如2005年,劳动力资源比上年增加1600万人。2006年,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1700多万人。但由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需求增幅远不及供给增长。进入2007年后,新增劳动供给将达2400万人。就业问题实际上对于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有深远影响。考虑到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问题尤显突出。所以,在当前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制定有利于吸纳新增劳动力的出口导向政策成为一个必然选择。

三、贸易顺差的主要影响后果

首先,从国际角度看,中国主要的贸易顺差国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有少数学者提出,与中国的贸易顺差不易靠贸易保护来解决,相反高收入国家完全可以通过提高本国的劳动力素质来缓解贸易逆差。总体来看,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对高收入国家是机遇而非挑战。所以,高收入国家利用贸易保护以维持就业并非明智。而主流看法是:“中国对食品、能源及其他初级产品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会对国际市场产生影响;中国的出口是以数量庞大、成本低廉的劳动力为基础的,中国对OECD国家的出口势必会对这些国家的非熟练劳动力产生不利影响。”换言之,这些国家的主流意见是,无论中国出现贸易顺差还是逆差,总会对世界市场造成巨大波动,对本国利益造成损害。于是西方近年来不断就中国贸易顺差大做文章,甚至试图把贸易顺差与汇率问题联系起来,认为人民币币值低估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这种观点的困难在于未能解释日元升值后日本的贸易顺差并未显著降低的事实。刘曙光(2003)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出口贸易额中很大部分源于国外进口,是以外汇计价,不受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沈国兵(2004)分析了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认为根据1998年―2003年的月度数据,二者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这一结论与依据中美两国月度统计数据的计量结论一致。

更重要的是,中国不论是出现顺差还是逆差,都会受到国外一些政客及学者的指责。评价尺度是贸易格局是否有利于各方面的利益。显然,任何贸易状况都会导致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这里的受益或受损概念,既包括绝对数量上的比较,也包括相对数量上的对照。利益受到损失的群体所发出的声音总是很大。所以,在各国都希望自身能够在世界市场上占据更大份额的情况下,中国对外贸易出现波动,总会引起这些国家的不安,并不断以各种所谓国际惯例实现其深层次的意图。

第二,从国内角度看,对外加工贸易产业有利于吸纳大量劳动力,尤其是在沿海、沿边地区,并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对总体就业产生重要影响。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自中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2001是43.9%,2003年达60.3%,2004年和2005年接近70%。所以,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对外贸易对总体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持的同时,也对中国的总体就业产生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贸易顺差的另一个结果是,国内技术装备水平也因外汇的宽裕而部分实现了升级换代。而在当前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中国贸易出口产品又一次面临着升级换代的良好契机。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时,美元贬值对西欧经济的冲击很大。为此,德国与法国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对策。德国采取了严格的财政纪律与稳定的货币政策,德国马克因此缓慢但不断地升值,最终成为“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德国工业界认为,稳定的马克有助于投资与贸易,并逼迫德国工业界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几十年下来,德国工业的竞争力果然不断提高。相反,法国一遇经济困难,就动用货币政策,下调利率,结果国际投资者便抛售法郎,法郎汇率就不断下滑。法郎低估,法国出口竞争力虽然短期可以加强,但进口价格的上涨往往会引起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因此,法国经济陷入了通膨与法郎贬值的怪圈。后来,法国只好选择把法郎与德国马克挂钩,最后走向欧元,冲破了这个怪圈。中国可以从法德的不同选择中受到一些启发。其实,中国有许多企业并不害怕人民币升值,他们希望升值能“淘汰”掉一批企业,它们的竞争力强,可以借此兼并掉一些原来的竞争对手。中国的投资持续“过热”,本来就受到过剩生产力的威胁,汇率稳定的小幅升值未必不是一个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从巨额贸易顺差与流动性过剩的关系看,可能性会助长经济泡沫。中国现在是双顺差,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很大。

中国政府显然意识到外汇大量流入中国市场造成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央行便通过发行票据来冲销外来资本。但冲销需要成本。如果央行票据利息过低,商业银行不愿购买。央行过去购买大量美国国库券等保险较高但利息收入极低的金融产品,无法让外汇储备生出更高的利息来支付自己发行票据的利息,所以决定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前身,以下简称中司),以期使外汇生出更高的利息,以支付冲销日益增加的外来资本活动的成本。但是中司在把其三分之一的资金用于配置金融资产,向摩根士丹利注资50亿美元获得摩根士丹利9.9%的股份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使中司参股的美国黑石集团(Black-Stone)上市后股价下跌40%。摩根士丹利的94亿美元的“资产减计”计划将导致2007年度第四季度36亿美元的亏损,比市场预期多20亿美元。所以中司的成立与运作是否能缓解流动性过剩,显然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目前看来,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失灵,无疑会把经济泡沫吹大。当这种泡沫积累到实体经济难以承载时,很有可能引发类似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衰退。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所谓“失去的十年”是在高收入水平下的经济滑坡,是在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完善下的增长停滞,是人力资源素质普遍较高情况下的暂时放缓。中国政府的两难选择是:要遏制房地产与股市泡沫增长过快,央行就必须提高利率,因为低于通货膨胀率的利率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然而,为防止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危机扩大,美联储再次降低利率,中国如果提高利率,进入中国套利的资本会更多,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会随之加大。中国现在的做法似乎有为了汇率而牺牲利率(即独立货币政策)的嫌疑,当年日本也正是为了汇率而牺牲利率才使金融泡沫日益膨胀。

所以,当前中国的经济泡沫会被进一步放大。在外来资本的压力下,中国只好放松对外流出的资本管制。然而,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放松对外资本流动往往是国内泡沫破灭的先兆。当国内外投资者都怀疑本国市场上有泡沫时,他们继续往里投是因为相信政府会干涉,比如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东南亚国家的投资者都是这样认为。但随着货币升值与价格的上涨,很快有投资者认为在国内投资风险要大于海外市场。于是,有些人就会把资本转移出去,如果跟风者呈几何级数增加,国内资金便支撑不了市场的价格,泡沫便会破灭,经济便会转向衰退。日本实际上就经历了这一过程,中国现在同样也面临这种风险。

四、总结

即使人民币小幅升值,只要仍在高收入国家的可承受范围内,短期内贸易顺差虽会有所波动,至少中期增长趋势不变。

1.由于就业始终是敏感问题,所以中国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为吸纳不断增长的劳动力,鼓励对外贸易将是一个中长期政策。在高收入国家不断制定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法律与政策时,如果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增长速度始终落后于这些国家,以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为特征的贸易格局也将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

2.从进口看,高收入国家不但不会放松对中国在关键技术、及战略资源方面的进口限制,反而会在指责中国贸易顺差的同时,加大对中国的出口限制数量与种类。这也将是一个中长期过程。

3.中国当前的选择,是落实早在1998年提出的国家创新体制的建设上来。某种程度上,中国对外贸易质量不高,源于公共管理体制不完善,关键的监督与激励机制缺位,这些因素都在实质上阻碍了创新机制的真正建立。

4.中国资本运营公司在没有充分的海外投资经验就介入国外资本市场时,应认真对待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特点,坚持保值优先的原则。

此外,中国外贸无论是出现顺差还是逆差,总不会得到国外的一致认可,国内舆论完全不必对国外的评价过分重视。

参考文献:

[1] 尹翔硕: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取向的变化及贸易格局的变动.世界经济[J],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