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技能范文
时间:2023-03-28 22:0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存技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据说,一个公司的工资排名规律是:用Word的不如用Excel的,用Excel的不如用PPT的,用PPT的不如讲PPT的,讲PPT的不如听PPT的,而听PPT的往往是连Word都不会用的。想想还真是这样,我的职业生涯就是从在广告公司写Word文档开始,策划案,市场方案,广告方案,广告脚本,广告文案还有调查报告。每一个客户的每一次会,肯定是由几十页的各种Word报告所填满。特别是“比稿”时,会议前一晚往往是和几个同事分工协作,通宵达旦地做准备,也没少遭遇突然停电,或者死机没来得及存盘等各种“墨菲定律”,那些午夜一阵惨叫后又要重来的戏剧性场面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做品牌经理,特别是进入美资公司后果然是Word骤减,Excel倍增,各种损益表,生产销售预测,Excel帮了不少大忙。记得开项目会时一个A3大的密密麻麻的“甘特表”,可是将各种叽叽歪歪的问题和怀疑秒杀。零售研究报告里的无数框框架架和小数点,计算促销效果时囊括各种可能性的复杂推算,更是有着令质疑方瞬间闭嘴的神奇功效。公司里总是有Excel高手被称为“表哥”的,设计各种复杂公式,化简为繁或者是化繁为简都不在话下,这些“表哥”大都非常受欢迎,特别是在一年一度数字泛滥的年度预算会议的准备期间,他们俨然成为全部门最可爱的人。关于“表哥”,还有一个趣闻,记得我的一位财务总监出身的前老板,香港人,是Excel高手,我们在他办公室开会时谈着谈着,他会忍不住将电脑抢过去自己熟练地运算起来,几次下来,“超级表哥”的外号不胫而走,传到他耳朵里的时候颇为尴尬,原来当时香港人戏称内地客为“表哥”,其中当然含有贬义。
然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PPT就成了我的主要日常文件了,对上对下的会议都以做PPT作为前奏。作为非英语母语的白领,因为PPT的言简意赅,不用长篇大论,我着实高兴了一段时间,直到后来发现高手在民间,每一个办公室都潜伏着不少PPT高手,可以三下两下把貌不惊人,平实到无聊的PPT瞬间变身,各种图示、色彩、照片、标志、动画,色彩斑斓,活色生香。PPT高手不但会成为办公室抢手人物,凭此一技之长成为大老板心头爱将的也不乏其人。我的一个同事,毕业没多久的项目经理,就是靠PPT一技傍身,不仅充当了总裁的左膀右臂,帮总裁打理所有对上对下的重要场合PPT,更借此机缘,接触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信息,加上熟知老板思路和喜恶,短短三年,便升做副总裁,风光一时无双。顺利地从用PPT一跃到讲PPT的层次。
篇2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了防城港市8所中学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六个年级的学生共计2168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担任干部和不担任干部的学生,兼顾了男女比例、年级比例等指标。
2.方法
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参阅文献法。问卷包括三个维度:问卷一为生命意识、问卷二为生存技能、问卷三为生命意义感。其中问卷二生存技能问卷涉及挫折应对、个人能力、解决问题、自我控制、自我悦纳等方面的问题。设置“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五个选项,由学生任选其一。当发放问卷时,向学生讲解具体要求,以不记名的形式确保问卷的真实性。
二、数据处理与调查结果
1.数据处理
所有的问卷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2.调查结果
在被研究的对象中,担任学生干部的人数为913人,占42.1%;非学生干部为1255人,占57.9%。从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t检验可以发现,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生存技能的五个维度(挫折应对、个人能力、解决问题、自我控制、自我悦纳)的得分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学生干部的得分明显高于非学生干部。
三、论证
1.学生干部在挫折应对方面优于非学生干部
挫折是指主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情绪状态及由此引起的行为反应。[2]就态度和应对策略而言,应对挫折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挫折,他们通常会积极应对,例如想办法解决或寻求帮助。经历挫折、体验挫折增强了学生干部应对挫折的能力。
黄某担任班干,在访谈中他说,自己在班里负责考勤和违纪情况记录。工作一段时间后,他感到了来自同学的敌视和孤立,很苦恼,甚至对自己工作的价值产生了怀疑,有了逃避的想法。他找到班主任交流。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帮助他看清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并及时和班里的学生沟通,让大家理解、支持黄某的工作。经历此事后,黄某能够调整好心态,把工作中的压力当作挑战,微笑着去面对挫折,而不是消极退避。
2.学生干部的个人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于非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的个人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参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的。
苏某是一名学生干部,在访谈中她说:“当班干的过程,是历练的过程。当了班干之后,觉得自己的综合能力提升了,克服了胆小害羞的弱点。”
学生干部韦某在访谈中也提到,自己以前是个内向的学生,不愿意与人交流。在担任班长后,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他主动与同学沟通交流,大胆开展工作。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学生干部自我控制的能力优于非学生干部
自我控制能力是培养出来的。而众所周知,选择学生干部首先要考虑该学生思想好、表现好,能够为其他同学树立好榜样。这个选择标准无形中给予学生很好的心理暗示:“我必须严于律己、遵守纪律,成为同学中的楷模。”
学生干部覃某在访谈中说,自己以前纪律和学习表现都很一般,担任体育委员后,感觉一下子成了大家关注的人物。为了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他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勤学守纪。久而久之,习以为常,自我控制的能力比以前好了很多。
4.学生干部自我悦纳的能力优于非学生干部
“自我悦纳”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指的是能够正确地归因和积极地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客观、全面、愉快地接受自我。在工作中,学生干部由于会比非学生干部经历更多来自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他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往往能更客观理智地看待自己,敢于自我反思,从而树立自信,被认同感更强烈,可实现自我悦纳。
四、反思与建议
学生干部在生存技能的五个方面明显优于非学生干部,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干部承担了责任,有机会管理事务,得到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从而完善自我,提高了自己的生存技能。
新课标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生命教育同样要面向全体学生。所有学生都需要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因此笔者建议教育者可以想办法为全体学生创设类似于担任学生干部这样的体验。以下以班主任管理工作为例,提供一些参考做法。
1.实行班干轮任制
比如建立两套以上的班委成员,按星期或按月份轮流“执政”,或按学号轮流做“值日班干”。
2.把班里的各项工作和任务细化,让每一位学生负责一些工作或任务,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例如,把班级的文体活动、板报、宿舍管理、班级卫生及桌椅摆放等任务,分配给学生自己去完成。
总之,教育者应全方位设置更多机会让学生参与管理,让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从而提高生存技能。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算理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3-0050-02
[作者简介]文玉珍(1971―),女,广西桂林人,大专,广西桂林市希望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标准》)指出,“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即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方式灵活和运用合理的基本要求。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多,由于地域的文化、家长文化水平、教育条件的局限,相当一部分学生呈现出态度不端正、习惯不良、情感不稳定、基础知识不扎实等特点。与同年龄的城市孩子相比,他们的计算速度偏慢、计算正确率偏低。计算能力偏弱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知识储备不足的原因,也有习惯养成、兴趣不高等方面的原因。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变计算为活动,激发计算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以《数学标准》为指导,利用家庭、生活中的一切资源,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具体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情境表演法
情境表演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问题情境,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偶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来表现计算的重要性。如在数学活动课中,学生通过自编自演《都是小数点惹的祸》《都是0惹的祸》等小品认识到,仔细认真不但是一种好的习惯,更是一种我们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技能。
(二)榜样示范法
儿童善于模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能为他们提供具体的做人模式。笔者利用数学活动课,定期和学生一起阅读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等资料,使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进而爱上数学。如和学生一起阅读高斯的故事,使学生知道了高斯小时候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让学生看到了计算有趣的一面;读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使学生了华罗庚、陈景润不怕困难、勇于探索、为国争光的精神。
(三)亲子互动法
父母和子女间的交往活动具有血缘性、亲情性、长期性等特点。由于农村家庭条件有限,一些家长整天忙于生计,和学生交流的时间较少,更无法给孩子买什么昂贵的学习用具。于是,价廉的扑克牌就成为了笔者为学生推荐的提高计算能力的首选学具。“用扑克牌算24”这个已过时很久的游戏成了我们班的家庭中风靡的游戏,陪孩子游戏已成为我们班每一个家长劳累一天后的快乐时光。这样在玩中学,既为一天为生活而忙碌的家长创设了与自己孩子交流的平台,又激发了学生的计算的热情。
二、亲身体验,明白算理
《数学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笔者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一课时,利用课前小研究,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产生,通过设计情境和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本节课的小组交流,为学生创设了“生生互学”的平台,展示环节更是把学生自主探究的激情推向了。学生大方、大胆地展示自己想到的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的例子,以及不同的思考方法。学生利用画一画、圈一圈、分一分、想一想、算一算等多种方法得出有余数的除法的商和余数,很好地把数、形结合了起来,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亲身经历了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适当激励,增强学生计算信心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的评价不要只看结果,而应该注重过程。笔者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措施是这样的:
(一)开展“我是计算星”活动
由于家长工作时间不定,很多农村孩子中午无人监管,所以中午到校特别早。因此,笔者每天中午就用10分钟的时间开展“计算天天练”活动,由组长批改,教师抽查,每次批改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即书写和准确率。按月积累成绩,每月评选出“计算星”若干名,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每学期评出“计算星王”。学生对此非常看重,把它看成是最高荣誉。
(二)把个人荣誉和集体挂钩,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
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计算快车”,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跑道”,“跑道”顶端是一面小红旗,哪个小组的成员有进步,他们小组就会最先夺下小旗,哪组最先攀上梯子他们就获得胜利。学生很喜欢这种奖励措施,谁都想让自己的小汽车快快爬到最高处,摘得小红旗。这样原本沉闷、机械化的计算,适当添加上“激励”这一调味剂,学生的计算自信心逐渐增强,计算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四、家校合作,持之以恒
(一)从口算入手,加强口算的练习
口算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基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天天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这个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笔者是这样做的: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口算本,每天由教师有针对性地出二十题口算题,学生记录,课后完成后由家长批改,然后给孩子记上分数、时间,签上名字。长此以往地训练,在家长的督促和鼓励下,学生的口算速度越来越快,正确率也越来越高。总之,口算训练只要持之以恒、常练不懈,学生的口算能力就一定能不断提高。
(二)家校合作,开展“计算我最棒”金点子征集活动
笔者利用家长会时间,请家长做经验介绍,总结经验。如我班王淑娴(化名)的家长在家长会上做了《我和女儿一同计算》的经验介绍。她的提高计算三部曲――读、练、玩,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
华罗庚先生说:“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的。”计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但是,只要持之以恒地传授他们计算的技巧及方法,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学生的计算能力终究会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篇4
一、职校生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业务不精,训练设备数量不足
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师大多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学校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他们的技能水平不高,对企业生产过程缺乏了解,更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因而训练方法不科学。研究发现,52.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训练方法是影响他们训练效率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教师如果不能科学地选择和使用训练方法,会导致师生精力消耗大、学生负担重、训练效果差、训练效率低等问题。有的专业训练设备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所有在校生实训课的需求。这两个因素严重影响着技能训练的效率。
2 学生技能训练品质不良
学生训练品质不良主要表现在训练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没有良好的训练习惯,对专业训练的内容不感兴趣,自我控制能力差四个方面。
(1)训练目标不明确,训练态度不端正。通过问卷调查发现,67.8%的学生上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学到一门技能,毕业后能上岗工作,14.8%的学生的目标是继续深造;17.4%的学生的目标并不清楚。调查还发现,89.8%左右的学生表示,愿意为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而努力训练,10.2%左右的人表示不愿意训练。
(2)学生没有良好的训练习惯。通过问卷调查发现,27.2%的学生上实训课不认真训练,26.3%的学生上课有聊天习惯,69.6%的学生不爱写实训报告,这说明职校学生的训练习惯存在较严重的不足。而有以上行为的学生在进入职校前,已养成了这些不良的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制约了训练效率的提高。
(3)学生对训练的内容不感兴趣。研究发现,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他们普遍认为,影响训练效率最重要的因素是兴趣,职高学生入校时表现为学习准备不足,基础较差,入校后,对新专业的技能训练内容没有浓厚的兴趣。缺少训练的积极性,达不到训练目标,原因在于学生对新专业技能训练的兴趣没有被激发起来。通过调查发现,影响训练效率的内在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兴趣。
(4)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调查发现,60.2%的学生认为,自控能力差是学习效率低的主要原因,42,5%的学生表示“想好好练,但管不住自己”。学生自控水平低下影响了学生技能训练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职校生技能训练效率的对策
1 建立人才交流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1)针对教师技能不精的问题,建议职业教育部门与企业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建设一流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有计划地组织职业学校的教师经常到生产一线参加顶岗技能工作,积累操作经验,或者招录生产一线的技能人才参加教法培训,学会培训学生,使职业学校的教师掌握新颖的操作技能和教学方法。
(2)针对训练设备不足的现象,建议应该由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和企业共同协商来解决训练设备不足的问题,训练设备的品牌和型号应该和实际企业的设备一样,所不同的是企业利用设备生产产品,而学校利用设备培养操作设备的人员。一流的师资和充足的训练设备是提高职业学校技能训练效率的重要外部条件。
2 提高学生技能训练品质的有效途径
(1)明确训练目标,端正训练态度。针对学生技能训练目标不明确、技能训练态度不端正的问题,专业教师首先要根据国家专业岗位职业资格要求,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制订合理的专业岗位技能目标体系,使学生明确本门课程的技能训练目标及本课程在整个专业目标体系中的地位。同时,在每一次实训课上都要首先使学生明确本次课的具体实训目标及评估检查方法,
(2)培养学生高效工作的好习惯。针对学生没有良好的训练习惯的问题,教师可采用下述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步骤,结合多种多样的实训方式,培养学生上好实训课的习惯。通过示范实训法的观察、模仿,反复训练,使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真实模仿、熟练操作的好习惯,通过引导训练法,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合理决策、实施计划、检验结果、综合评价,培养学生了解完成整体任务的流程、完成实际任务的好习惯;通过小组限时竞赛法的合作与竞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使他们养成高效工作的职业习惯。
(3)建立信心,激发兴趣。针对学生对技能训练的内容不感兴趣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学生的兴趣程度决定训练效率的高低。其次,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例如,有的学生对技能训练有畏难情绪,造成对技能训练不感兴趣,教师要从简单的操作人手,耐心地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以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建立信心,产生兴趣。
3 采用科学的阶段训练法
(1)认知阶段采用示范训练法。在认知阶段,学生要认知所要学习的技能。学生在学习某项实际操作技能前,教师先要让他们了解操作的全过程,了解操作要求、操作的工具、工作方法和方式,以及操作过程如何自检、如何防止出错、如何注意安全,等等。这一阶段是技能训练的初始阶段,学生还不知道如何操作,适合采用示范训练法,示范训练法指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学生在观看教师示范的同时模仿教师而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要做到明确目的、正确示范、合理分解、及时反馈和训练适度。
第一,明确训练的目的和要求。学生只有明确了训练的目的,才能形成完成训练目标的内部动因,更加自觉地、认真地对待训练。研究表明,训练前的目标教育对于学生掌握特定的职业技能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教师在讲解训练目标时,一定要与职业培养目标相结合,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职业理想形成主动的进取意识,
第二,教师准确地讲解和示范。教师准确地讲解和示范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动作的视觉形象,它是学生正确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基础,教师通过准确讲解,可以使学生理解正确的训练方法,同时,教师通过示范动作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训练方法和实际动作的清晰表象,形成可以模仿的样板。在此基础上,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训练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对职业技能动作进行合理的局部分解。对职业技能动作进行合理的局部分解是学生掌握复杂职业技能的重要前提。从技能形成的阶段来看,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是从局部动作开始的,最后通过联系形成完整的动作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动作之间互相干扰的现象及多余的动作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第四,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动作技能进行正确的评价。在职业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学生掌握技能的速度就会加快,及时有效的反馈,有利于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动作技能,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符合要求,从而使正确的动作得到强化,错误的动作得到纠正。心理学测试表明,正确动作的发生次数要三倍以上于错误动作的发生次数,才能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要使学生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教师的指导必须及时、有针对性,评价必须详细、到位。
第五,合理分配训练的次数和时间。合理分配训练的次数和时间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增强技能掌握的保持性。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保持,需要有足够的练习次数或练习时间。在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学生需要反复练习。研究结果表明,训练过程中有间歇的分散训练比没有间歇的集中训练效果要好,因此,要提高训练效果,必须合理分配训练的次数和时间,使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制定技能训练计划时,必须考虑训练方式的多样化。训练的形式主要包括现场观摩、分组比赛、角色模拟、案例讨论、个别辅导等,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职业技能的特点、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出有效的训练方式,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训练效率。
(2)联系阶段采用引导训练法。在联系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完整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练习,学生就可以把各个子技能连接起来形成大的技能连锁。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操作技能依赖视觉减弱,子技能之间干扰减少,多余操作减少,发现错误的能力增强。这一阶段,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正确引导学习者将局部、分散的知识结构汇总成某一专业领域内连贯、程序化的工作任务。这一阶段适合采用引导训练法。引导训练法是一种能力本位的训练法,用以培养学生了解完成任务的全部流程,提高学生完成整体任务的能力。引导训练法的训练过程分为六个训练环节,也可称“六步法”。
第一,收集信息。学生通过广泛地收集信息,抓住由教师或书本材料提供的核心问题的本质,从而为下一步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可以将收集到的信息以书面的形式简短概括,或以个人或以小组的形式准备对核心问题进行回答,在这一教学环节结束时,教师将每人准备的答案集中起来并以适当的方式加以展示,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明确问题的本质,即“做什么”。
第二,制订计划。在这一环节里,需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即制订工作计划,包括具体工作的日程安排。通常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拟订工作计划,教师以适当的方式给予指导。
第三,合理决策。这一环节中,教师通常采用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就所拟订的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以及所选择的工具是否合适等问题交换意见,最终做出比较合理的决策。
第四,实施计划。这是关键环节,学生完成工件制作或其他委托任务。这个阶段也包括工作与检验的相互交替,不断反馈,调整进度和修订方案。
第五,检验结果。在实施阶段终了时,将产品(活动结果)同要求进行比较,检查其结果与计划相符合的程度,这时,学生可以自检、互检,也可以由教师检验。
第六,综合评价,包括对前五个步骤的评价,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及对学生的行为、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方面的评价。可以先由学生自评或分组评价,然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结果及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乐趣。
引导训练法实际上是一种由教师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的训练法。多采用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际任务的训练方式。这种方法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自动化阶段采用小组限时竞赛法。在自动化阶段,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完整的操作技能,各子技能已经达到协调,并达到高度自动化,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理论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学生操作能力的观察者、协调者,这一阶段适合采用小组限时竞赛法,小组限时竞赛法是教师先精选训练项目并制订好评分标准、训练计划、评分表。在小组间展开的一种自动比赛、交叉评分的一种训练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小组限时竞赛法的训练过程也分为六个环节,
第一,赛前准备。比赛前,教师要准备好比赛试题,制订好具体的评分标准、训练计划、评分表等,学生依照教师的训练计划划分成两个小组。
第二,明确目标。教师发放比赛题目,参赛小组的学生要明确比赛项目,准备训练器材。评分小组也要熟悉比赛,还要熟悉评分标准。
第三,制定计划。参赛小组的学生要根据比赛题目,协商完成比赛的具体计划,制订具体分工及操作方案。评价小组根据比赛题目及评分标准,协商评价计划,制订具体的评价方案。
第四,展开竞赛。比赛开始,各竞赛小组的学生开始落实操作方案,各评价小组开始实施评价方案。对参赛小组来说。比赛的过程是一个熟练操作的过程,对评价小组来说,它又是一个观摩学习的过程。
第五,检验结果。各竞赛小组的学生展示操作结果,各评价小组进行最终评价。
篇5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
口语交际是指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进行人际交往的一种双向信息交流活动,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作为一名从小长在农村,曾在农村小学接受教育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发现农村小学的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上与城市学生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他们口语交际能力不够强,某些时候难以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这种情况值得教师重视。针对此状况,我对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农村小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在课堂上,年级越高,学生越是害怕当众说话,害怕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这一现象女生较男生更严重些。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所以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二)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在解决他们的矛盾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有些孩子好像不知道该如何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出来,或者根本讲不清楚。在这些孩子当中,男孩子居多,女孩子好像能更轻易地说清楚。因而,在发生矛盾的时候,男生非常不愿意到老师跟前说明情况,或者在老师面前沉默不语,引起了老师判断上的失误,好像男生更喜欢使用武力,而不是通过解释与说明来解决问题,他们还往往美其名曰:好男不跟女斗。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值得研究。
(三)学生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恐惧的心理,害怕与人交流。特别是有人到家里做客的时候,有些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总想躲开。他们交往能力不强,更多的时候是表现在心理上的恐惧。这也是阻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重要的一方面。
(四)农村小学生受知识量、感知面的影响,即使能够主动、大胆地在课堂内外进行表达交流,其内容也只能是简略的。主要体现在:口语表达的意思不完整、不连贯、前后矛盾;语言重复或无话可说;声音不响亮;语言不准确,在说话时常常受方言影响,将不规范的方言词掺杂其中,如把“下面”说成“底下”,“地上”说成“地下”,等等;在表达过程中,容易受干扰,无意中断;不能认真听他人表达。
二、农村小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出现上述现象有一定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见识少。
有人用“文化的沙漠”来形容农村文化生活的落后。这话虽然有点过,但多少道出了一点现实。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图书馆,教室里没有图书架,学生课外阅读没有书,除了电视几乎看不到什么新鲜的东西。即使有课外书,学生也没兴趣阅读。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生的见识少。见识少直接导致知识的匮乏,学生表达的原材料的缺乏,使口语交际成了无水之源、无木之本。
(二)家庭教育差。
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普遍缺少现代城市文明的生活的经验,缺乏最基本的家庭生活教育常识,既无经验又无主动意识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加上农村家长忙于生计,平时无暇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久而久之,形成“只养不育”的局面。近年来农村打工族数量日益增加,很多农村家庭中母亲成了留守家长,一个人操持家务已经不易,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只习惯用方言来交流,不善于也不习惯用普通话来表达。
(三)语言环境恶劣。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除了学校外,学生耳濡目染的都是土话、方言,大部分学生胆子小,怕说错话,不愿表达。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导致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薄弱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解决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问题的方法
(一)结合推普,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意识。
所谓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运用母语(普通话)完成信息传递、交流思想等交际任务的活动。而推普的任务是推广使用普通话。推普工作进展如何会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据调查了解,城市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比农村的强。主要原因是城市推普工作搞得好,以及外来人口多,人们在许多场所需用普通话交谈。而农村在这方面则截然相反。为此,我结合高年级学生与本地实际,把推普工作做到班里,创设一种以说普通话为荣的环境。鼓励学生不论上课发言,还是课后交谈,一律使用普通话。首先,要求学生说普通话,并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为激发学生说普通话的内在动力,我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作用,每周民主推选一名坚持说普通话并且发音较准的学生,送给他“小小播音员”的称号。然后利用每天晨读的时间请“小小播音员”带领大家吟诵古诗,朗读课文,进行普通话训练。由此,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提高了,不仅坚持讲普通话,而且力求讲好普通话。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语言实践的机会,便于随时随地进行训练。在训练中,学生既能听懂别人说的普通话,又能说普通话。在说话中我帮助他们纠正语音,培养说话的语调和语感,达到交谈自然大方,并养成口语交际的习惯。
(二)凭借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口语交际课中落实口语交际训练
新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在每单元的“语文乐园”中,都增设了“语文生活”的内容,这对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一般口语交际课都是以学生说为主,老师仅仅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但这种“说”不是没有目的地说,而是有重点、有条理地“说”,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1)明确特点,落实训练目标。
口语交际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听话说话来区别。
①听话、说话常常是单方面的,口语交际则是双向互动的。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而且要适时接话题,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你来我往,言语交锋。这样,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②口语交际比听话、说话更具有实用性。口语交际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生活,形式多是当面交谈,与生活实际状况没什么明显的区别,学生课堂上学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很有实用价值。
③口语交际需要更全面的表达技巧。既然是面对面的接触、交流,就不仅需要听说技巧,而且需要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口语交际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由多种因素构成,其中主要因素是:良好的语音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语言组织能力、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
(2)把握特征,落实训练过程。
①创设良好的交际氛围。要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良好的氛围是前提。因此教师要根据每次口语训练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地取材,创设情境,使之成为说的最佳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训练效果。例如,我在上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家乡的变化”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搜集了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位外商想到我们家乡来投资办厂,可是他对我们家乡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他想找一个人为他介绍一下,如果他找到你,你会怎么向他介绍呢?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抓住外商的身份特点,有重点地介绍。这样一来,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一种主动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可以发现,这种互动式的教学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利的,特别是在口语交际这类课中。所以,创设良好的交际氛围,不失为上好口语交际课的一种好办法。
②设立人人可参与的话题。口语交际课的内容按教材来说是固定的,但从实际情况出发,又是可变的。尤其对于乡镇学校来说,有些教材内容是非改不可的。我认为口语交际课的话题必须是人人可参与的,否则课堂气氛绝对活不起来,甚至可能冷场。话题的设立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Ⅰ有争议的话题。有分歧便有争议,有争议便有雄辩,于是便产生了古代的百家争鸣、诸葛亮的舌战群儒、当今的辩才李敖。况且争强好胜还是年少学生的本色。设置一些对立性话题,可大大刺激学生的说话欲望,例如“上网影响学业吗?”Ⅱ产生共鸣的话题。古语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话语投机,自然说个不停,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在共鸣中擦出闪亮的思想火花。例如讨论“如何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Ⅲ源于生活的话题。一切理想和追求都以生活为原动力。对于生活,每个人都有千言万语,百般感慨。课堂中如能融入生活气息,学生会犹如鱼归百川,课堂生机盎然。
③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小学生生活经历少,口语能力较弱,无论口语交际的内容、方式和语言形式都较生疏,也欠缺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听学生说话,随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教师的指导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努力调动学生生活与语言积累,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适当提示、补充或指导搜集一些有关交际内容方面的材料和语言材料,如以游戏为交际内容补充、搜集一些游戏方式方法材料,以讲礼貌为交际内容提示一些礼貌语言材料等;二是对语言规范、听说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等进行精当指点,并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的局面,使学生的口头语言变无序为有序。从一句完整的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连贯的几句话或一小段话,并且用词准确、恰当。
2.阅读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训练仅仅依靠几节口语交际课远远不够,应该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阅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互动的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进行学习交往的过程,因此,充分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是十分重要的。现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教学结构非常有利于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在质疑释疑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质疑、释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跟人讨论的交际能力。尤其是释疑的环节,就是通过互相讨论,甚至争论来求取真理,提高能力。例如我在教学《乌塔》中,有一个学生问:乌塔独自游欧洲,不怕遇到坏人吗?我没有回答,而是让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不怕,她准备充分;有的说她很聪明,坏人拿她没办法;……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只要说得有理,我就给予鼓励,以增强其交际的信心。这充分训练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说话清楚流利,又能听清对方的话。在这一环节中,既有师生双向的信息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立体交流。教师重视这个环节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在评议中加强口语训练。
开放的语文课堂,可使学生有充分的展示个性的时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老师、同学的读书、答问常常主动要求发表见解,说出自己的看法,被评议的同学有的虚心接受,有的针锋相对,坚持己见,这样的评议训练是口语交际的良好机会。学生不仅要积极思考判断,提出不同看法和补充意见,而且要特别留心听别人的朗读发言,而这一点往往是很多同学容易忽视的。在评议中,学生互相交流,敢于争论,在心理上获得了一种成功的满足感,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培养了口语交际的信心。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加强口语训练。
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个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训练提供了机会。这需要教师进行良好的训练,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人人都要发言,讨论达成共识或者保持不同意见。全班反馈时,既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发表看法,互相补充,又可以推荐代表阐明本小组的观点。这样,可使口语交际训练面广,增大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三)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帮助学生积累丰厚的口语交际素材。
吕叔湘先生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积累语言材料只靠课内加强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课外引导学生广泛地进行阅读。如果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在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提到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是班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基于此,我在班上建立一个图书角,让每个孩子一个月带一本书来,存入图书角。我利用每天早读、班队会或课外活动时间,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这样既保证了阅读量,又使学生养成了每天阅读的好习惯。我还为有条件的学生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除此之外,我还坚持做到以下四点: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给学生留出阅读的时间;2.在课堂上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其会读会摘录。如就全书来说,往往以浏览性的默读为主,对那些语句优美生动的段落,应反复诵读,并摘录文中的成语、名言警句、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式、含有关联词的句子等,还可写一些体会文章;3.提出语言积累的具体要求,对所摘录的好词好句好段,要求学生每两周进行一次自我梳理,归类“入库”,每学期末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翻箱倒柜”,使积累的语言文字不致“发霉烂掉”,从而提高积累的长久性;4.每周定时检查,并作好统计,在班上公布,给认真的学生加星。这样做,促使学生更自觉、更认真地进行阅读,保证了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平时,我了解到学生对某些作家、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强烈的自主阅读心理,就围绕这些热点举办专题讲座进行指导,这样不但更有效地刺激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课外阅读如同吃饭、睡觉,不可或缺,而且对他们正确选择阅读,科学指导阅读产生了明显的正效应。在每学期末,开成果展览会,摆放学生阅读过的书,展览学生摘读的成果,张贴学生的各种体会文章……评选出课外阅读“全能”奖、“摘录”奖、“泛读”奖、“以读促写”奖……在班上表彰总结,学生品尝了扩展阅读的收获,享受了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了阅读的热情,培养了阅读的习惯,巩固了成果。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素质教育和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们不仅要在教学中发掘口语交际的丰富素材,而且生活实践是对口语教学的巩固和延伸,是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生活在社会之中,与人打交道的际遇无处不在,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争取多说话,尤其是当众说话,做一个落落大方、说话得体、做事受人欢迎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1]古生华.林健.小学语文学习心理.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6):194.
[2]谷生华.林健.小学语文学习心理.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6):205.
篇6
一、农村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教育水平的现状
目前农村中不少年轻的父母出门打工挣钱,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管,农村老人普遍缺乏文化知识,谈不上具有科学育人的观念,即使是年轻的父母,大多只有小学和初中的文化水平,有的甚至于只是在脱盲班学习过一段时间,他们对现在的知识更新缺乏认识,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新时代的知识信息,去观察指导自己孩子的道德行为表现,学习态度方法等,这就造成了在家庭中对子女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出现了真空地带,无疑加重了学校教育的责任,也降低了学校教育的效果。早出晚归的父母尚且能对孩子起到一点督促的作用,而更多的父母都是长期在外,最多只能通过电话了解孩子的习惯表现和学习状况,而越是习惯不好的学生越是不说实话,明明是考试不及格,他也说成良好甚至优秀,一骗而过,对家中老人更是是一哄二蒙,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增加了很大的困难。甚至有些家长并不关心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如何,他们只简单地要求学校确保孩子的安全,看住孩子就可以了。每当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习和成长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家长会很简单地答复一句:“老师,我们对他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他天天来上学,不要待在家里给我找事,能写个自己的名字,认识几个字,会算个钱就可以了。”更多的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误解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老师的事情,与他们家长没有多大联系,甚至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差,责任全部在教师。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农村学校和教师来说,我们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更重要的还有家长。
二、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的几点意见
(一)教师要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找出互相之间能乐于接受的渠道和方法,向家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讲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让他们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让教师与家长架起教育的友谊桥梁。
1.充分了解家庭情况。作为农村教师,要善于调查研究家长的实际情况,善于寻找产生困惑、尴尬的原因。尽量帮助家长做好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我们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做到有的放矢。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是这个社会的普通人群,教师不要怀有高家长一等的错误思想,大摆教师的架子,遇到家长就指责他们不关心孩子,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导致孩子成绩如何如何差等等。教师要主动给予家长热情和关怀,发自内心去尊重他们,能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老师既要善待学生,更要善待家长,这样才能体现教师职业的崇高。教师具备了阳光的育人心态,做到了充当“小学生”的精神,才能赢得家长的尊重。
2.多种方式进行沟通。时代的发展,通讯的便捷,用电话等方式为教师与家长沟通带来了方便;许多教师用电话进行家访成为一种时尚。但电话不能代替家访,特别是我们农村教师,电话交流具有局限性。因此,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家中调查了解,家长也要抽空到老师家探讨孩子的教育情况。优秀教师的满意度,很大程度来源于家长,家长的社会评价,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是纵横比较出来的,老师对家长的评价是客观公正的。二者的沟通要形成“亲戚”的交往方式,才能促进关系的融洽。
(二)家长会要精心策划,注重发展
1.学校、教师要扎实准备
第一,要准备家长会的主题,选择农闲空当。家长会要有的放矢,要联系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家长会主题。如“家庭教育交流”“教师行风评议”“安全在我心中”“关爱留守儿童”等。同时,要选择农闲时段,使家长首先有时间来。
第二,围绕主题确立会议议程。召开教师会讨论,向学生调查,请家长代表过目,在家长会前一星期定下议程并通知相关人员。
第三,后勤准备与发言准备。以接待客人来访的热情去准备,精心组织会场,从标语、音乐等细处着手,使家长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尊敬,对家长会的重视。由于家长有的来得早,有的来得晚,因此要预先安排会前活动,如学生优秀作文展、学生绘画展等,使来得早的家长在会前等待的过程既充实又有意义。
同时,学校要精心准备领导、教师的发言材料,广泛征求意见,内容新颖,避免重复。讲稿内容要针对农村家长去准备,语言朴实,理论阐述浅显易懂,绝对要避免对家长的一味要求,再三指责,尤其是言语上的轻视。要向预约的家长代表提前打招呼,让他们知道会议的主题,会议的目的,做好发言准备。
2.让家长成为家长会的主角
一是家长会要有家长发言。尽管我们的家长来自农村,但他们对教育孩子,对当前的教育现状也有着自己的见解,把他们请上台,围绕会议主题,谈谈他们的思考、想法。相信这些语言并不华丽,发音并不标准的发言更易于家长们的交流、成长。
二是家长会搭建平台让家长检查学校、教师的工作。学校要发展,教师要发展、成长就必须面对社会,面对家长。让家长检查学校的各项工作,让家长翻看教师的教案,检查作业批改、班级管理,评议师德师风,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策略,提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等,会使教师的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也会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使家长看到学校、教师的付出,得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
三是家长会上请家长为学校提意见。“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一所学校它的存在是社会的需求,它的发展应该和社会紧密相关。决定一所学校前途的不是上级主管部门,而是学校所在环境。没有了家长的支持,也就失去了生源,那么,我们的学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请家长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现状等提出意见、建议,不仅会让家长有“我们乡(村)的学校”这样的主人翁感,更会让学校得到社会的认可,发现自身的不足。当然,对这些意见、建议,学校可以采用口信、书信、电话等形式及时向家长反馈。
篇7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
引言
数学教学是小学教学的组成之一,而计算又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基本的内容。近些年来,随着小学数学教学对计算教学的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一定提升,但是受制于农村小学固有的问题,如学生基本素质偏低、教师资源匮乏等,学生的计算能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要想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当从现有的教学实际出发,对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逐一予以解决,为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不断努力。
一、农村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的基础素质较低
相比于城镇小学的学生,农村小学学生因为从小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鲜有机会在小学入学之前参加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幼儿园成长时期也没能有一个很好的环境,学生父母素质相对偏低,加上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不是太高,致使学生的基础素质偏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计算环节表现得非常吃力,常常需要掰动手指计算,或者简单的口算题花费大量时间。
(二)教师的能力有所欠缺
相比于城镇小学,农村小学的软硬件设施都比较落后,虽然近些年来有了很大改善,但仍无法掩盖落后这一事实。在教师资源方面,农村小学的不足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很多人看来,农村小学几乎都是“年老体弱”的教师,或许这有些过激,但却真实地反映出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在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时,教学效果往往表现得不是很理想。
二、农村小学数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对于任何学科学习而言,兴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生年纪都比较小,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都是凭借自己的喜好,自己喜欢的愿意去做,不喜欢的则不做。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的时候,应当清楚这一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计算能力做好准备。现阶段,农村小学都逐步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毕竟对于农村小学学生而言,多媒体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物,对多媒体教学非常期待,恨不得堂堂课都能够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时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习惯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会对其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习惯
是从小就形成的,一旦习惯养成,要想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小学阶段是学生很多习惯的形成阶段,数学学习中的计算习惯也在此时逐渐形成。所以,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指导学生“看”。要求指导学生在做每一道题的时候,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以及每一个运算符号,减少粗心大意造成的计算错误。其次,指导学生“算”。算是一种实践,要求学生在算的过程中要一步一步进行,不得违背运算程序,在算的时候必须要认真仔细,注意将心算、估算、笔算有机结合起来。最后,指导学生“查”。查即表示检查的意思,要求学生在计算完成之后,仔细检查,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有助于及时发现计算错误。
(三)注重学生挖掘学生
“算”的能力前文笔者提到,农村小学学生计算的基本能力相较于城镇小学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不是不可弥补的,其实很多农村学生的计算潜能非常强,很多时候只是缺乏合理的挖掘,导致计算能力被埋没。对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挖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口算、笔算、简算等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学习简单的加减法时,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指导学生进行口算,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计算效率。简算相比于口算,其难度稍大,学生如果口算不出来的时候,指导学生运用草稿纸简单地进行计算。笔算相对复杂,难度更高,在涉及几十甚至上百的计算时,并且各数字不是整数,如53、64、35等,这些数字组成的计算题,通过口算、简算计算出来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找到计算的技巧,通过简单地笔算计算出来。
(四)给学生多练习错题
错题练习是很好地用于检验学习效果的方式。通常情况下,学生做错的错题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如思维错误的相似性、计算步骤错误的相似性。由于农村小学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还未形成,在面对错题的时候,极有可能对错题毫无印象,这就使得学生出现再次错误的“机会”。特别是农村小学学生课后缺乏一定的辅导和家庭练习,单靠课堂很难对计算知识完全吸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让学生练习一些易错题,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比如,在学习混合运算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很多,45÷(15-6)便是一道容易让学生困惑的混合计算题。该题困惑的地方在于不知道先计算45÷15还是先计算15-6,因为在学生的脑海中既有先算除法的意识,又有先算括号中的意识,一旦意识给脑海传达错误的信息,计算便出现错误。教师在面对类似错题的时候,应当重视起来,多加练习,让学生改变以往的错误计算思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难以和城镇小学相比,因而在教学开展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所以,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期间,一定要克服面临的困难,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强化学生的笔算练习和错题练习,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世杰.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4,12(05):109.
[2]郁月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07):84-85.
篇8
【关键词】农村;口语交际;反思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所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功。然而在当今教学中口语往往被当作教学的附庸、课堂的点缀,成了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项内容。究其原因有两方面,教师方面:一是没有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二是教师爱唱独角戏,不给学生“说”的机会。学生方面:一是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中国人,会说中国话,无需专门训练口语提高;二是口语训练的障碍主要是由性格、能力、情绪、心理引起的。
一、分析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
从我们所在学校的学生,由地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口语交际主要表现大多数学生不愿回答问题,不愿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一部分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语句含糊伴有乡土音、词汇贫乏、用词不准确的现象,语言表达缺乏有序性和条理性;同时部分教师认识不到位,在口语交际的设计上较为随意,重书面写作轻口语表达的倾向较严重。如何把口语交际认认真真落实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重视口语交际课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现行人教版课标教材关于口语交际分两个系统安排:一是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在部分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安排了近二十次口语交际练习;二是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每册安排大小综合活动共六次,且都与本单元的主题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其中都配置了关于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教材为每次口语交际活动都提供了一个话题,综合学习中的口语交际还设计了一定的情境,有的还给予了必要的示范和指导。教师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既是组织者,更是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在明确口语交际目标的前提下,找准每次训练的重点、难点,合理选择训练方法,安排训练步骤,每次训练前,都必须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组织学生精心策划,把具体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并且注意口语交际方法的指导。
三、摸索出适合我校的口语交际教学方法
农村学校基础薄弱,我们重视学生口语交际基本功训练,如能讲普通话,有敢说的胆量,说话时能注意情态,在具体情境中说符合情境的话等。结合学校处于明月山风景区这一特定环境,我们还着重训练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讲传奇故事,运用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写山水风光,让学生具备面对游客做到能说会道,吸引游客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加强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去“说”,去“议”,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自主寻找课文中的“美”点,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在学习《童趣》后,要求学生以“童年”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学生说出了“童年是刚出土的新芽”,“童年是一支优美的歌谣”,“童年是自由飞翔的小鸟”……告诉学生,把这些句子组合起来,还是一首优美的诗呢!通过这样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讲演中既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
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前五分钟的讲台让给学生锻炼口语表达。每个学期形式不一,可以讲故事、说新闻,即兴演讲。每天一个学生,全班学生按组逐一上台,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两三次登台的机会。由于人人都上台,学生基本上没有心理压力,不管是内向的学生还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都敢于登台,有不少学生还有出色发挥,这种方法对那些怯场的学生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方法,随着了解的加深,那一部分学生也敢于在课堂上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课前五分钟的每一种锻炼方法都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口语表达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积极的思维情势,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组织具体实践活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我们的研究实践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既考虑学生当前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着想。同时,通过研究实践,力求探索出高效、实用的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形成我校口语交际教学特色。
篇9
【关键词】农村中学;课内经典;课外阅读;初中生阅读与写作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初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出明确的目标,即能够欣赏文学作品,理清思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写作能力同时也提出要求,即能够独立完成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多角度观察生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与独特体验。作为教师应该将增加学生的阅读总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较少,特别是我所处学校为乡村学校,留守学生较多或父母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比较淡漠。课外阅读总量的贫乏直接导致写作水平的总体不佳,针对目前的现实状况,我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立足课内经典文章的精读细读,提升学生阅读质量
农村学生获取知识、提升水平的载体比较有限,作为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内经典文章,师生通过对文本的仔细研读,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及思考,引领学生推敲与领悟重点字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与作用,从而达到学习语言运用、领悟文章主旨的目的。
比如学习经典课文的句式结构,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文章的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在内容上相当于并列但强调后者。第一个“不必说”从菜畦到石井栏再到皂荚树,由低到高描写植物,视线上移景多却不繁乱。第二个“不必说”视线从高到低描写动物,“肥胖”“轻捷”写出了动物的可爱,也从整体上勾画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印象,充满无限乐趣。学生在阅读时精读细读,在仔细推敲研读时理解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进而领悟出作者对童年美好过往怀念的深层含义。此法如得当,学生对于阅读中产生的浮躁、畏惧心理会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理性思考、自我独特感悟。
在林海音的小说《窃读记》中,作者对书店老板的寥寥刻画值得玩味,没有一句外貌描写,在人物塑造上只是通过简短的语言描写,完成了人物刻画。在课堂教学的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文本中的关键字词,设置情境让学生去理解,谈出自己的观点。我提问学生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如何看待书店老板?课文中“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学生随即在脑海中浮现了书店老板冷酷势利的人物形象,可见带领学生进入情境阅读,也是让学生快速领悟文章主旨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大学生阅读面、知识面
在学习掌握课内经典篇目的基础上,应该增加课外阅读量。鉴于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师生在精读细读之下,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课文的相关延伸阅读,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师在讲授完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之后,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杨志卖刀》的阅读内容,通过相关阅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杨志乃将门之后,而后逼上梁山的相关内容。教师对课文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其日后主动去阅读《水浒传》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教师也可在多媒体相关链接时推荐一些好的书籍,适当引导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从中得到一些关于人生、社会的启示,从而实现语文新课标的教学意义。
三、关注身旁人、事、物,写最真文章
由于农村学生写作素材的缺乏,旁征博引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引领学生注重自我感受力,立足生活,关注身旁人、事、物,争取写出最真最美的文章。因为天下文章,唯真感人。在日常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写每周一事一感,记录生活中最真实的点滴,哪怕开始词句不佳,只要真实便可,有感悟便可。通过认真观察身旁的人、事、物,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字。比如有一女生因一次考试成绩不佳,心情沉郁悲伤,通过偶然观察雨中小草领悟到人须坚强百折而不挠的人生道理。“那是一株草,或许是风把种子刮到了这里,种子便在墙缝中扎根活了下来。看它那纤弱的身躯在暴雨中一次一次地倒伏着。雨珠打在它身上,它微微颤了一下;雨珠打在它身上,它弱小的身躯倒伏着贴在了地面上;雨珠打在它已经倒伏了的身躯上,可它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并没有就这样被打败,它又重新站了起来。一次次被雨水击倒,可它还是一次次重新站了起来。看着它,我思绪万千……”。学生通过长期的观察与积累,以小见大,通过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写出了内心最真最具信服力的文字。
篇10
野生的虎皮鹦鹉能在野外生存,但是人工养殖的虎皮鹦鹉不能够在野外生存。因为人工养殖的虎皮鹦鹉已经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无法寻找足够的食物,也无法像野生鸟那样灵活的躲避敌害,所以在人工条件饲养的虎皮鹦鹉是不能在野外生活的。
虎皮鹦鹉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又名娇凤,属小型攀禽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宠物鸟,品种繁多,顽皮可爱,受到大众广泛地喜爱。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