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技能范文

时间:2023-03-29 14:3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技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技能

篇1

关键词:企业 精细管理 管理技能

1.人类进入经济剧烈波动时代对中国企业的挑战

21世纪的人类面临四大世纪问题,一是地球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二是地球生态系统的日益恶化,三是地球自然灾害的日益频发,四是地球人口的日益增多!

在此背景下,人类现在已步入了经济剧烈波动时代!即经济波动周期大大缩短,经济震荡幅度大大加强。一般而言,在以后的一个经济剧烈波动周期里,企业只能有两年左右的好光景,接着就是四年左右的坏日子。

在经济危机爆发后, 长期债券的波动性也显著上升, 波动性几乎增加了1倍。[1] 2008年以来,全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因亏损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仅北京就有20%中小企业陷入困境,浙江温州6万中小企业面临倒闭危机,广东90%的中小企业出现资金紧缺,有的甚至处于破产边缘。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在经济危机中企业如何“生存”下去,成为众多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2]

2.中国企业运用精细技能应对经济剧烈波动时代

精细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内部和企业间流程化、协同竞争,向用户提供个性化产品, 取得系统的全过程优化。[3]欧美大企业已经发展到较高级阶段,人本管理、企业文化管理、自主管理与其发展阶段相适应。而中国的企业大多处在初级阶段,适合采用精细管理。[4]由此可见,精细管理技能的研究与培养,对中国企业应对已经到来的经济剧烈波动时代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剧烈波动时代,企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要赢得更多的订单,就必须给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而要比竞争对手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就必须要做得更细致。因为只有更细致,才能为顾客提供更多利益或者让顾客的付出更少,这就为顾客提供了更多价值。而精益企业的战略就是杜绝企业中的无价值活动。[5]因此企业岗位技能的培训应该是岗位精细技能的培训,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技能培训。

3.完善的精细管理技能体系

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陷入一种怪圈:一方面是大量的结构性失业,许多无技术专长的下岗职工难以再就业;另一方面技能型人才严重匮乏,高薪聘不到高级技工。[6]鉴于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而获得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建立精细管理技能体系将成为新时代的必然选择,而这也是企业在竞争中不断获胜的利器。

精细技能培训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岗位技能体系十分完整,二是岗位所需要的每个技能的技能点和技能要素都非常具体细化。即,我们不仅有完善的精细管理技能体系,而且体系中又下设若干技能包,每个技能包又有若干技能点组成,每个技能点又有若干技能素组成,等等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具体来讲,对于如何在企业内建立完善的精细技能体系,本文简单从以下四个方面例举介绍:

(1)总经理精细技能体系的建立

中国兵器工业北方重工集团的总经理陈树清,曾谈到:“一位合格的总经理,要做到总揽全局,经纬大业,理事自如。从完成董事会制定的决策目标,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都需要有深刻的战略驾驭力和强有力的策略执行力作保障。”[7]对于总揽全局的总经理精细技能体系的建立,在精细技能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总经理精细技能体系包括精细规划与计划技能块,精细领导、文化建设、激励技能块,精细人才队伍建设技能块,精细控制技能模块,大客户精细管理技能块等,其中,精细领导、文化建设、激励技能块又由精细领导技能包、精细文化建设技能包、精细激励技能包三个技能包组成。技能包之后又有技能点,以精细文化建设技能包为例,它包括精细文化设计技能、精细文化传播技能、精细文化设计技能、精细文化形成技能、精细文化传承技能、精细文化发展技能等技能点。

(2)生产管理精细技能体系

生产管理精细技能体系包括初级生产管理师岗位技能体系、中级生产管理师岗位技能体系、高级生产管理师岗位技能体系。

研究非常细化,我们简单以初级生产管理师岗位技能体系为例进行演示,初级生产管理师岗位技能体系由生产组织技能块、生产任务管理技能块、生产控制技能块和生产人员管理等四个技能块组成。而以生产任务管理技能块为例来看,他又由车间编制生产计划技能包、作业分配技能包、生产进度控制技能包等三个技能包组成。

划分到技能包,并未代表该技能研究的结束,我们还可以继续细化到技能点、技能素,我们来看生产组织技能块的班组日常管理技能包中,就由班前管理技能、班中管理技能、班后管理技能、班组6S管理技能、班组目标控制技能和班组综合管理技能等6个技能点组成。再以班前管理技能为例,可划分为五个技能素,即:S1确认生产计划、型号、时间、材料备货;S2把握上班质量缺陷点、产量、设备、材料、方法、65考核等应注意问题;S3检查各工位设备及器具完好及设备例保情况;S4与上班班长现场交接,包括生产、成品、半成品、原辅材料及工艺通知等;S5检查当班所有人员上岗证情况。

(3)人力资源管理精细技能体系的建立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人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并且我国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鉴于此,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的企业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管好人、用好人往往成为关系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精细技能体系,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提高整个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企业效率,并实现企业的远大目标。

简单来讲,人力资源管理精细技能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划精细技能、招聘精细技能、组织培训精细技能、薪酬激励精细技能。而以计划精细技能体系为例,则又可以分为人力资源规划技能和工作岗位分析技能。工作越是细化,分工就越是明确,这也是我们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体系建立的基准点。

(4)行政管理精细技能体系的建立

企业行政管理作为现在企业管理的中枢神经和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而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行政管理是依靠企业行政组织,通过行政渠道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方案和措施的综合。[8]

行政管理精细技能体系可分为:行政办公规划技能包、行政事务管理技能包、文书档案管理技能包、会议会务管理技能包、总务后勤管理技能包。再以会议会务管理技能包为例,又可分为:资料库管理系、会前准备工作、会议执行和控制、会后总结和反思等技能要素。事实上,每一个技能包下面都有相关的技能点,技能点下面又可以划分相应的技能要素,层层分明,管理完善。这也是加强和改进企业行政管理,搞好企业内部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转机建制的重要环节,对于增强企业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本文虽然只是简单介绍精细管理技能体系,但在我们所建立精细管理技能体系中,不仅有详细的技能介绍,而且对于每个技能的技能点和技能要素都非常具体和细化。相信,我们的企业通过完善的精细管理技能体系的建立,必将为企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精细技能的员工,而他们将成为企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企业应以岗位精细技能考试、提级、晋升为抓手,快速在关键岗位上培养一批具备岗位精细技能的员工。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尽快转变成为高收益企业,才能真正应对已经到来的全球经济剧烈波动时代!

参考文献:

[1]郜志宇.经济剧烈波动下的企业价值评估[J].中国市场,2011(19)

[2]蒋定秀.经济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企业技术开发[J].企业技术开发,2009(3)

[3]曾长虹.浅析精细管理[J] .企业家天地,2006(5)

[4]刘群.浅谈精细管理在中国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科学决策,2008(10)

[5]吕建中、王玉等.精益管理——21世纪的主流管理模式[M].青岛出版社,2009.04

[6]袁玲、黄海敏.制度缺陷下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0(2)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能管理,项目管理,创新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kills, and then carries on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cost contro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engthening measures propose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kill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and related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kills, project management, innovation

中国分类号:TU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建筑工程的技能管理工作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将技能管理纳入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和施工技能管理水平才能得以不断提升,从而有效地促进建筑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1.建筑工程技能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技能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职能,建立并完善技能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卓有成效地开展技能考核与技术开发创新。建筑工程技能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表现如下:

(1)规范管理标准,强化管理职能。建筑工程技能管理工作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建立严谨的工作规范和业务标准。所以建筑工程技能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规范管理标准,强化管理职能的目的。

(2)增强企业实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目前很多企业虽然拥有较为雄厚的物质力量,但由于技能管理水平的薄弱,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而随着建筑企业工程竞争的日益激烈,技能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实力也较为突出,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技能管理工作能够充分发挥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的潜能,从而有效地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3)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人才结构。通过建筑工程技能管理,加强对员工技术业务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进高素质人才,建立和完善企业人才结构以实现专业功能的匹配。

2.建筑工程技能管理的实施内容

2.1 成本管理

低成本是建筑工程企业各项工作经济效果和质量水平情况的综合反映,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加强成本管理,主要从材料设备成本控制、机械成本控制以及人工成本控制三方面进行考虑。

2.1.1 材料设备成本控制

建立材料设备采购小组进行招标采购,在保障产品质量及服务的前提下,控制好材料及设备的采购价格,尽可能把服务性的工作交由供应商处理,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材料设备进场规划以及施工工艺,加强材料使用与管理,资金资源调配等工作,杜绝不必要的浪费。

2.1.2 机械成本控制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力与项目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机械设备,对于大中型施工项目,工期较长,资金额度较大,在机械设备资金投入对项目资金不会构成太大压力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减少大型设备的租赁费用,而对于小型项目,由于工期较短,可以租赁塔吊、高速架、混凝土泵机等大型设备,尽可能自备搅拌机、砂浆机等小型设备,有效控制机械设备资金的投入。因此,只有在施工项目中形成合理的机械设备配置,才能产生最佳的工程效能,从而达到有效的成本控制。

2.1.3人工成本控制

虽然人工成本在整个工程总额的比例较小,但在高质量的施工要求下,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选择高效协调的专业施工队伍,合理配置管理人员,高质量完成施工要求是保证有效管理的关键。专业的施工队伍一般由项目经理、总施工组织选择并交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另外,还应当组织现场办公点,合理配置相关管理人员及设施设备,增强现场管理能力,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2.2 质量管理

建设工程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以及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于质量的管理应当贯穿于工程的整个过程。

2.2.1 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是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体系是由当地政府直接领导,集工程开发、工程监理、质量监督三种管理形式于一体的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各参建施工单位能够在工程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及时地进行信息沟通与传递,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从保证工程整体最佳效益的角度出发,从工程施工准备、材料设备采购、施工工序控制以及竣工验收、产品保护等各个质量环节中有效地发挥其指导和监督作用。

2.2.2 建立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应当建立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使参建各方及时了解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内容和手段,充分调动各单位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规范质量行为。二是要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准确性以及公正性,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对于检查发现的违规行为必须得到及时整改,消除隐患。三是要加强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设专人跟踪检查,以确保相关资料与工程进度的同步性与可靠性。四是要建立质量责任制,做到质量工作专人专责,并进行检查考核,提高全员质量安全意识。

2.2.3 建立并完善预防机制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不仅要重视从“点”上进行管理,更要注重建筑工程全过程的管理,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加强事前控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进行逐项分析、判断,建立并完善预防机制,针对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2.3 技术创新管理

建设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工作,才能使施工项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适应当前生产力以及行业市场的需要。建设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工作应当注重技术进步责任体系的建立,并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组织对施工项目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积极总结并广泛推广技术创新成果,促进项目施工技术创新形式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建筑工程技能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强化措施

3.1 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责

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应根据项目类别及规模,从专业知识结构、综合决策才能等方面合理选配项目管理班子,配置管理力量,明确管理职责,并加强对项目管理班子的监管和技能考核,保持项目管理班子的稳定性,以提高项目管理的能力。

3.2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一是要实行资金集控管理。对项目资金进行统一调配、集中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要完善安全质量保障机制。严格执行企业项目质量控制和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制定工程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办法。三是要规范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建全和完善合同签订前的会签审核、登记备案以及合同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监督检查等制度,并对合同的签约和履约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

3.3 加强监控力度,建立考核体系

一是要落实工程审计制度。审计贯穿于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通过对工程项目的事前、事中以及竣工审计,能够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二是要建立严格有序的考核体系,并定期与工程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对照,进行全面细致的考核。

4.小结

目前,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工程技能管理在建筑企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形势下的建设工程技能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工程技术水平,有效地促进建筑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化中.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建筑与工程,2010(17):22-24.

篇3

一、前言

技能员工是指掌握一定技术能力、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并能够独立使用工具、设备进行操作或生产加工的工人。根据职业等级,技能员工可划分为初级工(五级)、中级工(四级)、高级工(三级)、技师(二级)及高级技师(一级)五类,其中高级工及其以上技能员工称技能人才。据相关统计,目前技能人才仅占我国技能员工总数的14%。为了进一步提高技能员工的生产水平,并满足我国企业对于高水平技能员工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对技能员工的培训与管理成为了我国人力资源工作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二、我国技能员工培训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般而言,技能员工的培训管理工作可由公司及部门两级体系共同完成。其中公司负责制定培训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及工作计划、经费审批、师资队伍的建设、职业技能鉴定及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等;部门负责落实岗位年度培训管理工作计划,员工培训的组织、实施与报备,结合生产需要制定岗位技能培训计划并开展相关工作等。

随着现代企业对高水平技能员工需求的不断增加,许多企业都进行了技能员工培训管理的探寻工作。通过实施上述公司及部门两级技能员工培训管理体系,我国企业基本实现了技能员工队伍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并逐步完善技能员工培养模式,充分保障员工队伍的和谐发展。为了促进企业技能员工职业技能等级结构的不断优化,多数企业还采取技能等级与薪酬补贴分级对应的奖励方式,促使员工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然而,尽管我国的技能员工培训管理工作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仍存在一些需要加强改进的地方。

三、我国技能员工培训管理工作的存在问题

第一,职业规划不够清晰,职业发展缺乏认知。

多数企业缺乏对技能员工的职业规划指导和职业发展设计,员工普遍对职业生涯感到茫然。多数员工没有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不利于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与员工的职业规划发展。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不强,人才流动情况时有发生。

第二,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培训方式仍需改进。

目前,多数企业尚未构建适宜不同等级技能员工的培训体系。多数企业的培训资源、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及培训课程缺乏差异化,企业自身师资力量不足,缺乏能够满足员工培训需求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师带徒”的责权形式尚不规范。此外,企业技能员工培训计划和培训方式的针对性不强,技能员工培训手段比较单一。

第三,未能激发参与热情,实际工作流于形式。

一是员工技能水平与职业晋升及薪酬相关程度不高,参加培训积极性不强;二是员工热衷于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对技术钻研的热情不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培训缺乏兴趣,培训工作也往往流于形式。

四、完善我国技能员工培训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

第一,加强职业设计规划,提升管控能力。

加强技能员工的职业指导和职业设计工作,指导有关方设计和开展可持续的技能员工培训管理工作。发挥企业各职能部室的作用,集中资源优势,合理安排技能员工的培训,不断完善并提升技能员工的职业技能等级结构和操作能力。进一步明确公司及部门的培训管理职责,通过两级培训管理环节来提升管控能力。将公司的培训管理重点放在制度的建立及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相关竞赛的组织及技术骨干员工的专项培训等方面,将实际部门的培训管理重点放在各技术岗位的实际操作培训与本部门师资人员的管理方面。

第二,不断拓展培训资源,创新现有培训方式。

首先,建立“岗位交流”的机制,定期开展“互帮、互学”、“操作方法交流”、“技术观摩”等主题交流活动,从而提升技能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其次,加大高技能人才“订单培养”机制,通过外派培训等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第三,搭建梯队培训模式,制定相关岗位培训标准促进项目员工由数量型向素质型的转变;第四,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加快技能员工试题库建设并开发基于技能员工自主学习、视频观摩、岗位交流等功能的“E-learning”平台;第五,逐步将相关技术工种(岗位)融入到企业职业竞赛中,通过竞赛活动发挥“以赛代训、以赛选才”的效果。

第三,合理设计培训项目,增加员工参与热情。

采用网络、多媒体、外出观摩学习等方式设计培训项目,提升技能员工对于培训的关注程度,使员工意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并乐于参与其中。结合企业整体运营情况适当提高技能津贴的力度、在用人选人上坚持采取“逐级选拔”的办法、高技能岗位的员工必须由低技能岗位的优秀者中选拔和晋升,上述激励措施能够促使技能员工通过自身努力提高技能等级水平,从而切实增加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充电培训的激励机制,提供独特的方法进行评估、促进职业发展,增强员工就业能力意识。对于通过培训测试拿到相关证书的技能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员工持续的自我学习和发展。

五、完善我国技能员工培训管理工作的注重要点

第一,创新培训管理理念,强化过程动态管理。

加强各级管理部门的交流与沟通,指导有关方开展培训管理工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科学制定技能员工培训计划与管理体系,针对员工特点和培训需求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地运用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估与考核,同时建立员工培训台账,动态的进行维护和管理;公司相关主管部门要定期对项目部培训计划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持续发挥监督作用。

第二,加强师资骨干建设,明确师徒责任权利。

依托公司各部门开展师资选拔,充分挖掘具有一技之长或技术过硬的骨干力量培养为内训师;加强内训师的动态管理,有效地推进内训师良性发展;制定“师带徒”的协议范本,明确师、徒的责权和津贴标准,使“师带徒”活动真正发挥作用。

第三,开展“一专多能”培训,加大绩效奖励制度。

适时开展“一专多能”的培训项目,以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和操作技能;发挥企业技能人才库的作用,通过对入库技能员工培训的顶层设计,并通过集中培训、集中交流、集中考核、集中评价的方式,发挥技能人才的带动作用;统筹设计并增加技能津贴的补贴力度,发挥技能津贴的潜在作用。将技能等级与员工的晋升、薪酬、评优、岗位调动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结合。

六、结论与展望

篇4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能;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在中医中医护历来是一家,注重三分治、七分养,护理工作指导思想为其基本理论。要想促使中医护理技术得以提升,需要将中医护理优势与特色作为主线,将技术水平提升,在护理工作中注重中医药技术的应用。要高度关注中医养生思想,结合防重于治理念,将中医护理在养生康复、老年疾病以及慢性疾病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且凸显中医辩证施护与整体观念,有机结合中西医结合护理,确保中医护理能够可持续发展[1]。本文现详细探讨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技能的效果,以推动中医护理技能的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选取我院护理人员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名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常规模式,观察组30名加用中医护理技能。对照组护士年龄为21~37岁,平均(28.5±4.7)岁;职称:2名为主管护师,8名为护师,20名为护师;学历:3名为中专,17名为专科,10名为本科。观察组护士年龄为21~39岁,平均(29.8±5.2)岁;职称:2名为主管护师,9名为护师,20名为护师;学历:4名为中专,16名为专科,10名为本科。两组对象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模式,依据正常作息开展。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中医护理技能,详述如下。

1.2.1中医护理技能内容 约18项,主要为情志护理、颈椎牵引、刮痧、中药灌肠、饮食调护、中药外敷、艾灸、熏洗、刮痧以及中药外敷等。每个科室开展的护理技术需在两项及其以上。

1.2.2中医护理知识再教育 当前中医学内涵丰富,包括中医特色护理技能、中医护理理论以及方法等,然而护理学科发展时间较短,且未明确规定很多学科建设问题。且中医护理技术部分交叉、重叠于推拿、针灸等,学科内涵建设方面困惑较多,为此需强化中医护理知识再教育,由此才能继承与发展中医学知识。有效且系统的开展规范化培训,使层次不同的护士均能接受再教育。在中医学中整体观念为重点内容,因此一定要强化沟通交流,将中西医结合理念与中医护理特色发挥出来。

1.2.3培养中医护理专业护士 于操作程序角度而言,中医护理操作其实不比西医护理难度大,比如针刺穴位流程相较于肌肉注射,操作核对、评估以及消毒等流程均相似,只有进针位置与方法存在差异。然而当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多为中专西医护理学,未接受过系统中医基础知识教育,且缺乏基础理论,因此要想学习中医护理基础技能与理论知识难度较大。因此一定要开展全面系统培训,并注重临床实践,将护士学习与运用中医护理技能主动性激发出来,注重临证施护,充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积极培训中医护理专业护士,将以点带面作用发挥出来,推动我院中医护理技术发展。

1.2.4自制护理文书表格 为将护理人员日常书写护理文书时间减少,与我院工作状况相结合,设计文字性书写内容为表格形式,不仅可将护理文书书写时间缩短,还可有效准确记录,增加与护患沟通交流的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可确保其规范性与科学性。

1.3观察指标[2] ①护患沟通能力:主要从沟通能力、沟通技巧、协调沟通网络能力以及基本语言沟通能力等方面开展;②沟通指南评分:主要从开始会谈、非语言行为、倾听与应答、理解能力、照护方案商榷、会谈条理性、解释与计划等方面开展。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1.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开展组间比较,若P

2 结果

两组护理技能评分对比见表1。

3 讨论

患者入院后接受医护治疗过程中中医护理技能角色十分重要,护理优良性与医院声誉存在直接影响。然而目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中中医专业护理技能人员较少,因此医院一定要结合护士层次开展针对性与系统化培训,促使其中医护理基本技能提升。当前医疗事业在不断发展,护理技能也在相应改变,为适应该变化医院需组织护士对新型护理技能、法律法规等予以及时学习,将以往错误护理方法纠正,提升护理整体技能[3]。此外,在医院推广中医护理技能时还需做好以下几点:将观念转变,医院管理层需予以高度重视;强化中医技术培训与理论知识学习,应用类型多样的培训形式,促使中医护理技术水平提升。

本组两组培训前护患沟通能力与沟通指南观察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患沟通能力得分为(53.46±9.30)分,低于观察组(61.42±10.47),对比差异明显(P

综上所述,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技能可显著增强护患沟通能力,进而减少医疗纠纷,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凌玲.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探讨[J].医学信息,2014,14(30):240-241.

[2]李小英.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探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4):116-117.

[3]鹿亚飞.如何提高中医护理技能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2,27(1):188-189.

篇5

一、目的

1、为切实做好员工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以适应公司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需要,现结合公司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学院所有员工的培训。

3、所有新进员工均须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各部门都必须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教育培训活动,满足不同的培训需求。

4、员工培训与教育是提高教职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工作绩效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应列入公司发展规划及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中。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健全完善的培训组织机构是开展培训工作的必要基础。公司的员工培训工作实行两级管理。

1、第一级培训管理由管理部负责,以公司领导为首成立的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审定管理部制定的全公司员工培训计划。

2、第二级培训管理由各部门负责,由各部门负责人为首组成部门培训工作小组,对本单位的培训工作负责。即根据公司的培训计划,组织本单位员工积极参加,并抓好本单位的培训活动。

三、培训内容与重点

1、培训内容:讲师以素质培训为主,兼顾学术科研、教学技能培训;管理干部着重管理知识、领导艺术培训;行政职员则要对其履行岗位职责的各方面要求进行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公司文化培训和ISO知识培训。

2、培训重点

(1)高层领导

——公司管理决策综合能力;

——(行业、信息)科技最新动态、进展;

——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与行业、金融政策。

(2)中层管理者

——管理知识与技法;

——岗位专业知识及相关岗位的知识;

——业务能力的提高;

——人际关系与组织、计划、协调能力。

(3)

基层管理者

——专业技能:

——中、初级教学和行政管理知识;

——与行业相关的科技知识;

——文化知识、外语、电脑操作。

(4)一般员工

——岗位基础、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

——业务能力。

(5)新进员工

——公司历史与概况;

——主要政策与组织结构;

——员工规范与行为守则;

——公司薪酬、福利制度及各项规章制度;

——具体工作范围与职责;

——工作场所与工作时间;

四、培训的实施、管理

(1)管理部负责教育培训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各部门应积极配合,保证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2)新入职员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后方能上岗。管理部负责组织批量新进员工的岗前培训,原则上入职培训课程应不少于1天;对于个别新进员工的岗前培训,由管理部和各用人部门协调处理;

(3)每月指定安排2-4小时为员工集中学习时间,进行政治思想、业务技术学习以及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员工个人每年参加各类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天;中高层员工的年平均培训课程应不少于5天;

(4)每月结束时,管理部要向公司汇报员工培训计划实施情况;

(5)公司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教育培训讲师队伍,这支队伍应以本公司员工为主,外聘为辅。

(6)各培训部门均应做好培训记录和资料、档案管理等工作

五、培训的考核

培训的考核包括各项指标完成的考核、对接受培训学员的跟踪考核、讲师授课质量的考核、培训组织工作质量的考核。考核工作由人事处组织,会同有关部门参加;对各部门培训考核的优劣结果,公司应予奖惩。

六、本规定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开始实行。

篇6

关键词 配网;管理;完善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2-0065-02

0引言

由于电力配网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方面面都格外引人关注。在一套行之有效的配网管理技能的引导下,才能基本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改善。针对目前在配网方面的各项弊端,我们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管理办法,争取将我国的电力事业做到顶端水平。这就要求了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和监督,以及电力配网管理技能上的自我总结和完善。

1 电力配网的现状

有效的城市电力配网设施是一个城市飞速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水平、经济发展程度等等。要提高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增强居民幸福感得依靠一个优良的电力配网结构。

但现如今的配网结构还存在诸多不足,不仅体现在供电设备总体老化,还有电力事故频发、断电现象时有发生、电力故障抢修不及时等等。由于早期的不尽合理的电力配网结构,导致现如今电力系统的种种滞后。这些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的同时也制约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改进完善配网设备、优化配网结构和提高配网管理技能尤为重要。

合理有效的配网结构可使电力系统整体得到提升,实现低耗能高运作的发展模式,这就使电力企业拥有了客观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将来电力配网的不断更新改进;同时在剔除掉旧的不合理的电力配网后,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良好的配网结构在无形中就实现了经济效益与人民满意的绝对双赢。

2 配网的运行管理

配网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主要在于以下方面:设备运行和操作能力水平;检修质量及试验水平;带电作业的水平和能力;处理停电故障能力;通信联络方式;计划停电安排的合理性;人员的素质水平及培训工作等。

在维护配网设施时对线路安全的检修是关键点之一,要确保供电可靠和供电安全,这需要检修人员有着敏锐的头脑和过硬的检修技术,同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执行配网检修。值得注意的是在配网的运行管理上,降低运行成本同样处于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发展的迅速,能耗的大量消耗浪费也日渐受到关注,在配网运行管理中如何减少运行成本也成为改进办法中重要的一环。

为更好的改进配网运行管理,降低电力运行成本,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供电安全,在配电管理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事故报修中心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对事故抢修做到随叫随到,尽量缩短停电时间;

2)加强对线路和设备的定期巡视,对线路和台区内的树木等障碍物及时进行清整,对绝缘瓷瓶和避雷器定期检查,及时消缺,减少故障停电,提高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

3)加强配变总保护和末级漏电保安器的安装及运行维护工作。避免由于单个用户或单台配变故障而引起主线停线的情况,缩小停电范围;

4)提高新设备的利用率,尽量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架空电缆或地埋电缆供电,降低故障率;

5)对具备条件的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实行状态检修,科学地延长检修周期,减少由于年度预检造成的停电事件,缩短停电时间。最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推行带电作业。

3 配网的发展前景

在时代的不断飞速发展背景下,原有的配网设施越来越不足以满足现在生活、发展的需求。相反,其早期不够合理的配网结构对现如今的发展需要反而有所阻碍,尤其是其科技含量已远远适应不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同时,由于线路长时间的利用,其安全性早已大大降低。就造成断电、电力事故等的不确定性,所以现在得发展方向是要增加配网的科技含量,实现配网设施的科技化自动化,同时多方面综合考虑经济、市场、安全性能等,争取构建一个长期稳定的配网系统。

在施行电路自动化科技化的同时还得考虑到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程度,要使其配电与经济承受能力相配套,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施行自动化配网管理;在经济落后区域尽量施行人工管理,减小因配网设施而造成的经济压力。虽然管理方式不同,但管理水平都有别与以往的管理模式,整体上依然是电力配网上的一大进步。

4新型配网运行管理要注意事项

逐步改进配网运行管理后,及时整顿管理队伍,在实施新型管理的开端就确立好相关规章制度,有利于今后长期的有效管理,避免原来的管理方式破坏改进后的配电管理。电力企业要端正其安全服务态度不断改善管理技能,加大对员工的技能培训投资,使员工充分掌握更具科学性的电力检修技巧。当然,电力线路的检修更是不可懈怠,在新型配网管理下,要学会利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促进电力配网的有效运行。

随着配网设施的科技量的不断增加,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须有大幅度提升,来适应新型配网管理;而管理者则要不断改进其管理技能,做到员工能力的有效利用。在电力市场越来越热门的今天,电力企业还要加大对更科学有效的配电管理方式的探索,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在发展的前段,由此获取新的利益。

5 结论

之所以大力推进电力配网的相关建设,是由于其本身的重要性质所决定的。在改进过去的电力配网设备和电力配网管理技能的同时,更要加大对新型配网设备及管理技能的研究。竭力契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一种科学、生态、环保的电力配网系统。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电力配网方面的管理技能的改进和完善,使之与新型的配网系统相配合,实现我国电力系统的健康、快速、有效发展。电力相当于一个城市、国家的血液,有了新鲜的血液才能保证一个城市、国家的健康发展,在全新的电力配网管理技能的配合下,相信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叶世勋,刘煌辉.配电自动化规划要先行[J].电网技术,2000(4).

篇7

(一)企业管理沙盘比赛中会计专业学生成绩较好

尽管会计专业的企业管理沙盘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笔者在带学生参加企业管理沙盘比赛时发现,会计专业的学生总体成绩较好。这也许是会计的职业素养让他们对数字比较敏感,能够快速准确地选择抢到适合自己企业的订单,确定比较优的采购批量,选择合适的时机借款还款,等等。

(二)传统的会计教学使得学生难以对经济业务有感性认识

会计教学离不开经济业务,但由于会计学科的特殊性又不可能拿真实的业务单据进行账务处理,目前的会计教学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文字叙述经济业务,学生看着文字做账;另一种是在会计模拟等课程中给学生发放模拟的原始单据,学生根据原始单据做账。尽管后者能让学生接触到单据,但单据后面的经济业务学生只能在头脑中想象,还是不直观,缺乏感性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学科的教学结果。鉴于以上两点考虑,有必要对会计专业的企业管理沙盘课程进行改革,改革后该课程不再是以学习管理知识和训练管理技能为目标,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工具,依托企业管理沙盘来培养学生的会计综合技能。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

(一)加大课时量,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

课时量可以考虑增加到60学时以上,并将其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最好由会计专业教师来讲授,或者条件允许的学校配备两名教师,前期管理知识的介绍由经济管理专业教师讲授,后期会计技能训练由会计专业教师讲授。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该门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也保证教师能有时间借助沙盘引领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培养综合技能。从课程开设时间来看,最好是在学生学习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和报表分析课程之后,作为一门综合技能培养课。

(二)依托企业管理沙盘培养会计综合技能

1.会计技能的培养。

前面提到,传统的会计教学使得学生难以对经济业务有感性认识。而企业管理沙盘的好处恰恰是直观,沙盘盘面上有材料库、厂房、成品库以及看得见的现金,还有一系列的任务清单,学生执行完一项任务,沙盘盘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学生会对经济业务有感性认识。对于财务会计技能的培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执行完采购、发货、贷款等任务之后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并且随时关注每个报表项目的变化,结账后手工编制会计报表与系统自动生成的报表核对。如果不相符,启发学生去查找原因。成本核算技能的培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产品投产后关注材料费用、加工费用和折旧费用,算出不同产品的单位成本并在产品完工入库时与系统计算结果核对。由于每个小组选用的生产线不同,同样的产品生产成本会有差异。这时可以将不同小组的产品成本及构成进行对比分析,学生不但掌握了成本核算,还通过分析明白为什么柔性和全自动的生产线会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

2.审计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审计课程时,会接触到采购与付款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生产与费用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等不同的业务循环,还会学习到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由于学生在传统会计教学中对经济业务缺乏感性认识,对这些循环和相应的内部控制感到一头雾水。在企业管理沙盘课程上,教师可以借助沙盘的盘面给学生讲清楚这些业务循环,启发学生思考在不同的环节应该设置哪些内部控制活动,会涉及哪些授权与审批,让学生上交小组报告并进行交流评比。

3.财务管理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经营虚拟企业的过程中会切身体验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包括筹集资金的时点、金额,还款计划的制定,合理的采购批量的确定,厂房是购买还是租赁的投资方案的选取等,所有这些财务管理技能都是随着虚拟企业的经营逐步培养的。开始时学生是摸着石头过河,全凭感觉,结果不理想,有的企业很快就破产了;出现问题后,教师会作为财务顾问对这个企业进行财务问题的诊断,并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后续经营中提前做好规划;在下一轮的经营中学生就会理性分析,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得到改善,学生的理财能力也随之提高。

4.财务分析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刚刚开始接触企业管理沙盘课程时,在经营到第三第四年会有很多企业因为资金链条断裂,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倒闭。学生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能从银行贷的款越来越少?”原因就是因为前期耗用了大量资金进行生产线的购买、产品研发等投入,而产品销量上不去,收入不能弥补各项费用支出,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所有者权益的降低使得企业的偿债能力越来越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布置学生每年关账的时候,利用会计报表进行财务指标的分析,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分析每年企业的偿债能力,让学生自己悟出由于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能够从银行贷的款自然会越来越少。经过几次模拟对抗,大部分企业能够度过第三第四年的难关,企业开始进入盈利阶段。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计算一些财务指标进行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的分析,再对比系统评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有的企业经营得好,有的企业经营得不好?经营不好的原因何在?在下一年度可以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三、课程改革的好处

(一)通过虚拟经营拓展了知识面,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企业管理沙盘模拟通过让学生分组经营企业,寓教于乐,在做中学习了战略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模拟经营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能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认识,也意识到与人协作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学生对经济业务形成感性认识,业务处理得心应手

依托企业管理模拟沙盘,学生能够看到每一项业务发生后盘面的变化,形象直观,经济业务对学生来说不再仅仅是一段文字叙述,而是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学生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明显提高。

(三)课程的专业相关性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

课时的增加以及课程由选修到必修,学生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该门课程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有会计、审计以及财务分析的各项任务,学生能够感受到课程紧密结合会计专业,培养他们的会计综合技能,上课都很认真。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经营一家虚拟企业,给学生布置的任务都和自己的企业密切相关,他们在完成任务时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在给自己的企业进行会计核算,设计内部控制,分析企业的财务指标并提出改进措施,学生上课积极性大大提高。

(四)学生对会计学科体系有了全面认识

以往的会计课程都是针对某一方面的技能进行专项训练,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课程选取相关的资料和案例,学生掌握了该门课程的技能和理论知识,但学生对于不同的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并不清楚,对会计学科体系认识模糊。依托企业管理模拟沙盘,教师设计的任务无论是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分析还是财务指标的分析,针对的都是学生们自己经营的企业,各个任务密切相关。学生们通过完成任务体会到了课程之间的联系,对会计学科体系有了全面认识。

(五)学习任务没有标准答案,避免作业抄袭

篇8

应当涉及供应链核心基础与流程架构、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流程与战略、供应链视角下的生产与库存、供应链核心基础与流程架构的技能。

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五大基本内容。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关键词]物流技能大赛;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

一、举行物流技能大赛的作用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好像是一座灯塔,指引着物流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比赛中的技能标准、对选手的操作要求和职业素养的要求都指导着专业课程的教学。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一般是提供一个具体的情境,要求团队或是个人根据工作任务处理,考查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能大赛考验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习情境或是工作任务为载体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理实一体、工学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切实地把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物流核心岗位工作标准和流程通过大赛引进课堂中来,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服务为本、吃苦耐劳、认真细致的职业理念,提高个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择业、就业、创业。这就要求学校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技能大赛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一)把大赛流程的单项分散到各项目的教学中

比赛要从平时的教学抓起,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技能水平和指导方法。职业教育的先进性、实践性、综合性可以从比赛中体现出来,教师要认真分析总结。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这样有助于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大赛促进了课程的实践教学,原来课程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讲授为主,现在是真正的理实一体,学生动手,自我学习为主,还课堂给学生。课堂以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变要我听为我要听,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二)以技能竞赛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绝大部分中职学生是初中教育阶段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在传统观念中,大部分人认为他们是失败者,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是智力、能力很差。相反有些学生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还很优秀,只是开窍较晚。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小组学习、团队合作、分组竞赛的机制,鼓励人人都参与、人人有事做,从而调动大家学习的兴趣。在竞赛中,学生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增强自信,更好实现团队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本次课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将心思用在学习上,而不是睡觉或是玩手机。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教师动起来。把竞赛机制引入日常教学,这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以技能为本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依照全国物流技能大赛比赛方案和技术标准,在仓储管理实务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训教学,按照学习情境把大赛流程分拆成单项在各项目总进行实训,在课程最后设置综合流程实训,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因为技能本身是企业需要的,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仓储管理实务有6个学分,共计108课时。教学改革以前理论课时72课时、实践课时36课时。教学改革以后,理论课时36课时、实践课时72课时。在仓储管理实务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行实践教学,以技能为本位,大大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四)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对当地知名物流企业典型岗位进行工作流程分析、岗位主要任务分析和市场调研,以物流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参照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岗位标准,构建项目化、能力递进式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改革,以仓储配送实训室、百韵超市和苏旅财—苏汽校园快递超市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开发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采用行动参与式、模拟式、体验式和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针对岗位、流程、任务的实践,达到将企业搬进课堂,按照企业岗位设置任务的目的,实现校企、产教、工学的结合,对专业核心课程实训学时占总课时60%以上,并聘请中外运、苏汽集团等企业的专家根据实际仓储作业流程共同编写教学资料。通过把物流技能大赛引入仓储管理实务的课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制订入库作业计划、商品养护计划、库存管理控制计划、盘点作业计划、出库作业计划。在仓储的过程中,学生能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装卸搬运设备,会操作软件,完成货物的入库展业、在库管理、出库展业并能对工作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结合技能大赛内容,将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项目,具体内容如下表。通过技能大赛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能立足专业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通过把技能大赛引入到仓储管理实务的课程改革中来,对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仓储管理实务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很大的改变,大大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提升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林.高职物流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融通性研究[J].物流科技,2014(10).

[2]朱红梅.基于技能大赛的物流专业教学改革[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11).

[3]任凤香.基于物流技能大赛导向的高职类“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研究[J].中国市场,2016(28).

[4]尚书山.基于物流技能大赛的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科教导刊,2013(1).

[5]孙统超,陆永健,殷琴.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2).

篇10

一、教师课堂管理技能与课堂效率之间的关系

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管理离不开必要的课堂管理技能。课堂管理技能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使用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手段。由于教学目标不同,学生各异,因此,教师也要掌握尽可能多的课堂管理技能,这样才能在完成教学目标和课堂遇到问题时进行有效的管理。

学生课堂上的实际收获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提升的。而应取得的收获则是教师在备课时设计教学目标所拟定的,也就是说教师所希望学生所达到的预期效果。从概念上我们可以发现,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收获。而学生的实际收获则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则主要指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师所营造的教学环境。因此,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不但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还要从教师自身出发做出努力。综合两方面因素,教师的课堂管理技能起到了桥梁和兼容的作用。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的课堂管理技能是重中之重。

二、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的提高体现在提高课堂效率

在评判一节课的效率高低时,教师通常通过测试情况来进行评判。但对于初中英语学习而言,学生所处的语言h境的局限,对他们成绩影响巨大,因而考试成绩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要评价一节英语课的课堂效率的高低,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在一节高效的英语课中我们总能发现以下特征:

1.教学目标明确

只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师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率。有些英语教师在课前面对学生公布课时教学目标,这样对学生来说,教学目标具有启动、导向、凝聚、调控、制约、激励等心理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一些相关活动;在一节课学习之后,如课教师和学生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成功愉悦的心情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时,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堂。

2.关注每个教育对象

在高效的课堂中,教师能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授课时尽量适应每个学生的特征,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采取阶梯性教学的策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初中不难的是课堂上的讲解,难的是能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尤其是课上的功夫作为教师要下的功夫多些,省着到下课占用更多时间去辅导。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高效率的课堂是热烈的、活泼的。这种热烈、活泼的气氛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他们认真倾听、仔细阅读、大胆质疑、深入讨论、主动配合,以此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一首英文歌曲作为开场白,一段英语影视电视片段的呈现,一段师与生的英语对话等,都将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三、教师课堂管理技能对初中生课堂效率的作用

第一,教师课堂管理技能与初中英语课堂效率的关系。初中英语课堂效率守诸多因素影响,教师课堂管理技能是其中影响因素之一,其功能的发挥制约着其他因素对课堂效率的影响。

第二,课堂管理技能影响教师知识水平的发挥。俗语说,“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在教学中亦是如此,即使你英语水平很高,但讲出的课很平淡,你的水平也得不到体现和发挥;相反,有些教师虽然水平平平,但课堂上却能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是超长发挥。为何课上会有不同的体现?教师的课堂管理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堂课如何把握重难点,哪些用时长,哪里用时短,哪里采用何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去学等,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课堂管理技能与学生行为的关系。课堂管理技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目的。初中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如,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白在课堂教学中什么应做,什么不应做。恰当运用教师课堂管理技能有助于建立课堂秩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管理技能建立一定的课堂秩序,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如课堂秩序有点些乱,教师适当的暂停便可起到一定的作用。恰当运用教师课堂管理技能有助于维持课堂秩序。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的运用还可以维持课堂秩序。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突发问题会破坏原有的和谐气氛,影响教学进度。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管理技能来维持课堂秩序,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保证课堂效率。恰当运用教师课堂管理技能能满足学生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管理如果无视学生的内在需求进行,外因也只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相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管理如果从学生的正常内需出发,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才会被活跃起来,教学目标才会顺利实现,课堂效率才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