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缘结构范文
时间:2023-04-01 22:0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缘结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学缘结构 大学英语 优化
前言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教师质量问题,教师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育部2006年8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质量,全面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通知》文件(教高厅[2006]4号)指出:要加大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努力造就一支相对稳定、有高尚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由此可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高素质、高水平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具有合理的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教师队伍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师队伍的性能和水平,教师队伍的这些构成状态是否合理,会对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对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队伍结构中的学缘结构是指教师队伍成员完成某一级学历(学位)教育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等在类型、层次、分布等方面的构成情况。学缘结构是教师队伍的基本结构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是影响教师整体水平、影响学校整体实力的关键因素。
一、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学缘结构现状及其成因
按高校办学层次、所承担任务等分类确定,各类高校“十五”期间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优化的具体标准是:在校外完成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或在全国重点大学、本校完成其他学科本科以上学历(学位)教育的教师占教师队伍总人数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一般应为8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高校应为70%以上,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一般应为60%以上。近年来,经过各级相关部门和各大高校的努力,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总体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学缘结构的单一性、本土化、低层次现象,在一些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高校、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队伍中较为普遍;学术上“近亲繁殖”现象在一些高校仍然存在。具体表现在:大学英语师资队伍中本省市高校毕业的教师多,外省市毕业的教师少;一般本科高校毕业的教师多,全国重点大学和国外高校毕业的教师少;取得一个本科专业学历的教师多,取得两个以上本科专业学历和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少。知识结构、思维模式、教育理念、治学思路、教学方法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教师在同一单位工作,会造成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特色不鲜明、专业优势不突出、创新能力不明显,因而不利于学术思想的交流与传播,不利于创造显著业绩,推出高水平成果;另外,这种师资结构方面的“近亲繁殖”也容易滋生学术上的腐败,严重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富有成效地开展。
我国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应该说很受重视,但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在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及严格的人员编制观念的影响下,高校缺乏人事自,教师的自由流动不畅;另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高校领导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往往仅局限于教师的学历、职称等方面,对学缘问题无意识或意识不强,对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很少关注;另外我国大学英语改革起步较晚,近几年各高校又大规模地扩招,英语人才的培养远远跟不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且所培养出的英语人才因为其就业空间广阔而选择教书的更是不多。因此,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学缘结构方面的问题显得更加严峻。在我国许多高校,一些院系,尤其是大学英语这块,聚集着由老教授一脉相传下来的门生弟子,甚至出现“四代同堂”现象,造成严重的“近亲繁殖”。这种状况将严重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狭隘的学术思想也将阻碍学科的发展和合格人才的培养。
二、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学缘结构优化措施
合理的学缘结构所具有的“远缘杂交优势”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更是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对高校教师的客观要求。学缘结构合理的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对于活跃学术气氛、优化知识能力结构,加快科技创新、克服论资排辈,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加强公平竞争,防止学术思想单一、封闭保守,都有极大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学缘结构优化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各高校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勤奋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扎扎实实开展各项优化工作。
首先,从高校管理层面上来说,必须改变对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学缘结构的认识,下决心改革用人机制,建立新型的用人制度。高校应该打破以往那种本校毕业生优先录用的原则,明确“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使大学具有可持续、高水平发展能力的现代大学制度和人事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优秀的师资,使教师成为大学的核心,以最大可能来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能主动地培养出具有扎实基础知识、独立思想人格和世界性眼光的大学生,才能建设一流的大学。
其次,从具体操作上讲,高校应该本着“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原则,对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学缘结构进行优化。一方面学校要鼓励学缘结构相近或相同的教师继续去外校或国外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毕业后再来校任教。多途径、多渠道筹措深造经费。当然在这里还要注意避免“二次近亲繁殖”,即:许多教师选择同一高校深造。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以宽松的工作环境、良好的教学氛围和优厚的待遇吸引不同种类、不同类型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来本校任教,同时也可以引进国外优秀英语人才,以形成大学英语教学师资队伍内部的“杂交优势”,拓宽教师的知识构成,实现师资队伍的多元化,以形成教师队伍不同学术风格和学术思想相互渗透的局面。
再次,建立大学英语师资“双向流动”机制,让教师进得来,出得去。人才的合理流动不仅有利于全国高校的大学英语人才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开发利用,而且也给高校注入了新的活力,打破了人才的封闭状态,促使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在变革中不断趋于合理。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师有序、合理的流动是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力措施。教师数量的恰当与否,教师结构的合理与否都需要通过教师的流动来调节。因此,大学英语师资的合理流动对高校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长期以来,高校大学英语人才一直比较缺乏,许多高校为防止本校英语人才的外流,一般都采取扣押教师的人事档案来挽留教师。这也是造成学缘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高校应该改变教师对学校的人身依附关系,鼓励教师在高校间自由流动,也可以在多所高校同时承担岗位教学或科研任务。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学术交流和高等院校本身的繁荣,从而真正实现教师和高校的“双赢”。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教师是决定改革方案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师资队伍内部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及学术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好相关工作,切实推进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学缘结构优化工作。一方面,我们应该下大力气改革高校内部的用人机制和人事管理制度,改善大学英语教师的学缘结构;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立足培养,积极引进”,加强英语人才的“双向流动”,使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学缘结构优化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这对于造就我国高校新世纪的优秀大学英语教学队伍,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夏纪梅.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得相关因素[J].外语界,2000,(4).
[2]黄海滨,邵永真.大学英语教学和教师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1,(6).
[3]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4).
篇2
多媒体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讲解电动机结构与原理时,教师可将事先拍摄好的现场电动机维修过程及常用类型的电动机结构图制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并结合课件向学生讲解电动机的基工作原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
二、电动机应用实例解析
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单相交流电动机和三相换向电动机的应用。单相交流电动机一般可分为两大类(见图1):一类是不带离心开关的单相电动机,另一类是带离心起动开关的单相电动机。单相电动机的功率虽然略小,但是却是市场占有量最多的,因此研究单相电动机的调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可通过调压调速的方法对其进行调速。而用这个方法(就是改变电动机的转差率),稳速性能差,调速范围小,一般在70%与100%之间,但是加上了转矩的特性差,却总是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三相交流换向器电动机(见图2)一般在电线、塑料制品和橡胶这类电缆行业中使用较多,其所有调速的功能都集中在电动机本身,并且电气控制设备也很简单,能在规定的调速和接近恒定转矩的情况下从零调速至高于同步转速,尽管这种电机的结构复杂,电动机维修量较大,换向比较困难,但因其具备上述种种优点,大多现场技术人员都觉得用于塑料挤出机、橡胶时,三相交流换向器电动机优于滑差电机和直流电动机。需要注意的是,电动机运行时虽然允许在边缘有轻微的火花,但是火花却不能过大,万一发现火花太多应马上调查原因,过大的火花会烧坏换向器片的表面,且温度的升高也易使换向器片与调节绕组脱焊。教师在讲解相关电动机知识时,必须提醒学生这一点。
三、结语
篇3
关键: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行政信息楼;钢结构工程;钢骨柱;钢骨梁及钢管柱等
钢结构有着建筑布局灵活、商品化程度高、质量容易保证、施工时间短、基础造价低、抗震性能好、轻质高强等一系列的优点。与传统的住宅建筑结构的形式相比,钢结构还具备绿色建筑以及环保功能等,受到广大建筑师、用户以及开发商的青睐。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钢结构的建筑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而且在欧洲的英、法、德、荷兰等一些国家在建筑别墅住宅时,也用钢结构的建筑方式逐渐代替的传统砖结构。而在我国,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住房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国家建设部门已经将钢结构的建筑列入到重点推广的项目中。近年来,已经在许多城市中应用了钢结构建筑技术,特别是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有优势。例如:杭州、武汉、新疆、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区。所以为了更有效发展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对多高层钢结构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钢骨混凝土柱、梁设计概况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红树林西北的深圳湾填海区16号地块,临侨城东路,南临滨海大道,占地面积19.2万m2,建筑面积约为35.2万m2,工程分四个标段建设,计划总投资25亿元。其中Ⅵ标建筑面积约52000m2,建筑总高36.45m,总造价为1.6278亿元。行政信息楼工程钢骨柱由H400×300×20×30和H500×300×20×30两种类型组成,钢梁为H型钢梁,钢梁的最大跨度29米,最大自重约7吨。 另外,有两根钢管柱直径为D=1200米,从一层直达4层,高度达18米。
二、钢骨混凝土柱基础施工
钢骨柱基座预埋件埋设位置要求相当准确,精度要求高,土建施工时以保证钢柱安装的精度为前提,在土建施工中保证一次成活、一次成优,确保钢柱的吊装精度。在混凝土浇捣前,对每一预埋件进行检查,对基座预埋件埋设采用上下定位措施,定位前,专人弹线,定好位置后将角铁支架放入,必要时与结构钢筋电焊连接,浇混凝土专人监护,有移动马上校正。
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对基座预埋件埋设的标高和位置进行复测,如有误差应及时纠正,确保误差值小于设计规定的要求。
三、钢骨柱、梁的定位
(一)钢柱安装定位
1、预埋件水平度和钢柱定位线经校正确认无误后可进行钢柱安装。
2、首节钢骨的安装:安装前在每根钢骨基础上设置 4 组垫块,矫正时用垫块调整钢骨垂直度、标高,在两个方向的控制轴线上均布设一台经纬仪控制垂直度,并用水准仪控制标高。
3、上节钢骨的安装:钢骨吊装就位后, 用塔吊缆绳牵拉临时固定,并用两台经纬仪观测,辅以撬棍在接头缝隙处用钢楔塞垫。在钢骨接头处架设小型千斤顶在两个方向上对钢骨的垂直度进行微调。
4、每节钢柱垂直度的校正:用两台经纬仪,站在两个轴线方向校正。通过钢柱上的十字线或柱边,用钢楔子调整柱底脚板,从而进行垂直偏差、位移的测控。
5、钢柱定位后,将钢柱与钢板焊接牢固。采用两人对称施焊,以减少焊接变形和因残余应力引起的钢柱垂直度偏差。
(二)钢梁安装定位
1、钢梁吊装前,在梁底模铺垫木,使垫木上皮标高等于钢梁下皮标高,垫木间距经计算确定。
2、校正钢梁的底标高、垂直度、轴线和跨度,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四、钢骨混凝土柱、梁施工程序
钢柱、梁制作并运至现场搭设钢柱稳固架子安装钢柱,校正并焊接固定搭设大梁排架及钢梁安装操作平台支大梁底模钢梁吊装就位、扶直、校正并焊接固定绑扎柱钢筋支柱模板浇筑柱混凝土至梁下50mm绑扎钢梁之上的梁面筋绑扎钢梁之上的梁底筋绑扎钢梁之下的梁面筋绑扎钢梁之下的梁底筋绑扎钢梁两侧腰筋焊接箍筋验收梁筋支梁侧模安装其他模板浇筑梁板混凝土养护。
五、钢骨混凝土柱、梁施工工艺
(一)钢骨混凝土柱、梁钢筋施工
钢骨混凝土柱梁因其内有型钢,外包钢筋,因此与普通结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有所不同。钢骨混凝土柱、梁之钢筋工程的施工重在梁、柱节点的穿筋构造,在钢骨混凝土柱梁施工前首先需要对钢骨柱梁节点进行深化设计,深化设计采用Xsteel与AutoCAD相结合的方式,将柱梁节点交汇处所有柱筋、梁筋与钢骨的相对位置准确施放在图纸上,以保证钢骨上制孔标高、轴线的准确性。
(二)钢骨混凝土柱、梁模板施工
为了增强混凝土的表面感观质量,钢骨柱模板面板采用定型模板,柱模采用18mm厚覆膜胶合板配制,竖龙骨为50×100的木枋,矩形柱模板设计成四块。在竖龙骨外侧用[5#槽钢加工成可调柱箍加固。
梁模采用18mm厚覆膜胶合板,背枋和托枋均采用50×100木枋。梁板模板支撑架采用型钢桁架支撑。
1、原材料及配合比
(1)对于钢骨混凝土结构,由于钢筋与钢骨之间间隙较小,对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带来较大难度,须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并在搅拌站进行混凝土试配,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良好的可泵性和保塑性。同时由于500*1300大梁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范畴,为防止施工裂缝的出现,在配合比设计中须考虑降低水泥水化热,减少单位体积水泥用量,降低温度应力,并采用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
(2)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42.5矿渣水泥,减少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出现。
(3)严格控制碎石级配,采用0.5~2.5cm连续级配,含泥量≤0.5%,泥块含量≤0.2%,针片状颗粒含量≤5%;并满足泵送要求。
(4)细集料选用石英含量较高的圆形颗粒状优质天然河砂,细度模数为2.6~3.3,且含泥量≤2%,泥块含量≤0.5%,其他指标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5)采用优质I级粉煤灰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替代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收缩,提高抗裂性。使用前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细度、烧失量和含水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UEA膨胀剂配制成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止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
(7)采用高效减水剂,增强混凝土的粘聚性与和易性,减小用水量,其掺量根据施工要求,通过试验室试配确定。
(8)坍落度要求:为便于施工并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运输到现场的混凝坍落度为180~200mm,并根据浇筑时间对混凝土坍落度作出适当调整。
2、浇筑、振捣
钢骨混凝土结构内有型钢,且四周钢筋围绕,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时死角较多,易造成混凝土不密实,混凝土浇筑拟采取以下措施:
(1)钢骨柱混凝土浇筑
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从型钢柱四周均匀下料,每根柱采用4根振捣棒振捣至顶。
对钢骨柱混凝土浇注的分层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同时用标尺杆严格控制。由于型钢砼柱内的钢筋多,使用Φ30高频振捣棒,每层必振,振捣时间不得超过20s,待表面泛浆自平,气泡溢出即可,严禁过振。当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
(2)钢骨梁混凝土浇筑
钢骨梁长度较长,最大跨度达25.2米,混凝土浇筑采用整体浇筑,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
对于高度大于1000mm的钢骨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斜向分层浇筑,振捣时间以混凝土面无气泡泛出为准,设专人监控。
钢骨梁混凝土先从钢梁一侧下料,用振动器在钢梁一侧振捣,将混凝土从钢梁底挤向另一侧,直到混凝土高度超过钢梁下翼缘板,然后改为双侧对称下料,对称振捣,当混凝土浇筑到上翼缘板时,再将混凝土从跨中下料,混凝土由跨中向两端延伸振捣,将混凝土内气泡赶向两端排出为止。
鉴于钢骨梁为大体积混凝土,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预埋测温探头对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并相应采用一些温差控制措施,防止了温差裂缝的出现。
3、两种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界面处理。
柱、梁混凝强度等级≥10Mpa时,先施工柱混凝土至梁施工缝,接着施工梁板混凝土,在交界处用双层钢丝网固定于定位支架上。
(四)支撑加固及模板拆除与养护
1、支撑加固
由于钢骨梁自重较大,除本层支撑系统应满足各类荷载要求外,还应对其下楼层相应的梁采取逐层加固措施。该工程拟采用分层卸荷的方法,从首层起在钢骨梁下的模板支撑均不拆除,以保证楼面结构安全。
2、模板拆除及养护
由于钢骨梁跨度较大,截面较高,故对拆模时间作出严格限制:底模从浇筑完毕起28天且强度达100%后方可拆除;侧模浇筑后7d开始拆卸固定梁外侧的螺栓,然后用撬棍略加撬动以脱离混凝土,浇水养护14d,每天4次,外侧模板起保温保湿作用,防止混凝土因收缩温差而裂缝。
六、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工程钢骨柱梁的结构复杂,质量要求高,结合本工程的需要,通过组织技术攻关,最终钢骨与混凝土结构成套施工技术成为本工程取得几项技术创新成果之一,钢结构技术成为了本工程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之一。
参考文献:
(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2009
篇4
一、城市文明从物质层面对乡村文明的反哺
在《白虎寨》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文本传达的一种信息,那就是城市文明从物质层面对乡村文明的反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与深化,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发展,农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农村,从传统的文明之根开始被慢慢抛弃,农村文明受到极大地威胁。当城市文明已经成为“全球化”经济、平面化背景、数字化信息的时候,乡村文明仍然被“敲梆岩”隔阻着,与城市文明格格不入。但是,现行的流动人口政策使农村劳动力、农村资源不断向城市流动。这些人,于是成为城市文明的宣传队、运输队,把城市文明带回到农村。农村的固有文明在城市文明的强大冲击下,在物质的层面上可谓不堪一击,于是,城市文明迅速地实现对乡村文明的物质反哺,从而为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逐渐统一步骤。在小说中,这种物质的反哺可谓贯穿始终。尤其受到白虎寨庇佑的老赵书记经历荣华退休后回白虎寨斥巨资修路,就是“反哺”最有力的说明。这种反哺,不仅是物质上的反哺,还是情感上的回馈。当然,现在提出的“一体化”建设,“城镇化”正是对这一矛盾的解决,但是真正实现,尚需时日。小说中白虎寨修公路、通电、使用摩托车、通讯公司建基站、农民使用手机、购置打米机、使用电脑、加工魔芋产品、开展订单农业、网上购销、修建小别墅等都是这种反哺的体现,没有这种反哺,乡村文明发展将极其缓慢。这种反哺,为乡村的发展或者说“城镇化”的推进节约时间,实现提速。小说中,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到实现农村寨子的初步脱贫,在约十年的时间完成,这就是反哺的功劳。
二、乡村文明从精神层面对城市文明的浸润
《白虎寨》体现的又一层意思是乡村文明对城市文明有浸润作用。中国大地,自建国到改革开放,物质文明建设突飞猛进,但是,精神文化上却没有实现很好的匹配。城市文明在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那些带有明显印痕的“城市病”、“外国病”,这些病在浮躁、焦虑、虚荣、虚空的现代城市里得不到很好的治愈,乡村文明在这种时候就对城市文明进行浸润。从某个角度讲,乡村文明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明,这个意义上看就是对现在城市文明进行矫正。在小说中,这种现象时时可见。如白虎寨的村民在接待上级和客人时,舍得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舍得在城市里车流中救护被撞的女孩,舍得掏出自己身上仅有的一点钱为急需救治的人付药钱、敢于冒着名声被辱的危险救助弃婴、敢于在陌生的城市里见义勇为等等。很大程度上讲,乡村文明代表和传承着友善、坚韧、助人、信义、真诚、正义、报恩、礼貌等中国的传统美德,尤其和城市文明对比,这种坚守更加执着和普遍。这些社会现象正是在近年我们常常见诸报端和网络的,城市里的人已经见怪不怪,而乡村的人却从传统文化、从人性的角度进行维护和坚守,从而完成对城市文明的浸润,使城市文明从喧嚣中回归到宁静的本质和传统的轨迹上,实现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配套发展。
三、城乡二元文明碰撞中的取舍与整合
城乡二元文明结构的空间里,必然会发生二者的碰撞。小说其实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展示,也对如何取舍、整合进行了说明和暗示。城市文明在对乡村文明的反哺中所突显出来的很多问题被作者进行了暗示,例如过度开发造成环境破坏、生态失衡、打工妹从城市中带回来的“硅胶物品”、行为、城市里黑心商贩用假币换农民工的钱、城里有的不法分子设赌局骗初次进程人员的钱、还有养鸡场的女老板勾引打工仔等等,这都是城市文明中堕落、负面的一面;而乡村文明中“治安基本靠狗,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娱乐基本靠手”显然是落后的表现;对政府的决策动辄采取粗暴的干预和抵制也是不法制、不理智的表现;乡镇及村干部的家长作风、欺上瞒下的行为,在村里选举中出现的一些变相贿选行为等等,主要表现为激情与法制、科学与蒙昧的冲突。作品基本上用三条法则完成对城乡二元文明冲突的整合,那就是人性、传统和法制。这是文明延续的法则,也是人类进步和文学的法则。小说告诉大家,即使是在农村发展产业,同样注意生态保护;即使是修公路,也要注意保护天然的旅游资源;即使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但是仍然坚持保留精华、去除糟粕;即使是倡导自由恋爱,但是依然注重保持传统的伦理道德等等,这些都是对二元文明进行的整合。
四、城乡二元文明结构的文学解读与现实关照
《白虎寨》是现实和记忆中的农村场景描绘,是城乡二元文明结构碰撞、找寻突破口的思维表象,也是对现实的文学关照,是对农村建设与改革的探索性贡献。文中的“白虎寨”,是贫困的化身,既是有着白虎图腾的土家武陵地区的落后农村真实写照,也是在中国大地上广大农村角落中存在的事实;“敲梆岩”不仅仅是一个地名,也是喻指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走向富裕的重重阻隔;“幺妹子”也不仅仅是一个土家妹子,而是代指那些热爱家乡、追求幸福生活、有知识、有眼光的农村年轻人,她们才是农村致富的希望和主力;“四眼”等那些关心农村改革发展的年轻人才、企业家、退休领导,他们共同的农村情怀是推进农村进步的外力,是真正的“大爱”,是改变农村面貌的重要力量。作品中对农村贫困根源的剖析、对农民所急所需、对基层与上层的关系都进行了深入的表述与解释,在此基础上表达出作者的思考与建议。农村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城市文明的反哺,不论是从物质硬件还是从科学文化软件都需要这种反哺,部门帮扶、消茅工程、产业发展、退耕还林、新建交通、解决人畜饮水等等都表明了这一点,而且这些行为都是当前农村尤其是恩施农村建设中政府采取的有效方式。小说也告诉了我们,要珍视优秀的农村、民间文化,小说中描绘的跳丧、划采莲船、吹号、织西兰卡普,都是民间文化的瑰宝,他们会在市场中实现自己重新的定位,焕发出艺术魅力和经济、文化价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对产业发展、农村基层建设的剖析与探讨与很多现行行之有效的政策实现吻合,例如“双轮驱动”、例如把农村小学的校长、乡村医生纳入村领导班子,这都是从实际的经验中得出的结论。农村的出路在产业发展,农村的建设方向是城镇化,农村的主要问题是教育问题、是医疗问题,应该从这些方面进行考虑解决,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打开了通向富裕幸福的“敲梆岩”隧道,才有“白虎寨”的未来,才有所有贫困农村改变面貌的希望!
篇5
关键词 数据结构 教学模式 层次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数据结构在本科生教学中的地位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本科教学中的核心课程,课程知识丰富,内容抽象,实践性强,主要研究各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在存储器中的映像和各种基本操作在相应的存储映像上的实现。学习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增强分析计算机所加工数据的数据结构特性,选择合适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相应的算法的能力,并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效率分析和空间效率分析的技术,编写出高效的程序。①
数据结构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在计算机科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美国IEEE和ACM的教学计划均把算法与数据结构类课程列为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相关学科专业的本科必修基础课程。②
2 数据结构教学体系的实施和效果
数据结构课程内容比较抽象,教学中长期存在一部分老师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即使老师花费很多时间备课和授课,却经常出现学生只能大致明白算法思想,而无法真正实现算法的情况,学生逐渐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由于我院的授课对象是三本学生,如果只是枯燥地介绍各种数据结构以及算法实现,学生很难理解并掌握相应知识点,最终只能勉强应付考试,而失去了学习该门课程的真正意义。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不但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理论知识点,更要掌握各种经典算法,学会分析实际执行的算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和创新能力。针对我院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采取层次化教学,既要培养多数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又要培养少数研究型人才的科研能力。
2.1 强化实践,注重培养能力
数据结构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首要目的,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为提高实践能力的,因此必须通过上机实验来加强实践能力。由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为了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每个上机题目既要考虑学生总体的动手编程能力,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上机内容采取层次化思想。上机题目中包括了基础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各种类型的上机题目之间存在着承接关系。经实践证明,采用由浅入深的上机实践环节,既有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的基础验证性题目,可以巩固并深化理论内容,实现教学要结合实际应用的特点,又考虑到学生专业特点和个性的设计综合题,培养了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大程度挖掘自身潜能。
2.2 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采用多样化的理论教学
课堂教学应把学生放在一种根本的、重要的位置上,从根本上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把学生看成是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程序语言使用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为了避免传统的学生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在数据结构的教学中,采用“问题”组织教学,包括问题设置、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对学生的解决方案的评价并给出最佳解决方案。这样可以把课程的知识点转化为对某个问题的求解过程,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强调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性和潜力的发挥,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小组协作式、个别化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数据结构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互相协作的一个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在教学方式中,如果只通过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脑海中执行静态的程序代码来了解数据结构的动态变化,这种方式缺乏直观性效果,难以充分展示算法的动态变化过程,学生难以想象数据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动态地演示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把知识生动、形象、动态地呈现给学生。
2.3 加强前导课程复习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虽已学过C语言程序设计与离散数学,但仅仅是初步掌握,并不精通,不能熟练运用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编程。很难将算法转化成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函数并编写出调用该函数的主函数,有的同学甚至直接将算法放到机器上运行,这是摆在学生面前的难题。针对以上情况,在开始讲授数据结构前,都会将之前学习的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数组、指针、函数、结构体和离散数学中的树和图相关知识进行复习,然后再开始学习数据结构。对于课程中的算法,除了讲解之外,部分算法在课上都会写出完整的源程序并运行,使学生理解算法和源程序之间的关系。
2.4 激励个性化学习,改革考核方式
在教学内容和实施上,适当考虑多样性和灵活性,对于应用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通过典型数据结构和算法实现的学习和训练,逐步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分析数据和数据结构,设计相应的运算和处理算法。对于研究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建立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思维方法,形成数据结构和问题求解的知识体系,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算法。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选择一些数据结构应用等高级主题予以介绍,例如红黑树、伸展树、后缀树等复杂结构。学生在将来的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实践中将广泛接触到这些实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技术。
为了体现上机实践对该课程的重要性,我们在数据结构课程考核中采取重视上机实践成绩的考核方式,即平时成绩30%(其中上机占20%)+期末考试成绩70%的形式对学生学习成绩予以评价。
3 结语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设计起来容易,因为那只是做一些决策。难在具体地教学实施。只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才会检验出教师是否真的坚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体会到数据结构是一门与实践紧密联系且非常有趣的课程。通过数据结构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抽象能力,提高了设计高质量程序的能力,为学生奠定了扎实的软件开发基础。
注释
篇6
论文关键词:校园空间;环境行为理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相互渗透论
0引言
进入21世纪后,环境行为学的影响日益扩大,已逐渐应用到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实践中。作为环境行为学基础理论的环境行为理论成为许多建筑及规划设计的指导理论,在柳州高级中学的校园设计中,环境行为理论得到大量应用,设计人员综合考虑校园内各类空间环境的要素,从师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及行为模式出发,结合学校的文脉与文化性,注重“和谐自然”的意境,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创造出具有独特气质的校园空间。
1环境行为理论的基本理念
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与周围各种尺度的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着眼于物质环境系统与人的系统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对环境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方面研究,其基本目的是探求决定物质环境性质的要素,并弄清其对生活品质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环境政策、规划设计教育等手段,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品质的改善中。环境行为学作为跨学科的研究理论,追求的是环境与行为的辩证统一。
环境行为理论是环境行为学的基础理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环境决定论,2)相互作用论,3)相互渗透论。环境决定论是指环境决定人的行为,外在的因素决定反应的形式,即建筑应与周围环境相统一,做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相互作用论是指环境和人被独立地客观地定义,相互之间互相作用,其行为的结果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不仅能消极的适应环境,也能利用环境提供的要素,改变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相互渗透论是指人们通过修正和调整物质环境,改变与我们交往的人们,从而改变社会环境。与相互作用论不同的是相互渗透论不是用二元论的观点考察人与环境,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统一。
2环境行为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1环境决定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1.1‘和谐自然”的总体规划新柳高的基地位于柳江边上,离蜡烛山不远,有山有水的地理环境及柳州高中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得新校区具有“集自然山水之秀,汇人文气质之灵”的独特气质。在新校园规划中,采用“化零为整”的手段,利用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及对景的手法,不拘小节,达成一种建筑与山水无限融合的理想夙愿。通过分析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的主轴线与柳江平行,次轴线则将蜡烛山、基地与柳江联系起来。见图1.
利用圆弧的向心性,在外围用圆弧走廊将各个分散的教学楼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各功能建筑沿轴线有序展开,即规整又不失活泼。同时教学楼之间的连廊形成一个个相框,移步换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深得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及对景的手法的精髓。见图2.
2.1.2简约的建筑设计手法 在建筑形式的处理上,源自于广西的秀美山水赋予的灵感,建筑风格不再是旧有的简单呆板,力求新颖活泼,建筑设计与新区的环境相适应,表现一种腾飞、向上的气氛,同时增加新校园的识别性,在南北入口处,有五层高度上的扇形雨棚。中轴线由一系列的立柱开始,分隔了运动场对入口广场的干扰,并象征学生由此进入神圣的知识殿堂,通过中轴线宽敞的连廊,与辅助的西侧的连廊结合,可以到达主体建筑内部的各个区域,同时可以成为入口街道的标识。主体建筑涂料与混凝土、金属与玻璃的组合,柔和而又具有现代感。采用小尺度划分,以产生亲切感,简约的比例,塑造轻盈的外观效果,既减少了对学生的压迫感,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2.2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2.1合理分区。整体设计基于人员活动流线和有机整体原理的空间序列组织方法,这是通过分析学校人员活动规律及建筑基地环境得出的结论,是相互作用论最直接的体现。
建筑理论家汤布利(1、w0mbly)对有机建筑给出以下定义:“假如一座建筑是有机的,它所有的部分应是和谐的,是一种连贯的表现,包括与环境之间的统一,它的居住者、建筑材料、结构方法、建筑地段、建筑用途、文化背景以及它所赖以生成的理念,每一个要素都是另外要素的产生的结果,一种有机的结构定义预言了生活,与使用者一起成长,呈现出它自身的基本现实或内在本质”。在该校园空间的建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有机整体的概念。而其内在的本质是基于人的活动流线与活动区域,能最大限度保证使用者的方便性与舒适性。根据功能分区,将体育活动以及绿化区临近新区主干道布置,有效阻隔了城市的噪声。教学区、体育区与位于基地北部的生活区呈三角型布置,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互不干扰,从任何一区到其它两区均为最短距离。在中心校区的布局中,将全部教学楼以及办公楼、图书馆等,以一条贯穿的半室内步行街道相连,来自外部的自然光线和不同标高处的“桥廊”,暗示出城市街道般的空间特征,使空间的使用与发展导向一个良性的走向,使校园空间成为有机整体。见图3.
2.2.2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竖向设计中的应用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竖向设计中主要体现为在进行竖向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并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新校园的设计中,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降低土方造价,将低洼地带体育场标高降低2m~3m,利用地形边缘的高差作为看台,节约建设成本,并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学生可以在体育场周围的草坡上休憩、玩耍或观赏比赛。在校园西侧,原有地形低洼,建筑避开这里布置,形成的空地作为自然景观,原有的水面保留并加以改造,多层次的绿化、景观形成的诗意校园空间可成为学生课余交流、放松的良好场所,并将成为个性发展的舞台。见图4.
2.3相互渗透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3.1相互渗透理论在创造校园动态
空间序列中的应用动态的空间序列是指人们穿过一组空间的整体感受和心理体验,要获得良好的整体感受,在空间序列设计时要注重空间的大小、高低、狭长或开阔的对比,以及空间中实体建筑界面的变化的联系。在柳高校园的空间序列设计中,特别注重具有“穿越”意义的序列空间的创建。其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穿越”这一空间构造的意义,让人怀着“前方似乎有不少有趣的东西可以一看”的一种期待,同时又不能让人看到全部,而将一些感动留到后面,这就是所谓的“穿越”。为了使柳高空旷的基地成为受人欢迎的环境,设计时以一系列四通八达的,开闭有致的交通空间,将大量的单个建筑联接成集合形式的校园平面。在中央部位创建一个中心校园区,周围用路径环绕,体育馆、报告厅等则像卫星一样在其外围布置,通过贯通连廊,环形连廊,相互连接,形成多层次的空间体系。
2.3.2相互渗透理论在营造“以人为本”交往空间中的应用 “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还在于校园规划能具备激发好奇,促进交流的特质,这样的校园氛围才是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校园中师生的交往活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及社会性活动,三种类型的活动是以交织融合的模式发生的。以环境行为理论为依据营造课堂教学之外的,适宜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广义课堂”成为新时期设计所关注的问题。相互渗透论是进行交往空间设计的关键。
教室以外的交流大多是以三五成群的模式,这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小群生态。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把教室走道尺寸放大,扩大了走道的功能,使之不再是单一的通道,而是具有一定的交流空间的复合空间模式。同时在进行绿化设计时,采用花墙竹墙,群体树本等,围合出大量半围合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通过各种小广场的设置,方便学生进行一些集合活动。并且在连廊中增加了可以休息的长凳,使之成为休息交流的空间。在中心校园内部,设计重视环境地景的对应与融合,加强视觉轴线的塑造,创造借景(远山)、亲水空间塑造及平原地景意象的延续。多层次的建筑布局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与学习群组,而各种形态各异的外部公共空间,围合半围合空间,以视觉的和物质的方式相互联结成网,成为具有自由流通的,不断变化的,动态统一的交往空间。
篇7
一、教育专家引领,提倡节约资源,推进园所品牌文化建设
2010年1月,石景山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签订了“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协议,与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共同制定了石景山区绿色学前教育行动方案。着力打造品牌园,推动区域内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从学理上来讲,绿色学前教育是一个隐喻。绿色代表着生机勃发与可持续发展。它用绿色作为学前教育目标、内涵和方法的底色和基调,事实上是要用生态的、环境的、行动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关照、阐释、指导学前教育中的理念与行为。它所意图表达的是一种教育理想,从儿童出发并以儿童为本,统筹兼顾儿童发展中的情绪情感、初步能力和日常知识,让儿童成为不会倒在途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栋梁之才。
绿色学前教育的使命就是回应社会问题并促进社会健康发展。重视在全球化视野下进行绿色学前教育的“本土行动”,在行动中做到“与时俱进与因地制宜”、开拓学前教育改革从迅速扩张、片面挖掘走向科学发展的新境界,并藉此为建设和谐心灵、和谐家庭、和谐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石景山地域资源丰富,依山傍水;社区文化浓郁,主题公园内涵厚重。这为幼儿园构建园本课程、建设园所品牌文化提供了源泉。也因此成就了石景山区部队园的“自然”、市立园的“阳光”、民办园的“俭约”、企业园的“整合”四大特色。
例如:石景山区装备部幼儿园位于翠微山脚下,山上树种繁多,花草茂密,人工雕琢的小桥、石凳,隐藏在丛林中的坦克、步战车等军事装备模型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春天,师生和战士一起植树、种植园里翻地播种;夏天师生走进翠微山,在大自然这个天然课堂玩花草游戏、娃娃家游戏。山里的石桌石凳成了娃娃家的家具,野花、野草、沙石成了娃娃家餐桌上的食品;秋天和战士一起采摘收获、在大自然中搜寻草丛中躲藏着的各种昆虫、制作落叶画。大自然中的各种活动,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探究欲望。
二、研究专题引导,提倡生态式教育,推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实现人类、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体现关爱、尊重幼儿的生命和价值的理念,构建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离不开教师这个群体。
石景山区学前教研室结合区域园所实际通过领域研究小组以及课题活动,带领教师在生态式教育中发挥自身作用,形成教学风格。
生态式教育由滕守尧先生首先提出,它借用了生态学的这一术语,强调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观照、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它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教育,是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教育。
教育生态学理论使我们能够换一种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教育,并帮助我们找回教育中长久缺失的东西――关注人的生命。教育应当由以往的关注任务转向关注生命,创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造的生态化的教育,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生态化的教育环境应该是和谐、民主、自由的,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新素质。
例如:在石景山区“北京市社区早期教育示范基地”园所中开展了“亲子活动中转变家长教育观念的有效策略”的研究活动。
活动中,亲子教师明确课题的目的是引导家长理解生态式教育,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最终实现孩子健康和谐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的、立体的、丰富的。实现这种发展需要亲子教师的教育智慧,而这种教育智慧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积累而成的。
活动中,亲子教师明确实施途径:
(1)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梳理家长现有教育观念, 针对问题寻找策略。
(2)通过“环节中温馨提示法”“游戏中巧妙引导法”“材料中分层渗透法”“生活中模拟迁移法”发挥亲子教师的引领作用。
活动中,亲子教师明确教育策略:
(1)巧用生活用品,引导家长成为快乐游戏的示范者
亲子园的教师利用生活用品开展活动,通过各环节的温馨提示,引导家长积极参与活动,与孩子一起快乐游戏。
例如:亲子活动“鱼儿水中游”。利用的就是宝宝的一只小袜子;一根细的绳子;一段丝带;碎布头或柔软的纸。通过用袜子制作小鱼,配以琅琅上口的儿歌促进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先把小袜子套在手上变成一条小鱼做游戏,再把碎布头以及柔软的纸塞进袜口里喂小鱼吃东西,最后用丝带给它系上漂亮的蝴蝶结。延伸活动用袜子作一条小毛毛虫。
3岁前孩子的大量学习是在一日生活中不知不觉进行的,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是该阶段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生活用品,袜子、碎布头、绳子等像魔术师一样不断变换花样,在游戏与生活的自然结合中,孩子高兴,家长也觉得兴趣盎然,会不自觉的突发奇想,将妙招与大家分享,家长转换了角色成为活动的组织者。
此次活动,教师传递给家长的是:孩子很在乎你与他一起游戏,视你为榜样,你也会变换无数个游戏与孩子分享。
(2)巧用废旧材料,引导家长成为游戏情境的设计者
游戏材料的合理组合,与游戏场所的自然条件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会对儿童产生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因为儿童往往易受暗示,尤其是能满足其好奇心的情境,对儿童似乎会产生一种魔力,而这种具有魔力的情境是诱导儿童开展游戏的适宜条件。
在特定情境中,自制玩具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亲子教育方法。父母指导儿童自制力所能及的玩具,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操作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儿童的游戏兴趣,培养儿童的任务意识和目标意识。
在我们生活周围,各种废旧材料随手可得,教师通过巧妙的利用废旧物制作成蕴含教育价值的玩教具开展亲子活动,引导家长做有心人,随时为孩子创设游戏情境。
例如:亲子活动“好玩的瓶宝宝”。就是利用瓶子的特点,通过“我给瓶宝宝戴帽子”“我和瓶宝宝做游戏”“会唱歌的瓶宝宝”等活动,练习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促进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
活动材料是孩子爱喝的能拧开盖子的乐酸乳瓶,用塑料瓶剪制的小夹子,这个夹子的柔软度非常适合孩子。生活中的瓶子随处可见,教师用瓶子创设了3个游戏情境,自然又贴切,教师的创意给家长以全新的感受。随便的一个生活材料都是一个不错的玩教具,就看你是不是有心人。一件物品引发了家长的多向思维,家长传递给教师多条建议,活动更有意义了。
此次活动,教师传递给家长的是:孩子很欣赏你的本事,视你为能人,你也会变废为宝重组游戏情境给孩子带来莫大惊喜。
马尔比•D•马布科克说:最常见同时也是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不具备的东西。其实,成功的要素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原来如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相信在亲子园教师的引导下,会帮助家长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发展,辩证地看待孩子的发展,有效的促进孩子的发展。
在研究专题的引导下,各园所形成了各自的园本亲子活动案例集,也成就了亲子教师成为区级骨干教师和市级骨干教师。
三、活动专项引发,提倡低成本高质量游戏材料,推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成由节俭败由奢”,对于幼儿园也是一样。因此由教委牵头开展了系列专项活动,带动园所创设低成本、高质量的动态的教育环境,以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给予幼儿主动发展的创意空间。
例如: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深入,今年的小幼师生四联展活动以“我是健康小天使”拉开序幕,依据教育性、趣味性、创新性、安全性、实用性评价指标,师生共同制做户外体育活动玩教具,引发园所立足于民间特色体育游戏,丰富体育游戏内容及游戏材料。
各个园所自制的种类多样的玩教具多达百余件,形成了民间体育游戏创编集和活动案例集,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潜移默化的渗透了节约与环保意识,进一步深化了园所健康领域的研究。
再如:石景山区学前系统“萌芽”杯教育研究系列活动的开展,引发园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石景山师范附属幼儿园大班的美术区域游戏活动“石头吧”。师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将大大小小的石头或单个涂画,或拼摆组合造型,经教师的点拨,各个成了艺术品。在反复操作石头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的灵感,调动了孩子创作的欲望,在审美的熏染中真实的记录了孩子的发展过程。
又如:石景山区幼儿园相对集中,因此依体制、类型、地区划分了4个网络小组。由组长园牵头组织相应的活动,大大减少了会议性开支和时间的隐形浪费。
篇8
关键词: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06-0033-02
1引言
“软件工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和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结构设计”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而“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是讲解“体系结构设计”这部分内容的基础,也是进一步讲述和学习体系结构的基础。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进行教学实践是教学活动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于是在大三开课,学生们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全面,工程经验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抽象、难于理解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思想通俗地讲解给学生,是软件工程教学实践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2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虽然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思想的教学内容不多,但学生对它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后续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学习,因此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上述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概念和思想就成为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我们采用如下的教学策略:
(1) 请一个同学上讲台,模拟银行柜台取钱或存钱这一生活实例。首先要求学生以进入银行大门这一时刻开始模拟取钱或存钱这一完整过程中的活动,其次要求将主要的活动过程详细画出来。这一部分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得到如图1所示的银行柜台取钱或存钱活动过程图。
(2) 根据图1所示的结果,向学生们讲解将用户作为客户,银行作为服务器(包括取号系统、柜台),用户是如何在银行通过银行柜成取钱或存钱的过程,这样就阐述了客户/服务器的基本思想。
(3)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对图1进行修改,画出对应的软件结构图,如图2所示,并结合图1进行软件各模块的功能讲述,再次阐述客户/服务器的基本思想。
客户银行客户,监听服务银行取号系统,服务银行柜台。
图1 银行柜台取钱或存钱活动图
(4) 在图2的基础上,将完成几种典型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教学。
图2 客户/服务器结构单窗口服务
如果银行的服务窗口只有一个,而且没有取号系统的时候,那么银行柜台的服务就是一种单窗口服务方式,即在同一个时刻只可以为一个客户进行取钱或存钱服务,服务窗口正在为当前客户服务时,对其他客户请求不作任何回应,图3即为银行柜台的单窗口服务方式模拟图。
图3 单窗口服务模式
对于单窗口服务方式,如果有客户占住银行柜台不离开时,其他的客户都不能进行取钱或存钱业务。在讲解单窗口服务方式时,一方面要讲解这种服务方式的缺陷,同时也要导出第一种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形式,并加以讲解。
主窗口开启服务窗口服务
为了弥补上述单窗口服务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主窗口创建服务窗口服务的模型。银行柜台的主窗口创建服务窗口服务方式的思想是每一个客户的请求并不由主窗口直接处理,而是主窗口开启一个服务窗口来为客户服务,当服务窗口服务完之后,服务窗口将关闭,其模拟过程如图4所示。
如图4的工作原理表明银行柜台的主窗口专门接待新的客户的到来,服务窗口则专门为客户提供服务。在讲述这一银行模拟服务的同时,将导出第二种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形式,并加以讲解。
多窗口服务
多窗口服务模式,也就是现在银行的服务模式,其处理流程如下:银行预先开启多个柜台服务窗口,这些服务窗口一直都在进行服务;当客户到来时,客户首先从取号系统中取出一个服务号码等候;当有服务窗口呼唤自己的号码时,客户就到相应的服务窗口去办理相关的业务;当服务窗口处理完这个客户后,继续呼叫下一个客户号码,其相应的模拟过程如图5所示。另外这种服务模式可以根据客户到来的数量多少来动态调整当前打开服务窗口的多少。在模拟讲述现代银行这一服务的同时,将导出第三种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形式,并加以讲解。
图4 主窗口创建服务窗口服务模式
图5 主窗口创建服务窗口服务模式
3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下一阶段要完成的工作是:
1) 如何将生活中的实例更加抽象化、模型化,以及如何用信息技术更加形象地表示生活中的实例。
2) 建立教学案例库,用于支撑每一个教学和实验环节。
篇9
【关键词】荷载与结构设计原理 教学方法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29-01
1.概述
为了适应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目标,土木工程的新课程体系由如下六大模块组合而成[1]:①结构分析;②荷载与结构设计准则;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④结构工程设计;⑤结构试验与测试;⑥结构工程施工。
其中,第2模块的知识内容,以前散落在有关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中,缺乏系统性,且重复过多,现已将其整合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荷载与结构设计原理。这一课程目前已被国家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采纳,并列为土木工程专业必修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使学生熟悉工程结构各行业中常见的荷载类型及其特点,掌握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了解规范建立的可靠度理论背景,为今后培养工程结构的设计计算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文主要分析了“荷载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在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决,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2.存在问题
《荷载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内容大致分为两个部分[2]:荷载分析和结构设计方法分析,其特点为:理论性较强,且较多地用到了数学中数理统计的知识,许多学生感觉课程抽象枯燥,接受起来较困难。笔者在该课程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归纳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具体如下:
1)学生对各类荷载的作用方式理解不够。
《荷载与结构设计原理》一般安排在第五个学期,此时大部分专业课程尚未接触,学生对各类荷载的工程背景了解不够,以至于往往只停留在对条文和公式的死记硬背上,难于深入理解和掌握荷载的作用方式、计算思路。
2)不同工程中需要考虑的荷载有所不同,同类荷载的计算方法和考虑方式也各有偏重,学生对此缺乏理解。
3)设计方法中,较多地用到了概率论、数理统计、可靠度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此方面理论基础不扎实,学到此处常感觉课程抽象、难以理解、无所适从。
3.教学改进措施
笔者认为,教师需针对学生情况理清课程体系和授课重点,有的放矢,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与学能较为融洽地相互配合。针对前述共性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措施供参考。
1)理清知识结构,突出课程主线。
在绪论中,首先介绍本课程的课程性质、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和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充分了解“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等基本问题,掌握本课程的学习主线。在以后的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宜不时地强化这条学习主线,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粗取精、突出重点,从而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2)交代工程背景,介绍预备知识。
例如,在讲述厂房中的吊车荷载时,建议先介绍厂房排架的结构组成、荷载类型和传力方式作为预备知识,若有条件时还可带学生进行有吊车的厂房排架结构的实地参观,使得学生对吊车荷载的工程背景、产生原因、荷载传递方式和特点有更清楚的认识,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刺激其学习兴趣,以便对移动荷载的特点以及竖向、横向、纵向吊车荷载标准值的确定方法有更准确的理解。
不同工程结构需考虑的主要荷载类型也有所不同。例如,建筑结构需考虑楼面活荷载,而桥梁结构则需考虑汽车荷载。这两类荷载都是可变荷载,但是作用方式和特点不同,计算方法也各不相同。建议教师在讲课中适当地补充两类工程结构的结构布置和荷载传递方式。
3)结合工程实例,重视实践应用。
在课程中宜尽可能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既可将抽象的知识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又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课程基本内容结束后,教师还可找一些建筑结构、桥梁结构、水工结构等工程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结构上各类荷载计算、内力组合和可靠度分析,将课程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并强化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详略得当,突出基本思路。
为了给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大部分高校将“荷载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安排在第五个学期,此时结构力学中的动力学知识尚未学到。因此,对于地震作用一章,建议可着重介绍相关概念和地震反应谱法的基本理论、思路,具体的公式推导和计算方法可待“结构抗震”课程再做详细讲授。
此外,结构可靠度的计算分析也宜详略得当,建议将数理统计的一些必要概念(随机变量、正态分布、特征值、分位值等)灵活穿插于分析思路中,以图、表、举例等形式较生动地唤起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记忆,并在此基础上讲清可靠度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方法。笔者认为,讲授过程中宜尽量避免长篇累牍地进行数学推导和演算,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和概念用较形象生动的图、表或者动画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语
笔者多年来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对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构成有较深刻的理解。以上是我在讲授《荷载与结构设计原理》这门课程中积累的一些总结和体会,谨供参考,衷心希望能够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国强,陈以一等.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总体方案[J].高等建筑教育, 2002,43(2):53-54.
篇10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材;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6-0150-02
《九章算术》是一部重要的很有特色的教科书,可以说,它也是中国古代数学课程的体系、结构和思想方法的典型代表。《九章算术》的编写体例,从近代数学观点来看,基本上属于“应用问题汇集”的类型。它一共收入246个问题,分为九章,章的主要划分依据是问题产生的事物领域。在各章中,先列举一些问题,给出答案,然后将附近的解法归纳为“术”,全书有202个“术”。从对《九章算术》研究看出,中国古代数学课程的内容、方法、体系有以下特点。
1 实用性的数学内容
《九章算术》收入的246个问题,几乎全部来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揭示求得这些以及类似的实际数学解答,是该书的根本宗旨。作为数学教科书,它主要是向学习者传授这些问题求解的应用知识和能力。使突出应用性成为东方数学教育内容的一大特点。
2 计算性的方法
突出实用性是《九章算术》的宗旨,又加之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是筹算,这就导致《九章算术》在方法上的计算性特点。《九章算术》中,一般是先提出问题,给出答案,然后作为一类问题的共同解法再给出“术”,以后就可以利用这个“术”去解决其他同类问题。所以“术”含有一种计算方法的意思。“术”与现代数学中的公式有相同点,因为它们都能为解决一类问题提供了计算方法上的某种规则性的指示。但“术”又有不同于公式的地方,因为公式只指明某些数量之间的关系。指明由已知求得未知数量的运算种类,重点不在运算的程序;而“术”则主要由如何运算的详细程序所构成。这就必然突出了《九章算术》方法的计算性。
3 归纳性的体系
《九章算术》从实践应用的角度筛选出246个问题作为全书的内容。在构成书的体系时,从两个层面上做成了归纳式的结构,即由特殊到一般的概括体系。第一,它在分章时,从问题涉及事物的领域做了归纳。第二,它又从“术”的观念出发,将问题从解法上做了归纳。《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核心,在一千几百年之间一直被作为数学教科书。它所强调的重视应用、重视计算能力培养的数学教育思想,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数学专门人才,大规模地普及了数学知识,对中国数学教育作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
因此,从对《九章算术》的上述研究来看,高职《数学》课程的设计不妨借鉴《九章算术》的体系、结构,通过尽可能的搜集社会和实际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专业上的应用问题,用这些问题作为驱动进行数学建模教学,主要来展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贴近了学生未来岗位的实际,使学生不仅看到数学的应用性,而且还能学会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强化了数学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兴趣,笔者认为传统数学教学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将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笔者逐渐认识到高职《数学》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如下两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原理和方法消化吸收专业知识的能力;二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原理和方法借助于计算机及数学软件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前者,必须注重贯彻“掌握概念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对于后者,要特别注意数学建模与数学软件包的教学。
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建设,在更高层次上突出《数学》在经济建设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材应结合具体内容,引入建立初步数学建模训练,并结合计算机及数学软件包的使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些独创性的《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才能使《数学》课程焕发生机,充满时代气息。
为了满足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需要,所以在内容编排上要注意:一是数学概念的产生要尽量联系实际问题,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尽可能地联系专业问题,这样做既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与实践,又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培养他们实际应用能力;二是在每章中都结合具体数学内容编入数学软件包,加强学生用计算机及数学软件培养学生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和训练,对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兴趣、能力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从微积分的部分内容谈谈课程内容的设计。
微积分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之一。300多年前,受天文学方面问题的启发,牛顿和莱布尼兹阐发了微积分的诸多概念,自那时以来,每一世纪都证明了微积分在阐明数学、物理科学、工程学以及社会和生物科学方面问题的强大威力。因此,学好微积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很必要的,而学好微积分的重要基础是要理解好极限、导数、微分、积分等重要概念。笔者以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1)由于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数学抽象能力较差,所以在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上困难较大。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大部分的学生抱怨:函数极限的定义太抽象,感觉无从想象。基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应用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在教材中所列函数的变化过程、变化趋势应尽可能多的通过函数的图像来展示。
通过展示函数图像,学生不仅很容易理解函数与某一个数的无限接近,也很容易理解函数在一点有无极限与在该点有无定义无关。比用抽象的语言讲解效果要好得多。这种处理方式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的抽象水平,因为他们自己很难想象出函数的图像。通过较多的感性认识的积累,学生就能够利用相同的模式理解复杂的、难以画出图像的函数的极限。
(2)现有的《数学》教材的设计大都显得内容不大充实,应用性的内容不足,既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不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应用的魅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意识。例如:在导数的几何意义一部分中,现在教材都是仅仅介绍了几何意义,没有进一步渗透切线逼近的思想和方法,更没有展示它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做以下处理,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教学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A.明确提出切线逼近的思想和方法:
在一点附近大多函数(即可导出函数)图像(看起来)几乎像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斜率就是函数在该点的导数。如果研究某一在小区间上较为复杂的函数,能用这条直线来逼近函数图像。大多函数具有的这种性质称为局部线性性质——之所以为局部是因为函数只有在其定义域内很小的区间上才能保持是线性的。
B.引导并示范解决实际问题:
当然,这种逼近方法的主要作用,不是为了计算诸如 4.007 的大小,如果换用计算器则能得到更精确的值。使用这种逼近的真实目的是对那些不能轻易用其他方法解决的问题进行估算。请看下例:
例1 “70规则”是估算一笔钱
在银行翻倍所需时间的经验说法。“70规则”是说,如果一笔钱存入银行的年利为 i% ,则当 i很小时,需要70/i年可以翻倍。考虑 ln (1+x) 的局部线性化,并利用它验证上述规则。
解:令 r=i% ,那么t年后,银行存款B可用下式表示: B=P(1+r)t ,这里P为开始存入银行的钱数, B= 2P 。我们希望从方程 2P=P(1+r)t 中解出t,化简得 2=(1+r)t ,两边取自然对数,解出t, t= ln 2 ln (1+r) 。 下面在 r=0 附近将 ln (1+r) 近似化。令 f(r)= ln (1+r), 则 f′(r)= 1 1+r ,因而, f(0)=0, f′(0)=1 。所以 f(r)≈f(0)+f′(0)r ,即 ln (1+r)≈r ,从而 t= ln 2 ln (1+r) ≈ ln 2 r = 100 ln 2 i ≈ 69.3 i ≈ 70 i 。
希望这一逼近对较小的r和i成立,实际上i在10以内,对大多数日常的问题都能给出足够好的答案。
这个例子给出了局部线性化的一个很有用的特点,不论是“70规则”,还是 sin x≈x ,当x很小时,这种近似是非常精确的,尤其当快速计算时十分有用。
C.数学建模举例:
利用函数表达式取极大值或极小值很容易求出全局的极大值或极小值。把一个问题转换为一个我们熟知的函数表达式,并在定义域上优化该函数的方法称为建模。
建立优化问题模型的使用以下内容:
(1)全面思考问题,确认优化那个量或函数。
(2)如有可能,画几幅草图显示变量间的关系,在草图上清楚地标出变量。
(3)设法得出上述确认的变量表示要优化的函数。如有必要,在公式中保留一个变量而消去其他变量。确认此变量的变化区域。
(4)求出所有局部极大值点或极小值点。计算这些点和端点的函数值,求出全局的极大值或极小值。
通过上面的充实,比单纯的罗列数字知识效果要好的多。一方面加强数与形的结合,突出直观性,可以使学生感到概念不再非常抽象,有了可以想象的凭借物,他们可以用头脑掌握的例子的图像及时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导数的应用更加具体。既能让学生掌握切线逼近的方法,又能感受到导数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魅力,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应用能力和应用意识,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培养技术应用人才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永春.数学课程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美]D.休斯·哈雷特,A.M.克莱逊,等.微积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