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保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22:0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保险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绿色设计理念反对过度包装
过度的包装材料使用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高档纸板和合成木材是常看到的包装材料,对我国来说,木材和能源的消耗用在这些方面实在可惜。过度的包装还增加了制作、运输和储存的物资、能源和人力成本,对节能减排很是不利。而过度包装也造成片面追求外观,有时采用的包装材料并不符合健康环保的要求,甚至背离了保护商品的初衷,例如一些月饼包装、茶叶包装等,一些商家和设计者为了牟取暴利,把包装做得越来越奢侈,体积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繁复,导致在商品单价中,包装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商品本身。减少包装材料消耗,包装容器的再充填使用,包装材料的回收循环使用及包装材料具有可降解性,但如何将其基本思想贯彻到常规的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以便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绿色包装设计过程的整体格局,则是绿色包装设计得以普遍接受与应用的关键,规范绿色包装产品设计过程主要有以下方法:第一、从功能上考虑绿色包装设计,主要是为了使产品的使用目的更加合理,其基本的思想是详细地分析产品的功能以确定什么是最基本的功能特性,进一步评估这些功能的实现是否消耗了比较少的材料和能源,对环境造成了最小的负荷。第二、从产品的形态结构上分析绿色包装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包装结构更加科学实用、美观。在这个层面上,首先认真确定基本的产品属性概念,并在其构架下考虑如何改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既要分析产品的功能结构,也要分析产品的材料结构。第三、从包装产品的循环周期上考虑绿色产品设计,便于在整个产品循环周期内对资源消耗、环境负荷作总体描述。第四、评价产品的构成要素及社会生态要素是绿色包装设计主要评价指标体系。
二、运用包装广告倡导环保理念
包装赋予了产品外在的视觉形象,而这种视觉形象的成功打造具有优越的视觉传播效应。在这个商业超级繁荣的时代里,商业空间环境的建设是人类活动空间中最复杂最多元的类别之一,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商业环境里承载着各种各样的商业广告,商品包装广告也属于其中,而包装广告的更新换代,商业品牌形象的重复设计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材料,由此,我们看到,商业包装很少去联系低碳环保设计理念来展开设计,而如今资源环境的浪费与破坏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着一个重要的事件,那就是节能环保,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节能减排的队伍,他们更愿意为环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购买过度包装产品有悖于倡导环保消费,那相反,如果我们在设计产品包装以及产品本身时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这会不会成为一个好的推广行为呢?答案是肯定的。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商业包装设计中,也许能够更加顺应人们对低碳环保生活的诉求,也顺应了商家扩大自身知名度的愿望实现。品牌视觉形象系统、品牌文化传播、商业环境的设计等系列行为,从而构成一个对品牌完整的塑造体系,品牌是商标、名称、商业包装价格、历史、声誉、符号、包装风格的无形总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现代商业包装是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它是一个无声的销售员,商品的商标、标志性图案、独特的视觉语言使消费者易于产生联想,使他们产生重复购买的冲动。利用包装广告去倡导环保理念可能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包装广告要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比较同类产品找出异同点,设计的人群具有针对性,有些商品定位在活泼、开朗、喜欢追求时尚的青年一族;有些商品定位在沉着、理性、高雅的高收入群体;有的商品定位在民族、文化、历史的层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绝大多数的商品都可以都可以走倡导环保的路线,从包装设计的元素上、色彩上、表现上、风格上、形式上、材料上等强化环保设计理念,必定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另外,商品包装所具有节能、环保功能也是利用包装广告倡导环保理念的有效方式,包装是商品的外衣,在使用材料上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保的需求,节能的包装设计,即满足了商品的保护和审美功能,又达到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反,一些高资源消费的商品,产生了严重过度包装的效果,商品使用后的包装盒还不能有效地回收利用,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在某些月饼包装行业就出现了过度包装的现象,求大、求奢华、求多工艺,资源大都耗费在包装盒上,造成巨大浪费,这是值得消费者和生产者思考的问题。
三、绿色设计的环保材料选择
节能环保的功能具体体现在:材料的节约;材料的可回收率,再生率的提高,提倡对材料的多次利用,再生性材料;材料在销毁上的便易,不破坏环境。
1、抛弃有污染材料,倡导可再生材料与利用
有些商品的外包装采用了有污染的化学材料和原料,尤其是食品包装或日用品包装材料或印刷油墨等,对人身体造成了巨大伤害,这些都是非环保的包装。绿色包装材料应选用低能耗,低成本、少污染的材料,同时所选用的材料是易于加工的,在加工中无污染或少污染。设计同类包装产品时尽量利用同一的包装材料,便于回收。充分考虑材料的再生利用,这不仅节约了原材料,也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设计时应考虑材料的降解性。设计生产可周转重复使用的包装用品。包装应易于重复利用或易于回收再生,通过多次重复使用,或通过回收废弃物,生产再生制品、焚烧利用热能、堆肥化改善土壤等措施,达到再利用的目的。既不污染环境,又可充分利用资源。包装废弃物可以降解腐化。为了不形成永久的垃圾,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废弃物要能分解腐化,进而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包装材料对人体和生物应无毒无害。包装材料中不应含有有毒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含量应控制在有关标准以下。在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均不应对环境产生污染或造成公害。即包装制品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制造产品、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至最终处理的生命全过程均不应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公害。
2、原始材料的回归
绿色设计理念不但注重新型环保材料的运用,同时也倡导对传统自然包装材料的再认识与回归研究,这不但能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继承并发扬下去,也能体现出包装设计中回归自然的环保理念。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开始直接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对他们的劳动和生活所使用的东西进行了包装,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绿色包装品质内涵和民族包装风格,其着纯朴的自然价值和环保意蕴至今仍然不失其夺目的光彩。具体有植物叶片包装很有反朴归真的原始气息,这些材料包括竹叶、荷叶、苇叶等;草纤维包装,这是我国云南地区特有的包装形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长期种植稻米和饲养家禽,过着原始的民居生活,原始的植物叶片作为现代食品包装使长期生活在喧嚣都市中的人们有一种再回自然的感觉,这样的利用既环保又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都市人品味到古老的民族情结;竹编包装,我们的祖先在世代劳动生活中与竹木结成了不解之缘,以竹篓作为包装器具至今为人们所沿用。篓是由韧性很强且结实的竹条简洁编织,上面无多余的琐碎细节,除自然材料特有的质朴美感,各类食品放置其中,细竹条的间隙通透、自然,食品不易变质。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应该深入、细致地了解并掌握具有环保功能又回归自然的包装材料,并应用于绿色包装设计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保持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生态平衡,也推进包装产业对地球资源的使用由消耗型向循环再生型的转化。
四、结论
篇2
力响应性荧光变色材料在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例如,机械感应、压力感应、荧光探测、保险纸张、生物体中力的检测等。因此,相关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贾欣茹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近年来专注于力响应材料研究。他们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力响应性质的有机分子、制备了具有力响应性质的共组装体及聚合物;研究了相关分子和聚合物的力响应行为、探讨了分子结构与力诱导荧光变色的关系,发现并总结了所合成化合物及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荧光颜色转变的规律。
据课题组介绍,对于力诱导荧光变色的研究兴趣源于他们前期的研究基础――以氨基酸为构筑单元的树状分子具有丰富的自组装行为。那可否利用该性质,借助外力调节色团的排列以实现对材料发光性质的调控?基于这一设想,他们设计合成了基于氨基酸结构的树状分子,并在其结构中引入芘色团,发现并首次报道了基于芘色团激基缔合物转变机理的力响应化合物1。
化合物1在二氯甲烷稀溶液中,显示出芘的单分子光谱行为,荧光发射峰在390nm左右。而溶剂挥发后得到的白色固体B1,在紫外灯照射下发射出蓝色荧光,其发射峰在420nm。此为芘的激基缔合物E1,芘色团为部分重叠排列。研磨B1,得到绿色固体G1,发射红移至470nm。这表明在外力作用下,芘色团转变为激基缔合物E2的全重叠排列。G1经溶剂处理,绿色荧光又恢复到原始的蓝色,且该转变可反复多次。研究表明,这种荧光颜色改变正是基于芘色团基激缔合物E1和E2间的相互转变。
这一研究结果,无疑使课题组备受鼓舞。于是他们进一步设想,简化并改进分子结构,不仅使合成更加简单易行,同时要增强分子的结晶性;尝试通过晶态与无定形态之间的转变实现对荧光颜色的调控;探讨晶态结构被破坏后自恢复的可能性实现对荧光强度的调控。
他们以苯丙氨酸和天冬氨酸为构筑单元,经芘甲酸修饰,得到了化合物2的白色固体B2。该固体在365nm的紫外灯照射下发射出蓝色荧光,其最大发射波长在412nm。用研磨或镍勺摩擦蓝色样品,得到绿色荧光样品G2,其最大发射波长红移到484nm。用甲醇处理G2样品,颜色又恢复到蓝色,且该过程可逆。将化合物2的甲醇溶液涂覆在滤纸上,晾干后可得到能重复擦写的荧光纸张。利用硬物在纸张上划擦可引起荧光颜色的改变并形成明显对比,从而可见所记录的信息。经过甲醇等溶剂处理,所记录的信息可以擦除,该过程能反复多次。这与芘色团两种不同激基缔合物E1和E2的发射特征相符,表明样品的蓝色和绿色发光分别源自于芘色团的激基缔合物E1和E2。
经研磨后的G2样品,其荧光强度表现出自衰减性质。刚研磨的样品呈现出亮绿色,该亮绿色会逐渐变成暗绿色。荧光光谱显示,G2样品在480nm处的发射峰强度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地下降,且表现出约10nm的蓝移。当重新对暗绿色的样品进行研磨,会引起荧光的再次增强。这是由于芘色团在调整激发态时,耗散的激发态能量增多,造成非辐射耗散所占比重增加,因而引起发光强度的减弱。重新施加外力,非辐射耗散过程得到抑制,荧光强度重新增强。该研究工作利用芘色团在外力作用下,E1和E2的相互转变以及分子的自结晶性质,实现了对荧光颜色和强度的双重调控。
上述研究结果激励课题组深入思考如何运用简单的方法,制备具有多种荧光颜色变化的力响应材料。能否利用分子组装结构的改变与力化学反应两种机理,以实现外力诱导的多种荧光颜色变化?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课题。于是,他们设计利用芘色团E1和E2间的转变,使荧光从蓝色转变为绿色;在此基础上,引入另一发色基团――罗丹明B,尝试在外力作用下,罗丹明B发生化学开环反应而引起了红光发射,由此产生三种不同颜色的相互转变。
根据以上思路,课题组首先合成了罗丹明B的衍生物――化合物3。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外力作用能够破坏其螺环结构中的N-C键,引起开环反应,而导致其荧光发射强度增强。他们进而设计并制备了化合物2和3的共组装体MC-2/3。研究发现,MC-2/3颜色变化与外力作用的程度有关――随着外力作用程度的加强,引起组装体结构和化学结构的依次改变,导致荧光从蓝色到绿色、绿色到红色依次转变。MC-2/3组装体力诱导荧光变色的机理是自组装结构的变化和化学结构的变化。这也是实现该组装体蓝、绿、红三色变化的关键因素。其中蓝―绿颜色的转变是由于芘的激基缔合物E1向E2的转变,绿―红颜色的转变是因罗丹明B色团在外力作用下的化学开环反应。
在研究基础上,他们进一步设想将不同的色团连接于同一分子中,以期实现单分子的多色荧光转换。因此,合成了以短肽链连接芘和罗丹明B的有机分子4。在外力作用下,该分子显示出连续的、可逆的由蓝到亮蓝再到红色的三色转换。其可逆的三色转换的机理是由于分子的自组装结构中芘色团激基缔合物排列方式的变化,以及罗丹明B的开环反应。其设计思路可简单总结为“一个分子,两种机理,三个颜色”。为了验证该设计理念,他们设计了以四苯基乙烯和罗丹明B构筑的有机分子。利用B与N的配位作用,成功得到了具有三色转变的力响应有机单晶分子5,这为他们在研究中所提出的设计思路提供了证明。
最近,课题组报告了含有罗丹明衍生物的交联聚氨酯薄膜。研究表明,该薄膜具有对力和光的双重响应性质。在外力作用下,由于聚合物结构中的罗丹明衍生物发生开环反应,引起聚合物薄膜的荧光颜色从暗蓝色转变为橙色。此外,聚氨酯薄膜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也可以发生颜色转变。
几年来,他们的研究屡传嘉报,在力诱导荧光变色研究领域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其中2篇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3篇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并应邀在ChemPhysChem杂志发表了有关力诱导多色荧光转变的综述文章。申请专利4项,获得批准3项。滕明俊博士的学位论文“氨基酸构筑的力诱导荧光变色分子和聚集体:设计、合成与性质”获得北京大学优秀论文奖。
篇3
1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 金融控股公司式的混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浅析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前提条件的完善与发展
4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
5 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的分析
6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研究
7 金融控股公司式的混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8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及应付措施
9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
10 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危险分析
11 人民币升值后提高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举措
12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障碍与对策分析
13 人民币贬值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4 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的分析
15 浅谈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监管
16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风险防范
17 国有商业银行县域支行发展研究
18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创新
19 经济新常态下的农村小额贷款发展
20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21 浅析外汇期货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22 从日元国际化看人民币国际化
23 欧洲负利率及其经济影响
24 我国汽车金融现状问题及对策
25 ××省农村支付环境现状及政策建议
26 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发展探究
27 美联储量化宽松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28 ××省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现状
29 民营银行的发展及问题分析
30 我国绿色信贷的发展问题分析
31 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研究与对策
32 地方债务风险与银行信贷的关系
33 ××省小额贷款公司问题的研究
34 信用卡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
35 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调研
36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及对策分析
37 ××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的发展障碍及对策
38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9 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40 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
41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难点及对策探究
42 p2p网贷的风险探析及防控对策
43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与对策
44 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与控制研究
45 我国外汇储备的成本与收益及管理建议
46 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47 基于P2P网贷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
48 当前我国P2P网贷内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49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抵押物风险探究
50 中信银行对公信贷贷后风险管理研究
51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52 ××省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53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54 在中国推行以房养老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55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管理分析
56 ××省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研究
57 中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58 P2P平台与小微企业融资合作可持续性的探讨
59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研究
60 我国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的发展路径分析
61 中小企业私募债信用风险及对策分析
篇4
关键词:环境经营 绿色供应链 路径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106-02
一、引言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愈益深刻,研究愈益深入,“环境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被企业日益广泛地采用。这预示着世界范围内企业经营模式历史性转变的开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就把“环境经营”作为经营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后,环境经营能力和水平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竞争力。一个没有环境经营能力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或取胜是不可能的。环境经营不仅关系着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极大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但是要使企业主动地选择环境经营的模式,将环境经营作为经营战略,需要有巨大的、长久的经济效益的激励。要使企业成功地实施环境经营必须有绿色供应链的支撑。绿色供应链是一个融入生态环境友好理念的闭环系统,其借助于先进技术,高效率、低成本地控制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回收全过程,确保供应链相关企业同时获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于企业环境经营的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内容涉及概念、内涵、实质、目标等基本理论问题,也涉及企业环境经营的理念、文化、驱动因素、战略选择及绩效评价等实践性问题。研究内容虽然广泛,但是关联绿色供应链的企业环境经营模式的系统研究几乎未见。也许人们认为二者的结合是自然的,不言而喻。但事实上把二者有机结合,需要企业从战略规划入手,从整个经营流程上进行设计,在其各个业务层面上予以体现。这并不是水到渠成的简单事情,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将企业的环境经营与绿色供应链紧密融合为一体?如何依托绿色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环境经营?如何通过绿色供应链的价值增值,提升企业的环境经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二、企业环境经营与绿色供应链依赖关系
供应链作为流通的组织形式有机地联结生产和消费,对生产和消费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但是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以企业内部经济效益为标准的一种集成化管理,其设计忽视了供应链企业经营行为对生态环境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影响。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广义的供应链,它将生态环境资源纳入供应链系统,通过对其经济活动中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与残余物无害化处理,达到减少资源消耗和防止生态环境污染的目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全面的环境管理,对于整个供应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形成具有双重意义。
环境经营(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一词涵盖了英文表述的Green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Busines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Marketing等概念所包含的主要内涵,是自然环境经营或生态环境经营的简称,它是围绕如何认识与解决环境问题与经营活动关系而提出的一种新概念。日本学者金原达夫等(2011)认为,环境经营是指企业将环境视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新要素,将环境保护活动作为企业经营活动和运营管理的重要方面,在采购、开发、设计、制造、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将与环境问题相对应的战略逐渐具体化,以减少在经营活动中投入的水、能源、原材料、化学物质等所带来的环境负荷并力求使其最小化的一项管理活动。由此可知,企业环境经营的理念、目标与绿色供应链的完全一致;企业环境经营的主体、活动与绿色供应链的节点、链环完全契合。或者说企业的环境经营活动完全依托于绿色供应链,没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环境经营就无法进行。
绿色供应链对于企业环境经营的支撑作用源于其先天固有的战略价值。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环境经营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首先,绿色供应链管理改变了一次使用的观念,将废品废料再次循环利用,制成半成品或者其他产品,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又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更加重要的是,从整个社会及环境的角度看,绿色供应链管理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其次,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环保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绿色供应链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必然会不断扩大,而这些又将连锁性地引发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直接投资者对企业的偏爱和投资热情。于是绿色供应链企业找到了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的途径,获得了良好的环保形象、日益扩大的市场份额以及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当然会持续盈利、持续发展。从事环境经营的企业必须借助绿色供应链实施其环境经营模式,通过企业的环境经营又能进一步发掘绿色供应链的战略价值,绿色供应链与企业的环境经营有机融合、相辅相成。
三、企业环境经营与绿色供应链实施的基本路径
环境经营是指企业将环境视为经营战略的新要素,将环境保护活动作为企业经营活动和运营管理的重要方面,以减少环境负荷与资源消耗,并力求使其最小化的经营管理活动。企业环境经营路径,体现为以生态、经济双赢的价值观为导向,促进企业环境经营与战略发展的融合,推动环境经营与制度建设、管理创新相结合,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协调与统一的路径与方式。企业环境经营路径上统合了包括符合其价值观的环境行为选择、环境经营的战略平衡与发展、根据价值取向对环境经营所进行的决策、控制与评价等一系列涉及环境要素的经营与管理活动。企业环境经营路径可以描述如图1。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助推企业绿色发展,首先要坚持生态环境导向,树立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理念,使企业主动承担起生态环境责任、资源环境责任,从而承担起社会发展的责任。将供应链上具有共同的绿色发展理念的企业集结起来,形成绿色联盟,构筑起绿色供应链,并不断巩固绿色供应链上合作企业的伙伴关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合作创新,通过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流通,循环利用资源,共同获取与分享生态经济效益。绿色供应链的实施路径如图2所示。
图1、图2清晰地显示了企业环境经营与其绿色供应链的路径合一性、交汇性,因此,依托绿色供应链成功地实施环境经营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四、企业依托绿色供应链实施环境经营的交汇路径
环境经营是企业经营以环境为要素,将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纳入企业经营战略、决策与控制过程,使之成为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之中。企业环境经营具有以保护生态、节约资源为核心经营理念、以环境为导向的经营方向、以生态为中心的经营方式、以环境为中心的营销组合经营手段、以资源循环及再利用为特征的经营闭环,以及以环境经济综合效益为中心的利益获取目标。企业环境经营成功实施的过程,就是其经营理念体现、经营手段与方式运用,经营闭环有效运行的过程。这个过程强烈地依存于企业内部的经营资源配置与利用、经营活动组织与控制的经营闭环的运行效果。而这个闭环又与其所在的更大闭环外部供应链交汇,因此内部环境经营闭环的运行效率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所处的外部供应链。企业环境经营要求与其必须置于一个绿色供应链环,与其供货商、销售商及废弃物回收商结成一个绿色联盟,在一个其触角所及的更大的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闭环上实施它的环境经营战略。根据企业环境经营的原理与机制,其依托绿色供应链实施其经营战略的路径可以描述如图3。
绿色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结成资源共享、合作创新、绿色发展的联盟,强大、稳定性和创新驱动的绿色供应链会给这个联盟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与生态效益。绿色供应链上的企业通过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来保障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绿色化,不断提高链绿色产品的研发水平和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绿色供应链保障了链上企业环境经营有效实施、绿色生产与销售的可能性,也扩展了链上企业环境经营的范围,放大了链上企业环境经营的效果,提升了链上企业环境经营的效益,从而也提升了整个绿色供应链的价值。
绿色供应链的价值增值与链上企业的价值增值和生态经济效率的获取是相辅相成、完全一致的。绿色供应链的价值是链上企业的协同价值,具有1+1>2的价值增值属性。绿色供应链的价值决定于供应链各环节的绿色功能的发挥程度,同时也决定于各个节点企业的效益。在绿色供应链上企业协同地进行环境经营,每个企业的环境经营所产生的E2效益,共同增进了绿色供应链的经济生态价值,而每个企业的环境经营效益的多少反过来又决定于整个绿色供应链的管理与竞争力。企业只有认真地承担起社会发展的环境责任、资源责任和生态责任,将自身的环境经营融入所在绿色供应链,才能保障环境经营的有效进行,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生态经济的双重收益,也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Papaspyropoulos: Challenges in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tool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2, 30:132-143
[2] kimbara tatsuo, kaneko shinji.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alysis[M].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Press, Beijing, 2011,12:49-51
[3] Post C., Rahman N., Rubow E. Green governance: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 Business & Society, 2011, 50(1):189-223
[4] Henri J.F.Journeault M.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An empirical study of Canadian manufacturing firm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87(1):165-176
[5] Vaehon S,Klassen R D.Green project partnership in the supply chain:the case of the Package Printing industr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6,14(6-7): 661-671
[6] J.Sarkis.A strategic decision framework fo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3,11(4):297-409
[7] 颉茂华.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3:5-11
[8] 冯圆(导师:李心合).企业文化、环境经营与民营企业成本创新研究.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3.5
[9] 郑春(导师:王树文).企业环境经营研究.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3.6
[10] 王鹏安,于传力.环境经营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4)
篇5
2013年11月19日,由国网寿光市供电公司参与建设的、寿光首个蔬菜大棚光伏发电项目――华天新能源1 MW光伏农业蔬菜大棚发电项目正式并入国家电网。项目并网发电后,年均发电量近160万kW,除满足蔬菜大棚用电外,大部分将通过电网输送给周边居民使用,实现了发电、种菜双丰收,将打造观光、旅游、采摘、示范四位一体的综合模式,成为该市新能源领域建设的一大亮点。
该项目占地12 hm2,被入选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作为寿光市供电公司“四大电力惠民工程”之一的节能降耗技术引领工程的重点工程,该公司协助提供接入系统方案制定、并网检测、调试等全过程服务。
新品番茄不授粉也能结出果实
植物有时不授粉也能结果,这种现象称为单性结实。番茄中的单性结实现象还有助避免使用激素。因为在种植番茄时,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往往导致果实状况不佳,为解决这个问题,农户要花费很多精力来进行复杂的激素处理。为了不用激素处理也能结出果实,研究人员一直在培育单性结实的番茄品种,但之前得到的一些品种还存在果实容易破裂等问题,所以没有普及。
日本筑波大学日前公告说,该校研究人员对所培育的1万多种番茄变异体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几种单性结实的品种。进一步研究显示,其中一个品种的果实不会变得过于柔软,不易破裂。研究小组将这种不用授粉也能结出漂亮果实的番茄品种命名为“梦幻快乐番茄”。
研究人员还确认了让番茄具备这种性质的基因。领导这项研究的筑波大学教授江面浩说,甜瓜和茄子等植物也具有相同的基因,因此这项发现还有助于对其他蔬菜和水果进行品种改良。
贵州:特色农产品将入驻京东商城
受贵州省科技厅邀请,京东商城场日前赴贵州农经网,就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调研,并与贵州农经网达成共识,双方将筛选一批具有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在京东商城上线销售,向省内外消费者推介生态、安全、无公害的特色农产品。
京东商城是中国最大B2C商城,根据贵阳市人民政府与京东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京东商城将投资10亿元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
据悉,贵州农经网于2013年3月启动了与淘宝网的合作,承接运营“淘宝・贵州馆”,现已组织100余家企业共计2 000个农产品入驻,成长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同时,贵州省将依托贵州农经网搭建“贵州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面向全省科技特派员、涉农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产品经销商等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联盟。整合各方资源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引入物流配送、金融、科技、培训等多种服务,引导并壮大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大蒜中提取出小麦杀虫剂
江苏省丰县高级农艺师孙启善经过多年苦心研究,成功研制出无公害生物源小麦杀虫、杀菌剂。据悉,此研究成果已获国家专利。
孙启善以最新农用高科技为技术依托,从大蒜中提取主要成分――乙蒜素,添加少量无公害杀虫、杀菌剂,经复配形成水乳剂。该发明属于新型农药,特别适合在小麦生长期,尤其是中后期使用,可高效杀死蚜虫、红蜘蛛、麦叶蜂等多种害虫;也可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叶枯病和纹枯病;并减少因全蚀病、茎基褐腐病所引起的后期死株。因其配方以植物苦参、大蒜提取物为主要原料,故称“生物源小麦无公害杀虫杀菌剂”,具有无毒副作用、杀虫广谱的优点。
张家口蔬菜产业商会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
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工商联、张家口市蔬菜产业商会与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悉,中信银行在服务质量和效益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其产品也比较符合小微企业的需求,此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为该市民营企业和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将极大缓解该市民营企业以及蔬菜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不足等困难。与此同时,近年来,该市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市工商联积极运作,探索成立了20余家担保商会,并和多家银行建立起银企合作关系。
云南临沧建设太空农业“庄园”
继龙胆草随“神十”遨游太空之后,11月20日,云南省临沧市启动航天生物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构建中国一流的航天育种应用基地和太空农业“庄园”。
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分子生物学研究室航天育种(临沧)试验基地”、“云南航天生物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云南航天生物创新开发基地”、“云南太空生物育种(临沧)试验示范基地”均在临沧揭牌、授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生物集团总工程师赵辉向临沧市赠送了航天工程育种良种。
科学家培育出具有复合病毒抗性的转基因甘薯
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甘薯同时感染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萎黄缓矮病毒(SPCSV)、甘薯病毒G(SPVG)和甘薯轻型斑点病毒(SPMMV)等病毒时会导致许多复杂协同病害。夸祖鲁-纳塔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培育出了广谱抗病毒的转基因甘薯品系。
研究人员利用上述4种病毒的衣壳蛋白基因片段来诱导转基因甘薯基因沉默,利用农杆菌改变了甘薯的顶端优势。PCR和Southern blot实验分析表明,转化产生了24株转基因植株,有6株存在目的基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病毒存在时,转基因植物比非转基因植物叶片变色变得更迟缓。
日本破译人工栽培草莓基因组
日本研究人员2013年11月27日报告,破译了人工栽培草莓的基因组,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开发更好看好吃并能抵抗虫害的新品种草莓。
位于千叶县木更津市的上总DNA研究所在英国《DNA研究》杂志网络版上介绍说,研究人员将人工栽培草莓品种“丽红”的染色体DNA序列分成片段,分析碱基对的排列,并与4种野生草莓进行了比较。比对发现,“丽红”草莓约有6.98亿个碱基对,而野生草莓的碱基对数量约为2亿个。“丽红”的基因组中有1.23亿个碱基对序列携带遗传信息,大约为8.7万个基因。研究人员正在研究这些基因是如何决定草莓甜度、大小等生物性状的。
草莓属植物有数十种,野生草莓一般多为二倍体或四倍体,即它们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或4个染色体组,而人工栽培的草莓是杂交成的八倍体。科学家2010年末宣布破译了二倍体野生草莓“森林草莓”的基因组,但人工栽培草莓基因组的破译工作一直没有进展。上总DNA研究所对八倍体人工栽培草莓的研究,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对此类多倍体物种进行的基因组分析。
日本每年出口大量草莓,地方政府都在致力于改良草莓品种。上总DNA研究所植物染色体组应用研究室主任矶部祥子指出:“这个研究成果有望在今后5至10年内促生市场价格更高的草莓新品种。”
广西育出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和
“桂彩薯1号”
2013年11月4日,由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承担的“日本保健功能型马铃薯种质的引进、创新及应用”项目已通过自治区专家组验收。该项目首次在广西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保健功能型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填补了广西无自主选育马铃薯品种的空白。“桂农薯1号”不仅高产,而且维生素C含量比普通马铃薯高出30%以上。
该项目的另一成果“桂彩薯1号”则脱去了黄皮黄肉,从里到外紫得发黑,其所含的花色苷含量比葡萄还高。花色苷的身价贵过黄金,它不仅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防止血管硬化的功能,还是一种潜在的抗癌化合物,可作为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的天然色素。“桂彩薯1号”是目前国内外马铃薯品种中花色苷含量最高的新品种。
黄瓜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构建完成
2013年10月21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黄三文研究员领衔的国际黄瓜基因组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论文。此项研究对115个黄瓜品系进行了深度重测序,并构建了包含360多万个位点的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这是该团队继2009年完成黄瓜全基因组序列图绘制后的又一重大成果,为全面了解黄瓜这一重要蔬菜作物的进化及多样性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全基因组设计育种打下了基础。
金乡“蒜退椒进” 错时物流助农增收
冬季是大蒜交易的淡季,但在济宁市金乡县,原本冷清的市场眼下却异常红火。作为全国最大的大蒜交易市场,每年5-9月是大蒜集中上市的季节,在这之后市场会闲置大半年的时间。为了填补这个空白,金乡县在全县推广大蒜套种辣椒新技术,培育错时农业,并通过“零收费”制度吸引收购企业进入市场,因此火爆的大蒜交易刚结束,火红的辣椒又成为市场的主角,全国各地上百家采购商每天在这里的交易量达到300多t。2013年,金乡县辣椒种植面积达到8 000 hm2,比3年前增加3~4倍,每年带动农民直接增收5亿多元,成为继大蒜产业之后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
甲基溴替代技术解决山药、生姜土传病害难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一直开展甲基溴替代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目前已顺利淘汰了甲基溴在草莓、番茄、黄瓜、茄子、辣椒上的应用。现在,研究团队的专家们又成功淘汰了甲基溴在山药和生姜上的应用。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土壤消毒和种苗处理技术对山药土传病虫害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显著提高了山药的产量和品质,且不会有农药残留,成功解决了困扰农户的山药重茬问题。除解决山药土传病害难题外,甲基溴替代技术在防治生姜土传病害上也效果明显。
福建省设施蔬菜种植保险方案出台
2013年福建省设施蔬菜种植保险方案日前出台。设施蔬菜智能温控大棚、设施蔬菜温室大棚及其种植的蔬菜投保后,因风灾、水灾、旱灾、雹灾、冻灾、火灾、雷击、空中运行物体坠落所造成损失,最高可享受每667 m2 30万元的赔偿。
根据方案,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周期在30 d以上、设施大棚蔬菜种植规模在3.3 hm2以上,生长正常、管理规范、合法经营的设施大棚蔬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可根据各自温控、温室大棚的造价、新旧程度以及蔬菜保险金额,与承保公司协商确定投保的保险金额,并分别按照1%、1.5%和4%的费率确定保费。蔬菜作物保险期限自蔬菜作物定植于棚内开始,到收获结束为止,或以事先约定的期限为准。设施大棚(温控、温室大棚)保险期限为1年。
耐高温绿叶菜将走上市民餐桌
上海师范大学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中心传出消息,经过国际国内顶级专家的联合攻关,该中心研发的耐高温、无农药的绿叶菜和功能稻米将大规模推广种植,不久便会出现在市民的餐桌上。
为研发耐高温、无农药的绿叶菜,上海师范大学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中心组成了以我国著名蔬菜学专家侯喜林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绿叶菜研发团队”。通过采用这一全新技术,以往在37 ℃以下贮存的上海绿叶菜,可以耐39 ℃的高温长达1周。
北京市蔬菜绿色防控基地建成20个
从北京市植保站获悉,北京市2013年启动了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已筛选、建成20个示范基地,将以点带面,连点成网,促进北京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快速推广,确保北京地区蔬菜生产安全。
从2013年4月起,北京市在通州、大兴、顺义等7个区县选定的第1批14个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已初步建设完成。此后,又将顺义北郎中果品产销基地、密云绿久康达韭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怀柔三山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等6个蔬菜生产基地列入示范范围。至此,北京市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已覆盖京郊10个区县。在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内,将实现蔬菜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使用率、绿色防控覆盖率和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均达100%,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也将达80%以上,化学农药用量减少60%以上。
新西兰科学家研制出无泪洋葱
洋葱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可是常令切洋葱的人“泪流满面”。新西兰农作物种子有限公司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不会让人流泪的洋葱,而且它还有助于抵御心血管疾病,防止体重增加。这种洋葱中含有的硫化物有益于心血管功能,但并不会发出刺鼻的气味,而且还具备了它的近亲――大蒜所拥有的诸多健康功效。
在实验室测试中,科学家发现无泪洋葱的提取物能显著减少血小板聚集,其效果相当于普通的洋葱和大蒜。它的抗炎特性也与普通的洋葱完全相同。对老鼠进行初步动物研究显示,无泪洋葱还有助于控制体重,较普通洋葱或大蒜的功效更明显。
茶陵香菇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
近日,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传来喜讯,湖南省茶陵县思聪乡绿之亮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香菇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并颁发了绿色食品使用商标证书,成为该县又一通过中国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的农产品。
思聪乡华星村作为该县主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在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业化程度逐年提升,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建立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了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科学格局,生产的产品菌肉肥厚,质地脆滑、爽口,深得市民喜爱。基地年产各类食用菌350 t左右,年产值达320万元以上,不仅在本省市场销售,还成为长沙、广东、深圳等农产品市场的抢手货,供不应求。
湖北利川成功创建高山蔬菜露地标准园
利川市按照“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处理商品化、销售品牌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以优化利川生态型高山蔬菜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在该市南坪柴林村成功创建146.7 hm2高山蔬菜露地标准园,为产业健康发展和提档升级奠定了基础。
利川平均海拔1 212 m,生态优良,是湖北省蔬菜大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占全省1/4。2013年,利川被湖北省农业厅纳入国家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范围,该市聘请国家蔬菜产业体系科学家邱正明加强技术指导,推广湖北省农科院高山蔬菜技术规程和蔬菜良种,建立全程质量监管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使得高山蔬菜长势良好,其667 m2产量达到3 750 kg,较常规产量增长20%。该项目不仅改善了蔬菜基地生产条件,增加了菜农收入,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周边地区农民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香港渔护署推广本地信誉蔬菜
篇6
[关键词]:室内装修设计;视觉;错觉;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23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研究视觉和错觉在室内装修的意义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装修的视觉好坏,会给居住的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同时也是评价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室内应有良好、充分的光照。舒适视觉感受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人的视觉疲劳,同时改善人的心理情绪。其中视觉研究中必不可少是对光线的研究,在宅内必须要有舒适的光照条件,营造住宅内良好的光环境有积极的意义。表1是人体在不同功能区,光照感觉合理值,在此笔者举例说明。
表1 住宅室内建筑照度标准
2. 视觉和错觉室内设计的程序步骤和方法
图2 视觉和错觉室内设计的程序步骤
3. 视觉和错觉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效果取决于不同颜色之问的相互关系,同一颜色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其色彩效果可以迥然不同,视觉和错觉室内色彩设计的根本问题是配本问题,这是室内色彩效果优劣的关键,孤立的颜色无所谓美或不美。当人们注视红色一定时问后,再转视白墙或闭上服睛,就仿佛会看到绿色,色彩与人的心理、生理有密切的关系。色彩的近似协调和对比协调在室内色彩设计中都是需要的,近似协调固然能给人以统一和谐的平静感觉,但对比协调在色彩之间的对立、冲突所构成的和谐和关系却更能动人心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运用色彩的统一与变化规律。
3.1 小户型室内装修设计中视觉和错觉的应用
小户型室内装饰设计要合理的利用色彩的性质与视觉关系,可以使房间面积在感觉上变大。如图1视觉诱导的作用,可以使得原本一样大的东西有从感觉上有区别。能够合理的把握好这方面技巧能使得室内感觉上变得大,变宽敞,消除小户型的紧迫感。
图3 视觉错觉的积极作用
小户型的装修色彩选择,能带给人们不同的空间、温度、距离、重量感。例如,蓝、青、绿等色可使人以寒冷感觉;红、黄、橙等色可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低明度的色彩能使感觉缩小,高明度色彩可使感觉扩大;暖色调、冷色调分别使人感觉凸出或后退。另外色彩还有莫重量感。耀眼的暖色调感觉重,淡雅的冷色调感觉轻。在小户型室内设计时要避免一味追求彰显个性而过多地采用不同材质及色彩,这样反而会给人不好的感觉,有压迫感。应该选择一种基础色并作定性变化,通常我们会采用一种比较保险的配色是:墙浅、地中、家具深,天花板颜色比墙面浅或者与墙面同色,小户型设计要规避强烈视觉冲击,以柔和亮丽的色彩为主调。
3.2 视觉光线在住宅装修中舒适性的应用
光线是视觉感知的基本元素。光刺激视觉,使我们感觉并认知四周的环境,获得外界的信息;光的明暗强弱突现物体的三维立体感,塑造形象,显现空间的层次,构筑室内外空间;光呈现时间万物的缤纷色彩,修饰环境,产生令人激动的艺术效果;光引导视觉,启发联想,增加视觉感知的深度,渲染气氛,影响人的心理和情绪。
图4 电脑室的灯光设计
办公室照度标准定为400-500lx。通常,“照度”是指离地0.75m 处的水平桌面照度,而计算机操作时,文件、键盘是在水平面上,显示屏的图像近似于垂直面,如果水平照度太高会使显示屏上图像与背景的亮度比下降,不易看清显示屏上的资料,影响工作效率,造成视觉不舒适。因此,必须保持垂直面有较低的照度。
3.3 室内装修灯光在房屋布置中的合理应用
图5 客厅、厨房常见灯光布置图
图中吊灯是为了与家具饰面相陪衬起到点缀的作用沙发背饰与电视柜采用了深调,所以灯槽灯光选用了色温较低的白颜色选择色温较低的光源,配合一定形式的灯具加上以暖色调为主的室内装饰会增加温暖华丽的气氛。室内装修灯光在房屋布置中的合理应用,通常讲究色彩的相互搭配。这是视觉在室内装饰中另一方面的应用。客厅是主人平常休闲娱乐的地方,而且还是接待亲朋好友的地方根据现代人的居家理念并不热衷于在家中应酬。而是希望家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港湾,让家人在喧闹的城市中拥有一个安静的空间。客厅如果高大深远适合用一些体积较大的水晶吊灯与地面上的大理石或抛光砖交相辉映显得金碧辉煌,如果客厅低矮建议用一些比较扁的吊灯以免使客厅显得压抑,也可以直接用一圈灯槽做主光源使客厅显得更宽阔。而对于室内厨房的装修,一般会采用明亮厨房灯光。注意防水特别是要注意的是挑选一些嵌入式灯具而且灯具表面一定要平整光滑,这样可以使油烟无处可藏而且容易清洁。
4. 结语
室内装饰设计是一门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环境学等综合性学科。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工程装修设计人员去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阐述了室内装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希望能和设计同行们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乔欣萍 浅谈住宅建筑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期刊论文]-城市建设2010
【2】董慧娟.梁文.DONG Hui-juan.LIANG Wen 住宅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10
【3】丘世深.Qiu Shi-shen 建筑装修对暖通空调的影响及其合理设置[期刊论文]-建筑•建材•装饰2010
篇7
关键词:营销伦理;营销道德;营销伦理失范
一、营销道德评价的伦理学研究
(一)我国传统商业道德思想。我国传统商业道德源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儒家文化,儒家伦理中的义利观是其主要思想基础。“义”指道德规范,要求人和企业自觉做合乎情理的事情;“利”则指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所谓“义利观”,即如何来认识和妥善处理义与利问的关系或矛盾,应用到商业领域就是“见利思义”的商业经营理念,“取之有义”的商业行为准则,“先义后利”的经商战略和“重义轻利”价值判断。总结我国传统商业道德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的顾客观,讲究货真价实,买卖公平,一诺千金;勤俭敬业的自律观,讲究勤奋节俭、敬业自律;以和为贵的竞争观,讲究和气生财、办事不成仁义在;乐善好施的社会责任观,讲究乐善好施、扶贫济困。
(二)西方道德评价的一般理论。西方伦理学家依据结果或过程的标准,将道德评价分为功利论和道义论。功利论是19世纪西方颇有影响的伦理学观点,从启蒙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开始,经过人的本性是利己还是利他的长期争论,由英国哲学家威廉·葛德文和切勒米·边沁系统地建立了其思想体系,最后由约翰·斯图阿特·穆勒进一步完善而成。其核心思想是以行为的后果是否给大多数人带来幸福或效用来判断行为的道德合理性,其强调把行为的后果作为判断行为道德与否的依据。与功利论相反,道义论认为某一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取决于该行为本身内在的正当性。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创者伊曼努尔·康德、英国哲学家威廉·D·罗斯及美国哈佛大学哲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等。道义论强调评价行为的道德与否是基于行为本身而不是行为引致的结果,而行为本身的道德与否取决于该行为是否遵守了义务,这些义务是由人们的直觉和经验归纳出来的。
(三)西方营销道德评价的具体理论。西方三大营销道德判定理论主要包括显要义务理论、相称理论和社会公正理论。英国学者罗斯在1930年出版的《“对”与“善”》一书中,系统提出了关于“显要义务”或“显要责任”的观念。所谓显要义务,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中人们自认为合适的行为,主要包括六条基本的显要义务,即诚实、感恩、公正、行善、自我完善、不作恶。加勒特于1966年提出相称理论,认为应从目的、手段和后果三方面综合判断营销行为是否道德。目的指从什么出发点来行事;手段指使目的得以实现的过程及此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后果指行为所引起的结果,包括行为人意欲达到的结果,也包括不为行为人所期望但能被行为人预料到的结果。社会公正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在1971年提出,该理论从一种称作起始位置的状态出发,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公正系统,这一系统所适用的伦理准则是力图使弱者利益得到增进,或至少不会因强者的剥夺而使弱者变得越来越弱,并认为正当的行为就是重视和尊重人的各种基本权利或与自由的正义原则相一致的行为。
以上有关营销道德评价的伦理学研究有着悠久的思想渊源,分别从各自角度提出了企业营销道德的评判标准及应有的社会责任等道德观念,不仅成为早期商业伦理的主要评判准则,更为现在的企业营销伦理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思考基础。
二、营销伦理本身的综述性研究
(一)国外营销伦理理论综述。国外学者对营销伦理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研究同实证分析相结合,侧重从伦理角度分析营销战略与决策,研究的方法主要是综合应用伦理学、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等多门学科的方法。美国乔治顿大学的N·克瑞奇·史密斯与哈佛大学的约翰A·奎里奇于1993年合作出版的《营销伦理》一书系统分析了营销中的伦理现象,并收集了大量的案例材料。欧洲学者相关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有于1989年由豪斯特·斯特曼和阿尔彻特·卢安编辑的由30位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写的《企业伦理学》及英国西蒙·韦布利的《公司原则和企业伦理章程》。另外,国外学者还建立了许多研究企业伦理及营销道德的研究机构,并在学校开设了营销伦理的相关课程。
(二)国内营销伦理理论综述。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对现代企业营销伦理的研究。谢建明于1994年最早呼吁企业加强营销道德建设,甘碧群教授也于1994年提出应当重视对企业营销道德的研究。专门探讨营销伦理的论文约有100多篇,有影响的专著有六本:《宏观市场营销研究》(甘碧群,J994)、《企业营销道德》(甘碧群,1997)、《市场营销伦理》(王淑芹,1999)、《企业营销中的伦理问题研究》(寇小萱,2001)、《营销伦理》(王方华,周祖城,2005)和《道德营销论》(高朴,2005)。我国学者对于营销伦理的研究,主要从营销伦理失范现象的表现、营销伦理失范的原因及营销伦理失范行为的治理三方面进行探讨。在营销伦理失范现象的表现方面,寇小萱(1999)早期研究认为营销不道德现象主要体现在商品生产及销售中的假冒伪劣现象,竞相降价带来的恶性竞争及欺诈消费者等行为。近年来国内学者大都认为营销组合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失范现象,赵银德(2004)就提出了营销策略组合中的伦理挑战。另外,郑冉冉(2005)重点强调了市场调研方面侵犯他人隐私、弄虚作假等营销伦理失范现象,刘秋民(2006)认为在产品售后服务中同样存在道德问题。在营销伦理失范的原因方面,周利国、毛瑞锋(2006)经过深入的理论分析提出营销伦理失范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重要原因是市场竞争体系和政策法规环境不健全,社会文化基础是文化环境和企业文化建设,主观原因是企业领导者个人的道德素质低下,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为营销伦理失范准备了土壤。朱丽叶(2006)进一步将以上原因分为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及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在营销伦理失范行为的治理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以下几种方法: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新闻媒体、行业监督作用;树立社会市场营销理念;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等等。另外,阎俊、陶平(2003)从政府、行业、社会、企业四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较全面的提出了治理营销伦理失范行为的具体措施。
国外营销伦理的应用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研究范围拓展到新兴的服务营销、绿色营销和一些特殊行业的营销领域,如保险营销、银行营销、医疗营销、药业营销等,研究方法注重实证研究,为规范性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支持。九十年代营销伦理向跨学科的研究方向发展,多个学科的新方法和新理论也被引入到对营销伦理的研究,由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新营销伦理问题的出现,学者又将其扩展到跨文化营销、网络营销和数据库营销等领域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营销伦理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营销、保险营销、跨文化营销、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及产品包装等领域的相关研究。刘向晖在2003年分析了网络营销伦理失范的负面影响及产生根源,并提出遏制网络营销中不道德行为的对策,2005年他又提出网络营销伦理水平的两维模型并探讨了企业网络营销伦理战略的不同选择及企业制定网络营销伦理战略时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陈璟菁(2006)对保险营销伦理失范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建立了保险营销伦理决策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提出我国保险营销伦理建设的对策措施。何伟俊(2001)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营销的反伦理现象并提出跨文化背景下建构市场营销伦理体系的对策。张喜民、(2005)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市场营销的道德问题,并提出如何约束和规范跨国公司在华营销行为的设想。冯巨章(2006)主要从跨国公司营销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具体表现形式来分析跨国公司在我国营销伦理失范现象。田剑(2006)重点分析了跨国公司营销伦理问题的成因。施祖军(2005)结合绿色营销的定义及特点,阐述了绿色营销三个主要的伦理涵义。李珂、李纲(2006)对体验营销中的伦理冲突及其诱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体验营销的伦理意义。刘安民、罗秋明(2002)提出产品包装应反映市场营销伦理道德思想的要求。韩晓莉(2006)详细论述了违背产品包装道德的危害并提出符合营销伦理道德的包装原则。
四、营销伦理研究现状的评价
篇8
论文关键词:环境金融生态发展
年7月30日,我国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出台绿色信贷政策,提出要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绿色产业融资,构建新的金融体系和完善的金融工具,增强信贷资源支持循环水平的效用。发展环境金融是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柴达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金融介绍
(一)定义及发展趋势
1997年,国外学者首次提出环境金融这一概念。目前,关于环境金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学者也存在多种观点:①环境金融是金融业根据环境产业的需求而进行的金融创新;②环境金融是针对环境保护,以及为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而开展的投融资活动;③环境金融就是把循环经济、金融创新放在一个有机的系统里,探讨所有能够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创新。
纵观上述观点,一个共同的认识是:环境金融是针对环境保护开展的金融创新,研究用于环境保护用途的金融创新工具,因此应具备金融创新的范畴,明显的环保意图,并能提高循环经济水平等特征。这就与当前各国政府倡导的绿色、环保等政策不谋而合。可以预见,环境金融将成为21世纪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笔者认为,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环境金融就是要研究如何利用金融创新途径达到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柴达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并达到政府一企业一银行多方共赢。
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有必要发展环境金融
(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面临严峻的环保压力
循环经济包括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型社会三个层面,分别定性为小、中、大循环。目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围绕盐湖化工、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有色冶金等四大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等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正处于从企业清洁生产向生态工业园区过渡的阶段,即小循环向中循环过渡,这一阶段的显着特征是生态保护功能有待改善,突出表现在:一是循环利用水平不高。由于柴达木循环经济仍处于探索阶段,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短,资源开发中的废弃物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破坏环境和资源浪费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水资源缺乏,但利用率偏低。目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但万元GDP用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三是减排防污压力较大。尤其是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致使当地温度在以每10年0.44摄氏度的速度上升。
(二)发展环境金融有助于缓解当前的环保压力
1、发展环境金融与循环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宏观助解环保压力。从宏观上看,环境金融和循环经济的目标一致,二者均期望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柴达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发展环境金融正向引导企业的环保行为,微观助解环保压力。从微观上看,企业提高清洁生产能力是缓解当前环保压力的保证。环境金融的关键是以环保为宗旨,通过金融杠杆作用,实现金融资源的绿色配置与使用,间接影响循环经济中的企业的环保行为,激励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环保能力,采取各项环保措施吸引信贷资源。
3、环境金融参与循环经济有助于实现多方共赢。循环经济讲求以最小的环境代价为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收益,在资源利丌]上“榨净”,最终政府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获得了绿色财政;企节省了成本,提升了利润空间。环境金融与循环经济并行后,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效果更加突出,银行也能从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收获更大的效益。
(三)循环经济为发展环境金融创造了优势条件
从循环经济“资源一产再生资源”的生产模式来看循环经济模式最大程度降低了生产对环境的破坏,节约了资源,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信贷资金因环保因素所形成的风险,信贷资源的“洼地效应”强于传统经济模式,为银行发展环境金融创造了优势条件。但是金融创新体制的弊端是发展环境金融的最大阻力,如:作为基层金融机构,末经上级授权,金融创新难以有效展开,并且基层银行机构创新研发人才欠缺,现行的金融创新产品中难寻针对环保因素的会融创新产品。
三、发展环境金融有助干促进试验区企业全面采取环保措施
假设柴达木地企业存在信贷资源争夺战,并由此产生*弈行为,柴达木地区从时间依次经历了“传统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绿色信贷”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弈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银行向企业投放信贷资金是必然事件,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是偶然事件。因此不管企业采取环保措施与否,银行均向企业投放信贷资金,并且企业采取环保措施要花费一定的资金成本,此时企业的上策是都不采取环保措施,并且能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第二阶段:银行向企业投放信贷资金是必然事件,参与循环经济试点的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是必然事件,末参与的企业可以不采取环保措施。因此参与试点的企业以“符合同家环保产业政策、污染物排放达到相关要求”为获得信贷支持的取胜条件,但环保投资见效慢,银行不愿向试点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银行仍然可以为环保不达标的项目和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获得短期效益。最后导致银行信贷资金大部分投向非环保企业,对循环经济的支持作用不充分。
第三阶段:银行向企业投放信贷资金是必然事件,参与循环经济试点的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是必然事件,未参与的企业可以不采取环保措施但不能获得信贷支持。绿色信贷实施后,给予了发展环境金融产品的良好机遇。从期望值角度看,同一条产业链条上的所有企业都有意愿采取环保措施,因为同一链条上的企业都不希望因其中一个环节的断裂,而导致自身经营闲难。不同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之间,不采取环保措施的非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间,虽然不存在利害关系,但由于绿色信贷政策的硬性约束,为了获得信贷支持不得不采取环保措施。因此*弈结果是柴达木地区所有企业均采取环保措施,共享信贷资源,最终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水平上台阶。
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环境金融产品设想
目前罔内外常见的环境金融产品有碳金融、绿色抵押贷款、巨灾债券、生态基金等产品,这些产品对设计适合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的环境金融产品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如碳金融中的碳指标交易是通过总量控制与配额指标交易,督促企业采取更清洁的生产技术,或者企业为了节省购买配额的资本,选择其他可替代的清洁能源。巨灾风险证券化是通过发行收益与制定的巨灾损失相联结的债券,将保险公司部分巨灾风险(包括人为造成的生态破坏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
(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机制
1、产品设想:政府在制定年排污总量指标时,根据上年度排污总量,适当减少下一年度排放总量,并逐年递减。桐关部门根据每户企业的规模、清洁技术、排污情况,将排污总量指标公平、公开、科学地分配到每户企业,规定配额指标可在试验区范围内自由交易,并且人民银彳丁、银监局等银行业监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绿色信贷有关规定,监督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向指标超额或不足的企业发放贷款。
2、存在困难:(1)企业向银行虚报排放情况,骗取银行信贷资金。(2)企业获得贷款之后,肆意排放污染物,导致全年排放超标。(3)配额指标交易双方虚报交易情况,为某方制造指标充裕或排放达标的假相。
3、解决措施:(1)由政府相关部门(如环保局、发改委、经贸委等)、人民银行、银监局制定完善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机制实施方案》,规定政府相关部门定期向银行机构通报指标交易情况、授信发生企业的实际排放情况;企业向银行提供的排放情况需由政府相关部门认证;人民银行、银监局制定相应的“信贷指导意见”并承担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2)银/-i-~ll定与单位排放量相应的单位信贷资金规模,根据企业年度排放剩余指标计算最大信
贷投放量,或根据企业使用配额指标的进度,按比例发放贷款,遇有违规行为,可暂停贷款发放。对于企业中长期贷款,银行可根据企业历史排放情况,保守估计贷款期的排放总量。(3)建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市场”,将排放指标证券化,吸引社会资金介入。
(二)柴达木循环经济绿色债券
1、产品设想:由金融机构发行,专门将资金用于向循环经济项目贷款的金融债券,也可以由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单独发行,甚至地方政府可将试验区全部或部分绿色环保企业集中打包,发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绿色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全额用于环保产业。
2、存在困难:(1)如何保证所募资金全部用于企业的环保产业。(2)如何保证债券融资的成功率。
3、解决措施:(1)严格审核上市企业的环保资格,鼓励和支持符合循环经济特点的企业或项目通过直接融资渠道发展环保产业。(2)由政府相关部门、人民银行、银监局组建债券运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债券的上市、日常运作管理及所募资金的使用监管。(3)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资绿色债券。(4)建立柴达木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投资基金(未上市股权投资基金),所募集的资金主要投资于末上市企业。
(三)柴达木循环经济生态补偿机制
1、产品设想:一是设立财政专项贴息补偿基金,专项用于补偿企业因违规排放造成的信贷资金风险,提高银行发展环境金融产品的积极性;二是设立由企业利润、财政资金组建的重大污染事件补偿基金,用于应对人为造成的重大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
篇9
(一)定义及发展趋势
1997年,国外学者首次提出环境金融这一概念。目前,关于环境金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学者也存在多种观点:①环境金融是金融业根据环境产业的需求而进行的金融创新;②环境金融是针对环境保护,以及为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而开展的投融资活动;③环境金融就是把循环经济、金融创新放在一个有机的系统里,探讨所有能够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创新。
纵观上述观点,一个共同的认识是:环境金融是针对环境保护开展的金融创新,研究用于环境保护用途的金融创新工具,因此应具备金融创新的范畴,明显的环保意图,并能提高循环经济水平等特征。这就与当前各国政府倡导的绿色、环保等政策不谋而合。可以预见,环境金融将成为21世纪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笔者认为,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环境金融就是要研究如何利用金融创新途径达到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柴达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并达到政府一企业一银行多方共赢。
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有必要发展环境金融
(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面临严峻的环保压力
循环经济包括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型社会三个层面,分别定性为小、中、大循环。目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围绕盐湖化工、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有色冶金等四大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等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正处于从企业清洁生产向生态工业园区过渡的阶段,即小循环向中循环过渡,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生态保护功能有待改善,突出表现在:一是循环利用水平不高。由于柴达木循环经济仍处于探索阶段,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短,资源开发中的废弃物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破坏环境和资源浪费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水资源缺乏,但利用率偏低。目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但万元GDP用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三是减排防污压力较大。尤其是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致使当地温度在以每10年0.44摄氏度的速度上升。
(二)发展环境金融有助于缓解当前的环保压力
1、发展环境金融与循环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宏观助解环保压力。从宏观上看,环境金融和循环经济的目标一致,二者均期望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柴达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发展环境金融正向引导企业的环保行为,微观助解环保压力。从微观上看,企业提高清洁生产能力是缓解当前环保压力的保证。环境金融的关键是以环保为宗旨,通过金融杠杆作用,实现金融资源的绿色配置与使用,间接影响循环经济中的企业的环保行为,激励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环保能力,采取各项环保措施吸引信贷资源。
3、环境金融参与循环经济有助于实现多方共赢。循环经济讲求以最小的环境代价为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收益,在资源利丌]上“榨净”,最终政府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获得了绿色财政;企节省了成本,提升了利润空间。环境金融与循环经济并行后,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效果更加突出,银行也能从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收获更大的效益。
(三)循环经济为发展环境金融创造了优势条件
从循环经济“资源一产再生资源”的生产模式来看循环经济模式最大程度降低了生产对环境的破坏,节约了资源,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信贷资金因环保因素所形成的风险,信贷资源的“洼地效应”强于传统经济模式,为银行发展环境金融创造了优势条件。但是金融创新体制的弊端是发展环境金融的最大阻力,如:作为基层金融机构,末经上级授权,金融创新难以有效展开,并且基层银行机构创新研发人才欠缺,现行的金融创新产品中难寻针对环保因素的会融创新产品。
三、发展环境金融有助干促进试验区企业全面采取环保措施
假设柴达木地企业存在信贷资源争夺战,并由此产生博弈行为,柴达木地区从时间依次经历了“传统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绿色信贷”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博弈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银行向企业投放信贷资金是必然事件,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是偶然事件。因此不管企业采取环保措施与否,银行均向企业投放信贷资金,并且企业采取环保措施要花费一定的资金成本,此时企业的上策是都不采取环保措施,并且能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第二阶段:银行向企业投放信贷资金是必然事件,参与循环经济试点的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是必然事件,末参与的企业可以不采取环保措施。因此参与试点的企业以“符合同家环保产业政策、污染物排放达到相关要求”为获得信贷支持的取胜条件,但环保投资见效慢,银行不愿向试点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银行仍然可以为环保不达标的项目和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获得短期效益。最后导致银行信贷资金大部分投向非环保企业,对循环经济的支持作用不充分。第三阶段:银行向企业投放信贷资金是必然事件,参与循环经济试点的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是必然事件,未参与的企业可以不采取环保措施但不能获得信贷支持。绿色信贷实施后,给予了发展环境金融产品的良好机遇。从期望值角度看,同一条产业链条上的所有企业都有意愿采取环保措施,因为同一链条上的企业都不希望因其中一个环节的断裂,而导致自身经营闲难。不同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之间,不采取环保措施的非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间,虽然不存在利害关系,但由于绿色信贷政策的硬性约束,为了获得信贷支持不得不采取环保措施。因此博弈结果是柴达木地区所有企业均采取环保措施,共享信贷资源,最终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水平上台阶。
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环境金融产品设想
目前罔内外常见的环境金融产品有碳金融、绿色抵押贷款、巨灾债券、生态基金等产品,这些产品对设计适合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的环境金融产品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如碳金融中的碳指标交易是通过总量控制与配额指标交易,督促企业采取更清洁的生产技术,或者企业为了节省购买配额的资本,选择其他可替代的清洁能源。巨灾风险证券化是通过发行收益与制定的巨灾损失相联结的债券,将保险公司部分巨灾风险(包括人为造成的生态破坏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
(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机制
1、产品设想:政府在制定年排污总量指标时,根据上年度排污总量,适当减少下一年度排放总量,并逐年递减。桐关部门根据每户企业的规模、清洁技术、排污情况,将排污总量指标公平、公开、科学地分配到每户企业,规定配额指标可在试验区范围内自由交易,并且人民银彳丁、银监局等银行业监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绿色信贷有关规定,监督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向指标超额或不足的企业发放贷款。
2、存在困难:(1)企业向银行虚报排放情况,骗取银行信贷资金。(2)企业获得贷款之后,肆意排放污染物,导致全年排放超标。(3)配额指标交易双方虚报交易情况,为某方制造指标充裕或排放达标的假相。
3、解决措施:(1)由政府相关部门(如环保局、发改委、经贸委等)、人民银行、银监局制定完善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机制实施方案》,规定政府相关部门定期向银行机构通报指标交易情况、授信发生企业的实际排放情况;企业向银行提供的排放情况需由政府相关部门认证;人民银行、银监局制定相应的“信贷指导意见”并承担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2)银/-i-~ll定与单位排放量相应的单位信贷资金规模,根据企业年度排放剩余指标计算最大信贷投放量,或根据企业使用配额指标的进度,按比例发放贷款,遇有违规行为,可暂停贷款发放。对于企业中长期贷款,银行可根据企业历史排放情况,保守估计贷款期的排放总量。(3)建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市场”,将排放指标证券化,吸引社会资金介入。
(二)柴达木循环经济绿色债券
1、产品设想:由金融机构发行,专门将资金用于向循环经济项目贷款的金融债券,也可以由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单独发行,甚至地方政府可将试验区全部或部分绿色环保企业集中打包,发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绿色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全额用于环保产业。
2、存在困难:(1)如何保证所募资金全部用于企业的环保产业。(2)如何保证债券融资的成功率。
3、解决措施:(1)严格审核上市企业的环保资格,鼓励和支持符合循环经济特点的企业或项目通过直接融资渠道发展环保产业。(2)由政府相关部门、人民银行、银监局组建债券运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债券的上市、日常运作管理及所募资金的使用监管。(3)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资绿色债券。(4)建立柴达木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投资基金(未上市股权投资基金),所募集的资金主要投资于末上市企业。
(三)柴达木循环经济生态补偿机制
1、产品设想:一是设立财政专项贴息补偿基金,专项用于补偿企业因违规排放造成的信贷资金风险,提高银行发展环境金融产品的积极性;二是设立由企业利润、财政资金组建的重大污染事件补偿基金,用于应对人为造成的重大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
2、存在网难:(1)符合补偿的企业的条件问题。(2)重大污染事件补偿资金的来源问题。
3、解决措施:(1)政府应严格设定条件,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未发生过违规排污行为的企业纳入补偿范围。(2)银行机构严格审查企业的环保生产能力,审J滇授信。(3)将重大污染事件补偿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4)企业每年从利润中预提污染事件补偿资金。
篇10
关键词:**省生态保护保险缺位与对策
引言:本文针对**生态保护中的保险缺位进行阐述,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研究**省保险业存在的问题,从生态主体、生态失调、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多项改进和完善措施,对**省生态保险达到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状态,实现保险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继而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一些自己的看法,最后对文章做一个总结。
相关索引:
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既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理念,也是市场调节的目的,在工业革命爆发以来,科技高速发展,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都出现狂飙式发展,但是随着工业化发展,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二十世纪60-70年代,当全球生态问题急剧恶化时。大部分国家通过建立中央行政环保管理体系应对全球生态问题急剧恶化,强调制订新的对环境保护的法律、国家标准化和监控、直至生态审批。“污染者支付”原则成为被采纳的环保法的最重要的原则,使国家在自然保护活动中无需或少量支付补贴。但在这一时期,对自然保护采取的经济调节和激励机制较少被运用。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同时,生态保险成为了一种污染支付的生态经济调节手段被提出。
在经济市场上,生态保险到底是什么呢?俄国学者МоткинГ.А.对生态保险做以下定义:生态保险是针对具有超高生态危险性的企业和投保人的财产利益开展的一种责任保险,生态保险中的责任是由自然环境污染事故引发的,开展生态保险是为了对环境污染造成的部分损失进行赔付、并开辟一条新的对环境污染预防与恢复措施进行资金积累的渠道。生态保险的主要任务是:在保护参保双方的利益的同时,对由环境污染给受害方造成损失进行赔付,并对保障生态安全的措施进行补充拨款。
在生态保险中,保险学中的风险时空分散效应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缴纳保险费的同时,投保人把对第三方进行赔偿的责任交给了承保方,自己避免有可能发生的、超出所交保险费很多倍的损失。承保人考虑到,事故的发生具有以下特征:A、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随机性;B、具有一定的概率。
一、背景(针对**省环境污染,作者引入的生态保险):
据了解,近年来,大型民营企业和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造成**省生态环境趋向恶化,一些乡镇企业缺乏环保意识,加重了农村环境的污染。一些布局分散、规模小、经营粗放的乡镇企业使得周边环境污染尤其严重,主要集中在土法选金、电镀、化工、建材等少数企业及其落后技术上;大型民营企业虽然工艺技术先进,但有的企业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未执行,如甘河滩工业园区已进驻十几家大型企业,但是截至目前,工业园区还没有建设废水污染处理设施,企业未经处理的废水随意排放,工业园区下游农作物累遭企业废水污染,使农民遭受损失。生态破环,造成了当地居民很大的不忙,省政府与当地市委对此也非常重视,责令要求企业对其污染做出赔偿。例如,**同仁铝业污染事件
(中国企业报2008-08-22)这是一宗涉案原稿2660名,诉讼标的额达2600万元的集团诉讼案例,诉讼标的额达2600万元的集团诉讼案例,**省高级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这起因环境污染引发的损害赔偿集团诉讼纠纷案,法院各级领导秉公执法,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我们保安镇城内村等11个行政村的老百姓感谢你们。”**省同仁县保安镇2660名村民的代表日前为**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送来了表扬信,感谢**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高院)执行局经过多年努力,为他们兑现了因**同仁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同仁铝业)污染造成的220万元赔偿款。
虽然,同仁县2660民村民保护了自己的合法利益,但是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为了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市场的利益,笔者认为应该提出生态保险,因为生态保险能一定度的减少企业在赔偿中的损失,又能一定度的减少村民因自己受害,而公司从而给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上面可以归纳出,生态保险就是各种保险组织为了生存与发展,与其生存环境及内部其他组织之间在长期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复杂联系、有序竞争、良性协作的动态平衡系统。为此,笔者想引入谈谈保险生态的基本特征:A.保险生态是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演进过程的动态系统;B.保险生态的秩序结构是从竞争中形成的,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是优胜劣汰;C.保险生态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制度结构特征;D.保险生态也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体系;最后,保险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力影响超过限度就会破坏保险生态平衡。
自然生态环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意味着:生态保险中所提的损失是以以下两个条件为前提的:第一、由某一有害物质源流入自然环境是由一定的事故引发的;第二、对受害方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在环境污染事故责任保险中,必须对肇事方和受害方进行人性化处理,在环境污染引发的财产保险当中,不标明单一污染源的贡献率。从这一原则出发可以推导出:对损失进行资金上的补偿不仅仅是由不同的肇事方来保障,而且承保人也将有针对性地使用以前收缴的保险费。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到一个有效的保险生态在一定保险环境、保险组织、调节机制着三个方面具有显著的生态特征。对于调节市场,规范市场环境,减小企业因赔偿带来的危害,给参保双方利益,既然,生态保险能有这么多的好处,继“绿色税收”调节手段后产生的又一“污染者支付”的生态经济调节手段。
二、现状(针对**生态污染,**生态保护中的保险缺位而提)
**省工业近几年污染严重,破环水资源和其他生态环境,例如,据悉,**湟水水泥有限公司始建于1985年,年生产能力10万吨,1999年扩建后年生产水泥18万吨,形成固定资产近8千万元。主要产品为普通硅酸盐水泥,主要环保设施为简易静电和布袋收尘,无脱硫装置。这个生产系统生产设备老化,环保设施落后,生产性粉尘长期超标排放,年排放工业废气9.2亿立方米、粉尘2200吨、二氧化硫61吨,年消耗原煤近3万吨,严重污染周边环境,被列入西宁市2007年的关闭企业。
虽然,**省已经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按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要求,先后淘汰了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企业。
但是造成的污染,给当地的百姓带来的损失,谁来买单???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环保部门正从过分依赖行政手段向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减排方向转变。
“现在是没人买单,但生态保险推出后情形就变了。”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梁本凡说,可操作的办法是,重化工企业购买生态保险,储存一笔公众健康补偿资金,以备灾难暴发之需。
生态保险显然不止于应公众受损之需。它是继“绿色信贷”之后,由环保总局推动的第二项环境经济政策。“这是对建立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又一次探索”。
由于**的产业结构比较特殊,**已经确立“生态立省”的发展方向,以环境事故污染责任保险的形式实施的生态保险将以保障生态安全、在以承保人和投保人双方受益为前提的条件下,对受害第三方的损失进行赔偿为己任。这里保费的费率会根据事故污染风险的大小以及污染给受害方带来的损失的大小来计算,收上来的保费的一部分将被用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预防措施的实施。
以财产保险形式实施的生态保险,只有在承保人对投保人进行保险赔付时不造成对投保人的生态不负责任行为做物质鼓励,才可以成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生态环境污染风险保险中保险费率水平应有一定的上限;只有在承保人与投保人联手预防事故发生的条件下,环境污染风险保险才能顺利进行。
根据保险业固有的运行规律、组成成分及本质属性,以财产保险形式实施的生态保险,只有在承保人对投保人进行保险赔付时不造成对投保人的生态不负责任行为做物质鼓励,才可以成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生态环境污染风险保险中保险费率水平应有一定的上限;只有在承保人与投保人联手预防事故发生的条件下,环境污染风险保险才能顺利进行。这样说来,生态保险的发展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当然问题不单单是这样,笔者想深入谈谈生态保护缺位的状况:
1.破坏了保险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违背市场规律的人为干预。
自然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与自然生态一样,保险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外力影响一旦超越了自我恢复限度,保险生态就会失去平衡。
(1)保险主体批设的数量和速度超过了保险生态阈限(自然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一些新设机构为了生存,采取高回扣、高手续费等形式变相降价进行恶性竞争,使一些险种价格低于成本价,造成全行也经营效益,盈利水平的低下。
(2)生产者的形式比较单一;
我国的保险主体绝大多数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保险公司。在“十一五”期间保险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是社会转型加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金融环境日趋复杂、国际交流合作继续深化等等,单一的生产者形式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2005年,我国的保险密度379元,保险深度2.7%,虽然保险业一直在发展,但是目前较世界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针对**省生态保险基本不存在生产者不足的现象,经过长期的发展演进,保险业逐步形成了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逻辑,成为一种具有诸多生态学特征的、有生命力的现代组织活动。维持保险生态平衡也随之成为各相关方的重要课题。但是,现阶段保险生态还存在诸多问题,内在秩序和逻辑结构不完善,生产者不足乃是问题的集中体现。
(3)市场上的产品具有很高的同质性;
经济市场中存在着竞争,保险市场也存在竞争,无论在财险市场,还是寿险市场,这个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就商业健康保险来说,其产品同质率高达到90%。这样的产品结构不能有效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需求,而且是造成保险市场恶性竞争的主因。**省份的生态保护中,由于保险市场的恶性竞争造成,造成生态保险不能有效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好像,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平洋寿险等大型保险公司存在独占鳌头的现象。就**省来说,这样导致保险业不能健康发展。
(4)对资金的运用限制影响了保险业的发展;
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资金运用仅限于银行存款、政府债卷、金融债卷、买入返售、一定比例AA级以上企业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等。对于那么大的投资市场,然而投资风险过于集中,投资渠道狭窄,使资金运用回报率低下。很多时候公司考虑到保险的力度会很低,从而失去到投保的热情,那样对于公司负债管理、产品创新,费率调整形成了不利影响,削弱了保险生态的抗风险能力。这对**省健全的发展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制度不完善,阻碍着保险生态的健康发展
(1)对保险公司而言;针对**省保险机构由于产权制度的缺陷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另外还有产权不明,从而在和其他企业签约时带来很大的麻烦,特别的导致交易过程中的摩擦和障碍,因为双方都是想保障自己的利益,所以在执行起来带来很大的争执,那样保险公司的信誉必然下降,产权不清晰还导致了**省保险公司竞争力不足、市场创新动力缺乏,从而**省的生态保险的力度还是做的不好,为此,**省很多地方都是采取行政管理的处理企业污染等等的问题。
(2)由于今年来,国家和省政府对**省的污染非常重视,特别的针对,**省的生态保险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多时候都是采取国家干预方式进行市场管理,对污染企业采取行政管理,对污染地区也是国家拨款解决,例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该工程国家总投资约75亿元(2005年),全面完成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在制度环境方面,在保险经营活动中,直接或间接的行政干预、执法不力等现象屡有发生,严重干扰了保险生态的自然发展。国家的干预对保险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强调规模的力度与强调效益的力度不对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保险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得出保险潜力巨大的结论,属于认识误区。中国有8亿农民,他们生活刚达温饱,哪有多余的钱买保险。定位不准确,过分强调速度、夸大潜力,强调做大,忽略做强,必然是揠苗助长,人为破坏保险生态,后果难以想象。
(3)保险公司经理层的任职及薪酬与经营的业绩无关,因此在保险市场发展的同时,经理层都是首先考虑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公司利益最大化,另外,国有保险公司产权主体的虚设,也使各种监督与激励机制难以建立。设想,如果上级领导缺乏道德观念,那么保险市场又怎么健全建设。
(4)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分散风险和经济补偿或给付;在市场经济中,保险公司以营利为目的,如果过分强调社会管理职能,**省总是采取行政方法要求保险公司代替政府承担一些较大的业务,只会造成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恶化,影响保险生态的自我发展。毕竟保险公司也是希望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利润,如果什么总是承受,那么谁愿意挑这个担子。
(5)保险公司在执行期间都是需要充分的证据或资料才对投保方给予补偿,但是对于企业发展来看,市场最经不起的就是时间,对于企业在市场中的效率始终是占很大的地位,如果保险公司的效率很低,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例如,针对**某地区的居民来说如果自己受到企业的污染时,总希望企业在最快的时间内给予赔偿,而不是等待,有些还到企业周边喧哗,那么对于一间企业的信誉、执行工作带来一定的损失。所以有些企业慢慢的就对保险生态开始不信任,从而生态保护中就慢慢出现缺位。
3、保险监督体制的薄弱;
(1)保险企业和一般企业一样,也存在着经营失败,需要建立破产、清算、兼并、重组等法律程序。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法规,经营失败的保险机构迟迟得不到有效的处置,从而导致了社会风险越来越大,恶化了保险生态。
(2)从当前保险发达国家发展趋势看,国家逐步放松了对保险产品和费率的监管,更侧重于偿付能力监管。在诚信环境方面,随着**省保险业的发展,以欺诈手段骗取赔款的案件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保险诈骗之风的蔓延,不仅使保险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也使保险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3)由于监督体制薄弱,现在有些企业都是晚上才排污水出来,总的来说就是充当“小偷”角色瞒着政府。那样企业就不会白白浪费资金买保险,毕竟对于一个小型企业来说,买保险的资金还是需要很大的支出,而且觉得根本就不需要花这笔“没用的钱”。
(4)由于市场的不健全,在诚信方面,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以欺诈手段骗取赔款的案例不断发展,并呈现上升的趋势,保险诈骗之风的蔓延,不仅使保险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也使保险声誉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一些保险公司办手续起来比较麻烦,这对保险公司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总的来说,虽然生态保险可以保障投保双方利益,而且给第三者一定的补偿,种种的问题导致生态保险在**省并没有很完善的发展,笔者针对上面的为题谈谈一些措施。
三、改善**省保险生态的建议
1.提高保险信誉;提高保险信誉笔者想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针对目前,很多公司都是靠效率办事,所以首先要提高保险办事效率,也就是说从保险公司入手,一方面加大对内部人员的管理,提高人员的素质与爱岗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制定一套科学的制度,比如通过考核奖罚制度、培训提高制度,那就要针对保险业内部的状况决定。
(2)考虑到职权问题,对**省来说,如果国有股份有限公司过多,可能导致到产权清的问题出现,所以笔者因为,利用其他投资主体的硬预算约束解决国有产权软预算约束问题,有序、适当的降低国有产权的比重,将从总体上提高国有产权主体人格化程度,以及在保护产权利益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加大管理基层,完善监督机制,考虑到一个企业在发展中总有监察机构,对保险业也一样,因为保险公司也是想提高自己的信誉吸取更多的人来参保,那么保险基层就要做好。
(4)加大宣传,提高竞争力度;在外部治理结构方面,首先要建立充分的竞争,促进与维护公平竞争,转化激发成员的斗志,引导保险市场向健康的市场结构,公平有序的保险生态环境,一方面做好自身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加大对保险宣传活动,这方面,很多保险公司都做的很好,例如现在保险个人鼓励别人参保,单位到地方搞活动,提高其他企业加大生态保险意识。笔者在这里想补充一点,就是针对**省生态污染问题,从保险公司出发,应该让一些企业明白近年来由于省委对环保问题要求严格,如果谁破环了环境,对公司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另外,在公司信誉方面也大大打折扣,如果参加了生态保险,不但可以减少企业赔偿中的损失,又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环境的破坏。当然在宣传的同时要围绕公司的发展和公司的优点或特出方面入手。
2、从实际出发,解决生态保险审计问题;
(1)保险业(就生态保险方面)要在市场发展除了要吸引一些公司参保,同时也要注意一些保险审计问题:A.根据生产中使用最多的危险化学物质的名单;B.根据数倍超出环境影响最高标准这一点;C.从污染风险与其对应的损失的计算值出发。从上面几点可以确定工业生产项目的危险性。所以笔者认为,进入环境的有害物质所具有的“造成损失”这一特征对于自然环境污染风险方法提出特定的要求。
(2)针对**省生态环境污染中,必须对肇事方和受害方进行人性化处理,在环境污染引发的财产保险当中,不表明单一污染源的贡献率,对损失进行资金上的补偿不仅仅是由不同的肇事方来保障,而且承保人也将有针对性地使用以前收缴的保险费。
(3)优惠政策;在降低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的同时,生态保险给参保双方创造了经济效益。因为事故发生概率加大将引起保险费率升高,投保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态安全水平。除此之外,因为没有事故发生,投保人会在经济上得到一系列的优惠——在续签保险合同时享受优惠条件;从承保人的预防措施基金中划拨更多的资金用于自然保护措施的实施;等等。同样,承保人在降低生态风险的过程中,制定出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包括对投保人的状况进行生态监督(审计)。承保方有责任花费一部分预防措施基金用于对投保人进行生态审计,改善环境监测工作,以及其它生态需要。
(4)生态保险的投保方既可以不是受害方,也可以不是污染源方。投保方可以是想保障生态安全的国家机构。如果是当地的环保部门,所以对于一些环保部门要着重从生态环境和保障居民利益出发,省政府对地方参加生态保险重视,鼓励公司或环保部门参保。
3、寻找投资方向,加大生态保险力度;
(1)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保险生态的重视,如果是国家关心的项目,很多型的公司就不用担心得不到赔偿。另一方面,因为在保险业中,中国人寿保险、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等等公司在全国是很有民的,当然在市场的竞争中,国家要通过市场干预对市场进行管理。规范市场公平竞争。
(2)众所周知,任何时间都非常需要找到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投资的新的资金来源渠道。找到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投资方向。笔者认为生态保险应该提供的刺激投资的生态经济学方法,使投资者转向从事自然保护设备的生产与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例如,同时市场手段(生态保险的承保方的利润由环境质量直接决定的,而环境质量——是由自然保护预防措施体系决定的)。实现这一目标的资金来源是保险单位筹建的生态的生态预防措施保险基金。所以保险公司除了要审查当地环境的质量还要对环保方面进行防御。
(3))拓宽投资渠道;股票一级市场远高于银行存款水平。因此,股票一级市场与可转债市场都是比较适合保险资金投资的渠道。随着保险公司投资技术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与人才储备的加强,可考虑允许保险资金以适宜比例进行股票二级市场投资,既扶持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积累投资经验。
4.健全制度;
(1)奖励机制;保险过程自身能够对未来最小化降低风险和社会费用的单位与个人进行奖励。因此,生态保险机制可以成为使环境损失大大降低的风险调节器与管理手段。这种直接的经济激励机制的应用可以作为对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调节的传统经济与法律手段的有益补充,也是真正能够使得污染者支付原则得到实施的经济手段。
(2)市场机制;建立严格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坚决淘汰经营不善、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公司,以激励其他从业主体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绩效,从而净化保险市场,防止行业性风险的整体爆发。其次,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使经营失败的保险公司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和单位成本退出市场,如增资扩股、发行债券、兼并收购等方式,避免对社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将相关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3)法律、协调机制;通过研究相关法律的理论及实务问题,促使各类保险法律关系主体正确适用法律,达到推动保险业务规范和发展的目的;同时,在研究和实践中,及时发现和总结法律适用中比较普遍的、争议较大的现象及新生的保险现象,通过与主管机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定司法解释或指导意见,从而实现保险法制的持续完善。针对近些年保险纠纷诉讼案大幅增加、保险公司败诉的报道屡见报端,在消费者中形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对此,建议通过保险行业协会建立保险纠纷案件协商调解机制,例如,在行业协会下设立保险纠纷案件调解委员会,设计一种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自愿、对保险人适当强制的案件听证制度。通过该制度,充分发挥民间调解作用,减少保险纠纷案件及其所产生的负面社会影响,从而为保险业发展创造更为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
三、我对生态保险机制;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给受害者一定的赔偿,**省把生态保险机制引入了市场当中。我是人保财险公司的一员,我深知,生态保险是继“绿色政策”调节手段后产生的又一“污染者支付”的生态经济调节手段,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时,如果说国有企业还计划实施一些自然保护措施,那么私有企业充其量只能说是遵守了自然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并在执行这些法律法规时往往会再打打折扣,生态要求被忽视。所以很多时候,对于环境带来的危害谁来买单???
针对**省今年来生态破环严重的角度出发,如果国家使用行政的手段处理一些企业,那么对规范市场又是一个难题,虽然,国家和省政府都非产重视**省生态问题,特别的针对三江源污染,国家不断的拨款建设,但是在国家宏观调节中,不可能只是针对某个地区,所以国家提出,“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总是希望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所以,在**省中,生态保险政策,省委要着重宣传,当然保险公司也要加大宣传力度。生态保险无论参保人是污染企业或国家结构,它都是维系中生态环保提出的一项生态协调政策,在市场与环境下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
(1)生态保险实现了市场规范化的发展,促进了企业和保险公司的健全发展,正好符合**省实现生态保险的目的。
(2)以环境事故污染责任保险的形式实施的生态保险将以保障生态安全、在以承保人和投保人双方受益为前提的条件下,对受害第三方的损失进行赔偿为己任。为第三方找到赔偿的对象,解决的社会矛盾和经济市场的冲突。
(3)生态保险是生态经济调节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对**省的生态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加快了市场规范化的步伐。
(4)生态保险的投保方既可以不是受害方,也可以不是污染源方。投保方可以是想保障生态安全的国家机构,例如,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它们的利益在给居民造成损失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框架内得到。所以,地方环保部门能进一步的关心居民的损失和关心生态的保护。带头保护**省生态环境。对政府机构树立好的形象。
由此可见,生态保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协调政策,是继“绿色政策“之后的又一生态经济管理策略,生态保险机制可以成为使环境损失大大降低的风险调节器与管理手段。这种直接的经济激励机制的应用可以作为对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调节的传统经济与法律手段的有益补充,也是真正能够使得污染者支付原则得到实施的经济手段。既保障力当地居民的合法利益,也减少了高风险的赔偿损失,如果是国家结构参保,还可以进一步保障当地环保部门的利益,针对**省工业带来的污染和生态恶化的情况来看,引入相互保险公司是**省保险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解决**省保险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足,促进和维护保险生态平衡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论我国保险生态的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编辑:studa0714
2.《绿色信贷困难重重生态保险渐次推行》作者:陈峰2008-02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