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结构范文

时间:2023-04-05 11:4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论证结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论证结构

篇1

关键词:桩基、结构、选型

中图分类号:O571文献标识码: A

一、基础选型及经济技术分析

1.1桩基选型方案的比较分析

(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

PHC管桩属于挤土桩的一种,由于采用工厂预制加工,桩身质量

较稳定,目前在工程中大量运用。选用PHC管桩需注意以下技术要点:①应考虑沉桩挤土效应对邻近桩、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等产生的不利影响;②应考虑沉桩方式(锤击或静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③PHC管桩用于抗拔桩、锚桩或主要承受水平荷载时,应验算桩身和接头强度后选用;④当管桩用于摩擦型桩时,桩的长径比不宜大于100,用于端承型桩时,桩的长径比不宜大于80。

(2)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也属于挤土桩的一种,由于采用工厂预制加工,桩身质量比较稳定,目前在工程中大量运用,但经济性略不如PHC管桩。选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需注意以下技术要点:①应考虑沉桩挤土效应对邻近桩、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等产生的不利影响;②应考虑沉桩方式(锤击或静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③桩身穿过一定厚度的硬土层时,硬土层越厚沉桩越困难,锤击应力或压桩力越高;④作为抗拔桩使用时,设计人员应根据抗裂要求计算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纵向钢筋配筋量;⑤对于锤击桩,摩擦桩的长径比不宜大于120,端承桩或摩擦桩需穿越一定厚度的硬土层时,其长径比不宜大于100。

(3)钻孔灌注桩

当场地周围环境保护要求较高,估计采用预制桩难以控制沉桩挤土影响时,可采用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属于非挤土桩,目前在上海地区的工程中大量运用,施工工艺比较成熟。选用钻孔灌注桩需注意以下技术要点:①由于采用泥浆护壁的成孔方式,现场需要设置运送泥浆的送浆和回淤的沟和井,一般施工现场卫生条件较差;②设计桩径宜大于550mm,设计桩径即钻头直径,且实际灌注高度应高出设计桩顶标高5%的桩长,且不小于2m;③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必须试成孔,以便检验地质资料、检验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是否适宜;④钻孔灌注桩作为摩擦桩的长径比不宜大于120,作为端承桩其长径比不宜大于100。

1.2推荐桩基选型方案

抗压桩经济性比较一览

抗压桩桩型 规格

(mm) 桩长

(m) 桩顶绝对标高

(m) 单桩竖向承载力

设计值(KN)

钻孔灌注桩 Ф650 44.0 ―6.200 3250

预制砼方桩 400x400 37.0 ―6.200 2700

PHC管桩 Ф500 37.0 ―6.200 2500

PHC管桩 Ф600 37.0 ―6.200 3400

抗压桩桩型 单价

(元/m) 桩长

(m) 单根桩综合总价

(元) 每1000KN承载力

单位价格(元)

Ф650

钻孔灌注桩 332 44.0 14608 4494

400x400

预制砼方桩 208 37.0 7696 2850

Ф500

PHC管桩 154 37.0 5698 2279

Ф600

PHC管桩 181 37.0 6697 1969

抗拔桩经济性比较一览

抗拔桩桩型 规格

(mm) 桩长

(m) 桩顶绝对标高

(m) 单桩竖向承载力

设计值(KN)

预制砼方桩 250x250 12.0 ―5.700 285

预制砼方桩 300x300 24.0 ―5.700 580

预制砼方桩 350x350 24.0 ―5.700 680

PHC管桩 Ф300 12.0 ―5.700 285

PHC管桩 Ф400 24.0 ―5.700 570

PHC管桩 Ф500 26.0 ―5.700 750

抗拔桩桩型 单价

(元/m) 桩长

(m) 单根桩综合总价

(元) 每1000KN承载力

单位价格(元)

250x250

预制砼方桩 82 12.0 984 3452

300x300

预制砼方桩 117 24.0 2808 4841

350x350

预制砼方桩 159 24.0 3816 5611

Ф300

PHC管桩 80 12.0 960 3368

Ф400

PHC管桩 109 24.0 2616 4589

Ф500

PHC管桩 154 26.0 4004 5338

从每1000KN承载力的单位价格的比较可见,PHC管桩为预制混凝土方桩的80%左右,为钻孔灌注桩的50%左右,结合本工程的地质状况并考虑施工工期的因素,我们认为承压桩应首先考虑采用PHC管桩。本工程最终选择 Φ500和Φ600PHC管桩作为承压工程桩,桩长37m,持力层为第⑤2-2层(粉砂夹粉质粘土层)。

由于PHC管桩用于抗拔桩时,其单桩价格和制作周期有着明显优势,但桩头接桩构造比较复杂,一般选用抗拔桩时宜优先考虑预制方桩,如选用350×350或300×300的两节桩。但考虑到本工程施工工期紧、造价控制严的特点,经综合比较后采用Φ500PHC两节管桩(上节AB型13m,下节A型13m)作为抗拔桩,持力层为第⑤2-1层(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为确保上下节桩的接桩质量,拟对接桩接头进行特殊处理,详见下图。

根据拟建场地的详细地质勘探报告及周围环境的情况,确定采用静压沉桩方式施工。同时要求沉桩施工必须合理安排打桩顺序,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挤土效应不对邻近建筑物及管道等产生不良影响。

1.3地下室底板结构选型

对地下室底板的结构平面布置方案,设计中比较分析了两种方案:

(1)、3mx3m均匀布置抗拔桩+柱下独立承台;

(2)、集中布置抗拔桩+柱下独立承台+基础梁;

两种方案布置详见下图:

经比较,采用方案(1)的综合经济性明显优于方案(2),总造价可节省20%左右,且桩基制作及沉桩工期大大缩短,故本工程最终拟采用方案(1)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

二、地下室顶板结构选型分析

地下室顶板柱网尺寸为18x18m,且活荷载较大达20KN/m2,为了选取最优结构方案,设计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型钢混凝土结构两种结构形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具体内容如下:

2.1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形式

2.2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形式:

经分析比较,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造价上比型钢混凝土结构节省费用约600万。所以,尽管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延性好、可避免柱上开孔穿透等优点,但存在用钢量大,施工比较复杂,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无论是经济性还是抗裂性、施工方便性都要优于型钢混凝土结构,因此顶板最终采用双向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三、二层楼面结构选型分析

东侧展厅为两层钢框架-支撑结构,局部有夹层。主要柱网尺寸分9mx9m和18mx18m两种。楼面结构的选型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1)结构合理;(2)建筑形式美观;(3)满足设备管线穿行需求。

柱网尺寸为9mx9m部分,框架梁和次梁采用焊接H形截面,上铺150mm厚钢筋桁架现浇混凝土楼面,不考虑次梁与楼板的组合作用。

四号展厅柱网尺寸为18mx18m,二层楼面荷载达12KN/m2,框架梁拟采用变截面楔形箱形梁(梁高1700mm~1250mm);次梁采用双向井字组合梁(梁高800mm),上铺150mm厚钢筋桁架现浇混凝土楼面,考虑次梁与楼板的组合作用。

四号展厅柱网尺寸为18mx18m,二层楼面展厅的恒荷载为6KN/m2(包括楼板、管线、面层等自重),活荷载为12 KN/m2。

3.1四号展厅二层楼面框架梁形式比较

(1)框架梁采用空腹桁架

设备管线从桁架腹杆间穿越。桁架上弦与楼面次梁连接,保证上弦平面外稳定。桁架下弦靠支座节间为受压杆,布置下弦支撑减小压杆平面外计算长度。

桁架方案a:

跨中取消斜腹杆,便于穿风管,其余管线从腹杆间穿越。

(桁架右侧数值分别代表强度、绕弱轴稳定和绕强轴稳定应力比)

桁架方案b:

风管从桁架跨中下穿过,其余管线从腹杆间穿越。

方案比较:

方案比较 桁架方案a 桁架方案b

结构高度(mm) 2650 1350~3250

跨中挠度(mm) 20.8 18.4

应力比 如图 约0.85

每榀理论用钢量(t) 9.33 10.84

每平方米用钢量(kg) 57.6 66.9

18mx18m柱网楼面处采用空腹桁架的方案用钢省,便于设备管线穿越。但桁架杆件较多,外形不够简洁,与建筑整体风格不协调。桁架方案建筑不认可,考虑采用实腹箱梁方案。

(2)框架梁采用实腹箱梁

考虑建筑对于四号展厅二层楼面框架梁外形的要求,将空腹桁架方案改为实腹箱形梁方案,以下对几种箱形梁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直径小于300mm设备管线从箱梁腹板穿越,腹板局部开洞;风管从梁下穿越,且保证建筑净空要求。

箱梁方案a:

考虑到应力比主要由梁端控制,为了充分发挥材料性能,对方案a进行改进,得到以下两种方案。

箱梁方案b:

方案b采用楔形变截面箱梁,梁高由1700mm变为1250mm,可以充分发挥材料性能。考虑到风管从梁跨中下穿过,梁跨中高度比根部小,增加了建筑净空。

方案比较:

方案比较 方案a 方案b

结构高度(mm) 1700 19.96

跨中挠度(mm) 14.83 18.4

应力比 如图 如图

每榀理论用钢量(t) 14.80 13.24

每平方米用钢量(mm) 91.36 81.71

综合考虑,采用方案b-楔形变截面箱梁。

3.2次梁形式比较

建筑标准展位尺寸为3mx3m,为与设备管线留洞位置统一模数,楼面次梁采用3mx3m双向布置。次梁与次梁节点为刚接,次梁与主梁节点为铰接,次梁挠度按1/300控制,以下对几种次梁布置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1)方案a

双向井字次梁JGL1采用H800x250(350)x14x16(30),考虑其与楼板组合作用;

双向井字次梁JGL2采用H800x250(350)x14x16(25),考虑其与楼板组合作用。

(2)方案b

双向井字次梁JGL1采用H650x250(350)x12x16(30),考虑其与楼板组合作用;

双向井字次梁JGL2采用H650x250(350)x12x16(25),考虑其与楼板组合作用。

对JGL施加预应力,预应力筋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为,对每根JGL施加,钢绞线张拉至,预应力产生的反拱部分抵消施工阶段的变形。

(3)方案c

双向井字次梁JGL1采用H900x350x16x30,不考虑其与楼板组合作用;

双向井字次梁JGL2采用H900x350x16x25,不考虑其与楼板组合作用。

(4)方案比较

方案 方案a 方案b 方案c

结构高度(mm) 800 650 900

应力比 0.71 0.88 0.86

施工阶段挠度(mm) 27.5 43.5-22(反拱)=21.5

使用阶段挠度(mm) 31.4 37.8

总挠度(mm) 58.9(1/306) 59.3(1/303) 58.3(1/308)

每平方米用钢量(kg) 102.8 105.4 139.5

从上表可以看出,方案a用钢梁省,梁高较小,不需施加预应力,方便施工,可采用。

3.3四号展厅二层楼面活载不利分布的影响

四号展厅二层楼面的恒荷载为6KN/m2(包括楼板、管线、面层等自重),活荷载为12 KN/m2,竖向荷载组合下活荷载所占比例较高,活荷载分布形式对梁的内力(包括梁正、负弯距和剪力)有较大影响,需要考虑楼面活荷载不利分布。

(1)模型概况

根据整体计算结果,四号展厅二层楼面框架梁的应力比由竖向荷载组合(1.2恒载+1.4活载)控制,取5x5跨局部模型分析活载不利分布的影响。

局部模型

工况一:活荷载满跨布置工况二:活荷载半跨布置

工况三:活荷载隔跨布置(1) 工况四:活荷载隔跨布置(2)

工况五:活荷载隔跨布置(3) 工况六:活荷载棋盘形布置(1)

工况七:活荷载棋盘形布置(2)

(2)框架梁内力比较

分别取一根典型的边跨框架梁(L1)和中跨框架梁(L2)进行分析,如模型图所示,得到是否考虑活载不利分布框架梁内力。可以看出,活载不利分布对框架梁的弯矩影响不可忽略,尤其是跨中正弯矩变化最显著,增大达43.2%;梁端弯矩增大约10%~20%;考虑活载不利分布对梁端剪力有所增加,本工程最大达13.8%;考虑活载不利分布的梁跨中出现负弯矩区域变长的现象。楼面结构设计已考虑活载不利分布的影响。

框架梁位置 中跨框架梁L1 边跨框架梁L2

框架梁内力 梁端弯矩(KN・m) 跨中弯矩

(KN・m) 梁端剪力

(KN) 梁端弯矩

(KN・m) 跨中弯矩

(KN・m) 梁端剪力

(KN)

考虑活载不利分布 10729 5079 2643 11752 5912 2830

满布布置 9001 3548 2323 10791 5013 2671

比值(考虑/不考虑) 1.192 1.432 1.138 1.089 1.179 1.060

四、屋盖体系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分析

4.1西展厅屋盖结构体系选型

根据主题馆屋面建筑造型、结构跨度以及下部结构可以提供的支承条件,对3种可行的屋面结构方案(图4.1):双向预应力桁架方案、巨型折板框架方案、单向预应力桁架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

a)双向预应力桁架方案

沿屋面南北向间隔18m布置一道预应力桁架,由于建筑造型的限制,沿东西向仅能在跨中布置一道预应力桁架,下部拉索沿球面双向布置,进而形成了双向预应力桁架方案。

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结构竖向刚度增加不明显,并且双向拉索交叉节点构造复杂,拉索张拉难度高;沿球面布置的双向拉索建筑视觉效果差。

b)巨型框架方案

与屋面建筑机理对应,沿东西向布置巨型框架,其中桁架梁梁断面高8m,格构柱断面结合西侧展厅两侧辅助用房取9m,其腹杆采用交叉斜杆式布置方式,以有效传递水平剪力。

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竖向刚度好,结构效率高,但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柱脚将产生2000KN的水平力,给基础设计带来了难度,更为不利的是,格构柱的交叉腹杆对建筑辅助用房使用功能有较大影响,结构布置与建筑功能冲突较多。

c)单向预应力桁架方案

该方案沿屋面南北向中间间隔18m布置一道预应力桁架。预应力桁架结构高11.5m,失跨比为1/11,上部刚性子结构断面为正三角形立体桁架,高3m、宽3m,下部距预应力桁架两端45m处各设置了两对独特V撑杆,撑杆高8.5,每对撑杆上端连接于立体桁架下弦,下端通过索夹与间距1.5m的两根平行拉索相连,为了确保索撑体系的平面外稳定性,每对撑杆的下端通过横撑联结在一起。与传统的张弦体系多道撑杆均匀布置相比,本设计两道撑杆近跨中布置,这样由拉索张拉而引起撑杆上顶作用将更为明显,从而对上弦桁架产生更为明显卸载作用,拉索的预应力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拉索施加适当的预应力,可以大大提高结构的承载性能。

从屋盖与下部结构的相互作用角度看,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该屋盖体系为一自平衡体系,可以释放屋盖结构对下部结构的推力。本工程采用单向预应力桁架方案。

方案一:双向预应力桁架方案

方案二:巨型框架方案

方案三:单向预应力桁架方案

图4.1西侧展厅屋面结构方案

4.2中厅及东侧展厅屋面结构体系

中庭及东部展厅自西向东结构的支承跨度依次为54m、45m、45m,从屋面形态特点、结构效率以及东、西侧屋面结构的延续性等方面考虑,将西侧展厅预应力桁架的刚性上弦即3m高的正三角形立体桁架向东侧屋面延伸连续布置,从而形成长度为270m的四跨连续桁架梁(图4.2)。

图4-2屋面结构东西向剖面图

4.3屋盖结构支座构造

屋盖结构通过抗震球铰支座支承在下部钢结构柱柱顶,由西向东屋面桁架分别支承于1/1轴、9轴、15轴、20轴和25轴柱的柱顶(图4.2)。其中9轴和15轴柱顶支座为固定球铰支座,1/1轴、20轴和25轴柱顶采用施工过程中滑动(图4.3),待屋面维护结构和幕墙结构安装完成后再进行固定,使支座的工作模式变为固定铰支座,这样以释放施工过程中温度作用效应以及竖向重力荷载作用下屋盖结构对下部框架结构产生的水力。

图4.3

4.4屋面檩条及支撑体系(图4.4)

在相邻的两榀预应力桁架之间,布置间距为3m的H型钢檩条作为屋面维护结构的支承结构,檩条一端连接于桁架上弦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桁架的下弦节点。在檩条结构层内满堂布置约18m×18m的刚叉支撑,以增加屋面结构平面内的刚度,防止屋面桁架发生平面外失稳,并起到协调整个下部结构变形、减小结构的扭转变形、侧向位移的作用。此外,该屋面支撑体系将承担南北立面幕墙抗风柱传来的水平力,并向下部抗侧力体系传递。

图4.4 檩条支承体系布置轴侧图

4.5屋檐(挑檐)结构体系(图4.5)

建筑A,W轴的外侧南北挑檐外挑约18.9m,结构的悬挑跨度较大,而屋盖的主结构桁架是沿东西向布置,即与屋檐悬挑方向垂直,这样屋面挑檐部分无法利用主结构进行悬挑。如果将悬挑部分结构内伸又会带来屋面内部主结构变形不协调的问题。结合建筑的立面设计,在南北立面离A、W轴16.2米处设置两排立柱作为挑檐悬挑端的支承结构,立柱采用人字形形式,立柱沿东西向间距为36m。与立柱的设置相对应,沿东西向每隔36m设置一道悬挑桁架,桁架内端支承在A、W轴的框架柱上,悬挑端支承在人字柱上。同时沿东西向,在人字形柱柱头以及悬挑桁架内跨中部设置两榀连续桁架作为挑檐檩条的支承结构。这样檩条可以设置两跨连续梁。檩条内端支承在封边桁架节点上,中部和外端支承在连续桁架上。

图4.5 挑檐结构体系

4.6大跨度钢结构施工过程模拟分析

西侧展厅屋盖为大跨度预应力桁架结构,其单榀结构的张拉成形有一定难度,下弦拉索必须施加一定的预应力才能使单榀结构成为一个刚性的整体,这一应力水平的确定综合考虑了:(1)结构不因张拉产生过大的反拱;(2)在风吸力作用下,拉索仍有一定拉力,从而不至松弛。

而预应力的导入,与施工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参考了类似项目的施工、安装方案,并综合考虑了本结构的跨度、单榀重量,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预应力桁架的施工可分下述几个典型阶段:

(2)在胎架上进行单榀桁架的分段拼装;

(3)张拉拉索,导入预应力,使桁架反拱、脱架,并张拉至初始预拉力;

(4)桁架吊装就位,并安装屋面檩条及支撑系统

对上述典型施工阶段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进行了分析,尤其施工张拉阶段,结构不具备檩条和支撑系统所提供的侧向支撑作用,其稳定性问题较为突出,为此利用ANSYS对结构施工张拉过程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图4.6结构张拉分析模型

张拉分析结果见下表:

预应力桁架 跨中挠度

(mm) 主动索轴力(KN) 被动索轴力

(KN)

预应力态 1.0自重+1.0预应力 44 1421(175Mpa) 1386

(171Mpa)

篇2

关键词:资本结构;理论;公司;融资

不同资金来源的组合配置产生不同的资本结构,并导致不同的资金成本、利益冲突及财务风险.进而影响到公司的市场价值。如何通过融资行为使负债和股东权益保持合理比例,形成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不但是长期以来金融理论研究的焦点,而且也是企业追求的目标。

一、现代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融资偏好

资本结构理论就是研究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最优资本结构的问题。最早提出该理论的美国经济学家戴维·杜兰德(DavidDurand).他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按照净利法、营业净利法和传统法建立的。1958年,莫迪格莱尼(F.Modigliani)和米勒(M.Miller)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指出在市场完全的前提下,当公司税和个人税不存在时,资本结构和公司价值无关。后人在此基础上,纷纷放宽MM定理中过于简化的理论假设,尝试从所得税、破产成本、理论、信息不对称、控制权等不同的理论基础来研究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了不同的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的理论表明:(1)在负债比例不超过一定点时,负债企业由于能够获得所得税抵减利益和杠杆利益,从而比无负债或低负债企业有着更高的股东收益。因此,在公司经营状况较好时,应多举债以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提高每股收益。(2)发行股票及可转换证券。因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会造成股价更大跌幅:①每股收益的摊薄效应。股票和可转换证券的发行增加了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数量。所以公告的每股收益下降,并对股价造成了不利影响。②财务杠杆利益的减少。由于债务利息在计算税收时可以抵免,而普通股股息不能,增发普通股降低了杠杆率,从而企业获得的杠杆利益减少。③信号传递及不对称信息。企业公开发行股票筹资,表达了公司价值被高估的信息。可见,从市场表现来看,普通股也是后续融资最差的选择,西方公司一般将其排在可选融资方式次序的最后。从而企业筹资的顺序为:先是内部集资,然后是发行债券,最后才是发行股票。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政策的现实选择

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化融资体制导致了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问题,而过度负债的不合理增加了国企还款付息压力和出现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越来越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障碍,因此成为许多国企改制上市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最根本的政策动因。

根据2000、200l、2002和2003年这四年的财务报告,计算出上市公司历年的资产负债率,并和全国工业生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进行比较。从下表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历年均低于全国企业平均水平,2003年底,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50.11%;相比之下,全国企业平均的资产负债率为59.05%。

另外,2000年时,有人曾对1000多家上市公司和5000家非上市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做过对比,发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于40%的占总数的五成以上,50%一70%之间的占四成多,而只有极少数的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70%。与之相对应的是。国有非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65%,其中有四成以上高于80%,也可以得出上市公司负债比率总体来说偏低的结论。资产负债率偏低说明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多来自股权融资。下面再看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所采取的具体方式。企业经过改制并上市后,将享有留存收益、配股、增发新股、发行公司债券和银行信贷等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从现有融资环境来看,上市公司长期资金来源有利润留存、长期负债以及股权融资三种渠道,其中前者属于内部融资,后两者为外部融资。

从上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内部筹资比例甚少,而外部筹资的比重占绝对优势。其中。股权融资在外部筹资中的比重又占较大的分额。如在2000—2002年的各个年份中.配股融资或增发融资额占最大比重.长期负债融资占长期资金来源的比重一直都比较低,但在2003年,由于证券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监管,并且再融资受到投资者的普通厌恶,股权再融资在长期资金来源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趋势,长期负债占长期资金来源的比重达到历年中的最高。

由此可见.从上市公司长期资金来源的构成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比较偏向于将股权融资作为其长期资金主要资金来源。上述事实与资本结构理论要先依赖内部资金,其次是负债,最后才是发行新股的融资顺序行为有着截然的不同。

通过上表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行为倾向上采取普通股筹资方式,且在普通股筹资上又存在较显著的“配股偏好”现象,配股和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主要方式,合计融资额占累计融资额的88%。虽然近年来可转换债券融资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由于过低的转股价格以及转股条件的可修正性,可转换债券在我国演变成了“必转换债券”,使其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股权融资,从而导致资产负债率逐年降低。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国上市公司争相采取普通股这种高成本的融资方式?而在股权融资方式的具体选择上又如此一致地选择配股方式呢?

三、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选择的原因分析

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受到资金成本、公司控制和融资工具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至今,我国已七次大幅度降低了存贷款利率,目前一年期贷款利率仅为5.31%。另一方面,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申请配股的前提条件是“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但任何一年均不得低于6%"。因此,对于符合配股条件的上市公司而言,理论上应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增加债务融资的比重,但为何现实中上市公司的行为却与此相反,资产负债比率不升反降,偏好使用外部配股融资,这也是在现有市场环境与制度框架下所作出的理性选择。

1.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公司融资行为的最根本决定因素。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股票市场仅仅只有十年的历史,市场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二级市场股价大部分时间处于高估的状态,并且非流通股的大量存在,使得证券市场市盈率和股价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与之相比的公司派息水平则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投资者并不指望通过获取公司的派息来得到投资回报,而是希望在市场的短期投机行为中获得资本利得。这样即投资者也偏好以股本扩张进行分配的公司。可见,与债务融资必须还本付息的“硬约束”相比,配股融资具有“软约束”的特点,其资金成本并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因此,上市公司管理层自然将股权融资作为一种长期的无需还本付息的低成本资金来源。这是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根本原因。

2.公司治理结构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国家股一股独大.控制了股权的绝大部分,并且不能在市场上自由流通转让,因而削弱了证券市场敌意购并和权争夺对管理者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所有权主体的暂时缺位。上市公司在实践中形成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因此,股权融资并不能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构成强有力的治理约束。与之相反,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筹资时,对投资项目的审查较严格,对资金投向的约束具有较强的刚性,从而构成对企业行为经常性和制度性的约束。在这些情况下,上市公司管理层显然愿意通过配股,而不是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

3.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失衡

广义或完整的资本市场体系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如果资本市场上具有多样化的融资工具,那么企业可通过多种融资方式来优化资本结构。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存在着结构失衡现象。一方面,在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迅速发展和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且企业债券发行市场的计划管理色彩过浓,发行规模过小,导致企业缺乏发行债券的动力和积极性,也使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功能尚未完善,而长期贷款的风险又较大,使得金融机构并不偏好长期贷款。这两个因素导致债权融资的渠道不畅.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只有选择配股的方式进行融资活动,从而影响其融资能力的发挥和资本结构的优化。

4.股权融资易选择配股筹资方式

简单地说。由于新股增发比配股审批困难,配股自然也就成为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方式。其次,配股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不仅筹资费用低。而且筹资风险也很低。因为配股是向现有股东按持股的一定比例出售股份,而且配股价一般低于股票市场价格。

目前我国国有及法人股股东一般采用实物资产或者实物加现金认购配股,或者放弃配股权,而中小投资者则以现金认购。在配股后,公司股票价格会落到除权除息价位上.如果公司业绩很好,其股票配股后的价格会走出填权行情,并达到配股前的价格水平。然而对一些业绩平平或较差的上市公司来说.则股价走不出填权。中小股东若放弃配股权,则会导致股权价值损失。因而一般会选择认购配股。这是上市公司选择配股方式融资的直接原因。再者,就现实来看,我国目前处于转轨阶段,证券市场机制不健全,投资者投票的功能并没有发挥,上市公司并不担心采用股票再融资引发市场股价的下跌。

四、影响与建议

篇3

1.1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产业是具有相同特征的企业的集合,产业结构调整归根结底是不同种类企业的市场进出问题。通过资本市场,使有效益有竞争力、市场成长性好的企业得到资本而成长壮大,使没有效益成长性差的企业无法得到资本支持而受到抑制或者被淘汰,这种市场作用最终将带来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因为投资者以自利为前提的投资活动必然会刺激市场资源向位于优势产业中的企业倾斜。

1.2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但是,技术的创新与商业化是一项不确定性极强、商业风险极大的活动,创新型企业又普遍规模小、发展前景不确定、缺乏信用积累和担保资产,很难从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中筹措到大量资金。在此,惟有资本市场才能与创新活动结成互动关系。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发展到今天,任何人都已经无法漠视其对创新活动和风险投资活动的巨大刺激作用了。

1.3资本市场对企业重组的作用。经济结构调整必然会带来大规模的企业资产重组。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速度加快,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企业结构整合正在深入进行。各种并购事件屡屡发生,而且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为历史罕见。而无论是同类企业之间为了追求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而进行的联合,还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经营内容不同的企业之间为了追求多样化、规模化而进行的收购或重组,大多都是通过公募或私募资本市场进行的。

1.4资本市场对金融结构调整的作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亚洲许多国家的金融体制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为了走出危机,重新踏上正常运行的轨道,各国纷纷着手改革存在严重缺陷的金融体制,推进金融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通常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加速不良资产的处理。具体做法包括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出售不良资产;对金融机构注入公共资金以补充坏账准备金;设立处置不良债权的专门公司,负责对外出售不良债权等等。二是对金融机构进行治理整顿。政府不再为金融机构“保驾护航”,对严重经营不善、存在巨大风险的金融机构,或令其关闭进行清算、或促使其被经营好的金融机构兼并、或出售给外资金融机构。对于一些资本充足率达不到要求、潜在风险较大的金融机构,则按照早期整顿方针,促使其进行资产重组。显然,上述调整措施均需以资本市场为依托展开。例如政府为化解银行巨额不良债权所注入的公共资金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发行国债来筹集,对外出售不良资产和进行银行重组,就更需要资本市场为之提供运作场所和工具。

2对现有资本市场情况分析

2.1资本市场结构严重畸形,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近10年来,由于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以及受到中国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限制,在市场体系的建设方面出现了将资本市场股市化的倾向。表现在行动上,就是重视证券市场发展、轻视非证券化资本市场发展;重视股票市场发展、轻视和限制债券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重视交易所场内交易发展、禁止场外交易市场发展,造成资本市场结构出现严重畸形。从二级市场情况来看债市与股市的差距就更为悬殊,上市企业债券交易额仅为国债和股票交易额的千分之一左右。再如产权市场,目前非证券化的产权交易市场不仅规模很小,而且运作很不规范。至于其它类型的资本市场如长期票据市场、长期信贷市场就更加微不足道了。这种畸形市场结构的不良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得资本市场难以扩大。由于受到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限制,交易所的容量不可能无限扩张。世界最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不过2600多家,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则不足2000家。如果将资本市场缩小化为股票交易所,则大量企业将被排斥于资本市场之外。二是扭曲市场运行机制。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一个最重要前提就是使所有企业面对均等的融资机会,否则市场择优配置资源的机制就无从实现。在融资渠道受限、大量企业一窝蜂地涌入股票交易所来争夺很少融资机会的情况下,管理当局只能通过管制来决定让谁上市。由此,行政干预和黑箱操作问题就不可能根治。

2.2资本市场规模太小,无力满足大规模资产重组带来的交易需求。尽管90年代以后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市价总值和股票筹资额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58.6%和22.7%,但股票市场的总规模仍然偏小。另一方面,由于其它类型资本市场发展缓慢或基本没有发育,因此资本市场的总体规模根本不能满足企业融资和资产重组的需求。

2.3市场投机性过强,难以有效配置资源。中国股票市场建立以来,关联交易严重、大机构操纵市场、恶性炒作等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导致市场波动性过大,投机性过强。无论是个人散户还是机构大户,往往抱着“赌一把”的心理进行短线投机活动。上市公司的价格与价值发生严重背离,相当多的股票价格不再以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准,以股价和股票现价总值为标准评估企业经营状况的国际通行做法完全行不通。甚至出现了劣质企业股价高于绩优股、ST股票受到大力追捧的不正常现象。显然,这样的市场不仅无法吸引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者进入,而且也很难发挥引导资金流向、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2.4上市公司质量低下,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上市公司的质量既是保障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条件。但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上市公司质量低下、经营业绩整体下滑的问题。据有关专家分析,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呈逐年递减趋势,而且递减的速度之快超出了人们意料。可以说,上市公司的总体财务指标基本上是靠新上市企业维持的。中国股市的上述现象,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不彻底,未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未能建立经营者的市场选拔机制以及市场“有进无退”、“有生无死”等问题的综合表现。在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感受不到来自股东的压力和市场真正威胁的情况下,我们是不能期望仅靠经营者个人的觉悟来搞好企业的。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证券交易所是信息量最大、交易活动最为透明、监管最为严格的一种资本市场形态。如果在这样的市场中上市企业质量都不能得到保证的话,投资者又如何能够对资本市场持有信心呢?市场又如何来引导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优胜劣汰呢?让劣质企业支配稀缺的资金,本身就是对资本市场机制最大的扭曲。

3对完善资本市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3.1调整发展资本市场的战略,修正现有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中国资本市场自诞生以来就负有为国有企业解困的使命,这种状况不仅造成资本市场发展目标的多元化和发展方向不清,而且也带来了政策取向的矛盾性,诸如股市畸强债市畸弱;股票、债券发行上市标准明显倾斜;上市股票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背离;场外交易时而被默认时而被取缔等,都是这种矛盾性的反映。为了保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其发展目标和核心功能作出准确定位,否则资本市场的混乱就是不可避免的。其实就本质意义来说,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全社会的资金配置效率,促使资金向最有效率、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流动。正是据此功能,资本市场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市场组织和市场结构、市场运行规则以及监管体制,都应以培育规范的、无歧视性的、高度竞争和高效率的市场为目标。如果为了实现政府的某些特殊要求而人为地限制资本市场的范围和市场主体,则必然会破坏资本市场的内在运行规律。

3.2积极进行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资本市场的结构失衡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结构性失衡不仅抑制了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功能,而且扭曲了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降低了资本市场的效率。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畸形表现在市场主体结构、市场组织结构、交易商品结构等多个方面,为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继续培育股票主体市场的同时,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长期商业票据市场,发展和规范私募资本市场交易活动,努力建立起多主体、多层次、多种形态、拥有丰富交易商品的资本大市场。

3.3进一步改善政府行为,强化有效监管。资本市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度造成的。例如在股票上市和企业债券发行的审批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所有制歧视,同时透明度不够,随意性较强。尽管近来证监会对监管方式、监管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但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再如在产权市场上,政府往往用行政力量进行“拉郎配”式的资产重组,既不能救活困难企业,还给优质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此外,由于政府动辄干预市场,股票市场被称为“政策市场”,破坏了投资者的信心。鉴于证券市场的功能和效率是依靠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来保证的,为了真正使社会资金按照市场规则配置,就必须保证不同的市场主体能够享受同等待遇,市场真实信息能够顺畅流动,违法违规行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制裁。为此,需要政府从自身入手,调整和修正管理市场方面的一些不当做法,集中力量强化对市场秩序的监管。

3.4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改制,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避免中国股市陷入困境的根本出路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为此,一方面要保证今后的新上市企业都是真正优秀的企业;另一方面要实现彻底的股份制改造,使企业真正面对市场,在市场的压力下实现优胜劣汰。

篇4

【摘要题】他山之石

【英文摘要】From1990sof20century,thereexistgreatdifferencesbetweenJapanandother

easternAsiacountriesintheeconomicgrowth.FoursmalldragonsandASEANcountries

getridoftheimpactoffinancialcrisisquickly.Chinakeepthehighlevelofeconomic

growthbeginfromthetakingofreformandopenpolicy.Underthesebackgrounds,J

apaneseofficialreportsdeclaredthattheflyinggeesemodelineasternAsiawasover.

Isthedeclarationshowthefinishingofflyinggeesemodel?AftercomparingthemainexportcommoditiesamongJapanandothereasternAsia

countriesandthebiggapineconomyandscienceandtechnologyexistbetween

JapanandChina.Wemakeaconclusionthatflyingmodelwillstillplayrolesin

thefuture.However,thefutureofthemodeldependsontheeconomicprosperand

the

adjustmentsofJapan''''s

foreigntradestructure.

【关键词】日本/贸易结构/雁行模式

Japan/foreigntradestructure/flyingmodel

【正文】

中图分类号:F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91(2003)02-0119-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和中国以及部分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自1991年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长的停滞期,大部分年份的经济增长率为负值,经济结构调整步履艰难,通货紧缩未见好转,失业率屡创新高。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较快地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摆脱出来,经济发展态势依然良好。中国则保持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高增长态势,年经济增长率均在7%以上,经济结构稳步调整。在此情况下,2001年5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在该年度《通商白皮书》中明确指出,以日本为领头雁的东亚经济“雁行形态发展”时代业已结束,代之而起的是“以东亚为舞台的大竞争时代”。那么,日本官方的这一表态是否表明东亚经济增长的雁行模式真的终结了呢?对于处在这一争论漩涡中的中国来说,如何回答这一问题对于今后外贸政策和引资政策的改革意义重大。本文认为,东亚雁行模式的现状与前景都与日本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雁行模式对现时的式微是近20年来日本对外贸易结构调整滞缓的结果,而雁行模式的前景则取决于日本能否加快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

一、惧怕产业空心化:日本对外贸易和投资结构调整缓慢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元升值时日本国内曾掀起过一次是否向国外转移制造业的争论,结果,由于担心日本企业向中国转移生产会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日本选择了保守的做法,结果延误了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由于国内投资仍然偏重于制造业而对高新技术的投资不足,使日本在保持现有优势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而且在发展高新技术上缺乏重点,在信息产业的竞争中败给了美国。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则自动切断了与雁阵之间的链条,使雁行模式成了无源之水。日本本身也并没有从其保守行为中得到多大的好处,经济陷入了长期停滞,贸易和投资结构调整滞缓而导致的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滞缓是经济停滞的重要原因。在日本之前的美国也同样面临过产业空心化问题,美国也曾有学者抱怨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在于产业空心化,但90年代美国信息产业的异军突起说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企业投资没有集中到新产业和新产品上,比较优势也不会转移到新产业上。

二、日本外贸结构调整缓慢:雁行模式衰落的根本原因

雁行模式理论是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于1932年首次提出的。通过对日本棉纺织业发展轨迹的研究,赤松要认为日本从19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开始,棉纺织业从大量进口到国内生产到大量出口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依存关系,用图形表示如三只飞翔的大雁,故命名为“雁行模式”。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解释20世纪后半期东亚地区各国经济顺次起飞的态势,即日本——“四小龙”——东盟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依次实现经济追赶的区域分工和贸易模式。领头雁日本依次把本国处于成熟期的产业如纺织、钢铁、化工、机械、造船、家电等产业通过贸易、技术转让和投资依次传递给“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使这些地区的上述产业迅速成长和发展并形成了大量出口的能力。雁行模式对东亚地区的经济起飞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然而,80年代后半期开始,由于惧怕产业空心化,日本对外贸易和投资结构的调整大大放慢了,日本不愿意再充当雁首是现时雁行模式作用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从80年代末期到整个90年代,日本对外贸易和投资的首要伙伴是北美,其次是欧洲地区,亚洲居后。一方面,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有严格的限制且美国进行了监督,日本对东亚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结构甚至不及欧美国家;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赶超的经验使日本深知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由于视中国为潜在竞争对手,日本有关部门将高新尖技术当作不传之秘,在审批投资项目时总是以技术水平领先20年为标准来拉开日本和中国之间的技术差距。在整个90年代,亚洲吸收的日本投资仅占该时期日本对外投资的19%。其中,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于1995年以44.8亿美元到达顶点后开始下滑,1999年减少到只有7.5亿美元,对中国直接投资在其海外直接投资中所占份额从8.7%减少到1.1%。分产业来看,日本转移到亚洲地区的制造业占其全部制造业投资的31.9%,非制造业投资仅占全部非制造业投资的12%,比重低于除大洋洲之外所有地区。因此,亚洲是日本转移制造业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但是在非制造业,特别是服务业的转移中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此外,在日本的制造业转移过程中,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业,如纺织、纤维、金属、家电等产业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机械、电气设备、运输设备等则分散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其中,在对中国的投资中,90年代日本企业在制造业的集中程度比80年代更加严重:1987年以前,65%的子公司集中在制造业,90年代则上升到了85%,而且为了防止技术外溢,日方经理人员所占比例也是外商投资企业中最高的。很明显,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投资的类型主要属于成本节约型,这种投资的显著特点就是不具有技术优势,存在相当大的技术级差,日本在技术转让方面一直持谨慎和保守的态度,具有明显的防御性。

三、差距依然巨大:东亚国家尚未完成追赶任务

(一)东亚国家的出口产业结构与日本相比存在相当的差距

判断雁行模式未来发展的主要依据,应该是看东亚各国和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的梯度与衔接情况,具体来说就是东亚各国和地区出口主导产业的变动趋势。因为出口主导产业的变动趋势反映了一国各类产业现时的比较优势和未来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文拟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统计资料,选取日本、“四小龙”和“四小虎”从80年代初期到1997年危机以前的出口商品的构成,来说明东亚各国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

在80年代初期,日本主要出口商品依次为:车辆、录音设备、普通机械、通讯设备及零部件、电力机械、船舶、测量控制工具、钢板、办公设备零部件等。到90年代中期,录音设备、普通机械、测量控制工具退出主要出口品行列,半导体元器件、汽车零部件、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内燃机车引擎等成为主要出口品。因此,尽管日本90年代后的经济并不景气,但出口商品结构仍然有所改善。

稍加注意可知,“四小龙”在80年代初期的主要出口品有一定的共性,总的来看,非毛皮类服装和鞋类(新加坡例外)、纺织品、通讯设备及零部件、电力机械、普通机械、办公设备零部件、玩具及运动制品等占有较大的出口份额,与日本重叠的有4项。另外,韩国的鲜鱼、粗钢和钢板,台湾地区的塑料制品、家具和收音机,新加坡的石油制品、橡胶、煤及原油,香港地区的钟表和家用电器出口也占有重要地位。90年代中期,“四小龙”出口商品结构的共性加强,半导体元器件、服装和纺织品、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办公设备零部件、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及零部件占据了较大的出口份额,与日本重叠的有5项。另外,韩国的汽车、聚合类化工产品、钢板和鞋类,台湾地区的玩具及运动制品、塑料制品和自行车,香港地区的钟表和内衣,新加坡的石油制品、收音机和录音设备仍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四小龙”出口产品的变动说明他们与日本出口商品结构的相似性增强,但“四龙小”出口增长最快的产品正是1997年金融危机后受影响最大的产品。而作为工业社会标志的汽车工业,除了韩国的水平有所提高外,在其他三个地区并没有成为支柱产业和主要出口产品,日本在汽车零部件尤其是关键的引擎方面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强。这不仅说明东亚国家原来在信息工业上取得的比较优势是低层次的,而且在制造业上仍然需要更大的发展,因为信息工业的发展是以高水平的制造业为基础的。所以,“四小龙”和日本在经济发展结构上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日本因为惧怕产业空心化而延缓向“四小龙”转让技术限制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延缓了日本自己提升产业结构的时间,因为有限的资源不可能同时维护大而全的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

与“四小龙”相比,部分东盟国家80年代初期出口商品构成中仍以初级产品和自然资源产品为主,如橡胶、木材及其制品、锡和其他有色金属、电力机械开关、鲜鱼及其制品等。另外,泰国的大米、蔬菜、糖和蜜、非毛皮类服装、玉米、珠宝,马来西亚的原油及其制品、非毛皮类服装、通讯设备及零部件,印度尼西亚的原油及其制品、煤气、咖啡的出口也非常重要。90年代中期,大部分东盟国家在半导体元器件、办公设备零部件、通讯设备及零部件、家用电器、纺织品和服装方面的出口猛增,但是,自然资源产品的出口依然很重要,如橡胶、石油及其制品、贝类、加工木材和胶合板,还有泰国的大米、鱼制品、鞋,马来西亚的固体植物油,印度尼西亚的煤气、有色金属矿产品等。总的来看,绝大多数东盟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与“四小龙”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产业发展的梯度仍然存在,继续从“四小龙”和日本获得生产设备和技术仍然非常重要。

所以,无论是“四小龙”还是东盟国家,其中的任何单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在经济总量上与日本存在着差距,而且在最关键的产业结构上也没有和日本处在同一层次上。

(二)中国与日本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差距依然巨大

至于被有些学者看好的能在未来缩小和日本差距的中国,在2020年之前还没有超过日本的实力。本来,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就在叫嚷无中生有的中国,在实力相差甚远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客观地评价自己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不能在日本官方的表态下丧失自己的立场。

首先,从经济总量来看,日本在未来最少20年内仍将是亚洲第一经济大国。

2000年日本实际GDP为4.9万亿美元,人均3.76万美元。同年中国的GDP接近1万亿美元,还不到日本的四分之一,人均GDP仅为不到850美元,约相当于日本的四十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40位。如果在未来的时间,日本经济原地不动而中国保持年均7%的增长,则23年以后中国的经济总量才能追上日本,但是由于在2020年前后中国将达到人口高峰,人均GDP追上日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现在日本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劳动力素质、企业跨国经营与生产要素全球整合等方面的能力,都是中国无法比拟的。中国经济增长虽快,但主要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外延式的增长方式为主,是一个依靠吸引外国资本与技术的加工出口生产基地,现在正在大力发展的装备制造业非常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因此,短期内中国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中还不具备发挥主导作用的能力。

其次,从维系雁行模式的最重要的指标——科技实力来看,日本的优势依然明显。

日本虽然在计算机软件行业的竞争中败给了美国,但在信息产业的其他方面如计算机硬件、集成电路、半导体工业中仍然具有同美国竞争的实力。同时,日本在制造业的核心技术、机器人工业和某些生物技术方面的实力甚至要高于美国。包括韩国、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短期内还无法在高科技领域同日本一较长短。更重要的是,日本科技发展的后劲即使和美国相比也并不逊色,在东亚地区更是首屈一指,见下表。

中、日、韩三国科技活动指标的比较:

指标单位中国(1998年)韩国(1998年)日本(1998年)

研究与开发经

费总值占GDP亿美元67811396

的比重%0.692.523.26

每一万人中的

研究人员数量人数3.919.949.8(1997年)

单位研究人员

的经费千美元13.787.6195.5(1997年)

批准专利数量千件3.524.6147.7

技术出口百万美元66871417924

技术进口百万美元1637525283720

科技论文总数千件46.221.5124.6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编:《世界发展状况》(2001),时事出版社2001,5。

中国虽然在一些重要的前沿科学技术方面居世界先进水平,但就总体而言,与日本相比仍有不少差距。教育科技投入的人均量仍很低,研究与开发支出位居世界第40位。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不仅低于日本的4.9%,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1999年以来,中国加快了建立世界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步伐,但在实际上,中国发展装备制造业仍面临很多困难,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多数制造业产品的核心芯片、核心制造技术仍由日本和其他发达投资国控制着。从产业分工上讲,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仍处于最高层次,那些高技术、高档次、高附加值并能带来丰厚利润的产品或工序,仍然出自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

最后,中日两国对东亚国家的经济影响力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判断一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影响力,主要应该看后者对前者的贸易、投资和货币依赖程度。在东亚国家中,日本在贸易、投资和货币方面的影响力显然比中国要大得多。

从对外贸易上看,“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对日本出口占各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的比重平均为20%左右,而中国在“四小龙”和东盟国家的贸易伙伴排名中要远远落后于日本,主要是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与“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具有较大的趋同性,而需要进口的商品又是上述国家和地区无法提供的。从对外投资上看,日本是一个资本净输出国,1990年对外投资总额为505亿美元,2000年为329亿美元,累计对外投资总额居世界前列,是东亚国家的重要投资国。中国目前还是一个资本净输入国,2001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68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为3935亿美元,自1993年起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但是,中国资本刚刚开始走向世界,规模有限,绝大多数年份的对外直接投资不到10亿美元,累计对外投资量仅相当于引资量的5%,对外投资企业的境外营业额年均不到100亿美元,在有限的对外投资中,投入东亚国家的资本所占的比例很低。日元是可自由兑换货币,也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的主要计价和结算货币之一,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还需要一段时间,影响力有限。因此,中国对东亚国家的经济影响力与日本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四、柳暗花明:雁行模式不会终结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基本完成追赶任务以后,由于没有及时进行制度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而陷入长期经济萧条,但不能就此认为日本已无力再充当东亚的领头雁。从实力分析,日本在累计投资、专利申请和批准数量、科技文献、企业家精神、献身精神以及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来看,日本仍具有而且能够保持竞争力。日本仍是亚洲第一经济、科技和投资大国,仍有能力在未来的至少20年内充当雁首,关键是看日本愿不愿意和怎么做。因此,东亚雁行模式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的经济结构改革和对外贸易结构调整。一旦日本经济从低迷中走出来,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显现出来的时候,雁行模式

又会重新发挥作用,成熟产业向东亚邻国转移势在必行。但是,作为东亚后起的国家,尤其是作为正处于工业化初期的中国,应该从日本这次的经济萧条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渐进地进行体制改革,在发展新兴产业时要有前瞻性,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培养技术上独立自主的能力,不能消极被动地依靠雁行模式的传递效应,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源泉自主化、多元化应该是努力的方向。

收稿日期:2002-11-20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编.世界发展状况(2001)[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2]魏燕慎.“雁行模式”式微多元分工格局初现[J].当代亚太,2002(6,7).

[3]袁锋.当前形势下的中日关系[J].复印报刊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2(8).

[4]刘昌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衰退及其前景展望[J].当代亚太,2002(6).

[5][美]迈克尔·波特等著.日本还有竞争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原文出处】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原刊地名】沈阳

【原刊期号】200302

【原刊页号】119~123

【分类号】F52

【分类名】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复印期号】200305

【标题】日本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与雁行模式的前景

【英文标题】AdjustmentsofJapan''''sForeignTradeStructureandtheFutureofFlyingGeese

Model

LIUXiang-li,CHEWei-han

(CollegeofInternationalEconomics,LiaoningUniversity,Shenyang110036,China)

【作者】刘向丽/车

【作者简介】刘向丽(1971-),女,辽宁本溪人,辽宁大学国际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辽宁大学国际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车(1954-),男,辽宁沈阳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大学国际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和其他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日本经济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长的停滞期,“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则较快地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也保持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高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日本官方指出,以日本为领头雁的东亚雁行模式业已结束。那么,日本官方的这一表态是否表明雁行模式真的终结了呢?本文对比了日本与“四小龙”和部分东盟国家出口主导产品的差异,阐明了日本和中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巨大差距之后,说明雁行模式仍有存在的必要,关键取决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

【摘要题】他山之石

【英文摘要】From1990sof20century,thereexistgreatdifferencesbetweenJapanandother

easternAsiacountriesintheeconomicgrowth.FoursmalldragonsandASEANcountries

getridoftheimpactoffinancialcrisisquickly.Chinakeepthehighlevelofeconomic

growthbeginfromthetakingofreformandopenpolicy.Underthesebackgrounds,

JapaneseofficialreportsdeclaredthattheflyinggeesemodelineasternAsiawas

over.Isthedeclarationshowthefinishingofflyinggeesemodel?AftercomparingthemainexportcommoditiesamongJapanandothereasternAsia

countriesandthebiggapineconomyandscienceandtechnologyexistbetween

JapanandChina.Wemakeaconclusionthatflyingmodelwillstillplayrolesinthe

future.However,thefutureofthemodeldependsontheeconomicprosperandthe

adjustmentsofJapan''''sforeigntradestructure.

【关键词】日本/贸易结构/雁行模式

Japan/foreigntradestructure/flyingmodel

【正文】

中图分类号:F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91(2003)02-0119-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和中国以及部分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自1991年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长的停滞期,大部分年份的经济增长率为负值,经济结构调整步履艰难,通货紧缩未见好转,失业率屡创新高。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较快地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摆脱出来,经济发展态势依然良好。中国则保持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高增长态势,年经济增长率均在7%以上,经济结构稳步调整。在此情况下,2001年5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在该年度《通商白皮书》中明确指出,以日本为领头雁的东亚经济“雁行形态发展”时代业已结束,代之而起的是“以东亚为舞台的大竞争时代”。那么,日本官方的这一表态是否表明东亚经济增长的雁行模式真的终结了呢?对于处在这一争论漩涡中的中国来说,如何回答这一问题对于今后外贸政策和引资政策的改革意义重大。本文认为,东亚雁行模式的现状与前景都与日本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雁行模式对现时的式微是近20年来日本对外贸易结构调整滞缓的结果,而雁行模式的前景则取决于日本能否加快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

一、惧怕产业空心化:日本对外贸易和投资结构调整缓慢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元升值时日本国内曾掀起过一次是否向国外转移制造业的争论,结果,由于担心日本企业向中国转移生产会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日本选择了保守的做法,结果延误了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由于国内投资仍然偏重于制造业而对高新技术的投资不足,使日本在保持现有优势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而且在发展高新技术上缺乏重点,在信息产业的竞争中败给了美国。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则自动切断了与雁阵之间的链条,使雁行模式成了无源之水。日本本身也并没有从其保守行为中得到多大的好处,经济陷入了长期停滞,贸易和投资结构调整滞缓而导致的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滞缓是经济停滞的重要原因。在日本之前的美国也同样面临过产业空心化问题,美国也曾有学者抱怨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在于产业空心化,但90年代美国信息产业的异军突起说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企业投资没有集中到新产业和新产品上,比较优势也不会转移到新产业上。

二、日本外贸结构调整缓慢:雁行模式衰落的根本原因

雁行模式理论是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于1932年首次提出的。通过对日本棉纺织业发展轨迹的研究,赤松要认为日本从19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开始,棉纺织业从大量进口到国内生产到大量出口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依存关系,用图形表示如三只飞翔的大雁,故命名为“雁行模式”。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解释20世纪后半期东亚地区各国经济顺次起飞的态势,即日本——“四小龙”——东盟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依次实现经济追赶的区域分工和贸易模式。领头雁日本依次把本国处于成熟期的产业如纺织、钢铁、化工、机械、造船、家电等产业通过贸易、技术转让和投资依次传递给“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使这些地区的上述产业迅速成长和发展并形成了大量出口的能力。雁行模式对东亚地区的经济起飞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然而,80年代后半期开始,由于惧怕产业空心化,日本对外贸易和投资结构的调整大大放慢了,日本不愿意再充当雁首是现时雁行模式作用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从80年代末期到整个90年代,日本对外贸易和投资的首要伙伴是北美,其次是欧洲地区,亚洲居后。一方面,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有严格的限制且美国进行了监督,日本对东亚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结构甚至不及欧美国家;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赶超的经验使日本深知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由于视中国为潜在竞争对手,日本有关部门将高新尖技术当作不传之秘,在审批投资项目时总是以技术水平领先20年为标准来拉开日本和中国之间的技术差距。在整个90年代,亚洲吸收的日本投资仅占该时期日本对外投资的19%。其中,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于1995年以44.8亿美元到达顶点后开始下滑,1999年减少到只有7.5亿美元,对中国直接投资在其海外直接投资中所占份额从8.7%减少到1.1%。分产业来看,日本转移到亚洲地区的制造业占其全部制造业投资的31.9%,非制造业投资仅占全部非制造业投资的12%,比重低于除大洋洲之外所有地区。因此,亚洲是日本转移制造业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但是在非制造业,特别是服务业的转移中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此外,在日本的制造业转移过程中,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业,如纺织、纤维、金属、家电等产业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机械、电气设备、运输设备等则分散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其中,在对中国的投资中,90年代日本企业在制造业的集中程度比80年代更加严重:1987年以前,65%的子公司集中在制造业,90年代则上升到了85%,而且为了防止技术外溢,日方经理人员所占比例也是外商投资企业中最高的。很明显,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投资的类型主要属于成本节约型,这种投资的显著特点就是不具有技术优势,存在相当大的技术级差,日本在技术转让方面一直持谨慎和保守的态度,具有明显的防御性。

三、差距依然巨大:东亚国家尚未完成追赶任务

(一)东亚国家的出口产业结构与日本相比存在相当的差距

判断雁行模式未来发展的主要依据,应该是看东亚各国和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的梯度与衔接情况,具体来说就是东亚各国和地区出口主导产业的变动趋势。因为出口主导产业的变动趋势反映了一国各类产业现时的比较优势和未来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文拟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统计资料,选取日本、“四小龙”和“四小虎”从80年代初期到1997年危机以前的出口商品的构成,来说明东亚各国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

在80年代初期,日本主要出口商品依次为:车辆、录音设备、普通机械、通讯设备及零部件、电力机械、船舶、测量控制工具、钢板、办公设备零部件等。到90年代中期,录音设备、普通机械、测量控制工具退出主要出口品行列,半导体元器件、汽车零部件、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内燃机车引擎等成为主要出口品。因此,尽管日本90年代后的经济并不景气,但出口商品结构仍然有所改善。

稍加注意可知,“四小龙”在80年代初期的主要出口品有一定的共性,总的来看,非毛皮类服装和鞋类(新加坡例外)、纺织品、通讯设备及零部件、电力机械、普通机械、办公设备零部件、玩具及运动制品等占有较大的出口份额,与日本重叠的有4项。另外,韩国的鲜鱼、粗钢和钢板,台湾地区的塑料制品、家具和收音机,新加坡的石油制品、橡胶、煤及原油,香港地区的钟表和家用电器出口也占有重要地位。90年代中期,“四小龙”出口商品结构的共性加强,半导体元器件、服装和纺织品、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办公设备零部件、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及零部件占据了较大的出口份额,与日本重叠的有5项。另外,韩国的汽车、聚合类化工产品、钢板和鞋类,台湾地区的玩具及运动制品、塑料制品和自行车,香港地区的钟表和内衣,新加坡的石油制品、收音机和录音设备仍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四小龙”出口产品的变动说明他们与日本出口商品结构的相似性增强,但“四龙小”出口增长最快的产品正是1997年金融危机后受影响最大的产品。而作为工业社会标志的汽车工业,除了韩国的水平有所提高外,在其他三个地区并没有成为支柱产业和主要出口产品,日本在汽车零部件尤其是关键的引擎方面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强。这不仅说明东亚国家原来在信息工业上取得的比较优势是低层次的,而且在制造业上仍然需要更大的发展,因为信息工业的发展是以高水平的制造业为基础的。所以,“四小龙”和日本在经济发展结构上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日本因为惧怕产业空心化而延缓向“四小龙”转让技术限制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延缓了日本自己提升产业结构的时间,因为有限的资源不可能同时维护大而全的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

与“四小龙”相比,部分东盟国家80年代初期出口商品构成中仍以初级产品和自然资源产品为主,如橡胶、木材及其制品、锡和其他有色金属、电力机械开关、鲜鱼及其制品等。另外,泰国的大米、蔬菜、糖和蜜、非毛皮类服装、玉米、珠宝,马来西亚的原油及其制品、非毛皮类服装、通讯设备及零部件,印度尼西亚的原油及其制品、煤气、咖啡的出口也非常重要。90年代中期,大部分东盟国家在半导体元器件、办公设备零部件、通讯设备及零部件、家用电器、纺织品和服装方面的出口猛增,但是,自然资源产品的出口依然很重要,如橡胶、石油及其制品、贝类、加工木材和胶合板,还有泰国的大米、鱼制品、鞋,马来西亚的固体植物油,印度尼西亚的煤气、有色金属矿产品等。总的来看,绝大多数东盟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与“四小龙”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产业发展的梯度仍然存在,继续从“四小龙”和日本获得生产设备和技术仍然非常重要。

所以,无论是“四小龙”还是东盟国家,其中的任何单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在经济总量上与日本存在着差距,而且在最关键的产业结构上也没有和日本处在同一层次上。

(二)中国与日本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差距依然巨大

至于被有些学者看好的能在未来缩小和日本差距的中国,在2020年之前还没有超过日本的实力。本来,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就在叫嚷无中生有的中国,在实力相差甚远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客观地评价自己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不能在日本官方的表态下丧失自己的立场。

首先,从经济总量来看,日本在未来最少20年内仍将是亚洲第一经济大国。

2000年日本实际GDP为4.9万亿美元,人均3.76万美元。同年中国的GDP接近1万亿美元,还不到日本的四分之一,人均GDP仅为不到850美元,约相当于日本的四十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40位。如果在未来的时间,日本经济原地不动而中国保持年均7%的增长,则23年以后中国的经济总量才能追上日本,但是由于在2020年前后中国将达到人口高峰,人均GDP追上日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现在日本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劳动力素质、企业跨国经营与生产要素全球整合等方面的能力,都是中国无法比拟的。中国经济增长虽快,但主要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外延式的增长方式为主,是一个依靠吸引外国资本与技术的加工出口生产基地,现在正在大力发展的装备制造业非常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因此,短期内中国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中还不具备发挥主导作用的能力。

其次,从维系雁行模式的最重要的指标——科技实力来看,日本的优势依然明显。

日本虽然在计算机软件行业的竞争中败给了美国,但在信息产业的其他方面如计算机硬件、集成电路、半导体工业中仍然具有同美国竞争的实力。同时,日本在制造业的核心技术、机器人工业和某些生物技术方面的实力甚至要高于美国。包括韩国、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短期内还无法在高科技领域同日本一较长短。更重要的是,日本科技发展的后劲即使和美国相比也并不逊色,在东亚地区更是首屈一指,见下表。

中、日、韩三国科技活动指标的比较:

指标单位中国(1998年)韩国(1998年)日本(1998年)

研究与开发经

费总值占GDP亿美元67811396

的比重%0.692.523.26

每一万人中的

研究人员数量人数3.919.949.8(1997年)

单位研究人员

的经费千美元13.787.6195.5(1997年)

批准专利数量千件3.524.6147.7

技术出口百万美元66871417924

技术进口百万美元1637525283720

科技论文总数千件46.221.5124.6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编:《世界发展状况》(2001),时事出版社2001,5。

中国虽然在一些重要的前沿科学技术方面居世界先进水平,但就总体而言,与日本相比仍有不少差距。教育科技投入的人均量仍很低,研究与开发支出位居世界第40位。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不仅低于日本的4.9%,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1999年以来,中国加快了建立世界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步伐,但在实际上,中国发展装备制造业仍面临很多困难,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多数制造业产品的核心芯片、核心制造技术仍由日本和其他发达投资国控制着。从产业分工上讲,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仍处于最高层次,那些高技术、高档次、高附加值并能带来丰厚利润的产品或工序,仍然出自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

最后,中日两国对东亚国家的经济影响力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判断一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影响力,主要应该看后者对前者的贸易、投资和货币依赖程度。在东亚国家中,日本在贸易、投资和货币方面的影响力显然比中国要大得多。

从对外贸易上看,“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对日本出口占各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的比重平均为20%左右,而中国在“四小龙”和东盟国家的贸易伙伴排名中要远远落后于日本,主要是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与“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具有较大的趋同性,而需要进口的商品又是上述国家和地区无法提供的。从对外投资上看,日本是一个资本净输出国,1990年对外投资总额为505亿美元,2000年为329亿美元,累计对外投资总额居世界前列,是东亚国家的重要投资国。中国目前还是一个资本净输入国,2001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68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为3935亿美元,自1993年起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但是,中国资本刚刚开始走向世界,规模有限,绝大多数年份的对外直接投资不到10亿美元,累计对外投资量仅相当于引资量的5%,对外投资企业的境外营业额年均不到100亿美元,在有限的对外投资中,投入东亚国家的资本所占的比例很低。日元是可自由兑换货币,也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的主要计价和结算货币之一,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还需要一段时间,影响力有限。因此,中国对东亚国家的经济影响力与日本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四、柳暗花明:雁行模式不会终结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基本完成追赶任务以后,由于没有及时进行制度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而陷入长期经济萧条,但不能就此认为日本已无力再充当东亚的领头雁。从实力分析,日本在累计投资、专利申请和批准数量、科技文献、企业家精神、献身精神以及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来看,日本仍具有而且能够保持竞争力。日本仍是亚洲第一经济、科技和投资大国,仍有能力在未来的至少20年内充当雁首,关键是看日本愿不愿意和怎么做。因此,东亚雁行模式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的经济结构改革和对外贸易结构调整。一旦日本经济从低迷中走出来,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显现出来的时候,雁行模式又会重新发挥作用,成熟产业向东亚邻国转移势在必行。但是,作为东亚后起的国家,尤其是作为正处于工业化初期的中国,应该从日本这次的经济萧条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渐进地进行体制改革,在发展新兴产业时要有前瞻性,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培养技术上独立自主的能力,不能消极被动地依靠雁行模式的传递效应,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源泉自主化、多元化应该是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编.世界发展状况(2001)[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2]魏燕慎.“雁行模式”式

微多元分工格局初现[J].当代亚太,2002(6,7).

[3]袁锋.当前形势下的中日关系[J].复印报刊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2(8).

篇5

一、我国调整粮食结构的性质与内涵

在国内和国外,当经济快速发展或停滞不前以后的调整都不乏其例。现在政府提出“适时、合理调整粮食结构”,也许有人不以为然,甚至可能认为是权宜之计。但究其实质,政府的这一政策,具有自己的、与通常的经济调整有别的、特定的性质和内涵。

1.我国的粮食结构调整,是在连续增长中的主动调整而不是在发生危机后的被动调整。因而,政府牢牢把握结构调整的主动,包括调整的方向和方针、调整的速度和力度、调整的内容和外延等,都是审时度势、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作出决策。现在提出的粮食结构调整不是被迫和被动的调整,所以,不会是权宜之计,而会充分利用目前的有利环境和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逐步达到合理调整粮食结构的目标。

2.我国的粮食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体制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措施的健全,也是必然。在粮食流通以市场为取向进行改革后,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原则越来越发挥其作用,只有那些品种优、质量高的粮食才具有市场竞争力,才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现在合理调整粮食结构的实质正在于,在宏观调控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扶优抑劣,促使粮食生产结构适应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和质量效益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我国的粮食结构调整,是整体性的产业提升,而不是以往那种简单的、局部的、“多砍少赶”。人们通常说的调整,多在增减总量上做文章,因而有个形象的说法是,一手拿“刀子”,一手拿“鞭子”,多了砍,少了赶,结果是治标不治本。在市场经济时代,以消费需求和市场导向决定取舍,扶优抑劣,淘汰无生命力的粮食生产能力,发展富有生命力的粮食生产能力,变单一产量增长型为质量效益型,从整体上促使粮食产业升级。

4.我国的粮食结构调整,是指导方针和产业政策的大调整,不单单是生产安排和生产技术问题。我国目前粮食总量平衡、优质粮不足、大路货有余、产销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在实质上反映调整现行粮食生产的指导方针、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的必要性。就一定意义而言,这三者的调整,是关系到我国合理调整粮食结构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这三者相互联系,在目前调整粮食结构的初始阶段,指导方针和产业政策的调整更具迫切性。

5.我国的粮食结构调整具有巨大的后发优势。经济发达国家先行调整粮食结构,不管是成功的经验,也不管是失败的教训,还是发生的问题,都给我国合理调整粮食结构提供了借鉴,都可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借鉴经验、避免失误,会降低成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二、粮食结构调节税的流通政策选择

对于推进粮食结构合理调整,粮食流通应该、而且能够发挥重大促进作用,主要是导向作用、拉动作用、扶优作用、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决定作用。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促其实现优质高效。市场对粮食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用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表现为市场对粮食需求总量的预测,包括预测中长期需求发展趋势。二是表现为市场对粮食的需求结构的导向。在目前粮食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条件,市场需求结构具有更大的重要性能。三是表现为市场对调整粮食结构的资源配置作用。

根据近年来市场需求结构及其末来走势,粮食生产结构高速的内容包括品种结构、地区结构、品质结构以及粮食产销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平衡。目前需要采取以下调整措施:扩大优质稻生产,缩减早灿稻种杆;增加小麦、特别是优质小麦产量,尽快淘汰黑龙江春小麦品种;东北地区扩大优质大豆面积;禁止不适当的越区引进玉米品种,以减少高水分玉米产量;增产专用品种的粮食,如专用小麦、专用玉米、啤酒大麦等。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小品种粮食大有文章可作,像多种豆类、黑米、荞麦等,都有特殊使用价值和好销路。

2.完善粮食购销政策和价格政策,拓宽渠道,优质优价,扶优抑劣。

(1)完善粮食价格政策。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我国实行粮食保护价格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目前的新情况应进一步完善保护价政策,使其更充分保护农民生产优质粮食的积极性,同时抑制不适销对路的粮食产品。借鉴国外的经验,可设想从以下方面完善粮食价格政策:一是优质优价,拉大质量差。因为优质品种产量较低,所以优价幅度不仅要足以抵偿因产量减少而造成的损失,而且还要使种植优质粮的农民比种普通粮的收益适当高一些。二是把严重滞销的粮食品种和质量差的粮食排队在保护价范围之外,如南方的早灿稻和东北的春小麦等到不再实行保护价,农民要种植,可在市场上自由销售。三是实行季节差价。农民推迟向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出售的粮食,按农民推迟交售时间长短(一般按月计或按季计)提高收购价格,提价幅度高于同期的储存费用。实行季节差价,既可减缓国家粮食仓储压力,又可增加农民收入,还可缓解收获季节农民集中交售粮食而造成的突击性收购的负担。四是实行必要的粮食出口价格补贴。粮食出口补贴是国外许多国家常用的贸易保护措施。为了扩大我国玉米、大米及其他主要品种粮食的出口价格补贴,其补贴数额视财政承受能力和市场行情综合考虑加以确定。由于一些品种的粮食在国内市场上积压滞销,继续压在仓库里将变成陈化粮,所以补贴出口比增加专储粮更可取

(2)拓宽粮食收购渠道。管住和管好粮食收购市场是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只允许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收购,渠道似乎太单一、且承受的负担也太重。可考虑在坚持管好粮食收购市场的前提下,拓宽粮食收购渠道:一是允许国有粮食加工企业直接收购粮食,其价格不低于保护价水平;二是允许个体或私商委托国有粮食收购企业收购粮食,其价格不低于保护价,委托手续费由双方协定,收购资金由委托方支付;三是允许南方饲料企业委托玉米主产区东北四省区收购饲料玉米,其价格不低于保护价,收购资金列入帐购指标,利息由委托方负担。

3.创新产业组织,加强中介组织作用,开辟调整粮食结构的新途径。一般产业重级包括产业组织优化和产业结构提升。就粮食流通而言,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粮食连锁经营,以及探索农村粮食经营形式等到,可以促进粮食结构调整。根据近年来粮食系统探索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可因地制宜地选择如下形式或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其基本形式是,以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国内、国外大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以专业化服务为连结各产业链的纽带,形成“一条龙”。山东省昌邑市粮食部门就探索发展起这样的“龙型经济”。

(2)特色资源开发型。这种类型是以开发名,特、公资源为基础,以扩大销售市场为导向,以增加科技含量为重点,变特色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湖南省粮食系统实施的以扶持优质委生产、开发优质名牌大米为主体的“名优汀米工程”就属于这种模式。

(3)连锁经营网络型。其特点是,在农村建立连锁经营粮店或粮油服务社,联结千家万户农民,形成遍布农村的多种形式的经营服务网络,把粮食企业“小服务”变成“大服务”,发挥出多种良好作用。诸如,加强中有粮食企业主渠,扩大农村粮食市场销售;为农民提供综合化、特别是进入市场的中介服务,架起了农民通往市场的桥梁,有利于粮食结构调整。河北省定州市粮食系统在全市建立和健全起粮食连锁网,不仅全市粮食系统连续7年盈利,而且为合理调整粮食结构创造了新的产业组织形式。

(4)依靠科技提高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发展粮食经济依靠科学技术,转变增长方式,优化粮食工业结构,创新技术,提高档次;开发新产品,提高成品率,扩大优质率,增强竞争力。粮食科技现代化将为粮食结构合理化提供科学技术条件。广东省番禺市粮食部门依靠科技进步,改造6座老厂,形成粮油仪器饲料、饮料等6大支柱工业,同时,以现代流通手段必进粮店经营,采取工商联销、委托代销、联购分销等多多种形式。目前,番帅市粮食工业总产值和粮食商业经营总额超过23亿元,并为实现粮食结构合理化和良性循环开辟了广阔道路。

4.健全市场体系,运用合同贸易形式,以销促产,引导粮食结构调整。合理调整粮食结构,要坚持市场取向,坚持市场取向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健全市场体系,创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载本条件;二是选择适当形式,加强粮食生产与销售联结的纽带。

(1)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特别是加强县(市)以上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在完善市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市场“软件”建设,主要包括完善市场规则,扩大市场开放,加强市场功能,市场信息通过市场需求信号和走势引导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完善粮食市场体系,要树立完整的现代观念:以现货市场为基础,以期货市场为延伸,发挥粮食期货市场预先发现价格信号和做到套期保值两大功能,引导农民循着粮食需求发展趋势调整生产结构,重点是改善品种结构、调整地区结构和提高粮食质量。

(2)在主产区和主销区间签订区域中长期粮食购销合同,以销定产,促进产销结构协调。采用购销合同形式,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合同农业”的经验,值行我国借鉴。在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粮食调出区与调入区之间,可通过购销合同形式建立相对稳定的粮食供需关系。例如,可签订3年或5年粮食购销合同,其内容包括:合同时间,有效期限,适用地区,粮食品种、数量、质量,购销价格,交割方式和地点,以及仲裁赔偿等。采用中长期粮食购销合同形式,可直接引导粮食结构调整,以销定产,避免产过分大于销,出现卖难;或避免销过分大于产,出现买难。更重要的是,通过购销合同正确引导粮食生产,其品种、数量、质量、价格等都转变为以销为导向,使粮食生产者“三年早知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粮食生产出来就有销路。另一方面,粮食销区也有了稳定的粮源,保证粮食总量供求平衡,同时有利于实现合理调整的目标。

5.探索粮食“内外贸”、“产供销”一体和与专储粮轮换相结合的新形式。我国的粮食市场和国际粮食市场已建立起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加强国际粮食局济技术合作和国际贸易,是我国调整粮食结构的必要条件。积极开发、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于调整粮食结构的意义重大,其目的在于了解国际粮食市场的需要和国产粮食的差距,并按其需要扶优抑劣,优势互补,扩大销售,取得粮源,调节品种,有利于粮食总量和结构平衡。从国内市场看,粮食内贸和粮食外贸统一的好处也很多:可合理配置两种资源,提高其利用率,降低交易成本,择机吞吐,平衡调节。

国内外经验证明,通过联营或联合形式,实现粮食“内外贸“相结合,”“产供销”一体化,是促进粮食结构调整、适应国际粮食市场需求的新形式和好形式。可以选择耕地广阔、劳动生产率较高等条件适宜的地区,建立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化服务为纽带、经内外贸相结合的现代化农业和粮食生产基地。在这种形式下,农民一心意搞好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外贸部门利用熟悉国际市场的优势,寻找销路;粮食内贸部门利用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收购体系、储运体系、储运设施、检测技术,以出口粮食专收、专储、专清、专运、专供出口。建立粮食“内外贸”相结合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把粮食外贸与专储粮转换结合起来。可以选择部分位于港口和交通枢纽的专储粮库,储备供出口的粮食,定期推陈储新。另一方面,进口国内市场需求的粮食可以补充专储粮粮源,储存进专储库。这样,粮食外贸、内贸和专储粮轮换就可以相对稳定结合起来。这是一种成本较低、损耗较小、效率较高而且能带动合理调整粮食结构的新运营形式。

二、调整粮食结构需正确处理五对关系

为稳健、合理调整粮食结构,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注意正确处理五对关系:

一是宏观调控和市场取向的关系。调整粮食结构是粮食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转变与提升,必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以市场为取向进行品种结构、地区结构和质量结构的调整,使粮食的品种和质量适应国内、国外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然而,调整粮食结构涉及局部和全局、目前和长远、生产和流通、环境和生态等多方面,所以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即在调整粮食结构的过程中,防止和避免粮食生产大起大落、剧烈波动,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平衡,保持粮食市场的稳定。

二是粮食数量和粮食质量的关系。目前我国粮食已告别短缺,实现粮食总量供求平衡,但供求结构失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构性、阶级性粮食过剩。从全国中长期粮食发展趋势看,粮食供求还是偏紧的。所以,在合理调整粮食结构的过程中,要坚持粮食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在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增的同时,积极改善食品品种结构和提高粮食质量,坚决克服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从国内人口增长、食物结构改善、畜牧业发展及工业外贸等方面的粮食需求的弯化趋势预测,到21世纪初全国粮食需求总量大体在5亿吨上下,同时以优质米、专用小麦和高质量玉米需求量大增。这决定了调整粮食结构不可导致辞粮食总产量大起大落、剧烈波动,而是在保持总产量稳定的同时,把粮食结构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

三是提高效益和农民增收的关系。就实质而言,调整我国粮食结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转变粮食经济增和方式,变数量增长型为质量效益型。在我国靠提高粮价增加农民收入的余地几乎不存在,其有效途径是改善品种结构和提高粮食质量,实现“两高一优”。解决粮食效益低下问题要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相统一。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即提高质量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是调整粮食结构成功的关键。

篇6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教材结构优化方法

针对高中政治的教学内容,本文以高中政治中的市场配置资源作为教学案例,从深化教材价值、内化教材内容和优化教材结构的角度,论述了如何将高中政治教材进行必要的内化、深化和优化,为顺利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对教材的结构进行重组和优化

一般来说,高中政治教材的课程逻辑顺序是按照以下顺序排列的,即生活逻辑—学科逻辑—学习心理逻辑。它是将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作为教材的主题,将对应生活的学科知识作为主题的结构支撑,根据学生在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结合学科知识对生活以感受、适应、理解、反思和创新的逻辑顺序进行建构的。采用这样的建构方法,能够较好地将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在知识的结构上还是逻辑的结构上,都使教材具备其独有的新特色。不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中,不一定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逻辑结构进行施教,因为两者并不是等同的关系。

一般来说,教材具有普适性这一特殊特点,同一套教材,它可能适用于大部分老师和学生,但是不一定适合每一个老师和学生。从教材的这一特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出,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在不改变教材框架结构的条件下,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和重组,从而达到优化教材的目的。要对教材进行优化和重组,必须做到:在教材的基本框架范围之内,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内容的前后程序、逻辑结构做适当的重组和调整,使之形成合理、清晰而流畅的结构,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换为能适合学生轻松学习的认知结构。对教材内容的调整和重组一般包括教材同一框架内相同内容的重组调整、同一课题内不同内容的重新规划和设计及相关内容在程度上的调整。

以高中政治中的“市场配置资源”为例,其逻辑结构如下: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规范市场秩序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调整逻辑结构:第一种方法为将教学逻辑结构调整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规范市场秩序”。这样调整,可以引导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市场经济,辩证地看待市场调节,强调规范市场的必要性,突出要健康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有良好的市场秩序,使教学逻辑更严密,教学思路更清晰。第二种方法是把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联系起来,都作为弥补市场调节局限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这样能引导学生注意前后知识的关联性,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相应的发展,帮助学生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不能调整全部教材,要根据不同情况有侧重点地进行调整。

二、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内化

高中学生在思维上来说,实际上是带着一些疑问和思考进入课堂的。这些疑问和思考可能是他们平时学习的时候遇到的,也有可能是他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发现的,他们已经直接或者间接地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因此,他们对于知识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学习中,他们都会根据自己总结的经验或者参照他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推理和判断,对某些结论进行反复推敲测试和论证,从而深化自己对这些结论的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由此可以得出,教师要对知识进行转化和处理,而不是传递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不能只根据自己的思路教学。对于有些知识,学生可能已经学习过或者了解过,这时老师就应该做两手准备,对没有学习过的学生,要进行详细教学,对已经学习或了解过的学生,要承认他们的已有知识经验,让他们把这些知识经验当做新知识的起点,正确引导他们学习新的知识。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把所有的知识强加给所有学生的现象。老师要找到一种较好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将新知识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结合起来,组织合适的情景探究活动,使教学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在组织情景探究活动时,要选择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观点和理论,这样可以使情景探究有实际意义,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重要作用。另外,还需考虑设置的情景探究问题是否有价值,能否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对教材的价值进行深化

篇7

[关键词]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变化;调整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92

[中图分类号]F126.1;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2

0 引 言

产业结构主要是指国民整体经济体系中三大产业或具体产业之间的比例和关系。而消费结构是指各个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以及二者彼此之间质和量的关系,它能够将消费水平、消费特色以及消费发展趋势有效地展现出来,而且消费变动规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国家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消费结构的影响。而产业只有在对消费需求变动趋势适应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同时还需要对潜在需求进行有效挖掘,只有这样才能让自身发展越来越迅速和稳定。

1 消费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1.1 消费结构变化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变化和消费结构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升级现象总共出现3次,也正是因为这3次的消费升级让我国经济增长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消费结构得到了第一次升级机会。在这个时期粮食消费开始逐渐降低,轻工业产品则开始迅速发展。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轻工和纺织产品的生产,也有效地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加快了经济增长速度。消费结构的第二次升级则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在这个时期,自行车、收音机及手表代表了温饱时期标志性消费品,而冰箱、洗衣机和彩电则代表了小康时期的标志性消费品,并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当下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升级,有效地推动着相关产业的增长。其中教育、娱乐、交通、医疗、旅游和文化等方面的消费增长速度最为迅速,特别是和IT、汽车及房地产等产业相关的消费,其增长速度尤其迅猛。

1.2 市场消费需求促进了新兴产业的产生,能够有效推动产业升级

社会生产的基础就是市场消费需求,它是对产业结构变动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当下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需求水平和结构,从而逐步形成和扩大了一系列的潜在需求,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新供给的形成。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信息消费、医疗消费及健康消费等新兴消费产业不断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从而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和升级。当下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结构,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用于衣食住行的诸多支出。当下社会的不断进步,致使人们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新的产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产业结构的轻型化、重工业化及高加工化阶段。

1.3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经济增长空间都取决于消费结构变化

伴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公众的购买需求逐渐开始偏向于耐用消费品,尤其是一些既高档又耐用的产品,如汽车等。此外,不断提升的收入水平也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在自身的物质消费品需求得到满足后,慢慢地向服务业需求靠拢,从而增加了生活业需求,并在市场推动下得到不断发展。另外,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不断增加,促使人们开始不断追求精神文化产品,进而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 我国消费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2.1 不断提升的热点消费需求使相关产业发展得到有效强化

汽车产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和较广的辐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钢铁、电子、建筑和服务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而且,汽车是资金和技术较为集中的产业,其快速发展能够有效地推动高科技行业发展。此外,汽车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相关产品得到更大的发展。热点消费中的住房消费,不但能够推动房地市场的发展,对建材、装饰装潢以及家具家电等商品销售也有帮助,能够让诸多相关商品产业得到发展,从而使产业结构得以快速升级。

热点消费中诸多家庭耐用品的消费,不仅能够扩大相关产业市场,同时也能推动相关产业发展。高科技产品的需求量增加,也能让相关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让产品质量得到保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除此之外,我国三次消费结构升级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升级,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同时也扩大了其投资范围。由此可以看出,未来我国消费结构的发展必定将更加合理,有效把握消费结构变化和升级机遇,不但对我国市场空间和经济发展空间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2.2 新兴文化消费推动了创意文化产业发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不断提升,在家庭总支出中食品支出的比例必将有所减少,而文化教育娱乐支出所占比例必将逐渐提升。对发达国家而言,当人均GDP达到1 000~5 000美元时,制造、加工及传统服务行业将逐渐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当达到5 000~10 000美元时,科技创新将逐渐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如创意产业、高科技产业及服务产业的发展。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消费也在逐年递增,相关文化消费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文化教育消费在居民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从而有效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2.3 信息消费将推动信息产业发展

随着我国人均GDP值的不断增长,人们的消费方向逐渐转向了非物质文化领域上,信息经济和体验经济必将逐渐替代传统物质经济。对发达国家而言,居民服装支出在很早以前已经无法与文化娱乐及通信服务支出相比较。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改革,综合实力正在不断提升,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家庭消费中信息消费支出所占比例正在逐年递增。而由此所产生的信息需求,必定会在市场上形成巨大拉力,从而促使信息产业,特别是数字内容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4 不断提升的健康消费水平带动了医疗保健产业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对自身的健康问题也越发重视起来。由于社会老龄化,较少的运动、过大的工作压力及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等原因,致使很多城市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从而使预防性和监测性医疗设备在消费市场上的需求逐渐增大。多样化和高级化的消费需求逐渐形成,从而也进一步扩大了生物医药的市场范围。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人们在药品方面的消费水平还不是很高,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人均药品消费还不到10美元,而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中,在药品消费上每年人均为40~50美元,其中欧洲人均药品消费为160美元,而日本和美国的人均药品消费甚至达到了200多美元。

通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研究和分析,我国医疗用品市场在21世纪或许超越国外诸多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一。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收入人群越来越多,这些人群对医疗产品质量具有更高的要求,促进我国医药领域中高端产品市场逐渐形成,进一步扩大医药市场消费范围,给医药行业高新技术产品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3 结 语

在经济学中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是两种基本范畴,同时,它们也是组成国民经济总体的主要构成部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只有准确地认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我国消费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所造成的影响,懂得消费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经济增长空间,才能有效促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宋卫东,王乾坤.产业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单位产值能耗影响分析[J].中国能源,2013(12).

篇8

1.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过大,第二、第三产业技术人才占比偏低

产值占全省GDP6.02%的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却占总从业人数的30.37%。这说明广东省第一产业劳动产出率很低,另一方面从第二、三产业技术人才学历情况看,该省第二、三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高科技人员占比很少。

2.第三产业结构水平低

广东省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增幅最大,但其GDP的增幅却较小,投资利用率不高,这主要是由于我省第三产业的结构水平偏低。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1195.53亿元,增长16.64%。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7.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1%,金融业增长10.8%,房地产业增长13.9%,其他服务业增长11.4%。传统的生活服务业比重较高,这也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的带动,但较高层次的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咨询、评估等行业比重低。

3.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第二产业高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很低可以看出,广东省的企业研发能力及创新能力还比较低,这就导致了大多数的企业集中于科技含量低的初级产品的生产上,而对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行业则明显缺少高技术人力资本条件。此外,据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163.11亿元,投入强度为0.56%。其中,大中型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47.56亿元,投入强度也仅为0.75%。由此可见企业在科研上的投入力度不够。

二、税收政策影响产业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1.从供给角度影响产业结构

(1)影响劳动力供给

首先,税收可以影响劳动力供给总量。这主要是指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和税率等方面的调整影响人们的劳动热情。提高征税起点及加大费用减除范围都是促进劳动力供给的措施。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投入总量较多,则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反之抑制人们的劳动热情,此外,不同等级税率规定不合理还会导致多干一小时比少干一些的税后工资低的情况,这样则会使人们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间。

其次,税收可以影响劳动供给结构。在调节产业结构上,可运用不同产业费用减除标准不同这一手段来调节不同产业甚至不同行业的劳动力供给量,从而影响总体的劳动结构。

(2)影响资本供给

一方面,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投资来源于储蓄。可以通过税收影响人们的储蓄额从而影响资本的供给。利息税提高则会减少人们持有货币的成本,人们倾向于多消费。可见,政府可以通过调节利息税的起征点、税收优惠项目及扣除范围、税率等方面影响资本供给总量。另一方面,税收可以通过影响企业融资的成本,而改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此外,税收也会影响自然资源的供给。

2.从需求角度影响产业结构

(1)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

这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征收间接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个人的可支配收入的改变可以改变人们对不同层次商品的需求。收入水平偏低的劳动力者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可以促进其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收入水平高的劳动者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可以促进其对高档品,甚至奢侈品的消费。反之,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则可降低对相应种类商品的需求。因此,可以通过对不同收入水平人们的可支配收入的调节而影响产业结构。

(2)影响产品的价格

影响产品的价格是通过税收影响需求最直接的表现。通过对不同商品征收的税率不同,而改变其最终售价。直接作用于最终消费品上的是消费税、营业税及关税,间接作用于商品上的是增值税。要促进某一产业的发展,则可利用对其产品采取优惠税率的方法,使企业利润率增大,引导产业转型。反之,要抑制某个产业的发展,则可对其产品课以重税。

三、广东省税收政策的实证分析

1.模型说明

在李绍荣,耿莹等人所做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课题中,他们把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加入税收影响因素,研究了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及收入分配的关系。本文在他们所做的变化了的模型的基础上稍加改变,把税收按不同产业进行分类,找出分别代表三大产业的典型税目。根据以上说明,本文将受税收影响的生产函数表示如下Cobb-Douglas生产函数形式:

其中Y表示总产出(用GDP表示);K表示资本投入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i=1,2,3分别表示第1,2,3产业,Xi表示第i产业税收在当年总税收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对上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出税收结构对产业生产要素效率影响的经济计量模型:

参数αi和βi,i=1,2,3分别表示第i产业的税收份额对资本和劳动要素产出的弹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税收结构份额对资本和劳动的产出效率的影响。

2.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选取1996到2006年的数据。GDP来源于“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亿元);资本投入K来源于“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表”(亿元);劳动力投入L来源于“各地区按三次产业分的从业人员表”(万人)。

由于所掌握的数据的有限性,在Xi的处理上,本文采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三大产业的划分标准,以及各种税目所主要针对的征税对象,从广东省分项目税收收入中选取各个产业的典型税目,按产业类型进行归类,最后再算出该产业税收占所选取税收项目总数的比例。由于本文是选取与产业结构关系较大的税目,目的是通过研究税收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所以可以暂时忽略其他税目的影响。

3.实证分析

利用Eviews5.0软件包对方程(2)进行回归,剔除掉不显著的变量得到如下估计结果:

LOGGDP=0.961480*X1*LOGK+5.563484*X3*LOGK+1.123029*X2*LOGL-4.432244*X3*LOGL(3)

从方程(3)中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税收收入占总税收的份额增加可以增加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但对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无显著影响;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占总税收的份额的增加相应增加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减少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并且都十分显著;第一产业税收收入份额的改变会增加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但影响并不大。

具体来说,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X3每增加1%会使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约增加5.5635%,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约减少4.4324%。第二产业税收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X2每增加1%,会使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增加1.1230%。第一产业税收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X1增加1%,对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均无明显影响,这也正与现在取消农业税的现状相吻合。

在过去的十一年中,正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的阶段。第二产业主要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有大量的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其税收收入在总税收中的比重也不断增大。由于第三产业对资本投入有更大的产出弹性,我省正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进一步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

现阶段广东省第二产业税收比重约占80%左右,而第三产业比重在13%~20%左右,处在严重失衡的状态。随着该省第三产业的逐步发展,最终加大第三产业的税收比重,减少第二产业的税收比重,使税收比重达到合理的状态。

四、税收政策建议

要实现广东省产业之间结构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以实现该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总体来讲,是在保持现有第二产业生成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内部,着重调整重要资源、重大基础设施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制定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提高规模效益,形成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团。在第三产业内部,则是在保持传统优势行业的基础上,加大发展广东省金融服务业与信息产业等,制定扶持该产业的相关政策。

从经济增长和税收结构的份额来看,在现阶段我省的经济增长中,仍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有必要利用税收杠杆在数量和结构上调整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总体份额上三增二减,产业内部则根据需求做到有增有减。而不是单纯的增加第三产业的税收,减少第二产业的税收。税收比重的调整随着第二三产业产值的调整而调整。

参考文献:

[1]李绍荣耿莹:中国的税收结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2005(5):118~126

[2]马栓友: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兼论我国的最优直接税/间接税结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7):15~20

篇9

关键词:资本结构;理论;公司;融资

不同资金来源的组合配置产生不同的资本结构,并导致不同的资金成本、利益冲突及财务风险.进而影响到公司的市场价值。如何通过融资行为使负债和股东权益保持合理比例,形成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不但是长期以来金融理论研究的焦点,而且也是企业追求的目标。

一、现代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融资偏好

资本结构理论就是研究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最优资本结构的问题。最早提出该理论的美国经济学家戴维·杜兰德(DavidDurand).他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按照净利法、营业净利法和传统法建立的。1958年,莫迪格莱尼(F.Modigliani)和米勒(M.Miller)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指出在市场完全的前提下,当公司税和个人税不存在时,资本结构和公司价值无关。后人在此基础上,纷纷放宽MM定理中过于简化的理论假设,尝试从所得税、破产成本、理论、信息不对称、控制权等不同的理论基础来研究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了不同的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的理论表明:(1)在负债比例不超过一定点时,负债企业由于能够获得所得税抵减利益和杠杆利益,从而比无负债或低负债企业有着更高的股东收益。因此,在公司经营状况较好时,应多举债以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提高每股收益。(2)发行股票及可转换证券。因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会造成股价更大跌幅:①每股收益的摊薄效应。股票和可转换证券的发行增加了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数量。所以公告的每股收益下降,并对股价造成了不利影响。②财务杠杆利益的减少。由于债务利息在计算税收时可以抵免,而普通股股息不能,增发普通股降低了杠杆率,从而企业获得的杠杆利益减少。③信号传递及不对称信息。企业公开发行股票筹资,表达了公司价值被高估的信息。可见,从市场表现来看,普通股也是后续融资最差的选择,西方公司一般将其排在可选融资方式次序的最后。从而企业筹资的顺序为:先是内部集资,然后是发行债券,最后才是发行股票。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政策的现实选择

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化融资体制导致了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问题,而过度负债的不合理增加了国企还款付息压力和出现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越来越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障碍,因此成为许多国企改制上市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最根本的政策动因。

根据2000、200l、2002和2003年这四年的财务报告,计算出上市公司历年的资产负债率,并和全国工业生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进行比较。从下表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历年均低于全国企业平均水平,2003年底,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50.11%;相比之下,全国企业平均的资产负债率为59.05%。

另外,2000年时,有人曾对1000多家上市公司和5000家非上市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做过对比,发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于40%的占总数的五成以上,50%一70%之间的占四成多,而只有极少数的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70%。与之相对应的是。国有非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65%,其中有四成以上高于80%,也可以得出上市公司负债比率总体来说偏低的结论。资产负债率偏低说明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多来自股权融资。下面再看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所采取的具体方式。企业经过改制并上市后,将享有留存收益、配股、增发新股、发行公司债券和银行信贷等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从现有融资环境来看,上市公司长期资金来源有利润留存、长期负债以及股权融资三种渠道,其中前者属于内部融资,后两者为外部融资。

从上表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内部筹资比例甚少,而外部筹资的比重占绝对优势。其中。股权融资在外部筹资中的比重又占较大的分额。如在2000—2002年的各个年份中.配股融资或增发融资额占最大比重.长期负债融资占长期资金来源的比重一直都比较低,但在2003年,由于证券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监管,并且再融资受到投资者的普通厌恶,股权再融资在长期资金来源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趋势,长期负债占长期资金来源的比重达到历年中的最高。

由此可见.从上市公司长期资金来源的构成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比较偏向于将股权融资作为其长期资金主要资金来源。上述事实与资本结构理论要先依赖内部资金,其次是负债,最后才是发行新股的融资顺序行为有着截然的不同。

通过上表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行为倾向上采取普通股筹资方式,且在普通股筹资上又存在较显著的“配股偏好”现象,配股和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主要方式,合计融资额占累计融资额的88%。虽然近年来可转换债券融资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由于过低的转股价格以及转股条件的可修正性,可转换债券在我国演变成了“必转换债券”,使其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股权融资,从而导致资产负债率逐年降低。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国上市公司争相采取普通股这种高成本的融资方式?而在股权融资方式的具体选择上又如此一致地选择配股方式呢?

三、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选择的原因分析

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受到资金成本、公司控制和融资工具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至今,我国已七次大幅度降低了存贷款利率,目前一年期贷款利率仅为5.31%。另一方面,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申请配股的前提条件是“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但任何一年均不得低于6%"。因此,对于符合配股条件的上市公司而言,理论上应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增加债务融资的比重,但为何现实中上市公司的行为却与此相反,资产负债比率不升反降,偏好使用外部配股融资,这也是在现有市场环境与制度框架下所作出的理性选择。

1.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公司融资行为的最根本决定因素。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股票市场仅仅只有十年的历史,市场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二级市场股价大部分时间处于高估的状态,并且非流通股的大量存在,使得证券市场市盈率和股价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与之相比的公司派息水平则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投资者并不指望通过获取公司的派息来得到投资回报,而是希望在市场的短期投机行为中获得资本利得。这样即投资者也偏好以股本扩张进行分配的公司。可见,与债务融资必须还本付息的“硬约束”相比,配股融资具有“软约束”的特点,其资金成本并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因此,上市公司管理层自然将股权融资作为一种长期的无需还本付息的低成本资金来源。这是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根本原因。

篇10

【关键词】证券公司;资本结构;优化资本结构

对于资本结构的界定,一种观点认为资本结构是指总债务资本和总股权资本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被称为广义的资本结构观;另一种观点认为短期负债不属于资本结构的研究范畴,资本结构指长期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例关系,被称为狭义的资本结构观。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证券公司资本结构,考虑证券公司存在短期资金长期使用的现象,本文在广义的资本结构观下进行探讨。

一、证券公司的界定

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证券公司是指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从事证券经营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券商。在国外,证券公司有不同的称呼,例如在美国被称作投资银行,在英国被称为商人银行。在一些实行金融混业管理的国家(如德国)则没有专门的证券公司,其功能由银行来完成。

二、资本结构分析

(一)资产负债率分析

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包括传统的经纪、自营和承销三大业务以及新兴的咨询、并购重组、辅导、财务顾问等,而近年的趋势则是传统业务逐渐稳定,其占证券公司收入的比例趋小,新兴业务比例逐渐增加。目前,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的核心业务,也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证券公司流动负债通常占负债总额的90%以上,这与传统的制造业形成鲜明对比。以中信证券为例,2002-2007年流动负债中的代买卖证券款均占负债总额的80%以上。可见,经纪业务在短时期内仍将助推公司业绩的成长,对其资本结构产生直接影响。2002-2007年间,中信证券的负债率由61.41%上升到71.82%,与国外同行相比,资产负债率偏低(美国前四大证券公司美林、摩根·斯坦利、莱曼兄弟、高盛的资产负债率均达到95%左右)。

(二)短期有息负债率分析

2002-2007年间,中信证券的短期有息负债率(这里,短期有息负债=代买卖证券款)从41.15%提升到62.12%,其经纪业务在2007年占8.0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证券市场的向好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进来,这将有助于提升证券公司的业绩。但经纪业务随市场波动较大,而且它也是证券公司风险集中的区域,如营业部布局不当将带来客户资源减少的风险,在制度方面管理不严、执行不力、存在无权或越权的风险,违规操作而带来的信用交易风险、交易差错风险、客户流失风险等等。

(三)长期负债率分析

中信证券的长期负债率一直处于极低的水平(见表1),公司运用财务杠杆的空间很大,财务杠杆虽然加大了股东的风险,会使股权资本成本上升,但是总资本成本会下降,从而增加企业总价值。我国证券公司短期融资的方式不少,但中长期资金的融资一直是困扰的难题。

三、优化资本结构的建议

由于自身所处行业的特点,证券公司负债结构中流动负债占有很大比例,而流动负债主要是由公司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引起的,因此,笔者建议证券公司应大力发展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公司业绩。

(一)深化经纪业务

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公司的专业化程度还很低。在美国,美林证券围绕投资理财,投资咨询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雷曼兄弟侧重于二级市场自营业务;高盛侧重于一级市场承销业务;查尔斯·韦伯提供廉价交易为主的经纪业务。我国证券公司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业务范围不断扩展,但不容否认,目前绝大多数券商的最大利润来源依然是经纪业务。

2008年4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全面展开在即,融资融券将改变券商经纪业务模式,它产生的双向盈利模式对券商经纪业务以及经纪业务与其他业务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够取得试点资格的券商将成为最大的收益者,这种收益不仅来自融资融券业务所产生的利润,而且还包括传统经纪业务份额的大幅度提升。无试点资格券商的出路只有专业经纪公司和综合经纪业务公司两种。打造自身的研究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争取尽早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证券公司的出路,而借用试点券商融资融券通道有可能是无试点资格券商保护现有客户资源的无奈之举。在借用通道过程中,无资格券商如何提高研究咨询质量将是该时期服务的重点。此外,优化营业部布局、加强网点建设、提升渠道效率、拓展渠道功能也是券商提高现有收入水平的有力措施。

(二)拓展投行业务

国外证券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后,对国内证券公司传统的承销业务也形成巨大的冲击,特别是证券发行方式的市场化,发行成功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证券公司的承销经验、资金实力以及研究力量。增加证券承销准备金;建立核心客户服务体系,提高承销业务服务质量;建立有效的内部分工机制;不断追求股票发行方式的创新设计。比如增强对大型中央债券项目争取的力度,充分调动营业部的积极性,提高公司网络的证券销售能力,加强对市政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资产抵押债券、外币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券等创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积极寻找二板市场承销业务的潜在机会等等。

(三)拓宽筹资渠道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立足于稳固发展传统业务,这些业务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业务看,现在开设一个营业部至少需要投入600万元资金,少数装修豪华、设备先进的营业部则需投入1000万元以上,另外各营业部还必须有一定量的日常营运资金和清算资金;从投行业务看,证券公司从事一级市场承销、兼并收购等业务时,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大多需要向项目当事人提供短期融资即“过桥贷款”才能使项目顺利施行。证券公司要开拓新的业务、形成特色经营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应大力拓宽筹资渠道。

1.完善现有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除了增资扩股或公开发行股票增加资本金以外,合法的融资渠道有三种:一是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进行短期拆借;二是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或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进行国债回购;三是用自营证券进行股票质押贷款。这三种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证券公司资金头寸的不足,解决临时资金周转问题,但无法满足证券公司中长期发展资金的需要。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证券公司通过上述渠道融资的比例一般要占其总负债的30%-40%以上;而在我国,上述渠道融通的资金量还很有限,原因是:证券公司进入同业拆借市场条件较高,拆借额度和拆借期限都受到严格的限制;股票质押融资手续比较繁琐;融资成本相对较高,最长期限也只有6个月,所以,这三条融资渠道目前还没有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随着我国证券公司资本实力的增强以及内控机制的不断完善,应适当放松对证券公司拆借与回购业务的严格管制,放宽质押融资期限,允许更多的证券公司利用这三条渠道融通中短期资金。

另外,借鉴国外证券公司一般多与银行签有循环信贷协议的做法,可以考虑允许我国商业银行对经营业绩好、资信度高的券商提供包销证券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及少量长期贷款,也可考虑券商通过设立基金、发行商业票据等来获得资金。票据融资具有融资手段灵活、成本低、融资规模大等优点,同时作为货币市场的一种信用工具,还有利于货币政策的灵活操作,有利于活跃货币市场,沟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

2.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

负债融资应该以中长期债务资本为主,而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的中短期负债在债务资本结构中的比例占90%以上,大部分证券公司长期负债总额为零,而能带来较大负债融资利益的是中长期负债。国外大证券公司发行的中长期债券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在综合资本中占了较大的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而我国证券公司至今仅有几家通过发行债券来充实中长期资金来源。

有关部门应通过加强对债券发行主体的资质审查,逐步放松对债券发行的计划规模控制,推动市场按效率原则运行,将债券融资作为今后证券公司的基本融资手段加以培育。这一方面可以使那些资产质量好、业务规模大的证券公司筹集到中长期资金;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债券资信评估制度来促进证券公司经营管理各方面的改善和提高。因此,随着我国证券公司规模的扩大,发行金融债券将成为证券公司融入资金的一个有效途径。

总之,要为证券公司壮大规模开辟多条有效的融资渠道,这有助于证券公司改善融资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胡援成.企业资本结构与效益及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月刊),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