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范文

时间:2023-03-16 20:43: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结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结构

篇1

论文摘要规模经济、媒介产品的差异、一定的资源、必要的资金量等构成了传媒产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具有双重效应。可以维护在位媒介的利益,并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它会排斥竞争机制、限制资源自由流动等。因此。应当辩证看待媒介产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

一、市场进入壁垒理论溯源

“市场进入(MarketEntry)”是产业经济学领域探究产业组织的一个基本范畴,指的是一个厂商(或企业)进入新的领域,开始生产或提供某一市场上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充分替代品。无论以何种方式进入,新进入的企业都需要具备一些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也就会构成进入市场的各种障碍,这就是所谓的市场进入壁垒(BarrierstoEntry)。最早明确提出市场进入壁垒概念,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的是产业组织领域的主要开拓者贝恩(JoeS.Bain)。贝恩有关进人壁垒的探究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此后,芝加哥大学斯蒂格勒对进入壁垒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认为“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在某些或每个产出水平上),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一产业的新厂商必须负担、而已在位产业中的厂商无须承担的。”‘嘶蒂格勒是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解读进入壁垒,这对于以后的探究者有重要的启示。一些学者通过实证探究提出市场进入壁垒的社会效应,冯·魏兹塞克认为摘要:“进入壁垒使之必须由试图进入行业的厂商负担,而无须由行业在位厂商负担的生产成本摘要:从社会的角度看,它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一种扭曲。”该定义涉及进入壁垒的福利新问题,假如进入壁垒造成社会福利损失,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就会产生。任何一个行业最初的、最基本的进入壁垒都来源于市场本身,而非法律、政策、技术等原因。当市场进入产生负外部性的时候,法律、政策的介入不可避免,由此形成了新的制度性壁垒。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将进入壁垒分成不同的类别。哈佛大学结构主义学派的贝恩把全部进入壁垒归结为三种摘要:规模经济、在位厂商的产品差别优势、在位厂商的绝对成本优势。贝恩最早对进入壁垒的分类,主要是从进入壁垒形成的原因着手的。此后,贝恩通过对大厂商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别优势造成的进入壁垒进行综合,将各个产业的进入壁垒高度划分为三大类摘要:非常高的进入壁垒、存在实质性的进入壁垒、中等程度到低等程度的进入壁垒。萨洛普则将进入壁垒分成无意的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还有人将进入壁垒划分为刚性进入壁垒、粘性进入壁垒和弹性进入壁垒三类。

对于进入壁垒的影响,学界一直在争论。不过,有一点已经达成一致,那就是,进入和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而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又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两个主要因素。进入壁垒是决定厂商数量和厂商规模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市场进入壁垒较高的行业,由于缺乏进入威胁,在位者能够赚取超额利润,有可能导致在位厂商在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上没有动力;在进入壁垒较低的市场上。大批的潜在进入者随时预备进入市场,和在位者竞争,并力图替代效率低下的在位者。可见,进人壁垒对在位厂商和潜在进入者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传媒产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的构成维度

目前,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传媒产业进入壁垒进行探究。彭永斌认为,传媒产业进入壁垒是指进入传媒市场可能碰到的各种障碍。它从新增传媒机构进入传媒市场的角度来考察传媒市场关系的调整和变化,考察产业内已有传媒机构和新增传媒机构间的竞争关系,反映的是传媒市场中潜在的竞争强度。传媒产业的进入壁垒可以分成制度性进入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行为性进入壁垒等不同类型。其中,传媒产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是仅次于制度因素以外,影响传媒进人的一种重要因素。在产业经济学领域。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能够遏制进入发生的行业中各种稳定的结构性因素或特征。在传媒产业中,也存在这些结构性因素或特征,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源占有、必要资本量等。

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存在于任何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的产业中。当每多生产一个单位产品的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时,就出现了规模经济。对于传媒产业来说,其边际成本是指每多向一个消费者提供一单位媒介产品或一项服务而生产的成本。平均成本是指提供媒介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所有成本除以受众人数。在传媒的大多数行业中,边际成本往往很低,甚至在一定范围内边际成本等于零。假如随着规模扩大使平均生产成本降低。那么就会出现规模经济和更高的利润。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的结构主义学派认为,规模经济是市场进入壁垒的重要来源。按照哈佛大学结构主义学派的观点,最小单位成本所对应的产量属于“最优规模产量”。假如最小最优规模占全部市场的需求比重较大,那么规模经济的存在就会对进入产生某种阻碍功能。规模经济的存在之所以阻碍对产业的侵入,因为它迫使进入者要么一开始就以大规模生产并承担原有企业强烈抵制的风险。要么以小规模生产而接受产品成本方面的劣势,这两者都不是进入者所期望的。传媒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伴随着生产经营能力的扩大也会出现批量扩大、费用递减和收益递增的经济现象。也就是说,传媒产业存在规模经济现象。国外的一些学者通过实证探究得出。随着报纸发行量的增加。报纸的长期平均成本呈下降趋向,形成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意味着报纸可以在一个比较大的发行市场中降低发行价格或者索取较低的广告费用,而发行量较少的报纸则不能这样做。所以,规模经济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进入壁垒。模经济几乎可以表现在媒介经营的每一个职能环节摘要:新闻信息的采制、印刷、发行、广告等等。当传媒发展存在纵向一体化时,其共享利益非凡突出,因为处于同一利益集团的不同生产或分销各衔接环节可以进行一体化经营,这种共享资产导致非常可观的经济性。目前,中国媒介产业集团化发展趋向比较明显,一些区域性媒介集团在当地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这些媒介集团基本上都具有纵向一体化特征。很多媒介集团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

2媒介产品差别

产品差别优势是指在位者在产品的价格一产量关系上要比潜在进入者更具有优势。在相同的销售成本支付下,在位者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品需求,也就是说在给定产量下可以索取更高的价格。这样,潜在进入者若要获得和在位者相同的产品需求就必须支付更高的销售成本。当某一媒介能够为其受众提供一些独特的、对其受众来说不仅仅是价格低廉的东西时,这个媒介就具有了区别于其竞争对手的经营差异化。不同的媒介产品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因为“任何一种商品都可能是另外一种商品的潜在替代品,即便只是无穷小的替代。”假如一种媒介产品难以学习和模拟,可替代性就小。这样,新进入的媒介进行同质竞争的可能性就相应变小,媒介产品差别优势就会产生。媒介集团的策略、信息不对称、受众的偏好、设计和生产技术、媒介集团的信誉都可以形成产品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不是单独发生功能。更多的场合是以一种交互的形式发挥功能。首先,媒介集团的策略对于铸就媒介产品的差异,形成媒介集团的竞争优势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构筑的进入壁垒不易突破。媒介集团旨在扩大产品差异的策略包括商业秘密的保护、品牌战略、内容布置、广告、促销、公关等。一些媒介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对媒介的受众定位、市场定位、栏目布置、内容设置等进行精心设计,打造媒介的品牌优势。减少可替代性,从而建构媒介的市场进入壁垒。其次,通过服务铸造壁垒。媒介产品的销售渠道是媒介独特性、差异性的一个有力来源。可以增强声誉和竞争力。这一点往往为一些媒介所忽视,是以后媒介亟待加强的地方。其三,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来创造差异。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是媒介产品差异化战略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形成进入壁垒的重要因素。产品差别是实施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这种手段往往对受众定位、区域定位等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差异化程度较高的媒介产品。其可替代性就相对较弱,因此轻易维持一批忠诚度较高的受众,这对于新进入市场的媒介来说,就会形成较高的进入壁垒。

3资源的占有壁垒

资源占有的多少,会影响媒介的竞争实力。有些资源对于在位传媒有重要的意义,而新进入的传媒缺乏这些资源,会对其资金链造成不利影响。首先,不动产资源是一种有形的壁垒。一些在位媒介靠长期的利润积累了足够的固定资产,如土地、厂房、设备等。某一新媒介要想进入市场,往往需要各种资源投入生产,假如这些资源为在位媒介所垄断。或者在位媒介已经同资源供给者建立了固定的联系,新媒介进入市场就受到资源的限制而被排斥在外,这势必增加进入壁垒。在法国,进入全国性报纸市场相当困难,其中印刷设备所要求的高投入,极端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及技术现代化等因素构成较高的进入壁垒。其次,信息资源是一种无形的壁垒。信息资源是直接增加新进入媒介成本的一种方式,准确的市场信息和调研数据对新进入者尤为重要。媒介产业对信息具有依靠性。假如在和竞争对手的博弈中,在信息获取上处于下风,新媒介必然要面对极大的劣势。所以,信息资源壁垒是新进入者丝毫不能忽视的因素。第三,受众和客户资源是关键性的壁垒。新创办的媒介能不能在市场中站住脚跟,要看其能否打开局面,赢得受众,吸引大家的眼球。因为受众资源是广告客户所看重的,假如新创办的传媒拥有受众市场,那么它就可以吸引广告客户,就能够突破这一壁垒。物品可以分为“经验品”和“搜寻品”。媒介产品属于经验品,其内在特征(包括媒介产品的价值和功能等)在购买及消费前的检查中不能得到充分体现,甚至需要用很长时间在一些重大现实的报道中得以体现。因为经验品的质量确认必须经过消费者一定时期的消费体验才能得以完成。当受众对新的媒介产品质量尚未作出识别时,即使它的真实质量和已知媒介产品的相同,在相同的成本支付下,受众也不愿意选择前者。因此,当媒介产品的质量处于有待确认的“等待期”内。它只能争取到较少的受众和广告客户。国外学者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忠实于某些报纸的读者很难改变他们的嗜好。这构成了较高的报业市场进入壁垒。

4必要的资金量

传媒产业竞争异常激烈,潜在的进入者假如要想在市场中站住脚跟。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较多的资金投入对于潜在进入者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壁垒。以报纸为例,在报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心城市,新报纸进入门槛很高。喻国明教授认为,市场份额集中于强势媒体,会加高后来者的进入门槛,建立起市场进入的资金壁垒,可能将小媒体逼到绝路。换言之,由于媒体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趋向,使进入媒体产业的资金“门槛”在迅速加高。《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等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市场时候,启动资金只需要30万元左右。而到了2001年,《京华时报》的创刊时启动资金达到5000万元,两年之后,《东方早报》启动资金已经接近1亿元。在国外传媒市场上,新进入市场的媒介也会碰到资金投入壁垒。在美国,Wirth(1986)比较了创办日报、广播以及电视的启动资金发现,1984年,在美国创办一份日报的启动资金,大致为700万美元(发行量为2万份)至3650万美元(发行量为25万份)之间。而创办一个电视台的启动资金是报纸的十四分之一到七分之一不等摘要:创办一个广播电台的启动资金是报纸的十四分之一到十八分之一不等。Wirth还认为报纸市场之所以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是因为新创办的报纸需要一定的资金去克服读者和广告客户对在位报纸的偏好。《今日美国》创刊时,仅仅对售报机的单项投资就超过3亿美元。在英国,《泰晤士报》1993年启动全面改版,仅每年需要的报纸品牌宣传、市场推广花费就达到人民币3.13亿元。这种高投入仅仅获得的是一种进入的资格,新创刊的报纸能否取得满足的回报,能否在竞争中立稳脚跟,还要看新进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状况。目前,中国报业市场的“空白”领域越来越少,所以创办报纸的最低限度投资量逐年增加。高“门槛”的资金需求大大增加了投资的风险程度。即使媒介创办成功,在没有实现赢利之前,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大量的资金投入又形成很高的市场退出壁垒,这也是新进入者不得不考虑的。

三、传媒产业结构性进入壁垒的双重效应

传媒产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传媒市场带来积极效应,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传媒市场结构性进入壁垒是传媒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平衡器,没有壁垒不行。壁垒过高也不利。

传媒产业结构性进人壁垒有明显的积极效应。首先,传媒产业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利于推进传媒产业规模效益的提高。中国传媒市场结构性进人壁垒较高,非凡是一些经济性进入壁垒的存在,可以在产业之外筑起一道屏障,阻止低效率的新媒介进入市场,避免传媒产业形成小型化、分散化局面,提高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度,这对于形成规模经济十分有利。基于结构性进入壁垒产生的规模经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都是值得期待的,因为,“无论是从厂商利益还是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规模经济所形成的进人壁垒都有助于福利的增进。”其次,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利于维护在位媒介的利益,减少在位媒介的现实竞争和潜在竞争压力。较高的结构性进入壁垒可以有效降低媒介市场竞争主体的数量,从单个在位媒介角度来看,较少的竞争者会使在位者获得更多的市场分额和赢利机会。同时,较高的进入壁垒也使一些潜在进入者望而却步,不敢贸然进入媒介市场。这样,传媒将面临较小的潜在竞争压力,即在位者和潜在进入者之间围绕进入(或业已存在的行业赢利机会)而展开的竞争。再次,较高的结构性进入壁垒可以防止过度进入和重复建设,使媒介市场维持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在中国广告公司市场,由于进入壁垒较低,公司数量剧增,市场重复建设严重,形成原子型市场结构。1983年,我国共有专营广告公司181家。从1983年到1992年增长了将近16倍,达3037家。1993比1992年多8007家,为11044家,增幅达264%。据统计。2005年底,全国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25394户,比上年增加11886户,增长10.5%,广告从业人员940415人,2005年平均每个广告经营单位有7.5个从业人员。这种原子型市场结构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小广告公司应对竞争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都很弱,同时对竞争秩序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篇2

论文关键词: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因素

1.山东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现状

受国际金融危机恶化,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需减弱以及近一两年来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因素影晌,我省加工贸易发展速度明显减缓,2009年1-8月,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369.6亿美元,下降13.6%其中,出口240.2亿美元,下降11.4%;进口129.4亿美元,下降17.3%所以在这种严峻的形势,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山东省的加工贸易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贸易结构也在逐步的优化,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和产品附加值都在不断增加,用加工贸易的增值率来表示产品的附加值n,即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伸。随着山东半岛制造业集群的建立与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关联度也不断增强。用山东加工贸易对GDP的贡献率来表示加工贸易产业关联度以及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从2005年到2007年山东加工贸易对GDP的贡献率由21%上升到29%。

但是目前山东加工贸易还只是处在量的发展阶段,结构升级的速度并不快,且具有很大的波动性,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并且由图2看出,山东与江苏等先进省市相比,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步伐明显趋于缓慢。

2山东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2.1计量模型的建立

为了检验以上这些因素对山东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影响,建立如下回归计量模型:

y=a+(3c1+3,x2+32x3+(33x4+(34x5+)ic6

其中,Y表示山东的加工贸易结构,为被解释变量,x1代表外直接投资,x2代表劳动力资源享赋,x3代表的是技术进步水平,x4代表的是对外开放度,x5代表的是产业结构水平,x6代表的是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是随机扰动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他未考虑的因素对加工贸易结构的影响。

2.2变量及数据说明

(1)加工贸易结构,由于加工贸易结构的数据难以找到,而大部分的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为制成品,此处我们以历年山东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来代替衡量。

(2)产业结构,这里以历年山东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表示。

(3)外商直接投资,用历年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山东GDP的比重表示。

(4)国内的技术水平。选取的技术水平指标是根据“索洛余值法”计算而得,并取1979年数据为初始数据。

(5)贸易开放度。关于贸易开放度的衡量有多种指标,一般采用贸易依存度指标,即一国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于中国论文下载(6)劳动投入常用劳动力人数替代。出于数据可获得性考虑,本文假定劳动力总量等于就业人员数。劳动力的文化水平用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数的比例来表示。

2.3计量结果分析

估计方法则采取最小二乘法,用Eviews3.0做的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RZ=0.9918,回归的结果是比较显著的,劳动真赋和对外直接投资对山东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促进作用比较明显,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对加工贸易结构升级有着负的影响,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l)山东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加工贸易的影响有限,加工贸易在一定时期内有着明显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飞地”特征,所以技术水平的提高的作用并没有显现在加工贸易结构升级身上,技术水平提高给山东加工贸易带来的利小于弊,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不仅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培训专业人才,所花费的成本大于由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高效率而增加的利润。

(2)产业结构与现实的贸易结构存在错位的现象。在加工贸易中占优势的产业,出口产品结构是以轻纺工业为主,而国内的生产结构却是以重化工业为主,这种明显的错位现象将会随着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而逐渐消减。

3促进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对策

3.1努力提高国内技术水平,促进核心技术的开发应用

一方面,需要国家积极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改造传统加工贸易产业,提高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未来国际产业的发展方向,制定专门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弓}导外资投向国际化生产链条中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或加工工序环节,提升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层次。

3.2充分发挥要素票赋优势,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我们知道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资源优势,也是山东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正因为如此,山东加工贸易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无法实现突破,只是进行者简单的组合加工。所以我们在充分利用劳动力这一资源优势的同时要实现其动态转变。动态比较来自于资本积累的加速、技术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它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加工贸易商品的结构升级和增值比率的提高。

篇3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战略

城市经济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变革中求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将《孙子兵法》与正处于产业转型与变革时期的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探寻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即“读古人的书,做当今的事”是十分必要的。

一、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就是说:筹划周密、条件具备就能取胜;筹划不周、条件不周、条件缺乏就不能取胜。使命和远景的确定,目标体系的建立,战略方案的制订会为城市的产业转型与资源的重新配置规划明确的方向。因此为城市的产业转型制定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发展战略的基础:“修道保法”

“修道保法”,是指要明确使命与目标,并建立一套确保使命与目标实现的机制。

在产业结构转型上以韩国经济的发展为例,其中经转型后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韩国为规划和发展文化产业,于2001年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该院每年可得到政府5000万美元的资助。在法制建设方面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法》、《设立文化地区特别法》等项法规。近些年又陆续对《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做了部分或全面修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法律法规保障。

可见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其根本就是要促进技术与知识的发展与创新。因此引导产业结构转型也该有相应的政策、法律、措施来保障。

三、发展战略的核心:“知己”

孙子兵法战略思想的核心是“知己知彼,知天知地”。可见任何战略决策的制订,都是以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为前提的。准确的自我剖析与定位可在战略决策中“扬长补短,以优取胜”。

以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成功转型为例,1990年后,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等问题的显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是辽宁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就首先要考虑辽宁自身的优势。辽宁是历史悠久的老工业城市,省内有渤海船舶重工、沈阳机床集团、沈鼓集团、北方重工集团、大连机车、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等50多个装备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在国内甚至国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2006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石化行业,成为辽宁省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显然装备制造产业是辽宁的主导优势产业。那么装备制造产业的不断革新升级就是辽宁发展经济的首选。

其次辽宁发展装备制造业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如技术开发、高端技术熟练型人才的缺少;吸引外资优势薄弱;物流服务产业不发达等等。针对这些自身的“劣势”,辽宁做出了“城市一体化”与“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的战略规划。通过城市一体化具有实现城际间的优势互补,加强城市间产业、人才、资金、科技等方面密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降低生产流通成本,拉动物流产业发展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鼓励大连长兴岛、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庄荷花园口工业区的对外开放开发,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加速发展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的战略规划具有可实现重型装备制造业向沿海地区布局,也可以有效承接国际重化工业产业转移,加强辽宁对日、韩资本的吸引力,吸引跨国公司落户辽宁,带动辽宁乃至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重要意义。

因此在选择转型升级的产业上应该首先选择自身的传统优势产业,而且要清阻碍优势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及时出台解决对策。

四、发展战略的关键:“奇兵制胜”

孙子兵法中的重要战略思想“奇兵制胜”运用到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商就是指“核心竞争力”与“创新多元化”战略思想。以韩国大邱市为例。为加快促进其传统主导产业纺织产业升级,提出了著名的“米兰计划”,其核心是全力加强技术研发,占领纺织和服装产业的尖端技术高地。近期和中期主要是集中力量攻克纳米纤维、超级细纱及智能性纤维和数字染色工程等高附加值项目研发。长期目标则是把大邱建设成为“东方米兰”,使之从纺织的生产、营销到人才培养都成为世界纺织服装业的重要枢纽。另外大邱市在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大邱城市转型核心是全力培育新型尖端技术产业,形成多元化产业结构。目前大邱市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制造业比重到1998年达到顶点35%以后,目前下降为24.2%;金融、保险、通信、物流等服务业比重上升为75%。相比之下,纺织业无论产值和出口的比重都大大下降,因此,传统纺织业已不再是带动当地地区经济发展的唯一主力。

可见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必须要具备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核心技术同时还要以“主导核心”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出台鼓励产业结构转型、鼓励创新,鼓励技术开发等的法规与优惠政策;产业转型上要首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城市发展要有主导核心产业,而且必须要通过发展主导产业,不断开发核心尖端产业技术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现代服务业的多元化、集约发展,增强城市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海:孙子兵法与经营谋略[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

[2]曹世功:韩国大邱市:以产业升级促城市转型[N].中国经济网,2008.5.7

篇4

Shift-share(偏离-份额分析法)方法最早由Fabricant在1942年提出,该分析法是把某个区域的产业或行业发展变化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将该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或部门,进而确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1.数学模型假设区域i在经历时间[0,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设区域i初期经济总规模为b0i,末期经济总规模为bti,用b0ij和btij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初期与末期的规模,并以B0、Bt表示该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的经济总规模,以B0j与Btj表示所在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那么,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rij=(btij-b0ij)/b0ij(j=1,2,…,n)(1)区域i所在大区域或者全国第j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内的变化率为Rj=(Btj-B0j)/B0j(j=1,2,…,n)(2)将区域内的各产业部门进行规模标准化,公式为b’ij=b0ij*B0j/B0(j=1,2,…,n)(3)在[0,t]时段内区域i第j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ij可以分解为份额分量Nij产业结构效应分量Pij及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Dij三个分量。具体表达式为:Gij=Nij+Pij+Dij。Nij=b’ij*Rj,Pij=(b0ij-b’ij)*(btj/b0j-Bt/Bo),Dij=b0ij*(rij-Rj)。区域i的经济增长量Gi可以表示为Gi=Ni+Pi+Di,其中,Ni=∑nj=1(b’ij*Bt-Bo/Bo)(4)Pi=∑nj=1(b0ij-b’ij)*(btj/b0j-Bt/Bo)(5)Di=∑nj=1b0ij*(btij/b0ij-Btj/Boj)(6)在上述公式中,Nij表示的是i地区行业或产业增长份额,是以全国或大区域的平均增长率为基准,区域标准化的各产业部门按此增长率增长时所应达到的水平。若Nij>0,则表示i区域j产业的实际增长率高于全国或大区域的平均增长率,若Nij<0,则低于全国或大区域平均增长率。Pij表示的是产业结构效应,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如果Pij>0,则表示i区域经济效益好的产业或成长型产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合理,若Pij<0,则说明该区域产业结构比较落后。Dij表示的是区域竞争力程度,反映的是区域i第j产业的竞争能力对区域经济的影响。Dij值越大说明该产业或地区相对于大区域或者全国的竞争力越强。PDij=Pij+Dij表示i地区总的偏离分量。2.shift-share分析根据上述公式,本文选取“十一五”时期江苏省三次产业中的生产业为分析对象,以全国的生产业为参照区域,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对生产业的六个行业进行分析。经过shift-share分析,各指标数据如下:从表中可以看出,在2006-2010年间,江苏省生产业各行业的营业收入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rij>0),除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rij-Rj<0)外,其他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说明江苏省生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各行业对江苏省生产业发展的贡献为房地产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具体分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长率对区域增长总贡献较低,但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产业结构效应指标(Pij)和区域竞争力指标(Pij)都大于0,表明其结构合理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Dij<0,没有竞争优势。金融业的rij值最大(2.22),增长速度最快,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5)。金融业的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都较大,江苏省发展金融产业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房地产业对生产业增长贡献率仅次于金融业,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构红利效应明显。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产业结构比较优化,属于成长性产业,但是劳动生产率较低,竞争力弱,阻碍了江苏省生产业总体经济发展(Dij<0)。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处于成长期,总体偏离程度不大,与全国发展水平持平。3.部门优势分析图为了更直观的了解江苏省生产业各产业的结构分布情况,以部门总的偏离分量PDij为横坐标,以份额分量Nij为纵坐标,绘制了部门优势分析图(如图5)。各象限的含义为:第Ⅰ象限是产业基础很好,竞争力较强的部门;第Ⅱ象限是竞争力很强,产业基础较好的部门;第Ⅲ象限是产业基础较差但是发展速度较快的部门;第Ⅳ象限是产业基础较好但是结构比较落后地位下滑的部门;第Ⅴ象限是基础较好但是竞争力很差的部门;第Ⅵ象限是基础很差但是发展速度较快的部门;第Ⅶ和Ⅷ象限是基础差且缺乏竞争力的部门。由图中可以看出,江苏省生产业的6行业中,有4个处于第Ⅰ象限,说明行业的生产率和份额同时增长,行业具有很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竞争力较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处于第Ⅵ象限,该行业虽然起步较晚,基础较弱,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处于第Ⅴ象限,该行业虽然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是不具有竞争优势,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二、江苏省生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1.提供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江苏省是一个工业大省,但前面分析发现,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即便在科技创新处于全省前列的苏南地区,物流业仍然是发展的主导,创意产业薄弱,这说明苏南地区依然没有摆脱“代加工”的产业发展模式,属于大企业或集团的生产车间,自主创新不足,限制了生产业的发展。主要的原因是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处于对风险规避的考虑,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因此,江苏省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政策等办法,在资金、信贷、税收、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参与到生产业发展的竞争中去,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自主创新来拓展产业链,开拓生产业市场,从而带动整个生产业的发展。

2.强化队伍建设,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作为知识和智力密集型行业,生产业对人才需求量大且要求高。表2数据显示,人才的匮乏限制了生产业的发展。以苏州为例,苏州虽然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但是在软件园、科技创业园及创意产业园等对知识要求高的产业类型中发展仍然缓慢。因此,江苏省有必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一方面,通过提供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吸引国外高端人才,缓解江苏省生产业人才匮乏现状;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江苏省高校密集的优势,通过项目支持鼓励校企合作,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创新服务一线,同时鼓励高校建立与境外院所共同培养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国际化人才,为江苏省生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优化资源分配,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

篇5

(一)对现代物流的两种表述方式(两个比方)

1、现代物流相当于一个组装车间,或是说一个生产流水线,它主要是把原来分散经营的各个物流环节系统化,将他们有效地整合、提升,使之成为具有增值功能的综合物流网络系统。

2、现代物流类似于连锁商业,连锁商业就是对每个零售门店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现代物流也不是单点作业,而是对若干个配送中心以及各个物流环节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二)物流产业结构

除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基础设施之外,工业生产、商业批发零售和第三方仓储运输及综合物流企业为实现商品的实移所形成的产业。物流产业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功能结构,即各类配送中心及专业性的仓储、运输等机构在整个社会物流产业中的关系、比例等,二是权属机构,即生产、批发、零售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整个社会物流产业中的关系、比例等。

二、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发展过程及趋向

(一)过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摘要:大约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

此阶段储存和运输分离,各自独立经营,许多生产工厂、个人都建造仓库(主要是楼仓),是封闭型、储存性的。只具备储存、储备功能。

第二阶段摘要:大约1960-1980年此阶段,产品越来越多,储存期越来越短,储存型向"流通型"发展。产生了"配送"的概念,仓库向城市郊区发展,楼仓向高架仓库发展。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衔接功能和集散功能。

第三阶段摘要:大约1980-1990年计算机的发展,使物流产生质的变化,仓库、配送中心增加了信息处理功能,向综合物流发展,95%的仓库变成了单层的立体库。增加了配送功能,许多仓库变成了配送中心。

第四阶段摘要:1990年以来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除了储运货物外,还有许多增值服务。由第三阶段的"我能为客户提供哪些服务"发展到"客户究竟要我提供哪些服务"这四个阶段主要是从仓库的发展而言的,有些功能是配送中心之外的,如运输。配送中心应该有自用卡车和铁路专用线,也可租用。越来越多的配送中心提供运输服务以及其它服务。

(二)趋向

1.专业化、社会化;

2.功能于服务的系统化;

3.业务运作的网络化;

4.管理手段和设备的自动化;

5.区域上的全球化;

6.联合和合作。

三、欧美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权属结构分析

自有型配送中心摘要:是企业集团的一部分,原来的比例很大,现在越来越多的转向为公用型。

合作型配送中心摘要:由几家生产厂合作管理,实际上也是公用型。主要储存粮食、食油、石油等散货,主要建在沿海或铁路沿线。

公用型配送中心摘要:面向全社会所有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其股份持有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团。这种配送中心的土地可能属于某方,而管理则由某一专门的经营公司负责,甚至包括配送中心建造。还有另一种形式,即配送中心可租用现有建筑物,以降低成本。调查表明,整个美国约有300家左右的公用配送公司。

合同型配送中心摘要:和公用配送中心不同,它是通过签订合同,为一家或数家企业(客户)提供长期服务;而不是为所有客户服务。这种配送中心有由公用配送中心来进行管理的,也有自行管理的;但主要是提供服务。也有可能所有权属于生产厂家,交专门的物流公司进行管理。

集约化配送中心摘要:这种配送中心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提供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它服务。这种配送中心即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从欧美的情况看,生产加工企业不再拥有自己的仓库,而由另外的配送中心为自己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向。

90年代初,美国43%的工厂采用单一功能的物流服务形式,但全美500家最大的企业基本上采用合同物流,具有两、三项服务功能。这里面主要是储存和运输,而不是全方位的。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工厂在寻求由一家公司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即组合起来的多功能服务,而不仅仅是仓储和运输。

据统计,美国由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已经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57%(1996年的数字)。美国某机构1998年对制造业500家大公司的调查显示,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69%(包括部分委托),探究今后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10%。调查还显示摘要: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主要是汽车制造等传统企业和计算机等高技术企业,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汽车厂成功地抓住挈机摆脱了经营的不景气,高技术厂商在变化激烈的市场上保持了好成绩。

几个案例摘要:德国BASP公司成立于1865年,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目前世界各地有300多个分公司(工厂),22个产品生产部门。在亚洲16个国家地区设有30多家分公司、12个生产厂。其总部社在物流产业较为发达的新加坡。

物流管理的主要特征为摘要:

一、分公司一般不设物流等辅助部门,分公司的生产和销售由总公司负责而区域性的物流服务由地区总部下设的物流部门统一负责,即通过计算机联网将各分公司的物流业务统一起来运营;

二、在物流服务运作上,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既省去了投资,又便于集中精力抓生产和销售;

三、通过统一物流,来统一各分公司的生产、销售流程,提高了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美国的橡胶公司(USCOUNITERSTATSRUBBERCo.)

它生产工业橡胶,轮胎等制品,在美国各地有很多生产工厂,并建有46个仓库。由于经营范围和形式不断发展,公司不但自己生产多种轮胎,而且有很多橡胶制品是从国外进的,如意大利生产的轮胎。该公司建造的许多仓库的库容量已超过自身的需要;同时,他们也发现这些物流设施还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以取得良好的效益。于是,他们把这一部分人和物划出来,成立了一个物流子公司,并和之签订合同,要求该子公司为轮胎生产保留一半的仓位,而另一半可自行向外开放,经营谋利。所以,这个物流子公司从橡胶公司买下了仓库,即保留了原有的最大主顾,又能为社会提供服务。

杜邦公司

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几年前将它北美的物流业务全部交给了APL公司(东方海皇的一个分支机构,第三方物流公司),APL分支为杜邦400个运输点及上千个零售店及客户管理原料、成品的运输及销售,APL为杜邦每年处理的合同有25-30多个。

二是由一个企业兼并许多小的配送中心,形成一个物流集团公司,提供多种完好的物流服务卓越公司(EXEL)。该公司的所有人是位英国人,他买下了美国公路运输的一部分企业,投身于物流运输业。到1985年,他建立了

七、八家大型物流企业,形成一个很大的集团。开始,他搞区域现已形成全国性的集团,业务扩展到整个北美(包括加拿大、墨西哥)。

国干货贮藏公司(D.S.C)该公司的服务区域很大,所以,他的客户要求能在全美各地开设物流业务,提供服务。目前它拥有35家配送中心,100万平方米仓库,将300多家工厂生产的商品配送给美国各地7000家零售企业,其中16家工厂由该公司配送。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零库存实施方法――JIT。从所需采购的零配件在使用的频率上可分为高、中、低三个部分,依次为80%、15%、5%;从所需采购零配件所含价值量高低分为高、中、低三个部分,依次为80%、15%、5%;使用频率高和价值含量高重合部分为需即时供给的零配件,目前大众汽车公司为20%。实际操作的基础条件首先是供方和需方的计算机联网,其二是将质量控制转变为质量生产,供方要绝对保证其所提供的配件的质量。具体操作如下摘要:某种需即时供给的配件在前12个月,供方通过联网的计算机得到需方的需求量,这个需求量的准确性较差,假设在650至350之间,误差上下各30%;前三个月供方又从计算机得到较准确的需求量,大至在550至450之间,上下相差各10%;在前一个月供方得到更近似的需求量,在510490之间,相差上下各1%;到前一个星期获得精确的需求量为550。这批配件在供货的头两天开始生产,成品直接运到大众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借助计算机的信息网络及质量生产,供给商不仅为他的用户即时供给所需配件,而且他的供给商也得到相应的信息,向他即时供给所需原材料即时供给潜力很大,据德国有关方面统计和分析,通过有效的即时供给,目前能使德国生产企业库存下降4%,降低运输成本15%。

(二)功能结构分析

仓储企业摘要:从前述物流发展过程看,越来越多的传统仓库已经转向配送中心,其功能向多元化发展,但主要是区域性的公用型配送中心,真正发展到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的合同型物流公司的只是少数。

运输企业摘要:美国的运输80%是公路,20%是铁路。而拥有卡车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有车辆,这种数量越来越少;二是个体司机的汽车,美国有个体卡车协会,由协会组织货源和调度车辆,发展态势很好;三是大型运输公司,发展变化很大,数量减少,1980年有50家大型汽车运输公司,到1990年只剩下10家大型汽车运输企业,一部分发展为合同型的综合物流企业,一部分转向为公用型配送中心。

综合物流企业摘要:有两方面来源,一是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发展而来,二是新兴的。这类物流企业向工商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物流服务。一般在全美范围内拥有若干个配送中心,拥有一部分卡车,也租用个体司机的卡车。在美国,物流企业趋向越来越大具有批发(分销)职能的配送企业摘要:一般是由传统的批发企业发展而来,从生产企业进货(买断或),根据零售企业的订单组织商品配送。

物流网点的数量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化,70年代大的物流公司在全美范围内进行商品配送,需要在各个地方建立60多个配送中心;80年代随着信息优化,可减少到20-30个;到90年代初随着交通和通讯的高速发展,又可减少到4-8个;到了90年代末,随着客户对服务需求的升级,配送中心又回升到8-12个。

物流费用结构摘要:在美国,物流费用的80%是运输费,10-15%为仓储费,10-5%是管理费。

几个案例摘要:

美国干货贮藏公司(D.S.C)

成立于1960年,开始只是一家普通的仓储企业,从1969年起将各地的仓库改作为运输和配送公司,并于1981年签订了第一份配送合同,从此公司的配送中心及配送业务发展到全美国,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干货储藏公司变更为干货物流公司。

美国某食品配送公司在全美有30家配送中心,其中在加州的一个配送中心,自己拥有38辆卡车,由中心专门机构统一调度使用,同时通过公共电脑网络和货主、专业运输公司、卡车协会等组织保持联系,及时沟通货源和卡车流向的信息,以保证卡车回程运输的货源,避免卡车空驶。

四、日本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功能结构

日本物流产业的功能结构,和美国相比基本相同摘要:综合物流企业发展较快,许多传统储运企业已经转向综合物流企业;日本的大型综合商社(批发商),都具备物流配送功能。和美国不同的是,日本汽车运输的业主多数不是个体司机,而是众多大型运输公司。在日本的整个物流网络结构中,专业性的综合物流企业、大型综合商社、大型运输公司三者平分秋色。

(二)权属结构

和美国相比,日本物流产业的权属结构有两大特征摘要:一是物流专业化的程度更高,社会化共同配送的情况很普遍;二是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和工业生产、商品零售(连锁)企业之间的合同型物流合作关系更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据估计,日本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在全日本物流业务总量中的比例可达80%左右。

社会化共同配送的具体情况摘要: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随着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以及卡车运输业的发展,在卡车运货方面盛行的"独家运送"方式的弊病突出出来。日本通产省首先倡导发展"城市内最佳配送系统",即围绕某个标准轴心,将城市内无规则地发生的各种方向、数量、时间的货运需要汇集、总括起来,开展高效率的混载配送。基于这个思路,通产省在东京、大阪等地进行了局部试验,还开展了商店街共同进货系统的试验。经过一系列的试验之后,发现较好的办法是以物流企业作为协调者,聚集多家货主企业的货物,按照各货主的配送指示,在广大地区进行混载配送。

进入90年代以来,物流共同化、混载化的热潮在日本再度兴起,由政府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以及行业团体提出的有关改进物流的调研报告几乎都把混载运货作为一项重要策略,认为共同化、混载化具有从根本上改变物流的力量,是塑造日本物流业未来的一个关键。于是,在日本,从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直到生产厂家,对推动物流共同化、混载化都比较积极。为了适应物流共同化和混载化的需要,不少地方的批发商打破行业界限,设立了共同化的物流企业,一些批发商集中的"批发团地"、批发街也加强对共同、混载配送的利用,和之相适应,卡车运输业的一批骨干企业则积极开展地区混载服务,还出现了对外形非凡的货物提供专门的混载服务的卡车运输业。

共同化、混载化的商品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运送的聚合的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运货车辆的装载率,真正做到了"物畅其流,物尽其流。

近年来,日本物流共同化、混载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动向,即相互竞争的大企业把物流领域作为企业竞争的"休战场",它们把削减物流成本当做头等大事,在产品方面搞竞争,而不在物流方面搞竞争,化干戈为玉帛,形成了竞争企业共同的物流网络。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第一,大企业将其所属的物流子公司向其它企业开放,即在保证本企业物流需要的前提下,也承担运送其它企业的货物,开展混载配送。例如摘要:正在积极开展物流革新的东芝公司集团计划在关西、东北等地设立7处混载据点,不仅承担东芝集团所属工厂的物流业务,而且还向东芝集团以外的机电企业提供混载服务。

第二,销售对象区域重合而行业不同的企业共用同一物流基地,开展共同配送。例如闻名化妆品企业资生堂在北海道和电子企业索尼、TDK以及一些食品企业以当地运输企业"扎幌通运"的仓库为共同的基地,开展共同配送,在配送中心,资生堂的化妆品和索尼公司的大型彩电以及其它公司装点心的瓦楞纸箱,杂居一起,统一进行处理和配送。

第三,不同企业相互利用对方企业的物流基地。例如,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在小仓拥有物流据点而在仙台没有据点,而日本钢管公司在仙台拥有物流据点而在小仓没有据点,从1993年开始,前者利用后者的仙台据点,后者利用前者的小仓据点,双方都达到了节约建设新据点的费用,同时又提高了已有据点使用率的目的。

第四,不同企业相互利用对方企业物流用的返程空车。例如,丰田和日产两家汽车公司开展完成车的共同运送,就是因为丰田公司从其所属工厂向其销售公司运送新车以后,其返程正好可供日产公司所属工厂作运送新车之用。达到一车两用的效率。

第五,为了利用共同运送,有的大企业撤去了其原有的效率不高的自家送货路线。例如,为了推进物流合理化,日产公司探究提出3条办法摘要:(1)进一步加强共同运送;(2)撤除亏损的物流路线,改为委托其它公司运送;(3)加强对中继据点,配送据点的相互利用。

通过开展共同运送,并不断扩大混载货物的范围,既降低了企业用于产品运送的费用,又使现有的物流设施,车辆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使参加共同运送的企业获得很大的"连接利益"(即不同企业共享货源带来的利益)。比如,东芝公司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共同运送,使装车率从目前的50%-60%提高到80%。由于运输费占整个物流费的约60%,因此,通过共同运送减少运输费用,对降低整个物流成本具有很大意义。不仅如此,随着大企业间共同运送深入展开,必将导致整个物流网络的重新组合,乃至对物流本身的观念革新,同时,竞争企业自觉地收敛其竞争范围,开展对私有资源的共用、共享甚至共有,则显示了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值得注重的新动向。

日本的合同型物流配送摘要:

在日本,生产企业、零售企业和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之间基本上都存在一种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如,伊藤忠和伊藤洋华堂之间,日新公司和夏普公司之间。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还延续到国外,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国际化,日本的物流也向世界各地发展。

80年代末,日本物流业开始了进军亚洲的第一次,这次的重点是在东南亚,而其出现的背景是日本制造业对东南亚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当时,跟随进入东南亚的制造业企业之后,日本的物流业,从海运企业,卡车运输企业、仓库企业到综合商社,也纷纷进入到东南亚国家投资,设立合资企业,同时协助走向海外的制造业企业建立物流据点。而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了,海运、航空企业进入了仓库、通关业的领域,仓库、通关业也进入了海运、航空、卡车运输等领域。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物流业又掀起了第二次进军亚洲的,这次的重点是在中国,而其背景是日本的制造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

近年来,日资企业设立物流据点最多的是上海,这和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有密切关系,号称日本乃至世界最大级的物流企业,大型综合商社,物流大企业等相继在上海设立物流合资企业,住友仓库还在上海设立独资物流企业"上海住友仓储",这是中国首家日本独资物流企业。

五、中国物流产业目前状况和发展目标

我国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才刚起步,按照上述的分析方法,功能结构分析很不方便,因为我国目前物流业基本上是分散、粗放式经营。物流的功能还很不完善。假如按照国际上的发展过程,我国总体处于第二阶段,或者说正在由第二阶段向

三、四阶段转化。作为发展中国家,没有必要照国际上的发展轨迹也步也趋,也可直接进入第四阶段。但这样的企业在中国目前是极少数。

因此,主要从权属结构来分析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从权属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物流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摘要:

第一阶段摘要:1979年之前,即计划经济时期

处于卖方市场,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商品的仓储、运输主要是由商业批发、商业储运企业来完成的,非凡是各类专业批发公司承担当时80%左右的储运业务。生产零售企业的仓库和运输工具较少。

篇6

关键词:产业结构;投资;约束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084-03

经济学上投资讲的是用于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主要包括新增投资和重置投资。主要是投资这个名词在经济和财务方面有数个相关的意义。它涉及财产的累积以求在未来得到收益。企业的投资活动明显地分为两类:为对内扩大再生产奠定基础,即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对外扩张,即对外股权、债权支付的现金。

本文讲的主要是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按照投资的形成结果及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的角度,把投资分为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投资。为了理论研究的逻辑严密性,本文将固定资产存量的调整投资也列为新增投资的一项,理由是尽管固定资产存量是由过去的投资形成的,但对调整后的存量资产所进入的企业而言,这些存量资产仍然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因此,它相当于新的投资。故新增投资可分为: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资、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投资、固定资产存量投资三部分。这三部分投资形成了投资的三个来源,为新增投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投资的重要性分析

众所周知,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对一个国家具有重要意义,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一个流量概念。GDP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的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是衡量一国产出的重要指标。在整个GDP构成中投资占了很大比重。一国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该国的GDP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投资的大小。经验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东亚等新兴工业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投资率一般较高,经济发展速度较高而GDP也较高,而在发达国家和一些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般投资率较低,经济发展速度也较慢,GDP也较低。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是以经济、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世界大国纷纷在国际市场上加强对世界资源的竞争,以不断加强本国的竞争实力。而资源是稀缺的,对国际市场资金的争夺也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可以说,当前经济的竞争就是对资源的竞争,也就是投资的竞争,投资成为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有力武器。

故努力增加投资、重视投资是当前国家的大事,世界各国纷纷放低门槛、降低壁垒实际上本质就是吸引投资、重视投资政策的结果。但资源是有限的,投资也受到了许多约束。重视投资就是要重视研究投资的内在决定因素。投资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商务成本即“硬”成本部分,还包括能够被有效控制和降低的服务性因素等“软”成本部分,即由公用事业开支、设备租金、仓储费用、港口服务费用、利息支出、金融服务、运输和通讯,以及专业服务如会计和管理咨询等组成的服务成本部分。“软”性部分正是一些较发达城市所具备的优势,并且是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比较关注的,较发达的城市即可通过强化服务成本的优势进行招商。本文主要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故研究的角度与上面有所不同,下面就对投资的影响因素作简要分析。

二、投资约束的分类

经济学上讲经济资源是稀缺的,投资也是一样。这种约束主要包括投资规模约束即规模约束、产业投资流动方向及比例约束和其他约束。投资规模约束即规模约束,较好理解,因为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稀缺性是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人类社会从一诞生就始终受着自然资源稀缺的压力,无论是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还是步入高科技时代的现代社会,自然界就像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丝之剑,时时刻刻约束着人类的发展行为,投资也不例外,投资始终受到总的规模影响,总有一定的边界,不可能无限扩大。

影响投资规模的第二个因素是产业投资流动方向及比例,这里讲的产业投资流动方向主要是产业投资流动异向问题,即投资流向陷阱问题。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利用价格机制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从物质形态就是将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合理地配置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以达到资源高效配置的结果。投资也是一样,投资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摩擦”作用,即受到有效利用率的约束,也就是结构约束,这主要是由于产业投资流动异向造成的,也就是产业投资流入了投资流向陷阱,造成产业结构失衡,投资需求扭曲进一步加深,形成了大批无效投资,影响了投资的有效性。所以,还需进一步分析投资规模约束及产业投资流向陷阱的约束运行机理。

三、产业投资规模约束运行机理分析

我们假设产业投资规模为h,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资为a,产业结构升级的投资为b,固定资产存量调整的投资为c。

由上面已知分析可知,产业投资规模主要是由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资、产业结构升级的投资和固定资产存量调整的投资三部分组成。故存在h=a+b+c,存在a

产业结构内部的变动,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资、产业结构升级的投资和固定资产存量调整的投资,都不会超越投资总规模约束。而投资规模则受到法律、税收、传统习惯、社会安定成都、储蓄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由于我国处于转轨经济过程中,市场投资主体不完善,各投资主体内部机制的作用力度还较弱,各种非经济因素对投资行为的干预依旧存在。财政分配体制决定的总体投资需求还很大,加之客观条件影响造成投资行为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政策经常对扭曲的投资需求注入新的动力。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长期受经济过热的困扰,其突出表现是经济主体的投资饥饿症,尤其是对于体制外的企业,即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以外的企业,国有企业,由于存在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实际上投资规模处于无限膨胀的状态。对于体制内的企业来说,由于存在经济利益短期化冲动,投资规模也处于不断放大的通道之中。

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的作用,这种扩张的实现手段就是投资。从投资体制改革和投资运行机制讲,民间投资的冲动和地方政府的冲动,两个冲动叠加在一起,再加上一系列有利于投资的因素的叠加,造成了当前的投资过热。使得投资总规模常常突破限制,造成过度膨胀。

四、产业投资流向异向度约束分析

在产业投资约束不仅包括投资规模约束即规模约束,还包括产业投资流动方向及比例约束。由于产业投资流向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共向和异向的问题,先进行产业投资流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资源配置是指在资源数量为既定的的情况下,如何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投向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及生产企业,以期达到最大化的产出。产业投资流向共向是指投资产业结构随着投资流向的变化得到改善。负相关是指产业结构状况并不为投资流向的变化而日趋好转。即产业结构随着投资流向的形成,进入了比原先失衡更加不平衡的走势,这种状况若是出现在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通常是原来的行政体制与市场经济发生摩察、政府宏观调控手忙脚乱而未能充分证实市场调节机制的缘故。本文产业投资共向实际上指的就是用于改善产业结构的有效投资。产业投资异向指的就是造成产业结构恶化的无效投资。这可以用产业投资流向异向度的指标进行分析。

产业投资流向异向度=异向流动资金/投资总规模

产业投资异向度是一个比例指标,主要适用于衡量投资的损失情况,也就是形成无效投资的情况。产业投资异向度越大,资金流失越多,有效资金形成越少,经济结构越畸形,其投资约束也就越大。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走的是依靠扩大投资,增加资金投入,资源投入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大量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正是由于对产业投资异向度的重视不够,以及我国现在发展所处的阶段,才造成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萨缪尔森将工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发展道路和增长道路也分为三种。其中,第一阶段是起飞前阶段,以英国为主。主要是依靠土地投入,局限性很大,易陷入“马尔萨斯陷阱”(即土地资源被完全占用后,经济无法再继续增长)。但19世纪经济起飞后,英国并未陷入“马尔萨斯陷阱”,原因是经济增长靠的是物质资本投入,用机器代替人工,发展重工业。霍夫曼将19世纪英国、美国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的增长方式外推到工业化后期阶段,表明重化工业还要发展得更快,要占支配性地位,这就是霍夫曼经验定理。为什么马克思在19世纪末说,资本主义丧钟已经敲响?这不是从政治角度提出,完全是通过经济分析提出的。但是,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展情况看,并未实现霍夫曼定理,于是萨缪尔森将这段发展时期称为现展,即经济增长不是依靠物质资本积累和资源的投入,而是效率的提高。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国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1980年为34.9%,1995年为40.8%,2000年为36.4%,2003年高达42.7%,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一般20%左右的水平。从“六五”至“十五”的前3年,每增加一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1.8亿元、2.15亿元、1.6亿元、4.49亿元和4.99亿元。这里虽然有一些不可比的因素,但仍可反映出,我国的高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靠高投入支撑的。

土地和劳动力投入也同样存在粗放的问题。许多县市区盖的楼堂馆所,越搞越豪华,有的县办公楼跟外国总统府似的;开发区里搞花园式企业,一个企业占地相当于普通建成企业的四五倍。土地的浪费使用十分严重。

高消耗换来的高增长,必然是高排放、高污染和低效率。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18、法国的1/16、德国的1/12和韩国的1/7。资源产出效率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但低效利用问题也十分突出,一些地方盲目兴办各类开发区,省级以下开发区征地后的土地闲置率高达40%以上。

这些都反映了我国产业投资异向度很高,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五、结论

投资对一国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投资又是有约束的,用于改善产业结构的投资受到投资总规模和投资异向度的约束。

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关联;投入产出表

[作者简介]庞丽萍,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副处长,统计师,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F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1―0066-05

一、广西产业结构现状及演进轨迹

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遵循一定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逐步减少,第二、三产业逐步增加。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上述一般规律。

(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一二三”型调整为“三二一”型

2005年广西生产总值为4075.75亿元,是1978年的53.73倍。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1978年的40.7:34.0:25.3调整为2005年的22.4:37.1:40.5,第一产业下降18.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3.1、15.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第一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保持上升趋势,此后基本呈稳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呈徘徊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1988年以前产业类型为“一二三”,1989年转型为“一三二”。90年代中期随着工业高速增长和第三产业推动又转型为“二三一”。到了1997年产业结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三次产业结构为31.9:33.8:34.3,产业类型转变为“三二一”,表明广西经济的工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工业和服务业构成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一直保持“一三二”

1980~2005的26年间,三次产业在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度下降,由1980年占绝对优势的83%,下降到2005年的56.2%,平均每年下降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幅度较大,由1978年的9.0%上升到2005年的31.9%,平均每年上升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26年间仅上升3.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但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一直保持“一三二”。

3.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一、第三”产业下降,第二产业平稳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产业增加值比重与该产业劳动力比重之比。1980~2005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有以下变化规律:

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且低于1。从1980年的0.545下降到2005年的O.398,下降了0.147个百分点。说明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速度快于劳动力比重下降速度。第二产业比较高且较为平稳。1980―2005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接近3,劳动力比重变动不大,增加值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在80年代初一90年代初大于2,从1993年开始小于1,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第三产业在增加就业机会、吸收富余劳动力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断改善

第一产业中农业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2005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中,农业占51.5%,林牧渔业占48.5%。其中,农业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林牧渔业比重上升2.5个百分点。“十五”时期与“九五”时期相比,农业增加值占一产比重下降5.1个百分点,林业、牧业、渔业分别上升0.8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经济作物发展迅速,经粮结构变化明显。2005年广西经济作物面积达到299.3万公顷,比1980年增长3.3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例由1980年的1:0.23调整为2005年的1:0.89。

(三)工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1.采掘业比重下降,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比重上升。“十五”时期,采掘业占工业增加值的7.3%,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占83.3%和9.5%,与“九五”时期相比,采掘业下降了6.3个百分点,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上升4.3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制造业在工业中占据很大的份额。

2.轻工业比重下工业比重上升。改革开放初期,广西工业发展以轻工业增长为主,轻工业在工业中的份额占52%以上。90年代中期,工业产业结构出现历史性的变化,轻工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重工业比重逐步上升。2005年,工业产值中,轻工业比重下降到41%,重工业比重上升到59%。从1978到2005年的28年间,轻、重工业比重变动了13.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重此消彼长,总体上广西工业属于偏重型。

(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趋向合理

广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提高,197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25.3%,2005年升到40.6%,随着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内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1.传统服务业继续发展且占优势地位。1978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两个行业增加值合计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38.6%,90年代初高达50%以上,2000年以来缓慢下降。2005年下降到44%,但传统服务业仍占优势地位。

2.新兴服务业比重上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新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1978年房地产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为7.6%,2005年为9.9%。与“九五”时期相比,“十五”时期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上升2.9和3.3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二、广西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2005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2.6:47.5:39.9,广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全国高9.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低10.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仅次于海南,在全国排第2位。而且比西部省区的平均值高出5.4个百分点,比重在18%以上的还有海南、四川、新疆、湖南、云南、、江西、贵州、安徽等9个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均居全国中下游。

(二)农业基础薄弱,内部结构不合理

进入21世纪,中央对农业和农村实行政策倾

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很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但从总体来看,广西农业基础仍很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还不强。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农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偏高,林业、牧业和渔业偏低。广西自然资源条件是多山多水面临一片海,耕地面积仅占总土地面积的11%。2005年农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的份额达到49.2%,几乎占据第一产业的半壁江山,林业只有4.3%,牧业为35.3%,渔业为9.9%,农林牧渔为1.4%,行业结构不够合理。

(三)工业经济实力不强.产品结构欠合理

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小,2005年广西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份额为1.6%。总量在全国的位次:2000年排19位,2005年降至22位,下降了3位。工业企业中传统的企业多,规模小的企业比重高,产品结构单一、层次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整体工业经济实力不强。

轻工业发展速度慢,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2005年,全部工业产值中轻工业比重为4I%,比2000年下降6.7个百分点。2001―2005年轻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O%,重工业年均增长17.8%,轻工业比重工业低1.8个百分点。轻工业通常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轻工业发展滞后,这与广西作为农业省区的地位是不相适应的。

(四)第三产业层次低.内部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虽然目前广西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但这种产业结构变化是低层次的,是在没有完成工业化阶段而形成的,与世界大部分国家相比,广西第三产业发展仍处在低水平。1998年世界第三产业比重为63%,发达国家美国为71%,英国为67%,日本为62%。2005年广西为40.6%,与发达国家相比有20多个百分点的差距。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广西以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发育不良。2005年,广西新兴产业如金融保险业仅占5.5%,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广西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低于第一和第二产业,表明广西第三产业的效益偏低,还处于低层次的数量扩张阶段。

三、产业关联分析与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产业关联度分析

产业关联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从产业关联角度来分析产业结构、选择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经济分析的重要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感应度系数大于1,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即各部门所受感应的平均值)。感应度系数越大,表示该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越大。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当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大于1,则表示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即各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的平均值),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

以社会平均值1为界,将2002年广西投入产出表中42个产品部门测算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分割为四个象限,见图1。

1.强辐射力、强制约力的部门。处于第二象限,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处于该象限的部门有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加工及烟草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科学研究事业等共9个部门,其中8个部门为工业部门。

2.强辐射力、弱制约力的部门。处于第一象限,影响力系数大于1,感应度系数小于1。处于该象限的部门有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建筑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旅游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住宿餐饮业、纺织业,共13个部门。这些部门大都属于轻工业和第三产业。

3.弱辐射力、强制约力的部门。处于第四象限,影响力系数小于1,感应度系数大于1。处于该象限的部门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农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属矿采选业,共8个部门。

4.弱辐射力、弱制约力的部门。处于第三象限,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处于该象限的部门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废品废料、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邮政业、房地产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其他社会服务业、教育事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共12个部门。处于这一象限的部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第二产业中的弱势部门,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二是第三产业中的教育、文化、服务部门;三是新兴部门,如房地产业。

(二)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是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部门,其发展能够通过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以上产业关联分析,提出以下产业为目前广西的主导产业。

化学工业。化学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原材料的基础产业,在广西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感应度系数达2.399462,影响力系数达1.194832,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接受其他产业辐射的能力很强,同时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亦十分强劲,具有较好的产业先导性。目前,广西的化学工业具有较好的基础,拥有南化、柳化、河化、鹿化、广维集团等一批化工骨干企业,继续加大对化学工业的技术改造,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高效生物农药、维尼纶等产品,广西的化学工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感应度系数为1.957187,影响力系数为1.118606,对供需双方都起较大作用。以钢铁为主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铝和锡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广西的优势产业,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中铝广西分公司名列全国500强企业,柳州华锡集团的锡、铅、锑、锌等有色金属产品年出口居全国第一位。2005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20%以上份额。广西应加大对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扶持,以带动广西工业快速发展。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影响力系数最大的行业,达1.349650,感应度系数也大于l,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

产业。近年来,广西的微型汽车生产及零部件加工、车用内燃机生产得到较快发展,2005年广西汽车产量达35.72万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这个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也是一个高辐射性和高制约性的产业,感应度系数为1.174088,影响力系数为1.096332。广西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宜林面积广袤,水热条件优越,人力资源丰富,并拥有亚洲最大的作为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的桉树基地。此外广西还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在林纸产业的发展上潜力巨大。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加快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的决定,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的完成将对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强大拉动效应,对农民增收也将产生长远影响。

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属于重型工业,包括工程机械、电器机械、机床、成套设备等。这个行业的影响力系数仅次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位居第二,感应度也高于各部门所受感应的平均值。“玉柴”柴油机、柳工机械是广西的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这个行业的发展将对广西工业发展起到骨干和支柱作用。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辐射、强制约的产业,其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广西的桂林、南宁、北海已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基地和良好的发展空间,应继续扶持发展。同时,还应鼓励玉林、梧州、贺州等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发展数码电子、数字通信、高性能电子元件等产品,充分发挥这个行业在广西经济发展中的拉动和辐射作用。

食品加工及烟草加工业。食品加工及烟草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都比较高,分别为1.141233和1.040476。同时,这个行业在广西具有明显优势,也是广西的传统产业。2005年广西生产机制糖504.30万吨,产量居全国首位。食品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农业等基础产业关联度大,同时,广西是农业省区,农副产品十分丰富。我们要发展以蔗糖加工为主的农副食品加工,以广西中烟公司为龙头的烟产业化基地,扩大“真龙”品牌产量,提高广西食品加工产品和烟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旅游业。旅游业的影响力系数比较高,达到1.198790,直接影响30多个产业部门,是辐射力较强的朝阳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拉动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馆业、商业、保险业等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广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独特而美丽的自然山水、滨海风光以及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应把旅游业尽快培养成为广西的重要主导产业和对外开放形象产业,建设旅游强省。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在优化结构、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基础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地区间的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今后一个时期广西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一)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产业升级

从上述产业关联分析不难看出,对广西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部门主要集中在工业。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而广西还处在初期阶段。广西工业化、城镇化规模小、水平低,发展方式粗放,核心竞争力不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发展的过程,是解决就业、改善生活的过程。

第一,推动工业快速发展。一要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这是由广西的资源禀赋决定的。广西资本较为缺乏,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发展资源型工业具有比较优势。要加大特色资源开发力度,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壮大现代制造业。在上述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制造业占据很大的比例,对于传统的制造业,要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这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开拓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开发应用,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孵化、辐射和带动作用。四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按照依托城镇、科学规划、产业集聚园、辐射带动的要求,重点支持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养形成特色产业群,促进工业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

第二,提高城镇化水平。要坚持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突出发展大中城市,集约发展小城镇。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创新城镇管理模式,完善城镇功能。要塑造城镇特色,提升城镇品位,努力发展具有时代气息、民族风格、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建设生态优美的宜居城市。

第三,坚持工业化城镇化联动推进。要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工业布局要与城镇布局大体一致,使工业靠近城镇、依托城镇发展。同时,城镇要为工业布局和发展提供依托,发挥快速集聚产业和人口的作用。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品结构,关键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要突出特色,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二是要提高产业化经营组织程度,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要深化农村改革,加速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四是要引导和促进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服务业领域,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优化

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行业,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应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障碍。改造提升交通运输、餐饮、零售贸易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会展、金融、房地产等新型服务业。积极培育教育、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信息等辐射力强的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拓宽领域、优化结构、规范市场,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县域经济是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广西88个县域单位GDP占全区各市生产总值汇总的比重为67.2%。非公经济具有机制灵活、发展潜力大的特点。从发达地区的发展轨迹来看,非公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是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期。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非公经济比重偏低,2005年为45%左右。要把加快县域经济、非公经济发展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一要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巩固发展农业,加快推进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二要发展非公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引擎,对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扶持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要加强政府部门的服务能力和手段,降低准入门槛,提供信贷金融扶持,放手发展各类中小企业,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环境。三要发展园区经济。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发展具有县域特色的园区经济,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进和发展龙头企业,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四要发展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要以提高农民劳动技能为中心,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五)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层次

篇8

1.1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从1985~2012年河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动情况来看,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在三次产业中占GDP比重最低,而且与二、三产业差距不断拉大;第二产业基本保持稳定,比重持续上升,始终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不断上升,在河北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带动下,1988年,超越第一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由传统的“二、一、三”型到“二、三、一”型演进,标志着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进入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阶段。2012年,河北省三大产业比重达到11.99∶52.68∶35.32。

1.2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结构分析

通过对河北省高等院校就业数据的统计调查,我们发现,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也部分带动了大学生就业结构的转变。河北省大学生就业整体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部分行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于第一产业的大学生比例较低,且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被认为是就业吸纳人数最多的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新兴行业,如金融保险业、信息软件业等,虽然在就业结构中所占比例最高,但第三产业整体吸纳就业的状况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与建筑业及电力、燃气和水的供应业仍然处于产业发展的成长期,在大学生就业选择中持续增长。

2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2.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结构偏离度是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处于协调状态的指标,反映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对称或均衡状况。计算公式为:结构偏离度=某产业占GDP的比重/该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1。通过公式可以看出: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接近于零时,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均衡,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相协调;反之,偏离度绝对值越大,则意味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越不均衡。

2.1.1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通过表1,我们发现2000~2011年第一产业的偏离度均为负数,且一直居高不下,2006年达到最高的-0.7,2001年最低也达到-0.66,12年间结构偏离度平均值是-0.67,说明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相对于该产业产值而言过多,存在大量劳动力剩余和隐性失业。具体到该产业吸纳大学生就业方面,因其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就业人员素质要求不高,即便目前科技兴农的政策正逐渐实施,但由于从事农业劳动在工作环境、心理预期、待遇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结构偏离度为负数且绝对值较大,因此,第一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极其有限。

2.1.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第二产业的偏离度均为正,且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但绝对值仍然较大。这说明,河北省的第二产业并未很好吸收第一产业的转移劳动力,从理论上讲,伴随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河北省第二产业完全有能力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但由于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的比重增加,加之第二产业自身的技术含量较高,需要拥有一定职业技能的从业人员,从而增大了就业壁垒,导致第二产业不能很好地吸纳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但由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很高,产业自身对劳动力需求还很大,待遇相对比较高,所以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仍然很大。

2.1.3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第三产业的偏离度,从2000年的0.39下降到2011年的0.14,虽然其间个别年份略有上升,但总体的下降趋势是明显的。这表明,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日趋均衡,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强,且在未来仍有继续接纳劳动力的能力,对大学生就业也会产生持续的促进作用。

2.2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结构偏离度指标只能大致反映三次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具体的吸纳能力则需通过就业弹性来分析。就业弹性是指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主要用来衡量经济增长对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通常,就业弹性是由就业弹性系数具体反映的。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P=就业人数增长率/该产业GDP增长率。通过公式可以看出,当P>0时,就业弹性越高,意味着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就越大,反之,则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就越低;当P<0时,通常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发挥“挤出”效应,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也无法增强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且面临劳动力流出的情况;当P=0时,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没有拉动作用。

2.2.1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河北省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除了2000年以外,均为负值,考虑到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率,再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对比,可以发现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其经济增长并未带动就业增加。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产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性要求提高,一方面该产业原有劳动力会继续向其他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空间吸纳掌握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大学毕业生。

2.2.2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河北省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在2000年后均为正值,且上下波动,表明第二产业拉动就业的效果较好,但波动较大,这与第二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不稳定有关。河北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争做工业强省,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第二产业就业弹性为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河北省工业企业数目增加和企业吸纳大量人员的结果,同时也是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主要方向的。随着工产核心地位的确立,要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所以第二产业会吸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

2.2.3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虽为正值,但受第三产业自身结构层次不高的影响,其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还不稳定,相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的平均值更高,说明第三产业升级促进就业的能力最强,而且从河北省的整个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幅上看,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拉动就业潜力,加上该产业中的金融、信息等服务行业技术含量高、待遇优厚,因此对吸引大学生就业有很强的优势。

3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3.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缩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偏差

①尽管传统农业吸引大学生就业能力有限,但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仍有可能促进大学生进入第一产业。一方面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大对现代农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扶持力度,制定有效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参加“三支一扶”毕业生的待遇,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②第二产业的复兴不但有利于经济快速增长,而且对大学生就业也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对于第二产业,应将新型工业化作为主要发展方向,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利用第二产业中的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建筑建材、食品医药等行业现阶段较好的就业弹性和增长趋势,发挥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③通过对河北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的分析,我们发现,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相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将最终扮演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动力。因此,短期内适当调整政府支出比例,向第三产业倾斜,将有效带动大学生就业。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河北省第三产业目前发展水平不高,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充分,须进一步调整产业内部结构,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3.2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设置学科专业

随着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就业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于高等院校而言,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设置不仅需考虑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而且要参照社会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使专业结构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设置学科专业时,主动适应产业转型的趋势,在专业设置和培养人数上要随产业结构升级而调整,提高大学生专业就业适应度,引导学生了解产业结构变化对专业知识的新要求,使学生及时掌握适应经济发展的就业技能。

3.3加强大学生专业技能,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篇9

经济发展从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经济新常态的反映。传统上,我国扩大就业主要依赖的是经济增长速度。但在经济增速逐渐下滑的情况下,解决就业问题开始依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何认识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联动性影响将是进一步做好优化就业结构的基础与前提。本文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对两者的协调性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优化;相关性分析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种新常态的形势,“新常态”主要是不同于以往但是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相对稳定,结构优化,并且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在“十二五”规划全面完成以后,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很大进步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力市场的逐渐开放,人们在职业的选择方面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企业也能自由的为自己招聘所需要的人才,原本的劳动力就业体系逐渐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调整日益显著。河北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结构变迁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些人担心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对就业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如何看待新常态形势下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优化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探究。比如配第-克拉克定理、西蒙-库兹涅兹定理、二元结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忽略任何一方都会对另一方的升级和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一,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一方面产业结构能够对就业结构起到牵动作用。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会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转变,进而造成就业岗位的变化;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到劳动力的供需状况,产业结构的变化既会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又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结构性的失业。第二,就业结构也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一方面就业结构会对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就业结构的调整(包括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滚动方式)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式和方向。劳动力、物质资料、资本和技术共同推动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调整;另一方面就业结构的变化也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比如,我国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速度远不能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制约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现状

(一)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点之一,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居民的消费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小,想要让居民的消费水平来带动经济快速增长是不可能的。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我国经济新常态来看,投资和出口已经不能在适应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扩大内需成为适应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措施。从有关数据来看,2010~2012年我国第二、三产业指数相比之前的数据有比较大的下滑,尤其是第二产业指数下滑得更快,2013~2014年虽然有所上升,但是第二产业的发展想要回升已经是很难了。第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历史阶段,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钢铁、电解铝、船舶、玻璃、水泥等这些支柱行业产能利用率长期不足80%。虽然这些行业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但是如果关掉或者暂停这些行业可能会对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产生影响。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2013年河北省压减钢铁产能达到了788万吨,而2014年压减钢铁产能已经达到了1,500万吨,就是因为这样大幅度压减过剩产能直接导致2014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至4.2%。第三,我国传统行业与金融行业相比,利润相差悬殊。据统计,在2014年金融业产值增速最快,传统行业由于生产的初级产品价格下降利润大幅度下滑,甚至有很多传统行业出现了年年亏损的情况,与金融类企业利润相差悬殊。第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缓慢。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一直都不太乐观,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从整体上来看,每年我国有2万多项新增的专利技术,但是因为资金不足等因素的约束,在这些专利技术中仅有10%~15%最终可以转化为产品并形成产业,这样的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0%~40%。

(二)就业结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就业“三碰头”情况非常复杂。一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自从我国大学开始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的毕业人数每年也在快速增长,在2015年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接近了750万人。但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80%以下,这就意味着有100多万名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是不能顺利找到工作的;二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任务非常艰巨。现在每年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农民工大约有近千万人,但是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比较低下。工资水平不高、社会保障不全、工作环境恶劣等方面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的问题还未解决。特别是年龄在40~50岁的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途径非常狭小,并且人们缺乏一技之长,所以如何实现再就业的问题就非常困难了。

四、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优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当前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不能协调发展,为了扩大就业,更好地深化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两者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大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河北省的第三产业以及就业吸纳能力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要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的大力发展,不断优化服务业优化升级,进而拉动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业,尤其是要重点发展售后保障、商务服务、研发设计、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等服务行业。利用思维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等手段来不断提高生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将产业结构向现代服务行业引导;另一方面为了不断满足生活业的现代化需求,从而大力发展生活服务行业。发展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像音像、文化旅游、艺术教育等相关文化产业,发展面向社区全体成员的专业化服务,如养老健康服务、医疗用药服务、娱乐健身服务等,加快旅游开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多方面扩展就业渠道,扩大就业。

(二)提高就业者的素质水平。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也是重点关注问题。由于当前职业培训机制较为滞后,现在的培训内容相对宽泛,缺乏针对性,培训形式主要是由政府部门组织的,职业教育没能适应产业调整的需要,就业者不能够提升职业技能。因此,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对企业的再就业培训进行补贴,这样企业就会更好地对工人进行培训,使工人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岗位,从而能够提高培训的效率,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动性,同时还会使就业结构与国家的产业结构很好地衔接起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促就业、竞赛促提升,通过技能培训找到岗位,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三)多方面举措保证高校就业水平。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提高职业技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还需要高校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学校方面要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多多联系沟通促进就业,并且通过各种渠道就业信息,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做好工作;政府方面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就业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为吸引劳动力提供坚实的后盾。

(四)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京津翼一体化大背景下,对接京津,优化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拓宽就业渠道。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科学持续发展。在京津冀达成合作的前提下,共建现代交通网络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灵.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结构优化的关系分析[J].中国经贸,2015.11.

[2]杨晓光.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J].商业经济,2015.2.

篇10

论文摘要:本文从提高产(行)业的增加值总量来提升就业水平的角度而言,第三产业优于第二产业;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行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发展潜力;而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个就业的支柱行业尽管就业潜力有限,但应巩固、维持其目前的就业规模。

从产业结构角度研究就业问题,最终会归结为对不同行业的吸纳就业能力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联问题,导致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就业吸纳能力一有的行业增加投入可直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有的行业增加投入,虽然给本行业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不多,由于它会直接或间接消耗其他行业的产品,会导致其他行业或部门从业人员增加。

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已有文献大多支持产业结构变动对于我国就业的显著影响。通过这些学者的文献研究发现,之所以研究结论产生较大的差异,除了所采用研究方法和所选取的研究数据不同之外,还可能是由于学者们更多地是从三次产业的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揭示了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扩大就业措施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促进就业结构良性发展的建议,但细化到产业中各个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的分析则很少。产业中的各个行业均有很强的“异质性”和“动态性”,而这对其就业吸纳能力具有重大影响,基于产业层面的总量分析所得出的政策建议并非适用于每个行业,部分行业最终的就业状况甚至会与政策期望相悖(王孝成,于津平,2010)。

此外,以往为数不多的针对行业就业吸纳能力的研究往往以该行业全部从业人员而非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就业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农业的在就业中的“蓄水池”作用,乡村就业人员群体绝大多数在家里还承包土地,因此,如果回家务农就不算失业,充其量是就业不足(蔡防,2007);但绝大多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失业则属于“显性失业”,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更大。近年来,绝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应届大学生均涌向城镇寻找工作,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所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逐年上升,2009年年底已达36%。据预测,在2020年之前,城镇劳动年龄人口一直会保持较大的增长压力(张车伟等,2005)。同时,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单位人员就业的影响更为直接;且由于其主要代表城镇正规就业,故统计数据更为准确。因此,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更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近年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

通过对我国近年各产(行)业的增加值结构、城镇单位人员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明了我国各产(行)业未来的调整方向,也可以了解基于行业细分的我国城镇单位人员的整体就业状况,并找出吸纳就业较多的重点行业。

1.我国近年各产业的增加值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其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演变历程。

(1)产业层面。从2009年度的各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来看,我国的第一产业仅占一成左右;在剩下的近90%的份额中,第二、三产业几乎各占一半,前者高出后者约3个百分点。从变动趋势来看,自2004年始,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逐年下降。此外,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7年来均是小幅变动,显示出很强的稳定性。但两者的比重差自2006年达到7年的峰值(高约7个百分点)后不断缩小,至2009年,两者比重差已缩小为不到3个百分点,后者已俨然形成一种迎头赶上的趋势。

(2)行业层面。近7年(或5年)间,各行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呈现出如下特征:

分行业来看,变化幅度不大的是(2个)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基本属于持续下降的是(7个)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教育,住宿和餐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基本属于持续上升的是(6个)建筑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采矿业、房地产业尽管分别在2007年、2008年有所回落,但总的趋势还是上升的。

2.我国近年各产业的就业结构。根据历年《年鉴》,2003年以前,尽管披露了“按行业分就业人数”,所统计的就业口径由原先的全口径缩小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鉴于此,本文将研究对象界定为“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为行文方便,以下以“就业人数”称谓之而不再特别注明。

(1)产业层面。从2009年度的各产业就业人员的所占比重来看,我国的第一产业仅占不足3%;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7年来均是小幅变动,显示出较强的稳定性;但两者的就业比重差自2007年达到7年来的最小值(7.4个百分点)后不断扩大,至2009年,两者差已扩大为约9个百分点,显示出第三产业越来越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2)行业层面。近7年间,各行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呈现出如下特征:

总体上,我国就业人员的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且非常稳定,近7年来,70%的就业人员分布在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采矿业(2006年之前是批发和零售业)六大行业中。

变化幅度不大的是:采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制造业。

基本属于持续下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教育。

基本属于持续上升的是: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建筑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二、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分析产(行)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探究前者的变化对后者是否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程度,进而揭示其就业吸纳能力的首要前提是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其次,是否扶持某产(行)业的发展以有效促进就业还需在两者存在正相关的基础上判定其是否与我国未来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相符。

在上述两个前提的约束下,考虑到某个产(行)业无论在增加值规模还是在就业人员总量方面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均存在投入的边际效用递减问题,故从增加值角度出发,某个产(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实际上由其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与“增量(边际)吸纳能力”两部分构成。前者指某年度该产(行)业创造单位增加值所需要的就业人数,可用“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指标来反映。该指标实质上是一个以绝对数量反映产(行)业劳动密集程度的指标,与所属产(行)业的自身特性密切相关。后者指该产(行)业某年度新增增加值比例所引致的新增(或减)的就业比例,实质上就是“就业弹性”的概念。

1.相关性分析。产业层面,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与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六年来呈高度相关关系,并均通过了检验。其中,第一产业是负相关关系;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为正相关关系;总体上来说,GDP的增长能拉动城镇单位人员的就业。

行业层面,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的六年来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并均通过了检验;批发和零售业则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因此该行业的增加值规模扩大对提升就业水平无益;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没有通过检验,说明其相关性较差,难以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2.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分析。金碚等(2010)在研究中使用了劳动生产率的倒数一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来衡量不同产(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的大小。本文也采用该指标来计算某产(行)业创造每亿元增加值所需要的就业人员数。该指标并非像就业弹性系数那样是两个“增量”比率指标之间的比值,而是某一年度增加值与就业人数两个“存量”数量指标之间的比值,能更直观、全面地反映其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

根据计算,无论从总体状况、产业层面还是行业层面,近年来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均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唯一的区别就是下降的幅度不同--按增加值不变价格计算,第一、二、三次产业的该指标在2008年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约20%、25%、27%,这充分说明近年来科技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各行业的劳动效率与生产力水平;同时,资本深化对于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大于“补偿效应”。此外,从该指标历年的数值来看,第三产业明显具备比第二、第一产业更强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第二产业始终比第三产业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并且两者的劳动生产率之差近年来有逐渐拉大的趋势。这意味着第二产业的劳动报酬相对较高,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不愿意向第三产业转移,富余的第一产业劳动力在转移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第二产业,因为其回报率较高。

行业层面来看: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4个行业的该指标值很高;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4个行业的该指标值较高;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采矿业等6个行业的该指标值较小;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等5个行业的该指标值很小。从中可以看出,具有很高就业“存量吸纳能力”的4个行业均属第三产业;具有较高就业“存量吸纳能力”的4个行业中除建筑业外,其余3个也属第三产业;这从行业层面进一步验证了第三产业明显具备比第二产业更强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

结合相关性分析的结论,尽管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六年来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其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无论以当年价格计算还是以不变价格计算都处于较低水平,低于第三产业平均水平,故其“存量吸纳能力”较低,其增加值的增加对就业的贡献非常有限。

3.就业弹性分析。就业弹性系数是经常用来计算某产业(或行业)的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一个指标。许多学者用该指标来计算各产(行)业就业吸纳能力。、但是在给定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就业弹性的变化才能主要归功于相对于经济结构的就业结构的变化(张车伟,20);而我国近年来各行业的技术进步的作用非常明显。此外,弹性是两个增长率之问的比率,就业弹性高并不说明就业更加充分;反之,就业弹性低也不意味着失业更加严重(张车伟,2002)。因此,丁守海(2009)、蔡昉(2004)等学者均指出了该方法存在固有缺陷。尽管如此,本文认为一段时期内的就业弹性变动趋势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某产(行)业的增加值增加对城镇单位人员就业的“增量吸纳能力”,故仍引入了该指标来评估各产(行)业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

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8个具有很高或较高就业“存量吸纳能力”;但除建筑业外,无法获取其余7个行业基于不变价格的增加值时间序列数据,因而无法比较准确地进行相关性分析。因此,本文对上述8个行业进行就业弹性分析,一方面是对7个未进行相关性分析行业的深入分析,另一方面是对建筑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再次进行验证。此外,尽管制造业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较低,但由于其无论在增加值比重方面还是在就业比重方面均在所有19个行业中位居首位,出于重要性原则,本文也将其纳入就业弹性分析之中。

由表1可见,产业层面,第二产业除了2008年外,其余年份就业弹性系数均为正且呈现一种不规则的变动趋势: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近五年来一直为正且呈现一种逐年递增的趋势。此外,2008年之前,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均高于同年度的第三产业;之后,后者高于前者。这表明,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的增长能够拉动本产业的城镇单位就业增长,但拉动的力度并不一样--近两年来第三产业的拉动力度要高于同期的第二产业。

在行业层面,从第二产业来看,(1)制造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明显地逐年下降,表明其增加值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力度越来越小,加之其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较低,缺乏就业潜力。这表明,就目前而言,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因素降低了其增加值增长的就业空间。但另一方面,考虑到无论在增加值方面还是就业方面,制造业都在规模上位居首位,更重要的是,它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基础,属于典型的支柱产业,因此,从保持就业水平而言,该行业不应被削弱。

(2)建筑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各年度始终为正且平均而言在第二产业的4个行业中值最高且高于第三产业中14个行业中的10个,其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也较高。同时,无论增加值比重还是就业比重,建筑业近年来均呈现持续上升的状况,说明其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此外,该行业属于资本密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显著,劳动就业规模的扩大有助于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还有,除了对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有就业推动作用外,对就业人数更多的农民工队伍以及其它相关产业就业的推动力度更大,故通过提升其增加值的方式增加就业的潜力巨大。

从第三产业来看,(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个行业既具备很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也拥有平均而言较高的就业弹性系数;此外,上述两个行业近年的就业比重也在持续上升,因此,具有很强的就业增长潜力;尤其是后者,目前就业比重很小,就业发展空间较大。

(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两个行业有较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且就业弹性系数近年来较高。同时,上述两个行业近年来无论是增加值比重还是就业比重均持续上升,属新兴的第三产业,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此外两者目前就业比重较低。因此,其具有较强的就业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

(3)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两个行业具备很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且就业比重位居第三产业中的前两位,但就业弹性系数不高且其近年来的就业比重变动趋势要么是持续下降,要么是比较稳定。因此,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尽管其就业增长潜力有限,但仍要维持就业规模。

(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尽管有较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但就业弹性系数要么为负,要么为很小的正值,且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近年来持续下降,故通过提升其增加值的方式增加就业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