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机械范文

时间:2023-04-10 10:0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工机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工机械

篇1

该机由湖南郴州碾米机厂生产,与28.82~32千瓦电机配套使用,能一次性分别将稻谷中的瘪谷、稗子、泥灰、石子、铁钉等杂质自动分离排出机外,同时由于采用了多机轻碾和白米分级以及抛光刷白等工艺,所以加工出的商品米不需淘洗。该机整机质量2800千克,精米率55%~60%,碎米率5%~10%,杂质总量≤0.1%,含糠率≤0.02%,工作效率为500~709千克/小时,可生产特级精制免淘米。

二、SN-80型双风式碾米机

该机由山东日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与7.5~11千瓦电机或柴油机配用,主要特点是设有喷、吸风装置,米、糠自行分离。该机碾出的成品米白而光洁、含糠少、碎米率低,整机质量150千克,主轴转速800~850转/分钟,风机转速3500转/分钟,出米率≥71%,含谷量≤6粒/千克,碎米总量≤10%,含糠粉≤0.1%,工作效率为700~900千克/小时。

三、6TJN-1.0型大米精加工成套设备

该机由黑龙江省农村机械化开发中心开发生产,与37千瓦(标米)或50千瓦(精米)电机配套使用,采用多机多级轻碾、多风道排糠抛光的工艺,对湿度≤20%的水稻亦能加工。该设备可将稻谷一次性加工出精洁米、营养强化米和特一、标一、糙米等成品米,适应性强。该机整机质量5500千克,出米率为精米68%~72%、标米70%~75%,碎米总量5%~10%,含糠量0.02%以下,工作效率精米为750~1100千克/小时、标米为1000~1250千克/小时。

四、N-110型双风道喷、吸风碾米机

该机由山东省郯城县农业机械厂生产,与11~15千瓦电机配套使用,工作时将稻谷倒入盛料斗,可一次性加工成最理想的白米。该机成品米光洁晶莹、米温低、碎米少、糠米分离彻底,糠细,且耗电少、产量高。该机单机质量240千克,主轴转速750~800转/分钟,风机转速3500转/分钟,电机轮¢165毫米,工作效率为1100~1500千克/小时。

五、LNF-3型喷风砻碾组合米机

篇2

前言

钣金加工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钣金加工也凭借自身特点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钣金加工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为了能够充分满足市场对质量和产量的需求,钣金加工行业需要积极采用机械自动化技术,提升工艺水平,进而为钣金加工行业赢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钣金加工机械化自动化的意义

钣金加工机械自动化的实现,不仅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劳动力解放的需要。在钣金加工过程中积极采用自动化技术,机械的整个加工过程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进行,进而真正实现流水线生产,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减少操作失误,也能够大大提升加工效率,为提高钣金加工的整体质量提供有力保障。而钣金机械自动化在工业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水平,也为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科学、崭新的进步道路[1]。

此外,作为我国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指标之一,钣金加工机械自动化能够充分反映出我国工业的发展水平,同时也预示着工业机械自动化时代的到来。目前,钣金加工已经在各个行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很多医疗器材如果未进行钣金加工是严谨投入使用的,而很多家电、汽车零件的正常使用也需要经过钣金加工,钣金加工能够有效提升各零件和产品的质量与性能。此外,钣金加工机械自动化的实现,能够为一些零件的大批量生产提供一定便捷性,并且还有助于对生产成本的科学控制,从而进一步提升这些行业的发展水平。

钣金加工机械化中的冲床自动化

a主体部分

首先,作为钣金加工的关键组成部分,数控冲床是钣金加工的重要核心,而采用三箱状的框架结构,能够有效提升稳定性,确保加工的钣金元件不会出现偏离,进而有效降低加工误差。而数控自动化冲床安装起来很便捷,只需要在地面垫好专用垫板,再将数控冲床用螺丝固定住就可以了,能够充分确保冲床的安全稳固性。

其次,在安装固定好数控冲床后,还要对冲床的回转头做出适当调整,在钣金加工中又可以成为转塔,操作人员主要将其分为22工位与40工位两种转塔,突破了传统钣金加工的形式,有效降低了加工中更换模具的频率,极大地提高了钣金加工效率。传统转塔技术,不具备更换模具的功能,而将数控自动化冲床技术应用到钣金加工后,传统的手工更换模具被转换成了自动更换。在具体操作中,当一种模具冲压完成后,系统将会按照计算机中的相关记录与操作自动辨别下一个要使用的模具,并在辨别之后将相关模具信息反映给钣金冲床设备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在获取相关信息后便会自动进行模具的更换,以及相关的加工处理,使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2]。

b系统软件

钣金加工自动化系统通常采用CNC软件来对冲床技术进行科学控制,其软件凭借自身具有的操作便捷、精准度较高等特点,在各个钣金加工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于其他工作软件来讲,CNC主要是利用一个极小的软件来实现整体工作的开展,在具体工作中即使其中一个软件出现问题,其他软件也能够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软件自身还具有升级功能。同时,由于其软件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因此,在工作中只需要掌握简单的操作方法,对专业和经验等则没有过高的要求。

c模具

冲床技术虽然是钣金加工中的关键技术,但是其专用模具也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工位冲床技术类型和尺寸,设计出的模具在类型和尺寸上也要与之相适应。在具体安装模具的过程中,首次安装通常需要人工完成,后期则是自动化完成,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同时能够使得钣金加工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可以将其视为促进钣金加工自动化发展的潜力资源,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

结语

在社会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钣金加工行业也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科学技术逐渐成为钣金加工行业发展的原动力。目前,我国钣金加工自动化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钣金加工行业的发展水平,应积极推广和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使钣金加工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在节省人力和时间的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并赢得更长远的发展前景。此外,还要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进而研发出符合我国工业发展的自动化技术。

参考:

[1]裴强,莫非.浅谈钣金加工的机械化自动化[J].科学与财富,2014,(3):321-321.

篇3

关键词:食品加工机械;新形势;措施

一、食品加工行业当前面临的新发展形式

(一)食品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食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不可或缺的产品,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其余任何产品都无法比较的,而食品加工行业又直接影响到了食品质量的好坏,资料利用率的高低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因此食品加工行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由于我国本身人口基数大以及正处于一个社会发展和转变的重要时期,人们经济生活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高,所以对于食品的需求量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对于食品加工行业产品也有了更为广泛的需求。传统的加工行业中的小作坊以及小批量的生产局面,已经远远无法达到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对加工行业进行机械化改革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行为,使食品可以进行机械化,流水化的大规模生产,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食品需求,且对于食品质量安全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食品加工的安全性与卫生备受关注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工业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食品工业产品已经成为当前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同时,由于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爆发,例如:硫磺熏制“毒生姜”、走私“僵尸肉”流入餐桌事件等事件的出现和发生,使人们对于食品卫生产生了较为警惕的心理,对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当前人们日常生活最为关心的、重视的问题[1]。因此,食品加工行业在对产品进行生产和制作的过程中,要对卫生以及安全问题产生足够的重视,对其中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损坏,防治流露到市场之中,要积极的,合理的生产健康无害的食品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三)重视食品加工的节能与环保

所谓的食品加工就是对食品本身的原材料以及半成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化学和物理处理,生产出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于资料的利用以及机械工业化的依赖程度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就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了环境破坏。虽然食品加工行业相对比其他的重工业对于废弃物的排放量较小,但仍然是有着污染环境的缺点,而且随着食品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变得更加需要,对于环境的污染情况更加严重[2]。为了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保护环境的政策,食品加工行业在进行工作时,要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积极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对废弃物的处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减少对环境造成破坏。

二、完善豆制食品加工机械设计要点的措施

(一)大力改进改造传统工艺

我国的食品加工行业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广泛的在社会中进行发展和前进,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对于加工行业的工艺和手法也有着较为完整的保留和传承,但由于我国社会的特殊性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大部分的工艺保存在一些小作坊或者个人手中,没有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和运用,对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豆制食品加工机械设计在进行完善的过程中,要对传统工艺和手法中有着积极作用的部分进行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推陈出新,用现代较为科学的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实现传统工艺的科学化、现代化、规模化。例如:在对豆腐加工自动生产线设计中,就可以根据传统点脑工艺的特点,对其进行编程,然后通过控制器使其实现自动控制,即节省人力,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又避免了人工错误的产生。

(二)全力应用现代高新科技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兴的高新科技对于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前进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为其创造了极为优良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对于当前我国食品加工行业明显的落后状况,要相对其进行彻底的改变,对高新科技的运用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措施,食品加工行业要在各个环节对高新技术进行充分地运用,使其可以起到较为良好的推动作用[3]。例如:在对食品热加工和干燥机械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新型的微波加热技术;在食品包装机械设计中,可以采用无菌包装技术等,多种多样的高新技术运用,对于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的食品加工行业发展,要积极地运用高新技术,对高新技术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开发。

(三)虚心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我国的食品加工行业虽然历史较为悠久,但在近代的发展却明显落后与西方的先进国家,因此在对豆制加工机械设计进行完善时,就要吸取西方先進的工艺,取长补短,虚心地借鉴和学习西方先进国家关于食品加工机械设计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使我国的食品加工机械获得较为快速的发展,缩小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西方先进国家相较于我国,其对于食品加工机械所应用的高科技技术更为深奥,所掌握的先进工艺种类也较多,在食品加工的质量与效率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我国要想提高对于豆制食品加工机械的质量水平,增加工作效率,对于学习西方新进的技术和工艺就显得较为重要,是发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

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到了较为积极的推动作用,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在各个领域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人们日渐提高的生活需求,也对不同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食品加工行业来说,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运用先进的科技技术对加工机械设计进行完善和改革,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以及工作效率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形式进行分析,对豆制食品加工机械设计的完善提供了一系列的对策,以供广大相关工作者进行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其带来一定程度的改善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孙彦红.机械设计加工中的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 用 ,2014,(12):87. 

[2]王凤娜.机械设计加工要点分析[J]. 湖南农机,2014,(03):101-102. 

篇4

METALEX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机床及金属加工机械专业展,在泰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该展每年一届,至今已举办23届,是机床与加工机械行业在东盟最权威、最专业的盛会之一,国际展区中为数不少的展品都是首次在亚洲市场亮相,充分展示了当今世界机床工业、制造设备和技术领域的科研和创新,23年中连续为制造商提供交流销售的平台。

据统计,此次中国15家参展公司共接待老客户30家,结识新客户153家,现场签订贸易合同金额18万美元,意向成交合同金额约300万美元。主要成交产品为数控车床、普通车床、锻压机床、电焊机、切割机、量具、量仪等精密仪器以及各种机床配件等。

中国参展企业之一的云南机床厂展品受到观众的青睐,开幕第一天就卖出了十多台机床。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的机械产品在泰国市场一直卖得很好,仅每年在METALEX现场就可以卖出100多台。本届展会上中国参展企业现场签订贸易合同金额相当可观,并结识新客户153家。

篇5

(黑龙江省龙江县农机监理站 161100)

摘要: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畜禽的成长、发育和繁殖,以及乳品、肉品、蛋类等畜产品

的生产都离不弄饲料的喂养,同时也离不开用来对饲料进行加工的机械和设备。饲料加工机械机型

品种较多。按加工对象和加工方法可分饲料粉碎机、饲料混合机饲、料压粒机、打浆机和铡草机等。

关键词 :粉碎机; 铡草机; 原理; 使用

1 饲料粉碎机工作原理及注意

工作原理 :锤片式粉碎机在农村中使用广泛,型号也很多。按其主要结构可分为切向进料式和轴向进料式两种。这两种锤片式粉碎机结构基本相同。饲料粉碎机主要由料斗、转子、锤片、筛片、搅拌器及出料斗等组成。工作过程是将加工的物料倒进料斗,通过下部的插板和进料斗上的流量调节板进入粉碎室,物料在锤片反复撞击摩擦下被粉碎,凡细度符合标准的饲料,则从筛孔漏至搅拌器,较粗的则继续被锤片反复粉碎,若需加入其他粉料,如麸皮等,可打开搅拌器上部盖板放入,然后继续搅拌,让混合好的饲料从出料口排出。使用前应检查机器各部件是否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同时注意教粉碎物料内不能有石块、金属杂物,以免损坏机器。作业前应先空转2~3min,以检查机器工作是否可靠。工作中,物料的喂入量要适当、均匀,严禁用手或铁棍推送物料进入料斗,在必要时只允许用木棍帮助送料。物料喂完后应再空转2~3min后停车,以利清除机器内残存物料。锤片磨损后,应整套更换,并注意保持锤片原有排列位嚣,切不可错装,以保证转子转动时的平衡。齿爪式粉碎机基本结构主要由机体、动齿盘、活门定齿盘、筛子及进料部件等组成。它的工作过程是加工物料由盛料斗通过控制闸板,靠自身重量掉进粉碎室,进入高速旋转的动齿盘与定齿盘问的空隙内,物料经动齿盘上的锯齿和定齿盘上的齿爪不断被撞击、磨碎、切碎。

使用注意 :饲料粉碎机是一种方便实用、用途广泛的高效农用装备,是饲料加工行业必不可少的装备。在使用粉碎机时,除了注意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以外,还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粉碎机电机必须要有可靠的接地,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安装完后要检查各部紧固件的紧固情况,若有松动须予以拧紧。要检查皮带松紧度是否合适,电动机轴和粉碎机轴是否平行。粉碎机在使用时一定要按规定的配套功率来选择动力,并且要严格的按各种型号的粉碎机的主轴额定转速选择与其配套动力的转速,不得提高主轴的转速。

2 铡草机工作原理及注意

铡草机主要用于铡切饲草料。能铡切的饲草有谷草、稻草、麦秸、玉米秸杆及青饲草等。

篇6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项目 教学设计

2007年,浙江省教育行政部门启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数控加工作为第一批实施新课改的专业,实施以“项目教学”为特征的新课程改革。2009年,作为本专业新课改核心课程之一的《数控加工机械基础》教材出版;2011年,在广泛听取中职学校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课改小组对该教材作了较大修改,出版发行第二版。笔者作为教材(第二版)的执行主编,下面针对新教材谈几点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特点及不足

1.设置教学项目

教材整合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零件和传动、液压与气压传动等相关知识,以“教学项目”为主线,设置了“常用金属材料”“常见热处理”“机械传动装置及零部件”和“液压与气压传动装置”四个项目,每个项目设置了若干个课题,每个课题又分为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以应用实例为先导,配置了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图片,并对知识进行了梳理,条理清晰、通俗易懂。

同时,考虑到学生拓宽就业面和继续学习的需求,第二版教材扩充了“轮系”的相关知识,新增了“平面四杆机构”课题作为选学内容。

2.设备与内容结合

区别于同类型教材,本教材较紧密地将数控专业设备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如在绪论中,有别于其他同类教材,将数控车床结构作为“认识机械”的设备;在学习“认识齿轮传动”任务时,以“数控机床分段无级调速装置”为例进行学习。

3.教材编写的不足

教材以教学项目为主线进行编写。但是,由于是第一次进行项目教学改革,教材没有充分体现操作性强的项目化教学特点,这就使得教师无从下手。

二、师生教学理念的转变

不少教师反映,教材内容太浅,大多是“是什么、怎么做”的学习,鲜有“为什么”的理论学习。笔者认为,本课程学习对象定位为初中起点中职数控加工专业三年制学生,学生以就业为基本目标,教学中应突出对学生技能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这个“最低目标”并不低,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均应转变理念和方法。

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新教材的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是教师要领会项目教学的实质,即以学生学习为主,将一个相对独立的子项目(课题或更小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二是将知识点与技能和能力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设计;三是要精心组织课堂,驾驭能力要强;四是创新评价方式。

2.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实施新课改的重要目的之一。项目教学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收集信息,设计学习方案,实施项目及评价学习,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因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实例

即使是本课程的课改新教材,从出版那一刻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滞后于教学的实际,教师应在教学中贯彻新理念,以新教材为基础又不拘泥于教材。下面笔者通过在教学中的一些实例,对本教材的教学项目实施提供几点参考。

1.金属材料项目的教学

“金属材料教学项目”往往被认为是最枯燥的教学内容,不易开展项目教学。新的课程大纲将本项目定位于“在了解材料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掌握材料分类、牌号、性能及选用”。加之数控专业新生大多已在入学初进行过钳工实训,据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教学任务结合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任务一:学生参观、调查。

教师设计相关表格和问题,明确调查任务,学生分组由组长带领,组内同学分工带着任务进行调查。

(1)参观学校机械实训工厂,询问实训同学并收集加工原料、刀具、量具以及诸如螺母、轴承、键、齿轮及机床材料等碳钢、合金钢、铸铁的基础知识,观察钢和铸铁的切屑的不同之处等。

(2)业余时间收集学校、家庭生活设施等方面的金属材料、用途(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如各种水龙头、门窗、电线、炒菜锅、菜刀、快餐盘、自行车零件等制造材料。

任务二:应用能力锻炼为主的教学。

教师在讲授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牌号识读基本知识后,由学生识读同一类材料的其他牌号,举一反三。但教学重点是材料性能、牌号与用途的统一掌握。教师要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自行车上的螺母与机床螺母材料如何选择,为什么?丝锥为什么容易断在孔里?车削加工45号碳钢和加工合金调质钢选用的刀具为什么不一样?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的材料应用题目让学生进行连线填空,强化材料选用知识。

任务三:学生探究,表达认识。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调查的第一手材料常常是零散的,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差异,但每个、每组学生观点的磨合使得“真理”逐步显现。教师要善于引导更多的学生发表“高见”,不管说的是否正确、完整,都要表扬学生,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一定时期的锻炼,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2.认识主轴零部件项目的教学

中职学生大多是从形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的。因此,在项目教学中采用“先入为主”的方式往往效果较好。以“认识滚动轴承”为例,谈谈教学项目设计。

任务一:“玩”轴承、看代号。

每个学习小组得到若干个不同类型、不同内外径的轴承,先让学生抢着“玩”,以兴趣为“诱饵”,满足其好奇心。“新鲜”一阵后,学生对轴承的结构有了直观的认识,再观察轴承外圈上的代号钢印,记录在教师设计的表格中。

任务二:信息处理能力的锻炼。

课堂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核心能力的场所之一,自我学习和信息处理能力是其中两个方面。学生自我学习教材中关于轴承代号相关知识后,教师提供常用轴承类型、基本代号表等知识,要求每个学习小组根据轴承实物,查找轴承类型名称、内径尺寸,并展示学习成果。

任务三(可选):轴承装卸。

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以提供学生对轴承进行装配、拆卸和、密封的训练。也可以在学习轴的结构后,与平键装拆一并训练。

3.齿轮传动项目的教学

齿轮及轮系传动是教材重点教学项目之一。此项目的教学可以模拟简单的齿轮制作和轮系设计来进行,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任务一:先讲授,后测量。

和上述两个项目不同的是,本项目拟采用教师先讲授,再进行齿轮尺寸、啮合实践。教师先讲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下同)的主要尺寸、参数、尺寸计算公式和传动比概念,分组测量一些真实齿轮的一系列尺寸,计算齿轮模数并对照标准模数表,查找误差原因。这样,将测量技术也运用到了本课程的教学中,课程之间不再是“单打独斗”,确保知识点的融合。

任务二:先失败,后成功。

教师提供齿数、模数不相同的多个齿轮,学生将两个齿轮分别安装在两根轴上(将轴固定)对齿轮进行啮合传动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大致学会装拆齿轮、平键的技术,对键的作用理解更加深刻)。当学生发现不是随便两个齿轮都可以装配在一起,也不是都能传动的时候,在失败感中激发发现、解决问题的热情。教师作为引导者,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得到啮合条件。

学生再根据任务一的结果,选择相同模数的齿轮再次进行啮合实验,得到成功的体验,最后计算传动比。

任务三:先设计,后实践。

在教学项目的最后,教师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二级齿轮传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采用变速滑移齿轮),计算轮系传动比,学生进行拆装减速箱试验。

4.连杆机构项目的教学

考虑到生产设备、生活中连杆机构的运用,新教材第二版新增了连杆机构教学项目。

任务:在小制作中学习。

对于中职学生,铰链四杆机构及其演化机构的学习要求并不高,主要是了解常见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可以采用学生自制教具的方式进行教学。

发动学生准备一些竹条(甚至可以用硬纸片裁成条状代替)和小螺栓螺母,在学习结合连杆机构判断条件的情况下,根据连杆长度要求,用竹条制成四杆机构。学生操作机构,遇到机构卡死情况,鼓励学生分析原因(尺寸原因、叠层原因或铰链原因等)并加以改进。

四、新教材项目教学的几个注意点

第一,教学项目是一个独立的项目,项目容量可大可小,可以设置大项目下的子项目。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项目的完整性。

第二,项目教学不排斥教学环节,也不排斥传统讲授。一般而言,复习(或导入)、新知识传授、学生活动、学生展示、师生总结评价和作业布置等环节不可或缺。

第三,项目教学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活动的内容、要求是重点。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对项目和活动进行设计(包括设备、材料、教具等)。此外,教师除了教案、课件准备,还需要编制学生的学案。

五、后续思考

《数控加工机械基础》教材第二版尽管已经出版发行,但笔者认为新教材和教学实际还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课改不够彻底,对项目内容没有实质性改变。作为全省乃至全国首批课改教材,编写时以项目教学理念编排内容,但编写中受到理念的局限,对“项目教学”的体现不够深入,仍保留了较多的知识传授体系,项目教学可操作性不强。

其次,需要教师及时转变理念,提高教学设计能力。项目教学的关键是教学设计,教师既要将教学所用到的材料、仪器设备进行合理选用,又要设计学生的活动,体现项目的教学要求,不仅工作量大,还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篇7

关键词:机械加工 高精度加工技术 误差

中图分类号:T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082-01

影响机械加工水平的提高主要因素就是误差,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不断的研究高精度加工技术,确保产品的质量。下面针对于机械加工中的高精度加工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

1 机械加工中的高精度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加工高精度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由早期的亚微米级技术逐渐走向纳米级技术,这是机械加工行业一个新的突破,通过对机械的高精度加工技术调查分析,今后的发展方向大致也有着一定的目标。(1)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淘汰传统的人工测量,逐渐走向光学非接触的测量方式,对提高测量工件的精度有着重大的作用;(2)从加工原材料的改进,加强加工材料结构的均匀性;(3)将机械加工方式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创建新的加工理论和加工机理,以此来提高加工工件的精度;(4)机械加工机床的改进,淘汰传统统一式的加工机床,建立模块化、高精度的机床,以此来提高机械工件加工的精度;(5)先进技术的导入,可以利用仿真技术来对加工方法进行仿真模拟,从中发现不足的地方,在不浪费任何材料的情况下将其改正,实现降低机械加工工件的误差;(6)实现机械加工的一体化,可以采用当今的高新技术或引进先进的一体化加工技术,如,闭环自适应系统架构,通过实现一体化的加工系统,避免了在加工中出现人工干预而导致的误差,充分提高机械加工工件的高精度[1]。

2 机械加工中出现误差的原因

2.1 刀具设备本身存在的误差

机械加工中使用的刀具不规范,本身就存在着误差导致加工出来的机械产品也会存在误差。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要注意刀具的使用,但是有很多工作人员在对刀具检查时不够仔细,有很多存在误差的刀具被应用到机械加工上[2]。另外,还忽略刀具的使用寿命,造成刀具出现严重的磨损,不仅造成机械加工的误差,还不利于对刀具后期的维护和保养。

2.2 机床精度存在的误差

机床是机械加工的主要工具,利用夹具将加工的工件固定到机床上,然后再进行加工,其中机床的精度水平将对机械加工的精度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机床在长时间的作业中,就会导致机床部分的磨损,或出现偏移的现象等,从而导致加工的机械不仅精度出现误差。随着我国社会工艺的不断发展,市场中机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长时间的工作才能加工出更多的部件[3]。但是,却忽略的长期工作对机床造成的磨损,随着加工时间的加长,磨损的程度也会逐渐加大,相应的导致机械工件的误差程度也逐渐上升。

2.3 定位存在误差

根据机械生产的过程分析,对定位误差主要以定位副不准确的误差和基准不重合的误差两种,其中定位副不准确误差主要是由定位面以及夹具的装夹面所引起的;而基准不重合误差则是由于实际加工的工序中与CAD模型上依据的工序基准出现不重合的现象而产生的。从而造成机械加工件的误差。

2.4 夹具的误差

在机械加工时是需要利用夹具将加工工件固定到机床上,而夹具的作用主要是确定刀具、工件、机床三者之间的位置,一旦夹具的精度不够,就会导致加工的工件也出现误差。

3 机械加工中高精度加工技术的方法

3.1 降低原始的误差

提高加工技术的精度,首先要从机械加工使用的加工机械以及设备的精度进行考虑,只有降低原始加工机械设备的误差才会实现降低加工工件误差提高工件精度。(1)高精度的生产机械和设备尽量避免人为控制,要加强对这方面机械的数控,通过数控加工工件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加工工件的精度;(2)对加工工件的环境进行控制,因为有很多高精度设备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会导致设备变形,增加了加工误差,因此,要选用恒温的条件下进行加工可以提高加工工件的精度;(3)加强加工工件的测量工作,因为有很多误差的产生都是来自对工件测量的误差,避免一次性测量,要加强测量的仔细性而且要实施二次测量,最大化的降低工件出现的误差;(4)加工中使用的刀具是极易发生磨损和变形的,因此,要加强对刀具的维修和养护工作,要定期更换刀具,避免刀具的误差而引起工件精度过低等。造成加工工件出现误差的原因有很多,相关人员要对其进行总结并分析,要对容易出现误差的地方加强防护,这样才能实现高精度加工[4]。

3.2 引进新的加工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机械加工工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加工方式大多都不能满足当今机械加工需求,尤其是统一加工的机床,也仅能在一部分工件加工中应用,因此,相关部门应引进新的加工技术,以此来实现对加工工件精度的要求。

3.3 利用误差补偿方式来降低工件出现的误差

在机械加工中,有很多出现误差的环节都能利用其他部件或设备来降低生产所出现的误差,实现工件高精度的加工,这种降低加工误差的方式名为误差互补法。例如,在工件切削加工的环节中,如果要求工件加工为弧形或锥面时,由于刀具是带尖的,在加工中容易造成少切或过切的现象,这对工件的精度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该误差可利用其他的方式进行弥补,在加工前先采集刀具刀尖的弧形半径,这样在加工时就可以通过半径来补偿刀尖出现少切或过切的误差,从而提高加工工件的精度。

4 结语

在机械加工中,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通过积累丰富的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采取有效的方法研发高精度加工技术,减少误差的发生,进一步做好机械加工工作。

参考文献

[1] 翟道美,易广斌.影响机械工程加工精度的因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5).

[2] 侯志楠.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几种因素及其相关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0(18).

[3] 周琴.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分析[J]. 现代机械,2011(2).

篇8

关键词:可加工陶瓷;机械加工

可加工陶瓷是常温下使用普通金属切削刀具就能够加工出一定形状精度表面质量的陶瓷材料,按照材料成分划分主要有云母玻璃陶瓷、非氧化物陶瓷以及氧化物可加工陶瓷等,关于可加工陶瓷材料去除机理以及弱界面和材料缺陷作用形式、制备工艺等问题是当前可加工陶瓷机械加工工艺的重点内容,对可加工陶瓷在航空航天以及工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1.可加工陶瓷

1.1可加工玻璃陶瓷

云母玻璃陶瓷材料有着特殊的电性能和良好的生物活性,在航空航天、电子以及生物医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最常见的是氟金云母相结构,通过生产工艺和组分控制,能够在玻璃基体中随机析出大长径比针状或者层云母晶体结构,外载荷作用下,裂缝沿着云母晶体薄弱面传播,耗散裂纹扩展能量,材料有可加工性。

1.2可加工氧化物陶瓷

可加工稀土磷酸盐和氧化物陶瓷化学相容性十分理想,其氧化物和磷酸盐晶粒之间弱界面之间形成并连接的微裂纹是其可加工性的主要来源。比较常见的稀土氧化物陶瓷材料使用普通金属刀具就能够实现加工。

1.3可加工非氧化物陶瓷

先进已经研制开发的非氧化物陶瓷已经比较丰富,包括复相陶瓷、多孔陶瓷等。其中使用原位制备方法制备的含钇铝石榴石复相陶瓷剪裁纤维结构包含长晶粒、弱界面和热膨胀失配高内应力,形成了松散连接层片状结构,若见面容易产生主应力迹线偏转,能够避免产生宏观裂缝,断裂模式以沿晶断裂为主。

2.加工工艺

刀尖轨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可加工陶瓷加工方法:

2.1刀具材料、切削角度

可加工陶瓷材料都有着很大硬度,使用普通刀具加工会造成刀具的过快磨损,机械加工性能很差,零件尺寸一致性很差,加工表面有很大锥度,零件容易崩裂。为了避免加工破坏,提高加工精度,有必要研究陶瓷切削刀具材料与切削工艺。通过长期试验,发现硬质合金刀允许切削最大速度是高速钢刀具的3倍,因此在相同加工条件下,钻削可加工陶瓷,硬质合金钢刀具的磨损要比高速钢刀具小很多,所以硬质合金钢刀具加工可加工陶瓷是比较理想的。

2.2切削参数

2.2.1切削速度

切削可加工玻璃陶瓷应该尽量降低切削速度,控制在铸铁切削速度的一半即可,通过降低切削速度来减缓刀具和零件发热,减少加工避免出现明显的裂纹,允许的最大切削速度通常都调整在45.72m/min,可加工陶瓷材料正交试验中,可优选参数主要有:粗车外圆切削速度15m/min,精车外圆需要进一步调低速度,取10m/min,采用这套加工参数能够保证相当的加工效率,同时减少零件报废率和刀具的磨损。

2.2.2进给量

进给量是影响零件表面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进给量需要选择一个较小的取值,保证表面加工质量。切削可加工陶瓷材料,进给量超过0.228mm/r就会造成陶瓷表面严重的破裂。通过正交试验,有优选参数如下:

粗车外圈,进给量控制在0.15m/r左右,精车外圆时加工精度很高,进给量进一步取小,调整到0.06mm/r。

2.2.3切割深度

切割深度不会明显影响加工质量和刀具耐用度,切削加工玻璃陶瓷切削深度最大可达6.35mm,正交试验获得的优选参数如下:

粗车外圆切削深度控制在1.5-4mm;精车外圆,切削深度取值需要适当降低,调整在0.02-0.1mm范围内比较合理。

2.3表面粗糙度控制

根据硬质合金刀具加工可加工陶瓷材料的试验,建立表面粗糙度理论模型:

根据该模型,表明进给量f对加工表面粗糙度起到主要影响,切削深度、切削速度也会对加工表面粗糙度产生一定影响。使用表面粗糙度评价可加工陶瓷材料的可加工性时,上式则表明进给量f是影响可加工陶瓷材料可加工性能最关键的因素,其次分别为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

2.4冷却

可加工陶瓷的热导率不高,而切削过程会产生很大的切削热,散发相对困难,容易造成零件的崩裂破碎,同时也会导致刀具在短时间内温度上升,降低了刀具的切削能力,所以采取有效的冷却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3.结束语

可加工陶瓷是一种新型的高强度材料,采用传统的金属切削刀具、参数会加剧刀具的磨损,加工精度和成材率也难以保障。确定可加工陶瓷机械加工工艺需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正交试验获得多方最优解,才能全面提高可加工陶瓷机械加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宏,田丁,王修慧等.51-Al-F系可加工陶瓷制备工艺的研究[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11,18(4):74-77.

篇9

关键词:家具机械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前言

进入 21世纪,网络信息化、计算机智能化在工业技术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现代化的机械工厂,从材料的输入,装卡定位,机床启停,参数调整,切削加工,工件拆卸,到运输均可实现全数字化、全自动化,无人值守;一辆普通轿车可以装备数十个微计算机控制单元,定速巡航控制、自动空调系统、数据总线通信控制、路径导航、远程定位通信服务系统以及车载影音系统等,这些部件的核心是计算机微控制器,计算机微控制器通过传感器感知外界动态信息并接受驾驶员操作指令,通过内部核心控制策略进行智能分析判断,输出控制指令,准确、及时地控制执行元件做出响应,达到理想的控制目的。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快速更新,给各种传统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工程机械行业也不例外。

1.我国家具工业发展现状

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家具工业产值、出口量和国内消费额目前均居世界首位,2011年中我国家具业的总产值10100亿元,出口额388亿美元,占据全球75%的家具制造量。逐步形成了按地域划分的家具产业集群,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中国家具工业的特色。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凭借与国际接轨迅速、国家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便利条件,广东家具业率先崛起,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家具产业集群。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随后以上海和江浙为中心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家具产业集群,以京津为中心包含辽东和胶东半岛的环渤海地区家具产业集群,以川陕内陆省份为主要代表的中西部家具产业集群和以实木家具为主产品的东北家具产业集群。目前我国家具生产企业逾3万家,产业工人近1200万。家具与家具机械工业在其发展历程中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撑,互相依托,共同进步的。家具工业的发展对装备工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反过来机械工业的发展又为家具加工工艺改进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我国木工机械行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大而全”的生产模式,目前已形成的珠三角、长三角、华北、华东、东北、西南木工机械生产区,构成了中国木工机械生产完整的网络。正因为布局和产品结构合理、顺应了市场需要,从而保证了中国木工机械行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

2.我国家具加工机械数控化应用前景

2.1 利用数控实现家具部件加工的自动化

家具加工机械最大的特点是批量生产,各个企业由于加工的产品不同,对数控技术开发的要求往往不一样。传统的家具机械是利用普通设备来完成各种家具部件的加工,达不到批量生产对互换性的要求。随着数控技术的普及,采用传统锯、刨、铣、砂加工家具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对于实用、价廉、功率大、转速变化范围大、专业化程度高、可连续工作的数控专用家具机床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中国木工机床的铣床、刨床、锯床、钻床等通用设备已经可以满足小型家具厂的需求,但大中型家具企业的专业需求则很难满足,并且这些厂家基本上都是用进口豪迈和 SCM等世界顶级家具设备生产企业的顶级产品来满足自己生产的需求,而没有采购国产设备的意向。我国家具机械生产厂家还没有在数控家具机械市场上打开销路,但随着数控技术的普及,家具部件的专业化生产必然会有广阔的市场。

2.2 批量生产木制品生产线前景光明

我国的家具工业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目前,国内大型、高效、专业化出口家具生产企业迫切需要数控家具生产线,数控家具生产使用的下料锯床、木工线锯机、四面刨床、精刨床、木工镂铣机、仿形铣床、多轴多排钻床、仿形车床、带式磨光机、抛光机、封边机、涂漆机、腻子机、打包机等都需要进行数控改造。开榫、组装、喷漆、烘干、五金件开槽孔、安装、塑封与包装等工序需要系列化的数控成套设备;椅子数控加工生产线、餐桌数控加工生产线等都亟待开发。这些由多台数控机床构成的生产线需要利用计算机群控技术,将单机的功效提升至极点,以实现家具等木制品的低成本批量生产,提高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于木制品生产线的主要数控群控设备,今后需着重发展单台数控设备的联网、视频监控、过程检测、集中调控等技术。数控设备集中控制的专业化将成为我国家具加工数控产品未来的开发方向,通用数控镂铣机所代表的数控家具机械的时代已经过去,批量生产木制品数控成套设备的开发时代已经到来。

3.结语

我国的家具工业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作为家具工业配套的行业,国产数控家具机械的应用和普及将是我们行业未来长期的任务。国内的家具加工机械厂家要有决心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中国的豪迈和 SCM。纵观国际家具加工机械新技术的发展,我国家具加工机械的数控技术普及趋势行将到来,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数控家具加工机械,实现产学研合作,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不断加大数控技术开发的投入,把确定最佳的数控产品作为每个企业进入数控设备市场的敲门砖,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使家具加工机械的数控新技术在我国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定位误差;机床制造误差;加工器具误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机械加工生产的零件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的机械零件加工生产过程中,零部件的精确性易受定位误差、机床制造误差以及加工器具误差的影响。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在了解误差原因的前提下,找出具体控制的对策。这是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的关键,相关人员应将其作为重点研究课题,以满足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1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的类型影响

现阶段,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误差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分别是:定位误差、机床制造误差以及加工器具误差。其中定位误差会导致制造的零件产品出现配合变动,即定位副的机械加工出现了误差不准确问题。机床制造误差还可按相关标准分为如下几个类型,即传动链误差、导轨误差以及主轴回转误差等。由于机械加工中的传动链是始终处在运行磨损的状态下,其间的误差会严重影响机械产品制造和装配的过程质量。导轨误差的具体体现是:系统运行肌醇与主要部件的相关位置出现异常,这就降低了机床成形的精度。主轴回转的误差主要体现在平均回转轴线与主轴实际回转轴线的差异,这就会直接影响零件制造的精确性。而加工器具方面的误差,主要体现在夹具和刀具的应用问题。这些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技术误差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零件加工的尺寸和形状,从而提高了废品的发生率[1]。

2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原因分析

2.1定位误差原因造成机械加工零部件出现定位误差的原因是:相关工艺人员没有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参考定位基准,这就难以选择出正确的几何要素。具体来说,机械加工工艺人员定位的基础与设计基础不一致,就会使基准出现不稳定的误差问题。由于定位副间的配合间隙发生了变动,因此,机械加工工艺的定位副加工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问题。2.2机床制造误差原因机床制造中导轨误差的发生原因是:机床主要部件的相对位置与运行基准之间存在精度问题。而机械加工工艺中的轴承运转误差和同轴度误差,是导致设备主轴出现回转误差的原因[2]。2.3加工器具误差原因起主要作用的刀具和夹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而导致的加工器具误差,会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加工位置。对于夹具来说,磨损问题会导致其使用出现较大幅度的几何误差。而机械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达不到设计要求,则主要是由刀具的使用磨损造成的。2.4零件变形后的工艺系统误差在对机械零件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强度低于夹具、刀具以及机床的产品进行加工,这就使其容易出现形变误差。这里指的形变误差就是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例如,对于镗直径加工内径要求较小的产品零件来说,其发生变形的原因是:加工用的刀杆硬度不大。此外,加工原材料质量不均匀或是加工切削力变化,均是导致零件变形后工艺系统出现误差的原因[3]。

3控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的对策

3.1误差补偿法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补偿法,就是当误差出现后通过一系列的弥补措施来进行误差纠正。具体来说,误差补偿法主要作用于机械加工工艺中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其能够对技术误差进行抵消和中和,以保证零部件产品对精度的控制需求。例如,在对机械设备滚珠丝杆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为避免技术误差对其生产精度的影响,相关建设人员可刻意将丝杆的实际螺距控制在低于标准值的尺寸状态。这样一来,就能抵消预加拉伸力磨损所带来的技术误差。与此同时,在实际的补偿作用时,还能产生一定的正应力,以抵消丝杆受热后产生的丝杆压应力。由此可见,采用误差补偿法进行滚珠丝杆的机械加工,将有效保证标准的螺距尺寸。3.2直接减少误差法在所有控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的方法中,直接减少误差法具有操作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易学的特点,这就使其成为了行业内部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误差控制方法。因此,机械加工生产企业应通过不断优化该方法的应用合理性,以提高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率。首先,在进行具体的操作前,机械加工人员要明确技术误差的产生原因,以找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控制策略。其次,在进行直接消除和抵消误差的过程中,加工人员要根据加工零部件以及所处作业条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操作[4]。例如,在加工机械细长轴车削时,由于加工原材料具有不耐热和力的特性,这就意味着其工件非常容易出现变形或弯曲问题。因此,机械加工人员可通过采用大走刀反向切削法,来降低细长轴车削构件发生变形或弯曲的程度。最后,机械加工人员在采用直接减少误差法后,还要对零部件本身进行必要的处理,以控制其影响。例如,在对薄片工件的两端面进行磨削加工时,误差控制人员可以将工件和平板连同粘接在磁力吸盘上,以降低技术误差的影响。与此同时,加工人员还要保证工件处于平面磨得光滑状态后,再从磁力吸盘上取出,这就提高方法应用的效率,从而高效解决了薄片夹紧、弯曲以及变形问题所带来的影响。由此可见,直接减少误差法的应用,就是通过遵循“以毒攻毒”的控制策略原则,从而实现了既不影响原有机械加工工序的状态,还大幅度降低了技术误差对零件加工工序的精度影响。3.3误差分组法在对机械产品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由于机械部件的尺寸和加工技术均有不同的要求。个别情况下,甚至是其功能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实际的机械加工过程中,产品生产使用的精度和质量受到了加工工艺以及加工技术的影响。由于目前的市场环境,使得机械加工企业的加工工艺应用处在较为成熟的状态,这就使其能够在整个机械加工环节中做到稳定的精度值。但是在每个小小的加工工序上,尤其是那些半成品的加工技术精度确实太低,难免会出现复映误差或定位误差等误差,从而影响了整个机械加工工序的效率和质量。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的误差控制技术,通常是需要参考上一工序加工精度或毛坯精度,这是非常浪费时间,而且看不到效果[5]。而误差分组法正是弥补了这种误差控制技术的缺陷,以误差大小为参考标准,将半成品或毛坯尺寸分为若干个组,这样半成品或毛坯尺寸的误差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缩小,在借助调整工件与刀具的相对位置或调整定位元件等技术,降低整个工序的误差系数。由此可见,采用误差分组法进行机械加工产品的加工,能够在明确其工艺方面、工程方面以及应用技术方面的要求状态下,控制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

4结论

综上所述,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会使零部件的加工缺乏精准性,这就会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带来一定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在明确定位、机床制造以及加工器具等技术误差的影响和出现原因的基础上,找出控制其加工误差影响的措施方法,以提高机械零部件加工工艺的应用效果和作用价值。具体可采用误差补偿法、直接减少误差法以及误差分组法,来降低技术误差所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强.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及对策分析[J].轻工科技,2016(2):61-62.

[2]李峰.机械加工工艺中的技术误差问题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8):4.

[3]田浩.机械加工中的误差控制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0):236.

[4]孟华峰.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与误差分析[J].煤炭技术,2011(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