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设备范文

时间:2023-03-30 11:0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救援设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救援设备

篇1

【关键词】地铁车辆;救援设备的配置;救援设备的操作

地铁公司一般都会成立专门的抢险部门,当地铁列车 出现了脱轨、车辆冲突、倾覆、轮对卡死以及车辆失去了动气牵引等问题,由于救援空间过小,因此无法使用大型的机械化设备施救,因此,只能使用地铁列车特殊的救援设备进行救援。主要的救援方法有:扶正、复轨、车厢破拆、辅助牵引等方法。如果地铁内发生爆炸、火灾等事故都需要消防、公安等专业的救援队伍进行抢险救援。如果发生事故,地铁工作人员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 对地铁车辆复轨救援

当地铁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了脱轨的事故。地铁专业救援队就要开始对事故进行处理,车辆出现脱轨事故,最常用的设备就是复轨救援设备了。

复轨救援设备主要包括了汽油泵、滚轮滑车、控制台、可调节距离杠、复轨桥以及连接的相关元件、活塞顶升油缸、横移油缸、推进器油缸、油管、可调节的距离杆等组成。利用操作台就可以使活塞顶升油缸以及横移油缸的滑动,从而实现列车复轨。各个设备和元件的主要作用如下图。

此外,还可以通过车辆的驾车点把车辆升顶,然后使用复轨桥、横移小车进行横移,这就是一点顶升横移法。通过列车车辆的两侧顶升把车辆横移就是二点顶升横移法。

2 通过车辆扶正实现救援

地铁运行过程过程中发生了侧翻的事故后,车辆救援人员应该首先把设备进行扶正,然后把车辆复轨。在扶正救援过程中,扶正设备主要有:控制台、汽油泵、顶升带、专用卸扣、带爪油缸、倾斜器等。汽油泵的作用是给扶正设备提供需要的压力;控制台能够控制顶升以及横移油缸;带爪油缸用来提升车辆;顶升带的作用是裹缚列车车辆;固定绳索和专用卸扣在救援的过程中用来固定顶升带;倾斜器的作用是在操作的过程中,保持车辆的竖直。 扶正救援要根据车辆的长度决定救援法。如果车辆的长度在12m―15m之间,救援人员必须使用一点扶正法,把车辆的中部捆绑起来然后在扶正;如果车辆大于15m的时候,则采用二点扶正法。首先要把各个设备的部件组织起来,把地铁车辆用顶升带捆绑起来,然后在车辆的顶部设置木架,再利用操作台把车辆顶升,在操作的过程中,控制台的救援人员要注意观察车辆是否有倾斜的现象,同时要木架要随着车辆的升高而升高。在车辆顶升角度快临近45°的时候,为了防止车辆顶升的过程中出现掉落的下乡,在另外一边也要设置一个楔形木架。在车辆放置到楔形木架的时候,车辆用活塞顶升油缸顶起,移除木架,这个时候活塞油缸要把车辆放下来,然后液压横移设备就可以帮助地铁车辆复轨了

3 辅助牵引救援

地铁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轴承烧损、列车齿轮相咬等现象的时候,就会造成车辆的齿轮轮对无法转动,那么列车就无法完成牵引。出现轮对卡死的情况,运用救援的小车把故障轮抬高,然后立即把故障车辆撤离事故现场,让救援车辆代替车辆转动,从而尽快恢复正常的运行。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无故障轮对两个方向都要打止抡器,以免造成无故障轮对在轨道上移动造成其他的事故。第二步就是在地铁车辆的两边定点放置2个液压顶升油缸,也可以在故障轮对的左右箱下面以及故障轮对的内测左右方向两边放置液压顶升油缸,用液压顶升油缸把故障轮对顶起离地铁轨道表面70mm―100mm的距离,故障轮对这个时候就可以慢慢的落到已经组装好的救援车上面。做好这一切以后,就可以把液压顶升油缸拆下来以及发生故障的列车齿轮,以及止轮器等相关物品,确定事故车辆没有运行,然后用其他设备把事故车辆拉到其他地铁的备用线上,救援人员就可以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了。

4 利用车辆拆破的方法进行救援

如果地铁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从而导致车辆的外形和内部构造变形。这显然无法用复轨或者牵引的办法进行救援。因此救援人员到现场的第一步是把车辆进行切割,用切割设备器械进行切割车辆,切割出一定的救援通道;也可以使用扩张设备把已经变成的车辆门窗等部分进行扩张,从而达到施救的目的。地铁车辆拆破方法的救援工具有:切割器、液压油管、扩张器、液压泵等。

5 火灾配套设施的救援

由于地铁出现火灾的时候具有有温度高,不易散热、烟气大、能见度低、毒气重、通讯联络困难,且易造成人员大规模伤亡等特点,因此地铁车辆的救援设备也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城轨条例》第三十条就明确规定,“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消防管理、事故救援的规定,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车厢内按国家相关标准配置灭火、报警、救援、疏散照明、逃生、防爆、防毒、防护监视等器材和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更新,保证其完好和有效。

6 采购新救援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城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为更多的人带来了便利。现如今全国各个城市的地铁站的每天的人流量也是非常大。因此也特别容易出现一些安全事故。比如2013年的10月21日上海地铁2号线东昌路站下行往徐泾东方向一列车上下客时,一中年妇女乘客不慎踏空,左脚卡在车厢与站台的缝隙处,动弹不得。列车立即停止运行,全开车门等待救援,现场救援工作人员和民警尝试用肥皂被困者腿部,但始终无法将其拉出,最后消防人员赶到后,利用专用工具(扩张器)将列车与站台的缝隙顶大,帮助被困女子脱困。地铁车辆不断运行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地铁公司也应该根据相关的情况增添一些新的应急救援设备扩张器。

篇2

但笔者在实际办理一些小型化肥企业特种设备延期检验手续时,由于所在地的小型化肥企业,均由国有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负责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机构精减,相应人员缩减,安全重视不够,所以他们制订的应急救援预案,内容比较简单,可操作性不强,有些是为了应付办理延期检验手续。为了规范小型化肥企业的特种设备发生安全事故时,不致于手足无措,导致事故扩大或发生次生灾害,笔者归纳整理出一份针对小型化肥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供大家商榷。

小型化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3)《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2、适用范围

(1)本单位内发生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及其更多伤亡人员的特种设备事故。

(2)本单位内发生性质特别恶劣(如特种设备爆炸事故),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的特种设备事故。

3、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组织机构

(1)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抢险工作实行单位统一组织领导和各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单位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①总指挥:一般为单位负责人(即法人)。

②副总指挥:一般为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即总经理)。

③成员:单位各部门负责人。

④指挥部设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等专业处理组,具体承担事故救援和处理工作。

4、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1)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

在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2)专业处理组的职责:

综合协调组:由办公室负责,生产技术部配合,承办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各专业处理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专业处理组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应指定专人负责。

抢险救援组:单位主要分管生产的领导负责,具体由生产技术部组织抢险队伍,进行抢险救援;应指定专人负责。

后勤保障组:由供销部和财务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提供各种抢险救灾物资和通讯保障工作;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联系当地医院急救中心,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理;应指定专人负责。

善后处理组:由办公室负责,相关部门配合,配合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取证,以及上级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工作;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

参与救援行动的全体人员应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安全、高效,有序完成救援任务。

5、应急救援预案

(一)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按下列程序报告

(1)发生事故后,要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综合协调组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名称、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2)综合协调组应立即向总指挥报告,同时尽快通知指挥部其他成员以及各专业处理组,以便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救援处理工作。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指挥及相关人员联系电话,见附件。

(3)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还应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公安、消防、医院,以求得紧急救援。

(二)应急处理措施

收到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报告后,由指挥部根据发生事故的类别和应急救援工作需要,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立即按本预案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1)现场救援:

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综合协调组应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并迅速指示,调整必要的人员,车辆及机械设备。参加应急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装备齐全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设备。在事故现场抢救伤员,维护秩序,保护事故现场等。

①对事故危害情况的初始评估。先期处置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应当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做出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②封锁事故现场。加强现场警戒保卫,防止故意破坏现场。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③探测危险物质及控制危险源。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结构、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确认危险物质的类型和特性,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在专业部门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④建立现场工作区域。应当根据事故的危害、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

对特种设备事故引发的危险介质泄漏应当设立三类工作区域,即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和安全区域。

⑤伤员抢救。在现场首先要及时抢救伤员或者安全转移,最大可能减少伤亡程度,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同时,后勤保障组应立即与当地医院急救中心或邻近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⑥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协助、配合上级救援部门处理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等问题。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在必要时,应当果断迅速地划定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撤离危险波及的范围和区域。

⑦保护事故现场。确认并保护事故现场,在救助行动中采取紧急措施和移动现场物件应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

消防、救灾时做好路线、方位、位置的选择,尽量保持好现场原始状况。不得随意改变事故现场的地形、地貌,不得移动或取走现场任何物品,不得改变现场设备、管子、管件、阀门、控制或保护装置、仪器仪表的位置、状态以及显示数字或指针的位置等。

破裂设备的断口,如不影响事故原因分析,可以涂机油以保护断口不锈蚀和腐蚀。

(2)事故调查

善后处理组要主动与事故发生地安全监管部门联系,报告事故情况和组织的救援工作,协助核实人员的伤亡情况,按照安全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合、协助事故的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

(3)善后处理

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妥善做好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对伤亡人员的家属做好相应的招待和安抚解释工作。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化学中和等技术措施进行事故后处理,防止危害的继续扩大和环境的污染。

(4)责任处理

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在安全监管部门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对事故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编写事故报告,总结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并报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

6、预案管理与更新

将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本预案应当每两年或者在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和更新。

7、奖励与责任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并按照下列规定对有关人员进行奖惩:

(1)对在应急抢险救援、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瞒报、迟报、漏报、谎报、误报重大事故和突发事故中、不听从指挥、不履行职责或者临阵逃脱、擅离职守的人员,以及扰乱、妨碍抢险救援工作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本单位负责解释。

9、 预案施行时间

本预案自之日起施行。

篇3

1.1相关维护保养制度不健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其医疗设备方面都比前些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相关管理制度也日趋完善,但总的来说,重点在于日常管理与财务管理方面,对于设备管理的专门制度却并不是特别重视,因此在制度建设方面也不是特别完善。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造成设备配件不足,维修不达标,设备运行故障率高。精密医疗设备的维修必须经过达标测试后方可继续运行,不能简单维修后就投入运行。但是不少医院为了保证经济效益不愿意在医疗设备的维修中投入太多,管理也较为松散。目前除了一些设置有医学工程科的大型医院外,中小型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机构仅限于设备处(科),甚至是医疗设备维修组,对于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未能给予充分重视。以制度建设中的控制指标为例,往往都没有明确,也难以达到。如相关指标主要有:设备修理率,主要反映医院设备的修理维护比重,应达到90%以上;设备修复率,主要反映医疗设备出故障后修复完好的比率。一般情况下,应达到80%以上;年平均故障排除时间,主要指医疗设备从出现故障到修复完好需要的时间长度,一般情况下,对于普通设备的修复时间应在5天/台以下。如果相关制度对于这些关键指标没有明确要求,以及没有相关的考核制度,则医疗设备的实际利用率将大打折扣,也就实质上影响了医疗设备本身的使用率,使有限的医疗资源使用更加紧张。

1.2医疗设备详细资料缺乏

对于医疗设备而言,其维修计划与相关设备资料都是医院重要的文献资料。从设备管理的角度来看,也是重要的档案材料。医疗设备厂商在激烈竞争中为了保护各自的技术和售后维修服务上的利益,往往采取技术封锁手段。特别是如高档CT、大型生化仪、直线加速器等设备,涉及机械、电子学、光等众多领域,维修难度很大。设备厂家为提高设备稳定性和减小体积,广泛使用IC器件,导致维修工作中经常出现虽然维修人员通过排查找出了故障,却因为无法及时购买到所需要的元器件致使设备无法及时修复,影响医院相关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

1.3医疗设备维修保养中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较少

当前,不少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还大多使用的常规手段。我国大中型医院的医疗设备资产保有量大,每年的设备维修台次数目庞大,维修费用多达数百万。过去往往是依靠人工处理,由科室领导等少数人掌管,后期处理工作对经验有很大依赖;也影响设备维修计划的决策质量。在具体维修方面,医院技术人员也过多地使用原有经验与自己的理解,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这样的情况在大多数时候是有用的,但对于一些新设备,则维修效果不甚理想,往往一些设备维修后根本无法使用,或达不到必须的精度。

2现代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中的应用

2.1利用计算机技术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与系统管理

依靠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开发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不但有利于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效率,促进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还可以使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流程透明化,避免工作随意性和依赖性,为维修决策及时提供信息。能够实现对医院范围内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全面监管,促进维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和数字化建设。在具体方法上,一方面是要建设全面的设备管理体系。通过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结合单位OA建设与财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对医疗设备的动态管理,既包括设备的购进、报废、调拨,更包括其维修、保养以及检定的相关数据。二是要通过相关制度,对于各项设备的原始档案进行归类、收集,并且要对设备的变动、技术升级等方面进行主动资料收集,为下一步的维修、保养以及升级进行技术支撑。

2.2计算机网络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社会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在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技术,为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例如某医院有一台进口PH酸度计发生故障,而当日值班的工作人员对其维修缺乏经验,于是在谷歌中输入“PHs-3C”,通过搜索到的资料获得了进口PH酸度计的生产厂家,设备结构,维修方法等。合理使用搜索引擎可以获得同类设备的维修经验,提高维修效率。

2.2.1基于局域网技术搭建医院内的相关设备管理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医院应通过现有的局域网条件,对相关医疗设备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实现设备使用科室、维护科室与财务管理科室的信息共享。同时,在后台基于档案资料的共享,设备使用者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资料。维修方可以了解到设备使用状况,特殊(异常)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维修保养计划,使医疗设备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

2.2.2通过网络查找技术资料与备件信息

一些进口的医疗设备对其维修保养都需要充足的知识积累,维修资料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对于一些备件在国内往往也难以买到合适的配件,进口设备及其备件往往由于其特殊性在国内难以采购,要寻找类似的替代件也存在一些难度。因此,在设备的维修保养中,我们可以考虑通过成立专门的备件库,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同时也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很多进口设备已经更换了国内厂商。在这种情况下,技术人员通过网络查找更新的商、生产商就更加现实了。

2.2.3对设备相关的专业文献的查找检索

篇4

【关键词】电气;设备;发热;原因;措施;研究

引言

电气设备的发热问题指的是电气设备和进行连接的母线及电缆间某些工作点所产生的热量远远大于其散热能力。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及个人用户对于供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用电负荷的增长使得相关电气设备在防止电力事故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电气设备中的发热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对于一些老旧电气设备和大载流电气设备而言,这种发热问题更为棘手。因此,预防和解决电气设备的发热问题在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1、电气设备中常见的发热问题

1.1涡流发热

涡流发热现象主要是由涡流损耗诱发的,而涡流损耗的现象广泛存在于电气设备中(例如变电站中的变压器的铁损),铁损包括磁性材料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以及剩余损耗,这种损耗对于变压器这类交流电气设备会产生不可忽略的危害,首先是磁滞损耗,铁磁材料作为磁介质,在一定励磁磁场下产生的固有损耗,也就是在电能转换磁能过程中会产生损耗,直接造成变压器等交流电气设备额外的功率损失,此外,磁通发生交变时发生涡流损耗,铁芯产生感应电动势进而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呈旋涡状,导致线圈的温度升高发热。这种涡流损耗也会发生在其他一些电气设备中(如穿墙套管等)。在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中,其工作电流可以达到KA的数量级,这些电流产生磁通也会较大,从而发生涡流损耗的现象,发出的极大的热量长期作用于密封式的穿墙套管上,会导致穿墙套管过热而损坏。

1.2隔离开关运行发热

在电气设备中存在的各种隔离开关中,通常都会发现这些开关的在运行过程中发热部分基本都集中在隔离开关与导线连接点处,同时发热量也很大,通过研究分析可以看到这个现象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1)户外安装的隔离开关,其导线会在风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位移,这样很容易导致负责连接的螺栓松动,从而使得导线的有效接触面积大幅减小,根据导体电阻公式推得,导线在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增大,这样显然会造成发热;(2)隔离开关和导线之间的连接点在工作的过程中长期暴露在环境中,很容易受到蒸汽、灰尘以及某些活泼气体影响,同时也伴有水分侵蚀,这样就会在连接件的接触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增大氧化处的电阻,工作时有大电流通过时会产生大量的热;(3)不理想的工作环境或是环境污染会使得隔离开关上的连接部件锈蚀,从而导致这些开关失去应有的弹性,甚至断裂,这直接会造成接触部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1.3电阻损耗发热

由焦耳定律可知,通有电流导体的所产生的热量为:,其中Q为产生的热量,I为导体上通过的电流有效值,R为导体的电阻值,t为时间。从焦耳定律可以得出,当电阻上有电流流过时,就会产生发热的现象,这种由电流流过电阻产生的发热通常出现在载流电气设备中(例如导流体及导流体相互之间较大的连接点电阻会导致电流流过时产生大量的热)。

1.4导线线夹发热

防止导线线夹发热现象的发生在一个方面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从焦耳定律来讲,一般导线线夹发热都是因为电阻增大,常见的导线线夹电阻增大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1)线夹的连接紧固螺栓松动,从而导致电气接触面接触不紧,局部甚至未接触,造成电阻增大;(2)线夹接触面的氧化问题,导线线夹一般由铝材制成,铝制材料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然氧化,高温会加速氧化反应的速度,因而材料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这样就引起了整个接触电阻的增大。此外,电力线路输送功率的不稳定、环境温度波动会造成导线线夹温度的变化,热胀冷缩及其他因素会使得电气接触不良,使得空气流入促进氧化;(3)导线线夹引流板的发热,会使得其温度一定程度的升高,引流板变形,导致接触不紧的面积进一步增大;(4)在进行导线的连接工作时,没有及时对线夹和导线清洁和涂抹电力复合脂,同时如果复合脂的密闭性不佳,也会造成由于潮湿造成的导线氧化,增大接触电阻而发热;(5)某些导线线夹的结构在设计上不合理,容易导致线夹处发生涡流损耗而发热。

2、电气设备发热的预防措施

2.1风冷法

风冷法一般而言就是使用强行排风从而实现对于电气设备的降温。在实际中常用的强行排风降温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法:(1)在开关柜后部的上下别安装风扇设备,同时在开关柜内设有温控器,其温度值预先进行设定,当开关柜内的温度达到这个设定值时,便启动风扇进行强行排风降温;(2)上面方法的基础上,额外在保护回路中设置一个电流继电器,同样预先设定有电流数值,当运行的电流大小大于等于这个数值时,启动电流继电器和风扇排风降温。

2.2接触面处理

预防电气设备中的发热问题,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把导线之间的接触面进行高质量的处理。对于接头的接触面,如果其严重不平,可以通过锉刀把将接触面不平处及毛刺锉掉,从而使得整个接触面平整光洁。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处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母线在加工后的截面减少,对于氧化膜可以使用钢丝刷将其去除,通过辅有乙醇或丙酮的棉纱把接触表面擦拭干净。

2.3红外热成像

红外热像仪具有无需制冷、工作寿命长等特点。仪器内部的各种参数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电气传输补偿模型,并且能够自动修正各种测量误差。红外热像仪器使用板卡完成热图数字记录的记录工作,一般而言每张卡可以存储高达1000张热图,同时还允许相关的用户对系统的硬件进行设置。红外热像仪器具备高级的镜头自动校准和识别功能,内置滤光片工作人员可以极其方便地对红外热图像进行点、线以及区域热图分析。具体工程中的应用表明红外热像仪器在检测电气设备的外部故障和内部问题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传统检修方法相比,利用这个仪器可以实现非接触、不解体、非破坏以及不停电检修,大大提高整个电气设备的维护效率。

3、结束语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一些电气设备发热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相关经验,提出了电气设备的发热问题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由发热问题造成的电气设备事故,进而保证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董桂云.银川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特点分析[J].青海电力,2001(1)

篇5

关键词:元器件;电子设备;抗振加固;设计

1 引言

为确保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在进行力学环境试验前,一般应用有限元仿真手段对结构进行设计验证。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的电子设备,其结构及PCB在环境试验验证一般均不会出现强度破坏及刚度不够等问题。振动试验表明当前最易出现问题的是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如DIP双列直插式封装、BGA球阵列封装、钽电容器件管脚由于疲劳而断裂、焊点脱落等[1]。综合考虑振动失效模式和产品特点、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电子设备中往往采用振动被动控制技术。其应用的振动控制的主要技术有隔振、去谐与去耦、振减振、结构刚化设计等[2]。而随着新型粘弹性(宽温域、宽频段、高阻尼)材料的研制成功,用粘弹性高阻尼材料制成的高阻尼减振器在电子设备上广泛使用[3]。

文章将以某印制板组件为对象提出减振措施,从结构刚化设计和阻尼减振两个方面提出两个抗振加固方案;通过力学实验比较措施的有效性,验证器件级抗振加固的效果,以达到元器件在电子设备中能够得到可靠应用的目的。

2 研究对象介绍

某印制板组件经简化后,由铝合金框架、印制板以及4个螺装器件组成,如图1。各零件之间连接均为螺钉紧固连接,印制板的外形尺寸为237mm×160mm×2mm。

图1 印制板组件示意图

2.1 方案一(结构刚化设计方案)

结构刚化设计,是通过提高结构刚度,达到提高设备谐振频率和提高机械强度的目的。方案一通过改变原有铝合金框架样式,将螺装器件从原有的安装在印制电路板上改为安装在铝合金框架上,实现提高结构刚度的目的。

图2 结构刚化设计组件示意图

2.2 方案二(阻尼减振设计方案)

T型阻尼减振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设备中。方案二将螺装器件加装该减振系统后固定在印制板上,详图3。其中阻尼减振器主体部分选用某系列粘弹性阻尼材料制成。该材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既有弹性固体性质,又表现出粘性流体特性。由于粘弹性材料兼具二者特性,在力的往复作用下既可以储存能量又可以耗散能量,起到阻尼减振的作用[4]。

3 减振措施有效性研究

3.1 随机振动试验

测点位置的确定及传感器的安装:将各方案中螺装器件顶面中心位置和印制板上表面中心位置定义为测点,并在每个测点安装一个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该点的加速度响应,如图4所示。对三种印制板组件方案进行相同条件的随机振动试验,得到频响曲线如图5。

图4 测点安装示意图及实物图

图5 螺装器件测点频响曲线图

图6 PCB中心区域测点频响曲线图

3.2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综合分析频响曲线和响应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表1 试验数据统计

3.2.1 从表1可以看出方案二与原方案组件的谐振频率相同,均在118Hz附近,方案一的的谐振频率在在178Hz附近,这说改变铝合金框架样式对于提高组件谐振频率比较明显。而方案二采取的阻尼减振结构措施,仅在螺装器件处88Hz有尖峰出现,但响应峰值仍在118Hz处,并未影响整个组件的固有频率。

3.2.2 与原方案相比,方案一器件处均方根加速度降低8%,功率谱密度降低16.4%;PCB中心区域均方根加速度提高了25.4%,功率谱密度峰值降低9.9%。方案二器件处均方根加速度降低73.5%,功率谱密度降低80.1%;PCB中心区域均方根加速度提高了6.5%,功率谱密度降低41.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构刚性化设计能够提高一阶谐振频率以及响应峰值下降,对于器件处抗振加固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宽带随机振动中,其它频段响应却因为结构动态特性变化而升高,因此整体效果并不明显。而采用阻尼结构抗振加固措施,器件处均方根加速度下降明显,其对功率谱密度峰值也起到了抑制作用,尤其是对高频部分作用非常明显。因此阻尼减振方案可以作为更为有效的抗振加固措施,提高电子设备中元器件及其组件的抗振性能。

参考文献

[1]叶松林.航天计算机的振动分析与减振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张天琳.电子设备硬振设计的模态与分析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

[3]李晓颜,等.某电子设备的阻尼减振设计[J].宇航材料工艺,2013年第1期.

篇6

关键词:西药制药;工程原理;设备管理;改革方向

医药事业一直以来都的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基础国民产业,对于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解决病患带来的痛苦,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来讲都起到很大的保障作用。在今天,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医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药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也在大力发展西药制药工程,并且不断改进与提高西药制药设备的性能。由于近年来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使得病菌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抗药性逐渐增强,这个就给西药制药工程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了能够使西药更好的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服务,就应该加强对西药制药工程原理的研究,提高西药制药技术工艺水平和设备性能,完善西药制药管理制度,保证西药质量能够符合医药市场的需求。

1、西药制药工程概述

西药制药工程主要是指为了能够得到具有医疗效果的物质产品,利用化学反应等手段将某些物质转变为新的物质的一种科技技术应用过程。西药制药工程对于医药临床治疗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在西药制药工程的发展应用中,其做需要注意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才能以最快捷且安全的方式来进行药品研发,能够对药品的成分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并且将研究成果合理转化为规模化的生产,从而形成新的医药产品。在西药制药工程中,不但需要对药物物质进行分析评价,好要在性能良好的制药设备中,通过一定的制药技术工艺才能实现最终的西药成品,由此可见,研究西药制药方法、工艺以及设备,提高西药制药工程的现代化、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2、西药制药工程中的技术工艺

受历史、经济以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西药制药工程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与世界先进医药制药水平相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这也就使得很多人,包括国内的人都认为我国的西药疗效较差,而国外的药品质量较好等观念,给我国的西药制药行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当然,这就更加需要我国的西药制药工业进一步的发展,提高技术工艺水平。一般来讲,在西药的制药过程中需要用到包括药品成分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剂以及灭菌等诸多技术工艺,我国当前在进行这些工艺操作时还没有完全实现系统的连续运行模式,而大都是以各个工艺环节独立运行的方式进行操作。这样的生产水平相对较低。为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各单元制药环节的集成化与智能化发展,使西药制药设备实现智能化控制,从而减少制药过程中的药物成分损失,或者药品污染等问题的发生,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性。

3、西药设备的研究

近年来GMP的提出,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制药工程的发展和壮大,也对其药品质量加大了管理力度。在GMP中,对我围的制药设备进行了指导,主要包括:设备的选型、设备安装和设备设计需要符合我国国内需求和药品的生产要求。设备必须易于清洗,便于消毒灭菌,生产操作简单方便,易于保养和维修,并能有效地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对环境等污染。新建的和实施GMP改造的药品生产企业都迫切要求购买符合GMP要求的制药设备。制药设备是否符合制药工艺要求。怎么样的设备才符合GMP要求,GMP对制药设备在外观.结构设计、检验、在线监测控制.验证技术指标等方面有什么要求等等,是选择设备时必须明确的重要问题。而制药工艺的复杂性又决定了设备功能的多样化,制药设备的优劣也主要反映在能否满足使用和洁净环境的适用性上。另外,制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何提高综合利用率、挖掘生产潜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这些也都成为现代制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能力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设备管理如何与GMP管理相适应以确保药品生产的顺利进行,是企业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4、西药制药的设备管理操作规范

GMP提出,在西药制药的设备管理中,需要执行相应的管理操作规范,也就是说,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此操作规范进行,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违反相应规章。这个操作规程,即人们常说的SOP。有了此项操作规程,不但能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作失误,进而引起药品的质量出现问题,也能很好地避免设备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形成误差,影响药品的药效等质量。首先,在严格执行此操作规程后,便于人们对设备的跟踪管理,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例如:制药生产设备各种运行记录的填写,收集汇总分析的SOP化,便于主管领导和生产计划部门对全厂设备运行状况的掌握,以合理安排全厂的药品生产设备的添置,申请采购、开箱安装调试,验收等工作的SOP化,可以提高设备添置的合理性、减少风险。再者,规范的操作规程,能便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操作规范化,并能很好地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在短时间内做到熟练操作。例如,设各操作的SOP化,可以提高生产工人对设备的操作技能,减小生产工人之间的技能差异;设备维修的SOP化,可以提高维修工的工作效率,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确保药品生产顺利进行。

5、我国的西药制药管理改革方向

我国目前的西药制药条件仍不理想,其西药在临床应用效果也有待加强,其中,如何加强西药制药的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在西药制药中,不但要加强设备的管理工作,还要完善各种检查监督工作,并对GMP文件作出相应的改革和完善,使其更符合人们的时代需求,充分发挥生产设备的工作效能,提高生产率,满足疫苗生产及科研等工作的需要。工程技术和维修管理人员应从设备安装开始,根据设备对房屋,基础,水、电、气等技术要求,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维护保养方法等。为编写设备GMP操作文件和管理文件等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6、结语

综上所述,西药制药工程是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工程,加强对其工程原理的研究与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的西药制药水平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制药设备作为西药制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其运行质量的好坏与药品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加强对西药制药设备的管理,确保制药设备的正常运行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管理工作。同时,还应该把握正确的西药制药管理改革方向,促使西药制药工程得到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通信电源;设备管理;设备维护;阀控式蓄电池

通信电源的基本任务是向通信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符合质量要求的电能。它作为通信网的“血脉”,是确保通信畅通的必要条件。要保证现代化通信网全程全网的畅通并做到高可靠、低电磁干扰,低功耗通信电源系统是基础。

一、加强通信电源管理的专业化

随着通信网装备水平的逐步提高,电源也同样处在大量引进新设备、淘汰旧设备的时期,同时为配合维护体制全专业、大配套的改革,用了许多新的维护手段,出台了许多新的维护管理办法。所以在通信网的各级管理层次及建设、维护方面都应该有独立的电源专业管理机构和人员。因为通信电源不仅是一个专业,而且是一个包括多种系统和学科的大专业,由其他专业的人员来兼管电源专业是不科学的,也是不专业的。因此,要管理和维护好现代化通信网,电源专业同其专业一样存在着维护人员素质、水平亟待提高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加强日常及定期管理,根据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及新的网络体系结构重新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在新建工程时,要从工程设计、方案会审、工程实施到验收竣工各个阶段积极参与和把关。继续搞好技术练兵,加大培训力度。引进电源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二、加强通信电源安全可靠运行的管理与维护

通信电源安全可靠运行是由多种因素和环节所决定的,它与设备质量、工程勘察与设计、运行方式选择、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管理等各环节相关。其中对于设备选择、方案设计、工程管理等环节尤其要加强重视和管理。一个先天不足的通信电源系统将造成通信安全的巨大风险和后期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重复投入。

2.1动力电源

动力电源设备是所有通信设备运行的动力之源,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通信业务能否有效提供。在日常设备运行中,常存在高压电源单引入、逆变电源不稳定、UPS应用不当等问题,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机房的高压宜采用双回路供电,即两路不同的变电站输入,以确保供电不间断。对于给机房通信设备供电的交直流电源列头柜,也应采用双路供电,以保障业务设备用电安全。

逆变电源与整流电源应采用一体化设备,以保障安全供电,易于监控,同时可减少设备投资,降低维护工作量。目前,一些通信机房为部分设备提供220V交流电时,采用2KVA~6KVA的UPS(另带有220V蓄电池组)供电,单机工作不可靠,成本高。建议使用逆变且与整流功能一体化的电源设备,其结构为:在整流电源机架的空余子框中插入1KVA~1.5KVA逆变模块,1个子框一般插3~4个,逆变模块均流输出,实现N+1容量冗余,这样不会因某个模块出现故障而影响正常供电。逆变模块的运行监控由整流电源的监控模块统一实现,从而可节省机房空间。由于共用原有的-48V蓄电池组,省去了UPS必须另带其他型号电池组的费用(以16个单体65AH电池为一组,约需1.5万元)及其维护,并减少了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协议转换节点(约需0.4万元),6KVA的逆变器(4个1.5KVA模块)比同容量UPS少2万元,因此1个机房就可减少建设投资及运行维护成本约4万元,同时可大幅度减少维护工作量,设备运行也更安全可靠。同时建议在机房新建通信项目时,不应另购小的UPS/逆变器,而应使用机房原有的大UPS交流电源,以保障设备用电可靠,减少故障环节。

2.2蓄电池

蓄电池作为直流(直流系统)或交流(UPS系统)不间断供电的保证,在整个系统中最为关键。电池不但在交流系统或整流器出现问题时保证不间断供电,而且还要在市电正常转换时提供保证。如果电池丧失容量,即使对前端的交流高低压系统、整流系统等配置管理得再好,在一次正常的市电转换中,都可能造成失电而引致通信故障。因此,应把蓄电池的维护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目前阀控式密封蓄电池以其体积小、电压稳定、无污染、重量轻、放电性能高、维护量小等特点,而成为通信电源系统的首选电池。但在实际使用中,达不到理论预期寿命的比比皆是。

2.2.1影响阀控式蓄电池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

阀控式蓄电池全浮充正常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理论上可到20年,但在实际使用中,影响阀控式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过高对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很大。温度升高时,蓄电池的极板腐蚀将加剧,同时将消耗更多的水,从而使电池寿命缩短。蓄电池在25℃的环境下可获得较长的寿命,长期运行温度若升高10℃,使用寿命约降低一半。

过度充电。长期过充电状态下,正极因析氧反应,水被消耗,H+增加,从而导致正极附近酸度增加,板栅腐蚀加速,使板栅变薄加速电池的腐蚀,使电池容量降低;同时因水损耗加剧,将使蓄电池有干涸的危险,从而影响蓄电池寿命。

过度放电。蓄电池过度放电主要发生在交流电源停电后,蓄电池长时间为负载供电。当蓄电池被过度放电到其电压过低甚至为零时,会导致电池内部有大量的硫酸铅被吸附到蓄电池的阴极表面,在电池的阴极造成“硫酸盐化”。硫酸铅是一种绝缘体,它的形成必将对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阴极上形成的硫酸盐越多,蓄电池的内阻越大,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就越差,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就越短。

2.2.2阀控式蓄电池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蓄电池应放置在通风、干燥、远离热源处和不易产生火花的地方,安全距离为0.5m以上。在环境温度为25℃~0℃内,每下降1℃,其放电容量约下降1%,所以电池宜在15℃~20℃环境中工作。

要使蓄电池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应使用性能良好的自动稳压限流充电设备。当负载在正常范围内变化时,充电设备应达到±2%的稳压精度,才能满足电池说明书中所规定的要求。浮充使用的蓄电池非工作期间不要停止浮充。

必须严格遵守蓄电池放电后,再充电时的恒流限压充电恒压充电浮充电的充电规律,条件允许的最好使用高频开关电源型充电装置,以便随时对蓄电池进行智能管理。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阀控式蓄电池组,应进行全核对性放电实验,以后每隔2~3年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实验,运行了6年的阀控式蓄电池,每年作一次核对性放电实验。若经过3次核对性放充电,蓄电池组容量均达不到额定容量的80%以上,可认为此组阀控式蓄电池寿命终止,应予以更换。

结语

虽然通信电源不是通信网的主流设备,但它却是整个通信网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设备。必须看到,通信电源是整个通信网的能量保证,它的作用是整体性和全局性的。在日常维护工作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明确工作重点,抓住工作重心,确保重点系统的安全运行,减少因电源引起的通信故障,降低故障的影响程度,从而确保通信网的安全畅通。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受料系统;密封;维修;作业率

中图分类号:F4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6-0080-01

目前,原料场有三台斗轮取料机作业系统,作业率达到90%以上。既要负责三座高炉酸性矿供应,满足烧结燃料、含钛物料供应,还要保证四台烧结机的混匀配料供应。为降低铁前成本,大量采用低价料炼铁,低价粉矿品位低、水份高、粘度大、易粘堵皮带机溜槽、篦子,低价块矿粒级小,含粉率高,不利于筛分,均需小料流取料才能满足生产、质量需求,这又增加了生产系统的所属设备不能得到充分维护和检修;为适应市场变化,我厂原料场混匀矿配料品种增多,高炉增加使用酸性矿物料品种,烧结额外上含钛物料等。这种低价物料粘度很大,因此一次料场取料机的作业难度又增加。特殊时期(雨季或冬季气温较低时),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设备系统时处于超满负荷生产状态,且无法保证得到正常及时修复,处于疲劳运行状态下,存在着重大质量、安全隐患,会影响物料的正常供应,从而导致烧结矿及生铁产量减少。

我们的宗旨是:通过设备研究与优化,降低设备维护成本。为此我们把原料受料系统设备研究与优化列入我们的创新课题。

1 总体思路

(1)对斗轮取料机传动轴密封形式进行研究,使积料、粉尘不容易进入,有效地提高密封效果,重点是新型密封结构在高粉尘下长周期有效,提高了斗轮取料机的作业率,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2)对斗轮减速机与斗轮轴花键联接方式进行研究设计,并重新制作联轴器,满足受料现场使用要求。(3)对料仓振动给料器的料量控制器进行优化改造,控制料量,降低检修人员劳动强度。(4)针对原料场受料系统工艺及设备特点,拓展思路,不局限于过去单纯地对设备进行增容改造来改变设备作业率超高、设备不能得到良好维护保养的问题。

2 技术方案与创新成果

2.1 斗轮取料机斗轮传动轴密封装置的研究与优化

目前,斗轮取料机的传动轴密封部件主要包括固定端密封盖、自由端密封盖、锁紧圈和轴承座体,这些密封部件通常组成两种密封结构,一种是在固定端密封盖和自由端密封盖之间加迷宫密封和VD型骨架油封;另一种是在固定端密封盖和自由端密封盖之间加VD型骨架油封。在这两种密封结构中,自由端密封盖由锁紧圈固定。外部积料、粉尘很容易通过传动轴密封进入轴承,使斗轮传动轴的轴承使用寿命缩短,由于在高粉尘下工作,锁紧圈的锁紧螺钉很容易锈死,每次拆卸时,必须采用破坏性拆除,使得自由端密封盖和锁紧圈报废,增加了备件的成本。此外,上述密封结构为了对轴承进行,在轴承座上有加油孔进行加油,但是没有放油孔,更换旧油时须拆开轴承座,非常麻烦,增加了维修时间。

本次设计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斗轮取料机传动轴密封装置,这种传动轴密封装置能够使积料、粉尘不容易进入,有效地提高密封效果,保护轴承和传动轴不受损害,提高斗轮取料机的作业率,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2.2 受料系统工艺设备优化

增加一条直供皮带。新增皮带系统设备优化改造、控制系统优化改造等方面开展研究探讨,通过集成创新技术彻底解决大机超负荷运行的各种问题,从而可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及备件消耗,还可简化大机生产工艺操作,提高经济技术指标,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增加受入系统到2#、3#ST堆料机,使物料直入混匀配料槽或直接上高炉功能,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物料落地(受入物料不落地,直接加入混匀配料槽或高炉矿槽),满足生产需要,还有效缓解取料机作业压力,使得取料设备能够得到及时保养检修。新建皮带下游翻板采用电动扇形阀门技术,实现额定行程范围内无极调节。

3 实施效果

篇9

[关键词]绝缘试验 电器设备 特高压

中图分类号:TM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014-01

前言:特高压电器设备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电器设备,特高压电器的各项性能尤其是绝缘性能对于电力系统本身具有重要影响。加强特高压电器设备绝缘试验技术的研究,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键设备。特高压电气设备绝缘试验难度较大的主要是开关设备端口间联合电压试验、套管电容量以及介质损耗测量的测量试验、直流换流阀单阀的冲击试验等。加强对这些实验的研究是提升特高压电器设备绝缘性能的有效措施。本文将重点探讨特高压电气设备绝缘试验技术。

一、特高压电器设备绝缘试验技术

在特高压电器设备中的电容式套管、绝缘子、罐式断路器、敞开式隔离开关等设备都已陆续研究出来,针对这些设备也需要进行专门的绝缘试验。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西安高压电路研究所的重要职责。在特高压电器设备绝缘试验中隔离开关小电流试验、套管局部放电测量试验、换流阀单阀冲击试验、开关设备端口间联合电压试验是其中比较典型的几个试验。

1.1 隔离开关小电流试验技术

此项试验主要是针对隔离开关的合容性以及感性小电流进行研究。此次试验的顺利完成,试验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其中比较重要的设备有变压器、电筒等,与此同时,还需要关注电感负载。通常情况下,试验人员会选择应用集中式电容器,但是此种电容器在试验期间,容易受到电压变化影响,最终会影响试验结果。为了使电压变化不过于明显,试验人员选择需要将变压器出口并联,这样能够使得电源容量得到一定的补偿。试验人员在进行感性小电流试验期间,感性负载的选择是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目前试验中,比较典型的荷载有变压器高压绕组。但是此种荷载被看作是感性负载来应用,则其电路调节能力会大受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另一种负载,即高压可调电抗器,但是此种负载虽然具有比较强的调节能力,却需要大量空间,因此其只能应用在空间资源比较丰富的试验中。过电压是特高压电器设备隔离开关绝缘试验期间遇到的常见问题,此外,试验期间还会出现电弧。无论是过电压,还是电弧,都会影响设备绝缘性,所以试验人员要对试验设备绝缘性进行高度重视,同时也需要对试验空间进行预先的考察。目前我国对过电压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过电压很多问题都处于未解状态,比如电压倍数等问题。

1.2 套管实验技术

这里指的套管试验主要指的是套管局部放电测量试验和套管介质损耗、电容量测量试验。在套管局部放电测量试验过程中关键是要把试验回路背景局放在试验电压下。这是做好试验的基本要求。在实际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采用 400mm 的铝铜把试验回路高压到心啊连接起来,连接处基本上可以采用双环结构。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杜绝试验电压下出现的电晕。串联法是当前应用较为频繁的一种试验方法,在今后应该加强对这种方法的研究。套管介质损耗以及电容量测量试验与套管局部放电量试验类似。在本试验中针对试验电压下电晕的控制同样重要。实际上在实验过程中仍然可以采用上述方式,采用高压导线以及均压环来保证电晕不会发生。

1.3 开关设备断口间联合电压试验

此项试验是特高压电器设备绝缘试验中最为重要的试验,试验人员必须按照科学步骤进行试验,否则试验结果将会产生比较大的误差。此项试验可以分为如下步骤:

首先,对变压器进行研究,其严重重点是其耐冲击结构。此步骤实验需要试验人员建立电磁模拟试验设备,该设备有助于试验人员了解变压器内部波。试验期间,试验人员要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来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其次,对外部保护展开详细研究,因为试验期间需要外部保护,因此试验人员都比较看重外部保护措施,通常情况下,试验人员会建立数学物理模型,此模型主要是由于分析外部保护设备在暂态期间或稳态期间的表现,以此来判断外部保护措施是否达到标准。最后,构建物理模型,其中比较常见的物理模型有冲击电压发生器物理模式,当各种物理模型全部构建完成之后,试验人员就需要开展联合电压试验。在本次试验中,难点主要表现在如何保护变压器的绝缘不会受到损伤。试验过程中当断口被击穿时就会产生很高的冲击电压,这一冲击电压会对变压器内部绝缘造成一定影响。

二、特高压电器设备绝缘试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特高压电器设备绝缘试验对于保持特高压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高度重视该试验。在实际试验过程中有些关键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这些关键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对整个实验造成影响。

2.1 局部放电测量过程中的去干扰问题。在局部测量过程中研究人员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其中电压高、背景环境噪声大、回路非常大是造成干扰的主要因素。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各项干扰,研究人员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来予以应对:一是分析外部干扰源,可以采用超声波探测器来进行探测,探测到以后马上排除。二是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接地情况,要保证接地良好以及屏蔽良好。

2.2 雷击试验中的过冲问题。在雷击试验过程中雷击过冲往往过大,这主要是由于回路中的杂散参数不能完全消除的原因,线路固定参数本身又无法改变这使得过冲无法降低。针对这种情况研究人员可以采用可移动式冲击电压发生器来缩短回路引线从而来进行试验。此外还可以在高压引线段加设滤波装置来抑制过冲,从而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2.3 跌落值控制问题。在开关设备断口间联合电压试验过程中对幅值跌落是有严格限制的,当幅值跌落超过了一定限度时就会对试验本身造成严重影响。因而需要采取专门措施来予以应对。通常情况下工频侧增加补偿电容是最佳方法。

小结:随着我国电力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特高压电器设备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可知对特高压电器设备绝缘试验技术进行研究十分重要。未来特高压电器设备定会成为应用主流,但是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的民众,对特高压电器设备都没有深入的了解,尤其是绝缘性能方面。文章对其绝缘试验技术进行研究,正是能够提高专业人士与民众的认识。当前人们对特高压电器设备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了特高压电气设备对于电路运行,对于电力发展的重要性。特高压电器设备本身的性能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加强该设备的绝缘试验技术的研究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必然选择。本文详细分析了特高压电器设备绝缘试验中几个比较典型的试验。

参考文献:

[1] 杨照光,张凯,温定筠,吕景顺,张涛允.超高压电气设备现场交流耐压试验用防风抗晕试验导线的研究与应用[J].高压电器,2015(5).

[2] 吕家圣,贯,余忠田,伍衡,周禹,彭翔.阀侧角接换流变压器现场长时感应耐压带局放试验[J].南方电网技术,2014(5).

篇10

关键词:煤矿机械;远程维修;诊断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是一个煤能源大国,煤炭能否安全生产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在当今的煤矿企业中,除了运用大量的人工采煤之外,也是用了大量的煤矿机械设备,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煤矿的机械化程度将日益提高。然而在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机械故障时有发生,对煤炭的生产和运输都产生重大影响。

一、煤矿机械设备的特点以及其常见的故障

1、煤矿机械设备的特点

与其他行业的机械设备不同的是,煤矿机械设备具有其特有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煤矿机械设备的工作时间较长。在煤炭生产的过程当中,所涉及的机械设备与一般的机械设备不同,煤矿机械设备长年累月,不分昼夜的连续运行。

其次,就是煤矿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工作环境是十分复杂,矿井内无处不在的粉尘、水汽、噪音、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等,而煤矿机械设备却要整年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另外,矿井的空间狭窄,煤矿机械设备在里面进行工作时极易发热,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煤矿生产工作,使得煤矿机械设备很容易发生故障。

2、煤矿机械设备常见的故障

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故障依据其设备结构、活动的状况和工作状态不同表示情势也不一样,归纳其主要的故障有以下几个方面:

煤矿机械设备发生机械损坏,主要包括开裂、拉伤、变形、压痕、声响异常等,这些损坏主要是由于煤矿机械设备在工作时,由于振动大、外力作用,进而使得煤矿机械设备发生了损坏型故障。

煤矿机械设备出现了老化,剥落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煤矿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当中,使用时间已经超过了煤矿机械设备的有效使用寿命,所以使得煤矿机械设备出现了退化性故障。

煤矿机械设备出现了松动、脱落的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调试的时候,没有对煤矿的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调整而导致的。

煤矿机械设备出现了过热、磨损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设备过载、油质变质、电机损坏或轴承、齿轮磨损而导致的。

煤矿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时效性故障,主要是由于煤矿机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当中,由于长期的使用,使得煤矿机械设备原有的功能逐步的退化。

最后对于煤矿机械设备的故障还包括了,煤矿机械设备的堵塞型故障,以及煤矿机械设备的渗漏型故障和煤矿机械设备的漏水型故障,还有就是渗油等阻塞型故障等等。

二、煤矿机械设备常用的故障诊断技术

1、振动检测技术

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依据机械设备振动信号发出的频域,或者是时域的特征值体现出来的变化规律,科学的分析、诊断机械设备的故障情况和设备的运行情况。振动检测技术对机械设备的动态特征和设备的变化规律都能直观的体现出来,振动检测技术具有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许多煤炭企业应用振动检测技术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故障诊断。

2、无损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也可以称作是非破坏性检测技术,也就是在对设备进行检测时不会影响到其本身的性质、状态。无损检测技术多用来获取与待测物的性质、内容等方面有关的物理情报或者化学情报。无损检测技术不仅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正在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在役检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专业领域和研究部门对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3、红外测温诊断技术

机械设备运行中,会出新这样的情况,材料的部分位置有温度升高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由于:一、电器结点烧坏。二机械磨损。三其它原因。材料温度上升直接影响到了材料本身的性能。针对以上现象,为了能够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红外测温诊断技术,对机械设备利用温度传感器进行全面的温度监测,找出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既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年限。

三、提升煤矿机械设备可维修性的措施

1、加大设备资金的投入力度

提高对煤矿机械设备的投资力度,传统的煤矿机械设备的能耗较高,所以应采购集节能、节电以及先进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机械设备替换传统的机械设备,还应大力的倡导机械设备的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创新和改革,尽可能的降低设备的噪音污染和能耗,从而发挥出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采取自主学习以及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等方式,旨在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为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建议采取经济奖励以及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技术大比武和大练兵等活动形式实时的检查员工的学习效果,降低矿山机械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从而促进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稳定的健康发展。

2、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术

在煤矿机械设备的众多故障诱发因素中,磨损失效是其中一类占比较高的因素,而导致设备磨损失效的根本原因就是油系统中以及设备液压系统中的油液受到的严重污染。所以,在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的过程中,要严格的遵守的宗旨,在日常的维修和保养的过程中应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尽可能的避免设备出现磨损失效的问题,从而真正的降低煤矿机械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

四、煤矿季节的远程诊断维修系统

煤矿机械的远程诊断维修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基础上,它将数据采集维修终、机械设备维修指导中心、维修工程车组等各个分散的单位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机械设备维修的有机整体。使各个分散的机械维修单元之间实现互连互通,充分发挥各个单位的各种资源,利计算机网络库技术,实现利用机槭设备的远程专家诊断,为煤矿机械设备提供有效及时的远程故障预防、诊断和现场抢修等一系列服务。

作为一个基于网络和数据库系统的煤矿机械的远程诊断和维修系统,其涉及广泛的方面。

该系统涉及远程检测诊断中的有关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管理等各种数据工作,同时还涉及网络通信和信号分析等各个模块系统,因此其必须有一个非常合理的结构,才能保证该系统有较高的效率。此外,因为该系统对数据的依赖性极强,因此必须在前端配备稳定工作站,进行精确地数据采集和监测工作。

除了将数据传输到后方进行监测和诊断之外,该系统还需具备现场监测与诊断的功能,因此该系统应该建立成一个分布式的网络・在前端也能接入系统后台从而提供各种监测与诊断服务。

该系统除采集数据之外,还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工作,因此强大的数据库管理软件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数据需要反复在前端和后端之间进行交互,该远程系统还必须具备一个安全且高效的数据通信网络,而要在分布式网络中达到这个目的,还必须要很好的解决网络传输中数据流量控制的问题。第五,因为使用该系统的人员涉及较为广泛,因此该系统还应有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和设计合理的功能模块,以使各类技术人员和工程师都能有效快捷地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各种操作。根据以上要求和当前的技术条件,对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煤矿机械的远程诊断与维修系统进行了概要设计和分析,将整个系统架构设计成前端的现场维修中心,中端的现场维修技术支持中心和后方的技术援助组。煤矿机械的远程诊断和维修系统的各个模块之间的信息互联可以采用有线网络形式,也可以采用无线网络的形式,各个互联形式各有利弊,可以在系统使用的过程中综合考虑,找到最恰当的模式。

结束语

随着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远程化,安全化,预防化的绿色维修将成为机械设备维修的主流发展方向,对于煤矿机械来说,实现远程诊断和维修是实施绿色维修的一个良好的途径,利用煤矿机械的远程诊断和维修技术,对于改备维修作业的污染物的防护和治理,确保维修人员的身心健康,减轻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等,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田进忠.煤矿机械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2.

[2]葛凯松.煤矿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