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业务范文
时间:2023-03-22 05:4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融资租赁业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ing)又称设备租赁(Equipment Leasing)或现代租赁(Modern Leasing),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以转移,也可以不转移。融资租赁的实质是通过融物达到融资的目的,不管何种形式的融资租赁,都一定伴随着资产有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
关键词 融资租赁 业务 探究
近年来,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务发展迅速,作为未来金融发展的新的亮点,发展空间较大,但与国际社会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现行管理体制下,融资租赁公司作为租赁资产的购置、投资和管理机构,可以是金融机构,也可以是非金融机构。融资租赁业务本身确实具有融资服务和贸易服务的两种市场功能。以融资租赁业务具备的市场功能来界定融资租赁公司是从事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还是从事促进租赁物流通销售的非金融的贸易机构,显然都不太合适,较恰当的方式是以融资租赁公司股东的性质决定其属于何种形式。
融资租赁一般的分类方式有:1、承租人选择需要购买的租赁物件,出租人通过对租赁项目风险评估后出租租赁物件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不享有设备所有权,只享有设备使用权、维修保养权的简单融资租赁;2、所有者先将设备按市场价格卖给出租人,然后又以租赁的方式租回原来设备的回租融资租赁;3、专门做大型租赁项目的有税收好处的融资租赁,主要是由一家租赁公司牵头作为主干公司,为一个超大型的租赁项目融资的杠杆融资租赁;4、承租人以项目自身的财产和效益为保证,与出租人签订项目融资租赁合同,出租人对承租人项目以外的财产和收益无追索权,租金的收取也只能以项目的现金流量和效益来确定的项目融资租赁;其他还包括返还式租赁,又称售后租回融资租赁;融资转租赁,又称转融资租赁等。
根据A公司近期开展的融资租赁情况,下面仅就承租人账务处理的相关问题与大家探讨如下:
A公司开展的是进口设备售后回租交易,具体为,以正在使用的部分进口设备为租赁标的物,通过与B融资租赁公司签订融资租赁(设备回租)合同,转移资产所有权及涉及相关资产的保险受益权转移;同时由租赁公司与某银行签订租金保理合同,由银行为其提供资金,相应的保险受益权转移给银行;签订业务合作合同,约定租赁费用;签订保证合同,由A公司的母公司对融资租赁合同提供担保。通过银行与租赁公司严格的审查后,顺利办理了四年期的融资租赁业务。相关固定资产清理净值4.2亿元,融资额金额4.4亿元,租金总额50083万元,租赁费用200万元(含增值税),A公司(承租人)的账务处理如下:
一、原进口设备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42000
累计折旧---22800
贷:固定资产---64800
二、与出租人签订资产买卖合同,将资产出售给出租人
借:银行存款---44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42000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2000
三、承租人和出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将资产租回,承租人按资产账面净值与应付租赁款的现值 (折现率顺序依次为:内含利率、合同利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 较低者作为资产入账价值,租赁公司服务费171万元,印花税25万元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42000+171+25
未确认融资费用---785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9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50083
三、承租人计提折旧(按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原使用年限13年,尚可使用8年):
借:制造费用---5274.5(年)
贷:累计折旧---5274.5(年)
四、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摊销(按8年分摊与租金比例分摊一致)
借: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250(年)
贷:制造费用---250(年)
五、 在租赁期内,承租人按期支付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6852(第一期本金5500+利息1352)
贷:银行存款---6852
借:财务费用---982(年)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982(年)
六、租赁期满,承租人取得租赁物所有权(对价为0)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5669(第四年本金5500+利息1689)
贷:银行存款---5669
借:财务费用---982(年)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982
同时:
借:固定资产―42196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42196
通过此次业务的开展,A公司不但学习到了银行、租赁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工作严谨负责的态度,还对融资租赁业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融资租赁的方式具有项目融资的特点,由项目自身所产生的效益偿还,资金提供者只保留对项目的有限权益。融资租赁的承租人是以融通资金为目的,为达到此目的,融资租赁的出租人就负有融通资金的责任,这种活动是一种金融投资活动,资金困难的承租人通过出租人的金融投资,解决了资金困难,达到了融通资金的目的,因此,融资租赁是金融因素占主导地位的金融投资活动;
二、对承租企业而言,当其急需现金周转,售后回租是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有效手段。融资租赁方式灵活,减少了设备淘汰的风险,到期还本负担相对较轻,但由于资金成本较高,每个固定期的还本压力也构成一定的负担,与银行贷款比,风险因素较多。融资租赁与租金保理业务相结合,实现了出租人、承租人、银行之间多赢的局面。
三、现行的融资租赁在实务中一般指整体设备,对部分设备的租赁并未作详细规定,应对此实务操作的方式尽快规范。
四、在售后租回业务中,“销售方(兼承租人)所取得的款项超过资产账面净值的差额,应作为递延收益,在租赁期内的各会计期间分配;数额较小的,也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资产账面净值超过销售收入的差额应直接确认为当期财务费用。”承租人应设置“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融资租赁)”科目,核算在售后租回交易中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租赁资产按高于资产账面价值出售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主营业务收入”、“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融资租赁)”等科目;租赁资产按低于资产账面价值出售时,借记“银行存款”、“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融资租赁)”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
分摊递延收益时,如果租赁资产是按高于资产账面价值出售的,应借记“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融资租赁)”科目,贷记“制造费用――折旧费”、“营业费用――折旧费”、“管理费用――折旧费”等科目;如果租赁资产是按低于资产账面价值出售的,应借记“制造费用――折旧费”、“营业费用――折旧费”、“管理费用――折旧费”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融资租赁)”科目。
五、融资租赁可以与保理业务相结合,规避风险
篇2
(一)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以租赁开始日为例,分别从承租人和出租人的角度分析一下应该如何做会计分录。作为承租人,租赁开始时,得到的设备应该作为自有资产计入到资产账户下,最低租赁付款额当作一项负债计入到负债账户下,这之间的差额计入到费用账户下。这里的借记固定资产就类似于本金,未确认融资费用作为差额类似于是租赁发生的利息,长期应付款则本利合。而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时,出租人相当于得到了获取租金的债权,就借记应收科目和未担保余值科目下,贷记融资租赁资产科目,三者之间的差额计入到未实现融资租赁。虽然在日常处理中,我们都是按照准则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实际中不难看出存在着一些弊端,接下来我会具体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1、判断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并不是那么准确具体,存在着许多具有不确定性的词语,比如承租人在租赁机器设备时,所租赁的期限占这个机器设备本身使用寿命的75%,这里的75%虽然看上去特别的精确具体,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如果一个设备在使用中进行了设备的翻新,那么他的使用寿命就要重新进行评估,本身原本的租赁期可能已经达到了75%,可是翻新后的设备使用寿命延长,则可能使得租赁期的时间低于75%。2、未确认融资费用是否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一开始的计算,承租方需要在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之间做出一个比较,取其中较低者作为资产的入账原值,将最低租赁款项作为长期应付款,这两者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并且在以后各个期间中进行摊销。现在的大部分企业都是直接将分摊的差额计入到财务费用中去,这样做就存在着很不合理的地方。3、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问题。有一种情况,当租赁的资产总值的比例小于等于企业总资产的30%的时候,承租人可以自主的选择资产的原始价值和长期应付款的判定标准。除了对比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和资产公允价值,还可以选择最低租赁付款额。这就给了企业自主发挥的可能,这样产生的后果将极大影响企业会计信息中强调的“可比性原则”,并且企业前后不相同的账务处理办法,这样还违反了“一贯性原则”。4、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会计处理。一般情况下,承租人和出租人之间不存在什么关联方关系,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进行的租赁交易,他们之间就存在很多利用的地方。因为准则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应该如何确定最低租赁收款额和最低租赁付款额,而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母子公司之间就可以进行低价交易,这样其中一方就会虚增资产,增加营业收入,使得利润增加,相对一方则用来承担损失。
二、融资租赁会计处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明确判定标准。这个问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准则上做出明确的标准,比如说当一项租赁业务满足第一条,租赁期满得到所有权转移时,那么之后的几条标准满足到什么程度时则算是融资租赁,否则就是经营租赁。可以通过这样的规定来解决判断标准不定的问题。
(二)直接扣除未确认融资费用。根据准则的要求,在会计处理中需要承租人将得来的设备当作资产来管理,采用和企业相同的折旧方法,并且计入成本、费用中去,对于差额既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计入到费用科目下,从当期损益中扣除,这样就已经造成了自相矛盾的结果。这种情况下,应该讲未确认融资费用同时计入到折旧相同的科目中去。比如说会计处理时将设备当作非生产的固定资产使用,那么就把分摊的金额计入费用中,在当期损益中直接全额扣除。
(三)明确选择标准。通过判定融资资产占企业总额比重,来确认入账价值和长期应付款确认的问题,不应该让企业自身去进行选择,融资租赁准则应该明确的指出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确认金额,只有明确的标准才能减少企业投机取巧的可能性,保证会计处理的一致性,企业信息的可比性,所以这项标准应该进行修订,不需要进行判定。
(四)根据参照对象判定。如果非独立企业进行交易,则应该对他们的最低付款额和最低收款额加以要求,依照两个独立企业之间的相同类似的经济交易活动的金额作为参照数据,或者最低租赁付款额不能高于一定比例,最低租赁收款额不能低于一定比例。
篇3
关键词:客运企业;车辆融资租赁;运用
一、融资租赁业务
融资租赁方式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资金压力,因此,融资租赁业务是最近几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行业之一。简单说,融资租赁是三方协作的结果,企业将经营业务外包给第三方进行运营,分担风险,以客运企业为例,企业可以将车辆采购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租赁公司,而将线路运营承包给个人或者团队代为运营,将车辆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同时车辆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利益相关联,风险共担,这样客运企业只负责协调车辆与人员调度即可,省去了实际运营中面临的市场风险。
二、公路客运企业车辆融资租赁业务的运用
1.公路客运企业车辆融资租赁业务的优势
(1)有利于保证投资资本的回收。公路客运企业车辆通过融资租赁手段有利于企业快速收回成本。一是,长期以来我国客运车辆购买大多采取分期付款方式,分期付款要求企业资金流动性较好,这就加剧了客运企业运营风险。通过车辆融资租赁,客运企业可以将车辆购买外包出去,集中资金和技术进行客运市场服务,通过良好的服务保证投资资本的快速回收。一方面是对于企业自身拥有的车辆,企业可以通过第三方进行车辆代购方式,减少车辆购买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和流程。另一方面,可以将线路运营出售给带车团队,企业通过将经营权打包给带车团队,既降低了购车费用,还降低了经营费用。同时,通过收取管理等费用收回成本。
(2)有利于规避市场风险。公路客运企业通过车辆融资租赁业务可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一是,公路客运企业将车辆利用融资和租赁方式进行运营,公司掌握着线路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而车辆承包人只具有客运使用权。长、短途公路客运容易受到天气、路况等外在因素影响,运力需求不平均,通过将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企业可以按照发车次数和其他车辆指标进行收费和人员配备,而不受经营好坏的限制,这样市场经营风险较低。二是,虽然长、短途客运车辆的行驶路线较为稳定,是经过大量的实际调研总结得来。但是随着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变化,可以线路会有一定的微调,通过使用权分离,承包者为了获取更多利益,会主动根据市场变化作出相应的线路微调。
(3)有利于扩展客运企业经营方式。客运企业经营方式单一主要是指部分企业大包大揽,将车辆业务,维护和设计线路等都纳入公司管理体制当中。单纯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企业同时经营业务和风险对增强企业控制,做好区域客运决策、抵抗外部竞争压力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从市场竞争角度看,企业粗放型发展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在具体的服务中容易产生行业保护主义,因此,客运企业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管理经营,通过外部线路方式,将运营风险转移给承包人,而且,这种方式还有利于引入市场竞争,加强客运线路的工作效率,扩展可以企业的经营方式。
2.融资租赁在公路客运企业车辆租赁中的运用
(1)采用融资租赁方式采购车辆。采用融资租赁方式采购车辆是客运企业车辆扩展业务的必然方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客运需求逐渐增大,客运企业除增加客运车次以外,必须要加强车辆的购买。一是,从汽车行业发展看,汽车金融服务已经成为了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汽车金融市场成为了众多汽车生产厂家的主要利润来源。而我国,汽车租赁业务发展迅速,因此,客运企业车辆购买时可以委托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进行代购,企业只需要选择合适的车型和资金就可以直接获取车辆,直接省去了中间的环节。二是,当前我国租赁融资方式呈现经营性租赁特点。当前,我国很多车辆融资租赁公司都提供车辆配套设施,包括司机等。公路客运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买车辆时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购买车辆人员使用和服务,这种购车购服务的融资租赁方式还降低了客运企业招聘司机等人员的培养成本,缩短车辆投入运营的周期。
(2)利用融资租赁进行线路运营。利用租赁方式进行客运线路运营可以有效降低可以企业运营风险。一是,客运企业经营着众多客运路线,如果每个路线都设立小队长进行直接领导式管理,虽然有利于加强企业客运线路和车辆控制,但是,不利于车辆运营的市场化运营。采用直接式管理方式,车辆运营对市场反映不敏感,一般为“我提供什么线路和服务,客户接受什么样的线路和服务”,这与市场要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进行线路运营,可以有效避免这一点。二是,通过线路整体外包方式,企业只需要对车辆加强监管即可,而不介入实际的车辆运营当中,有利于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三、总结语
公路客运企业车辆使用融资租赁方式有利于提高企业车辆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相关企业要借鉴其他企业和国家的车辆融资租赁经验,做好车辆融资租赁业务。
参考文献:
[1]蒋 平:试析融资租赁在公路客运中的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 2012年03期.
篇4
【关键词】融资租赁;发展历程;监管现状;比较研究
一、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历程
(一)融资租赁业的起步阶段
80年代初期是融资租赁公司的起步阶段,这个时期的租赁公司通过银贸结合,合资和内资并存,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重要渠道,是外国投资者了解中国市场和参与中国投资的重要窗口。具体发展阶段为:1980年初,我国借鉴日本、欧洲租赁业发展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开办了第一批融资租赁业务。1981年4月,中日合资的中国东方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和内资机构组成的中国租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80年代中期,开始设立金融机构性质的金融租赁公司。该阶段的融资租赁业务为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引进外资、引进先进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融资租赁业的调整阶段
90年代中后期,因面临着国内金融机构的整顿、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信用环境的恶化、金融分业经营的转变等客观因素,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进入停滞期。因外部金融环境和租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影响,合资租赁公司受到欠租问题的困扰,纷纷停止业务,部分公司甚至进入清算期。随着90年代末欠租问题的解决和对老公司经验教训的吸取,新成立的金融租赁公司和合资租赁公司重新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减少了欠租困扰,开始了新的发展里程,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三)融资租赁业的快速发展阶段
90年代末,融资租赁业经过清盘和整顿开始走出困境,逐步形成成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体系,并广泛得到金融、法律、企业等理论界的重视,进入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的有序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等,标志着融资租赁业务的完善。
二、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现状
(一)融资租赁业的股东形式
股东背景是支持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直接决定着租赁公司的信用水平和资金保障。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股东主要分为三类:银行业机构、生产厂商、外商投资。各类股东具体来看:
1.银行业机构股东
伴随着2007年《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金融租赁公司在我国兴起。该类公司主要是银行参与投资设立,并由银监会负责审批和监管。其特点是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注册资本金均高于1亿元的最低标准,达到2040亿元的水平。因此,有银行股东背景的租赁公司依托资金优势,比较容易占领市场份额,形成良性经营循环。
2.生产厂商股东
自2004年起,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开始试点设立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投资的融资租赁公司,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销售和使用效率。该类公司主要依托其股东的生产实力和客户资源,为租赁客户提供完整的产业链服务和专业技术支持,可满足客户多元化的租售需求。
3.独立股东
外商投资的租赁公司一般是不同于银行和生产厂商的独立股东。因其经营管理的经验比较丰富,竞争优势比较明显,也成为迅速发展壮大的租赁公司类型,并为我国的租赁业注入了先进的理念。但是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的租赁公司存在本土化融合和文化冲突的问题,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二)融资租赁业的监管现状
融资租赁业是一向资金密集型业务,其快速健康发展需要监管部门的有效管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行业的发展潜力,还有助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综合借鉴各国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需要,融资租赁业的监管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资产负债比例和主营业务比例等内容。目前我国对融资租赁业务的监管部门是银监会和商务部。
1.主体资格
国内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司分为三类:一是金融租赁公司。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金融租赁公司是指经银监会批准,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二是外商投资租赁公司。根据《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的规定,外商投资租赁公司是指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以及外商独资的形式设立从事租赁业务、融资租赁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商务部是外商投资租赁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和审批管理部门;三是融资租赁企业。根据《融资租赁企业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融资租赁企业是指根据商务部有关规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
2.租赁财产和经营范围
在租赁资产方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融资租赁交易的租赁物为固定资产。《融Y租赁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融资租赁业务应当以权属清晰、真实存在且能够产生收益权的租赁物为载体。《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规定租赁财产应当权属清晰、真实存在且能够产生收益权。由此可见软件不适用于融资租赁范畴。
在经营范围方面,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吸收非银行股东3个月(含)以上定期存款和同业拆借,融资租赁企业和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经营范围不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受托发放贷款、同业拆借等金融业务。
3.注册资本和风险资产
金融租赁公司要求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融资租赁企业和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无注册资本要求;金融租赁公司无风险资产上限要求,融资租赁企业和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要求风险资产不得超过净资产总额的10倍。
三、国外融资租赁业比较研究
(一)国家政策比较研究
国家政策对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规范经营环境、减少市场风险,还可以调节融资成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支持引进外资技术。发达的融资租赁市场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具体来看可采取的政策有以下方面。
1.税收政策
一是推行减税政策,即购置租赁资产可减免部分税款,减少出租人的财务费用,节约承租人的租金。二是推行加速折旧政策,即允许对租赁设备采取加速折旧法,将相应税费递延支付。三是推行利息费用成本化政策,即将出租人购买租赁资产产生的利息或承租人分期偿付的租金计入成本,降低所得税负担。
2.财政补贴政策
对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由政府向承租人发放财政补贴,通过国家承担租赁津贴的形式降低承租人的租金成本。在此情况下,承租人可大幅节约财务费用,仅支付扣除补贴后的差额部分,以此支持重点项目投入力度。
3.信贷政策
部分国家通过放宽信贷支持政策,提高融资租赁公司的筹资能力,为租赁公司提供流动性保障。如对融资租赁公司实行低利率的贷款政策,放开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工具,放宽发行租赁债券的条件等。通过多种流动性工具解决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4.保险政策
部分国家对融资租赁公司实施政策性保险,对其可能遭受的政治风险、违约风险等特定风险提供保障,以确保租赁公司的经营安全。具体包括实行差别化的租金赔付政策、对小企业实行免担保人政策、提高部分项目的赔付率政策等。
5.市场准入
各国对融资租赁公司的准入制度有所不同,具体包括审批制和注册制两类。随着租赁市场的日益完善和租赁业务的发展壮大,部分国家将审批制改为注册登记制,逐步放宽租赁公司的市场准入条件,提高租赁公司的市场活力。
(二)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现代融资租赁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1988年颁布的《国际融资租赁公约》正式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我国的融Y租赁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尚无专门的融资租赁法,仅有对租赁交易的简单法律规定,融资租赁业务的相关法律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1.融资租赁的定义
各国法律对融资租赁的定义并未统一,部分国家倾向适用民法中租赁合同的内容。融资租赁业务兼具“金融业务”和“租赁业务”的性质,在实践中通常涉及承租人、出租人、供货人三方当事人,且包含租赁和买卖两种关系,因而可在融资租赁定义中约定三方的权利义务,并对两种合同关系做出界定。如西班牙对融资租赁做出如下定义:融资租赁合同包含动产或不动产使用权的转让和周期性租金安排;融资租赁合同包含承租人在租赁期满获得租赁物的优先选择权。
2.租赁物的范围
各国法律对租赁物的范围都基本涵盖了动产和不动产两个方面,部分国家排除了用于消费目的商品。我国实践中,因土地是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土地不能纳入租赁物。对于具有所有权性质的房产而言,企业有借助融资租赁工具获得使用权和最终所有权的意愿,可随着融资租赁业的发展逐步考虑将其纳入租赁物范围。
3.取回占有权
各国租赁界普遍认为,租赁物的所有权在租期内归出租人所有,但租赁物的取回占有权没有统一规定。取回占有权主要是在承租人违约或破产的情况下,保障出租人能够取回租赁物,是保护出租人的基本权益。一方面,租赁资产的取回权与所有权同等重要,是租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要对取回权加以适当限制,保护承租人的正当利益。因此,在下一步立法中可将取回占有权纳入讨论。
四、结语
我国融资租赁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不高,随着政策的支持和法律制度的完善,业务纵深发展的潜力巨大。这不仅依靠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也需要融资租赁公司加强诚信建设。在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发挥融资租赁业务的积极作用,丰富企业融资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存阳,周英章,蒋振声.国外金融租赁业的成功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科学,2001(3):99102
[2]欧阳卫民.中国金融租赁业的现状和出路[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78
[3]胡红专.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思路[J].中国金融,1999(10):1516
[4]路妍.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缓慢的成因分析[J].管理世界,2002(10):141142
[5]邓博雅.美国现代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以及对我国的借鉴[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7):3435
[6]上海国际集团金融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外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环境比较研究[J].上海金融,2006(5):4448
[7]沈锋炜.中国融资租赁及其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2):1718
[8]史燕平.融资租赁及其宏观经济效应[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5456
篇5
关键词:融资租赁 集团公司 税务筹划
在集团内部设立融资租赁公司,通过交易结构安排降低集团总体税负成本,主要依赖于融资租赁业务的两大特殊政策:一是增值税差额纳税政策,二是地方财政扶持政策。
一、增值税差额纳税政策
2012年1月1日,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工作,融资租赁业务作为现代服务被纳入营改增范围。营改增后,融资租赁业务继续沿用原营业税的差额纳税政策,即“以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保险费、安装费和车辆购置税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在实务操作中,由于融资租赁公司属于一般纳税人,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属于营业税纳税人,为实现融资租赁公司差额纳税,需将融资租赁公司向金融机构借款产生的借款利息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直接扣除。
假设集团公司A已经设有财务公司B,实现集团内部资金集中管理,集团公司下属公司C在2014年年初通过集团内部融资的方式进行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在没有融资租赁公司的情况下,C公司从B公司取得贷款5000万元,贷款利率为6%,则:
B公司需要交纳的营业税为300×5%=15万元;
C公司没有任何增值税进项税进行抵扣。
假设A集团设立融资租赁公司D,B公司贷款给D公司,D公司再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贷款给C公司,在此交易结构中,D公司只起到通道作用,不赚取利息差额,则:
B公司需要交纳的营业税为300×5%=15万元;
D公司2014年需要缴纳的增值税为:300万÷1.17×17%(向C公司收取利息产生的销项税)-300万÷1.17×17%(向B公司支付利息扣减销售额)=0。
而C公司由于取得300万由D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产生可抵扣进项税额为43.59万元。
通过以融资租赁业务作为通道业务,将集团内部财务公司与成员企业之间的贷款业务(营业税业务)转化为融资租赁业务(增值税业务),可以降低15%的财务成本,增加15%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这对于像国有五大电力集团这样的重资产企业,是非常值得尝试的税务筹划方式。
二、地方财政扶持政策
天津、上海等地区为鼓励当地金融企业的发展,针对融资租赁业务制定了很多非常优惠的财政扶持政策。例如: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对于融资租赁公司从事的动产租赁业务形成的流转税、所得税,其中地方财政留存部分给予不同程度的财政返还。沿用上例,假设D公司设立于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且该公司获得了流转税地方财政留存部分“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现B公司以5%利率贷款给D公司,D公司以6%利率贷给C公司,则:
B公司需要交纳营业税为250×5%=12.5万元。
C公司由于享受流转税全额减免(营改增形成的增值税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地方留存比例为100%),实际增值税税负为零,此结构易为集团公司节税2.5万元。
对于存在大量内部交易的租赁公司如厂商租赁公司,内部转移定价结合地方性财政返还,可以有效为集团公司降低税负成本。
三、小结
2014年将是各大型集团公司继续争相设立融资租赁公司的一年。除上述财政税务优惠政策外,融资租赁业务还具有其他税务优惠政策,如国税总局2010年第13号公告规定“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的行为,不属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征收范围,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财税[2013]106号文规定“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在2015年12月31日前,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在跨境租赁业务中,融资租赁业务由于其特有的灵活交易结构,结合如爱尔兰、日本、法国等针对租赁业务的特殊税收优惠政策,结构性节税租赁也被广泛应用机租赁实务之中。随着我国产融结合的不断发展以及融资模式的多元化,融资租赁业务必将成为集团化税收筹划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3]106号).
篇6
关键词:金融租赁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
虽然受目前我国金融管制的形式和金融行业的发展水平制约,我国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水平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较低,但由于资产证券化可提升金融租赁的融资速度,将其应用于金融租赁行业,仍可以解决金融租赁企业筹集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提升其资产风险防范能力,所以应以积极的视角看待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1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分析
1.1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出现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分析
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即金融租赁主体公司将大量用途、性能、租期等方面存在较大相似性甚至完全一致,具备生成较稳定且规模较大的现金流可能的租赁资产进行有机集合和结构完整,使其转化成金融市场中具有流通性证券的过程,金融租赁主体公司可以引进资产证券化,主要是因为,金融租赁在股东背景、资金成本等方面均较理想,使其基础资产方面优势明显,而且在担保服务的作用下,基础资产现金流的稳定性明显提升,使资本风险明显降低,随着近年来我国针对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投资环境得到了法律规范,为金融市场资产证券化发展提供了条件[1]。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金融租赁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首先,在资金利率和同业拆借资金成本不断增加,而融资期限不断缩减的市场条件下,金融租赁在成本方面的优势被逐渐削弱,而银行贷款和金融债券发行均存在弊端,使金融租赁企业不得不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资产证券化;其次,虽然相关规定中明确商务部和银监会主管的金融租赁企业的资本杠杆分别为10倍和12.5倍,但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受到资本金的制约,而将租赁资产进行真实出售不仅可以实现其出表和资金快速回笼,而且在扩大金融租赁业务覆盖范围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所以金融租赁企业在发展中也必然会选择资产证券化。
1.2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的重点
在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出租人有权向承租人收取合约中规定的租金,而且具有对承租人担保债务偿还能力所用的租赁设备的所有权,而出租人的前一种权利受SPV管理,后一种权利由出租人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虽然有利于金融租赁企业和客户建立稳定的关系,并减少融资成本,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排除出租人破产的可能,使投资人面临一定的风险,因为如果第三方在物权方面被侵害,其有权对承租人和租赁设备的所有人提讼,所以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应重点把握物权管理方面[2]。其次,租赁资产不仅已经覆盖现代大部分行业,而且在进行还款期限设定、还款方式选择等方面可以结合双方的需求进行协商,这直接导致租赁合同具有非标准化特征;在业务流程的实际落实和业务风险控制方式多样的作用下,这种非标准化特征被进一步强化,这直接导致资产证券化的相关调查难以被规范,使资产证券化发展受到制约,所以改善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开展的非标准化特征也是其重点方面。
1.3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分析
2008年~2015年,我国金融租赁公司售后回租的比例分别为84.75%、77.63%、64.94%、65.26%、75.66%、83.7%、82.6%、89.4%,随着售后回租比例的不断提升,承租人所要承担的信用风险不断加大,如果承租人不具备及时付款的能力,将直接打击金融资产证券化;其次,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状态的下滑,各行业进行的直接租赁也面临着严重的信用风险,据资料显示我国2015年部分行业的租赁违约现象已经超过20%,这与租赁资产未全面准确的登记有密切关系,使融资租赁公司不得不面临直接租赁模式下的信用风险[3]。再次,在我国逐步开展营改增财政政策后,融资租赁行业原本的基础资产所有权逐渐向特殊目的载体转移,此时应向租借的当事人提供增值税发票,但截至目前其并不具有提供增值税发票的权利,这使我国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在深化的过程中不得不面临营改增环境的制约。除此之外,在信用评级机构独立性不强、评级结果公信力不足、第三方信用评价公司在此方面经验较少的经济和社会信用环境下,我国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加大[4]。结合远东租赁事件、交银租赁案例、汇元一期租赁案例等可以发现,目前我国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内资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均进行了资产证券化的探索。最后,结合大量租赁案件的经过和结果可以发现,我国要实现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的深化发展,需要对我国的资产池资产条件进行明确,使资产的选择、模式的选择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这要求我国现阶段积极建立中央优先权登记系统、统一的交易服务平台、完善相关法律和税收政策、提升相应的信用评级公信力。
2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分析
2.1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的运行机理
2014年12月,我国证监会提出对企业资产证券化实施“事后备案+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将事前行政审批取消,而且使管理人的范围逐渐向子公司扩展,这使我国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的环境更加宽松,现阶段我国存在出售回租、转租赁、融资租赁等金融租赁业务种类,在各种业务模式开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下机理。
2.1.1配置资源的机理
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主要考虑非证券化环境中投资人并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握资金需求群体的相关信息,而且受自身专业知识、信息掌握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其对自身的财务状况判断和经营能力分析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极端性,这直接导致投资者只能按照自身对市场的了解和可以接触的最大市场范围进行投资行为的判断和操作,这直接导致投资者的部分甚至大部分闲置资金未被利用,使资金的利用率和利润空间极大缩减[5]。另外,部分金融租赁企业虽然具有较稳定的现金供应,但在短期资金长期被占用的过程中,会使其资金成本投入不断增加,加大其经营实际压力,此时需要通过配置资源使投资人和承租人之间建立较稳定的关系,并有意识的提升资金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以此提升参与资产证券化主体的合法收益[6]。例如在资源配置的作用下,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主动性、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和规模均会明显提升,而SPC管理机构也可以通过LBC的发行,获取相应的利润,金融租赁公司的资产流动效率提升,进而不断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实现更好的发展,各类中介机构的业务范围得到扩展,这对其提升市场风险的适应能力和防治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可见在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开展的过程中,通过资源配置机理可以更好地保证参与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的相关主体的经济收益,推动其进一步深化。
2.1.2组合资产的机理
组合资产机理实际上就是在保留每笔资产自身特点的同时形成资产池的过程,这直接决定构成资产池的各部分资产都有其特殊性,可以使其自身存在的风险受到一定的控制,并使各部分资产的收益以整合的形式存在,为资产证券化的实现提供动力支持,需要注意的是,组合资产机理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向市场投资者出售,在出售的过程中,组合资产机理将被视为有价证券[7]。由于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在流动性、标准化等方面特征显著,将其应用与金融租赁行业中,对提升租赁设备流动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使原有的债务关系和债权形式的流动性和转让性得到强化,可见组合资产机理在业务模式中的应用,实际上是对原本债务和债权关系的破坏和充足,使原本混乱的风险收益关系得到有效地分离和整合,这对提升配置的科学性和定价的准确性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进一步保证相关主体的收益。
2.1.3隔离风险的机理
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实际上就是金融租赁企业的融资过程,所以在进行的过程中,金融租赁企业要对风险隔离、资金流剥离、信用等级提升等方面高度关注,受资产证券化对可预期现金高度依赖的影响,在对资产收益进行分割重组的过程中,要对其整体资产池中具有某方面相似性的资产进行剥离和重组,从而形成所需要的基础资产,可见隔离风险机制在业务模式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升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等主体对资产风险的抵制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推动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实现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2.2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的案例说明
为对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笔者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其进行分析。在甲金融租赁公司与乙承租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时,乙的总公司丙公司提供了担保服务,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租金总额和租赁期分别为9亿元和2年,以半年/次等额支付的方式完成租金回收,租赁利率为6.9%,为保证自身利益,甲公司向丁证券公司提出了申请,请其担任计划管理人。可见在此次金融租赁资产化的过程中,丁公司具有向甲公司购买基础资产的权利,甲公司可以向乙公司提出所有权益的相关权利,而乙公司要按照合同向甲公司定期供应租赁资金,在乙公司的供款能力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丙公司要通过担保款向甲公司继续供应租赁资金。在对各方主体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发售方案的设计,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的三种机理以及市场实际情况进行,在设计完成后要对各品种的发行利率进行反复确定,保证其合理性和准确性。
3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是突破金融租赁企业目前发展困境的有效手段,但现阶段我国相关法律环境建设、具体事务操作等方面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均存在较大差距,这要求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在开展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基础资产、注重租赁物权管理、强调增信措施、履行税费缴纳义务,并提升发行定价和交易定价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作者:刘艺超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洲源.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2]牛佳.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3]张伟.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筹资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4]高仕伟.银行保理资产证券化业务研究[D].天津大学,2012.
[5]严彬.中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模式设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
篇7
【关键词】融资租赁;财务自由度;租金
连日来温州老板“跑路”的消息,将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困境难题再次推到舆论风口浪尖。中小企业现已举步维艰,最突出的就是其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明显提高。针对这一难题,拓宽融资渠道成为最强呼声。而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与工具,成为了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有效渠道和途径,将有望缓解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并为提升中小企业财务自由度提供有力保障。
有报道称,目前温州的36万家中小企业中,有20%处于半停工或停工状态。有分析认为,有不少企业是自动放弃生产线的。一方面是由于人力、原材料等制造成本逐年上涨,再加上融资困难,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企业创新力不足,赢力能力有限,导致企业利润极低,无法维持生存。
因此,针对这一情况,中小企业要通过资产项目上而不是费用项目上的“减法”获得现金(如把低效投资、偏离战略、不具备竞争优势或项目不错但经营上难以掌控的投资剥离变现)。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已成为弱势群体。因此,占据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如何实现融资更宽的途径,是经济学者一直研究的课题。我凭着在企业多年的实战经验,选择了“强化融资租赁,提升中小企业的财务自由度”为论题,以求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企业过程中力求金融配套和相应的资本流动,力争更好的政策扶持提供一点参考建议,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将会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快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实现。
一、融资租赁的新内涵
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ing)是指出租人为承租人购买所需设备,再出租给承租人并定期收取租金的一种交易行为。它是以融物为形式,以融资为特征,将“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殊信用形式,在经济发达国家已成为联系金融、贸易和工业生产的纽带,80年代初,融资租赁这种融资方式才进入我国。融资租赁与银行信贷等其他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融资租赁租赁期限长,通常出租方通过一次租赁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并赚取相应的利润(出租方按租赁物的全部市价安排其租金收入),所以融资租赁作为现代租赁的一种典型业态,是伴随着商品供求和信用关系相互依存程度日趋深化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金融工具,有时又叫做完全转让租赁。
我国到目前为止,融资租赁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10年底,有90多家外商投资的租赁公司,40家内资试点租赁公司,注册资本超过35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租赁企业比比皆是,2010年全国融资租赁业务总量完成约1360亿元,2011年我国的融资租赁业仍保持22%左右的增长速度,业务总量将超过3600亿元,可见融资租赁对我国经济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我们还应看到,我国融资租赁宏观和微观环境存在缺陷,比如,缺少税收优惠政策、资金不足、法律监管制度不完善和风险系统落后等原因,使其发展缓慢,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从市场渗透率来看,经济发达国家,融资渗透率一般在15%-35%之间,世界融资租赁平均市场渗透率为17%,而我国只处于6%-7%.之间。专家指出,温州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资金紧张仅是表象,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没有完成创新转型。因此,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它把金融、贸易、生产三者紧密结合,将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有效叠加,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金融工具。在改革初期,江浙一带的很多企业也都是利用融资租赁实现快速成长的。
在美国流行着一句话:“聪明的企业家绝不会把大量的现金投资到固定资产投资中去。”这说明,巧用融资租赁不仅可以支持企业发展,更能帮助企业“生”钱,这对目前在困境中挣扎的小企业来说,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二、中小企业融资应选择融资租赁方式
一般中小企业因为资信问题,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而融资租赁对承租企业的信用要求较低,大多数小企业都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同时,国家为了鼓励投资,还专门为融资租赁提供了税收优惠。例如,对进口设备仪器,减半征收关税和产品税(或增值税)、2009年新税制规定,允许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等。此外,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还可以提高项目建设的工作效率,因为融资租赁将融资和采购两个程序合成一个,尤其对于设备进口,融资租赁的手续通常比正常贸易简便、快捷,而且租赁公司还可代签进口合同,大大地缩短进口时间。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与传统的银行信贷、分期付款及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它对于企业迅速获得设备投入、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完善金融市场、发挥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等具有重要作用。自80年代引入融资租赁以来,其作为新兴产业在中国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下面介绍几种创新的融资租赁方式:
(一)先租后买制
对于希望拥有设备所有权的客户来说,当现期有设备需求而手上又没有充足的资金购买,或者没有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而需要走很长的审批流程,这时可以采用租赁的方式获得设备的使用权,既满足了现期的使用要求又缓解了资金压力,实现了“借鸡下蛋”。待资金充足或有投资预算时,再采用设备买断的方式,拥有对设备的所有权。
(二)弹性租金制
市场是波动的,企业的资金流也是变化的。为满足收入――支出的平衡,保持现金流的最佳匹配,租金支付可以采用弹性变动的。即在每一支付周期(一般为1月)实行“多用多付”、“少用少付”的方式,每一支付周期的租金可能不同。一般情况下,设备工作量越大,意味着企业的产出越多,收入也会越多,有“较多”的收入支付较多的租金,企业的收支得到了平衡,实现了对现金流的科学管理,支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阶梯租金制
企业由于财务制度要求或出于对自身的保护,希望租赁合同一段时间(通常1年)一签。而众所周知,对于新设备的折旧而言,第一年的折旧成本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折旧成本会慢慢变小。这样,可采用前期租金高,后期租金少,逐期递减的阶梯型租金方式,实现租赁双方的共赢。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可以看出,在融资租赁交易中,以租赁物作抵押品,不需提供额外担保,且融资租赁比银行贷款环节少、手续更简单,因而更能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同时,还可以大大节省抵押登记、评估及公证费用,从而可以大幅降低交易成本,进而增强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再说出租人在整个租期内始终拥有租赁物的所有权,可以确保出租人的财产安全并有效规避经营风险,因此出租人对承租人的审查更注重其使用租赁设备产生的现金流量,而不过多强调出租人的信用历史或过去的财务记录。同时,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也显示,在风险的物权处理上,融资租赁的回笼率在98%以上,大大高于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的回收率。因此,融资租赁可以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信用度低、不易以举债方式融资以及未在银行建立起信用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从而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对中长期资金的需求。
三、融资租赁对提升中小企业财务自由度的现实意义
企业对以不同方式融入的资金的自由支配程度是不同的。资金自由支配的程度越高,融资效率越高。企业内部融资资金在所有融资方式中自由度最高。理论上的自由现金流量(Free Cash Flow),主要是为了研究企业的成本(Agency Cost)问题提出的。“即企业中满足所有以相关资本成本折现后净现值为正的项目后多余的那部分现金流量”。在融资租赁中,出租人融通资金并为承租人购买设备,将其出租给承租人。承租人在拥有设备使用权的同时,也解决了因购买设备所需的资金,因而使融资租赁成为融通资金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在租赁合同稳定时,租赁双方一般不得提出提前解除租赁合同。而租赁期满后承租方可以续签租赁合同,可以将租赁物退还出租方,也可以作价将租赁物买下。在租赁期内,出租方通常不提供维修和保养服务。融资租赁的以上特点决定了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今,我国处于较高通胀率的环境下,企业早采购设备比晚采购费用要低。采用融资租赁可以先得到设备,再用设备产生的效益去还钱。这对企业来说,也相当于节约了设备成本。值得的一提的是,对于一些使用年限长的耐用设备来说,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还可以获得更低的租金。我国税法规定:“企业技术改造采用融资租赁方法租赁的设备,折旧年限可按租赁期限和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谁短的原则确定,但最短折旧年限不短于三年”。企业可以通过所得税筹划,尽快折旧,把折旧费用计入成本,延迟交纳所得税、改善企业现金流:
1.企业的流动资金若充足的话,企业的短期负债能力才会有保证,若企业存在着大量的可供自由支配的闲置资金即自由现金流量(FCF),就可以有足够资金支持新产品的R&D。
2.当企业可能存在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FCF),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利益,返还给股东和债权的回报就高,培育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
3.自由现金流量(FCF)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并综合考虑了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及股利分配等财务决策问题,可以有效地避免利润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传统指标在评价上市公司业绩上的不足,进而能够全面综合地反映上市公司基于价值创造能力的经营绩效。
4.以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FCF)和支出行为作为着眼点,从企业层面的“流动性过剩”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业绩变化,一切决策战略必须回归现金流的简朴取向,即流向正、流量大、流速快。以帮助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保护好切身利益,完善公司治理,并为企业宏观管理机构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总之,中小企业通过融资租赁这种创新模式融资,战略上规划正的FCF,进行理性杠杆化经营及呵护资金链三大举措是中小企业实现财务自由的正确途径。尤其杠杆化的经营模式与融资结构是耐人寻味的“双刃剑”。在宏观经济向好、企业经营业绩表现可观的情况下,杠杆融资会带动企业的快速成长和财务绩效,呈现一片“自由”、“幸福”的景象。
参考文献:
[1]詹森.自由现金流的成本、公司财务与并购[J].美国经济评论,1986,76:323.
[2]欧阳卫民.中国金融租赁业的现状与出路[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王淑敏,陆世敏.金融信托与租赁[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4]黄秀清.现代租赁经济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5]曾辉.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
[6]曾冠辉.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方式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6.
篇8
内容摘要:融资租赁作为一种“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融资方式,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是一个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行业。但融资租赁在我国起步较晚,本文在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研究过程中,发现其存在着认识、体制、法律制度、人才等方面的问题。融资租赁行业在我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需要从健全法制、调整政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税收优惠、重视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措施,为我国融资租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以期促进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进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融资租赁 中小企业 发展困境 策略
中小企业融资是我国经济领域一大难题,阻碍了中小企业及国家经济的发展。从国际范围来看,“融资租赁”是解决企业融资的有效方式。然而我国的融资租赁业还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完善发展我国融资租赁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途径。
融资租赁的含义
融资租赁又称金融租赁或财务租赁,指出租人出资购买承租人选定的技术设备或其他物资,作为租赁物出租给承租人,承租人按合同约定取得租赁物的长期使用权,在承租期间,按合同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租赁期满按合同约定的方式处置租赁物。
从融资租赁含义中可以看出,融资租赁的具体内容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租赁物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拥有租赁物的使用权。
融资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融资租赁“以融物代替融资”的方式,具有业务模式灵活、审核程序简便、后续风险可控等优点。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规模小、信用能力低,直接“融资”风险较大;而融资租赁在租赁期内租赁物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所有,降低了风险。所以融资租赁逐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融资租赁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重点是为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管理技术等。三十多年来融资租赁业在我国虽有所发展,但由于我国政策和法律对其重视不够,所以融资租赁业还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有报告显示融资租赁业在发达国家是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设备融资的资金来源,租赁交易的发生额占设备投资总额的比例约为25%,但在我国,这一比例不到4%,由此可以预见融资租赁在我国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发挥巨大的经济作用。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统计,截至2007年11月底,商务部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租赁公司80多家,批准内资试点租赁公司26家;银监会批准5家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各类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本近300亿元人民币,可承载的资产管理规模可达3000亿元以上。2008年9月底,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十七家,其中三家已清算;商务部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已逾百家,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三十七家,还有近100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兼营融资租赁业务。2010年以来,共有12家融资租赁公司在中国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融资额度超过198亿元人民币。2006年至2010年,我国融资租赁业新增业务额分别为700亿、1500亿、2000亿、3000亿、6500亿元人民币,2010年总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不过,也有学者认为,相对于交易规模的快速提升,在反映一国融资租赁市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融资租赁渗透率上,我国依然徘徊在4%的水平,与较成熟的融资租赁市场国家20%的水平,仍然相距甚远。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已经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不同类型融资租赁公司间的合作日益加强,融资租赁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柏亮,2011)。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困境
融资租赁与银行信贷、证券并称为三大金融工具,而融资租赁以债权物权相结合、融资融物相结合为特点,对于企业获取固定资产、实现设备更新和促进企业产品销售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抵押物不足的中小企业则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我国融资租赁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融资租赁业认识不清
在我国长期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模式使企业在扩大规模、添置设备时,注重的是“自我拥有”,自筹资金购买,而防范设备风险的意识相对比较薄弱,“重买轻租”观念仍很普遍,仅将租赁视为一种自然的民间活动,也不了解融资租赁知识,更没有认识到租赁特别是融资租赁作为一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加上社会上对融资租赁的宣传和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人们对它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这就导致了人们缺乏对融资租赁含义、业务机制、独特功能及发展前景的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缺乏长远规划和准确的业务定位。
(二)缺乏政府引导
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和证券行业基本相同,然而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却不如证券行业顺利,究其原因,缺乏国家政策的扶持是根本原因。其主要表现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税收问题上。国务院并没有任何政策性指导文件对其进行行业调控,而在税收方面对行业也没有优惠措施,在2009年1月推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规定的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17%增值税中,并不包括融资租赁业,也就是说国家融资租赁行业与其它企业相比在采购设备时增加了采购成本,更加使原本薄弱的租赁业雪上加霜。
(三)监管制度混乱
融资租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人们对这个新兴行业比较陌生,对融资租赁的性质、特征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鲜为人知。在我国,可以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有三类:第一类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并持有颁发的金融许可证的金融租赁公司;第二类是商务部批准的中外合资,外商独资融资租赁公司;经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第三类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而在2007年3月修订的《金融租赁管理办法》中,允许商业银行进入融资租赁行业。此外还有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等都在不同程度的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众多企业的进入却没有一个独立部门对其进行监管,当融资租赁行业出现问题后不能形成一致的处理意见,阻碍了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四)登记制度缺失
柏亮(2011)认为当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发展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融资租赁业务的主要参与者是中小企业,建设好融资租赁登记事业,对促进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壮大进而解决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中资金瓶颈问题,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融资租赁是既有物权也有债权的行为。融资租赁特点是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出租人享有租赁物的所有权,承租人占有租赁物。在这种情形下,出租人既不能实施对其所有的租赁物的有效监控,又缺乏向第三人公示租赁物所有权的方式。一旦承租人擅自处分或者善意第三人提出对租赁物的权利主张,都无法有效的保护出租人的财产权利。而《物权法》中缺少普通的动产物权登记制度,但其对有关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使得出租人所有权的实现受到了影响,制约着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
(五)缺少专门的融资租赁法
早在1986年我国就颁布了《融资租赁管理暂行条例》,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中单列一章对融资租赁合同作了专门的规定,2000年我国又颁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但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还需要相应的会计、税收制度来辅助。2001年2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使得租赁业务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得以规范。200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租赁法(草案)》出台,但其中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据租赁业人士的统计,我国涉及融资租赁的法律、法规、政策散见于290多个法规文件中,而且现有的各项法律、法规之间的规定存在不配套、不衔接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由于相关法律不健全,在实践中,我国处理此类纠纷虽有法可依,然而其相关法律有待完善,使审理的困难程度加大,影响了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六)行业自身存在问题
融资租赁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业规则与行业制度。行业内的企业良莠不齐,有些企业还不具备进入的资格,缺少市场准入机制。另外融资租赁行业中的从业人员混乱,缺少专业的从业人员,很多从业人员对融资租赁业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业务水平不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融资租赁业发展策略
(一)提高对融资租赁行业的认识
首先,我国的学者应重新对融资租赁业的特点、功能等方面有更深入的研究,加深人们对其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其次,要加大宣传现代信用观念,改变企业普遍存在的重所有权、轻使用权的陈旧观念,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和信用意识,促进融资租赁的发展。
(二)加强政府引导并提高政策扶持
政府引导的缺失是导致融资租赁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要发挥融资租赁的作用就要加强国家对行业的引导扶持。首先,国家应该明确融资租赁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对融资租赁进行新的定位。其次从政策方面对融资租赁业进行扶持,其中最有效的就是从税收方面进行宏观调控,对进行融资租赁的企业进行减免税政策并改变增值税制度的适用政策。最后,对融资租赁业进行融资优惠政策,如果租赁公司所进行的业务是新技术、高科技、低耗能的,可以对租赁公司发放低息贷款。
(三)建立融资租赁登记制度
融资登记制度的缺失致使行业的发展受阻,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于2009年7月20日运行了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这一系统为全国的融资租赁登记系统交易提供登记和查询服务,截止2011年7月底,全国共有100多家租赁公司注册为登记用户,对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融资租赁登记系统上线后,制约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的登记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然而融资租赁系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系统本身并没有法律依据作为支撑,出租人的所有权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我国应该在这一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融资租赁登记法律制度,以保证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发展。
(四)制定专门立法
融资租赁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我国法律的支持,我国应该依据立法精神,根据融资租赁业的行业特点,结合外国立法的先进经验,尽快制定出关于融资租赁的专门法律,我国虽在2006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租赁法(草案)》,但具体相关法律还没有健全完善。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保证我国融资租赁业有法可依。
(五)建立行业协会
融资租赁行业在市场准入制度和从业人员方面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行为规范。对这些问题可以参照证券行业,在行业内建立一个行业协会,所有的融资租赁公司以会员身份加入该组织,进行自律管理。行业协会针对行业性质建立适当的企业准入制度和人员从业制度,保证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健康、专业化发展。
(六)培养专业人才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由于融资租赁投资大、周期长、涉及人员多,法律关系较为复杂,风险较大。这就要求租赁公司必须具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能对租赁物的性能、市场前景、价格等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同时融资租赁还是一种综合,必须有一批懂管理、贸易和法律的专业人员。这就要求融资租赁公司对员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培养一批知识全面的复合型人才。高等院校也应加强对融资租赁人才的培养和理论研究,才能使我国融资租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为我国经济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活跃力量,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是普遍现象,融资租赁业在发达国家是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设备融资的资金来源,租赁交易的发生额占设备投资总额的比例约为25%,而在我国,这一比例不到4%。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还需要法治的健全和市场的成熟。随着法治的完善,我国的融资租赁市场会越来越成熟,从而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丽娟.信托与融资租赁[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柏亮.中国融资租赁业总规模跃居世界第二[N].第一财经日报,2011-12-12
篇9
关键词:融资租赁;法律;合同
一、融资租赁合同主体的法律问题
传统租赁是以实物流转为主要特征的,而融资租赁是以实物、技术流转为前置继而进行货币流转为主要特征的。因此,按照我国金融机构管理规定,从事以融资金融手段进行租赁经营业务的企业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此类企业在取得工商注册登记后必需取得《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如果以外汇从事融资租赁经营活动的,还要取得《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中国人民银行于1984年10月17日颁布的《关于金融机构设置或撤并管理的暂行规定》中即明确规定,租赁公司属于金融机构,应当取得《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1991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布《关于金融机构办理年检和重新登记注册问题的通知》【银发(1991)38号】中又明确规定,金融租赁公司经验收合格给予换发《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经营外汇业务的换发《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1994年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金融机构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融资租赁公司属于金融机构;第四条规定:金融租赁属于金融业务;第六条规定:法人型金融机构要取得《金融法人许可证》,未取得许可证者一律不得经营金融业务;第二十一条规定:经批准开业的金融机构,凭工商营业执照领取《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经营外汇业务的另按规定申领《经济外汇业务许可证》,办妥以上手续始得营业;2000年6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对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司作了专门规定,上述的规定中始终体现我国对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租赁公司采取法律上严格管制措施,对其主体资格作了严格的限定,其特征之一就是许可证资格准入制。
我国允许从事融资租赁业务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宗旨为利用外资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到80年代中期,我国形成了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至今为止约近50家)为主体,从事以国际货物买卖为前置的国际融资租赁业务,国内银行也设置了专门从事国内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规模,但由于行政部门之间政策上的协调和沟通不够,管理上的衔接性和统一性不足,出现了政出多门,各执一端的现象。加上立法上的滞后,导致融资租赁合同出现争议后,司法机关不能形成整体和统一的司法评价。例如,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由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成立,批准成立后既持批准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取工商营业执照,规避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在未取得《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金融租赁业务,在未取得《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外汇金融租赁业务,对这类企业,发生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而诉讼人民法院时,必然要涉及主体资格被审查的情形。如认定其主体资格合法,就否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职能,否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权力。如认定其主体资格不合法,又否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管理职能,否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企业经营主体资格的权力,在司法评价上处于两难境地,其本质体现出维护国家法律的整体性、统一性、权威性上的无奈。所以,对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在未取得《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和《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即取得从事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工商营业执照,其主体资格合法性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否定说、肯定说和折衷说。这些争论还在继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融资租赁合同签订、履行和争议的解决,笔者认为融资租赁合同主体资格认定的法律问题是应当重视和解决的法律问题。
二、回租赁形式的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问题
按照国际租赁契约统一规则和我国《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融资租赁合同分四种并列方式,既直接租赁、回租赁、转租赁、委托租赁。直接租赁是以国际货物买卖或国内杂物买卖为前提的融资租赁业务。转租赁是以国际货物租赁或国内货物租赁为前提的融资租赁业务。这两种租赁方式是以具有先进生产要素为特征的物资(技术、设备)形态的运动为前提,继而进行货币形态(租金)的运动,这种以金融为手段把工业、金融、贸易集于一体,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先进的生产要素实现企事业单位技术进步,可以直接和显见地体现我国对融资租赁业的产业要求,体现我国对外开放的宗旨和立法目的。委托租赁是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居间服务,是融资租赁业务的延伸。回租赁业务是将承租人享有所有权的设备买入,再租给承租人收取租金,回租赁合同履行终结时,再将设备所有权回转于承租人。这种租赁业务设备的物资运动形态仅有观念上的运动,涉及实际上的运动是以货币形态的运动为主要特征。本质上体现的是资金市场的融资和物的担保。回租赁业务如不在立法上和行政管理上严格规范,极易造成我国关于融资租赁业利用外资引进国际上先进
的技术和设备,促进国内企业贸易发展,实现企事业单位科技进步的产业政策发生冲突,也极易规避我国对金融行业的严格管理和外汇严格管制的法律规定。例如,有些回租赁合同的当事人为了规避企业间不得相互借贷的法律规定,利用回租赁合同与借贷合同极为相似的特征,达到既为“承租人”解决资金,又为“出租人”牟取高于贷款利息租金利润的目的,而订立形式要件为融资租赁合同,实质要件为借款合同,这是融资租赁合同争议纠纷中常见的规避法律的行为。由于回租赁合同与借款合同有较多相似之处,加上实施操作不规范,故二者在实践中比较难以区分和认定。由于回租赁合同与借款合同在主体、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标的物流转方式等方面的极为相似,将此类问题全部归于司法环节中解决难度极大。笔者认为,第一,在立法上要明确和具体地规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司从事回租赁业务的资格,并且应当严格限制,实行回租赁业务的特别准人制度;第二,有关行政管理机关要对回租赁业务的资格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和监管制度;第三,融资租赁行业要建立自律制度,在回租赁业务自律方面应更加严格。回租赁业务并不体现进口技术和设备的租赁业务的主要宗旨,仅是租赁业务的补充形式。回租赁业务规避法律的行为,客观上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和国家外汇管理秩序,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成为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的祸源之一,应当是国家在经济活动中重点治理和整顿的对象。笔者认为,回租赁业务在我国当前的经济活动中应当限制其发展,实施严格的管理措施,对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以回租赁业务方式实施融资租赁的合同行为,应当进行严格的治理和制裁。
三、融资租赁合同履行过程中承租人破产的法律问题
篇10
关键词:融资租赁;现状;问题;对策
1 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现实发展状况
20世纪80年代,我国融资租赁业兴起,这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生产设备是其业务的重点。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受法律及政策的影响,融资租赁业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有报告结果指出,融资租赁在发达国家得到较大发展,它是银行业设备融资的主要资金来源,设备投资总额的25%均为租赁交易的发生额,但是在我国,比重低于4%,所以金融租赁在我国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曾作出调查,到2007年11月,商务部共批准外商投资租赁公司高达80余家,而内资试点租赁公司数量仅为26家;经银监会批准,共有5家银行获取建立金融租赁公司。各融资租赁企业的总注册资本接近300亿元人民币,能承载3000亿元以上的资产管理规模。截至2008年9月,银监会允许17家金融租赁公司挂牌成立,其中包括3家已清算;商务部批准近百家外商投资租赁公司挂牌成立,而内资试点租赁公司数量上升至37家,同时还允许近100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承担融资租赁业务。从2010年至今,中国香港共有12家融资租赁公司获准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融资总额高达198亿元人民币。在2006――2010年这段时期内,我国融资租赁业新增加的业务额分别为700亿、1500亿、2000亿、3000亿、6500亿,2010年的业务总规模在世界排名第二。但是有学者指出,尽管我国金融租赁业的交易规模呈快速提升的趋势,但是就融资租赁市场的成熟度而言,我国4%的水平与国际水平的20%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我国融资租赁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阶段。融资租赁公司加强了交流和合作,已初步形成了融资租赁服务体系。
2 我国融资租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监管严重不足
我国融资租赁业采取地方租赁协会、银监会、商务部共同管理的多头管理模式,监管北京、浙江、上海等地都建立了地方性租赁协会,但是全国性的、统一的行业协会却相对欠缺,难以进行统一的政策指导和发展规划,不利于规避行业风险和规范行业运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监管不力、行业信息闭塞等,不利于金融租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2.2 律法规不健全
当前,我国金融租赁行业的立法相对落后。尽管国家已颁布《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有利于规范金融租赁行为,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对于第三人伤害的责任承担、经营性质、动产租赁物的登记与取回、市场准入等方面没有进行明确界定,所以限制了法律实施效力发挥和法律范围的划分,而且扶持政策和配套设施的严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维护融资租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3 融资租赁企业的资金渠道狭窄
目前,融资租赁公司为了提高直接融资能力,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例如借壳上市、海外上市、增资扩股和吸引战略投资人等。但是股东资本金仍是融资租赁公司获取资金来源的主要形式,委托存款、少量信贷也构成了资金来源的一部分,但是其融资数量有效且范围狭窄,资金多为短期资金。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需要大量中长期资金进行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目前融资租赁企业的资本金性质存在冲突,阻碍了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发展。
2.4 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理论和实践脱离
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是我国对融资租赁的认识不足,缺乏完善的租赁人才培养体系,所以专门从事金融租赁业务的人才严重不足,而具备定价、管理、营销、税收、会计以及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同时,我国员工素质离国际标准还有一定差距,而且缺乏科学的行业管理和政策引导,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巨大波动时,难以有效规避风险,限制了融资租赁业的稳定发展。
3 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金融领域对融资租赁的认识
第一,要大胆创新,摒弃传统的资产观念。相关人员要将融资租赁看作一种新型的营销、理财、融资形式,它是对传统资产观念的大胆创新,对企业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能解决装备制造厂商销售难、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缺口大等问题。第二,要加强对使用权的重视。所有权固然重要,但是使用权更加重要,要充分利用劳动创造价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融资租赁交易而言,资产的使用和归属可以划归为不同主体,而使用权中的处分、收益、使用、占有也可进行分解,从而实现交易主体的互补。这样,相关人员能充分认识到权力分离对于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的重要作用,便于其摒弃传统观念。
3.2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改变立法滞后局面
第一,国家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统一的融资租赁公司审批管理办法。2009年,商务部将外商投资租赁业的审批权交由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而且出台了配套的规章制度。但是,内资企业融资租赁已进行了6年试点,规范的管理规章仍未颁布,内资融资租赁业始终处于落后状况,发展状况不佳。第二,进一步建立健全融资租赁法。当前,我国能够借鉴一定的法律法规处理融资租赁问题,开创了融资租赁有法可依的全新局面,但是法律本身还存在较大的缺陷,没有对融资租赁企业的租赁合同、租赁来源、租赁方式、租金计算、业务范围和注册程序等进行全面规定;而且也没有切实解决融资租赁业的税收、市场准入和风险防范等问题,使得融资租赁业立法滞后现象难以得到切实改善。
3.3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并完善政策法规
国外融资租赁之所以取得较快发展,主要是因为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对融资租赁市场的扶持力度。
3.3.1明确掌握融资租赁税收政策
首先,切实解决增值税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指出,我国要加快经济转型,实现由生产增值税向消费增值税的转变,企业能够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包含的增值税,但是对于能否对以融资租赁方式购得的设备进行增值税抵押没有明确规定。所以,财税部门要保证立法的科学性,用应税劳务的增值税代替现行的应税政策,营业税按其增值部分5%核算,避免重复纳税现象的发生。同时,承租人可以直接获得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购得的设备增值税,减少代购手续。其次,进一步落实折旧优惠政策和减免所得税政策。财税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比如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税前扣除政策,企业能以融资租赁方式获取设备,规定适用者即登记资产者。
3.3.2进一步完善融资租赁物的登记和行业统计制度
首先,自《物权法》颁布以后,制约融资租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即如何对抗善意第三方和租赁物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国家立法部门要积极解放思想,及时解决融资租赁物的登记问题,进一步完善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建立健全融资租赁物登记制度。其次,国家缺乏统一的融资租赁统计制度,现有的行业协会和部门没有建立统一的行业口径和统计内容。由此可见,国家统计局和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出适合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统计制度,综合反映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推动融资租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3.4 建立全国性的融资租赁行业协会,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
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基于这种现象,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行业自律,合理控制经营风险,保证融资租赁业务的顺利发展。商业部作为融资租赁业的主管部门,要协调好租赁业发展和规划,加快全国性的融资租赁行业协会的建立。金融监管部门和商务部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外商投资、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管理和审批。分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兼营公司或者专营租赁公司以及中外合资租赁公司能单独建立分会分属于行业协会的团体成员。
3.5 加大融资租赁理论研究和知识普及的力度,加快专业化人才的
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融资租赁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才大量流失,而且状态低迷。教育主管部门要推动教育课程改革,加大融资租赁理论的推广力度,夯实学生的融资租赁知识水平。首先,高校要逐步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在管理、法律、财会、金融、贸易等专业课程中适当融入融资租赁课程,培养出大量适应金融租赁业发展的专业性人才,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其次,面向金融租赁方向设定金融工程、国际贸易以及财务管理等专业的硕士和博士人才,建设高质量的教师管理团队,推进融资租赁业的顺利发展。最后,联合权威的专家学者,编写融资租赁的基础入门教材和与金融租赁关系较大的定价学、管理学、税收学、会计学和法学教材。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部与行业协会组织、商务部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并完善融资租赁的国家职称评价体系,开设权威性培训机构,提高融资租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并建立多样化的考核办法,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江小华.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剖析[J].上海金融,2004,(4):62-63.
[2]徐瑜青,李.浅析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前景、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4,(1):1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