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券范文
时间:2023-04-10 02:5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融资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酝酿已久的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终于在2008年10月8日启动试点。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接受了首批6家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注册,注册额度最高达7500万元,最低为2000万元,共2.52亿元,首期计划发行1.97亿元。
实际上,我国于2005年5月就开始启动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截至2007年末,已有316家企业累计发行短期融资券7693亿元,余额为3203亿元。这种以非政府信用为支撑的信用工具,显然让发行人、承销商和投资者都尝到了甜头,但是,在这3年内,大部分的短期融资券发行企业都是大型国企或者上市公司。
直到今年4月,央行《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后,由于未对短期融资券发行企业在政策准入上设立门槛,才为中小企业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扫清障碍。同时,协会《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短期融资券业务指引》,仅要求发行方短期融资券待偿还余额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以及信用评级不得低于企业注册时的标准。
诚然,短期融资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
然而,由于自身的诸多劣势,以及市场环境的不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即可造成偿债危机,不仅严重影响企业信用,甚至危及企业生存。
短期融资券能否真正成为救命稻草,也就要看中小企业各自的修行了。
找担保降利率
理论上,负债临界点=销售收入×息税前利润率/借款年利率。也就是说,只要总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息率,产品销售流畅,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合理,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短期融资券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确保所有者权益的较快增长。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信用较低,为了在二级市场上吸引较多的投资者,其短期融资券往往需要较高的利率,如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海源”)短融票面利率达7.01%(4.57%+244bp)。而高利率融来的资金无疑给中小企业日常的经营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任何一项不确定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企业预期收益率无法实现。加之,多数中小企业正是由于资金缺乏才发行短期融资债券。就福建海源而言,在2008年上半年,流动比率由2007年底的2.24倍下降到1.87倍,速动比率由2007年底的1.62倍下降到1.15倍,流动性指标明显弱化:同期,该公司营业毛利率为47.07%,较上年末的50.64%有所下降,而且经营活动净现金流189.79万元,仅为2007年的4.32%。这些都表明该公司短期偿债压力大。因此,一旦实际收益率不能高于短期融资券的高利率,企业就不可避免地面临偿债危机。
找寻资信良好的担保人无疑是降低债券利率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如横店集团联宜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宜电机”)。联宜电机本身的基本面应该说是中小企业发行人中较差的,主营电机及电气机械器材等制造销售和进出口业务,行业竞争激烈,很难将上游成本压力传导到下游,毛利率不高,而且债务负担较重。不过横店集团为其短融提供了担保,最终,联宜电机短融票面利率为6.4%,较大地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
联宜电机倚仗控股母公司做靠山,而深圳市中兴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集成”)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也获得了深圳市高新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的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其票面利率下调至6.1%。
还款计划早安排
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的时间是一到两年。然而由于其风险很大,投资者要求的偿还期限越来越短。无奈之下,中小企业很可能刻意缩短自己原本计划的融资时间,从而导致与投资项目时限不相匹配,偿债风险凸显。例如,中兴集成目前处于成长期,技术研发及升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同时,公司安全类产品、通讯类产品平均占用流动资金周期分别为6个月和5个月左右,资金周转速度相对较慢,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如果该企业不能保持研发、生产、销售良性发展,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将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企业可以根据资金周转的一般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还款计划,再根据自身的还款能力制定短期债券的期限。例如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不宜低于1:1,流动比率应保持在2:1左右的安全区域。因此,在财务上,企业要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资金结构优化: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也要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账款,从而增强风险的防范能力。
规范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的软肋。像以前的“福禧事件”。福禧投资是国内第一家发行短期融资券的非上市民营企业。2006年3月,该公司面向投资者发行了10亿元一年期的短期融资券。7月,有关部门查出福禧投资曾违规拆借32亿元上海社保基金,用于购买沪杭高速上海段30年的收费经营权。此事发生后,福禧投资的主要财产遭遇法院冻结,10亿短融券投资者直接面临偿付危机。此次事件造成了金融市场闪电般的连锁效应,准备发券的企业成为间接的买单者,必须为此多付风险溢价。
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融资案例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局资料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这也是自02年以来首次增长率低于10%。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仅为6.8%。我国整体经济增速已经明显放缓。企业资金链趋紧、盈利能力下降,使得债市的整体风险上升。作为对经济变化最敏感、却担负着重大就业功能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在此轮金融危机中,不仅提前感受到经济下滑的风险,更是遭遇了巨大的困难。经济进一步下行和中小企业盈利恶化,眼下银行贷款仍是更多地向大型优质客户倾斜,虽然央行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实施信贷倾斜,但是考虑到不良贷款风险,目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依然有限。至此,为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有关工作部署,酝酿已久的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终于浮出水面,短期融资券市场将迎来新的发行体。
一、6家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基本情况
为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2008年10月9日,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通报会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举行。会长时文朝宣布,接受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海源自动化)、横店集团联谊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横店联谊电机)、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宏大爆破)、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七星华电子)、深圳市中兴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中兴集成电路)、江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光微电子)6家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注册,注册额度共2.52亿元,首期计划发行1.97亿元。(详见表1-1)
然而,据2008年11月13日中国财经报报道: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遭遇了市场“寒流”。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此并不看好。从发行情况来看,由于2008年10月16日,广东宏大爆破在宁夏大峰矿露天煤矿羊齿采区基建剥离工程时,发生爆破伤亡事故推迟本期短期融资券的发行。福建海源自动化、横店联宜电机、北京七星华创电子3家企业短期融资券于10月17日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除了横店联宜电机(因为有集团担保)得以顺利发行外,其余2只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都受到市场冷遇,当天的发行工作均没有顺利完成。江光微电子10月20日发行,深圳中兴集成电路10月21日发行。
二、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试点发行中凸显出来问题
(一)本次短期融资发行呈现买卖两难及主承销商包销的现象
目前能购买中小企业融资短券的只有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三类经济实体,其中保险公司需要提供信用担保,否则不能参与购买,剩下的只有银行和信用社,而这两个经济实体的投资是很保守的,且抗风险能力比较低。所以他们更倾向于投资那些信用度比较高的大企业,故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从上市交易情况来看,5家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中小企业已经有4家上市交易。“08联宜CP01”、“08闽海源CP01”、“08七星CP01”在2008年10月21日上市当天分别成交1900万、2004万、4004万元,不过22日却是按兵不动,均无新的成交额。2008年10月20上市的“08光CP01”成交一笔,成交额为500万元。广东发展银行承销的“08光CP01”上市首日市场认购踊跃,有多家机构致电主承销商询问该期短融的交易要素和出售价格,不过其在组建承销团时一家出手“阔绰”的机构却不愿意卖。因此想买的机构“望券兴叹”,而这些机构主要来自于券商和银行间市场上的一些企业。4家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上市后,出现了这样买卖两难的现象。再者,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的10月20日短期融资券持有情况,北京七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承销商交通银行持有本期发行的“08七星CP01”的80%,而中信银行持有自己主承销的“08闽海源CP01”的比例也高达75%,主承销商余额包销了短期融资的绝大部分。
(二)本次短期融资券试点缺少担保发行受阻
根据公布的情况来看,由于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利率是在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IBOR)的基础上设定,而3家公司的簿记建档日(2008年10月17日)当天的SHIBOR利率为4.57%,这就意味着3家企业的借款成本仅在基准利率上浮动了200个基点左右。企业发行短融的评级费、承销费、律师费等加起来要占到发行总额的0.5%-0.6%,以江苏微电子7.02%的利率来看,发行成本就会达到7.25%的水平。与大企业相比,根据公布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短期融资比市场上已经发行的短融利率高了大约2个百分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缺乏规范、完善的担保体系。在此次发行短期债券的6家中小企业中,联宜电机有横店集团作担保,深圳市中兴集成电路有深圳市高新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虽然,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对发行主体没有担保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有担保的企业债券发行相对要顺利得多。非担保发行利率比担保发行利率高约60-90多个基点。
(三)中小企业信用级别较低是其发展直接融资的一大障碍
由于中小企业普遍信用不佳、经营风险较大,内部制度建设较为薄弱。但是没有相关政策的完善,银行不会有力的支持。央行有信贷额度的限制,银行会首选大型企业,这样的投资比较保险,而且一些银行连购买A+企业的意愿都不是很强,此次试点的中小企业都为行业佼佼者的企业,其债项评级仅为A-级企业。对中小企业、主承销商、各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信息披露工作是一大挑战。
(四)本次试点传递出低评级的高收益债券市场建制亟待完善的信号
此次中小企业试点发行短期融资权被市场视为对高收益债券市场探索的开始(高国华,金融时报,2009-1-13)。债券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对违约率不同的债券作出不同的定价,最终达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高收益的企业债、信用差异大的产品都处于严重缺失状态。债券市场几乎全部是最高信用评级产品,收益率相差不大,市场单一。低评级的高收益债券市场亟待开发。由于中小企业是一个新的发债主体,其信用风险评估和债券定价尚无参照系数,这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此外,由于地方评级的市场认可度不高,再加上为民营企业担保成本偏高,作为承销商的商业银行销售压力不言而喻。信用评级是债券市场定价的重要依据,中小企业的参与将打破市场主体仅为信用级别高且无差别的大型国企垄断的市场格局,这对信用评级机构将提出严峻的挑战。
三、启示
(一)尽管这次试点的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不大,随着2008年12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央行提出也提出了要继续开展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试点,以及2009年1月9日央行公告宣布取消对在银行间债市交易流通的债券发行规模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的限制条件。今后将引入更多的中小企业发行高收益债券,市场前景还是相当广阔的。一方面,发展中小企业债券市场有待取消投资者限制,金融系统要有一套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的机制,要有系统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能切实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本身信用等级比较低,因此放在二级市场上,如果对企业并不熟悉,仅仅通过书面的判断很难会对其债券的风险作出准确的衡量,所以在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具体的发债主体的监管部门、违约处置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为低评级的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针对担保难的症结,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具有政府背景的信用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发债提供担保,或者是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发债。循序渐进地建立规范的担保增信体系,一个全国性的、针对中小企业服务的担保机构和体系。如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会。与此同时,工商管理等部门出台指导意见,在对中小企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推动它们健全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财务管理,以利于银行、评级机构和担保公司对其进行尽职调查。
(三)投资人也需要进一步提高风险识别与判断能力。市场既需要保护,也需要完善,既需要规范,也需要创新,只有健康的市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更大。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加强公司治理,规范自身的信息披露提高信息透明度,改进发行人财务数据的披露方式,方便投资人阅读。发行人财务报表数据应采用标准化、电子化的格式向信息披露机构(中国债券信息网或中国货币网)提供。一些国际发达国家的监管部门也先后实现了采用XBRL格式的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格式,例如美国证监会也已经于2005年4月开始,要求上市公司采用XBRL格式报送公司财务数据;日本也已经从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全面采用XBRL格式。此举可以作为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 李彬.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试点启动[N].第一财经日报,2008-10-10
[2] 王海燕.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遭遇市场寒流[N].中国财经报.2008-11-13
[3]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信息部.2008年债券市场年度分析报告[R],2008-12
篇3
企业融资券的成功发行对中国金融发展十分重要
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是人民银行进一步推动货币市场建设,增加企业融资渠道的一项重大金融创新,对中国金融市场意义深远,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影响重大。
加速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1993年,中央银行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在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后存贷款市场的总体思路稳步推进。从1996年6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放开,到近期放开同业存款市场利率,中国金融市场除人民币存贷款外的金融产品基本上都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企业融资券是商业银行短期贷款的重要替代,由于这部分金融资产的价格完全是由市场决定,所以融资券的发行实质上是对贷款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推动。
完善了中国金融市场结构。与国际金融市场相比,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严重失衡,间接融资比重高,直接融资比例低。在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占比更低。2004年,我国新增银行贷款22648亿元,占全社会融资总量的72%,同期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新增规模为8754亿元,占比仅为28%,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50%左右的平均水平。在直接融资中,股票市场的发展又领先于债券市场,在债券市场中企业债券比重远远低于国债和金融债比例。2004年企业债券融资额仅为326.24亿元,只占债券发行规模的1.2%。可见,企业融资渠道极为单一,资金需求过度依赖于银行体系,而融资券的发展在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渠道的同时,扩大了直接融资比例,可有效缓解我国严重的融资结构失衡问题。
增加了企业融资渠道。与其它融资方式相比,企业发行融资券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一是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短期融资渠道,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二是提高了融资效率。融资券的发行实施备案制,其准入和发行将比一般企业债券更为快捷,手续更为简便。三是降低融资成本。融资券的发行利率不受同期限银行贷款利率的限制,发行价格参照银行间市场同期限债券品种价格,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由于近期银行间市场债券收益率下降幅度较快,融资券融资成本与同期限贷款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收益。四是塑造品牌形象。企业能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融资券,其信用得到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所有金融企业的认可,可有效提升其品牌形象,产生巨大的广告效应。五是有助于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承销中,通过主承销商、律师、会计师、评级机构等不同主体的积极参与,有利于从不同层面、不同的专业视角充分挖掘企业价值,其发行的融资券在市场交易也有利于企业的价值发现。
转化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与国外银行相比差距较大,资产质量差,存在大量的风险资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内部来看,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以及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后是导致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而从外部分析,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自身带有一些先天性的制度性缺陷,如金融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导致间接融资占融资总量比重过大,市场整体流动性差,合理的利率期限结构很难形成。另一方面,金融监管的不到位以及社会征信系统缺失,也使得金融市场主体行为异化和社会信用体系急需完善,这些都是深层次的外部宏观原因。这些外在的宏观因素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过度集中于单一的信贷市场,不仅资产运作效益下降,而且全社会信用风险进一步向商业银行过度集中,仅仅依靠商业银行现有的管理能力来控制全社会90%以上的个人和企业信用风险,远远超过了商业银行自身的负载能力。此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还主要依赖于存贷利差收入,不断地扩大贷款规模也是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资产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宏观和微观条件下,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的集中暴露有其历史的必然。所以,在中国金融制度的设计方面,必须重视宏观融资体系的完善,在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的建设方面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融资券的发行不仅仅是完善中国投融资体系,扩大企业筹资渠道的需要,也是将企业信用风险由单一的银行承担转变为由社会众多机构承担,从而减少我国商业银行承受的信用风险总量,实现了信用风险的转移。
融资券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新挑战
从长远看,融资券的推出,将成为商业银行优质客户短期贷款的部分替代,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有很大影响。
优质企业短期融资的部分替代,商业银行传统利润来源将大幅缩水。
在目前的盈利模式下,商业银行70%以上的利润来自于贷款业务,而贷款收益中又有80%来自于20%的优质客户。这部分优质客户经营状况良好,融资能力强。它们出于降低成本、树立品牌,增强融资主动性和灵活性等多方面考虑将会积极呼应央行政策,主动要求商业银行将其原有的流动资金贷款转化为融资券,并且优质客户因其资质也很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同甚至追捧,从而能较为方便地获得低成本资金。这些优质客户势必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对象,从而商业银行内部的融资产品替代也会演变为行际间的客户替代和产品替代。在短期融资票据化日趋明显的市场环境下,优质客户不仅有强烈意愿而且有足够能力支撑其发行融资券,必将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特别是优质客户的流动资金信贷以及票据业务产生更为强烈的影响。优质的短期信贷市场甚至票据市场面临进一步分化、流失。因融资券利率贴近货币市场基准价格,商业银行传统的主营业务收入――存贷款利差收入将降低,如何在业务替代的同时弥补收益大幅下降成为商业银行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经营风险的放大,对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目前债券发行市场,除资产抵押支持债券外,公开发行的债券大多不提供资产担保,利息和本金的偿付取决于发行人的财务状况和信用水平。目前,银行间市场发行体主要是财政部和政策性银行,所发行债券具有级信用。在企业债券市场,由于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发债企业资产规模,信用状况都较好,至今没有违约记录。另外企业债目前仍限制商业银行投资。商业银行在投资过程中,关注的只是利率和流动性风险,基本不涉及信用风险问题。而融资券依托于企业信用发行,具有期限短、风险暴露快的特性,再加上经营债券的资金业务人员,长期从事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的投资。对企业信用风险识别、分析、控制能力弱。如何在把握投资机会,又有效防范信用风险的前提下,做好企业融资券的投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金融脱媒的加速,对银行业务创新能力提出新挑战。
企业融资券的进一步发展,同资本市场一起,使大量的社会资金脱离银行信贷体系,加速了中国金融脱媒的进程。这一方面加快了利率市场化步伐,收窄了利差空间,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传统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将面临分流。商业银行为保持盈利能力不降低,企业客户不流失,必须在多方面、多领域谋求突破,加快金融创新。
第一,加快营销方式的创新,由过去单一存贷款服务转变为全方位、全过程的客户营销。提供包括融资等金融产品在内的现金管理。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一揽子金融服务。由过去的产品服务提升到为客户服务,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体现银行的价值。
第二,加快经营手段的创新。经营手段是商业银行获利的基础。目前商业银行主要依靠传统的存贷款手段。这种盈利方式虽然短期盈利高,但隐含的信用风险大。在分业经营的限制下,商业银行要在减少信用风险的同时,又不降低盈利能力,必须加大资金交易、财富管理等其他盈利渠道。短期内必须有效利用取得企业短期融资券承销业务资格,在货币市场上介入投资银行业务的机会,丰富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增加新中间业务收入来源,促进业务多元化发展。
篇4
第二条 凡参与发行、转让企业短期融资券(以下简称融资券)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融资券的管理机关是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
第四条 凡是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经济效益好,资金周转快的工商企业均可向管理机关申请发行融资券。未经管理机关批准,不得擅自发行融资券。
第五条 融资券的发行,必须有信誉较高的金融机构担保兑付;同时,发行融资券的企业要向担保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资产抵押或反担保。
第六条 发行融资券须向管理机关报送下列文件:
(一)申请报告书;
(二)可行性报告;
(三)发行章程;
(四)代表其法人资格的批准文件或营业执照;
(五)经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签证的上两个年度和最近一个季度的财务报表;
(六)不可撤销担保书;
(七)管理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材料。
第七条 申请发行融资券的总数不得超过其自有资产净值。
第八条 融资券须载明下列要素:
(一)发行单位名称;
(二)发行章程;
(三)票面金额;
(四)编号;
(五)法人代表签名或法人印章;
(六)其它事项。
第九条 融资券的票面格式须报经管理机关认可,并到指定的印刷厂印制。
第十条 融资券的发行分为公开发行和定向发行两种方式。
公开发行的融资券须经海南省企业信用评级委员会评级,并向管理机关出具信用等级证明。
定向发行的融资券只能向特定对象发行,不得擅自扩大发行范围。
第十一条 融资券按面值发行。
第十二条 融资券的期限分为三个月、六个月和九个月三个档次,最长不得超过九个月。
第十三条 融资券的利率上限为在套算的同期居民储蓄利率基础上浮20%。
第十四条 企业发行融资券所筹得资金,只能用于解决企业临时性、季节性流动资金不足,不得用于企业资金的长期周转和固定资产投资。
第十五条 发行融资券应贯彻自愿认购原则,企事业单位购买融资券只限于使用国家规定有权支配的自有资金。
第十六条 发行单位可自行发行融资券或委托金融机构发行融资券。发行单位可按《海南省证券业务收费暂行规定》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第十七条 融资券发行后,可以上市转让,也可办理抵押和贴现,但不得作为货币流通。
第十八条 发行单位应在发行期满十五天向管理机关报送发行报告。
第十九条 管理机关有权对发行企业的资金运用和认购单位的资金来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四条、第十条规定者,给予以下处罚:
(一)责令其停止非法发行;
(二)没收其非法所得资金;
(三)处以违法活动所涉金额万分之五以下的罚款。
以上处罚,可以并处。
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规定者,给予以下处罚:
(一)责令其退还所筹资金;
(二)取消其发行资格。
以上处罚,可以并处。
第二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者,给予以下处罚:
(一)责令其退还所筹资金;
(二)没收非法所得;
(三)处以所涉金额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
(四)取消其发行资格。
以上处罚,可以并处。
第二十三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者,按国家有关利率管理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四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者,给予以下处罚:
(一)限期纠正;
(二)处以所涉金额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
(三)冻结所筹资金。
以上处罚,可以并处。
篇5
关键词:企业短期融资券;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2―0065―03
短期融资券是人民银行着力推动的一种金融市场创新产品,这种新的融资方式对于改变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防止广义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山西省发展短期融资券的基本情况
山西省是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企业以能源类企业为主。2005年5月24日人民银行颁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以来,山西省有17个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其募集资金总量为246.6亿元,占全国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量的3,36%,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一位,在全国排第六位。2007年批准发行的8家(包括3家二次发行企业),发行量为112.6亿元,占全国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量的3.77%。截至2007年10月底,我省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募集资金总量已经占到新增企业存款的43.05%,这个资金量已经达到今年新增短期贷款的31v25%。
已发行短期融资券的17个企业分布在煤炭、钢铁、焦化、制版、建筑、有色金属、电力7个行业。13家国有企业:其中7家上市公司,4家民营企业。17企业均为省内著名的大中型企业。各家评级机构在给各家企业进行品质定价时给出的信用级别均为最高级。
承销短期融资券的银行分别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各行在看好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同时,积极调整经营模式,扩充中间业务。在选择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企业标准上,依然选择的是财务状况较好、资产规模庞大、发展前景广阔的优质企业。
二、发行短期融资券对银行和企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一)短期融资券发行对企业的影响
在目前的融资方式中,短期融资券具有融资条件低、发行周期短、融资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是企业解决流动资金周转、调整财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进行流动性管理的良好工具。因此短期融资券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
1.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成本降低。短期融资券发行成功将大大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节约财务费用支出,提高经营业绩。用企业银行贷款与短期融资券费用支出情况对比分析,据调查,仅利差一项就为全省已发短期融资券企业节约成本近3亿元。如兰花集团在银行一年期6亿元贷款价格是7.29%,年利息支出4374万元;发行短期融资券6亿元的发行利率是6%,支出利息3600万元,另外,企业按照0.4883%标准向承销商支付了299万元承销费,两项合计3899万元。两项比较,发行短期融资券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475万元。
2.改善了企业债务结构,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短期融资券发行为企业经营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充实的资金保证。据调查,兰花集团发行短期融资券后,据其2007年9月30日财务报表显示,公司直接融资占其负债总额的14.01%。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首开了公司直接融资的先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流动资金不足带给企业生产经营的制约,同时优化了融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
3.企业后续发展有了保障。部分企业通过短期融资券融得的资金全部用于日常经营和扩大生产。如兰花集团发行6亿元短期融资券主要用于日常生产经营,其中包括:生产、销售、装运、收购等项目。
4.环境污染得到改善。据调查大土河焦化有限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后,将其作为前期治理环境保护的配套流动资金,进一步加大对环保的投入,目前已基本实现清洁生产和52~Ak生态化的目标。公司不仅实现了附属化产品生产达标、达产、达效,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而且通过对环保的投入,彻底解决了焦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等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利用煤泥、煤矸石、煤气等废弃物发电,降低了公司的动力成本,整体解决了废弃物的堆放和对环境的污染及原来小锅炉取暖带来的环境污染。
5.强化诚信,规范经营。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要求信息透明度高,发行过程及债券完全兑付前要有严格的信息披露,信用评级贯穿始终,违约事实公之于众,市场约束力强,一旦违约,便被市场无情淘汰。因此发行方必注重其信用形象,规范其经营操作行为,并尽最大可能提高经营水平,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对民营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据调查,各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企业都在中国债券网、中国货币网上及时公开披露公司重要信息及业绩报告,接受各类投资者监督。有效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社会认知度,为今后进入金融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创造了条件。目前,2006年发行短期融资券的12家企业都按时足额进行了兑付。
(二)短期融资券发行对银行的影响
1.企业短期融资券替代银行贷款效应明显。目前全省企业短期融资券替代银行贷款62亿元。如运城制版集团近几年的发展形势比较好,银行贷款授信额达到10亿元,在银行实际贷款7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后,企业归还了所有银行贷款,企业无银行负债。
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得到发展。从已发行的短期融资券情况看,短期融资券基本由商业银行承销,根据目前承销手续费0.3%―0.5%的行业标准,各金融机构承销短期融资券的中间业务收入达7400多万元。
3.商业银行风险有所分散。短期融资券主要面向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发行,主要投资者为基金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短期融资券的投资者众多,风险责任分散,加上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发行人信用状况的变化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价格变化和债券在不同投资者间转手,有较多的时间靠较多投资者加以消化,降低了单一投资者的风险,减少了风险积聚并向系统风险转化的可能性,有利于金融稳定。
4.商业银行客户群进一步拓宽。能够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企业均为优质国有企业和少数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通过直接融资获得大额资金,减小了银行放贷的压力,使得银行能够腾出资金拓宽客户群体,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截止2007年9月30日,民生银行太原分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28000万元,同比增长12%,其中有6000万元贷款用于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
三、短期融资券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发行主体结构不合理
从目前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发展现实看,对融资并不是特别难的大型、特大型企业是“锦上添花”有
余,而对中小企业克服发展的资金瓶颈是“雪中送炭”不足。结果可能导致大企业资金相对过剩,中小企业面临的金融环境将会进一步恶化。加之省内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上收,下级行资金上存,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仍比较难。
(二)日益高涨的直接融资需求呼声与各家商业银行发行通道不足的矛盾
在短期融资券市场准入条件方面,设置的门槛很低,按照《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中的规定,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发行,同时受短期融资券宣传面的不断扩大,短期融资券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强,省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短期融资券这项新的产品。但是由于短期融资券发行方式上实行单一的承销发行方式,且在备案制发行的操作实践上,实行事实上的主承销商推荐“通道制”。导致许多具备条件的,但发行规模不大的企业因大型国有企业占据原本就不足的发行通道,使得排队等通道的时间过长,而放弃选择发行短期融资券。
(三)发行利率的市场化导致融资成本的不断提高,有些企业的发行成本已与银行短期贷款的利率相接近
按照目前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4%计算,考虑各项费用综合融资利率在4.5%左右,而不少具备发行资格的企业在当地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利率都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下浮10%,这样算来企业融资的利差还不到1%,为企业带来的财务费用上的节省就难以明显体现,导致省内一个企业在已获得人民银行发行备案的情况下,不直接发行,却宁愿等到利率市场发生变化再作打算。
(四)兑付风险的不可预测
2002―2004年,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和高额利润的驱动,焦化行业出现了过度投资的现象。对此,从2004年6月,国家开始对行业实施调控,严格执行焦炭行业准入条件,加大环境监察和执法力度,炼焦企业经营效益下滑。在短期融资券存续期间,如果由于不能控制的市场及环境变化,企业不能从预期的还款来源中获得足够资金,可能使本期融资券不能按期得到兑付。
(五)防范中介机构的道德风险
在调查中发现,参与短期融资券发行工作的信用评级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在进行信用评级时,对发行短期融资券企业的资产状况及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会计报表均采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做假,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从而导致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四、对短期融资券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金融市场规范运作机制,防范短期融资券市场迅速扩容后的风险
短期融资券历经二年多,在全国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信用评级仍停留在二个级别上,信用价差不明显,隐含了一定的价格风险。此外,在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机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的日益扩大,将使各种信用等级不同,资质不一的短期融资券接受严格挑选和考验,市场既有的信用风险将因此会逐渐突现出来。对此,一是国家应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的法规完善,并根据市场认同,在投资人接受的范围内拟定出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以达到披露信息透明度高,企业信用评级客观公正,防范短期融资券从市场准入到融资券发行、兑付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二是合格机构投资者应加大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研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提高对交易对手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建立健全重大风险事项报告制度,并实施全过程风险监控和预警;加强行业政策研究,防范行业系统性风险;加强资产结构调整,优化行业、客户、担保结构;切实落实信贷运行管理责任,严格实施授信业务尽职问责等。
(二)密切关注实体经济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的关联度,合理化解短期融资券的资金价格风险
短期融资券的用途是弥补企业短期经营支出,因此其利率定价不仅仅要参考金融市场利率,还将参考实体经济的中长期走势、实体经济中资金的供求水平、发行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等;其次短期融资券作为一种短期货币市场工具,打通了货币市场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连接渠道,其利率定价机制更加复杂,商业银行在判断短期融资券利率以及其他市场利率走势的难度将加大。要合理规避风险,一是培育一支专门精于利率定价、证券承销、托管、财务顾问等业务的队伍,使其密切关注短期融资券利率、金融市场利率与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关联度,主动采取措施化解利率风险带来的利差缩小问题;二是商业银行应研究建立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推广运用资金业务交易系统,提高市场风险管理电子化水平,加强经济政策和金融市场研究,把握市场利率走势,加强利率敏感性分析,逐步完善资本与风险的合理匹配机制,达到化解利率风险的目的。
(三)商业银行应随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发展,转变其经营模式
随着短期融资券的发展以及企业债券融资偏好的形成,商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投放压力将逐步减轻,但是盈利空间将缩小,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也显现出来。商业银行要扭转这种局面,首先应更新观念,稳定客户和资金资源,继续为客户提供信贷、结算、中间业务等方面的服务。其次应加大短期融资券市场运作力度,提高短期融资券在资金业务中所占比例,从而有效改善投资组合的收益结构,实现金融企业可持续发展。再次要抓住市场先机主动出击,对客户短期融资券需求进行及时、全面的调查,及时为其定做合理的短期融资方案,争取得到企业的短期承销权,同时积极帮助客户制定后续融资的发行方案,从而建立长期的银企业务合作关系。
篇6
关键词:债券与债券市场、债券的种类、常见债券介绍
一、债券与债券市场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它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和金融工具。债券购买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或债券持有人)即债权人。
债券具有四个基本特性:一是偿还性,债券一般都规定有偿还期限,发行人必须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二是流通性,债券一般都可以在流通市场上自由转让;三是安全性,与股票相比,债券通常规定有固定的利率收益比较稳定,风险较小;四是收益性,投资债券可以给投资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带来利息收入,也可以利用债券价格的变动,买卖债券赚取差额。
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称之为债券市场,根据债券的运行过程和市场的基本功能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根据市场组织形式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根据债券发行地点的不同分为国内债券市场和国际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具有以下几项重要功能:一是融资功能,债券市场使资金从资金剩余者流向资金需求者,为资金不足者筹集资金的功能;二是资金流动导向功能,通过债券市场,资金得以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宏观调控功能,在经济过热、需要减少货币供应时,中央银行卖出债券、收回金融机构或公众持有的一部分货币从而抑制经济的过热运行;当经济萧条、需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中央银行便买入债券,增加货币的投放。
二、债券的种类
债券的种类有以下分类方法:
1、按发行主体分类: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债券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四大类。政府债券是由政府发行的债券,它的利息享受免税待遇,其中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也称公债或国库券。金融债券是由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企业债券是由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发行的债券,发债资金的用途主要限制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革新改造方面,并与政府部门审批的项目直接相联。公司债券是由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债券,其发行目的是为了筹集长期建设资金,一般都有特定用途。
2、按发行区域分类:债券可分为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
3、按期限长短分类:根据偿还期限的长短,债券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债券。一般的划分标准是期限在1年以下的为短期债券,期限在10年以上的为长期债券,而期限在1年到10年之间的为中期债券。
4、 债券按付息方式分类:可分为附息债券、贴现债券和普通债券。附息债券是在它的券面上附有各期息票的中长期债券。贴现债券是在发行时按规定的折扣率将债券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出售。
5、按利率是否固定分类:可分为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固定利率债券是将利率印在票面上并按其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的债券。浮动利率债券的息票率是随市场利率变动而调整的利率。
6、按发行方式分类:可分为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公募债券是指按法定手续,经证券主管机构批准在市场上公开发行的债券,其发行对象是不限定的。私募债券是发行者向与其有特定关系的少数投资者为募集对象而发行的债券。
7、按有无抵押担保分类:可分为信用债券和担保债券。信用债券亦称无担保债券,是仅凭债券发行者的信用而发行的、没有抵押品作担保的债券。担保债券指以抵押财产为担保而发行的债券,具体包括:以不动产为抵押担保品而发行的抵押公司债券、以公司有价证券(股票和其他证券)为担保品而发行的抵押信托债券和由第三者担保偿付本息的承保债券。
8、按是否记名分类:可分为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
9、按发行时间分类:可分为新发债券和既发债券。
10、按是否可转换为其他金融工具来分类:可分为不可转换债券与可转换债券。
11、按是否能够提前偿还分类:可分为可赎回债券和不可赎回债券。
12、按偿还方式不同分类:可分为一次到期债券和分期到期债券。
13、短期融资券是由企业发行的无担保短期本票,属于信贷融资。在我国,短期融资券是指企业依照《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的条件和程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企业筹措短期(1年以内)资金的直接融资方式。
三、几种常见债券介绍
1、公债或国库券这样的政府债券是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它的利息享受免税待遇;而由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如市、县、镇等发行的债券就称为地方政府债券。
2、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发行的债券。金融债券票面利率通常高于国债,但低于公司债券。金融债券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个人投资者无法购买和交易。
3、企业债券是由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发行的债券,发债资金的用途主要限制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革新改造方面,并与政府部门审批的项目直接相联。
4、公司债券是由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债券。公司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具有风险性较大、收益率较高特点。
5、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债)是由上市公司发行的,在发行时标明发行价格、利率、偿还或转换期限,债券持有人有权到期赎回或按照规定的期限和价格将其转换为发行人普通股票的债务性证券,其利率通常低于不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持有人在一定期限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持有的债券转换成一定数量的普通股股份,它是一种介乎于股票和债券二者之间的混合型金融工具。发行可转换债券应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发行公司应同时具备发行公司债券和发行股票的条件。
6、分离交易可转债是一种附认股权证的公司债,就是认股权证加公司债券的组合产品,由于发行时,权证和债券组合在一起,而上市后,分离式可转债又自动拆分为公司债券和认股权证,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交易,因此也称分离式可转债。可分离为纯债和认股权证两部分,赋予了上市公司一次发行两次融资的机会。分离交易债与普通可转债的本质区别在于债券与期权可分离交易,分离可转债不设重设和赎回条款。普通可转债中的认股权一般是与债券同步到期的,而按《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规定:分离交易可转债“认股权证的存续期间不超过公司债券的期限,自发行结束之日起不少于六个月”。
7、短期融资券是由企业发行的无担保短期本票,是指企业依照《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的条件和程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企业筹措短期(1年以内)资金的直接融资方式。短期融资券的种类:(1)按发行方式分为经纪人代销的融资券和直接销售的融资券;(2)按发行人的不同分为金融企业的融资券和非金融企业的融资券;(3)按融资券的发行和流通范围分为国内融资券和国际融资券。一般只有实力雄厚、资信程度很高的大企业才有资格发行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还必须符合《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发行条件。
篇7
关键词: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
一、短期融资券市场
短期融资券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1年内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及2项配套规程,标志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正式确立。截至2008年4月,已有352家企业累计发行了689只短期融资券,发行面额为8,967.8亿元;未到期短期融资券为280只,余额3,728亿元;今年以来,共有105只、共计1,275.2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短期融资券余额净增加524.9亿元。
短期融资券之所以在国内发展如此迅速,有其不可忽视的优点:
1、申请手续简便。(1)注册制:短期融资券由交易商协会依据自律规则和指引进行自律管理,发行人将相关申请材料报交易商协会注册,由交易商协会组织注册会议对其进行形式要件审议,接受注册后即可发行;(2)无需担保:短期融资券是以企业信用为支持的债务工具,是企业的一般性债务,无需为此寻求资产抵押或担保;(3)额度管理、分期发行:企业只需一次性注册融资券发行额度,额度有效期两年。在两年内,企业可根据自身资金需求状况,在额度内灵活确定融资期限,分期发行。分期发行融资券只需提前两天备案发行文件,无需另行注册。
2、融资成本低。企业凭借自身信用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融资券,可以以资金市场利率水平融资,有效降低财务成本。
3、优化企业债务结构。降低发行人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平衡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优化债务结构。
4、提升企业市场地位。(1)参与直接融资市场成为企业较强融资能力的标志,优先发行短期融资券,对提升企业市场形象意义重大,长期参与金融市场有利于强化企业的市场地位;(2)通过多次发行,使企业发展成市场上的经常发债主体,逐步建立企业在市场上的利率基准,为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打下基础。
5、市场需求旺盛。(1)人民币投资渠道不足:当前国内人民币投资渠道少,各种银行存款激增,闲置资金纷纷寻找高收益的短期投资渠道;(2)银行间市场活跃:银行间市场成员众多、资金量大、交易频繁、需求旺盛,有利于短期融资券的顺利发行。
二、中期票据市场
200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新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包括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交易商协会”)自律管理,原《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及配套规程同时废止。中期票据在国际金融市场称做MTN,是一种中期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中期票据是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一般性债务,无需担保、资产支持或其他复杂交易结构。它是一种广义的融资性票据,它是一种经监管当局一次注册批准后、在注册期限内连续发行的公募形式的债务证券,是货币市场上一种较为特殊的债务融资工具。中期票据属于非金融机构的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在监管等各方面都吸取了短期融资券产品发展的经验,鼓励市场主体的自律管理,继续发挥市场的约束激励机制。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已在4月15日推行试点7家企业,后续又推出3家企业。表1、表2是这次发行的数据统计资料。(表1、表2)
1、中期票据的优点。与目前资本市场上中期融资工具——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相比较,中期票据有明显的优越:银行贷款存在严格的企业授信制度,决定了只有资质条件较好的企业才能获得银行贷款;而且银行受资本金约束无法满足企业的巨额资金需求,一般资质的企业无法通过银行贷款获得巨额中长期资金。企业债券的审批制度较为繁琐;是非市场化的利率体制;一般强制要求担保;只与确定项目相匹配;目前,企业无法便捷地通过企业债券的发行来筹集中长期资金。而相比较之下,中期票据:(1)发行主体宽泛化:中期票据的发行主体范围更为宽泛,只要市场能够接纳,凡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由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均可发行;(2)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申请程序简单:中期票据作为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是在人民银行领导下,由交易商协会进行自律管理。企业只需将相关发行文件提交交易商协会注册后即可发行,手续简便;(3)完全市场化的发行方式:表示为评级较高的企业融资成本会低于同期贷款利率,所以充分利用资金市场的较低利率环境会降低融资成本信用;(4)无需担保或其他复杂交易结构,企业直接发行,操作简单易行;(5)募集资金用途自主化:赋予发行人更大的财务自主性,可用于改善公司资金来源结构、调整公司负债结构,并不排斥用于支持企业的并购和资产重组等,并且没有固定的使用限制;(6)发行机制灵活化:一次注册,分期发行,在金额、期限和发行时间的选择具备相当程度的灵活性,匹配企业的多元化资金需求,可以是浮动利率方式发行,也可以是固定利率方式发行。
篇8
关键词:债券;债券融资
债券是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按约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和金融工具。债券具有四个基本特性,即偿还性、流通性、安全性和收益性。它可按发行主体、发行方式、发行时间、期限长短、付息方式等方法进行分类,常见的债券有公债或国库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分离交易可转债、短期融资券及中期票据等。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一样,同属于直接融资,而信贷融资则属于间接融资。在直接融资中,需要资金的部门直接到市场上融资,借贷双方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而在间接融资中,借贷活动必须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由银行向社会吸收存款,再贷放给需要资金的部门。
一、债券融资的优势
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两种方式,在国际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债券融资往往更受企业的青睐,企业的债券融资额通常是股权融资的3~10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企业债券融资同股票融资相比,在财务上具有许多优势。
(1)债券融资的税盾作用。债券的税盾作用来自于债务利息和股利的支出顺序不同,世界各国税法基本上都准予利息支出在税前列支,而股息则在税后支付。这对企业而言相当于债券筹资成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由国家负担的,因而负债经营能为企业带来税收节约价值。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也就意味着企业举债成本中有将近1/3是由国家承担,因此,企业举债可以合理地避税,从而使企业的每股税后利润增加。
(2)债券融资的财务杠杆作用。所谓财务杠杆是指企业负债对经营成果具有放大作用。股票融资可以增加企业的资本金和抗风险能力,但股票融资同时也使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增加,其结果是通过股票发行筹集资金所产生的收益或亏损会被全体股东所均摊。债券融资则不然,企业发行债券除了按事先确定的票面利率支付利息外(衍生品种除外),其余的经营成果将为原来的股东所分享。如果纳税付息前利润率高于利率,负债经营就可以增加税后利润,从而形成财富从债权人到股东之间的转移,使股东收益增加。
(3)债券融资的资本结构优化作用。罗斯的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企业的价值与负债率正相关,越是高质量的企业,负债率越高。迈尔斯和麦吉勒夫的强弱顺势理论也认为,企业发行新股,市场价值将下降。R・W・Masulis的实证研究表明,当企业发行债券回购股份时,股票价格上升,而当发行股票来还债时,股票价格下降。由此可见,企业发行债券不能仅仅看作企业单纯的融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对自身资本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资本结构决策。
(4)债券融资的激励作用。债务的存在类似一项担保机制,由于存在无法偿还债务的财务危机风险甚至破产风险,经理人员必须努力做好投资决策,并带领员工努力工作以降低风险。相反,如果不发行债券,企业就不会有破产风险,经理人员也丧失了扩大利润的积极性,市场对企业的评价也相应降低。债务融资还能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改善公司治理。
(5)债券融资有利于股权控制。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只要企业按合同归还本息,控制权仍掌握在原来的股东手中,企业股东并不会因为发行债券而使其地位受到挑战。对于债券的投资者,它只享有按期收回投资本息的权利而不能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因而不会导致股权的分散,有利于股东对公司经营权和管理决策的控制。只有在企业无法如期归还本息时,控制权才会受到影响。
二、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的现状
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并没有遵循融资优序理论,特别是上市公司表现出明显的偏好股权融资趋势,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也严重滞后于股票市场,从而导致了资本市场结构严重失衡。以2000年为例,当年通过发行债券融资73亿元,而股票发行(含增发、配股)融资则高达1 417亿元,从总量上来看,截至2001年3月14日,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债券融资(含转换债券)上市总额199.39亿元,市价总值204.97亿元,而上市股票的上市总额达到1 289.16亿元,市价总值高达48 088.51亿元。
三、债权融资的风险和陷阱
债权融资,相对股权融资面对的风险较简单,主要有担保风险和财务风险。作为债权融资主要渠道的银行贷款一般有三种方式: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为了减少风险,担保贷款是银行最常采用的形式。
企业向银行借钱,先要找一家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做担保人,对银行贷款承担联带责任,当民营企业寻找担保企业时,往往对方的要求你也承诺为对方做担保向银行贷款,这种行为称之为互保。大量的互保容易使企业间形成一个担保圈,一旦圈中一家企业运作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其他企业面临严重债务危险。
财务风险主要指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出现问题,当企业用债权方式进行融资时,财务费用的增加会对企业经营造成很大压力,理论上,企业的净资产利润率若达不到借款利率,企业的借款就会给企业股东带来损失。但更重要的是,债权融资将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而降低企业再次进行债权融资的能力,如果企业不能通过经营的赢利降低资产负债率,并获得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到期的债务,等待企业的后果可能就是破产。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几年前由辉煌一下子濒临崩溃,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未做好对债权融资的管理。
四、拓展我国债券市场的思路
(1)放宽企业债券发行制度限制。建议企业债券发行由审批制逐步向核准制、注册制过渡,改变企业债券发行量和利率由政府决定的状况,以便使各发行主体的信用差别得到体现,提高企业债券应有的供给弹性和价格需求弹性。
(2)建立完善的信用体制。由于目前中国缺乏一个中立而权威的评级机构,使得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难以评估,这方面,可以对国外知名的评级机构开放,让其参与到国内的相关业务中来,只有实行完全独立的市场化运作,才能得到投资者的认同。
(3)适度开放债券的发行利率。应将发行利率按企业的信用等级充分拉开,真正体现高风险、高收益。目前承销商完全可以利用现代金融工具手段,如附加利率选择权、采用浮动利率、增加回售条款、利率互换等新型金融工具的应用,提高企业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4)筑并完善企业债券市场的结构体系。在一级市场方面应改进企业债券的发行机制,降低企业债券发行和上市标准,简化企业债券上市手续。可以适当考虑长期企业债券的抵押融资问题,以提高期限较长的债券品种的吸引力。同时,加快债券二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并对场外交易市场和场内交易市场有明确的定位。对不同发行方式和规模的企业债券选择不同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市场。
参考文献:
篇9
为适应中央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新形势,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债券融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债券融资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融资是企业有效利用社会资金、开展直接融资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企业跨跃式发展的良好平台。债券融资的成本低、规模大、期限长、资金使用灵活。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有利于破解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瓶颈制约,有效降低财务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引导更多的社会储蓄转化为长期投资,增强我省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十二五”期间,我省项目建设力度和融资需求明显加大,扩大直接融资的要求十分迫切,企业债券市场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的功能,切实增强债券融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二、积极培育债券发行主体
(二)做好债券发行后备企业筛选工作。企业是债券发行的主体。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对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掌握当地优质企业的相关情况,建立债券融资后备企业资源库,切实把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营稳定、业绩优良、市场信誉好的企业遴选出来,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债券融资。同时,还要通过企业申报、相关部门推荐等方式,及时充实后备企业资源库。
(三)加强优势行业发债主体培育。围绕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积极推进钢铁、汽车、有色、石化、纺织、装备、船舶、轻工、物流等传统优势行业的发债资源挖掘和整合。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着力推动我省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育种和新能源等行业重点企业的发债融资工作。积极拓展企业债券发行范围,在农业、服务业等领域择优培育一批发债企业。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发动和主体培育,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债券融资,积极搭建债券融资平台,提升企业债券融资能力,借助外力发展壮大自己。
(四)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各地要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的原则,逐步建立程序科学、运作规范、监管严格,责、权、利相统一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有效整合资产、资源、资金、资本,着力构建一批有经济实力、运转高效的投融资平台;建立统筹运营、有效偿债、风险防控、“借、用、还”良性循环的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分工明确、运营规范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增强政府投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放大政府投融资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五)推进上市公司创新发展。各地要引导上市公司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和市场发展需要,更新观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机制和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重视企业信用形象,牢固树立信用意识,切实加强信用管理,为可转债、公司债发行创造有利条件。
三、充分利用债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
(六)积极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大力支持符合发债条件的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暂时达不到发债条件的,要按照行业性质相近,产业链条密切的原则进行整合改组,积极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提高债券融资能力。推进产业类债券发行工作。围绕十大产业调整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着力推动我省传统优势行业和一批重点企业的发债融资工作。积极推进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引导和鼓励各类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行业主管部门搭建平台,按照“统一冠名、统一申报、统一利率、统一担保、统一评级、统一发行、分别负债”的方式,组织申报发行集合债券。通过引导和培育,切实使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能够通过债券市场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七)积极推进可转债、公司债发行。按照《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上市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上市公司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募投项目,支持符合发债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公司债融资,扩大债券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改善我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结构。
(八)积极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充分发挥债券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深对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超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的了解和重视,引导和鼓励企业结合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债券品种,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债券融资。帮助和支持债券发行人按照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管理的各项要求,做好债务融资工具的注册、发行、交易、信息披露和中介服务工作。
四、切实做好债券融资的组织保障工作
(九)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债券融资工作的领导,建立由省政府金融办牵头,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分行、证监局、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地税局等部门参加的省债券融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省债券融资工作联席会议负责研究审定全省推进债券融资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和行动方案,沟通协调债券融资工作的重大问题,综合研判全省债券融资工作形势和动态。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和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扎实推进债券融资工作。
(十)明确部门职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明确分工。政府管理金融的机构负责券商、担保、资信评级、省内金融机构的综合协调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企业债券融资工作的宣传、指导、推介,企业债券发行材料的审核、转报工作;人民银行分行负责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超短期融资券等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宣传、指导、推介工作;证监局负责可转债、公司债的宣传、指导、推介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负责为地方投融资平台资产整合提供相关服务,指导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按要求出具本级政府债务余额及综合财力统计表,研究制定支持债券融资的风险补偿和奖励政策;地税部门负责研究支持债券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国资监管机构负责所监管企业发债的组织和推进工作,协调所监管企业发债的担保事项,协调所属国有综合性担保机构为发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提供担保和再担保;经信部门负责省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协调融资性担保机构为发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和再担保;科技部门负责科技型企业发债的组织和推进工作。
(十一)加强沟通协调。债券发行各主管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做好项目实施的策划和核准、备案等工作,使募投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要求,符合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有关规定。根据拟申报企业的具体情况,积极指导帮助其落实担保方式和担保单位。注重完善抵押、担保、偿债方案,着力提高债券信用等级。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反映我省债券发行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有利于上级部门完善制度设计、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的建议。
(十二)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各地要积极为企业与券商、会计、律师、资产评估、担保等中介机构的合作牵线搭桥。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优势,从融资项目策划、融资方案设计等方面给予企业指导,引导企业少走弯路,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强化中介机构的社会责任,保障债券发行合法合规。积极引进国内外经验丰富、管理规范的债券承销机构及熟悉债券市场运作的高级人才,辅导拟发债企业,为债券融资提供有力保障。
(十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配套措施,切实降低企业债券融资成本。比照规定的企业上市支持政策,减免债券融资后备企业在资产整合重组中办理资产置换、剥离、收购、财产登记过户的交易税费和其他费用,在各类政策性资金安排时予以倾斜支持和优先安排。对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债券融资后备企业投资高新技术项目、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优先推荐享受国家及地方贴息贷款和科技扶持资金。债券融资后备企业在筹备发债过程中的审计、资信评级、担保、公证等中介收费按国家和省规定标准的下限收取。建立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对出现担保损失的担保机构给予适当补偿。建立奖励激励机制,省政府设立债券融资奖励扶持资金,对债券融资企业和中介机构给予适当奖励。具体实施办法由债券融资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研究拟定,报省政府审定后实施。以上奖励和优惠政策从2011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试行。各市、州、县人民政府也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安排奖励扶持资金,推进债券融资工作跨越式发展。
篇10
一、股权分置改革后并购估值体系的变化趋势分析
股权分置改革、全流通市场的逐步形成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中国证券市场的估值体系得以重构。证券市场上的定价功能和权益估值得以充分体现:例如多层次的股票定价模式将不复存在;证券市场上的估值体系与国际市场逐步趋同,具有可比性等等。作为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并购市场来说,这种大背景必然对并购市场的估值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统一的市场并购估值体系得以形成。股权分置改革后,非流通股股东通过给予流通股股东一定的补偿方式,逐步获得了上市流通的权利。从而促进了全流通市场的形成,一、二级市场的定价功能得到体现,使得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克服了人为地分割制定股权估值标准的缺陷,大小股东的利益基础得到统一。以净资产、虚市盈率分别作为非流通股、流通股的衡量标准以及新股发行的价格管制等多种的定价模式并存的情况将不复存在。这为制定一个与国际接轨、统一的并购估值体系提供了一个平台——二级市场交易价格。
第二,高流动性溢价得到修正,流通性价值得以回归。全流通市场的形成,上市公司的各种股票(国有股、法人股、自然人股)都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流通股不再成为稀缺资源,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流动性价值得以回归。
第三,并购估值体系的构成要素多元化。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并购主体并购理念逐渐理性化,从而使得并购主体在进行并购估值时所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并购估值体系构成要素更加多元化了。
第四,估值方法的国际融合。股权分置改革后,国际通用的四种并购估值方法将得到广泛的认同和运用。这些方法都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缺陷与不足。往往不同的评估方法对同一个并购客体进行评估会导致不同的评估结果。
二、股权分置改革后并购基本估值指标体系
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并购估值体系的定价基准、构成要素的多元化及方法的改变,使得并购的估值指标体系得以重建、价值评估指标的侧重点发生变化。从并购方角度看,根据经济学观点,可以把并购估值体系指标划分为宏观环境指标体系、中观环境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三个子系统。
1.宏观环境指标体系。宏观环境指标主要是指对并购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指标。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等等。经济环境主要考虑一些例如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现状及其趋势、利息率、通货膨胀率、汇率等这些指标来衡量;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国家制定的政策法规等;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传统习俗、社会价值观、社会发展趋势、消费者心理等。虽然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对外并购及外资并购都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些宏观的考虑因素指标更为重要了,但是总体而言,这些指标的变化不大,因此本文不再赘述。
2.中观环境指标体系。中观环境指标主要包括影响行业环境、竞争环境等各种因素指标。股权分置改革后,随着并购估值体系构成要素的不断地多元化,并购战略价值的逐渐体现,使得有些原为外部环境因素的中观环境因素逐渐被内化为企业并购估值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3.微观指标体系。微观指标是指针对并购企业双方内部因素进行的价值评估指标,本文主要分为有形资产的价值指标和无形资产价值指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是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战略价值是并购估值主要考虑因素,它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它通过有形资产的价值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共同体现出来,特别是无形资产价值指标体系越来越能体现并购的战略价值。
三、股权分置改革后并购融资行为的变化趋势分析
并购融资行为是并购能否成功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之一。所谓融资是指资金的融通,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融资是指资金的融入和融出。狭义的融资是指资金的融入也就是资金的来源,它包括融资的渠道和方式。对于并购来说,本文所指并购融资主要是狭义的融资即并购资金的来源。股权分置改革后,证券市场融资结构更加合理化将使得并购融资的行为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从狭义的和外部融资角度讨论股权分置改革后并购融资行为的变化趋势及特征。
(一)债务融资形式的多元化
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小股东对大股东的约束力也逐步增强,股市逐渐回暖,股权融资也逐渐上升。但同时,股权融资在全流通后,公司的融资价格将与公司的内在价值挂钩,股权融资的成本较股权分置时代也将相应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加上相关法律的完善,面对大规模的并购,较低融资成本的债券融资将产生巨大吸引力。所以股权分置改革后,债券市场的发展为并购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1.短期融资券的启动。短期企业债的雏形——短期融资券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性突破。它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依法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2005年5月,央行颁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这一举措主要是配合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因暂停发行股票而导致融资途径的减少而实行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国正式启动短期融资券市场。短期融资券的出现,受到广大上市公司的热捧,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资金融资渠道。在短期融资券开启的一年间,其发行规模就达到2610亿元,其中上市公司筹资额近700亿元[26]。《2005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指出仅2005年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企业就覆盖了18个省份,全国各地的直接融资比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企业债券融资快速增长,短期融资券融资是其增长的原因之一。
可见,短期融资券因其灵活性较大、筹资资金用途不限制的特点得到广泛的运用,而这些特征又与并购融资需求相契合,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因其资产规模小、经营风险大、收益不稳定等原因较难获得内部融资与银行贷款来说,短期融资券适合这些企业的特点及并购融资需求,将可能成为其并购融资的首选工具。因此可以预期,短期融资券将成为并购融资安排中的一个重要融资工具。
2.杠杆收购与垃圾债券的运用。杠杆收购和垃圾债券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在杠杆收购中常常要利用垃圾债券,尤其是“蛇吞象”式的小公司对大公司的收购,没有垃圾债券是无法进行的。垃圾债券是指高收益债券,其显著特点是允许低评级的公司发行债券进行融资。
股权分置改革后,全流通市场形成为杠杆收购和垃圾债券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未来主流的融资工具将有可能是杠杆收购和垃圾债券。因为杠杆收购的运用需要有适宜的借贷环境和金融体系,足够多的目标公司;这些目标公司必须拥有所需的良好的财政指标,可预期的能够返还收购债务的充足现金流等外部条件,还需要有法律规定的对各自具有约束力的追索权、私有财产权力、公平有效的监管体系、足够的透明度等隐含条件。股权分置时代,企业并购无法满足以上条件,容易导致企业杠杆收购的失败。
(二)股权融资的新方式
股权分置改革后,为配合现行市价的配售,股权融资进一步向市场化方向尝试。所以从并购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并购融资中的股权融资也将进一步发展。
1.储架式发行
它是发行人就拟订的发行证券预先公开招募书,但不立即发行有关证券,可以把公开招募书“储”于“架”上。它使发行人能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以连续的方式发行证券,筹集大量的资金额,从而为发行者提供了更大的弹性。而一起并购的发生,往往涉及大量的资金,这种股权融资方式为并购在特定时间段内连续地提供了大量的融资额。
2.定向增发
新《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可以实行公开发行也可以实行非公开发行,这为A股全流通背景下的定向增发开启了合法的大门。所谓定向增发指向特定的股东发行股票。它实质上就是私募的一种形式,只不过不是基金而是股票而已。在此之前,上市公司收购只允许在存量股份中进行,不能通过发行增量股份来完成。2006年3月G华新公告将向其第二大股东Holchin B.V定向增发16000万股A股,成为A股市场首例定向增发的案例。自此,2006年全年共有50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196.88亿股进行融资,而2007年1月至8月底就有77家上市公司进行定向增发融资。
由于定向增发融资形式的灵活性使其成为上市公司进行并购的重要股权融资手段,特别为其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便利。并购主体可以通过定向增发募集的资金用于并购,迅速扩大规模。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市场化的股权融资方式如发行认股权证等也将运用于并购融资领域。
(三)其他融资方式的兴起
1.民间资本的进入。在股权分置时代,国内企业和公民可供选择的并购融资渠道有限,主要是在金融管制内的融资形式。而在金融管制之外存在着广泛的市场空间——民间金融却被严重误解和忽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储蓄呈近乎直线增长的趋势,民间的闲置资金日益增长,这为民间资本进入并购领域提供了有利的背景。
在股权分置改革后,随着金融体制深度和广度上的改革,金融界广泛讨论了民间金融的合理性,并得到广泛的认同。这从一方面为曾在地下的民间金融浮出水面提供了条件,从而为全流通后的并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融资渠道。适当地把民间融资引入并购,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重大的意义。民营资本可以通过委托银行等中介机构贷款、设定资金信托指定用途等途径进入并购领域,从而扩大了并购的融资途径。
2.私募基金介入并购领域。在民间融资进入并购融资活动的同时,并购市场的另一个重要融资来源——私募基金,逐渐成为当今并购融资中的一大热点。所谓私募(private placement)是相对于公募(public offering)而言,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分为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具体而言,私募基金是指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以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私募基金按投资对象可以分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前者是以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为投资对象,不在二级市场投资证券或衍生品;而后者是指以证券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为投资标的,将非公开募集的资金投资于二级市场的基金。
合伙公司尤其是有限合伙公司是私募基金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组织形式,国外的私募基金基本上是采用这种形式。相对于公募基金来说,私募基金具有非公开方式募集、投资具有灵活性等特点。正由于私募基金较之公募基金的灵活性及其对并购具有较大的耐心和积极性,使得私募基金成为并购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股权分置改革后,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私募股权基金资金丰富,将成为并购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促进了中国企业并购发展。
随着外国私募基金的发展,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包括鼎辉国际、平安信托等,凭着其融资成本较低、熟悉中国国情、更容易寻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在本土上市过程中具有竞争力等优势得以发展。2006年上半年,4支本土私募基金融资6.35亿美元。2006年底,有6只中国本土机构发起成立的私募股权基金成功募集了15.17亿美元,占整体募集金额的10.7%[51]。由此预知,可投入上市公司并购的本土私募基金将越来越丰富,为上市公司的并购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