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救援范文

时间:2023-04-11 12:2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震救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震救援

篇1

灾难发生之后存在一个“救难黄金72小时”,在此时间段内,灾民的存活率极高。每多挖一块土,多掘一分地,都可以给伤者生存的机会。但是在地震发生之后,房屋道路往往破坏严重,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到坍塌的房屋内部展开有效救援。一次主震发生后,还会有一系列的余震发生,不仅会对进入救灾现场的救援人员造成伤害,还会阻碍救援工作的开展。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提高震后救援的效率。辽宁省大连市第九中学的张文超、王玉玠、陈海诺同学在赵玉梅老师和许钦泊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制作了地震救援机器人T。地震救援机器人T可以在灾后最短时间内进入坍塌的房屋中,自动寻找被困人员,并实施救援。

在制作救援机器人过程中,创意小组遇到了很多的问题,经过不懈努力,这些问题被一一解决,使得地震救援机器人T最终达到了设计目标。

首先,为使救援机器人能够适应灾后复杂的地形环境,创意小组将机器人设计成履带驱动方式,使它具有良好的爬坡性能,可以在灾后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动自如。

在实现机器人能够自动寻找被困人员的功能时,起初,创意小组决定用温度传感器来作为寻找生命体特征的搜寻装置。但是实验当中发现传感器温度上升或者下降的时间和过程非常长。这使得机器人无法在短时间内检测到有效温度。后来通过联想红外线体温计,选择使用红外线传感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进行扫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确定生命体特征的位置,达到快速确定救援方向的效果。

最难实现的是如何将压住被困人员的废墟抬起。创意小组发现复合式杠杆可以用较小的力量将废墟抬起,但如果直接用马达驱动复合式杠杆,不但会导致马达翻转,甚至能使马达卡住,影响救援。经过多次试验后,创意小组选择使用气动力作为驱动复合式杠杆的动力源,用马达带动气泵,在储气罐储存足够的空气,用另外一个马达控制气阀,最后用气缸使复合式杠杆抬起。这种能量传递方式,能有效防止抬起废墟后,废墟重力过大造成的下压情况。

篇2

关键词:内部控制;管理控制系统模式框架研究;制度控制系统;管理控制制度;地震医疗急救

一、引言

(一)概述

地震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尤其是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山区时。但迄今人类尚无法准确预测地震将在何时何地发生,以至很难防范。我国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且人口众多,地形复杂,近年又进入地震频发期。如何最大限度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是当今国家和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资料与分析

1、从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医疗应急措施看我国的医疗应急管理体系。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此次地震强度大,波及面广。国家信息中心预计,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4000亿元-5000亿元。如何有效组织救灾工作,减少损失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挑战。

2、内部控制的定义及作用。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但是有许多关系人民基本生活的问题却没有得到改善,如上文提到的地震救灾应急医疗系统。与抗震经验丰富的日本相比,我国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地震医疗救援应急管理体系相对薄弱。

二、中日医疗应急体系的比较

为了解决我国在救灾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需分析世界上救灾体系比较先进的国家的应急医疗体系。以此为基础,找出我国医疗体系的软肋,寻求解决方案。

(一)日本危机管理机构的特点

日本是一个地震灾害频繁的国家,多年的经验使得日本的地震救灾体系十分完善: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分为: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由主管卫生和福利的厚生劳动省负责建立,并以之为中心,纳入整个国家危机管理体系。

我国应急体系始建于2003年,2006年正式成立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和“一案三制”。一案是应急预案,三制是机制、体制和法制。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危机应急处理机构,医疗应急救援由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从国务院和地方各应急管理机构建立的各类专业人才库抽调人员组成临时专家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同级政府或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工作。

(二)日本危机管理网络体系与职能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和运用。除已有较完善的气象防灾信息系统、流域信息系统、道路灾害信息系统及覆盖全国的“中央灾害管理无线广播通讯系统”等外,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的应急电子政务系统已开始使用。日本不少高校设有“危机管理”专业,专门培养高层次的防灾救灾、应急管理方面人才。部分非政府机构成为防灾减灾的法律主体,如银行、红十字会、电信电话公司及广播协会,积极推进地方公共团体、指定中央和地方公共机关实施防灾事务,并进行综合协调。地方管理也明确指定包括运输、电力、煤炭、电信、媒体等公共事业需无条件积极配合抗震救援。

在我国,医疗急救属于急诊医学的范畴,基本仍侧重于院内急诊。而真正作为院前急救的培训教材和课程则没有统一的标准,更缺乏灾难医学、空中、野外等特殊环境的急救培训教材。虽然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大部分专业内容互通,但两者之间的侧重点不同。即使是一个专职的急诊科医生,不经过专门的培训,也很难较好地完成院前急救工作。

目前,有些政府部门、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及医院对院前急救工作并不重视,在我国几乎没有人将院前急救作为终身职业来看待,也没有人愿意在5年医学本科毕业后从事目前这种“担架员”的工作,而对普通公众的急救培训更是少之又少。

三、我国地震医疗救援现状

(一)由此次汶川地震而发现的问题

自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的应急医疗急救能力得以很快完善,但是在此次汶川地震急救过程中还是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

(二)以管理学中内部控制的方法为依据提出的改进建议

内部控制之制度控制系统。制度控制系统是指企业通过规章、条纹的形式规范和限制企业各级管理层与全体员工的行为,以保证管理活动不违背或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运用到地震急救管理中,则表现为:

1、建立完善的急救医疗组织结构。由于地震救灾属于特殊时间的特殊行动,采用金字塔式的功能化组织结构效果比较好。这是一种具有组织内部的严密性,严格的制度和层次等级来保证信息工作有效的组织结构。

2、应急管理机构常设化。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卫生问题上,日本有分工明确的常设卫生应急体系负责指挥,并与其他应急部门形成网络联系。而我国现有的医学救援模式是“应急处理多、应急管理少”,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需医学救援时,需临时成立救援指挥机构,缺乏持续的运行机制和常设机构,难以应对复杂的救援管理和指挥。

3、网络化。日本不仅建有专门地震基础数据库,还十分注重医疗资源共享,并特别强调积极与媒体沟通,形成完备和发达的监控信息系统。日本将媒体视为“政府应对危机的最好朋友”。在灾难应对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加拿大北阿尔伯达理工学院紧急事件管理证书项目协调员玛丽安・布恩认为:紧急事件中及时向公众如实事态信息,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恐慌,提高公众在紧急事件中的主动配合,且有利于发挥公众在紧急事件中的集体智慧。

我国经济实力仍很薄弱,加上人口基数大,在借鉴国外医疗应急救援管理模式的同时,应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自身能力,分阶段,在宏观决策、统筹规划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最大限度合理配置、高效使用和成本-效果最优化的应急管理体系和模式。

四、结论

由于专业、语言、网络等限制,直接获取、阅读和理解各国现行法律法规及政府文件存在一定困难,不排除对各国法规等理解和阐述存在一定偏差。但是,综合考虑我们能够发现,我国的地震应急医疗急救系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本文的一些看法和意见由于专业知识所限可能存在偏颇,旨在为我国的急救管理系统有所贡献。在大的灾难面前,人们越发需要保持冷静,一项有条不紊,控制有序的医疗急救系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许我们可以借鉴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对这一系统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地震与中国人如影随形:解读中国地震带[J].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6).

2、思远.世界进入强震周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J].2008(6).

3、姚国章.典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及其借鉴[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2).

篇3

(一)调查对象

于2013年6-7月整群随机抽取新疆4所高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共798人,其中医学类452人,非医学类346人,男性273人,女性525人,汉族494人,少数民族304人,平均年龄20.70±1.07岁。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现况调查,参阅国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大学生地震灾难救援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表,对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的检测,使问卷科学性、合理性。

(三)研究内容

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及14个地震灾难救援知识内容。

(四)统计分析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均数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资料用构成比、率描述其基本特征。拟合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影响因素。其95%可信区间(CL)描述,检验水准a=0.05。

(五)质量控制

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现场发放,由学生独立完成,现场收回。调查人员逐份检查,如有漏项、错项,请被调查者现场更正,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二、结果

发放问卷共800份,回收800份,其中有效问卷798份,回收率100.00%,有效问卷率99.75%。本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cronbachα系数为0.784。采用2级分法(正确、错误)进行比较分析。

(一)地震灾难救援培训及需求调查

90.4%的大学生认为灾难救援知识培训很必要,95.1%的大学生愿意接受地震救援现场演练,仅有48.0%的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过演练培训。

(二)地震灾难救援认知情况分析

医学类大学生答题错误率>50%的项目有1项,非医学类大学生答题错误率>50%的项目有7项(见表1)。

(三)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大学生、及在大学期间接受过与未接受地震现场演练的大学生在地震救援认知总得分比较均有差异性(P<0.001),有统计学意义,且医学类高于非医学类大学生,接受过地震救援现场演练大学生高于未接受培训大学生。

(四)拟合多重线性回归

地震灾难救援认知得分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专业、类型、是否参加过地震救援现场演练、民族、家庭来源、性别、年龄。对方程内各自变量检验,专业、类型、是否参加过地震救援现场演练对地震救援认知情况得分有显著性影响,P值均<0.001。

三、讨论

篇4

2.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宁波315040)

“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 197人死亡,累计受灾面积超过10万km2,累计受灾人口超过4 500万。此次地震具有震灾面积广、受灾人口多的特点。而且汶川地处山岭地区,地震后许多通往灾区的道路中断,这一切都是对卫生防疫的应急救援工作的全新考验。作为宁波卫生防疫小分队的一员,笔者有幸在第一时间参与到这场抗震救灾行动中去,克服了道路不通畅、气候条件恶劣等不利条件,圆满地完成了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现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1 实地查看,认真评估灾情

时间就是生命,不仅医疗救治需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卫生防疫人员也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深入到灾区实地查看人员伤亡情况、畜禽死亡情况、有毒有害工业企业的破坏情况,认真评估地震对于自然生态的破坏程度,包括灾区原有供水体系的破坏程度,水源是否已经受到粪便或人畜尸体的污染,以及工业企业的破坏对大气可能造成的污染,为人员的疏散及安置点的选择提供参考。

要密切关注传染病疫情的发生情况,在灾区原有的疾病监测网络体系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话及时向前线指挥部提供即时疫情信息,以利于灾区疫情的全面了解,并为控制疫情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 切实保障饮水安全

2.1正确选择水源

对现有水源和供水体系进行认真评估,若发现现有水源已经受到污染,有条件的应使用瓶装饮用水,但此法供应的水量有限, 只能在地震初期使用。要积极寻找临时水源,水源选择的顺序依次是泉水、深井水、浅井水、河水、水库水、湖水,并对所有找到的水源进行水质检验[1]。

2.2 加强水源保护

对现有或临时水源必需加强保护,要求做到:①专人管理;②设立防护区域并建立警示标志;③不得在防护区域内以及防护区上游设立垃圾堆场和建立临时厕所。

2.3 强化饮用水消毒

对浑浊的水通常需用明矾或硫酸铝除浊[2],加入量为50~100mg/L水,搅拌后待其沉淀后取上清液。饮用水消毒一般使用漂白粉或漂精片,加入量为1~2mg/L水(按有效氯计算),放置0.5h,测余氯,其余氯不低于0.3mg/L水,可使用余氯比色测定法,快速且方便。

3 加强生活垃圾和粪便的管理

地震后由于大量房屋倒塌和损坏,大量灾民及救援人员集中到临时居住点,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生活垃圾。同时临时搭建的厕所属于开放型,滋生大量苍蝇,极易传播肠道传染病。生活垃圾应设立集中堆放点,按易燃与否分类,在没有条件填埋的条件下,应予以焚烧。每天2次对垃圾堆场进行消毒和杀虫,累积到一定数量及时焚烧。

临时厕所的搭建应选址在离居住点较远处,同时要避开水源。可按30∶1的比例建立,每个坑位的深度应>50cm,每天2次用漂白粉覆盖消毒,定期用沙土填埋。

4 认真做好外环境的消杀工作

对于外环境的消毒首选含有效氯的高效消毒剂,如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此类消毒剂作为物体表面和相对密闭空间内的空气消毒。但是不应该作为室外环境的空气消毒而大量喷洒,这样既起不到有效的消毒作用又造成资源的浪费。

室外环境的消杀工作,杀虫应作为重点,对于厕所、垃圾堆等外环境可使用敌敌畏喷洒,而对于人员居住地周边以及帐篷内应使用低毒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喷洒,可有效控制蚊蝇滋生,减少肠道传染病的传播。

5 应急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大地震后虽不会导致新的传染病出现,但是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易导致肠道传染病和生物媒介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因此在认真做好水源管理及消杀工作同时,在易感人群(特别是儿童)中开展应急预防接种十分必要,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及所处季节有针对性接种甲肝疫苗、乙脑疫苗等疫苗。

作为地震过后的卫生防疫工作,可以归结出以下要点:①行动要迅速。②要做到全面覆盖。③要有长效的监控措施。才能为确保大灾过后无大灾提供有力保障。

6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S].2001.

篇5

【关键词】特大地震;灾害事故;救援工作

根据“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救援和雅安市芦山县“4.20”地震救援及部队内部日常执勤、训练了解到的有关情况,借鉴国外地震救援训练的经验,本文就消防部队参加特大地震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救援的难点分析与探讨

1.携带救援装备拖慢行进速度

救援队伍如何能够快速抵达灾区开展救援工作,直接关系到救援的效率。救援队伍到达灾区后,由于道路被毁,往往需要徒步开进,所有装备都靠肩扛背驮,难度很大,因而,若要要快速集结到救援目的地,救援队伍除自身携带的运送装备外,在行进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百姓的摩托车、自行车甚至畜力车、单轮车等当地资源进行重型救援器材运输。一是能有效提高救援队伍的行进速度;二是当地的运输工具更适合当地的路况;三是能够减轻救援人员负重,减少救援人员体力消耗。

2.人员埋压深,前期重型救援工具的优先选用

特大地震发生后,处在容易获救的位置的灾区被困群众,一般都由灾区群众和、武警官兵救出。需要消防部队力量营救的,一般都是深度埋压在倒塌建筑内部的被困群众。对深埋人员的营救,如果完全靠官兵用中、小型消防装备救人,每个人的营救都需要大量时间,如果救援先期以大型的起重设备与中小型消防装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救援,必将缩短单个救援时间。在利用重型的救援设施之前首先要做到:必须充分保证被困者的生命安全,防止重型救援设备在挖掘或吊运过程中对被困者造成二次伤害;重型设备进入灾害现场实施救援之前,结构专家必须对建筑物或废墟等地点进行结构分析,防止发生二次坍塌危险;重型设备体积庞大、操作过程中必须需防止对附近建筑物造成影响以及对救援人员造成伤害。

3.余震影响救援行动

消防力量进入灾区救援,一般都是到震区中心救援,有时每天余震达数百次,在救援行动中官兵进入建筑内部,都要面临余震造成建筑二次塌方的危险。为防止二次倒塌造成的官兵和被困群众伤亡,救援人员进入内部之前要采取科学措施对破拆出的救人通道进入支撑加固。目前的加固方法主要是硬物支撑和建筑材料堆砌,通过就地取材的方法进行,如利用砖块堆砌,利用倒塌的断墙、水泥预制块堆砌;或利用切割锯就地破拆钢管、钢柱支撑,利用机动链锯破拆木梁、木板进行撑顶。但现有的气体支撑器材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救援的需要,应总结救援经验,研发气动支撑器材装备。

4.后勤保障难度大

特大地震发生后,消防救援力量所承担的救灾地点一般处于地震中心,由于无水、无电、无通信和道路不通,后勤保障难度大,灾区救援条件极为恶劣,无饭吃、无水喝、无房住、无通信的恶劣条件,往往使官兵在救灾过程中,挑战生理极限来进行灾害救援,困难较大。而国外在大型的救援现场的后勤保障方式,如韩国和日本一般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救援人员随身携带应急物资,主要针对队员个人、卫生、食品最低保障方面的需求;二是灾区集中物资保障;三是空中投放救援以及保障物资,减轻救援队伍行军负载,提高行军速度。结合我们现有救援队伍的自身情况,本人认为属地总队后勤保障应该被列为首位,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属地总队后勤部门应及时启动保障预案,确保救援人员的食物和休息,其次救援人员自身携带的物资应作为次要保障,主要用于救援人员自身卫生和在恶劣环境下无法集中保障时的特殊环境下的物资保障。

二、建筑倒塌的特点分析

从汶川、雅安两次地震中心建筑倒塌情况看,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或为几种情况的综合:

1.整体崩塌

主要是砖墙承重、预制板屋面的建筑结构,经过地震短时间剧烈颠簸、摇晃后,砖墙迅速裂解失重,预制板屋面互相散开,造成建筑整体崩塌,建筑倒塌后如同炸弹炸塌,墙体、预制板块密集交错坍塌,此类建筑被困人员生还可能性较小,被困人员主要集中在屋内的衣柜、桌椅、床体附近。

2.V字型倒塌

一般是大空间房体,主要是会议室和工厂生产车间、大型超市等,建筑屋面承重较大,地震后屋面中部先期塌陷,形成V字型倒塌结构。生存的被困人员一般集中在倒塌屋面与承重墙之间的三角型地带。

3.局部塌陷

一是底层塌陷。地震发生后,由于剧烈的建筑晃动,造成了一、二楼的承重墙完全失去载重能力,造成了一、二层的彻底崩塌,整体建筑少了一至两个楼层,此类建筑崩塌楼层的以上楼层保存较好,被困人员主要集中在上部,但发生崩塌的楼层人员生还可能性较小。二是半边塌陷。由于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或是局部地壳运动情况不同,建筑半边发生塌陷。

4.房体皱裂

对于框架结构承重墙体、现浇建筑屋面的房体,地震中往往出现了严重建筑摇晃造成的皱裂情况,建筑的外墙和屋面多处都会出现“X”型严重的皱裂情况,并可能出现局部倒塌的情况,此类建筑中被困人员一般因为摇晃碰撞而受伤,但一般不会死亡。

三、救援应用技战术的探讨

1.搜寻盲点

在倒损建筑达80%以上的一片废墟之中,在前期当地群众和先期到达的部队已经实施初期救援以后,必须深入建筑内部,分析建筑倒塌的规律,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蛇眼探测仪等侦检手段,重点在房间、楼梯间、承重墙、衣柜、桌子附近,找寻被困人员。在搜寻过程中,救援人员要科学划分责任片区,注重搜救标识,不能重复搜寻,浪费人力。

2.喊话配合

由于携带装备不足,各救人小组要尽可能发挥扩音器的作用,通过在现场的喊话,一方面让被埋压的人员能够听到,增强活下去的信念,并积极配合救援人员搜寻和现场救人。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的喊话,使周边的群众闻声前来提供线索,帮助找寻人员和配合救人。

3.组合装备

在现场搜寻和救人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装备的组合作用,形成整体合力,从而充分有效发挥现代装备作用。在发现被困者线索后,一是视情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测仪、蛇眼探测仪等,确定人员的生存状态和大体埋压位置。二是视情利用凿岩机、剪扩器、铁锤等破拆承重墙、承重梁、预制板;三是视情利用钢筋速断仪、切割机、便携式万向切割器、氧气或乙炔或丙烷切割器、液压组合破拆器材切割建筑中的钢筋、楼梯铁扶手;四是视情利用起重气垫、液压撑杆撑顶重物,撬开建筑缝隙,开辟救生通道;五是利用发电机和照明灯在夜间照明,利用头灯和强光照明灯在建筑内部照明。

4.平行打洞

在倒塌的多层或高层建筑内,如发现有被困生存者,一般都是从倒塌建筑人员被埋压处的周围平行位置,寻找最接近、最便捷的孔、洞作为救生通道的突破口,另外可利用各种破拆器材打洞进入。一般不宜采取从建筑顶部自上而下的方法,全面破拆进入。

5.医疗辅助

一般情况下由于从开始救援到被困人员救出耗时较长,营救被困人员时,一定要配合采取医疗辅助手段,延长被困者的生命,争取更长的营救时间。在开辟救生通道接近被困者之后,要立即安排随队军医对被困者进行输液和输氧、止血;在将被困者的长时间埋压的四肢从重物下救出之前,一定要对未被埋压的肢体部分进行捆扎,减缓长时间挤压伤害的负作用。

四、救援安全的分析

大型的地震救援工作中,积极有效实施安全防护工作,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1.科学配齐配强救援小组,不间断清点救援人员

一般以某一建制中队抽调人员为单位进行分组,由本中队干部带队,方便组织领导和相互联络,一般不应打乱原单位建制组建救援小组。在徒步行进和救援过程中,要以救援班或小组为单位,在余震发生后等时间段,不间断清点人员,防止人员遗失或伤亡。

2.配齐个人防护装备,落实防护措施

一是携带救援服装、头盔、靴子,救援时佩戴整齐;二是携带呼救器,实行静止报警提示,防止余震埋压遗失;三是携带头灯、强光照明灯,在夜间行进、夜间救人,废墟内人员搜寻和救援时使用;四是携带口罩、手套。震区多腐烂尸体,口罩、手套必备;五是携带安全绳、腰斧;六是在条件允许下利用空投物资方式,搭建充气帐篷,这种充气帐篷一旦遇到余震发生倒塌也不会造成次生灾害。

3.设立安全员,携带报警器

每个救援小组都必须设置一名安全员,携带半导体话筒、气喇叭等警报器,主要职责是检查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携带情况,在搜寻救援时,在建筑外部认真观察,凡发现余震、因破拆或打洞可能造成建筑二次坍塌时,迅速利用半导体话筒、气喇叭等警报器示警,通知现场救援人员迅速撤离。

篇6

论文关键词 玉树地震 救援工作 灾害

一、救援特点

1.携带装备少。跨区域参加地震灾害救援,一般采用空运等方法进行人员装备的跨区域运输,通常每架载客飞机的货舱运力不超过1.5吨,因而装备携带能力有限。到达灾区后,由于道路被毁,往往需要徒步开进。

2.救援到场晚。特大地震发生后,一般调集力量都根据道路远近,分成几批从各省调进,同时由于机场和车站、道路因地震破坏,由于各种救援和社会力量纷纷短时间涌入,跨区域救援力量一般到场较晚,很多救援力量赶到现场时间都错过了震后前3天的黄金救援时间。

3.人员埋压深。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被困群众处在容易获救的位置,一般都由灾区群众和解放军、武警官兵救出,需要跨区域消防力量营救的,一般都是深度埋压在倒塌建筑内部人员。在没有吊机等重型装备情况下,完全靠官兵用小型消防装备破拆救人,每个人的营救都需要大量时间。

4.现场危险多。跨区域消防力量进入灾区救援,一般都是到震区中心救援,每天余震仍达数百次,行军途中负重官兵随时要面临塌方危险,在营救过程中官兵进入建筑内部,都要面临余震造成建筑二次倒塌的危险。

5.后勤保障差。特大地震发生后,跨区域消防救援力量所承担的救灾地点一般处于地震中心,由于无水、无电、无通信和道路不通,后勤保障无法实施,灾区救援条件极为恶劣,无饭吃、无水喝、无房住、无通信的恶劣生存条件,使官兵在救灾过程中,只能挑战生理极限来进行灾害救援,困难较大。

二、建筑倒塌特点

综合汶川地震中心建筑倒塌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或为几种情况的综合:

1.整体崩塌。主要是80、90年代建设的砖墙承重、预制板屋面的建筑结构,经过地震短时间剧烈颠簸、摇晃后,砖墙迅速裂解失重,预制板屋面互相散开,造成建筑整体崩塌,建筑倒塌后如同炸弹炸塌,墙体、预制板块密集交错坍塌,此类建筑被困人员生还可能性较小,被困人员主要集中在屋内的衣柜、桌椅、床体附近。

2.V字型倒塌。一般是大空间房体,主要是会议室和工厂生产车间、大型超市等,建筑屋面承重较大,地震后屋面中部先期塌陷,形成V字型倒塌结构。生存的被困人员一般集中在倒塌屋面与承重墙之间的三角型地带。

3.局部塌陷。一是底层塌陷。地震发生后,由于剧烈的建筑晃动,造成了一、二楼的承重墙完全失去载重能力,造成了一、二层的彻底崩塌,整体建筑少了一至两个楼层,在玉树县结古镇就有十多幢建筑一、二楼彻底崩塌。此类建筑崩塌楼层的以上楼层保存较好,被困人员主要集中在上部,但发生崩塌的楼层人员生还可能性较小。二是半边塌陷。由于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或是局部地壳运动情况不同,建筑半边发生塌陷,较为典型的是结古镇民族中学教学楼的一边建筑塌陷。

4.房体皱裂。对于框架结构承重墙体、现浇建筑屋面的房体,此次地震中往往出现了严重建筑摇晃造成的皱裂情况,建筑的外墙和屋面多处都会出现“X”型严重的皱裂情况,并可能出现局部倒塌情况发生,此类建筑中人员一般因为摇晃碰撞而受伤,但一般不会死亡。

三、救援技战术

特大地震灾害跨区域救援时,公安消防部队和省市级地震救援队作为专业救援力量,必须发挥与解放军、武警部队不同的救灾专业性,综合汶川地震实际救援的特点,主要的技战术可以分为:

1.搜寻盲点。在倒损建筑达80%以上的一片废墟之中,在前期当地群众和先期到达的部队已经实施初期救援以后,必须深入建筑内部,分析建筑倒塌的规律,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蛇眼探测仪等侦检手段,重点在房间、楼梯间、承重墙、衣柜、桌子附近,找寻被困人员。在搜寻过程中,救援人员要科学划分责任片区,不能重复搜寻,浪费人力。

2.喊话配合。由于携带装备不足,各救人小组要尽可能发挥半导体话筒的作用,通过在现场的喊话,一方面让被埋压的人员能够听到,增强活下去的信念,并积极配合救援人员搜寻和现场救人。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的喊话,使周边的群众闻声前来提供线索,帮助找寻人员和配合救人。

3.组合装备。在现场搜寻和救人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装备的组合作用,形成整体合力,从而充分有效发挥现代装备作用。在发现被困者线索后,一是视情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测仪、蛇眼探测仪等,确定人员的死活和大体埋压位置。二是视情利用凿岩机、剪扩器、铁锤等破拆承重墙、承重梁、预制板;三是视情利用钢筋速断仪、切割机、便携式万向切割器、氧气或乙炔或丙烷切割器、液压组合破拆器材切割建筑中的钢筋、楼梯铁扶手;四是视情利用起重气垫、液压撑杆撑顶重物,撬开建筑缝隙,开辟救生通道;五是利用发电机和照明灯在夜间照明,利用头灯和强光照明灯在建筑内部照明。

4.平行打洞。在倒塌的多层或高层建筑内,如发现有被困生存者,一般都是从倒塌建筑人员被埋压处的周围平行位置,寻找最接近、最便捷的孔、洞作为救生通道的突破口,再利用各种破拆器材打洞进入。一般不采取从建筑顶部自上而下的方法,全面破拆进入。因为在无起重装备的情况下,自上而下破拆救人往往耗时过大,虽然安全,但工作效率低下。

5.支撑加固。在各种剧烈余震不断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打洞深入倒塌建筑内部救人,为防止二次倒塌,造成官兵和被困群众的伤亡,要采取科学措施对破拆出的救人通道进入支撑加固。加固的方法主要是硬物支撑和建筑材料堆砌,具体材料可以通过就地取材的方法进行,如利用砖块堆砌,利用倒塌的断墙、水泥预制块堆砌;可利用切割锯就地破拆钢管、钢柱支撑,利用机动链锯破拆木梁、木板进行撑顶,利用木质材料进行支撑加固。国外地震救援队平时经常开展此科目训练,因而组合撑顶的方法和途径较多。

6.隧道挖掘。在对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倒塌后的一、二层被困群众救援时,可以结合地形地貌从地下挖掘隧道,直接挺进到被困人员的大致位置,然后向上打通出口进入人员被困位置,再通过隧道将人员救出。此种的方法的前提条件:一是事先探测位置表明,被困人员大致在地下一至二层,自下而上救人方便;二是被困人员位置与路边距离不远,选择破拆洞口距离人员被困位置较近,隧道挖掘工程量不大;三是倒塌建筑地下土壤和地质条件适合挖掘,挖掘挺进速度较快,同时便于向上突破救人。

7.医疗辅助。由于到场救人较晚,营救被困人员时,一定要配合采取医疗辅助手段,延长被困者的生命,争取更长的营救时间。在开辟救生通道接近被困者之后,要立即安排随队军医对被困者进行输液和输氧、止血;在将被困者的长时间埋压的四肢从重物下救出之前,一定要对未被埋压的肢体部分进行捆扎,防止人员长时间的挤压伤害的负作用,即:人员救出后,肢体长时间挤压伤害位置所蓄积的有毒物质向身体其余部分扩散,造成二次伤害。

四、安全防护

跨区域地震救援工作中,积极有效实施安全防护工作,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此次玉树地震救援,救援队伍主要应注意落实以下措施。

1.组建无线消防通信系统,保持无线通信联络。地震发生后,通信、电力中断,在抗震救援中,建立无线通信系统极其重要。可以利用无线电台建立三级网络,利用单频点进行联络,还可以利用当地的无线通信的中转台,或者自带发电机、通信转信台,组建消防通信基站,利用全国共用的消防无线通信频点,实现远程通信联络,实现后勤供给不间断,保障水、食品供应的不间断。

2.配齐配强救援小组,不间断清点救援人员。一般以某一建制单位抽调人员为单位进行分组,由本单位干部带队,方便组织领导和相互联络,一般不应打乱原单位建制组建救援小组。在徒步行进和救援过程中,要以救援班或小组为单位,在余震发生后等时间段,不间断清点人员,防止人员遗失或伤亡。

3.配齐个人防护装备,落实防护措施。一是携带救援服装、头盔、靴子,救援时佩戴整齐;二是携带呼救器,实行静止报警提示,防止余震埋压遗失;三是携带头灯、强光照明灯,在夜间行进、夜间救人,废墟内人员搜寻和救援时使用;四是携带口罩、手套。震区多腐烂尸体,口罩、手套必备;五是携带安全绳、腰斧。

4.设立安全员,携带报警器。每个救援小组都必须设置一名安全员,携带半导体话筒、气喇叭等警报器,主要职责是检查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携带情况,在搜寻救援时,在建筑外部认真观察,凡发现余震、因破拆或打洞不能造成建筑二次坍塌时,迅速利用半导体话筒、气喇叭等警报器示警,现场救援人员迅速撤离。

五、训练工作启示

实战牵引训练,实战导向训练。此次公安消防部队组建历史上的最大规模、最长时间、最远距离的地震跨区域救援工作,对今后的消防部队训练工作带来了重要启示。

1.开展全员专业救援(rescue)训练。长期以来,消防部队的训练工作虽不断革新,但目前基层部队的主体训练科目,仍以灭火训练为主,救援训练虽然开展,但仍局限于特勤队伍和普通单位的特勤班进行,救援的训练设施和器材较为缺乏。此次救援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面对大范围的地震救灾,面对大面积的建筑倒塌,面对大量被困人员,所有参加救援人员都必须会使用救生、侦检、破拆、起重器材,要使人人平时都开展相关的特勤器材的操作使用训练,在特大灾害发生后,才能轮流上阵、全员参与、全面营救。在组织救援训练时,部队要建立配套的救援训练场地和器材,要研究和规范救援训练科目,全面纳入到战斗员的训练达标考核科目中去,使之成为专业性的训练科目,同时在各基层单位也要配套建立相应训练设施,使救援训练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2.重点开展搜寻(search)训练。在此次特大地震灾害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发现每幢倒塌的建筑下面都有埋压人员,但消防部队的主要使命却是抢救活人,因此利用各种手段,及时发现被埋压的建筑下面是否存在活人,大体在什么位置,是消防部队现场救援的首要使命。在此次救援过程中,消防搜救犬在现场搜寻上就屡立奇功,成功发现了多名被困生存者。其它还有音频和视频、雷达生命探测仪、蛇眼探测仪等侦检设备的现场使用训练,利用“土洋结合”原则,使用半导体话筒喊话等方法,积极发动被困群众亲属提供线索等搜寻手段。此次消防部队汶川救灾中的搜寻训练水平和方法仍有一定差距。

篇7

【摘要】

目的 探讨“分类救治”在大批量地震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我院在5.12汶川地震收治伤员的伤情和救治情况。结果 我院地震后72小时共收治1097例地震伤入院伤员,共开展手术169台(紧急手术39台,急诊手术29台,延期手术101台)。1个月后GOS评价,治愈出院574例,好转388例,无效84例,死亡51例。结论 “分类救治”可为大量地震伤员的急救建立良好的救治体系,拓展伤员的救治空间,提高紧急救治效率。

【关键词】 地震伤 分类救治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ole of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for the rescue of the batch wounded in earthquake.Methods 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the wound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Wenchuan earthquake were analyzed.Results A total of 1097 cases suffered the earthquake were admitted within 72 hours.Among them,169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urgent operation 39 cases,emergency operation 29 cases,and delayed operation 101 cases).The prognosis was assessed by GOS after treatment one month,and showed as follows: 574 cases healed well,388 cases improved,invalid 84 cases,and 51 cases died.Conclusi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for the rescue of the batch wounded in earthquake might provide a better remedy system,expand the cure space and improve the remedy efficacy.

Key words:earthquake injury;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5月12日汶川地震,影响区域广泛,人员伤亡惨重。我院地震发生后72小时内共收治住院伤员1097例,采用“分类救治”措施,有效地开展重大灾害救治工作,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地震伤员1097例,其中男性558例,女性539例;年龄1~87岁,平均年龄41.2岁。致伤原因:砸伤1067例,烧伤6例,摔伤24例。受伤部位:颅脑损伤149例,胸部损伤44例,腹部损伤22例,四肢脊柱骨折366例,软组织伤327例,其他单个部位损伤 51例,烫伤6例,多发性损伤132例(颅脑损伤52例,胸部损伤23例,腹部损伤9例,四肢脊柱骨折86例)。

2 伤情分类方法

按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在灾害现场救护中,伤情分为轻(佩戴蓝色丝带)、中(佩戴黄色丝带)、重(佩戴红色丝带)、死亡4类,其入院即死亡病人不纳入统计。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没有统一的大批伤员伤情检伤分类标准,我院结合损伤严重度评分标准,进行伤员的检伤分类:(1)重伤员:损伤严重度计分≥16分,有危及生命的损伤,但处于可能获救的状态;(2)中度损伤伤员:损伤严重度计分13、14、15分,可以在伤员集结地用适当的紧急救治措施来稳定病情;(3)轻伤员:损伤严重度计分4~12分,为伤势最轻的伤员,或至少受伤后生理学没有太大改变。(4)死亡。

3 救治分类方法

入院伤员分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伤员按病情进行分类救治,手术伤员按紧急手术(危及生命的紧急手术)、急诊手术(需伤后6~24小时手术)、延期手术(需伤后24~72小时手术)进行分类手术。

结果

1 地震伤员伤情统计结果见表1。

2 地震72小时内共实施手术169台,清创缝合术300余次,其手术分类救治见表2。

3 治疗效果

1097例地震伤员,1个月后GOS评分:治愈出院574例,好转388例,无效84例,死亡51例。

表1 伤情分类结果(略)

表2 手术分类救治结果(略)

讨论

目前,世界平均每年约有1万~1.5万人死于地震灾害。地震致伤的主要原因为机械性损伤,建筑物倒塌引起的砸伤、挤压伤和掩埋窒息占95%~98%,其次是饥饿、精神障碍、烧伤等。医务人员如何面对大量伤员在短时间内的聚集,伤员的分类救治对地震灾害救援就显得尤为重要[1]。只有将伤员进行逐步分类治疗,才能既保证危重伤员的抢救,又合理、科学地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扩大对轻伤员的治疗人数。

在此次重大灾害抢救工作中,我院负责对重伤员的救治和伤员的分流、转运工作。按欧美国家在创伤救治方面的分级,应为Ⅱ级(levelⅡ)和(或)Ⅲ级(level Ⅲ)的救治中心[2]。在目前我国专业性创伤救治中心尚未建立普及的情况下,我院扩大医院的急诊科功能,变“绿色通道”为确定性创伤治疗单位,变迅速疏散为现场抢救,采用分类救治措施,治疗抢救1097例地震伤员中,死亡51例,死亡率为4.65%,无1例发生气性坏疽等特异性感染,无疫情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救治效果。

我院采用“分类救治”原则,具体措施实施体会如下:(1)按病情的轻重进行分流治疗。首先是原住院伤员按病情的轻重进行分流治疗,建议轻伤员院外治疗,重伤员留院治疗。其次,随着地震伤员大量到来,进行伤情检伤分类。在急诊科配备多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对地震伤员的初步检伤分类[3],同时还要对大出血、窒息等紧急情况进行简捷而有效的急救处理,而同组的护士给伤员按病情分类佩戴红色、黄色、蓝色丝带。再者,对于轻伤病区的在院伤员进行再检与施治。针对伤员的病情变化,安排主要创伤专科医生,组成临时治疗小组对轻伤病区进行查房,每8小时1次,避免漏诊误诊。而在各专科科室内要求一名副主任医师专门负责本科室内收治伤员再分类分检,确保伤员分类快而准的原则的实施。(2)按病情的轻重伤情分类,建立临时病区进行分流治疗。首先,我院在72小时后在停车场、闲置空地等,建立2个轻伤病区收治地震轻伤员,并按损伤部位建立6个临时专科病区收治专科的危重和中度损伤的地震伤员和留院病人。其次是对医务人员进行调整,合理安排人员资源。轻伤员由低年资住院医师进行基本治疗;并组建由外科专科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带头组成专科治疗小组,负责中到重度损伤伤员治疗。再者,对于多发伤的危重伤员的抢救,立即将原急诊科抢救室改为急救ICU,主要承担休克、呼吸道梗阻及手术后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对于治疗中伤口感染患者,建立了特殊感染病房,保证了疑似气性坏疽等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避免疫情发生。(3)按伤员抢救措施上,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首先,我院在建立病区的同时,建立手术室。在地震12小时后,共建立了临时的紧急手术室6间、清创缝合手术室3间,有效保证了危重患者和轻伤患者的手术。其次,将需手术的地震伤员分为危及生命的紧急手术、需6~24小时进行的急诊手术和24-72小时进行的延期手术分类,逐一进行手术。72小时内我院共实施手术169台,清创缝合术300余次,保证了大批量地震伤员的治疗和抢救。(4)院外分流、转送。地震伤员入院3天后,将地震伤员按病情的轻重,分流至其他医院,就近的成都、重庆,较远的湖北、江苏、北京等地区医院,保证地震伤员的后期治疗。

同时,我们体会急救批量伤员的“分类救治”应遵循以下的原则:(1)服从救治需要。根据现有救治能力和医疗资源使用情况把握分类原则和救治重点,在大批伤员时,重伤员不再无条件地比轻伤员优先处理,应尽可能抢救多数伤员的生命。(2)迅速而准确。分类的关键是快而准,不能因分类耽误救治时间,故要求分类人员必须有相当的素质和经验。首先是要快,对于伤员危急情况现场不宜过多浪费或延误时间,其次是准避免对伤情判断失误,带来类选不足和类选过量的两种后果[4]。(3)生命第一,轻重兼顾。地震时常见复合伤和多发伤,分类时要以挽救伤员生命为核心[5],但面临大量的伤员也应同时兼顾轻伤员的治疗。

参考文献

[1]Emami MJ,Tavakoli AR,Alemzadeh H,et al.Strategies i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Bam earthquake victims[J].Prehosp Disaster Med,2005,20(5):327-330.

[2]石利国.创伤救治新进展[J].哈尔滨医药,2008,28(2):53-54.

[3]Baker MS.Creating order from chaos: part I: triage,initial care, and tactical considerations in mass casualty and disaster response[J].Mil Med,2007,172(3):232-236.

篇8

水,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人类的文明,曾听父母说过“人三天不吃饭没事儿,可是要是三天不喝水,生命可能就会出现危险。”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它足以说明人们的生命与生活真真正正地是离不开水呀!

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地时候,当救护人员把一位大哥哥救出来地时候,大哥哥的一句“我想喝可乐”震撼了全人类的心。难以想象,没有水的日子,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模样!

人们把水看作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无偿赠品,尽情的使用它、享用它。但是进入20世纪中叶以后,水开始成了稀缺品,而且是无可替代的稀缺品!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出了缺水的告急声!1977年联合国水会议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续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

我国云南等省市正遭遇着旱灾,电视上人们渴望喝到水的镜头总是历历在目:一个满脸沟壑的老爷爷双手捧着一个碗向老天求水;一群本应该天真烂漫的孩子此时却个个眉头紧锁,手提小桶排队等候在一个水并不多水井旁……这不正是对水的渴望吗?而我们却还在浪费水资源、破坏水资源,难道这不是等于在犯罪吗?

面对水的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水!历史上,有多少地方,由于水源的枯竭,绿洲变成沙漠,城市变成废墟。例如: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楼兰古城废墟、毛乌素沙漠中的统万城废墟就是见证。一个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繁华商城,一个曾是显赫一时的夏国都城,由于没有了水,现在都淹没在流沙之中。一个地方没有了水,人们可以迁往他乡,可是如果地球上所有干净的水都被弄脏耗尽,人们又该迁向何方?

纯洁明净的水呀,让它永驻在辽阔无边的大海吧!长留在烟波浩淼的湖泊吧!涌流在奔腾不息的江河江河吧!欢腾在潺潺流动的泉水中吧……

篇9

一、基本情况:

1、处置地震伤员##余人,收入住院$00余人,死亡^^人,转外地地震伤员))医院等地的心理求助电话,医院迅速派遣了##应急分队分赴各处援助,为3625300余名灾民和伤病员开展了)治疗工作,为灾民抚平灾难心灵的创伤。 5、全院上下协调配合好。在抗震救灾期间,全体医务工作者和行后人员团结一致,不计个人得失,临床紧紧伤员积极开展救治,机关后勤与志愿者队伍围绕临床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

5·12抗震救灾工作考验了我院的应变能力,也考验了各科室的应变能力,充分体现我们的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

篇10

王德文,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我国著名的军事医学病理学家、我国军事医学病理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我就是少活20年,也要为祖国的军事医学事业填补空白!”

上世纪60年代初,时年26岁的王德文,怀着报效祖国,献身国防的理想,毅然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生物效应研究的行列中。

核爆后,几秒钟内就会产生100多种放射性核素,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却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王德文和战友们总是不顾生命危险,全副武装,冒着遮天蔽日带有放射性的尘埃第一时间冲进离爆心最近的地方,回收猪、狗、羊、猴、大白鼠等各种试验动物。作为从事军事医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王德文明白自己所处的危险境地,他说:“核武器损伤的防护和救治研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可借鉴的资料十分有限,全靠数据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我就是少活20年也要为祖国的军事医学事业填补空白。”

在一次核试验中,王德文和战友们在爆心附近的山洞里布放了动物,核爆后,山洞塌方,洞内的石块随时都在噼里啪啦地往下掉。为防止意外发生,试验基地的领导下令封锁了洞口,任何人不得随便进入。王德文说什么也舍不得放弃这些宝贵的实验材料。他拿出一套适用的回收方案找到基地领导,恳切地说:“这些实验动物的意义很大,西方国家凭着巨大财力搞了上千次试验,我们不靠拼命精神搞研究,拿什么防护成果保护我们的国家啊?”基地领导被他的精神感动了,派出小分队,携带监测设备,保护专家们进洞回收动物。出发前,指挥员做了战前动员:万一不测,就是拿命换,也要保护好咱们的专家也就是通过这次回收的动物,为国家研究核爆震动伤提供了关键和珍贵的生物依据。

王德文是参加过我国核试验次数最多,对不同类型核爆炸生物效应规律和特点及其防护进行了系统研究的科学家之一。我国医药卫生领域迄今为止唯一的科技进步特等奖——“战时特种武器伤害的医学防护研究”,他就是“有突出贡献的成员”。

“假如有一天,这些武器投向我们的家园,我们拿什么捍卫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全?!”

近些年,世界上发生了几场高科技局部战争,战争中使用了大量高新技术武器。这些高新技术武器引起了王德文的注意。“有些武器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就更谈不上有效防护了。假如有一天,这些武器投向我们的家园,我们拿什么捍卫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全?”已近花甲之年的王德文每每想到这些,就寝食难安,于是在多方努力下,由他牵头组建起了高新技术武器生物效应和医学防护研究平台,对未来战场的高技术常规武器和新概念武器的致伤规律以及医学防护展开了深入研究。

三年前,有一项重要实验进入最关键的时候,两个礼拜,王德文熬了六个通宵,许多年轻人都支撑不住了,而他却带着倦意,坚守在工作台旁。学生们看见导师每天都在吃药,而且药的剂量不断加大,一片,二片,三片最后直到药已经不起作用了,他才不得不让学生搀扶着去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的结果,肝转氨酶高达3200单位,比正常值高出了80倍!他只得向医生“交待”:最近腹痛得厉害,实验又到了紧要关头,不能耽误,只好吃止痛片来缓解,药量小了不管用,只能增大剂量。

正是以这种“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王德文带领科研团队不断取得可喜成果。

“这是前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天价之宝,我要让它告诉世人: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王德文告诉笔者,他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和军队建好我国首个军事医学博物馆,让它告诉世人: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其实,王德文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一直不停地收集整理着各种常规武器、特种武器、新概念武器以及军事环境与作业对生物损伤的标本、实物和文件档案。

为了收集这些珍贵的资料,他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他在参加核武器生物效应试验时,每次试验都要精心把有价值的实物标本进行分门别类地留存。一次在做一种新武器生物效应实验时,他扒地掘土,硬是把新爆的弹片、动物尸体标本挖了出来。为了能收集到实战标本,他在一次出差时,宁愿丢弃私人物品,也要用提包把标本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