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加工液范文

时间:2023-03-26 14:4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属加工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属加工液

篇1

关键词:水性金属加工液; 监控指标;更换;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E626.39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目前的机械加工生产中,机床有的为干式加工,有的采用微量(MQL),也有的用油性产品,但大部分机床使用水性加工液,水性金属加工液包含:切削液、清洗剂、淬火液、成型液等等。而水性切削液是使用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产品,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而其他的水性产品,诸如淬火液、清洗剂等,也可以参考或部分参考这些检测项目。

众所周知,水性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有异味、寿命短、容易变质、废水排放量大等诸多问题。但由于成本低廉,冷却性能优异,操作环境良好而仍然是机械加工的首选。由于切削液的生产目前没有国家标准,生产厂家良莠不齐,对切削液日常管理也无统一的标准方法,因此有很多用户纠结于怎么监控切削液,如何延长使用寿命,如何判断切削液是否需要更换。本文将逐一介绍水性切削液日常监控指标及各项指标的含义,为最终客户提供生产依据。

切削液的测试内容有很多项指标,其中大部分是针对特殊情况的分析方法。而作为在用液日常检验,行业内一般采用如下的监控指标:

表1切削液的日常监控指标

项目方法范围外观目测pH8.5~9.5BS 1647折光浓度,%工艺要求LAM 05滴定浓度,%工艺要求LAM 06游离油,%≤2LAM 27总硬度/ppm≤500LAM 26电导率/ms・cm≤5LAM 07氯含量/μg・g-1≤200LAM 04细菌真菌/mL0LAM 02注:LAM为企业实验室分析方法。

1外观

水性切削液根据矿物油含量的不同,在业内普遍分为三种,乳化液、半合成和全合成三类。前两者含有5%~70%的矿物油。而全合成切削液,原液不含有矿物油。这两种产品外观有很大区别。乳化液及半合成产品配制好后,呈牛奶状乳白色或浅黄色液体,而全合成切削液配制好后,是无色透明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向切削液内添加染料的做法已经被淘汰,因此客户如果买到有其他颜色的切削液,请咨询供应商相关原因,是否添加了染料,及添加的染料信息。

(1)外观是重要的监控指标,需要每天监控、记录。

(2)外观监控包括:切削液颜色、气味、切削液状态,是否有泡沫等异常情况。

(3)随着切削液的使用,切削液外观会逐渐变化,一般新配制的乳化液是白色乳状,由于在生产中混入了很多杂油和其他杂质,导致颜色变成浅黄色,全合成切削液变模糊。但这些微观变化不影响使用。如果颜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变成棕色或者灰色,则说明切削液内混入杂质过量,或者滋生了大量细菌。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

(4)切削液基本都含有乳化剂,因此在运行过程中肯定会产生泡沫。适量的泡沫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溢出或者出现长期不能消失的泡沫,需要联系供应商解决。

(5)如果切削液出现了很大的刺激性气味,说明已经滋生大量细菌,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导致切削液报废、工件生锈,因此发现异味需及时处理。

尽管单一凭借外观,无法做出切削液是否需要更换的决定,但外观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日常监控指标。

2pH值

pH值是监控切削液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切削液原液内都含有很多碱储备,用于抵御细菌等微生物的侵蚀。一旦pH过低,意味着碱储备不足,pH值将快速下降,细菌同时大量繁殖。由于细菌在pH值高于8.5时,繁殖很缓慢,因此,日常控制范围为8.5~9.5。而过高的pH会导致皮肤腐蚀。

(1) pH值需要每天监控、记录,建议采用精密试纸(6.5~10范围)或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pH测试仪。广泛试纸是不可接受的,也是无效的。

(2)良好的切削液管理,pH值基本稳定不变。一旦出现大幅下降,很可能是滋生细菌(因为细菌在繁殖过程中释放酸性物质,消耗碱性物质)。

(3)一旦pH值低于8.5,也不意味着切削液必须更换,完全可以通过添加原液,或者pH提高剂来提升pH值到正常稳定值。注意pH值提高剂必须与现用的切削液兼容,否则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切削液不稳定,出现破乳等极端情况。

(4)好的pH提高剂或者pH稳定剂应该是长效缓释,而且安全环保的,切记不能滥用强碱性物质,以免出现操作人员皮肤过敏、腐蚀等风险。

(5)有少量切削液考虑与加工金属的兼容性,pH值为中性。因此初始的pH值就是7.5~8.5。这类产品的抑菌并不是靠碱储备。但稳定的pH值仍然是关键指标。

(6)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pH值也不是很快就会降低到8.5以下。只要保持日常监控,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就能保证pH值在正常范围。

3折光浓度

折光浓度的测量是依据水和油对光折射的不同,观察含油量,折算成浓度值。对于新配制的切削液,折光浓度是很准确的。但随着切削液内进入杂油,折光仪的界面慢慢模糊。混入机床的液压油、导轨油、齿轮油、淬火油、防锈油等,都会使测量值较实际值偏高。

(1)折光浓度测量方便,是衡量切削液含量的主要指标,需每天监控、记录。

(2)折光浓度在测量前需要用配制切削液的水来校正折光仪。

(3)折光浓度过低,需要立即添加原液,否则容易出现加工工件不良、切削液变质等严重后果。

(4)由于杂油对测量结果的干扰,因此建议在夏季将折光浓度的控制上限提高1%~2%。

4滴定浓度

因为折光浓度有较大的测量误差,所以滴定浓度不失为一种更准确的分析方法,原理是利用盐酸滴定切削液内碱性物质,直至pH值到4。利用消耗盐酸量计算切削液的浓度。

(1)切削液滴定浓度需要有实验室,有条件的用户可以保证每天测量,否则建议每周测量一次。

(2)向切削液内添加pH提高剂等物质,会影响滴定浓度,导致测量值偏高。

(3)过高的总硬度,也会使滴定测量值偏高。

(4)基于以上的原因,同一样品,折光浓度和滴定浓度会有一定的误差。

5游离油

游离油的含义为切削液无法吸收,而游离出来的杂油。测量方法很简单,将均匀的切削液倒入100 mL量筒中,静止24 h,然后观察量筒中杂油的液面高度,建议不超过2%。

(1)正常切削液内都会含有过量的乳化剂,因此会吸收一部分外来油,但如果杂油过多,则无法吸收,游离出来。过量的游离油覆盖在液体表面,隔绝空气,为厌氧菌的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建议定期撇油,每周测量一次游离油含量。

(2)过量的游离油会消耗大量乳化剂,导致配方的不平衡,易出现油水分离的情况,也就是破乳。因此需及时处理。

(3)采用有效的撇油器和使用滤纸过滤,是去除游离油的最好办法。

6总硬度

总硬度,含义是切削液内总的钙镁离子含量,目前可以方便的用试纸测定,也可采用滴定方法测量。

(1)由于水中的钙镁离子会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发生反应,生成有机钙,形成皂化物,堵塞滤芯等过滤系统。过硬的水会消耗大量的乳化剂,导致切削液直接破乳。因此建议每周必须测量一次,控制总硬度低于500 ppm。

(2)在机加过程中,切削液喷溅到加工部位,水分蒸发,而水中的钙镁离子不断累积。因此,切削液的总硬度不断升高。

(3)抗硬水能力是衡量切削液稳定性能的重要指标,目前质量好的切削液能够达到在1500 ppm以上稳定,无皂化物和分层。但如此高的硬度,残留在工件表面的切削液水分蒸发后,会有很多固体残留,影响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因此日常添加去离子水或软化水是最好的控制硬度过高和延长切削液寿命的办法。

(4)目前还没有降低切削液总硬度的办法,而当使用时间长后,硬度达到上限值,切削液也会变得不稳定,所以即使其他的指标正常,也要考虑换液。

(5)供应商给出的500 ppm上限值可以作为参考。如果在此硬度下,切削液稳定,而加工的工件也符合生产要求,则可以适当提高控制范围。但前提是充分评估此切削液的抗硬水能力。

7电导率

纯净水不导电,新配制的切削液导电率在1~2 ms/cm,而切削液的电导率控制范围为

(1)电导率衡量了切削液系统内离子含量的多少,电导率越高,说明切削液杂质越多。

(2)日常添加采用去离子水或软化水,会有效降低电导率的升高。

(3)过高的电导率,会导致工件表面的残留。不但影响表面光洁度,甚至出现工件锈蚀等问题。

(4)电导率过高对切削液的稳定性能不会造成太大冲击,但对工件的加工质量及防锈周期会有很大影响。

8氯含量

众所周知,氯元素能够加速工件和设备的锈蚀,因此在机加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切削液中氯离子含量。供应商给出的建议是

(1)自来水是氯元素的主要来源,因此日常添加水需要用去离子水。

(2)当氯含量高于200 ppm后,在夏季湿度很高的沿海地区,很容易导致工件生锈。但即使切削液氯含量很低,也不能靠切削液本身进行防锈。超过一天的工序间防锈都需要利用防锈油或其他手段来实现。

(3)衡量切削液的防锈性能,也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的铸铁屑防锈测试方法(IP287)。当切削液的防锈性能达标,则氯含量也可以适当放宽。

9细菌/真菌含量

细菌真菌目前可以用菌板快速测量。由于细菌大量繁殖时会释放酸性物质,导致pH下降,同时伴有强烈异味。同时菌板价格较贵,检测时间需要72 h。因此对切削液细菌的监控,15~30 d为一个周期为宜。

(1)很多客户谈“菌”色变,认为切削液生菌就需要换液了,其实细菌完全可以消灭。

(2)当细菌含量低于105 mL时,完全可以通过添加原液,增加循环来控制细菌。当细菌含量高于105 mL时,需要添加杀菌剂和原液。

(3)当切削液出现细菌后,细菌会消耗油性成分,导致加入切削液原液后,浓度不上升,反而下降很快,就像一个甲亢病人永远吃不饱一样。所以彻底消灭细菌,pH值稳定后,才算系统稳定。很多用户发现加入很多杀菌剂和原液,pH值仍然未达到正常值,从而放弃杀菌,彻底换液,导致停工停产,增加了换液成本和废水排放。

(4)目前市场上有碱性长效杀菌剂,如吗啉类、三嗪类等,杀菌效果缓慢,持续时间长,适宜作为系统稳定剂,如果滋生大量细菌,需要大剂量添加。而异噻唑啉酮类的杀菌剂多为酸性杀菌剂,为广谱杀菌,对真菌和细菌均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药效时间只有8 h。当添加此类杀菌剂后,pH值会略微下降,需要添加大量原液和pH提高剂,将pH提高到新配制液的正常水平,浓度提高至正常控制范围的上限。同时监控pH值变化,如果不继续下降,则细菌彻底被消灭。

(5)细菌都有抗药性,如果长期生菌,需要更换杀菌剂类型。

(6)防范胜于救灾,良好的日常管理,杜绝细菌滋生,是维护系统稳定运行、节能减排的最好办法。

10其他监控指标

切削液的分析项目还有很多,比如:防锈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试验测试,元素含量分析,亚硝酸盐含量测试等等,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可以采用对应的分析方法,给客户一个指导生产的理论依据,在此不一一赘述。

11结论

尽可能延长切削液的使用寿命,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废水排放,提高生产效率的最好办法。通过科学管理,降低消耗,把每一滴金属加工液都用到极致,是我们人一生的致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美) 杰里・P・拜尔斯(Jerry p.byers).金属加工液[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56-183

篇2

一、企业成本管理中曾经存在的问题

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有色金属加工骨干企业,其前身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洛阳铜加工厂。在成本管理中曾经存在着一些问题:

1.成本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洛铜集团公司原有的成本管理体制主要是依据上层对下层的企业实施统收统支的管理,下层企业依据上层下达的绩效目标来完成成本计划。然而,这种成本管理的模式往往会造成上层企业难以通过管理下层企业来达到成本的有效管理,因而造成其成本支出控制不力,管理体制完善程度不够,责权利高效联系的管理机制无法正常运行,预算考核力度不够,成本管理缺少刚柔结合等问题。

2.成本管理不够精细具体

洛铜集团公司的成本管理原来是依据管理宗旨来进行划分的。比如:依据核算成本重点的不同,划分成事前、事中与事后成本;依据成本汇总范围的大小,划分部分成本与全部成本等。然而,这样的成本管理很大层面上依然采取较为传统的粗放型形式,企业只是进行了成本总额的管理控制,并没有做到精细且具体的成本管理。其主要表现为:太过重视管理费用和材料费用等经费较大的事项成本管理,许多小事项的成本管理通常会被忽略。因而成本管理不够具体全面,成本管理缺乏系统的制度保证,难以符合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3.成本管理受到约束限制

同时原有的成本管理较为简单,比较重视固定成本和目前成本管理的操作,缺乏全面、全方位以及不同层面上的长期成本管理形式,成本管理中存在盲点,认为成本管理主要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任务,没能让技术、采购、生产等部门充分参与进来。所以,成本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以传统而古老的形式和过程进行管理,很难破坏各种约束和限制,容易使成本管理的相关信息造成失真,无法给企业提供高效且合理的成本数据信息。

二、企业成本管理改进之探索

五十多年的有色金属加工经验,洛铜集团公司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形成出了比较完善的成本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

1.树立国有有色金属加工企业成本管理新理念

要推行企业成本管理的改进,首要条件是要转变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而成本管理自身为一个企业管理中的核心,需要全面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新理念。

首先,创新成本管控模式,建立成本倒逼机制,促进市场压力向内逐级传递,促进成本有效控制。摸清产品的实际成本水平和真实盈利状况,从亏损产品入手,坚决下调内部各工序转移价格,倒逼各工序加工价格市场化,形成成本倒逼机制,实现成本压力由外向内的逐级传递,从而引发上引铜杆、连铸挤压、拉拔等加工单位和劳务提供单位一系列价格多米诺骨牌效应,迫使各个加工和劳务单位主动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生产成本,适应成品单位的价格诉求。成本倒逼工作的实施,使每一个生产环节和单位切实感受到了市场压力,促使各单位不断增强市场意识和成本意识,提高市场适应能力。

第二,要进行创新理念的拓宽。有色金属加工企业成本管理不可以仅局限于把成本降低,还要使企业能够维持好其竞争优势,提高同行业的竞争力。倘若本企业的某些战略实施可以使企业短期效益有所提升,然而依据长期来看,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不能使企业产生长期的效益,这种战略实施就不可取。如公司为降低成本采用材料改代过程中,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和反复实验,在能保持或提升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情况下才允许实施。

第三,要进行理念方式的拓宽。把企业成本管理的重心进行转移,将事后控制为核心的形式转变成事前预防为重心。在成本进行预算和规划的过程中,把企业身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全方位的进行分析,进而选取成本效益最佳设计。

2.实施全面预算和成本预测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全面预算和成本预测是保证成本管理的基础。利用全面预算这种形式,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相关经营决策制定时相应安排好计划,制定好目标,使企业的财务资源能够充分利用。除此之外,国有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全面预算需要与企业战略目标达成统一,主要是从成本预测的五个层面进行实施,分别是:(1)清楚成本预测的对象;(2)确保成本实施动因;(3)对成本对象以及成本动因的相关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4)选取和运用合适的成本预测办法;(5)对成本预测的有效性实施评估。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务必要对全面预算和成本预测的成本管理实施管理控制,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体系。以成本预测为基础制定成本计划,这也是企业达到经营目的,且保证达成财务指标的重要办法,同时也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清楚了解管理层次,使得每个管理层都可以到自己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建立层次较为清楚的成本管理体制,由不同成本中心一起完成管理活动。在明确了成本管理当中的责权利后,要想调动管理层的管理性,以成本计划为前提,健全考核机制,适时考核,做到奖罚分明。

3.实施精细化管理

对于国有有色金属加工企业而言成本粗放式经营和模糊化管理是行不通的。成本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务必要从成本分解、核算、分析、控制以及考核等层面进行入手,应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责任体制,注重企业的选材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层面的管理控制,无论是变动成本,还是固定成本和销售成本等层面都需要实施全方位的、具体且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只有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资料数据,用来指导生产过程,企业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第一,加强采购成本管理。有色金属加工行业中材料在成本中占绝对比重,且采购价格变动幅度较大,因此企业搭建大宗有色金属采购平台,采取套期保值方式进行采购,能够使采购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建立健全采购机制,使得采购迈向规范化以及标准化。进行采购选材时,其决策必须公开透明,需要对原先隐藏的数据信息实施透明化,实施招标采购,防止产生暗箱操作等现象。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比价采购,减少采购环节和降低价格。搭建高效通明的采购平台,合理公正的对待供应商,利用多方进行比价,选取性价比较高,成本较低以及渠道合理安全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协议签订,力争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优质的商品。

第二,经营成本管理。唯有运用合理科学的管理办法,才可以提高经营成本管理操作。准确的预算定额资料是建立完善成本管理体系的基础,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航标。预算定额的制定过程必须坚持精细化管理作为指针,想得要精、做得要细。只有经常深入基层考察研究,制定出的定额标准才能准确且符合实际。只有准确并符合实际的预算定额标准才能用来指导生产制造过程。对于经常性经费,可以实施定额的预算管理。比如:办公费、材料费以及差旅费等。而特殊费用,这样的费用需要有相关机制进行的束缚,严格把控其批准和审核,拒绝与机制不相符合的程序所产生的费用。比如:旅游费、招待费用等。

第三,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运行中的核心,人力资源成本已经发展成为企业成本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洛铜集团公司依据国家、地域和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增减幅度,成立人力资源成本指标体系和相关的成本规范,确保人力资源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健全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制度,实施人力资源的成本统计和分析评价对策,提高人员技能和综合素质层面的培训收支,增加企业人员的整体竞争力。

篇3

关键字:有色金属;经营业绩;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115-02

有色金属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有色金属具有独特的稀缺性以及不可再生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和分析,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股票投资信息和决策参考,还可以促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国家一定会重视相关领域的发展,所以有色金属行业一定具有投资价值。国内的企业投资价值研究多以财务年报数据为依据,构建财务评估体系,建立数学统计模型,对企业的投资价值进行分析。由于分析方法、样本和选取指标的不同,研究的结论也各有千秋。潘罡、王晓华(2013)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投资价值综合评价系统,运用统计分析软件 SPSS18.0 对投资价值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出上市公司在各公因子上的分值和综合评价分值,以此进行综合评价。唐小伟(2013)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文化传媒行业上市公司进行了投资价值评价,以期为投资者提供方法和实践上的参考。

(一)样本与变量选择

本文以2015年98家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具体选用以下基本指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总资产增长率、主营收入增长率,来代替上述五类指标,对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和讯网上市公司2015年财务报表年报。

(二)模型设计

以上述10个基本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第一步模型检验,看是否能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第二步因子分析,将上述10个基本指标根据相关性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F1、F2、F3、F4。第三步运用公式算出综合得分。模型如下:

(三)因子分析

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上述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适应性分析,通过KMO和Bartlett检验分析原有变量是否适用于进行因子分析。

检验后得出的KMO值为0.531,这表明所使用数据是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的;Bartlett检验统计量的值为583.232,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是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了该检验的零假设。综上所述,所选样本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接下来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共因子F1在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可以将其当作公司营运能力。上市公司初始变量方差贡献率受公共因子F1的影响是31.855%,是最为重要的因子,说明营运能力对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影响很大。

第二个公共因子F2在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指标上载荷较大,说明其代表的是公司的投资收益能力。公共因子F2对上市公司初始变量方差贡献率低于公共因子F1,达到20.886%。这表明公司投资收益能力对这一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影响也很大。

第三个公共因子F3在总资产周转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上载荷较大,说明该公共因子越高,公司发展能力也就越强。

第四个公共因子F4在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上载荷较大,说明该公共因子越高,公司偿债能力也就越强。

依据4个主要因子与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建立因子得分函数,利用分析法得到各个因子的得分。其中:

继而能够算出综合因子并得出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排名。

由实证分析可知,排名前5位的是株冶集团、楚江新材、江西铜业、贵研铂业、云南铜业。说明这5家上市公司在本文研究的时间段内财务运行状况良好,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尤其是排名第一的株冶集团和排名第二的楚江新材的营运能力因子得分分别为7.193 96和2.259 7,说明这两个公司有着良好的营运能力;排名第三的江西铜业的投资收益能力因子得分较高,说明该公司在研究时间内投资收益情况较好。排名在最后一位的五矿稀土的偿债能力因子为-6.051 13,说明该公司的偿债能力较差。

通过对2015年98家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的变量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代表的营运能力对公司的投资价值有影响。总资产周转率越大,总资产周转越快,公司的销售能力越强。流动资产周转率天数越少,流动资产在经历生产和销售各阶段时被占用的时间越短。

2.总资产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代表的发展能力对公司的投资价值有影响。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可以判断出公司正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超过10%,说明公司正处于成长期,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从总资产增长率的稳定增长能看出哪个公司是发展性高的公司。

3.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代表的偿债能力对公司的投资价值有影响。从资产负债率可以看出公司的负债水平,如资产负债率达到100%或者超过100%,说明公司已经没有资不抵债了。流动比率越高,企业资产变现能力越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资金周转能力,加强营运能力。要提高有色金属行业公司管理高层的财务管理意识,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同时还要完善公司的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存货、应收账款等管理。

2.加强管理和创新,使资源可持续利用。有色金属资源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需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要健全法律法规,推进持续创新。此外,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使有色金属能够可持续利用。

3.发展债券筹资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有色金属行业的负债水平较低,我国应该拓宽有色技术行业的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债券筹资市场,调整完善资本结构,使公司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使偿债能力得到加强,提高公司的投资价值水平。

参考文献:

[1] 孟立平.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1):44-51.

[2] 刘利平.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财务分析――以某有色金属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203-206.

[3] 张良发,晏黎,蒲涛.基于因子法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14):107-108.

篇4

关键词:图书馆;档案管理;事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一、档案管理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档案资源的管理,也称档案实体管理;二是对档案中所包含的信息的管理,称档案信息管理。档案实体管理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内容。通过档案资源建设来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体系,是对管理中各项工作记录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同时也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档案信息组织是对档案中包含的信息内容进行揭示、加工和存贮,形成二次文献,便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它是为管理工作服务并对促进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一手材料。

就图书馆来说,档案管理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又是图书馆各项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如设备管理档案是设备管理的一部分;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的一部分;行政管理档案是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技术档案是技术设备管理的一部分。档案管理工作包含了信息的输入、存贮、加工、输出这样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是一种信息控制系统。因为档案具有原始纪录性的特点,所以档案管理具有档案资源积累过程的缓慢性和档案管理活动对档案形成者的依附性及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的相对保密性。

二、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是图书馆提供的文件、图片、音像等服务的记录,档案不仅记载着图书馆的办馆历史,而且记载着图书馆的基础业务、读者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过程。

(一)档案管理可以全面记录图书馆的工作。档案管理不仅针对与图书馆提供的文件、图片、音像、书籍等公共服务的记载与记录,同时也详细记录着图书馆自身的党建工作、财务工作、设备情况、基建及后勤档案等。由此可见,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针对业务管理,同时也是对图书馆自身管理的集中反映,档案管理全面记录了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和成果,是全面反映图书馆情况的真实而宝贵的资料。

(二)档案管理可以指导未来工作的科学规划。每个档案卷宗中所存在的信息是静止的,但图书馆作为一个整体,其档案资料所反映的工作内容之间必然存在着必然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图书馆工作的总体规律性。在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当中,通过不断翻阅资料和总结记录,可以总结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可以直接引用到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当中,还可以为图书馆未来的工作计划与安排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图书馆在制定规划的时候,能够保证规划具备一定的科学性。

三、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在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对档案重视不够意识淡薄。在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档案意识淡薄,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在整理档案工作的过程中,态度不认真,造成档案丢失,档案分类不统一,给后期查阅档案带来了很多难题。

(二)档案类型比较单一亟待丰富。在图书馆档案收藏中,图书馆馆藏书籍的档案占着非常大的比重,而关于图书馆业务的档案只占据着非常小的比重,另外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纸质档案的比重比较大,其他类型的档案,尤其是电子档案的比重比较小,从整体上来看,档案类型比较单一,内容亟待丰富。

(三)档案现代化程度比较低共享困难。图书馆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比较快,国外一些大型图书馆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与自动化的进程,很多图书馆建立了电子图书馆,并实现了图书资源网上共享。相比之下,国内大部分图书馆的现代化程度仍然比较低,尤其是一些公共图书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着滞后性,一些图书馆虽然配备有档案管理软件,但计算机管理的水平比较低。

(四)在档案管理中存在重藏轻用。图书馆在档案管理中,虽然通过一些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保证了图书收藏的有条不紊,很好地实现了图书的收藏。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明显存在着“重藏轻用”的情况,重视档案的整理与保管,却轻视了档案的利用与开发。档案过多得被使用在查阅、记录、复制等工作中,没有重视档案的再次开发与利用,档案的信息价值无从体现。

四、加强图书馆档案管理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

(一)健全图书馆档案管理规章制定。周密而实用的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定,是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不断健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制定严格地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以及保证文件材料归档完整、准确、系统在内的制度体系,这样有利于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有章可循和有的放矢。

(二)丰富馆藏档案内容。图书馆在档案内容上,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工作实际需求,尽可能地丰富档案内容,在重视文字历史等馆藏资料的同时,不断开发开拓业务档案资料的整理,尽可能地让档案管理全面反映图书馆的真实全部。在重视纸质资料的整理与收录的同时,还应该重视非纸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包括音像、图片、实物等资料,保持不同档案内容的种类及比重,丰富图书馆的档案收藏工作。

另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募捐或者号召等方式,向广大市民征集遗落在民间的珍贵资料,来充实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

(三)加强档案资源的特色化建设。在图书馆档案的管理建设中,要不断加强特色化建设,对一些利用率高、数量大的档案,尽可能地形成专题档案,将他们集中起来,更好地为翻阅者等服务。同时将一些内容相似或相同的动态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全面收集该类事件的档案,形成特色专题,突出档案管理的系统性。

(四)不断完善档案数字化建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已从纸质管理演变为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层面上来了。图书馆要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建立一定的数据库,并根据图书馆自身情况,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互动环境,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

(五)加强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对档案的利用不能仅仅停留在查阅、抄录、复制等浅层利用上,而应该重视档案资料信息的深层次价值,不断开发与利用档案资料,通过档案资料的研究与开发,编制综述、述评、专题报道等,从事对档案内容进行浓缩型的揭示与报道。

图书馆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对图书馆档案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将储存于档案中有价值的、适应高校发展需要的各种知识、信息充分挖掘出来,并使之有序化、系统化,最大限度的为广大师生所用,以提升高校档案信息利用效能的一种信息整理和传递的过程。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高校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衡量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志。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科学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使图书馆档案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最富有活力的环节,做好档案信息利用工作是带动整个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关键步骤,促进档案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做好做活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和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实用价值作用,更好地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学校科研服务。

五、总结

图书馆档案管理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综合展示,因此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查找出管理漏洞与弊端,不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模式等层面的改进,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和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欧阳宏,试论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晋图学刊;2003年03期

篇5

[关键词]市场需求;普车、数控车实训教学;教改;“推进剂”

中图分类号:TG5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316-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劳动力人才资源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择优的标准转向操作技能优秀的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能适应社会、?企业的需要,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门人才,而实训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积累技术经验的重要途径。近十年来,职业学校数控加工专业的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新型的加工技术冲击着传统的实习内容,这就促使我们对普通车床实训的教学进行改革,从传统的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逐步向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发展,让普通车床实训成为数控加工专业发展的“推进剂”。

如何保证职业学校学生的质量,满足企业的需求,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在数控加工专业的实训教学中利用普通机床进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在目前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把学习普通车床的操作技能比作学走路,把数控机床的学习比作学跑步,只有走好了才能跑的起来。事实也是这样,在我国目前飞速发展培养数控专业人才的形势下,职业学校应继续重视传统机械加工实习基地的建设,传统的金属加工理论、实践技能仍是学习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由此可见,传统的普车工艺可以为新型的数控工艺服务,它们是一种相关联的技术服务,是一种一体化的教学,以普车为基础的实训教学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真正让普车实训成为数控加工专业发展的“推进剂”呢?构建普车、数控车综合一体的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是基础;提高实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关键;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保障。

一、构建普车、数控车综合一体的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是基础

数控专业的学生安排普车实训的目的或者说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掌握一部分车工的中级技能,可实际情况是数控专业的学生普车实训阶段(实训时间并不短)的成效与上述目标相距较大,除少数优秀学生外,大部分学生没能建立起车削加工的完整概念与常识,个别学生甚至连车刀都不能独立完成正确安装,这就导致在数控实训教学阶段又要去教学生一些基本的车工操作技能,重复讲解一些在普车实训阶段应该掌握的概念与常识。因此,由于普车实训教学的实效性不足,对数控实训教学不仅起不到基础与辅助作用,还影响了数控实训教学的实效性。

1.普车、数控车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确定,是实训教学的核心内容

首先我们应重新确定普车实训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制定要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紧紧围绕为数车实训教学服务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总结自身教学经验,我们应从以下六方面确定普车实训教学内容:熟悉安全、文明生产规章制度;车床的使用与维护;工件定位与装夹;车刀基本角度的刃磨及其初步选择;掌握相关车削加工工艺知识,对于切削三要素有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与车削。以上六点是与开展数控编程与工艺、数控仿真、数控实操教学密不可分的。其次科学安排普车与数控车的实训时间。普车实训为第一阶段,按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以数控专业为例)要求,紧密围绕上述六点内容开展实习,可分为认识实习、技能提高、独立操作三个时期进行,实训课时比例应适当加大。数控车实习为第二阶段,同样分认识实习、数控仿真、数控实操三个时期进行。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实训工位的数量及质量应保证。初期入门,打下必备的基础知识;中期根据学生整体接受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后期以自练为主,教师进行检查、督促辅导。两个阶段的实训安排可以穿行,但必须保证普车实训在前。普车实训中“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与车削”的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是数控车实训教学的基础。因此,可采取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巡回指导),提问法及多媒体电化教学法,以加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能力。总之,普车技能的熟练操作是数控车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普车的实训教学环节很重要并不意味着只加强而不改进,应该切实改进数控专业在普车实训阶段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应与数控教学进行互动,使之更好的与数控实训教学相衔接。

2.要实现教材、教室一体化

随着普车、数控车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确定,教材、教室一体化也要随之建立。现在职业学校专业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理论老师只管按照教科书内容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而不考虑学校实训教学的现状;实习老师只管按照原有的技工学校的实习教学模式进行实训教学,而不去关心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不去了解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用工的新要求,十几年按部就班的重复着变化不大的实训教学内容。因此,学校应整合教学资源,把普车实训教学与数车实训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各自为政,应统筹安排,统一制定教学计划,编制相应的教学讲义,将课堂搬进实训室。以学生够用、适用、会用为原则,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车与数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3.对学生做好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正确处理好普车实习和数车实习的关系

现在有一种观念,认为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普通机械加工会逐渐淘汰,数控专业的学生只要把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学好就行了,不需要学习太多的普通机床操作技能。从机械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来讲普通机械加工是会逐渐被淘汰,或者说所占比例会逐渐减少。但是,从数控实训教学的角度而言,普通加工的学习很重要也很必要,没有普车的学习,学生就不能建立“加工”、“切削”的概念,到了数控车学习时,就不能很好的把数控程序与数控加工结合起来,不懂加工,所编制的程序就变成了纸上谈兵,就成了空中楼阁;缺少了普车的实训教学环节,就会增加数控实训教学的难度和时间。还有一种传统观念,认为学习普车是脏、累、差的工作,是没有发展的。以至于学生对实习不重视,敷衍了事,具体表现为课前不预习,示范动作不看,实习步骤不听,摸一摸,动一动,站一站,得过且过,学习主动性意识淡薄,不但给后续学习数车留下隐患,更加严重的是职业道德规范的丧失为今后就业埋下了“炸弹”。

二、提高实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关键

普车、数控车综合一体的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常我们所讲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而本文所讲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懂得普车的实训教学,又掌握数控车的一定操作技能,并达到一定技术等级的一种“双技师”型教师。我校数控加工专业的实训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严格、正轨的普车学习,在数车教学中难免出现诸如刀具刃磨、工艺安排等棘手的问题。因此,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有一支技高一等、艺高一筹的专业教师队伍,学校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专业实训教师培养。

参考文献

篇6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一体化教材开发研究

文/王芝玲

摘?要:本文介绍了笔者学院焊接加工专业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一体化教材开发的情况及具体做法与经验。学院教材改革课题组结合当前技工院校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要求,开展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深入研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课程体系、教学目标及框架结构,在焊接加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研究适应专业教学的专业基础课的一体化教材内容、编写体例,编写适用于焊接加工专业教学的一体化教材。

关键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焊接加工专业?教材开发?课程研究

教材是课堂教学知识载体,更是课堂组织教学、传播知识的工具。教材建设直接影响教育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好坏。但是目前焊接加工专业仍然使用的理论及实训教材课程分离的教材,一体化教材建设缺规划少论证,个别一体化教材编写仓促,没有经过试教使用。一体化教材的内容或过分注重实际应用、或过分重视理论分析,忽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引用的实例落后,与工厂中的实际情况脱节,在教学中问题明显,学生学习的知识在工作中用不上,企业反应强烈。2009年,随着《关于开展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文件的,我国技工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进入高速发展期。然而,高速发展的技工教育在专业基础一体化课程研究与教材建设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学院课题组于2012年开始,结合国家中等职业示范校建设,进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一体化教材的开发研究。

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材的设计框架结构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又是机械类专业学习相关后续课程的基础,更是学生将来在生产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备课程。笔者学院课题组依据教材及教学现状调查结果,以技工教研室编写的第四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为基础,结合一体化教材编写体例重新设计、组织教材的框架结构。新编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知识框架分为上下两篇,共十个模块。

1.上篇——金属学基础

模块一为金属的性能,主要介绍金属的物理、化学、力学和工艺性能。教材新增了课题金属键,通过金属键的学习,让学生理解金属材料的种类及特性,熟悉常见的金属、合金及金属特性,与初中化学知识构成衔接。附录中加入元素周期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查表习惯。

模块二为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本模块主要内容是金属的晶体结构、纯金属的结晶及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在课题一金属的晶体结构中,以金相学及其显微组织建立一体化编写体例,使学生了解金相组织的研究历史,更为教材后面研究大量的显微组织作充分的知识准备。

模块三是铁碳合金。这一模块的主要内容是合金的组织、铁碳合金基本组织和铁碳合金相图,均采用一体化教材编写模式。在调研中了解到二元合金相图绘制方法难度较大,对帮助学习铁碳合金相图作用并不明显,故在新编教材中删除了此部分内容;考虑到铁碳合金相图中的典型合金结晶过程仅讲授理论知识内容枯燥乏味,难教难学,本部分知识的编写是以典型的铁碳合金结晶的实际过程及金相试验为线索,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变得简单化。

模块四是钢的热处理知识。钢的实际加热的临界温度Ac1、Ac3、Accm若无试验过程支撑是非常抽象的。学生通过复习Fe—Fe3C相图进行实验环节的学习,加深了对钢的实际加热的临界温度Ac1、Ac3、Accm及实际冷却临界温度Ar1、Ar3和Arcm的学习,使枯燥的知识在试验中得到验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在重构金属学基础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知识对焊接加工及相关专业的实践意义重大,同时考虑到本知识较独立,所以把本知识作为模块五,重新以力学性能试验为线索进行一体化体例编写,使抽象的理论性直观化,降低了学生学习特别困难,为学习焊接加工专业的焊接应力与变形知识奠定基础。

2.下篇——常用的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

模块六为碳钢,主要内容为常用的碳钢——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铸造碳钢。鉴于生铁的炼铁及炼钢知识与碳钢紧密相连,所以新编教材对于炼钢与炼铁没有独立成章,而是把相关知识整合到模块六的碳钢中,编写为课题一钢铁类材料的生产过程。

钢铁的优良性能主要通过热处理升华,同时热处理知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新编教材还是将钢的热处理知识单独编写成模块六。本模块的重点知识是钢的退火、钢的正火、钢的淬火、钢的回火和表面热处理共五个课题。

模块七是合金钢,主要内容为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以往的教材本部分内容一般首先是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在新教材编写中,通过整合本知识改为课题一合金钢的优良性能,使新编教材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紧扣本模块的主旨,突出了合金钢的优势地位。

模块八为铸铁,主要内容是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及蠕墨铸铁。新教材除让学生从显微组织(即石墨的显微组织形态)区分各类铸铁外,更加注重在生产中如何认识、判别。

模块九为有色金属,主要内容涉及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钛及钛合金、轴承合金和硬质合金。编写时,均采用了国家最新的金属材料标准,注重各类金属在热加工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变化,为焊接加工专业课程中各类材料焊接性的学习埋下伏笔。

模块十是非金属材料,主要内容为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三个课题。教材编写时注重突出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三类非金属材料共有特性;二是结合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特点,力求举例的生活化,力求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感兴趣。

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新编教材的特色

学院教材改革课题组根据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及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深入探讨现用和以往教材的不足及成功点,发掘以往教材中积淀的优秀传统以及丰富的经验,重视教材内容与学生试验及实训相结合,关注学生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宽、浅、用、新、校企合作、一体化”为原则,用最新的课程标准以及金属材料标准,集全院课题组之力,编写出具有校企合作特色的一体化新教材。

1.采用一体化教材编写方法,丰富教材编写模式

新教材编写打破过去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材传统的理论及试验分离的编写模式,采用主干知识加“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拓展视野”“新闻链接”“材料史话”“你知道吗”“实践与探索”等多栏目的课程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让课堂教学“动”起来,让学生 “动”起来。改变过去由教师满堂讲、学生参与少、难互动的状况,启发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与试验中探究学习,改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加强学生对一体化教材的契合度,激发学习兴趣,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试验能力、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力求学会收集、处理和使用各类信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求实创新的科学意识。

2.校企合作编写,形象直观,案例精彩

结合技工院校学生年龄小,感性知识知积累少,理论基础薄弱,实际生产知识匮乏的特点,新教材结合材料学实用性强的特点,将金属材料材料的应用从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成直观的教学情景,同时配上大量的典型应用图片,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结合教材的主干知识,新编一体化教材编写中采用大量生动的史料及新闻和专业动态。材料史话例如司母戊大方鼎、透光青铜镜、中国发明的冶铁炼铜技术、我国古代的热处理技术等;新材料知识比如超导材料、记忆合金、超塑性材料、耐高温塑料、透明陶瓷、可弯曲玻璃、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热点新闻如国家航空母舰、瑞士军刀、大众汽车等。诸如此类的精彩史料和新闻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丰富学生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材料学科的过去、现状及未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

3.图表简介形象生动

一体化新教材改变了过去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材表格少、图例不生动的状况,新编教材图文并茂,使学生从有针对性的图案和简洁的图表中获得知识,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增加抽象理论的可读性,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快乐。

4.课后习题丰富多样

以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材习题多为单一的问答题,并且题量较少,不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的状况,我们采用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实践操作思考题等多种形式的课后作业,更加有利于检查和评价学习质量和水平。

5.从生产实践与生活中认识材料

新编一体化教材增加了生活、实训及生产相关内容,使教材内容更富有生活气、更为具体,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如从生活中用的“白铁皮”、学生用的钢制课桌椅、镀锌自来水管、生产中用的镀铜钢丝认识普通碳素结构钢,从铁锅、铁质排污管、台虎钳和机床床身知道铸铁,以食品、药品、烟草包装和炊具掌握铝及铝合金,观察铜及铜合金颜色判别纯铜、青铜和黄铜,从而培养学生从生产实践与生活中认识材料。

三、小结

教材的开发研究前提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及教材建设的不尽如人意,当前技工院校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编写一体化体例的校企合作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材应秉承理念先进,编写体例创新,编写质量过硬的主旨。我们的新编一体化教材虽然在编写体例、编写内容及使用的图表、案例及标准上有一定的创新,但仅靠一本一体化教材来解决目前焊接加工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的所有问题是有困难的,希望各位从事技工教育教学研究的同仁共同努力,编写出更多、更加实用、适用、可读的一体化好教材。

参考文献:

[1]陈志毅.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五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李献坤,兰青.金属材料与热处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3]崔忠圻.金属学及热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4]徐恒钧等.材料科学基础[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篇7

出口退税第三次上调

自12月1日起,我国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包括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及其他产品共3770项商品。其中箱包、鞋、帽、伞、家具、寝具、灯具、钟表等商品的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

这已是今年以来我国第三次调整产品出口税收政策。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对此表示,半年内三次调整出口退税率彰显政府挽救出口企业的决心,这表明中国政府希望在世界经济形势恶化的情况下,通过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对冲外需减弱的影响,扩大总需求,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

财政部科研所副研究员李全表示,这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是主动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宏观调控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企业树立信心、克服困难。

广州海关分析数据表明,由于此次提高出口退税涉及传统大宗产品较多,而对占广东出口比重较大的机电产品涉及较少,提高出口退税率对广东整体出口的刺激将主要体现在传统大宗商品方面。据广州海关统计,2008年前三季度,广东外贸出口301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5%,比去年同期增速大幅下降10.7个百分点。

从此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的三千多项商品看,前九月广东出口该类商品450多亿美元,出口额只占同期广东外贸出口值的15.2%,降幅达到8.8%。要想改变广东出口增速下滑的局面,除实施提高出口退税政策外,还需要其他相关的政策支持。

有专家指出,出口退税回调只属于权益之计。如果要解决此类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业结构提升问题,还是应从产业本身下功夫,淘汰落后产能,转变增长方式,最终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暂停加工贸易保证金“实转”

国务院总理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了国家将主要通过增加财政补贴、减轻税费负担、提高出口退税率、暂停加工贸易保证金“实转”政策、加大信贷支持、支持技术改造等措施,全面减轻轻纺工业的资金压力。

业界期待已久的加工贸易保证金“空转”终于出台。从今年12月1日起,暂停《商务部、海关总署2007年第44号公告》限制出口类目录1853个海关编码商品以及限制进口类目录轻纺类272个海关编码商品保证金台账“实转”政策。A类和B类企业暂停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实行“空转”管理;C类企业仍实行100%“实转”管理。

去年,国家为了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而出台了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实转”政策,这意味着加工贸易企业进口限制类料件时,海关按应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税款等值收取保证金,企业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加工出口并办理核销后再将保证金及利息予以退还。这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令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更加“捉襟见肘”。

篇8

科教兴国战略已实施了20多年,人们对科学和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对技术技能的作用却忽视严重,重学轻术、重轻技术开发一直为学界诟病,把学习单纯地理解为读书而忽视实践成长方式更是普遍存在,结果使得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倾向很难得到纠正、职业技术教育长期只是家长们的备选、工程教育理科化倾向严重。

其实,当今是一个技术技能立国取胜和回归的时代。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科学,因为它要保持领头地位;后发国家,更加重视技术,因为它要先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而所有的国家,都重视技术技能,因为它们是现实的生产力。日本在“二战”后就是先经由技术立国战略,走向复兴,而后才开始实施科学技术立国战略的;美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开始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提出要重返制造业巅峰和打造世界一流的劳动力;德国因为其强大的实体工业支撑和严谨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得以成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这些,都是对技术技能重视及其成效的例证。

科学是找出自然界的固有规律,用数学或其它方式总结出的原理、定律、公式,是发现;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是人们用已知的原理创造出新的物件来为人服务,是创新;而技能是作为个体的人,完成某项任务的操作或心智活动方式,是直观反应,是能力表现的手段。因此科学是精练的,是少的,有唯一性;技术是广泛的,是多的,有多样性;技能更是普遍存在的,是每个人工作和生存的必须,当然每个人拥有的工作技能可以完全不同。

很多时候技术的重要性高于科学,因为科学原理是公开的而技术手段的保密的,即所谓科学无国界、技术有壁垒。技术技能是生产力的实现方式,技术技能强才能产品好、才能国家强。当然,科学的作用是基础性的,科学是技术的支撑,技术技能反过来又能促进科学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已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其中制造业是重要的基础,因此需要重视技术技能积累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技术技能的创新主要来自企业,而其积累则需要学校的参与,大规模、高品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通过校企的协同,产教融合是根本出路。

总理强调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至关重要,《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提出支持基础制造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而这需要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来完成。我们需要向各界呼吁:学习,绝不仅止于读书,还须面向实践。面向中国先进制造业未来,我们必须建立和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的制度和机制。

首先,我们需要积极推动产业界⒂胙校人才培养,相关院校更是要主动开展与企业的协同育人工作。为此,需要打破将协同育人简单等同于“协同创新”、实施“联合培养”项目等思维局限,着力构建以新型制造业发展为导向的协同育人模式。把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纳入制造业从研发到生产、从销售到服务的全过程,以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统领协同育人工作;制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权利、义务;应用型院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制订必须征求相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回归工程类院校“工程师摇篮”的办学使命;围绕产业链调整专业设置,对接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校企深度合作的专业集群,强化行业特色学科建设;注重从企业吸纳有经验的优秀专业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或兼任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专业教学标准有效对接职业标准。

其次,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重点瞄向增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高技能人才是现代制造业的中坚,在生产制造流程中起到技术实现和再造的作用,而企业的实践性优势和院校的理论性优势使得它们共同成为职业教育的双主体。今后,制度性地推动企业发挥作用是工作的重点,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加强现代学徒制建设,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工作,制定措施鼓励联合建立学生实训基地和员工培训基地;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鼓励制造业相关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和职业学校通过整合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建设一批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篇9

关键词:环境友好剂;抗磨减摩性;生物降解性;生态毒性

中图分类号:TE626.39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制造设备的进步,加工工艺和材料材质的改进以及工厂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与金属加工技术配套的金属加工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随着人类环保意识和环保立法的不断加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金属加工剂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传统矿物油基剂生物降解性能差、生态毒性高,加之石油资源不断减少,相对来说比较环保的全合成、半合成金属加工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大多数水及金属剂仍然采用亚硝酸盐、磷酸盐和有机酚等为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具有一定的致癌性能,不但使用过程中会危害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而且排放后污染水体,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环境友好金属加工材料是一类对人体和环境友好的金属加工配套材料。绿色金属加工是绿色机械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属加工的根本目标,是在完成机械零部件加工制造的同时,实现加工过程绿色化,即加工过程对人体无危害,对环境无污染。环境友好剂由于采用了绿色基础液和绿色添加剂,因此在金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小,加工车间油雾浓度低,对人体无危害,对环境无污染或低污染,其废液经处理后可再生利用或安全排放,残留物质对人体和自然界无危害或在自然界可完全降解。因此,它是绿色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结合现代切削技术的发展现状,采用无毒或低毒添加剂,研制了一种新型环境友好化学半合成型切削液,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

1 半合成切削液的制备

半合成切削液中包括了油、水、表面活性剂、防锈缓蚀剂、油性剂、极压剂、防霉杀菌剂等成分,制备方法为两相混合法。将水溶性表面活性剂、防锈剂、助表面活性剂等溶于水相,油性剂、减摩剂等溶于油相。然后边搅拌边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搅拌至透明后,加入消泡剂充分搅拌,即得到半合成切削液切削液浓缩液。

1.1油相和水相

半合成切削液中基础油含量较低,切削液中加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防锈剂、油性剂等,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产品的黏度,尤其是HLB值较大的乳化剂对矿物油有明显的稠化作用,甚至呈膏状。因此,微乳化液应选用黏度较低的油基础油。同时为了保证运输、储存的安全,半合成切削液的闪点不宜太低。

1.2乳化剂的选择

影响乳化剂的因素有很多,乳化剂的结梅和种类的影响最大。选择适宜的乳化剂,不仅可以促进乳化液的形成,有利于形成细小的颗粒,提高乳化体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控制乳化体的类型(即O/W或W/O型)。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是制取乳化体的重要因素,乳化剂的HLB值表示其同时对水与油的相对吸引作用。HLB值小表示亲油性强,反之,则表示亲水性强,HLB值在3~6的物质适宜于作W/0型乳化剂;HLB在8~18的物质适宜于作O/W型乳化剂。选择乳化剂时,通常可先计算油相所需要的HLB值,然后用一系列有相应HLB值与化学类型的乳化剂来试验。当油相为一混合物时,所需HLB值也像乳化剂HLB值一样,具有加和性,只有使乳化剂所能提供的HLB值与油相所需要的HLB值吻合,才能得到性能良好的稳定的乳化体。

1.3防锈缓蚀剂的选择

为了保护机床、刀具及工件不受乳液的侵蚀,要在切削液中加入防锈缓蚀剂,以期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或者形成钝化膜。

防锈添加剂主要有水溶性防锈剂和油溶性防锈剂两大类。水溶性添加剂有亚硝酸钠、苯并三氮唑、硼酸、三乙醇胺、磷酸盐、铬酸盐、植酸、苯甲酸钠、钼酸钠和无水碳酸钠等。它们与金属发生作用,并在金属表面生成不溶性的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这类防锈剂多是电解质,用于乳液时,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生电解现象而破坏乳液。油溶性防锈剂主要有磺酸盐、高分子羧酸及其金属皂盐类、酯醇类、胺类、磷酸酯等。它们是极性很强的化合物,能优先吸附在金属表面或与表面化学反应生成保护膜,抑制氧及水对金属的接触,因此,它会―与极压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发生竞争,使乳液的极压性下降。

亚硝酸钠有致癌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为禁用产品。二乙醇胺的含量也不应超过1%,因其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成致癌物质。常用的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如脂肪酸衍生物、胺类、咪唑啉类及三唑类。

1.4油性剂和极压剂的选择

为了保护刀具,提高加工质量,此类添加剂是半合成切削液中不可缺少的组分。这类添加剂主要有动植物油脂,聚合脂肪酸及其皂,脂肪醇及多元醇,硫化油脂,酮类,胺类等有机物。它们是具有极性基的分子,能在金属表面形成定向吸附膜,在金属加工中,此膜能减少工件、切削、刀具之间金属的直接摩擦,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提高工件精度并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极压剂是含硫、磷、氯等元素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高温下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剪切强度低的金属固体保护膜,防止金属的磨损和烧结,故可用于极压摩擦状态。

国内广泛使用氯化石蜡、硫化脂肪油、硫化棉子油、亚磷酸二丁酯、磷酸三乙酯,ZDDP等作为极压剂。常常是两种以上的添加剂复合使用比单独使用会得到良好的效果,这样可使油品的性能更加全面。因为不同类型的极压抗磨剂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可互补不足。

1.5防霉杀菌剂的选择

微乳化液容易滋长微生物,使加工液变质,使用寿命变短。常用的杀菌剂有甲醛释放剂、酚类化合物、水杨酸类、杂环化合物等。

1.6其他

半合成切削液中使用的辅助添加剂还有消泡剂、偶合剂、pH值调节剂、金属离子掩蔽剂等。消泡剂常用的为硅油类,其不溶于水,分散于水中,不能加多,否则体系易浑浊。偶合剂用来增加体系的稳定性,其性能取决于自身的亲水-亲油之间的平衡。体系pH值应保持在18~10之间,pH过低易滋生细菌霉变;pH过高,铝腐蚀严重。金属离子掩蔽剂能络合水中的钙镁离子。这些添加剂如何使用,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 半合成切削液配方筛选

首先设计了一个探索性配方,各组分的比例完全是根据资料选择的,目的是试图得到一个微乳体系,结果见表1。

按表1的组分比例试配:未能成功,主要原因是乳化剂用量过多、体系分层、不稳定。

在表1的基础上降低乳化剂用量,感受到微乳化的相变过程,见表2。

试样放置几天后,溶液变稠,稀释液不是很稳定。可能是油的量过多。

要得到稳定透明澄清的微乳液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水-油-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的胶团间的平衡和缔合相变化是相当复杂的,通过不断尝试调整配方各组分比例,以期找到那个使体系稳定透明的“点”。同时,为了满足铝合金切削的各项性能要求,尝试着向体系中添加各种添加剂。

在配方2的基础上降低油的含量,经过多次试验得到一个稳定时间长、性能较好的配方,如表3所示。

3 性能考察(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研制的半合成切削液具有优异的性能。将该配方调制的切削液稀释成5%的工作液,用四球摩擦试验机,参照GB 3142-90方法,试验条件为转速1500 r/min,室温,时间10s,通过计算机输出的切削液摩擦力矩-时间-摩擦系数曲线取平均值方式测定液的摩擦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半合成切削液的工作液最大无咔咬负荷(PB值)为750N,烧结负荷(PD值)为2500N。试验后,摩擦系数曲线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研制的切削液工作液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1023,表明该切削液具有较好的性能。

为了更好地检验所研制的切削液的使用性能,将切削液配制成5%的工作液,在M7675A/B高速双端面磨床上进行现场实验,加工工件为20CrMnTi材质、直径为150mm汽车变速箱齿轮,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切削液具有优良的、清洗和防锈性能,加工精度达到5级。

4 生物降解和生态毒性试验

生物降解性能按CEC L-33-A-93法进行,结果表明切削液的生物降解率为96.3%,表明所研制的半合成切削液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根据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检测,研制的半合成磨削液的BOD(生化耗氧量)为1.06g/L,COD(化学耗氧量)为0.902g/L,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根据浙江大学生物学院用研制的半合成切削液对动物所做的病理诊断,经统计处理表明,工作液涂抹动物皮肤后,动物表现正常,体重无变化,局部皮肤无红肿、溃疡、渗出等现象;经光镜和显微照片观察,实验动物的皮肤、肝脏和肾、心、脑、肺细胞均无异常,由此可知,研制的切削液对人体无毒性。

以德国的Wassergefahrdungklasse(WGK)为基础进行检测,表明研制的半合成切削液的急性水毒性极限(EL50)或(LL50)均不小于119μg/g,属于无毒性切削液。

由于研制的半合成切削液的水污染指数值(WEN)为0.58,属于无污染剂,使用后可直接排放,对环境和人体无危害。

5 结论

研制的半合成型切削液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而且无毒,可生物降解,是性能优异的环境友好金属加工剂。

由于切削液的性能考察目前没有专用方法,实验室模拟台架试验只能作参考,所以这里只以四球机为评价手段进行简单试验,产品主要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现场使用表明,该切削液使用性能优越。另外,在生理生态毒性试验中,所有指标的评价尚不具备条件,只对皮肤刺激性进行了考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5282),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CSTC,2011AC6041)。

参考文献:

[1]陈波水,方建华,李芬芳.环境友好剂[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

[2]罗新民.金属加工用油产品与应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

[3]周耀华,张广林.金属加工剂[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

[4]方建华.环境友好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合成材料,2005(2):21-23.

[5]方建华,陈波水.环境友好磨削液的研制[J].油,2008,23(1):25-27.

篇10

关键词:切削加工;齿轮与齿轮加工方法;特种加工

1 切削加工

切削加工,简单来说就是对金属工件去量的加工,这种加工方法的设备有很多,例如车床、铣床、刨床等,这些对金属加工都叫切削加工。

车削加工,就是零件与主轴作旋转运动,刀具做进给运动,这种加工方法对零件的精度能保证,同时切削过程平稳,因为车床的切削用量能得到保证,车床的加工范围也是很广的,可以对外圆、内圆加工、圆锥面加工、还可以进行钻孔加工,将钻头安装在车床尾架上,利用60°、55°刀具可以加工螺纹,车床的加工范围见图1。

铣削加工,铣床加工与车床加工不同,是反过来的,工件作进给运动,刀具与主轴作旋转运动,这种加工方法生产效率高,加工范围广,可以包含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可以分为端铣和周铣,端铣主要是对平面的加工,周铣是加工小平面、沟槽等。

铣削加工有顺铣和逆铣之分如图2,顺铣是铣刀与工件接触部分的旋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反之是逆铣。顺铣和逆铣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机台的状态及加工的零件特点合理选用。

在铣床的家族中有立式铣床、卧式铣床、龙门铣床。

刨削加工,刨削是有机械设计中利用连杆机构衍生出来的设备,这种加工方法是刀具做直线往返运动,通过刀具的直线运动切削出平面,它生产效率低,但加工成本低。

2 齿轮与齿轮加工方法

齿轮机构是机械设备中最常见的传动机构,它的优点就是可替换,互换性高、齿轮是标准件,它的市场价格低廉,同时它的传动比好,不会出现丢转现象,齿轮的计算公式如下:

齿轮的加工方法可以通过铣床加工,铣床加工齿轮是成型法,铣床的铣刀是与齿轮配合的形状,然后通过铣刀进行铣削加工,加工出齿轮的形状。

通过滚齿的加工方法进行加工齿轮,它的加工方法是展成法,是刀具做旋转运动并且上下直线运动,工件作回转运动,通过它们之间的运动,将齿轮加工出来。在展成法加工齿轮中,利用插刀进行齿轮加工也是展成法,它的运动方法和滚齿一样,只是刀具的形状不同如图3。

图3 滚齿和插齿的对比

3 特种加工

特种加工方法是利用化学、电化学对金属加工,现在的特种加工方法有很多种,但是相对于普通加工方法的成本高一些,例如电解加工、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等。

电解加工方法是通过电解金属来加工,这种加工的电压非常小,但电流大,金属加工的精度不能得到保证,同时产生的电解液属于污染物,对环境影响很大,里边的重金属含量较大。

激光加工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设备产生激光束,对金属进行切削,这种加工方法效率非常高,切割的质量较好,不会产生大量的热,也可以加工非金属材料。

超声波加工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可以加工不导电材料,不像电解加工方法和电火花加工方法,它们只能加工金属导电材料,超声波加工可以加工各种型孔、型腔,加工后不会产生残余应力,同时加工质量较好,对复杂零件加工方便。

线切割加工方法,这种方法与以上特种加工方法不同,上述是利用一些化学方法,而线切割加工方法是利用金属丝切割金属或者其他材料,它的加工范围比较简单,不能加工异形零件。

4 结束语

在机械加工中还有许多加工方法,它们的出现都是设计者通过不断的努力和不断的更新而来的,而在机械加工上还是有些不足之处,对于一些老的加工方法更新速度不是很快,对于那些特种加工方法的应用还是很少,虽然这些设备的成本较高,但是对于机械加工的效率提升非常高,可以节约人的成本,对于这些问题还需要现代技术人员不断的去努力提高,为国内制造业发展做出特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龙根.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M].北京:C械工业出版社,1997.

[2]李天无.简明机械工程师手册[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