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范文

时间:2023-04-11 23:2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产成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产成本

篇1

1、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2、为了核算生产成本,可设置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并可以分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在未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之前,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之中。

3、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减去期末在产品成本,便能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4、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成本;成本习性;本量利分析

一、企业生产成本的概述

(一)企业生产成本的概述

1.生产成本的含义

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2.生产成本的构成

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

(二)生产成本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成本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产成本是反映和监督劳动消耗的工具;第二,生产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第三,生产成本可以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第四,生产成本是制订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依据。

二、目前企业生产成本的现状

1.信息的相关性较差,不利于科学决策

由于传统本量利分析以贡献毛益作为经营决策指标时没有考虑相关成本,加之传统成本计算提供的成本信息相关性较差,使得传统本量利模型中的税前利润出现失真,这就必然导致向企业提供错误的产品保本产销点、安全边际率等信息,可能会导致企业决策失误。

2.本量利分析对成本的定义同现行财务制度的规定口径不一致

现行制度所指的成本是制造成本,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项; 而本量利分析时所指成本既有制造成本又有期间费用, 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如果借助财务会计资料进行本量利分析, 应注意这种区别。而且它不符合传统成本的概念,不利于企业编制对外报表。

3.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不易区分

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非常熟练地将成本区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但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却有些难度。按照传统成本习性理论, 固定成本是不变的。实际上, 固定成本的发生也受相应的成本动因影响, 如果相应的成本动因量发生了变动, 即使产销数量不变, 固定成本也要发生变动。

4.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中不科学的应用

由于是以量的变动来分析对利润的影响,多生产―产品少生产―产品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活动对产品的贡献则难以体现。本量利分析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企业的预测和决策提供信息的管理方法,它适应企业短期的经营管理,不适应企业长期的战略决策。

本量利分析法是基于成本习性分析的一种管理企业成本的方法,以下我们从成本习性分析的作用和方法入手具体了解它的内涵。

三、企业中运用成本习性的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素质的提升,只有进一步改进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实行战略成本管理,才能使成本会计方法更好地适应经济形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1. 吸收西方的一些成本管理方法,尝试多种成本动因下的本分析

成本是多重成本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一种成本动因会成为企业成本地位的唯一决定因素。尽管可能某一个成本动因对一类价值活动的成本产生最大影响,但若干个成本动因常常相互作用以决定该项成本。由于各种战略成本动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因此,企业应在发展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各战略成本动因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相互间的抵触,充分利用成本动因间相互加强的效果,找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战略成本动因,进而对现实系统行为状态进行评价和改进,引导企业战略成本的态势下移,使企业的成本在既定战略下持续降低,获得持久竞争优势。

2.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与企业的战略环境相结合

战略成本管理要求从企业长期、整体的内外环境出发进行成本管理。为此,首先要对战略环境做出分析,找出引起成本发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各成本动因进行

选择和分析,以做出战略规划。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应切入到成本形成的内因、结构性选择与执行性技术运用中,其实质在于战略环境分析和战略定位下的战略成本管理功能的具体展开与效用强化。

3.结合政治因素的分析应用量本利方法确定企业成本量化指标

对企业的战略环境进行了解,也就是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竞争环境等做出分析,充分认识企业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的优势和劣势,可通过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对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具体来说,首先确定环境因素中对企业战略成本影响较大的因素,其中重要的因素包括政策动因、竞争对手的优势成本动因、自身及对手价值链中的动因;然后,对战略成本有利的因素和不利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最后,与企业事先要求的环境条件相比较,分析的环境条件优于或等同于预期,则接受此环境。在以后的生产经营中,就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有利的战略成本动因,控制或降低不利的战略成本动因的影响。

4. 提高成本会计水平,加快网络建设

在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快企业的网络化建设。必须将企业的各个子系统融入企业整体管理信息系统中,形成企业内部局域网。通过信息共享掌握生产运行状况,实现成本实时跟踪和控制,及时发现成本管理问题并予以解决。推动会计电算化发展,推行计算机实时监控系统,从而为成本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5.注重生产环节实行全面质量成本控制

现在许多企业把大量的成本投资于销售环节而忽视了生产环节的重要性,殊不知生产是一个企业的根基,如果打不实,犹如沙地建高楼,它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竞争能力。所以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在重视销售的同时也重视生产环节。传统的美国商业界就强调运用一种统计的质量控制方法,规定可以接受的缺陷项目数量上限。而日本企业和西欧的德国、瑞士等国家的制造商采用的是全面质量控制理念,即唯一可以接受的质量水平是零缺陷。尽管零缺陷的目标并不可能真正实现,但这一目标使公司永远不满足于现有的质量控制程序,为了保证缺陷项目数量持续下降,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

四、结论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经济,现代企业管理的目标已不再是短期内利润最大化,而是如何取得长期竞争优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尽管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战略来开发其竞争优势,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离不开成本管理,生产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目标的一个必要途径。从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出发, 笔者认为, 运用本量利分析法不一定要局限在形式上,其管理是基于成本计算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思想, 只要我们多加以改进,它可被运用于产品设计、定价、顾客获利能力分析、质量管理等诸多方面。

参考文献

【1】赵晖.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其创新发展[J].会计之友.2006(5)

【2】郑石桥,李宇立.关于管理会计研究的若干思考[J].财会月刊.2006(5)

篇3

关键词:生产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有一句名言:“企业家只要做两件事,第一增加收入,第二控制成本”。如何减少耗费,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效益,是企业经营者绞尽脑汁研究的重要课题。降低成本就要进行成本控制,要了解成本控制的关键,掌握成本控制的方法,正确地执行成本控制管理,才能更有效地创造利润。而在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在于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本文中所要解决的是产品生产成本控制的问题。

一、产品成本控制策略优化分析

1.产品生产成本控制问题

产品生产成本控制管理中的问题及分析:

(1)材料成本控制缺陷

随着现在的物价上涨,原材料成本也比以前高出很多,而且我们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没有原材料上涨的幅度大,这就导致我们的利润一直在缩水,然后管理人员就考虑用有点瑕疵的材料代替之前的优质材料。这样就欺骗了客户,对企业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对于小企业,仓库的管理人员只有一个,而且材料品种又多,登记的也就不是很清晰。我们是每个月进行一次盘点,但是账实并不相符,不是盘盈就是盘亏,这样让我的感觉是每个月的盘点都变得毫无意思。在领料用料环节上,生产人员不需要经过审批,可以直接去向仓管人员拿,只要在仓管人员那登记就好了,这样导致我们的材料浪费非常严重。

(2)人工成本控制缺陷

车间生产人员在生产产品时也没有很明确的分工,例如中威公司是按订单来生产产品的,这样交货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批订单下来,车间投入生产,没有明确谁负责哪个环节,基本上谁有空就去生产,这样对于学习的人来说是利大于弊,可是这样分工不明确导致每个人都没有长处,都是这个会一点,那个会一点,并没有专攻于什么,这样培养不出专业人员,也会影响产品的完工程度,人工成本也会提高。

会计在核算工资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每天的考勤表,我们并看不到工人请假的具体情况,公司里工人工资,很多都是按月计算工资(按月计算工资就是每个月的工资是固定的),包括车间的管理人员,这样对我们会计来说在计算工资时很简单,但是理论上来讲这并不合理,每天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工人就很容易浑水摸鱼。工作态度懒散,不能及时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务。这样导致工人领的工资和生产完成率并不能成正比。

(3)直接、间接费用的控制

对于加工制造企业来说,机器的加工操作发生的成本是很大的,包括一些电费跟一些磨损产生的间接费用。通过观察:发现由于某些员工工作的失误,经常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忘记把一些小型工具以及一些小型设备的电源关掉,久而久之,也造成了车间每月电费的成本增加。

车间的机器都是24小时永无休止的运作着的,本来机器的

损耗就很大,但是工人在平时操作时并不保养维护他,机器设备有了故障也不分析主观的原因,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坏了有零件就换上去,没有就等师傅来修,这样势必造成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

2.产品生产成本控制策略优化

(1)材料成本控制优化

规范行为,加强材料领用管理,做好材料领用的事中控制,对材料领取、使用加强管理,要采取查看领料单及现场查看相结合的办法,重点从材料是否超范围、材料收发存记录是否规范、对公私两用物品的领用管理是否严格、各部门领用的材料是否及时使用、是否存在小库存等方面进行管理。加强材料使用管理工作考核。主要从管理创新、节能降耗、定额消耗执行是否到位、查出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等方面进行考核,目的是减少材料的损失和浪费,发挥修旧利废作用,仓管人员应该对每样材料产品登记清楚。因此,我建议先把各种产品按不同种类分类,然后再在同一个品种的产品中按不同型号放置,这样就方便盘点工作。然后在工人要领用材料时一定要经过管理人员的签字,方可领用,这样也可以避免材料浪费。

(2)人工成本控制优化

车间生产人员虽然并不是很多,但是对每个工人进行分工,这个是必要的,也是必须要执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一道工序,这样生产起来也会有条不紊,但是毕竟也是个小公司,有时哪个工序需要人的话也可以去别的工序帮下忙,要定时地对公司生产工人进行培训、考核以确保工人的技术成熟,这样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也可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而且必要时也可以让个别员工去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

(3)直接、间接费用控制优化

针对于电费的浪费和机器的损耗归根结底还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因为人的因素对生产率有十分深刻的影响,生产过程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各生产要素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人起作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要求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和技能。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归根结底决定于企业员工基本素质的提高。因此,公司要不断地创造机会给员工定期地进行岗位培训。通过各方面的培训,增加员工的节约意识观念。

二、设计总结评价

本优化方案将产品生成本控制优化设计

通过新方案进行了说明,在原有存在的问题上更加详细地要求了各个部门及员工应该明确的方向。其优点体现在:首先,使控制成本的方法更加的细化了,对各部门工作任务有了明确的方向。对存在的问题采用好的解决办法。加强了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其次,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异议时,能够分清责任,有利于产成品生产成本的正确核算。

但本优化方案也存在不足之处,那就是,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大了各个部门的工作量,手续变得繁琐了,加大了管理的幅度。

然而从总体上来说,这个设计在整个生产成本控制中,加大了监督的力度,完善了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方法,在总体上降低了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利大于弊的,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孙琦红.浅谈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J].时代经贸,2008(118).

[2]王妍,张涛,徐若鸿.控制成本的100种方法.中国经济出

版社,2009(7):1.

[3]祖林.全面生产成本削减实战.1版.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09.

篇4

一、种植面积增加,单产下降

国家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及对种粮实行直补和给予良种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许多农户挖掘潜力,提高复种指数,尽力扩大种植面积。全省粮食种播面积5250.3万亩,较上年5124.3万亩增长2.46%;总产量1854万吨,较上年1803.4万吨增长2.81%。但晚稻在生长晚期因持续高温少雨,为病虫害特别是稻飞虱的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全省尤其是中北部地区普遍受灾,致使单产下降,调查户亩均产量为382.30公斤,较上年的416.6公斤减产34.30公斤,减幅8.23%。

二、生产费用增加,生产成本上升

全省每亩平均总生产成本*年为429.17元,比上年的418.70元增加10.47元,上升2.50%;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226.87元,较上年204.44元增加22.43元,增长10.97%。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化肥、农药、种子价格均比上年有所上涨;二是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使机械作业费和燃料动力费有所增加;三是我省施行全面免缴农业税,减少了成本支出;四是农业生产有机构成逐步提高,劳动强度减弱,用工数量继续下降,但劳动日工价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1、每亩化肥费用82.19元,比上年的70.96元增长15.83%。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及运输费用的增加,化肥价格一路飚升。春播期间由于宏观调控的作用,各级物价部门加强了对市场农资价格的监管,价格总体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到下半年,化肥价格在生产、运输成本提高的推动下再度上涨,晚籼稻在化肥用量减少的情况下,费用却反而增加。据调查资料显示化肥综合平均价格较上年上涨21.17%。化肥价格攀升还有另一重要因素是质量监督部门加强了对农资市场的质量监管力度,对不按规定含量生产复合(混)肥的企业的从严处罚,使生产企业不得不下足原料,按规定配方生产,增加了生产成本,其价格也水涨船高。由于化肥价格不断上涨,粮农减少了化肥的投入,今年每亩化肥用量19.08公斤(纯量),较上年19.96公斤减少投入4.41%。其中,化肥价格上涨使粮农增加支出15.02元,化肥用量减少降低支出3.79元。

2、农药用量的增加和价格的上涨,促使农药费用增加较多,达

到42.81元/亩,较上年的24.92元增长71.79%。晚稻生产中期2次遭受台风袭击,后期持续高温少雨,为稻飞虱等虫害的繁殖和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全省大部分地区均不同程度遭受其侵害,特别是中北部地区,遭受了较大的损失,有的稻田颗粒未收。为对抗虫害,农民增加了施药频率,致使农药用量、农药费用、用工量增加;由于病虫害发生突然,范围又广,造成部分农药紧缺,价格飞涨。如新建县的叶蝉散价格,由9月上旬的2.75元/kg上涨到9月下旬的7.50—11.25元/kg,涨幅达173%以上,受灾较轻的石城县,叶蝉散价格也上涨20%以上,且货源紧缺,供不应求。

3、种子价格的上涨,亦是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的原因之一。目前市场上稻谷种子繁多,价格不一,也有部分农户自留普通品种,价格相差较大,但价格比上年普遍上涨,*年亩种子用量为1.53公斤,今年降为1.49公斤,而种子费用却由13.02元增至16.35元,价格涨幅28.95%。从亩种子用量减少的趋势可看出,种植优质品种的农户越来越多。

4、机械作业费及燃料动力费的增加,表明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亩机械作业费用由上年的20.30元增至今年的33.25元,而畜力费用由上年的18.39元降为17.03元,同时,用工天数也由上年的12.0个工日(含雇工)降至今年的10.83个工日,这说明农业机械化的程度提高了,不少调查户从整地到收获均使用机械作业,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另一方面,由于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燃料动力费用增加,也促使机械作业费用的增加。

5、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生产成本降

低。*年,我省提前全面取消农业税,亩成本减少17.87元。

6、工价提价,用工量减少,人工成本降低。由于机械作业化程度的提高,劳动力得到一定的解放,用工量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减幅近10%,但工价随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而有所提高,统一工价由上年的13.50元增至15.40元,提高14.07%。两者相互作用,人工成本由上年的166.88元增加为169.05元,增长1.30%。

7、土地成本的增加,反映出农民种粮积极性地高涨。由于全面取消农业税及对种粮农户实行现金补贴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田的积极性,不少外出务工户纷纷回乡种田,流转地租金普遍看涨,平均租金提高。如石城县的租谷由上年的100—150公斤/亩提高到200—250公斤/亩,翻了一番。由于平均流转地租金的提高,使得自营地折租相应提高,由*年的每亩44.32元提高到47.55元,流转地租金由3.06元提高到7.32元。

三、产量、收购价格下降幅度大,种粮收益减少

*年我省遭遇较大自然灾害,晚稻亩产由上年的416.60公斤减少为382.30公斤,减产8.23%。

*年是一粮食丰收年,价格坚挺,农民售粮多,大部分地方仓容吃紧,而今年粮食购销不活跃,价格又较低,农户售粮积极性不高。全省晚稻平均收购价为每50公斤72.56元左右,较上年77.25元下跌4.69元,而其中优质稻下降幅度更大,达15—20元。由于产量减少使粮农减少收益49.78元,由于价格降低使粮农减少收益39.08元。

从调查户所反映的销量和价格分析,实际出售粮食亩平171.10公斤,商品已售率为44.76%,目前全省粮食收购市场不活跃,农民手中还有部分余粮未售,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国有粮库仓容已满。从全省价格监测点反映的情况看,全省大部分国有粮库均已装满,基本上不再向农民收粮。农民只能将粮卖给个体粮贩或加工企业,价格一般在66—70元之间,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

2、收购单位对粮价的前景渺茫,在价格下跌趋势下,不敢贸然收购。另一方面,粮食外销困难,也是影响收购的一重大原因。往年,我省的粮食主销广东、福建、浙江等地,而今年我省的收购价格均高于或等同于周边省,广东还有不少低价粮反而流向我省赣州一些粮食加工企业。

3、部分收购企业不分稻谷品质,优质稻亦按普通稻收购,价格一律为72元/50公斤;另一方面,由于今年晚稻普遍受病虫影响,农药施用较多使米质下降,新晚米口感下降,不大受消费者欢迎,优质稻也同样,所以收购部门后期还下调了收购价格,如泰和县、樟树市等县(市)将“马坝油粘”的价格由原来的93—95元/kg,下调为88—90元,923优质稻的价格由88元下调为80元,不仅销售量减少,还大大损伤了农民种优质稻的积极性。

4、新晚谷出米率低,是造成收购量减少的又一重要因素。据新建县某大米加工厂反映,由于受稻飞虱等虫害的严重影响,今年的晚谷质量差,出米率比往年低10个百分点左右,加工企业基本无利可图,造成收购量减少。

5、农户惜售,等待价格上涨的心理普遍存在。在上两年粮价行情特好的促使下,许多不急于用钱的农户还在等待好价钱,待价而沽。由于今年受虫害影响,晚稻产量下降,且目前市场价格已趋于稳定,市场价格不会有较大的波动,特别是随着春节的临近,需求量增大,相信价格应该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四、现金成本略有上升,现金收益减幅大

*年,农户每种一亩晚稻,现金成本为238.38元,比上年的217.78元,增20.60元;每50公斤主产品现金成本29.79元,较上年24.85元增加4.94元,增长19.88%;每50公斤主产品现金收益42.77元,较上年52.40元降低9.63元,降幅18.38%。

五、对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服务和指导,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

1、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应加强对病虫害的预警、预测,大力普及农业科技特别是病虫害防治知识,同时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切实减轻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失。如袁州区调查户易仕永在农技部门的指导下,采用分行杀虫、灌水养田的方法,有效地抑制了稻飞虱虫害的蔓延,确保了晚稻增产增收。

篇5

【关键词】适时制;传统生产方式;缺货成本

引言

对于企业而言,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唯有两条途径可选:一是增收,二是减支。增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等客观因素,颇为困难。而减支,也就是降低成本,却相对容易。在众多降成本的方法中,生产方式的选择首当其冲,决定了成本的高低。因此,对不同生产方式下成本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产方式有多种,但归纳起来,可总的划分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适时制生产方式。以下分别就传统生产方式和适时制生产方式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传统生产方式与适时制生产方式的特点

传统生产方式的特点: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先采购原材料,储备原材料,然后组织产品生产。待产品完工入库,再寻找客户,将其销售出去,转换成现金,完成一次生产销售循环。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有两个特点:首先,存在过量生产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其次,在这个过程中,库存的原材料、商品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这种资金的占用不会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更重要的是,企业无论是使用投资者的投入资金,还是使用债权人贷出的资金,都是要支付资金的使用成本的。因此,原材料、商品存放的时间越长,就会更大程度地减少企业的价值。要想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需要将这些不会使企业价值增值的成本达到最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对其至关重要的两个市场(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上保持自己的竞争力,从而为股东和债权人创造最丰厚的回报,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

图1 传统生产方式下的生产流程图

为了克服传统生产方式的上述缺点,产生出了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适时制生产方式。其英文为“Just In Time”,直译为准时到货,也就是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按需要生产出恰当数量与质量的产品。适时制生产方式的目标是库存为零、浪费为零、不良品为零,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适时制生产方式需要适时适量生产、弹性配置作业人数、质量保证来实现。

适时制生产方式的特点:适时制生产方式是在以销定产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更科学的改进。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先接受客户的订单,在订单规定的交货期内组织生产,按照订单上所要求的供货日期倒推生产周期和采购周期,由销售决定生产和采购。具体来说,接受订单后,企业立即向供货商发出材料采购单,供货商迅速按期将各种所需的材料送达企业,企业立即组织生产。所有的生产过程严格按照企业预计的时间节点进行。产品生产完成之时,正是产品订单交付之期。如此一来,大幅度地减少了原材料和产品的储存环节对资金的占用,也就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了。适时制生产方式解决了过量生产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也将产生次品的原因和生产中的问题暴露出来,使生产过程更加合理、高效和灵活。

图2 适时制生产方式下的生产流程图

应注意的是,选用适时制生产方式有一个前提:拥有丰富优质的供应商资源,能够保证及时供货。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应地处企业附近,或虽距离较远但能保证按时供应原材料,否则,企业会因原材料供应不及时而导致不能按时交货,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也会增加企业的违约成本。要想使原材料供应商聚集在企业的周围,这需要企业有较大的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较大的市场前景。在这方面做得较好是海尔,它要求所有的供应商在其需要原材料时能立即提供,反应慢的或供应不上的立即被淘汰出局。但由于海尔的市场份额大,采购价格又可观,成为其供应商大有利可图,因而很多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商都选择在海尔附近建厂,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满足海尔的需求。

二、适时制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的成本对比

在适时制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下,相关的总成本包括与存货相关的成本以及与人工相关的成本。

(一)与存货相关的成本对比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与存货有关的成本包括:存货的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三种。

在适时制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这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下,由于企业年原材料需要量基本相同,因而假设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单价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这两种生产方式下,原材料的购置成本是相同的,是不相关的成本。同理,固定订货成本与订货次数无关,因而在这两中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固定订货成本也是相同的,也是不相关的成本。

传统生产方式下存在储存成本,(假定)不存在缺货成本;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储存材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享受商业折扣,以及避免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而这些在适时制生产方式下都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长期的合同而实现。通过对供应商进行管理,选择一些优秀的供应商,与他们订立长期合同,从而减少需求的不确定性,也同样能享受价格优惠。这样在适时制生产方式下,存在偶尔的缺货成本,但却没有储存成本。

在这两种生产方式下都有变动订货成本,只是其金额是不同的。

(1)传统生产方式下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设传统生产方式下相关的总成本为TC1,固定储存成本为F,则

TC1=变动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存货占用资金成本

即:TC1=变动订货成本+固定储存成本+变动储存成本+存货占用资金成本

TC1=×K+F++×U×I

其中:D―材料年需要量;Q―经济订货批量;K―每次订货成本;F―年固定储存成本;KC―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本;U―单位购置成本;I―年资本成本率。

(2)适时制生产方式下存货的相关总成本

在适时制生产方式下有两种与存货相关的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和缺货成本。其中,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长期订货合同来降低变动订货成本,通过熟悉生产经营及市场环境以及合理的预测来降低缺货成本。

设相关的总成本为TC2,缺货成本为CS,则

TC2=变动订货成本+缺货成本

即:TC2=×K+CS

设单位缺货成本为KU,一次订货缺货量为S,年订货次数为N,则:

CS=KU・S・N

TC2=×K+KU・S・N

(二)相关人工成本对比

在传统生产方式下,先雇佣一定数量的员工,让这些员工进行生产。有订单时就工作,没有订单时就闲着,但工厂都得支付几乎等额的工资。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管理者没有将雇佣的工人数与订单数量建立直接的联系。通常由于生产的季节性因素导致在闲时存在大量的人力浪费,忙时又需要额外加班加点而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设在传统生产方式下的相关人工成本为L1。

若采用适时制生产方式,则可根据订单和标准作业确定每一订单需要的各种工人数,再组织生产。这是,工厂可以实行弹性工作制,根据订单和工作任务决定每日需要工作的工人数。还有一种更可行的方法是在工人中培养熟悉各个工种的多面手,以便在一份订单的工作完成后,及时将其调配到另一份订单的生产工作中。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起企业的人力资源,大大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设在适时制生产方式下的相关人工成本为L2。

(三)制造费用对比

在传统生产方式下,对不合格品控制不严格,不需要的产品重复进行生产,还存在员工的不必要的流动,等待时间等浪费。有的工艺其实并不需要,有时设计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客户要求。在很多情况下,机器设备存在闲置,管理人员无所事事。所有这些,都通过计提折旧、摊销、工资等各种形式进入了制造费用。高额的制造费用是传统生产方式下管理效率低、产品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大的原因,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设在传统生产方式下的制造费用为M1。

在适时制生产方式下,打破传统生产方式下的分车间制度,通过将整个生产过程组织成一个个生产单元,使其实现连续流水线式的生产。在需要耗用较多时间的工序上,分配更多的人力和机器,即找出瓶颈,扩大瓶颈,从而使整个生产过程连续有序地进行,大大减少了机器设备的设置/转换时间、产品等待加工时间和人员闲置时间。同时也更能确保准时交付。设在适时制生产方式下的相关人工成本为M2。

三、选取生产方式的原则

设传统生产方式下的相关总成本为CCT,适时制生产方式下的相关总成本为CSS,则根据上文的分析,有:

CCT=TC1+L1+M1

CSS=TC2+L2+M2

(一)当一个企业在适时制生产方式下相关总成本小于传统生产方式下的相关总成本时(即CSS<CCT时),该企业适宜采用适时制生产方式,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减少开支,提高企业的利润。

(二)当一个企业在传统生产方式下的相关总成本小于适时制生产方式下的相关总成本时(即CCT<CSS时),该企业适宜采用传统生产方式,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减少开支,提高企业的利润。

(三)当一个企业在适时制生产方式下的相关总成本等于传统生产方式下的相关总成本时(即CSS<CCT时),这时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模式的生产方式。同时,还可将这个判别式放在企业动态的生产经营环境中来决策,考虑到企业的战略及未来成本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选择一种合适的生产方式。

四、结论

适时制生产方式具有减少存货库存、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和降低制造费用的优点,能减少存货积压滞销而导致的资产减值损失;传统生产方式下产品的缺货成本较低,同时能满足客户紧急订单的需要。两种生产方式各有利弊。企业生产方式的选择应与企业的相关总成本联系起来考虑,能使企业相关总成本最小的生产方式就是最合适的生产方式。同时,企业还应联系具体的生产经营环境来选择与自己相匹配的生产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慎行.JIT运用的基本条件[J].物流科技,2004(11):64-65.

[2]黄秀娟.对适时制_JIT_环境下成本管理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3(8).

[3]肖智军.精益生产方式JIT[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戚晓瞿.及时生产制(JIT)应用的探讨[J].工业工程,2004(1).

篇6

关键词:目标成本;成本管理与控制;石油生产

一、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内部管理成为当前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内容,成本管理的重点作用在于,企业可以通过成本管理,将企业的整体运行进行基础性的规范,使企业增强市场竞争的活力,对于石油生产企业来讲,成本控制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目标成本管理控制是石油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目标而制定的管理手段,是企业以目标利润为依据的管理方式,目标成本管理是实现企业总体成本控制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手段,石油企业如果遵循成本管理的原则和手段,必将迎来经济效益的迅速提升。

二、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含义

目标成本主要是指企业根据目标利润,制定的生产经营目标。目标成本使目标收入减去目标利润的结果。目标成本使每一个企业一段时期内的重要考虑要素,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一个企业是由多个生产经营部门组成的,每个部门都担负着生产经营的不同任务,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多个环节都发挥着应有的促进作用。目标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是一种重要的考核标准,做好目标成本管理工作,可以建立良好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从根本上将市场经济理论引入企业发展的各种部门,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完成对经济制度和经济形势的反应。目标成本管理是一个贯穿性的工作,属于企业的综合性管理,是一种动态的全面的管理。企业管理的目标是上线利润的最大化,而目标成本管理是从源头做起的工作,把正当的基础性管理理念上升到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对于目标成本管理,每个企业要有正确理解,并且要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管理的政策和方针,以有利于企业快速进步,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高为基础前提。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科学的方法,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以适应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三、我国当前石油生产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对成本管理缺乏观念上的认识

成本管理既是理论层面,也是实践层面,我国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较慢,改革开放以后,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促使着企业必须要进行内部制度的整理和完善。成本管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点改革内容,我国石油生产企业一般都是大型的国有企业,企业人员的自身观念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成本管理意识得到领导阶层和全体员工的充分重视,意识层面的缺乏才是阻碍改革和管理的根本原因。有些是有生产企业,虽然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管理者成本管理的观念。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停下研究和探讨的脚步,由此一来,成本管理无法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

(二)对成本管理的实施主体的界定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我国石油企业一般具有机构繁杂、管理机构庞大的特点,很多石油企业的员工都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专利,认为只有财务人员才有权对成本管理实施一定的手段,成本管理是专有人员的工作范畴,这种偏差导致了成本管理的局限性,使成本管理的真正意义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成本管理成为企业有限制性的管理内容。石油生产涉及的部门多,专业性强,各个车间各个组织,每一名石油生产职工,都应该有成本管理的意识和责任,都应对企业生产和发展有劳动的义务。职工不参与到成本管理中,便无法体会生产管理的难处,就不能全面的理解企业的战略方针,就无法发挥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容易造成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三)成本控制管理信息处理的弊端

我国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使一种非常漫长的过程。我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显示,石油企业的转型是非常一种必要的企业改革。成本管理信息的基本要求就是真实准确,但是由于一些中小企业有时发生粉饰业绩、偷逃税款等情况,任意编造成本信息、随意调整等级的标准,这些成本基础材料的不真实,造成了成本管理没有真实的依据,成本管理不真实,企业的所有已得利润都处于虚假状态。成本信息失真是成本管理中最为不利于生产的因素,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将会产期存在,成本信息失真是一种恶性循环。

(四)石油企业分工管理的误区

我国石油企业始终处于改革的前沿,但是发展效果却不是很明显。我国石油生产过程分工很细,分工过细就会造成生产过程环节多,在一个环节中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会产生浪费,分工越细,每个工艺经历的时间救护相对延长,需要负责的部门就会很多,过细化的分工阻碍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石油生产处于低效率、高成本的状态。分工过细造成的经济损失在长期的过程中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成本管理的要求是必须要提出一些不良因素,简化程序,精细化流程,从生产技术上提升石油企业生产的效果。

四、目标成本在石油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石油生产企业成本管理的控制方法很多,总结起来可以分为目标成本法、成本否决法、档次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是其中首要的成本管理控制方法,所谓目标成本法,就是石油生产企业,根据可实现的销售收入,扣除目标利润而计算出来的成本。目标成本法是从制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后,再根据时间将目标进行分解,各个部分都要根据企业的总体计划,制定出各个部门的计划,把总体目标与各个部门的目标统一起来。目标成本管理法的重要环节在于对各部门的授权,授权是非常重要的,是对下级单位的理解和信任。授权就要减少干预,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行动权,使生产部门在石油生产的过程中,随时调整生产方法,随时根据需要对生产环节进行控制。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目标成本的执行在石油生产过程中体现得更为明显,石油企业要做好成本控制执行的动态管理监测,在执行的过程中建立考核机制,有效做好目标成本控制工作,保证目标成本在石油生产成本控制取得积极效果,满足石油企业发展需要,为石油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保证石油企业的生产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促进石油企业发展。参考文献:

[1] 魏立宝.浅析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外资,2012(04).

[2] 华钦.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07).

[3] 叶文芳.加强目标成本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冶金财会,2010(10).

[4] 崔丽.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经济管理背景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07).

篇7

摘 要 现代工业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将国外先进的经验、方法与在我国行之有效地推广成本管理的方法相结合,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扩大成本管理范畴,由单纯对制造成本的管理向前扩展到对设计成本、工艺选择成本的管理,向后扩展到对市场成本的管理。成本管理对我国工业企业是否能在同世界大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振兴民族经济意义重大。

关键词 工业企业 生产成本 固定成本 利润

一、企业生产成本分类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及成本控制,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降低产品成本是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企业收入只有在扣除了产品成本和补偿其他的劳动耗费后,剩余的资金才能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若企业的产品成本过高,企业收入与产品成本和其他费用相抵后,剩余的资金就无法扩大企业的再生产了。降低产品成本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产品成本是一项综合性指标,通过对产品成本的经济核算和分析,可以看到原材料的使用是否合理与节约、产品产量的增减变动、产品产量的提高与下降等。这些可以反映企业的管理工作,从而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通过成本性态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找到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和改进管理的有效措施。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总量之间的依存关系,通常又称为成本性态。按照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三类。

1.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也称“固定费用”,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销售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通常包括房屋设备的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管理人员薪金以及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土地使用税等。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但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看,它却随着产量的增加而相应减少。当产品产量或商品销售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固定成本通常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前者是指通过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可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后者是指受事前决策的影响,管理人员无法在事后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2.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包括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随产量正比例变化的物料费、燃料费、动力费、计件工资形式下的生产工人工资等费用。这里的变动成本是就总业务量的成本总额而言,变动成本虽然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成正比例增减,但是从产品的单位成本看,它却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

3.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成本总额虽然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但其变动幅度并不同业务量的变动保持严格比例的成本。按照混合成本变动趋势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曲线变动成本四种。

二、工业企业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主要途径

1.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的成本管理也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以一种新的认识观——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

2.努力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材料采购成本是指企业在供应过程中为采购材料而支出的各种费用,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必须从控制材料买价和采购费用开始,控制材料买价。

3.提高材料利用率。制定消耗定额。对于主要材料制定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是以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材料数量,作为生产产品的领料、投料依据。每月月初,由供应部门根据当月生产计划和材料消耗定额制定采购计划和发放材料。合理使用原材料,节约者奖励。 原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产量/原材料消耗量×100%。原材料消耗量降低了,用同样多的原材料生产出更多数量的产品,产品制造成本就会降低,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

4.定额工时的全面整顿。工序成本控制工作是以产品定额工时为基础,工时定额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成本发生的真实性和操作者收益的合理性。在整顿工时过程中,保证职工的收益不受影响,并随着工时调整的日趋科学合理,职工的收益应逐步有所提高,也使产品定额工时的管理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过程。

5.要建立一套工序成本控制的信息系统。从责任部门内部到企业管理层,要有一套科学的信息传递流程。工序成本控制是一种全新的办法,没有资料积累,无经验借鉴,必须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包括各种责任成本的运行结果。通过分析整理,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制订科学合理的责任指标体系。

6.建立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及自动化系统。如果说工业社会的规模经济是降低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那么在信息时代,降低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则是通过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地管理信息。建立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系统,不仅能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且能通过生产的自动化来降低人工成本。由于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了市场的变化,企业能及时停止过时产品的生产,减少无形损失;并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隋玉明,王雪玲.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融资渠道问题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0).

篇8

关键词:油田;企业;成本

油田企业生产升本分析是油田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油田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直接影响油田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

一、油田企业生产成本的含义及构成

(一)油田企业生产成本的含义

油田企业生产成本主要是油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也就是指油田企业为生产所需石油产品而发生的成本消耗,是油田企业生产过程所消耗、所利用的各种资源的货币化表示。油田企业生产成本是衡量油田企业科学技术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油田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

作为油田企业为生产石油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油田企业生产成本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具体来讲,直接支出包括油田企业为直接生产所需材料的消耗,比如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直接支出的企业员工工资、补贴、津贴等,还包括比如福利费等其他支出。而制造费用则是指油田企业为生产所需而进行的各项组织和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包括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各项费用。

二、合理利用油田企业生产成本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合理利用油田企业生产成本分析是油田企业有效实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

合理利用油田企业生产成本分析,可以在此基础上降低消耗,达到盈利的目标。一般来讲,企业生产的目的在于盈利,这要求企业必须以产品销售收入超过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支出,并有大量盈余。盈利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生产的产品销售后所得到的收入,另一个则是衡量生产消耗的产品成本。因此,合理利用油田企业生产成本分析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生产成本控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手段,可以有效地发现生产消耗中的问题,并及时得以修正。

(二)合理利用油田企业生产成本分析是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果的重要方式。

由于石油企业生产成本在构成上涉及到开发方案、生产技术、经济活动和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内容上包括了企业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的总和,从而能够很好的反映企业原材料消耗水平、设备利用好坏情况以及产品技术水平。更反映了油田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效果。

(三)合理利用油田企业生产成本分析是监控企业管理运行效能的重要途径

由于油田企业成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在程序上涉及到开发方案、生产技术、经济活动和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且就参与主体上包括了技术工人、计量站、采油队(注水队)、采油矿,附属技术单位有地质所、工艺所、其他生产保障科室等的共同参与。合理利用油田企业生产成本分析则可以通过成本管理有效监控管理运行效能,从而达到有效的申报、记录、分析和决策管理,做到“生产动态随时清楚、生产问题随时解决”。

三、当前油田企业生产成本中面临的问题

(一)油田企业人力资源成本逐年增高

最近几年,作为油田企业生产成本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人力成本过快增长,已成为企业成本控制中面对的重要挑战。这主要是在油田企业改制转型过程中,原有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必须向依靠高新技术、依靠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转移,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竞争的程度越激烈,人力成本上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二)大规模作业所带来的协调管理成本上升

油田企业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这种规模的扩张必然要求专业合作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管理水平、综合协调水平的提升,从而使得人力、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达到最佳配置,形成一种配置比例的最优平衡。然而,这种平衡很难达到,由于企业规模过大,往往导致协调的复杂性和管理效率的降低,从而使得成本会增加。

(三)设备老化及技术革新所需要的资金上升导致成本提高

在市场经济中,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条件。然后目前来看,一方面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目前国内石油开采技术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科技水平并不高,产量的增加还是粗放型为主,产品产出依靠投入更多人力、物资为基础的,在集输、注水、机采、电力等生产系统耗能严重。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油田企业在不断的进行装备的升级换代,但由于长时间的历史积累,设备的老化严重,折旧费用上升,从而导致成本升高

四、合理利用企业生产成本分析加强成本控制

(一)加强宣传,认识合理利用企业生产成本分析加强成本控制重要性。

合理利用企业生产成本分析加强成本控制,不只是一个响亮的口号和抽象的概念,更应是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尤其是对于油气资源开发这种高风险和资金技术密集的行业来说,每个员工都要树立成本意识。要在参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提高个人劳动时效,降低个人劳动消耗,从而减少成本支出。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促进企业所有员工参与,使其养成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和对企业的责任意识,并转化为具体行动,在每步程序和工作中,职工要自问是否最大程度的节约了成本。如此,每个油田企业的员工在每个工作环节中所节约的成本将是一笔巨大的节约。

(二)完善制度,为加强控制企业成本提供保障

制度是保证可持续运行的基础和根本。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固化企业成本分析和企业成本控制运行,就不能保证成本控制质量。油田企业要不断完善定额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成本审计制度等,使责任人找准位置,便于操作。加强定额管理就是要健全油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各种材料、物资、工时、开支费用应遵循的标准,以控制各项费用,避免浪费。预算管理制度要充分考虑油田企业的特殊性,尤其要首先考虑油气资产运行数量和生产业务量等具体成本动因,以成本动因为基础的进行弹性预算。成本审计要通过对企业成本计划及预算和对费用的具体归集和分配来了解和掌握企业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的强弱之处,从而对成本支出实施控制,保持企业成本优势,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地位。

(三)科技导向,以科技创新促进成本控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油田企业这种高风险、高收益、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来讲,坚持科技导向,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技术升级是搞好成本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我国地质情况复杂多样,一方面我们要借鉴国内外好的先进的经验及技术,另一方面油田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特性和特点,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特色技术。这不仅可以增强科学技术对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现实贡献能力,而且能够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保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篇9

【关键词】 典型草原;生产成本;经济效益;畜种结构

温性典型草原广泛分布于呼伦贝尔高平原中西部、锡林郭勒高平原大部、阴山北麓丘陵一线、鄂尔多斯高平原东部和西辽河平原东南部。典型草原是草原带的最基本的类型,也是全国最典型的草原区域。该区域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总辐射量5 500―6 500MJ/时,年平均气温北部2―12℃,南部6―15℃,年降水量250―450毫米,湿润系数0.3―0.6。本世纪初,内蒙古温性典型草原总面积2 513.2万公顷,占内蒙古草原总面积的33.5%,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2 368.5万公顷。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典型草原总面积减少54.0万公顷,缩减了8.7%。典型草原面积在减少的同时,产草量也在下降。目前,典型草原的生物单产为51.7千克/亩;牧草生长旺季可食草产量31.5千克/亩,枯草期可食草产量21.1千克/亩;全年一羊单位需草地面积28.9亩。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牧草生长旺季和枯草期可食草单产分别降低18.5%和12.1%,表明草地的承载力呈下降趋势。要实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科学地核算不同畜种和畜产品的经济效益,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确定合理的畜种结构,优化家畜配置。

一、生产成本的核算

为了准确核算典型草原区不同畜种和畜产品的生产成本,首先需要归集牲畜的饲养费用。草原畜牧业以牧民的家庭经营为主,生产成本和费用数据采集,只有深入到牧户才能完成。因此,在温性典型草原区,根据牧户经营草原面积的大小、草地质量的高低和饲养的主要畜种,选择了50个牧户,对2006―2008年的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三年的跟踪调查,获取了42户累计126份的有效调查问卷。

目前,草原牧区的畜牧业专营户是少数,绝大多数是兼户,即饲养绵羊、山羊、牛、马等畜种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增加了难度。牲畜饲养费用数据采集以后,需要在不同畜种之间进行分配:凡是能够直接计入某个畜种的,就直接计入;属于不同畜种的共同费用,按大畜折算5个羊单位、绵羊和山羊均折算1个羊单位,计算分摊系数,分配共同费用。

我国草原类型多样,为便于对不同草原类型区牲畜饲养成本的比较,也便于不同畜种和畜产品生产成本和效益的比较,使核算结果更加简明,笔者把不同畜种饲养的成本费用核算后,均折算成100头(只)存栏牲畜的饲养费用;然后,以100头(只)存栏牲畜生产的畜产品为饲养费用的分配对象,分别核算它们的成本费用。在此基础上,计算不同牲畜和畜产品的盈利水平和利润率。

2006―2008年,饲草料价格、雇工费、畜产品价格上涨很快,为了克服价格剧烈波动对畜产品成本收益的影响,增强核算结果的代表性,笔者核算出典型草原区42个样本户三年的平均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2006―2008年温性典型草原区每百只存栏牲畜平均饲养费用详见表1。其中,饲草饲料费所占总成本比重最高,改良绵羊和土种绵羊饲草饲料费所占比重高于牛和山羊,为63%~68%;牛和山羊的饲草饲料费占总成本的比重近50%。可见,有效增加饲草料供应,努力降低其费用,是稳定典型草原区畜牧业发展和增加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典型草原区实施季节休牧、围封禁牧等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的范围大于草甸草原区,饲养方式的转变,使畜牧业经营的物质费用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成本上升;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饲草、玉米等价格的上涨,也推升了牲畜的饲养费用。由于肉牛采用半舍饲经营方式,同时,部分牧户购置架子牛进行舍饲育肥,所以,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对养牛业的影响比较小。

二、成本费用的分配

牲畜的饲养费用归集以后,需要在不同畜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在农业会计核算中,常采用比例法进行费用分配。

一是绵羊业主产品成本费用的分配比例。传统的分配比例都是在“绵羊饲养业就是生产羊毛”的指导思想下形成的。根据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细毛羊用于产毛,因此,羊毛和细毛羊增重的成本费用分配比例为7:3;半细毛羊饲养目的是产肉和毛兼用,羊毛和增重的成本费用分配比例为2:8;粗毛羊主要用于产肉,因此,饲养费用全面计入增重,羊毛不再分摊成本。绵羊群的副产品主要有羊奶、羊粪、死亡幼羊的皮张等。

二是绒山羊业主产品成本的分配比例。典型草原区饲养山羊主要是为了获取羊绒。尽管目前山羊绒价格有所降低,由于山羊易饲养,在无灾的情况下不需要补饲,另外,很多牧户对山羊绒价格上涨有预期,所以,牧户山羊的饲养量还很大,期待山羊绒价格的回升。因此,山羊饲养费用在山羊绒和增重的分配比例为7:3; 若山羊绒价格回升,还需要提高山羊绒分摊饲养费用比例。

三是肉牛业主产品成本的分配比例。在我国农区,过去的养牛主要是为了役用,而草原牧区的养牛业,主要是为了获取牛肉。由于养牛业的主产品是牛肉,所以,养牛的饲养费用不再进行分配,直接计入增重。

三、经济效益的核算

根据不同畜种的不同主产品成本费用分配比例,笔者把每百头(只)牲畜当年发生的饲养费用一次性地分摊计入主产品成本,分别核算出2006―2008年温性草甸草原区每头(只)牲畜的成本收益和每50千克主要畜产品的成本收益(详见表2)。

表2显示,2006―2008年典型草原区牧户饲养每百只存栏畜提供的改良绵羊、土种绵羊、山羊和牛等商品畜的平均饲养成本分别为187.20元/只、173.12元/只、135.55元/只和1 621.41元/头,平均获取的盈利分别为209.32元/只、135.71元/只、 126.7元/只、1 819.33元/头。与生产毛(绒)等产品合计,改良绵羊、土种绵羊、山羊和牛的成本收益率分别为116%、77%、62%、116%。可见,温性典型草原区肉牛和肉羊饲养业的收益率比较高,土种绵羊和山羊饲养业的收益率比较低。因此,在温性典型草原区,肉牛业、肉羊业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应该优先发展,绒山羊业应控制和压缩。

【参考文献】

[1] 云文丽,等.近50年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8(3):294-297.

[2] 《内蒙古草地资源》编委会.内蒙古草地资源[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3] 邢旗,刘永志,韩志敏.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及营养物质动态的研究[J].内蒙古草业,1994(2):34-38.

[4] 张立中.草原畜牧业生产成本核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业会计,2003(9):18-19.

篇10

关键词:企业生产成本;控制;要点因素;分析

1.引言

对于企业生产成本的计算来说,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是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最大的成本,所以说对一个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能够有效地增加一个企业的利润,使其能够快速地在市场站得住脚步,并迅速发展壮大,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就目前的许多企业,其生产成本的控制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其并不能使自己的生产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得其损失了很多项目或者说付出了劳动反而并没有盈利多少,因此,我们必须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一个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采取一些合理的、有效的手段,争取使得企业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

2.企业对生产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通过上文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企业如果能有效地控制其生产成本,它不仅仅是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利润那么简单,它还可以使其在获取某个项目时有很大的优势。下面说明一个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几点重要性的体现:①当一个企业合理、正常的发展时控制其生产成本能够有效地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②如果一个企业的利润提高了,它就很快有了更大的生产资本。③即使当一个企业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化导致其所获收入下降时,我们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对降低企业的收入下滑有很好的效果。我们知道,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一个企业的收入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应该有上涨和下滑的变化,而且除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个主要的成本之外,对于一些人才的引进也需要一定的成本,人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其新鲜的血液,它能推动的企业向着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所以说人才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企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对于一个收入下降的企业作用更大,能够使其不被市场所淘汰。

3.对企业生产成本控制时问题的分析

3.1企业缺乏控制生产成本的意识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我们发现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企业面临着倒闭的问题,当然这些面临倒闭的企业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其缺乏对生产成本的控制的意识,使得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渐渐地走向深渊,一个企业对生产成本控制缺乏意识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①一个企业的管理层人员缺乏经验,没有这个控制生产成本的意识,企业的生产缺乏对企业合理安排的经验,比如在工作中只注重一些单一产品所产生的成本并对其控制,而没有对企业生产中的整体成本进行控制。②企业缺乏合理的规章制度,对企业生产成本关注度不高,导致员工们也不对成本进行过多的关注,没有形成对企业的共同建设的观念,从而导致其对企业不会考虑太多,在企业生产上造成很多的浪费,极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3.2企业规范制度的不完善

对于我国大大小小的企业来说,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和产品生产原材料有些重大的关系,企业生产成本大部分来自于对原材料的购买,但是大部分企业没有一个合理的原材料采购制度,导致企业里面的采购人员没有一些规则可以依靠,再加上企业中的员工缺乏一些企业生产的常识,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不能进行合理的选择,导致企业会增加大量的生产成本,其次在购买原材料过程中,对材料的质量没有把好关,导致其买回来之后不能用,这样的话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浪费,还会增加企业很多的生产成本。

3.3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目标设置的不合理

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目标要根据企业整体生产成本的控制目标,在整体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设立,所以在其目标的设立上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说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整体的控制目标等等,但是我们发现大多数企业没有明确的整体控制目标,以致其在生产成本控制上只能按照整体目标进行定制,难免会使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目标定制与实际有差别,使得其在生产成本控制上比较盲目。

3.4生产调度安排不合理

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其生产成本也会相应地降低,然而大多数企业在生产调度的安排上很不合理,使得工人们作业效率低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够完成任务,导致企业的总体生产效率比较低,因此在生产调度上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得人尽其才,各司其职,以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目的。

4.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要点

4.1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一个企业如果要想在市场经济中对其生产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那么它就必须建立一些制度来合理地、科学地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做出一个比较完善的预测,使得生产成本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控制生产成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企业要有专业的人士按照企业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下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制度,对一些企业内的花销做出合理的规定,当企业安排员工去采购一些企业生产原材料时,必须安排一些专业的团队,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并且对于原材料的购买要做出详细的记录,以及开出详细的单据,回公司要对其账目进行汇总。②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制度的建立除了在企业生产成本规划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在企业生产成本分析制度的基础上,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的产生进行合理的分析。③在企业生产中,我们还要建立企业生产成本的风险预警制度,因为在企业生产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这些情况就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超出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控制,这就要对生产成本进行预警,必须采用一些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或者使得生产成本不会超出过多,这样就会使得企业即使超出了生产成本也会把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4.2生产成本内容的控制

一个企业的成本内容的分类有好多,但多数企业把成本控制内容分为事先、事中和事后。企业在事前成本控制主要是在产品的设计和预期的生产工艺上,企业的事中生产控制主要是控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原材料的利用率、水电的使用量、人员的利用率等等,在人员设置上必须要合理,不能养一些闲人来降低企业的生产率和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的事后成本控制主要是对企业在完成生产后的运输、销售等产生的生产成本进行控制。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要按照企业生产成本的内容,制定出明确的生产成本控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