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余成本范文
时间:2023-03-15 22:4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摊余成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摊余成本=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但上述公式仅在连续计算各年摊余成本的情况下,比较适用,对于不确定年份的摊余成本的计算问题,则尚未解决。
一、不确定年份摊余成本计算公式
在实际工作中,或日常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在未逐年连续计算摊余成本的前提下,突然要计算某年年末的摊余成本。这时,如果从购买或发行的第一年从头算起,必然会增大我们的计算量。是否有更简便的办法那?答案是肯定的。
摊余成本在不考虑减值的情况下,其逐年的计算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我们完全可以创造一个计算模型,将问题解决。
我们可以做下列推导:
设A:为每年应等额收取(支付)的利息及本金;
P:为金融资产(负债)的初始入账价值;
r:为实际利率;
C (Amortized Cost ):为第n年年末的摊余成本。
则第一年年末的摊余成本为:
C=P+P×r-A=P×(1+r)-A
第二年年末的摊余成本为:
C=[P×(1+r)-A]×(1+r)-A=P×(1+r)2-A×(1+r)-A=P×(1+r)2-A×(r+2)
第三年年末的摊余成本为:
C=[P×(1+r)2-A×(r+2)]×(1+r)-A
对上述等式整理可得出
C=P×(1+r)3-A[(r+2)+(1+r)2]
同理可推出第四年年末的摊余成本为:
C=P×(1+r)4-A×[(r+2)+(1+r)2+(1+r)3]
这样我们终于找到了规律,即在第n年年末时,其摊余成本为:
C=P×(1+r)n-A×[(r+2)+(1+r)2+(1+r)3 +…+(1+r)(n-1)]
在这个公式中,我们明显看到了一个等比数列求和的关系,因此我们就可以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继续推导该公式。
最终推导的结论如下:
该数学模型即为在为非连续计算摊余成本情况下,第n年年末的摊余成本计算公式。
如果相关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为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情况下,则公式中的A值为0,即公式可以演变成
二、考虑减值的情况下摊余成本计算公式
(一)减值当年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
减值当年的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单表述为一下形式
-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
(二)计提减值后各年摊余成本的计算
相关的金融资产计提减值的第二年及以后各年的摊余成本的计算,实际上也很简单。这时上述公式中的P值不再是该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将设定为计提减值后的账面价值既可。
三、综合运用该公式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讲述如何对上述公式进行综合运用,该例题涉及了金融资产减值前后不确定年份的摊余成本计算问题,我们均用该公式来解决。
例题:2013年1月1日,邹氏公司支付价款100f元购入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1.25万份,债券票面价值总额为 125万元,票面利率(年)为4.72%,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即为5.9 万元),本金到期时一次性偿还。经测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10%。黄山公司有意图也有能力将该债券持有至到期,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其他资料如下:
(1) 2014年12月31日,有客观证据表明嵩山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困难,黄山公司据此认定对嵩山公司的债券投资发生了减值,其可收回金额为70.34万元。
(2) 2016年12月31日有客观证据表明嵩山公司财务状况显著改善,偿债能力有所恢复,该债券的可收回金额为96.2 7万元。
(3)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因素影响。
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2013年1月1日,该债券的初始入账价值为100万元
2014年12月31日未确认减值损失前,黄山公司对嵩山公司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108.6 1(万元)
2014年12月31日,黄山公司应对嵩山公司债券投资确认的减值损失=108.61-70.34=38.27(万元)
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摊余成本=70.34万元。
2016年12月31日转回前的摊余成本=70.34×(1+10%)2-5.9=72.72(万元)
根据相关会计准则规定,2016年12月31日黄山公司对嵩山公司债券转回减值损失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债券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2016年12月31日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嵩山公司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119.03(万元)。
2016年12月31日,黄山公司可对嵩山公司债券投资转回的减值准备金额=96.2 7-72.72=23.55(万元)
转会后的摊余成本=96.27(万元)。
通过上述例题,我们可得出结论,该公式无论在什么情况都可以运用,不存受限问题。
四、该公式的扩张使用
篇2
【关键词】应付债券 摊余成本 T形账户
对于应付债券的后续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债券摊余成本,并以此计提债券利息,目前大多数教材都是采用列表法计算摊余成本,这种方法计算过程繁琐,各列数字之间的勾稽关系复杂,很难准确计算应付债券不同会计时点上的摊余成本,导致期末计息出现差错。因此,选择一种更合理、更直观、更简单的方法计算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颇具意义。
一、溢价发行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
溢价发行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作为应付债券,企业在债券发行时,应借记“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科目,贷记“应付债券――面值(债券面值)”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时,首先计算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据此计算利息费用。本文摒弃现行通常采用的列表法,而是通过“T形账户”来计算其摊余成本。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以下调整后的结果:
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②加上或减去利息调整金额的累积摊销额。
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对于应付债券而言,摊余成本就等于应付债券总账科目余额。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在债券的存续期内进行摊销。
企业按本期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等科目,按本期应付未付的利息,贷记“应付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例1】甲公司2012年1月1日以837 200元的价格发行总面值为800 000元、票面利率为5%、3年期的债券,用于公司的经营周转。债券利息在每年12月31日支付。发行该债券发生交易费用15 000元,从发行债券所收到的款项中扣除。
(1)分析:甲公司发行该债券实际收到款项822 200(837 200-15 000)元,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应按面值800 000元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两者之间的差额22 200元应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借:银行存款 822 200
贷:应付债券――面值 800 000
――利息调整 22 200
根据上述会计分录登记“应付债券”总账的T形账户(如图1所示),可知,2012年1月1日,应付债券总账科目的余额为822 200元,即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为822 200元。
(2)分析:本例的难点在于确定债券的实际利率和计算债券存续期间不同时点上的摊余成本。由于甲公司债券是溢价发行,因此,债券的实际利率一定低于票面利率。故先按4%作为折现率进行测算,通过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和复利现值系数表可知:3期,4%的年金现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分别为2.775和0.889,则有800 000×5%×2.775+800 000×0.889=822 200(元),与债券的初始入账金额刚好相等,因此,实际利率为4%。
2012年12月31日:
确定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822 200×4%=32 888(元)
应付未付的利息=800 000×5%=40 000(元)
利息调整摊销额=40 000-32 888=7 112(元)
借:财务费用 32 888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7 112
贷:应付利息 40 000
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40 000
贷:银行存款 40 000
根据上述会计分录登记“应付债券”总账的T形账户(如图2所示),可知,2012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总账科目的余额为815 088(822 200-7 112)元,即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为815 088元。
(3)2013年12月31日:
确定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815 088×4%=32 603.52(元)
应付未付的利息=800 000×5%=40 000(元)
利息调整摊销额=40 000-32 888=7 396.48(元)
借:财务费用 32 603.52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7 396.48
贷:应付利息 40 000
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40 000
贷:银行存款 40 000
根据上述会计分录登记“应付债券”总账的T形账户(如图3所示),可知,2013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总账科目的余额为807 691.52(815 088-7 396.48)元,即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为807 691.52元。
(4)由于2012年、2013年均采用四舍五入法计算财务费用,因此,造成省略部分尾数,而利息调整要在债券的存续期内摊销完毕,所以,最后一年的财务费用倒挤出来,即2014年12月31日应摊销的利息调整为7 691.52(22 200-7 112-7 396.48)元。再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原理,得出2014年12月31日记入“财务费用”科目的金额为32 308.48(40 000-7 691.52)元。
借:财务费用 32 308.48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7 691.52
贷:应付利息 40 000
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40 000
贷:银行存款 40 000
根据上述会计分录登记“应付债券”总账的T形账户(如图4所示),可知,2014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总账科目的余额为800 000(807 691.52-7 691.52)元,即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为800 000元。
(5)2015年1月1日,债券到期,归还债券本金。
借:应付债券――面值 800 000
贷:银行存款 800 000
二、折价发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折价发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作为应付债券,债券发行时的账务处理与上述的账务处理相同。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时仍按照上述方法计算。但由于该债券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在债券的存续期间内,企业有一笔应付未付的利息,所以企业应按本期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等科目,按本期应付未付的利息,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例2】乙公司2012年1月1日以782 800元的价格发行总面值为800 000元、票面利率为5%、3年期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用于公司的经营周转。债券利息按单利计算,于债券到期时一次支付。发行该债券发生交易费用10 000元,从发行债券所收到的款项中扣除。
(1)2012年1月1日,债券发行时:
借:银行存款 772 8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7 200
贷:应付债券――面值 800 000
根据上述会计分录登记“应付债券”总账的T形账户(如图5所示),可知,2012年1月1日,应付债券总账科目的余额为772 800元,即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为772 800元。
(2)分析:本例的难点与例1相同,在于确定债券的实际利率和计算债券存续期间不同时点上的摊余成本。由于乙公司债券是折价发行,因此,债券的实际利率一定高于票面利率。故先按6%作为折现率进行测算,通过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和复利现值系数表可知:3期,6%的复利现值系数为0.840,则有(800 000+800 000×5%×3)×0.840=772 800(元),与债券的初始入账金额刚好相等,因此,实际利率为6%。
2012年12月31日:
确定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772 800×6%=46 368(元)
应付未付的利息=800 000×5%=40 000(元)
利息调整摊销额=46 368-40 000= 6 368(元)
借:财务费用 46 368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40 000
――利息调整 6 368
根据上述会计分录登记“应付债券”总账的T形账户(如图6所示),可知,2012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总账科目的余额为819 168(772 800+40 000+6 368)元,即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为819 168元。
(3)2013年12月31日:
确定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819 168×6%=49 150.08(元)
应付未付的利息=800 000×5%=40 000(元)
利息调整摊销额=49 150.08-40 000=9 150.08(元)
借:财务费用 49 150.08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40 000
――利息调整 9 150.08
根据上述会计分录登记“应付债券”总账的T形账户(如图7所示),可知,2013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总账科目的余额为868 318.08(819 168+40 000+9 150.08)元,即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为868 318.08元。
(4)由于2012年、2013年均采用四舍五入法计算财务费用,因此,造成省略部分尾数,而利息调整要在债券的存续期内摊销完毕,所以,最后一年的财务费用倒挤出来,即2014年12月31日应摊销的利息调整为11 681.92(27 200-6 368-9 150.08)元。
借:财务费用 51 681.92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40 000
――利息调整 11 681.92
根据上述会计分录登记“应付债券”总账的T形账户(如图8所示),可知,2014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总账科目的余额为920 000(868 318.08+40 000+11 681.92)元,即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为920 000元。
(5)2015年1月1日,债券到期,归还债券本金和利息。
借:应付债券――面值 800 000
――应计利息 120 000
贷:银行存款 920 000
通过例1和例2可知,采用T形账户计算应付债券不同时点上的摊余成本并计提债券利息,相对更简单,更直观,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实际利率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篇3
(一)现代远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概念。教育成本概念是随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的。1958年,英国研究教育经济学学者约翰·维泽在出版的《教育成本》专著中计量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英国教育经费的变化情况,首次提出了教育成本概念。从维泽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把教育经费视为了教育成本。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1963年出版的《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概念,他认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可分为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和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两部分,其实质上是教育的货币成本和教育的机会成本。对此,笔者将其称之为广义教育成本。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取得了较大成就。虽然大陆学者王善迈、靳希斌、袁连生,中国台湾学者盖浙生等一些代表人物对教育成本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表述,但归纳总结来看,都认为教育成本的本质是提供或接受教育服务时所耗费资源的价值量。在这个成本概念中,不考虑教育的机会成本。依照我国学者对教育成本的一般性定义笔者给出了现代远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性概念,即指在网络环境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种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和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或接受该种形式教育服务时所发生的资源实际消耗价值量。在这个远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性概念中,笔者注重的是“资源实际消耗”,即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的物化劳动价值量和活劳动价值量实际消耗的货币形态表现——货币成本,较之我国学者提出的教育成本一般概念更为具体化,笔者称之为“狭义远程教育成本”。
(二)远程教育的会计成本模式。会计成本是指针对一定核算对象、可用货币计量的成本费用。从会计的角度讨论成本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是谁的成本,二是成本是否可计量。狭义远程教育成本依然是一个笼统宽泛的成本概念。从教育成本的承担主体看,教育成本的承担主体是个人、教育机构、国家(政府)和社会,讨论研究教育会计成本时应针对某一教育成本承担主体而言,即个人教育成本、教育机构成本、政府成本和社会成本。目前我国远程学历教育机构与普通学历教育机构有所不同。在管理体制上,它是一个“二元交叉管理系统”,一个教学服务网络结构体系。在这个教学服务网络系统中,一方面,各级层是分别独立的法人单位,人、财、物受地方行政部门制约,另一方面,在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支持服务上形成了教学管理网络系统,系统各个层级之间存在资源共享、相互支持服务的关系,也即经济利益分配的关系。因此,其教育成本承担主体具有系统成本承担主体特点。现代远程教育的会计成本宏观上是指整个远程教育机构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的货币成本,也即整个远程教育系统的货币成本,可称为系统总成本;微观上,远程教育会计成本是指构成远程系统的各教学单位的货币成本,可称为系统子成本。系统总成本等于构成系统的各子成本之和。本文所讨论的远程教育成本均是指远程教育的会计成本。
二、现代远程教育成本分类
(一)按成本支出与成本核算对象的关系,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直接教育成本、间接教育成本、教育总成本。直接教育成本是指为对某一成本核算对象(如某专业、学生、课程等)提供直接教育服务而发生的支付费用的总和,是直接的教学成本,如学习支持服务成本、网络线路运营成本等。间接教育成本是指为某一成本核算对象间接提供教育服务而发生的支付费用的总和,是公共服务成本,如学校行政管理费用、人员培训费、公共教学设施折旧费等。这部分费用是要将成本对象按学时、人数等进行合理分配的成本。而学校发生的与教学服务无关的其他费用,如给学生提供的奖励、补助等“转移支付”性质的支出,不应计入教育成本。教育总成本是指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总和。这种成本分类更能分清“教育经费”与“教育成本”之间的不同。
(二)按照成本支出与“受益”时间的关系,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资本性支出和经常性支出。教育经常性支出是指为维持正常教学所发生的经常性项目支出,如人员工资、低值易耗品费用、水电费、通信费、网络运行费等。教育资本性支出也即教育的建设性支出是一种投资较大、使用较长的项目支出,如教学楼、视听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网络多媒体教室、双向视频教学设施、资源开发制作设备的建设费购置费等。这部分项目垫支形成固定资产,其价值随教学活动的进行被磨损变旧而减少,实现价值转移。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规定,经常性支出是指与本期收益有关的各项支出,应当记入当期的成本中。资本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与本期及以后各期收益有关的支出,按受益期分期计入各期成本。远程教育成本计算也应比照这一原则,将远程教育的资本性支出以计提折旧的形式逐步计入核算对象的成本中,这一点对于主要依赖于网络设备从事教学、固定资产密集度大于普通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而言更为重要。需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受益”有经济收益,更主要是社会效益。教育会计期可以是学年、公历年,也可以是学制年限。
(三)按照成本性态,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成本性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即一定时期和一定学生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与学生量的依存关系。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学生量范围内,不随学生量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叫固定成本。教育的固定成本只是相对稳定不变,当学生人数超过一定量时需要增加教育固定资产,固定成本也就随之增加。固定成本又可细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不受学校当局短期决策的影响,是维持学校运行的最低成本,可称为“学校办学能力成本”,如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折旧费、管理人员薪金等。酌量性固定成本是受当局短期决策影响,可在不同时期改变的固定成本。一般在预算年度开始,学校当局根据当年规划和财务状况可斟酌调整的成本有教学资源开发费、教学培训费等。变动成本是指随学生量同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按学生人数计算支出的实验费、实习费、作业批改费等。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随学生量不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按教学工作量计算的津贴、兼职教师工资、电话费等。混合成本可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对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性态进行分析,确定成本性态的数学模型,是定量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成本—规模—效益的重要手段。(四)按照成本内容,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综合成本和单项成本。单项成本是指教育过程中投入某种要素或某项支出而形成的成本,如人员成本、材料成本、设备维修费、网租费、网络课程管理费等。综合成本则是培养学生的各单项成本之和。其中单项成本的计量和考核对于分析教育成本结构,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有重要的意义。
(五)按照成本用途,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开办成本、网络及设备运行成本、教学资源开发制作成本、学习支持服务成本、管理成本、科研成本。开办成本是指开设远程教育的必须设施投入和筹建开展远程教育的各项费用支出(如入网费、网址注册费、筹建期差旅费、上级评估检查费)。设施成本可在使用过程中以计提折旧的形式计入相关环节成本;筹建费用可根据费用的大小,逐渐在以后各期(级)进行摊销,计入管理成本。网络及设备运行成本是指接入互联网络、网络维护管理、设备的维修保养等环节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软件摊销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等。教学资源开发制作成本是指在多种媒体课件、教学资料包、在线测试等的开发制作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开发软件摊销费、管理软件摊销费和其他相关费用。学习支持服务成本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资源供给、设施使用、学生培训、师生交互、学习监控与评价、教学活动、学籍考核管理等环节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资源开发成本的摊销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等。管理成本包括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及管理、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宣传广告、招生等环节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其他相关费用以及对开办费的摊销、对附属单位的补助、上缴上级款项、贷款利息费等。科研成本是指学校发生的科研项目支出和其所属的科研机构消耗的材料费、人工费、其他费用以及相关的固定资产折旧。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科研支出与教育服务无直接或间接关系,这部分支出则不能计入教育成本中。
此外,从成本分析、控制、决策等角度,还可将教育成本分为生均成本、边际成本、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等。
三、现代远程教育成本计算
(一)系统子成本计算。这里所指的系统子成本只包含本教学单位(如省级电大的开放教育学院的学生)自招学生的教育成本,系统中上层级对下层级的教学支持服务以及管理的费用,不应作为系统子成本,应作为系统成本计算项目在系统总成本中计算。而系统中下一层级对上一层级缴纳的“管理费”,及上层级对下层级的“补助拨款”,其实质是学费收入的再分配,不计入系统子成本。
(1)课程总成本。指该课程该学期的完全成本,包含与该课程有关的网络及设备运行、教学资源开发制作、学习支持服务以及学校管理等环节分配的人工、业务、公务、折旧等费用,毕业实践视同课程处理。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课程总成本;为人工福利费;为业务费;为公务费;为折旧、修缮费;为摊销费;为其他费用。
在实际操作中,成本计算可通过编制“成本计算单”来完成。见下表:
××课程总成本计算单
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元
成本要素
成本项目人工福利业务费公务费折旧、修缮摊销费其他合计
网络运行
资源制作
支持服务
管理费用
合计该课程
总成本
注:人工福利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
(2)专业总成本。指本学期该专业所开课程总成本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专业总成本;为第i门课程的总成本;n为该专业开课总门数(含毕业实践)。
(3)系统子成本(教学单位的总成本)。指本学期该教学单位所开专业总成本之和。
(4)课程生均成本。指该学期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平均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课程生均成本;为课程总成本;为该期该课程选课人数。
(5)专业生均成本。指该学期该专业在修学生平均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专业生均成本;为专业总成本;为该学期该专业在读人数。
同理可以计算该教学单位生均成本和学分平均成本,以用于不同目的的经济效益分析。
(二)系统总成本计算。在系统成本计算中,本文以专业为成本计算对象进行计算。
(1)系统专业总成本。指完成某专业教学服务与管理整个系统的完全成本。它等于各远程服务层级该专业总成本之和,加上系统中上层级对下层级教学单位分配给该专业的教学支持服务以及管理的费用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
其中:为系统专业总成本;为第i个教学单位的专业总成本;n为系统中与该专业有关的教学单位总数;为分配给该专业的第i层级对下层级的教学服务以及管理的费用;m为系统的服务层级总数。
(2)系统专业生均成本。指该学期系统中该专业在修学生平均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系统专业生均成本;为系统专业总成本;为该学期系统中该专业在读人数
(3)系统专业学分平均成本。指某专业学分平均总系统成本,是制定学分收费标准的依据。其计算公式为: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预算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建筑企业的竞争也日益变的激烈起来。现如今,建筑企业为了扩大业务量,经常会通过价格战的方式的来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这一点是导致建筑行业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带来的损失,各大建筑企业应当学会运用工程预算来实现工程成本的有效管理,从而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工程预算的主要内容以及预算原则
1、工程预算的主要内容
工程预算主要指的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物力、人力数量以及工程造价等进行预先计算,使建筑单位对资源消耗以及工程造价状况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工程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建筑工程设计阶段所需要进行的概算,其次是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出的预算,最后就是在竣工阶段必须进行的最后决算。工程预算进行时,应当始终遵循工程施工阶段预算不得小于竣工决算的原则以及工程设计阶段初步概算不得小于工程施工预算的原则。上述两个原则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出现计划成本超出预算范畴现象,也就是防止出现高投入低产出问题的发生。建筑工程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之所以将工程预算作为有效的管理手段,主要是因为工程预算具有一定的成本预见性,并且其可以和工程施工状况相结合,从而对工程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及整体的建筑成本作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和预测,最终保证了建筑企业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经济利益。因此可以说,工程预算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手段。
2、工程预算的主要原则
充分考虑并分析经济因素,确定最优方案。任何建筑企业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因而追求最大化经济利益是工程预算的主要目的。所以,在工程预算时必须对经济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分析,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建筑成本,另一方面还要充分保证施工进度和最终的工程质量,综合各种可能因素确定最终的优化方案。遵循准确可靠的预算原则。该原则是工程预算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则,准确可靠原则就是要求工程预算工作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出发,在最大限度上保证预算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所以,在工程预算过程中,预算人员应当对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调查,及时获得建筑市场相关资料、了解同行信息,并且对以后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预测等等。只有建立在大量客观数据基础之上的工程预测,才能充分保证预算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提高施工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并使其与工程预算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管理者管理能力,推动施工技术发展与完善,是降低建设成本的重要途径。
二、建筑成本管理中工程预算的价值
1、依据工程预算可以得出最优成本方案
进行工程预算时,工作人员应当从实际的施工状况出发,全面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预见性的评估与推测,在此基础上再仔细比较企业设计的所有成本方案,从而选择出经济价值最高的工程成本方案。在建筑成本管理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预算能够为建筑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地应用。目前我国建筑单位主要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管理,因此在投标过程中必须对建筑工程进行成本管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以较小的建筑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要想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就必须进行建筑工程预算,从而为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提供正确有效的决策依据。与此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施工材料、不同组织方案以及不同施工方式所耗费的成本都是不一样的。
2、工程预算有利于建筑工程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
工程预算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期对其各项事务做出提前预估及控制的有效措施,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工程预算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建筑工程质量合格以及在如期完成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工程施工的投入预算,从而以较小的施工成本换来最大的经济效益。为了使工程建设达到指定目标,进行工程预算是必不可少的,其有利于帮助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还可以将施工方式和施工技术等有效结合起来。
3、工程预算可以帮助建筑企业合理地节税
建筑工程企业要依法进行纳税,其主要缴纳的税种有建筑安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城建税等等。以上三种税收中,安全营业税所要缴纳的税费最高,建筑企业在一年之中所得营业收入的3% 都是用于建筑安全营业税的缴纳。在我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明确说明,建筑企业可以采取一定方式达到节税的目的。在建筑企业缴纳所得税时,一般都是以企业一年之中的经营收入为主要纳税依据,这就为建筑企业缴费以及税收筹划等方面存留了一定的节税空间。要想实现合理节税的目的,建筑企业必须通过工程预算来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有效管理,从而避免出现重复纳税以及不必要纳税等情况,最终实现建筑企业合理节税的目的。
4、工程预算带动了创新成本控制理念的发展
相关设计人员在过程建设中应当做到完善工程预算方法,进一步强化工程建设的精准性,最终使自身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建设方案更加精细、清晰。这些都要求设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规划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还要使其充分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从而使建筑工程避免发生事故与返修等问题,最终将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除此之外,在整个工程预算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应当利用全新的成本控制理念对用水和用电量进行科学控制,并对工程造价手段进行全面的创新。设计人员应当从整体上把握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全新手段,同时加强自身水平建设,并在仔细把握每一个建设细节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进行全面监督,从而在根本上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三、建筑工程成本预算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要编制成本预算书
成本预算书是由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根据施工项目的工程量清单编制的,要参考的材料包括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施工图纸和合同、建材市场价格、施工现场实际勘察状况。成本预算中所列的费用项目于财务部门的报账项目基本保持一致,不仅满足税务检查的要求和财务核算的需求,也有利于将预算成本与实际费用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2、要对成本预算书进行审核
建筑单位要设置专门的预算审核人员,这些专业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关的审核资质,拥有专业工程预算审核知识和成熟的实践经验,还需要对具体的建筑施工工程有充分的了解。其中审核的内部包括:单项单位工程施工费用、建材及其他所需材料市场价格、施工人员工资、建筑工程项目期间费用和现场管理费用等,需要考察这些内容是否符合行业平均水平和具体情况;
3、对成本预算进行审核
对成本预算进行审核完毕之后,审核人员和建筑工
程项目管理经理共同提出书面的审核意见,并将成本预算书上报主管部门提请批复。主管部门综合考虑审核意见和实际情况,作出同意或增减预算项目或费用的批示。
4、对成本预算进行修订并最终确定预算方案
施工单位根据批示结果,对成本预算进行修订并最终确定预算方案,由项目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执行成本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要与建筑工程施工和财务核算相结合,执行人员对施工进度、工程量和财务核算进行综合分析,将成本预算与执行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对比,预测建筑工程的最终经济利益,对成本进行管理,如果遇到了严重的成本偏差,及时上报项目管理经理,项目部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检查监督,在找出原因之后对人为因素造成的超出预算成本的部分进行控制;如果由于客观因素造成成本偏差,执行人员要提出修改意见并申请对成本预算进行修订,在审核批复完毕后,执行新的预算成本。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成本预算在建筑工程中得到的重视也越来越多,施工单位应该认识到只有将成本预算工作做好才能够为成本控制打好基础,促进成本控制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好的控制建筑工程成本,增加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增强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实力,使建筑工程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参考文献
[1]蒋名才.探讨如何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J].中国市场,2013(46).
篇5
1天池景区地质灾害专项勘查项目概况及成本分析
通过查明勘查区地质环境条件、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成因、发育分布特征、危害程度及危害性,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建议,为防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依据。主要工作手段及设计工作量:地形测量(数字化测图)1:10000比例尺64km。、1:500比例尺2.8kmz、1:200比例尺0.66km。,困难类别均为Ⅳ类;专项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测量1:10000比例尺64km。、1:500比例尺2.8km、1:200比例尺0.54km,困难类别均为Ⅲ类;1:10000遥感地质解译64km;面波勘探,勘探深度1O<D<2O,45个点;工程地质钻探0~10m的,总进尺450m,0~30m的,总进尺90m,岩石级别均为Ⅳ类;山地工程,小圆井、风化层,117m,槽探、土石方68m3;以及实验测试样品和勘察报告编制、出版等工作。该项目工期1O个月,中标合同价152万元,实际核算成本135.15万元。其中:地形测量(数字化测图)预算价68.18万元,实际成本5O万元;专项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测量预算价27.35万元,实际成本15万元;遥感地质解译预算价3.35万元,实际成本2万元;面波勘探,预算价6.75万元,实际成本4万元;工程地质钻探预算价11.43万元,实际成本2O万元;山地工程预算价2.25万元,实际成本1.5万元;实验测试预算价1.96万元,实际成本1万元;勘察报告编制、出版等其他地质工作预算价18.56万元,实际成本10万元;大队提取管理费及地勘发展基金22.8万元。从上述统计结果看,只有工程地质钻探项目手段为亏损,其他地质手段均实现盈利。工程地质钻探手段亏损原因分析:对岩石级别判定有误,预算价太低;钻机搬迁费估计不足,施工条件异常艰难,人工费随之涨价;管理不当;由于该项目属总价承包项目,不得向发包方索赔,使增加的成本无法得到补偿。做为承包单位,从该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第一步投标阶段未能做到位,即为工程地质钻探手段最终的亏损埋下了隐患。为了查明勘查区内泥石流形成、流通区段沟底的工程地质情况,为泥石流防治措施提供技术参数,本项目在相应区段布置了51个工程地质钻孔,总深度540m。工程地质钻孔布置山区按海拔高程可分为中高山带、中山带、低山丘陵带。这一带是天山北坡最大降水量高度带,也是流水和重力侵蚀强烈地带,河床冲刷强烈,山坡裸岩不断扩大,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实际勘探遇到的地层岩性有巨大飘砾、陡崖崩落的巨大石块等。钻探技术要求高:对于上部松散层采取捞砂样进行判层,下部风化岩钻进岩芯采取率不应低于65,钻孔严重塌孔时,采用跟管钻进或泥浆护壁。钻机搬迁,从$111线沿线至孔位全部采用人工,且几乎无路可走。上述种种困难,在投标前,工程预算人员未参加现场踏勘,对存在的困难估计不足,与工程技术人员沟通有限,在进行投标价格预算时,岩石级别采用了Ⅳ类。从实际情况来看,岩石级别按Ⅶ一Ⅷ类进行预算,价格会比较合理。工程钻机靠人拉肩扛进行孔位搬迁没有进行费用预算。由于地势陡竣,搬迁人工费要价非常高,分包工程队知难而退,施工几个孑L后提前撤离。我队与之签订的分包合同不够全面,约束力不强,致使工期延误、成本失控。后不得不启用我队已停用的一台工程钻机,经一番修理,又抽调两名技术工人,才完成了工作任务,但造成整个项目工期拖延,影响了单位的信誉,工程钻探成本超预算达到74.9。投标预算不准确、分包合同签订有漏洞、施工队伍选择失误、客观自然因素考虑不足,成为工程地质钻探亏损的主因。而上述因素,在其它勘察手段中得到有效规避,才使整个项目效益得到保证。地形测量(数字化测图)、专项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测量、面波勘探、实验测试样品和勘察报告编制、出版等工作都是我单位自行完成,设定的目标成本合理,设计中描述的自然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与实际情况差别不大,成本控制很顺利;遥感地质解译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完成,风险较少;山地工程分包给一个与我单位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劳务队来完成,其成本控制相对难度要大,但因分包价格确定合理,劳务队对施工难度也早有认识,且发生的困难能及时得到协调解决,最终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勘察项目成本控制影响因素多,难度大,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2工程预算人员参与投标前现场踏勘,增强对现场感性认识,提高预算质量
在投标文件的准备过程中,现场踏勘对于负责项目预算的工程预算人员来说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分工的细化,过去由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做项目预算,现在转由学工程造价的专业人员进行,但专业做预算的人员对野外地质工作认识欠缺,即使与地质人员沟通也不能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工程预算人员非常有必要到现场参与踏勘。现场踏勘主要是为了明确勘察项目现场的相关事项,而这些事项往往可能会影响项目具体造价和工期。一般情况下,工程预算人员在现场踏勘中应注意的及较为重要的事项:
(1)勘察现场的道路情况、运输条件、交通设施;
(2)临时供水供电措施;
(3)必须采取的安全、环保防范措施(这在以前地勘预算中较少考虑);
(4)临时用工人工费情况,所需材料、机械价格等;
(5)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地层岩性,水文、气象条件等;
(6)植被、构建筑物、公共设施等情况;
(7)勘察占地对周围的影响,是否需要进行补偿,以免引起纠纷,影响工期、成本等。以上所列举的勘查现场相关事项都会影响到勘察项目的价格。当然,招标文件或投标技术文件中会列明上述相关信息,但工程预算人员应采取负责任的态度,亲自到现场进行勘察,取得第一手资料,不断积累地质工作经验,减少失误、争端以及日后正式勘察工作中发生的变更。
3建立成本分析制度。加强定额工作
(1)要建立成本分析制度,加强和深化项目成本分析,通过分析找出项目管理中的漏洞,便于对预算价格和目标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做出评价,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2)建立成本费用分析责任制,在财务部门统一领导下,由成本会计、计划、统计、工程预算、地质技术、物资采购等相关部门、人员的配合,提供资料,共同搞好成本费用分析工作,做到项目成本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建立成本分析信息库,将项目成本信息资料录入信息库中,以便进行综合统计、对比、计算、分析,逐渐形成本单位的成本基础定额资料,为项目目标成本的制订、投标报价、以及项目完成实际成本的评价、考核提供有关信息,最终形成整个项目从开工到完工有始有终的考核与评价信息资料。同时,也为后期部门的绩效考核、效益分配奠定基础。
(4)21强《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的学习,掌握各工程手段“工作内容”、“困难类别”、“预算标准”的要义,尤其是准确领会各工程手段“困难类别”分类的标准,增加预算的合理性。同时,加强工程技术人员预算标准的培训,以增强工作人员成本控制的目标性,做到“心中有数”。
4加强合同管理与采购控制
勘察室按时下达目标成本指标,使项目部明确目标,有利于控制成本,同时,勘察室负责人参与项目合同单价的测算分析,负责进行对外劳务分包,审核劳务分包方资格,进行合同洽谈,避免合同纠纷的产生。加强合同管理要把好合同谈判、合同拟定入口关,参照《顾客要求的评审规定》对分包合同进行评审。按照《采购控制程序》进行劳务分包方的采购,要“货比三家”、精打细算,盘活家底,开源节流。及时检查分包方合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不利因素,协调处理、解决。
篇6
关键词:建筑企业;工程预算;施工成本
目前,建筑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效益,开发新能源、优化管理机制、改进成本控制至关重要,这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建筑施工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日益缩小,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曾有效的控制企业工程预算和成本,那么企业工作效率必然无从说起,整个管理工作问题突出。建筑工程成本主要是以工程预算为基础体现出来的,它在工作中预算工作的开展为的便是提高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而在目前管理工作中,做好企业成本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筑工程预算以及工程成本控制重要性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中,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中,工程预算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然需要根据工程预算来制定,特别是要注意哪些合理进行管理控制的工程企业。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很大程度上都是有工程预算决定的,也是因为工程预算编制的。所以说,工程预算是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参照物,是通过工程预算来达到工程成本控制目标的。但是在目前社会发展中,我国的工程预算管理体制严重的欠缺,其中问题极为突出,没有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认识,预算管理工作不够合理,使得整个工作问题较为严重,无法满足目前快速发展的社会发展要求,更是达不到企业发展要求。为此在目前的成本控制工作中,做好工程预算管理十分的关键,是建筑企业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建筑工程预算以及成本控制问题分析
近年来,建筑企业要想获取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其最主要的方法在于开源节流。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建筑企业所能获取的利润不断的缩小,这时如果我们还沿用传统的控制方法和经济手段,那么整个工程成本以及工程效益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而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严格控制工程预算以及成本。但是受到我国工程领域管理机制不完善的影响,其中存在问题还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预算制度严重匮乏
虽然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预算与成本管理体制应用非常的广泛,但是仍然未曾形成一个有效的定额管理机制。其中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以及管理方法滞后问题极为突出,不仅无法达到预计工程管理要求,更是达不到时展需要。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工程预算和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控制力度日益的深入,但是因为没有合理的预算标准,使得整个工程项目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中问题极为突出,管理工作十分的复杂,给工程定额造价带来影响,甚至是给企业发展造成困扰。
2、管理体系不科学
在现代化工程项目中,任何一个工程都需要良好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工程预算与成本管理工作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就我国的工程成本管理与预算控制而言,其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控制缺陷,并未形成有效的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是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受到这种问题的影响,企业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且管理策略不完善。
3、现场施工与工程预算不协调
现场施工与工程预算不协调是影响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旃工项目往往工期较长,在这个施工过程中,市场往往会发生健的变化。特别是建筑施工企娅所需要的钢筋,水泥等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化又比较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工期较长,期同容易出现备种无法预料到的不可抗力因素等,给工程的预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许多企业做的工程预算往往都与实际成本不相符,使得工程颈算失去了原本应有的作用。这不仅仅是价格成本变动的问题,搬源在于现场施工与工程预算的不协调。由于现场麓工的管理不严格,许多成本部得不到有教的控制。这样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导致了成本的增加,加上许多驻先无法预测到的因素的出现,造成现场施工与成本预算严重的不协调,使得成本预算不能给施工企业提供明确的支持。
三、加强建筑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的措施
1、制定动态的预算定额体系
由于建筑旆工企业的工期过长,期间存在着一定的市场变化,所以。建筑箍工企业要制定动态的预算管理体系。不能仅仅从静止的成率预算出发,要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变化与不可遇见等因袭都纳入成本预算管理体系.运用动态的预算管理体制来对企业的预算进行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管理计划及方法,迥过准确的预算管理,为企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有教施工提供一个准确的参考与保障。
2、完善成本管理责任制
建筑企业的成奉管理也是当前需要重点建设的一个项日。由于国家的建筑行业准入机制越来越严格。加上建筑企业市场的趋于饱和,所以建筑企业问的竞争也越来越犬。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想脱颖而出,体现企业自身强人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地管理。企业要完善成本管理责任制度.将具体的管理责任下放歪具体的责任人.并且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对成本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较小考核。与具体的责任人的薪资挂钩.从而激发相关的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并且要建立完管的,从上至下的成本管理机制。从管理层到基层的员工都要树立成本管理的意识。
3、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是进行工程预算与成奉控制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的工程琐算管理体制,才能从根本上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与可执行性。同时通过有效的预算为企业的工程成奉控制提供有效地依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要提高建筑工程预算编制质量和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结算,必须牢牢树立起为工程服务的敬业精神, 严格把关, 努力维护国家及建设单位利益同时保护施工企业合法权益。一分一厘当思来之不易。■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高校 教育管理 教育成本
一、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
高校教育成本是高等学校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培养国家优秀人才所耗费的物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它是综合反映学校办学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高校教育成本既包括以货币支出的教育资源价值,也包括因资源用于高等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狭义的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教育资源的价值,不包括资源用于高等教育丧失的机会成本。广义的教育成本并不适用于高校微观的成本核算对学生培养成本的计量,高校应该借鉴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概念,从会计学的角度来定义高校教育成本,即高校教育成本是高校为培养学生所耗费的能够用货币来可靠计量的教育资源耗费。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成本观念淡薄,成本核算缺乏动力。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以国有普通高校为主,其性质属于非盈利性单位,在成本核算方面没有强烈的内在要求,且教育成本的范围和内容尚未形成公认的标准,成本核算的主观意识淡薄。
首先表现在,高校决策层最关注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认为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并非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目前国家尚未要求高校按成本核算进行财务管理,政府部门也未把教育成本的核算作为评估高校绩效的重要指标;再次,高校教育成本的相关机构尚未成立,教育成本核算的规章制度尚未建立,没有统一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与方法,因此高校成本核算缺乏内在动力和外界压力。
(二)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影响教育成本的核算的真实性。目前,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以资金是否收付作为确认成本是否发生的基础,不考虑该项资金的取得和付出的归属期间,收入和支出不需要进行配比。例如固定资产购建费是一次性投入费用,会使当年支出增大,结余减少,以后受益各年份却没有分摊,收支不配比,使得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经济业务的本来面貌。
而教育成本核算应实行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确定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凡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不论是否收到或付出,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凡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已经收到或付出,都不能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权责发生制强调配比原则,在计算损益时,需要核算与获得收益相关的费用,要涉及折旧和许多费用分摊的计算。
比较两种会计核算基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采用的收付实现制不能正确反映高校当期的收入和成本,制约了成本核算和管理的要求。
(三)会计期间不确定,影响教育成本的核算的可靠性。会计期间是将会计主体的整个持续运作过程划分为间隔相等的若干时期,以便定期进行核算和报告。高校会计核算采用公历年度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高校学生普遍采用学年制自9月1日至次年的8月31日。高校的学杂费、住宿费是按学年收取并使用的,各项教学活动按照学年规律运行的。而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每年的年终财务报告则是以以自然年度来反映。因此,以自然年作为高校的会计核算年没有考虑到教育活动的特点,不能给学校提供一个真实反映财务状况的时间范围,难以对教育成本核算提供可靠依据。
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高校尚未形成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一方面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教育资源配置不当造成浪费。有些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高校中二级学院、系、部的设备重复购置,且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闲置设备普遍存在,物资设备使用率不高。特别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增加的同时,行政人员也在增加,高校专职教师比例不足,在经费来源增加不多的情况下,人员支出所占比例明显过高。高校应通过寻找降低成本途径,建立教育成本评估考核机制,进而达到科学配置资源,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二)有利于高校拨款标准和收费标准的制定。高等教育是一项非义务教育,按照“成本分担论”、“谁受益谁负担”原则,需要由国家、社会、学生个人共同负担培养成本。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教育成本有多少?个人、国家分担多少?目前没有统一的计算口径。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学费应为教育培养成本的25%,但由于没有出台教育成本的具体核算规范,各高校一般是按照物价部门的规定制定学费标准。实行科学化的教育成本核算,可以为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确定财政拨款额度提供科学依据。
(三)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高校教育成本预算管理,也是适应市场竞争,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高校建立教育成本约束机制,有利于考核高校的财务运作成果、管理水平和领导业绩,增强领导当家理财意识,量入为出,合理安排资金,调动自主办学的积极性,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切实可行的经费预算制定提供真实依据。
四、加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建议
高校教育成本是衡量学校培养优秀人才消耗的合理尺度,是财政拨款的科学参照,是确定学生收费标准的基本依据。因此应完善修正高校会计制度,建立教育成本核算机制。
(一)树立成本意识,加强成本管理。高校投资办学效益不仅关系到国家科教兴国的失败,而且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应树立成本意识,建立健全成本核算体系,加强成本管理,首先应完善高校办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把教育成本指标作为评估体系中的重要考核指标;其次建立高校成本管理的有关制度、准则、办法。
(二)修正现行的收付实现制,引入权责发生制。坚定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则是加强高校成本核算的关键。教育成本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避免了现金收付具体时间对成本核算的影响。它是高校进行成本核算收支配比的需要,能如实反映高校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和责任。目前我国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这很难适应教育成本核算的需要,容易形成财务管理漏洞。因此,高校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需要重新修改现行的会计核算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代替“收付实现制”进行教育成本核算。
(三)以教学年度确定教育成本计算周期。从正确核算成本的要求看,以自然的业务运作周期为成本核算的期间比较适当,即高校教育成本计算周期应与正常的学生培养周期一致,不适宜采用自然年度,建议采用教学年度。原因在于学校的教学是按学年组织的,学费的收取也是按学年收取的,所以这个“年”应该是学年比较合适。这虽然与我国会计年度的要求不一致,但学校可以按月生成报表,1至12月的公历年度报表可以满足宏观管理的要求,按照当年9月1日到次年8月31日生成成本报表,可真实反映高校办学耗费,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固定资产是真实反映高校办学规模的基本物质条件。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影响,高校固定资产信息一直不够真实完整,因此高校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定期组织资产的盘点、清查,对固定资产的报废、报损、有偿调出严格履行报批、审批手续。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按原值核算,不计提折旧。从会计信息准确性角度来看并不合理,固定资产也应计提折旧。因此,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固定资产的用途、性质,将其划分归类,然后按一定折旧方法和折旧率计提折旧。高校资产计提折旧,既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又能达到资产价值管理和实务形态管理的统一。
(五)调整现行的高校会计科目。要实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就必须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制定建立一套既能正确核算高校教育成本,又符合高校预算管理要求的会计科目。为核算教育成本的需要,要对现行的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应增设“教育成本”、“累计折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成本结转”等会计科目,这几个科目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关键词]并购成本 并购企业 目标企业
企业并购是一种特殊的投资活动,它已成为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的有效方式和实现低成本扩张的重要途径。并购过程中需要对并购成本进行全面管理,以便控制和降低并购成本。但由于我国并购理论尚不成熟。尤其是在并购成本方面的研究甚少,在实践中不能很好的指导企业并购行为。不少企业在采用成本收益决策分析方法时,由于缺乏对并购成本要素的全面理解和把握,使并购成本被低估,并购者过于自信和乐观,最终导致并购计划的失败。因此,研究并购成本问题,有利于企业并购成功。
一、并购成本的界定
企业并购成本并非财务会计中的投资成本所能规范,而是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是主并企业最高管理层在并购战略管理中所必需的决策信息。因此,并购成本应该是主并企业在并购活动中付出的一系列代价的总和。这些成本既包括并购过程中的并购成本,也包括并购完成后各项资源的整合成本;既包括并购活动中可见的有形成本,也包括并购活动中不可见的无形成本。企业在进行并购决策时,为保证并购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了解和把握并购活动涉及的各项成本构成,并全面分析各项并购成本,避免并购成本失控,理性地进行并购决策。
企业并购成本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
第一,按并购过程分并购成本应包括:准备阶段的成本、谈判阶段的成本、整合阶段的成本。准备阶段的成本包括:并购公司选择目标企业成本、中贪机构费用和调查分析成本;谈判阶段的成本包括:谈判签约成本、目标企业的反并购成本和直接的并购支出。即并购价格。并购价格是为了取得目标企业的实际控制权而支付给目标企业股东的支出,它是企业并购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整合阶段的成本是企业实现一体化运作的成本,它主要包括业务一体化成本、组织结构一体化成本、管理一体化成本、人事一体化成本和文化一体化成本等。
第二,根据企业并购行为的特点和成本习性,并购成本可分为交易成本、融资成本、中间费用、税收成本、制度成本和后续成本。并购交易成本是并购方为获得目标企业而付出的成本;融资成本是获取资金所需付出的利息等费用;中介费用是指并购方支付给投资银行、会计事务所、律师等中介机构的咨询费和顾问费,其数量通常与并购资产总额成一定比例;税收成本。是指政府针对企业并购行为,在各个环节所征收的各种税费的总和;制度成本是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由所处的现实宏观环境中的制度规定、制度健全程度及制度执行强度等因素而产生的成本支出;后续成本是企业并购完成后,由于并购方对目标企业在经营管理、市场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的需要,往往还要作进~步的投入。具体包括:资金成本、规模成本、管理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
第三,按其他标准分并购成本包括并购完成成本、整合成本、因并购增加的生产经营成本和并购失败的损失成本。并购完成成本;是指并购企业因收购目标企业而发生的收购价格、举债的债务成本、收购过程的交易成本以及其他附加成本等;整合成本是指在企业完成并购后因调整合并有关生产经营业务组织机构等所付出的费用的总和;因并购增加的生产经营费用,是指在并购完成以后的整合阶段增加的因企业并购后需要增加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资产投资以及相关的生产经营费用;并购失败的损失成本,是指并购企业为收购目标企业所付出的费用因并购失败而转化为损失成本。其数额较小的可直接计入本期营业外支出,数额较大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二、我国企业并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并购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并购的结果。
1.企业并购成本过高
(1)购买价格与目标企业真实价值存在着较大的背离
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定价标准。一方面,我国企业在实施并购时一般均选择净资产,作为转让定价的标准,且不论这种方式是否能够如实反映企业价值,单就购买价格而言也不尽合理。许多企业资产的盈利性很差,其价值很低,但在现有的会计制度下,这些企业的净资产价值又往往超出其真实价值。当主并企业按此价格对其实施并购时,必然会多支付购买成本。另一方面,确定并购价格的主要依据资料是目标企业的年度报告,股价变动情况表财务报表等,目标企业有可能按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利益进行“包装处理”,使并购价格超出目标企业真实价值。
第二,评估方法和程序。从资产清查程序来看,评估机构在有限的时问内,不可能对目标企业进行彻底的清查,往往只能采取抽样的方法,这会导致部分资产实际状况与账面价值不等,再加上评估方法,评估参数和标准不同,也会引起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由于我国资产评估业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在评估的技术和手段上尚不成熟,导致这种误差更加明显。此外,资产评估机构也有可能在多方干预或自身利益驱使下,出具虚假不实的评估报告。
第三,行政影响。有时企业并购行为是在政府的干预下进行的,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2)融资机制和融资市场不发达
企业自有资金规模小,难以满足并购巨额资金需求。所以自有资金不是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的主要方式,大部分并购所需资金是通过外部融资获得。而外部融资要有一定的融资机制和融资市场作基础。
纵观西方国家的并购历程不难发现。企业并购活动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高速发展的融资机制和融资市场的支持。假设没有垃圾债券的大行其道,难以想像会出现上外世纪8O年代美国并购狂潮。多方筹集资金。以杠杆的方式实现“蛇吞象”,是许多国外中小企业经常采用的并购模式,方便高效的融资手段促成了低廉的融资成本,这正是西方国家并购高速繁荣的重要原因所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门槛高,筹措资金的方式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能够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融资的企业相对庞大的企业总数来说可谓是凤毛麟角。除此之外,国家对企业外部融资的用途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一般不允许用于并购。所有这些都加重了企业融资成本负担。
(3)高昂的制度成本
我国企业面临的并购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还有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高昂的制度成本,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针对企业并购的核心法律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分散,并且效力有限,加之变动比较频繁,往往使企业无所适从,法律法规的缺位使企业并购得不到有保护,同时,易导致不规范行为发生。
第二,企业身份歧视。在对待不同性质的企业并购主体方面,国家并未做到真正的一视同仁,而是过多地偏向公有制企业,对它们扶持的力度明显超出对其他企业。这样的制度歧视对非公有制企业影响很大,而在总体上则间接增加了全社会企业的并购成本。
第三,资本市场存在诸多缺陷。我国资本市场设计不合理,发育不完善是造成企业并购难以大的瓶颈。以股票市场为例,现在我国股票市场在功能方面实际上是残缺的,除了融资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企业价值发现功能还远未能体现出来。
2.管理成本上升
我国企业并购导致管理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本质上是一种适应性生产经营规模带来的效率与效益。因此,规模不经济则体现为随着企业生产能力扩大而形成的单位成本提高,收益递减的现象。并购使企业规模增大,而管理费用则随着管理幅度及其层次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可见,企业规模不是越小越好,同样也不是越大越好。
(2)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企业并购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分散在社会中的不同住处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并购实践中,因信息不完全,不对称而导致主并企业发生财务困难的案例不胜枚举。为获得自己不知道的信息,需要付出昂贵的验证成本。管理费用是一种内部成本,由于企业内部信息交换的不完全,不对称而引起管理费用的提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增加了监督成本。二是增加了激励约束成本。
(3)委托关系的局限。从理论上讲,主并企业应力图使委托关系的总成本最小,然而在实际并购中,由于企业委托人的需求与受托人的需求不同,其行为动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受托人方面看,其行为动机一般是希望以尽可能少付出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为满足其个人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受托人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会做出有损于委托人的行为,委托人只得加大监督力度,通过订立合约,激励约束成本以及监督约束手段等方式防范受托人的不规范行为,订立合约,激励约束成本以及监督成本,使得管理费用上升。
3并购成本测算不准确
(1)为维护职工利益或者地方政府基于总体考虑,对并购行为通常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或其他鼓励措施,导致并购活动这种市场化行为的非市场化操作,为并购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隐患。
(2)并购企业的管理层为追求规模效应,轰动效应而盲目进行并购活动,或者仅仅是希望通过并购活动保留配股资格,并没有真正从企业的利益出发,考虑并购效益问题。这种非理性的并购动机导致我国企业并购成本测算不实。
4.对整合成本重视不足
企业并购完成后,并购方对目标企业在经营管理,市场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往往还要作进一步的整合成本投入。具体包括:资金成本、规模成本、人员整合成本、忽略或有成本、财务协调成本较高。
三、并购成本控制建议
为有效控制并购成本,加强企业并购成本管理,企业在并购时应采取下列措旋:
1.充分了解目标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管理要求,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努力使存续企业的管理成本及人力资源成本达到最低。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并购,并遵循资本运营的效益增值和效益最大化原则。同时,既要防止行政部门的过度干预,又要取得政府的政策支持,以保证企业并购的运营创造良好的环境。
2.详细调查目标企业在被并购前的生产经营情况,决策者必须全面参与企业的并购过程,共同参与重大资产的价值确定,防止信息不对称。在并购活动中,信息的透明度,信息的真实性是并购企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充分的信息来自并购企业自己的尽职调查。通过详细的调查分析,能够以现许多公开信息之外的对企业经营活动有着重大影响的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信息的综合分析使决策更加明智。
3.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包括经纪人。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对信息进一步证实,并扩大调查取证的范围。
4.涉及纳税调整事项和存续企业的额外税负,应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汇报,努力取得税务部门的认可。
5.签订相关的法律协议。对并购重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未尽事宜明确其相关责任,对因既往事实而追加的并购重组成本要签订协议,如适当调低并购价格等。尽快理清,调整和完善有关法律,规定和政策。对其中阻碍企业正常并购行为的法律法规应加以修改或删除,与此同时,参照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符合市场规律和我国国情的跨国并购法。
篇9
关键词: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前言
成本控制是指以成本作为控制的手段,通过制定成本总水平指标值、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控制成本的责任等,达到对经济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与过程。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开展成本控制活动的目的就是防止资源的浪费,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并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科学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一、我国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成本控制观念落后。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以是否节约为标准,片面强调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开支,成本管理的目的也仅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从现代成本管理角度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目标,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反而有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降低产品成本,由于其规模的大小受需求大小的制约,加之现在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差异正在加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有缩小的趋势,企业成本简单的从核心企业转移到供应商或分销商,非但不能降低产品最终销售价格,而且会导致成本的增加,从而减少了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增值。由此可见,这些落后的管理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2.融资成本不断提高。对于企业来说,控制融资成本是所有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内容,企业可以通过有效融资获得足够多的低成本资金以供企业生存、发展。反之,如果企业获得资金付出的代价太高,将直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我国,企业融资的渠道很多,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和股票市场这两个渠道解决资金缺乏的问题。但是,与前些年相比,无论哪种融资都难以降低融资成本,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从商业银行来看,贷款利息构成了企业融资成本的主要内容,而影响贷款利息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存款利率。然而,从过去直到现在这几年,国家为了刺激投资和扩大消费,多次降低了储蓄存款利率,企业想靠降息来降低融资成本是不可能的。
3.成本信息严重扭曲。成本核算系统建立在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唯一因素这一假定基础之上,成本核算过程过分简化。在过去高度劳动密集型企业里,对核算所作的这种简单假定通常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但在当今情况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再使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会产生一些不合理现象,传统的成本核算法也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使企业错误地选择产品经营方向。
4.人力成本增长过快。人力成本是企业产品及劳务成本构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产生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我国人力成本相对偏低。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使得企业的人力成本普遍上涨,给企业成本控制带来挑战。此外,合格劳动力培训成本急剧上涨,使未来企业使用劳动力成本会普遍增长。
5.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制度体系。我国企业在寻找走出困境的途径时,较多考虑的是采用租赁、拍卖、兼并、破产、债转股等方法,尤其是国有企业一味寻求国家提供优惠政策来扶持,而较少考虑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运行机制,真正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入手。此外,宏观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检测不力,也影响到企业健全内部成本控制机制的主动性。
二、有效实施成本控制的几个方法
1.加强监控是企业成本控制的有力保证。加强监控分为成本核算、分析、考核和审计控制两方面。加强成本核算应用加强材料消耗控制、加强工资薪酬的控制管理和加强期间费用管理,控制不合理支出等方面入手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核算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与本期计划成本进行对比,通常采用产品的结构分析法来确定成本差异,并且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查明成本超支的责任,以便采取措施,改进生产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成本考核是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定期对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审计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规定的措施是否贯彻、合理有效,目标是否达到。
2.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管理体系。建立成本控制系统,强化成本预算约束,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实行成本定额管理、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实行费用归口、分级管理和预算控制,建立必要的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制度。根据预算和市场行情,制定具有竞争性的价格为起点预测收入,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对成本指标进行合理分解,并量化控制,形成“市场重组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氛围。
3.强化流动资产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应收账款控制和库存控制。应收账款目前已成为企业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减少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比例,防止形成呆账,减少企业不应有的损失。应收账款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所有经销商逐一进行信用分析,建立起既适合于本企业实际情况,又适合于经销商利益的双赢的信用政策;二是做好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采取月月对账,确认债权工作,以达到减少企业损失的目的。对于库存控制,企业应根据每年生产计划制定较为合理的库存资金限额,实施总量控制,不定期地进行分析和控制。坚持每年两次开展全面的企业财产物资盘点和进行每月的库存统计,使库存日益趋于合理。
4.充分实施财务成本管理职能。发挥财务管理对成本控制的优势,需要健全成本费用管理机制,充分实施财务部门抓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职能。掌握成本控制关键点,发挥财务部门抓成本管理的优势,利用自身拥有的大量价值信息,运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测定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产销量,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开展价值工程活动,寻找适合企业商品特点的既能提高产品功能,又能降低成本的途径,从产品的设计、论证抓起,把技术进步、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防止产品功能无效,把成本浪费消灭在产品的源头,实现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企业建立成本控制系统,强化成本预算约束,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实行成本定额管理、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企业实行费用归口、分级管理和预算控制,建立必要的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制度。企业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所需经费,可以通过建立研发准备金筹措,据实列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
5.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培养全员的成本意识。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要充分挖掘财会人才资源,在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中实施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在成本管理中,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的主观动因包括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企业主人翁地位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工人之间以及工人与领导间的人际关系等。企业财会人员既要精通财会专业知识,更要谙熟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基本知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对高效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抛弃呆板陈旧的管理方式,跳出旧财务管理财务的框框,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知识优势和信息优势,灵活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以较高的人员素质保证实现较高质量的财务管理。 转贴于
结束语
面对各种不利因素,企业应排除万难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控制成本对企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企业自身要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闲置和无效消耗,以降低成本,同时加强对各种创新风险的评估,避免风险损失。总之,只要企业、政府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为企业成本管理营造良好的条件,就能够克服成本管理中面临的种种困难。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关于企业成本控制方面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外资,2011(17).
篇10
关键词:成本结转利润加权平均法
成本结转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利润的计算,因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会计政策。在成本结转方法的选择中存在一些误解。
一、存货发出计价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企业管理的要求、存货的性质等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以合理确定当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应当采用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时,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四种方法。企业不得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新会计准则之所以摒弃了后进先出法,是因为该方法在企业存货长期不出库的情况下,导致存货账面价值远远低于实际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通过计提跌价准备减至实际价值),使资产负债表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及财务状况。
有人认为应当根据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选择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
笔者认为,存货成本结转与实物流转没有必然联系;所有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都是一种人为假设和选择,只要遵循一致性原则(纵向可比性)就可以了。
个别计价法,仅适用于不能相互替代的存货。严格地讲,不能相互替代的存货应当作为不同的存货,如果这样处理,就无所谓是否“个别计价”。发出的是哪一种存货,就结转哪一种存货的成本。只是这些不能相互替代的存货具有一些相似之处。同时每一种存货几乎都是“一次性”的,以后再出现相同存货的可能性不大。为了避免设置大量“一次性”使用的账户,只好把它们放到一个存货账户中,在发出时“个别计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个别计价并不是对同一种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对于除成本以外其他重要方面完全相同、可以替代使用的存货,先进先出、加权平均都是可以采用的方法,即使能够分清发出存货的成本,也不能采用与实物流转相匹配的成本结转方式(个别计价法);否则,看似“准确”的成本结转方法,背后却暗藏着巨大的风险和漏洞。
例如,某手机销售商有某品牌新上市不久的手机三部,实物除串号等标识码不同外,功能、质量等消费者关心的要素完全相同。由于新上市手机价格下降较快,其进价也不断下降,现库存的三台成本分别为
4000元、3800元、3600元,当前售价为4000元。对于购买者而言,三台具有完全相同的功能和质量,其成本对购买者没有任何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加权平均是比较好的成本结转方法,先进先出也不错。两者结果虽然不一定相同,但都具有“唯一性”,不易被人为操纵。采用个别计价法,看似与实物流转相对应,好像是“准确”的,实际上,销售者完全可以利用购买者不在乎而对销售者具有不同影响的“实物”来操控成本,从而操纵利润。假设销售者希望会计利润大一些,就拿成本3600元的给消费者;反之就拿成本4000元的给消费者。在采用个别计价法并一贯应用的情况下,企业的会计处理无可厚非,但在销售收入既定的前提下,通过营业员的手来“选择”成本、计算利润,无论如何不能被认为比其他方法计算出来的更“准确”。
所以,个别计价法不是最好的方法;成本结转方法没有必要与实物流转方式相对应。
二、投资成本结转
投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可以看作企业的“无形存货”,处置投资成本的结转,类似于存货发出成本的结转。
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说明处置投资成本的结转方法。实务中,大多数采用加权平均法,有的采用个别计价法。
外在表现形式完全相同的投资(比如流通股),因为企业的意图不同而划入不同的类别(如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使得投资成本结转更复杂。
由于对企业内部而言有严格划分的投资,对交易对象和交易监管者而言没有区别,导致企业的一些投资成本结转应该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考虑企业的操作方法和意图结转成本,而不能仅仅根据其法律形式。
例如,某企业持有A上市公司1000万股流通股,每股成本2元,企业列为长期股权投资。7月1日,该企业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0000股,每股成本(含交易费等)10元,列为交易性金融资产。7月10日,出售7月1日买入的10000股。很明显,这里应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每股成本10元结转投资成本,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没有关系。
可是,如果该公司是在7月1日当天卖出了10000股,那应该如何结转投资成本呢?
根据我国现行交易规则,普通股实行“T+1”交易制度,该公司当天买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10000股是不能卖的,所以卖出的10000股是“长期股权投资”。
如果根据法律形式来处理,该企业应当结转长期股权投资成本20000元。
事实上,该公司持有1000万股长期股权投资的意图没有改变,在买卖10000股以后仍旧持有1000万股,仅仅是利用其持有1000万股流通股的优势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操作中规避了“T+1”,实现了“T+0”。该公司甚至可以先卖后买,类似卖空、融券,实质与上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