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初学范文

时间:2023-03-17 22:4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声乐初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声乐初学

篇1

一、作为声乐初学者,要有慢慢来的态度,不能急于求成,声乐的学习对感觉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你的一系列发声都是体内各器官的相互配合而来的。刚开始学习要认真体会感觉才会慢慢有,如果抱着一堂课就掌握的想法肯定是不行的。那么初学声乐者需要学习或准备些什么内容呢?

1.乐理知识的准备

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说,声乐课一般只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声音技术,也就是发声练习,一部分是演唱歌曲。对于识谱等基本乐理的内容,在声乐课里是不太涉及的。所以需要学生在学习声乐之前或同时,进行基本乐理的学习,大致分:音乐理论、识谱等内容。专业的学生还要上钢琴伴奏课,钢琴伴奏课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歌曲的艺术处理、合钢琴伴奏。

2.视唱练耳的准备

声乐的主要素质要求不是嗓音条件,而是音准问题。在歌曲演唱中如果唱因不准,就无法准确的表达歌曲的内容,而且也会很难听。关于如何解决音准问题,请参阅问题解答篇《如何解决"跑调"的问题》

3.嗓音条件

在嗓音的问题上,并不存在优劣的差别,不同的嗓音条件适合不同的歌曲类型,而有许多学生表面看是嗓子的音色差,实际上大多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病变,当技术问题解决了,音色就会发生变化。这就看教师的教学方法了,好的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发出前所未有的声音。

4.语言的准备

语言的准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普通话要准确,二是演唱地方民歌时要尽量掌握地方方言,三是演唱外国歌曲时的外文发音问题。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讲,主要解决的是普通话发音准确的问题,发音不准一方面会造成歌曲"走味",另一方面还会造成技术问题。

5.初学者声部的确定

初学唱歌的人,不能凭自己的想象和喜欢来确定自己的声部,更不能认为唱得越高越好,或唱不了高音才唱低音是因为条件不好。这些都是对发声的原理不了解产生的错误想法。还有的人故意作出一种或尖或粗的声音来往某个声部上靠,也是不对的。对初学者来说建立一个自然的中声区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急于确认自己是那个声部,这个任务应由你的老师通过对你的不断训练和了解来帮助你确认。声部的划分是依据演唱者的生理特点来科学划分的,由于每个人的生理条件和发声器官在结构上的差异,人们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音域不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声部。基本划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

二、声乐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学习唱歌,力求自然顺畅,切记不要撑着嗓子发出又空有沙的声音,特别是拿腔拿调。

2.不盲目追求演唱超过自己能力如音量过大,音域过高,篇幅过大的曲目。

3.当身体状况不佳时,要管得住自己的嗓子,注意休息。千万不要病中乱用嗓子,自己和自己较劲。否则情况会更加糟糕。

4.注意保证睡眠。充足的睡眠是嗓音保健的主要方法。睡眠不足体力便无法恢复,人的声带肌对疲劳是很敏感的,如果劳累时用嗓子就会使声音变暗,变沙,甚至无法继续演唱下去。另外,提醒女生在例假期间更要注意休息。

我们平时说话时是有一定语气和方向的,我们总是要针对某一人进行语言交流,即使是自言自语,也是有方向的,那就是自己。所以语气就是指说话的"方向感",用很戏剧化的方式有感情的说话。这种练习即是为了音乐的真实表现,也是为了声音的"高位置"。要注意的是不要找唱歌的状态,我们所认为的那种歌唱状态往往是很不自然的,当你认为是状态正确时,恰恰是不对的,所以最可是一定多进行语言和语气练习,就要把唱歌当说话一样自然,这样才能保证呼吸、共鸣的正确。

许多女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她被惊吓时,可以不自觉的发出很高、很有穿透性的声音,在声乐演唱中,靠方法练到那种程度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平时产生行为的方式是要经历:由思维判断产生情绪再支配肢体行为这个过程的,思维贯穿整个过程。而被惊吓时的行为过程是:由于惊吓产生情绪支配肢体行为后产生思维,思维是在过程之后。之中方式的优点就是避免由于思维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所以我们遇到突发事件时,才可以发挥出超出平时的能力。演唱也是一样,学习方法的过程就是思维判断的过程,而通过情绪找声音的过程就是情绪支配的过程。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方式。

三、现代声乐演唱法的训练

现代声乐演唱法主要是以调整性格、控制情绪为基础,以自然、真实为方法,以具有纯净、穿透力、自如、质地和共鸣腔体的声音为目的的。

1.自然的咬字和吐字

练习自然的咬字状态,并使口腔形成习惯,注意要以平和的态度练习,要避免懒散或急躁的状态。因为在懒散的状态时咬字,口腔的位置容易偏小,处于不正常的状态。而在急躁的情绪下咬字,口腔的位置容易偏大,同样处于不正常的状态,而咬字在演唱中是很重要的。对于一首声乐作品来说,就是一首带有音调的诗,而歌唱就是带有音调的朗诵,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明确。歌曲的歌词和音乐一样,影响着歌曲的风格。有一句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特点,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风格,而语言同民族和地域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包括音乐也是在语言基础上的再发展,所以咬字和发音对演唱风格又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演唱中遇到比较难的地方时,难免会产生紧张的情绪,而紧张的情绪的演唱的最大影响就是改变正常的、自然的演唱状态,其中就包括口腔的咬字和吐字,练习并稳定咬字的口腔状态就可以起到稳定情绪、稳定演唱状态的作用。

2.情绪控制

篇2

关键词]模仿;示范;传承创新

前言

声乐艺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仅凭理论知识和文学资料去进行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它主要是通过正确的发声训练和不断的歌曲演唱来逐步完成的。同时模仿在声乐学习中,是一种最直接、高效的学习手段!而模仿在我们声乐初学阶段更为显得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模仿在声乐初学阶段的作用进行阐述,首要任务是使初学者尽早入门,更快地掌握好基础知识,使我们吸取前人的经验,早日进入声乐艺术的殿堂。

正文:

歌唱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诞生,甚至比语言文学更早,最初的歌唱是通过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一些情感和意境,然后开始逐渐加上一些语言文学,慢慢的形成了各国,各名族的一些简单的声乐文化艺术,这样世界上就形成了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歌曲和作品。

声乐是对于器乐而言是一门相对独立存在的音乐艺术,歌唱本身就是人类自身的器官运动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常常认为歌唱也是人类的一种运动方式。歌唱声音的产生是由气息引起声带震动而产生的,所以有人比喻人体就是一部歌唱的乐器。声乐是一种由一个或多个歌手表演的音乐形式,可以使用或不使用乐器来进行伴奏,把人的声音当作作品的重点。声乐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单凭一些理论知识和搜集一些文学资料去进行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它主要是通过人们正确的发声训练和不断的演唱歌曲演唱来逐步完成的。声乐也是一种歌唱表演艺术,靠人的嗓子唱出悦耳动听的歌声。

说到声乐的学习,我们很自然的会联想到歌唱的一些训练。它包括正确发声训练、用声技巧训练、语言技巧训练和音乐表现训练。在实际的训练与学习中,上面的四种训练内容是一个不可分割、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即在我们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之前,用声技巧、语言技巧及音乐表现的训练是不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准的。所以,我们在声乐学习中,发声训练是基础,而我们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基础的基础、由于声乐学习的非直观性,也由于声乐学语言、语义的不确定性,声乐技巧教学的知识无法用规范化或标准化的语畜来表述。因此有时候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讲述和要求,会感到不容易理解和把握。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 示范性演唱。只要一发声就不可避免的使我们产生模仿,这种模仿有时是在不自觉状态中形成的无意识模仿,但大部分是有意识的模仿。

我们知道虽然模仿是一种传统的声乐学习模式,但它同样也适用于现代声乐学习。模仿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我们学习者尽早尽快的入门,更快地提高。不管是我国的曲艺、戏剧、还是民间小调,山歌号子的传承都是口传心授,这种口传心授方法代代相传。在我们现代的声乐实际教学中,声乐老师在给学生做示范演唱也是在向学生进行模仿的启示。我们知道“模仿本身就是实践、再实践,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对发声器官的掌握和控制的能力;也就是从必然王国到达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跟着老师的示范和一些歌唱家的演唱跟着他们的声音模唱,照着做,尽管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却是初级阶段很重要的一种练习方法。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应尽量“依样画葫芦”,就像小孩学走路的人一样,先从迈出第一步开始,模仿得越像越好。

例如,我们在练声的时候,教师常常会采用一些举例的方式.用自己的声音来做示范,要求学习声乐的学生去听并加以遵循和模仿。这也是意大利早期声乐教学普遍采用的方式。 一个人刚刚开始学习歌唱得时候,往往是以模仿别人的歌唱开始的。这个阶段是声乐教学的感性认识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正确范唱将是学生得到最初感性认识的依据。并且据此分辨什么样的声音是正确的,什么样的声音是不正确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声状况进行简单分析,并用模仿的办法唱出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声音效果,再用正确的发声法和声音效果给学生示范,然后进行对比,使学生在视觉上和听觉上有直接感受,并能分辨出区别。

我们知道歌唱无论是从演唱风格、还是演唱方法上都是多种多样的,不论哪一种演唱艺术形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会逐步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唱法、流派,这就是在模仿传承的基础上的发展,提高创新的结果。声乐许多的唱法与流派的诞生,都是声乐这门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假如我们的声乐学习与演唱总是依赖在模仿学习上,我们只会形成古板,尽管模仿的程度是惟妙惟肖,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那也只是一个仿造品。模仿是为了学习别人的先进的经验,技巧,避免走一些弯路,缩短我们的学习时间。

目前我国的声乐演唱艺术一派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繁荣似锦,我国许多老歌唱家都是在成熟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特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例如: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雁泽先生就是我国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歌唱家几十年来,吴雁泽致力于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和研究工作。曾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代表国家出访过、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英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演出的巨大成功。受到了中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意大利报刊评价他是来自“东方的第一位男高音成功者多年来,吴雁泽以他精湛的技艺,演唱了许多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好歌,荣获了中国第三届金唱片奖。其代表作品有《一湾湾流水》、《再见了大别山》、《清江放排》、《手捧红枣想念》、《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草原之夜》等。吴雁泽之所以获得如此成功,是因为他有一套自己独创的演唱方法.他成功巧妙地将美声唱法与民族的语言,民族的艺术的表现手法结合在一起。

总的来说模仿是我们学习声乐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声乐的初学者来说模仿更为重要。正确的声音模仿是帮助们初学声乐的一种快捷简便的学习途径,但是如果是盲目的模仿永远不能成为一位好的音乐家和歌唱家。我们只有正确的分析自己、灵活的运用模仿,这样才会让我们跨入成功的大门。模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模仿的结果是为了传承,模仿的出路更在于创新。我们要运用好模仿学习的方法,去学习和传承祖先、前人、大师们为我们留下的声乐演唱艺术技巧的宝贵财富,运用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去发展、创新声乐演唱艺术,将我国声乐艺术的教学与学习更加规范,更加理性,使我们的声乐艺术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潘乃虎. 声乐实用指导M .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1994;

[2]吴天球.让你的歌声更美丽[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刘天礼著.《通俗唱法歌唱要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3]杨瑞庆.《模仿是为了创新》.载《湘江歌声》.2003年第2期;

[4]胡英华.《论歌唱艺术中的模仿与创新》,载《中国音乐》.1999年第1期 田鸣恩. 科学的唱法M .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87;

篇3

[关键词] 声乐初学者;心理问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 J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198-1

对于声乐这个抽象的艺术,我们不能用具体的语言来形容它,我们也不能像背诵概念那样把它熟熟的记在心里,更不能把它解剖开给学生看。声乐学习的这个过程中布满坎坷与困难,学生的心理上会有哪些表现呢?

一、认识不明

声乐学习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对于天才一般的人物来说,要想唱好也得最少三五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用来形容声乐学习的过程再合适不过了。声乐学习的长期性对学习声乐的同学来说在心理上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能不能耐住寂寞、经住考验才是最为重要的。

声乐教学有着诸多的局限性,而理论的抽象性、方法的复杂性以及教学对象的差异性等都会对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形成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

二、意志不坚

有的学生、上一节上课感觉非常好,情绪好、心情好、状态好,所以整节课表现都极其的好。可是这节课上课可能突然就没有了上节课的感觉,做什么都不在状态,然后加上有的老师不当的语言的打击,学生自己也就对自己失望了,认为自己可能退步了,慢慢的就从心理上放弃。于是,前面的功夫也就都白搭了,整个人也开始陷于困惑迷茫和自责当中,越烦躁不安,越唱不好,如此反复,恶性循环,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花费了精力,还没有一点点效果,甚至连差劲的效果都没有。有的学生会去练习老师教给的方法,也会坚持一段时间,可是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进步不明显,于是便开始怀疑,怀疑自己没领悟正确、还是老师教的有问题。

三、目标不准

没有对自己定制长期目标,也没有一个短期的学习规划,乱七八糟一把乱抓,结果什么都没学到,看似学习了很久但是却和有学习规划的学生就根本没法比。每个学生学习声乐都应该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目标,目标要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根据不同的条件给自己定制。长期目标定好后,短期目标则贵在坚持,看每天练习的质量如何,坚持一段时间,看自己是否在定制目标内完成。那么、对于以上所述这些出现的问题该如何去解决处理。

(一)初学者、多鼓励。对于初学声乐的同学,他们的积极性一般都比较高。上课的时候他们可能越来越紧张,这种紧张有时也可能是激动造成的,而这种激动会让他做什么都显得太过卖力,因此效果可能也会比较一般。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不应该让他完全收着,尽量鼓励他让他继续保持着较高的专注度,使得他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等过一段时间再告诉他,应该让自己的演唱变得淡定些,当然、还是以鼓励的话语为主。

除了这些,还应该向学生传输,声乐学习需要打持久战,绝对不能一时兴起,热一段时间就再不管了,而且这个过程中坎坷与困难一层接一层,我们要一个一个解决他们才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

(二)慢进度、多督促。当学生们的学习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后,自己的理解与接受范围会慢慢变小,当具体的问题摆在面前时,可能也会比较迷茫和沮丧。当感觉到自己学习的进度慢下来后,学生就会考虑自己是不是练得不够多,练的东西是不是正确之类的。面对这些想法,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严格的督促学生去训练平常训练的功课,而且应该保持着一颗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做,此时老师就显得格外重要,可能老师上课的内容,上课的情绪,上课的时间上甚至于与课程无关的闲聊或者老师的情绪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心态。此时、不论怎样,老师一定要坚持严格的督促学生,就练习平时所练习的东西,帮助学生坚持到下一关口。

(三)停滞时、先启励、后加力。当学生的学习变得停滞时,学生的心理上就变得非常脆弱,此时老师应该更多地去启发学生,再鼓励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声乐就像给弹弓开弓一样,不可能一次拉到。需要每次拉长一些然后还需要往回返一些才能够便于下次拉得更长,这就是所谓的反复性。而学生能否在这个阶段坚持下来,这将决定他以后的声乐道路能走多长多宽。

声乐学习,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想法,这些想法决定了他学习声乐的道路会有多长。让学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自信心,怀着一颗积极乐观,面对任何学习中碰到的对手和问题都平心去看待的心态,本着永不言弃,百折不回的精神,自己做到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终会获得最后的成功。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声乐教学;逆反心理;演唱能力;歌唱兴趣

在声乐教学中,师生的密切配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师生配合默契,学习效果就好,但在实际教学当中,部分师生很难配合好,使师生双方都有许多烦恼。甚至有的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和盲目心理。

逆反心理、盲目心理最常见的表现是:①自负心理。有部分自认为声音条件好,有一定歌曲演唱能力和经验的学生。过高的估计自己,认为教师教不了他,而且错误地认为,只有某某教师才能教得了他。而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方法很正确,而对教师的教学横加评论。上课时不但不按教师要求练,下课后自己跟着感觉走,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而有很大一部分。②学习中的盲目性。有的学生打心底认为某某老师行,认为我只有跟他学声乐,那么就会取得好的成绩。甚至认为自己的嗓音只适合唱某种唱法,而不适于其他唱法。需要找一位相同唱法的教师和厌学情绪,甚至对立情绪,这样的学生很普遍。如果想法未如愿,则采取抵阻行为。③自卑心理。这类学生一般声音条件差,基础也差,学习上缺乏自信,容易自暴自弃,对上声乐课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出现请假逃课等现象。

一、教师要有较高的歌曲演唱能力和技能技巧

作为声乐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歌曲演唱能力和歌唱的技能、技巧。这是学生很乐意学习声乐的必要条件。很多学生愿意拜演唱能力较强的老师为师,这是情理之中的。但也有部分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而荒废了自己的声乐学习和交流,演唱能力大不如以前,或者闭门造车,不与外界联系,不汲取新的养分,久而久之,无论从演唱上或者是声乐理念上都与时代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这样的教师,学生很难愿意做他的学生,那么教学工作就无法开展,这样的现象在我国声乐教育界屡见不鲜。所以说,作为声乐教师,必须坚信一点“教学相长”,必须时时汲取先进的声乐技能技巧为我所有,使自己的声乐教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上,能较好地示范具有相当难度的艺术歌曲和声曲,同时要加强学术交流,广泛涉猎国内外先进的声乐演唱方法。这样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就会积累丰富的声乐技能技巧,永葆歌唱艺术青春,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的专业老师有一种敬仰之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欲望。

二、教师必须爱护关心自己的学生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精神成长上取得更好的成果。”教师在上课时,首先要有责任心和崇高的师德,要用自己的感情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特别是对条件差的同学,要多关心他们,不嫌弃他们,及时表扬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多鼓励他们,使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并力求使他们在学习上得到一定的进步。而对那些很自负的学生,首先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我反省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使他们从对立面转向过来,相信自己的老师。但另一点,要想使学生信任,作为老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更要有爱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说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是声乐教学的关键。有了兴趣,就有了向既定目标前进的动力,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运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

第一,首先要使学生对歌唱感兴趣。

高师音乐专业部分学生最初不怎么喜欢本专业,而是文化成绩很差,最终选择这一职业。那么其中大多数是临“考”磨刀,上了几节声乐课,唱一两首歌曲对付高考,也就是说大部分同学入校前对声乐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一旦正规学习声乐,就会发现原来的发声方法有很多问题和毛病。老师对他们原来习惯的方法进行改正,以至显得退步了。原来能唱“g2”,现在则上不去了,原来能唱很多大作品,现在愈显力不从心。在这段时间里,很多学生都有过或多或少的迷惘,甚至容易对声乐失去信心,丧失兴趣,有的怀疑自己的老师方法是否适合,自己是否适合自己老师教,甚至有的学生想换老师。这一阶段最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本人十几年声乐教学中也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作为教师要耐心,有步骤加以引导,并明确地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加强定向指导,帮助学生渡过这一不自然的阶段,逐步培养学生对声乐的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歌唱的兴趣,①要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思想,那就是认为以前唱得很高,作品也很大而现在则不如以前的错误思想。其实大多数在没有经过正规声乐学习之前,本能地认为唱歌唱得越高越好,声音唱得越亮越好,歌曲唱得越大越好,其实不然,声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在接受较规范的声乐教学时,教师首先会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和基础制定一个较为科学的训练计划,先打基础,再逐步强化,所以说作为声乐教师要及时地把学生的错误思想先予以解决,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②多欣赏、多观摩各种声乐演唱比赛和独唱音乐会等形成多样的声乐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扩展视野。随着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国内文化市场的逐步繁荣,国内外很多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歌唱家举办各种独唱音乐会,要尽可能组织学生就近观摩,不仅使学生对歌唱产生更大的兴趣,而且扩大的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声乐鉴赏能力。③多接触、多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本人认为对初学者不仅要进行正确的声音训练,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更多地涉猎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声乐作品,而今很多歌唱者成音乐院校的学生甚至部分教师都有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歌曲要少而精,笔者不太同意这种看法,如果一个学期或者几个月唱二至三首歌曲,从某种程度上说:歌曲处理效果可能会好。但学生接触的作品就受到了很大限制,而且很多学生周而复始一地唱几首歌,会产生很大的厌烦情绪。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歌唱情绪,就要多让学生接触各类歌曲,丰富学生的歌唱内容。

第二,激发歌唱欲望,寻找歌唱中的乐趣。

很多学生对声乐有一定兴趣,但并不主动去接触歌曲,而是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歌曲。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必须使学生在歌唱中找乐趣。一般说来,乐趣有三大特点,即专一性、自发性和持久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对声乐感兴趣,使他们主动去接触歌曲,去演唱歌曲,认为歌曲演唱是一种享受。那么就会在歌唱方面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大凡很多学习声乐的学生都是由于找到了歌唱中的乐趣后,方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认真、主动地学习教师的传授的声乐技能技巧,认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声乐学习。

第三,要有歌唱的志趣。

志向和兴趣的结合便使乐趣变为志趣,是兴趣过程的高级阶段。这个时期,学生思想比较牢固,心理状态较好,对学声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了歌唱的志趣,学生就会一如既往地朝着一个目标去努力、去奋斗,最终达到一个较理想的歌唱水平。

四、教师教法得当、选材适度

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仅要有较强的声乐技能技巧,更要有较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歌曲演唱经验,更要有一套歌曲处理的方法。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毛病及时加以纠正,并尽力做出明确的示范演唱。以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同时允许学生听取别的教师有益的指导。在教材使用上要严格遵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自然规律,尽量布置一些旋律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歌曲。也可以适当选一些学生喜欢唱的歌曲,而目前声乐教材版本很多,但较系统、科学的声乐教材还比较少,高师音乐专业、各专业音乐院校使用的教材大体相同,没有很大区别,无论是哪一级学校的声乐学生,都必须在众多的曲目当中,选择适合他们演唱能力范围内的歌曲,而不要盲目地选择曲目较大、不适应学生实际演唱水平的曲目,特别是初学者,特别崇拜外国咏叹调和名人名曲,以致事倍功半。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演唱能力出发,正确加以引导。

五、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

篇5

关键词:声乐学习;初级阶段;学习与探索

我是一名从事音乐高考培训的高中音乐教师。在多年的音乐教育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声乐教学不但要系统教学手法,而且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声乐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而又系统的理论,在声乐的教学中才能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不让学生在学习中莫衷一是。

声乐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做好歌唱的乐器的阶段。歌者只有把自己当做一件乐器来看,才能真正认识到声音的稳定与统一。也只有做好了这件乐器,演唱出来的作品才会完整,表达出来的歌曲才会优美动听。

人的声音从乐器的角度来看,气息作为声音的动力要足、要稳;声源体声带要松弛,要很好地闭合;共鸣腔要统一、要打开。这样一件完美的乐器才能演绎出一首首完美的作品,拥有了一件完美的乐器,我们才能游刃有余地表现音乐,用我们的声音来诠释音乐作品内在的情感。

武汉音乐学院演绎学院的李伟老师特别强调气形于背,因此他在训练学生的时候着重强调在深吸气的基础上用背部的力量把气息沉到丹田来歌唱。他特别强调在发声时不要口腔的声音,这种全靠气息的支撑发出的声音很小,但起到了对背部力量的锻炼作用。唱下来特别的累,就像运动员强化的跑步训练,这种机械的训练对用深吸气的状态来唱歌非常有帮助。

喉头的稳定是保持声带正常工作的唯一有效的途径。要想稳定喉头,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气息的支撑,然后在歌唱意识上要有打哈欠的稳定的喉咽腔的状态和口型。歌唱时不能把力量用在喉咙里,这种喝开的像满满一口水的感觉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巩固。有了稳定的喉头,我们的声音才不挤、不卡、不闷、不白。

由于人的腔体包含了胸腔、喉咽腔、口腔、鼻腔、头腔,它们和在一体就像一根管子,所以,人的声音是管状共鸣。管子的稳定的、打开的、松弛的状态是决定人的声音是否优良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保持管子的状态的统一,要避免因为咬字和归韵造成的腔体的改变。

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作为在第一线的声乐老师来说还要会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著名的歌唱家吴雁泽在访谈节目中说他就是在听了郭兰英老师说的声音要从眉心出这样一句话而获得了美妙的高音;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金铁霖老师在教授学生用气上特别强调了要用叹气的方法来找声音与气息的结合;上海音乐学院的周小燕教授学生要用向前拥抱的感觉来歌唱。可见,形象的语言启发在声音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

篇6

【关键词】声乐 课堂教学 成效

提高课堂声乐教学成效就是在声乐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准确引导和学生密切配合,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声乐训练,在预定的课时内,最大限度地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声乐教学的成效。

在声乐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教学效果不好的情况,有的学生上了课等于没上,几乎没有教学效果;有的学生这节课感觉好下节课又完全没在状态,总是反反复复,使得教学效果不能稳固。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把教师在教学中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学得好学不好责任都在学生身上。其实,学生能否在声乐学习方面尽快取得进步,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成效的高低至关重要。

1.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要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着手,教师要因材施教,并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系统、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和训练

歌唱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往往与自身的声乐功底成正比,只有自己唱得好才能明白歌唱技巧的个中道理,在教学中才能为学生解惑,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然而另一方面,“教”是引导,不是替代,所以要将教师自己的演唱实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掌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在学生需要帮助和引导的时候,给予正确而又立竿见影的指导。在声乐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声乐教学的抽象性,在讲解时,要从教师自己的演唱体会中推敲、分析,尽量减少机械的、抽象的语言和表达,只有教师自己的真实体会才能更接近声乐演唱的真实感受,这样的讲解和引导才能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

学生的歌唱条件存在着客观差异,要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嗓音条件、演唱特点、艺术素养,通过分析、判断,发现学生的不足和优点,准确评价学生的声乐水平和能力,对学生的优点予以保留和挖掘,对学生的不足对症下药,予以纠正。声乐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寻求歌唱平衡的过程,学习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一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比如喉头的稳定问题,就掺杂有气息的问题、有喉头放松的问题、有腔体打开的问题等等。在教学时要整体和辩证地看待学生演唱时出现的问题,不要老盯着一个问题,不要太过强调发声中的单一或局部问题,即使通过强调,单方面的技能训练出来了,却因为肌肉僵硬与歌唱脱节,失去了歌唱的平衡性和完整性,没有整体和辩证地看待问题,就找不出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就没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耽误很多课时,学生的问题也难得到解决。

声乐学习是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训练过程,在课堂训练中我们应该系统、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和训练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例如,想让学生体会咽壁的力量和头腔的共鸣,可以由浅入深地设计训练步骤,首先采取闭口哼鸣,当学生头腔和咽壁力量有明显感受后,就可以进行开口哼鸣训练,然后针对学生的情况,选择学生感受最为明显的哼鸣加以训练,最后当哼鸣确实有强烈感受时,就可以要求学生用哼鸣的办法,引导母音来练声。在音域训练方面,很多学生容易犯急于求成的错误,声乐初学者,不注重中声区训练,急于扩展音域,中音区喉头都还没有稳定,呼吸的运用都还不正确,基础还没有打好就唱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作品,这样会导致发声方法上的错误,以至严重影响学习的进程。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好关,重视基本功训练,在曲目的选择上,要实事求是,不要盲目贪大,演唱一些不适合学生或者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作品,认真、踏实地完成好适合学生的作品。学生只有系统地、有步骤地学习,循序渐进地训练,声乐的演唱功力才能健康增长,声乐学习才能获得不断进步。

2.提高声乐课堂教学成效,需要提高声乐教师的范唱能力,以及基于范唱的讲解能力

好的范唱不仅是声乐艺术的直观示范,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力手段。在声乐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演唱示范使学生对音色、声音位置、共鸣、气息的支持、音乐艺术表现等等有明确、直观、完整的感知。教师可以从示范入手,再辅助以解释和引导,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老师的意图,这比只用语言说明获得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我认为在声乐课堂上采用范唱教学,能给予学生很大的帮助,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模仿能力,还可使学生把老师的讲解和生动的实例联系起来,使得声乐学习更便于操作,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声音与老师的声音相互比较。通过示范、讲解、反复尝试、反复指导这一形象而直观的过程,使学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更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办,逐渐形成学生良好而独立的声音概念。

3.提高声乐课堂教学成效,不仅要重视“教”,也应该关注“学”,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重视课后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教师应该正确面对学生在声乐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学生有进步的时候加以肯定和鼓励,相反,在出现问题时也不要生硬地批评和谴责,而应该始终不渝地鼓励,只把重点放在提出要求和改进不足上,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要使学生明白声乐课堂教学的实质内容、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方法,并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后训练任务和作业,使学生明确训练目标。教师要重视课后练习,并且关注课后练习的质量。没有课后练习,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就不能得到加强和延续,良好歌唱习惯就难以培养。

篇7

我们的总则是:能统则统,需分则分,个性问题点到点准;制定科学的专业学习计划;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把每节课都变成优质课;增设创新课型及内容等。

一、能统则统,需分则分,个性问题点到点准

1、能统则统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共性的问题,可以集体课去讲,例如乐理、视唱听音,声乐演唱技巧,歌唱生理学、歌唱心理学、嗓音保健知识、中外名曲欣赏,欣赏中外著名歌唱家和演奏家的录音录像等等。除了初学声乐时共性的声乐理论的讲解外,共同进行歌唱准备,共同学习新的练声曲,共同学习相同的一首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的毛病,学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班级音乐会等等,都需要集体课。这样就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

2、需分则分

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分组解决的进行分组教学,小组的组成可分为同质组和异质组。一般以3―4人或5―6人为一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组形式开展教学。

同质组就是将学习基础、声音条件、学习能力、学习进度相当、声部相同、性别一样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有利于教师备课,因材施教,学进度,例如进行小组练声,小组学歌,小组解决共性问题,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歌唱呼吸的支持,演唱姿势等。教学时可不选择相同的曲目,操作步骤为:集体练声、分别回课;典型指导、个别纠正;相互观摩、相互评议。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大家讨论,教师重点讲解、范唱,举一反三。学生听课观摩、取长补短,既能节约时间,又能互相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资源共享,对教与学都有促进作用。

异质组就是将学习基础、声音条件、学习能力不同的分成一组,这样有利于互相学习长处,例如当某些学生的优点恰恰是另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的,就需要异质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模式作为集体教学模式的有力补充,是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互教互学、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个性问题点到点准

由于声乐学习一定是每个学生各有各的特点的,因此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上小组课时,其实是一对一教学的集合,每个学生可能需要10到15分钟时间,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选唱两条练声曲,再唱一遍歌曲,将出现的问题以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去练习。

二、制定科学的专业学习计划

科学合理的计划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能使备课工作更有科学依据,避免盲目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我们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根据整体计划再制定学期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逐层落实到每节课。

1、整体计划

我们在校期间共两个学期,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两节课的教学时间。整体的教学目标是:声乐达到能够完整演唱中等难度的歌曲;乐理将骨干知识讲授完毕;视唱能够视唱一般难度的视唱曲;听音方面能够听基本音级,一般难度的节奏和旋律,一二三度音程,听辨大小三合弦性质。

2、学期计划。

由于在校期间一共两个学期,因此第一学期是整体计划的重中之重,要完成一半的教学任务。声乐上达到能够完整演唱一般难度的歌曲;乐理完成上册基本知识的讲授;视唱是能够背唱教过的视唱曲目;听音方面能够听基本音级,简单难度的节奏,一二三度音程。

3、月计划和周计划

根据学期计划,乐理视唱和听音可以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完成,唯有声乐没有现成的可以按部就班的教材,因此需要特别制定,指导思想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声乐需要给学生布置周作业和月作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一首解决某个技术要点的简单的曲子,规定必须在一周或二周内完成的,称为周作业;完成周作业的同时布置一首难度适当的曲目,可以用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叫做“月作业”。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监督,共同完成。这样学生不会因为一时完不成作业而心理负担过重,也不会影响教学的基本进度,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步增强,他们在各自完成自己作业的同时,也互相学习,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作业,别人的歌整天受熏陶不自觉也学会了,这样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把每节课都变成优质课。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不仅仅需要能统则统,需分则分的指导,还需要把这一形式下的每一节课都变成优质课,因此无论集体课还是小组课,都要精心备课,我们将尝试教学法,学习金字塔给我们的启示融入教学:即兴趣导入,老师精讲,学生当堂练习,互教互学,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以提高效率。

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要“好为人师”,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探究,这样才能使学习效率达到90%以上。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要点,学生之间都彼此清楚,在练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能够进行监听,并及时纠正错误,变一人为师为众人皆师,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并且通过对知识的当堂应用提高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增设创新课型及内容

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可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增设一些新的课型及内容。例如艺术实践课,歌曲专题课等。

1、艺术实践课包括学生学歌和舞台表演实践。

学生学歌:老师布置了曲目要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学生分散练习,老师流动辅导,指出学生不正确的地方。之后进行回课,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进行指导并记录。

舞台表演实践:声乐属于表演艺术,离不开舞台实践,舞台表演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例如定期举办班级音乐会。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艺术实践,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积极性高涨,思维也极为活跃,最大限度地发掘、展示自我,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会中学生之间的思维必定会发生碰撞,激发的火花成为创造的又一源泉,所以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巩固和运用理论课、技能课中学到的知识、技能、技巧,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也锻炼了他们的艺术表演能力和应考能力,为通过专业高考打下了良好基础。

2、歌曲专题课

受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启发,我们增设了歌曲专题课。将声乐教材中的歌曲根据唱法、流派、地域风格、歌唱家等做成一节节的专题课。例如新疆风、蒙古风、西北风、四川风、中原风、南国风、北国风等等,同时可以融合擅长演唱某种风格歌曲歌唱家或歌手的介绍,例如阿宝、德德玛等,对于专业上影响力比较大的歌唱家可另作专题,例如宋祖英、蒋大为、吴碧霞、阎维文、廖昌永等。这样就可以集中熟悉某一种风格类型的歌曲。

以上是我们在解决农村高中音乐专业教师缺乏的情况下声乐教学的的一些实践总结,还有些正在验证当中,不完善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文章来源于河北省永年二中《农村高中音乐艺术生的高效培养模式》课题组

参考文献:

篇8

质,从三个方面阐述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音乐特长生;感觉与启发教学;发声训练;着力点

对于高中音乐特长生来说,学习声乐不仅仅是学唱几首歌曲那么简单,声乐教师担负着学生声乐启蒙的重任,是为学生奠定事业基础的开拓者和引路人。科学的声乐理论和正确的教学方法是声乐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经过多年的声乐教学和已取得的一些成绩,我想就音乐特长生的声乐教学问题与同行们共讨。

一、感觉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人的声带是内置的,看不见、摸不着。针对高中音乐特长生的特点,我采用感觉与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一些动作和感觉用于歌唱训练之中,通过这些感觉,使学生体会科学的发声状态,达到声乐训练的效果。《论语・学记》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费牵,强而费抑,开而费达。”意思是说,君子教授知识,引导而不强牵着走,督促而不斥责,解开疑问而不直接讲透,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是古代教育家提倡的教育原则,即通过启发诱导来教学。教师将两者相结合,利用具体的感觉来代替抽象的概念,并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以启发,使声乐中原本难以捕捉的抽象感觉具体化,变为学生可感知、可调控的感觉。如:用在肚子里“拍皮球”来感受横膈膜的位置及训练气息的弹性;用“头上有针眼”来比喻声音的颗粒感与高位,用“丝线”穿过“针眼”来形容气息要集中和运动方向;用“大马路”来比喻声音的通道要打开等等。这些语言通俗易懂,再加以巧妙地运用,在解决学生歌唱的问题时,见效快、效果好。如:“拍皮球”的提法,很好地解决了气息僵硬的问题。“针眼”的提出也便于母音和字的转换,达到字与声的统一等要求。这些提法把知识形象化、简单化,使学生迅速、有效地理解、消化、吸收、记忆,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科学、有效的发声训练贯穿始终

金铁霖教授对声乐艺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声、情、字、味、表、养、象”,在这七字标准中,“声”占居第一位。“声”,是指科学的演唱方法和声乐技巧,如何训练和发展自己的声音?将科学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歌唱中呢?其主要来源于发声训练,它是建立良好声音的前提和关键。可是高中生往往只喜欢唱歌,却不喜欢练声,认为练声太枯燥,没有意义。这些错误认识必须加以纠正。首先,良好的声音基础来自于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技巧训练。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选择合适的发声母音和旋律练习,意大利元音“A、E、I、O、U、”五个元音中,母音最宽,唱“U”时往往喉咙开得比较大,有利于喉咙和腔体的打开,容易在通道里唱响。当然,元音的练习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因人而异,如:有的学生唱“U”的声音发空,就选择其他如“i”“ei”母音进行矫正。“i”“ei”母音发音位置较高,声音容易集中,明亮,有助于声带的闭合,并且声音相对灵活,对于那些声音本身有重、压、暗、虚、空等毛病的学生,容易取得较好的练习效果。有的学生唱歌时容易漏气,可以用“又”(you)来进行训练,可以提高声带闭合的能力。练习哼鸣,有助于歌唱时位置偏低的学生找到头声、高位置。以这种歌唱位置的感觉将其他字和声音都以哼鸣的位置来唱,增强歌唱位置的同一性和音色的统一性,使气息、声带振动以及共鸣腔三者处于比较合理的平衡关系中。教师应加强科学的发声训练,塑造学生自身美好的声音,达到声音圆润、通畅,音色统一,音域宽广,穿透力强,弱而不虚,强而不炸,具有很强的持久力和表现力。

三、利用“着力点”因材施教

古希腊阿基米德说:“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由此可见,运用合适的支点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为了使学生找到最适合的身体平衡点,用最小的力量获得最佳的歌唱效果,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各种不同的“着力点”进行教学。例如,学生在歌唱过程中,通过感觉和想象将嘴移到胸口第一或第二个纽扣处(位置的高低可以视学生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歌唱时所有的声音和字的转换都在这个小“着力点”上放松叹响。使用这种方法歌唱时,产生的声音效果有较鲜明的特征:首先,音色统一、明亮、纯净,特别是对于平时由于字的转换而导致声音里出外进而影响了声音统一性的学习者,效果尤为突出;其次,声音真假声混合的比例适度,平衡性强,从而使声音更稳定;再次,声音灵活,支配起来比较容易、轻松,特别适合唱特色鲜明的地方民歌与花腔作品。又如,针对气息浅的学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着力点”放在脚后跟的办法,将嘴移到人体最低位,从而使学生很自然地获得深呼吸的状态。运用这种方法歌唱时,音色统一、纯净,声音真假声混合的比例适度,平衡性很强,声音稳定性强,音域更宽,厚度增加,更适合演唱难度较大的创作歌曲、歌剧等作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对“着力点”的位置做适当的调整,使学生用最舒服的感觉唱出自己最好的音色。

歌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声乐教学更是难于阐述的极其复杂的工程。它的感性强于理性,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必须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但它也并不是无章可循、无法可施。声乐既然是一门科学,就应该有它的内在规律。这也就要求教师应在认真学习前人的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践整理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把专业教学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既能采取共性教学,又能辅以个性突破,才能将高中音乐特长生的声乐教学工作抓好,也只有这样的专业老师才能把课上好。

参考文献:

篇9

1.提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使所从事的事情事半功倍。我们进行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要提高阅读能力则应通过阅读实践对作品的理解,有一个由肤浅到深刻,由理解不确切到确切,由被动记背结论到主动思考理解的过程。小学生读经典诗文和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需要,而且只有当小学生对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深深的体验,产生共鸣,这才能真正地让他们的思想血肉丰满。学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独立思考,修正错误,才能真正获得能力,这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

2.指导学生为课外阅读选好书

(1)根据年龄特征选书。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在长达六年的小学生活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均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最明显的是从具体形象思维慢慢地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2)根据阅读兴趣选书。阅读兴趣除了因不同年龄而有所差异之外,不同的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会不同。甚至同一孩子在不同年级所产生的阅读兴趣也不尽相同,只有有兴趣的阅读才是高效的阅读。

(3)根据课内学习需要选书。小学生,不管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摹仿是他们的共性。他们往往对课文中出现的文章类型或老师介绍过的文章表现出异常的热情,并且就老师曾经指导过的阅读方式实施于文章类型相似于课文的作品,而且显得轻车熟路,为此,适当地关注文体类型,以配合课内教学也显得非常重要。

3.指导者要研究书

作为指导者的语文教师在让学生阅读之前,对自己不太熟悉的内容,有必要进行深层次的研读。所谓深层次的研读,是除了能了解文本的内容,体验主人公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思索作品所带来的问题之外,还应对文章的正误、优劣、美丑、善恶等作出鉴别与评判。教师只有有了这样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多种阅读方案,才不会出现偏差,才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答自如。

4.每天保证阅读的时间

二、注意阅读的两个策略

1.动笔的策略

阅读过程其实是一个获取信息的过程,学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不会全盘接受,这中间有一个筛选的过程,学生接受一些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或感兴趣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可能是对作品的瞬间领悟、理解,它需要及时下载,以防稍纵即逝,这时候,用一支铅笔圈、点、勾、画、批、注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这支铅笔能够使你全神贯注,思维敏锐。

2.动口的策略

我们之所以要求学生出声朗读(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是因为出声朗读能准确、严密地读完作品的内容,并且为了读出文章中人物的语气,他们会自发地模拟当时的情景,容易使自己身临其境,进入角色,能确切地感悟文本的内容。而这些收获是默读不易做到的。

三、掌握阅读的三个方法

1.略读法

学生阅读时,首先借助工具书,扫除阅读中的障碍,这种方法对低年级学生尤为必要,即认识了汉字,又培养了朗读能力。

2.领悟法

这种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文本,让学生在边读边议边评中领悟文本的内容。我们的学生,都处在好学、好问、好奇的年龄期,对于文本中的每一个情景、每一种描写都会引起许多新的问题,甚至对于同一问题,在不同时间也有不同的想法和理解。教师可以在展开评读之前,即着力引导学生养成以适当的顺序提出问题的习惯,并且明确告诉学生,仅仅提出问题还不够,还必须努力回答。

3.赏读法

好的文章不怕读。文章不是靠文字的堆砌而成,是靠人的情感和气韵流动而成。好的文章气韵流畅,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同时,优秀的文章之所以能教人如何生活,成为生活的教科书,是因为对艺术形象感受的同时,能激发美感和道德感。阅读这些文章,是一种特殊的体验、一种美的享受。

四、升华阅读的关键――反思

小学生所接触的知识毕竟有限,他们在课外阅读优秀作品时,当然也会出现思维阻塞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引导他们及时去反思。反思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疑问处反思

疑问,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碰到的。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他一语道破了“疑”在学生阅读中的作用。

2.在敏感处反思

篇10

虽然在台词课程中也有发声训练,但是从训练的技术角度看,台词的发声基本功和声乐的发声基本功二者之间是不尽相同、但又相辅相成的。

我认为台词主要是侧重舞台语言发声基本功、舞台语言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段的训练。而声乐课主要侧重于呼吸、发声方法和声音表现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运用和掌握发声器官的各共鸣腔体的调节搭配,能为丰富人物的声音造型而服务。二者同属于辅助演员的声音语言表现力的基本技能训练,但采取的手段和重点是不同的。

戏剧舞台艺术不同于歌唱艺术,所以我认为戏剧演员声乐基础教学也就要有别于歌唱演员的声乐教学。

舞台艺术语言和歌唱艺术是建立在不同技巧基础上的:说和唱在共鸣腔体的运用,声音力度、字的音韵扩大、缩小与均衡,以及气息的支点和控制都是有所不同的。

对于戏剧演员,他们要塑造出鲜明的生动的人物形象,手段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通过生动的语言进行人物情感、思想交流,也就是通过说的艺术。说的艺术又是建筑在字句上,生活中人们说话无须考虑字的结构、规律、发音部位特点,年龄差距等,但是舞台艺术语言却有其一整套技巧、手段和规律。

所以作为戏剧演员的发声基本功训练,除了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这一原则外,更重要的是应着重于如何更有效地发展声音表现力和持久力、语言的清晰度和穿透力。要使声音能够放大也能收缩,还有声音要准,节拍要稳,这些做到了,就有了声音表情的基础。

在声乐的科学训练中,原则是强调要在生理学、声学和语言学三者规则的协调下工作。

一个戏剧演员应该知道,在舞台上能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必须要借助于嗓音这一工具,去创造出符合人物形象的声音色彩,用科学的方法把声音引渡到说话中去,用声音美化字,用字去美化声音,使语言富于情感和性格化。要达到这一标准,演员必须坚持严格的声音基本功的训练。

我开始的训练原则,就是“以情引身”、“字明声行”、“抑扬顿挫”、“节奏分明”。训练人声器乐,切记庸声无情。作为戏剧演员声音训练的原则,首先就是要有助于语言发音的表现力和人物形象的声音造型,不应使学生被声音共鸣位置所束缚,变成声音的奴隶,要使学生做声音的主人。

声音的发出使有生命的心理――神经力量,注入和通过发声机能,在放光的共鸣点中得到最高点而使声音自然有力地发出。

所以在声乐课堂上,首先追求和强调的不应当是纯声音位置和共鸣技巧的训练,而是启发学生的情感,以情感诱发学生的内因,使他们思维、记忆、想象和谐运转,并达到,激起追求探索的欲望。

兴奋是歌唱演员的方向,是情感调动的总指挥,是求知和激发思维的心理条件,只有它积极地开展工作,才会有各发声器官部位的协调一致。如果演员的训练是慵懒、紧张而毫无生气,就会影响他发出的声音,是僵持而无生气、单调而死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