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范文
时间:2023-03-18 23:0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妊娠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妊娠期;牙龈炎;口腔保健
【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98-01
妊娠期牙龈炎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的临床症状,该疾病与妇女妊娠期间体内的雌性激素呈大幅上升趋势存在直接关系。临床研究表明,妊娠期牙龈炎常见于妇女妊娠时间≥12周后,发病期间往往会伴随出现牙龈出血、肿胀等症状[1]。目前,很多文献研究表明,妊娠期牙龈炎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一定的关系。对此,笔者认为必须做好对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工作。笔者对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入我院行口腔检查的妊娠期妇女病历资料作综合分析,得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入我院行口腔检查的妊娠期妇女82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①妊娠前无口腔疾病;②无甲状腺疾病;③了解并自愿加入本组研究。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合并症状;②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1例患者中,年龄为22岁至35岁,平均年龄为(29.68±1.09)岁。本组41例患者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6例。对照组41例患者中,年龄为21岁至33岁,平均年龄为(28.84±1.53)岁。本组41例患者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14例。
1.2 一般方法
两组患者妊娠期间进行口腔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并行口腔检查。观察组患者行口腔保健: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嘱咐其多使用富含维生素的水果等。基于检查结果,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治疗:当患者的牙龈炎发展较轻,可直接取压氧化氢溶液涂抹。若严重化发展趋势,应行手术治疗,控制疾病发展。对照组则不予以任何干预治疗。
1.3 临床疗效评判标准
①了解患者妊娠期牙龈炎的发病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对比分析表1中相关数据,观察组41例患者中,9例出现单纯牙龈炎,2例出现牙龈瘤,发生率为26.82%,对照组41例患者中,21例出现单纯牙龈炎,26例出现牙龈瘤,发生率为65.85%,两组患者的牙龈炎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妊娠期牙龈炎
临床研究表明,妊娠期牙龈炎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该疾病的发病率为36%至100%[2]。由此可见,该疾病的发病率极高。笔者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时发现妊娠期牙龈炎主要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雌性激素的分泌情况。随着妊娠期的到来,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分泌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牙龈出血症状[2]。第二,患者妊娠期前,牙周已经出现被细菌侵袭的现象,该症状也会增加患者出现牙周疾病的几率。
3.2 妊娠期口腔保健
很多妊娠期妇女出现口腔疾病后,担心服药治疗容易对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影响,且认为该疾病会随分娩后雌性激素的降低而逐渐好转,均忽视了对该疾病的治疗。国外相关研究表明,菌斑入侵是导致患者出现妊娠期牙龈炎的主要原因[3]。进行临床治疗期间,可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口腔保健,抑制该疾病的发展。
笔者医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口腔保健:①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妊娠期牙龈炎的影响因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②指导患者正确刷牙的方法,于每天饭后食用软毛刷刷牙,加强对缺损牙、错位牙等的清理,保持口腔清洁。③加强对患者的饮食的指导,即可多进食水果等。④定期入院检查,该方式有利于医生基于其口腔内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或治疗。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妊娠期牙龈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加强对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出现妊娠期牙龈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詹海青.妊娠期口腔保健对妊娠期牙龈炎的临床防治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0(27):3980-3981.
[2] 蒋昕,孔耀,周志国.妊娠期牙龈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与口腔健康教育[J].中国妇幼保健,2013(25):4104-4106.
篇2
B类
妊娠期妇女选用抗生素应从B类中考虑。B类抗生素相对比较安全,对母体和胎儿基本无危害。B类抗生素有以下几种:
青霉素类。该类抗生素的杀菌原理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哺乳类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故该类抗生素对人体毒性最小,不致胎儿畸形。但其缺点是抗菌谱较窄,易产生耐药性,对酸不稳定,不能口服,易出现过敏反应。但现在投入使用的半合成、复合青霉素类制剂已从多方面弥补了这些缺点,可在妊娠全过程使用,如注射用青霉素钠、口服阿莫灵胶囊等。
头孢菌素类(第三代)。该类抗生素与青霉素类极为相似,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也比较小。比青霉素类更为优越的是其抗菌谱广,过敏反应发生率低。第一代头孢菌素有一定的肾毒性,第二代肾毒性较低。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肾脏已基本无毒性,孕妇在怀孕全过程可以使用,如头孢哌酮钠、头孢他啶钠等。
大环内酯类。该类抗生素是抑菌剂,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其特点是:对一般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很有用,对支原体、衣原体、弓形体等也有效;血药浓度不高,但组织分布与细胞内移行性良好,毒性低,变态反应少,是孕期可安全使用的抗生素,怀孕全过程可以使用。对青霉素过敏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孕妇可首选此类药物,如阿奇霉素。
抗厌氧菌及抗滴虫药。该类药物经动物实验证明,对细菌有致突变作用,故对人类亦有危险。妊娠前3个月内要避免应用,以防引起胎儿畸形,如甲硝唑、替硝唑。
C类
妊娠期慎用的抗生素是C类。C类药物仅在动物实验研究时证明可致胚胎畸形或死亡。C类药物包括氯霉素类、喹诺酮类、磺胺药、抗菌中草药等。
篇3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妊娠期;临床特点;病因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0.059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原来被称作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 是一种临床常见危重病症, 致病原因非常多, 有研究表明, 急性肾脏损伤在医院内的平均发生率为5.7%, 死亡率较高, 可达60.3%[1]。妊娠期急性肾损伤多数是由先兆子痫、微血管性病变等一些严重的妊娠期疾病所引起, 是妊娠期一种危及母婴生命的高危并发症, 有报道显示其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可高达16%~42%[2]。由于妊娠期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病因较为复杂, 对母婴危害较大, 因此能够及时发现病因并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来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就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例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总结,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例妊娠期急性肾损伤患者, 年龄22~39岁, 平均年龄30岁, 孕周8~42周, 初产妇5例, 经产妇6例。11例患者中, 有6例是由于患妊娠高血压疾病引起的, 占54.6%;有1例是由于患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引起的, 占0.9%;有4例是由于患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的, 占36.4%。
1. 2 诊断标准 参照2012年3月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确立的最新AKI诊断标准:48 h内血清肌酐水平升高≥0.3 mg/dl(≥26.5 μmol/L)或≥基础值的1.5倍, 且明确或经推断上述情况发生
1. 3 治疗方法 AKI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对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和血液净化治疗。①对因治疗。根据发病原因, 积极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的立即终止妊娠, 解除引发AKI的病因, 促使患者症状消失。如对于出现血容量不足的患者, 应立即止血, 尽快积极补充血容量。②对症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 采取禁用肾毒性药物,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并需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和电解质的变化, 若症状得到不控制, 还需要在必要的时侯进行行子宫切除术, 防止AKI的进一步发展[3]。③血液净化疗法。该方法是治疗AKI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间歇性肾脏替代治疗(intermittent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RRT)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
2 结果
2. 1 临床表现
2. 1. 1 尿量减少 11例患者在发病数小时后都出现了少尿或无尿症状, 其中9例患者出现尿量
2. 1. 2 氮质血症和液体平衡紊乱 11例患者的尿氮素值(BUN)上升>8.93 mmol/(L・d)(25 mg/dl), 出现了氮质血症, 其中有9例出现了消化道症状等尿毒症, 占81.8%;有1例出现了肺水肿的症状和体征, 占9.1%;1例发生了脏器衰竭, 占9.1%。
2. 1. 3 电解质紊乱 11例患者中, 有1例出现了高钾血症, 占9.1%;有5例出现了高磷血症, 占45.5%;4例出现了高镁血症, 占36.4%;1例出现了低钠血症, 占9.1%。
2. 2 治疗情况及结局 11例患者都进行了相应的内科保守治疗, 其中5例采取了对因治疗, 4例采取了对症支持治疗, 2例进行了透析治疗。11例患者中有6例终止了妊娠, 占54.5%, 3例自行阴道分娩, 占27.3%, 2例引产, 占18.2%;有8例出现了新生儿窒息, 发生率为72.7%;新生儿死亡5例, 死亡率为45.5%。
3 讨论
妊娠期急性肾损伤在妊娠早、中、晚期均有发生的可能性。因为在妊娠期间, 孕妇的很多器官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变化, 而且这些生理改变会持续整个妊娠期, 直至产后4个月才会恢复到基础水平[4, 5]。在妊娠期间, 伴随着胎儿的成长, 其肾脏的长度和重量都会增加, 肾小球滤过滤明显升高, 肾脏的负担也会不断增大, 极易影响其肾功能的改变, 可引发急性肾损伤, 特别是原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 妊娠时更易合并急性肾损伤。
妊娠期急性肾损伤的病因较为复杂, 重症感染和缺血是引起妊娠期急性肾损伤的主要病因。不同时期常见的病因分别为:妊娠早期多见于感染性流产引起的败血症或者严重的妊娠反应剧烈呕吐导致的脱水等;妊娠中晚期常见于胎盘早剥、宫内死胎延滞、严重宫内出血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脓毒血症、肺栓塞和子痫等;妊娠期急性高血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血栓性微血管病等妊娠期合并症也经常会引发妊娠急性肾损伤。
由于妊娠期妇女的生理变化, 非妊娠患者的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并不适用于妊娠患者, 因此, 在诊断和治疗时, 必须熟悉妊娠期妇女各器官的变化特点, 特别是要考虑肾脏的生理变化, 在坚持常规处理的基础上, 尽早作出正确的诊断,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减少妊娠妇女肾脏的永久性损害[6]。
综上所述, 妊娠期急性肾损伤是妊娠期的并发症, 病因多样、危害严重, 若得不到及时准确的诊治, 不但直接关系到分娩结果, 而且还会影响到母婴的生命安全。由于其诊断和治疗涉及到妇产科、内科、新生儿科等多个学科, 因此, 对于妊娠期急性肾损伤患者, 需要各学科团结协作, 及时准确诊断, 积极查找病因, 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确保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肾脏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2282-2285.
[2] 刘凤萍, 李洁, 刘凤娟.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5(13):149.
[3] 李英. 妊娠期急性肾损伤的处理策略.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3, 6(11):6-10.
[4] 宁耀贵, 徐颢, 罗维远, 等.妊娠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4):479- 482.
[5] Ali A, Ali MA, Ali MU, et al. Hospital outcomes of obstetrical-related acute renal failure in a tertiary care teaching hospital. Ren Fail, 2011, 33(3):285- 290.
篇4
为什么妊娠期容易缺铁?
铁需求增加怀孕后,孕妇血容量增加、胎盘的发育、胎儿的生长发育均需要铁的参与,使孕期铁的供应量相对不足,致使孕妇容易缺铁而引起贫血。
铁吸收不足膳食中铁的吸收率较低是孕妇和乳母易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膳食特点是以谷类及根茎类食物为主,铁吸收率仅为5%左右,即使是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也不过15%左右;同时膳食中还存在很多干扰铁吸收的因素,如磷酸盐、植酸等。再加上怀孕和哺乳对铁的需求会增加,如果再有挑食和偏食等不良习惯,则更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缺铁性贫血对妊娠过程有何影响?
孕妇贫血常表现为气喘、心悸、头晕、疲劳、失眠、记忆力差等综合贫血症状;容易引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孕期抵抗力下降;在分娩时容易发生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大出血,由于对失血的耐受性差,易休克,威胁孕产妇的生命。
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样受到影响,严重的贫血可使胎儿宫内缺氧,生长迟缓,出生低体重,严重时可使胎儿窒息死亡。如果由于孕妇贫血而导致胎儿体内铁贮备不足,容易发生新生儿贫血,影响新生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
缺铁性贫血,需防治并重
一般来讲,孕妇应注意加强营养,多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的肝和血、肉类、豆类和绿叶蔬菜等。然而,普通膳食中铁的吸收率仅为10%左右,很难满足孕期的实际需要。怀孕中晚期如有贫血现象,应常规补充铁剂,一般在怀孕16周起开始口服补充铁剂。若准妈妈贫血严重且已临产,必要时还应输血治疗。
准妈妈一旦出现缺铁性贫血,就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补充铁剂的治疗!
篇5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
[中图分类号] R714.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7-004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disease on pregnancy outcome,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ptimal mode of delivery and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and to improve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120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in our hospital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other was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the same period in my hospital delivery of 120 normal pregnant women as control group,compared with two groups of cesarean section rate, two group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fetal intrauterine distress,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asphyxia,two groups of neonatal weight level. Results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Cesarean section; Postpartum hemorrhage; Fetal distress; Neonatal asphyxia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nle,PIH)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常发生于妊娠20周后,患者常合并水肿、蛋白尿等,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脏器衰竭等,甚至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若处理不当甚至导致围生期母婴死亡,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患病率及病死率的主要原因[1,2]。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治原则,特别是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先兆子痫、子痫等,对于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制定最佳分娩方式及终止妊娠时机,改善母儿结局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患者主要以不同程度的水肿而就诊,入院检查发现血压升高,部分伴有蛋白尿、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甚至心衰、昏迷等症状,诊断标准参考乐杰主编的第6版《妇产科学》,年龄24~38岁,其中初产妇64例,经产妇56例。孕周24~37周,平均(29.5±3.3)周,病情程度:轻度56例,中度48例,重度16例。另选自同期在我住院分娩的12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排除多胎妊娠、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脏疾病者等,年龄22~36岁,其中初产妇72例,经产妇48例。孕周23~37周,平均(28.9±3.2)周,病情程度:轻度44例、中度48例、重度28例。两组入选对象的年龄、初产妇/经产妇、病变程度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均予解痉、镇静、降压等治疗,对孕周≤33 周者,给予地塞米松10 mg/d,共3 d,以促进胎儿肺组织成熟。定期监测母体情况,观察蛋白尿和胎心,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先兆子痫患者快速解痉降压,硫酸镁每日用量不应超过30 g,控制应用速度,严密监测患者膝反射、呼吸和尿量,根据血压水平及时调整剂量,防止镁中毒,出现惊厥者适当应用镇静剂,必要时终止妊娠。根据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效果及患者情况、孕周等确定终止妊娠时间和方法。
1.3 评价指标
观察比较入选孕产妇的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的发生率。胎儿窘迫:胎心率>160次/min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见于初产妇、多胎妊娠和羊水过多或者贫血的孕妇及原有糖尿病、慢性肾炎或高血压孕妇,其发病的主要病因有免疫、子宫-胎盘缺血、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凝血与纤溶平衡失调、钙平衡失调与基因等。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并进行合理治疗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病死率及并发症[5-8]。
妊娠期高血压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并伴有蛋白尿和水肿,病情严重者易发生先兆子痫,表现为头晕、眼花、上腹部不适等,若未及时适当治疗,进展为子痫,出现抽搐甚至昏迷。随着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加重,产妇的并发症增加,孕妇胎盘功能下降,胎儿生长发育变慢或停滞,引起产妇脑血管病变及其体内胎儿出现先兆性子痫,特别是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不得不进行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展过程中孕妇小血管痉挛致使全身各脏器血流灌注减少,器官缺血缺氧引起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心衰及妊娠期特有的脑血管意外、子痫等,孕妇胎盘受损则能引起胎儿营养障碍、体重过低、胎儿窘迫、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并发症[9-16]。本研究选择1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自同期在我住院分娩的12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 vs 20%,P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安全,是孕产妇及新生儿患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表3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综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危害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导致剖宫产比率高、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病率高、新生儿体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孕妇及婴儿的健康危害较大,因此做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工作对孕妇和婴儿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钱丹. 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6):157-158.
[2] 唐满花. 早期干预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2):188-189.
[3] 程丽. 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10):1445-1446.
[4] 戴振芬. 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44-45.
[5] 唐玉贞. 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6):831-832.
[6] 张萌.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治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123-124.
[7] 王建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0,12(5):82.
[8] 段富英.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与母婴结局的关系[J]. 山西医药杂志,2011,40(4):352-353.
[9] 金霞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40-41.
[10] 郭含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2,23(8):68-70.
[11] 曾立群,谢晶晶,阙彩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4):508-509.
[12] 林碧绿.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12):756-757.
[13] 李志莲. 妊娠期高血压及并发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2):269-270.
[14] 陶志萍,张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8例的临床分析[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8):2-3.
[15] 骆硕,胡雪英,马艳芬,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 实用预防医学,2014, 21(5):541-542.
[16] 唐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23):28-29.
[17] 杨亚娟,税密侠. 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19(3):330-331.
[18] 李枫,苗凤台,张曦.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252例结局的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66):82.
篇6
(黑龙江省安达市畜牧兽医局 151400)
奶牛产奶的前提和基础是配种妊娠,且奶牛养殖效益的高低与奶牛妊娠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密切相关。奶牛妊娠期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及时对配种后的奶牛进行妊娠诊断,避免发生错配漏配,并及时进行补配;加强饲养管理,供给全面均衡的营养;日常注意观察奶牛妊娠的变化,避免发生流产;适当进行运动,使奶牛体质增强。
1 妊娠诊断
奶牛及时进行妊娠诊断,特别是在早期进行妊娠诊断,能够有效提高受胎率,同时防止空怀和流产的发生。母牛配种后,一般进行三次妊娠诊断。奶牛配种后60~90天采用直肠检查法进行第一次妊娠诊断,配种后4~5个月采用直肠检查法进行第二次妊娠诊断,停奶前采用腹壁触诊法进行第三次妊娠诊断。如果条件允许时,可在奶牛配种后22~24天和30~60天分别采集牛奶进行放射免疫和采用超声进行早期妊娠诊断,这样能够有效将未妊娠母牛检测出来。如果通过检查发现奶牛配种后未受孕,要立即进行补配;如果发现奶牛已经妊娠,则要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发生流产及其他产科疾病。
2 合理饲喂
奶牛妊娠后的1~2个月称为妊娠初期,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是胎儿器官发生、形成的阶段,生长发育速度较慢,奶牛在该阶段的营养需要量与配种前基本相同,因此可与空怀奶牛采取相同的饲养,即主要饲喂粗饲料,适当饲喂少量精料。妊娠前期,每头奶牛每天饲喂2.5~3.Okg干草,15~20kg粗饲料青贮,3~3. 5kg精饲料,确保营养均衡全面。若奶牛在妊娠前期无法获取充足的营养,非常容易导致胚胎先天性畸形或者死亡。
胎儿增重最多的时期是奶牛妊娠的最后2~3个月,为满足快速增重,所需的营养物质较多,进而使其通过母体吸收大量营养,导致母体新陈代谢增强,从而增加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奶牛在妊娠后期摄取的营养与胎儿生长、自身营养蓄积直接相关,因此该阶段要加强补饲,确保日粮中各种营养成分均衡搭配。一般来说,奶牛从该阶段一直到分娩前,体重至少要增加45~70kg,这样才能够确保奶牛产犊后的泌乳与下次正常,因此该阶段要使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适当提高。如果奶牛在该阶段不能够摄取充足的营养,容易导致胎儿生长发育缓慢,犊牛初生体重低,缺乏活力,奶牛体质较差,且产奶量降低,无法满足犊牛需要;摄取营养严重不足时,会导致奶牛发生流产,对奶牛的健康与生产有较大影响,因此,奶牛此时不仅要正常供给日粮,每天需补喂精料1.1~1. 5kg和胡萝卜0.5~1kg,从而增加维生素A水平。
3 环境控制
妊娠奶牛舍的温度最适宜维持在16~20℃,如果温度过低,奶牛机体能耗代谢将会增加,导致生理机能和免疫力的下降。奶牛舍地面可铺设柔软的垫板或较厚的垫草,当做牛床,避免奶牛乳房发炎。尤其是夏季,由于温度较高,蚊蝇滋生,奶牛无法安静休息,容易发生妊娠奶牛疾病,如腐蹄病、乳房炎等,要加强预防。采取的措施是每天要清洗食槽,饮水必须清洁卫生;牛栏定期进行通风,使舍内相对湿度降低,从而使妊娠奶牛散热阻力减弱,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安装吊扇;同时,牛舍要定期进行严格消毒,如牛舍及其周围环境选择用1%~5%的敌百虫药水进行喷洒消毒,保持牛舍环境卫生良好。
部分养殖户为使牛栏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而不进行通风,造成水蒸气不能够及时排出舍外,导致舍内湿度过高,容易滋生细菌、寄生虫。同时,奶牛粪尿等污物在舍内发酵产生氨气,不仅破坏牛舍环境,还容易致使各种皮肤病、肢蹄病发生,甚至发生乳房炎而使产奶量和品质降低。因此,牛舍要注意适量通风,如在牛舍舍棚顶部设置排气孔,北面墙设置进气孔,这样既能够确保通风良好,还可避免牛体直接吹风,从而保持湿度适宜。
篇7
1 非药物性预防
1.1 加强围产保健和孕产妇系统管理 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与围产保健质量有一定关系。苏莉等研究产前检查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母儿并发症的关系发现,无产前检查的重度子痫前期比例显著增加,子痫孕妇中大部分无产前检查并来源于流动人口[3]。也有研究表明,未参加孕检的子痫患者以农村及流动人口为多,在起病早晚、严重程度上有明显差异,提示孕检质量与子痫发病密切相关[4-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复杂、要针对病因进行预防目前尚难实现,但探索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是可行的。袁蜀豫等[6]采取对孕妇实行开放与参与式管理,对管理的孕妇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进行筛查,将诸多因素分为可预防因素、可转变因素、可控制因素、突发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9%、1.49%vs9.21%、3.80%),认为通过科学有效管理和预防,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特别是重度患者的发生率。朱茂灵等研究表明[7],对孕妇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筛查及对筛查阳性孕妇进行动态监测和临床干预,可以大幅度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1.30%vs 7.49%)。有资料表明,孕妇缺乏保健意识,不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别是重度)发生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外来流动人口的孕妇是发生该病的高危人群。高度关注外来人口孕产妇早孕保健、产前检查、健康教育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8]。
因此,只有健全和加强产前检查和围产保健,才能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及对母婴的危害[9]。
1.2 生活习惯和饮食调整
1.2.1 养成良好的性格,保持心理健康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日渐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A型行为、应激生活事件及焦虑情绪等心理社会应激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0]。A型性格孕产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危险是非A型性格孕产妇的4.841倍[11]。孕早、中期具有A型行为、焦虑情绪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个性心理孕妇,分别为15.53%、17.39%和6.02%[12]。A型性格孕产妇在妊娠过程中,会表现出易紧张、急噪、易冲动、情绪变化大等特征,致使神经内分泌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因此,针对以上高危因素,做到早发现、早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努力纠正患者的A型行为,疏导焦虑情绪,改变心理健康状况,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有重要意义[12]。
1.2.2 适当的体育锻炼 流行学调查显示,职业和业余的体育活动者子痫前期发病率低,认为规律的产前运动减少该病发生的机制为:①刺激胎盘生长和血液供应;② 减少氧化作用,减轻过氧化损害。③ 使母体内皮功能障碍恢复[13]。
1.2.3 饮食管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量资料显示其发生、发展均与营养过剩、营养缺乏和多种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钙和硒。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钙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孕妇,低钙摄入与该病发生有密切关系[14]。孕妇应加强营养,合理膳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钾及其他微量元素(镁、硒、锌等)的食品,减少脂肪和过多盐的摄入。许多研究证明[15],高蛋白饮食,特别是动物性高蛋白对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重要意义。高蛋白食物可以改善机体动脉血管的弹性,蛋白质中的甲硫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牛磺氨酸还能促进钠盐排泄,起到降压作用。增加高钾食物,可促进钠盐排泄,调节细胞内钠与钾比值,对降低高血压有重要意义。微量元素中的铁、钙、镁硒、锌等均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管和神经肌肉敏感性的作用,故可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维生素A、C、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内皮细胞损伤。维生素C还能促进钙、铁吸收。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其他维生素能促进和调。
节物质代谢,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均有利于防止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资料显示,通过合理的营养管理可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冯启明等通过对孕妇实施营养教育、制定膳食原则和配制食谱等营养干预措施,实验组妊高征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15.5%。这可能与实验组孕妇的热能、蛋白质、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素摄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营养状况得到全面改善有关。认为营养干预可提高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全面改善孕妇营养状况,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16]。何梅等[17] 研究发现,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食纤维素较正常孕妇少,认为妊娠妇女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其膳食中纤维素的含量较低有一定的关系,增加孕妇膳食中纤维素含量对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益,但对是否通过增加膳食中纤维素的含量就能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尚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1.3 控制体重 肥胖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许多研究表明,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BMI增加值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关系密切[18]。Vambngue等[19]的单变量分析中提示孕前BMI增加的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进一步的多变量分析均表明BMI>27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Morris等[20]调查了4589名美国妊娠妇女,发现体质指数的上升与先兆子痫的发生率直接相关,体质指数26~34的孕妇发生先兆子痫的危险度,比体质指数
2 药物预防
用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的药物旨在纠正一定的异常,例如生化失衡,病理生理机制或饮食缺乏,目前文献报道用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药物有钙、阿司匹林、维生素C、维生素E、硒、镁剂和一些中药等。
2.1 钙剂 目前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钙代失常有关,其原理可能为血清钙水平降低,刺激甲状旁腺(PTH)分泌,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减少钙离子丢失,但PTH能使钙离子跨膜内流,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兴奋性增强,导致血压上升[23]。吴曼祯等[24]研究总结表明,妊娠中期妊高征患者血清钙含量低于正常妊娠者,且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加重而更为显著。国外有学者用妊娠期补钙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从妊娠20~24周/24~28周开始服用钙元素12 mg增至2 g,经观察不补钙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征发病率为18%,补钙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7%~9%,补钙组发病率4%,效果最好,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25-27],孕24周起每日补充2 g钙的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率由27.9%降至4.1%。对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倾向的孕妇于20周后予补钙治疗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病率比未补钙者明显降低,而与正常孕妇比较无差异。补钙剂量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关系为补钙1200 mg组
2.2 小剂量阿司匹林 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20世纪70年代未期兴起的。主要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强烈收缩血管的血栓素(TXA2)和强烈舒张血管的前列环素(PGI)不平衡。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降低血栓素水平而对内皮来源的PGI的环氧化酶抑制性弱,从而改变两者的不平衡[30]。同时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纤维结合蛋白生成和减少血浆抗凝血酶Ⅲ的作用,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阻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的病理变化,起到预防子痫前期的作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由于患者全身小动脉痉挛,造成管腔狭窄,周围阻力增大,以及血管内皮损伤,从而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肢体水肿等[31]。血管内皮的损伤可进一步诱导血小板聚集,引起小血管血栓形成,聚集的血小板产生并释放血栓烷,刺激血管壁,使其强烈收缩甚至痉挛,从而加大外周阻力,促使血压持续增高,成为先兆子痫及子痫的发病基础[32-33]。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栓烷生成的药理作用,可以预防小血管内血栓形成,防范血栓烷引起的小血管收缩和痉挛,降低血管对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血管扩张,周围循环阻力降低,从而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压,降低先兆子痫及子痫之发病率。Hauth随机抽样604例初产妇于妊娠24周,每日服阿司匹林60 mg,服药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1.7%,安慰组为5.6%(P
2.3 维生素 维生素E和维生素C做为抗氧化剂,可抑制磷脂过氧化作用,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孕期补充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可预防和中断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先兆子痫的发展。Chappell等对160例孕妇自16~22周始至分娩,每日服用维生素E 400 IU和维生素C 1000 mg或安慰剂,结果维生素组先兆子痫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安慰组的26%。 满冬梅等[35]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队列研究方法,认为口服维生素E(每日补充维生素E 0.3 g直至预产期)对阻止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向重度发展有着重要的预防价值。而最近Beazley等的研究,将109例14-20周的高危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每天口服维生素E 40 U和维生素C 1000 mg)和安慰剂对照组,结果试验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17.3%vs18.8%,(P
2.4 硒 硒是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酶可防止机体受脂质过氧化物(LOP)的损害,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改善
LOP对血管壁的损伤。研究表明,正常妊娠时硒的需要量增加,母血硒含量下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体内血硒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孕妇,且随病情进展而加重。Rayman[37]等研究了53例子痫前期患者和53例配对正常孕妇的中趾甲硒水平,结果子痫前期患者明显低于正常者,且子痫前期组低硒程度与疾病严重性明显相关。有研究,对18~32周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孕妇每日补硒元素50 μg至分娩,结果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vs26.0%)。但目前关于硒预防作用的研究较少,尚需更多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2.5 镁 正常妊娠时,血清镁含量在孕期略降低,但变化不明显。国外曾报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体内镁缺乏有关。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镁值与正常孕妇无明显差异。Adam等研究发现,先兆子痫妇女与正常孕妇血镁浓度无明显差异,但细胞内镁浓度明显降低,引起血管张力增加。研究表明,镁能促进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PGI2,使患者体内PGI2和TXA2处于平衡状态,而且镁是钙的天然拮抗剂。镁调节钙平衡,使血管内外钙离子浓度处于稳定状态,同时镁离子使血管舒张,增加肾血流量,使尿钙排出增加,认为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李娟等给孕17~26周孕妇口服钙镁片 6片/d,每片含钙216.7 mg,含镁108.3 mg,连续口服至分娩。结果显示,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vs15.33%),证实了孕期补充钙、镁剂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机理为降低血管对血管紧张素敏感性。
2.6 中药 有些中药如大黄、川芎嗪、丹参等因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有将其用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报道,但目前尚无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2.6.1 小剂量熟地黄 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是以全身小动脉痉挛为基础,而中药大黄有活血化淤、清热以及改善肾功能,扩张末梢血管等作用。王建荣等根据大黄的作用,以小剂量熟大黄对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好发因素的孕妇进行预防性用药观察其效果,结果显示,大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5.1%,而安慰剂组发生率为20.9%,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
的发生,是一种简便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2.6.2 丹参、川芎嗪 丹参具有活血化淤、扩张血管、降低全血及血浆粘度、降脂质过氧化酶、升高PGI2/TXA2等比值作用。川芎嗪能抗血小板凝集、扩张
小动脉、改善微循环。袁淑英等对高危孕妇从28周起口服复方丹参6片/d、川芎嗪150 mg/d、维生素E 150 mg/d,结果用药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vs32%(P
2.6.4 中药茵陈汤 有研究表明,通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阳性者服用茵陈汤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阳性者,服用茵陈汤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比例,明显低于无服茵陈汤的病例,服药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平均孕周大于对照组。认为茵陈汤具有一定的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作用。目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未明,其中一假说认为免疫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茵陈汤中黄芩和甘草均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而茵陈、黄芩均有降压、利尿的作用,可以说茵陈汤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是有药理学根据的。
参 考 文 献
[1] Lain KY,Roberts M.Contemporary concepts of the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pre-eclampsiaJAMA,2002,287(24):3183-3186.
[2] Dekker G.Sibai B.Prmary,secondary,and trevention of preeclampsia.Lancet2001,357 (8):209-215.
[3] 苏莉,黄醒华,翟桂荣.围产保健与妊高征的发生及其母儿并发症.中国妇幼保健,2001,16(2):97-99(①-3).
[4] 王玉萍,侯素珍.子痫发病与产前保健的关系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00-3801.
[5] 王敬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与分析.哈尔滨医药,2008,28(5):25-26.
[6] 袁蜀豫,梁彩红,李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措施的研究及效果评价.河南医学研究,2008,17(1):48-50.
[7] 朱茂灵,百 鹰,苏丽辉,等.妊高征筛查加临床干预对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382-3384.
[8] 朱丽萍,秦 敏,李芬,等.上海市孕产期系统保健现状与对策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4,19(5):78-80.
[9] 邵红芳,黄亚娟,薛月珍.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局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6):2185-2187.
[10] 刘金萍,苟文丽.心理社会应激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系的探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5):279-281.
[11]冯启明,李慕军,黄星,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3):325-327.
[12] 李春芳,苟文丽,刘金萍.妊娠早、中期行为特征及焦虑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关系.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2):145-146.
[13]Weissgerber TL,Wolfe LA,Davies GA.the role of regular physicalactiv ity in preeclampsia prevention.Med Sci Sports Exerc,2004,36(12):2024-2031.
[14] Ramos JG,Brietzke E,Martins-Costa SH,et al.Reported calcium intake is reduced in women with preeclampsia.Hypertens Pregnancy,2006,25(3):229-239.
[15] 段 涛,应 豪.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预防.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0):584-586.
[16] 冯启明,李慕军,李敏清等.营养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预防效果的对比研究.2007,29(1):20-23.
[17]何 梅,姚次平,袁筑华.孕妇纤维素食用量与妊高征危险性的关系.广东医学,2003,24(7):746-747.
[18] Kabiru W,Raynor BD,Obstetyic outcom e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 in BMI category during pregnancy.Am obstet Gynecol,2004,191(3):928-932.
[19] Vambeygue A,Nattens MC,Goeusse P.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in women with gestayional carbohydrate intolerance:the diagest study.Eur J obstetGyneco IR eprod Biol 2002,102(1):31-35.
[20]Morris CD,Jacobson SL,Anand R,et al.Nutrient intake and 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Evidence from a large prospective cohort.Am J Obstet Gynecol,2001,184:643-651.
[21]黄 涛,温永顺,张名福,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1):349.
[22]唐海燕,朱建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预防.医学信息,2006,19(2):331-332.
[23] 周卫卫,沈雁萍,孙 敏.妊高征早期防治成功病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17(3):256.
[24]吴曼祯,陈 文,陈秀华,等.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钙、血细胞比容、平均动脉压在预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价值.中国全科医学,2006,9(4):295-296.
[25]喻玲,赖微斯,丁依玲.常见妊娠并发症的营养指导.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4):253.
[26] 陈春燕,朱玉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缺钙关系的临床研究.医学临床研究,2005,22(6):783-784.
[27] 杨 芳.应用钙剂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征的临床探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1):40-41.
[28]Pfeifer M,Begerow B,Minne HW,et al.Effects of a shortterm vitamin D3 and calcium supplementation on blood pressure and parathyroid hormone levels in elderly Women.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1,86(4):1633-1637.
[29]Hofneyr GJ,Roodt A,Atallah AN,et al.Calciun supplementation to prevent pre-eclampsia-a system atis revive.S Afr Med,2003,93(3):224-228.
[30] 丛克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00-302.
[31] Airoldi J,Weinstein 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roteinuria in pregnancy.obstel Gynecol Surv2007,62(2):117-124.
[32]Robb AO,Mills NL,Newby DE.et al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pregnancy.Reproduction,2007,133(1):1-9.
[33]Karthikeyan VJ,Lip GY,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Curr Pham Des,2007,13(25):2567-2579.
[34] Ruano R,Fontes RS,Zugaib M,Prevention of preeclampsia with lowdose asoirinm-a sv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vsis of the main random ized controlled trials Clinics,2005,60(5):407-414.
[35] 满冬梅,冯邦胜,蒋国玲et al.Vit E降低重度妊高征发生频率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0):596-597.
篇8
【摘要】:目的:对妊娠期孕妇血糖检测存在的意义进行孕妇血糖一系列的研究与讨论。方法:以妊娠期检测为研究的对象,在我所选取了妊娠期孕妇年龄在25周岁~33周岁的并自愿接受血糖检测的妊娠期孕妇,嘱咐被选的妊娠期孕妇口服60g的葡萄糖,经过2小时左右再对她们分别检测,检测妊娠期孕妇的血糖值一般是采用葡糖糖氧化酶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检测。如果检测孕妇的血糖值大于7.9mmol/L,就通知这些检测血糖值大于7.9mmol/L的孕妇进行下一步的血糖测验。结果:妊娠期孕妇GDM的患病率达到了2.56%,而且GDM的患病率会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的增加。结论:葡糖糖氧化酶的方法可以检测不同年龄阶段的妊娠期的孕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孕妇的不同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测孕妇的血糖值。另外,为了保证妊娠期孕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以采取扩大筛查范围的方法来检测孕妇的血糖值,以便于获得更加准确、更加满意的检测效果。
【关键字】:孕产妇血糖检测存在的意义
引言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了产前的检测,尤其是对血糖方面的检测。往往孕妇的血糖出现异常的时候,就较容易得妊娠期糖尿病(GDM),目前对GDM得病的原因还不是很明确,还查不出具体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因素造成了这种结果。现在很多医学上的专家都普遍的认为胰岛素抵抗是导致孕妇出现GDM的重要病因之一,这种病对婴儿的正常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孕妇做产期检测血糖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早点发现这种病的矛头并早些加以治疗,趁早终止孕妇的妊娠,这对于婴儿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对此我们对妊娠期孕妇血糖检测的意义进行了准确细致的研究与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是以2010年7月~2012年7月来我所血糖检测的孕妇且自愿参加血糖筛查的孕妇共1600例,自愿参加血糖检测的孕妇的孕龄一般都在25周~30周之间,本次调查是按分组的形式调查的,按照她们的年龄分为3组,其中年龄在20岁~24岁的有300人,年龄在25岁~29岁的有1100人,年龄在30岁以上的有200人。在这些孕妇中检查出她们在怀孕之前都没有糖尿病,在怀孕以后检测出是GDM的有41例。
1.2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实验方法进行讨论的,首先分别采集这些被选孕妇的静脉血,然后用全自动化的分析仪对所采集的血样进行分析,用葡萄糖氧化酶的方法来对这些孕妇的血样进行准确、细致的检测,最终得到孕妇检测出孕妇的血糖值。
1.2.1采用葡糖糖筛选的方法对这些被选孕妇进行检查。检测妊娠期在25周~30周之间的孕妇的血糖值,根据有关的医学规定,妊娠期孕妇随意的服用60g的葡糖糖(将60g的葡糖糖放入到200ml的容器里,再搅拌均匀,一次性的把这些葡萄糖服下),孕妇大概在服用葡萄糖2个小时之内,由护理人员对这些孕妇的静脉血进行采样,再由检验人员检测孕妇的血糖值。如果检测出有的孕妇的血糖值大于等于7.9mmol/L时,证明该孕妇的血糖筛查出现了异常现象,对于血糖出现异常的孕妇还要进行一次OGTT(葡萄糖耐量检测方法)检测,作为进一步的检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2.2对那些血糖筛查出现异常的孕妇进行OGTT检测的之前,首先要告知那些孕妇在检测前的6~10个小时内不能吃任何的东西,用OGTT检测血糖必须保持空腹才能检测的较为准确。然后再让这些孕妇服用80g的葡萄糖(将80g的葡糖糖放入到300ml的容器里,再搅拌均匀,在医护人员指定的时间内把这些葡萄糖服下),在孕妇服用葡糖糖药水后的1小时、2小时、3小时这3个时间阶段内分别对孕妇进行静脉血采样,再由有关检验人员检测孕妇的血糖值。根据有关医学OGTT的标准规定:在孕妇没有吃一点东西的情况下,经过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葡萄糖血样进程结果出来后,如果检测到孕妇的血糖值分别达到大于或等于5.8mmol/L、6.91mmol/L、7.64mmol/L、8.66mmol/L,按照有关医学规定如果血糖值至少有2项超过了有关规定的标准值,说明了该孕妇存在GDM的因数,如果只有一项达到了有关医学规定的标准值,说明该孕妇只是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经过一些治疗就会恢复。
2、评价方法
对这些自愿检测血糖的孕妇进行一次调查,对于这次血糖检测满意态度的孕妇为优,对这次血糖检测持还可以态度的孕妇为良,对这次血糖检测感觉不满意的孕妇为差,即这次检测的服务态度为不合格。
篇9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管理 治疗 诊断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妊娠期妇女出现的血压异常增高的特有疾,国外人群发病6%~10%,中国发病率5.57%~9.4%[1]。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初产妇、孕产妇年龄40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慢性肾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糖尿病、血管紧张素基因T235阳性,营养不良、低社会经济状况、营养结构等均与发病风险因素增加密切相关[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显著增加胎儿生长抑制、胎盘早剥、DIC、脑水肿、急慢性肾衰、心衰等风险,是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因素,只有进行早期筛查、合理预防、正确干预和管理才能保障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与诊断
国内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4类[3]:①慢性高血压 妊娠期或孕期20周前出现血压≥140/90mmHg或产后12周血压仍不恢复正常。②妊娠期高血压: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的高血压,3次测量血压≥140/90mmHg,每次测量至少间隔6小时。此病可进展为子痫,部分患者在分娩后可演变为原发性高血压病。③子痫前期/子痫:是指20周后首次出现的高血压和蛋白尿,常伴有水肿和高尿酸血症。子痫前期分轻、重度。轻度患者血压≥140/90mmHg,孕20周后出现,尿蛋白≥300mg/24小时,或(+),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头晕等症状。重度患者血压≥160/110mmHg,尿蛋白≥2.0g/24小时,或(++),血肌酐>106umol/L,血小板
诊 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一般可做出诊断。病史中应详细询问有无上腹部不适,头痛,水肿、视力改变及抽搐等;血压为持续性血压升高,三次测量血压≥140/90mmHg,每次测量至少间隔6小时,或使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ABPM),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可在妊娠期20周后血压持续上升;蛋白尿的定义是24小时内尿液的蛋白含量≥300mg或尿蛋白浓度>0,1g/L(定性+);水肿为自足踝部逐渐上升的凹陷性水肿,经休息后部缓解,体重异常增加≥0.9kg/L或2.7kg/月;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测定、尿液监测、眼底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胎盘功能、胎儿成熟度、TCD等,视病情而定。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管理
目前国内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血压控制目标尚无统一意见。参照美国妇产科协会及国内高血压指南,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旨在提高孕产妇及胎儿安全,延长胎龄,保证胎儿成熟,避免出现胎儿畸形和发育迟滞,胎盘早剥等风险,对于血压轻度升高的孕妇,血压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适用于所有妊娠期血压疾病,主要包括加强监测和限制体力劳动,严格限盐有助于降低血压,但对胎儿不利,故适度限盐,同样适当的体重控制。预防管理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应健全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开展围孕、围生期保健工作;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孕期知识,自觉进项产前检查;指导孕产妇合理饮食与休息,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镁、钙、硒、锌等微量元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和食物,减少动物脂肪和盐的摄入,但不限制液体的摄入,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悦的心情,坚持左侧卧位;补钙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国外研究表明,每日补钙1~2g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药物治疗:国内目前尚无统一意见。2005年美国国家高血压教育计划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报告推荐首选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甲基多巴[5],但此药国内市场很少,拉贝洛尔兼α受体和β受体阻断剂作用,降压明显且副反应少,故可首先考虑使用。美托洛尔缓释剂可使用,但应监测胎儿体重及心率,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可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故不推荐使用。国内目前使用广泛的是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由于CYP3A4在女性中活性高于男性,钙离子阻断剂的代谢与该酶关系密切,故效果显著。其他钙离子拮抗剂如氨氯地平,维拉帕米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考证。孕产妇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可影响子宫收缩,临床应注意。利尿剂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价值分歧较多,但临床荟萃分析显示不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并可使其获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绝对禁止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此类药物致畸形作用肯定。子痫前期和子痫的治疗还包括硫酸镁解痉,镇静,促胎儿成熟等,临床依病情酌情使用,综合治疗。
总之,正确的监测,预防和治疗,才能有助于改善孕妇和胎儿的预后,只有加强产科与神经内科,心内科等多学科的协作,采取综合防治策略,才能提高治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全国妊高征科研协作组.全国妊高征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6(2):67-71.
2 林其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因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8):471-473.
3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8.
篇10
影响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因素
妊娠期出现肝功能异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 妊娠期,孕妇新陈代谢明显增加,营养消耗增多,肝内糖原储备降低,不利于疾病恢复;
* 妊娠期产生多量雌激素需在肝内灭活并妨碍肝脏对脂肪的转运和胆汁的排泄;
* 胎儿的代谢产物需在母体肝内解毒,增加了肝脏的负担;
* 分娩时体力消耗加重肝损伤。
肝功能异常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SB)、碱性磷酸酶(AKP)、凝血酶原时间(PT)、白蛋白(A)等指标的异常。
妊娠剧吐――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凶手”
在妊娠早期,“妊娠剧吐”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多见于初产妇,停经6周左右会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导致体内环境紊乱,肝肾功能受损,出现黄疸、肝酶升高、蛋白尿、尿酮体阳性,严重的还可因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药物性肝损也是造成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如果孕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其基础上出现的HELLP综合征及免疫性疾病也可使肝功能异常,但终止妊娠消除病因后肝功能可恢复正常。
对比自测,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疾病
1.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在妊娠各期均可出现,以乙肝多见,其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
A. 急性:分黄疸型和无黄疸型,前者有乏力、食欲下降、黄疸、肝脾大的表现,部分病人还会发热、关节痛、皮疹;无黄疸型症状较轻。
B. 慢性:患者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持续或间断出现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下降、肝大或伴脾肿大,肝功能指标异常(可持续或反复存在):包括酶代谢,胆红质代谢与蛋白代谢,其肝外表现有面色暗、肝掌、蜘蛛痣、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腮腺肿大等。
C. 急性重型:出现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肝功能明显异常,黄疸迅速加深,胆酶分离,有肝性脑病、出血倾向,晚期还会出现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是妊娠期肝病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特别提示:除了乙肝外,戊型肝炎在妊娠期易转为重症,在妊娠晚期发生急性感染后母亲的死亡率可达15%~25%。
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是妊娠中晚期期特有的疾病。患者有进行性加重的全身皮肤瘙痒,以手足心和腹部为主,有夜重昼轻的特点。无明显食欲下降、厌油、乏力等。肝功能以血清甘胆酸(CG),胆汁酸升高为主,可出现轻度黄疸,其高水平的胆酸会损伤胎盘,使胎盘功能失代偿,导致围产儿死亡率增高。
3. 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