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范文
时间:2023-03-27 20:4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妊娠期高血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5%~12%,国外报道为7%~12%。初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是经产妇的4~5倍。
妊娠高血压疾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5种类型。
子痫前期轻度 俗称轻度妊娠高血压,孕妇血压轻度升高,大于140/90毫米汞柱,可以伴有轻度蛋白尿和水肿,病人无明显不适。水肿可以是显性,也可以是隐性。隐性水肿仅表现在体重的异常增加(即病人每周体重增加超过0.5千克)。一般分娩后12周完全好转。
子痫前期重度 也就是俗称的重度妊娠高血压,是病情严重的阶段。血压突然升高至160/110毫米汞柱,甚至更高,尿蛋白2~4个加号,体重异常增加。病人水肿的程度可轻可重,从脚踝开始水肿并向小腿、大脑及腹部扩展。水肿部位隆起,足部和小腿出现明显凹陷性水肿,皮肤发紧发亮,按之出现凹陷,休息后不消退。严重者可有腹水,病人感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右上腹痛、呼吸急促、心慌、胸闷、恶心、呕吐。子痫前期的孕妇发生其他孕期并发症的风险也很高,包括宫内发育受限、早产、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等。
子痫 子痫前期重度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诊治,病人可能出现抽搐,伴发昏迷、神志丧失,这就是子痫。抽搐可以反复发作,或者造成口唇舌咬伤、摔伤甚至骨折。这种情况在产前、产时、产后均可以发生。对母儿伤害甚大,重者可危及母儿生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的主要高危因素
遗传因素(40%的妊高症有家族史)、初产妇、初次检查时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大于等于35 千克 /平方米、妊娠间隔时间大于等于10年、孕妇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40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肾炎、抗磷脂综合征、糖尿病、营养不良、低社会经济状况等;子宫张力高,如出现羊水过多、双胎、糖尿病、巨大儿等;还有寒冷和气温变化、血钙降低等,都是妊高症易发的因素之一。
发现妊娠期
高血压怎么办
通常,在怀孕的3~6个月血压有所下降,这会暂时掩盖慢性高血压;到孕中期结束时,血压又会恢复到正常水平。在妊娠早期进行定期检查,主要是测血压、查尿蛋白和测体重。肥胖者妊高症的发病率更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孕后期热能摄入过多,每周体重增长过快,是妊高症的危险因素,因此孕妇摄入热能应以每周增重0.5公斤为宜。
注意休息和营养。心情要舒畅,精神要放松,争取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并以侧卧位为佳,以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条件。饮食不要过咸,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应进三高一低饮食,即高蛋白、高钙、高钾及低钠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为100克,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这些有助于预防妊高症。因此,孕妇应多吃鱼、肉、蛋、奶及新鲜蔬菜,补充铁和钙剂,少食过咸食物。
及时纠正异常情况。如发现贫血,要及时补充铁质;若发现下肢浮肿,要增加卧床时间,把脚抬高休息;血压偏高则要按时服药。
篇2
目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不可能完全预防本病的发生。因此,在妊娠中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例如高龄孕妇、体型较胖者、双胎、羊水过多、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尤其是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家族史的孕妇,应开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性诊断,对有阳性表现而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倾向者,给予适当的休息及对症治疗,密切追踪随访。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子痫的发生。减少严重并发症,对保障母婴健康有积极意义。而“先兆子痫”及“子痫”围产儿死亡率高,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加重母儿的预后变得越来越差,在临床诊断时应根据病史、诱发因素、病情轻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有无并发症对母婴的影响并相关疾病鉴别。
妊娠高血压疾病大多数患者由于产前保健意识不强,做好母婴保健,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有一定的发展过程,抓住先兆子痫这个重要环节,而做好转化工作即可防止子痫的发生,又可保障母子的平安。
群防群治:防止先兆子痫的发生,必须医患联系,从重视做产前宣教工作到门诊、病房绝不放过1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产程时要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观察血压、脉搏、体重及血项的变化建立产前保健卡,定期产检,并嘱其有高血压、水肿、头痛等情况者应及时就诊对病情重者及时收入住院,列入重点交班。
加强观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除药物治疗外观察病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子痫前症状不太明显易于忽略,因此要加强每位医护工作的能力。必须经常观察病情变化,对患者每2小时测1次血压,听胎心声1次,发现情况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使孕妇转危为安。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共收治分娩孕妇1684例,阴道分娩932例,剖宫产752例。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55例,产妇年龄23~39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27例,双胎4例。孕周26+6~41+2周,孕次1~7次,产次1~2次。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6例,轻度子痫前期28例,重度子痫前期6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5例。
1.2诊断标准参照谢幸[2]主编的《妇产科学》(第8版)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及重度)、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1.3治疗方法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入院后指导其左侧卧位、休息、间断吸氧、调整睡眠、实行心理疏导、提倡适量运动,饮食上应予充足的蛋白质及热量,并适量的添加维生素及钙剂。根据血压情况及病情需要,可予以硫酸镁解痉、地西泮镇静、硝苯地平等降压、输白蛋白及血浆扩容、呋塞米利尿及必要时强心、预防感染等治疗,并结合B超、孕周及胎肺成熟度等因素,适时引产或剖宫产终止妊娠。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建议对每一个在分娩期间和产后诊断为子痫前期或者子痫的患者都要用硫酸镁治疗。国内解痉首选硫酸镁,滴速1~2g/h,监测血镁浓度应控制在1.7~3.0mmol/L,20~25g/d,注意24h内总量不能超过30g。同时需监测膝腱反射、呼吸、尿量,以防镁中毒,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1.4疗效判断标准痊愈:孕妇血压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孕34周以上,胎儿正常,无并发症;有效:孕妇血压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其他并发性疾病治疗后痊愈,孕34周以上,胎儿正常,无死胎;无效:上述问题没有得到治疗,终止妊娠或孕妇孕24~32周,死胎。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5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经休息、镇静、解痉、降压等积极对症处理后,血压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未出现子痫发作、肾功能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等相关并发症,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其中平产27例,剖宫产28例,除1例胎死宫内外,其余新生儿全部存活,治疗有效率为98.2%。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有报道称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为6%~8%。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可能与遗传印迹、胎盘缺血、氧化应激及免疫失衡、内皮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是全身小动脉痉挛,痉挛致胎盘微血栓形成,胎盘绒毛广泛栓塞或坏死,母胎营养及氧的交换障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畸胎、早产、胎窘、新生儿窒息、死胎、死产发生率升高。同时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和蛋白质渗漏,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流减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或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颅内出血、心衰、急性肾损害、肺水肿、HELLP综合征、DIC等危及生命。因此,减少母婴的死亡率、避免新生儿出现严重的后遗症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目的和原则。
篇4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HD)和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特有且很常见的疾病[1],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为尿蛋白、高血压、水肿,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2]。发病率在我国报道2.5%~3.1%,国外报道1%~14%。GDM是一种全身的代谢性疾病,会引起人体血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甚至引起人体的一些其他疾病,像高血压、高血脂等。目前的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很容易患上高血压,且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本研究对2011年-2012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患者150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妊娠期高血压与妊娠期糖尿病之间有无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2012年住院的妊娠患者150例,其中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年龄18~35岁,平均(26.57±6.22)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54±8.14)周;正常妊娠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8~36岁,平均(27.12±5.41)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7.96±7.16)周;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血压的测定,测量时患者伸出右边手臂,测量3次,每次间隔6 h,取3次的平均值为最终的测量结果。血糖的测定以静脉血为准,患者早上起床后不进食,空腹测量血糖,然后口服75 g葡萄糖,1、2、3 h后各测量一次血糖,期间不准进食。血脂的测定采用酶测定法。
1.3 诊断标准 按照《妇产科学》[3]的标准:空腹时血糖含量为5.6 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中:1 h的含量为10.3 mmol/L,
2 h的含量为8.6 mmol/L,3 h的含量为6.7 mmol/L,如果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达到或者超过上面的标准,就可诊断孕妇患上糖尿病。血压的标准:收缩压为140 mm Hg,舒张压为90 mm Hg。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比较 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47例患者的血压偏高,占94%;100例正常妊娠者中,10例患者的血压不在正常范围内,占10%,表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比普通妊娠者易患高血压。
2.2 两组血脂比较 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疾病,它甚至会引起心脑肾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一般说来,糖尿病患者容易患上高血压,它发生的概率要比正常人群高出很多倍。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会降低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4],高血糖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刺激血管壁增生、肥厚,使管腔阻力加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5]。临床上很多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很多也伴有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既包括糖尿病,又包括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不良(IFG)。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GH)、先兆子痫(preeclampsia)、子痫(eclampsia)、原发高血压并妊娠(primary hypertension coincidental pregnancy)、及因肾病、肾上腺疾病等继发高血压并妊娠等,其中与糖尿病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是GH和子痫前期。国外研究发现,使用高分辨超声检查妊娠期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孕妇及正常孕妇的肱动脉。结果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更易合并有内皮功能的异常,其发生率远远高于正常孕妇,且与患者的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关系密切[6]。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是一种内源性的NO合酶抑制剂,其可促进内皮细胞内皮素-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减少一氧化氮的合成,引起内皮细胞功能紊乱[7-8]。还有研究认为,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可通过下调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水平的表达从而抑制一氧化氮的合成,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紊乱,其体内的水平也与患者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而当治疗后血糖下降后患者的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也下降[9]。因此,研究认为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是妊娠期高血压发发病的重要机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和体液外渗,局部凝血因子聚集和凝血系统激活,导致血管收缩和血栓形成而引起一系列高血压的改变[5]。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反映了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血脂中的主要成分一般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胆固醇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10],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胆固醇需要与脂蛋白结合才能被运送到身体各部分。脂蛋白可以分为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两种。一般来说,高血脂和高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很重要的诱因[11]。孕期妇女肠道吸收脂肪能力增强,再加上内分泌的改变,使体内多种激素对脂蛋白和血脂的代谢发生改变,血脂代谢异常,一般来说,孕期妇女血脂比普通人稠,易患高血压。因此孕期妇女要经常测量血脂含量,把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4%都血压偏高,正常妊娠者只有10%血压偏高,说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比正常妊娠者易患高血压;血脂比较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比正常妊娠者高,说明妊娠期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概率比正常妊娠者高,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有相关性。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内分泌紊乱和代谢失调,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糖也会对自身和宝宝产生巨大影响。(1)对自身的影响:①分娩困难。糖尿病形成巨大宝宝的情况明显增多,最终将导致分娩困难,发生难产、手术产、新生宝宝产伤、产后出血的频率增高。②酮症酸中毒。妊娠本身可使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加重,使血液中的白细胞功能降低,全身抵抗力减弱,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并发酮症[12],严重者可诱发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③高血糖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13],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流动,导致细胞内失水。当脑细胞失水时,可引起脑功能紊乱,临床上称高渗性昏迷。④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加,机体失水,且大量排尿易从尿带走电解质,使电解质紊乱。(2)对宝宝的影响:①宝宝低血糖。糖尿病对妊娠有明显影响,早孕期妇女血糖高的话,会使胎宝宝身体发育不良;中、晚孕期高血糖,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宝宝高血糖,相继发生胎儿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导致胎宝宝过度增长。这些宝宝出生后,易发生低血糖;妊娠晚期胎儿宫内缺氧增加,容易导致不良后果。②宝宝低血钙。宝宝出生后,突然离开准妈妈高血糖的环境,若未及时补充糖分,宝宝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宝宝红细胞增多症及低血钙、低血镁的发生率也会增加。③宝宝呼吸衰竭。孕期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准妈妈所分娩的宝宝,肺成熟往往推迟,宝宝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后果很危险。
因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易患高血压,所以为降低糖尿病孕妇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应时常检测妊娠期妇女的血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也要改变孕妇平时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生[14]。孕妇糖尿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1)饮食疗法是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基础:①每日总热量限制不宜过严;②碳水化合物不可太少;③蛋白质供给要充足;④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给要充足;⑤限制钠盐的摄入;⑥少食多餐。(2)运动疗法:孕妇运动提倡适量,强度不可过大,最好的方式就是散步。建议每天散步2~4次,15 min/次。(3)胰岛素疗法:经饮食和运动治疗效果不佳者,须注射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会致胎儿生理缺陷,忌用。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经常检测血糖及血脂含量,以保证它们在正常范围之内,从而减少GDM孕妇PDH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天雷厉,林小兵,朱瑞丹.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7):102-103.
[2]林兰.现代中医糖尿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1-412.
[3]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2-94.
[4]肖丽.正常妊娠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的特点[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14):48.
[5]雷娟,关怀,王茜,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0,4(6):145.
[6] Paradisi G,Biaggi A,Ferrazzani S,et al.Abnormal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during pregnancy association with endothelial dysfunction[J].Diabetes care,2002,25(3):560-564.
[7]梁艳.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12):939-940.
[8]丁明玉,王菲菲.全血粘度异常状况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33-134.
[9] Montoro M N,Kjos S L,Chandler M,et al.Insulin resistance and preeclampsia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Care,2005,28(8):1995-2000.
[10]赵飞飞,江江,董旭东.子痫前期患者脂代谢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4):3393-3395.
[11]周珺,张汝学,贾正平,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33(2):120-122.
[12]陈茜松,刘丽俊,季淑英,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2,1(27):29-31.
[13]杨素青,孙群燕,周崇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糖脂代谢变化及临床意义[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2):176-178.
篇5
【关键词】妊高症护理 早期干预 健康指导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疾病,是威胁母婴健康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可高达10%左右[1],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分娩后消失,多见于初产妇、多胎妊娠、贫血以及原有糖尿病、慢性肾炎或高血压孕妇,目前它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死因[2]。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共256个孕产妇,孕产妇年龄在18-45岁,平均年龄27.6岁,孕期为26-41周,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血压大于等于140mmHg/90mmHg)172例,子痫前期(血压140-160mmHg/90-110mmHg)70例,子痫(血压160-200mmHg/120-140mmHg)14例,我们将这些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我院对实验组进行定期培训、产前检查、指导孕妇合理饮食等全面护理,对对照组以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其中孕妇年龄以及孕期无统计学意义(p>0.5)具有可比性。
2.具体方法
2.1一般护理,加强早期健康教育,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钙的摄入,尤其是钙的摄入,可从妊娠20周开始,每日补充钙剂2克,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孕妇尽量采取左侧卧休息以增加血供,保持心情舒畅,病人如有头晕眼花发生时立即休息,保持地面干燥,减少行走路程防止摔跤。
2.2保证休息,适当减轻工作,保持安静清洁环境,保证充分睡眠(10小时每天),调整饮食。
2.3加强产前保健,适当增加产前检查次数,督促孕妇每天数胎动,检测体重,从而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
2.4每天测血压两次,每周测尿蛋白一次,对于子痫前期患者,可给予每次30-60分钟每天两次流量2-4L的吸氧。
2.5产后随访,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随机产后随访3-6个月,血压稳定。
二、结果
对实验组178个病例护理干预结果采用SPSS13.0运用x2检验进行数据处理,检验水准为p=0.05,当p
三、讨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可使患者正确认识妊高症这种疾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及各方面指导可使患者对自己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及时进行干预与治疗对控制本病的发展,降低本病的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做好产前健康教育与产前检查,减少并发症是提高母婴生存质量的关键所在[3];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和控制本病的关键环节;加强产前护理干预,及时了解孕妇心理状态,及时进行疏导可使孕妇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明显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总之,除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心理,休息,饮食,以及加强保健方面的宣教等各个方面的护理,可明显控制 妊高症病情,从而达到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段莉.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199.
篇6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并发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近年来影响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的常见原因[1]。多数患者在妊娠期常伴随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临床表现,若治疗不及时,将进一步发展为子痫前期甚至子痫,孕产妇可能出现急性心力衰竭、肝肾功能障碍、肺水肿甚至死亡[2,3]。现将我院近3年收治的297例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总人数为3154人次,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297例,发病率约为9.4%。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69例,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56.9%,轻度子痫前期52例,占17.5%,重度子痫前期70例,占23.6%,子痫3例,占1.0%,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2例,占0.7%,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1例,占0.3%。孕妇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7.81± 5.16)岁,孕周28~40w。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充分监测胎儿状况,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取对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应静卧并补充营养,监测血压,尿量及胎儿宫内状况;子痫前期患者以上患者应立即收入院治疗,给予解痉,降压,镇静等治疗。治疗首选解痉药物为硫酸镁,首次负荷剂量25%硫酸镁16ml加于10%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使血中镁离子迅速增加,达到所需的治疗浓度,然后以25%硫酸镁60ml加于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并视病情给予地西泮,硝苯地平降压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①记录并比较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胎盘早剥、急性心力衰竭、产后出血等;②对围产儿的影响: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等。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不同组间指标均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97例患者均存活,重症子痫前期患者70例,其中胎盘早剥4例,急性心力衰竭2例,产后出血3例,早产5例,胎儿窘迫2例,胎儿生长受限1例,新生儿窒息1例,新生儿死亡1例,总计19例,占重症子痫前期患者的27.1%。由于子痫和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样本量过小,因此只在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之间比较,重症子痫前期对母婴危害更大(P<0.05),见表1。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妊娠期常见的疾病,多数病例在常伴随有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症状,直接危及母婴健康,加强孕期监护,做好孕期保健,及时给予治疗,能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孕产妇和围产儿预后。
3.1发病机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因素较多,病因至今尚未阐明,但孕妇的精神因素、产妇年龄、多胎妊娠、慢性高血压、营养不良等因素是孕产妇发病几率大大增加。近年来的免疫学说、子宫-胎盘缺血学说、内皮细胞损伤和激活学说和遗传因素等机理仅能部分表达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理[4,5],因此Cisse等[6]认为该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多因素作用使母胎免疫平衡和免疫耐受失衡,胎盘着床能力降低,胎盘供血不足,使胎盘局部出现氧化应激,由于脂质过氧化并释放大量自由基,同时大量炎性因子的释放也将激活中性白细胞,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渗透压发生改变,最终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全身小动脉痉挛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7]。由于小动脉痉挛,造成管腔狭窄,血管内阻力增大,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从而使体液与蛋白质渗漏,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等症状。全身各脏器因供血不足,可导致脑,心,肝,肾及胎盘的损害,出现脑水肿,急性心肾功能衰竭,肺水肿等病变,对母婴造成极大危害。
3.2治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休息、镇静、解痉、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状态,选择合适的方式适时终止妊娠。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改变,解痉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首要方法,一般选用硫酸镁作为首选药物,其作用机理是基于镁离子能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降低中枢神经兴奋性,阻断神经和肌肉间的传导,从而使骨骼肌松弛,控制患者抽搐;同时镁离子可使血管内皮合成前列环素增多,血管扩张,缓解小动脉痉挛,降低血压;降压治疗是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体征的必要手段,维持血压正常范围有利于降低脑血管意外发生;对于蛋白质渗漏严重导致的低蛋白血症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应给予白蛋白、扩容和肝素等对症治疗。在积极治疗后病情仍未得到缓解时,应及时采取恰当的方式适时终止妊娠,确保母婴平安,在终止妊娠前可给予地塞米松促进围产儿肺成熟。
参考文献:
[1]王成春,徐桂玲.腹水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40 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6,6(22):454.
[2]马丽,叶新红,张文静.311例妊娠期高血压临床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6(4):290.
[3]王娜,苑中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12例治疗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50):75.
[4]王秀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52 例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6,20(4):282.
[5]周丽萍,刘宝华,刘晓英,等.150例妊娠期高血压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 2005,26(5):53-55.
篇7
糖尿病本身可以导致脂代谢紊乱,先前已有研究证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血脂代谢紊乱,高脂血症是血管内皮损伤因子之一,而血管内皮损伤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正常未孕妇女、正常妊娠妇女、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期高血压(PIH)患者的血脂四项调查分析,探讨正常妊娠和GDM患者及PIH患者的血脂变化特点。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3月~2010年1月收治妇科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正常未孕组),年龄21~38岁,平均30.77±4.78岁,随机选择除外与妊娠有关的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及肾脏疾病。选择2009年3月~2010年1月收治产科正常孕妇103例(正常妊娠组),年龄21~41岁,平均29.53±4.26岁,孕周为30~41周,纳入标准为除外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肾病及甲减等影响血脂代谢的疾病。选择同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GDM组),年龄21~44岁,平均31.42±4.35岁,孕周31~41周。选择同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2例(PIH组),年龄22~40岁,平均29.77±4.37岁,孕周为27~41周。以上GDM组及PIH组均排除肾病、甲亢、甲减等影响血脂代谢的疾病;除GDM组平均年龄(31.42±4.35岁)明显高于其余三组外,各组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妊娠组体重指数均为孕前体重指数。
PIH诊断标准根据《妇产科学》进行。GDM按照国内诊断标准:0小时血糖5.6mmol/L、1小时血糖10.3mmol/L、2小时血糖8.6mmol/L和3小时血糖6.7mmol/L,其中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者诊断为GDM。
方法:回顾性分析正常未孕妇女64例,正常孕妇103例,妊娠期糖尿病6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62例血脂TC、TG、HDL-C、LDL-C的含量。
结 果
各个妊娠组与对照组之间血脂的比较:正常妊娠、GDM及TIH组的TC、TG、HDL-C、LDL-C均比正常未孕妇女升高(P<0.01),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GDM组及PIH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GDM组与PIH组的TC、TG,LDL-C均比正常妊娠组高(P
讨 论
正常妊娠时血脂代谢特点:本研究显示正常妊娠时孕妇血中的TC、TG、HDL-C、LDL-C均比正常未孕妇女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TC升高的最为明显。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特点:GDM孕妇中都存在血脂异常的情况,但不是所有结果都是一致的。GDM患者中只有TG明显升高,而LDL-C水平下降,TC、HDL-C和载脂蛋白的水平没有明显差异。GDM组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IR时HDL-C浓度常有下降,如同VLDL增高一样常见,HDL下降主要表现为亚成份的HDL2下降,总胆固醇的组成由于亚成份的相对比例不同而有改变。体外实验证实,正常人HDL在体外与葡萄糖孵育可产生HDL非酶糖化,糖化程度与葡萄糖含量呈正相关。由于GDM孕妇体内伴高血糖存在,同样可使HDL发生非酶糖化,致与受体亲和力降低,受体代谢途径受阻,且受阻程度与糖基化程度呈正相关,HDL糖基化后不易与细胞受体结合,不利于胆固醇从细胞内正常流出,从而导致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增加,甚至聚积。本研究发现GDM组LDL-C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特点:血脂代谢异常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滞度增加,影响内皮功能、活化血小板、激活纤溶、促进凝血诱发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
由此可见,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孕期应严密监测,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以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据报道,孕妇血脂过高是孕妇与胎儿高脂血症的隐患,在孕期特别是孕后期加强脂蛋白类代谢监测,并控制在一定水平,可作为异常妊娠诊断指标,也可作为胎儿健康的标志。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联合治疗;盐酸拉贝洛尔;脉络宁
妊娠期高血压(pregnancy hypertension syndrome)(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妇女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妊娠期为常见的而又严重影响母婴安全的疾病,是孕妇在妊娠期间特有的一种疾病[1~3]。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至今未明,目前对于妊娠高血压还没有一个最合适的用药原则,故至今仍是根据其好发因素以及病理生理变化特点采取解痉、降压、利尿及适时终止妊娠等原则治疗[4~7]。
为了探讨中西药合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作用,对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共269例,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其中随机抽取135例作为治疗组,另外134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盐酸拉贝洛尔与脉络宁注射液合用来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的单纯硫酸镁解痛治疗,7d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通过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统计分析,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1年9月共收治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69例,年龄21~33岁,孕周32~38w,初产妇162例,经产女107例,随机抽取135例为治疗组,另外134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末做过院前治疗。按照全同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的标准分类 :治疗组中,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0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5例;对照组中,中度73例,重度71例。
1.2 方法 治疗组:每日用盐酸拉贝洛尔100mg+5%葡萄糖溶液(GS)500 mL静脉滴注,脉络宁注射液14ml+5%GS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同时采用左侧卧位、吸氧、解痉治疗,7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硫酸镁解痛治疗,同时吸氧,左侧卧位 .每组在入院时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每2d查1次尿常规。
1.3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作为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2结果
2.1治疗后尿蛋白变化 治疗后尿蛋白变化的疗效评价标准:有效:尿蛋白减少或消失;无效:治疗前后尿蛋白无变化,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联合用药可以有效降低尿蛋;对两组的尿蛋白治疗前后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两组的治疗前后,尿蛋白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治疗后血压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见表2。联合用药对控制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
2.3产后出血状况 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出血量过多,容易造成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降低产妇出血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治疗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通过本文的比对研究以及对两组患者的尿蛋白,血压变化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的统计分析表明,拉贝洛尔与脉络宁的联合用药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由于妊高征的病因不明,尚不能做到完全预防其发病,但若能做好以下预防措施,对预防妊高征有重要作用。首先,做好孕期保健及产前检查工作。另外,注意孕妇的营养与休息。此外,妊娠期指导孕妇坚持足够的休息和保持情绪愉快,也有助于抑制妊高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春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规范治疗的重要性[M].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2008,6(2):149-150.
[2]史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6):155-156.
[3]黄芳.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6):18-20.
[4]郑艾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32例监测与治疗[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8,14(1):47-49.
[5]张春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中药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6(2):73-74.
篇9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产科护理;满意度
妊娠期高血压在临床上算是一种多发病,好发于20~35岁年龄的初孕妇。其致病原因至今不明,但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与其发病原因有关的主要因素是家族遗传,家族中有高血压哦病史、孕妇的母亲有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史、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羊水过多和工作压力大的患者比较容易患此疾病。妊娠综合征为全身性的血管病变,可以导致重要器官的功能损伤,从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妊高征性的心脏病、肺水肿、肝破裂等,病死率非常的高[1]。在以往的护理中效果不佳,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舒适度等方面也不是很满意。而笔者医院在对该类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发现,在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产科护理干预的方法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现将其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0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在这7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初产妇有45例,经产妇25例,患者的年龄都在24~40岁,平均年龄为(28.10±2.20)岁。孕周<30周的10例,35周以下的29例,>35周的31例,全部的患者都是单胎,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很突出的差别,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中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治疗组在采取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实行产科护理干预治疗。
1.2.2诊断方法。
①实验室诊断:血压超过140/90mmHg。24h内中段尿尿蛋白≥0.3g者。血液检查血小板计数<100×109/L,该数据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呈现出进行性的下降。②其他辅助检查:心脑检测可及时发现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心、脑的异常。B型超声检查可及时了解胎儿情况,以及羊水水量和胎盘成熟度水量的减少,比如羊水指数≤5cm,说明胎儿比孕周小,子宫动脉脐动脉血流高阻,造成胎儿缺氧。眼底检查视网膜小动脉可以反映全身脏器小动脉的情况,正常情况下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为2∶3,妊娠高血压是则为1∶2,甚至是1∶4,严重的可伴有视网膜水肿和脱落等[2]。
1.2.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学的P<0.05时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护理效果来看治疗组经过产科护理干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妊娠高血压是产科中比较严重的疾病,假使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对患者与胎儿的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3]。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护理方式也十分的重要。笔者的科室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观察发现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①病情观察干预。护理人员应每天定时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检测,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24h进行心电监护,将患者的每天的尿量进行记录,每天嘱咐患者定时定量的吃药,如发现血压升高或由不良反应的出现应立即向患者的经管医师进行汇报。②心理护理干预。由于妊娠高血压疾病比较危重,这就给患者与患者家属的心理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个人化的心理辅导,并对患者及家属讲解妊娠高血压的治疗进展等,让患者做到对自己病情心中有数,从而消除患者负面心理影响,最终达到稳定患者情绪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0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治疗组在采取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实行产科护理干预治疗。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护理效果来看治疗组经过产科护理干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陈秀芬.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2007.
[2]单月玲.关于产科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2):168.
篇10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规律产检;影响
妊娠期高血压是孕妇孕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上对规律产检对影响妊娠结局已达成共识[1][2]。本研究收集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采取对照研究,探讨规律产检不仅使妊娠期高血压的血压变化而且改变孕妇的行为习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孕前产检和分娩并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产妇164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7.4±5.6)岁。按照是否接受规律产检将164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产妇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121例),其中对照组未能够定期规律接受产检,观察组为定期规律接受产检。两组产妇年龄、产次及妊娠期高血压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对照组为未能够定期规律接受产检组,指孕产妇在入院分娩前不定期来院进行产检0~3次。观察组能够按照我院规定孕前定期来院接受产检,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健康宣教:通过宣传栏、宣传手册、视频播放和教育处方等方式对孕妇宣教产前规律检查的重要性,使得孕妇对妊娠期高血压获得充分的了解。告知孕妇应每日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饮食干预,每天多食用含有钙、铁及叶酸等微量元素的食物。指导孕妇学会监测自己的血压变化、体重和胎动数,一旦发现头晕、恶心、眼花等症状应立即回院接受检查或治疗处理;②心理指导:我们在产妇检查时给予足够的心理指导,根据产妇的文化背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并鼓励亲属发挥亲情帮助,努力消除产妇不良的心理情绪;③药物干预:给予每位孕妇口服葡萄糖酸钙片0.2g,3次/d,维生素C0.2g,2次/d和维生素E0.1g,2次/d,对于确诊子痫前期的孕妇及时安排入院接受治疗。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与干预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X2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干预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干预前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受遗传因素、胎盘因素及免疫因素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要求孕妇需在孕前、孕期分娩后的12周内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才能最大限度确保母婴健康。本研究通过对规律产检的孕妇(观察组)及未进行规律产检的孕妇(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对能够按照我院规定孕前定期来院接受产检,并给予相应的健康宣教、心理指导及相应药物干预措施,干预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虽较干预前有所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定期规律产检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控制病情的发展。分析原因可能为,对妊娠期高血压确诊后及时给予干预措施,针对孕产妇普遍存在的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提供个性化心理疏导,纠正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并通过行为控制技术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孕产妇树立成功分娩的信心。综上所述,对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及时采取规律产检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对保护母婴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力,张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规范化治疗策略[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6):40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