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范文

时间:2023-03-22 13:3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框架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框架梁

篇1

关键词:框架梁加固技术;质量控制;成本节约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frame beam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process principle in detail,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frame structure of quality control, cost saving effect.

Key words: frame beam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cost saving

中图分类号:TU74

一、前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质量标准、节能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框架结构工程中,框架梁的工程量大约占总量的50%,因此框架梁的施工质量是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重点,框架梁加固的材料消耗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将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从质量控制及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浅谈框架梁加固施工技术。

二、特点

1、操作简单:在框架梁加固拆除过程中只需紧固或松动框架梁定型夹具的螺母即可,施工组装简单、拆除方便,使用中能降低工时,加固体系安全可靠、稳定性强,不易变形,能够确保框架梁施工质量。

2、相对独立:框架梁定型夹具是一个独立的加固工具,与框架梁的支撑等是独立分开的,所以不必与顶板模板一起拆除,提高了利用率。

3、周转率高:框架梁定型夹具一次性加工完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有其他因素对其造成破坏,周转率高,节省大量木材和资金。

4、缩短工期:改变了传统的施工工艺,提前了后续工序的插入时间,使整个施工工期得到了保证。

5、节约成本:制作定型夹具的材料可以采用废旧木方;对拉螺栓可以采用从已浇筑外墙上割下来的止水螺栓头焊接钢筋。

三、工艺原理

1、新型框架梁加固技术充分利用力矩平衡原理,现场采用100mm×100mm方木、 500mm×100mm方木、Φ16螺栓、废多层板制作出独立的框架梁定型夹具。

图4.0.1-1框架梁定型夹具示意图

2、框架梁中混凝土侧压力通过侧模传递到侧龙骨,然后作为n(n=侧龙骨根数)个集中力F侧1、F侧2、F侧3、F侧4传递给定型夹具的100mm×100mm方木,再通过定型夹具的对拉螺栓向内的拉力F螺栓、底端50mm×100mm方木向外的反力F方木来平衡混凝土的侧压力。

图4.0.2-1框架梁定型夹具示意图图4.0.2-2框架梁定型夹具受力图

3、底支撑体系采取后支顶的措施,先搭设顶板模板支撑体系,顶板立杆支设好以后,在梁底部位安装一道水平钢管作为框架梁主龙骨,然后即可进行框架梁模板、框架梁钢筋的施工,在顶板模板完成后,钢筋开始大面积绑扎的时候,木工再进行框架梁加固及框架梁梁底支顶。

四、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

搭设顶板支撑体系梁底水平钢管安装框架梁底模板安装框架梁底模板验收框架梁钢筋绑扎顶板及框架梁侧模安装框架梁底立杆支顶框架梁定型夹具安装模板验收钢筋隐检合格浇筑混凝土拆除框架梁定型夹具

2、操作要点

(1)制作框架梁定型夹具:在定型夹具的100mm×100mm方木上用十字线标出需钻孔位置后再用电钻钻孔,保证钻孔垂直度;考虑到夹具的的变形,在夹具底端50mm×100mm方木制作时长度要大于理论长度10mm。

(2)安装顶板立杆及垫木:按模板支撑布置图放立杆十字定位线;混凝土楼面立杆下垫500 mm ~800 mm长的100mm×50 mm木方,立杆上下层位置对正;安装时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装第一排立杆,临时固定稳固后,再安装第二排立杆和横杆件,依次逐排安装。

(3)安装梁底钢管:顶板立杆安装就位后即可安装框架梁底钢管,根据框架柱上的建筑1000mm线找出梁底钢管标高位置,拉线安装梁底钢管;安装时卡扣螺母必须拧紧。

(4)安装梁底模板:梁底钢管安装就位后即可安装梁底模板,根据框架柱上的建筑轴线找出框架梁位置,然后在框架梁底模板两侧安装卡扣,防止模板位移。

(5)安装梁底立杆及水平杆:按放出的十字定位线安装梁底立杆,U型托必须与梁底主龙骨顶紧,水平杆与顶板支撑体系连接成一个整体。

(6)安装框架梁定型夹具:定型夹具安装时,要上下两个人相互配合,定型夹具端部必须顶到楼板底。

(7)拆除框架梁定型夹具:定型夹具拆除时框架梁混凝土强度要不小于1.2MPa;拆除定型夹具时,要上下两个人相互配合,松动对拉螺栓一端的螺母,取下定型夹具传递给另一人。

3、质量控制措施

(1)定型夹具的100mm×100mm方木表面平整、顺直、无疖疤劈裂缺陷,使用前逐一检查,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2)对拉螺栓如采用螺栓头与钢筋焊接,在焊接施工前清除焊接部位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

(3)框架梁定型加具端部必须安装到板底,严格控制沿梁长度方向的间距。

(4)进行框架梁底立杆支顶时,U型托必须顶紧,梁底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拉杆,并与顶板支撑体系连接成一个整体。

(5)严格控制浇筑完混凝土后定型夹具的拆除时间。

篇2

关键词:框架结构;楼梯;框架梁柱;连接方法;地震内力;内力影响

楼梯梯板拉断以及梯剪短的情况长期存在于实际框架结构中,首先需要对楼梯卡抗侧的实际刚度进行科学分析,然后利用等效敢刚度的方式实现对楼梯与抗侧力的总和考虑。最终实现是对地震下对相关内力的附加,同时还可实现对楼梯之间与梁柱之间连接效果的有效增加。这不仅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对楼梯对于框架结构构件所发生的内力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1.分析基本规律

从框架结构的角度来说,垂直梯板的地震内力会存在较小的白变化,但是内力方向则与之相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框架柱的剪力以及地震轴力都会在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增加。从结构刚度角度来说,实例比例主要是由楼梯构件中刚度所占比例决定,上述情况发生后不仅梯板剪力会发生变化,弯矩也会出现明显增加状态。

2.分析接梯构件相连的框架梁柱

首先我们对框架柱进行分析。轴力会在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大约以4.1倍的倍数出现在两端对称布置当中,但中部倍数明显超出两端可大达到4.4倍。需要注意的是在一端进行布置时其倍数为3倍。这种情况可促使剪力强度的不断增大。然后我们对框架梁进行分析。从本质上来说框架梁段的实际受力与框架和梯板之间的连接平台具有十分相似的特点,同时弯矩也在进行明显的增强。1.5倍是进行两端布置时的倍数,中间布置倍数为1.55倍,实际进行一端布置时倍数为1.5。

二、对楼梯构件的地震内力进行分析

1.分析梯板的实际受力

在地震作用力之下楼梯斜板的受力状态会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现象,属于一种轴向受力,且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完成水上述步骤后会受到竖向剪力的作用。扭矩以及内弯矩是受到压力时无法避免的一种现象。

2.分析平台粱的实际受力

在一般情况下,会有相当大的轴力存在于现楼梯的休息平台梁中,同时其受力状态相当复杂。其中最为复杂的是踏步梁,可实现对楼梯的直接支撑。因其长期存在于复杂的受力状态下。所以在实际进行设计工作时必须要实现对上述因素的综合考虑。

3.分析平台柱的实际受力

在一定的地震作用之下,相对比较靠近踏步斜板的短柱会受到双向的受力,但是相对比较短的就存在着比较小的地震效应。所以,在实际设计框架楼梯时,需要对相应的地震效应进行充分考虑。

三、对楼梯与框架粱柱之间的连接方法进行分析

1.建立模型

应该对PKPM的主界面进行重新的编排,保证项目的清晰性,并保证操作的方便性。对CAD的操作界面进行一定的模仿,对构件以及菜单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以及动态的查询。同时,对正交轴的对话框进行一定的改进,能够对不对称的建筑进行有效的定义以及标注,对轴网进行任意的拼接。运用对话框来定义构件以及对其进行布置,能够对构件进行一定的排序、检索以及有效的查询。把主梁与次梁保持在同一位置,保证使用的便捷性。同时,还应该对计算楼板的功能进行一定的增加,之后由用户进行一定的选择以及实际的使用。在界面当中应该输入相关的荷载并进行一定的修改,保持与建模同时实施。

2.计算

在相应的简图当中,应该对节点的核心区域的箍筋面积以及非加密区域的面积进行明确标出,还应该有效标出竖向分布筋的实际面积。在对相应的参数进行定义的过程中,应该增加人工定义的系数的相关功能。同时还应该增加分析以及计算位移、温度应力的实际功能。另外,还应该增加分析验证刚性杆、截面构件以及支撑的相关功能,加入稳定验算整体框架的实际功能。

3.出图

在框架结构当中,应该对梁竖向强制归并的相关功能进行一定的增加,保证所有楼层当中的相同位置的梁具有相同的编号。在对梁平法实际施工图进行一定绘制时,能够操作所有的楼层,在进行所有的操作之后都能够对具体的结果进行有效的保存而不丢失,有效支持回退的相关功能。通常来讲,平法图会对钢筋的表格增加修改,能够保证快速的录人,同时还能够对挑梁进行直接修改。增加修改之后能够自动进行保护的功能。当计算得出的配筋比实际运用的钢筋大时。应该运用红素进行一定的警示。在对平法的实际施工图进行绘制时,应该增加修改的相关功能。除此之外,应该增加楼板剖面绘制的相关功能,进行实际标注的位置应该在梁边以及梁中,应该保持钢筋图中与实际的一致性。

4.基础

一般来讲.应该增加平面钢筋的表示法,应该增加剖面的实际画法,同时还应该对这些图形进行有效的复制。同时,还应该增加三维动态的实际显示的功能。对阀板的实际反力进行计算,同时还应该对裙房以及主体之问存在的反力差异进行充分考虑。在梁元法计算当中应该对相应的刚度进行增加,同时还应该对计算沉降的相关功能进行充分考虑。解决桩基的相关计算问题时,应该保证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明确性。

5.钢结构

对快速的二维建模进行一定的改进,增加一些相应的参数,能够根据截面的实际构件定义来对规范进行验算,能够充分考虑稳定系数所产生的实际影响,能够对相对比较优化的结果进行一定的导入。对截面优化程序进行有效的改进,能够优化全部的二维建模的实际钢结构,对最终输出的计算结果进行一定改进。同时,三维模型数据能够严格按照优化的实际结果来实F及时更新,有效统计以及报价实际的用钢量,能够绘制相应的布置图。除此之外,分析框架节点的设计以及相应的修改:在不存在充足的承载地震的能力时,应该提供增强节点的相关方法,能够对加强节点之后的施工图进行有效的绘制¨J。对于将底层作为框架的相关结构,能够整体设计相应的节点,连接下部框架时应该严格根据框架的实际方式进行一定的设计,梁柱之间的连接以及梁之间的连接应该严格按照门式钢架节点来进行一定的设计。实际的施工图应该按照设计院的设计图,进而给出全新的归并节点的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图纸的实际用量。相对比较复杂的空间建模以及分析的相关程序,能够组成构件,根据支撑作用的塔架,在软件当中应该增加优化应力的相关选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楼梯间的实际位置会严重影响主体结构的实际刚度以及内力的实际分布,在设计结构时,应该充分考虑楼梯间位置可能带来的所有不利的影响。在相对比较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总,在楼梯间应该在结构进行有效的布置,尽量降低整体结构所发生的扭转效应,然而,在楼梯间不能够在结构的最边跨进行一定的布置,需要在内一跨进行有效的布置。在靠近结构中部的那些楼梯间,在进行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应该对所发生的扭转效应进行充分考虑。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字】偏心 措施 施工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248-01

在多层商业中,由于使用功能和结构布局上的诸多因素影响,框架结构就才成为非常适合此类功能需求的结构,在空间布局中,外墙多数由于造型要求,要求外立面表面平整,而多数情况下,框架柱与梁截面很难保证同样宽度,框架柱主要承受竖向力,而框架梁主要承受水平力,框架梁的宽度对梁的抵抗弯矩的效果不明显,多数情况框架梁的功能主要是靠梁的高度控制,受力功能上的不同使两种构建的尺寸不一致。

规范中规定框架结构中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不能重合时,在计算中考虑偏心对梁柱节点核心区和构造的不利影响,以及梁荷载对柱子的偏心影响。梁、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9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柱截面该方向宽度的1/4;非抗震设计和6~8度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宽度的1/4时,可采取增设梁的水平加腋等措施。设置水平加腋后,仍需考虑梁柱偏心的不利影响。

此案例为河北某建筑标准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本建筑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三级;设计基准期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O.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场地土属中软土,特征周期Tg=O.45s。地下水位较深,不用考虑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

规范中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结构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本案例为多层框架结构,在计算模型时主要考虑平面荷载导致的竖向力传递,风荷载并不起到控制结构位移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此案例中最大框架柱截面尺寸为600×900mm,与其连接框架梁宽度为250mm,偏心距大于1/4柱宽,通过结构计算软件,采用阵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竖向荷载下水平偏心大于1/4时与框架梁与框架柱轴心重合的两种情况,通过对比并计算检验两种情况对梁、柱配筋的影响以及整体结构的影响。

已柱配筋大于1/4的情况下,考虑结构的双向地震作用和偶然偏心,结构的最大位移角为三层1/552,满足规范要求的1/550,层间位移比最大为1.48,复合规范要求最大1.50的要求。经过调整框架梁和框架柱的轴心对其的情况下,位移角最大为1/560,层间位移比最大为1.47。调整后的框架柱的轴压比部分减小了5%左右,梁配筋基本无变化。可见偏心对框架的整体架构有一定的影响,配筋影响较小。但从规范角度出发偏心大于1/4时,需要水平方向加腋等措施。设置水平加腋后,仍须考虑框架梁、柱偏心的不利影响。

框架梁的水平加腋厚度可取梁截面高度,其水平尺寸应满足

bx/lx≤1/2

bx/bb≤2/3

bx+bx+x≥bc/2

式中:bx为梁的水平加腋宽度,lx为水平加腋长度,bb为梁截面宽度,bc为沿偏心方向柱截面宽度,x为非加腋侧梁边到柱边的距离。以上规范说明就是控制了框架梁与柱的轴心偏差不能过大,框架梁的截面宽度不能与其对应的框架柱的对应偏心尺寸过大。因此在框架设计中还是尽量减小梁、柱的偏心。

框架结构主要有框架梁和框架柱作为整体结构的支撑体系,因此在发生地震时会发生几种震害:

1、短柱破坏。由于在建筑使用过程中,部分人员私自拆除图纸隔墙并加入砖墙等影响柱有效高度位移的情况,形成短柱现象,发生局部破坏现象。设计图纸时,设计人员是按照长柱配筋,并不是按短柱设计那样全高箍筋加密。

2、角柱的破坏。由于角柱受到两个方向的地震水平力影响较大,遭遇震害时约束比框架结构内部的框架柱约束较少,框架柱更容易破坏。

框架结构的破坏多数会在梁柱交接的节点,水平力与地震力的相互作用下使梁柱交接节点处出现局部破坏。由于梁破坏的后果小于柱破坏的后果,因此规范提出墙柱弱梁的概念,就是保证在罕遇地震下,允许框架梁发生弯曲破坏,但框架柱还能维持使用功能,不会引起整个结构的破坏。

梁柱偏心水平加腋适当的加强了节点刚度,但对抗震优化的考虑,梁柱节点配筋只能适当加强,保证梁柱节点不发生脆性破坏,在出现地震时尽量吸收较大的地震能量,保证人员的安全。

篇4

中图分类号: U41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锚杆框架梁作为一种新型的高边坡加固防护方法,针对土岩极易风化、崩解、受水冲蚀、遇水软化,抗压强度低,开挖路堑易崩塌,甚至产生大面积滑动的特征,锚杆框架梁结构极大的保证了开挖边坡的稳定性,设计新颖,型式独特,结构布置合理。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公路高边坡锚杆框架梁施工技术作一些探讨。

一、工程概况

某公路施工标段K43+128.33~+424.67段路基,长296.34m,属顺层路堑路基。此段边坡共一~三级,分级高度为10米,均采用锚杆框架植草防护。该段边坡属于低山斜坡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横向地形非常陡峻,自然坡脚40以上,植被良好,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千枚岩。坡顶表面无地表水分布,仅为降暴雨时的暂时性地表水汇聚渗流,地下水为微量基岩裂隙水,埋藏较深。边坡为岩石,采用人工爆破,机械开挖的方式。

二、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准备

施工前用全站仪对边坡坡脚位置、坡脚距中线的距离、边坡坡率进行复核,清理场地,做好排水工作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

2、边坡开挖

(1)边坡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施工,施工前,应清除岩面松动石块,平整坡面。

(2)边坡开挖,一般要跳槽开挖,要尽量缩短工期,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临时支撑,以免引起山坡坍滑,影响锚杆抗滑力。

(3)边坡开挖时,人工爆破钻眼深度和装药量必须根据坡度需要设置,严格控制超挖欠挖。

3、锚杆施工

(1)刷坡。钻孔前要按设计坡度沿线路方向每10m挂一坡度线,坡度线与坡度线之间挂横线,线挂好后,组织人员按坡度线进行刷坡。

(2)锚孔孔位放样。刷坡完成之后,放出锚孔的孔位,孔位误差不超过±0.2m。放孔位时注意先根据施工段坡长排框架,先排整框架,再将剩余的坡长上下平均分配。

(3)钻孔。锚孔孔位放好后,用定型脚手架钢管搭设满足钻孔机械设备荷载、冲击力、振动力及操作人员荷载等承载力的稳固工作平台,根据坡面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锚杆钻孔必须采用风动钻进,严禁水冲钻进,以确保锚杆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杆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造锚锚孔的孔斜度(倾角)误差不超过±2°。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并立即向设计院报请地质核查,以明确边坡是否稳定,由设计单位提出变更方案。为确保锚杆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确保锚杆孔深度,求实际钻孔深度比设计孔深大0.2m。

(4)清孔。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和积水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清孔严禁采用高压水冲洗。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立即向设计院报请地质核查,由设计单位提出变更方案。

(5)锚杆孔检验。锚杆孔钻孔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杆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6)锚杆制作安装。锚杆在钢筋棚制作加工,自缷车运至施工现场,人工安装。锚杆用2根HRB335级φ25mm钢筋点焊并联制作,身每隔1.5m设一杆个对中支架(φ12mm钢筋)以保证锚杆有足够地保护层。锚杆设,计长度为8m,锚孔直径70mm。锚杆的设计长度不含埋置于锚头内的长度。施工时,若锚杆与框架梁钢筋、箍筋相干扰,可局部调整钢筋、箍筋地间距,竖、横主筋交叉点必须绑扎牢固。安装前,要确保每根钢筋顺直,除锈、除油污,安装锚杆体前再次认真核对锚孔编号,确认无误后再用高压风吹孔,人工缓缓将锚杆体放入孔内,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钢杆长度,计算孔内锚杆长度(误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确保锚固长度。

(7)注浆。采用注浆机注浆,锚杆孔内注浆为一次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实际注浆量一般要大于理论的注浆量,或以锚具排气孔不再排气且孔口浆液溢出浓浆作为注浆结束的标准。如一次注不满或注浆后产生沉降,要补充注浆,直至注满为止。注浆压力不低于0.5MPa。注浆材料选用M30水泥砂浆,水泥使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同时做好注浆记录。

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同时做好注浆记录。锚杆孔灌浆后至少养护7天,养护期间严禁敲击、摇动锚杆或在杆体上悬挂得物.待锚杆孔内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进行框架梁施工。

4、框架梁施工

(1)挖槽框架梁基础。采用人工开挖,根据放出的线开挖沟槽。石质地段使用风镐开凿,超挖部分采用与框架同标号的砼调整至设计坡面。土质基底必须平整夯实,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基坑内有水,先将水排走,确保基槽在无水条件下进行施工。

(2)钢筋制作。本框架梁使用钢筋为I级Φ10与II级Φ22两种,I级Φ10用于箍筋的制作,每根箍筋的长度为118.3cm。II级Φ22用于架立钢筋的制作,每个断面内设置6根,水平间距为14cm,上下间距为18cm,其长度根据施工时每条梁长度而定。钢筋接头需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根数的1/2,且有焊接接头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

(3)模板安装。模板采用钢模板,其厚度为3mm,宽50cm,长1.5m。模板逢采用双面胶粘贴,再用螺栓将模板连接成整体,模板外侧用两道钢管加固,上下两道钢管间距为15cm,模板外侧用楔块,内侧用Φ22钢筋顶撑,内撑外顶从而保证了模板的稳固性。模板使用前必须打磨,除锈,刷模板漆。模板安装完毕后,将砼顶面位置用红油漆标在模板内侧。

(4)框架梁钢筋笼与锚杆的连接。因锚杆无预应力,锚杆尾部不需外露、不需加工丝口、不用螺帽,只需将锚杆尾部与框架梁钢筋焊接成一整体,若锚杆与框架钢筋相干扰可局部调整框架钢筋的间距。

(5)浇注砼。框架采用C30砼浇筑,框架嵌入坡面30cm。由搅拌站集中拌制,砼罐车运送到工地。浇注砼时应从下向上浇注,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一定要仔细振捣。砼振捣合格的标志为停止下沉、表面泛浆。等砼初凝后再收面。

(6)封口。锚杆外露弯折10cm,并采用厚0.05m的C30混凝土封闭。锚头应与框架梁同时浇筑。纵向每隔10~20m框架梁设伸缩缝一条,缝宽0.02m,采用沥青麻筋填塞,伸缩缝置于两排节点中间。

(7)砼养生砼养护采用现场撒水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5、回填种植土植草

(1)回填种植土植草施工顺序为:平整坡面坡面浇湿培土挂网固定喷播植草覆膜养护。

(2)先按设计坡率平整坡面,然后洒水浇湿,再在整个坡面上培10cm厚土,然后用预先编织好的8号镀锌铁丝网绑扎于锚筋及锚杆弯起端上。三维网与铁丝网绑扎连接,最后喷压含有草籽的营养土覆盖铁丝网。喷压完成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土工布养护,并适时补浇充足的水分,直至发芽成活为止。

(3)三维网为绿色,幅宽1.5m,其技术参数:拉断力≥2KN/m,厚度≥14mm,单位面积质量≥350g/m2。其搭接宽度为10cm,搭接时按锯齿型用Φ8钢筋制成U型固定钉缝合,间距100cm。在幅中部按50cm的竖向间距以竹钉或钢钉固定。

三、结束语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是一种将框架梁护坡与锚固工程有机结合的支挡结构,具有结构形式多样、布置灵活、不必开挖扰动边坡、施工安全快速等优点在边坡或滑坡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篇5

【关键词】锚杆框架梁;施工

一、工程概况

C5标以路基挖方为主,强风化岩质挖方边坡段落采用锚杆框架梁进行防护,框架采用C25混凝土现浇,间距4m,框架内采用植生袋填充。

二、施工准备

在进行锚杆框架梁施工之前,需要先将基底或者坡面的表面 风化,并将松软的土石清除掉;进场的混凝土例如水泥、钢筋、砂或者碎石等需要经过试验之后,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并经过 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使用,框架梁施工前要先将坡顶上部和下部的排、截水设施修缮好,只有这样方可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三、锚杆框架梁施工

1、测量放线 测量组需要对边坡按照设计坡率进行放样,并用横纵交叉广线拉直,以便于更加确定边坡修整的情况,测量组要做好书面和现场的技术交底工作。

2、搭设脚手架 在脚手架搭设前需要先对边坡的稳定情况进行观察,确定安全后方可再搭设脚手架,脚手架的搭设采用φ50mm钢管,支架立柱应置于坚硬稳定的岩石上,不得置于浮渣上;立柱间距1.5m。架子的宽度要在1.2~1.5m之间,横杆高度1.8m,这样方可满足施工操作。要设置安全栏,这样方可应付突然出现的情况,搭设管扣一定要牢固和稳定。钢架和壁面之间必须楔紧,相邻的钢架之间应该连接牢固,这样方可确保施工安全。搭设完毕脚手架之后,要依据施工的需要在脚手架上设置竹跳板和爬梯,并用钢筋绑死,这样方可保证人员和机具的施工安全。

3、边坡修整 喷面和边坡底部的岩渣、浮土和回弹物料需要先清除,光滑的岩面也需要清除,防止失脚的现象出现,依据放样技术交底,对边坡进行修整,过高则用风镐凿除,过低则用浆砌片石嵌补,如果遇到了较大的裂缝,那么可以采用灌浆或者勾缝的方法进行处理,这样可以保证边坡顺直、平台的宽度。嵌补的浆砌片石达到规范的强度后,再使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

4、锚杆钻孔 (1)锚杆孔位放测时,应用油漆在岩层面上画出孔位,孔位误差

当锚杆孔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刻停止钻孔,如果达不到设计孔径,需要为确保锚杆孔的深度,实际的钻孔深度要比设计深度大于0.2m以上;在钻进的过程中,需要精心的进行操作,合理的掌握住钻进的参数和速度,防止在埋钻和卡钻等各种孔内事故。一旦发生了塌孔和不良的钻进现象时需要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待到水泥砂浆初凝之后方可重新钻孔,为了防止岩层面风化,锚杆钻孔、安设锚杆及注浆也循环进行。

5、清孔、验收 达到设计的钻孔深度之后,可以使用高压风枪对孔内的水、浮渣及粉尘进行清除,清孔的顺序是自上而下的,完成后 要先将孔口封堵住,并避免碎屑杂物进入孔内。清孔的时候需要对孔位、孔深等部位进行检查,锚杆的孔位、孔深都要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漏孔深度或者不够的孔位都要及时的补钻,监理工程师检查后,就可以插入锚杆。

6、插入锚杆 (1)锚杆插入前需进行定位支架焊接,自锚杆前端0.2m处每1.5m设置一处;(2)支架焊接时需满焊支架头,且注意焊接时不得损伤锚杆母材;(3)每个孔位插入一根锚杆,采用Φ28HRB335钢筋,每根锚杆下料长度为9m,锚杆端头距孔底为0.15m,外露端头需做成弯钩状并与框架梁主筋焊接或绑扎牢固。

7、锚杆孔灌注水泥砂浆 在灌浆之前需要对机制砂进行检查,不能出现有石子等杂物,这样容易堵塞机器。检查注浆泵、管路以及接头的牢固程度,防止浆液冲出来伤人。压浆机要将1:1的M30水泥砂浆注入锚孔,注浆要按照孔位自下而上的进行,如果遇到孔洞不能加压太大,要保持0.4MPa的工作压力。注浆时注浆管应插至孔底5~10cm处,随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并在孔口处应减压或松压至零。注浆要保证砂浆饱满,不得有里空外满的现象。砂浆要保持饱满,不能出现里空外满的现象。

拔出注浆管时要注意钢筋没有被带出来,否则就需要再次的压进去并直到不带出来为止,浆液硬化之后如果不能将锚固体充满,那么就需要进行补浆,注浆量不能少于计算量。砂浆拌和均匀后,要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砂浆要在初凝之前用完,结束后要将外露的钢筋、注浆管以及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随后做好注浆记录。

8、锚杆拉拔试验 锚杆的拉拔试验需要等到砂浆达到一定的设计强度之后方可进行,一般需要7天的时间,在进行试验时,监理工程师必须在旁边。

试验前,需要对试验的仪器进行标定,并将其稳定和平整在岩层上所有的锚杆要选择不少于3%且不少于3根作为试验对象,试验的时候需要保证器材和锚杆连接牢固,防止在拉拔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依照规范和要求均速进行加压或者松压,不得一步到位,在加压时施工人员不能正对锚杆更不能站在试验仪器下方,避免拉拔过程中事故出现。锚杆拉拔力不低于150KN,当锚杆抗拔力不符合要求时候,可用加密锚杆的方法予以补强。

9、开挖框架梁基础 在开挖土石方之前,需要对框架梁进行放样,并使用广线拉直,如果锚杆离框架梁中心过大时,需要将锚杆端头适当的调整并立即补钻孔。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风镐凿除方式应自上而下进行,开挖时注意不得挠动原状土,开挖深度及宽度见下图:

10、钢筋制作安装 基础达到设计的要求之后,需要先将基础松动,并将杂石和浮渣清除干净,然后进行钢筋绑扎和安装。钢筋制作下料之前需要进行除锈并调直,合格后才能使用,分门别类的存储在地面以上的平台,用垫木支撑和彩条遮盖,立好标牌。钢筋要采用现场坡面绑扎和焊接的方式进行,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要达到50mm,焊接时单双面都可以,锚杆的弯钩需要与框架梁主筋焊接或绑扎牢固,如果锚杆与故筋相干扰,那么要对箍筋适当的进行调整,并注意钢筋绑扎、焊接和 伸缩缝位置的预留。钢筋焊接接头需错开分散分散布置,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根数的1/2,且焊接接头间距d

11、模板安装及加固 使用原槽浇注的方法,在岩层以下的部分不安装模板。岩层面以上模板采用小块的钢模板和木模板进行组合,用短锚杆固定在坡面上,这样可以支撑模板或者用钢丝拉住模板。

12、浇筑混凝土 在砼浇筑之前,先将人员调配、机具和原材料调配好,防止在浇筑过程中有中断的现象出现,在浇筑的过程中,毛孔周围、钢筋密集的地方一定仔细的进行振捣并保证质量。框架要分片区进行管理,两个相邻的框架接触处要有2cm宽的伸缩缝,并用浸沥青的木板进行填塞,在进行分段施工时,需要钢筋预留一些,链接面按照施工缝进行处理。

13、养护 使用草麻袋及浇水的方式进行养护,砼浇筑的12~24小时候既要养护,养护的时间不能少于7天。

14、填充植生袋 框格内的杂物要清除,并从上而下填充植生袋,填充完成之后用无纺布和草帘进行覆盖并保温及保湿,防止雨水冲刷,并由专人进行洒水,一个月之后如果生长不均匀的部位进行补填。

四、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用电安全,水箱、注浆罐等应该进行密封性能和耐压试验,合格之后方可使用,注浆施工作业中,要对料弯头、输料管以及管路接头是否有磨薄或者松动现象出现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注浆罐内的砂浆要防止放空,砂浆喷出会伤人。

注浆过程要控制好时间,如果开始或者中途停止的时间超过了30分钟之后,需要用水或者水泥浆注浆罐以及管路,注浆之后要保证水泥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即上一道工序达到一定强度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锚杆杆体不能随意的敲击或者悬挂重物,锚杆的露头要严禁攀登。

如果机械出现了故障,需要将设备断电、停风并通知施工人员及时的进行处理。当边坡露出地下水时,应该使用PVC管引出,如果导水效果不好,那么需要先将渗漏的区域设置排水盲沟,边坡的周边和未防护的坡面要严格封闭,在浆砌片封顶的时候,不能在边坡或者平台上进行片石的改小作业。

篇6

【关键词】框架梁;填充墙;裂缝;措施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框架梁与填充墙之间经常都会出现裂缝,给外墙抹灰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不仅影响了建筑的美观,还带来渗水的问题。因此,对框架梁与填充墙之间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新工艺对其进行防治,是当前框架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框架梁与填充墙之间裂缝的表现形式主要的有:墙体和柱、梁之间的裂缝;由于温度及收缩等原因使墙体中出现的竖向裂缝、斜裂缝、水平裂缝;门窗洞口的四角处由应力集中而引起的斜裂缝。

1 框架梁与填充墙间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温度变化影响

温度的变化会使材料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在约束的条件下,由温度变化使温度的应力变得足够大时,墙体便会产生温度裂缝。

(二)由于砌筑质量不达标产生裂缝

砌体质量不均匀,会使框架与填充墙的接触面的灰缝或切块的某些点上形成应力的集中,而当应力超过了灰缝或切块的应力强度时,在这些点上砌体会首先被破坏而产生裂缝并延伸,发展下去,最终会形成阶梯形状的裂缝,这个就是所谓的“剪切破坏”。“剪切破坏”也是砌体破坏形式中一种最常见的破坏形式。

(三)由填充墙自身的收缩而产生裂缝

这种裂缝往往在梁底和柱边出现,而使这种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在砌筑时使用的砂浆材料是具有流动性的,在重力引导下,墙体就会不断的沉实从而引起收缩;其次,砂浆在凝结硬化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收缩,而这种收缩的时间比较长,一般在墙体砌筑完工后的一个月左右才基本完成收缩。

(四)铺设电线管路造成裂缝

在加气凝土填充墙上剔凿线,由于线槽要比较宽和深,所以在凿线槽时使沿槽开裂。而且,有些线管的布设不牢固,使得布设线管处的抹灰层开裂、空鼓。

(五)由于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

混凝土的框架柱之间不均匀的沉降差过大时,可能引起框架梁内产生裂缝,同时,也可能导致多层墙体中产生裂缝,这样的情况会影响到结构的安全。而混凝土框架柱之间不均匀沉降较小时,可能会使底层的填充墙出现裂缝,这样的裂缝一般不会影响到结构的安全,等地基沉降稳定后,裂缝也不会继续的发展,裂缝相对的也易于修复。

(六)砌体材料的干、湿不稳定产生裂缝

由于墙体在粉刷前要进行充分的浇水湿润,在这个时候墙体的含水率就比较高,体积也会有膨胀,等到墙体粉刷结束后,墙体内的水分才慢慢的开始往外排,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和排析,墙体就会逐渐的进行收缩,而当墙体的收缩量超过一定的程度时,就会拉裂墙面的粉刷层。

2 对裂缝进行预防的措施

(一)对墙体的材料进行选择

优先选用和框架结构混凝土的膨胀系数相一致,材料的强度较高,吸水率小的切块或者砖来作为砌体材料,比如“黏土空心砖”、“加气凝结土砌块“以及”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等。每段墙体都应该采用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炉号都一样的砌块,以防止砌体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裂缝。

(二)对温度裂缝进行预防

温度裂缝的预防,主要是要采用适当的构造措施来减缓或消除热胀冷缩的动力源。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裂缝有反复性,为了防止填充墙开裂,可在提高应力集中部分抗变形能力和增强墙体的延性这两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具体的有:

1、在填充墙体内增加通长钢筋,贯通墙与框架梁之间的拉结筋,而钢筋应该设置在水平的灰缝内,钢筋的上下应该保证各有2mm厚的砂浆层,砂浆的强度等级也不能低于M5。

2、对钢筋混泥土的构造柱进行设置,当框架跨度或者开问在大于6m时,适合在墙体中设置钢筋混泥土的构造柱,其截面可以为墙厚X240mm,配置4Φ12的纵筋,构造柱应该先进行砌墙后进行浇筑混凝土。

3、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在墙高大于4、5m时,要在门窗及洞口的顶部进行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其截面可以用墙厚X180mm,再配置4Φ12的纵筋。

4、在较大的窗洞的窗台上,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窗台板,使两端深入墙内500mm,其中窗台板厚为60mm,配置3Φ8钢筋。

以上的构造措施,可根据工程实际的特点进行单独或组合的设置。

(三)其他的一些防治措施

1、填充墙在砌至接近板底、梁底时,要留一定的空隙,在砌筑完毕后,间隔15d后,要用实心的小砌块与上部结构的接触处斜砌楔紧。在补砌时,对于双侧竖缝要用高标号的水泥砂浆来进行嵌填并密实。

2、对墙体的砌筑方法,要采用逐层砌筑法,进行砌筑时要对其揉挤,以保证砂浆饱满、立缝密实,标高在±0.000以下的墙体要采用红砖进行砌筑,一般的3m层高的建筑要分三次来进行砌筑。

3、对填充墙体的砌筑质量进行控制,在施工前,对加气混凝土轻质砌块进行充分的浇水,以免因为过度吸收砂浆水分而导致砂浆的强度不足。抹灰前,一定要对砌体表面的污物和浮灰进行清理,并进行基层的打底处理。填充墙在砌筑前要清洗干净框架的梁柱,从而增强梁柱与砌筑砂浆的粘结力。其次,在进行粉刷时也要把加气混凝土的砌块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扫,并且在前一天要进行浇水湿润工作,从而使加气混凝土砌块得以保持适当的含水量。

4、增设斜向的钢板网,该技术预防措施的效果十分的显著,对埋设暗线及暗管处,填塞砂浆以固化后再进行抹灰,并在沿线管的位置加设防裂网。从而防止墙体开裂。

5、严格的对上墙砌块的含水率进行控制,砌块的含水率应不高于现场外界的空气年平均的相对湿度,空心砌块的壁厚只有30mitt,因此使砂浆的饱满度受到限制,所以,要求砂浆的和易性要好。在砌筑时,灰缝要饱满且密实,对原浆进行随手的压缝。而面对不同砌块的特点,来对砌块进行浇水湿润。

3 对裂缝的处理方法

(一)灌浆加固法

当裂缝较细、数量较少、且裂缝已经基本的稳定时,可对其采用灌浆加固的方法。其中,灌浆所用的材料有水泥砂浆、纯水泥浆、水泥石灰浆或者水玻璃砂浆。在框架与填充墙结合处,不要一次就抹灰成活,要留V型的小槽,等7d后在砂浆中加入微膨胀剂来封堵施工,在等其变形稳定后也就是在裂缝出现的一个月后再裂缝处凿一个宽3cm、深3cm的槽口,用水泥砂浆并掺些铝粉来进行两次嵌缝,把封口及槽口进行压实,这样不仅仅可以消除墙体收缩所产生的裂缝,还对墙体因出现裂缝防水性降低有一定的补偿的作用。而对于那些趋于稳定的裂缝可以采取手工直接的把水泥砂浆或者水泥浆压入裂缝中来进行修补。在进行手工压浆前要对裂缝进行清理,并浇水充分的湿润,在修补后还要注意浇水养护。

(二)钢筋网进行加固的方法

当裂缝比较多的时候,对裂缝两边各500mm宽的范围内的抹灰层进行铲净,并且用“局部钉钢筋网”外抹水泥砂浆来进行加固。钢筋网可以用帕@100——300或者似@100~200的双向布置。并且用钢钉或者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上,螺栓或钢钉的间距为500mm左右,且布置成梅花形状。在施工前,要去除干净墙体粉刷层,在进行抹水泥砂浆前要将砌体淋湿,抹完水泥砂浆后要对其进行养护,至少7d,以防止砂浆的收缩过大。

参考文献

[1]钟玉国.框架梁与填充墙之间的渗水、裂缝的防治[J].科技创新导报,2008,(8):152

[2]王晓耀,张云辉.框架梁与填充墙之间的渗水、裂缝的防治[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10,13(1):570-571

[3]吴波.框架梁与填充墙间裂缝的控制[J].轻工设计,2011,(4):214-214

篇7

关键词:厂房焊装车;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结构设计

1 工程概况

某厂房焊装车间由二层主厂房和八层辅助用房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约8800平方米。该工程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主厂房横向框架梁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主厂房平面如图1所示,剖图如图2所示。在设计上我们把厂房分为A、B两区。其中A区横向框架首层为9米+15米+15米三跨连续、二层为24米+15米两跨连续;B区首层、二层均为15米+15米两跨连续,A、B区之间设伸缩缝。纵向柱距均为5米,首层层高为l0米,二层层高为9米。

除两边框架及伸缩缝两侧框架外,其余横向框架均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中24米+15米不等跨连续梁, 在目前国内资料反映的预应力框架结构中,不等跨程度是最大的(跨度的长跨:短跨=1∶6∶1)。

焊装车间楼面活载要求较大,为15kN/m2,而且楼面和屋面均有悬挂机械设备之集中荷重。根据厂方使用要求,屋面将用作花园及活动场地,活载为2.5kN/m2(A区)及8kN/m2(B区)。活荷载较大是本工程的特点。

梁柱截面尺寸见图2所示,其中24米跨梁截面为350×1700mm(高跨比约1/14)。15米跨楼面梁高1400mm,因受工艺地坑深度限制。

预应力体系是采用钢绞线夹片式群锚体系。钢绞线为高强度低松驰钢绞线.规格为ΦJ15.24,强度标准值fptk为1860N/mm2。采用OVM群锚体系。本工程为后张现浇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即在框架中用金属波纹管预留孔道,并穿入预应力钢绞线,浇筑混凝土后,张拉预应力筋,再孔道灌浆。本工程单束预应力筋(7-ΦJ15.24)最大张拉力达1303kN(超张拉力为1370kN)。

2 设计依据

本工程根据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进行设计,采用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混合配筋。在长期使用荷载组合作用下允许梁中出现拉力,在短期荷载组合下控制截面允许裂缝。

预应力筋在结构中,一方面起受力筋的作用,一方面其等效荷载改变了结构的受力状态。

预应力筋采用曲线形式配置于构件中,当预应力筋张拉后,由于呈曲线形状,预应力筋对构件产生沿预应力筋法线方向的横向力(等效荷载),同时预应力筋还对构件产生轴向预压力。

等效荷载作用于实际构件,产生的弯矩为综合弯矩Mn,综矩和轴向预压力一起在构件截面的受拉边产生预压应力σpc,即预应力筋产生的效应。

3 使用荷载下框架梁弯矩图

A、B两区框架在最大使用荷载作用下的梁弯矩图见图3、图4所示。

3.1 A区框架梁内力分析

3.1.1 楼面梁(9+15+15米)

控制截面在中跨内支座处,M=-2333kN.m,而9米跨的各截面弯矩较小,不起控制作用。

3.1.2 屋面梁(24+15米)

连续梁控制截面在24m跨的跨内(距边支座为11000mm),M=3960kN•m;内支座处弯矩也较大,M=-3373kN•m;而15米跨的跨中弯矩M=l181KN.M,其值较小,表现了不等跨梁内力相差悬殊的特点。

3.2 B区框架梁内力分析

楼面梁和屋面梁的控制截面均在内支座处,其中、楼面梁M=-2356kN•m;屋面梁M=-2126kN•m。此外,跨内的最大弯矩也较大,与内支座处弯矩差距不大。其中,楼面梁跨内最大弯距为2366kN•m,距边支座8300mm处;屋面梁跨中最大弯距为1946kN•m,距边支座6000mm处。

4 预应力筋的布置形式及用量估算

4.1 预应力筋的布置形式

在框架结构设计中,预应力筋位置的合理选择十分重要。一般应使预应力筋的外形位置与最不利的内力组合弯矩基本一致。

4.1.1 A区框架梁预应力筋布置形式分析

(1)楼面梁(9+15+15米)

两束预应力筋在连续梁中分上下层通长布置。

15米跨边跨梁:两束预应力筋均成典型曲线布置,即正、反抛物线相切的曲线,以期在跨中、内支座产生相当的综合弯矩Mn。

15米跨中跨梁;两束预应力筋均成近似理想曲线布置,即正向抛物线曲线,以期在控制截面内支座处产生最大的综合弯矩。

9米跨梁:该跨在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远远小于其它两跨,这是不等距连续梁的特点,从使用性能及承载力要求方面,不需要与其余两跨同样多的预应力筋。但是,如果在该跨将预应力筋切断。会带来构造、施工上的不便,且预应力筋本身节省不多。

因此.在9米跨梁中,预应力筋的布置以平直、减少摩擦损失为原则。一束预应力筋在梁顶部平直通过,另一束预应力筋自跨中开始在梁底部平直通过。

(2)屋面梁(24+15米)

一束预应力筋在连续梁中通长布置,另一束预应力筋布置在24米跨梁内。15米跨梁内支座附近截断,以适应不等跨连续梁的特点。

24米跨梁:整个梁的控制截面在该梁跨内,距边支座l米。为在该处形成最大综合弯矩Mn ,将两束预应力筋均匀布置成双折点折线,其中一个折点在控制截面附近(折点距支座为9000mm)

15米跨梁:该梁的跨中弯矩及边支座弯矩与24米跨梁相比均较小,因此只布置一束预应力筋,呈典型曲线形式。这主要是为了使通长预应力筋在内支座处较为平滑,因为典型曲线在内支座处有一段反向抛物线。

4.1.2 B区框架梁预应力筋布置形式分析

楼面梁及屋面梁均为两束预应力筋通长布置,且均为双折点折线,折点距支座6000mm。

跨内最大弯矩截面距边支座距离分别为8300mm(楼面梁),6000mm(屋面梁),采用所设计的双折点折线,有一个折点距边支座为9000mm,另一个折点距边支座为6000mm,折点正好在最大弯矩截面处或附近,能够在此处产生较大的综合弯矩Mn ,而且二层梁的预应力筋布置形式统一,方便设计、施工。同时,双折点折线在控制截面的内支座处产生相当大的综合弯矩。

4.2 预应力筋用量估算

4.2.1 估算过程

首先说明,本设计是按照规范估算预应力筋的。

规范中,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按抗裂设计安全度Kf来控制的,Kf的验算公式为:

Kf=σpe+ γsKf/ K

式中σ―使用荷载作用下验算截面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

σpe――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预应力筋在该截面受拉边缘产生的预压应力。

γs――截面塑性影响系数。

kf ――混凝土抗裂度。

规范规定,Kf >0.7时,可不验算裂缝宽度,视为满足要求。本工程在估算预应力筋时,将控制截面的kf保持在0.75左右(实际设计中梁控制截面的K1保持在0.76~0.87之间),预应力筋就是按这个条件估算出来的。

4.2.2 估算结果

本工程预应力筋为高强低松驰钢绞线,规格由ΦJ,15.24,单根钢绞线面积140mm2,强度标准值FYK=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取σCON=1330Mpa,约为71.5%Fpk,根据结构内力图及选定的预应力筋布置形式,估算出预应力筋用量如下:

A区框架;楼面梁,2―6ΦJ,15.24,σy =1680mm2,屋面梁,1―7ΦJ,15.24,通长布置,l一7ΦJ,15.24布置在24米跨梁内,Ay=1960mm2。

B区框架:楼面梁、屋面梁均为2―6ΦJ,15.24,Ay=1680mm2。

5 预应力等效荷载及综合弯矩

5.1 预应力损失σL及有效预应力σPE

5.1.1 计算预应力损失σL时,一些基本参数如下:

张拉控制应力σcon取1330N/mm2。

计算孔道摩擦损失σL2:孔道采用镀锌波纹管留设,K取,0.003,μ取0.35。

计算锚具回缩损失σL4,OVM锚具属夹片式群锚具,回缩值入取6mm。

计算钢筋松弛钢材。本工程采用的钢绞线为低松驰钢材,长期松驰损失取5.5%σcon。

计算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σLS5:考虑普通钢筋的影响。

5.1.2 计算完各项预应力损失后,再计算出各截面处的有效预应力值σpe。

5.2 等效荷载及综合弯矩

由有效预应力值σpe,计算预应力等效荷载,并计算综合弯矩Mn。

6 设计构造

本工程选用的OVM钢绞线群锚锚固体系,该体系配套齐全,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方便,在构造上有以下特点:

(1)OVM锚固体系在张拉端承担局部集中力的是锚垫板和螺旋筋,边柱的钢筋应适当向两边集中布置,以便在中间留出放置锚垫板和螺旋筋的空间。

另外,中柱的钢筋排列,也应考虑波纹管通过所需的空间。

(2)本工程A区屋面梁的固定端锚具,选用OVM―P型锚具,这是一种埋入梁内的粘结式锚具,每根钢绞线端部先用专用挤压器挤压一个专用套筒,其作用类似于钢丝的“墩头”。然后钢绞线穿入孔道,其端部套筒与一个专用锚板一起固定在设计位置的梁混凝土内形成固定端锚具。

7 结 语

该厂房焊装车间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方案,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相比,结构性能有所提高,取得良好综合经济效益。通过工程实测,对预应力框架设计时应取的各项系数,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将有助于将来更经济、准确地进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篇8

关键词:框架结构与填充墙交接处 抹灰裂缝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323.5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本文主要是控制框架结构与填充墙交接处抹灰裂缝的发生率,系统的分析出现裂缝的原因,并提出的砌筑填充墙时、后期抹灰时采取的对交接处裂缝产生所采用的必要、有效的预控措施。

1、填充墙砌体材料

1.1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

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硅质材料和石灰、水泥等硅质材料为主要原料制作的,掺入铝粉作为发泡剂,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作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由于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和隔热保温性能的特性,同时容重轻、施工较方便且能保护环境、节约土地资源,因此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被广泛应用与建筑非承重墙体。相关研究表示,它能减轻结构32%的重量,显著改善热工效应,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效应,是一种新兴的墙体材料。

1.2烧结页岩多孔砖(外墙)

烧结页岩多孔砖是以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制作原料,经焙烧而成的实心或孔洞率不大于规定值,并且外形尺寸符合相关的砖,是长期以来建筑传统的主要材料。

2、框架结构与填充墙交接处抹灰层开裂原因分析

2.1开裂主要位置

框架梁底顶砖位置、柱边与填充墙交接处

2.2开裂原因分析

2.2.1施工操作的不规范会导致抹灰层的开裂。砌体灰缝大小不一;表面成粒未清理;浇水不透;抹灰时对基层进行相应的处理;抹灰未进行分层抹灰或一层抹灰过厚;墙体预留的施工洞口未按规定进行填充等等未按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而施工操作是抹灰层开裂的主要原因。

作者简介:刘宾,男,;1988年出生于江苏宿迁,2010年6月毕业于湖南城建技术学院,专科学历,中建五局上海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大道288号康恩贝大厦A座7楼 邮编:31000,电话:18358746200,E-mail:。

2.2.2框架柱与填充墙交接处抹灰层裂缝原因有弹性模量不一致,容易造成抹灰层的开裂;收缩值大小差异大,砌体对抹灰中水分吸收量大,造成交接处开裂;拉结筋设置不规范、不牢固;交接处界面未处理,从而导致抹灰层开裂的现象出现。

2.2.3梁底与填充墙交接处裂缝主要原因有墙顶斜砖砌筑前墙身未沉实;斜砖砂浆填缝不实;梁底界面未处理,梁底容易出现开裂现象。

3、防止框架结构与填充墙交接处抹灰层开裂的措施

针对上文对墙体抹灰层开裂原因的分析,在施工中采取了以下措施防止抹灰层开裂;

3.1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交底,提高施工质量意识,过程中主要对砌体的灰缝、垂直度、平整度进行实测实量,控制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较少抹灰层厚度偏大造成开裂现象。

3.2在洞口拉接钢筋验收合格后,将洞口侧面以及墙面200 宽度范围的浮灰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砼表面,刷1:0.5:0.05(水泥:中砂:建筑胶粉)的水泥砂胶浆。加强填充墙砌筑砂浆与结构的粘接。

3.3改变以往在洞口侧面预埋筋焊接拉接筋的做法,这种做法极易产生位置偏移和焊接不牢的问题。现改为在砌筑前按皮数杆规定位置钻孔胶粘植筋的的方法。这种植筋方法须进行拉拔试验并合格。

3.4 为保证填充墙与结构之间的垂直缝填充密实并粘接牢固,改常规的挤浆做法为留宽缝塞浆的做法。即砌墙时与结构预留15 左右的灰缝,砌一皮用膨胀砂浆嵌实一皮。膨胀砂浆为1:3 水泥砂浆掺水泥用量12%的膨胀剂。砌筑次日开始喷水养护7 天。

3.5为增加骑缝铁丝网水泥砂浆层与基层的粘接,将水泥砂浆批缝宽度和铁丝网的宽度增加到200 以上,并保证居接缝两边基本相等。

3.6为进一步增强填充墙与剪力墙交接处罩面层(约2 厚)的抗裂性能,在批刮头遍水泥胶腻子前,在接缝部位增设一道牛皮纸贴缝带,然后满刮罩面水泥胶腻子。

3.7梁底斜砖位置采用留置5cm空隙方法,待14d后施工细石混凝土塞缝密实。

4、结论

通过对抹灰开裂原因分析及制定的施工措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措施,最终效果显著,不仅减少了后期返修费用,而且提高了项目的质量控制水平,提高了质量品质,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篇9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也称节点核心区,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历次地震中证明,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大多发生在梁柱节点区,节点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严重时会引起整个框架的倒毁。当前一些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恰恰对现浇框架节点部位的施工操作不够重视,节点施工质量控制不严,节点部位存在大量施工质量问题,无疑给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

1.框架梁柱节点施工钢筋部分

1.1 钢筋制作

节点配筋构造主要包括节点区的箍筋及受力主筋在节点内的锚固。箍筋对核心区内的混凝土起到约束作用。箍筋间距越小,节点抗剪强度即受剪承载力也越高。节点区内有纵梁、横梁、柱的纵向钢筋二乏向交叉,且钢筋密集.配置箍筋在施工上有一定的难度。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在支完梁板的模板后放入梁的钢筋骨架。再放节点箍筋。但是由于钢筋的安装绑扎难度较大,有些施工人员因此经常出现不放或少放箍筋.或箍筋绑扎不牢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因此,节点区的箍筋可以考虑先按设计要求制成钢筋笼,套入柱的纵向钢筋,并绑扎或焊接牢固,再放梁的钢筋,以保证构件钢筋的安装质量,特别要注意做好对工人的技术质量交底,严格按施工要求和规范进行安装绑扎。

1.2节点箍筋

规范明确规定:框架节点核心区内箍筋量,不应小于柱端加密区的实际配箍量。这可以提高柱子的承载力,避免主筋受剪切弯曲破坏。可是有些没计、施工人员对节点箍筋加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设计人员未考虑节点内力分析。在节点核心区也无明确标注:对于施工人员而言,节点区纵横交叉的钢筋本来就很密集,按正常绑扎钢筋已感困难,要求加密难度更大,在施工图中明确标注的情况下,也就很难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箍筋安装绑扎。纵筋的锚固设计上一般是按照规范要求取节点区箍筋与箍筋加密区相同,包括箍筋的规格、直径和间距等;纵筋锚固也要求满足规范规定,包括伸入支座的直段及弯钩长度。

2.框架梁柱节点施工模板部分

高层建筑框架梁柱节点的模板支设也是施工中的一个重点。梁柱节点模板若在现场散支散拼,易出现尺寸偏差大、拼缝不严、表面平整度差等问题,故宜采用场外预先制作定型模板的方法。例如可根据柱的四个角用方木和18mm厚胶合板,制成4片M形的定型模板,也可根据柱和梁截面的宽度用方木和18mm厚胶合板,制成4片U形定型模板。在梁柱节点处,采用定型模板既可保证节点区的施工质量,又可提高模板的周转次数并节省人工。

施工实践中最常见的是采用现场临时散装的做法,容易出现尺寸偏差过大、拼缝不严密、表面平整度较差等通病。要拆除再重装往往十分麻烦,不便于进行节点内的杂物清理和节点箍筋的调整处理。结合节点箍筋的绑扎顺序,在装梁底模、穿梁底筋再绑扎节点箍筋后才安装节点模板,可以采取框架梁宽度范围以外的节点模板采用工具式定制模板的改进做法。

在弄清每个节点处的梁柱、楼板的几何尺寸及相互位置关系后,对节点进行分类编号;根据各个编号节点的相关几何数据确定节点模板的制作方案。矩形节点框架梁宽度范围以外的模板一般由四个侧面的各一至两片矩形板组成,模板下部与柱的搭接长度取40cm便于固定。结合节点模板的组合方式确定每片模板的具体尺寸并编号后,绘制出各节点的模板制作图;安排熟练木工根据各节点的模板制作图预制节点工具式模板,并做好相应的标识。模板可用15mm厚夹板制作,用60mm×90mm木枋做背楞,背楞间距不超过300mm;随施工进度现场安装节点模板。先用铁钉将相应的模板在柱身初步同定,检查安装标高及垂直度,调整合适后安装夹具并初步收紧螺栓,再复查无误后用力收紧螺栓完成安装。

3.框架梁柱节点施工混凝土部分

柱的混凝土施工通常在梁底标高以下20-30mm处留设施工缝,节点区域与梁板同时施工,节点区域的剪力由混凝土及箍筋共同承担。因此应该保证节点区域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按照要求,当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节点处应按强柱弱梁的原则,节点区域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与柱相同采用强度较高的混凝土。混凝上浇筑时,应按图在粱柱接头周边用钢网或小板定位,并先浇筑梁柱接头的混凝土,随后浇筑梁板混凝土。这样既不便于施工,其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梁柱节点区与梁板分开浇筑时,若现场没有较严密的组织措施,接槎处易形成冷缝。为保证梁柱节点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现实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尽量使程序简化;施工单位也要充分领略设计意图,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

结构设计方面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进行合理取值。一是整个工程的竖向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种类不应过多,且与竖向构件截面的变化要错层同步;二是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取值要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要与竖向构件相匹配,使实际施工简单化,尽量减少梁柱节点区单独浇筑混凝土。

现场施工方面为做好梁柱两个不同等级混凝土在同一浇筑面的接槎,在组织流水段浇筑时,要根据浇筑面的宽度和浇筑速度,分别算出梁板混凝土和梁柱节点区混凝土的体积,妥善安排两种等级混凝土的用车量并计算各自的浇筑时间,以确保两种混凝土在规定的接茬内完成。

4.结语

高层结构框架梁柱节点处混凝土等级差异现象普遍存在,其施工质量关系到直接关系到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影响到整个建筑物安全和使用寿命,受到很多学者和广大业内人士的普遍重视。随着高层施工经验的不断累积,各种针对性措施的日益完善,优化设计,精心施工,对于高层梁柱节点质量的控制将会达到日臻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乔亚雄.浅谈增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措施.山西建筑.2008(6)

[2] 朱凯,吕大为.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方法的探讨.煤炭工程.2008(7)

篇10

关键词:锚杆 框架梁 高边坡 防护 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南钦铁路属于广西沿海铁路南宁至钦州北段扩能改造工程,整段工程地形起伏较大且复杂多变,原地面崎岖陡峭,合理的路堑边坡防护措施对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的线路运行安全影响极为重大,锚杆框架梁施工作为路堑高边坡防护成熟的手段被普遍采用。

2、锚杆框架梁防护的特点

锚杆框架梁作为近年新发展起来的防护形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具有节省工程材料,工程造价低的特点

该防护形式中锚杆的使用对加固土层起到加筋作用,同时通过锚杆使框架梁结构与地层连锁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作用体系,增强了地层的强度,改善了地层的力学性能,能有效的调用和提高岩土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大大减少坡面防护的圬工数量,具有节省工程材料,工程造价低的特点。

(2)边坡绿化效果好,充分体现了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

该防护形式尽可能的减少了圬工防护的工程数量,而且可以采用挂三维喷播植草或挂双网喷有机基材等形式对框架内挖方边坡进行充分的绿化,使挖方边坡达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保持生态环境相对平衡,美化公路、改善行车条件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

3、技术要求和施工顺序

本施工段框架梁采用菱形布置,纵梁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梁截面尺寸0.4m×0.4m,外露0.1m,埋深0.3m,梁体采用HRB400和HRB335钢筋绑扎成型,现场立模现浇C30混凝土。锚杆采用 Φ32 HRB400螺纹钢制作,长度L=8m,节点间距D=4m梅花型布置,锚孔直径110mm。锚杆配合框架梁使用,锚头采用弯钩与框架梁主筋焊接或绑扎牢固,支架与锚杆采用焊接连接,锚杆外露部分弯折10cm并用7cm厚C30混凝土封闭。注浆材料为M30水泥砂浆或水泥浆,注浆压力不小于0.2MPa。框架内采用草灌护坡或喷混植生。锚杆与水平面夹角为20~25°,坡面配合框架梁对土质、软质岩、节理裂隙发育的硬质岩、岩体破碎、浅层顺层、软硬质岩层等不良岩体地段的路堑坡面进行防护。锚杆施工前选择相同的地层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孔数不少于3孔,以验证锚杆砂浆的握裹性和锚固段的设计指标,确定施工工艺及参数。

施工顺序:

① 做好地表截、排水设施后,路堑边坡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一分层高度为2~3m。

② 每一分层开挖完毕后,立即施工坡面锚杆:定位、造孔、锚杆安装、注浆。然后进行下一分层施工。锚杆采用采用孔底返浆法,灌注M30水泥砂浆。 每一级边坡(以边坡平台为分界线)锚杆施工完成后,绑扎制作钢筋笼,现浇框架梁。每一级全部施工完毕后,进入下一级循环。

4、施工方法

1、锚杆施工

1.1 钻孔

(1)钻孔是锚杆施工中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需根据设计规定的孔位、孔径、长度与倾斜度钻孔。钻孔前要对钻机进行坡角、方向、平面位置调整,做好支垫。钻孔进入0.5m时,须再次检查坡角、方向、平面位置是否准确,以便及时重新调整。可利用φ50mm脚手架杆搭设平台(见图1),平台用锚杆与坡面固定,钻机用三脚支架提升到平台上。钻孔深度应超出锚杆设计长度0.15m左右,成孔孔壁必须顺直、完整。本段钻机采用φl10mm孔径,孔深为8m。

(2)钻孔结束,拔出钻杆和钻具,将冲击器具清洗好备用。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并以高压风吹孔,待孔内粉尘吹干净,且孔深不少于锚杆设计长度时,拔出聚乙烯管,以织物或水泥袋纸塞好孔口待用。

图1

(3)渗水处理:在钻孔过程中或钻孔结束后吹孔时,若发现孔中吹出的都是一些小石粒和灰色或黄色团粒而无粉尘,则说明孔内有渗水,岩粉多粘附于孔壁。这时若孔深已够,则注入清水,以高压风吹净,直至吹出清水;若孔深不够,虽冲击器工作,仍有进尺,也必须立即停钻,拔出钻具,清洗后再继续钻进,如此循环,直至结束。有时孔内渗水量大,有积水,吹出的是泥浆和碎石,这种情况岩粉不会糊住孔壁,只要冲击钻工作就可继续钻进。若渗水量太大,以至淹没了冲击器,冲击器会自动停止工作,应拔出钻具进行压力注浆。

(4)塌孔、卡钻处理:当钻孔穿越强风化岩层或岩体破碎带时,往往发生塌孔。塌孔的主要标志是从孔中吹出黄色岩粉,夹杂一些原状的(非钻头击碎的、非新鲜的、无光泽的)石块。此时不管钻进深度如何,都应立即停止钻进,拔出钻具,进行固壁注浆,注浆压力采用0.4Mpa,浆液为水泥砂浆和水玻璃的混合液,待24h后再重新扫孔钻进。雨期,常常顺土体带向孔内渗流泥浆,固壁注浆前,必须用水和风把泥浆洗出。

1.2 锚杆制作

锚杆可在钻孔时现场进行加工,设计锚杆为Φ32HRB400钢筋。因锚杆与框架梁钢筋要连接成整体受力,锚杆下料长度应为设计锚杆长度(8m)外加与框架梁连接的钢筋长度(取0.65m),并将外露部分弯成90°。同时沿锚杆全长间隔1.5m左右焊接一对定位支架,主要用于锚杆下部支撑孔壁,使锚杆有足够的保护层,并使锚杆保持顺直。

1.3 锚杆安装入孔

锚杆孔装锚杆前,要核对锚杆是否和图纸一致,确认无误后,再以高压风清孔一次,即可着手安装锚杆。将锚杆缓慢送入孔内,并保持锚杆顺直度。

1.4 锚杆注浆

本段锚杆注浆要求采用M30纯水泥浆。按施工配合比将水泥和水在搅拌机中拌合均匀,经过2.5mm×2.5mm的滤网倒入储浆桶,桶内水泥浆在使用前仍需低速搅拌,以防止水泥浆离析。压浆使用JHB-1.2柱塞式砂浆泵,采用重力灌浆与压力灌浆相结合的办法灌浆。办法是:将胶管与锚杆同时插入锚孔底部,用压浆泵(压力不小于0.2Mpa)将水泥浆压入锚杆孔内,随浆液灌进,空气由锚杆孔排出,将灌浆管从孔底朝孔口缓慢匀速拔出,但要保持管口始终进入水泥浆1.5—2.0m。当水泥浆灌入孔口时立即减压为零,以免在孔口形成喷浆。灌浆管拔出孔口后立即将制作好的封口板塞进孔口,灌浆结束。灌浆时应避免孔内产生气垫,压浆泵料仓内要始终有一定量的水泥浆。注浆采用一次有压注浆,中途不得停浆,孔内注浆必须饱满密实,如需二次补浆必须在水泥浆初凝前进行。锚杆注浆,水泥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水泥浆应均匀,使用时不得有沉淀,同时要严格控制加水量和水灰比,注浆材料选用水灰比为0.47的纯水泥浆。

2、框架梁施工

框架梁施工前按要求应进行锚杆抗拔试验,以锚杆量的3%抽检且每坡面的抽检量不得小于3根,要求抗拔力土层不小80kN,岩层不小于160 kN。

2.1 框架梁开挖

框架梁开挖前应进行坡面修整,按设计框架尺寸放线控制,以风镐与人工镐刨修理坡面,以保证框架嵌入坡面内。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逐条开挖框架。开挖工作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重叠作业。

2.2 钢筋制作安装

钢筋材料、接头及其设置、保护层等指标按规范要求控制。钢筋应在常温状态下加工,弯钩一次弯成。加工完毕的钢筋,放置在棚内的架垫上、避免锈蚀及污染。钢筋骨架,先行预制,并有足够刚度,绑扎定位牢固,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锚杆端头钢筋应与框架梁钢筋焊接成整体,若锚杆与箍筋相互干扰,可局部调整箍筋的位置(见图2)。

图2

2.3 模板的制作及安装

模板必须保证混凝土建筑物各部分的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性,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安装方便,便于重复使用;接缝应严密,不漏浆。模板可采用拼装式钢模板或竹胶板,安装时可用短锚杆固定在坡面上。(见图3)。

2.4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使用搅拌站运输混凝土。要求搅拌机拌制时,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规范规定。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灌注混凝土前及灌注过程中,对模板、钢筋骨架、预埋件等加以检查,当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灌注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允许间歇时间已超过时,应按灌注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应埋入适量的钢筋或型钢,并使其体积露出混凝土外一半左右。

5、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1)使用竹胶板木模,人工加固耗时,浇筑混泥土振捣困难,顶面压膜不好固定,振捣是模板会整体上浮。

(2)使用竹胶板木模,在振捣中砼容易随振捣四处流溢,如振捣不充分,气泡不易排出,较容易出现麻面蜂窝 。

(3)使用竹胶板木模,由于顶面压膜过长,从而曾加浇注砼土的难度,加大坍落度的话,在振捣是又对模板的加固要求较高,增加工时。

(4)使用竹胶板木模,需要加工一部分顶面压膜,会增加模板的投入,而且在以后的拆模是工作比较繁琐。

(5)框架两侧模板加固困难,工人的用时较多,增加施工成本。

6、结束语:

锚杆框架梁作为一种常见的边坡防护结构,普遍作为路堑边坡防护的首选施工方法,并能起显著地作用。同时,我们应注意到,在土质及软质岩地段,框架梁应预先在边坡上人工开槽,框架现浇后应与周边地层密贴,需要露出部分与骨架或框架内绿化措施对应。如果不注重这些细节上的问题,那么做出来的东西可能影响美观。总体来说,锚杆框架梁施工作为一种成熟、安全、经济的施工工艺,对以后类似的施工结构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广西沿海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区间路基设计图(中国中铁二院)

[2]广西沿海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设计专用图(中国中铁二院)

[3]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中国铁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