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艺术作品范文
时间:2023-03-31 19:1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喜欢的艺术作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回家后,我把它摆在电视机上。晚上,我梦见维尼请我吃蜂蜜,又带我去找蜜蜂窝,结果我们被蜜蜂咬得仓皇而逃;去小猪家玩,盖了一座木板房;跳跳虎过生日,去他家作蛋糕,变成了奶油人……一场场快乐、美妙的美梦伴我成长,用幻想的翅膀让我飞离童年。
长大后的我再看这个小瓷人时,我笑了。我把小瓷人底下的洞敲大,往里面放我挣来的零花钱,由一角变五角,又有五角变一元,一点一滴地积攒。从此,我对小瓷人的喜爱更加深了。
我虽然长大了,童心却从未改变。我觉得一个人如果真正得拥有一片纯洁的童心,她就永远不会老。
篇2
大家都认为我对当代艺术中的装置作品特别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我收藏了一些装置作品,尤其是大型装置。2007年,阿拉里奥画廊举办了王鲁炎的大型个人展览《被锯的锯》。这个展览获得了2007年度十大展览之一,我收藏了其中王鲁炎最具代表性的装置作品《被锯的锯》,这件作品由普通钢和不锈钢组成,高三米七,宽两米八,长十米,重十三吨。
其实在2006年,我就已经在纽约苏富比的夜场拍卖会中竞得了一幅王鲁炎的非常棒的平面绘画,这幅作品我非常喜欢。我记得当时海外拍卖会尤其是夜场,还很少有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那时的收藏家们对当代艺术有两种极端的理解,一是不知当代艺术为何物,与古典或现代艺术相比,当代艺术让人摸不着头脑,吃不准,不如收藏传统一些的艺术作品有把握;二是对当代艺术极为推崇,认为那是艺术发展的未来,无论从学术方面还是市场方面都有广阔的空间。我从收藏传统艺术转型到收藏当代艺术,与接触王鲁炎和许多优秀的当代艺术家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常有朋友说, 我的收藏嗅觉还不错。这可能是因为我曾经在很早的时候收藏了刘小东、喻红、夏小万、忻东旺、靳尚宜、尚阳、段正渠、王光乐等艺术家的作品,有些还是他们的代表作。从收藏的角度说,这些收藏确实很成功。我也很难说清楚我有什么收藏方面的诀窍。收藏的直觉很重要,但是直觉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我用直觉判断好的我喜欢的艺术作品,也需要有一个观察分析的过程和时间。比如我收藏王鲁炎的作品,首先是我喜欢他的作品,这种直觉很重要。但是对王鲁炎有更多的了解,对是不是收藏和用什么样的收藏力度收藏很重要,这需要研究收藏对象,做好收藏前的有关功课。
据我了解,王鲁炎从1979年开始,参加了“星星画展”和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等一些列国内外重要展览。可以说他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每个阶段,像他这种资历的艺术家在中国已经屈指可数。更重要的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王鲁炎与顾德新合作的“触觉”艺术,和陈少平、顾德新合作的“新刻度小组”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新刻度小组”解散后,王鲁炎的个人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的艺术创作不仅没有枯竭反而更加旺盛了。他的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都很独特,与别人非常不同。他的个人艺术线索逻辑性很强,很清楚,很容易识别。近年来他开始在国际上活跃,已经在巴黎举行了个人展览,我应邀出席了他的展览开幕式,看展览人认为他的作品很特别,受到许多好评。法国Saint-Etienne美术馆馆长罗兰艾格先生也出席了他的画廊个展,罗兰艾格先生看到王鲁炎的作品后评价很高,并决定2014年2月,在Saint-Etienne美术馆举办王鲁炎的个人展览,作为法国美术馆界馆藏排名第二的当代艺术美术馆,Saint-Etienne美术馆对艺术家的选择有着极高的标准,而权威美术馆的学术判断对于收藏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综合信息表明,王鲁炎还处在艺术创作的上升状态。而他的作品价格与他的现状相比却被明显低估,这些了解是我持续关注和收藏并看好王鲁炎作品的理由。
篇3
梅花,落叶乔木,树杆高近二丈许,品种有单瓣复瓣,重瓣之分,色形上有红、白、粉之区别,花期为十二月至来年三月,严冬开花。
苍劲古朴,雅丽清润的梅花,之所以成为古今文人墨客笔下重要的题材,是因为她们在霜雪里炼造的挺秀刚劲的树姿,缤纷绚丽的花朵,冰肌玉滑的品格,傲雪凌霜的风骨,体现了中华人民不畏,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象征我国的民族性。
中国画中的梅花,历代皆有名作出现,早在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张僧繇,即有《咏梅图》,当是我国较早的梅花绘画作品,唐宋至五代时期的黄签、徐熙,宋代的仲仁、杨无咎都是画梅高手,五代的王冕画梅超绝一时,明清二代画梅高手比比皆是,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人,将画梅推向了新的高度。吴昌硕、潘天寿所画梅花泼辣豪放,气势宏大。任伯年,画技清秀典雅,齐白石画梅简括苍劲,笔简意繁。
在中国陶瓷绘画历史上,以陶瓷为载体的作品中,明代永窑的青花扁壶花鸟图,描绘了一只小鸟站在梅树枝上,梅花以勾圈法描绘,作品工整严谨,因那时期作品为青花装饰,整幅作品显得清心幽雅。
梅花先众木而花,先天下而春,凌冬映雪,万点飘香。在陶瓷作品中以单独为主体描绘它的作品,当属民国时期的“珠山八友”中的田鹤仙,其作品构图以对角线把画分作两半,所绘物象放一边,留白的一边题款落印,树干粗壮,虬曲苍老,枝桠扭曲,穿插自然,以先勾花形,后用玻璃白打底,上填红色,表现花蕊盈闹枝头,春意渐浓的景象,作品风格鲜明。
当代陶瓷艺术作品中,陶瓷艺术家以各种形式描绘梅花的形态表现手法不同,风格各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喜画梅花,经典作品《红地白梅》,梅树枝干虬劲苍老,花以白梅装饰,以砂红为底色,整幅作品吉祥喜庆,端庄稳重,老树新枝,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及欣赏习惯。
中国历代绘画传世作品中的梅花皆以水墨画为主,在以陶瓷为载体的陶瓷作品,要想达到这一效果,用釉下青花能够表现出异曲同工的装饰效果。中国陶艺大师陆如先生的《石寿梅香》笔插,梅枝秃笔中锋老辣,花头圆中带方,方中带圆,把傲霜的梅花表现的英姿勃发。生动的体现出梅花“冰姿不怕雪霜欺”的精神气质。
我喜欢种花养草,所种的花中比较喜欢梅花,她那迎寒怒放,坚忍不拔的高尚品德和其独特迷人的风姿神韵,令我陶醉。我画梅花比较喜欢画家王成喜的手法。枝干粗壮,老树新枝,穿插自如,繁花密枝,花头以点法描绘,藏锋侧入,一笔一瓣,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个时期,一种精神,一种面貌。梅花曾被定为中国的国花,意义深远,梅花的傲骨人尽知,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梅花的苦尽香来则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
从古到今,陶瓷艺术家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有表现梅花傲骨精神的,有表现梅花蓬勃向上精神的。
篇4
记者:修订后的艺术课程标准,不仅明确提出艺术课程追求的总目标是“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而且对“艺术能力”做出清晰的界定。明确指出,“艺术能力”不同于通常所说的“艺术知识技能”。那么。该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滕守尧:以往中小学美术和音乐课程所突出的“艺术知识技能”,与专业艺术院校要求学生掌握的“艺术知识技能”只有难易之分,没有本质区别。广大中小学生长大后并不全是从事音乐和美术事业,中小学艺术教育是要他们具有一定的艺术素质,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味地给中小学生灌输艺术知识技能,会使他们很快失去兴趣,导致“我喜欢美术和音乐,但我不喜欢美术课和音乐课!”的后果。
真正的艺术来自艺术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只有当艺术的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融为一体,化为个人的一种特殊表达时,才是艺术。只教授知识技能而忽略人文素养,教的艺术就不是艺术,或者说教的是不完整的艺术。
基于以上考虑,标准修订稿中规定的学习目标是具备一定的“艺术能力”,它与“艺术知识技能”有以下几个重大区别:第一,范围更广。已不单纯是画画或唱歌的能力,而是对经典作品和同学作品的感知与体验能力,在获得丰富而真实体验基础上的创造与表现能力,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反思与评价能力等。第二,含义更深刻。它不单纯是一种技术,还要能在艺术的感召下,自觉地和更容易地发现自然万物和自己广阔心灵世界中蕴藏的美,使自己的情感更丰富,境界更高。第三,能随时将不同种类的艺术联系起来,获得通感能力。与此同时,还具有随时将艺术同语文、数学、生物、地理、历史等不同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的能力。第四,具有艺术能力的一个更高的标志,是对一件事情和一个事物善于从反面或多个角度去看、去想。
记者:通过艺术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容易理解。艺术与科学的联系,我们关注得还不够。
滕守尧:艺术课程建设的关键,是以修订后的艺术课程标准为指导,使教师通过艺术课程的设计,以特定的教学步骤,引导和鼓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探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和各种不同文化的经典艺术,并通过欣赏、描述、解释、分析、反思等活动,领会其中所蕴涵的“爱”、“欢乐”、“痛苦”、“悲伤”等典型的人类情感。只有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意蕴的整体把握,才能理解艺术作品的深刻内涵,反过来使学生对个人情感的认识更深刻,使其情感体验更丰富和深邃。
篇5
彼得・卡罗森就被不少热衷发掘新奇玩意的网民奉为另类“潮人”――他的一双巧手可以用A4纸制作出各种惊人的立体纸雕,而且不会浪费一丁点儿纸碎!感兴趣的同学不妨到他的网站(省略)欣赏一下^_^
I love paper. I love the look of paper, I love the feel of paper, and I love the smell of paper of fresh newspaper, magazines, and books. Paper is the 1)substance that allows its possessor the ability to hold one’s most treasured thoughts in safekeeping. It is the substance that holds dear our greatest fears, our greatest loves, and our greatest triumphs, in the form of journals, 2)autobiographies, 3)treatise, and narratives. It is the medium that has formed and molded the world to the shape it is today.
Take a piece of A4 paper, just a normal ordinary blank one. You can write on it, draw on it, but also cut into it. Peter Callesen does so. Since 2004, he has been transforming 2D surfaces into 3D sculptures simply by means of a knife, some glue, a
super-creative mind and two super-talented hands. From the white surface of ordinary A4 paper, a magical universe arises. Stories are told without ever seeing the pen.
Callesen was born in 1967 in Denmark. He was schooled in Denmark and London in the fields of art and architecture. Although his name may not be immediately recognizable on this side of the globe, his work, thanks to the Internet, certainly is. I have seen his work many times over the years, but still, I have always been quite taken by the stories it tells and the 4)sheer 5)elegance of his designs. Although some of his pieces are highly complex while others appear rather simple in design, each 6)provokes thoughts and memories, forcing me to 7)contemplate their meaning.
“These playful performances exist in the lost land of childhood, between dream and reality,” Callesen said, “and it is in this meeting
or 8)confrontation of these two conditions, in a kind of 9)utopian 10)embodiment, that these works of art become alive, often in a 11)tragicomic way.”
Callesen’s large-scale performances are truly breathtaking, but I kind of prefer his delicate work on A4 paper. As the artist put it, “It is probably the most common and consumed media used for carrying information today. This is why we rarely notice the actual materiality
of the A4 paper. By taking away all the information and starting 12)from scratch, using the blank white A4 paper sheet for my creations,
I feel I have found a material that we are all able to relate to.”
我喜欢纸张。我喜欢纸的样子,喜欢纸的触感,还喜欢纸的味道――无论是新鲜出炉的报纸、杂志还是书籍的味道。纸是一种载体,让持有者保藏自己最珍贵的思想。这种载体以日志、自传、论文和记叙文等形式珍藏着我们最深刻的恐惧、最浓烈的爱恋,和最伟大的战绩。它是将世界塑造成如今这般面貌的媒介。
取出一张A4纸,一张平常的普通白纸即可。你不但可以在上面书写绘画,还可以剪裁雕琢。彼得・卡罗森就是这么做的。自2004年开始,他只需要一把小刀、一些胶水、一个富含创意的脑袋和一双极有天赋的双手,就能将二维平面改造成三维立体雕塑。一个魔幻世界从普通A4纸的白色表面上诞生了,无需笔墨也能向人们讲述各种故事。
1967年,卡罗森于丹麦出生。他在丹麦和伦敦上学,主修艺术和建筑。尽管在地球这一边,他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熟知,但多亏了互联网,他的作品早已深入民心。在这些年里,我已经多次见过他的作品,却依然一次次地被作品讲述的故事以及设计的纯然优美所深深吸引。虽然他的作品有些设计得极其复杂,另一些看起来则非常简单,但每一件都引人遐想,勾起各种回忆,促使我深思其中内涵。
篇6
“剑气箫心”是一种气质,是一种对比,在中国的写意画中也时常能窥见其中的存在。写意在技法上本来是一种粗放、不拘细节的“剑气”,然而其内涵所展示给观者的则是一种平和淡然“箫心”的意境,这是画家们的追求,也是画家们不断攀登的高峰。
艺术作品是作者内心的反映,作品展现的则是“冰山一角”,其烘托与支撑作品的有诸多因素,一是技法的磨练;二是对生活素材的捕捉;三是生活阅历与内心修养的展现。诸多方面共筑着一幅作品的完成。写意画的表现看似一挥而就,有一种激烈的情绪氛围,然而其后作品给人的并非是这一挥,而是让我们从中可以慢慢品味艺术的美感。有多少优秀的艺术品给我们生活增添了精神的享受,长期的沉淀,在我们的心中存下来的更多的是作品中那种平和的、感人的“箫心”。
在写意画中有表象和内在之分,其表象也就是画的技法笔墨的情趣,我在《写意的抽象性》一文中曾讲道:“写意画中充满了激情,世界上的画没有比水墨写意更简练的了,纸与墨即可以完成作品,作品完成之快也使人叹为观止。”写意这一艺术形式,在表现激情时最直接、最简洁。写意的表现在形态的追求上并非是对自然的描绘,而是以自然形态为依托,转化为一种笔墨的艺术形式。“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这种变化了的形,与笔墨技巧其本身已具有了绘画上的视觉欣赏效果,然而也正是写意的离形,也给了我们一种错觉,似乎这一形式表现的是一种激烈,是一种强悍,甚至引入歧途而转为浮躁,最终失去了写意内在的平和本质。
写意的表象是一种笔墨的技法,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手段,其本身就存在着绘画的形式美感,如笔墨的干湿浓淡的对比,线条的流畅与顿挫的关系,这种对比与关系,可以构成绘画的语言,借以表现的物,加以巧妙的组合,也可达到一个艺术的欣赏层次。然而中国的文化往往存在着其更深的内涵,这种内涵,则是更高更深的一个层次。它在表现的技法与物态之外,体现出的却是画家本人的思想、意识。这种意识的来源则不仅是所表现的题材,也不再是单纯的水墨技巧。反之所有的笔墨与技巧完全服从于要表现的内涵。在完成笔墨技巧的掌握之后,在写意的创作过程中也同样有两个切入点,其一是对生活中所要表现题材的捕捉,借助于好的题材加以升华,赋予其内涵来完成作品。其二则由生活的感悟而引发的,先有一种心境再借助于写意的手段完成作品,这种表现更直接、更具本质性。写意的本质应该是更内在的,“画者从于心”,缘物寄情,才是写意的本质。在笔墨情趣的背后反映出画家的人生感悟。
山人应该是写意花鸟画最杰出的代表画家,他笔下的一花一鸟,反映出的是他清高拔俗、超出尘表的人格。的经历坎坷曲折,的笔墨信笔点染,挥洒自如,但从他的作品中给我们的却是冷淡与孤寂,是一种超脱的宁静,这种意境的感染力才是写意的魅力,是我们不断研究与追求的目标。
倪云林的作品具有萧条淡泊的气质,画面平静到了极致。齐白石的写意不仅有雄健浑厚的笔墨,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内在的精神气质。吴昌硕的写意苍劲洒脱、酣畅淋漓,将平和的生活场景定格在那一幅幅作品中。任伯年的写意画,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虽不是清淡高雅的格调,也创造出了色彩明丽、简练传神的画风,作品耐人寻味,引发联想,欣赏之余给观者的也是一种平和的心态。
人们生活在纷杂的社会中,经济在发展,工作要进步,竞争受到鼓励。可是绘画艺术作品的内在应该是平和的,功能应该是让人们的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息,一个平淡的心境,一种平和的享受,都是我们艺术作品永存的价值。
记得在国外,有许多同道在评论中国的写意画时,常有感慨,现今中国画表现出的力量与强劲是明显的特点,而平和淡然似乎不足,这种平和与淡然的画境,应该是从画家的内心中生成。中国早期的写意作品,多出自僧人与隐士,或是文学成就很高的士人,他们追求的生活态度,自然地体现在作品中,所以表现出来的意境多为平和自然。而我们现今的社会,寻找一个平淡的心境,似乎成了一种专修的功课,那么在作品中把握一种平淡自然的风格面貌,也就更需要内心的修炼了。画家们在创作道路上,有一种惯性,更难突破的是自我的束缚,尤其是在写意的表现上,要在画的风格上找到一个点,确立一个目标,在不断的改变中,达到自我艺术的巅峰。
篇7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它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欣赏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与儿童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违背美术欣赏教学规律的一些误区。
创设情境,理解审美差别
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的。每件艺术作品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每件艺术作品又有其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从形式到内容又有其个性魅力。例如《非洲雕刻》一课:学生看到这些艺术品时立即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非洲人喜欢选用黑乎乎的木材雕刻?”“为什么好多人像都是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装饰品”……我并没有直接针对这些问题解答讲解。而是播放课件,带领学生看看非洲是什么样,有什么,非洲人是怎样生活,一两分钟的短片让学生踏上了非洲大陆,走进非洲热带丛林,原来非洲热带雨林茂盛,有着丰富的木材资源;气候炎热,当然就穿得少;他们装饰品都是动物的牙齿、骨头什么的,象征着他们的猎物多少,是不是个好猎手…一,学生用看到的信息对他们自己的疑问进行了猜测性地解答。我在总结时对他们的答案和方法进行了肯定。而他们也在直观欣赏和讨论中融入了非洲的世界,从而对一个全然陌生的艺术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审美认同。能发现原来世界很大,并不是只有我们的审美标准的,应该尊重理解其他民族的审美趣味。给学生自主体验时间
(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
(2)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看画一到两分钟,再让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洋洋的,还是冷冰冰的;是明亮的,还是阴暗的?给你的感觉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这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受,胜于在毫无感受之前就输入某种概念,以造成先人为主的偏见。
(3)转化教学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对于欣赏中的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欣赏评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角色融入,同化审美标准
虽然世界是一个“地球村”,艺术繁荣交流早已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但我们还应充分认识到由于种族、地域、宗教、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的文化与艺术的多元化。而这些并非是小学生所能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常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想一想如果你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你会怎样看待这样的作品呢?”再如《非洲雕刻》中,我出示了两张女性图片,一张是黄种人,一张是黑种人,当然两张的服装打扮也是不一样的。我问学生:如果你是非洲人,你更容易接受哪个?为什么?学生们唧唧喳喳地讨论上了,“我喜欢黄种人。很漂亮”,“现在我们要假想自己是黑种人,我们非洲要耐晒,肤色要健康,身材要象这幅画一样健硕才美,“在非洲这样鲜艳的服装才美……,”其实这样身份是让学生学会用多角度的眼光去了解、审视艺术作品,以宽容、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教师要准备丰富的欣赏资料
(1)课前对收集的欣赏的资料进行挑选、归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题材,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趣味性。(2)把所要欣赏的内容进行儿童化的加工、处理。采用他们乐于接受的讲故事、看录像等形式进行教学。(3)引导学生从画面的精彩地方人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鼓励学生提出欣赏中的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对名家名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增加自己对欣赏内容的理解和艺术感受。
在欣赏课上,教师只赏不画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学生在大量的美术欣赏后,视觉审美能力和品味会得到提高,优秀、丰富的美术图象信息,使学生通过欣赏之后的记忆储存积累逐渐增加。
在专题欣赏时安排操作活动。如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想动手做一做,这时不妨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安排适当的随堂欣赏内容。1 欣赏导入。如上下班剪纸一课时,如果只是讲剪纸的方法、工具、材料,只会使学生对剪纸的学习产生畏难的情绪。而在导入时创设一个剪纸、贴窗花的热闹喜庆气氛,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 作业时穿插欣赏。3 结束时加入欣赏。
多种感官体验,感受艺术魅力
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视觉器官发挥着重要的审美功能,但仅仅从视觉感知经验出发是远远不够的,恰当的辅以其他感官,如听觉、触觉,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等,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感知美的兴趣,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体验,增强学生视觉审美感受能力。如:低年级的小朋友认识线条,在了解绘画中线条之前,我让学生先摸摸生活中真实的线:毛线、铁丝、麻绳……。听听音乐、找找曲调的线条…--,看看柳枝、小雨、彩虹,自然中的线条……强化了学生对线的视觉感知。
欣赏时要讲作品的构图、色彩等方面的绘画知识内容
现代美术欣赏教学认为: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使受教育者通过艺术作品的赏析,逐渐提高对艺术形式的审美感受能力。其目的要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能对艺术和艺术以外的一切美的因素,进行审美感知的,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公民。由此可见,要求欣赏者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学会正确的评价方法,成为一个具有审美批判能力的观赏者,比了解艺术家的奇闻趣事和背景来得更为重要。由此可见,小学的美术欣赏教学不应只注重内容的趣味性,艺术作品表现形式和方法(对比、变化、对称、重复、反衬)了解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件艺术作品之所以能从千百万张作品中脱颖而出,得到人们的认同,成为广泛流传的优秀作品,这固然与作者的技艺高超有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作品所反映的美的因素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才是作品得以流传的原因和值得赏析的美点。
篇8
1.ZEST: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你开始这个水果扫描艺术创作的?Matt Walford:整个系列的用意是要启发人们从一个不同的层面去观察事物,这次的切人点是水果。我用了扫描仪设备来参与创作,是想要找到一个有意思的视角,为观众呈现水果前所未见的样态。
2.ZEST:说说你的创作核心?一般来说你如何完成你的作品?有哪些有趣体验可以分享的?Matt Walford:我为自然着迷,从某种程度来讲我所有的作品郜是围绕这个主题生发开去的。对自然以自己的视觉体系去重构和再诠释是我所执着追求的,因为观众可以从中获得审视事物的全新角度。
3.ZEST:一般来说你如何完成你的作品?有哪些有趣体验可以分享的?Matt Walford:一切都从灵感开始,之后我在脑中构思如何实现这个灵感,设想若干种途径达成目标。我选择摄影术来实现最好的视觉效果,(这个水果项目里是扫描仪)之后使用Photoshop调整图像,使其臻于完美。
4.ZEST:你完皖作品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什么?你喜哪些艺术家?
Matt Walford:对我来说最关键的是所创作出的存在能为自己带来快乐。当作品已经令自己感到愉悦,又进而让观众感同身受,就如同是得到了额外的奖励,不是么?我喜欢很多艺术家,其中两位原创视觉摄影师对我启发尤其大:GillesReveD,GuyBourdin。
5.ZEST:想像与创新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觉得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你下—步的打算是?
Matt Walford:想象力于我是最重要的,没有它,生活将寡然无味。那种能在白日梦里构建绚丽世界的能力是令人艳羡而且绝对不容小觑的。下一步我打算继续创作更多个人作品,同时也要兼顾商业作品。我也非常想在国际范围内展出自己的作品。
篇9
“在工作室会放自己的歌来听吗?”一见到艾敬我们便问。“不会。”艾敬毫不犹豫摇头。她的艺术工作室位于北京 798环铁艺术区,这里由一间空旷的工厂仓库改装,楼梯将偌大的空间分为两层,楼下散乱摆放着一些画作,艺术家艾敬的一天刚刚开始。
1998年,已经作为歌手颇负盛名的艾敬即将出版她的新专辑《Made In China》。“那时我第一次到美国生活,很想表达对祖国的爱,没想到却被质疑了。”艾敬说,就在这张专辑发行前一周,国内发来的一纸公文把专辑挡在了国门外。大受挫折的她并没过多申诉,只是蛰居在纽约的公寓里默默画画。也就是从那天起,艾敬的人生轨迹骤然转变,她的执着和灵感从音乐转向其他艺术方向,而这次契机成就了如今我们眼前的“艺术家艾敬”。
“那次是我第一次受到这么大的打击。”艾敬一字一句地说。1969年,她出生于沈阳一个能歌善舞的家庭,受到父母影响,她早早接触了音乐,并在 17岁成功考入北京东方歌舞团。这在当时是十分荣耀的事情,但艾敬却不以为然,半年后,她毅然离开歌舞团,去广州发展。而幸运女神却再次眷顾了她,她的专辑一炮而红。
当成名作《我的 1997》出版时,艾敬才 18岁,她抱着吉他大胆歌唱,眼神清澈坦荡。从家乡沈阳的艳粉街上出发,艾敬一路走到了北京、广州、香港、东京、纽约、巴黎、米兰……她穿着滑冰鞋溜达在纽约的街头,感受她一生挚爱的感觉――自由。甚至还拍摄了多部影视剧,因为长得像山口百惠而被人们赞叹。顺风顺水又不走寻常路的少女时代,自然造就了一个潇洒不羁的艾敬。
“可能是我骨子里有这种漂泊感、流浪感,从外在到内心都已做好了去远行的准备,告别一切的准备。”艾敬说,如今的她回首当时,早已把一个幸运少女突然遭遇的巨大打击转换为上天注定的转机。
1999年,艾敬正式师从著名艺术家张晓刚,开始潜心学习绘画。告别了舞台的喧嚣、娱乐圈的纷扰,大部分时间里,她都穿着被油彩弄得五颜六色的牛仔裤、最普通的黑色布鞋,顶着素颜在工作室里不断创作。“艺术是体力活啊,不过我喜欢这种劳动的苦。”艾敬笑说。
无论如何,1997年过去了,那个曾经高歌“1997快些到吧”的少女也慢慢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而再一次的彻底回归,已是多年之后。
艾敬 = love and respect
2008年,艾敬的新专辑《我的1997和2007》突然面世,人们还没来得及从“艾敬回归”的意外中反应过来,同年 11月,艾敬又以艺术家身份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了首次个人艺术展 “ALL ABOUT LOVE”。在潜心学习了十年的绘画之后,全新的艾敬带着她的艺术作品再次出发了。
几乎和当年的成名轨迹一模一样,在之后的几年里,艾敬的艺术展巡回于中国、纽约和欧洲。2009年在纽约举办首次个展“AI WANT TO LOVE”,2012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个展“I LOVE AI 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直到接受我们采访的当下,艾敬仍在为她今年秋天的纽约个展忙碌着。
“站在国家博物馆的平台上,我终于看到了全世界。”艾敬说,她从 30岁才开始学画,十年后却在中国最大的展馆举办个展,这在旁人看来已是难以置信的成功。“对艺术,我绝不仅是玩玩而已。”她不断地对外界重申这句话,也用时间证明了她的执着。
2011年 9月,法国艺术收藏机构收藏了艾敬的一幅绘画作品。2013年 6月,艾敬的雕塑作品《海浪》再次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尽管背负歌手的盛名与标签,她的创作仍然获得了世界级专业艺术机构的不断肯定。“学画 13年之后,我才卖出了自己的第一件艺术作品,这比从前做出一张专辑更让我高兴。 ”
在将她推上国际舞台的作品《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中,艾敬邀请了自己的母亲坐在一个美术馆里织毛线,而背景中那条长达 16米的巨型针织毛毯,则是艾敬家乡的亲戚邻居共计 50多人编织完成的。对家乡挥之不去的情结,成为艾敬终生的艺术语言。
“我 17岁就离开家乡,一直在全世界闯荡,可能就是因为我离家早吧,出国也早,对家乡才会一直保持着深厚感情。”在她的艺术作品《艳粉街的故事》里,她使用 1960年代的黑白电视机为材料,拼搭出了一幅老沈阳的画面,这也是她记忆中的家乡。
2006年,在艾敬的艺术技巧已颇为成熟的时期里,她曾经一度陷入迷茫,无论绘画还是雕塑,她都无法抹去模仿的痕迹,找不到自己的特点。那段时间里,艾敬常常回想自己曾经写下的歌。 “《我的 1997》、《艳粉街的故事》、《Made In China》,都是关于一个女孩的成长以及对爱的感悟,对人的爱,对家乡的爱,对国家的爱……我突然发现爱是最能引起共鸣的。”她开始尝试沿用“LOVE”的符号,把这个全世界都能读懂的词汇注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重新用视觉的方式传递出来。她在纽约即将举行的个展,主题便绕“LOVE”进行。
“这和我的名字也很像。”艾敬轻声说,“love and respect。 ”
如今的艾敬,仍然保持着流浪的姿态,从纽约到北京,从音乐人到艺术家,她始终是个双栖动物。而历经铅华,那个曾经有着叛逆表象、潇洒不羁的音乐诗人,也似乎褪去了她的面具和防备,透过艺术对人们流露出更多的情绪和真实。挥别 1997,艾敬用更抽象却更直抵人心的方式表达着她的爱与恋,谱写着那个“LOVE”的故事。
Bloom X 艾敬
Bloom:你作为知名歌手,“转行”做艺术家会有障碍吗?
艾敬:不能说没有,但我希望人们忘记我做音乐的过往。在中国,人们会认为音乐家是娱乐圈的,常常以“艺人”称呼我们。当然这不是我从音乐转向视觉艺术创作的原因。我曾经说过“在你忘记我之前,我已经忘记我自己”,事实上,我正试图忘记过去,重新出发。
Bloom:你已在北京、纽约和欧洲举办好几次艺术展,还会考虑再做音乐吗?
艾敬:当然。我虽然离开了音乐圈,但有时候也会写歌。像近两年,我在画画之余写了几首歌。这样的音乐,更像是我自己的,我更喜欢它。
Bloom:说说你如今的生活状态。
艾敬:现在……就是每天在跟时间赛跑。你别看画家画画是美差,那其实就是一种在画室里的劳作,跟其他工作没什么区别。以前做专辑是满世界跑,现在是在工作室里跟时间赛跑。
Bloom:能和我们分享一些你的家庭生活吗?
艾敬:我只能说,我现在不是单身了。所以我父母也并没有为我过多担心,他们知道有人爱护着我。我父母还住在老家沈阳,现在逢年过节,我们一家人会一起度过。
Bloom:如果重新选择一次,你会当音乐人还是艺术家?
艾敬:也许是艺术家吧。绘画是件很私人的事,这符合我的个性,我不喜欢跟别人商量太多,而音乐恰恰需要彼此的沟通和理解。我其实很希望像山口百惠那样,早早成了名,唱了很多好歌,拍了很多好戏,只和一个人吻过,年纪轻轻,明明白白地急流勇退。
Bloom:如果现在有电视节目找你去演唱歌曲,你还会考虑吗?
艾敬:也许吧。但要看是什么表演,我对音乐的理解,是歌唱需要在美感和环境氛围下进行的。如果在一段神侃和游戏之后立刻进入一首歌的演唱,这样我认为太荒谬。当年我参加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我甚至会在半夜惊醒。
Bloom:如果给盛年女性一些建议,你会说什么?
艾敬:如果某件事情你做得很累很痛苦,那就别去管太多,就不要做了。我做音乐,做艺术,都从来不会想去逾越什么东西,只是享受中间的快乐。
篇10
“我收藏的原则很简单,就是喜欢和不喜欢而已。很多人会去考虑这个艺术家是否很出名,有没有做过双年展,或是有没有被大画廊。而忽略了考虑自己喜欢的感情,但喜欢这种感情就是最简单的收藏>中动因素。”宫津大辅认为,收藏当代艺术作品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与艺术家作直接的交流,这是深入了解艺术作品深沉意义的捷径。如果艺术家已去世,即使你是他们的狂热爱好者,你也不可能和他们交流了。宫津大辅亦表示:“拥有好的收藏不是富人的权利,我是普通的上班族,我要告诉大家如何用有限的钱买更多的藏品。”
日夜工作赚钱买草间弥生
宫津大辅对当代艺术的热情,始于安迪·沃霍尔。他第一次看到安迪·沃霍尔的作品时,刚跨入青年行列,在此前他只熟悉日本的传统艺术。日本传统艺术的主题通常都是美丽的女人,花或者是风景,它们都雅致非凡。但突然间看到了安迪·沃霍尔的罐头、电椅的图像。令他非常震撼。“它们与我所熟知的艺术大相径庭。”
但还是本土艺术家日本怪才草间弥生才令他成为真正的藏家。每当他见到草间弥生的作品,心中出现一股强烈的收藏瘾。1994年,当宫津大辅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他找到了草间弥生的画廊。“他们只有一幅很小的素描。虽然与现在她的作品相比价格还算合理,但在当时不算便宜。它非常漂亮。我的藏家生涯就是从收藏草间弥生1953年的那幅小素描开始的。”然后他又看中一幅草间弥生1965年《无穷网(Infinity Net)》系列中一幅大幅绘画。这幅大画当时价值6.5万美元,比他一年工资的总收入还多。为了买这画,他不得不在晚上“炒更”赚钱,每天拿到钱就去支付定金。
接下来的故事,甚是奇妙。一天,他太太打电话叫他速速回家,同在家中等他的还有母亲和祖母。他一进门迎来责骂:“你疯了,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东西?”这种收藏热情在别人看来似乎不可理解,对宫津大辅而言却是理所当然。这从他所尊敬的收藏家中的经历可看出:美国有对夫妇Herbert Vogel and Dorothy Vogel,一个是邮局员,一个是图书管理员,他们在30年间靠工资收藏超过2000件作品。这些作品最后被捐赠给华盛顿某个现代画廊。宫津大辅形容他们为“英雄收藏家”,并渴望成为这样的人。
最后,家人提出垫上自己的钱帮他应急,这让宫津大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吗?为什么?”原来当时日本街边满是放高利贷的广告,每个高利贷有属于自己的标志,宫津大辅睡觉时候不小心摆出付高利贷的状态,他太太见到后甚是担心,害怕他疯狂到为艺术而借贷了。“所以说在收藏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某些人某些方法会帮你解决。”宫津大辅笑着说。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宫津大辅所拥有的草间弥生的作品就达到了10件之多,作品的年代从1950年代跨越至1970年代。而《无穷网》这幅作品在1998年出借给了草间弥生举办首个回顾展,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展览让家人也感到认同,因此谅解了他。两年前,宫津大辅出版新书《如何买现代艺术》,草间弥生给他写了序言。
“梦想之屋”:打造家庭和私人的艺术
随着收藏瘾越来越大,宫津大辅不满足于从画廊购买作品这种买卖关系,他希望把艺术搬进家中。于是他在1999年提出“梦想之屋”(dream house)的计划,由他与法国录像装置艺术家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斯同打造。项目至今仍在继续。
“梦想之屋”实质上是一间供宫津大辅与太太居住的房子,距离日本首府东京两个小时车程的市川市。“梦想之屋”外墙颜色有着红白蓝基调,屋内每个角落都能见到宫津大辅收藏并熟识的艺术家的痕迹。一楼的中庭由小泽刚负责,庭园及壁纸是分配给岛袋道浩,室内照明则由韩国艺术家崔正化负责:二楼寝室是由田中功起设计,寝室天花板是金氏彻平的作品;另外邀请奈良美智在和室推门量身定做奈良美智标志性的萌娃娃,日本观念艺术家岛袋道浩在浴室内手绘墙纸,草间弥生则负责镜子。
1999年,他与奈良美智讨论,希望奈良美智用传统水墨创作一幅萌娃娃在和室推门上,随即支付了作品费用。“价格在当时很便宜。但随着奈良美智的成熟,他越来越繁忙,我一等就等了13年。这个作品在2011年7月1日才完成”,宫津大辅笑着说,“作为一个收藏家,我希望和美术家一起创造。但这需要耐心与秘诀,因为我没有很多钱,只能等艺术家有空。”
在宫津大辅眼中,“梦想之家”是家庭和私人的艺术,但由于这是他和太太唯一可以住的地方(他们没有小朋友),不对外开放。但会尽量在周末对学习艺术的学生开放,需要提前邮件预约时间。他另外的300多件正式藏品,包括蔡国强、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杨福东等,被存放在与其宅邸相距千里的东京的恒温防震仓库里。
收藏与他同年龄层的艺术家
宫津大辅的收藏有个原则,就是收藏跟他同年龄层的艺术家,可以说他的收藏某个程度也呼应了半个世纪以来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
但最让他得意的一点是他在这些艺术家们尚未成名前就以慧眼收藏了他们。比如蔡国强、奈良美智、Olafur Eliasson、田中功起、森山大道、Paul McCarthy等炙手可热的国际艺术家。他近些年尤其对录像和新媒体艺术家感兴趣。他收藏的录像和新媒体艺术家包括中国的曹斐、杨福东,高木正胜(Takagi Masakatsu),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以及韩国的郑然斗、日本的高岭格等。
不少人都问过他,装置作品能否保值和升值?他认为,装置作品的保值和升值潜力也还是要看艺术家的能力来定的,“就如我收藏蔡国强的作品,它现在的价值我无法想象。但当蔡国强举办一个回顾展的时候,他收藏的作品就跟着这个展巡游世界展出。它的价值是跟着艺术家走。”
他举了个收藏案例:蔡国强在东京生活了15年,日本藏家很喜欢他的作品。当时日本SUGO AIR画廊想和蔡国强合作,拿到一个名为“trap:projects for the 20th century”作品后,想卖给一个藏家,但这个藏家因为这件作品带有一个活的小鸟需要照顾,他就不要了,画廊就找到宫津大辅。宫津大辅就把这件蔡国强1997年的作品买下,价格不超过10万。至于那只活鸟,宫津大辅放走了它,每逢展览他就买回一只新的小鸟放进笼子里展出,这不影响艺术品本身。
“我和蔡国强之前也在一些场合里见过面。在我买了这个作品后,古根海姆美术馆办蔡国强回顾展时要借出来展览。但这个借展协议对我有些不利,当我还在犹豫的时候,在一个展览中见到了蔡国强,他对我说‘大辅你一定要把这个作品借给古根海姆展啊’,所以我就同意了。”宫津大辅说。自从蔡国强在2008年北京奥运后名气大升,但近年拍品数量并不多,在2007年佳士得秋拍上,蔡国强以“为APEC作的计划”(14幅一组)缔造7424.75万港元成交纪录。
收藏是他生命留存的方式
宫津大辅的藏品大多通过画廊购买,他觉得美术界各有其职,画廊有画廊职能,艺术家有艺术家职能,他很少直接通过艺术家本人购买。“因为我不想与艺术家交流钱的问题,我觉得与艺术家有其他很多事情可以交流。”
除了基本的生活费、分期房贷、学费等生活必需的费用外,他其他的钱全用在艺术品收藏上了。没钱雇佣顾问的他,只能自己逛美术馆和画廊,自己了解艺术家,发现艺术作品,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他以住宅申请分期付款,是低利率可以长时间的通融资金,以便购买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