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启示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04:0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蚂蚁的启示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蚂蚁的启示作文

篇1

我八岁那年,蚂蚁给我留下了深刻得启示

那一年,我对蚂蚁出于好奇,用泥土把一个蚂蚁洞埋了起来,然后用脚踩的平平的。正在我得意时,去外边觅食的蚂蚁回来了,它们一看到自己的家被埋住了,就马上放下食物,挖起自己的家来。

快挖开时,另一个蚂蚁洞的蚁王趁“人”之危,想独吞别人的蚁洞,便马上派兵去占领那个蚂蚁洞,这个蚂蚁洞去觅食的工蚁大部分去挡住外来的蚁兵,一点儿也不敢放松警惕,一直等那几个剩下的工蚁把洞打通,那个蚂蚁洞终于被打通了,里面的蚁兵出了差不多20只向蚁王的军队进攻时,工蚁才肯退回洞里。

蚁王不肯就此罢休,他就给那个蚂蚁洞门口放了一只大毛毛虫不一会儿,一只蚂蚁出来时发现了这只毛毛虫,它马上回到洞里,给蚁王说,不到几分钟,从洞里出来了一大片兵蚁,他们像是拼了命跟毛毛虫搏斗着,厮咬着。可是兵蚁自己也好不到哪去,不是死就是伤了,当那只毛毛虫精疲力尽的时候,蚁兵全军进攻,把毛毛虫撕成了碎片,一点一点的运回了家。这时,那个一国的国王才知道自己打不过人家,所以他只能撤退

蚂蚁让我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

篇2

今天中午,我坐在椅子上面看弟弟打弹子。忽然,我看见附近地上有一些黑色的小点在移动。于是,我走近去看,发现原来是一些蚂蚁在搬运东西。

我再仔细观察,看到它们是在搬运一些吃的物品。我看到它们搬得是那样的辛苦,觉得它们非常勤劳。忽然,我想到了一个怪主意。于是,我去拿来了一杯子水。我把这一杯子水倒在了它们的身上,倒湿了一大片地方。我看到它们都在水里挣扎,有的还动弹不了,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哈哈,这一些小蚂蚁竟然给我一下子治了。”可是,这一些蚂蚁并没有被淹死。等到水干了,它们又活了,爬了起来。我看到它们竟然又去搬运那一些食物了。我想这一些蚂蚁真勤劳,简直不要命了。我想再考验一下这一些蚂蚁,看看它们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我又拿来了一杯子水。我又往这一些蚂蚁身上倒了下去。许多蚂蚁一下子倒在地上不动了,一些蚂蚁还在挣扎着硬要爬出去。接着,一些蚂蚁为了保命,爬出水坑以后就往别处跑了。可能它们想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就在这时,我好象得到了什么启示一般。我再仔细一想,明白了:我们人也要像小蚂蚁一样对待困难,要不顾一切去克服困难,不要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够取得胜利。同时,我们还要像小蚂蚁一样学会看方向,不要盲目蛮干。为了集体甘于献出自己的一切!

篇3

我弯下腰,眼睛升得老高。我看他们搬粮食的时候齐心协力,那些粮食都放在背上,用自己的四只脚有力的走着。

我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蚂蚁这样齐心协力,都是它们那团结友爱的心。我又突然想起了我们班。班长让我们上课不要讲话,可班长不管讲几遍,我们都还是我行我素,没一点长进。

我又想起了一个班的班级如果缺少这种团结的话,就会不经意得打败。

篇4

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比如人们利用蝙蝠的超声波造出了雷达,用鹰滑翔的原理造出了飞机……这些都靠着大自然的启示,人们才能得以进不,发展。

而给我启示最多的是那一只只微不足道的小蚂蚁。他们很勤劳,日日夜夜不停地挖洞,然后又把沙砾一颗一颗搬出来,这样来来回回没有停止,也没有一只蚂蚁逃避。它们干起活来很认真,而且分工明确,一些站在洞里,不停地挖沙子,一些站在洞口,不停地把沙子运出去,一些站在洞边,不停地把沙子搬到离洞口较远的地方,就是这样的枯燥,辛苦的反复工作,依然一丝不苟,还有一些在周围布停徘徊,寻找食物。它们十分的团结友爱。小蚂蚁找到食物不会自己吃掉,而是和同伴们分享,食物太大了,一只蚂蚁就回去叫同伴一起把食物运回到洞中。而遇到侵略者,它们就会派出小部分出动,而从不单枪匹马的去对敌,如果敌人太强大,后方就会出动源源不断的后备军去打敌人,直到赶走侵略者,得到胜利之后,再分享战果,很多种蚂蚁就是靠着这一点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使蚂蚁群不断日益壮大的。如果遇着有受伤的同伴,别的蚂蚁就会把它驼回蚁洞去。

蚂蚁给了我很多启示,我应该向蚂蚁们学习,学习它们勤劳勇敢、认真踏实、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团结友爱的精神。这种态度和精神一直不断的激励着我。

五年级:何敬涛

篇5

学生甲:“我”是一个弃儿,被父母抛弃,孤苦无依,大清早路过这儿,请求帮助,呼唤爱心。(因篇幅限制,学生口头作文均为概述)

学生乙:“我”和父母闹别扭,负气离家出走,走到这儿迷路了,请大家指点“迷津”,反映家庭教育问题。

学生丙:“我”是来自故乡的一只鸟,原先茂密的森林被砍伐一光,“我”失去了家园,到处流浪,误入此处,突出生态保护的主题。

学生丁:“我”来自遭到大地震和核辐射的日本福岛县,家乡已成为泽国,“我”劫后余生,只身来到此地,想找一个家,不知谁愿意接纳“我”。

当学生丁讲到“日本福岛”时,我竖起了大拇指:“太棒了,你的想象力!”事实上,同学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写作主体发散思维的变通性,可从“寻找联系”出发,即通过联想,把材料内的已知内容要素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要素联系起来考虑,找出表象与表象之间相关、相似、对比或因果的内在联系或外在联系,从而使表象与表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并选择一个联系中心,使各种表象多多“碰撞”,触类旁通,由此发散出一系列的联想,围绕这一点,形成发散状态或网络状态。这样,就能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境界(刘勰《文心雕龙》),写出的文章不落窠臼,富有新意。

相关、相似、对比、因果是指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

1.相关联想

相关联想,指时间上、空间上或事理上接近的事物在人的体验中形成的联想。它反映的是由一事物到另一事物在时、空、理上的接近关系。比如,学生丙由一只麻雀,想到一副漫画:原先高大茂密的森林被砍伐一空,只剩下一个个树根,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由麻雀到小鸟,由教室到森林,展开联想,发散思维;由小鸟失去了家园,从而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2.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指的是对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和它在形式上、性质上、气质上相似的事物的回忆,它反映的是事物的相似性或共同性。相似联想的第一层次是取事物间形态上的相似,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第二层次则是在事物之间取其性质上、气质上的相似而展开联想。如学生戊由小鸟想到了日本福岛大地震和核辐射中幸存的孤儿,来到中国寻求帮助。戊同学可能是常看新闻媒体的报道而产生联想。

3.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是指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对其他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的回忆,取其意反。它反映的是事物间的相对性和矛盾性。我适当作了点拨:比如由欢乐想到悲伤,由孤单想到群居,由矛盾想到和谐……学生丙勇敢地举手发言:由麻雀想起了爷爷养的一只画眉。那是一个傍晚,小画眉迷路了。爷爷便把它笼养起来,小画眉从此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爷爷经常把小鸟从笼中捉出,放在手上,向人夸耀小鸟如何听话,在他的手心上任人逗玩,也不飞走。可是,有一天,爷爷又把小鸟捉出来炫耀,小鸟趁其不备,张开双翼,飞上了蓝天。爷爷只能望天兴叹。虽然衣食无忧,但毕竟是寄人篱下,它终于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那儿才是它真正的家。寄人篱下的生活和自由自在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因果联想

因果联想,指的是体会事与理之间的因果关系,搞清由事到理的思维路线,领悟事情本身所包含的道理。它反映的是事与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事是联想的前提,理是联想的结果。我作了简单的介绍后,学生甲似乎有所领悟:小鸟乱冲乱撞,只能是自取灭亡。当我们陷入困境的时候,应该智慧地应对,避免盲目性,不能让刻舟求剑的悲剧重演。

篇6

那跃跃欲试的壶盖给瓦特带来了灵感,正因如此,世界进入了蒸汽时代;树上落下的苹果激发了牛顿的想象,正因如此,他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生活给了人们启示,给了他们撬动世界的力量,这就好比一句话:“给我一个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生活是无私的,她也给了我智慧。

小的时候,我喜欢蹲在墙角看蚂蚁,慢慢的,我体会得深了。有一次,我看见一只蚂蚁正在吃力的拖着一块硕大的馒头渣前行,也许真的是眼前这个物体太大了,他拖了许久都没有拖动。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可是蚂蚁却走了?这又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段时间后,一条黑色的长龙气势汹汹地朝馒头咋走了过来,他们齐心协力把庞然大物拖回了家。

从那时起,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含义。听妈妈讲过“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于是,多年来,我都抱着这种态度走了过来,只有团结才能成功!

生活就好比一位冷静的哲学家,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处世之道,引领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篇7

学习与研究并行

作文课:小学生作文“像一本书”

我国的新课改倡导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一些中小学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做了,但是,做的质量似乎还停留在“蜻蜓点水”的程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美国基础教育中的学生的“学习”始终贯穿的是“研究”的元素。这种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或许与美国的语言文化有关。因为在美国英语里,“study”一词,既表示“学习”的意思,也表示“研究”的意思。

以作文教学为例,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教”的成分占很大比重,然后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依样画葫芦”的写作。结果是,学生写出来的东西,空话、假话、套话连篇,还大量充斥着模仿或“克隆”的印记,毫无生气可言。

而且我国的作文教学一直是以命题作文为主,不管学生有没有经历过什么特别有意义的事情,都要求学生写《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不管学生有没有经历过一段特别难忘的日子,都要求学生写《我终身难忘的日子》;不管学生有没有值得他或她最崇敬的人,都要求学生写《我最崇敬的人》。这种不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简单布置作文作业的结果是,大部分学生都怕写作文,更难以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热情,抑制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在美国,一位华裔学生的家长告诉笔者:美国作文教学不在形式上做文章,既不注重写作技巧,也不强调遣词造句,而是关注内容,即让学生去感受和认识周围的世界,忠实记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他说,“我们读小学的时候,也常写我喜爱的小狗、小猫之类的作文,大概一二百字就可以写完了。现在我儿子在美国读书也在写他喜欢的小猫,但他写的东西与我们小时候写的大不一样,他写的作文像一本书。有‘前言’(介绍这篇作品主要写什么,希望你看了感兴趣之类的话语),接着有‘目录’(对正文内容的梳理和高度提炼基础上编列的分级标题),接着是正文。正文的内容有:怎么接近猫,猫的生活习性有哪些,猫是怎么捕食的,等等。还在文字旁边配上由他自己画的插图并加上图解文字,最后还有一小段类似严谨学术著作的‘后记’的文字,写上诸如‘我’是谁,如果你对作品感兴趣,怎么和‘我’联系,等等。文后还附有‘注释’,对文中出现的诸如‘捕食’等关键词语作出解释。写完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看,评评哪些写得好,哪些写得不好。教师也会请家长到学校去,让家长也看看孩子们的作品。”

“美国写作课的教学思路不是要学生写出多少东西,而是要让学生记录他们关注的、感兴趣的东西。”这是这位家长对美国学校写作教学作出的评价。随着学生的年龄增大,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也会更深刻、更全面,他的作品就会逐渐丰富起来,就像盖房子一样,先搭框架,接着添砖加瓦,最后封顶、装修。整个写作过程将学习、观察、体验、研究和写作融为一体,完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创造”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生活与知识整合

数学课:按揭买车的N种可能

我国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打通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知识世界的联系通道,不过效果不尽如人意。看看美国的教师是怎么做的吧!同样是学习和应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在一所美国黑人社区私立学校Community Prepatory School的数学课上,教师给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买一辆摩托车需要花3200美元。如果首付1100美元,在无利息的情况下,月供多少美元才最合乎你的家庭的生活实际情况?

学生们根据各自的家庭情况提出了解决方案:

学生A:老师,不用考虑了,每月还款1美元就行了!(全班学生大笑。老师大笑。)

老师:哦!这个方案最简便易行!真好!不过,假如银行要求半年之内还清无息贷款呢?

学生B:我父母每月的收入是6000美元,我们家有两部汽车,每一部汽车每月支付汽油费、过路费大概需要220美元。水电费每月是80美元。伙食费每月大概是3500美元。去除这些开支,我们家每月还剩1850美元。每月还款350美元,是可行的。

教师:好吧。请把你是怎么思考的写在白板上。

学生B(板书):3200-1100=2100

2100÷6=350

6000-220-80-3500-(2100÷6)=1850

学生C:老师,他家里有两部汽车,每部汽车每月花费220美元,两部汽车就要花费440美元。

学生B:对,你是对的!谢谢!我改一下。(板书)

6000-220×2-80-3500-(2100÷6)=1630

教师:好了!你们看看,他的还款方案怎么样?

学生D:我觉得他的方案有问题。因为他们家的草坪除草费,理发费,买衣服、买图书、买玩具、看音乐会的费用都没有计算在内。

老师:有道理!那你说说你的方案吧。

学生D:我计算了一下,我家没有可能半年内还清贷款。

老师:为什么?

学生D:我父母离婚了,我和我的母亲生活。我母亲每月收入只有2800美元,我家有一部汽车,汽车每月支付汽油费、过路费大概需要200美元。水电费每月是60美元。伙食费每月大概是1500美元,每月草坪除草40美元,每月理发费,买衣服、买图书、买玩具、看音乐会的费用总共需要500美元。去除这些开支,我们家每月还剩500美元。每月还款350美元,是不可行的。

学生E:杰克,你家不是每月剩余500美元吗?那为什么不能每月还款350美元呢?

学生D:你知道,圣诞节很快就到了。我妈妈打算带我去阿根廷旅游,往返机票、吃住、购物需要花费好多钱的。

教师:那你打算怎么还款?

学生D:我打算上网查询一下,哪一家银行愿意接受每月50美元的还款。如果有这样的银行,我们家可以在42个月内还清贷款。

教师:……

数学是中国最强势的学科,中国学生中有许多数学高材生,但是,厌学数学的学生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越来越多。这恐怕与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的脱节不无关系。

笔者以为,这些黑人孩子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实现数学思维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必然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数学思维的碰撞,必然实现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也必然能够使自己的理财等数学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人们可能质疑,这样的数学题有N个答案,这样教学,怎么有助于学生应对考试并取得好的成绩?这就涉及到一个更严肃的话题了―我们的学校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考试,还是为了教化人、发展人和造就人?美国基础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为了应试,无需找出标准答案。

求证与思考同步

历史课:“假如没有伊斯兰教,世界将会怎样?”

对待学问究竟应该抱什么样的态度,大学问家先生“大胆假没,小心求证”的主张值得重视,可是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很少有这样的意识,更难以将它转化为教学实践行为。

美国基础教育的课堂就呈现出与我们的课堂截然不同的面貌。在普洛夫世界文凭中学,一位历史学科教师在讲授《民族与宗教》这一章中的“伊斯兰文化”这一节时,要求学生从网络上查找出伊斯兰教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证据,如伊斯兰教历史、建筑、信仰、生活方式、宗教活动及相关事件的图片,并配上文字,做成画报,再在课堂上展示、交流。接着,教师提出了一个尽管是虚构但更有意义的问题―“假如历史上和现实中没有伊斯兰教,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让学生进行讨论,课堂气氛顿时更加活跃起来!

相比之下,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意义都是现成的,学生的历史学习就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对史实的记忆。这样的学习是否真正做到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令人产生疑问。

笔者以为,美国学生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拥有远远超出教材的更大的信息量,培养了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分析及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才体现了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理念。

实践与探究结合

生物课:走出去看看“蚂蚁有几条腿?”

科学世界,总是建立在真实的自然世界的基础上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把学生从书本知识的狭隘性中解放出来,让世界成为学生的书本。

在美国,中小学生到野外、甚至到世界各地考察和研究是很普遍的。比如:蚂蚁是一个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小动物。可是,事实真是这样吗?那么,请你先回答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蚂蚁有几条腿?

在拉萨尔学校,教师在讲授生物学科的“蚂蚁”这一节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进行观察。

我们赴美培训的校长们也被这位教师要求每人当场画一只蚂蚁。结果,充当“学生”的中国校长们画出的蚂蚁五花八门,让人大跌眼镜:有人画的蚂蚁是六条腿,有人画的蚂蚁八条腿,还有十条腿的蚂蚁!……

快下课时,学生回到了教室。有学生报告说:“蚂蚁只有4条腿、三节体……”

这节生物课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异常深刻―科学,真是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明白一个事物的来龙去脉,不亲自观察、研究,想当然,是不行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那位美国生物教师说,几乎每年他都带他的中学生到墨西哥原始森林去研究。该校校长托马斯・哈桑说,学校每年都安排学生到世界各国学习,分12个小组,每学期安排2个星期,每年有700多名学生参加夏令营,研究这个五彩缤纷、妙趣横生的世界。

(摘自《南方教育时报》2014.2.28)

言 论

课程一词是从拉丁语“Currere”延伸出来的,它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课程的独特价值就是应该尊重某一个特定孩子的需求和不一样的成长方式。在不一样的生态环境里,这棵树才有可能变得不同于那棵树。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对绝大多数事情,我们都应该积极去面对,但也有少数要消极一点。我主张“教”消极一点,重要的是“学”,学生愿意学,有兴趣、有积极性,那么一切都有了。反之,老干扰,学生产生不了自主性,就废了。在《论语》里,“学”出现了56次,“教”只出现了7次。老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现在,这样的话却没有人愿意去听。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

如果要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

篇8

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只有从校园内到校园外、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生活的细节之中,拓展习作训练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帮助他们养成生活学习习惯和习作习惯,进而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范例和仿写相结合

习作,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综合表达训练,它既可以衡量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认识、理解的水平,还能考查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能力。所谓习作能力,就是指对客观事物、对生活情境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有人常说,对生活的认识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决定学生习作的优劣。

学生写作文,要学会把看到的人、事、物用文字描述出来。要写好作文,不妨从仿写开始。例如,要求学生描写动物时,指导时先提供一些范文。如三年级的课文《翠鸟》有这样一句:“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的花纹。背上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按范文的结构描述。这样既有范文,又有实物,学生就有话可说,从容落笔。

为了检查学生所写的动物是否真实合理,教师可让学生隐去习作中的动物名称,当众朗读自己的习作,大家来猜他所写的动物。这样,在热烈的气氛中,总结猜中的原因是作者抓住了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形象的描写,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描写物品、景物、人物等,都可以采取观察和仿写相结合的方法来训练。这种基本功练得扎实过硬,学生想写什么就能写什么,写什么就像什么,作文水平就能逐步提高。

二、观察与积累相结合

作文课上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学生抓耳挠腮,绞尽脑汁,最后东拼西凑出应付差事的习作,这样的习让评阅教师读来,乏善可陈,空洞无物,语言干巴。那么如何改变习作教学这种困顿的局面,使学生有东西可写呢?我认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广泛猎取生活,深入挖掘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宋代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我们的习作教学有深刻的启示。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所在。学生之所以作文时无话可说,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在对生活素材的选取上有很大的局限;二是学生对身边的人、事、景物不留心观察、感悟等。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以健康、广泛的志趣多方接触社会,了解生活的多元性,乐观积极地投入自然、社会、学校、家庭等活动实践中。这样,那些小到蚂蚁搬家,大到日月星辰,都是他们习作的素材。

三、指导与示范相结合

教学中,教师应尝试写下水文、范文,这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具有强大的带动示范作用。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惟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因此,习作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指导示范,既要动口,还要动手。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游泳当然要教些游泳的道理,但教的人熟悉水性,跳下去游一阵子给学生看看,对学生的好处更多。”可见,习作教学中教师主动示范,常常“下水”,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启迪学生作文思路,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下水方知水深浅,下水方知习作艰。如,在指导学生初学写作议论文时,学生总是感到无从写起。这时,我先将自己写的下水文展示出来,让学生去读去感去悟,再听听他们的意见,并结合自身体会,谈写好此类习作的我的感性认识。这样有的放矢的指导,比随便念两篇范文给学生模仿效果要好得多。再者,师生共同参与,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调动了习作的积极性。这样指导、练习,示范,感悟,学生习作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阅读与练笔相结合

语文课本中选文多种多样,包罗万象。因此,我有意利用大作家的优秀范文引导学生诵读、感悟、模仿。在学生学习之前,要求他们准备相关的习作片段,然后与优秀范文对照。在此基础上转入学习课文,这样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作者的匠心独运与自己的习作不足,再引导学生拓展延伸。这样在写——读——写的过程中,学生既把课文读透了,又能学以致用,以读促写,读写共进。

篇9

高一(19)班陆嘉欢

当今社会上的"书",不再是一堆死板的文字而已.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书"的形式越来越多种多样.我认为,凡蕴涵一定道理的,给人以学问和启迪的,有价值的东西,书也.所以,这些特别的书常常出现在我们周围,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例如,我们可以把蚂蚁搬家比作"书","书"中蚂蚁用肢体语言告诉人们做事要团结协作;也可以把蜜蜂采蜜比作"书","书"中启迪人们要勤劳......而广阔无垠的大自然则是一本丰富多采的百科全书,它用自己最独特的语言文字——四季更替来向人们阐述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盛况.

第一章:春之歌

翻开这本特殊的"书",眼前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沉寂了一冬的万物复苏了,五彩缤纷的花朵竟相开放.小草也扭动着娇小的身躯,伸伸懒腰,破土而出,为大地争添那一片舒心的绿.树木吐芽了,新芽挂在树上,尽情吸收着阳光的精华.蜜蜂"嗡嗡"地采花蜜,忙得不可开支.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含苞欲放的花蕾,鼓胀得马上就要裂开似的,似乎迫不及待要看一看这片盛景.鸟儿放声歌唱,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偶尔下起淅沥淅沥的小雨,像丝一样柔和,如雾一般朦胧.晶莹剔透的雨滴落在花瓣上,草叶上,大地上,毫不吝惜地为天地万物输送养分.田野里,农民伯伯辛勤地播种,育苗,为新的一年作准备.花红柳绿,鸟语花香,连绵细雨,共同谱写成一曲生机盎然的春之歌.

春季这一章让我们领略到色彩斑斓的自然风光,更启示我们"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

第二章:夏之韵

翻开第二章,一股热潮迎面而来.

"吱——"蝉儿成群结队地在枝头上发出一声声不耐烦的鸣叫,向人们宣告着夏天的来临.

在这个充满阳光活力的日子里,人们结伴同游,一同领略夏季的热情,接受火热阳光的洗礼.金灿灿的太阳照射着广博大地,层层的热浪推向大江南北.你瞧,那池塘里,朵朵娇艳欲滴的荷花仙子争奇斗艳,挤挤挨挨地穿梭在绿色的大圆盘上,清新的馨香弥漫在空气中;高高的大树下,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在追逐嬉闹,在稠密的树阴下乘凉;田地上,依旧是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顶着烈日,迎接着下一季的丰收.

不时的一场暴雨为人们带来沁透心脾的清凉.雨水犹如断了线的珍珠,哗啦啦地落到地面上,化作滋润万物的甘露.

夏天这一章,火热是主旋律,与雨水的清凉形成夏季独特的韵味.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活力充沛,蓬勃向上的世界.

第三章:秋之色

打开第三章,放眼望去,尽是一袭金色的景象.

泛黄的叶子飘落在地上,似乎在预示着:秋天已在悄然无息地来到了人间.这是个金色的世界,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看啊,那挂在枝头上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鸭梨,田地上熟透了的麦穗,在载歌载舞地庆祝着,清澈明亮的天空和一望无垠的大地是它们的舞台.辛苦了大半年的农民,终于盼到了丰收的时节.那些雨水和汗水交织的日子,只为这一季的硕果累累.

漫天飞舞的落叶,把大地装点成富丽堂皇的金黄色.秋风萧瑟,为人间带来了一丝丝凉意;万菊盛放,为秋天点缀了点点温馨.

秋天这一章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收获来之不易.

第四章:冬之音

书中的最后一章,冬之音.

南国的冬天虽不像北国的银装素裹,却是别有一番景象.光秃秃的枝头上,只剩下几片残叶;惟有那不畏严寒的松柏,仍傲然挺立在瑟瑟寒风中;百花凋谢了,尽是萧条的景象.可那温暖明媚的阳光分明在向人们宣告着:沉睡着的万物正在养精蓄锐,将以更饱满的精神迎接着新的一年.

冬季这一章告诉人们:冬天是一年的结束,更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

后记

篇10

在《生物(必修3)》第65页的“思考与讨论”中,说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密码子表,说明所有生物都有共同起源。可是在几千年前,就有羊皮上记载的《圣经》上说,万物都有有统一的规律,因为都起源于神。那时候没有现代的科学设备,却可以得出现在仍在证明的结论。而且,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挖掘化石。试问,人类的祖先是否想过早已告诉我们的事情到了几千年后还在探索?

在《地理(必修2)》以及其他课本中都提到过,如果我们破坏地球的结构,或者违背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这样说:“人类最后一滴水也许是自己的眼泪!”是啊,人们看到自然灾害不再稀罕,而是屡见不解,才醒悟过来:那一个个为着利益而挖出的坑就是为自己准备的坟墓啊!殊不知古人早已告诫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创世纪》的相关内容,你会很敬佩的发现,在那个连通讯都困难的年代,居然会有这样的结论;神让万物各从其类,各有独立生存的优势,且神制定了各种各样规律与定理,不能违背,因为神认为自己创造的一切很美好,不需要也不能改变任何一条规律。你看,是不是很惊奇?

《数学(选修2—2)》第3页和《物理》及《化学》课本都提过守恒定理。人们发现了物质的微观结构之后,提出了物质守恒,即质量守恒定理。但后来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成不占任何体积的能量,于是物质守恒受到了挑战(例如高速运动的物体质量增加),于是,又提出了能量守恒定理,能量只会转多或转化,不会消失,然古人早已在《约翰福音》中写道:“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且约翰在《启示录》中又说,一切能量都缘自神,且是自有永有,永不消灭。

这些只是遇到的困惑之一二,比如按照古人的观点,为什么我们明胆知道不能破坏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还要损毁神的产业(如生态失去平衡、战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