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03-24 00:0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学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科学的怀疑精神既是科学的基本精神,也是创新的起点。但是学生认为教师言行都是准则、真理,来不得半点怀疑。传统的喂养教学,让学生依靠教师的讲解去思考,好问的天性经常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学生的科学怀疑精神找不到适宜萌发的土壤。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生疑发问,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创造良好的生疑发问的气氛。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做实验前或试验后,经常要组织学生讨论,这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要相信自己的观点,要鼓励学生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管正确与否,总是表扬他的勇气,对于答错的学生,耐心地听取他的想法,表扬他的想法中正确的地方。通过在平时的课堂中的每个细节,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充满自信,敢于尝试,成为万众创新、为国争光的一份子。
三、鼓励每个孩子动手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才会产生兴趣,印象才会更加深刻,所以在平时科学教学中为每个孩子创造动手探究的条件,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准备一份探究的材料,不能让小组中有的学生当记录员,有的当汇报员,当看客,这样就失去了一次动手探究的机会,久而久之,有些连看客都不愿意当了,而去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甚至吵闹起来,当然,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探究,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准备更多的实验器材来服务学生。
四、合理设计探究活动
电和磁不像其它实际可见的物质或现象,是非常抽象的,学生看不见,摸不着,要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建立概念,比较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认知,则需要设计好探究活动,为自主探究搭建好平台。在规划准备这一节课时,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首先,让学生回忆四年级学的组装简单电路,试试小灯泡能否发亮,回忆电在电路中流过的路线,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后,指南针指向什么方向?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的方向相同,观察接通电流指南针有什么变化?断开电源后指南针有什么变化?这些知识于学生来说比较简便,大胆让学生自主实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作好知识的铺垫。
第二,探究:只有铁和磁铁才能影响指南针,为什么通电导线也影响了指南针呢?是不是电流产生了磁性呢?怎样才能有更明显的效果呢?为增大电流通过的量,我们去掉小灯泡,形成短路,但电路短路,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实验结果效果明显,磁性变化增大。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发现通电导线周围有磁性。
篇2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 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247-01
1 案例背景
地点:盐城市盐都区秦南小学(盐都区英语教研基地活动)
时间:2014年5月16日
人物:盐都区部分英语教师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依据教材内容及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下倡导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的理念,使学生在情景中感受、体验和运用新学语言。
教学内容:译林版4B Unit 6? Whose dress is this?(Story time)
教学目标:
一是能初步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单词dress, coat, shirt, sweater.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 gloves,jeans,shorts,trousers,party,so。
二是能听懂、会说、会读、会运用句型Whose… is this? Whose …are these? 并且会用It’s/They’re …’s.进行回答。
三是能初步理解故事,运用有关服装的词汇、句型谈论服装和物品的所属关系。
四是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初步听懂、会说、会读单词dress,trousers,party,gloves.
(2)能听懂、会说、会读、会运用句型Whose … is this?
Whose…are these? 并且会用It’s/They’re …’s.进行回答。
教学难点:
(1)能初步理解故事,运用有关服装的词汇、句型谈论服装和物品的所属关系。
(2)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
(八)教学准备:PPT,服装图片。
2 教学过程
Step 1.Warm up& Lead in
Enjoy some pictures.
Introduce the Carde Happy World to the students
Step 2. Presentation
(1)引出句型“Whose … is this?”“ It’s …’s. ”
(Ask Ss to put on their caps, show them another one and let them guess“Whose cap is this?”)
(2)操练句型“Whose … is this?”“ It’s …’s. ”
(Ask Ss to come to the park and enjoy the fairytale)
新授服装类单词:dress, coat, shirt, sweater, gloves, jeans, shorts, trousers
(Take Ss to the Clothes World and ask Ss to choose some clothes for the prince and Cinderella)
教授课文
Activity 1.Listen and find
S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d out “whose dress is this ?”& “whose gloves are these?”
Activity 2.watch and answer
Ss watch the cartoon and answer the reporters’ questions:
Q1: How do you think of Su Hai’s dress?
Q2: How do you think of Su Yang’s trousers?
Q3: How do you think of Su Yang’s gloves?
Q4: How do you think of Helen’s dress?
Activity 3. Check the answer
Check the answer and show the learning tip( too & so的用法)
Step 3. Practice
(1) High & low voice
(2)Read the text by themselves emotionally in their groups
Step 4. Consolidation
(1) Happy time
Ss help Bobby and Sam choose proper clothes for the party with some useful sentences.
(2) Wonder time
Enjoy the pictures of this park(引入情感目标)
Step 5. Homework
(1) Copy the new words for 3 times.
(2) Act the Story time with your friends.
3 教学反思
下面我结合这节课,就微创新微变革上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在设计本课时,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发挥学生探究知识的自主性,我采用了游览卡迪欢乐世界这条主线,将教学内容的各个板块自然的衔接在一起。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所以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中,我运用了现在很流行的绘本教学《灰姑娘》的故事,通过对故事的感知,导入新知,激发兴趣,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在课堂中,让学生能初步形成跨文化意识及简单的文化交流。
篇3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从他的爱好入手,魏书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我发现赵×非常擅长体育,正好上学期学校搞球类联赛,我心中暗喜,发挥他“闪光点”的时候到了,为了拉近和他家长的距离,我选他为足球队队长,母亲为班级队员购买运动服,他的父亲为教练,到时亲临赛场指挥,第二天早六点家长第一次主动给我打电话,商量购买运动服的事,激烈的球类联赛开始了,他的父亲早早来到学校指挥比赛,赵×在场上的表现那就不用提了,为家长挣足了面子,精彩的球技迎来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此时,我看到赵×眼里自信的光芒。孩子好像变了一个人,再不是那么浑身是“刺”的问题孩子,从那以后他的家长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我也主动和他谈心,我总是有意无意表扬他几句,值日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
案例反思:
一、情感感化
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还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赵×这样的学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用自己的行动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温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篇4
类比法是概念学习重要而有效的方式,通过相似物质的类比实验,突破原有物质进行实验的局限性,获得更显性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概念。例如:我在教学“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内容时,问:“同学们,食盐是怎么在水里溶解的呢?”激发探究热情。为了显性地了解食盐的溶解过程,就需要找一种可见的溶解物质,进行类比实验。将食盐换成高锰酸钾投入水中,学生清晰地观察到了高锰酸钾在水中逐渐消失的过程,而液体的颜色逐渐从无色到红色,颜色由淡到浓,并不断地扩散直至均匀地分布的过程。学生由此形象地感受到物质溶解的过程及溶解后的分布情况,于是学生自觉地同化或顺应了相关的新知,在动态的实验中构建了科学的概念。
二、开展语言交流,理解科学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科学概念积累的有限性,我常常发现同学们的语言表达用词不专业、不准确,逻辑上缺乏严密性。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术语的运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用语的科学性。
(一)培养准确的用语表达意思,以提高思维的准确性。科学概念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用语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思维的正确与否。例如:《导体与绝缘体》一课中,对于“导体”这一概念的表述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能导电”与“不能导电”这样的用语来表达导体与绝缘体的本质区别。如果教师不注意纠正学生这样的用语,就容易使学生形成这样的概念,认为导体就是“能导电”的物质,绝缘体就是“不能导电”的物质这样的思维,造成概念掌握的错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改变学生不科学的语言表达习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
(二)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与汇报。语言是思维外显的工具,交流汇报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提炼和升华的过程。例如:在上三年级《观察校园里的小动物》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些小蚂蚁、蚯蚓、蜗牛等。在课上,学生分组观察,并由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各种实验,在实验中注意记录观察实验得到的结论。结束观察后,学生收起小动物,然后分组讨论,将观察中出现的问题及得到的结论进行讨论、分析和汇总,并为在课堂上汇报做好准备。讨论结束,学生派代表在课堂上汇报。这样的实验和汇报模式,学生不仅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并将思维用语言进行表达,加深了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了概念学习的效率。
三、凸显主体作用,发展科学概念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知的主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为此,在科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指导学生注意科学概念的相关属性。事物本质是通过现象外显出来的,观察现象是认识事物本质的途径,但有些现象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擦亮慧眼”,分辨现象。例如:在指导学生探究果实的共同特征时,学生往往会观察果实的颜色、形状、质量、体积、口感等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透过这些表象,从果实的内部构造方面探究果实的共同特征,而排除非本质的属性。
(二)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科学概念。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得到的科学概念必须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本质属性,才是达到了对科学概念的掌握。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往往是比较浅层次和不系统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规范,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概念。例如:要掌握“鱼”的概念,教师出示多种鱼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探究,指导学生从外部结构、身体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等方面归纳鱼的特点。在学生得出了初步的概念并表述出来后,教师再提供一些是鱼非鱼的水生生物,指导学生通过比较深化对鱼的概念。然后,再通过几种比较难界定的水生生物,让学生从鱼的本质属性上进行判断,根据学生判断中的情况进行点拨和指导,巩固对鱼的概念的理解,在动态中构建鱼的科学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反复的比较和运用概念的过程中,在不断的讨论中,否定自己原来的错误认知,发展对概念的科学认知。
篇5
关键词:环节为序 助学案 构建情境 教学效果 整体内涵
“助学案”教学的实质内涵是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它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个个问题,为我们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助学案”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对学生的分层练习,为物理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克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做到学有所成,本文将对“助学案”的环节按排与整体设计做出分析,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助学案”以环节为序,各环节紧紧相扣
1.自主学习环节。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例如:学习“压强”时,可先由学生自学压力的基本概念与压强的定义,单位等。然后老师提出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并指助学生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实施;对于教师也是挑战,教师要打破过去的教学定势,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适应新的教育改革理念。
2.反思交流环节。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
3.精讲点拨环节。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例如: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一课时,由于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学生根本无法直观的了解它,因此比较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就成了一个难点。而为了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我们就引入了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加热时间长短的方式。从而使难点得以化解。而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自己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4.巩固练习环节。这是“助学案”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要做到练习能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教师在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
二,“助学案”突出学生利益的整体内涵
1、建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一个合理有效的物理情景引入课题,这就等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中,在学案中设计让学生讨论分析的情景:大家骑自行车上学需要力,不用力后车慢慢会停下来,学生会得出“运动需要力维持”的结论,学案中再进一步提出另一情景:自行车运动后,不踩踏板,这时人没有对自行车有力的作用,但车仍运动,提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让学生再进行讨论,学生兴趣一下子就上来,认为生活中这么简单的实例,却出现完全不同的两结论,而且两种说法都像有道理,学生带着以上疑问进行后续的学习,兴趣昂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以任务驱动,集中学生注意力。曾有调查显示,58.8%的学生表示在上课时能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能持续集中注意力30分钟以上的比例则更少,只有39.7%。如何让学生注意力更多集中到课常上来?“助学案”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助学案”的设计中,从预习、新课进行、练习等都进行任务驱动,新课一般都设计前几分钟让学生预习新课,在新课进行时,教师以前的板书也在学案中以填空的形式呈现,实验过程的填写也在学案中体现出来,练习也在学案中体现,这些部分因为比较容易操作,使接受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在上课有所为,这种任务式驱动能让部分容易走神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能更集中精神来听课,达到让学生集中精神上好物理课的目的。
3、有效整合,提高复习课效率。传统物理复习课教学,存在教与学相脱节、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搞题海战术、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而“助学案”从设计原则、内容、组织实施等方面在物理复习课教学中进行了“助学案”的知识点整合,帮助学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更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学生获得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以提高复习效率。使其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助学案”教学模式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思想,使疑点、难点由学生自学、讨论的方法解决,加强了知识的巩固、并且练习当堂消化,课后练习减少,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助学案”对老师的要求更高,科学性、实效性强设计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是需要我们下相当多的苦功去钻研教材,熟悉教材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行的路还很长很长,但是为了提高物理课堂效率、为了学生快乐学习,在“助学案”教学后的小结基础上,我们仍将继续努力,让“助学案”教学在物理教学的应用中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篇6
因此,
我调查了高中二年级理科班不同水平的几个学生对数学符号的学习和理解情况.分析探究了教师应如何针对学生的具体困难进行广泛教学.
一、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数学符号的个案分析
例1关于理解直线a在平面α内和点A在平面α内的数学符号表示的个案
教师:直线a在平面α内和点A在平面α内用数学符号怎样表示?
学生1:a∈α和A∈α.
学生2:a∈α和A∈α.
学生3: a∈α和A∈α.
教师:为什么这样表示?
学生1:直线和平面都可以看做集合,点看做元素,在代数中集合与集合之间用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用∈表示.
学生2:说不出来,反正老师是这样教的.
学生3:点和直线都属于平面吧.
学生4:则画出了直线和点在平面内的图形.
学生3可能发现直线在平面内,点在平面内,与元素在集合内十分相似,于是就导致了错误的理解和联想.
分析:(1)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在理解和记忆数学符号时,善于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主动加工,使抽象的数学符号被赋予了具体的含义和丰富的经验背景,使新知对于自身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学生2则联想到代数中集合与集合之间、元素与集合之间的符号的表示,并通过对比和概括内化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从而就扩大了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原有认知结构更加清晰和有序.
(2)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理解数学符号时弄不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使新旧知识发生了错误的联系,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去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换句话说,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符号时不理解符号的真正含义,既没有要求理解数学符号意义的意向,也没有掌握理解符号含义的方法,致使符号的外在表示和学生个体的内在经验背景脱节,既被动学习又机械记忆,数学符号在个体的认知结构中散乱堆积,既加重了学习的负担,又成了进一步学习的障碍.
二、提出数学符号教学的有效措施
1.在学生感知数学符号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符号进行主动加工的意识和习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理解符号的困难,一方面在于没有掌握对符号进行加工的方法,而另一方面则在于没有对符号进行加工的习惯和意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处处注意引导学生对符号进行加工(即对符号所表达的内涵进行纵横联系,以激发学生头脑中与此符号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以养成他们遇到符号多思考的习惯.比如,在上述调查学生对直线在平面内和点在平面内的数学符号表示中,当笔者发现学生对这两个符号的错误理解时,就对学生进行了如下的启发和引导:
教师:在代数中,集合与集合之间以及元素与集合之间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集合与集合之间用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用∈表示.
教师:在几何中,我们把点看成元素,而把直线和平面看成集合,那么直线在平面内和点在平面内用符号怎样表示?
此时前面几个学生都能正确地写出相应的符号.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符号进行加工和联系,长此以往学生潜在的加工意识便被唤醒,在遇到数学符号和知识时就会自觉地对符号进行纵横联系,这种对知识进行再加工的意识和习惯一旦形成,也会迁移到其他的学习当中,对其他知识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对符号意义的理解和概括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在理解、记忆数学符号方面的障碍,绝大多数发生在数学符号理解和建构的初期,由于学生没有及时觉察这种不适当或错误的建构,因而就没能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那么如何在学生理解符号的初期,及时发现学生理解的障碍和错误,我们不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使其能学习他人之长,通过教师对数学符号的理解过程的展示,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以引起个体对符号的理解进行对比和反思,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教师可以及时得到学生对符号理解的反馈,从中了解学生对符号的理解情况,以便使学生对自身不合理的建构进行调整和补救.
3.提供加工和反思的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方法
篇7
【关键词】曲式分析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50-01
曲式分析教学对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分析技能十分重要,也是我国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曲式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有它自身的特殊性,案例教学法利用案例结合教学目标,使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曲式分析教学现状分析
曲式分析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但是就当前的高校曲式分析教学现状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的内容缺乏多样性,当前我国曲式分析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古典时期到20世纪前的音乐,以及我国传统音乐和20世纪所创作的部分音乐,现代音乐作品涉及的比较少[1]。第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当前不少高校的音乐专业曲式分析教学方式往往是从小型到大型的曲式结构学习,利用听力和识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一两年之后也无法对音乐作品进行准确的判断。
二、案例教学法含义及优点
(一)案例教学法含义。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目的,以案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够进一步提高,进而提高他们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起到往往是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案例教学法不仅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观念的革新[2]。
(二)案例教学法优点。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备了以下优点:第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而案例教学法则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综合能力的提高;第二,传统教学法主要以课本为教学载体,而案例教学法则是选择使用更加生动和实际的案例,教学效果往往更加直观。
三、曲式分析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有效应用的途径
(一)课前的准备活动。对于曲式分析教师来说,在运用案例教学法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对教材做到足够的了解,比如以二段体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把本次课程分为三个单独的小专题,再按照知识点的不同选择与知识点相符的案例。另外教师的课前准备活动还需要对学生充分地进行了解,比如他们的兴趣爱好等。另外,学生也应该在上课前做一定的准备,比如仔细阅读教材,深入理解各种曲式的结构特征,为课堂上的讨论做好基础工作。
(二)n堂上的具体实施。1.教师为学生提出案例和任务。在案例教学法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案例和总的任务,然后再分别提出多个子任务。比如以二段体教学时,可以把案例的总任务设定为:怎样做到再现二段式和再现三段式的辨别。子任务可以为两者的不同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异同点等。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以及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思考。在一定时间之后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看法的分享,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当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总结和讲解,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2.教师对案例的讲解。在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相关意见和讨论之后,教师需要对本次所选择的案例以及问题进行总结和讲解,通过讲解,可以让学生明白自身在哪方面存在不足,继而使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3.总结评价过程。案例分析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所发挥的作用是主要的,他们通过对教师所提出的案例及相关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讨论等,最终提出相关的想法和建议。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对于在曲式分析教学中案例分析法的应用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堂作业或者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师可以知道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四、结语
曲式分析教学对当前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纯粹的分析技术的训练,它又可以被扩展为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创作与音乐文化等多方面的融合。因此必须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曲式分析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案例分析法可以丰富教学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提高曲式分析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秋菊.浅探案例教学法在曲式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3,(09):232-233.
[2]张牧春.分析浅探案例教学法在曲式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5,(07):115.
作者简介:
篇8
一、旅游专业课程中案例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一)旅游专业授课中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实践经历才能更好的进行案例设计授课,教师除了实践经历,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课程知识,教师必须对旅游专业课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系统的掌握,要对案例各项内容了如指掌,并且做好与案例主题相关的资料准备工作。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发言过于踊跃或者学生沉默不语,教师要能控制并驾驭这个过程,要有带领案例讨论的经验或技巧,为学生营造出自由、开放的气氛,并要善于创造和应变,启迪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带动学生热烈讨论,教师越是充分的准备,才能对案例提出问题,才能有效控制教学的进度,才能如鱼得水般做好案例教学的引导者。
(二)旅游专业授课中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对学生也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学生提前做好阅读或者熟悉案例内容的准备,如果学生没有做好准备工作,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那么接下来就不能保证上课时踊跃发言,更不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课堂上就会出现冷场的现象,如此势必会影响案例教学法的进行;此外,班级学生人数不要太多或者太少,学生人数太多,讨论交流所占时间太长而无法收场,影响教学时间,学生人数太少,交流面小,无法深入。所以学生人数最好30人左右,最好5-6人一组,并且小组成员固定,小组成员尽量围坐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二、旅游专业课程中教师和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
(一)旅游专业授课中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
在对旅游专业课程授课教师的访谈调查中,三位富有经验的旅游专业教师均认为使用案例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课程授课是十分必要的。老师们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授课前后学生也有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在讨论时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增进了,解决问题时懂得了团队协作,大多数同学对这门课程也产生了兴趣,在学习上提高了信心。当然,案例教学法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这需要通过教师自身的学习,尽量克服这些问题,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旅游专业授课中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
笔者经过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2011级旅游酒店班60名学生的同意,针对旅游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法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45份女生,15份男生,有效回收59份。笔者根据课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案例教学法得到了多数同学们的认可。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满意度和期望度比较高。
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在旅游专业课程案例讨论和交流中能得到很多启发,激发自己开动了脑筋,发散了思维,改进自己的学习,当然案例教学法的学习也会遇到一些困难,诸如:需要大量的时间提前预习,准备;课堂时间有限,总觉得意犹未尽,就下课了;发言时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有想法不知道怎样表达;总是跟着别人的奇思妙想走,自己的创新思想少;上课时不会融入讨论中,成为了旁观者。
案例教学法的学习也有很多的收获,简单整理如下: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新鲜性;对于基本理论知识的记忆与掌握都有推动作用;在面对旅行社业实际问题的时会更加自信;了解了一些旅游前沿性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的都提高了等等答案。
三、案例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课程中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案例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来说是有益的,主要表现在: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以鲜活的案例为基础,为了吸引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以案例创设问题情境,使得学生能在课堂上融入到其中,将所学加以灵活运用,去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将其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书本知识理解的深度与探究的广度,并且在运用的过程中学生的判断、思维、创新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改善。
(二)有利于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多以分组的形式讨论,当个人融入小组中,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相互交流、协作,面对不同的意见是争辩还是妥协?大家如何进行着沟通与交流?在慢慢讨论融合的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沟通,学会了合作,理解了团队的重要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最后经过全班同学共同的努力,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就是沟通与协作的力量。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增强了互动,教师时刻引导着学生,调动着学生的积极性,全程参与并全心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关注着每一个学生,指引着学生最终寻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篇9
【关键词】 案例教学;问卷调查;分析
2010年以来我教研室在《国际金融》课程中开展了案例教学。在不断的授课实践中通过分阶段采取案例教学实践,对不同阶段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如下。
1、教学过程简述
在本校国贸专科08级的学生进行案例教学实践, 采用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的形式。问卷内容涉及到: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认识;对课下自学情况的统计;对课堂表现的认识;对案例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案例教学形式的改进意见等。
2、学生对案例教学认识的情况
从问卷结果得出,有86%的同学愿意参加案例教学的实践,他们认为在所上的课程中还是有大概一半左右的课程都在进行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实践后,有超过四成的同学愿意参加这种教学形式。当然,同学们也希望能加入其它的教学形式,比如课堂实验、上机模拟等等。在一次45分钟的课堂上,有74%的同学愿意参与一个40分钟左右的案例讨论。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希望能接收到其它的教学资源,比如与案例相关的视频。
在第一次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有18%的同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积极发言,有70%的同学也参与过课堂讨论,但并不是积极主动参与。在第二次课堂上,有30%的同学积极参与,还是有70%的同学并不是积极参与。影响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原因中,有68%的同学对理论知识准备不足,担心观点错误,进而影响其课堂表现。有22%的同学则认为自己口头表达能力有限,没有很好的说服能力。还有8%的同学则是怯场,不敢在大家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还有10%的同学则是由于其他原因,如怕闹笑话、准备不好、现场不活跃等原因没有积极参与发言。 学生课下的准备情况,在第一次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有16%的同学花了大量时间收集资料,有42%的同学花了较多时间查询资料,还有42%的同学只是稍微看了一下。在第二次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有24%的同学查询了大量资料,有74%的同学只是简单查询了相关资料。影响同学准备讨论资料的原因中,有60%的同学认为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有36%的同学不知道收集什么资料。还有少数同学则没兴趣去查询资料。
3、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效果测评情况
对案例教学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54%的同学认为是由于发言同学没有认真准备讨论资料,导致对案例的讨论不系统、不深入,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有64%的同学认为制造轻松活跃的氛围会有助于他们参与案例讨论,有22%的同学认为老师给予的鼓励与引导会起到更好效果。
学生对案例教学课堂所涉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较好,比如,通过对案例“中国香港的联系汇率与港元保卫战”的讨论,大部分同学都加深了对汇率制度、金融危机、货币危机的理解。并且对以下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香港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联系汇率制度在抵御金融危机所起到的作用,港政府采取的抵御危机的方法,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等。
4、启示与思考
(1)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案例教学这种形式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
(2)实施案例教学的课堂,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第一,教师提前准备好要讨论的案例,这包括对讨论案例的选取,对理论知识的选取等。并且提前告知学生,至少在课前一周下发资料,布置任务。由于学生的层次不一,需要准备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专科班同学还要进行跟踪调查,中期检查一下大家准备的情况。第二,要对案例做一些必要的分析,指导同学查询有用的素材,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收集资料。选择的案例一定要结合课程理论知识的要求,提前要求同学们预习,然后根据知识点再收集资料,这样就能避免同学们不知道如何查询资料,或是找不到合适的讨论材料的问题。第三,准备好教学资源,比如,课堂硬件环境的匹配,必要的电子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环境等。更重要的是其他的案例辅助材料,比如与案例相关的视频资料,音频资料,讨论用的文档材料,小道具等等。
(3)做好教学设计,注意充分营造活跃的讨论氛围,让同学们围绕案例展开充分的讨论,鼓励大多数同学参与进来,并积极发表有建设性的观点。针对目前大多数学校都是大班上课的现实,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尽量能够“大班化小”,就是将大班先进行一个分解,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来开展案例教学,为了保证大家都能参与,小组人数一定不能多,尽量控制在3—5人左右,小组数控制在5—10个组之内。在课堂上教室要注意营造一种活跃的氛围,并且注意控制课堂讨论的节奏,即不能松散漫无目的,也不能死板缺乏生动。当然,这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以及现场局面有较好的调控能力,其效果的好坏也极大地取决于整个讨论的氛围以及深度。
(4)注意对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并不断调整教学的组织形式,注意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是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包括口头表达能力、说服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分析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 孟庆茂、刘红云.大学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维度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心理科学[J].2003(4):617-619
[2] 陆海琴.高校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统计与决策[J].2008(17):158-160
篇10
2013年1月,甘肃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甘肃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其中对校车使用的许可制度、驾驶员资格的审批制度、学生上下学乘车等重要内容都做了安排部署。目前甘肃省14个市(州)均制定了校车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建立了寄宿学生乘车信息档案,开通了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周末接送班车,共开通运营线路3117条,为30多万名需要乘车的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提供了校车服务。
(一)甘肃省中小学与幼儿园校车运行的基本模式1.河东地区校车安全管理运行模式庆阳市汲取教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购买专用校车,成立校车运营公司,专门用于接送学生上下学,形成校车管理“河东模式”。2.河西地区校车安全管理运行模式酒泉、武威、张掖等河西地区通过政府补贴运营单位车辆的方式,由各县(区)运输公司统一安排所属车辆开通周末接送班车。在目前经济实力与诸多现实情况下,这种模式仍然是一种比较实用和经济的模式。3.学校自备校车安全管理运行模式甘肃全省现有392辆自备校车,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校和一些幼儿园,各中小学与幼儿园均建立起了驾驶员资质审核、运营线路登记备案、车辆定期维修保养、学生乘车信息台账等校车安全管理制度。4.校车工程公共客运加挂“学生用车”模式甘肃省教育部门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实施办法的重点是建立以各县运输经营企业为主体的公共客运模式,由学校提出需求,客运公司在上下学时段统一调配车辆,确保学生用车并加挂“学生用车”标牌,享受校车权利,其他时段摘牌参与正常线路营运。资金筹措由各级政府补贴、税收管理减免、运营公司优惠、家长合理负担的方式进行。这种模式,主要集中在省城。
(二)甘肃省中小学与幼儿园校车的相关政策及其机制2012年9月13日,为了切实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甘肃省政府决定建立省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全省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分析校车安全形势,研究拟订相关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中小学校车安全工程,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指导和督促地方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协调解决校车安全管理方面的有关重要问题;组织开展校车安全管理专项督查④。2013年1月5日召开的甘肃省政府第123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甘肃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将根据学校分布、乘车学生人数和道路交通状况等,因地制宜制订校车服务方案。2013年1月16日,甘肃省14个市(州)均制定了校车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建立了寄宿学生乘车信息档案,开通了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周末接送班车,共开通运营线路3117条,为30.3万名需要乘车的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的学生,提供了校车服务⑤。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视角下的甘肃省中小学与幼儿园校车运行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教育督导是指对教育工作进行视察、监督、指导、建议的活动。具体讲,教育督导机关和人员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按照督导的原则和标准,使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行政工作和学校工作通过精密的观察、调查和考核,进而做出审慎的分析和评价,指出成绩和缺点,并提出积极改进意见,使教育工作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的活动⑥。根据教育督导的内涵、工作任务、职责、目标要求等,教育督导应该对中小学与幼儿园校车安全问题进行实地考察、监督,进行因地制宜的指导;督促各中小学与幼儿园对国务院颁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以及省市州县相关校车安全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就甘肃省而言,教育督导对四大校车运行模式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指导,在对校车安全督导方面,真正做到法制化与科学化,确实保证全省中小学与幼儿园校车安全运行。
(二)充分发挥教育财政政策的作用,并加大其投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各地根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在甘肃全省,如有许多乡镇有高中、初中,有的村有小学,由于甘肃全省地域广袤,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居住分散、而大部分学生距离学校偏远,交通工具成为保障入学公平的重要手段。但是,好多学生没有可乘坐的校车,也不通公交车,由于出入不便成了上学难的首要问题之一。因此,解决中小学与幼儿园校车及安全问题刻不容缓,校车及校车安全自然就成了农村地区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鉴于甘肃省的校车现状、交通道路、环境等问题,拟提出教育财政解决此类问题的政策建议:第一,财政倾斜政策原则。对于甘肃省来说,大部分市州县区是“老、少、边、穷”地区,相当一部分县属于“国扶县”,财政相当困难,建议中央应追加校车专项投资。与此同时,因为甘肃陇东的绝大部分地区,山大沟深,梁峁错综,就是因为路途遥远、难行,给孩子上学造成很大的不便。因此,国家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甘肃省、特别是甘肃陇东地区的道路建设。第二,地方分担原则。甘肃省虽然是欠发达地区,但是就全省各市(州)县(区)的财政收入差距较大,因此,采取省市(州)县(区)四级分担原则,或外加乡镇五级分担的原则,彻底解决校车数量少、质量差的问题。甘肃省的四级或五级分担原则应该按照各市(州)县(区)的财政收入情况进行比例分担。财政好的市(州)县(区)应该加大投入力度,省上则少拨付;财政收入一般或者差的市(州)县(区),省上应加大拨款力度,地方上则少拨付。
(三)及时加强教育信息交流与沟通美国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科学化的根本特征在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科学决策包括决策系统、智囊系统和信息系统三个部分。其中的决策系统是关键与核心,智囊系统和信息系统是为决策系统服务的支撑系统。同时,对于教育信息的分析有助于发现教育工作中的偏差,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信息,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正常、协调发展。尤其在教育活动中,要将出现的危机信息,即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破坏性、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制性,并且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应的信息,及时纠正或消除⑦。根据教育信息的本质要求及时收集、整理、传递全省中小学与幼儿园校车安全的一切相关信息,特别是借助学生、教师、校车司机、社会群众、新闻媒体的力量,加大对校车不安全因素及其信息的反馈和处理。力争将校车的一切不安全因素在萌芽状态就能够发现和及时处理。
(四)不断提高学校质量管理学校质量管理是指对学校各项工作质量的管理,从而有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⑧。中小学与幼儿园的校车安全问题是学校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的重点之一。只有将全省中小学与幼儿园的校车安全提到教育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其绝对安全,真正做到全省中小学与幼儿园校车安全尽善尽美、万无一失,才能达到全面教育质量的要求。全省中小学与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是学校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的中心与核心问题。将校车安全纳入安全质量标准的范畴,改善全省各市(州)县(区)乡镇村等各级各类学校质量管理,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