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2:4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

篇1

动的一件事,诵读经典,感悟成长,感恩,那是一次成功小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天际出现了一抹紫红色的朝晖,像绽开的红玫瑰。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秋雨洗刷过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碧透。朵朵白云犹如起航的轻舟,在水面上慢悠悠地飘浮着。看他年纪不过二十来岁,脸色苍白,像没有睡好觉似的皮泡脸肿。他老是皱着眉头,不大说话。笑纹几乎在他的脸上是绝了迹似的。他穿着一个褪了色的蓝布大褂,好像永远是穿着这么一个一样。清瘦的下巴壳,亮耸的肩膀,显得很没生气。”(转载),英雄人物

篇2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感恩,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我心小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拖

冬天的太阳像月亮一样苍白无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拖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下雨了,雨点“劈劈啪啪”地敲打着玻璃窗。朝外一面的窗玻璃上立刻聚集起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水珠。哥哥在我们村农机队开拖拉机。他个子高高的!身体很魁梧,黑红的脸上有一块块伤疤,每当我抬起头看到这些伤疤的时候,脑海里便浮现出了一位拖拉机手给我描述的动人故事……典,感悟成长,感恩,那是一次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流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灿烂文化精髓,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情感,语文教师还应自觉担负起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引导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代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语文工作者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从多角度寻找传统文化教育的窗口。

一、课前预习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在课前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或设计恰当的相关问题铺垫蓄势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教《荷叶母亲》《金色花》时,我先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做开场白;然后在预习导学中,设计一些预习题:(1)你还能背出有关歌颂母亲的诗句吗?(2)你能给母亲唱一支歌吗?(3)你能几个真实反映伟大母亲的事例吗?同学们踊跃发言。有同学竟然能背出“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的诗句,有学生说出了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的故事。当一个学生唱出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时,有几个学生禁不住潸然泪下。就这样把母爱的主题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再如,在教《散步》一文时,可设计一些问题导入新课,如:同学们,在你们家里,父母是爱子女多一些,还是孝敬老人多一些?你妈妈和你奶奶关系如何?你是如何孝敬爷爷奶奶的?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自然而然就引发学生关于孝道的思考,从而启迪他们自觉地去关爱孝敬老人。

二、课堂教学中学习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主阵地,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营。首先,要重视文言文教学,例如讲《论语》时除了让学生学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修身做人的原则外,还附带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教育思想以及他的政治理想,让学生深刻体会孔子被称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原因;讲授《桃花源记》时,穿插讲述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就更能让学生了解陶渊明的高洁情怀,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能使学生懂得守信用的重要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学习《木兰诗》能让学生学到我国古代人民勤劳、勇敢、善良、孝顺、机智、不慕名利、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德……文言文作品中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的感化作用。其次,现代文也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也应引导学生好好领悟。例如,《羚羊木雕》中的重义轻财;《背影》中的父子深情;《邓稼先》中的爱国与奉献精神;《登上地球之巅》的拼搏精神;《社戏》和《安塞腰鼓》中的地域文化等等。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足以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提升个人文化修养。

三、课外阅读中吸收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积淀在于积累,积累的目的是要强化文化的底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目前语文课,学生读得少、背得少、积累得少,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数量有限,完全不能满足学生阅读要求,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各种健康有益的读物,特别是对那些有着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经典名著应认真阅读,甚至要会背诵其中的名言语句,从而丰富文化知识,积淀文学底蕴。如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到《增广贤文》《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都可先识记后背诵、再感悟,进行积累。其次,像《史记》《隋唐演义》《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封神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都应鼓励学生去品读,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积累文学语言,学到写作技巧,还能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增强自身文化底蕴。再有,现代文学名著诸如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钱钟书的《围城》和朱自清的散文、鲁迅的散文、杂文等,还有当今流行的《故事会》《读者》《意林》等报章杂志也是课外阅读的对象。这些现代文学读物既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也能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是学生丰富的课外精神食粮。

四、语文作业中感悟传统文化

(一)我们可让学生在作文练习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作文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学生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作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分析、议论、总结,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1.片段描写。

片段描写是写作的基础。加强片段描写训练才能把文章内容写得具体充实。例如可叫学生写出母亲节这天想对妈妈说的话;教师节给老师发一条手机短信;和朋友闹矛盾了,写一段向朋友道歉的话;把面对生活中的某种困难是如何战胜的过程写出来;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的理想;写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片段……这些片段描写就包含了孝道、感恩、友谊、乐观、坚强、立志、亲近自然等儒家和道家的传统文化思想。

2.大作文练习。

(1)作文主题就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如“爱国”“思乡”“亲情”“责任”“诚信”“自强不息”等。

(2)可以把历史文化名人当作写作对象。

如把孔子、庄子、屈原、诸葛亮、曹操、韩信、司马迁、王昭君等历史文化名人当作写作对象,写作题材将显得大气,文化底蕴也显得深厚。

篇4

关键词:初中生;提高;写作能力

有很多初中生他们不喜欢写作文,有的甚至厌恶写作文。其实写作文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前提是脑海里要有非常多的故事和事例。这样写作就可以变得很容易,也会使作文内容变得很有文采。然而,初中生虽然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但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如何去实践自己的人生理想。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还需要他们来传承,而写作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载体;另外,写作对学生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锻炼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修养身心,而这些对于学生的未来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阐述。

一、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人们若对某件事情非常感兴趣就会很深入、很认真地研究它,探索这件事情中蕴含的奥妙和奇特之处,也就会慢慢地喜欢上这件事情,因此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校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注重对课堂之外的收集,诸如,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社会辩论会、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写作,并且通过这样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这样也渐渐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播放一些纪录片,给学生适当增加一些内容,让学生在写作时有素材可用。

二、鼓励学生积累素材

写作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有来源于生活,甚至高于生活。因此,写出一片好的作文,是需要很多生活阅历,且脑海里要有很多的故事,所以,积累写作素材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的人说写作是需要灵感的,但要知道灵感只会在某一瞬间才会显现,而且这也需要长时间地积累,没有素材积累即使有了灵感,也不会把它写出来。事实上生活中的素材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亲戚之间、邻里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等以及理想与前途、成功与失败等,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感悟这些素材,并坚持积累。在生活中要让学生去主动感悟生活中带来的启示,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思想深刻、观点新颖。也可以在教室的一角成立一个文明墙角,在这里可以放一些杂志、名人传、报纸、生活小知识等,让学生在休闲之余也可以积累素材。其实,积累素材也并不是一味地关注生活,也要多读读书、多看看美文、美句,并把他们摘抄下来。有时候学生在生活中关注的事情想要运用在写作中,却没有运用到优美的语句,这样也不能为学生的作文增加美感,但当学生把这两个方面都做得很好,这样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减少时间,也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因此,积累多的写作素材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唤起学生对写作的信心

初中生还没有接触很多社会上的事情,因此,他们看待事情的时候是非常单纯的,他们非常重视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因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带给学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有时候老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简短表扬的话语都会在不经意之间改变学生对某件事情的态度,也可能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反之,就会给他们带来负担,变得叛逆,抑制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也会很不愿意做这件事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多多地给予学生帮助、鼓励和表扬。在学生的作文中不能全面地反对和责备,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在优点上表扬他们,在缺点中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学生作文的独特之处,让学生看到他们的进步之处,这样学生有一种劳动之后的高兴和成就感。另外,在发作之后要举行一次小小的点评,让师生之间多沟通,增加他们对老师的新切感,使他们热爱这门学科。让学生之间互相点评,看到自己作文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借鉴他人来完善自己。信心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只要逐步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就为学生能写出好文章奠定了基础。因此,对写作有一定的自信心是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的。

四、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培养写作能力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劳动,这是一个慢活,需要学生不断地锻炼。在这锻炼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如果学生一遇到困难就放弃,那肯定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在平时老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具有克服困难的准备和勇气,这样学生不会轻易放弃,更容易成功。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一套由简到难的训练方案,再制订一个计划,让学生逐步养成摘抄笔记写随笔的良好习惯。并且进行有关意志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意志力。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无可非议的。写作能力不仅对学生自己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影响着我国优良文化的传承。因此,中学生要坚定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和义务,为国家奉献一份力量,使我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徐雪云.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指导[J].成才之路,2008(10).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经典文学作品;阅读;运用实践

一、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往往蕴含在经典文学作品之中,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文化载体,学生可以透过作品内容吸收丰富的文化知识,感受书中时代的政治、经济、人文等社会面貌。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都有丰富的文化经典,而这些经典作品是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因此经典作品的阅读不分国界、不分地域、不分种族。

(二)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

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展现,而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不仅是直观的现象展现,也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展现,因此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例如:左拉的《卢贡――马尔卡家族》是对第二帝国的社会反映,涵盖了军事、政治、宗教、金融、科学、生活、艺术等方面,通过家族史的描写展现了一部丰富全面的社会史。

(三)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当今社会的教育要求是提倡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而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文学作品不仅是现实世界的展现,也是作家内心的写照,经典作品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鲁迅的《药》中作者便在寻找救国救民的良方。这些文学作品中不仅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给读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四)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文学作品借助语言来传达情感,因而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规范语言表达,让学生在情感性、形象性、音韵性、含蓄型的语言表达小学习如何贴切的表情达意。同时文学作品通过形象具化来传达感情,因而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发散形象思维和联想思维,使学生的的思维能力不受观念束缚,呈多向发展和创新发展。

二、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实践

(一)情境创设

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来营造相关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消除和作品的距离感,从而走进作品去体验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主旨内涵。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情节的语言描述、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来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境,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理解文学精髓。例如:阅读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只动唇、不加动作和不出声地传达话语,让学生感受到没有语言的交流何其困难,从而深刻理解口不能说、眼不能见、耳不能闻的海伦凯勒的思想情感。

(二)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

文学作品中往往会有一部分弦外之意需要读者通过合理联想和想象来深入理解,因此文学作品阅读中老师要抓住留白处引导学生合理联想,让学生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形象画面,从而进入作品境界、获得审美体验,并通过内心情感进行作品的再创作。例如:在《木兰诗》的阅读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联想木兰从军的无奈、拜见天子的动作、语言、心理等,让学生的脑中形成一个丰满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三)引导学生情感共鸣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老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经历去感受作品思想、理解人物内心,通过和作品的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认识和体验。当学生用这种共鸣的体验阅读作品时,就能形成交互式的上升理解,从而更好地认知作品主旨、感受作品情感。例如:《羚羊木雕》阅读中,家长和主人公的矛盾和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很相似,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阅读,并且对于学生的阅读体验给予正确指引,让学生在认识作品的额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四)读写相结合

阅读文学作品是发现美的过程,写作文学作品是创造美的过程,因此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还要帮助学生创造具有学生自我个性的美。读写结合可以使学生深化作品理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例如:《春》的阅读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眼中的春天,通过自身眼中的春天和朱自清眼中的春天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欣赏作品优美语言的而同时提升写作技巧,享受创作喜悦。

(五)对比阅读

把内容和形式存在一定联系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发现作品的各自特点,对比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作品,还能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训练学生的联系思维。但是对比阅读中老师不能单纯地比较作品的相同和不同,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对比小学习、欣赏、应用。例如:老师可以通过《蝉》和《贝壳》的对比阅读,让学生在挖掘生命意义和价值主题的学习中掌握散文的方法和知识,掌握借物抒情的散文结构,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语文教育是双重的,既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又要注重学生的人文教育,而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还能激发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正确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杨琳.关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王彦.论小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D].新疆师范大学,2008.

篇6

视角一:抓拍街头场景,再现民俗

最真的风情

民俗风情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民族文化表现最丰富、最原始的,也是一种品类宏富、内涵深广、载体独特的文化。在高考作文中融合民俗风情,能够有效地表现生活中的文化传统,使文章富有较强的民俗气息。

【佳作呈现】

小时候,在家玩耍时,听到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就缠着妈妈买着吃。有时候还偷偷地跟着卖糖葫芦的走街串巷。不是馋那糖葫芦,而是馋那悦耳的吆喝声。

……

15年后,我长成20岁的大小伙儿。那个卖糖葫芦的老北京再也见不到了。我每天都在为人生的前途奔波,现在的理想是当个白领,再也不想小时候卖糖葫芦的事了。那悦耳的吆喝声也随着时代变迁被遗忘得干干净净。

终于,在一次春节的庙会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又看到了那个陌生又熟悉的身影。虽然15年过去了,老北京的模样依然没变。我跑上前去和他打招呼,他惊异地望着我,然后慈祥地笑了,像发现了一个旧梦。他递给了我一串糖葫芦。“提前付你的工资,像当年一样跟我吆喝。”我仿佛又找到了自己的童年,然后我突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张不开口,原地呆了半天。那太丢人了,我已经是个20岁的青年了。

老北京笑了笑说:“怕了,我就知道。还是那句话,‘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卖糖葫芦的,就毁喽!’”然后,他一个人吆喝开了。

冰——糖——葫芦……葫芦——冰——糖……那悦耳的吆喝声悠悠扬扬进入我的脑海,像一缕残梦,一股热浪敲击我的心房,终于我抛开一切,敞开喉咙,——冰——糖——葫芦……葫芦——冰——糖……

(北京一考生满分佳作《冰糖葫芦》片段)

【温馨提示】生活中的文化因子,需要一双文化的眼睛才能捕捉。在这里,作者似乎不是在写作,而是在抓拍一幅富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的民俗风情画,在这幅画面里,有冰糖葫芦的香甜,也有清脆的吆喝声,还有走街串巷留下的脚印。这是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呈现,也是民间最真实、最动人的心跳,这声韵,一端连着生活,一端连着文化,将这些因素融入到文章里面,增强了文章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视角二:融入地域文化,再现民俗

真实的心跳

风俗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传承现象,一种风俗的出现和存在,反映了特定时空范畴内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地域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特点的文化类型,地域文化以建筑、服饰、方言俚语、地域风景、生活习俗等再现着文化最原始、最底层、最真实的心跳。

【佳作呈现】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直到我一个人在南方小城张家港第一次感受到北方的时候,我才明白,上半句诗就是写的我。风又从北方吹来了,越过广阔麦田与茫茫天空,越过水瘦山寒的旷野,越过苍凉的秃树林,越过积雪的路、结冰的河,一路向南一路向南,如同我一路向南一样,来到这潮湿、多雨的南方。北方,北方,不觉之间,家乡已经在千里之外了,自己已经是江南人了。

梦想总是在别处,总是在我们没有到达或已经离开的地方。当时我不是坚定地来到南方吗?当时我不是确实看不惯家乡的一些丑恶吗?当时我不是对故乡交织着忧或愤吗?那我为什么在南方会真诚地想念北方想念着北方的生活、北方的风俗呢?

你要晓得,曾经付出过精力、时间与心血的地方你很难忘记;毕竟,付出过“爱”的地方,才能“能长出金麦穗与赶车谣”。

其实我的爱与忧,都留在故乡。北风扑面而来,这一刻,我像风中的一粒种子,身边没有了熟悉的土壤,没有了知根知底的朋友,没有了心灵的抚慰,我差一点潸然泪下。风从北方吹来,凄厉的风声又从家乡的楼角掠过了吧?麻雀又在风中踉跄地飞着,苍劲干瘦的枝条又在寒风中抖动。阴霾掩来了吗?孩子的小手没有吹裂口子吧?

风从北方吹来,我在南方生活着,估计我回北方的机会不可能太多,以后会越来越少。我的许多北方老乡也都愉快地生活在南方,有的也是多年没有回去过,我不清楚他们是不是有时还会真诚地回忆起遥远的北方,那片生长的地方,留下过欢喜与伤痛的地方,乡音难改的故土。

(江苏一考生满分佳作《忧与爱》片段)

【温馨提示】民俗是生活最真实的底片,记录着文化生态的密码。地域风景是民俗固有的内涵,民俗的风景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反复中不停地展示着、过滤着、沉淀着。正因如此,文中一个从北方来到南方的游子才会念兹在兹时时不忘北方的民俗,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粗犷的北方民俗、民风、民情,而作者作为游子的浓浓的忧思、美丽的忧郁跃然纸上。

视角三:触摸民间心跳,传达民俗

消逝的忧伤

民俗蕴含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有着民间真实的心跳,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财富。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很多的传统习俗、文化遗产、传统建筑、历史古迹,在人类经意或不经意间消失了。割断了社会的历史文脉,长此以往会带来一个民族文化的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再强烈,曾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文化积淀逐步流失,文化遗存日益减少,如何善待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成为考生关注的问题。

【佳作呈现】

记得那段日子,从网上看到南京梧桐树被砍的图片。曾经枝干挺拔、满树碧绿的梧桐只剩下了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地躺在冰凉的马路上。满地的断枝残叶,仿佛城市记忆的碎片。“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人和我说话”,看到这般伤感的留言,眼眶终不由得有些润湿,对这个城市的忧与爱一起涌上心头。

姑姑家在南京,所以经常去那儿。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庄严雄伟的中山陵,也不是烟柳繁华的秦淮河畔,而是那一棵棵挺拔秀美、矗立在街头两旁的梧桐树。碧绿硕大的叶子摇曳着赏心悦目的青翠,为夏日火炉般的南京注入一潭诱人的清凉。齐齐向外张开的枝干仿佛一只只有力的臂膀,共同撑起这千年古城的浩荡长空。

梧桐与南京是一体的。芳华既在之时,风姿绰约,潇洒不凡;芳华摇落之后,寂寞宁静,疏朗苍远。梧桐,让我喜欢上了南京这座千年古城。

姑姑说,这些梧桐都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梧桐伴着南京,走过百年的沧桑,一起静看岁月的流逝。以前没空调时,人们便三五成群地坐在梧桐树下乘凉聊天。我记得作家苏童曾经说自己就是因为这满城的梧桐树才定居南京。梧桐与南京人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可是,这些年,南京的梧桐被砍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地铁,一座座摩天大楼。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变化最大十大城市》中,南京位列第七。六朝古都被描述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或许,一些东西终抵挡不了时代的滚滚潮流,可为什么站在繁华的新街口,我的心里会涌出丝丝淡淡的忧伤?

我看见南京的网友在网上的留言:“梧桐在南京住了七八十年了啊,它们被‘斩首’了,剩下的我们这群南京人是不是也快了?”或许我这个外地人终不能有切肤的感受,只有那些在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老街坊有最深的感触。

只是忧伤是不够的。我看到网友们在网上大声地疾呼,一条条灼热的微博包含满满的对梧桐的关切。我看到南京人自发走上街头,一条条枝干上飞扬的绿丝带,蕴含着南京人对自己城市的无限的爱。

因为深爱,所以忧伤;因为伤痛,所以更爱。梧桐,留下了不少。忧与爱,继续生根、发芽……

(江苏一考生满分佳作《忧与爱》片段)

【温馨提示】历史遗存属于大民俗的文化范畴,有着七八十年历史的梧桐见证了南京城近百年的历史沧桑和几代人的温馨记忆,作者巧妙地选取了最能触动南京人心弦的“梧桐”,作为文章的切入口,可谓“棋高一着”,几幅对比鲜明的画面,读来令人触目惊心,不能不与作者一起“忧与爱”。文章结尾耐人寻味:“梧桐,留下了不少。忧与爱,继续生根、发芽……”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视角四:关注日常生活,打造民俗

生动的韵脚

在传统与现代社会,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教化和熏陶。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民风与民俗,可以陶冶情操、弘扬美德、传承文明。譬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还有各种风味的饮食文化,令人口馋……这些节日与风情,是民俗最生动的韵脚,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

【佳作呈现】

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姥姥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人生的作业。

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一年又一年的端午,每一只粽子都是姥姥一叶一线写成的作业。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

姥姥的端午始终是一年年、一页页写满呵护和慈爱的作业,姥姥用半辈子的光阴认真而辛劳地书写着这本页码厚厚的作业。姥姥的这本人生的作业,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南通二模一考生满分佳作《人生的作业》片段)

【温馨提示】民俗是积淀在每一片独特的土地上未飘散的诗,作者采撷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在演绎“人生的作业”这个命题时,以端午这一传统民俗为抒情载体,以包粽子、煮粽子这一风俗来书写姥姥“人生的作业”,表达了对姥姥怀念、赞美、歉疚的复杂感情。文章以小见大,巧妙嫁接,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篇7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推理和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从傣族传统体育的各种原因出发,说明了傣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社会价值及其演变发展的现状。其中,傣族“水文化”是产生这一文化异质性的核心因子,而民族体育则在文化的内涵与层次上充实和丰富了傣族“水文化”,二者在物质流动与能量流动的交互与共生中协调发展。

关键词:傣族;传统体育;水文化

在特定民族或地域中,传统节日具有凝聚民族情感、传承历史、延续和创造社会活力的功效。它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研究傣族传统节日文化和特定节日文化衍生出来的传统体育,探寻傣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发展的特殊规律,既能让傣族传统体育健身娱乐的本质属性得到充分凸现,又能促进傣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2.傣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原因

2.1地理环境对傣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影响

2.1.1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性作用

由于傣族人民居住在原始森林中,在沟渠或稻田边常常可以看到孔雀展翅开屏,翩翩起舞,加之傣族人民喜爱孔雀,把孔雀看成是美丽、善良和吉祥的象征,进而使人们面对着诱人情景,情不自禁地也模仿起孔雀那优美的舞姿,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傣族传统体育中著名的“孔雀舞”。作为傣族传统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据传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受汉族派系和缅甸、泰国、老挝传入功法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傣族先辈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长期劳动、生活中模仿动物动作的影响,综合两者并加以想象形成发展起来的,通过具体的实践不断完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2.1.2人文社会环境的导向性作用

傣族人民生活中的丢包,人们生活中某种需求在体育活动中的满足,傣语称为“端麻管”,是集娱乐和传情求爱于一体的体育活动,早在明代就已在傣族地区盛行。起初,是为取悦于宣慰使召片领(傣族地区最高统治者)及文武百官而产生的单纯的娱乐活动。由于参与活动的都是闺中佳女和英俊青年伙子,这种活动逐渐演变为集娱乐和传情求爱于一体的活动而流传至今。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丢包活动已很少有自然环境的印记,更多的是傣族人民在特定的人文环境中,因精神享受和追求的需要而形成的,并进而产生由娱人到传情的转变,这是特定的人文环境决定了其应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已超越了自然环境的意义而被赋予了新的人文内涵,成为傣族人们情感交流的媒介。

2.2原始宗教对德宏傣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

2.2.1德宏傣族原始宗教舞蹈的产生

在崇拜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孕育了原始体育活动的雏形,人们通过想象以特定的动作,如模仿性的舞蹈来控制、影响向自然现象。这些经常性的、大负荷的、夸张的、富有激情的舞蹈和活动,客观上实践着体育的行为,实现着原始体育的功能。

2.2.2娱神慰神祭祖体育活动

在祭山、祭水、祭祖、祭树、祭林、祭寨等各种祭祀活动中,人们为了使神灵与人类和睦相处并福佑人类,人们按照自身的性格、想象和好恶设计了许多仪式和活动来取悦神灵。由此产生了以各种原始文化体育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宗教娱神慰神仪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些活动本身的宗教因素和色彩逐渐淡化,文娱体育的因素的价值逐渐增强。

2.3“水文化”对傣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影响

水是世界的本原,人与动植物是水的衍生。傣族人的这种思维方式进一步认为,人的心灵与世界万物同处一源、合为一体,并且,人的行为可以与某种神秘力量和宇宙秩序相互感应,从而达到天人和谐。这种遵循“互渗”规则的原始思维方式,明显带有“水文化”的价值取向。反映在体育表象上,就是观赏娱乐、修身养性而不是对抗与争斗。可以说,傣族体育是娱人与娱神兼顾、自娱与娱众统一。傣族的宗教是原始多神宗教崇拜与佛崇拜的复合,傣族体育就是在对日、月、水的自然崇拜、对祖先的崇拜、对“寨神”、“勐神”(意为坝子神)的地域保护神崇拜和对佛祖的崇拜过程中体现自己的特质。

3.傣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傣族体育以柔美、细腻见长。多姿的手势、纤细的腰身、轻盈的体态,构成了一幅幅完美的“三道弯”造型,这使得傣族舞蹈既有动态的韵律美,更具静态的造型美。傣族的孔雀舞,它是模拟孔雀出巢、展翅高飞、觅踪捕食、寻泉戏水、浴身抖翅、蹦跳嬉戏、开屏比美等一系列动作,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就这样如此生动地将“力”与“智”、“情”与“意”水融于体育运动的形式里,是傣寨“水民族”体育文化独具一格的特色。除了力与智、情与意的契合,傣族体育往往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灵寄托。傣历新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至上,赛龙舟是年节里的最崇,傣族人民身穿节日盛装,欢聚在澜沧江、瑞丽江畔,举行龙舟赛。祈求保佑风平浪静,竞渡获胜,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获得更大丰收。泼水祝福、泼水传情,是傣族人民自由自在、平静安详、洒脱明朗的心理表露,是水的风格的升华。

4.傣族传统体育的演变与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体育中的神性逐渐退化,世俗性与娱乐性逐渐增强。龙舟竞渡借助泼水节的影响,逐渐发展成规模较大的、具有竞技者和观赏者互动效应的竞技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丢包从泼水节和春节期间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传情达意的一种社交娱乐活动,发展为今天具有娱乐性和竞技性特征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竞技项目。而作为傣族农耕稻作文化的一个生产礼仪――傣历新年泼水节,已由原来的生产祭祀活动演变为今天影响较大的、娱乐性和参与性较强的、聚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盛大的民族节日。

5.当代傣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

5.1傣族传统体育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把握发展变化的限度,弃其糟粕、保留精华。对弘扬傣族传统文化具有促进作用。傣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宝贵资源,应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促进傣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5.2傣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傣族传统体育表现出动作节奏感强、讲究防守的特点,将力与美、情与意交融于体育活动当中,具有细腻、含蓄、祥和的文化特质,是傣族“水民族”体育文化独具一格的特色。

5.3几乎所有的傣族传统节日都伴有体育活动为在傣族地区全面而有效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将会促成以节日体育活动做为周期的群众性活动。

6.结论

傣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生态环境和傣族文化的其他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产生了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表现出独具特色的“水民族”的体育文化特征。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傣族地区以节日体育活动为主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兴盛。对包括傣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将促进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这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参考文献:

[1] 张公瑾.《傣族文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

[2] 王子华.《云南民族节日的起源、传承与表达》,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

[3] 李延超,饶远.《傣族体育与“水文化”缘由探析》,载《体育科学》,2006年第4期

[5] 王慧勇.《傣族“嘎佯”舞的体育美》[J].沧桑,2007,(3)

[6] 张公瑾.《傣族文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

篇8

【关键词】安全管理;“贴合”管理;传统文化

0 引言

基于传统文化早已内化为职工思想的事实,研究企业安全管理就不得不考虑由传统文化带来的群体思维定势、行为定势,以及由此给安全管理政策的落实和规章的制定带来的障碍。由于我国现有安全管理模式都是在国外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且中西在群体特质等方面差异巨大,从而导致世界观、价值观、处事方式在安全管理的思想层面产生巨大的碰撞。要想建立起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就必须分析冲突点,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作用的特点。

1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式安全管理

1.1 化解西方模式与本土实际之间的摩擦

中国产业界长期奉行“拿来主义”。由于中国安全管理工作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障碍,于是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购买或者“山寨”国外技术。又由于中西方一个“官本位”,一个“人本位”的不同背景,使企业很难适应引进的安全管理条例,更多的是化作文字制度,停留在纸上、墙上。所以,研究中国的安全管理有其紧迫性和必然性,并且中国式安全管理能有效降低外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在中国企业实际应用中的摩擦,整合中外管理资源,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1.2 以的方式促进文化在企业中的渗透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非外来先进“科学”制度所能理解。但是外来模式往往是经过科学实践验证,并利用数学方法精确设计出来的,其引入对于中国企业安全管理的理性管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研究中国式安全管理能将植根于中国员工思想深处的文化传统显性化,以外来模式为载体,借助有步骤的、有组织的管理模式,渗透中国文化到员工群体中。一方面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具有科学有效性,最终促进中国式安全管理高效运行。

1.3 以操作中国式安全管理模式为载体进行实际演练

中国式安全管理在传统的理解中是一种感性的管理,凡事没有绝对,所以凡事都有例外,例外导致事故的发生频率增加。研究中国式安全管理,并借助这个平台进行管理要义的提取,提取中国管理中“例外”的依托,便能有效地避免由于收放不自如造成的管理漏洞和隐患。通过对要义的把握和掌控,进行不断重复的演练,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

2 西方模式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原因

2.1 模式单纯一元化,独立性过强

西方的安全管理模式就如同西药,针对性强,目的单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由于独立性比较适合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他们更乐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所依据,有所程序,自己做自己的,不需要也不想去过问别人的事情),所以总是能很好地适应西方员工。但是在中国却很难行得通。因为中国员工不仅仅要求自己有章可循,还要求自己周围的环境合理。中国人喜欢跟别人比较,事情满足了自己的预期是不够的,有“相对满足感”,跟周围的环境相比是合理的才算罢。否则,即使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由于跟环境之间依然存在落差,内心依然不平衡。西方的管理模式做不到面面俱到,因此,在中国的企业中总是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

2.2 西方安全管理模式原则性过强,强调程序化与中国人个案处理能力强的矛盾

中国人判断一个人能力的大小要看其应变能力大小。突发事件或者特殊情况的到访,能否保持环境的平衡,是判断一个人能力大小的标杆。相对中国,西方更注重执行能力的强弱。是否能按照规定的程序完成任务,是否能获得固定的结果,成为判定一个人能力大小的标准。所以,西方程序化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国人做事风格善变的要求,自然得不到拥护,取得理想的效果。

2.3 中外价值观的不同

西方安全管理中的激励政策包括物资和精神两方面。双因素理论表明:西方人在基础物质条件得到满足后,方能对激励政策产生反应。马斯洛理论也表明,人的需求是阶段性的,按照生理到精神的层面依次实现满足。但在中国,往往要的是气节,一种“不吃馒头争口气”的气节。没有物质基础也同样能获得精神上的激励。精神信念的力量可以支持一个人忍辱负重多年,不管外界环境有多恶劣,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个能让他信服的希望,可以抵得上山珍海味。所以,西方安全管理模式中的激励策略更多的是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中国,人们更愿意成为“隐藏的大多数”,集体荣誉感来的更实际些。

2.4 和谐观念不同

中国的和谐,应该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式的,也就是说在什么样的位置,获得什么样的报酬。想得到更多,就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否则,别期冀通过什么法律的途径,什么付出的劳动量等途径获得额外的收入。

西方的制衡,过于强调科学的计算,不考虑背景,所以总是让人觉得自己曾经的努力被抹煞,这让中国人无法忍受。

2.5 权威的导向的不同

似乎每个中国人都清楚地知道,要想获得功名,要想开辟仕途,必须要付出多少苦功,而这种努力和奋斗不是任谁谁都能做到的,所以是任何人都抹煞不了的。当一个人获得功名的时候,别人给予的是铺天盖地的羡慕。自然,由此获得的权威是个人魅力所征服的。正如古人倡导“以德服人”,没有很高的个人修为是很难让群众信服的。

西方则不然,给你一个程序,要求你做的就去做完,否则的话扣你薪水,降你职位,炒你鱿鱼等,毫无个人感情的掺杂。任人和人之间倡导平等,你有你高层的活法,我有我低级的乐趣。不会因为你是总统,我们对你的感情就能超越理性。

2.6 礼仪之邦

如果说中国人尚简,达到极简主义,形成极简管理,那么,我们的社会不会发展到现在还是那么困难重重。如果人人都尚简,事情反而好办了。事实上,中国人是有点懒,但是绝对不希望事情简单。如大家所见,中国人说话办事总喜欢绕圈子,因为中国人口庞大,要想在这个圈子里混的好,必须要圆滑。所以礼仪是在所难免的。正如孔夫子所倡导的的那样,我们成为了礼仪之邦。如果中国人果然尚简,那么我们不需要设立那么多道德标准来牵绊和约束。

中国人在安全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抵触性,不仅仅是存在侥幸、省能心理这么一说,更多的还是想获得周围人的注意。中国的礼仪使得中国人很体面,喜欢被人家看重,喜欢有尊严的感觉。当今生产批量大、流水性作业多少让员工们缺乏成就感,因为工作让人成了机器人,个人灵魂没有得到重视,自己显得太过平凡。而自己就算挣扎估计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算了,就这么的吧,无所谓了。于是事故就出现了。其实中国人的麻木,正是由于人口众多,个体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引起的。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责任心很重,“为了这个家”成了动力的源泉,从来没有哪个中国人说自己是“为了自己”。正是由于责任心,中国的工人本质上是希望企业能平平安安的,顺顺利利的。所以人人都希望给领导们一点建议。可是,偏偏没人理解自己。最后变得“无所谓”了。

2.7 归属感与依附感之间的区别

中国工人的依附感在工作中的体现异常明显,这也许就是被理解为“极简”的原因吧。中国人的“水性”在任何时候都能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工作中,只要有人给划定好做事的方法,中国工人的普遍感觉就是顺从地跟随。管理层开始急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怎么就没有一点点的主动性呢?其实,中国人顺从惯了,如果工作中或者生活中有人比自己强悍,或者说能力突出(只要不是竞争关系),自己就会毫不自觉地跟着,不会想着超越。所以,在安全管理中,如果制定标准的人或者带头的领导能力强,而又喜欢亲力亲为的话,就会非常危险。中国人喜欢和谐的环境,宁愿不超越,也不想打乱安逸的生活。如果想出头的话,来自其他人的冷嘲热讽(你知道在中国舆论的力量)定会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中国人不愿意让领导难堪,哪怕做个幕后的操纵者,也不愿摆在面上去改良。

而归属感在工作中是比较难建立的。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分布着无数的小家庭,每个家庭之间互相维护,不希望外界的干扰。如果我们想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就比较困难。员工只希望能从公司里获得一些额外的利润带回家,多数情况下不敢对企业给予过多的建设。所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也不会那么明显。如果员工的归属感强烈的话,就会制造很多麻烦,中国人感觉两人之间的距离比较近的时候,就会不拘小节,不按照规矩办事,总想找点后门走走。如此,则打乱了企业的正常秩序。包括安全管理中,因为自己比较吃香,就喜欢不按照要求工作,因为没有人能管住“大红人”,所以留下了种种隐患。

所以中国工人还是有普遍的依附感,而并非有很强的归属感的。

2.8 沟通的层次

中西方在对待沟通的问题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西方人的沟通高效,快速,正点正时,没有过多的渲染,人齐了,把消息传递下去,画出重点,ok。但是,中国不是这样的。中国人喜欢会而不议。消息的传递凭借一张“圣旨”即可,但是,见面的目的呢?中国人见面的目的是要通过强大的场效应让你知道信息需要被重视的程度。因为说太多的严厉要求的话会让人不舒服,面子上过不去。这不符合中国人建设和谐的传统。

而且,中国人沟通的时候趋向于深入到哲学的层次。有话不明说,给你一个故事,让你自己猜。悟性好的员工,很快能得到提升,悟性差的人只好原地踏步了。

这就是中国人沟通的妙处。

在安全管理上,工人群体听到的话语都一样,也就意味着没有谁能从这句话中获得提升自己的气味,因此,谁都反而不会重视安全信息,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多少流于形式。

2.9 中国管理的“水”文化

中国的管理本来应该像“水”那样,无孔不入,处处渗透,处处体现。可是,近现代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也喜欢搞得什么东西都摆在面上,可是效果却没有上升。究其原因,中国人管理的弹性被扼杀了,但是中国人的本性却没有同步成为“一是一、二是二”。中国人仍然喜欢“商量”,不希望被条条框框束缚的那么紧张。正如中国人发明的“太极”,既然我有“四两拨千斤”的能力,为何非让我开着卡车来运?所以,不要给中国人定这些死规矩,中国人天生的叛逆心理总会找到规矩中的漏洞,而尽力钻空的。

所以,中国的安全管理还要恢复一定的流体性,弹性大了,才收放自如。

3 结论

中国的安全管理目前依然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对发达国家模式的引入也并没能起到至优的作用,说明中国人的管理模式并不适合显性化。我们应该尽量在安全管理中,顾全中国员工的整体特征,采用流性管理,放收有度,才能克服西方管理模式的僵硬,保证先进科学的应用。

所以,安全管理中,我们总结一些经验供借鉴:

1)充分发扬中国群众的责任感,留足面子的同时,让员工知道事情的重要性。

2)沟通,但是不直接定任务,“理”但不要“管”,充分尊重个体的意见,给足成长的空间,利用“水性”管理,面面俱到、处处渗透。

3)利用真正的“权威”来感动和引导群体,达到和谐文明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辛嵩,刘慧慧,崔延红.关于中国式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1):71-73.

[2]李雅娟.中国人的“家族”文化心理特点和变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5(41):71-72.

篇9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创造的传统文化的总称,具有鲜明特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文化生态解体、传统文化日益消亡、发展步履维艰等冲击和挑战。但是,从文化长远发展来看,跨文化交流趋势不可避免,它为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借力发展、开放性增强等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跨文化交流也将为少数民族现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跨文化交流;影响

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人口数相差悬殊,从十几亿人至几十人不等。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精神信仰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些绚丽多彩的优秀民族文化是人类的共同精神遗产。从古至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交流从未停止过,特别是近代以来,伴随着现代化在全世界的推进,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进程势不可挡,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普遍与频繁,少数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特点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各个民族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学界普遍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此,少数民族文化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来理解:广义是指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这样的民族文化当然会被本民族成员广泛认同;狭义的内涵则指精神文化方面,内容包罗万象,比如民族的哲学、史学、文学、教育、语言文字、法律、艺术、医学、天文历算、道德、自然科学、宗教、习俗等。从上述定义可见,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广博繁杂。徐万邦、祁庆富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一书中,将少数民族文化分为六类:一为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包括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住所和建筑、交通工具;二为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恋爱和婚姻、亲族称谓与姓名、人生礼仪、丧葬文化;三是民族传承文化,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和舞蹈、戏剧和曲艺、美术、体育游戏;四是科技和工艺;五是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原始宗教、巫术、道教和民族间宗教、佛教以及伊斯兰教,吉祥崇尚、禁忌;六是节日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文化具有共同性,如地域性、传承性、互融性、相对稳定性与变迁性,等等。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也具备不同于汉文化的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形态多样性

一个民族的生态环境、地缘分布,直接反映着民族文化的特征,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形成,显示着民族适应自然的能力[1]。生存的需要是文化产生的基础,因此,在类似的地域特点之上,可能出现相似的文化。比如黑龙江流域的鄂伦春族和赫哲族虽然远隔千里,但其文化上有许多地方相似,他们的语言大概60%~70%是相同的。我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从总体上看,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山地、高原、边疆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不同民族生活的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因此造就了各民族之间的生产生活方式千差万别,而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各民族文化赖以形成与发展的根基所在。为此,徐亦亭指出:“中国古代四个文化区域,即:中原华夏农业文化区域、东南百越稻作文化区域、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区域,以及西部和北方游牧文化区域。中国历史上,这四个文化区域之间的文化漂移,及其相互的影响和补充,反映了中国古代民族的交流和融合。”[2]到目前,伴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推进,虽然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根源于地域差别的传统文化仍然是各民族的文化形成基因所在。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存在固定的模式。甚至同一民族内部文化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民族内部成员间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异随处可见,甚至在心理素质、价值观上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二)民族认同性

各个民族的文化均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少数民族文化是由各个少数民族社会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为此,民族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性质,民族成员会把民族文化界定为个人的私有的东西,并视为民族的标志。始祖、血缘是民族成员最为重视的,它是民族认同的核心依据,除此之外,文化是民族认同的极为关键的“佐证”,譬如语言、艺术、音乐、服饰、饮食等,都可以作为属于同一民族的标志和依据。民族文化在民族成员的心目中是无比崇高的,在某种程度上,文化就等于自身,为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有的民族成员可以为其而献身。一般而言,民族文化与民族认同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合二为一的,两者不可能出现分离。民族成员认为,不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就是不尊重本民族,对民族成员个体影响很大。很多民族冲突事件,就是因为文化认同差异或歧视引发的。民族传统文化对成员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可以约束其行为,更重要的是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文化是民族认同和精神的灵魂,价值观和审美标准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传统、封闭的社会,少数民族成员必须遵从来自于传统文化的规范、习惯和禁忌。

(三)相对弱势性

从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构成现状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民族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程度、教育水平等差别,这些差别,导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权利是不同的。对于文化而言,人口数量较多的民族必然在一国的共同文化的塑造、本民族文化传承中具有绝对的天然优势。以中国为例,我国有13亿多人口,汉族人口占90%以上;55个少数民族人口为1.2亿人,汉族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同时,从发展程度上看,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居于领先地位,而55个少数民族相对落后,处于弱势地位,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尽管维吾尔族、蒙古族、壮族、藏族、回族建立了自治区,许多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但这些民族文化也只能在本行政区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而言,他们的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此,其文化生态更为脆弱,在众多强势文化的影响下,要保持并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任务更为艰巨。

(四)宗教影响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10个民族信仰或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对于大部分人口信仰宗教的民族而言,宗教对文化的影响非常强烈,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国西北民族地区为例,该地区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经成为多民族、多宗教的交汇地区。从宗教角度对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划分,可以划分为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传佛教文化圈和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伊斯兰文化圈。由此可见,宗教已经影响到少数民族成员的行为规范,成为民族精神文化体系的重要支柱。

二、强势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

近代以来,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的交通、通讯等手段日益飞速发展。这些领域的划时代变革,一方面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员跨地区流动变得越来越便捷;另一方面,随着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社会已面临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体现在:

(一)少数民族文化生态面临解体危机

文化生态学的观点认为,“人类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与物种群的生成体构成一个生物层的亚社会层,它通常被称作群落。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文化的因素,在生物层上建立起一个文化层。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人类一般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发展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3]从上述论述可知,文化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等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外在环境的差异性是当前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基础。在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世居于森林、草原、山川、河流等地貌环境复杂地区,这些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造成了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特殊性,但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族地区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丰厚的先天优势,越来越被市场经济所“青睐”。资源越来越多地被过度开发利用,造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根基的坍塌境地。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日益消亡

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形态均建立起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种在生产力极端低的情况下形成的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精神,是今天人类所缺少的。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他们也创造了与众不同的精神文明。独具特色的文化是一个民族之所以为此民族而非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消亡的速度加快。从语言文字上看,据统计,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7000~8000种语言,目前已有超过2000种绝迹,而剩下的语言中,95%以上的语言被不到4%的人口使用,60%蕴含着人类智慧、情感、历史发展线索的数千种语言正在急速走向衰败。目前,世界每15天就有一种语言消逝[4]。从生活方式上看,少数民族越来越主体民族化。根据相关学者对桂西南的扶绥县进行调研,目前,壮族越来越被汉族所“同化”,经济发展越好的地区,壮族与汉族之间的区别越小。表现在传统服饰上,即壮服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市场,取而代之的是衬衫、中山装,壮族所特有的春社节、三月三歌圩节等代表性的风俗节日越来越被人们所淡忘。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步履维艰

以东北亚人口少民族为例,作为渔猎民族,他们世代相传的口头文学、说唱、音乐、舞蹈以及独具特色的岩画、服饰艺术、木雕、骨雕等工艺品,还有独一无二的桦树皮器皿等无不令人惊叹。可是,在“外在”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冲击下,伴随着民族文化活载体的老人的渐渐逝去,年轻人已经与传统的渔猎生活方式逐渐脱轨,他们大多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一无所知。这些民族文化难逃消亡的厄运。目前,黑龙江省少量能使用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民族语言的均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传承人平均年龄也在70岁以上。20世纪80年代,郭崇林教授见到了满族萨满神话的传承人———87岁的傅英红,老人家曾不无忧虑地说:“你们要是不记下来(萨满神话),我可就都带走了!”[5]

三、跨文化交流对重新构建少数民族文化的积极意义

文化是生存需要的产物,而生存的需要与生存的条件———地域和环境相关,为此,在外在的文化生存根基不可避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在适应的基础上求发展。尽管跨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但是,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民族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其他民族文化的过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想永远保持世界范围内的相应地位,必须摈弃狭隘的视野,采取开放包容的心态,博采众长,只有这样,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不断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为本民族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精神性力量。跨文化交流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向外传播过程中能够被外界所了解、接受和认同的广度与深度,以及该文化在改变人们思想和行为时所能达到的程度。文化影响力的强弱取决于文化传统积淀、文化自身特质、文化创新的活力等内在的自身要素,同时,更依赖于文化的对外传播,“文化更多地依赖于传播,没有传播,它将随着文化持有者的死亡而消失。没有传播就没有继承,也没有文化的增值、同化和重构”[6]。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原生态特质,能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享受感,但是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等客观条件制约,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通过跨文化交流,无疑拓宽了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路径,使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二)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借力发展

目前,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来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处于发展相对滞后的状态,经济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没有一定的物质投入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自身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难以对提升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在少数民族文化跨文化交流中,外界在对文化的欣赏过程中,会逐渐引发对这个民族文化的弱小命运的关注,进而会有更多远见者、社会组织及政府,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帮扶、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式,关心、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开放性的增强

一个民族想要获得发展的机遇,其文化一定要处于有限的开放状态。把任何改变文化状态的现象都视为洪水猛兽,唯恐冲垮保护民族神圣性的大堤的思想与做法,无疑对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都永浩研究员认为,在中国的城市,有很多文化元素来自西方,譬如英语、西服、西餐等等,这些东西不知不觉地成了我们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其并没有排斥感。世界上的民族文化表面看起来丰富多彩,然而事实是,文化元素是有限的,各个民族只是把这些有限的文化元素根据自己的需要编织起来而已。美国人类学家鲍亚士说过:“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7]为此,通过广泛的跨文化交流,少数民族文化就能够从其他民族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为己所用,也能够使少数民族群众在与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深刻认识到本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缺点与不足,通过扬弃式的文化建构,使民族文化日臻美善。

四、跨文化交流对少数民族现展的积极作用

文化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精神基础,文化结构是否完整,关系一个人的精神心理健康,其重要性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人文质量。”[8]通过跨文化交流,少数民族文化获得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必将对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为少数民族现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文化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是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及其地域因素的反映,对民族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反作用。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通过该社会“文化人”的文化活动得到继承和发展,并通过该社会“文化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9]。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优秀价值观,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现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教育与价值引领作用;通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群众自身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等素质技能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本。

(二)为少数民族现展提供经济资源与产业支撑

对于现代经济发展而言,文化是资源、是资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灵魂和软实力,也是推进创新的凝聚力和激励力。文化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作为一种充满活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经济资源,是一种“软实力”,逐渐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个国家均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将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战略高度。我国55个少数民族文化以其朴实神秘、热情奔放、博大精深、和谐和睦等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从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始味道的角度,对优秀民族文化进行民俗文化旅游业、演艺娱乐业、影视剧制作业、工艺美术业等商业性开发与运营,一定能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

作者:马冬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参考文献:

[1]管彦波.中国民族地理分布及其特点[J].民族论坛,1996,(3):22.

[2]徐亦亭.中国古代文化区域和民族关系[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5):28.

[3]张犇著.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76.

[4]汪嘉波.谁来拯救濒危语言[N].光明日报,2011-02-26(05).

[5]左岫仙.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现状与反思[J].满语研究,2012,(1):80.

[6]张政法.主体的影响力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主体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21.

[7]李丽娜.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焦虑与探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34.

篇10

关键词:农耕文化;核心价值观;传承

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据考古资料显示,大约距今一万二三千年到七八千年左右,我国有意识的农业生产已经开始,黄河流域以种植粟类和长江流域种植稻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定型。苏州农耕文化也可以上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稻作文化“马家滨文化”时期。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先民们创造、累积了宏富多姿的农耕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和主干,温润滋养着代代华夏儿女,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成为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纽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深厚沃土、思想资源和源头活水。

一、农耕文化的内涵

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其内涵在农业文明的历史演进中日渐丰富扩大。学者们对其进行研究时见仁见智。统括而言,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农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物质文化层面上,农耕文化主要指民居、农具、生活用具、服饰饮食、水利设施等有形的器物文化形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农耕文化不仅体现在天人合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等哲学思想观念上,对河岳山川、自然神灵祭祀崇拜的上,还体现在农事活动、节日庆典等民间习俗上,以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民谚、游艺活动等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些无形的精神文化形态上。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千差万别,物候气象千变万化。中原大地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地带,江南地区则多湖泊河流的水乡泽国,大西南崇山峻岭环抱着沃野千里的盆地,等等。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农耕文化,中原农耕文化、江南农耕文化、巴蜀农耕文化等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体现中华农耕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呈现出各有特色、各自不同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内涵,体现了中华农耕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特征,也将悠长久远的中华农耕文化塑造得内蕴丰厚、多姿多彩。

二、农耕文化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一)农耕文化在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表现与作用

中华农耕文化有着“农本”和“民本”的传统。农业是国人立身的基业,也是统治者治国的根本。从西周时期开始,天子要亲耕籍田,后妃也要亲蚕,成为一种“农为邦本”的象征性仪式。“农为邦本”意味着耕耘土地的农人是立国的根基,中华农耕文化有着浓厚的民本主义思想。《尚书》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主张,儒家道统的继承人孟子做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价值判断,凸显了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农耕文化注重和谐,天、地、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是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对土地、对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依存性,与自然(天地)建立和谐关系是本有之义。先民们对河岳山川的祭祀崇拜,不仅是人们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心愿表达,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唤与期待。在天、地、人的关系中,中华农耕文化尤其注重人际的和谐。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成为民间的生存智慧。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最具代表性的是唐寅所作的《一团和气》。画面夸张变形的娃娃团成一个滚圆,弯眉、笑眼、圆圆的脸,手捧一张“一团和气”的字幅,将苏州农耕民俗的“和”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中华农耕文化“农为邦本”“民为邦本”的思想,以及对天、地、人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建立和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

(二)农耕文化在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表现与作用

中华农耕文化在社会层面有着对自由、平等的价值追求,以及对公道正义的置重和向往。农耕文化根系于土地,美丽的土地山川等自然环境陶养出中华农耕人对自由的渴慕,对理想的桃源乐土的向往。误入尘网30年的陶渊明,冲破“樊笼”的桎梏,开荒南野,回归园田,追求的是一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生命自由的境界。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一生不仕,悠游于吴地清幽浑朴的自然山水田园间,他的《耕读图卷》描画了心目中摆脱功名羁绊、沉醉田园山水间耕读相伴、性灵自由的理想生活图卷。有题诗云:“两角黄牛一卷书,树根开读晚耕余。凭君莫话功名事,手掩残编赋子虚。”

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也深深根植于华夏农耕文化土壤中。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并且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这些思想观念都可成为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价值追求的源头活水。

(三)农耕文化在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表现与作用

中华农耕文化也特别推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为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培育提供了深厚的沃土。中华农耕文化重视土地、家园,中华民族历来有着不畏,胸怀家国、心系故土的忧国忧民、为国为家的笃深情怀。苏州土地上也培育了无数爱国为民的仁人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们为国为家为民的事迹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激励来者。

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十分崇尚敬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敬业乐群的价值观念。敬业乐群的根基点在于诚信为人,诚信守则成为中华农耕文化的基本信条。这些精神要素可以成为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基本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的丰富营养和有益补充。

三、农耕文化传承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农博馆农耕文化大观园――进行农耕文化的展示与体验

当人类步人工业文明时代,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老的农耕文明已渐行渐远,昔日多姿多彩的农耕文化已淡出人们的视野。留住农耕文化的历史记忆,就是留住民族的生命之根,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建立农博馆和农耕文化大观园无疑是留住我们民族记忆最为直观、便捷和有效的途径。

位于苏州永联的江南农耕文化园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农耕文化园。园内布设了农耕历史区、土地整理区、江南养殖区、农家休闲区、乡村能源区、江南作坊区、农耕谚语区、农户设施区、生肖区等九大农耕文化功能区域,以不同的类别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苏州江南农耕文化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不仅使久居熙攘喧嚣城市里的人们在清新宜人的田园风光中放松身心,并在亲历的农事活动中对农耕文化有着更为直接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将苏州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对接起来,使新老苏州人在对江南农耕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协力共建美丽苏州,为促进苏州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推动农耕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保护性开发

农耕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博物馆、大观园的展示与体验,更应是活态的保护与保护性开发,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相结合。首先,要对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民居和古村落进行普查,传统民居和古村落是体现中华农耕文化的经典建筑、民俗风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在普查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传统民居和古村落的维修保护,挖掘其富有内涵性的农耕文化元素,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保护乡村清新古朴的乡野气息,保护古村落原汁原味的风土民情,保护传统民居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这些都是乡村生态旅游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古老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在。

从2012年起,苏州计划在五年内完成对17座古村落的修复保护工作,形成苏州古村落群。“试问最幽处,号为明月湾。”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对苏州明月湾古村落发自心底的赞誉。今日的月亮湾以其幽幽的古巷、古宅、古祠堂、古寺、古码头,还有村口矗立了1200年的古香樟树,迎接着八方来客。在这江南古老淳朴的乡村,徜徉其问的人们自会放慢脚步,聆听心灵深处最真切的呼唤。回归乡土是人们心中无尽的眷恋。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出村民开始陆续回归古村落,古村落日渐“活”起来。苏州东山陆巷古村落每逢节假日都会推出东山猛将会、东山台阁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当演出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令人叹为观止。古村落“复活”使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得以再生,苏州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有助于苏州地域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