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亲人写一封信范文
时间:2023-03-27 20:0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给亲人写一封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您好!近来身体好吗?工作顺利吗?
我听爸爸妈妈说,你们为了生产煤炭,向国家提供能源常年劳作在地层深处,非常的辛苦!
“安全你我他,幸福千万家。”这句话,您一定觉得很熟悉吧!今天我为这句话所以给您写封信,谈谈我的想法。
您是矿工应该和您的矿友时时刻刻都团结起来,互相帮助,互相进步,为了矿山能够更快地发展,进步,您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造就了现在的辉煌,众所周知在井下采煤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非常危险,无时不在危及着你们的生命安全。你们可是家中的梁,是父母的心,是妻子的天,子女的山。工作当然要注意安全,否则梁折家遭殃,父母妻儿都会哭成一片,谁要是遇了难,岂不妻儿无人靠,人见人心酸哪!如果少伤一个工人,那么就多一个幸福家庭。井下工作联系紧密一环扣一环不能有半点疏忽,否则可能会酿成大错,到时就只有“陪钱,赔物,赔人了,”谁心里又会舒畅呢?只有注意了安全才会“矿福,家福,人福”。 生命只有一次,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你们的生命更为重要,安全健康永远是人生的第一位,安全是生命的呼唤,安全是痛苦的呐喊,安全是血泪的写照,安全是亲人的期盼。
是啊,安全是我们的右手,健康是我们的左手,只有双手紧握,才能创造出幸福美满的家园。但有些事情却不尽人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有很多:2004年逢春煤矿由于瓦斯突出,死去12人,那就有12户人家再不能团聚,再不能说说笑笑欢乐无比了,岂不让人心痛吗?
我知道您工作在充满烟尘、煤粉积水、寒风的环境中,历经的辛苦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消磨着您,而且在井下安全系数比较低,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事故,但您却毅然担起这个职责,挑战生命,扭转经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多少年来,您用青春,热血换来了家庭的幸福,矿山的繁荣,日日月月,履行着安全规程,实践着人生价值。
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我祝愿您和矿工叔叔们的生命与安全有保障,祝愿每一户人家团团圆圆,幸福常在!
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篇2
朱博彦
尊敬的舅舅:
您好!
今天我们作文班有一个“反间谍”的活动。
我们分为两队,有一队是“间谍”,还有一队是“反间谍”。
我是反间谍队的,我们队的队长带着我们去了芦苇丛中。
游戏开始了!我们各自拿着玩具枪,悄悄地靠近间谍队的阵营。就在这时,我突然看到我们正伏击在间谍队阵营的后面。
大战开始了,我们向他们的阵营扔了一个个手榴弹,枪声不断,间谍都被我们抓获了。
舅舅你知道我们是输了还是赢了?
我们赢了!您高兴吧!
祝您
工作顺利
您的外甥女:博彦
篇3
一天,张籍被官臣们押送到了洛阳城里,他在那里关了五年,终于遇到了一位好心人把他救了出来。
这时,正值深秋,一阵阵秋风吹来,像针刺一般,让他感觉又冷又饿,于是,他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了一条繁华的街道,街上有酒家、杂货铺、卖艺的以及大大小小的货摊。他买了一些肉和菜,又去山上砍了一些柴,采摘了一些蘑菇,在一棵松树下做了一碗汤,吃饱之后,他就背上行李,进了树林。因为小时候他的父母经常带他上山砍柴,并摘些蘑菇给他吃的。
第二天,他经过一个饱经战乱的村庄,那里还住着一些人家,这时,一个瘦瘦的小女孩出现了,那个女孩身穿破烂不堪的衣服,也没有穿鞋,她拿了一个破碗,碗里什么也没有,她乞求说:“叔叔,给我点钱吧!”他赶快拿出几个钱递给她,她兴高采烈,飞快地走了。
他看到这一幕,便想起了家乡的亲人,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啊?顿时泪流满面,他突然想写一封信给家人,于是拿出毛笔和纸,飞快地写着,感觉有说不完的话要写,写完后小心翼翼地装好,嘱托一位老朋友帮忙捎给家人,朋友出发后,他便回到家中,哭成泪人。
故乡,是我们的家,亲人是我们的至爱,离开故乡,更多的是乡愁,等你回来的时候,它可能不复存在,你的亲人,也可能远去了……珍惜亲人,常回家看看。
篇4
现在许多成长中的青少年对父母师长以及朋友的关爱已经习惯于接受,理所当然地享受他们的照顾和无私奉献,从来没有想到如何去回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举行这次活动正是为让广大中学生在享受关爱的同时,也能学会理解别人的付出,让他们把自己得到的深切的爱延续和传递,学会感恩,学会珍惜,懂得回报,懂得表达。
二、活动的组织
初一级部
三、活动的内容和安排
1、了解“感恩”(第3周)
(1)以“感恩”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2)制作一张小报,主要内容为介绍“二十四孝”和“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
(3)通过年级博客进行宣传和相关知识的普及。
2、体验“感恩”(第4—6周)
(1)集中观看励志演讲《让生命充满爱》。(中国校园演讲大师邹越)
(2)各班开设一节“感恩”主题的主题班会。
(3)收集身边的“感恩”人物和故事,举行一次演讲会。
3、表达“感恩”(第7—10周)
(1)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开展给父母(或亲人)写一封感恩信活动;布置爱心家庭作业。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我为家里做几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衣、做饭等,以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估算将来读高中、上大学的成本。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开展“为父母节约一分钱、一粒米”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节约之风,杜绝浪费。
(2)感谢老师教育之恩
开展以“四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举行小型故事会:《我和我的老师》。
(3)感谢学校培育之恩
开展“我为学校塑形象”活动,规范日常行为,注重文明礼仪,不做影响学校形象的事。组织学生清理校园卫生死角,增强主人翁意识。开展“我为学校写一句感恩的话”活动。每名学生写一句感恩学校或老师的话。
四、活动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认真阅读方案的内容,认真组织,追求实效。
2、表达感恩的活动由各班根据情况各选择1-2项完成,也可融合到主题班会中。要求有活动过程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及时上传到级部博客或者发送到级部信箱中。
五、活动评估
由学校组织对本次活动中积极参与组织、策划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
扬子一中初一级部
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工作安排
1、了解“感恩”(第3周)
(1)以“感恩”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2)制作一张小报,主要内容为介绍“二十四孝”和“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
(3)通过年级博客进行宣传和相关知识的普及。
2、体验“感恩”(第4—6周)
(1)集中观看励志演讲《让生命充满爱》。(中国校园演讲大师邹越)
(2)各班开设一节“感恩”主题的主题班会。
(3)收集身边的“感恩”人物和故事,举行一次演讲会。
(4)评选“感动一中”的人物。
3、表达“感恩”(第7—10周)
(1)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开展给父母(或亲人)写一封感恩信活动;布置爱心家庭作业。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我为家里做几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衣、做饭等,以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估算将来读高中、上大学的成本。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开展“为父母节约一分钱、一粒米”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节约之风,杜绝浪费。
(2)感谢老师教育之恩
开展以“四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举行小型故事会:《我和我的老师》
篇5
急促的上课铃声响了,噪杂的教室立刻安静了下来。不一会儿,语文老师面带凝重的表情,迈着轻轻的脚步走进了教室,“难道老师生气了?”大家心里忐忑不安。
“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课,作文的题目是:《给灾区的小朋友们写一封信》。”王老师心情沉重地说。
听到这个题目,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5月12日,那地动山摇,震撼世界的时刻,一幕一幕地又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一撕心列肺的哭声,奄奄一息的声,仿佛又回荡在我的耳边,尤其是那一张张惨不忍瞩的照片,那张一揭开的楼板下有一群可怜的孩子,有的躺着,有的趴着,还有的坐着,每个人脖子上都戴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但是没有一个活着的。
想到这儿,泪水已经布满了我的眼眶,灾区的小朋友们,你们好吧?你们受苦了,天灾无情人间有情,你们受到了天大的灾难,失去了亲人,但还有我们,我们就是你们的兄弟姐妹,虽然大地震摧毁了你们的美好家园,但是摧不毁你们坚强的意志,你们是勇敢的,你们是无畏的,是我们心中的英雄。看着年仅三岁的小郎昆被救出抬上担架的那一刻,忍着巨痛还为叔叔敬礼,有你们的坚强和勇敢,我们相信四川不败,中国不会败,中华民族新的希望正在冉冉升起。
篇6
柯尼家境贫寒,唯一的亲人在战祸中又去世。他痛恨战争,觉得,年少的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与讨厌,于是,他产生了一种想法,他要写一封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表达自己的想法。除了想法外,他是想给罗斯福一种戏弄:
您好,总统先生,得知您当选了总统,是否可以送给我100美元,要知道,我的父亲刚刚死于战祸,却从未得到任何的补偿,我也是您的选民,您有责任帮助我。
这封信投进了信箱里,信的表皮上只写着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收,并没有写任何的地址,但信封的右下方却写着柯尼的地址,显然,柯尼对100美元充满了期待。
信的字迹充满了幼稚,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这是对当局者不满惰绪的发泄。
信被一个叫爱尔的邮差发现了,他每日照例去收取信件,然后通过邮局邮向四面八方。在检索时,爱尔发现了这封奇怪的信件,显然,这封涉及政治的信件并不符合美国的法律,它可以被当即清除出去,但爱尔感觉这封信十分沉重,觉得意义非凡,想了会儿,他在信封上添写了地址:美国华盛顿白宫,毅然决然地将信发了出去。
3天后,美国总统办公厅收到了这封有史以来最为奇特的信件,办公厅主任感到十分意外,在检查了没有安全隐患后,他将信直接放在了罗斯福总统的办公桌上面。
罗斯福白天一直在开会,晚上回来时,看到了信,他撕开信封,看到了一则没有署名的信件。
主任走了进来,说这封信是否没用?是否可以清除出去?
罗斯福笑着说道:这封信是我的朋友邮来的,我需要回信给他。
第二天清晨,主任将这封回信邮给了柯尼,但由于匆忙,罗斯福忘了将100美元装进信封里。
柯尼收到了回信,却没有100美元,他十分失望,觉得罗斯福太小气了,信的内容十分简单,大体告诉他要坚强地面对生活,国家正在搜索遗漏的补偿名单,相信你的父亲会得到公正的补偿的。
柯尼于一周后离开了华盛顿地区,因为他想到南方的佐治亚州去投靠自己的姨妈,否则自己会有被饿死的危险。
罗斯福总统又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他回到办公桌前时,发现了自己昨天晚上掏出来的1D0美元仍然乖巧地躺在办公桌上,他吃了一惊,继而,反应过敏地叫主任过来。
显然,是他失信于人,罗斯福的脸上绽现了从未有过的焦虑感,没有实现对一个孩子的愿望,这也许是近些天以来,除二战事情以外最大的遗憾了,罗斯福当即下令重新将这100美元装进信封里,邮给柯尼。
半个月后,信却被退了回来:查无此人,显然,柯尼早已经不知所踪。
主任将100美元郑重地放在罗斯福面前,说道:柯尼显然已经不在原来的地方了,这件事情,是小事,二战的事情要紧,总统先生,我觉得您没必要小题大做。
第二天晚上,罗斯福总结照例“炉边谈话”,他谈了民生,谈了世界范围内的大事情,在结束时,他意味深长地讲述了自己与柯尼之间的故事,最后他说道:这没有邮出去的100美元,是自己心中永远的痛,如果能够再见到柯尼,他一定会向他道歉,将100美元送给他。
一个国家的总统,心里竟然装着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一时间,街谈巷闻,传为美谈。
柯尼在姨妈家里听到了罗斯福先生的炉边讲话,他喜出望外地告诉姨妈,自己就是给总统写信的柯尼。
篇7
感恩,一个人因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多姿多彩,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感谢他们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感恩他们,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感恩节主题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感恩节主题活动方案1一、活动的目的
现在许多成长中的青少年对父母师长以及朋友的关爱已经习惯于接受,理所当然地享受他们的照顾和无私奉献,从来没有想到如何去回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举行这次活动正是为让广大中学生在享受关爱的同时,也能学会理解别人的付出,让他们把自己得到的深切的爱延续和传递,学会感恩,学会珍惜,懂得回报,懂得表达。
二、活动的组织
初一级部
三、活动的内容和安排
1、了解“感恩”(第3周)
(1)以“感恩”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2)制作一张小报,主要内容为介绍“二十四孝”和“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
(3)通过年级博客进行宣传和相关知识的普及。
2、体验“感恩”(第4—6周)
(1)集中观看励志演讲《让生命充满爱》。(中国校园演讲大师邹越)
(2)各班开设一节“感恩”主题的主题班会。
(3)收集身边的“感恩”人物和故事,举行一次演讲会。
3、表达“感恩”(第7—10周)
(1)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开展给父母(或亲人)写一封感恩信活动;
布置爱心家庭作业。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我为家里做几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衣、做饭等,以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估算将来读高中、上大学的成本。
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开展“为父母节约一分钱、一粒米”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节约之风,杜绝浪费。
(2)感谢老师教育之恩
开展以“四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
举行小型故事会:《我和我的老师》
(3)感谢学校培育之恩
开展“我为学校塑形象”活动,规范日常行为,注重文明礼仪,不做影响学校形象的事。
组织学生清理校园卫生死角,增强主人翁意识。
开展“我为学校写一句感恩的话”活动。每名学生写一句感恩学校或老师的话。
四、活动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认真阅读方案的内容,认真组织,追求实效。
2、表达感恩的活动由各班根据情况各选择1-2项完成,也可融合到主题班会中。
要求有活动过程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及时上传到级部博客或者发送到级部信箱中。
五、活动评估
由学校组织对本次活动中积极参与组织、策划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
感恩节主题活动方案2一、活动主题:感恩从小开始,让爱温暖彼此
二、活动目的
1.让全体学生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和道德准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让学生懂得“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3.让学生学会感谢、珍惜和感恩。
三、活动时间:11月22日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渲染气氛
通过国旗下演讲,宣读《感恩教育倡议书》全员发动,以“感恩”为主题,班级出一期感恩教育专题黑板报,创设校园感恩氛围。
第二阶段:活动推进阶段
(一)以班级为主体,召开《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的主题班会。
(二)三个感谢系列活动。
1.感谢父母养育我
(1)每天为家里做至少一件家务,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间等。
(2)“感恩信”汇亲情。组织孩子们给父母写一封信。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热情高涨的氛围中,将自己的心里话用书信向父母尽情表达。让父母也知道,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让父母与孩子的心更加贴近了。让孩子们学会珍惜,学会将心中的爱表达出来。
2.感谢老师教育我
(1)在全校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要求所有学生讲十字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遇到年长者,自觉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您早”、“您好”。
(2)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五个一”(谈一次心、做一张爱心小卡片、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并把学生的心意卡片贴在班级文化建设墙上。
3.感谢社会关爱我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社区进行义务清扫活动,红领巾爱心服务小分队到五保户老奶奶家进行爱心服务。引导学生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组织学生开展看两部感恩影片,传唱两首感恩歌曲的活动。
1.各班组织学生观看《千手观音》、《春暖》、《华罗庚》、《国庆阅兵式》、《背着爸爸上学去》、《闪电行动》、《和你在一起》、《妈妈再爱我一次》、《漂亮妈妈》、《小鞋》、《美丽人生》、《外婆的家》等影片(各班从中选出两部影片)。
2.各班利用音乐课、班会时间教会学生传唱两首“感恩歌曲”,即《世上只有妈妈好》、《白发亲娘》、《母亲》、《说句心里话》、《为了谁》、《烛光里的妈妈》、《五星红旗》、《童年的小摇车》、《懂你》、《丹顶鹤的故事》等(各班从中选出两首歌曲)。
感恩节主题活动方案3一、感恩节活动主题
“倾情答谢新老顾客,__西餐厅感恩月优惠活动大酬宾”
二、感恩节活动时间
20__年11月1日至20__年11月30日
三、感恩节活动地点
__西餐厅
四、感恩节活动内容
1、感恩节“感恩月优惠”促销活动
__西餐厅为了答谢广大新老顾客对本店的支持,特将11月定为__西餐厅的感恩月,并推出如下的菜品优惠活动:
1)在本月(11月)每天(1日至30日)中午11:00至13:00推出100元左右商务餐,各类西式炒饭及沙拉奉送,营养搭配合理,美味可口。同时大厅将每天推出4到5款特价菜成本销售。
2)为了将感恩节节日气氛做到浓厚,__西餐厅对生日聚会与结婚纪念日等特殊意义的日子进行了精心设计,过生日者将可以参与现场制作生日蛋糕并获赠此款蛋糕,乐手演奏及烛光晚餐、鲜花等都可以提前预定,让您的用餐充满浪漫与惊喜!
3)在感恩节当天(11月25日)推出特价感恩节晚宴套餐,在当晚7时至10时30分每位人民币588元包括一杯博若莱酒或气泡苹果酒(美国人凭护照可享受8折优惠)。
2、感恩节当天游戏活动
1)蔓越桔竞赛,
蔓越桔竞赛是把一个装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竞赛者围坐在周围,每人发给针线一份。比赛一开始,参与者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桔一个个串起来,3分钟一到;谁串得最长,谁就得奖。至于串得最慢的人,将会收到一个特别的最差奖。
2)玉米游戏
游戏时,把五个玉米藏在餐厅的某个地方,由大家分头去找,找到玉米的五个人参加比赛,其他人在一旁观看。比赛开始,五个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剥在一个碗里,谁先剥完谁得奖,然后由没有参加比赛的人围在碗旁边猜里面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数量最接近的奖给一大包玉米花。
3)南瓜赛跑
比赛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规则是绝对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终点者获奖。比赛用的勺子越小,游戏就越有意思。
五、感恩节活动准备
1、策划部
全面负责此次“感恩月优惠”活动的筹备、执行和监督,设计宣传单;
2、客服部
编机短信内容,并将要发送短信的顾客号码统计后交策划部;
3、营业部
进行电 话、短信宣传,接受顾客预定感恩节当天的感恩节晚宴台位;
4、保安部
安排人手,负责对此次活动各类装饰物品的监管保护工作,直至活动结束到物品回收入库。
5、餐厅全体员工
餐厅所有人员加强对外宣传餐厅举办的此次感恩节“感恩月优惠”活动;感恩节当天任何部门任何人取消休假。
六、感恩节活动宣传推广
1、宣传单印刷:5000份(夹报派发);
2、发送手机短信告之顾客“感恩月优惠”活动;
3、餐厅门前广告横幅和广告牌宣传。
感恩节主题活动方案4目标:
1、了解感恩节的来历,知道感恩节是表达谢意的日子。
2、知道感恩节的特色食物与象征物。
3、享受感恩节的庆祝活动。
4、通过为他人做事、送感恩卡等感恩行动体验感恩的美好。
前期工作:
1、感谢信:全园发放感恩信,告诉家长感恩节来临、我们要做什么、以及对家长的感谢。
2、大厅:a、制作大火鸡,标识语:happythanksgivingday感恩节快乐;b、摆放每班制作的小人(风格各异,幼儿参与,和幼儿一样高,站立起来)(各班负责)
3、班级:a、各班级制作感恩节海报贴到醒目处;b、装饰班级环境,如手印火鸡、爆米花吊饰、羽毛等;c、感恩节的相关教育,如感恩节故事欣赏、感恩节标志性词汇学习;d、制作感恩贺卡;
4、感恩周:a、每天的晨间接待老师化装成印第安人。
B、感恩行动:周一宝贝为您捶捶背;周二宝贝为您洗洗脚;周三宝贝给您端杯水;周四宝贝送您一个吻;周五宝贝秀一下。
当天活动前的准备:a、全体师幼学习《感恩的心》手语表演;
b、请家长帮忙准备水果小吃以及一串爆米花项链;
c、准备暖场音乐以及《感恩的心》《tenlittleIndians》音乐,主持词
d、制作“金摇篮美食部落”标志,并准备大布盖上(用于揭幕仪式);准备剪彩的相关物品。
e。班级的其他两位老师负责将孩子们带来的水果、小吃在各层楼道摆好(每班两个桌子,包装拆开、切成适宜大小),保证卫生并准备牙签,纸杯,纸巾等。教育幼儿学会谦让、适量品尝。
F。告知食堂做少许小点心用于当日品餐活动。
当日活动流程:
A,早上开始抱抱日,拥抱我们的孩子、同事;跟家长表达:谢谢您,感恩节快乐;孩子之间拥抱。
B,9:00全体幼儿戴爆米花项链在操场集合。播放暖场音乐10分钟。
C,9:10,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简单介绍感恩节相关知识。
D,英语教师带领幼儿集体表演歌曲TenlittleIndians。大声喊出HappyThanks—giving!
E,集体表演《感恩的心》,拥抱身边的人
F,美食小镇镇长(主任)上台互动,请出后勤人员并剪彩。“金摇篮美食部落”酋长(园长)发言并进行揭幕仪式。
G,各班级其他两位老师带领孩子们进入楼内,对暗号方可从美食部落牌子下穿过,逐层有秩序地在美食部落享受感恩大餐。英语老师装扮成部落服务员。讲“火鸡语”对暗号。
活动结束:
1、感恩节活动新闻发网站
2、每班精彩照片发至班级博客与家长共享
3、幼儿制作的感恩贺卡送给家长,并且把感谢表达出来(说、亲、抱等形势)
4、幼儿写口述日记讲述感恩节的过程与收获。
5、教育幼儿感恩节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要一直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关注身边所有的美好、所有应该感谢的事物和人们,做一个懂得说谢谢、知道表达感恩的人。
让我们和孩子们天天过感恩节吧!
感恩节主题活动方案5一、活动主题:
常怀感恩快乐成长
二、活动目的: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祖先们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关于感恩的教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身边的一切,初一年级决定举办感恩节主题教育,对年级师生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感恩教育活动,以此增进师生家校之间的情感,促进文明礼貌校风的形成,共同构建我们的和谐校园。
三、活动时间:
11月__日——11月__日
四、活动内容
1、一封感恩主题书信。
各班组织同学们利用晚自习时间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感谢父母多年来对自己的抚养教育,力求真实生动,事迹感人。班主任在学生周五前收齐,为每位同学装进信封,让孩子在周五下午离校后回家给父母。同时,班主任发校讯通告诉父母,在孩子周日下午离校前给孩子回一封信。
2、一个感恩父母的电话。
利用周四全天尤其是晚自习期间,让住校生给自己的父母打个电话,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班主任尤其要统计自己班级是县区的留守孩子家庭,让孩子给远在外地务工的父母打电话慰问。
3、一枚感恩他人的卡片。
学生自制一枚感恩的小卡片,在周四感恩节这一天送给有恩于自己、帮助过的人,可以送给自己的老师,同学,宿管生活老师等。
4、为父母洗一次脚。
要求孩子在本周末回家的时候,给父母洗一次脚,要有家长签字和对于此事的意见,学生要有相关的照片或日记。在孩子返校后各班将照片打印出来在教室外文化墙展示宣传。
5、一次感恩自然的环保教育环境是我们赖于生存的条件,让我们以感恩的心与自然共存。
各班开展“争做校园环保小卫士”的活动。
6、一次感恩主题班会。
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围绕感恩主题,按照学生特点,组织一次关于亲情、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具体内容可自行安排。或讨论或演讲或讲述,尤其是对父母、对亲人、对老师、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五、活动要求:
1、各班参照本方案,结合本班实际,明确活动内容,分工负责,落实到人,使各项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2、活动期间,学校校将组织人员到各班检查活动开展情况。
篇8
近几年,创意在国内正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产业,像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城市更是在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在这个创意盛行的时代,谁更有创意,谁就更有创富机会。
在北京著名的798艺术区D区,有一家名为“熊猫慢递”的创意小店,店里的特色业务是可以在这里给未来的某个人写封信,然后指定信件发出的时间,可以是几个月后,也可以是几年后,甚至可以是几十年后由“熊猫慢递”帮你递出去。这一新颖的创意受到很多人喜欢,多的时候,店里每天能收到100封信件。生意火爆,几名“80后”店主正在酝酿开设新店,把生意做大。
新颖创意 给未来写信
熊猫慢递艺术邮局设在北京798艺术区D区一条两边有着高大白杨树的街道上,这是一条你愿意放慢脚步细细体味一些东西和感觉的街道。
店前的青砖墙面挂着一块绿色牌子,上面书写着:邮政慢递。店门前的电线杆子也被利用起来,下面是一只可爱的熊猫形象,上面则高高挂着一个印有同样熊猫形象的圆形灯箱,很是吸引人们的视线。
在店门前的空地上,放置着一块白板,上面手书介绍熊猫慢递业务的内容,吸引着你走进这家名为“邮政慢递”的店去看一看。
记者走进店里看到,店中放置着一个约一人高的绿色大邮筒,当然,上面还有一只可爱的熊猫。邮筒旁边摆放着各色贺卡,同时有白板提示:熊猫慢递的几个步骤。
店的左面是题为:“记忆,我们的现在与未来”的展览空间。店中间则是一排桌椅,桌子上有怀旧风格的厚厚本子,来店里的游客可以在这里坐下来歇息。店的右侧主要放置着各种各样的明信片和贺卡,同时在靠窗的位置还开辟了一块盖艺术邮戳的空间,桔色的灯光透射出一种怀旧的氛围。
给未来的某个人写封信,是“熊猫慢递”店的主要业务,这里提供和普通邮局相同的信件投递服务,唯一的区别是,投递的时间由寄信人自己决定,可以是几个月后、一年几年后,也可以是十年后、甚至几十年以后。
具体来讲,慢递的流程是这样的:挑选明信片,前台付款,写好祝福话语,然后就是交给前台投递。
店的创办人之一赵悦介绍,店里这项业务很红火,多的时候每天能收到100封信件。每封信当然是保密的,如果不是寄信人自己说起,工作人员也无从知晓信的内容。但从信封上注明的信息来看,大部分人选择给未来1-2年的家人、好友或自己写信。
赵悦介绍,截至到目前,最长的一封信已经预约到2059年了。通过和寄信人聊天,她了解到,这是一对新人,他们2009年结的婚,要把这封信存到他们金婚的时候。此外,预约时间比较长的一封信就是存到2046年,是一个小伙子写给父亲的信。
对于所有需要寄存的信件,店里按照投递日期被暂时存放在若干个标明月份的红色木箱里。每天,“熊猫慢递”的投递员都会骑着自行车,将要发送的信件送到附近的邮局。
为了保证寄存信件能及时准确投递出,店里还专门建立了顾客的数据库,包括投递人的地址、联系方式、电邮等。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求寄信人同时填写投递失败后的寄还地址。此外,还有些顾客并不希望把信寄出,说是到时候自己来取,估计这封信可能就是他的一份心情日记,到时候再来回味一下。
而对于那些寄存期很长的信件,他们都保存在保险柜里。赵悦说,“很多客人都会有这样的疑虑,怕时间越久,风险越大。其实大家可以放心,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一封信件,顾客给我们这份信任,我们就要守护这份信任,将来即使店不在了,我们也要履行承诺。”
现在,他们正在跟银行洽谈,准备以后把长期存放的信放到银行的保险箱里。“一方面更安全,另一方面也让客人拥有一份尊贵的感觉。”
据了解,从2009年年初“熊猫慢递”试营业到目前为止,差不多有1万多封信件在这里被委托邮寄。
对于慢递的收费,店内张贴了明确的标准:2009年内的信件是9元钱,2010年的10元,2046年的46元,也就是说,在2009年取费基础上往后每年增加一元钱。“当时这样定价是为了好玩,没有特别考虑盈利的问题。”赵悦说,不过,随着服务的增加,现在他们可能马上要调整价格体系了。
配合着慢递业务,这里主要的商品是出售明信片。在店的各个位置,不论是店两边的架子上。还是柜台旁边,视线所及之处,皆有各种明信片。摆在架子上一排排的明信片,初看与平日经常看到的没什么区别,定睛细看之后,一定会有笑容绽放在你的脸上,笑意来自这些明信片上所印的风趣的内容。比如:“广播体操现在开始,好好吃饭、天天睡觉”,“21世纪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等有趣字句,有的印着小时候考试的卷子,有的则标着好儿童证书,好老婆证书等等。
记者了解到,店里的贺卡种类很丰富,像上面的明信片属于文化系列,很有趣味。除此外,还有DIY明信片,空白的牛皮纸明信片上,你可以随意写写画画,自己创作内容;手绘明信片,多是印着慢递邮局的Logo;拼图明信片,写好文字后,将拼图们拆开装入信封,收信的人要一块块拼起来才能完整读到信的内容。
据介绍,上面这些种类的明信片基本上是熊猫慢递店里自行设计出来的。此外,店里还引进了一些贺卡,像立体贺卡、名画系列贺卡等等,给顾客充分的多样的选择空间。
记者看到,这里贺卡的具体价位是这样的:DIY空白贺卡5元,纯手绘贺卡30元,进口立体贺卡20元,拼图贺卡20元。
“我们的消费定位是中端消费。店的环境空间给人的是放松的感觉,很可亲,我们希望商品价格也很可亲。”而对于“熊猫慢递”店的主力消费群体,赵悦介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主,多是学生、白领。
展览、培训多业态经营
除了慢递和明信片主业外,店里还同时经营着展览、培训、“熊猫慢递”延伸生活用品等业务。
在店的左侧,现在正在进行的一个展览名为“记忆,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展览按一个人的成长阶段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以及走向社会几个部分。展览的特色就是丰富性和趣味性。比如小学阶段,橱窗里面挂着眼熟的校服,还有课程表,成绩单,方格作业本等等,小时候玩耍的玩具,诸如沙包、跳绳。
据介绍,展览得到“70后”、“80后”的广泛认同,许多人自己看完后又带朋友来,说这些展示真是太有意思了,我们小时候就是那么玩的。
“这样,展览本身就成为吸引人的一个亮点,寻找一种情感的沟通和认同。而这些都是属于记忆的部分,未来会是怎么样的呢?不可知,那么,写一封信给你的未来吧。
这样,顾客就有了消费的欲望和情感,展览也就和我们的主业相关联起来,而且店里一些明信片的内容就来自于展览。”
赵悦介绍,现在的展览不只是一种情感营销,还会起到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后这里会经营起来,承办平民化的个人艺术展览,同时开发这个展览的衍生商品。
店中间有一排桌椅,这方空间顾客来了可以坐着歇脚,桌子上的怀旧本子可以免费供客人留言。
“这方空间我们也充分利用起来,现在每周二的晚上就有一个美术培训班在这里上课。这里不仅可以搞培训,还可以举办活动。而游客的留言本呢,留言的好多人都特有才,以后也会考虑做成专刊。”
在店的右侧一块空间,还摆放着高高的货架,架子上是各种创意、趣味十足的生活小用品以及熊猫慢递的延伸品,像熊猫玩偶等。
“开店的时候就设想这里业态一定要丰富些,一方面让店的抗风险能力强些,另一方面,也把这个店当作展示我们创意能力的一个窗口。”
偶然事件激发开店灵感
说起开店的创意,赵悦说就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过后和朋友的一次闲聊激发的:一个朋友去云南丽江旅行,从当地一个很小的邮电所给北京的朋友们发明信片,结果朋友们一个月以后才收到。速度是太慢了,不过这个朋友也借机和她们重新回味了一遍当时旅行的乐趣。
“就这个话题聊天的时候,大家都觉着生活节奏需要慢下来,要慢慢生活,去细细体味一些东西。”赵悦和与她一起开店的几个伙伴基本都是“80后”。对现代大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她们深有感触:快节奏忙碌的生活让人有时候甚至把周围亲朋好友的生日都忘了。几个人因此有了开店的想法。
当然,想法归想法,真正开店还需要冷静的分析和理性的判断。恰好,在开店之前,赵悦和几个搭档一直在做的工作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咨询。做了许多文化创意类的项目策划。“给别人出过许多创意,有的创意能被采用,没被采用的觉着很可惜,积聚起来,索性自己做吧。”
赵悦介绍,当初对店的定位就是把这里做成一个心灵的空间,让人们能够静下来,思考、体味一些东西,起到一个沟通的作用。
选址798文化创意产业区
对于熊猫慢递店所处的798艺术区,不只是在中国,在世界上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早在2003年,这里就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而2006年,798艺术区被北京市政府列为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
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城东北角,北京北四环之外、机场路东南侧的大山子地区,因此也叫大山子艺术区。这里原来是包括798厂在内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厂区,直至今天,工厂的痕迹依稀可见: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上各个时代的标语,等等。大概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
现在,798艺术区汇集了画廊、设计室、艺术展示空间、艺术家工作室、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众多的文化艺术元素。这里经常举办重要的国际艺术展览、艺术活动和时尚活动,吸引了众多世界政界要人、影视明星、社会名流到798参观。去年的北京奥运会期间,798艺术区一位街区工作人员说:我一天就能碰见三位总统。
而且,随着名气的扩大,这里还成为北京的一个旅游景点,许多国际旅行社甚至直接把大巴开到这里。
篇9
《傅雷家书》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当看完《傅雷家书》的时候,大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初中《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共同阅读吧!
初中《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一)一封封书信体现了他对孩子的呵护,一封封书信表达了他对孩子的期望,一封封书信字里行间里都体现了浓浓的爱。他,在为孩子的受挫而担忧;他,在为孩子的成就而骄傲;他,在为孩子的骄傲而不满。他——就是傅雷。一个成功的作家,更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用摘编了1954年至1966年傅雷及其夫人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编辑了这本《傅雷家书》,这本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他不仅仅是教导了他的儿子,还是教导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他让我明白了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的各种各样的爱,让我身临其受。其中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可见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加倍努力,同时也得期待别的迂回,别的挫折。我时时刻刻要提醒你,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客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这一段话让我有颇深的思考,也告诉我了很多的道理,想到了我自己,尽管现在的成绩有了一些些的提高,别过去好了许多,但是要时刻记牢:逆境让人得到磨练,困难让人获得思考,在拥有一定的成就同时也要思考未来,不能仅仅凭着现在就骄傲,就自大,要时刻警醒着自己。
记得几年前,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给父母写一封信,刚开始我不知道写什么更不知道从何写起从何说起,只记得开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妈妈,老师让我给你们写一封信,可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之后,爸爸用他仅识的几个字给我回复了一封仅仅只有7个字的信——‘未来是属于你的’。刚开始我不懂什么意思,也没有过多的追问,但随着渐渐地长大我才逐渐的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你现在不努力未来就得不到好的结果,现在努力未来也还是你的成果,只要你肯付出,未来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降临于你。正如傅雷写给他儿子的信一样,每一封信都表达了对儿子的告诫,提醒。现在的我开始珍惜现在的机会珍惜父母对我的期盼,尽管现在的我还并不算成为父母的骄傲,但是我会用父母对我的爱护期盼把教导化为动力,去成就属于我的未来。
近年来父亲为我和姐姐忙碌,对我“唠叨”,但却总是用期待而温和的目光注视着我。不经意间看见父亲头上有银光闪过,仔细一看,发现父亲头发又白了几根,眼角的皱纹又深了几分。每当这时,我都想说:“父亲,您辛苦了大半辈子,该歇歇了。”可愚笨的我始终开不了口。
父亲,在我心中,您永远是伟大而成功的。在您的言传身教下,我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长道路。
感谢《傅雷家书》,感谢父母。
初中《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二)在父母身边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年幼时他将我们藏在羽翼下,小心翼翼的将一切风雨绝隔,呵护着我们的天真。渐长时他们一定是苦恼的,这世上千奇百怪,挡在我们身前怕碍了我们长大,跟在我们身后怕来不及阻拦我们受的伤害。期待我们永不知这世界还有灰暗,却又怕我们懵懂不知世事。世间每一对父母都是如此矛盾的,在远与近中取舍徘徊,寻找一个合适的尺度,而傅雷几乎将这一点做到了完美。严师,慈父,益友,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父母能做到的他们几乎做到了极致。许多人说这是中国父母必看的书,看过之后我却更希望每一位子女细细品读。读懂父母的爱,是我们成长不可或缺的一步。不要让他们等的太久。
我几乎是带着一种解脱的喜悦进入大学的,抛在身后的是十年寒窗,繁重学业,还有日日夜夜相伴几乎到腻烦的父母。在我自以为是的长大中他们是我迫不及待甩掉的壳,是我自以为了解的世界中需要摒的旧时代,我甚至拿到了《傅雷家书》准备指导一下他们的教育方法,却在读过之后深深懊悔那一段的时光。
初读《傅雷家书》我几乎要再三确认作者,“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烦恼。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这段话看得我鼻子一酸,如此细腻的情感让我难以想象是出自那个严谨近于残酷,倔强甚至有些暴躁的学者。
对待儿子,他说:“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长的。”而且,他谦虚诚恳地说:“我与儿子的相处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教会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以怎样的一种姿态交往。”孩子经受痛苦时,他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他不为孩子包办,而为孩子这种蜕变的过程而高兴,并且鼓励他艺术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为了指导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他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面对现在大学生邮给父母的待寄汇款单,没有其余的问候,而这位父亲告诫儿子写信就是强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极好的训练。在如今是多么需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我觉的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初中《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三)爱,是一种十分微妙的东西。爱,是一种习惯,无法预料,无法言语。爱,是一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付出。爱,是一件糖衣甜而不腻。
自从,我读完了《傅雷家书》这本书。我对爱的理解更深了,尤其是父爱。每个人都有父母亲,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是他们养育我们长大。在成绩长过程中,我们都得到了父亲的教侮,母亲的慈爱。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文艺评论家,妻子朱梅馥是一个温柔善良、贤淑的东方女性。他们的教育,让儿子成为了一个世界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傅雷夫妇在长子傅聪留学波兰期间书写了长达186封的性情家信,信中既有父亲对文化艺术的探讨,又有思想上的交流,还有母亲对生活琐事的“唠叨”。
那一封封家书,傅雷先生放下做父亲的尊严,毫无顾忌地向儿子忏悔自己的过错,吐露自己的心声,消除父子间的隔阂,仿佛傅雷就在我身旁,从信笺中拿出一封信,深情地念给我听,让我陶醉着,沉浸着,铭记着。
“爸爸这一年来似乎衰老了许多,白发更多了。我也较去年廋了许多,常常要脸肿脚肿,都是心脏不健全的迹象。”这一句话是母亲写给儿子的。话语中,满满的都是父母的老态,在经历了岁月与人世的双重折磨,年纪才不过百的傅雷夫妇愈发衰老,身体和精神也较之前差了许多。而此时,两个儿子都没有陪在他们身边,不免让人感受到“英雄迟暮。”的无奈与凄凉。
是啊,现在的儿女在外为自己的事业而拼搏,拼出一片天地。又可知,家中的父母为他们而担心,他们的脸被岁月的痕迹布满,一颗颗“老人斑”烙印在脸上。头顶上的头发被岁月染上了白色颜料,父亲的头顶,莫名的地被岁月变成了一片“荒原”。可这一切,又不是父母对儿女的挂念与担心所付出的代价。又有的儿女不孝顺,在外外面花天酒地,追求潮流,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不孝的儿女们在你们做着对不起父母的行为时,你们是否想过你们父母脸上的烙印,头顶的白发和“荒原”,醒醒吧,他们生是为了你们,死也是为了你们,难道你们不应该感恩他们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傅雷夫妇的家书,亲情溢于字里行间,深深地让我感动,一股亲情的力量感染着我。这让我想到了我的父母亲。我的父亲对我的爱,绝不亚于母亲对我的爱。在雨天,母亲把伞送到我手中,这是雨中的母爱,淅淅沥沥。在网上,父亲为我盖被子,让我依然在床上酣睡,这是温暖的父爱。
在这里,我想对我的父母说一声:“我爱你们!”
初中《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四)世界上有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爱。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因为有了爱世界才会更美好。而父母对我们的爱尤为重要。
《傅雷家书》是我最为欣赏的一本书。傅雷写给儿子的不仅仅是家书,而是一个个人生哲理。他对傅聪的人生之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傅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懂得了爱,以实际行动回报了父母,这使我非常的感动。
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他叫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积极的引导。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而且他敢于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当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大或者父母对孩子溺爱时都会产生一种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只有想傅雷那样积极与孩子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才能成为一名理智父母。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者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的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大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
这是傅雷在给儿子家书中的一段话。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字里行间,流露出傅雷对傅聪强烈的父爱。这种爱使人震撼,使我对傅雷爱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对儿子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用音乐译注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胀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精力,在对祖国社会人类尽自己的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抓紧时间”,“最是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和性情”。我觉得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说道这里,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然不是像傅雷那样的伟人但是他们给我的爱却并不比傅雷给傅聪的爱要少,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为我考虑,他们虽然不能讲出许许多多为人处事的大道理来,但是,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
父爱如山,雄伟壮观,母爱如水,柔情万里。我们应当理解父母并加强自身素质,逐步与父母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理解你,做一个称职的孩子。
书中时时给人深刻的教诲,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不仅如此,从书中我还感到家长的用心良苦和他们给予我们的崇高的爱,正如傅雷在书中对儿子说:“孩子,我从里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必你从我这得到的少。尤其是最近三年,你不知我对人生多增了几分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所以《傅雷家书》拉近了父母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亲情溢于言表,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初中《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五)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是我国着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
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_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
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
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篇10
这是温州市鹿城区七都街道留守儿童黄伊凡写给远在海外母亲的一封信。
侨乡七都,许多远赴异国他乡打拼的父母,只能把年幼的孩子们留在长辈身边,他们往往连续多年见不到彼此。
邋遢、孤僻,留守儿童身上惯有的烙印,在这些孩子身上却全然不见。走进七都留守儿童之家,孩子们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只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周奶奶。
周奶奶名叫周祥薇,抱着儿孙尽享天伦之乐,是周祥薇这个年纪很多温州老人的第一选择。66岁的周祥薇却“花钱买辛苦”,把所有能挤出的时间都给了七都岛上的留守儿童。创办“快乐之家”,为孩子们找回属于他们的快乐,周祥薇已经坚持了十年。
今年1月,在“最美浙江人――2016年度浙江骄傲人物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上,周祥薇成为温州地区唯一入选者。她此前还荣获“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但在周祥薇看来,没有什么比“为孩子们弥补缺失的亲情,找寻到成长的快乐”更加重要。
为留守孩子寻找快乐
早在改革_放初期,周祥薇便开始闯荡市场。随着生意规模的扩大,周祥薇经常要远赴欧美国家。与在异国打拼的亲朋好友相聚时,大家最忧心的莫过于留在家中的孩子。
“家家是侨户,人人是侨民”的七都岛有200多名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率达100%。每逢周末或寒暑假,这些孩子往往只能与电视相伴。因为缺乏父母陪伴关爱,一些孩子的性格变得十分孤僻。
“老人家带孩子,对孙辈重养轻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不利。”于是,周祥薇渐渐地萌生了一个想法,要给孩子们在小岛上建一个快乐温馨的“家”。听说周祥薇要完全免费做这件事时,大家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各种质疑声纷至沓来。
周祥薇用对孩子的各种关爱举动来回应质疑。她与镇里联系,将原来老村活动室腾出来做“快乐之家”,她和女婿带头出资40万元,并发动其他华侨侨眷纷纷解囊,募得资金135万元。终于,一幢450多平方米、带室外活动场地的三层小楼落成了,七都留守儿童有了“快乐之家”。
“我带孩子们烧烤,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陪孩子们游葡萄园、赏荷花,告诉他们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开设模拟法庭,让孩子们从小学习法律知识,懂得怎样做人;带孩子们观摹瓯塑、瓯绣,希望他们多了解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要忘记自己是温州人。”周祥薇忙得像陀螺一样,整个身心围着孩子们不停地转动。
为了让孩子们真正感到快乐。周祥薇不断与温州大学协调,使“快乐之家”成为该院实践基地。大学生来这里教孩子们学习国学、美术、作文、英语等,每到周末或暑假,这里总是岛上最热闹的地方,朗朗书声、悠悠乐音在小岛上荡漾开来。
让儿女与父母重建亲情沟通
孩子们课余生活丰富了,知识长进了,但周祥薇发现了新的问题。她与这些孩子们交流中发现,他们的心理困扰还没有解除。在七都,许多留守儿童一出生就离开父母,对父母艰辛创业并不理解,还经常责怪父母不关心自己的成长。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父母的苦心,每个周六“快乐之家”开课的时候,周祥薇都会抽出时间给孩子们讲自己创业的艰辛经历,理解父母在异国打拼的艰难,使孩子们懂得珍惜眼下的学习和生活;利用各个节日教育孩子们给父母写一段话,主动给父母打电话问候。
“妈妈,我从视频里看到,你额头上刻上了一道深深的皱纹。原来浓密的黑发上,不知何时也爬上了几缕银丝。那是为我家日夜操劳的象征。妈妈,您辛苦了。”
“爸爸,其实我一直都知道,您对我的爱是无私的,就像一片大海,里面埋藏着许多珍贵的宝藏,可表面上却表现得那么平静。爸爸,我还要提醒你一点,不要再吸烟了。老师说过,吸烟有害身体健康。还有少喝酒,喝酒伤身体呢。”
……
“印象最深的是,我让孩子们在母亲节的时候,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后来我选了几封信现场念了一下,念着念着我就哭了,孩子们也哭了。那种对远在异国他乡的母亲的思念之情,流淌在孩子们稚嫩的笔尖。”周祥薇说,这些宣泄情感的举动,无形中也拉近了留守儿童和父母的距离。
周祥薇还主动向心理专家和老师请教有关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和温大的心理学系合作,给孩子们上集体心理辅导课,并因人而异进行心理辅导。
暑假快乐营中,周祥薇白天与孩子们一起上课,放学后则带着大学生到孩子家里家访,为每个孩子建立档案,了解困扰他们的难题,在孩子与父母之间重建一座爱的桥梁。
许多孩子的人生从此转变
留守儿童徐梓伟不到两岁就被父母从意大利送回七都,由爷爷奶奶抚养。常年缺失亲情的小梓伟性格孤僻。爷爷奶奶目不识丁,无法辅导他的学习,成绩糟糕又调皮的小梓伟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坏孩子”。奶奶记得,孙子近两年时间没有过笑容。当奶奶得知村里其他人都把孙辈送往留守儿童“快乐之家”时,也把徐梓伟送了过去。
很快,在一群活蹦乱跳的孩子中,周祥薇注意到了沉默寡言的徐梓伟。
“我把他抱过来,坐到自己身上。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开心啊,他就哭,捧着脸大哭一阵。然后我说徐梓伟别哭,周奶奶很喜欢你。这里有很多的同学、老师都很爱你。你有什么事情同周奶奶说,周奶奶会帮你,有很多老师一起帮你。”
周奶奶真心的拥抱让这个不会笑的孩子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那一刻也永远定格在了小梓伟的内心深处。她还把徐梓伟接到了自己家里,吃住一起。
三个星期后,大家看到了徐梓伟最明显的变化:他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快乐之家,真正成为了小梓伟找寻快乐的地方:每到周六,小梓伟都会很早起床,盼望去“快乐之家”学习绘画、剪纸、书法......最重要的是每一次他都能得到慈祥的周奶奶一个大大的拥抱。小梓伟变得越来越开朗。
Children come and go, but averagely there are about 200 children left behind, all under the care of their grandparents. During weekends and spring and summer breaks, they spend a lot of time watching television. Some children tend to show some problems in their personalities due to the lack of proper family attention and care.
Zhou Xiangwei first noticed the problems about ten years ago. She knew she needed to do something about these children sent back home by their parents. She wanted to build a home for these kids.
At first, her idea drew some suspicion and misgivings, but she went ahead with her plan. She first convinced the village management to find a space for the children. She and her son-in-law donated 400,000 yuan. Many other people donated too. Eventually she raised 1.35 million yuan and had a three-story house with a playground built.
The children’s home works at weekends and provides a lot of fun for the kids. Here they learn how to barbecue; they take organized tours and visit vineyards and see lotus flowers, they learn how not to waste food, they attend the imitation court to see how law works, they see local artisans working sculptures and embroidery. With her arrangements, students of Wenzhou University visit the children’s home on weekends and summer and spring vacations, holding special classes and special activities.
Shortly after the home opened, Zhou discovered a problem that tortured all the children: they didn’t fully understand why they were sent home and they decided their parents didn’t care for them. Zhou herself had worked overseas and understood how difficult it was for people to survive overseas. So she told them her own stories working and living overseas and tried hard to enable the kids under her care to understand how a life their parents may lead overseas. She also encouraged the kids to write to their parents and make phone calls.
Xu Ziwei was one of these kids with difficulty handling his daily life away from parents. He was sent home when he was less than 2 years of age. He grew up on the island. His grandparents are illiterate, unable to offer support and help in his adjustment to his school life on the island. For about two years, he never smiled. Then his grandma learned about the children’s home and sent him there. Zhou Xiangwei noticed the boy pretty soon. He was silent while all the other children made huge noises laughing and running around. Zhou hugged him and sat down with him. She asked tenderly why he was so unhappy. The boy burst into tears, his hands up to cover his face. Zhou said she loved him and all the teachers at the home loved him. She later brought him home to stay with her. Three weeks later people noticed changes in the boy. He began to smile and he was eager to come to the children’s home at week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