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监测仪范文

时间:2023-04-01 11:0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在线监测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在线监测仪

篇1

关键词:避雷器;在线监测仪;应用

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2010年2月23日,操作队在对所辖一座66KV变电站正常巡视时,发现66kV母线A相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仪指针指示在最大量程0.9mA偏右处,已经到头了。B相指示为0.75,C相指示为0.8,经过对比,三相较前几次巡视时数值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当时天气有雾,经过仔细观察,未听见放电异音,避雷器本体及附件未见放电痕迹,红外检测未发现温度分布异常。接到这个报告时,我们一时不知该怎么办。该变电站为单母线运行,如果停电处理不仅影响本地居民、企业的正常用电,而且该站还担负着朝鲜绸缎岛、新西里岛的供电任务,一旦停电将会造成严重的国际影响。

2、原因分析

为了弄清楚运行中的设备允许的泄漏电流标准到底是多少,我们查了大量的标准、规程,查到的相关规定如下:

《110(66)kV~750kV避雷器技术标准》

第6.1.2.2条在持续运行电压下通过避雷器的持续电流应不超过规定值,该值由制造厂规定和提供,所提供值应包括全电流和阻性电流基波分量的峰值。

交接试验时,在系统运行电压下测量持续电流即运行电压下的交流泄漏电流应不大于出厂试验值的30%。

第6.1.3.3条 漏电流也称为泄漏电流。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在0.75倍直流1mA参考电压下的漏电流不应大于50μA。”

《110(66)kV~750kV避雷器技术监督规定》和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

项目名称 监督手段 要求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直流1mA电压(U1mA)及0.75 U1mA下的泄漏电流

定期试验 U1mA不得低于GB11032规定值,与初始值和制造厂规定值相比,变化应不大于±5%;0.75 U1mA下的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0μA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运行电压下的交流泄漏电流

定期试验 测量运行电压下的全电流、阻性电流或功率损耗,测量值与初始值比较,有明显变化时应加强监测。当阻性电流增加0.5倍时应缩短试验周期并加强监测;增加1倍时,应停电检查

通过上面的规定我们得知对于运行中的避雷器泄漏电流的大小并没有明确规定,只是对出厂试验、交接试验和日常监督试验值做了规定,也就是说避雷器泄漏电流是否合格,能否正常运行是通过试验、数据比较来判断的。

三、处理经过

由于2009年未进行预防性试验,所以我们决定结合此次异常由试验所提前对该组避雷器进行2010年度的例行试验,2月24日下午试验所进行带电测试数据如下:

将上面的数据与2008年的数据对比我们发现,全电流分别比08年增加A相28%、B相29.7%、C相7.5 %,阻性电流分别比08年增加A相355%、B相506%、C相116%,其中本次试验成绩中阻性电流占全电流的比例分别为A相47%、B相55%、C相19%。通过上面的数据比较,我们发现避雷器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停电做全面的试验、检查。

为了尽可能保证供电可靠性,我们一边进行计划停电检修的准备,一边联系避雷器、在线监测器生产厂家帮助进行原因分析。

避雷器巡视记录

通过对连续几天的巡视记录分析,我们发现:

(一)、避雷器在线监测仪指示随着天气的好转,各相数值呈下降趋势,这为我们执行计划作业创造了条件;

(二)、试验表明A、B相泄漏电流较大,C相泄漏电流相对较小,但从巡视记录看,在线监测仪B相指示始终小于其他两相。难道是在线监测器有问题吗?我们查看了历年的试验报告,结果表明均合格,我们又询问了厂家,技术人员告诉我们在线监测仪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应与实际泄漏电流大小成正比,不应该出现这么大的误差。为了进一步了解、核实情况,我们于27日上午到达前阳变电站进行现场分析。到达现场后我们首先对避雷器在线监测仪进行了查看,发现B相型号与A、C相型号不同,B相型号为JSH―4型,A、C相型号为JSH―3型。不同的区别在于前者分别对避雷器瓷套外污秽度和瓷套内泄漏电流分别进行测试,后者无法区分,只能测试总体的泄漏电流。在现场我们发现B相显示的瓷套外污秽度为15μS,处于注意状态。(监测器刻度显示:0~7.5μS为正常状态,7.5~17.0μS为注意状态,17.0~37.5μS为异常状态,37.5μS以上为严重状态)。我们又对避雷器本体进行了目测,发现表面经过雨水的洗刷后非常的脏污,查阅检修记录簿该避雷器自2007年以来一直未清扫,而且该变电站地处海岸线附近,所处地区污秽等级为D级。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决定暂不提报停电计划,先对避雷器本体进行水冲洗,然后再进行带电测试,待试验结果出来后再决定下一步的处理方案。3月1日连续多日的雨水结束,天气达到带电作业的要求。水冲洗后的带电试验数据如下:

避雷器水冲洗后的在线监测器显示的数值分别为:A相0.55mA、B相0.36mA、C相0.49mA,说明在线监测仪也是比较准确的。至此,前阳66kV变电站66kV母线避雷器泄漏电流异常处理完毕,恢复正常,可以继续运行。

篇2

关键词 后散射;烟尘浓度;在线监测

中图分类号:O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2-0016-02

目前国内外采用光学法测量粉尘浓度的传感器主要有光透射法和散射法两种,光透射法有一定局限性首先是安装要求比较高安装在工业烟囱上的时候发射端和接收端开孔必须足够同轴,否则接收端接收到的光强会受到影响,烟囱震动等外界干扰严重影响测量精度,其次是只适合与高浓度的粉尘环境检测,低浓度时检测精度低,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和要求,逐渐被散热法所替代。传统散射法粉尘浓度传感器体积较大,光路设计复杂,生产过程复杂,成本比较高,可维护性比较差。由于粉尘浓度传感器工作环境复杂,传统传感器难以有效克服作业现场镜片污染问题。

1-光接收器; 9-仪器壳体

2-激光器驱动电路板; 10-滤光片

3-激光器

4-聚焦镜片;

5-大密封平面镜;

6-小密封平面镜; L1-仪器内部测量区域;

7-干净隔离气源入口; L-测量环境种的测量区域;

D-所测量环境区域直径; T-测量环境安装法兰长度。

1 后散射烟尘浓度监测仪系统研究

监测仪主要由激光器3发出光源沿着一定角度θ射入测量区域L,在这个区域内由粉尘颗粒散射回的光信号进入,θ角度可根据现场工况来调节激光器驱动电路板驱动板2来适应各种复杂工况。气体保护单元13是为了防止粉尘颗粒污染光学镜片,具体实施方式是从干净隔离气源入口7通入压缩空气会在气体保护单元13形成干净的气体隔离膜来阻挡粉尘的污染。

2 后散射烟尘浓度监测仪电路

监测仪采用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作为光源,激光器波长为650 nm,通过微处理器采用PID算法将光源恒光强输出,为了防止杂光干扰并将光信号调制,经过光学聚焦并平行后转成平行光提高了能量,将光以一定倾斜角θ射入被测烟道区,经烟尘散射回的光经过聚焦镜片4聚焦到接收器转换成电信号再加一窄带滤光片10可以有效防止其他杂光干扰,再由微处理器将信号解调放大滤波处理后转换成电压信号,通过得到的电压信号、预存的电压信号与粉尘浓度的比例关系,计算出粉尘浓度,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激光源输出功率为Po,经挡尘窗口镜片衰减K1后照射烟尘,如果烟尘的等效散射系数为K2(与烟尘的组织结构、浓度相关),烟尘反射的功率为Po×K1×K2×D,穿过窗口镜片G后的功率为Po×K1×K2×D×K1,经4-凸透镜透镜聚焦后的功率Pr为Po×K1×K2×D×K1×K3。

Po:探测激光源输出功率,与激励电压Vt成正比(系数k);

C:烟道烟尘浓度;

K1:挡尘片衰减,受积尘影响;

K2:烟尘反射系数,与烟尘组成的结构颗粒有关;

K3:透镜会聚增益,是常数;

接收到的信号电压:Pr= Po×K1×K2×D×K1×K3。

若Po、K1、K3恒定,Pr与K2×D成正比,监测仪安装后,通过标定可以得到Pr与D的对应关系,即可计算出烟尘浓度值C:

C=A/K2×Pr。(假定A=1/(Po×K1×K1×K3)

3 后散射烟尘在线烟尘仪数据比对

图4和图5是在热电厂实际工况比对结果,电厂粉尘排放限值120 mg/m3,采用静电除尘器,通过调节电除尘器电场电压改变电场强度,可以调节烟尘排放工况,烟囱直径2 m,参照国标采用手工采样方法进行比对数据结果如下。

4 结论

激光粉尘浓度智能传感器采用激光后向散射方法,通过粉尘对光散射强度快速准确有效反映出粉尘浓度大小。即利用激光发射单元按照一定角度射入被测区域,由于粉尘散射并经过聚焦镜片4聚焦,通过激光接收单元接收光信号再由处理器转换成激光粉尘浓度值,监测仪设计了气体保护单元有效防止粉尘及各种污染气体污染镜片减少了仪器故障率提高了仪器稳定可靠性。结构设计简单紧凑,体积小方便安装维护,解决了安装现场各种复杂条件限制的问题。

基金项目

国家863支撑项目(2012BAB19B04)

参考文献

[1]李霖峰,尹王保,王金来,吉选忙.光后向散射式烟尘在线测量样机的研制[J].光学仪器,2008,30(2):82-84.

[2]贾文超,李娟娟,刘增俊,程全喜.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半导体激光器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8,31(5):190-191.

[3]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76-2007.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4]朱震等.光散射粒度测量中M此理论的高精度算法[J].光电子.激光,1999,10(2):135-138.

篇3

关键词:磷酸根离子; ARM; 嵌入式系统; 在线测量

中图分类号:TN919-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19-0154-02

Design of Phosphate Ion Onli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Based on ARM and μC/OS-Ⅱ

WANG Xian-zhong1,2, GUO Feng-hua1, TIAN Zeng-guo1

(1. School of Physics &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2. Henan Relations Electronic Co. Ltd., Zhengzhou 450001, China)

Abstract: For the stability and accuracy requirements of phosphate ion online monitoring in thermal power plant, the phosphate ion monitoring instrument, which is controlled by high-performance ARM micro-controller and reliable μC/OS-Ⅱ operation system to achieve the phosphate ion online monitoring,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V-MO colorimetric method. The instrum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intelligence, easy operation, high stability, low power consumption, high accuracy and high reliability, and can satisfactori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nitoring the phosphate ion content in thermal power plant water.

Keywords: phosphate ion; ARM; embedded system; online monitoring

收稿日期:2010-04-20

火力发电厂和大型工业锅炉,通常采用向炉水中添加少量磷酸盐以防止钙、镁水垢的生成,磷酸根浓度不够,不能有效防止结垢,磷酸根离子含量过高,会导致炉水的pH值变高。因此磷酸根离子浓度是炉水检测的重要参数。ARM处理器具备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等优点,将其应用于在线磷酸根离子分析仪的管理控制系统,可以提高磷酸根分析仪的处理速度和精度。

1 结构及测量原理简介

磷酸根离子分析仪整体结构包括光路系统、水路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三个部分。

光路系统主要包括:专用的单色LED冷光源、比色皿和光电传感器。

水路系统由比色皿、柱塞泵、多通道切换阀、流通池、样水/标液切换阀、流量计、排污阀、溢流管等组成。

利用化学吸光法原理,即在一定的酸度下,正磷酸盐与钒钼酸作用生成黄色的磷钒钼酸。此颜色的吸光度与水中正磷酸盐的浓度符合朗伯-比尔定理[1-3],即溶液的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c和液层的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

A=lg (I0/I)=KCL

式中:A为吸光度;

I0为入射光强度;

I为透过光强度;

C为有色溶液的浓度;

L为溶液的厚度;

K为吸光系数。

2 管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在线磷酸根离子分析仪的管理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以32位的AT91M40800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核心板电路、控制电路模块、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模块、电源电路模块、通讯电路模块、人机接口电路模块、实时时钟电路模块、复位系统电路模块8个部分[4]。总体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2.1 核心板电路

核心板电路模块由嵌入式微控制器AT91M40800及外扩存储器组成。嵌入式微控制器AT91M40800主要用于管理和控制整个系统。扩充了1 MB的RAM,主要用于系统程序运行,大大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外扩2 MB的FLASH,用作主存储器,存放系统程序和测量数据。

2.2 控制电路模块

控制电路模块用CPLD和继电器控制通道切换、样水/标液切换、样水与试剂柱塞泵注水、搅拌电机、排污电子阀以及6路超范围报警和断样报警。

图1 硬件电路框图

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具有编程灵活、集成度高、设计开发周期短、适用范围宽、开发工具先进、设计制造成本低、对设计者的硬件经验要求低、标准产品无需测试、保密性强、价格大众化等特点。Altera公司MAXⅡ系列EPM240T100芯片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的特点,采用先进的CMOS制作技术,3.3 V电源供电,并提供600~10 000可用逻辑门,引脚延误速度为4.5 ns,计算频率可高达227.3 MHz[5]。系统用CPLD实现对注塞泵的稳定精确控制。

2.3 信号调理转换电路

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模块主要用于放大微弱的光电传感器测量信号,并通过AD7714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主处理器AT91M40800。系统选用OPA2340单电源轨至轨运算放大器,它具有极低的失调电压和偏置电流,具有较高的共模输入范围和共模抑制比。A/D转换器件选用适用于低频测量应用的AD7714,转换精度高、速度快、编程、接口方便。

2.4 电源电路模块

使用专用AC-DC电源模块,输入220 V交流电,输出DC 24 V/0.3 A,DC 24 V/1.5 A和DC 5 V直流电。同时选用低压差电压调节器LM1117提供3.3 V电源。

2.5 通讯电路模块

通讯电路模块包括通用异步串行通信USB,RS 232,RS 485,4~20 mA标准电流输出。USB接口主要用于和上位机通讯,RS 232模块用于和其他设备通信,选用MAXIM公司生产的MAX3221串口转换芯片,RS 485用作远程数据传输,另外,配备4~20 mA标准电流用作数据传输避开噪声影响,将低于4 mA和高于20 mA的信号用作各种故障的报警。

2.6 人机接口

人机接口模块包括触摸显示和按键两部分。触摸显示部分采用TFT6448真彩液晶显示器,具有使用温度范围广(-10~+65 ℃),低功耗(3.3 V,最大电流240 mA),宽输入电压(2.7~5.5 V),轻薄设计(高度10 mm)等优点。

设计有6个按键配合使用,以方便操作。

2.7 实时时钟电路模块

为了能够准确记载所检测的磷酸根浓度对应的日期、时间,选用了掉电不丢失的铁电存储器FM31256,该芯片是包含基于处理器系统的通用功能需求的集成器件,主要功能包含32 768 b的铁电非易失性存储器、实时时钟、低电压复位和一个通用的比较器,用于电源失效中断输出或其他用途。

2.8 复位系统电路模块

系统选用STM811复位芯片。该芯片是专用于产生微处理器复位功能的芯片。在电源上电、掉电以及监控系统电源电压的变化,产生可靠的电源复位信号,使微处理器产生复位或处理中断事件。

另外,本系统还采用AT92M40800内部看门狗定时器,当系统进入异常中断后进行自动复位,确保系统连续正常检测。

3 管理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磷酸根离子分析仪主要用于工业现场磷酸根离子的全天候实时监测,对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抗干扰性能要求较高。μC/OS-Ⅱ是一个完整的、开源的、可移植、固化、裁剪的占先式实时多任务内核。其稳定性与安全性方面已经过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认证[6]。

μC/OS-Ⅱ在硬件应用平台上的移植主要完成修改OS_CPU_C.C,OS_CPU_A.ASM等多个与处理器相关的文件[7-8]。μC/OS-Ⅱ官网上已经有移植成功的范例,这里不再多做介绍。

系统任务主要划分为:测量信号输入(快速中断FIQ)、触摸屏输入(外部中断IRQ0)、USB通信(外部中断IRQ1)、4~20 mA标准电流输出及PID温度控制(串行中断UART0)、MODBUS通信(串行中断UART1)、按键输入(定时中断Time0)、Watchdog中断、文件管理、用户图形界面显示、CPLD控制管理及输出报警等。

系统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程序流程图4 结 语

系统首次将高性能工业级ARM处理器AT91M40800和稳定可靠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于磷酸根离子的测量。

选取几种标准溶液测得值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测量结果

标准溶液原子水0.51.01.52.05.0

测得值 /mg/L0.00.4581.01.4881.9384.8

仪表在为期两天的实验过程中,对同一溶液多次重复测量,测量结果能够达到国标要求,仪表测量重复性良好,满足在线测量要求。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智能化程度高、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可以满足火电厂对磷酸根离子在线检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承慰才,王中甲.电厂化学仪表[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2]李永生.对新型在线磷表的探讨[J].吉林电力技术,1989(6):3-4.

[3]钟金昌,赵宗敏.测定电厂锅炉水中磷酸根的方法:中国,01114362[P].2001-12-26.

[4]张海平,吴传琳,詹有涵.新型在线磷酸根快速分析仪研制[J].工业水处理,2000(7):1-2.

[5]Analog Devices. 3 V/5 V CMOS 500 mA signal conditioning ADC[R/OL]. [2009-05-06]. .

[6]司栋森.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J].自动化仪表,2001(4):1-3.

[7]Jean J Labrosse.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M].邵贝贝,译.2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8]李建明,夏路易.基于AT91M40800和μC/OS-Ⅱ的嵌入式系统设计[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5):2-3.

篇4

关键词:污染源;氨氮检测;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X501文献标识码: A

一、对氨氮在线自动监测设备的认识

近几年来,氨氮(NH3-N)在线检测仪器较以往来看得到极其显著的改善,在进行污染源与水质环境的检测管控等方面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其主要的生产和供应商却都还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国家。以大渡口区氨氮在线设备为例,安装的美国哈希公司的AmtaxTM Compact型氨氮分析仪氨氮分析仪,采用光度法。美国哈希公司的AmtaxTM Compact型氨氮分析仪通过气、液转换技术,将铵盐转化为氨气,并将其逐出,以测定样品中氨氮的含量。

重点污染源企业安装氨氮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连续、及时、准确地对废水水质及其变化状况进行监测和远程监控,具有水质异常变化预警和监测项目超标及时报警功能,为环保部门的管理提供依据。

二、氨氮在线比对监测的程序

大渡口区监测站对辖区内氨氮在线自动监测仪进行在线比对,比对频次为每年4次,比对分为质控样考核和实际水样比对试验两部分。

2.1质控样品考核

采用国家认可的质控样,分别用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考核,一种接近实际废水浓度的样品,另一种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的样品,每种样品至少测定2 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不超过标准值的±10%。

2.2实际水样对比试验

采集实际废水样品,以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与国标方法进行实际水样比对试验,比对试验过程中保证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与国家标准方法测量结果组成一个数据对,至少获得6组测定数据,计算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根据HJ/T354-2007中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实际水样比对试验验收指标,80%以上氨氮分析仪仪器与手工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应不超过±15%。

三、氨氮在线监测的现状及建议

3.1氮氮在线分析仪的原理与实验室现在所用国标方法的原理不一致

仪器的检出限为0.2mg/L,而实验室的检出限为0.025mg/L。氮氮在线分析仪的原理主要是氨气逐出比色法与靛酚蓝铵测定法,而实验室用的主要是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方法原理不同,比对结果必定存在差异。

建议:在可以控制的条件下,实验室尽量使用与在线仪器原理一致的分析方法。如与CA71AM型氮氮在线分析仪进行验收比对,实验室内用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3.2氨氮在线分析仪监测时的干扰

干扰因素主要为产生浊度和色度的物质,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反应池、泵管等处会出现沉积物,影响样品和试剂注入到反应池中的体积,使检测分析仪器测定的结果产生偏差。使用的试剂的浓度、稳定性在放置一定时间后有一定变化,影响测定。因为模块选择的不合适,会导致验收结果不合格。

建议:运营人员应按照《水污染源在线运行考核规范》的要求,规范操作,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保证在线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企业应根据自身排水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氨氮在线监测设备。

3.3比对验收的技术规范验收标准不合理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HJ/T 354-2007)中要求所有浓度的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均为不超过±15%。对于低浓度的水样,按此标准来验收难以符合规范要求。如去年安装验收的氮氮在线分析仪,以污水处理厂的居多,由于处理后的氨氮浓度不高,甚至低于仪器的检出限0.2mg/L,而实验室使用的方法检出限比较低,对于处理后的废水一般都可以检出但却也是低于0.2mg/L,根据标准无法判断合格与否。

建议:参照COD在线比对指标方式,建议按样品浓度范围0~0.2mg/L(如果实验室监测数值也小于0.2mg/L)、0.2~2mg/L、2~8mg/L、大于8mg/L分成几个标准指标。

3.4无法采购到高尝试的氨氮标样

根据在线比对标准,需要用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的质控样品给企业监测,而国家标准样品研究所却没有高浓度的标样,为了验收按照标准的要求顺利进行,只能用几支标样浓缩配制质控样,去到现场,由于仪器测量范围的限制,仪器使用者需要根据浓度来做适当的稀释,这样的过程增加了质控样浓度的误差。

建议:随着全国范围内的氨氮在线监测仪验收工作不断增加,需要跟国家标准样品研究所沟通,以便购置到适合浓度的标样,以减少验收时由于标样浓度不合适而导致的误差。

3.5采样过程操作会影响结果。

很多时候氨氮在线比对分析仪不合格是因为实际水样比对不合格,这更加需要我们严格控制采样过程,以保证比对实验的样品采集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层面,采集到相同的样品。

建议:在实际水样的采集过程中,为尽可能保证水样相同,通常用一个现场润洗后的1L的采样瓶,采满后再根据情况加固定剂。

4结语

氨氮在线自动监测仪虽然已在我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不可否认其在使用与发展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相信随着其国家方法标准的出台、仪器厂商的进一步规范、仪器功能的逐步增强、质量控制手段的逐渐增多,氨氮在线自动监测仪将被更好地应用于环境监测,而比对监测工作也会相对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HJ/T 354-2007[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9.

篇5

关键词:汽轮发电机 在线监测 监测装置

0 前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各种各样的在线监测装置在汽轮发S电机上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以往,我国发电设备长期以来实施“计划维修”,缺乏针对性,容易造成设备的“过度维修”。现在,先进的工业国家都转至状态维修也就是“需修时修”。

设备状态监测和诊断是实施状态维修、预知维修的重要基础,而状态维修必须扎根于状态监测仪器的实用性、可靠性及对测试结果的解读能力上。发电机容量的大小、已运行时间的长短、不同冷却方式、在线监测装置的可靠性等都会影响到在线监测装置的配置。因此,如何合理应用和配置在线监测装置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策略性选择,尤其在广泛推广使用时更要慎之。

1 国内外简况

为了解汽轮发电机在线监测的应用情况,国际大电网会议旋转电机委员会(CIGRE/SC11)在1995~1998年发出了调查提纲,该调查表有2个目的。

(1) 要了解发电机制造厂、用户、在线监测供应商三方面对各种在线监测的认可程度。

(2) 要统计应用中的实报、误报及漏报情况,以确定置信度和成熟程度。

该调查表主要是针对水、氢冷却的汽轮发电机,对在役发电机以15年加以区分,发电机的容量分3挡:100~250 MW;251~499 MW;500 MW以上回复率60%[1]。面对国内在线监测的高速发展,1998年5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大电机专委会将CIGRE/SC11这份调查提纲向国内分发,全国安装200 MW及以上发电机的单位都接到了这个调查表,回复率约20%。兹将主要问题的国内外大多数调查结果对比列于表1。

2 选择在线监测应遵循何种原则

CIGRE/SC11在1998、2000年,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对选择在线监测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讨论。其共识是:

(1) 在线监测装置的作用是对渐变过程进行监视,以对发电机状态进行科学预知,它不能代替突发事故时的各种瞬时记录仪。

(2) 发电机制造厂在新机开发与新机投运过程中要对在线监测数据进行跟踪和关注,对配置提出推荐意见。

(3) 对需要专家解读或需要辅以离线分析的在线监测装置或数据,应由发电机制造厂、运行单位、在线监测装置供应商共同磋商,不能把做结论的责任推给运行单位。

其不同观点是:以美国GE公司、德国SSW公司为代表的认为,即使是大型汽轮发电机,也无需太多的在线监视,因为发电机可靠性在出厂时制造厂已有判断。运行单位只要严格按规程运行,可靠性就可保障。GE公司举例,他们对定子端部绕组振动是经过充分研究的,无需逐台振动监测。SSW公司也举例,SSW定子绕组采用GVPI工艺,无需局部放电监测。美国GE公司、德国SSW公司认为,过多的在线监视不仅增加了投资,对运行也加重了负担。另一方面,以法国EDF公司为代表,谈到了法国核电900、1300MW的经验,指出了大机组新机就装经过选择的在线监测装置(如SEVM)对状态维修的好处。

表1 国内外调查结果简表

国外多数回答

国内多数回答

1. 各种在线监测装置的配置情况如何?

各国、各电力公司、各电厂各不相同,新机、老机、不同容量各不相同

不知有什么文件规定,几乎全部统一。200MW及以上新机都装有GCM,HPA,SCW,RFM或PDM,HLM,HDM,HLOM。运行15年以上的老机很少装

2. 各种在线监测装置目前已装的总数量,今后5年计划装的数量?

根据统计已装的在线监测总数量:美国第一、中国第二、日本第三、法国第四;今后5年计划安装的数量:中国第一、美国第二、法国第三,其他国家无计划

3. 哪些在线监测装置能够提供有用的、可信的信息?

多数国家认为,大部分在线监测装置能提供有用的信息,但可信度与仪器成熟度有关

直读的在线监测(HPA、SCW、HLM、HDM、HLOM)能提供有用、可信信息,需解读的(如GCM、RFM、PDM)较难

4. 通过以往使用经验证明这些装置值得装否?

各国对不同的在线监测有不同的回答。主机制造厂及监测设备制造商肯定的多;运行单位比较保守,认为在发电机能可靠运行时,应尽量少装或不装

直读的在线监测装置得到了肯定。但是较复杂的、需要解读的有疑问或被否定

5. 哪些在线监测装置对主机有风险?

SSC有较大风险(瑞士、法国、日本),GCMPlus有较大风险(芬兰、澳大利亚)

不知道

6. 这些监测装置是否需要进一步发展为专家系统?

各种在线监测装置有的可以单独判断。进一步发展应该是信息交叉和专家系统,但只是研究,先搞些单目标的专家系统,如转轴振动、定子绝缘工况分析系统较为实际一些

高校认为有必要,制造部门和运行部门认为很难证明当前有市场需要

7. 对现有在线监测有哪些改进建议?

GCM:加Plus(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

GCM、RFM:由于漏油污染或因误

HDM:寿命挺不到一个大修期

RFM:RFM+RFCC2(瑞士)

BCM: 加红外线测温(法国)

HLM: 要改进小流量的精度(日本)

8. 对新机、制造厂和使用部门是否推荐在线监测的配置?

篇6

[关键词]在线;仪表;分析

中图分类号:TH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387-01

我国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就有这样的说法:现代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核心目标是成分质量的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大千世界物质组成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以往所用材料的内在质量及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物质的正确认知使得对科学检测和分析手段的需求和依赖性很强,且不讲用于生产、建设的新材料、新物质不断出现,对于旧的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在线检测分析手段尤为重要,不言而喻,在线成分检测分析仪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设备,恰恰在这方面我们国家的仪表业界是薄弱的,特别是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工―流程工业,多数环保用的工业检 测分析仪器仪表是国外高价产品。

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必将带来仪器仪表行业的技术深入掘进,甚至基于科学计算的预测、预估等等现代人所具有的智力思维功能,信息存储技术从机械式到磁介质到光/电式EPROM、E2ROM到今日高速闪存Flash,因为它的功能愈进强大,体积、功耗却愈进微小,国家级图书馆的藏书资料全放进去绰绰有余;可以记录上一个月、乃至一年的实时采集数据。既然软测量技术的内核是充分体现计算机最擅长的科学计算和信息处理,很难想象现今开发的仪器仪表内没有单片计算机技术介入。一片指甲大小的闪存体可达几百M字节,而且价格越来越低,单片机的嵌入式应用无处不在,一片大小只有5×5mm带丰富接口及存储资源的的单片机MPU,一个香烟盒大小而且薄得多的硬盘存储量可以到近百G字节,没有理由不把软测量技术作为智能仪器仪表的核心技术,发展了很多代,其趋势是越来越体积小,存储量大,读取速度快,这些软测量的应用都是基于整个生产过程的综合各种参数、构造复杂的运算模型,国外的产品价格很昂贵,国内有些软测量技术的文献,也多是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把本来在大型系统内应用的技术移植到智能仪器仪表中来,这里又有一个既是常识,我们应该说是高速运算和信息处理,目前比较流行的虚拟仪器实际上就是计算机技术在电测仪器方面引起的革新发展,才可称其为智能仪器仪表。而软测量技术正是这种仪器仪表的智能内核。所谓软测量技术是把常规检测手段与计算机信息处理,以软测量实现回归变量选择、样本预处理、一致性回归的研究分析,所谓万亿次计算机实际是指每秒钟进行的简单运算,而且单片机嵌入式的功能已能充分的运算快、体积小,软测量技术并没有在仪器仪表的研发上应用,还指其处理信息量的速度,所有这一切的发展给仪器仪表的应用发展奠定了基础,计算机的采集、存储、数据处理,那么在过程控制领域,软测量技术也就应运而生,分析过程机理、确定主导变量和辅助变量,控制机理学习的间接检测技术。

关于成分在线检测分析,世界上科学界关于物质内成分构成有两种研究路线,一种是从内部打开物质的内核,甚至再深入到中子、质子微粒子的运动、形成物质的结构,却是把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物质的成分研究,对这种高深莫测的研究本文不想过多妄谈。另一种是从外部研究物质的各种特性以及对周围的相互作用、影响。比如:发热、熔点、燃点、呈酸性、呈碱性等等,典型的手段类似电化学方法;超声波方法;热力学方法;称重力学方法等等,这种研究看似片面,局限很大,但对某些特性较强、作用性较明显,起什么变化等等物理的化学的特性、作用。这种研究不能讲是从纯应用科学的角度,无非就是根据物质的表观特性判断、研究其本质,从复杂的混合体分离成单纯的个体物质,且人们在长期接触实践中对其性能较为认知的物质确是很实用的。分析的工作是人的判断性思维伴以计算,显然也可以是智能仪器仪表的“思维”计算。这种方式被公认为分析仪器的主要代表。我们再谈“分析”,所谓分析,当然不仅要知其质,还要知其量。

篇7

关键词 县级监测站;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272-01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是检验建设项目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重要手段和通过环境保护验收的重要依据[1],是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设施同时投产并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规定对项目的环境保护验收实施分类管理[2],县级环保局主要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表,而县级监测站主要受委托编制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相对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县级环保部门负责审批的项目污染程度相对较小,验收监测内容也较少,只需编制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表[3]。但县级监测站作为基层监测站,在人员素质、仪器设备配置等方面较省辖市站及省中心站有较大的差距,验收监测工作也略显薄弱。笔者通过多年的验收监测实践,就县级监测站在建设项目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

1 县级站在建设项目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1 验收监测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县级站在接受验收监测任务后,一般能做到现场踏勘并收集项目相关资料,编制监测方案。但通常资料收集仅局限于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忽略了对建设项目相关技术文件的收集,现场踏勘时也往往只关注污染治理设施,对整个项目的了解不够深入,因此编制的监测方案往往较为简单,仅罗列监测类别、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等内容,无法对整个验收监测工作起到完全的指导作用。

1.2 验收监测人员未接受专业培训

目前,国家环保部每年都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人员培训》并颁发合格证,但由于资金、名额等原因限制,县级站很难保证验收监测人员接受环保部的正规培训。因此,县级站从事验收监测的人员往往仅持有环境监测上岗证,监测人员对验收监测的认识不到位,加上本身业务技术限制,导致验收监测质量难以保证。

1.3 生产负荷检查力度不够

县级监测站在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时普遍存在重形式、对建设项目生产负荷情况检查力度不够等问题。由于对项目生产负荷检查力度不够导致了解的不够细致或仅是应付了事,验收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若验收时建设项目生产负荷达不到验收要求,使污染物产生量高于正常水平,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不能反映其真实处理能力。在验收后,一旦建设项目生产负荷高于验收监测时的生产负荷,造成污染事故的几率较大。

1.4 环境管理检视不够

县级监测站在验收过程中普遍存在重测试、轻检查的现象。项目的验收监测局限于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排放量等环境治理设施末端排放污染物的监测,对环境管理方面的检视不够,往往以口头询问为主。目前,在环境管理检查中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一是验收监测报告只对环境管理检查情况进行简单的描述,未作透彻分析,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二是对验收监测报告中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审查不够,应急措施落实、应急预案演练及职工环境安全教育等检查流于形式,应急环境事件处理在验收监测报告中的体现力度小。三是由于认识不够、资金缺乏等原因,企业日常环境监测重视不够、落实不到位。

1.5 非常规性环境因素的影响无法调查分析

县级监测站验收侧重于污染型项目的环保设施,对项目的生态保护、防护距离、景观影响方面等重视不够。受监测技术手段、人力、物力、资金等的制约,县级站在验收中无法对建设项目引起的生态环境改变、破坏视察视觉景观等非常规性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

1.6 验收监测报告表编制质量不高

验收监测报告表的编写一般使用统一的表式,由于是表类的格式,在编写时容易将内容写得过于简略,不能详尽地说明项目的具体情况。而且在编写过程中容易将内容写得过于程式化,编制的验收监测报告表大同小异。

2 加强县级站环保验收监测工作建议

2.1 提高对环保验收监测的认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包括 “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项重要制度,而环保验收工作是对以上2项制度的验证和总结,在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实现环保目标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对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工作的认识。监测机构技术监督和技术执法的重要步骤之一是验收监测,要着力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认识,使监测人员多方面主动收集资料信息,做好验收监测的前期准备工作,对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试生产各时期的情况充分了解,把验收监测作为环保工作的一部分给予重视。

2.2 加强县级站验收监测人员培训机制

由于验收监测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基本的环境监测知识不能完全满足验收监测的需要,所以对验(下转第277页)

(上接第272页)

收监测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系统化的正规培训。基于县级监测站人员和资金因素的限制无法参加国家级的培训,建议由省级监测部门分期分批组织验收监测培训,普及验收监测知识,使所有县级站的监测人员都能接受到系统的培训,从而全面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

2.3 制定适应形势发展、可操作性强的验收监测规范

验收监测技术规范设计不完善是影响验收监测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4]。一是验收监测局限于技术性测试内容,环境管理检查缺乏明确细则和评价标准。二是不能明确把握生产工况,验收工况达到设计规模的75%以上才能达到验收规范要求,但缺乏明确的判断方法。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可操作性强、适应形势发展的验收监测规范并配套实施细则,尤其注意要制定关于生产工况的把握方法以及环境管理检查方面的细则和评定标准。同时还要制定验收监测结果的评定标准,使得验收监测规范化、程序化和易操作。

2.4 切实加强环境管理检查

要加强非测试性项目的环境管理检查,认真对照环评及批复要求关注好监测制度、防护距离、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落实情况。在环境管理检查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验收监测报告的内容。用照片和图表客观地反映检查结果,再辅以文字说明,企业日常监测委托协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协议等作为附件以支持环境管理检查结果。二是落实日常监测计划。企业监测规章制度的建设和计划、监测设备的配置、监测机构的设置等的落实应作为环境管理检查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强对应急预案、应急措施的管理检查。严密分析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逐项检查应急预案的演练与落实情况、应急设施的状态、职工环境安全教育等情况。

2.5 主动开展公众调查

县级监测站接受的验收监测项目一般评价等级较低,没有明确要求进行公众调查,县级站在验收监测时一般也不进行公众调查。事实上,项目周边群众最能反映建设项目在不同时期对周围环境的实际影响,同时有助于明确和分析运营期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改进已有的环保措施提供基础。因此,在验收监测时,应通过座谈会、发放调查表或企业公示等形式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监测报告总结归纳,反馈给项目单位和负责验收的环保部门。

3 参考文献

[1]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 朱光辉.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应关注的问题[J].广东科技,2011,20(16):128-129.

篇8

关键词:农民收入;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18-1

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的关键问题,过去传统的创收渠道和经营方式已不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寻找和培育农民新的增收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分析农民收入发展变化情况,深入剖析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式方法,进而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对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显得越来越重要。

1 浦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及结构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主要有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项构成比为57:30:11:2。因转移性收入占比重很少,主要从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进行分析和探讨。

2 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的原因分析

2.1劳务性收入显著提高

浦城县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占据优势的地理环境。几年来浦城县的招商引资,建立浦南生态工业园区及各乡镇的工业平台,在吸纳浦城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浦城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占农民纯收入的30%,并有力带动农民纯收入的增长。

2.2农业收入仍然是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

浦城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家庭经营收入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构成比为67:12:21。第一产业占家庭经营收入67%。农业增收主要是在自然环境、农业技术、惠农政策和市场等诸多方面有利因素共同促进的结果,农产品价格的一定幅度上涨直接拉动农业收入的高速增长。

2.3服务性收入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务性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21%,城区市场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商人和专业服务队员的不断壮大,近几年服务性收入比重在快速增长。

2.4财产性收入构成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占农民纯收入的11%,经济的发展吸引偏远的外来务工人员,农民的自有住房出租,用剩余的资金进行投资所得利息、股息等,成了我镇农民收入新的来源。

3 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3.1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

成本费用占收入总额40%。遏制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虽然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又遏制了农民增收。

3.2劳动力素质偏低

工资收入提高空间有限,现80%务工农民仍从事初级工作,高级技术人员比重少,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直接阻碍了他们对劳动技能的掌握,特别对高技术含量的获取,经济发展对非熟练工人的需求量有限,这就限制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的获得和工资率的提高,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

3.3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第一产业占家庭经营收入的67%,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据此走访调查,种植业还占农业生产的第一位,随着国家惠农宏观调控,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但因化肥、农药、种子、用工工资等价格上升,生产成本持续上涨,严重制约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明显缩小。

3.4耕地种植利用与规模经营程度偏低

浦城县地处闽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润潮湿,适宜种植双季稻,但因轻农,种植的粮食足够一家温饱的思想,90%的耕地只种一季,耕地闲荒,国家虽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前提下鼓励土地流转,农民对土地保守,使土地流转缓慢,导致分散种植,不便管理,耕地利用率偏低,不利于发展高效农业。

4 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4.1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

提供资金支持,包括信贷、基础设施投入和财政补贴;技术与人才的支持,引入先进技术与高素质人才;制度与政策的支持,健全农村保障制度,优惠政策和农产品的保护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法律与信息的支持,提供法律咨询、法律维权、气候预测、政策走向、市场供求变化等。

4.2提高农民素质

提升农民素质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整体提高农民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农民素质包括身体健康、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思想道德、经营管理等。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对农民进行培训,掌握一技之长。

4.3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实现农产品商品化,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途径。因地制宜,扩大经济作物、养殖畜牧业的生产规模;因时而变,大力发展原生态绿色产品;顺应市场,实现产业链与价值链的统一;合理规划,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三大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

篇9

一、Q公司的基本情况

Q公司是某上市旗下汽车零部件板块的重要企业,是我国商用车零部件的生产基地和齿轮出口基地,产品适用于中高档客车、中重型载货车及各式专用车、特种车。公司曾获得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中国客车工业优秀品牌、中国机械500强、中国“百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等多种荣誉。截至评价当年,Q公司受行业宏观经济形势和竞争对手强势挤压等多重因素影响,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亏损严重,生产经营面临压力和挑战。

二、风险信息收集的范围和方法

(一)风险信息收集的范围

根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风险信息收集清单》,从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营运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其他风险7个方面设置了风险筛查点,对Q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收集、识别、分析和评价。

(二)风险信息收集与分析的方法

――高管层访谈;

――中层干部访谈;

――业务部门初步填写《风险信息收集清单》;

――评价人员到业务部门进行访谈、查阅、复核相关资料。

风险分析的方法以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进行。

三、Q公司的潜在风险及对策建议

我们对风险等级较高的风险点和与之关联的中等风险点进行了整理、归纳。Q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对策如下:

(一)发展战略目标及实现路径有待调整优化

1.风险描述。产业政策层面:国家大力发展高铁和轨道交通,新能源客车在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冲击了传统的目标市场。行业形势层面:目标市场规模有限,企业市场发展空间不够;市场竞争加剧,主要竞争对手在目标市场不断抢占市场订单。企业产品成本及价格偏高,在技术、质量品牌的领先优势有所削弱,在竞争对手低价冲击时,有效的扼制手段不够。企业在面临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后,实现原定的发展目标面临巨大挑战,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实现路径、保障措施等有待进一步研究、调整和优化。

2.对策建议。根据新的市场格局,积极开辟新能源、高铁、轨道交通等新兴市场,突破传统市场约束,实现转型发展。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大新能源、动力总成等新产品研发力度,不断进行升级换代。调整市场营销策略,巩固传统市场主导地位,重点拓展新兴市场和国外市场,优化产品销售结构。认真研究和修订企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战略的方向、目标和实现路径,充分调动一切可用资源为战略发展服务。

(二)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1.风险描述。从产品生命周期看,传统主导产品逐步进入衰退期,随着竞争对手的强势进入,其对公司的贡献逐步下降。近年研发的新产品处于培育和成长期,对公司的业绩虽有贡献,但批量不大,尚不足以支持企业走出困境。产品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需要加紧发展新能源、AMT等具有技术对比优势的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产品研发虽然项目较多,但真正投放市场、形成批量为公司增加收入和利润的新产品不多,研发能力有待提升。新产品开发周期较长,研制进度较慢,全新产品平均研发周期9个月以上,个别产品研制、验证周期长达数年,快速响应和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不足。

2.对策建议。开展产品发展战略的研究,准确把握未来市场需求和产品技术发展趋势,真正做到“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以有效的产品战略支撑企业发展战略。加快开发新能源、AMT新产品,优化和完善企业产品型谱,主动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培训提升和外部引进等多种手段,提高研发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新产品研发成功率和市场投放率,使产品研发真正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充分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合理安排和组织,努力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

(三)产品质量出现下滑的苗头和趋势

1.风险描述。产品售后的零公里故障率、三包故障率,存在一定的波动,产品质量表现不稳定,质量损失在近三年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百元销售收入质量损失在近三年持续增长,公司内部质量控制存在疏漏,部分质量问题在内部的检验和控制环节未能及时发现,导致流向客户造成损失。

2.对策建议。做好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按规定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评审和处置;加强质量管理考核力度,对违反质量管理规定和体系文件的行为严格考核,造成质量损失的应追偿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大产品自检、巡检、专检的控制和把关力度,禁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严格控制成品检验,将不合格品控制在企业内部。

(四)应收账款占用偏高、逾期应收款比例较大

1.风险描述。企业的应收账款与销售收入的规模相比,占比高达32%,需引起充分重视,且应收账款中,逾期应收账款(按商务条件)占应收账款总额的61%。逾期应收款中,逾期1年以上的存在回收困难的风险,应给予充分关注、加大回收力度。

2.对策建议。严格执行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做好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和逾期情况分析。对逾期应收款,采取高层走访、催款函、法律函等多种形式催收。做好诉讼时效维护,确保时效不过期。销售部门应加大对重点欠款客户的关注跟踪和催收力度,随时掌握其经营和财务状况,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将货款回收情况纳入销售人员业绩考核并严格执行。

(五)对存货资金占用的控制和分析有待加强

1.风险描述。截至评价时点,存货资金2亿多元,因历史等原因成品资金占用较高(占比40%),存在极大的呆滞风险。对存货资金占用情况的分析不够系统、全面、深入,对存货占用的合理性、库龄分布情况无法作出准确判断。

2.对策建议。在制定生产计划、采购计划过程中,生产、采购、物料管理等部门应加强协调配合,做好数量控制,严格控制存货资金的占用水平,降低不合理、呆滞存货占用。加强存货管理,对存货资金分类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开展库龄分析和呆滞存货分析,为生产计划、采购计划提供可靠的库存依据。做好成品存货的处置力度,采取扩大销售、返修改制、报废等多种手段降低成品资金占用,降低呆滞风险。

(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潜在风险

1.风险描述。现有经营规模难以支撑较大的人员总量。截至评价时点,Q公司职工总数3000余人,其中不在岗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为29.6%,给企业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人员结构性矛盾较为明显,一般管理/技能人员过剩与核心骨干人员短缺并存;在岗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待提升、协同配合不够;研发人才流失明显,研发队伍断层、青黄不接。随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制和三项制度改革的推进,薪酬、社保等深层次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显化,局部出现怠工、上访的潜在隐患依然存在,将对当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秩序产生负面影响,人事系统面临较大的纠纷处置和化解的工作压力。

篇10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火灾危险 预防对策

1 引言

高层建筑是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目前,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居住、办公、商业等各项活动中,可以说,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依赖越来越强。然而,高层建筑火灾却时有发生,并且因其具有火势凶猛、造成人员伤亡严重和财产损失大等危害而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认真分析其火灾危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就显得意义重大。

2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2.1 火灾烟气蔓延迅速

高层建筑通常设有数量较多且贯穿整体的竖向管井,如楼梯井、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等,一旦高层建筑内发生火灾,火势和烟气就会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沿着这些竖向管井迅速从下层蔓延至上层,形成整座建筑的“立体式”燃烧。研究结果表明,在烟囱效应下,高层建筑内烟气的垂直蔓延速度为3~4m/s,这就意味着,一座建筑高度为100m的建筑,烟气从首层蔓延至顶层只需要约30秒的时间。由此可见,火灾烟气蔓延迅速是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导致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损失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人员疏散逃生困难

高层建筑垂直疏散距离长,而可以供人们疏散逃生的设施只有楼梯,在火场中,受火焰和烟气的影响,人们的疏散行为较正常状态下也大为不同,往往出现慌乱、拥挤、行动缓慢等情况。因此,要想疏散到安全地点较为困难。同时,楼梯也成为消防员进入建筑内部灭火救援的主要通道,这就意味着楼梯在在火灾事故中充当着安全疏散通道和灭火救援通道的双重角色,通过楼梯向上进入建筑的消防员与向下疏散的建筑内人员还容易发生“撞车”的现象,既影响了安全疏散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灭火救援行动的实施。

2.3 火灾扑救难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登高难。对高层建筑火灾进行扑救时,如果不借助消防电梯,消防员可以通过徒步登楼和借助举高消防车实施灭火救援。但据测定,消防员携带两盘水带和一支水枪进行徒步登楼,当登楼高度超过24m时,其战斗力就已几乎消耗殆尽。而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举高消防车通常只能达到50m左右,一方面这不能适应建筑高度日益增高的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需要,另一方面当地面风力达到4~5级时,举高消防车无法进行作业。二是供水难。高层建筑火灾用水量大,建筑自身供水系统很难满足用水需求,需要对火场进行供水,但受建筑高度、水带的耐压强度、消防车供水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向高层建筑火场供水较为困难。

3 高层建筑火灾原因分析

3.1 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容易引发高层建筑火灾

许多高层建筑火灾是由于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而引发。高层建筑内电器设备多,电气线路也较为复杂,如果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很容易出现电器设备老化而不及时更换、电器设备使用不当、电气线路接触不良、超负荷用电等,上述情况就会导致电器设备起火、电气线路因短路、过载等起火,进而引发高层建筑火灾。此外,在商业、装修改造等各种活动中的私拉乱接线路等行为也会导致电气线路起火而引起火灾。

3.2 施工作业导致火灾

对于在建的高层建筑而言,施工作业中由于违章操作或者缺少安全防护措施而导致的火灾也时有发生。特别是由电气焊或动火作业而引发的火灾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比如在电焊作业中,由于违章操作、作业前未清理现场周围可燃杂物或未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致使火花引燃保温板、废纸屑、防护网等可燃物而引发火灾。

3.3 消防设施存在问题造成不能及时施救

自动消防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消防车道、消防扑救场地等消防设施对于及时有效地扑灭高层建筑火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重要作用的发挥。存在的问题包括:因消防设施施工质量不高而使得其功能效用等存在“先天不足”而影响使用效果;未按时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使得其功效受到影响;消防车道、消防扑救场地被改用为绿化、景观、游乐健身设施用地而影响消防车通行和消防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等。

3.4 管理人员消防素质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管理人员消防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水平。部分高层建筑建筑管理人员消防素质不足也是导致火灾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物业管理人员消防意识淡薄,对消防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未明确或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各项消防制度和消防档案不齐全,反映到具体行为上就是对自己所管理或负责的建筑或部位的实际情况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重视平时消防安全培训和各项演练,消防技能低下,不会操作消防设施并且当消防设施出现故障时不积极主动协调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整改而对隐患视而不见、放任不管,不能及时清除影响消防车道畅通的障碍物等,这些问题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构成了巨大的隐患。

4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对策

4.1 加强对建设者和使用者的消防安全管理和教育

针对高层建筑易发生电气火灾以及施工作业中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应该加强对在建工地施工人员以及入住后使用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和教育,要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严密的防火措施,在实行严格的动火审查制度的同时,要确保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且在其作业时及时清理周围可燃物并做好防火保护。要教育居民以及其他高层建筑使用人员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关注消防安全,掌握火灾预防和疏散逃生的防火常识,特别是要注意正确使用电热器具,避免发生因用火不慎、电气线路过载、短路等引起的火灾。

4.2 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高层建筑火灾应主要立足于自防自救,因此保证建筑消防设施完好有效格外重要。要确保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施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坚决从源头上避免出现消防设施因质量问题而影响使用效果;要按时及时对消防自动消防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等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随时处于有效好用状态;要坚决避免将消防车道、消防扑救场地该做他用的现象发生。

4.3 提高管理人员消防安全素质

要通过消防安全专项教育讲座、发放消防宣传资料等方式从根本上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使其真正重视消防工作。要建立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制定全面细致的消防安全档案,使每一名管理人员对建筑情况切实做到清楚明了。要加强各项消防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常识,提高其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的能力,尤其要提高自动消防控制系统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认真组织消防疏散预案的演练,增强管理人员对疏散路线、疏散行动要求等情况的熟悉程度,提高其自身的疏散逃生自救能力和组织他人安全疏散的能力。

5 结语

高层建筑火灾固然可怕,但是只要我们人人关注消防、人人重视消防、人人参与消防,掌握防火和疏散逃生常识,提高自身对火灾自防自救的能力,从源头上遏制住高层建筑火灾隐患,我们就一定能够有效预防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为全社会创造出一个安全和谐的消防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2005年版)[S].

[2]陈杨军.高层建筑的火灾特性与防控对策[J].山西建筑.2010,36(29),179~181.

[3]王继艳.城市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存在原因和安全逃生策略[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2,20(3),84~87.

[4]李学美,任伯帜,刘新华.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消防及安全逃生策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8),61~68.

[5]王兵,孙祥鹏,崔国志.浅谈高层建筑火灾特点与防控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