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金个人所得税范文

时间:2023-03-23 05:4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奖金个人所得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奖金个人所得税

篇1

【关键词】奖金 工资 个人所得税

一、全年一次性奖金与当月工资组合进行税务筹划

有人已经测算出不同年薪下的个人所得税税负最低的工资(包括免征额3500元,不包括税前扣除的四金等)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最佳组合,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对员工支付的工资奖金并不是固定值,而是根据效益等许多因素浮动。所以要提前预测一个人的年薪可能有困难。因此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的办法来适当减轻税负。

其方法之一便是把全年一次性奖金与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的工资组合起来,重新计算分配全年一次性奖金和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的工资额,以减轻税负。我们可以测算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税负最低的组合。

表1 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的组合表 (单位:元)

注意:全年一次性奖金25700-25950(28700-29950), 153000- 154933.33(179000-180933.33)元以及对应的组合额33700-33950,191500-193433.33元为无效区间

二、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组合税务筹划的缺陷

(1)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组合纳税可适当减轻个人所得税税负,但是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组合会出现无效区间,无效区间是指区间内的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组合对应的税后所得小于该区间起始点的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组合对应的税后所得,且在无效区间内无论怎么调整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都无法避免出现税前所得多而税后所得少的现象。如在无效区间33700-33950内,无论怎么调整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税后所得都小于月工资8000、全年一次性奖金25700,组合收入33700对应的税后所得。

(2)对大多数人来说,全年一次性奖金大于单个月的工资,但通过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组合筹划后,在组合税前收入108000-125000元时,即月工资54000-710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54000元时,月工资大于全年一次性奖金,与大多数人通常认为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大于月工资不符。

三、适当延长税务筹划时间

我们如果把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税务筹划时间稍微拉长,用两个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组合进行税务筹划,就可以解决上述不足。通过测算,可以得出两个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的组合。

表2 两个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的组合表(单位:元)

通过将两个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的组合进行税务筹划,有效消除了无效区间,并使全年一次性奖金大于月工资,符合人们对工资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习惯性认识。

例:某人月工资80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100000元,分别计算将其全年一次性奖金与两个月工资组合进行税务筹划、与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组合进行税务筹划、不进行税务筹划情况下的两个月工资及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税负。

a不进行税务筹划:

(1)两个月工资应缴个人所得税:[(8000-3500)×10%-105]×2=690元;

(2)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缴个人所得税:100000×20%-555= 19445元;

(3)个人所得税税负合计:690+19445=20135元。

b全年一次性奖金与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组合进行税务筹划:

(1)未进行筹划月份工资应缴个人所得税:(8000-3500)×10%-105=345元;

(2)全年一次性奖金与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组合进行税务筹划,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合计8000+100000=108000元,查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的组合表,对应的全年一次性奖金54000元,月工资540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个税:54000×10%-105=5295元,月工资应纳个税:(54000-3500)×30%-2755=12395元;

(3)个人所得税税负合计:345+5295+12395=18035元。

c全年一次性奖金与两个月工资组合进行税务筹划:

两个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合计为116000元,查两个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的组合表,对应的全年一次性奖金54000元,两个月工资合计62000元,平均每月工资31000元

(1)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个税:54000×10%-105=5295元;

(2)两个月工资合计应纳个税:[(31000-3500)×25%-1005]×2=11740元;

(3)个人所得税税负合计:5295+11740=17035元。

通过以上计算,不进行税务筹划情况下的税负为20135元,全年一次性奖金与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组合进行税务筹划情况下的税负为18035元,全年一次性奖金与两个月工资组合进行税务筹划情况下的税负为17035元。

篇2

(一)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

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计税方法如下:

1、先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计算公式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见表1)

表1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见表1)

值得注意的是公式中的速算扣除数仅为一个月的速算扣除数,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常常会误解为扣除12个月的速算扣除数。下面笔者举例说明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

例1:某公司职工全年一次性奖金为18500元,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取得的月工资收入为4500元,费用扣除标准为3500元。计算过程如下:

18500÷12=1541.67元

1541.67元对应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10%和105。

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18500×10%-105=1745元

例2:如果将例1中当月取得的月工资收入改为3000元,则计算过程如下:

[18500-(3500-3000)] ÷12=1500元

1500元对应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3%和0。

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18000× 3%=540元

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还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二)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方法的缺陷――存在纳税调节无效区

由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算少减了11个月的速算扣除数,其计算结果更接近于按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结果,失去了按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优点,这必然会导致在税率临界点附近,存在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会出现税负增长超过所得增长的不合理现象。我们利用上述举例中的计算方法可以算出如果全年一次性奖金分别为18500元和18000元,那么税后所得分别为17000元和17460元,说明了上述区域的存在,我们将这样的区域称之为“全年一次性奖金纳税调节无效区”(简称“无效区”)。我们可以通过下列方程式来求得该区域的临界点。

X-(X×Rn+1-Tn+1)= Kn-(Kn×Rn-Tn)

X表示“无效区”的临界点,Rn+1、Rn和Tn+1、Tn分别表示相临的两个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Kn表示相临的低税率所对应区间中全年一次性奖金上限额。

当Rn=3%时,上述方程式表示为:

X-(X×10%-105)=18000-(18000×3%-0)

X=19283.33元

由此,我们得出了一个“无效区”:18001~19283.33元。我们还可以通过上面的方程式得出其它五个“无效区”,分别为54001~60187.5元、108001~1146000元、420001~447500元、660001~706538.5元、960001~1120000元。

二、 在确定年收入的前提下,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纳税筹划

(一)针对“无效区”问题的处理方法

当发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处于“无效区”,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达到节税的目的。

1、减少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发放额,使其减少至适用低一级税率的上限金额,这样可以使单位和个人双方得利。

2、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大于适用低一级税率的上限金额的部分转移至下个月发放。

3、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大于适用低一级税率的上限金额的部分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其应纳所得额的30%且取得正式票据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

(二)不同年收入区间的确定及相应的纳税筹划方法

1、不同年收入区间的确定

全年一次性奖金具体纳税筹划方案的确定,就是寻找出不同的年收入区间并确定相应的纳税方案。那么,如何来寻找不同的年收入区间呢?

我们可以将月工资薪金和全年一次性奖金看作天平的两端,年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本文不考虑基本养老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扣除因素)后的金额看作天平上应增加的法码,“法码”如何添加才能使两边合计重量最轻,寻找它们之间的平衡点是关键。“法码”添加的过程就是寻找平衡点的过程。我们依次采用下面的方法来寻找每一税级的平衡点。

(1)利用低税率的最大限额

利用边际税率初步判断“法码”加的位置。由于月工资薪金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而全年一次性奖金采用的是类似全额累进税率,故它们的边际税率是不一样的。优先选择边际税率低的区间,利用该税级的最大限额确定临界点。

(2)寻找全年一次性奖金和月薪税额增加值的平衡点

通过寻找以全年一次性奖金发放所对应的税额增加值等于按月薪发放时所承担的税额增加值的点来确定平衡点,但保证平衡点在有效范围内。

2、具体的纳税筹划方法

(1)年收入在42000元以下

月平均工资低于4500元,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在这种情况下,只需将年收入按月平均发放,就使得个人所得税税负为零。

(2)年收入在42000-60000元之间

假设全年一次性奖金为0元时,月薪为3500-5000元,其对应的税率为3%。当月薪为3500元时,全年一次性奖金为0-18000元,其对应的税率也是最低税率3%。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保证发放的月薪在3500-5000之间就可以使得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负最低。

(3)年收入在60000-78000元之间

当全年一次性奖金为18000元时,月薪为3500-5000元,其对应的税率是3%。当月薪为5000元时,全年一次性奖金为0-18000元,其对应的税率也为3%。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保证发放的月薪和全年一次性奖金均在3%的税率就可以使得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负最低。

(4)年收入在78000-125550元之间

当年收入超过78000元时,3%税率的最大限额已用完了,依据边际税率,增加的收入显然先放在月薪10%税率的一边。但当月薪为10%税率的最大限额用完后,即年收入大于114000元时,如何选择月薪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额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方程式求得。

①选择月薪20%的税额增量=X×20% (0

②选择全年一次性奖金10%的税额增量=[(18000+X)×10%-105]-18000×3%=1155+X×10% (0

X表示年收入大于114000的部分

①-②= X×10%-1155

当X=11550元时,即年收入为125550元,①和②相等。

当X

当11550元

其他一些收入区间的筹划,因与前面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此处不再一一举例,仅通过下列表格列示。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年收入均已剔除了免税项目金额,测算时应将实际年收入扣除“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免税项目金额后查找相应的区间,在计算月薪时请在表中数据的基础上加上免税项目金额。

综上所述,在确定年收入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表2得到月平均工资薪金和全年一次性奖金最佳发放组合,使个人所得税税负达到最低。当利用年收入预计数来发放月均工资薪金后,应避免全年一次性奖金落入“无效区”,对落入“无效区”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参照文中关于针对“无效区”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秀娟.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筹划[J].财会月刊,2012,(6上)

篇3

【关键词】 年终奖金 个人所得税 税负公平

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的薪酬分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员工的固定工资在收入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而奖励工资在收入中占的比例却越来越大,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的立法宗旨是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问题。使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降低高、低收入差距,使中低收入者充分受益。在保证人民基本生活费用支出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有利于在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成员之间分配差距的积极作用,体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财政部2009年6月个人所得税课题研究组的《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研究报告。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个人所得税在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承担着以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作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始终贯彻“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立法精神,一方面,通过采用累进税率、对超高劳务报酬加成征收、对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高收入者要求自行纳税申报等方式,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另一方面,对于中低收入者则尽量减轻其税收负担。每月工薪收入在2500元以下者已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月工薪收入分别为3000元、5000元、8000元和10000元的纳税人,其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额一般约为20元、175元、535元和825元,税收负担(应纳税额/月工薪收入)分别为0.7%、3.5%、6.7%和8.3%,均不超过10%。从分项目收入看,近年来工薪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收入占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重约为50%左右。我国个人所得税主要来自城镇居民,目前工资性收入是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薪收入所占比重达71.6%。因此,工薪阶层作为社会的主要群体(在国外包括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构成了个人所得税的最大税源。

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沿革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关于年终奖金计税方法的规定,自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经历多次调整。

1981年财政部《关于年终奖金或加薪征税问题的规定》(财政部[81]财税字185号文)规定:对纳税义务人一次取得几个月的奖金或加薪,一般应将全部奖金、加薪同当月份的工资、薪金合并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对于合并计算后提高适用税率的,可采取以月份所属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加当月份工资、薪金,减去当月份费用扣除标准后的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然后将当月份工资、薪金加上全部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减去当月份费用扣除标准后的余额,按适用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对按上述方法计算无应纳税所得额的,免予征税。1994年税收制度改革,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国税发[1994]89号)的通知,基本原用了1981年的规定。该方法在各地在执行中普遍反映现行规定不够合理,也不易于操作。

1996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取得奖金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206号)规定:对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不再减除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款。如果纳税人取得奖金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不足800元的,可将奖金收入减除“当月工资与800元的差额”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应纳税款。该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由于没有考虑奖金的所属期,加重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有失公平。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单位把奖金分解,按月或者按季发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单位的年度考核,不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只规定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收入征税,但未限定政策适用的次数,部分单位多次发放奖金,多次适用政策,导致不同单位之间税负的不公平,产生了税收漏洞,使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收入征税的政策难以准确落实到位。

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5]9号)》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第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第二,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工资薪金适用的税率表中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一是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二是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现行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方法税负的实证分析

2009年4月10日,国家统计局日前的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为29229元。按照这个水平,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水平不足2500元。也就是说,这部分人的工资收入每月基本上是无需纳税的。但是按照目前各单位对职工的管理情况,这部分人年终会获得相应年终奖金。这样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这部分人一般是低收入人群(工资收入处于平均水平之下),正常情况下应该不用就工资薪金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按照现行规定,这些低收入人群却要缴纳一定的个人所得税,并且会随着年终奖金收入的提高税负会不断提高;二是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的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办法,旨在减轻纳税人的年终奖金的税负,但是该方法的实施结果是工资收入越高的人受益越多,年终奖金收入越高受益越多。

例如某人月工资收入10000元,年奖金总额为10000元,一是奖金年终集中一次性发放,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工资按月发放,奖金集中发放,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工资已纳税额=[(10000

-2000-10000×20%)×20%-375]×12=9900元,奖金应纳税额为:10000÷12=833 ,适用税率10%,应纳税额=10000×10%-25=975,应纳税总额=9900+975=10875。二是奖金按月发放,每月工资和每月奖金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10000+833.33

-2000-10000×20%)×20%-375]×12=11900元。

我们取5个水平段工资收入作为代表,比较奖金年末集中一次性发放和按月分散发放两种方式,比较全年纳税人实际缴纳税额的差异变化(见表1)。

四、年终奖金计税办法调整的政策取向

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的薪酬分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员工的固定工资在收入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而奖励工资在收入中占的比例却越来越大,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许多单位,无论效益好坏,为了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员工每月的固定工资均控制在一定标准内(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按国家标准,企业单位也是比照而行的),然后根据企业效益、平时的考核给员工发放不定数额的年终奖金。

既然奖金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且合理合法的事实,个人所得税税法在确定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办法时,应该充分体现个人所得税的立法宗旨,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成员之间分配差距的积极作用。

因此,本着以人为本,从平等权、生存权考虑,年终奖金计税方法应平均摊入所属各月,将归属到各月奖金、加薪同当月份的工资、薪金合并计算,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这样才能真正贯彻“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立法精神。

对于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后,收入高的人群税负增加过多的问题,可考虑适当调整所得级次和税率,使这部分人群的税收负担适当降低或维持原有水平。

【参考文献】

[1] 贺海涛: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 邓益坚:关于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5(1).

[3] 陈春霞:年终一次性取得数月奖金的个人所得税筹划[J].会计之友,2004(4).

篇4

关键词 职工薪酬 个人所得税 税务筹划 方法

一、将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合理地转化为劳务报酬

所谓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顾名思义,就是职工在单位中任职或者受雇而应该得到的各项报酬,是职工从事非独立性劳务活动的收入。相对来说,劳务报酬就是职工独立地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所取得的报酬。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和劳务报酬之间具备以下的不同之处: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必须是在某一单位受雇佣才能得到的,而劳务报酬可以是临时性的。由此看来,要做好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可以把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合理地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

通常,在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较少的情况下,为了降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应该根据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进行缴税;相反,在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较高的情况下,为了降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应该根据劳务报酬所得进行缴税。通过合理地计算,就可以将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合理地转化为劳务报酬,从而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

二、将职工的部分工资、薪酬所得合理地转化为经营性费用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是在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现2012年现在实行的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当职工的收入扣除个税免征额3500元的标准后达到某一档次,就套用该档次的适用税率计算纳税。当收入扣除个税免征额3500元的标准后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薪酬带给职工的可支配现金将会逐步减少。倘若把职工现金收入转化为职工必须的福利,纳入企业经营性费用,可以达到职工消费需求,而经营性费用不征收职工个人所得税,也可在计算企业所得额中扣除,减少企业所得税,减少企业和职工的纳税成本,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并且能够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例如,倘若某企业在2012年1月招聘了一个职工,月薪是6000元,因为该企业没有提供居住条件且该企业附近无居民房出租,该职工只能与人在市内合租一套住房,每月支付房租1000元,上下班交通花费400元,工作用餐花费400元,共支出1800元,按照个人所得税计算器进行计算,该职工缴纳薪酬个人所得税税后每月实际可用收入为5855-1800=4055元。

倘若该企业为该职工提供企业统一租用的集体宿舍,厂部有专车安排接送居住在集体宿舍的职工上下班,并开办食堂解决职工工作用餐,该企业发放给该职工的月工资由6000元调减至4200元,则税务筹划后,按照个人所得税计算器进行计算,该职工缴纳薪酬个人所得税税后每月实际可用收入为4179元。

税务筹划前后相比,该职工每月节税4179-4055=124元,全年节税1488元,公司统一租用的集体宿舍租赁费和厂部专车发生的费用按税法规定允许全额计入经营费用,职工在食堂用餐费支出在不超过职工薪酬所得14%内据实在管理费用——福利费科目列支,企业少交了企业所得税而职工又得到了实惠。从总体上看来,该企业薪酬发放总数不变,而该职工税后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24元,全年增加了1488元。因此,个人获得的这些福利可以作为工资、薪酬的代替物,既保证了职工的实际工资,且由于这些代替物的发放降低了名义工资额,个人薪酬应纳税额得以降低,既方便了新招聘职工的生活又方便了企业统一管理。

三、实施奖金均衡发放的筹划

根据2012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越多,那么,适用的税率就会越高。倘若职工的奖金一次性发放,那么,就会缴纳较多的税款,倘若采用分摊发放的方式来进行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也就是说,将职工的奖金分为几个月分摊发放,那么,职工将会缴纳更少的工资、薪酬个人所得税而得到更多的实际收益。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倘若是按月发放奖金,应该将发放的奖金数额与当月的薪酬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倘若是一次性发放奖金,按照税法规定是不能将数月发放的奖金数额平均到每月与工资合并计算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而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酬来进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倘若纳税人取得奖金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不足个税免征额3500元的,可将奖金收入减除“当月工资与3500元的差额”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通过这种计算方式,可以发现,奖金发放高的月份适用较高的税率,当月缴纳税额自然也就较高;而奖金低的月份适用较低的税率,当月缴纳税额自然也就较低,甚至低于个税免征额3500元,就没有必要缴纳职工个人所得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总结了几种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进行税务筹划的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做好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工作,就一定要遵循税务筹划的不违法性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计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方案,保证企业和职工的税负能够得到合理合法地减轻,最终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家亮.关于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与完善对策.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6).

篇5

【关键词】 年终奖; 个人所得税; 横向公平; 纵向公平

一、引言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同时也是调节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工具。一般认为个人所得税具有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两大功能(陈龙,2011)。资料显示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在美国的财政预算收入中所占份额最多,2011年为9 560亿美元,比紧随其后的社会保险及养老保险税高出1 490亿美元,比企业所得税高出7 580亿美元①。虽然与个税独占财政预算收入鳌头的美国相比,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在国家财政预算收入所占的比例并不高,然而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对于国家财政收入、个人税后收入以及个人财富的调节都显得日益重要。作为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一部分,根据职工全年绩效考评发放的奖金自然也涵盖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内,国家税务总局专门发文(国税发〔2005〕第9号),就个人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征收规定了具体办法。然而这一办法虽然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但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完全体现税负的公平性,而且与企业业绩奖励的初衷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

二、个人所得税的税负公平性

良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税负的公平性,这其中既包含了税收的横向公平性(即拥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以税基衡量)应缴纳相同金额的税款金额),也包含了税收的纵向公平性(即纳税能力较强的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多于纳税能力较弱的纳税人)(琼斯、罗兹-卡塔纳奇,2009)。理想状态下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既要保证其征收的有效性、易于管理和缴纳,又要保证其税负的公平性。

个人所得税累进税制实际上是税收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的一个体现。其横向公平体现在同等收入水平下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相等。当然这一公平是相对而言,还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人的实际纳税能力,如没有考虑个人所在的地区、实际赡养的人数、由于身体状况和家庭状况等其他必需的支出等。纵向公平体现在累进级距的税率结构,即收入多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也高,缴纳的税款金额也多;收入少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也低,缴纳的税款金额也少;个人收入低于减除费用标准的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应该说不考虑区域和个人自然条件,个人所得税的设计已经充分体现出税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然而现实生活中个人所得税的税负公平性却面临着挑战。以年终奖金的个人所得税为例,根据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纳税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的商数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这一算法由于同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边际税率和计税基数不同,在实际操作时往往产生年终奖金高的个人缴纳的税款金额高出年终奖金低的税款金额很多,致使其税后收入低于奖金低的个人的税后收入,最终的结果与企业发放奖金的初衷相悖,工作努力业绩好的个人税后收入反而低于业绩差的个人。如年终奖金为19 200元的员工甲,应纳个人所得税为1 815元(19 200×10%-105),税后收入为17 385元,而年终奖为18 000元的员工乙,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40元(18 000×3%),税后收入17 460元。虽然员工乙的奖金低于员工甲,但员工乙的税后收入反而高出员工甲。这一现象貌似体现了税收的纵向公平性,即高收入高纳税,但是由于年终奖金计算时的税基和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背离,不仅没有体现出税收的纵向公平,而且还打击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最终会导致税收的替代效应,即员工不再努力工作,不再赚取更多的奖金,既影响财政收入的实现,也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和个人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年终奖金税负不公平阈值的测定

那么根据现有税制企业年终奖金应该如何发放才能够达到激励和促进作用呢?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七级超额累进税制,根据每一级距的边际税率(即增加1单位的收入所适用的税率)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年终奖金计算的有关规定,笔者对年终奖金的税负平衡点及税负纵向不公平的潜在区域进行了测算,如表1所示。

其中年终奖与下一级距税负的平衡点*计算公式为:

X-(X×本级距适用税率-本级距速算扣除数)=X1-(X1×下一级距适用税率-下一级距速算扣除数)

X= [X1-(X1×下一级距适用税率-下一级距速算扣除数)-本级距速算扣除数]/(1-本级距适用税率)

其中X为年终奖金额与下一级距奖金额的税负平衡点,X1为下一级距边际税率的年终奖金额。

如级距1年终奖金额与级距2边际税率年终奖金额(18 001元)的税负平衡点X=[18 001-(18 001×10%-105)-0]/(1-3%)=16 810.21(元)

也就是说由于边际税率和税基的差别,18 001元年终奖金额的税后收入等价于16 810.21元年终奖金额的税后收入,这两项年终奖金额的税后收入均为16 305.9元。据此可知,当年终奖金额界于16 810.21—18 000元时,其税后实际收入都高于18 001元年终奖金的税后收入。其他级距的计算以此类推。

年终奖金额与上一级距税负的平衡点的计算公式为:

Y0-(Y0×上一级距适用税率-上一级距速算扣除数)=Y-(Y×本级距适用税率-本级距速算扣除数)

Y= [Y0-(Y0×上一级距适用税率-上一级距速算扣除数)-本级距速算扣除数]/(1-本级距适用税率)

其中Y0为上一级距年终奖金额的上限,Y为本级距年终奖金额与上一级距年终奖金额的税负平衡点。

如级距2年终奖金额与级距1年终奖金额的税负平衡点Y=[18 000-(18 000×3%)-105]/(1-10%) =19 283.33(元)

即当年终奖金额介于18 001—19 283.33元时,其税后收入要少于年终奖金为18 000元的税后收入。

因此企业在发放年终奖金时,如果年终奖金界于边际税率的年终奖金额的两端时,尤其要注意税负不均的问题,避免出现高奖金低激励的负效应。也就是说当企业的年终奖金界于16 810.21—19 283.33元、48 500.89—60 187.50元、101 813.44—114 600元、394 334.27—447 500元、616 786.64—706 538.46元以及824 616.23—1120 000元时,企业在发放奖金时应注意测算不同等级受奖人的税负和税后收入,避免高年终奖励低税后收入的现象发生。

除了年终奖之外,企业的季度奖金及半年奖金等的发放也存在类似问题。根据国税发〔2005〕9号: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由于奖金的发放时间以及雇员的工资收入不同,也会产生税负不公或过度税负的现象。如甲、乙两员工的月工资都是3 500元,本年度一季度的奖金收入都是4 500元,但员工甲的奖金按月发放,每月1 500元,员工乙的奖金按季发放,于3月底一并发放4 500元。由于奖金发放时间的不同,员工甲一季度的纳税额为135元[(1 500+3 500-3 500)×3%×3],员工乙一季度的纳税额为345元[(4 500+3 500-3 500)×10%-105],两人由于奖金发放的时间不同税后收入相差210元(345-135)。如果甲乙两人的支付能力相当,则显然存在员工甲和员工乙两人税负的横向不公平问题。

四、年终奖金计税办法的改进建议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主人翁精神的一种体现。但是如果税收制度没有很好地体现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则很难实现预期的财政收入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年终奖金可以说是对员工全年努力工作业绩的奖励,国税发〔2005〕9号文件中也明确界定:“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虽然在年末发放,但与全年的工作努力和成效密切相关,如果发放不得当势必影响员工的士气、公民对于税收公平性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因此,笔者建议应改变年终奖金的计税方法,尊重其实质性的来源,以职工全年平均工资为基础,按月平均并计算平均每月应补缴所得税额。

如以员工甲和员工乙的奖金为例,如果两人的月平均工资均为3 500元,则员工甲年终奖金应补缴个人所得税额为660元[(19 200/12×10%-105)×12],员工乙年终应补缴个人所得税额为540元[(18 000/12×3%)×12]。与前例相比,员工乙年终奖金应纳税额不变,税后收入不变;员工甲年终奖金应纳税额从1 818元降到了660元,税后收入上升为18 540元,高于员工乙,显然员工甲会乐于接受19 200元的年终奖励,并认为是公平的,并且也会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这一算法虽然看似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了,但却体现了税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同时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和雇员的工作目标相符,避免了税收替代效应的出现。

【参考文献】

篇6

摘要: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体系工资薪金所得为按月计税,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每个纳税人还可以采用一次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由于工资发放的不均衡导致多纳税的不合理现象。本文主要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税收筹划,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员工的税负,实现员工利益的最大化目标。

关键词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筹划

一、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主要税收政策

(一)基本规定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在我国负有所得税纳税义务的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3%至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公式如下: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月工资薪金总额- 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住房公积金-费用扣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法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 号)规定,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纳税人取得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按将奖金除以12个月的结果确定适用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如果员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员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适用税率与速算扣除数计算个人所得税;如果员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直接以一次性奖金数额为计税基础,按适用税率与速算扣除数计算个人所得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每个纳税人只允许采用一次该方法。大多数公司每年将增发一个月工资、年度绩效奖等公司发放奖励比较集中的12 月份作为一次性奖励计税的使用月份,有效降低了绝大部分员工的税负。

二、全年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筹划问题的提出

目前,大多数公司员工的工资收入主要包括每月发放的工资、奖金、年度绩效奖、效益好的单位还要增发一个月工资等。员工每月的工资收入,毋庸置疑应按税法规定纳税,存在避税的可调控空间的,就主要集中在各单位二次分配发放的奖励性工资和年终集中发放的奖励上了。

由于受工资体系和工资结构设计以及工资总额依据考核结果兑现等因素限制,存在部分员工个人所得税比筹划后多交的情况。例如,某员工每月的净收入(注:正常情况下,假定净收入=应发工资-基本养老保险费- 基本医疗保险费- 失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下同)为2500 元,离3500 元/ 月的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还有1000 元的差额,如果每个月700 元的奖励平均发放将不用纳税,如果4 个月集中发放将缴纳75 元的个人所得税;如果3600 元的年终奖平均到各月发放将不用交税,年底一次性发放将缴纳108元的税金。

又如,某员工年底奖金为18000,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方法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540 元;如果他年底奖金为19000 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795 元(如果不采用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方法,将缴纳更多),即他虽然多发了1000 元的奖金,但却要为此多交1255 元的个人所得税。由于全年一次性奖金边际税负的不合理,给纳税人提供了更大的纳税筹划空间。

三、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筹划思路

由于公司内部各单位发放奖励性工资的发放时间、范围、额度均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决定,相关奖励的发放有其自身的需求和特殊性,如考核业绩完成才能发放奖金等,再结合个人月份收入的不确定性,使得员工个人月份收入的构成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无法预见员工个人月份收入的情况下,必定难以对每名或部分员工的收入进行统一的避税管理。但对于合理避税问题,还应总体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各单位负责人、工资会计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加强个人所得税理论与筹划技巧的学习,对于日常性工资可以由各单位会计进行把握,让其结合日常工资和内部奖金的发放进行合理避税。

(二)通常情况下,除全年一次性奖金外,尽量避免多月的奖金或补贴放在某一个月一次性发放,尽量做到均衡发放。

(三)统筹好全年月薪与一次性奖金的比例,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每月工资的税率,又要考虑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税率。

(四)运用好临界点,规避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无效区间”(指的是在此范围内的一次性奖金的金额,需要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将大于他多发放的奖金金额,如:

(18000.00,19283.33]、(54000.00,60187.50]、(108000.00,114600.00]、(420000.00,447500.00]等) 。如某员工的年底奖金为19000 元,可将其中的1000 元错月发放,这样就可以避免税率由3%提高到10%。具体建议如下:

(1)对于每月所得距离起征点差额较大的员工,这部分员工是指年净收入在4.2 万元以下的员工),将年终奖平均在每月发放,以用够3500 元/ 月的费用减除标准,避免交税。

(2)对于收入在起征点边缘(年净收入在4.2 万元-6 万元)的员工,将每月收入平均化,尽量用够3500 元/月的费用减除标准,其年终奖在年底一次性发放,最高限额为18000 元(税率3%);也可将年终奖在平时平均发放,每月扣除允许的减项后,所得不超过5000 元(税率3%)。

(3)年净收入在6-12.6 万元的员工,用足18000 元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政策,余下的工资均衡发放,每月仅超过5000元以上的所得部分按10%纳税,超过8000 元以上的所得部分按20%纳税。

(4)年净收入在20 万左右的员工,其年终奖和13薪等在年底一次性发放,避开年终奖的无效区,最高限额为54000 元(税率10%),余下的工资均衡发放,每月仅超过8000 元以上的部分按20%纳税。

(5)年净收入在30 万左右的员工,其年终奖和13 薪等年底一次性发放,避开年终奖的无效区,最高限额为108000 元,(税率20%),以用足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政策;余下的工资均衡发放,每月仅超过12500元以上的部分按25%纳税。

综上所述,企业应科学组合月薪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发放金额,使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税率尽量接近最适用的低税率,同时,运用好临界点,规避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发放禁区”,最大限度的降低个人税负。对于全年工资、薪金所得(指净收入,以下同)在6 万元以下的职工群体是不适宜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发放办法的,而应尽可能用足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实行工资奖金的均衡发放;对于全年工资、薪金所得在6 万元以上的群体,应预先谋划用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来降低其个人税负,科学组合一次性奖金和月薪比例,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员工的税负。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调整;纳税筹划;意义

本策划是解决工薪阶层员工年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最优分配月度工资及年终奖,达到个人所得税年纳税额最小化。根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及一次性奖金纳税计算方案,设计一个年纳税最优化数据模型,将单位各收入档级员工的全部工薪收入按数据模型测算后,得出工资奖金发放的最佳方案,从而达到个人年度应纳税额最小化。

一、个人所得税调整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在境内境外取得的各项所得,均应纳个人所得税。其中工资、薪金所得主要包括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奖金、补贴、福利物质、超过应税所得的公积金及收受的礼品等各项其它所得。1980年9月第一次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93年9月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实行9级累进税率,起征点为800元,2005年10月《个人所得税法修正草案》将起征点调高到1600元,200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又将起征点调整到2000元,9级累计税率不变。2010年6月30日《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起征点调整到3500元,并将9级累进税率调整为7级,取消15%,40%两档税,其具体征收方案如下:

(一)每月工资纳税办法:月度纳税所得额=月度工薪收入-五险一金(1730元)-费用扣除标准(3500元)

表1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草案(二审)超额累进税率表(单位:元)

注:2011年上半年“五险一金”扣除费用分别约为:养老金667元,失业金81元,医保金162元,公积金820元,合计1730元。例如:某员工月工资7000元,福利物质1000元,公积金单位补贴1650元,其它奖励1000元。当月应纳税所得额:7000+1000+(1650-820)+1000-1730-3500=4600元,当月应交个人所得税=1500×3%+3000×10%+100×20%=365元,或者当月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4600×20%-555=365元。

(二)年终奖纳税办法

先将员工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员工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员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员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例如:某劳务派遣员工月收入3700元,“五险一金”900元,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18500元,由于月度未达到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应将全年一次奖金减除差额后的余额。应纳税所得额为18500-700=17800元,除12后为1483.33元,适用税率为3%,即17800×3%=534元,若不减除未达到税法规定的费用700元,一次性奖金应纳税所得额除以12后为1541.67元,适用税率10%,应纳个人所得税18500×10%=1850元,多缴1316元。

二、工资奖金分配策划

(一)假定条件

(1)年度工资总额一定,月度工资每月保持不变,月度工资及奖金可自由分配;(2)可扣除费用“五险一金”已达封顶数1730元;(3)假设月度工资为x,一次性奖金为y,年度工资总额为A。

(二)年纳个人所得税最小化模型

根据月度工资分配方案,建立一个以月度工资x为自变量,年工资总额为因变量的分段函数F(x)。根据一次性奖金分配方案,建立一个一次性奖金y为自变量,年工资总额为因变量的分段函数F(y),要使得年纳税金最小,即F(x)+F(y)最小,同时满足12x+y =A。分别将公司现有在职员工的工资收入代入模型中,测算出最佳方案和普通方案如下(单位:元):

注:宋体为年税普通方案,黑体为年税最佳方案。

(三)分析

从上面可以看出年收入在55万元以上的员工普通方案与最佳方案年个人所得税总额基本相同,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员工,年个人所得税基本在600元以内,但10万元至45万元的员工经过精心策划可大大减少年个人所得税额,其中基本情况如下:(1)年工薪收入为10万元的员工,普通方案年税金为3392元,最佳方案年税金为1204元,少缴2288元,少缴190.00%。(2)年工薪收入为15万元的员工,普通方案年税金为13282元,最佳方案年税金为7359元,少缴5923元,少缴80.48%。(3)年工薪收入为25万元的员工,普通方案年税金为35283元,最佳方案年税金为26545元,少缴8738元,少缴32.92%。(4)年工薪收入为35万元的员工,普通方案年税金为58754元,最佳方案年税金为51545元,少缴7200元,少缴13.96%。(5)年工薪收入为45万元的员工,普通方案年税金为83745元,最佳方案年税金为76545元,少缴7200元,少缴9.41%。若某单位员工总数为1000人,各收入员工分别为685、200、100、15人,则每年可少缴税金685×2288+200×5923+8738×100+7200×15=3733680元。从模型中测试得出的结果来看:各级次普通方案与年税最小方案年税金相差较大。相对值最大的是年工薪收入10万元员工,少缴190.00%,绝对值最大的是年工薪收入25万元员工,年度少缴8738元。主要原因:一是《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采用的税率为超额累进税率,一次性奖金纳税采用的税率是定额税率,两种税率实质区别在于累进税率可享受低税率的优惠条件,而定额税率只使用对应的税率,当定额税率高于低档次累进税率时,不能享受低档税率的优惠条件;二是《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取消了15%、40%两档税率,使得10%至20%对应的税金成倍增加,加大20%档人员的税收负担。

三、结论

(一)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我国政府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大幅上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国民个人收入的极大关注。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缴总额占总税收收入的6.3%,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比例,也低于发展中国家20%的平均水平。国家这次将个人所得税调整后,一年将减税约1440亿元,这对于个人的收入积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体现了公平税负的原则

纳税能力不同的社会成员应承担不同的税收,这是我们税收应该体现的公平原则。而纳税能力强的,自然应承担更多的税收。这次个税调整扩大了最高税率45%的适应范围,同时也调整了高收入者的税率级次和级距,使月薪达到2万元以上的高收入者适当地多纳税,这样有利于国家通过税收缩小高收入者与中低收入者的差距,从一定意义上缓解社会矛盾。

(三)激发个人的创业激情

新的个人所得税方案中,其减税额度随着收入增长呈现倒U形。这说明,国家对创业者减免的税收越多,政策越优惠,就愈能够激起他们的创业激情。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3000元上调到3500元,也使得税负的增减临界点出现巨大变化。最终方案将临界点提高到3.86万元,这显然使得创业激励更大。从一个国家的层面上讲,创业者的增加,也就是从某一个方面缓解了社会就业的压力,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民经济建设。

篇8

【关键词】工资薪金 个人所得税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数越来越多,纳税筹划也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出现的原因

主观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筹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取得个人收入之后,税收支出会减少个人辛苦赚来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都希望减少纳税支出,以达到增加个人生活储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于是,纳税筹划便成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

客观原因。要使纳税筹划成为现实,还必须具备某些客观条件,包括税法、税制的完善程度以及合理、有效的税收政策导向。只有当税法规定不够严密或者存在“缺陷”时,纳税人才有可能利用这些“缺陷”进行旨在减轻税负的纳税筹划。这些客观条件包括:税收国际化和税收政策导向性带来的税收差别待遇。起征点的诱惑力。各种减免税和税法规定的差异性成为纳税筹划的温床。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

个人所得税与老百姓关系最为密切,通过纳税筹划,纳税人可以在不违反税法及其他法规的前提下,达到少缴或不缴税的目的,维护自身利益。

有助于纳税人维护自身利益,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通过税收方案的比较,选择纳税较轻者,减少纳税人的现金流出,增加可支配资金,有利于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纳税筹划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工资、薪金来说,职工并不关心自己税前工资的多少,而是关心自己每月能得到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如果通过纳税筹划增加职工可支配收入,必将大大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长远发展产生有利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和实施税收法规。纳税筹划人为了帮助纳税人节减更多税收,总会随时随地关注国家税制法规和最新税收政策。一旦税法有所变化,纳税筹划人就会从追求纳税人的最大财务利益出发,马上采取相应行动,趋利避害。因此,纳税筹划还起着更快、更好地贯彻税收法律法规的作用。

二、个人工资薪金所得计税方法中存在的缺陷

(一)年终奖计税存在无效区间

纳税人取得的年终奖数额超过某个临界点时,对应的税率就会提高,纳税数额也相应增加。受税收级距的影响会产生一种不合理的现象,即奖金收入增加,税率上升,税后所得反而减少,这便是年终奖计税的无效区间。

(二)每月工资薪金发放不均衡

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如果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的工资薪金发放不均衡,有些月份工资高于3500元,有的月份低于3500元,这就导致纳税人在有些月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有些月份无需缴纳,从而使全年的所得多缴纳一部分个人所得税。

(三)计税方法不灵活

目前,我国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占全部个人所得税收入比重偏高。除制度以外,也跟有的企业工资、奖金发放不均衡,福利待遇货币化等有关。因此,如何通过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增加员工可支配收入,对每个纳税人来说都很有必要。

三、完善个人工资薪金纳税筹划的相关对策

(一)避开年终奖金的无效区间,合理利用税收临界点

纳税筹划时巧妙运用年终一次性奖金的筹划临界点,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当某些月份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较低时,可将部分年终奖分摊为月度奖金,每月用足低税率的应纳税所得额,来降低整体税率。

在某些月份工资薪金(包括奖金)所得适用的税率较高时(大于或等于年终奖适用税率),只要不使年终奖的适用税率提升一级,就尽可将部分工资薪金所得分摊计入年终奖,降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或使分摊出去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较低的税率,从而降低整体税率。

(二)均衡月薪,与年终奖金合理搭配

均衡各月工资收入水平。领绩效工资的员工每月收入会有较大变动。在纳税人收入总额既定的情况下,与单位达成协议,确定每月支付标准,将收入平均分摊到各个月内,以便用足每月低税率的应纳税所得额,达到节税目的。

合理安排奖金的发放。紧扣临界点,设定最优年终奖的发放数额。大额奖金和补助按全年预计薪金收入,分摊发放或者是将按年考核改为按季度考核甚至按月考核,那么每部分奖金都要扣除速算扣除数,职工缴的税变少,收入就会增多。尽量避免发放季度奖和半年度奖,将该部分奖金分散到各月工资中或是合并到年终奖中发放,以达到节税目的。

(三)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相转换,提高职工福利水平

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相互转换。我国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是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劳务报酬适用的是20%的比例税率,对于一次收入较高的,实行加成征收。实际上两者实行的都是超额累进税率,但在两者数额相等时,所适用的税率各不相同。因此,根据不同情况,将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分开、合并或相互转化,可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四、总结

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纳税筹划又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是根据税收法规,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使用较低的税率,充分利用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达到使纳税人税负最轻的目的。在税法允许的合理范围内,既遵守国家税收法规依法纳税,又能实现合理避税,充分实现纳税人的权力和义务的统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春平.浅谈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3).

篇9

关键词:薪酬激励 个人所得税 纳税筹划

现代企业中,薪酬激励是企业激励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而及时激励在一定情况下将使薪酬这个激励手段达到最大效用。同时,企业和个人对个人所得税筹划也越来越重视,如何使企业付出同样的人工成本时在合法范围内最大可能让员工收益的更多,是企业和员工共同希望的事情。当薪酬激励及时性和个人所得税筹划发生博弈时,应该如何处理呢?在这里笔者抛砖引玉,说说自己的观点。

一、薪酬激励及时性的意义

如何实现薪酬效能最大化,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艺术。薪酬激励的及时性显然是薪酬效能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在设定薪酬管理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地了解员工的需求,适当地满足员工的需求,要将现金薪酬与非现金薪酬结合起来运用,适当缩短常规奖励的时间间隔、保持激励的及时性,有助于取得最佳激励效果。

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除了给员工基本固定的工资外,还会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发给一定的奖金。这些奖金既有定期随工资发放的、和工作表现及工作量挂钩的奖金,也有做出了特殊贡献时发给的奖金。奖金的作用主要是为员工的劳动增加报酬、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但也会给员工带来心理上的满足,从而调动员工心理上的积极性。这是因为,人们在工作的时候,首要目的当然是获得报酬谋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但同时也有取得一定的成绩、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承认的目的。每个人都需要在心理上求得对自己的肯定、建立自信、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所以人们总会想方设法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说服自己:我是取得了成绩的、我是有价值的。自己花钱给自己这种奖励本身是不会有收获的的,带来收获的是工作成绩,奖励只是对这个成绩起一个强调作用,作为一个证据,向自己的心理展示肯定自己的理由。因为是在完成了某项工作以后才获得这种奖励,所以,这种奖励奖励带来的就能和这种工作联系起来。奖励得越及时,奖励和工作成果的联系就越直接、越密切,心理上就越能感觉到这项工作成绩带来的,就越能从心理上调动人们对这项工作的热情。对于因特殊贡献(如提了好的建议、有了发明创造或做成了某笔特别重要的交易等)而发给的临时性奖金,一定要及时地发下去才能很好地将奖励与成绩联系起来,通过奖励把他的成就感放大,从而让他的心灵得到最大的、调动他心理上的积极性。

人们对未来将要来到的好事总是心存期盼,这种期盼还会随着时间的临近而增强。如果预期的好事不能如期而至,过了预期的时间后我们的期盼就会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降低。给员工发奖金,如果等到员工对奖金的期盼降低了以后再发给员工,效果当然会差很多,因为满足感的大小和愿望的强弱是成正比的。因此,同样是花那么多的钱发奖金,及时发和推迟发的效果是差很多的。对于企业来说,推迟给员工发奖金实际上是浪费:花1000元钱,只得到500元钱的激励效果,当然是浪费了。对于员工来说,得到的钱虽然没少(甚至可能因为节税而更多了一点,下面一章将会提到),但得到的心理满足少了,当然是损失,其实质是他从劳动中得到的总的(经济上的和非经济上的)收获减少了,他对工作的热情当然也就会降低。

二、个人所得税筹划

在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的时候,重点的就是如何在合法的范围内,让员工节税,使企业在付出同样的成本的时候,员工得到的收益最大。

对于月度工资和年度奖金的个人所得税筹划,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们这里主要探讨一下,以临时性奖金(比如季度奖金)和当月工资合并计税时如何进行纳税筹划。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临时性奖金作为工资、薪金的一部分,要和当月的工资进行合并计税。根据2011年修改的个人所得税税法,现行的税率表如下: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分析出,发放临时性奖金时会遇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临时性奖金加上当月工资之后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当月工资对应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在同一区间,加上临时性奖金之后的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级数未变。此时,临时性奖金和当月工资一起发放,不会引起个税的突变,这已经是最节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方式了。

第二种情况是,当月工资对应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某一档税级,当发放临时性奖金时,工资加上临时性奖金后对应的应纳税所得额变成了下一档税级,这就发生了税级的“跳档”,这时候的税费就可能会大幅度增加。应对这种情况,为了合法节税,我们可以考虑把临时性奖金进行拆开,分几次发放,使拆分后的临时性奖金与当月工资之和对应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发生“跳档”,仍在原来的税级里。这样,就比一次性发放临时性奖金节省了个人所得税,使企业花了同样的成本,但是员工得到了更多的收益。

举例说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社保及公积金等)-3500

个税税金=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社保公积金-个税税金

情况一:

员工A,本月扣除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后的工资收入6000元,则其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

(6000-3500)×10%-105=145元

如果本月发放临时性奖金1000元,则其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

(6000+1000-3500)×10%-105=245元

可以看出多的100元得税款是临时性奖金产生的,而且无法避免或者减少。

情况二:

员工B,本月扣除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后的工资收入6000元,则其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

(6000-3500)×10%-105=145元

如果本月发放临时性奖金3000元,则其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

(6000+3000-3500)×20%-555=545元

这个时候,因为发放临时性奖金,员工B的税级从第二档10%变成了第三档的20%。

假定月工资不变,我们现在把临时性奖金分两次发放,这样,本月和下个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均为:

(6000-3500+1500)×10%-105=295元

比较两种方式下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差额:

(545+145)-295X2=100元

这说明把临时性奖金拆分后要比一次性发放节省了100元的个人所得税。

从节税的角度,财务部门应该建议企业将临时性奖金尽量进行拆分发放,使企业用同样的人工成本,为了员工带来更多的利益。

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临时性奖金的拆分原则是,拆分之后的临时性奖金与当月工资之和对应的应纳税所得额与只发当月工资时对应的应纳税所得额在同一档税级里即可。

下面我们再探讨一下,拆分临时性奖金节省个人所得税与薪酬激励及时性的问题。

三、薪酬激励及时性与个人所得税筹划

薪酬激励及时性这个环节,是人力资源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而个人所得税筹划则是财务部门需要重点为考虑的问题。这两个环节会产生矛盾吗?

笔者认为,第二部分中的第一种情况是不会发生任何问题的,也没有博弈的说法。直接随当月工资发放临时性奖金既能起到及时激励的作用,又不会产生额外多交个人所得税的情况。

但是,第二部分中的第二种情况,是值得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研究的。是及时激励员工重要,还是为员工节税更重要。

首先,从激励的角度来说,我们在第一部分已经论述过,临时性的激励越及时越能体现效用,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越大。如果进行拆分,最少要拆分成两个月,甚至可能更多。拆分发放过程中,可能出现月工资发生变化,使拆分的结果可能不适用,要保证节税的效果还需要重新拆分,多次拆分后,员工已经分不清到底这个奖励是多少,就算有工资单将明细列清楚,员工也不会看的太仔细,而是仅凭借实际感受认为自己获得的奖励其实没有比工资多多少,甚至只是以为自己的月工资发生了变化,等这个奖金拆分发放完了,又会觉得自己的工资低了,激励的效果打了折扣。其中,如果是季度性的奖金,拆分不能超过三个月,不然员工会彻底分不清奖金和工资的区别,而如果这个季度性奖金如果拆分三个月而不能降低税级的话,就更没必要拆分了。可以看出,虽然从人工成本的有效使用来说,节税是企业为员工争取了更多的利益,给员工节约了个人所得税,但是绩效的结果已经不能及时反应到员工身上,绩效结果的兑现和员工的绩效期望已经发生了脱节,激励效果变小了。这也不是企业愿意看到的效果。

其次,从员工的角度考虑,有的员工是愿意节税,因为收益早晚是自己的,节税对这部分员工是重要的;也有的员工更愿意早点拿到收益,有可能是落袋为安的心态,或者可能是需要还房屋贷款或者用于投资,收益的时间成本对这部分员工是最重要的。然而,企业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员工的想法, 然后按照其要求进行区别处理。

第三,拆分临时性奖金的工作,尤其是工资每月都会发生变化的企业,对财务部门是增加很大工作量的工作,拆分临时性奖金的当月,财务部门先要进行试算,拆分后每个月也都要试算,如果需要多次拆分,财务部门还要将拆分的结果记下来,用于下一次试算和发放,才能完全保证拆分的结果没有问题。如果拆分的过程中还遇到员工发生流动,将更加增添操作的复杂性。另外,财务部门直接对临时性奖金进行拆分发放,相当于改变了当月的薪酬考核结果。正确流程应该是,财务试算完后,建议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拆分发放,然后人力资源部门将拆分结果再正式通知给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发放。节税将使整个流程更加冗长和复杂。

综上所述,企业在发放临时性奖金时,节税是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但更应该多考虑薪酬激励的及时性效应,这样将更能体现薪酬考核的价值,起到对企业和员工更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企业需要更多的体现节税效应,那应该考虑调整薪酬体系整体的发放模式,而不是仅对临时性奖金做调整。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Excel函数;统计;应用

0 引言

个人所得税自2011年9月1日起,起征点就调整为3500元,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课征制,对于不同性质的个人所得分别规定了比例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税率。采用比例税率的个人所得税在计算应纳税额时比较简单,而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在计算应纳税额时过程相对于比例税率就比较复杂了,所以就容易出错,但要是能将Excel函数运用到计算中,那么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就会变得简单、快速、高效。

1 Excel函数的概述

Excel软件是由Microsoft公司研制并开发的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技术先进、使用方便的电子表格软件。只要能充分理解并能灵活运用Excel函数,就可以解决很多工作中发现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保证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1.1 Excel函数的功能

Excel具有简便和灵活的制表功能,可以方便快速地制作各种各样的表格;Excel表格中可以使用公式对表中的数据进行自动计算处理,并且公式的结果会随着相关数据的变化相对应地自动更改数据或者公式;提供丰富的函数;Excel既可以读取和输出多种格式的数据文件,也可以从很多数据源包括会计软件的数据库中引用数据,从而大大地节省了获取数据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减少了错误的发生。

1.2 Excel函数的特点

Excel函数计算的特点就是函数量大,涵盖范围广,适用于统计分析、财务管理、经济、金融、项目管理等多种运用范畴;隐含的函数很多,需要多学习、多积累;函数应用灵活;有比较好的逻辑处理能力。

2 Excel函数在计算个人所得税中的应用

2.1 以工资薪金为例浅析Excel函数在个人所得税中的应用

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个人所得税: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就为应纳税所得额,按3%到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李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为9000元,当月个人承担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2000元,费用扣除额为3500元,则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2000-35000=3500元,则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4500×10%-105=345元。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统一有支付人负责代扣代缴,支付人就是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

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按照新的办法,先将纳税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照其除得的商数对应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确定适用的税率和相应的速算扣除数。如果纳税人当月取得的工资收入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那就应该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的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和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也就是说,如果当月的工资(不含允许税前扣除的三险一金)高于3500元的话,就直接将奖金除以12后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当月工资低于3500元,那就将一次性奖金收入与当月工资合并扣除3500元后,再按前面所说的方法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2 基本函数IF函数

国务院相应地对《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进行了修订,并且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新税法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修订:一是将工资薪金所得扣除标准提高到3500元;二是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三是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第一级级距由年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调整为15,000元,其他各档的级距也相应的作了调整;四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期限由原来的7天改为了15天,比现行的政策延长了8天,进一步方便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纳税申报。

所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如下:

表1 个人所得税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本表所列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分析出,在Excel中实现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可以采用逻辑运算符If函数,IF函数可以执行真假判断,并切可以根据逻辑运算的真假值,返回不同的结果。所以根据上表,具体的If函数计算就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