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体范文

时间:2023-04-08 07:34: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用文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用文体

篇1

绪论

实用型文章的特征(4点 p2—4。以下只标开始页)。

第一章行政公文

1.公文的特点(5点p10)。

2.公文各要素划分为哪三部分(p14)。

3.公文发文字号的构成(p15)。

4.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的涵义(p22)。(以下请同学自己找)

5.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请示、报告、函等公文文种的用途。

6.通报的分类。

7.通知、报告、请示、函等重点公文文种的写作。

8.会议纪要的特点。

第二章事务文书

1.调查报告的分类、特点及写作要求。

2.计划正文的一般构成。

3.计划的写作要求。

4.总结的分类及写作要求。

5.讲话稿的涵义。

6.章程、条例、办法、规定、守则的涵义。

7.规定正文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的内容。

第三章公关文书

1.推荐信 、求职信 、介绍信的涵义。

2.开幕词、欢迎词的涵义。

第四章财经文书

1.新闻标题的拟写。

2.新闻导语的涵义及常见写法。

3.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新闻背景材料的类型。

4.产品说明书的作用。

5.产品说明书的特点。

6.产品说明书的写作注意事项。

7.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功能。

8.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注意事项。

9.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注意事项。

10.合同的涵义、特点。

11.签订合同应注意的事项。

第五章法律文书

1.民事起诉状、民事答辩状 、行政起诉状的涵义。

2.民事起诉状的核心内容。

3.民事答辩状正文的主要特点。

4.行政起诉状的正文时,怎样进行事实的陈述。

5.民事诉讼文书、刑事诉讼文书 、行政诉讼文书的涵义。

第六章生活文书

1.便条的特征。

2.字据的主要特点。

3.人们常用的检索工具主要有哪几种。

4.检索文献资料的主要方法。

篇2

关键词:中学教学;作文教学;实用性文体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36-01

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贯穿学校整个课程的核心骨,而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顶梁柱,作文教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都处于老大难的状态,各界批评不断,指责不止。多年学习语文写作文的人,在工作中,很多时候连一个正确的请假条都不出来,让人们纷纷感叹作文教学失败,诟病语文教学。教师对于作文教学一直处于苦寻而不得法的状态,学生对于写作文也一直有一种抵触情绪。由于很多教师缺乏系统作文教学经验,也就导致学生缺乏系统作文训练,教师教授时杂乱进行作文训练,文体意识不强,从而也就导致许多学生写出“四不像”类文章,实用性文体不受重视,一个请假条,一份工作总结往往也错误百出,使得不得不反思当今作文教学的实用性文体教学。

一、文体划分

所谓文体即是指文章、文学作品的体裁。文章的体裁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而文学体裁则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实用性文体,是相对于文学性文体的一种应用性文体,即广义的应用文体。实用性文体种类繁多,张寿康将其分为一般实用文、公文。叶圣陶将应用文与普通文对举,指专门应付生活上当前事务的为应用文。如今划分主要是两类:一类是行政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用来处理公务的,一类是个人或集体用来处理私事的,一般实用文主要有书信、启事、请假条、留言条、演讲稿、个人简历、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等,而公文则格式要求等更加规范,主要是一些企业政府机关文书,如合同样本、招标文书、机关发文等。这种文体的特点具有高度政策性、法定的权威性、严格的规范性、较强的时间性。这些实用性文体的主要用途有一是传递信息,如通知;二是处理事务,如合同;三是交流感情,如书信;四是用作凭证,如欠条。

文学性文体,是依据作品的描写对象的特征、作家创作的情感体验方式以及结构布局、语言运用、表现手法等划分出来的,是文学作品在这些方面呈现出来的整体面貌和稳定的审美形式规范。目前,文学性文体的分类标准不一,一般将其划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有些文学理论教材或写作教材将影视文学也划入文学性文体。在中小学课本上选用的文章,一般都属于文学性文体,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绿叶》、的话剧《雷雨》等都属于文学性文体。

由于实用性文体与文学性文体划分标准不适宜教学上文体的划分,为了更好的进行作文教学,在二者之外,还另外划分了一个教学文体,主要是为了作文教学的需要。 叶圣陶、夏丐尊在《国文百八课》中将文章分为“记述文”、“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四种基本教学文体。 1963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将“记述文”和“叙述文”合称为记叙文,提出“初中阶段,要求能写记叙文、应用文和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高中阶段,要求能写复杂记叙文、应用文和一般的说明文。”此后,"三大文体+应用文"的划分方法被延用了下来。但是,由于应用文偏于格式的学习而未被列为教学重点。因而在今天的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也是一直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训练为主,记叙文中小说、诗歌等是文学作品,是文学体裁,必然是文学性文体,而说明文等,其主要目的在于信息的准确传递;论述类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说理论证,它们均不需要主观情感的过多参与,不需要激发阅读者的想象与联想,故一般未纳入文学作品之列,但是议论文、说明文,也含有文学因素,甚至有些因其闪烁着的文采更容易被人关注,所以在大范畴内也算是文学性文体。也就是说今天的作文教学训练中文学性文体训练仍是占主要地位,这就导致了实用性文体训练在作文教学中的缺失,从而也就导致在学生学了多年语文的基础上,仍然不会写一个合格规范的请假条。但是文学性文体虽然占主要地位,却也存在诸多弊端。

二、实用性文体训练

(一)实用性文体训练的必要性

实用性文体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实用性文体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伴随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事情也越来越复杂,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洪大历史浪潮。实用性文体作为信息载体,是人们工作中交流交际的工具,因此实用性文体的功能也就越来越多了,所以实用性文体写作是提高个人职业与人文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当今社会中,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中实用性文体的教学必须要受到重视,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上应当在文学性文体学习之外,给实用性文体的训练让出一席之地,这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二)目前作文教学中实用性文体训练尴尬处境

在我国当今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实用性文体的训练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作文训练中,实用性文体仅仅局限在简单的留言条、书信等,虽然语文教科书上有相关的范文实例,但是基本面属于摆设,教师不会去讲解,学生也就更加不会去学习研究。本来学生两点一线枯燥的生活不太会用到这些实用性文体,再加上应试教育考实用性文体少至又少,教师不重视,长期以来实用性文体已经逐渐淡出中小学作文教学视线。到了普通高中阶段,为应试高考进行了文理分科,此种“偏才教育”方式,使非文科生,削弱乃至取消了基本人文学科尤其是对实用性文体写作的学习;选择学文的学生,又因囿于应试之功利,其对人文学科尤其是对实用性文体写作的学习,大都仅停留在写作格式与答题技巧的掌握上,结果是导致在将来的工作中缺乏对实用性文体的把握写作能力。

(三)实用性文体训练对策

在作文教学中,实用性文体训练必须与文学性文体训练分得一杯羹,只有实用性文体训练真正的落到实处,作文教学才能够算是健全的教学,否则不管偏向于哪一方面,都将是缺失的。

首先,课标政策的落实。在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在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中提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的应用文”;在第四学段(7-9年级)写作中提到:“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而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则没有明确对于实用性文体的写作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是各界对于语文课程教学与学习的圭臬,要想改变实用性文体在作文教学中的局面,课程标准必须对此有明确规定,只有课标明确规定,同时也将实用性文体的考核纳入考试范围,必然能够加强各界对于实用性文体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得实用性文体训练落实有据可以遵循。

其次,教师应改变传统应试作文教育教学理念,加强作文教学中对于实用性文体训练。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训练书信、留言条、请假条等简单的一些实用文体,在普通高中阶段,则可以稍加训练难度大一点的调查报告、演讲稿、欢迎词等。对于实用性文体的训练应当联系生活实例进行情景创设训练,让学生有兴趣去学,去写,进行生活作文教学,而不是枯燥地进行格式规范讲解,要让实用性文体作文教学生动活泼起来,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教师也应当有意将实用性文体训练融入其中,如请假条、考试总结等。

最后,学生自身应当加强对于实用性文体的认识和训练。有些学生会认为这些文体学不学无所谓,反正自己以后也不会用到这些,即使要用,也会专门秘书之类人员撰写,殊不知这些观点是错误的。在信息化社会,基本的实用性文体写作能力将是工作所必须。学生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学习,但这些还有待于老师的灌输和课标的要求才能真正实现。

总之,实用性文体的训练必须得到加强,这样才能够说从基本上学会了语文,才能够适应如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学作文教学必须把实用性文体的训练提上一个日程,让那些在书中展示的应用文、实用文真正能够落到实处去教学,在生活中也用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够说我们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健全的

参考文献:

[1]石曼丽.关于作文教学中突出实用性问题的思考[J].山西科技,2004第2期.

篇3

关键词:应用文 一体化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一、构建应用文一体化教学新模式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升级转型,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重文凭转化为重技能重职业品德。学生的知识结构、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的实践能力成为学生价值实现的根本保障,也是学生职业生涯中求职发展和晋职成功的重要因素。以培养职业人才为目的的中职学校,要及时、快速地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机械地“教”,学生只作为一个教学容器被动地“学”。教师只是过多地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中职教育的需要。同时,在职业中专课程的学习当中,学生普遍对专业课比较重视,认为文化课是“可有可无”的。学生这种重“专”轻“文”的思想,实际上是陷入了一个只关注眼前而不思长远的误区,他们只强调了“职业”的特点,却忽略了“文化”的内涵。

在这个大的教学背景下,中职应用文教学必须能够有利于中职学生应用文素养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发展,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应用文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因而,中职应用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就业和创业需要的应用文应用能力”“为提升职业素养奠定基础”,突出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教学和的服务功能。因此,中职学校应坚持从社会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工作。

二、构建应用文一体化教学新模式的实践

1.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在教学、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学生在应用文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应用文基础差,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字、词都不会写;厌学情绪明显,许多学生上应用文写作课时思想不集中,甚至玩手机,睡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的主观原因,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存在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方面探索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模式,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就业必须的应用文知识和应用文写作能力。

“职业性是中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中职学校进行应用文教学,是为学生将来有效解决特定的工作问题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在应用文文类的选择上不可能随意,必须服务于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所学专业各不相同,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那些将要经常接触和用到的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文。”这段话阐述了应用文教学的目标。中职老师要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应用文教育一方面侧重于工具性培养,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性教育,使应用文写作课尽可能生动活泼,让学生可以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掌握从事某种职业的本领的同时,必须达到相当水平的文化程度,二者是互为制约又相互依托的。中职课程中应用文学习在某些文科类专业中既是“文”,又是“专”,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提高,文化素质也可以相应提高,同时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比如笔者在讲解合同的性质特点时,先让学生认识到签订合同必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必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合同一经双方签字盖章就生效了,任何人不能单方面废止或停止执行,理解了这一点,学生也就明白了合同的用语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有歧义,这又促使学生在提升写作水平方面找到了动力。结合实际,笔者再举一些实例,让学生做一些练习,如修改有歧义的句子:

(1)我厂借新希望有限公司的伍佰万元资金目前无力偿还。(是“谁”借还是借给谁?伍佰万元是人民币还是美元?)

(2)请有关人员于4月15日前来我局办理领取手续。(是“此前”来还是此“前来”)

(3)双方约定8天之后将余款全部付清。(8天之后是什么时候?)

(4)我公司和中新集团在各个时期进行竞争时所采取的竞争策略。(究竟是哪个公司的竞争策略?)

通过诸如此类的一体化教学实践,让学生既“文”且“专”,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应用文讲课的方式方法单调,忽略理论联系实际,只注重具体知识点的讲述,多采用程式化的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越学越有畏难情绪,而中职生向往生动活泼、轻松实效的应用文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创设以创新为使命,以加强生动性、实用性为目的的应用文教学法,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开展多向多维对话,达到应用文教学与专业服务和就业服务之间的和谐。首先,教师要具有成功教学观,要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和赏识学生,就如小说《只有你才能欣赏我》所传达出来的:唯有接纳和赏识,才会有希望和奇迹,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和找到被关注的感觉。其次,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应用文的重要性,从实践中找到应用文的踪迹。再次,教师要善于通过提问形式来启发学生。这样,上课有激情,教与学能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教学效率自然提高不少。

如在学习《公文》一章时,学生对远离学习生活的公文写作并不是很感兴趣,加之许多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经常连各部门间的隶属关系都分不清,让他们写某政府机关的公文的确是件难事。如果教学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设置公文训练内容,如学校关于整顿校园环境的通告、学校对违纪学生处理的通报、学生实习联系函、班级外出活动请示等,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也可使他们较全面、牢固地掌握公文写作的要求。

同时,中职应用文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为人处世和交流沟通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专业课学习的需要。中职应用文教学肩负着两个重大任务:一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二要为学生学习专业服务。而中职学生大多数重视专业而往往忽视文化课,这时教师就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应用文学习同学生所学专业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应用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从而喜欢并重视应用文学科。如对机械专业、电子专业、计算机专业、汽修专业的学生,加强科技说明文的教学,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分别写作《如何操作机床》《发动机的拆装》等说明文。根据中职学生口头表达与交际能力偏差的现状和今后就业创业的需要,也可以在应用文课上让学生进行课前3分钟说话训练,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在具体实施中以礼节性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的说服口才,与专业对口的行业口才,以及展示才能的演讲口才为重点,结合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暑假期间实践活动等对学生加强训练。这样,就可以实现应用文教学顺利向学生专业学习领域渗透,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水平,以满足学生、适应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3.围绕培养目标,健全评价体系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将学习和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中学,做中学,学中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有助于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的技能,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脱节的缺陷,强调从实践中学习,强调学生的“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一种非常适合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促进中职应用文教学工作的有效方法。因此,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以试卷和分数为主要依据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积极倡导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坚持“多维度”标准,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分层设计评价方式。

中职学校注重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这也是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最显著的区别。因此,中职应用文课程在评价模式上要体现灵活性、多元化。首先,在考试的目的上,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为目标,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树立信心。其次,在考试内容上,变知识考核为主为能力考核为主,注重过程和结果评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应用文能力水平,还检测其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人文素质水平。总之,中职应用文教学改革必须建立新的应用文评价和考核方式,不断加强评价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断完善评价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不断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和实效性,突出过程评价,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能力的训练,体现职业特点,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观,使更多学生喜欢应用文课,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素质高、技能强的劳动者。

综上所述,构建中职应用文教学新模式,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实实在在的探索、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文素养,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为学生将来踏上社会就业积累丰富的“软资产”。

参考文献:

[1]覃容飞.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探索[J].职业时空,2011(4).

[2]王佳满.浅析一体化教学[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6).

篇4

1.教学资源实施现代开发教育教学时,可以划分为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环境这四个要素。若说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当做基础点,根据开放教育模式的情况,教学资源占据重要比重,学生、环境、教育者这三大要素都是以教学资源为基础实施的。

2.师资力量虽然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有不同的特点,但对老师的德行、知识、素质方面有相同的要求。开放教育中,学生多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作用及地位并没有消失,相反,同传统大学的学生来比较,学生更加需要教育部门及教师给予帮助及支持。开放教育的老师是把学生与媒体教材相互联系的桥梁,老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播人员,也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实际学习的指导者、开放教育的学生通常在老师的指导下实施自主学习,教师的素质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

3.控制学习过程教学质量的产生不是突然形成的,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积累、提升的过程,教学质量渗透在学生实际学习的不同环节。实施开放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采用主动学习为主,加上有些参与开放教育的学生尚未树立正确自主学习的观念及方法,想要保障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对学习过程过于高效的掌控。

二、开放教育环境下应用性教学实用文体写作教学的策略

开放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为辅助,采用自主的个别化学习展开教学。该模式要求老师采用广播、文字教材、计算机课件等不同媒体达到远程开发教育的目的。为满足开放教育的需求,电大老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探究新型教学方法,从而适应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一)设置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设贯穿整个教学目标的制定、落实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效果,这些都是确立远程开放教育如何教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强化《实用写作知识》教学的有效应,可以先对本班级学生展开摸底调查,了解所有学员的写作基础和需求,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辅导重点及难点。同时制定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及自主学习计划,制定出面授辅导的时间、内容安排,这样的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所有学员学习热情高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业务能力。

(二)强化自主性学习

现代开放式教育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改变过去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位置,向着由老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辅助的现代远程开发教学模式,教师由原来的教转变为指导学习者。针对学员学习起点高低不平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计划的向学生讲解实用文体的特点及写作要求,让学生合理掌握必须的文体知识,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看书、找出重点、提出疑问点、如何高效备考等方面,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奠下坚定地基础。开放教育要求老师应该从学习者的需求对其进行指导。

(三)课堂教学中国采用多媒体网络及电子课件

篇5

体温计在医疗活动中广泛应用,同时也是很有用的家庭医药器材,最好买一支备用。温度计虽小,但使用上还“小”有学问,下边就讲一讲温度计及体温测试的常识。

家庭测体温出现误差实例

某男婴生后5日出院回家,此后每日早晚各测体温1次,每日所测结果均在37.5~38.2℃之间。家人听说,婴儿体温超过37.5℃就不能洗澡,于是不得不去医院请教医生。医生了解该婴儿系用国外带回来的预测式电子体温计测试体温,于是告诉家长,此种体温计不适于婴儿使用,它是通过90秒短时测试,然后根据体温上升曲线,推测10分钟后体温水平。由于测试时间短,受外环境影响较大,如外界温度低,则预测值也低,外环境温度高其结果也可能高,重复性较差,每次测试结果常不一致,容易出现“微热”或“低体温”。经检查该男婴并无疾病,医生告知其家长改用其他体温计再测。结果,使用水银体温计后,该男婴体温保持在37.0℃以下。

影响体温测试的因素

体温计种类

水银体温计由玻璃制成,内装水银,根据水银在温度上升时膨胀的原理,水银柱随温度升高而上升。温度与水银柱升高呈直线关系。其优点是比较准确,价格比较便宜。成人用测试范围为35.0~42.O℃,早产儿为32.0~42.0℃。不足之处是看结果费事,易破碎,水银漏出后常温下即可蒸发,会引起神经中毒。目前美国已不再生产水银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可通过数字观看,比较方便。分实测式电子温度计和预测式电子体温计两种,前者与水银体温计一样,要测5~10分钟,具有准确、安全的特点;后者有前面提到的缺点,不适合家庭使用。

红外线体温计此种温度计曾于“非典”流行期间广泛使用,分耳式或额式,测定时间为1~3秒,快速、安全,但鼓膜前下方有一狭窄部分,红外线难以到达,因此,测试值常有误差,年龄愈小误差愈大。

液晶体温计是21世纪新产品,利用液晶制成的温度计,测腋窝仅用4~5秒,准确、安全,但价位高。

机体因素

体温测试受机体多种因素所影响,如:年龄;女性月经期和妊娠期;个体差异;测试时是否运动、进食、入浴和精神状态等。

其他因素

测试部位:体温计测试的是体表温度,因为体表各部散热不同,所以测试腋窝、颈部、口腔、直肠、阴道、鼓膜、腹股沟、前额、排尿当时的尿等时,测试值会有所差异。腋窝与口腔比可低0.2~0.4℃;腋窝与直肠比可低 0.4~0.8℃。

测试时间长短: 腋窝测试原则上要达到10分钟。

篇6

(一)文体用品供给状况分析

1、国内生产情况

2005年我国文体用品行业生产保持稳中有升,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值已累计达到1530亿元,同比增长22.41%,产销率达到97.82%。其中文化用品制造完成产值达到258亿元,同比增长30.96%,体育用品制造完成产值达到403亿元,同比增长24.77%,玩具制造完成产值达到647亿元,同比增长17.85%,乐器制造完成产值达到995亿元,同比增长22.35%。同2004年产值1250亿元、产值增长率37.84%、产销率98.24%相比较,2005年产值增幅下降,产销率稍有降低。

2、进出口情况

2005年我国文教体育用品进口额达到11亿美元,较2004年进口额9.5亿美元增长15%左右,增长幅度略低于2004年17.27%的水平。2005年我国文教体育用品出口额达到230亿美元,较2004年出口额190多亿美元增长20%左右,增长幅度较2004年相差不大。2005年我国文体用品出口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上半年出口增幅超过30%,下半年增幅有所下降。

(二)文体用品需求状况分析

1、消费群体大

2、消费结构升级

3、文化教育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文体用品销售状况分析

2005年我国文体用品市场规模达到近2000亿元,文体用品消费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

二、 文化办公用品

文化办公用品主要包括笔墨用品、纸制品等文具产品和一体机、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及耗材等,产品种类极为丰富。随着办公用品和文具的范围不断扩大,市场上产品款式多样,新科技产品不断出现,且日益高档化。

我国文化办公用品消费潜力巨大,消费群体中在校学生就超过3亿多人,其次是大量的党政事业机关和企业单位。在学生用品市场上,除了传统的笔、纸等文具之外,电子词典、复读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也日益流行。在办公设备市场上,一方面成本的降低,价格在广大用户的承受能力之内,另一方面,技术的革新和成熟,各种性能更高、应用更广的新产品不断投入市场,也刺激了用户的需求。我国文化办公用品市场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文具市场的年增长幅度保持在10%以上,办公用品中IT器械、耗材的需求年增长超过25%。

2005年,面对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许多主营出口的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企业出口热情有所下降,在国内利润相对高于国外水平的情况下,纷纷转向国内市场。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外办公用品制造商和经销商不断进入,Staples公司、欧玛特、诺衡欧文等国际办公用品连锁巨头在北京、上海、苏州、武汉开设办公用品超市,进入中国办公用品市场。中国文化办公用品市场竞争激烈。

三、体育用品

体育用品主要包括各种球类棋类产品、体育用具以及健身器材等。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体育场馆的翻新扩建和小区健身器材的推广,为居民的健康消费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居民对体育用品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在体育用品市场上,除了羽毛球、乒乓球等传统的体育用品外,网球系列用品、滑板、溜冰鞋等不断流行,此外跑步机等健身器材的需求也在上升中。

四、玩具

中国市场上的玩具约3万多种,按照大类分主要有电子类、机械模型类、塑料玩具、木制玩具等。除了传统的玩具之外,模型玩具、专利授权玩具(电影玩具、卡通玩具等)、玩偶、高科技玩具、益智玩具、互联网兼容玩具,以及适合成年人休闲娱乐的成人玩具也不断推出。

中国15岁以下人口为3亿多,其中的城市人口为8000万人,构成了巨大的玩具消费群体。目前我国玩具市场规模只有约100亿元,中国青少年和儿童的人均年玩具消费仅30元到40元人民币,远低于亚洲儿童人均年玩具消费13美元和全世界儿童人均年玩具消费34美元的水平。据此计算,如果中国玩具消费达到亚洲平均水平,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300亿元人民币。?业内人士预测中国玩具市场将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中国玩具市场的消费额将超过1000亿元。

在成人玩具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在发达国家,主要的玩具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较儿童玩具高。目前,我国城市成人玩具的人均消费量不足20元,农村的成人玩具人均消费量基本为零,可见我国成人玩具的需求和市场是巨大的。

五、乐器

在我国乐器市场上,基本上呈现国企、民营和外资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上许多知名乐器品牌企业都已进入中国,包括日本雅马哈、卡瓦依、乐兰、KORG,美国AXL,韩国世正、三益、英昌,台湾功学社,香港柏斯、美得理、通利等,其他国家的乐器企业也纷纷在中国进行销售,市场上各种高档进口乐器不断丰富。

随着中国乐器在世界的影响度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出口不断上升。2005年我国乐器出口额达到9.45亿美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7.54%。其中,第一季度我国乐器出口额1.5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34%,第二季度出口额为2.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6%,第三季度出口额为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0.95%,第四季度出口额为2.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27%。增幅相对保持平稳,在下半年乐器的出口形势稍好于上半年。

六、2006年文体用品趋势分析

1、文化办公用品

随着电脑和网络用户的不断增长,我国未来文具及办公自动化用品的需求更加上升。同时数目庞大的在校学生也成为我国文具学习用品的重要消费者,除了购买力较强的城市中小学生,更不容忽视的是广大的乡镇农村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文具用品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性,且向高档市场发展。办公用品市场上,打印机的市场需求相对减缓,投影机和多功能一体机需求旺盛。预计2006年我国文化办公用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同2005年相比增长20%左右。其中,文具增长10%,投影机增长40%,多功能一体机增长30%,打印机增长1%左右。

2、体育用品

2006年,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加、消费观念提升,以及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人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和健康,我国体育娱乐用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预计2006年我国体育用品市场规模将达到370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25%左右。除传统的球类运动用品之外,户外运动和室内健身器械产品更将成为消费热点,各种高科技含量的娱乐产品的出现,也将使人们的体育娱乐消费更加丰富多彩。预计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中健身器材拥有量将在2005年4.6套的基础上,在2006年上升到4.8套左右,增长比为4%。

3、玩具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在儿童玩具市场上,家长对儿童的智力开发更为重视,除传统的玩具之外,益智玩具的需求增加。我国目前的益智玩具尚处于导入阶段,预计今后五年增长率将高达40%。儿童玩具市场上,由娱乐型消费转向益智型消费,各种拼装模型、拼图玩具、智能玩具等,成为市场中的消费热点,具有巨大的销售前景。在成人玩具市场上,各种电动游戏、珍藏玩具的需求将会增加,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预计2006年我国玩具消费额达到180亿元。

4、乐器

随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以及更多人对中西乐器的喜爱,人们更加重视对乐器的文化消费,2006年我国国内对乐器的需求将继续上升。在供给方面,在中国乐器的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出口不断攀升的背景下,预计2006年我国乐器生产也更加注重品牌战略,在产量、质量方面都有重大突破,预计2006年我国乐器产值超过110亿元,增幅超过10%以上,其中预计2006年我国钢琴生产总量保持在32-35万架。在国内众多乐器品牌产量稳步增长,以及越来越多的国外乐器品牌生产企业或经销机构进入中国的情况下,2006年我国乐器市场将延续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乐器价格呈下降趋势,市场面临巨大竞争压力。

篇7

摘要: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包含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文学翻译与实用翻译、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和个体思维与集体思维几对矛盾,运用辩证法原理辨析相关性,把握规律性,用以指导翻译教学,从而全面、灵活、辩证地思考翻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避免翻译教学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克服思路窄、教得死的毛病,以取得良好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辩证关系;基本原则

中D分类号: H059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7)02010805

一、我国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法纵观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因为它是语言教学,师者必须具备较高的包括本族语在内的双语能力;二是因为翻译本身同其他学科一样是一门精密的科学。“教授翻译的老师,自身起码也应该是一位译者,而译者也应该是‘有实无名’的作家兼学者,若以战争为喻,则翻译教师不但是军事学家,最好还是名将”[1]196。我国的翻译教学到目前为止虽然没有一部系统的、全面的教科书,但专业教师和学者对于翻译教学的研究已卓见成效,不仅研究出了好的教学法,而且在这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指导下,自编了较为系统完善的教学内容。翻译教学法已从过去单一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向多层面、多角度教学法发展。有些学者借鉴西方教学法、教学理论和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教学提出了翻译作坊式教学法、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法、功能目的论与翻译教学法;有些学者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提出了网络交互式翻译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法;还有些学者研究和创新了操作性强的翻译教学法,如语篇翻译教学法、“自主―协作”翻译教学法,等等,无不为我国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我们在实际教学和教改过程中,如果长期盲从某一种教学方法,会使翻译教学片面、枯燥,失去趣味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基于他人的研究,笔者认为可用辩证关系来探讨翻译教学,进而比较以上各家长短,综合创新适合本专业特色的教学法,提炼出相应的教学原则,结合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在翻译课堂和课外予以实施。

二、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辩证关系

好的翻译教学法必须有好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必须符合系统科学的教学理论,这就离不开辩证关系的指导。通过英语专业笔译课程的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翻译教学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不但有迹可寻,解决之道亦有章可循,如果能运用辩证关系着重处理好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则尤可得运用之妙。

(一)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辩证关系

翻译理论来源于翻译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必须密切联系翻译实践[2]73,指导翻译实践,揭示翻译活动的规律。否则,翻译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命力。翻译实践的发展,必然会牵动翻译理论的发展。在中西翻译史上,只要翻译实践出现发展,翻译理论就势必会随之出现发展[3]214。各个时期的翻译实践总是带动了同期翻译理论的发展,因而使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在互动共进的传统中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翻译教学既要重视翻译理论,也要重视翻译实践。翻译实践决不是毫无理论指导的盲目行为,非凡的译品来自译者的素养和才智、原则和方法――即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必须有翻译理论的指导,决不是单凭翻译经验。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只讲自己认为“应该怎么翻译”,不讲甚至不希望学生问“为什么只能这样翻译,而不能那样翻译”。这样就造成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教师面对学生的提问只简单地回答:“这是语感问题,没有多少道理”或“一切凭经验”。这种长期止于感觉和表象的经验只是初级层次的感性认识。语感虽然是可贵的经验,但它只是一种表象,认识不能止于感觉、止于表象,必定要有超越具体经验的理性认识,才能获得理论的正确指导。

(二)文学翻译与实用翻译的辩证关系

巴黎大学让・德利尔教授在其专著《翻译研究与翻译》中把翻译划分为实用翻译和文学翻译。文学翻译注重作者的主观思想,文学文本所传达的是作者对世界的主观看法和对现实的个体认识,作者总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反应和自己的情绪;而实用翻译注重客观事实,实用文本往往不署名作者,其指称意义多于内涵意义,主要目标是传递信息。

文学翻译与实用翻译两者并行不悖,并且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两者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理论原则都有很多相似之处。翻译教学既要把文学翻译内容列入教学大纲,提高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想象能力等,同时要兼顾实用文本的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交际能力、语用能力等。应把两者结合起来,相互比较,相互借鉴,不可使两者孤立。鉴于文学翻译难度大,笔者在教学课时设置时笔墨浓重,并补充实用文本的翻译进行比较教学;同时,对于专业性、实用性较强的实用文本的翻译,因课时有限,除进行基本翻译技能训练之外,更要鼓励学生多选择适应其志趣和能力发展的多样化选修课程,主要涉及新闻媒体、科技资讯、财经商务、法律政务等,以扩大知识面。

(三)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的辩证关系

语言是翻译的载体,翻译是语言学习的手段。对于翻译教学而言,两者不可能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互相贯通的。因此要求既重视语言教学技巧,又重视翻译理论和实践教学。

如何学会应对与翻译相关的问题不完全等同于语言本身的学习,虽然它们经常结合在一起。如修饰性语言、特殊文化术语、宗教文本和其他与功能相关的文本类型的翻译都有很多困难[4]32。为了取得语言教学和翻译教学双成功,教师应该把他们认为最好的语言教学技巧与翻译教学技巧结合起来。在揣摩翻译和语言技巧时,应注重翻译理论的回顾,忽略这一点易致学生思维混乱、缺乏动机、对课程失去兴趣。

要做到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的辩证统一,不仅要教学生英语学习技巧、正确的表达方式、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等,还要注意不同民族的思维习惯以及文化差异,这有利于翻译教学的成功实施,因为“对于成功的翻译,译者的双文化能力甚至比双语能力更重要,因为只有文化才赋予词语以真正的含义”[5]110-111;[6]75。但单靠教科书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再好的语言教程和翻译教程也难以弥补文化及常识方面的严重不足,而且文化及常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是传授不了的。因此,教师在搞好课堂语言教学和翻译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养成学生课余积累与语言和翻译紧密相关的多民族文化常识的习惯,为翻译课堂教学打基础。笔者在翻译课堂教学时,常会有意识地插入一些因文化冲突而给语言学习或语言翻译带来的尴尬,既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强调异域文化习得的重要性。

(四)个体思维与集体思维的辩证关系

个体思维是集体思维的构成因素,没有个体思维就没有集体思维。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个体思维,又要注意引导集体思维的交流与撞击。如果时间充分,最好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不可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一咕脑儿“打包”给学生或一开始就讨论。知识是需要每个人独立掌握的,掌握科学的思维过程也必须独立进行。这是其他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有了独立性,大脑才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中,才能深入领会知识的真正奥妙。

有效的教育包括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法和小组讨论法来习得。教学应该采取阅读、演讲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因此,除学生的个体思维外,还需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翻译过程中,学生们互相交流,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交换思想和看法。“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却各有两种思想”。小组讨论法能促进学生在比较和互助中学习,通过翻译实践学习翻译理论,这也符合“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规律。教师在小组翻译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既是组织者和监督者,又是向导和顾问,而学生是翻译过程的主体,是当事人、学习者和合作者。

笔者在翻译课堂教学时,总会把教学班级(30人一个班)分成6个翻译兴趣小组,每组5人(最好每组都有男生),学生自由组合。当课堂练习需要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时,先让大家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再按组讨论。课堂上讲解练习时,每组自选一名代表按讨论后所达成的一致结果发言。通过个体思维与集体思维相结合的统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有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之后,课堂抢答声不断,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大增。这种教学法类似于“作坊式”翻译教学法,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性,通过提高翻译活动参与者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主动地学习翻译技能,而不是像传统翻译教学法那样用单纯由上而下的方式把翻译知识灌输给学生[7]32。

教师除了组织学生从个人到小组的课堂练习外,还要指导学生课外多参加各种翻译比赛、加入翻译协会、参加翻译资格证书考试、承接翻译实务、帮亲戚朋友翻译各种说明书等。这些课外任务由公众和市场对他们做出评价,学生更乐于接受。笔者除教学生做好以上课外活动外,还别开生面地布置了一些课外作业,如要求学生检查校园内所有中英文标识语的翻译得体性、以分组的形式利用寒暑假到大城市宾馆、地铁、公厕以及旅游景区核实中英文的翻译情况等,小组通过BBS或QQ小群把得出的最后讨论稿和他们在现场拍摄的照片做成PPT,再分组上交。收集上来的结果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大参考,到下学期再分析讲解一些有代表性的课外作业。这种课外作业的补充无疑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增加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并锻炼和交流了翻译技巧。

三、翻译教学原则设想

翻译教学课时有限,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教材,正处在摸索阶段。根据上文所论四个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可以推演出以下四条翻译教学原则,以科学地、合理地实施翻译课堂教学。

(一)理论教学与翻译实践相结合原则

我国翻译教学和研究发展到现在,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仍然呈现“两张皮”现象,特别是科技文体教材及教学,大都是翻译实例和翻译技巧的罗列,对于各种特殊句型“不惜笔墨,具体而微,但读后给人的印象却是杂乱、零散、不得要领”[8]52,缺乏翻译理论和翻译原则的宏观指导,不注重对翻译过程的描写,不注重跨学科理论的指导,读者依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看着所提供的译文又是羡慕,又是嗟叹。

再好的翻译教材和教师都难以从微观的角度穷尽翻译实例和翻译技巧问题,却可以尽可能多地从宏观的角度比较成熟地把翻译理论、语言学理论、语用学理论、篇章分析学理论、文学理论、文化学理论、文体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美学理论以及其他边缘学科理论整合到教材中或直接传授给学生(见表1),而这些理论正是我们当今翻译教材和翻译课堂所缺乏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应该与这些跨学科理论相结合,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科学地把它们应用于翻译教学实践当中去,打破以往仅介绍翻译技巧的教学模式,加强翻译教学的理论基础。笔者在翻译课堂除了介绍一般翻译理论知识和各类跨学科理论以外,国内重点介绍了严复、鲁迅、刘重德、傅雷、钱钟书、林语堂等的翻译思想,国外重点介绍了奈达的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理论、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韦努蒂的归化和异化策略等。同时,因材施教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或例示)在整个课堂或教材中所占比重的协调合理(见表1)。

内容讲授内容约占全学期课时总数的比例理论

教学中外著名翻译理论;翻译史;语言学理论;文学理论;文化学理论;文体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美学理论等40%翻译

实践文学文本翻译;实用文本翻译;翻译测试;翻译竞赛;计算机辅助翻译;网络交互式翻译等60%(二)文学文本翻译与实用文本翻译相结合原则

翻译实践课堂要做到文学文本翻译与实用文本翻译相结合,不可偏废。彭娜[9]指出,目前翻译教材和翻译课堂译例的选择大多倾向于文学文本题材,学生所学的基本上是文学翻译的基本技巧和评价标准,而当他们走上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翻译实践时,他们才发现文学翻译的经验并非对任何文体都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他往往对实用文体翻译个案束手无策。非文学翻译在翻译技能课中也要占相当大的比重(见表2),原因很简单,包括商贸、医学等应用文体翻译在内的应用翻译“已成为翻译实践的主流”[10]49。因此,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除了必须继续强调语言基本功训练和翻译技巧的传授以外,还要加强各类实用文体的翻译训练,多开设与实用文体相关的选修课程,加强经贸、法律、新闻、医学、广告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及其翻译技能培训(见表2),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程内容讲授内容约占翻译实践课内容的比例文学文

本翻译中国古典文学文本翻译;中国现代文学文本翻译;国外现代文学文本翻译等60%实用文

本翻译法律翻译;医学翻译;新闻翻译;旅游翻译;菜单翻译;商务翻译;企业产品翻译;经贸翻译;政论文翻译;广告翻译;涉外合同翻译;外宣翻译等40%(三)语言能力培养与翻译能力培养并重原则

语言水平是翻译的根本,英、汉语言水平是英汉互译所依赖的根本语言能力。要想获得一定程度的翻译能力必须先从语言能力上开始,然后以英汉双语的形式对翻译学习者分别输入广博的知识,这是培养翻译人员要遵循的基本模式。因此,要想获得和提高翻译能力,译者必须从培养双语能力这一翻译的根本做起,同时兼顾,齐头并进。

双语水平是翻译的根本,提高翻译能力首先要加强语言能力。翻译能力是一种建立在语言能力根本之上的结合行业知识发挥出来的语际言语行为,要获得和提高这样的语际转换能力,首先就要具有足够的双语运用水平,然后在翻译工作过程中积累行业和专业知识以及翻译经验,从而逐步完善个人翻译能力的职业化。语言基础训练是翻译训练的第一基本功。没有语言能力作保障,就没有翻译输出的语言质量;没有充分的行业知识与专业术语,则没有专业的准确度和翻译职业水准。因此要搞好翻译教学,除了教好理论和指导实践外,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包括英语语言技巧和汉语水平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习俗知识;同时,要多传授学生翻译技巧,多举实例进行练习、讲评、分析、对比和赏析,以提高学生翻译能力(见表3)。有了这样的充分准备才能使以后的翻译训练进行得更为顺利。

内容讲授内容约占翻译实践课内容的比例语言

技巧词汇;语法;句子;段落;篇章;修辞;语用;语义;现代汉语;文化知识;各行专业知识等50%翻译

技巧重复法;增译法;减译法;词类转译法;词序调整法;分译法;正说反译, 反说正译法;语态变换法;释义加注法;褒贬法;具体抽象法等50%(四)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原则

翻译课的课时设置偏少,一般为两个学期72个课时,有的高校翻译教学课时甚至设置得更少。要想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既让学生掌握好上文提到的翻译理论、翻译技巧、语言知识等,又做好课堂翻译实践,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要注重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在翻译理论的有力支撑下,把翻译教学延伸到课外,精心安排和引导学生参与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包括个人活动和集体活动(见表4),以作为课内知识的补充,消化课内知识。同时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实效性,做到有的放矢。通过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学生在互动和交往中能动地学习,互动和交往能引发、保持和促进对学科的兴趣[11]189。参与各种活动以后,学生能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也能借助工具和他人的帮助,相对独立地获得认识,并常常有可能做出创造性的、推断式的思考。其中参与“作坊式”五人组活动,学生会关注他人的想法,通过了解他人的观点修正自己的观点,同时学生之间关系密切,彼此合作,互相帮助。

内容指导内容约占学生总活动的比例个人

活动参加翻译比赛;加入翻译协会;参加翻译资格证书考试;承接翻译业务;帮亲戚朋友翻译相关资料等70%集体

活动“作坊式”五人组活动;班级活动;跨年级活动;自愿者活动;网络讨论活动;实习活动等30%四、结语

翻译教学有章可循。翻译教学存在着辩证关系,即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辩证关系、文学翻译与实用翻译的辩证关系、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的辩证关系以及个体思维与集体思维的辩证关系。专业教师、学者、编者明辨这些辩证关系无疑会给翻译教学带来长足的发展。而基于以上四种辩证关系所确立的翻译教学原则,即理论教学与翻译实践相结合原则、文学文本翻译与实用文本翻译相结合原则、语言能力的培养与翻译能力的培养并重原则以及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原则能给一线教师提供很好的宏观指导,把握翻译教学的总体方向,在翻译教学原则的指导下综合、合理运用先进的教学法和教学理论,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从而成为“打开窗户让光线进入房间的人,敲开硬壳让大家吃到杏仁的人,拉开帷幕让大家看到更加神圣的地方的人,揭开井盖让大家取到井水的人”(钦定圣经英译本序言)。

参考文献:

[1]余光中. 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2]刘晓丽,温惠娟. 翻译研究中的辩证思维[J]. 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71-73.

[3]谭载喜. 翻译学[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4]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1.

[5]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6]Ma Huijuan, A study on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3.

[7]Xiao Hong. Translation Workshop: An Effective Approach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 J ]. 2005,(3):31-36.

[8]刘季春. 加强中译外教材的研究[J].上海科技翻译,2003,(3):52-55.

[9]彭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C]//戴炜栋.外语教学法的机遇与挑战――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7.

[10]n子满. 应用翻译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2005,(4):48-51.

[11]钟启泉. 教学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彭爱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辩证思考

篇8

考试一次一次的考过,我想同学们对复习要“回归课本”一定已耳熟能详了。可是你们的作文备考也注意回归课本了吗?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别以为高考“话题作文”的形式从来没有在课本中出现过,就可以把课本推到一边,而一头扎进“高考满分作文”“作文备考方略”之类的书里,或者疲于应付一个接一个的具体的话题作文的操练。我认为这样的作文备考是不科学的,至少不可能是高效的。高考运用话题作文这种形式,检测的还是写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对于考生个体,检测虽然只涉及其中的某个方面,但是所有的这些“某个方面”,几乎无一不在我们的课本里写着呢。

我们学习过的语文课本是根据2000年部高中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于2001年秋在全国正式发行的。这套新教材不但在兼顾各种实用文体的基础上,明显地突出了文学作品(占课本总数的60%),而且第一次把写作教材和口语交际教材作为阅读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阅读教材合编在一起。所以,在过去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的作文备考如果能注意回归课本,就可能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只要把课本1~6册的目录浏览一遍,你就会惊讶地发现:对于写作,课本上讲的原来是这样的系统和全面!再经过进一步“回归”,我相信你又会惊喜地发现:课本原来为我们“预埋”了这么多写作的宝藏!注意回归课本吧,那里有洞察和分析问题的思想利器,那里有构思组织文章的经典方法,那里有表现思想感情的艺术技巧,那里有古今中外大师大家们的语言精华,那里还有各种文体包括常见实用文体,如小传、新闻、游记、短评、读后感、演讲稿、访谈录等的形式规范!诚然,作文备考应该有更多的途径和方法,读一些时文、美文,研究一些“亮点”“买点”,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这苦短的春天里,我们怎能忘记“温故而知新”的古训所指示的捷径呢?无视自家庭院“正姹紫嫣红开遍”,却去天涯苦苦寻芳,这种做法是应该反思的。

那么,作文备考怎样回归课本呢?总的一句话就是:根据自身实际,立足作文实情,明确回归重点。

选自《中华读书报》

篇9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实际出发,依托教学模式各环节的操作特性,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来精心设计问题。其次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也是设计问题的根据。因此我们设计课堂问题应达到与高效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便于有序操作;还要找出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便于师生交流。

一、悬疑式设问引入目标

在目标导入环节中,我们要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巧妙地引入文本学习的目标。此环节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懂得“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提问也是如此,若我们以“曲问”的方式提出问题,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如在学《像山那样思考》时我们可以依据文本第一段展示以下情景:明月当空,一只野狼在山顶的悬崖边上伸长着脖子,发出一声深沉的嚎叫,这声音回荡在山谷中,渐渐消失在深夜里。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在心中就会对文本开头部分产生疑问:狼的嚎叫为什么是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为什么只有山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嚎叫?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巧妙地引入本课的学习目标:理清“我”对一声狼嗥的认识过程;体会“像山那样思考”的深刻内涵;联系当今社会谈一谈我们该如何与自然相处。由此可见悬念式的问题设置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很自然地进入到文本的学习之中,更有利于确立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对学习目标定位及提高课堂的效率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顶层式设问引导合作

我校课堂模式最大的亮点是组建学习小组,开展自主合作。本环节在课堂问题设计时要做到问题的顶层设计,即要着眼整篇文本的价值来谋划。在全面掌握文本阅读价值的将基础上,设计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能凸显教学模式的合作探究意识,能由此问题引发出具有层次梯度的多个小问题。如教学《师说》时,我们可以从文末一段“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切入,我们可以分层设计以下问题:“不拘于时,学于余”当时的“时”是怎样的?李蟠十七“好古文”意在说明什么?作者作《师说》的目的只是赠送给李蟠吗?这样一来一组从易到难、从浅到深、环环相扣、层次清晰的设问,就会使学生产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的兴趣,激起他们对问题的自主解决意识及合作探究欲望,使全体学生都能从回答问题中享受到走进文本的欢快和乐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生动、活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三、变角式设问多维探究

课堂模式中的“探究解疑”环节是为了训练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操作本环节进行问题设计时,我们应深入钻研教材,注重提问的角度和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使学生形成思维“冲突”,从而产生解决“冲突”的欲望。在探究解疑中让学生学会灵活变通,发散思维。如在教学《劝学》一文时,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而孔子却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那么两人的说法谁对谁错?这样的提问势必引起学生的质疑,迫使他们急切地研读课文,寻求答案。探究“思”与“学”的辩证关系,进而理解荀子的哲学思想。荀子把“所学”和“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就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因此他的哲学内涵就在于实践应用。

四、延展式设问巩固提高

课堂模式的落脚点在于落实,在操作本环节进行问题设计时,我们要注重由文本内容向外延展,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加以巩固提高,学以致用。比如在学习了《报任安书(节选)》与《渔父》后,我们可以联系当下,引导学生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审视司马迁和屈原的生死观、价值观。司马迁为事业隐忍苟活,屈原为美政理想自杀殉国,我们该如何选择生死?这样会使学生加深理解“用之所趋异也”这句话的内涵,更让学生明白了价值取向决定生命意义的人生观念。再如,学习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篇小说后,为让学生深刻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心灵创伤,我们可从文本最后一句话“‘牛奶,’我喃喃地说……”设计一个拓展性的问题:主人公没有说完的话应是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首先要分析主人公在战争中是否觉醒,势必会表达出对战争的憎恶之情,进而加深了对本小说主题的理解。

篇10

高中语文中汉语的应用和学习一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研究近年来也是各式各样的,老旧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符合现在学生的特点,对学生个性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此,对高中语文应用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

一、创设情境,倡导学生思考、提问的良好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发现、研究与探索是人类心灵深处根深蒂固的需要。”因此,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课堂问题的情境和良好的课堂氛围。一是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是问题的提出者也是解决者,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积极、乐观、宽松、活跃、开放的课堂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有些学生提问中存在的一些比较幼稚或者偏激的言论和观点,都要以包容的心态来化解,努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性,从而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好的思维方式。二是充分挖掘文本,以文本中所蕴含的博大人文情境,唤醒学生的提问意识。例如,文学鉴赏部分,教师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熟悉课文,按故事情节发展可分为几部分,其文章主要线索又是什么?然后描述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根据文中的一些具体事件和环境的描写去理解文中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也可以根据文中的具体的描写的篇章直接设疑,提出问题。如《西江月》同中的同句“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这句话体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征?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下,教师应以设置的这些问题为突破口,更好的发掘文章的基本内涵,让学生畅所欲言,有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喜欢学习语文。

二、营造课堂气氛,启发学生主动质疑

裴斯泰洛奇曾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教师应该主动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为学生创造条件设置问题。比如在《囚绿记》的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开始的环节,就可以预先设置问题。问学生作者笔下的“囚绿”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囚绿”成功了吗?为了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文章,这样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和老师更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通过设置问题和解答问题的环节,拉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扩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何乐而不为呢。

三、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内涵

目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课堂没有了应有的活力,学生有着被教育的心理,不会提问,也不知该如何提问。因此,要教会学生如何设疑,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基本的方式、方法,问题教学法就是解决这些的。从实例的角度来看,可以根据课文适当的设置问题,深度对文章人物的解读,让语文课堂更有活力。比如,在学习课文《祝福》中,关于祥林嫂这一人物,让学生讨论其人物悲剧的具体原因,学生们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观点包括:柳妈的一席话、鲁四老爷的冷酷、封建礼教等等。教师想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就要利用问题教学法的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入的解读文章的主旨,带着问?}完成对整个课文的理解和熟知。

四、以学生为本,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流程

在传统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形式有了一定的改善,课堂氛围更加的浓厚,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更加热烈,但是仅仅只是围绕着课本知识的学习, “传授”与“承受”的师生关系并未在实质上得到根本改善,使语文教学失去了人性的色彩,很大程度上也封锁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尊重学生,学生也应该配合老师,把传统的由讲到说的课堂转变成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着问题去教学,在心中预设几个与课文有关的问题,一步步的带着问题对文章有深度的讲解。让学生提前进行阅读并对海明威的事迹通过相关的文献资料有了一点的了解,而且课堂上学生如果有了不同的观点也要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如对老人与鳖鱼搏斗的意义产生怀疑等,也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在教育教学中改变学生的观点。换句话说,教师要以教学课堂为支点,改变学生与老师家之间教与学的关系。通过课堂的小细节,为学生更好的传道受业解惑,以学生为根本,给其更多的关怀,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语文教学更快的跟上素质教育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