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范文
时间:2023-03-21 13:1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体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理论背景
语言教师开设的学前教育培训项目历史悠久,自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理论出现以后,不同的研究教师学前教育方法的文献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多。
30多年前,文学教学自成学科,教育模式是巴西批判教育学家Palo Freire在《受压迫教育学》一文中所批判的“囤积式教育”,学生犹如一个容器被填满,这种被动的“填鸭式”教学理论成为“囤积式教育理论” 。
Widdowson在《文体学与文学教学》中强调个人对文学的阐释应该建立在理解各语言项是如何获得话语的特殊价值的基础上, 即对文学的理解侧重通过语言形式的选择和排列表达了什么, 而不在于它描述了什么。
二、研究模式和内容
本文主要阐述3种教学文体学的研究模式和其研究内容。
研究模式1:研究文学特定语境的文本意义
这种理论模式就是首先让学生了解文本和作者的写作背景、模式和主题,而后进行分析,比如分析艾米莉・狄金森这首诗歌:
We can but follow to the
Sun-
As oft as He go down
He leave Ourselves a
Sphere behind-
采用该模式分析此诗,首先让学生了解艾米莉・狄金森的背景知识,她的诗歌是前景化的典范,尤其体现在标点符号、大写字母、self-anaphor的使用上。写作主题,早期的狄金森诗集中,诗歌以人生、爱情、自然、永生等主题。狄金森的自然诗歌,以复杂多变的自然意象和隐喻构成了狄金森的想象自然界,这个自然界中,太阳及其相关意象映射了男性,花朵以及其相关意象则映射了女性的地位。而后学生可开始分析:从形式上看, “Sun” ,“He”,“We”,”Ourselves”的大写凸显,形成前景化效果。从主题上看,这里的太阳指的是男性,统治着整个世界,像太阳一样力量无穷却令人感觉十分炙热和反感。“ourselves”指的就是女性的地位,我们追随着太阳的脚步,寓意女性的地位、语言与思想是受男权控制的,但是太阳总会下山的,寓意男权总会被削弱的,那时太阳留给我们整个世界,即女权地位会上升。
研究模式2:通过文学鉴赏提高语言和文化敏感度
老师将文学作为素材帮助学生形成语言和文化敏感度。即文学作为一种语言体验,包括:音系、语法、词汇、句法到对篇章的分析到对文化的感知,换而言之,即从语言感知到文化的敏感度。比如说:莎士比亚的代表作Sonnet 18,其音韵特点为五音步抑扬格,诗歌第三行里,“rough winds”的出现打破了全诗抑扬格的节奏,前景化的效果突显出来,使读者感到夏日里狂风的残暴,从而衬托了你的美。从语义结构和内容上看,首句以问句开始(可否把你比作美丽的夏天?),第二句既是肯定又是否定回答,肯定的是我愿把你比作夏天,否定的是“但你比夏天更加可爱如绣”。分析这首诗时,教学文体学可以借助这些文体学和语言学的工具来分析文学中的语言,从而提高语言敏感度,文本敏感度(流派、风格等)和文化敏感度(夏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爱人)。
研究模式3:通过改写文学文本去提高文学意识
此种理论模式是学生们作为感受者对文本形成感知的过程,这是文学意识概念的支撑理论。这种理论体系是基于Pope(1995)的干涉理论,他认为“理解一个文本的最好方式是改变它:改变它,以某种方式去干涉……,而后去试图解释你所做的改变产生的具体效果” 。例如W.H.Auden的In Memory Of W.B. Yeats,诗歌首句,He disappeared in the dead of winter此处为什么选用disappear,为了体会该词的意义,可换成pass away,然后对此比较,从语音上说,disappear与He和 dead都压韵,语音上形成一种美感。从语义上说,这有个暗喻,诗人把人生比作是一段旅程,disappear意思为迷路了,消失不见,这样诗人叶芝的离去更显神秘,犹如在人生旅途中迷路了,相对于pass away,disappear的意境更符合全诗凄凉惨淡的氛围。
三、未来趋势
根据教学文体学研究的可能性和该领域的现状,教学文体学可以从认知角度来丰富其内容获得发展。认知文体学从读者的角度研究读者对于特定文本进行描述、阐释和认知的心理过程,即读者是如何分析这个文本才会形成读者对该文本的该种阐释。教学文体学可以借鉴认知文体学,研究学生们是如何阅读的,如何分析和思考形成他们对特定文本的阐释,这对于改进外语和二语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世生;张之俊. 2011年我国外语界文体学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3)
[2] Freire , P .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M]. New York: Seabury. 1970.
篇2
论文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它反映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处事态度。英语中的确存在语言性别歧视,并且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文章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主线,对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发展趋势、语言性别歧视的成因进行探讨。并探讨了在女权主义影响下,英语语言在文体上的变化。
性别歧视,Sexism,意为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歧视现象,是一个性别成员对另一个性别成员的歧视。既包括对女性的歧视,也包括对男性的歧视。从定义可看出,性别语言研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研究言语的性别差异;二是要研究语言的性别歧视。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语言与性别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改革方案;二是语言的性别差异,即男性用语与女性用语有何不同;三是语言性别歧视和语言性别差异的成因研究。
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表现
第一,性别歧视在代词他(he)的语用中的体现在通常的概念中,汉语中的“他”指男性第三人,“她”指女性第三人。但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却是这样定义的:人称代词“她”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女性,而“他”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该词典还专门加了“注意”来说明其用法:“‘五四’以前‘他’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现代书面语里,‘他’一般只用来称男性。但是在性别不明或没有区分的必要时,‘他’只是泛指,不分男性和女性。同样,“‘她们’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若干女性”。在“注意”中还说明:在书面上,若属于不同语系,但在构词中体现出的性别歧视确是如此地相似:英语中许多表示女性的词是由表示男性的词派生而来的。如heshe,malefemale等。英语中常说“madam chairman”,“woman scientist”,“male nurse”,“man secretary”而不会说“chairwoman”,“female nurse”,“female secretary”,“female baby-sister”;英语中有“housewife”却少见“househusband”。英语中名词的形式最能明显地体现出性别歧视。当男女两性分别使用不同的名词形式时,阳性名词总是无标记的,而阴性名词往往是在阳性名词上添加词缀派生而来的,称为“有标记的”词。另外还有许多表示人物身份的词都是以阳性词为基础,构成阳性复合词。例如:actoractress, heroheroine, comediancomedienne, executorexecutrix等不胜枚举。阴性“有标记”的后缀“-ess”、“-ette”、“-enne”、“-rix”,内含一种轻蔑、贬低身份的意义,而阴性复合词则表示出这些职业原属于男性。这些构词法与“夏娃是由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的”说法有某种吻合之处,体现出女性的从属地位。
第二,性别歧视在语义中的有体现许多词只要与女性有关便会产生消极、贬损的含义,而与之相应的男性的词则含有褒义或是中性。汉语中“老姑娘”、“老处女”隐讳的含义是脾气古怪、嫁不出去的女人;而“单身汉”却不带有贬义,“钻石王老五”更是带有褒扬的意思。汉语中,描述婚姻关系的词也大都存在性别歧视。如男子结婚是“娶进来”,而女子结婚则是“嫁出去”。一个“娶进”,一个“嫁出”,说明男子的地位是稳固的,而女子则是要依附于某个男性的。一个家里即使男人死了,其妻儿也是需要依附于他的,而丧父的孩子,即使有母亲,也是“孤儿”。汉语中绝大多数表示两性关系上道德败坏的词都是用来描述女性的,如:“鸡”、“野鸡”、“”、“妇”、“破鞋”、“”、“”等,但对同类的男子的称呼却很少。而英语中描述婚姻关系的词看似比汉语更平等些,一个“marry”就涵盖了嫁娶的概念。但这只是个表面现象,在实际使用时,它仍然没有摆脱性别歧视的枷锁。男子的身份是稳固的,婚后他依然是他自己“men”,他仍被人们称作“Mr.”;而女子的身份却在婚后发生了改变,成为了丈夫的“wife”。又如,英语国家的人会说:“We married off our last daughter.”其中“marry off”一词带有“auction off”(拍卖)和“sell off”(出售)的含义,除非开玩笑决不会用在男性身上。
造成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原因分析
(一)生理及心理因素
早期的人类社会,随着农业、畜牧养殖业及生产工具的发展,人们发现在体力上强于女性的男性,其劳动在经济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主要的生产者,而女性由于生理特征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哺育儿女,影响了她们的劳动能力,从而只能从事辅助的工作。于是,男性取代了女性在社会中的主宰地位,人类进入到父系社会时期。自此,女性依附于男性,受男性支配。而这种长期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必然引发社会群体从心理上产生男性优于女性,女性劣于男性的思想。这种思想融入到语言当中,即形成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二)社会文化的影响
作为早期重要的文化形式的神话和民间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社会,深入人心,因此对社会意识的影响是深远的。不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神话或民间故事,无不充斥着女人是“祸水”是“罪恶之源”的思想。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认定:如果有什么罪孽,那一定是女人干的,如果确实是男人干的,那也一定是因为他受了身边女人的诱惑才干的。这种社会思想必然导致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儒家文化思想是中国乃至亚洲传统文化的源泉,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创始人,中国最早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却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为中国社会的性别歧视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在大陆另一头的英国,自从被英国人奉为英国文化代表的莎士比亚让他笔下的哈姆雷特喊出:“Frailty,the name is woman!”后,脆弱便与英国女人划上了等号。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论东方的汉语还是西方的英语中,性别歧视都是无处不在的了。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变化和改观在文体学中的体现
语言中,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性别歧视都有悖于建立一个男女平等、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因此,避免甚至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语言学家以及有关人士的艰巨使命。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再度兴起,整个语言界对语言中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展开了一场力求改革的社会运动。她们的努力与抗争,正在给英语语言发展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女性称谓上的变化
1971年,在福特基金会的赞助下,一份专门以报道女权运动内容研究为宗旨的学术刊物《女士》(Ms)在美国问世。时至今日,Ms已经成为一个准确得体的语言形式,用以称呼一个陌生的成年女子。作为一个与Mr相对应的缩写称谓词,它既可以表示Miss,又可以表示Mrs,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年龄限制。它不显示当事人的婚姻状况,而是通指任何女性。
(二)用中性名词代替阳性名词man
许多追求男女平等的学者提出,要用不具有性别标志的一些中性名词,如person、people、human等来代替泛指的英语名词man/men或mankind,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如:chairmanchairperson,cameramancamera operator,policeman police officer,man-madesynthetic,man-in-the-moonperson-in-the moon。同时,也可以采用man and woman的形式来代替通性名词man。
(三)避免或取消阳性代词he、him、his的泛指现象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取代:(1)用没有性别标志的第三人称复数they、them、their来代替。(2)用he or she,him/her,his/her来代替。(3)用one、someone、anybody、each、everyone等不定代词来代替。如:
If a writer does not consider the ethnic background of his or her reader,s/he may respond in ways the writer would not expect to words that to him or her are innocent of ethnic bias.或If we do not consider the ethnic background of our readers,they may respond in ways we would not expect to words that to us are innocent of ethnic bias.
Everyone realizes why he must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his own actions.
Everyone realizes why they must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own actions.
When a person is on drugs,it is hard to help her.
When a person is on drugs,it is hard to help them.
(四)新造词语
如采用genkind代替mankind,使用tey作为中性泛指代词。但是,这些用法都只是反映了一时的时髦,经过实践的考验和大众的认可,留下来的并不多见。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有着漫长的历史,深远的根源,已经在社会生活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人们为消除这种歧视,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主张男女平等,消除对女性的歧视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但彻底消除这种现象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除,也不必过于急切地想要消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而是应该从社会意识形态着手,改变人们“男重女轻”的观念。文体的改变又出现一个新问题,会引起一句话中数或格的不协调不统一。如果有一天男女从思想上达到了完全平等,那么性别歧视的现象自然就会从语言中消失。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将早晚会被纠正。
参考文献
1、Boston:Joanna Thornborrow and Shan Wareing.Patterns in Language:Stylistics for Student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邓莉.英语性别差异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高教论坛,2004(5).
3、吴长镛,姚云竹.汉语中的性别歧视[J].修辞学习,2002(6).
4、任静生.再论英语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及对策[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篇3
关键词:中学语文 莎士比亚戏剧 可演性 可读性 文体教学
对于戏剧的学习,我们需要从经典的作家和作品入手。莎士比亚无疑是此间最好的人选之一,马克思曾将莎士比亚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在中学语文层面上,教学设计要突出莎士比亚戏剧的文体教学价值,如体裁、语言、风格的特点,还要深入莎士比亚内在文化精神,发掘独特的教学价值。
一.莎士比亚戏剧的文体呈现特点
西方戏剧艺术的演变和发展历史悠久,从古希腊酒神祭祀的歌声开始,人类便开始在这小小的舞台上展现社会百态和人情冷暖。在了解相关戏剧理论之前,必须首先明确戏剧是一种独特存在的文体。
戏剧有两种存在方式:文本方式和舞台方式。基础教育范围内对戏剧的要求也同样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立足文本,区别于其它的文学体裁,如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另一方面包括戏剧的舞台展现魅力,区别于诸如演讲、辩论等语言表达。
戏剧文学要致力于戏剧剧本的研究,首先就是要挖掘戏剧文体的特征,然而在当下的中学语文课程中,戏剧文学常常与其它文学体裁混为一谈,特别是小说。为什么要把戏剧和小说区别开?林纾先生翻译的《英国诗人吟边燕语》对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传播影响深远,但仅仅是故事的转译,并非原剧。郑振铎认为:“小说与戏剧,性质本不大相同。但林先生却把许多的极好的剧本,译成了小说――添进了许多叙事,删减了许多对话,简直变成与原本完全不同的一部书了……原文的美与风格及重要的对话完全消灭不见。”[1]郑振铎的批评集中在戏剧与小说的文体差异上,尤其是叙事和对话两个方面。戏剧的叙事自然不同于小说,“小说叙述故事有五种方法:可以完全客观,随意发挥他个人的情感和哲学,旁观者的叙述,直接主人公的口吻等”[2],但是戏剧的叙事方法只有一种,即完全客观的人物自身的言语动作。再以对话举例,“戏剧的对话和纯用对话组成的叙述文相似而实不同”[3],譬如在巴金的小说《家》中,作者运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而的剧本《家》则是通过第一人称的对白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还有一点,剧本是写给演员登台表演用,所以剧本写作时会注意演员对话与特定环境的关系,还会注意用怎样的神情、姿态说出能收到最大的效果。
戏剧不仅有可读性,也有可演性。中学语文戏剧课程的教学绝不仅仅只是研究剧本,不能走进戏剧舞台对戏剧魅力的感受是得不偿失的。语文教学不是为教而教,而是要做到学以致用,在学校里培养的戏剧兴趣,学习到的戏剧知识,训练的鉴赏能力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戏剧素养。老师自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是不够的,更应该让同学们在舞台上亲身感受戏剧强烈的抒彩、尖锐的矛盾冲突、紧凑的场面节奏以及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粉墨还是笔墨?有鉴于语文课程长久以来一直忽视学生的语言表达,戏剧因其表演性也能成为语文口语教学的方式之一。
戏剧理应与小说等其它文体的教学区别开,研究者要加强对中学戏剧文体教学的独立研究,创设出一种符合此种文体的教学设计模式,帮助完善多样化、特色化的文体教学,以便教师更快更好地教,学生更快更好地学。
二.莎士比亚戏剧的文体教学内容
戏剧发展经过了长时间的锤炼,已经形成了严整而丰富的理论和技巧体系。戏剧应该教什么,应该选择哪些教学内容是当下语文教师最直接的困惑。如果想引导学生“看出门道”,必须掌握一定的戏剧理论武器,找准戏剧教学的切入点。
1.戏剧语言
语言是戏剧艺术的第一要素和基本材料。戏剧中强烈的戏剧冲突、高度集中化的人物形象、情节和环境、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都必须以戏剧语言为载体。
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在戏剧中常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表述生动形象,抒彩强烈。矛盾修饰法、押韵、双关、比喻等修辞手法的精妙运用是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色之一。高中阶段的莎士比亚戏剧文本大多以朱生豪的翻译作品为主,虽然很多修辞方法已难觅踪迹,但语言经过了另一次的转化和创造后,却也是鲜活生动且充满魔力的。
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生动形象,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在怂恿麦克白杀王谋位时说过极富煽动性的一段话,“现在你有了大好机会,你又失去勇气了。我曾经哺乳过婴孩,知道一个母亲是怎样怜爱那吮吸她乳汁的子女;可是我会在它看着我的脸微笑的时候,从它的柔软的嫩嘴里摘下我的,把它的脑袋砸碎,要是我也想你一样,曾经发誓下这样毒手的话。”[4]麦克白夫人的敢想敢做和心狠手辣令读者毛骨悚然,而这奸恶的形象正是通过女性特有的语言形象地表现出来,出场不多但句句惊人的“麦克白夫人”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形象。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还有一个很大特点是强烈的抒彩。戏剧《李尔王》最令人震撼的是第三幕第二场李尔王在暴风雨中的咆哮,本场李尔王较长的对白有四段,暴风雨的起始阶段,李尔王此时的情感状态充满了愤怒,希望这个让他失望透顶的世界被电火击碎。此时的语言句式短,语气词多,而且所用的意象和比喻也是充满了强烈的情感。第二段对话李尔王把仇恨对准了两个背信弃义的不孝女儿,痛骂其卑劣。暴风雨依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迈的李尔王开始向神灵控诉罪人的虚伪,痛陈自己的冤屈与不幸。等到最后,年迈的李尔王头脑昏乱,开始自怨自艾。整场李尔王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生变化,由愤怒转为委屈,再到悲伤。莎士比亚表现笔下戏剧的人物方式真实,情感内容饱满。
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阅读和欣赏戏剧语言,主要是为了通过学习、鉴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
2.戏剧结构
戏剧的结构,简单来说,就是戏剧内容的安排问题,包括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材料的组织和思想主题的表达。好的戏剧结构能使整部戏看起来完整统一,浑然天成,从头到尾让观众忘记结构的存在。
戏剧结构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锁闭式,一种是开放式。早期“三一律”锁闭式的结构往往围绕冲突的前后展开,更富戏剧化效果,但时间、地点、情节过于集中,给戏剧发展的限制过多。莎士比亚运用开放式的戏剧结构,使得戏剧时间加长,人物性格有了发展,场景富于变化,情节更为丰富和曲折。当然,也并不是说戏剧结构越开放,容纳的时间和空间越多就越好,戏剧表演性的核心是动作的统一性,如果表演过程过于冗长和拖沓,整体设计太过杂乱,则会适得其反。莎士比亚的天才就表现在对二者的把握上,他不是往酒里掺水稀释原味,而是往面粉里洒水,把松散的情节糅合成更有韧性板块。
谭霈生先生在界定戏剧动作与结构时,曾认为可以把戏剧结构形容成为戏剧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织。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幕为单位,遵从五幕剧的体例,按时间将剧情的纵向发展切割成若干幕,把剧情的转折点放在正中间,最高点放在结尾,突出戏剧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奥瑟罗》的五幕遵从此例,完整统一,起承转合的层次分明。每一幕中的横向发展以空间为准,划分为若干场,各个场景内容相互交织,有主有次,推动情节的发展。以《奥瑟罗》第三幕为例,四个场景既有时间的先后,也有空间的移位,关键人物两两交织谈话却不重叠。当以幕为单位的矛盾冲突凝聚到极限时,便成为冲突的。这样一种横纵交织的戏剧组织结构,往往使莎士比亚戏剧具有一种“涵盖面广、包容量大的结构网络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整出戏剧情节和结构缺乏全盘的了解,面对所选的片段就会不知所谓,这也是戏剧结构需要被重视的原因。
结构不仅仅是剧本形式的要素之一,也是为了符合主题思想表述的需要而存在的,“《奥瑟罗》剧本有了那样的内容才有这样的结构形式。成功的形式随内容变化而变化,没有什么成规可以墨守”[5]。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内容与结构形式的关系,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引导学生重视戏剧的结构,通过结构的分析深刻理解情节的发展,体会剧作家的匠心独运。
3.戏剧情节
所谓戏剧的情节,指的是整个戏剧矛盾冲突的产生、发展、转折、和结局的整个过程。情节颇类似于故事,但比故事的结构更为精密,往往伴随着悬念、发现、突转以及巧合。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大多取材于历史史实和民间传说,也包括前人的戏剧,有人因此诟病莎士比亚是“靠别人羽毛装饰自己的暴发户乌鸦”。然而,莎士比亚在利用这些素材时并非是盲目套用,而是在此之上发生了加工改造和精妙整合的再创作。在《奥瑟罗》的改编中,他摒弃了原著门当户对、种族歧视的立意,表达了对种族、宗教歧视的不满,重塑了苔丝狄蒙娜勇敢善良的形象。
莎士比亚的悲剧重点是性格悲剧,情节的安排要以呈现人物性格为主,要避免过多的巧合,以避免堕入情节悲剧。像《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一出爱情悲剧,莎士比亚在写这对恋人的同时,由个人而及家族,又由家族而及社会,情节的发展中,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开始显现,造成了戏剧性的效果。悲剧中要表现主人公的性格,在不停的对白和行为中,剧情和主人公必须迫切向前发展,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见各种障碍,要不被压制,要不被毁灭。而驱使我们悲剧主人公前进的不仅仅是事件,而是内隐的性格和未知的命运。所以,当命运摆布一切,英雄总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被推向前去做一些可怕的事。
关于情节的设计,喜剧要比悲剧更为“精致”。夸张和巧合是喜剧艺术的特质,因此在情节安排上,喜剧要更为别出心裁,矛盾冲突也更具戏剧性。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往往有多条戏剧线索,能容纳更多的人物和实践,也形成了更富戏剧性、更复杂的矛盾冲突。《第十二夜》众多复杂的线索交织在情节之中,足见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之才能。莎士比亚的天才还表现在往往将低劣、粗俗转化为一种让人捧腹的情节。马伏里奥可笑情节的展现,不是他人背后的议论,而是恬不知耻的自恋,“做了马伏里奥伯爵!跟她结婚过了三个月,我坐在我的宝座上,身上披着绣花的丝绒袍子,召唤我的臣僚过来;那时我刚睡罢午觉,撇下奥丽维娅酣睡未醒,那时我装出一副威严的神气……”因为象征丑陋的十字交叉袜带是自愿穿上的,所以才更为可笑。
在中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熟悉剧本大致的梗概,弄清故事大致的发展,明白所选部分的情节。然后,学生再结合所选戏剧的内容还原到全剧的情节中去,明确选文在情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莎士比亚的某些作品,如《威尼斯商人》,应该对剧本创作时的背景作相关的介绍和分析,如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点和人文主义社会思潮,这对掌握剧情、分析人物、认识主题是有益的。
4.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和人内心的矛盾冲突。没有冲突也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剧作家往往通过戏剧冲突刻画人物性格,解释戏剧主题。
戏剧人物的外部世界充满着冲突,内心世界更是冲突不断。“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之所以精彩,在于揭示了哈姆莱特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人与命运的尖锐矛盾冲突中往往是剧作家完成和实现悲剧的主要手段。索福克勒斯把俄狄浦斯放在了人与命运的冲突中,俄狄浦斯是勇敢而刚毅的,他努力抗争命运,然而命运永远充满着捉弄,越是逃离命运的魔爪,越是应验预言而走向毁灭。激烈的矛盾冲突托承着主人公作为英雄在命运面前的卑微,悲剧因而变得神圣。然而莎士比亚在悲剧的创作中,不仅表现了上述人与命运、人与人的矛盾冲突,也更进一步展现了人物自身性格上的矛盾冲突。作为矛盾冲突的双方,都是在尖锐、迭宕而激烈的斗争中展示人物的特质的。俄狄浦斯和哈姆莱特都具有伟大的人格,向命运抗争的过程中毁灭了自己的肉体或精神。只不过莎士比亚更深入地表现了人自身的理智、信念、情感、欲望之间的冲突,使得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深度。
戏剧鉴赏是一门专业的、深奥的学科,高中阶段的戏剧教育不同于专业的戏剧史教学,要考虑到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即教学内容都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学生在学习基本的戏剧理论知识时,要把握戏剧与其它文体的区别。同时要从语言、情节、结构和冲突等方面,真正进入文本,在经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后,能够有意识地去鉴赏戏剧,并评判其中的优劣。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具体作品的解读,帮助学生初步领会戏剧艺术精髓。
注 释
[1]郑振铎.郑振铎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355.
[2]洪深.戏剧的方法[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155.
[3]叶绍钧,夏尊.国文百八课[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8.
[4]莎士比亚,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0.
篇4
当前在本科英语学位课程的教学中,通常会要求学生们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而如何确定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它影响到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知识视野的深度与广度。一般而言,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是该作品在英语文学中的地位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对本科生而言,尽管英美文学名著理解起来难度很大,但它却是本科英语学位课程的教学中的必读文章。
尽管学生们尚且还未掌握理解难度较高的文本所需的分析方法,比如该文本含有大量低频的古体的词汇,变异的语法结构,以及微妙的文学手法,但是学生们被要求写出相关的文学评论。由于他们缺乏信心和相应的技能来尝试对作品进行个人解读,所以必然地求助于已出版的评论文章。许多英语文学的测试也仅仅只是对一些著名学者的观点的释义练习。因而通常的情况是,学生们写出的评论文章甚至没有经过阅读相关作品。
母语学习者有时也会重新包装他人的评论观点,那么非母语学习者对自己阐释评价文学经典的能力缺乏信心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经过恰当的训练,英语学习者可以掌握必要的技能,找到理解高难度文学作品的自己的方法。
2.文体学是什么?
文体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文本体裁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方兴未艾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如李龙植的《文体学与语言实践》:“文体就是在特定的交际领域。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所产生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的总体。它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同时被整个社会所接受的完整体系。文体学就是研究和探讨这些体系的科学。它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表达思想,对选择和运用语言材料的原则进行研究的语言学的一独立分科。”英国哈特曼和斯托克《语言与语言词典》:“Stylistics是应用语言知识去研究风格(style)的学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Stylistics是对于表达风格的语言手段(如修辞格和句法模式)的研究。”英国A.布洛克等《现代思潮辞典》:“Stylistics研究在不同语境下使用语言的特点,尤指文学语言,并试图确立能够说明个人及社会群体在使用他们的语言时所作的特定选择的原则。”竹内敏雄《美学百科辞典》认为:“最近出现新动向,即从作品语言结构的兴趣出发重视文体问题,企图在文体学中探求语言学和文艺学的媒介作用。”有些文学评论家发现,在研究文学作品语言现象时,语言学的方法和理论往往无能为力。因此他们试图从文体学的建构中去寻找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所有语言现象研究的需求,并使文体学成为文艺学和语言学这两门学互相沟通的媒介和交汇点。我国王佐良先生的《英语文体学研究及其他》(1978)一文,也主张尽快促成一门包括语言学又涵盖文学的新的文体学的诞生。他认为:用现代语言学的方式来研究文体是一个成就,然而在文学语言面前,特别是形象语言面前,语言学家都望而却步了。在这种时候,人们不由得不想到那门老的,可以至少上溯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想到在二十世纪对于文学语言进行了精湛分析的文学批评家(I.A.Richards,William,Empsom,Cleanthbrooks等人,想到Curtius与Learis等)把刷新文学语言同欧洲或英国文化前途联系起来的有抱负的文学研究者了。
这就是说,早就从亚里期多德开始,历史上的一些修辞学家、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者,就已经对文学语言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一门完全涵盖语言学、文艺学的新的文学早已在历史中得到长期孕育,文体学是时代文体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现代语言学、文艺学相互渗透、融合的必然结果。它的成熟和独立是水到渠成的事。
作为一门横断众多领域的边缘学科,文体学具有的特点是,应用一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另一门科学的对象,使得不同的科学方法和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文体学生长于若干学科的交界处,并不断渗透以扩展自己的领域。它把有些表面相互独立、彼此分离的学科从横向沟通起来,打破了学科间的传统疆域,从而使某些学科如语言学、文学批评等的面貌为之一新。文体学使不同领域边界衔接、融合的性质,促进了不同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并逐渐趋于一体化。文体学的边缘性,也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向的一种体现,即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互相渗透、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科学的整体化和传统学科的解体。
理解文体学,首要的是消除对语言和文学的人为的隔离。马克瑞(1997)曾批评将文学研究与语言学习分隔成不同科目的做法:“在全球的大学教育体制中,文学研究常常被视为与语言学习无关,前者被看作较高级学科,后者被视为较低级练习。然而,两者应是相互依存的,而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所有阶段都应被视作互相补充。”
魏多逊(1975)认为文体学不是一门单独存在的学科,而是两个学科领域的连结:语言学和文学评论。他用下列图表显示出文体学的居间作用:
文体学阶段,进入语言学或文学评论领域。布鲁菲特和卡特(1986)也认为文体学与文学评论存在某种重叠,二者间的基本差异在于“对语言分析的细节化的系统关注程度”。肖特与坎德林(1986)认为文本分析中涉及的对语言的关注使其对非母语学习者尤为适用:主要的优点在于,与母语学习者不同的是,外语学生已学会如何用语法分析句子并充分意识到英语的音韵结构,于是,相比母语学生,他们对于语言结构有更明确的意识,从而对语言结构及其与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分析。
文体学不仅包含语言分析,同时促进了学生文学能力的发展。拉扎尔(2005)认为,具备文学能力的学生,“熟知某些传统,对其有着深刻的内在理解,使得他们能够领会某一剧本或文学作品的辞章并转化成文学意义”。相关的传统包括体裁,修辞手法以及阐释技巧。也可以说,非母语学生一开始缺乏文学评论所必需的直觉意识的情况下,文体学可以(通过语言分析)提供解读方法的系统训练,从而“通过语言不断增强对作家的语言艺术性的鉴赏”(布鲁菲特,卡特1986)。因此,文体学可视作培养直觉能力的帮助及文学鉴赏的准备。
3.话语习俗与语法结构
在诗歌中,会经常看到作者对某一语义领域的持续使用。文学文本与其他写作体裁的重要区别在于作家创造性地打破常规规则与传统,JamesJoyce即是一个极端的例子,甚至通俗作家都会欣喜地发明一些新词,将名词转化成动词,将不及物动词作为及物动词或者玩弄词语搭配规则的游戏。
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启始句中常有对代词的非常规使用。大部分教师都会引导学生意识到文本衔接,注意代词及相关的物主形容词的使用,作为首语重复法的参照。非文学文本中,传统常规清晰明了:代词都是回指之前提到的人、物及事件。
以ThomasHardy的DuringWindandRain为例,仅仅读诗的第一段,开头出现的they,he,she,我们不知道究竟其所指,直至往下读到第二段,Eldersandjuniors指的是年青人与老年人,第三段Menandmaidens指成年人新婚夫妇,由此可知,一、四段的He,she分指男人、女人,经历了二、三段中的青少年阶段与成年阶段进入第四段的暮年期,体现时间的流逝,生活中饱经风霜。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技巧高超的作者故意隐瞒关键信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促使我们持续阅读下去。
与之相反,新闻记者知道报纸读者需要的是具体迅速的突出事件。有效的课堂活动中可以让学生阅读两种不同体裁的文本-一为新闻报道,另一为短篇故事或长篇小说的开头-并让学生对比分析里面代词的使用。很可能的是,在新闻报道中,所有的代词都回指文本前两段提到的人或事件(在已知关键事实后,常常不必将整篇文章读完)。而文学文本中的代词或高频一般名词在文本的后半部才可确认。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意识到文艺散文的重要特征。其后跟进的活动可直接引导学生注意新闻体裁对名字与单词的重复使用以及文艺作家创造性地选用近义词和比喻以避免重复。
4.TheLoveSongofJ.AlfredPrufrock的文体学分析文体学包括对句子结构与词汇的分析以理解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利用语言的含糊性表面上说一件事情而实际意指另一件事情。
以TheLoveSongofJ.AlfredPrufrock为例,第1步结构、情节分析让学生们从总体宏观上概要总结出诗文里德情节过程:胆怯(1-3节)--假装(4,5节)--犹疑不定(6-9节)--热望(12-14节)--自我贬抑(15节)--空想(16,19节)--幻灭(20节)。
第2步找出指示代词“You”,“I”,“We”,引导学生们理解这些指示代词使该诗具有普遍意义,“You”和“I”分别所指“id本我(指潜意识的最深层)”以及“ego自我(性格中的成人部分)”。
第3步分析诗文的正式性特色:从诗体形式来说,由押韵句与非押韵句共同构成;语言形式上,出现大量句节、提问和句子结构的重叙。
第4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找出诗中的意象:
--eveningasapatientetherizeduponabr
--streets
--yellowfog/cat
--sprawlingonapin(pinnedandwrigglingonthewall)
--apairofraggedclawsscuttingacrossthefloorsofsilentseas
--mermaid
从以上意象推导出Prufrock的自我贬抑和分裂。
第5步找出诗中的典故引用或隐喻
--epigraph.Dante‘sinferno
--AndrewMarvell’s“ToHisCoyMistress”
--GreekpoetHesiod‘sWorksandDays
--Shakespeare’sTwelfthNightandHamlet
--TheBible:Mark617-28andMatthew;14.3-11:Like16.19-31andJohn
--Michelangelo
--JohnDonne,“TheRelic”
--Petrach
篇5
1.引论
当前在本科英语学位课程的教学中,通常会要求学生们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而如何确定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它影响到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知识视野的深度与广度。一般而言,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是该作品在英语文学中的地位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对本科生而言,尽管英美文学名著理解起来难度很大,但它却是本科英语学位课程的教学中的必读文章。尽管学生们尚且还未掌握理解难度较高的文本所需的分析方法,比如该文本含有大量低频的古体的词汇,变异的语法结构,以及微妙的文学手法,但是学生们被要求写出相关的文学评论。由于他们缺乏信心和相应的技能来尝试对作品进行个人解读,所以必然地求助于已出版的评论文章。许多英语文学的测试也仅仅只是对一些著名学者的观点的释义练习。因而通常的情况是,学生们写出的评论文章甚至没有经过阅读相关作品。母语学习者有时也会重新包装他人的评论观点,那么非母语学习者对自己阐释评价文学经典的能力缺乏信心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经过恰当的训练,英语学习者可以掌握必要的技能,找到理解高难度文学作品的自己的方法。
2.文体学是什么?
文体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文本体裁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方兴未艾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如李龙植的《文体学与语言实践》:“文体就是在特定的交际领域。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所产生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的总体。它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同时被整个社会所接受的完整体系。文体学就是研究和探讨这些体系的科学。它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表达思想,对选择和运用语言材料的原则进行研究的语言学的一独立分科。”英国哈特曼和斯托克《语言与语言词典》:“Stylistics是应用语言知识去研究风格(style)的学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Stylistics是对于表达风格的语言手段(如修辞格和句法模式)的研究。”英国A.布洛克等《现代思潮辞典》:“Stylistics研究在不同语境下使用语言的特点,尤指文学语言,并试图确立能够说明个人及社会群体在使用他们的语言时所作的特定选择的原则。”
竹内敏雄《美学百科辞典》认为:“最近出现新动向,即从作品语言结构的兴趣出发重视文体问题,企图在文体学中探求语言学和文艺学的媒介作用。”有些文学评论家发现,在研究文学作品语言现象时,语言学的方法和理论往往无能为力。因此他们试图从文体学的建构中去寻找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所有语言现象研究的需求,并使文体学成为文艺学和语言学这两门学互相沟通的媒介和交汇点。我国王佐良先生的《英语文体学研究及其他》(1978)一文,也主张尽快促成一门包括语言学又涵盖文学的新的文体学的诞生。他认为:用现代语言学的方式来研究文体是一个成就,然而在文学语言面前,特别是形象语言面前,语言学家都望而却步了。在这种时候,人们不由得不想到那门老的,可以至少上溯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想到在二十世纪对于文学语言进行了精湛分析的文学批评家(I.A.Richards,William,Empsom,Cleanthbrooks等人,想到Curtius与Learis等)把刷新文学语言同欧洲或英国文化前途联系起来的有抱负的文学研究者了。这就是说,早就从亚里期多德开始,历史上的一些修辞学家、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者,就已经对文学语言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一门完全涵盖语言学、文艺学的新的文学早已在历史中得到长期孕育,文体学是时代文体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现代语言学、文艺学相互渗透、融合的必然结果。它的成熟和独立是水到渠成的事。
作为一门横断众多领域的边缘学科,文体学具有的特点是,应用一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另一门科学的对象,使得不同的科学方法和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文体学生长于若干学科的交界处,并不断渗透以扩展自己的领域。它把有些表面相互独立、彼此分离的学科从横向沟通起来,打破了学科间的传统疆域,从而使某些学科如语言学、文学批评等的面貌为之一新。文体学使不同领域边界衔接、融合的性质,促进了不同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并逐渐趋于一体化。文体学的边缘性,也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向的一种体现,即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互相渗透、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科学的整体化和传统学科的解体。
理解文体学,首要的是消除对语言和文学的人为的隔离。马克瑞(1997)曾批评将文学研究与语言学习分隔成不同科目的做法:“在全球的大学教育体制中,文学研究常常被视为与语言学习无关,前者被看作较高级学科,后者被视为较低级练习。然而,两者应是相互依存的,而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所有阶段都应被视作互相补充。”魏多逊(1975)认为文体学不是一门单独存在的学科,而是两个学科领域的连结:语言学和文学评论。他用下列图表显示出文体学的居间作用:据此模式,学生可从语言或者文学任一学科入手,经过中间的文体学阶段,进入语言学或文学评论领域。布鲁菲特和卡特(1986)也认为文体学与文学评论存在某种重叠,二者间的基本差异在于“对语言分析的细节化的系统关注程度”。肖特与坎德林(1986)认为文本分析中涉及的对语言的关注使其对非母语学习者尤为适用:主要的优点在于,与母语学习者不同的是,外语学生已学会如何用语法分析句子并充分意识到英语的音韵结构,于是,相比母语学生,他们对于语言结构有更明确的意识,从而对语言结构及其与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分析。
文体学不仅包含语言分析,同时促进了学生文学能力的发展。拉扎尔(2005)认为,具备文学能力的学生,“熟知某些传统,对其有着深刻的内在理解,使得他们能够领会某一剧本或文学作品的辞章并转化成文学意义”。相关的传统包括体裁,修辞手法以及阐释技巧。也可以说,非母语学生一开始缺乏文学评论所必需的直觉意识的情况下,文体学可以(通过语言分析)提供解读方法的系统训练,从而“通过语言不断增强对作家的语言艺术性的鉴赏”(布鲁菲特,卡特1986)。因此,文体学可视作培养直觉能力的帮助及文学鉴赏的准备。
3.话语习俗与语法结构
在诗歌中,会经常看到作者对某一语义领域的持续使用。文学文本与其他写作体裁的重要区别在于作家创造性地打破常规规则与传统,JamesJoyce即是一个极端的例子,甚至通俗作家都会欣喜地发明一些新词,将名词转化成动词,将不及物动词作为及物动词或者玩弄词语搭配规则的游戏。
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启始句中常有对代词的非常规使用。大部分教师都会引导学生意识到文本衔接,注意代词及相关的物主形容词的使用,作为首语重复法的参照。非文学文本中,传统常规清晰明了:代词都是回指之前提到的人、物及事件。以ThomasHardy的DuringWindandRain为例,仅仅读诗的第一段,开头出现的they,he,she,我们不知道究竟其所指,直至往下读到第二段,Eldersandjuniors指的是年青人与老年人,第三段Menandmaidens指成年人新婚夫妇,由此可知,一、四段的He,she分指男人、女人,经历了二、三段中的青少年阶段与成年阶段进入第四段的暮年期,体现时间的流逝,生活中饱经风霜。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技巧高超的作者故意隐瞒关键信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促使我们持续阅读下去。
与之相反,新闻记者知道报纸读者需要的是具体迅速的突出事件。有效的课堂活动中可以让学生阅读两种不同体裁的文本-一为新闻报道,另一为短篇故事或长篇小说的开头-并让学生对比分析里面代词的使用。很可能的是,在新闻报道中,所有的代词都回指文本前两段提到的人或事件(在已知关键事实后,常常不必将整篇文章读完)。而文学文本中的代词或高频一般名词在文本的后半部才可确认。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意识到文艺散文的重要特征。
其后跟进的活动可直接引导学生注意新闻体裁对名字与单词的重复使用以及文艺作家创造性地选用近义词和比喻以避免重复。4.TheLoveSongofJ.AlfredPrufrock的文体学分析文体学包括对句子结构与词汇的分析以理解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利用语言的含糊性表面上说一件事情而实际意指另一件事情。以TheLoveSongofJ.AlfredPrufrock为例,第1步结构、情节分析让学生们从总体宏观上概要总结出诗文里德情节过程:胆怯(1-3节)--假装(4,5节)--犹疑不定(6-9节)--热望(12-14节)--自我贬抑(15节)--空想(16,19节)--幻灭(20节)。第2步找出指示代词“You”,“I”,“We”,引导学生们理解这些指示代词使该诗具有普遍意义,“You”和“I”分别所指“id本我(指潜意识的最深层)”以及“ego自我(性格中的成人部分)”。第3步分析诗文的正式性特色:从诗体形式来说,由押韵句与非押韵句共同构成;语言形式上,出现大量句节、提问和句子结构的重叙。第4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找出诗中的意象:--eveningasapatientetherizeduponatable--streets--yellowfog/cat--sprawlingonapin(pinnedandwrigglingonthewall)--apairofraggedclawsscuttingacrossthefloorsofsilentseas--mermaid从以上意象推导出Prufrock的自我贬抑和分裂。第5步找出诗中的典故引用或隐喻--epigraph.Dante‘sinferno--AndrewMarvell’s“ToHisCoyMistress”--GreekpoetHesiod‘sWorksandDays--Shakespeare’sTwelfthNightandHamlet--TheBible:Mark617-28andMatthew;14.3-11:Like16.19-31andJohn--Michelangelo--JohnDonne,“TheRelic”--Petrach第6步讨论诗文中讽刺性独白与戏剧性独白的运用-反讽标题与内容产生强烈反差实现反讽效果;“J.AlfredPrufrock”乃是一个沉闷乏味的名字,而“lovesong”意味着罗曼蒂克的浪漫。“Al-fred”=“All+afraid”代表缺乏勇气的人,“Prufrock”=“Prud+frock”意指拘守礼仪和教士穿的长袍,喻指没有付诸行动的能力。从上面的大量反讽和典故运用,归纳出T.S.Eliot该诗的主题是HumanParalysis(人性的瘫痪)。
多数学生对于文学大师的作品表达个人的观点评论感到犹豫不确定,他们常会觉得更为安全的做法是响应专家的观点,即老师或评论家的。从以上文体学分析例证中,学生们运用语言学知识洞悉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其经验帮助学生们建立信心,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更顺利地过渡到外国文艺作品的阐释阶段。
5.结论
篇6
根据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标准,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作为一门公共课程,英语教学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打好语言基础,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在训练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涉外交际活动中的语言应用能力。通过测试和调查访谈发现,高职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英语水平高的学生求知欲旺盛,渴望获得学习成就,享受学习过程,能运用多种学习策略,学习中能注意不同语料的文体特点,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部分英语水平低的学生对英语课程兴趣不大,学习热情不高,缺乏提高英语能力的动力和信心,在学不得法的情况下,一味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和讲练外,不愿意追加任何的课余学习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地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引入科学的文体分析方法尤为重要。
2英语文体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文体学是通过使用现代语言学的原则和分析方法来研究英语文体,一般着眼于观察、描述和分析文体的各种特点,其分析内容复杂,包含语音、词汇、句法及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笔者主要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希望英语综合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中的语料为例,研究语料文体特点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2.1语音方面
语音是语言的基础,也是研究文体的要素。如在“Happi-ness”单元学习中,有这样的句子“:Withouthappiness,lifeisdryandmeaningful.Withhappiness,lifeimmediatelybecomesful-filledandwonderful.”“Howisitpossibletoincreasethestockofhappiness?Firstly,betruetotheself,knowtheselfandbetheself.”[2]通过相同的音素“with”“theself”,相同的句式“withouthappiness,lifeis…”,语言流畅通顺、朗朗上口。合理调配和运用语音表现手段,能帮助高职生增强语言节奏感、语感和学习兴趣,更利于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和记忆。
2.2词汇方面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对象对词汇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应引导学生从文体与选词的角度,将语篇中的词汇与语言环境、情景因素相联系。例如在学习“GoingtoCollege”这篇文章时,由于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相关且相似,从而启发学生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从求学目的和校园生活中人际沟通现状出发,对文章选词特点进行分析,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选词、布局和谋篇策略,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识记。文章各文段接连出现以下关键词:tough,homesick,lonely,fear-some,worried,different等。常见文体惯用这些词的形容词形式来表示人的某种情绪状态,但在该篇文章中则更倾向于使用名词形式,如:adjustment,role,changes,homesickness,loneliness,problems,identify,samefears,differences等[3],用以强调单一个体情绪状态已转化为一种普遍现象及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文章中使用最多的人称代词是第二人称代词you及其所有格your。引导学生将这些特点与文章的主题、情景联系起来,学生不难领会其中选词的奥妙。文章以一种局外人的关切态度,似乎是与读者相互交流,探寻问题根源,其实是以这样的词汇选择达到平等沟通、发人深思的目的。将初入大学的学生心中既兴奋又担忧,既需要他人帮助又过于自我封闭的心理展露无遗。
2.3句法方面
句子可以完整地表达人的思想。短句句式简单、干净利落;长句句式复杂、前后相继,前后句具有逻辑上或语法上的联系。不同的句式选择会使语料呈现出不同的文体风格。例如在“Pet”这一单元中,语料相当丰富,长短句之间的转换和运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Whentheirpetishurtorsick,theyareworriedandconcerned.Whentheirpetdies,theygrieve.Whentheirpetishappyandwell,theyarelivelyandenergetic.”[3]语料中多用短句,结构简单明了,起到加速节奏、渲染气氛的作用,同时又能产生干脆利落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养宠物的人对于宠物的依赖。再如:“Somehowinhistorywewentfromanimalsonlyasasourceoffoodandrawmaterialtoanimalsasbeastsofburdenandthentoanimalsasemotionalcompanions.”[3]该句很长,但并不影响学生对其内涵的理解。学生只要找出句子的主要结构“wentfrom…to…”,就会理解漫长的历史中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变化历程,人与动物亲密关系的开端和延续得到很好的总结。这种文体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上下文内容,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句法结构潜在的文体特征,以及在上下文中可能产生的特殊文体效应。
2.4篇章方面
上述均基于对文字材料某一局部的文体分析,而篇章结构的分析和掌握对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理解文章十分重要。因此在语音、词汇和句法分析指导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整个篇章模式,使学生不仅了解不同英语篇章的不同结构,而且能掌握不同文章的组织结构和连接手段。例如学习“theCostofBeauty”一文时,可建议学生暂且忽略具体的语音、词汇和句法分析,先对叙事文体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解和分析。该篇章中,叙述结构的核心部分主要是个人内心独白,引导学生找出与主人公心理变化相关的词汇链,如greatguilty,awesome,vanityfittingmerarely,only,don’tpaintnailsonlycutshort,shopforclothes95percentofTshirts等[2]。该词汇链以倒叙的形式反映了主人公从一开始不注重妆容、不注重穿衣打扮,到发式美容后开始注重衣饰搭配、化妆美容的有趣变化,生动刻画了主人公原本坦然优雅,之后变美丽却矛盾的心理活动。这组词汇链将整个叙事部分贯穿一致,连成一体,起到了衔接句子、连句成篇的作用。通过词汇链分析,文章大意得以呈现,篇章结构也更易于被剖析和总结,文章的组织结构和连接手段也更为明朗清晰。
2.5语言文化方面
语言传承文化。著名语言学家Thompson说:“Aswellasusinglanguagetointeractwithpeople,weclearlyuseittotalkabouttheworld,eithertheexternalworld,things,events,quali-ties,etc,orourinternalworld,thoughts,beliefs,feelings,etc.”[4]人们除了使用语言与其他人进行互动,更通过语言与世界进行交流,无论是对外部世界还是个人内心世界,都要使用语言进行表述。而ClaireKramsch则认为“languageexpressesculturalreality”[5],即人们用语言表达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紧密,如在“WhyWeHavePets”一文中,开头就有这样一句话:“SomewherebetweenAdamtalkingtotheserpentandKingKongclimbingtheEmpireStateBuilding,humanbeingsdecidedthatanimalswereimportanttothem.”[3]该句单词音节少,句中生词少,句子结构相对简单,是篇章首句,容易引起重视。参照以上已讨论过的4个方面内容,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应该不大。然而据笔者对所教授高职生的调查和测试发现,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该句内涵。以上4个方面的文体知识似乎也无法解决这一句子的理解问题。此时如果没有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文化信息补充,学生将无法准确掌握该句的含义,从而导致全文的理解偏差。该句的理解难点不在语音、词汇、句法,也不在篇章结构,其难点主要集中在Adam、KingKong和theEmpireStateBuilding这几个文化信息点上。Adam(亚当)是《圣经》中的人物,传说上帝造人起初造的是男性,即Adam。之后上帝用Adam的一根肋骨造出了女性,即Eve(夏娃),亚当、夏娃受蟒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之后生息繁衍,成为人类祖先,因而“Adamtalkingtotheserpent”这一意象是指人类之初;而“KingKongclimbingtheEmpireStateBuilding”这一意象中“theEmpireStateBuilding”(纽约帝国大厦)是人类现代文明的象征,“KingKong”(金刚)是电影中的经典形象,所指的均为人类现代社会。从亚当到金刚,无非取其从古至今之意。引入这些文化信息后,学生理解该句自然不成问题,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
3小结
篇7
【关键词】纪伯伦;英语文学;圣经文体
前言
一九一七年,在进行文体探索的过程中,纪伯伦向他的情人玛丽・哈斯凯尔明确表达了对“圣经文体(the Bible style)”的兴趣:“《圣经》是用英语写的叙利亚文学,它是一种联姻的结晶,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能与英语《圣经》相匹敌”。在随后的英语创作中,纪伯伦有意识地开始尝试“圣经文体”的写作形式,《先知》是第一次试水。
一、纪伯伦圣经文体的主要体现
纪伯伦对圣经文体的接受主要体现在体裁形式和叙事风格方面。
(一)从体裁形式上来讲,纪伯伦的英语文学创作主要采纳了圣经文体中的智慧文学(wisdom Literature,exemplum)和福音书两种体裁。
智慧文学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学体裁,并非《圣经》的专利,世界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智慧文学。从文本内部功能上讲,它充当抽象的、道德的、哲理的或教义训诫的形象例证(example:illustration)。从文本外部功能(Extratextual Functions)来讲,它包括了训诫(didacticism)、幽默(humor)和讽刺(satire)功能。从类型上看,智慧文学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形式:寓言和比喻(the Parable)、谚语或格言(the proverbial Exemplum)。
福音书是一种综合性传记文学,基本构成单位是流行于初期教会中的有关耶稣的片段传说。这些传说可分为耶稣的事迹和耶稣的讲演两大类。从内容上说,1928年出版的《人子耶稣》是一部记述耶稣言行的书,它从耶稣的家人、门徒、信众、敌人以及见过耶稣、听过耶稣言论的普通人、祭司等等各式各样形形人物的视角上出发,对耶稣从幼年到青年的成长经历、耶稣传道中的言论与行为,作了多角度的描述。从形式上说,《先知》在整体结构上模仿了四卷福音书中《马太福音》的“登山训众”。两部作品在整体排篇布局上非常近似。这种近似首先表现在人物上。在“登山训众”中,一共出现了三组人物:耶稣、信众和耶稣的门徒。
(二)在叙述风格方面,纪伯伦的英语文学创作具有圣经叙事的简约、含蓄特点。纪伯伦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叙述风格同样是简约、含蓄的,玛丽曾这样界定这种风格:一种通用英语(universal English)―简单的结构,“纯线”英语(the simple structure,“pure line,English)。简约、含蓄的叙述风格非常鲜明地表现在纪伯伦的英语文学创作中。作为纪伯伦英语文学创作的重要体裁形式之一,智慧文学的本质特点,实际上是以简约、具象的方式表达深刻的哲理或道德内涵,其叙述风格显然是简约、含蓄的。简约并不代表浅显,含蓄也不意味着艰涩,纪伯伦擅长运用简约含蓄的语言表达自己睿智的思想。
二、纪伯伦圣经文体创作的原因
纪伯伦之所以选择圣经文体进行创作,主要基于两点原因,其一是因为“圣经是用英语写的叙利亚文学”。其二是因为圣经文体体现了“绝对”。前者表现了纪伯伦在英语文学创作中融构东西方文化的自觉意识,后者体现了纪伯伦对东西方二元对立观念的超越。
首先,圣经文体体现了纪伯伦在英语文学创作中融构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自觉。这主要表现在现实层面和文化隐喻层面。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纪伯伦对自己早期民族主义思想的超越。因此,纪伯伦在文学创作中寻找的“绝对”,是从超越东西方文化、对人类存在具有普适意义这一点来说的。就此来讲,纪伯伦对圣经文体的采用,是在形式上对生命“神圣”主题的呼应。另外,圣经文体本身所具有的“圣化”色彩,也与纪伯伦的重建生命神圣主题相对应。圣经文体的‘圣化”尤其表现在十九世纪末直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英语世界所普遍使用的《钦定圣经文本》中,这一版本虽然产生在:十七世纪詹姆士王在位期间,但其文体风格并不完全属于十七世纪。该版本的语言有意识地古体化和拉丁化,以达到使文本受到尊崇的权威地位。这样,通过圣经文体的采用,纪伯伦表达了超越东西方、对重建神圣的人类普遍生命存在的关注。由此,纪伯伦文学创作中的主题,也由早期的东方书写,转变为具有普世意义的生命书写。
三、结束语
作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先知》目前的译文已多达五十几种语言,跻身世界经典名著之列。纪伯伦宽容旷达平和的人生态度启发人们用仁爱看待人生,无数的读者将《先知》奉为精神“圣经”,哲学家认为它是哲学,诗人称它为诗,青年人用来指导人生,老年人从中找到了相同的人生体味。近一个世纪以来,《先知》的发行量能达到如此之巨,在于它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它优美轻柔的诗句,富有哲思的观点给困顿彷徨中的人以希冀和鼓舞。阿拉伯著名文学评论家努埃曼把它称作“常青树”,说它“深深扎根于人类生活的土壤里,只要人类活着,这株大树就活着”,这就是《先知》久盛不衰的魅力和原因所在吧。纪伯伦英语文学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圣经文体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参考文献:
[1]郭杰.纪伯伦文学创作艺术[D].天津师范大学,2008(06)
[2]曹顺庆,张德明.纪伯伦英语文学“圣经文体”的分析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3(05)
[3]刘峰.浅析二十世纪初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圣经文体的艺术风格[J].艺术探索,2006(01)
[4]成九方.浅析纪伯伦英语文学圣经文体的创作特点与时代背景[J].外国文学研究,2009(03)
篇8
“得阅读者得天下”!在小语界,对阅读教学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我们团队注意到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所谓文体即文学体裁,是指文章作品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所呈现的具体样式或类别。它是人们对文章作品内在规律、特质的一种认识和总结。在小学阶段,基于文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未形成一定的模式, 教师的文体意识也比较薄弱。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认为对不同文体的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我就我校的15位语文老师及四年(2)班的50位小学生阅读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教师对不同文体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数据显示
1.你更喜欢上什么文体的文章?
喜欢诗歌的占7﹪ ,喜欢童话的占46﹪,喜欢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占40﹪,喜欢经典散文的占7﹪。
2.你觉得孩子比较喜欢学什么文体?
喜欢童话的占61﹪,喜欢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占39﹪。
3.据调查,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记叙文所占比例过大,你认为这种现象合适吗? 觉得合适的占70﹪,觉得不合适的占30﹪。
4.据调查,外国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居多,这与我国形成鲜明的对比,你认为我们要不要在教材中加大说明文所占的比例?
72﹪的的老师认为要加大说明文的比例,28 ﹪的老师认为不要加大说明文的比例。
5.你觉得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占多大比例合适?
A、46﹪的老师觉得说明文占10%比较合适,37﹪的老师觉得说明文占20%比较合适,16﹪的老师觉得说明文占25%比较合适。
6.你觉得小学语文教材中议论文占多大比例合适?
87%的老师认为议论文占5%的比例比较合格,13%的老师认为议论文都不要也可以 的。
7.据统计,小学语文教材中记叙文(含选读)就占91.8%,你认为这样编写合理吗?
觉得合理的占78﹪,认为存在弊端的占22﹪ 。
8.外国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居多,这与我国形成鲜明的对比,你认为哪一种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100﹪的老师认为不同的国家没有可比性。
9.你认为哪一种文体更有利孩子的发展?
100﹪的老师认为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作用
10.你最擅长上哪一种文体的课文?
擅长教童话 的老师占31﹪,擅长教神话和民间传说的老师占31﹪, 擅长教说明文的占38﹪。
11.你课外阅读更喜欢看哪一种文体的文章?
喜欢诗歌的占3﹪,喜欢童话的占15﹪,喜欢小说的占37﹪,喜欢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占31 ﹪,喜欢经典散文占12 ﹪。
12.你推荐学生读完不同文体的书后,和他们交流过吗?
62﹪的老师偶尔与学生交流,38﹪的老师没有与学生交流。
二、小学学生不同文体阅读现状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
1.你了解语文课本中各篇课文的文体吗?
2.59﹪的学生了解一些,41﹪的学生不了解 。
3.你喜欢学习哪类文体?
78﹪的学生喜欢童话类文体,22的学生喜欢神话和民间传说的文体 ,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样文体的内容比较有趣。
4.你不喜欢学习哪类文体?
59﹪的学生不喜欢说明文,34﹪的学生不喜欢议论文, 6﹪的学生不喜欢应用文,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类型的文体比较枯燥。
5.老师平时对不同的问题教法相同吗?
100的学生感觉老师在不同的文体上教学方法也差不多,它们更喜欢课堂上更具有趣味性,能在游戏活动中完成。
6.据统计,小学语文教材中记叙文(含选读)就占91.8%,你认为这样编写合理吗?
85﹪的学生认为合理,15﹪的学生认为不合理。
7.外国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居多,这与我国形成鲜明的对比,你认为哪一种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100﹪的学生认为不同的国家没有可比性。
8.你认为哪一种文体更有利于你们的发展?
65﹪的学生认为童话类文体更能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35﹪的学生认为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作用,都能不同程度促进自己的发展。
9.你家里藏书最多的是哪一种文体的书?
100﹪的学生家里以童话类文体的书籍占多数。
10.平时老师上课后布置你们练笔较多的是哪一种文体?
100﹪的学生在平时练笔中以写人记事的文章为主。
三、对师生问卷结果的分析
1.文体占据比例的客观性及主观性
从师生的问卷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教育大环境下,以记叙文类的方体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不同国体的区别,与国外无可比性,这是客观存在的根本区别。
从主观上分析,因为年龄的差异,在选择文体的形式上也就有所区别。做为老师更喜欢有个性特色或与生活情感经验相关的文体,例如诗歌、小说等。而作为学生,更喜欢童话类、神话及民间传说的文体,此内容更具有趣味性,更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而教师在教学方面对此类的教学也比较拿手。因此从主客观上分析,我们教材中的文体安排也是科学合理的。
2.文体意识的认识欠缺
“大而化之”是文体主导产生的弊端,因为教材上百分九十以上的文体相同,无论师生在学习当中就淡化了文体意识,甚至于无体而教,无体而学。老师在日常教学当中没有文体观念,文体意识薄弱,并未强烈意识到不同文体的教学形式应当是不同的。所以,学生无论在学生哪一种类型文体的文章都感觉差不多,也是导致了学生在文体意识的模糊。从课堂到延伸到课外,文体意识在小学阶段就处在零发展,零启蒙。
3.不同文体教学形式上的差异
从小学阶段来看,学生喜欢童话,喜欢富有故事性,趣味性的文章。那么,教师在教学当中对此类型的文章其教学方式应当是胜任有余的。学生不喜其它类型文体的文章,除其年龄特点的因素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兴趣。诗歌、小说、说明文、应用文等等,教师如果对不同的文体都具有相对成熟的教学手段,那我们的教学必然能带到学生更好更有效的学习。应当说,不同文体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无论其文体比重存在差异,作为老师应更深层挖掘不同文体的文化内涵,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四.教学策略
1.教师增强文体意识
老师是教学的主导方,只有教师自身的文体意识加强了,才能进一步挖掘教材,带动自己的学生去学习。
2.创新文体教学模式
不同文体的教学方式应当有所侧重,不同体裁的教学方式更要区别对待。不要以一带全,让不同文体的教学都穿同一件衣裳,这样会导致师生的审美疲劳。
3.加强课内外连接
从学生的家中藏书可见,童话横扫一切。作为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所教的,更要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文体的书籍,这样才能让文体学习不断篇。
篇9
关键词:海勒文献;黑色幽默;军规
1引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走上了富强之路。借助中国广阔的疆土与天然的资源,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贸易当中的重要角色。近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众多国际文化纷纷涌入中国,利用书籍、电视剧、媒体传播等重要形式,给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在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之下,我国居民逐渐对外国文学产生了极大兴趣,并促使国内外文学界之间相互交流。对文学而言,其本身可以传递情感、文化,虽然语言不尽相同,但其可通过人们的认知去逐渐了解人类的历史与过去。海勒是西方文学界的重要人物,其所创作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以现实时代为背景,以时代社会中的战争事例为载体,进行了丰富的人物撰写与情感表达,为当代书籍阅读者呈现出了那个时代社会中的悲惨与无奈,用黑色的撰写方式让人警醒,透过人物与故事了解人性的黑暗,感叹当代和平社会的来之不易。为此,借助当今时代文学界发展的良好机遇,作者利用多方渠道对海勒文学的系列书籍进行获取,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奠定代表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其中所使用的艺术表达手段,为实现国内外文化的交流提供相应参考。
2黑色与幽默本身就是一种悖论
海勒所创作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当中处处可见存在着悖论,无论是人物的性格、人物的行为,及他们对待整个事件的看法都存在有悖论的因素,从而让人在绝望当中无法解决问题,却又不得不去经历,直到最后只能发出默默的叹息与自我的呵呵嘲笑。他所使用的这种创作方法在文学界被称之为“黑色幽默”。为什么“黑色”的事物却能够引起人们发出笑声。通常只有美好的、愉快的事物才能够引起众人的注意,获取众人的认同,从而表示赞许与认同,为其鼓掌,并用笑意表示对其的尊重。那么,为什么黑色的事物却依旧可以。这就在于当人们所处黑暗当中时,身处无法解决问题的无奈当中时,唯一能做的只是发出无奈的微笑。这种微笑并不是人们由衷而发的,而是受到了外界的压迫,无奈所发出的。因此,可以发现,黑色与幽默本身就是一种悖论,是一个不应当存在的命题,他们之间是相互违背的,但是海勒将上述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并采用事物、人物、故事等进行填写,从而给当代人们呈现出了一部令人唏嘘、感同身受的著名作品。其所使用的这种黑色幽默文体,充分利用了人们在悖论面前的无奈,从而引发了读者共鸣,使该部作品成为了举世佳作。
3对《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悖论写作手法的举例研究
在当今时代的文学界研究当中,通常将悖论划分为了两种类别:第一是语义的悖论;第二是逻辑的悖论。为此,在本部分当中,作者将主要针对上述两种悖论,开展举例研究。
第一,针对语义悖论而言,作者摘录了下面一段话:
“为什么说我疯了?”他问。
“因为我不能结婚。”
“你为什么不能结婚?”
“因为我已经不是个处女了,”她回答道。
“那和结婚有什么关系?”
“谁会娶我呢?没人肯要一个已不是处女的姑娘。”
“我要,我要娶你。”
“但我不能嫁给你。”
“你为什么不能嫁给我呢?”
“因为你疯了。”
“为什么说我疯了?”
“因为你想娶我。”
约瑟连感到既不解又好笑,不禁皱眉问道:“你不肯嫁给我是因为我疯了,但又说,我疯了是因为我想娶你,你是这么说的吗?”
通过上面这一段话,能够发现这组对话中每一个问题与每一个回答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且他们之间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与目的,在阅读之后往往使读者很难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但是,仔细体会就可以发现,海勒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句式,将人们带入了怪圈之中,使读者不由从深入来对整个段落所蕴含的意思进行思考。这种循环往复的话语充分表现出海勒对于“悖论”的娴熟使用,也表现出了《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作品中所使用的逻辑推理已经深入到了社会大众的生活之中,恰恰反映出了当时西方社会的荒谬与世界的破碎,人人都需要无时无刻的接受“军规”式思想与逻辑的制约。
第二,针对逻辑悖论而言,作者摘录了下面一段话:
每当约瑟连即将完成飞行任务的时候,卡思卡特上校都会提高飞行次数,任务量依次被提升为 40 次、45 次、50 次、55 次、60 次、65次、70 次,直至小说结尾时任务量高达 80 次。
在二战当中有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当执行飞行人物达到了一定次数之后,就可以减少飞行次数,提前退役。但是,在约瑟夫每次完成飞行任务之后,他的上级都会将提前退役的次数再次提高,以使其无法完成任务,从而将约瑟夫的飞行任务提升到了最高的80次。按照常理来说,80次飞行任务对于一个战争年代经常会出现牺牲的士兵而言,是不可能达到的任务。海勒在《第二十二条军规》当中,正是采用这种方式,给人们带来逻辑上的误解,使读者逐渐跟随作者的笔墨陷入深深的沉思。对约瑟连这一人物产生深深地同情,并对卡斯卡特上校的言行表示愤怒。但是,反过来想,在一个战争年代不是在战场上牺牲,就是在战场外被扼杀,从而深刻的表现出了战争时代人们所处的两年境地,利用悖论的写作手法,将整个事件的讲述变成了黑色的幽默,是人们最终不得不自我感叹,并轻轻一笑来释放自身的无奈。
4结论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发现,海勒所创作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充分使用了悖论的手法与黑色幽默的文体,将一个生动的二战时期的社会反映在了广大读者的眼中。通过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阅读,透过作者的创作,深深的感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无奈和悲惨,但同时也被海勒这一黑色幽默文体大师的创作所深深的震撼。为此,在对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一代表作品进行研究之后,应当继续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并在当代汉语文学当中积极的借鉴,促使我国乃至世界文学界的不断传承与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Flash软件具有强大的声音编辑功能,支持MP3、WAV等几乎所有音乐的格式。同时,Flash还支持流式技术,保证了传输时声音与图像的同步,将音乐、声效、动作以及富有创意的界面融合在一起,达到高品质的动画效果。通过点击、选择等动作,决定动画的运行过程和结束,这一点是传统动画无法比拟的,体现了Flash软件具有较强交互性的特点。
2、Flash软件在文体表演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2.1、绘制队形图
队形及图案设计是构成文体表演的主要要素之一,是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利用其空间与时间,通过合理、巧妙而有规律的变化所组成的各种静止的、流动的、平面或立体的画面,它既可以反应文体表演的中心思想与风格特点,又能扣人心弦地将人们带入表演的意境中去,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观赏价值。然而,以往的教学是规定学生把设计好的队形及图案绘制在特制的坐标纸上,必备的工具有:坐标纸、彩色笔、直尺、圆规等工具,操作起来非常的费时费力。然而通过熟练掌握flash软件工具箱中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无论是描点还是画线,以及绘制各种复杂的图案就变的得心应手、轻松自如。
2.2、演示队形变化的技巧
队形变化是指由一种队形变成另一种队形的过程。由于文体表演的人数众多,选择巧妙而合理的变化方法与手段,使队形与图案的变化快速而有规律,是文体表演队形设计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文体表演的队形变化是根据表演内容的需要、表演人数的多少、基本队形的构成等因素,合理地将表演者划分成若干相等的或不等的表演区域或小组,通过各区域或小组内队形变化,而形成预期的全场变化效果。例如:由图1的散点队形变成图2密集斜排队形。教学中,首先用flash软件将这一变化用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其有一个直观的感觉,然后再进行方法的讲解,使得这个教学环节即生动形象又简单易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Flash软件在文体表演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教学就是文体表演的训练环节。由于表演人数众多的原因,如何将编排设计好的队形与图案付诸于实践就显得尤为关键。如果采用的方法不得当就会导致训练效率低下,造成大量表演人员闲置、等待引导,时间一长就会引起烦躁情绪,从而影响了训练的进程。如果将事先编排好的队形和图案按照音乐的顺序用flash软件制作成动画播放给参与训练的教师和表演者,使其在训练前就了解到工作的内容,明确表演者在表演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变化队形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线,并在训练中根据表演进度的需要适时的、反复的播放动画视频,加深表演者的直观感觉、增强记忆,就会缩短训练的时间,提升训练效率,为出色地完成表演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