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视频范文
时间:2023-03-31 08:1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媒体视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导入——便捷、生动
课堂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演讲的“开场白”。运用多媒体视频交互系统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如《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教师先在电子白板上分别画出半径为5厘米和2厘米的两个圆,并用不同颜色区分,让学生分别计算出两个圆的面积。然后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将小圆拖拉叠放在大圆上面形成两个同心圆。因为两个圆颜色不同,重叠以后形成圆环。这时激发学生思考“怎样求这个环形面积呢?”从而巧妙地引入了新课并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在情境导入的课堂中,用多媒体视频交互系统创设情境非常方便,它既可以随时调用电脑中的资源,又能现场拍摄资源。能综合运用音乐、声音、图像、动画像等手段,熔形、情、境、理于一炉,可以创设出鲜活的、生动的、有趣的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展示——省时、高效
小组展示是“活动单”导学模式中的关键步骤,其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一般的做法是每个组将要展示的内容写在展板上,然后挂到教室四周进行展示。一方面课堂上的时间是宝贵的,学生写展板和挂展板比较费时,如果要比较几个小组方法的异同,还需将几块展板重新摆放挂到一起。另一方面,受展板大小的限制,如果展板上的字写小了,不一定能让全班都能看到,写大了展板不一定够写……这些都会影响小组展示的效果。
运用多媒体视频交互系统进行小组展示省时、高效,使课堂的展示更加流畅。使用这套系统进行展示,既可以将展示内容直接放置摄像头下面,也可以通过截屏展示,还可以二者结合使用。多媒体视频交互系统的优势还在于它能对学生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的展示。传统教学学生只能看到自己或本小组的操作,而看不到其他小组的操作。如果要展示操作过程也只能通过磁性黑板或投影仪进行展示,其过程或结果都是单一的。而多媒体视频交互系统可以将各个小组的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同时展示,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例如:《图形的密铺》一课,在探索什么图形能密铺环节,教师让几个小组同时在摄像头下面操作同一种图形,各个组操作的结果一目了然,特别是铺正五边形,画面中各个小组铺法不同,得到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正五边形不能密铺,很有说服力。再如在拼七巧板环节,教师让各组直接在摄像头下面拼七巧板,各个小组的智慧就在摄像头下面直接展示了出来。
三、点拨——形象、直观
学生由于知识储备、认知结构等原因,对一些数学知识的探究不能够深入,有的即使通过小组合作也不能理解,这时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而多媒体视频交互系统在这个环节能够给予最好的支持。多媒体视频系统具有能够人机交互、直观演示的特点,通过人机交互与直观演示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去伪存真,抓住关键,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降低认知难度。
例如《图形的旋转》一课,在学生探究了如何画三角形绕一点旋转90度的图形后,汇报时学生用语言描述不够清晰。教师就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的旋转功能,先把三角形绕定点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然后再描述画法,最后动画完整演示画图过程。通过操作和观察的结合,使学生的操作与思考从无序走向有序。
多媒体视频系统的交互性很强,在评讲作业和试卷时非常方便,只需将作业或试卷放置小组摄像头下面直接投射或截屏。教师可以在画面上直接圈画评讲,分析审题和解答时该注意些什么,评点学生解答方法和结果,分析错误原因。
篇2
关键词:Android系统;视频监控;服务器端;客户端
中图分类号:TP277
在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远程监控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中所配置的软件终端,向远程计算机发送响应指令和程序,从而实现对远程网络监控设备的控制与操作。同时,还可以将信息向本地计算机返回。现在,如果仅仅通过PC来承担远程监控系统的显示终端,已经逐渐与市场和用户的多元化需求相脱节。所以,本文针对Android环境中的移动智能通信终端进行研究,设计出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多媒体设备控制程序与服务器端程序的分离,这样,就可以实现基于C/S+M架构的便携式远程多媒体监控系统。
1 总体设计方案
文中所采用的基于Android智能通信终端多媒体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将视频和音频设备与服务器端的物理分离,同时为各种多媒体设备提供专用的控制程序。这样,可以在大幅增加系统中模块独立性的同时,更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在本文中所设计和实现的多媒体远程监控系统中,由于采用了基于C/S+M的架构,使得可以将Android环境下的通信设备作为控制终端;而服务器端则采用个人电脑来实现。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在文中所设计的视频监控系统中,主要包括了采集模块、解码和编码模块、传输模块、显示模块等,所采用的驱动方式为三点一线架构,即C/S+M。系统中所包含的硬件架构中主要有云台摄像头、网络视频服务器、智能通信终端等。在文中的视频远程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环节就是对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也就是需要通过H.264编码标准将系统中云台摄像机所得到的模拟信号和数据统一进行编码和压缩,从而得到数字化的数据,这样,就可以将这些数字信息通过TD-SCMA无线环境推动到TD-SCDMA网络中,并通过Internet网络将信号连接到视频服务器上,最后,配置了Android环境的智能通信终端,就可以通过访问网络服务器来获取保存的视频数据。
2.1 系统服务器端
在文中远程监控系统的服务器端,为了实现和创建一个新的客户端Socket对象,通常都是通过调用socket=new socket()等方式完成。以这种方式,可以在出现setSotTimeOut设置超时的情况下,通过调用socket.connect来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连接,此外,还可以采用socket.getInputStrean()方法来从服务器端所传送过来的实时图像数据。除此之外,系统还需要在服务器端额外增开一个单独的线程,实现对客户端用户请求的连续监听,在请求同意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JMF方式,从相应的数据位置进行图像数据的抓取,并将其转换为输出流,这样就可以将输出流传送到客户端,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图像传输过程。
概括起来,服务器端所包含的主要模块及其功能有:
(1)初始化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进行初始化,在初始化过程中获取网络环境的IP地址、端口以及验证用户的登录密码等等。
(2)连接监听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完成程序的初始化过程后,还需要在系统指定的端口完成TCP监听环节,从而实现对远程连接状态的等待。
(3)远程连接模块。在该模块的设计中,需要其完成实际环境中的TCP连接与数据收发。这样,如果远程视频监控终端的客户端发出了访问信号,且服务器端也完成了用户合法身份的核实和数据接收过程启动后,开始重新分配新的Socket套接字,并完成TCP连接与数据通信过程。
(4)指令处理模块。在该模块的设计中,其主要功能是接收系统传送来的指令,并对其进行解析,分析得到系统想操作的对象,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操作。
(5)数据处理模块。在该模块中,主要功能是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压缩处理的基础上完成传输过程,具体而言就是根据系统中所定义的编码协议,对数据进行封装,最后通过远程连接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
2.2 系统客户端
在文中所设计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客户端中,包括了多种功能,比如用的视频回放、通道切换、屏幕缩放、云台控制以及数据的存储和分发等等。在监控系统中,包含有大量的媒体流文件,在处理过程中需要通过数据处理层将其RTP包头信息去除,接着,就需要只能对RTP中所存放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帧重组操作,并将重组得到的数据帧传送到整个系统的待解码缓冲区中;不过,考虑到本地文件处理的特殊性,其处理方式略有不同,需要根据相应的媒体格式继续拧封装解除,然后,可以将文件中所含的各种数据和信息,根据数据帧的已有形式将其存放到上层的待解码缓冲区中。在文中所设计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中,其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主要通过Android环境中的GUI来完成,可以在系统用户和播放器之间设置专用的接口。一般情况下,在Android环境中,其GUI功能的实现主要包含两个不同的架构,分别是Java架构和C语言架构,同时,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此外,Java应用程序层也可以对这些接口进行调用。在系统的音频和视频解码层中,还包括了其中常用的功能,比如解码组件选择、多路媒体流同步以及多样数据格式的解码等。
概括起来,系统中所采用的客户端的模块和功能主要有:
(1)初始化模块。该模块主要设计用于实现对各种应用程序运行状态的初始化处理,在获取系统各个背景参数的基础上,完成对系统中全局变量的设置。
(2)连接设置模块。该模块主要设计用于为用户提供IP连接服务,可以实现对系统中所有连接端口和用户账号和密码的设置。
(3)套接字管理器。该模块主要设计用于对套接字的状态和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
(4)远程连接模块。在该模块中,主要负责完成实际的网络连接和服务器端的通信。
2.3 设备控制程序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设备控制程序中,主要包括视频和音频程序,且每个程序中都有独立的操作指令线。指令处理模块能够将接受到的操作指令进行解析处理,将需要操作的对象及其需要进行的相关操作进行分析。设备控制程序还能够将数据流转化成字符串,然后通过indexOf()和substring()方法,根据系统中定义的编码协议将字符串分割处理,完成对字符串中信息的提取。
3 系统测试结果
完成对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兼容性或者适应性测试。通过实际的应用监测,发现系统适用于多种Android环境下的智能通信终端。此外,还针对系统的功能性、易用性和互操作性等多种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系统的应用测试,发现该系统的用户界面操作简单,用户的使用感觉舒适,在不同的监控界面之间进行切换,感觉比较流畅,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此外,在系统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所提供的通信服务可以满足系统设计的预期。可以在500ms时间内,对服务器的请求进行相应,并对视频监控结果进行及时反馈。通过系统还能够实现对云台相机的多方向移动控制,并通过快照功能将数据推送到网络平台上。
4 结束语
在现代网络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基于移动网络和智能通信终端的远程多媒体监控系统已经逐渐成为监控领域的一个全新发展方向。主要是由于以远程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为依托,可以实现对远程场景的实时监控。所以,文中以移动通信设备中常用的Android系统为基础,以C/S+M架构和Java技术为依托,设计和实现了基于Android环境的多媒体视频监控系统。
参考文献:
[1]黄金雪.Socket高效网络服务端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1(10):22-25.
[2]杨明极,毕晶.基于Android 视频客户端的设计[J].电视技术,2012(03):43-47.
篇3
关键词: 多媒体 外语教学 语境创设
随着语境论的发展,语境对语言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外语教学由于缺乏语境而导致很多语言知识输入不是有效性的输入,从而在语言知识输出时经常出现一些跨文化交际失误及语言不得体情况。如何加强语言知识的有效性输入与输出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技术,可以把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媒体有机融合为一体,其所负载的信息可以同时作用于眼、耳等多种感官,为学习者创设语境,使他们的接收功能得以充分发挥[1]P153。本文拟对多媒体技术为外语教学中语言知识输入与输出创设的模拟语境所起作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多媒体技术有助于语言输入语境的创设
(一)提供语言知识输入的语境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习者在熟练掌握目的语的语言规则的基础上,善于根据语言环境活用所学的目的语。学习者如果要恰当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需要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感知,因而外语教学本身不能脱离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1]P154。外语教学一般都是在非目的语语境下进行的,这种脱离真实语境下进行的语言输入容易出现一些非有效性现象,特别是一些概念和事物。如在中国具有日本特色的“牛丼”、“親子丼”、“すきやき”、“お好み焼き”等与日本食品有关的词汇及“榻榻米”、“壁龛”等日常生活用品,由于中国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接触的机会,在他们的认知语境中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学习者难以记住该词汇及其所指,从而导致在实际言语交际中也难以快速激活并提取。以往的外语教学为解决此问题通常是结合一些图片展示进行语言文字解释,但是如果是带有变化过程或者抽象事物的话,则仅仅依靠教师的语言解释或者静态的图片展示仍然难以让学习者建构相应的认知图式。
现代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同时可以刺激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技术,利用其进行教学,学习者可以同时发挥视觉和听觉功能,结合自身的认知语境知识进行对比记忆,对词汇语义及其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可以让他们对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认知和理解。另外,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级阶段,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始终存在于语言之中,因而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必须和语言教学同步进行。由于有些课文所讲述的事情要么是时间相隔很久,要么是地域遥远,学习者要了解其背景知识具有一定难度,如在课堂上讲到日本茶道、花道或者日本的某些历史事件及歌舞伎戏剧时,教师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在课堂上即时表演花道、茶道,也不能把历史重演。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静态的图片展示或者语言解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学习者,但是原本动态的东西以过于简化的方式告知学习者,则无法期望学习者获得真实的、完整的感悟和体验,效果不是很显著。如果使用多媒体视频图像的话,则不但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而且可以显得更加真实、生动、自然,这种直观的影视在一定程度上给学习者以感性认识,在学习者的大脑中构建具有立体感的认知图式。
多媒体技术不但在词汇理解、篇章分析及文化介绍等教学中起作用,而且在听力理解方面也有很大帮助。听力理解是集各种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听者生活经验为一体进行的复杂信息加工。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如果输入信息与已有的记忆结构相一致,就可以顺利完成听力理解,反之,就难以顺利达到理解的目标[2]。因此,听者对所听材料中的背景知识了解越丰富越充实,就越能正确地快速获取并理解信息。由于教学中听力理解不是在自然语言环境的听力理解,在听的过程中没有真实的语境,所以教师在进行听力教学之前通常只能先介绍听力材料中将会出现的背景知识,让学习者提前建立相关图式结构。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对于初级阶段学习者来说有一定帮助,但是对于中高年级学习者来说,事前背景知识的解释和补充,不仅会给学习者听力内容及主题思想明确的指向,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而且会让学习者形成对听力理解前背景知识补充的依赖。在现实的言语交际中本来就不可能总是预知输入信息的内容,所以这种教学方式造成外语学习者现实生活的听力理解难度比课堂中的听力理解难度大的错觉。多媒体的视频图像技术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可以让听者同时接受视觉、听觉等多层面感官刺激的功能之外,还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这些故事情节可以给学习者提供模拟语境,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在视频图像提示下一边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一边参照里面的图像进行听力理解,不但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
(二)提供非语言知识输入的语境
外语教学要培养的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言语交际能力。有学者认为在人们的直接交际活动中,30%的信息通过语言传递,70%的信息依靠非言语手段,甚至有人认为90%的信息来自非言语交际,由此可以看出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所谓非言语交际是指进行言语交际时,交际者的眼神、身姿、手势、面部表情、双方之间的距离等不使用言语进行的交际活动。这些交际行为对于交际参与者来说都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或意义,一旦被对方感知就会产生交际意义。文化背景不同其非言语交际所附加的信息意义也存在一定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造成交际者之间的误解甚至反感。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需要教师在传授语言交际知识的同时,传授相关的非语言交际知识。
儿童在习得母语时,往往都是通过观察、模仿他人,在潜移默化中获取和掌握相关非言语交际知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限制,外语学习者大多数只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解释或者教材的文字介绍获取非言语交际知识。这些获取方式由于缺少具体的视觉刺激和感受,容易造成理论上掌握了非言语交际知识,而在实际的交际中难以即时激活和提取所需相关知识的状况。多媒体技术通过录像画面可以创设一定的模拟语境,学习者能够进行观察,感受和了解说话人的态度、表情及身体语言等,即直观了解非言语交际行为,更加容易领悟和了解其在交际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形成对日语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今后在交际中可以更好地运用非言语交际知识。
二、多媒体技术有助于为语言输出创设语境
外语教学最终目标就是学习者能够准确、流畅地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然而,现实中的外语教学往往出现学习者语言知识虽然掌握得很好,但是口头表达即语言输出不行,俗称“哑巴外语”,因此如何强化语言输出效果也一直是外语教学中的重大研究课题。按照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人的大脑是一个处理能力有限的系统,对于陌生的、不熟悉的输入,无论是知识类或是行为动作类,其认知加工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大量的工作记忆容量,而程序性知识是常规的、自动化的认知过程,只需较少的时间和容量,具体表现为快速、流畅语言表达。大量的、积极的语言输出有利于语言自动性的生成,使输出与语法之间形成一致的、规律的成功映射,导致认知处理的自动化,进而提高表达的流畅性[3],因而教学中除了给学习者创设理解性输入语境外,还有必要为学习者提供语言输出语境。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强调语言的交际性和语境的作用及语料的真实性,然而,外语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放任自流地让学习者随意到课堂外感知,所以只能依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语言材料并设计出需要的情景,尽可能使交际教学显得真实、自然、生动、实用[1]P154。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为了提高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通常只能让学习者进行句型练习、句子翻译、角色扮演等口头表达,这些专项训练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也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能力。句型练习和句子翻译这些训练的信息流动往往是单向的,学习者只是提供既定的答案,没有信息差和交际目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既无交际愿望又无交际目的,是一种仅仅停留于形式的训练。这种输出方式未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者特别是高年级学习者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缺少在语言情境活动中的交际实践而未能将语言知识转化成语言运用能力。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言语交际都是在特定语境下进行的,而且语境是动态的,交际者往往需要根据语境变化调节其表达方式及交际内容等。例如日语中存在敬语,敬语是根据不同人的身份来选择郑重语、尊敬语还是谦虚语,除了根据上下关系还需要根据内外关系调整其表达方式。此外,学习者在语言输出时经常会出现对自己没有信心、担心表达不好或者表达有错而紧张、焦虑情绪等现象。其实越紧张越焦虑就越难以激活和提取所学的语言知识,就更加表达不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学习者语言输出失败。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视频为学习者提供一定画面,让学习者根据画面进行讲述,虽然这种画面未必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但是其模拟语境还是能够使学习者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表达欲望,能够更好地将“有意识”的学习与“无意识”的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提供的线索提示,降低学习者焦虑情绪,放松紧张心情,最终让学习者根据不同语境,利用自己已有的语言基础,充分发挥所学知识,从而避免在语言输出时由于语言知识贫乏而出现交际或表达障碍的情况。
当然,对于不同层次学习者应该选择不同多媒体手段,如果是初级或者中级学习者,则可以提供日常生活中的静态画面,要求学习者根据画面进行叙述,或者先观看带字幕提示的视频,然后再在没有字幕提示的情况下复述视频情节。如果是高级阶段学习者,则可以要求他们根据视频提供的动态画像情节,用自己的语言自由表述,这样既可以提高对词汇与语法的熟悉程度,又有利于日语思维习惯的形成,到了一定程度后可以让他们脱离多媒体的视频图像进行自由表述,锻炼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快速激活和提取其大脑中练习的词汇或语法相关知识。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熟悉度和认知度越高,其理解度也就越高,也就越容易输出。这样一来,多媒体提供模拟语境的语言输出实践活动,既可以让学习者在这种模拟的、假设的和预测性的基础上,使学习过程尽量接近“活的”社会交际过程[4],又能够让学习者对语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现代化教学技术可以创设语境和情景,营造外语教学环境,优化外语教学过程,有利于学习者直接理解所学语言,激发学习者的目的语思维,提供学习者用该语言进行思维的环境,使教学过程有序化,提高教学效能[5]。在利用多媒体进行外语教学时教师还需要把握“度”,做到“用之有度”。因为它在教学过程中只不过是一种辅助手段,在很多方面还是无法替代传统外语的课堂教学,过度依赖会带来负面影响。多媒体中的声音、图画、影视或者视频的情节会让学习者的注意力发生转移,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多媒体通过画面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会让学习者失去逻辑思维和想象的机会,因而无需所有事物都通过多媒体展示,有时候可以交由学习者通过自身的知识推理或者认知。因此,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或者选择视频时要切实根据语言、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外语水平的不同进行取舍。
参考文献:
[1]李宝贵.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本体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3~154.
[2]史宝辉,李健、孙亚.语言交际研究与应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3.
[3]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认知心理学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5.
篇4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 视频资料 选取
近些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对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也日渐增多。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给传统教学手段带来了一场革命,它集声、图、文于一体,增强了感染力、趣味性、生动性,有助于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从1840年至今,跌宕曲折的历史进程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视频素材,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题材的影视作品也非常多,很多大型纪录片选材丰富,制作严谨,其创作手法、表现形式以及对史学最新研究成果的采用都可圈可点。然而,毕竟课堂不是影院,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丰富的视频资源是需要认真探讨的。为此,课题组在北京部分高校教师与学生中进行了调查,最终回收来自20余所高校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任课教师的有效问卷36份,回收学生有效问卷257份。同时根据调查结果设计了不同形式及长短的视频素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验证,力图揭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中视频应用的一般规律或结论,以期充分发挥视频形象生动的特点,增强“纲要”课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1 视频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多媒体教学中具有重要影响
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教学中,视频应用的必要性得到了充分肯定。
根据学生问卷结果分析,94.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课堂中使用视频辅助教学。相比较而言,教师的认可度更高一些。被调查的教师都认为有必要在教学中使用视频,并且有66.7%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
在被问及使用视频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时,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充分肯定了视频的重要性。通过学生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分析,92.2%的学生肯定了视频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在这一问题上,教师的肯定程度比学生更高一些。31.4%的教师认为视频使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65.7%的教师认为有一定影响,只有2.9%的教师认为没有影响。
视频素材之所以在多媒体教学中受到青睐,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它非常生动形象,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被问及使用视频素材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益处时,“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视频素材生动形象的特点是传统授课所无法比拟的,这是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
可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教学中,使用视频素材进行辅助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视频的使用,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多媒体视频应用的基本状况
2.1 展现历史事件过程的视频素材在课堂中最受欢迎
不同内容的视频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而言,比较受欢迎、应用较广的是展现历史事件过程的视频素材。
在被问及“你认为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视频的内容应以什么为主”时,近一半(42.1%)的学生选择了“展现历史事件的过程”。除此之外,剖析历史事件影响与展现具有典型意义细节的视频内容也比较受学生欢迎,而展现最新研究观点的视频受到冷遇,原因可能是这类视频素材理论性较强,画面往往不够生动。
在这一问题上,教师与学生的认识基本一致。受教师欢迎的视频素材内容依次是:历史事件的过程、剖析事件的影响、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最新研究观点。
可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中,反映历史事件过程的视频素材最具价值,受到师生的欢迎。剖析事件影响及展现具有典型意义细节的素材可以适当运用,展现最新研究观点的视频素材效果不够理想,使用时应慎重选择。
2.2 教师与学生对视频素材形式的选择差异很大
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视频素材浩如烟海,形式多样。从生动性来看,情节曲折的影视故事片当然比较吸引人;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纪录片更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
从问卷统计数据来看,最受学生欢迎的视频形式是影视故事片,其次是纪录片与专题片,再次是文献资料片,最后是名师授课录像。学生欢迎的视频形式是依生动性降低而递减的。
在该问题的认识上,教师与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教师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文献资料片是最受教师欢迎的,而该形式在学生调查中仅位于第4位,比名师授课录像略强。排在第二位的是纪录片,最受学生欢迎的影视故事片却不受教师青睐,排在倒数第2位。名师授课录像在教师问卷统计中排在最末位,没有教师选择这一项。在这一点上教师与学生的选择是一致的,说明名师授课录像这类视频不适合在课堂上直接使用,作为教师备课的一种资料,还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视频形式的选择差异很大。学生更多的是从感观出发,对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比较欢迎,而教师从完成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在选择视频素材时更多地考虑素材的知识性、准确性及权威性,生动性被放在次要的地位。
篇5
一、在技能培训中运用视频多媒体,提高学习成效
保育员是幼儿园后勤队伍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她们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幼儿园的保教水平。为提高保育员的工作能力,需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在培训过程中恰当运用视频多媒体,有助于保育员学习,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1.学习新知识时运用视频多媒体,形象生动,易于记忆。视频资源具有清晰、形象等特点,在保育员培训时运用视频多媒体,能带给学习者生动、真实的形象,有助于学习者突破重点、难点。如为了让保育员明确幼儿户外活动中保育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怎么做比较合适,我组织了“幼儿户外活动中的保教配合”培训活动。考虑到单纯的讲述比较贫乏、枯燥,且不易理解,培训前,我根据讲述内容,拍摄了三段视频,包括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中的观察护理和活动后的护理工作三个片段,做成了一个课件,培训时我结合课件讲述工作方法和要求,保育员一边看课件。一边听讲述,一边记笔记,听得非常认真,对技能的掌握也比较好。直观、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学习者倾听,形象化的操作给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效地帮助学习者记忆、理解和思考。多媒体易于反复演示,文字显示停留时间较长,比讲课者单纯用语言表达更易使学习者记忆、掌握,使她们对幼儿户外活动中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
2.研讨活动时运用视频多媒体再现场景,真实直观,烘托氛围。目前,幼儿园内每班都有一个保育员,幼儿一日活动中每个时间段保育员都有相应的工作,她们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不方便组织现场观摩研讨活动。为突破这一难题,我尝试通过前期拍摄保育员工作的视频、研讨时观看录像的方法来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如在组织“春季传染病的预防策略”研讨活动中,活动前我拍摄了一位保育员在做通风、消毒工作的视频,研讨活动时我先播放了这段视频,然后组织大家讨论,评价这位保育员工作方法的优劣,并介绍自己的想法。在听取各位意见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总结,进一步让保育员明确哪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春季传染病,这些措施应该怎么落实到位。用观看工作录像的方法开展研讨活动,让保育员们看到了同事的工作,图文结合的学习,较好地帮助她们牢记工作的要求,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规范和统一了操作的流程。3.交流经验时运用视频展示工作现场,给学习者留下深刻印象。交流工作经验也是园际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交流活动时将自己幼儿园的一些做法拍摄成视频,做成多媒体课件,交流时边讲述边播放课件,能较好地展现平时的工作场景,使倾听者真切地看到介绍者幼儿园的一些做法。如在锡山区卫生保健工作现场会上,我在交流我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情况时,为展示我园卫生保健工作的亮点———“自制点心工作做得好”,我制作的PPT课件中穿插了食堂人员自制点心馒头的视频。在食堂人员制作馒头的视频中我根据制作馒头的要点,重点拍摄了“在面粉中加入酵母;加水揉成面团;加工馒头馅料;包馅做馒头”四个环节。视频中,我园食堂工作人员身穿洁白工作服,在操作间有序地操作着。在做馒头过程中她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为确保做出的馒头大小匀称,有一位工作人员负责分面团,其他人捏馒头皮、包馅、捏造型、上笼,她们个个动作娴熟,让观看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园自制点心工作的常态性,与会人员边听边看,现场鸦雀无声。会后,一些与会的后勤园长都夸我园自制的馒头造型美观,工作人员动作熟练,希望让她们单位的食堂人员到我园来学做馒头;也有的幼儿园把我园“做馒头”的视频拷贝回去,说要组织她们单位的食堂工作人员一起学习。视频的播放让与会者更直观地看到了我园的工作。
二、在家长工作中运用视频多媒体,促进家园共育
1.适时播放视频多媒体,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在园表现。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家长很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内的生活情况:孩子生活得是否开心?孩子吃得怎样?睡得好吗?这些都是家长非常关心的话题。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我尝试用摄像机拍摄幼儿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做成视频案例,在适宜的场合,播放给家长们看,让家长看到班级内保教人员在孩子生活环节的护理工作,看到孩子在班级内的表现。孩子在幼儿园吃得怎么样,这是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了让家长真切地看到孩子在园的进餐情况,我安排老师逐班拍摄孩子的进餐情况。在视频中,我们完整展示了孩子在园进餐的一个过程,从餐前洗手开始,到孩子们洗完手在自己的毛巾上擦手,再回座位进餐,在进餐过程中保教人员的护理,吃完饭孩子们用餐巾擦嘴,收拾餐具,到最后漱口。我利用每月召开的伙委会,将视频播放给家长看,并介绍幼儿的进餐情况。如当视频中展现孩子吃蛋炒饭的情景时,我就介绍蛋炒饭的成分,让家长看到我园提供的蛋炒饭里有鸡蛋、肉末、胡萝卜丁、香菇丁、玉米粒、青菜丝等,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因饭和菜炒在了一起,所以老师们提醒孩子添饭,确保孩子吃饱。当视频中展现孩子们吃面的情景时,我就介绍:我园孩子吃面时同样有两道菜肴,一道荤菜,一道素菜,面汤也特别丰盛,面汤里有虾米、紫菜、茭白等近十种菜。我发现,看视频时家长们特别地认真,都睁大了双眼在找自己的孩子。我也尽量做到拍视频时将每一个孩子都拍到,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表现。家长们看了视频后,都说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里表现不一样,在幼儿园吃得多,而且不挑食,也纷纷夸奖幼儿园的伙食丰富,搭配合理,并表示:把孩子放在幼儿园,放心!真实直观的视频多媒体,拉近了老师和家长的距离,让家长看到了很想看但平时又看不到的一面,也让家长看到了幼儿园保教人员所做的工作,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增强了信任感,为更好地做到家园配合奠定了基础。
篇6
关键词:智能视频;达芬奇;H.264;实时处理
多媒体技术和智能视频应用的范围
数字视频的兴起源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然而从核心技术本质而言,则不妨分为三个阶段,即数字显示视频、数字压缩视频和数字智能视频。
数字显示视频首先解决的是计算机图像与数字化视频影像的结合,数字化的视频主要还是MPEG1的格式,其压缩比和分辨率还非常有限,但毕竟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由于当时PC机的处理能力很差,因此需要插各种图形图像和视频采集压缩卡,而达到的还是综合显示效果。
数字压缩视频则以将有效的视频数字化压缩并提供实用性产品为目的,并迅速将数字视频压缩格式由MPEG1提升到MPEG2,即所谓的VCD到DVD的过渡,而产品形态也开始脱离PC机,涌现出自成一体的消费类产品。随着所面向应用的不同,数字视频压缩格式又有MJPEG、MPEG4和H.264,数字化压缩的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有WMV9、Real和On2等商业标准问世,当然AVS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音视频标准而应运而生。数字压缩视频阶段带来了各种类型的数字视频产品的极大丰富,大部分的产品已完全脱离PC而成为嵌入式设备,而数量也大大超过PC,如电视机顶盒、个人媒体播放器、网络可视电话,还有日新月异的数字视频监控类产品,其中包括数字硬盘录像机、数字视频服务器、网络摄像机等。
数字智能视频是数字视频技术发展的新阶段,虽然它脱胎于数字监控,但将对未来数字视频应用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因为数字智能视频是数字监控的发展方向,行业内视为新一代视频监控技术。前几代则分别是CCTV闭路电视时代、VCR模拟视频录像时代、DVR数字视频录像时代、NVR网络视频录像时代。数字智能视频将当之无愧地引领一个数字视频分析时代,从而确立视频监控技术一个里程碑式的创新,这个技术是对人们传统监控理念的根本
改变,并将得到更多最终用户的认可而从中获益,因而全面扩展更广泛的新兴应用。智能视频系统可以解决不少问题,其一,就是通过机器的自动分析处理减轻安防操作人员繁杂和枯燥的工作;其二,就是在海量的视频数据中自动快速搜索所需图象;其三,就是增加自动交互的控制、检测和处理手段。数字智能视频最突出的优势在于避免事后回放相关图像的延误,而真正有可能地做到在风险产生时的有效预防或干预。数字智能视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交通监控,其中包含汽车牌照自动识别系统、交通流量自动控制系统、道路状况自动监测警示系统,也有包含移动式自动车牌实时稽查系统的需求。
数字智能视频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汽车视觉,如图1所示。其中有些技术已经在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车型中开始进入试用阶段,并将很快进入实用。数字智能视频还可拓展到更多的应用,如在公共场所的人脸识别、商业场合的人流统计、公共广告的受众统计、超级市场的消费分析、绿色环境的视频检测等等。简而言之,只要有可能有摄像头的地方,数字智能视频就可以有用武之地,这不仅在于观察,还将承担逐步互动的任务。
嵌入式智能视频应用技术的实现手段
视频分析技术是计算机图像视觉分析技术的延伸发展,其原理就是通过将场景中背景和目标分离,然后分析并追踪在场景内出现的目标。采用根据视频内容分析功能,可以在不同摄像机的场景中预设各种报警规则,如果在场景中目标有违反所定义规则行为,系统在自动报警时,监控终端也发出报警信息和警示音,提示用户实现报警的场景重现并采取相关措施。
视频分析技术有多种处理法方法,其中包括背景减除方法和时间差分方法。目前,视频分析技术实施主
要采用基于后端PC服务器处理方式和采用前端DSP的处理方式。由于DSP是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置于视频采集的前端进行实时处理,明显优于后端非实时处理方式。仅靠摄像机或编码器的基于DSP的视频分析单元可以直接对原始或最接近原始的图像进行分析,而后端服务器得到的图像要经网络编码传输,可能因丢失部分信息而难免降低精确度。
DSP处理方式属于嵌入式智能视频应用,需要在巨量的视频像素数据中识别出感兴趣的目标,同时该系统应该能够可编程,可以接受不同的内容,并能够适应不断演进的算法,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智能数字视频系统工作流程可以被概括描述为:第一,一个较长的序列被分割成可供分析的单独场景或短片,因为不同的场景具有不同的直方图,或不同的色彩频率分布,其直方图相对于前面有突变的帧时可以被视为场景改变;第二,改变场景内的前景目标被检测为与背景分离;第三,单独的前景目标被提取或者被分割,然后逐帧跟踪;第四,该目标的特征被提取以进行分类,第五,当该事件某种程度上近似于关注的目标则向管理软件和/或管理人员报警。迄今为止,关于智能数字视频分析还没有相关的国际标准,因此只有可编程的高性能DSP和视频处理器才使得更复杂的检测算法的实现成为可能,例如实时地视频检测出前景和背景的变化或者可疑的活动。
然而,即使是采用高速DSP处理,智能视频处理软件的开发人员都需要兼备扎实的模式识别基础技术和DSP算法开发技能,于是就增加了开发的难度。为更好地支持智能视频技术的推广,TI在业界广泛使用的C64+平台上开发了一套智能视频库,名为VLIB(如图2所示)。不难看出VLIB处在DSP软件系统的底层,以之为基础才是视频分析应用,即VA。那么,现在的客户可以通过直接调用VLIB中的智能视频基础库函数,进行视频分析软件的开发。而以往的客户,包括国际知名的智能视频厂商都要自主开发这些底层软件。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所有VLIB库都是免费提供,客户只需在因特网上/vlibrequest注册。
集成有DSP的SOC器件特色及发展趋势
TI的MS320DM64x数字媒体处理器和达芬奇(DaVinci)系列已经成为嵌入式智能视频分析的流行平台,并已在许多应用中令人瞩目。在国际上Objectvideo、MICE、IoImage和VCA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在国内也有不少后起之秀脱颖而出。在汽车视觉方面,欧洲CEL公司已宣布在其新系列单、多摄像头汽车视觉系统中选用DM643x处理器实现出色的视频影像与系统控制功能,以满足驾驶辅助系统的严格要求。
TI达芬奇产品发展策略及代码兼容性将为众多全新技术提供全面支持并加速技术发展。在智能视频处理实现上,达芬奇可以采用两种系统架构来实现,其一就是如图3所示的具有智能视频分析功能的网络摄像机的组合方式,智能视频分析单元为DM6435模块插入到以DM355为核心的网络视频压缩处理系统中。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加快识字步伐,提高识字量,进行自主阅读,学好普通话的金钥匙,但是汉语拼音字母的抽象、学习过程的枯燥,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如何省时高效,尽快让孩子熟悉汉语拼音字母,熟练自助拼读,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可是实现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汉语拼音。
一、恰当使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单纯的拼音教学是抽象的、枯燥的,不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注意关注小学生心理,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因此,第一次接触拼音,开始学习a o e时,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拼音王国” :
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国。(用课件出示城堡图)拼音王国中有很多的拼音,认识他们了,你就能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和老师一起去认识他们吗?(生:想)
拼音王国中有三大家族,他们分别是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课件出示三座房子)。今天,我们来认识韵母家族中最可爱的一群孩子,他们就是a o e 。(课件中a o e 从房子里跑出)嗨,小朋友们好。(学生与拼音打招呼。)欢迎你们来拼音王国做客,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用生动形象的故事画面,使学生初步感知拼音王国中的三大家族,激发起了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二、灵活使用多媒体,创设汉语拼音教学情境。
多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结合教学内容,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学生的感知阶段创设情景,提供与所学课文和词语有关的声音、图像,将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情景结合起来,使学生身临其景,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轻松理解所学知识。
1、运用图像,再现情境
在教学单韵母“e”时,课件出示这样一幅动画:一只白鹅从远处游来,在池塘中央停下来,并扭头看它的同伴,这时画面停下来,师问:池塘中,鹅的倒影是什么形状?用手在桌上画一画。学生画完后,再出示字母“e”,这样学生可以很快说出识记方法: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又如在教学字母“ü”时,由课件生动地演示出鱼吐水泡的动画,以此加深学生对ü上两点的印象。
演示动画使画面更加形象、生动,不仅可以激趣还可节约教学时间。
2、运用语言,深入情境
学生即使把标调歌背得滚瓜烂熟,到了给ui和iu 标调时却总搞错。有了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解决这一难题,在学完复韵母ai ei ui 的读音和字形后,在读带调复韵母之前先利用多媒体图片编了一个故事: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头上,好热啊!瞧,拼音王国都被晒得变白了!王老师准备了三顶帽子,到底先给谁戴呢?请同学们先读一读标调歌:“有a不放过,没a 找o e, i u ( ü)并列标在后。”“同学们,帽子给谁戴呢?”接着多媒体展示u 和i的对话:“我俩谁站在后面,帽子给谁戴,好吗?”动画强调小i站在u 的后面,帽子就会戴在了小i的头上。就这样,因为有了多媒体的帮助,不但突破了这节课给ai ei ui 标调的难点,还为下节课学习ao ou iu给iu 标调做好了铺垫。
三、巧妙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刺激,提高学生接受新知的效率。
拼音教学中,小ü 跟j q x相拼省略两点的规则,跟大y 一起去掉两点的规则,一直是较难突破的重难点。因为有了多媒体课件的帮助,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这些规则。如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 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i u ü 排成一列整齐的队伍向我们走来了,同学们,跟他们打声招呼吧。打完招呼后,小i 和小u 都找大y 妈妈和大w 妈妈出去玩了,成为整体认读音节yi 和wu。这时,小ü看见别人都有妈妈带着,就他没有,急得大哭起来,然后,善良的大y 妈妈走过来,牵起小ü宝宝的手,说:“我带你去玩吧,但是你要把眼泪擦掉哦!”同时,课件上大y 伸出大手,擦去了ü 的两个点,成为了整体认读音节yu。这样,学生们轻而易举地就掌握了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而且掌握了小ü 遇见大y去掉两点的规则,后来也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与j q x相拼省略两点的规则。
由此可见,多媒体的运用,给原本枯燥贫贬的拼音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能在直观的师生互动氛围中掌握新知,活跃思维,陶冶情感。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练习巩固
初入学的儿童自制力一般都比较差,老师如果长期进行重复单调的训练,儿童的注意力往往处于分散状态,运用多媒体课件则可以设计、制作新颖多样的练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播放录音,准确拼音
电脑里放标准读音,学生眼睛看图片,耳朵听读音,用心不出声读,老师则在教学进中适时播放,学哪个拼音就播放哪个。每个读音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决定使用的次数。
2.设计游戏,练习拼音
还可以将有趣的视听游戏渗透于枯燥的拼音练习中,如“小鸟回家”、“摘苹果”、“找妈妈”、“采蘑菇”等等。
3.媒体辅助,书写拼音
在读准音、记住形的基础上练习书写,仍可用动画辅助。如学写“b”字,先在放大的四线格中出示:,再采用动画,用箭头所示方向依次出现笔画、,这样学生对“b”的笔画顺序,“b”在四线格中占的位置一目了然。这样的教学使书写直观化、具体化,同时还能让学生初步感受要把字母写得端正、匀称、美观。
可见,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之处,并能为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调节课堂气氛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不持久,能保持的时间只有10-20分钟,拼音教学更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当孩子们学累了,写累了,这时,给他们放上一段音乐,动动手,做做操或玩玩游戏,这样既轻松,又巩固了新知。如:
课中操(配上轻音乐,孩子领操)――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 b p m f……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 o e ..... 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音节认读表zhi chi ....专心听,大声念,学好拼音基础牢。( 休息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每次选用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复习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篇8
在多媒体技术日趋成熟的现在,我们思品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用计算机屏幕直观地表现出来,辅以声音、文字,就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等特点。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能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要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参与。如:《谦让》一课中的“谦让”这一抽象的道德概念,如果光进行理论性的谈话,三年级的学生还难以真正认识和理解。老师在教学时,可将课后练习题中的《小黑羊和小白羊过独木桥》的故事制成动画课件,学生边看边画,边唱儿歌,很快就进入故事情境中,都为两只小羊因互不相让而一起掉进河里感到遗憾。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提出一个思考题让学生改编故事:小黑羊和小白羊应该怎样做才能安全走过独木桥?学生情绪顿时高涨,纷纷发言。这时,教师再播放事先制作好的动画课件:小黑羊和小白羊互相谦让,先后过了独木桥,并配上新编的儿歌:“两只羊,相谦让,你过桥后我再上,‘咩咩’‘咩咩’说再见。好像兄弟一个样。”学生耳听生动有趣的故事,眼看色彩鲜艳的动画,口诵流畅顺当的儿歌,心想故事蕴含的道理,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兴趣昂然,思维活跃。这时,教师再点击画面出现的字幕:“事事想着别人,处处为别人着想,把方便留给别人,这就叫谦让。谦让是一种美德。”这样,把抽象的道德概念通过多媒体,讲得具体形象、真切感人,学生不但明白了什么是“谦让”,而且懂得了怎样做才是“谦让”。
二、利用多媒体,拓展时空,形成思品教育合力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仅限于课堂四十分钟是不能达到教育目标的,学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当今的信息时代,传递信息手段先进,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手段,拓展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并延展到家庭和社会,就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如:引导学生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视,心知天下事,立志为人民;学校利用广播传递小学思想品德课教育信息,强化常规教育和训练;利用电教多媒体举办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使班会由老师一人谈为大家谈或表演节目的形式,这样兴趣浓,收获大。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拓展品德课堂,增加知识密度,使学生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可以弥补教科书内容的不足,活跃学生思想,为培养学生的求知创新精神开辟新的途径。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搭建桥梁,促进品德内化
“ 知”是“行”的基础,“行”又是“知”的深化。“知”指导“行”,而“行”又反过来促进“知”的巩固、提高和发展。然而学生在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表现为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言行不一,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性。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是将道德认识上升为道德行为的一座桥梁。
四、利用多媒体,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创造能力。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经验不足,对很多事情不能明辨是非,尤其是在科学与迷信这类问题中把握不好,鉴于此,我在教《要相信科学》一课时,让学生根据图片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小民为什么哭了?2.小民晚上发高烧是白天被猫吓着的吗?3.小民生病的原因奶奶和平平有什么不同看法?4.世界上有没有鬼魂、神怪这些东西?5.通过小民的生病到医生给小民治好病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学生通过看投影、思考讨论,得出了正确结论。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学生回顾一下社会上还有哪些反科学的人和事,同学们都争先恐后进行发言,有的提到求神看相是骗术,有的提到迷惑群众危害社会等。
篇9
关键词:认识实习 辅助多媒体教材 开发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188-01
食品工程专业主要是以农产品为基础原料进行深加工制造食品的应用学科。该专业应用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认识实习是食品工程专业学生在已经学习了学科基础理论和部分专业课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要求学生初步了解食品生产的原料、工艺流程和主要生产设备等各生产环节的有关知识,进一步增强工程观念,为以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1 开发食品工程专业认识实习辅助多媒体教材的必要性
实习对于培养本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已是高教界的共识。但很多本科院校在具体落实实习工作时却遇到了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实习基地难找,并且由于地域和行业的限制,联系实习单位难度大[1];(2)实习周期短且实习经费不足[2];(3)缺乏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其中最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使需要实习的场所大幅度增加;特别是生产高档保健食品的企业,由于执行严格的GMP管理,生产环境对于卫生要求非常高,对于进入生产现场的人数有严格的限制。而且,凡进入成品加工车间者都要按规定进行更衣、消毒等环节的工作,非常复杂。因此,食品企业一般不愿意接受批量学生进入成品加工车间实习,使食品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更加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开发一套认识实习辅助多媒体教材,来提高认识实习效率。
2 实习辅助多媒体教材的构成
根据认识实习的特点及教学的需要,辅助实习教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食品企业生产实景视频录像;二是由厂区布局图片、工艺流程动画、主要设备照片及设备工作原理动画等构成的多媒体课件。
2.1 生产实景录像的制作
按照计划选择了企业设计规范、生产车间布局合理、设备精良、工艺技术与生产流程先进知名食品加工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在此采集的素材更符合实习教学的要求。在企业的大力帮助下,利用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直接深入车间现场进行素材采集,并以此制作出典型食品产品的完整生产流程录像,如饮料加工、蔗糖生产和酒类生产的全过程录像。
2.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实景录像对于反映生产过程是非常直观和真实的,但仅此对于辅助实习教学的效果还是不够的。因为,录像对于反映生产实况虽然真实,但难以全局性的反映生产流程、具体地反映生产设备的结构和原理。为此,用Flash软件制作了实习企业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并利用现场拍摄的设备内外部照片,结合设备工作原理动画制成实习课件来配合实习教学。以此形成完整的多媒体辅助实习教材。
3 实习辅助多媒体教材在认识实习中的应用
认识实习一般为一周时间,原来的做法是指导教师先进行简短的实习动员,交待实习任务,强调实习注意事项等。然后参观2-3家相关企业。整个实习基本是参观式的走马观花,实习后,学生对实习企业各方面情况只是一知半解,实习收获不大。自开发及应用了实习辅助多媒体教材后,虽然整个实习时间一样,内容仍然是实习动员、进厂实习、回校总结三部分,但在具体落实上,充实了很多内容,使实习效率大大增加,其主要做法如下。
3.1 启发式实习动员
实习之前指导教师对实习的内容作一番全面完整的规划,并认真进行启发式实习动员。动员时,指导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清实习的目的、意义、要求、注意事项以及进行安全教育。另一重点是利用自行开发的实习辅助多媒体教材,启发学生进行实习前预习,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向学生介绍将要实习的企业的基本情况。再给学生放映实习企业的生产实景录像,在放映过程中,要边放边讲,提出重点。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实习兴趣。
3.2 入厂实习
经过实习动员后,学生们已经对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基本明确了实习的目的,这样实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进厂后,先请企业的专家给学生介绍企业概况以及简要讲解工艺流程等生产情况,然后,由企业有关负责人带到车间进行现场实习。由于事先作了周密的准备,学生对将要实习的现场心中有数,因此就避免了实习的盲目性。而且,学生在实习过程提出的问题也比较有针对性,了解的情况就比较广泛和深入。
3.3 总结与考核
实习结束后,必须在电教室做实结,指导教师会结合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并再次利用实习辅助多媒体教材,组织学生讨论,并设计一些图片题和思考题进行趣味答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企业的认识。对学生在实习中尚不明白之处,还可以重放实习辅助多媒体教材中的影像资料,进行讨论,直到大家弄懂为止。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交出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平时实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
4 结语
与过去实习相比,改革后的实习效率明显提高,过去的认识实习,学生们基本上是走马观花,认识肤浅。而改革后的认识实习,学生不仅看到实习企业的表面,而且对实习企业的车间布局、生产流程、工装设备等都得到较深的认识和印象,较好地达到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法律意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政治教材中涉及到很多概念和原理的知识,而往往这些知识都是比较深奥、抽象、难以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凭教师“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张嘴”来教学, 学生不愿听,教师也不愿教。再加上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已成为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为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健康发展,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优化教学的利与弊进行了分析。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优点
1. 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农村学生大多感觉政治学科难理解、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将抽象的文字叙述和逼真的情景相结合,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从而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在教学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扩展了知识领域和学生的视野,转变了师生的关系和地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因为它的容量大,内容浓缩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使学生从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可以促使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
3. 化解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是很成熟,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深奥的概念和原理会感到难以理解和记忆。思品课教材中有大量零碎的概念,并且这些概念还是教学重点,需要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记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且能够将零碎的知识归纳在一起形成缜密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知识、记忆知识、掌握知识。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视频、音乐、图片等,形象生动,能轻松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视频是传媒信息很好的媒介,因为它具有色彩丰富的画面,并配以扣人心弦的音乐,生动形象,可以将教材中所描绘的知识点给展现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渲染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弊端
1. 牵合附会,华而不实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要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还会过分重视课件页面的华美,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设计具有艺术的美感上,严重偏离了教学目标。甚至有的教师为了上一节生动的公开课,将课件制作得相当华丽,并且还别出心裁地配以激动人心的音乐,其本意是为了优化课堂,给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但事与愿违,正因为这些华而不实的内容,才使得学生过度地关注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上,无法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课件不仅没有起到优化课堂的效果,反而成为教学中最大的干扰源。
2. 妨碍心灵沟通,忽略了教学中情感的交流
有些教师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自身的主导,忽视了与学生之间情感上的互动交流。教师机械地按鼠标,学生机械地看屏幕,学生由“学习的主人”变成“屏幕的观众”,教师由思维的“点拨者”变成鼠标的“点击者”,用课件来代替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很多学生认为多媒体将课件内容展示过快,一节课下来,眼看酸了,头也抬累了,笔记也记不下来。因此,教师不能只是机械地讲解知识,而是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激起学生心灵情感上的互动,以自身来影响学生,用情感来教育学生。
3. 要适可而止,避免“一幕到底”
多媒体是一种教育技术,一种传播媒介,它对我们的教学活动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但多媒体并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应因地制宜,在恰当的时机利用它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把握好多媒体使用的次数,把多媒体教学和其他教学形式相结合,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保持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现在的一些公开课或示范课大有“除去多媒体不成课”的痴情,整堂课不管是课题、基本概念,还是课本中的案例、思考题、板书设计、课堂作业,一切都由电脑来完成,电脑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这样不仅不能有效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导致学生课堂笔记记录困难,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吃力,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也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要避免“一幕到底”的现象,课前要周密思考,哪些内容、哪几个环节运用最相宜、最有效。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