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督范文

时间:2023-04-01 23:5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体监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媒体监督

篇1

指出,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

必须得承认,时下的确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还缺少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在他们眼里,记者对当地突发事件或负面新闻进行采访,就仿佛成了找碴的“刺头儿”。于是,一些领导干部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怀着恐慌、抵触的心态,采取捂着、躲着、压着等手段,千方百计地封闭信息。

近年来,信息传播日益呈现出开放性、无界性和速度快等特点。面对媒体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如何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不仅是党中央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更是检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智慧的一道现实考题。

个别领导干部回避媒体、逃避监督的想法和做法,并非明智之举。毕竟,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早已超出了政府的掌控范畴。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即使捂着压着不向媒体说清楚,那也捂不住压不住网民的声音。与其坐视网络谣言满天飞、陷入被动境地,不如借助媒体主动权威信息,回应公众关切。

篇2

关键词:媒体监督 公司治理 投资者 政府 董事会

一、引言

自资本市场形成以来,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丑闻一直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2001年美国安然事件最终曝光前,以《财富》和《华尔街日报》为首的新闻媒体已经对安然公司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提出过质疑,正是这些质疑的声音迫使安然在重压之下不得不低头。在中国也有许多由于媒体披露报道而导致公司治理违规行为曝光的案例。如2001年《财经》揭露了银广夏的严重业绩造假行为;2002年,中国四大证券报对东方电子业绩下滑的连续报道导致了东方电子财务造假的曝光。这些案例说明,在企业披露的信息有限且真实性不高的情况下,媒体便充当了会计信息补充者的角色,成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监督力量。随着信息传递方式的多元化,媒体监督通过市场机制的支持和配合,在公司治理中的功能日益凸现。媒体作为监督公司管理层保护股东利益的独立第三方,其影响才被考虑进来。媒体对公司治理违规进行报道对于投资者、监管部门、公司董事会的价值和意义鲜有评价。以前对于投资者市场反应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政策、公司宣告盈余和股利的新闻后股票价格如何变化,而对公司治理的负面新闻报道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还没有得到证实。本文分析评价了违反公司治理九种情形下的媒体报道文章以及这些媒体报道文章与投资者、监管部门和公司董事行动、行为之间的关系。调查了公司治理违规媒体报道的反应,检验新闻媒体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实务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及理论分析

(一)文献回顾

媒体监督对公司治理积极作用的认识最早源于Dyck & Zingales (2004),使用发行量作为媒体影响力的替代变量,研究表明媒体能够显著降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数量。Miller(2006)的研究表明,媒体在揭示会计舞弊的过程中扮演了积极的“看门狗”(Watchdog)角色。Dyck et al.(2008)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媒体报道增加了企业改正公司治理违规行为的概率,并迫使监管部门实施监管行动。Joe et al.(2009)的研究则分析了媒体对不同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影响,发现媒体对董事会无效行为的曝光会产生显著的经济后果,使得董事会采取积极的纠正行动保护股东财富。200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其《金融改革与金融安全》系列研究报告之六中提到应高度重视大众传媒在金融监督中的作用。贺建刚等(2008)通过对五粮液公司2003年之后的关联交易和现金股利的分析,发现媒体监督并没有改善或缓解大股东借助控制权实施的利益输送行为。闫邹先、尚秋芬(2008)实证分析了媒体监督、上市公司性质与上市公司合谋之间关系,研究发现媒体监督可以有效的防范上市公司的合谋行为。李培功、沈艺峰(2010)通过把媒体分为政策导向性和市场导向性媒体,结果表明,市场导向性媒体具有更加积极的治理导向作用,并认为我国媒体公司治理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引起相关行政机构的介入实现的。

(二)理论分析

(1)投资者和媒体。Tetlock (2007) 认为投资者借以接收、评价公司信息一个主要的报道机制就是媒体,其中报纸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媒体对公司的悲观主义态度能够刺激该公司股票的出售。因此,媒体监督对市场价值的影响是一种投资者约束管理人的潜在手段。我们预期,媒体对公司治理违规的曝光率越高,公司股票价格的下降幅度越大。(2)监管部门和媒体。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媒体通常被看作是英国政府的第四分支或者“第四等级”,也有人叫做“第四权力”。在国际政治面前的声誉对政策制定者媒体通过向政策制定者施加压力来调整违规公司所在国家的法律建设和管制建设,也间接地影响了公司治理,通过有关政府监管部门对公司违规行为的介入,媒体的影响应当是显而易见的了。(3)管理者和媒体。大部分文献都表明,媒体是通过声誉机制来影响公司治理的。由于媒体具有控制公司声誉的能力,能迫使公司董事着手改革,对一个企业的负面媒体报道会招致“声誉成本”(Dyck, et al, 2008),企业希望避免这种成本。对公司的负面报道不仅可能促使董事会改善公司治理的质量,还可能会迫使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履行勤勉的受托责任。Harris Interactive(美国一家市场调研公司)在2002年实施了一次对公司管理者的调查,结果显示,经理们把负面报道作为公司声誉的最大威胁,排在公司不道德行为和诉讼的前面。通过使经理和董事蒙羞,负面媒体报道约束了公司经理和董事的行为,媒体报道事实上被看作是一种约束管理层的手段(Dyck et al, 2008)。因此,那些由于发生公司治理违规而受到负面媒体报道的公司的管理层和董事会,被期望通过赔偿股东和实施改革的方式来修补公司声誉所遭受的损失。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0年7月至2010年6月的公司治理违规报道为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巨灵财经资讯数据库。巨灵财经资讯数据库涵盖了几家重要报纸样本期间的所有报道。本文通过搜索主要公司治理违规关键词,确定了治理违规的公司样本。在所选取的样本期间内确定了公司治理违规的报道样本。对一些非同一时间的干扰报道,进行了剔除。此外,对同一信息不同媒体的相同报道,剔除了题目、作者相同的报道,只保留一条。

(二)度量指标

对于投资者对公司治理违规报道的反应,主要依据公司治理违规报道公布前后股票价格的变化来分析。由于每家公司报道的集中时间段长短不同,因此我们所选取的窗口期也不同。从CSMAR数据库搜集到了公司治理违规报道的窗口期及报道之后五天的日股票收盘价信息,并计算了该期间股票价格的平均变动百分比和最大变动百分比,作为对投资者反应程度的度量。为了研究公司治理违规被媒体曝光后上市公司的反应,使用公司治理违规曝光后上市公司的实际补救行动度量媒体曝光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在收集随后年度媒体对样本公司的全部报道后,采取与Dyck et al.(2008)和李培功、沈艺峰(2010)的方法进行编码:即如果媒体报道后上市公司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来弥补、修正公司治理违规的行为,如整改、提出解决方案、更换高管等,那么该公司取值为2;如果媒体报道后上市公司仅仅部分改正了违规行为或者消除影响,如公开致歉、澄清公告、积极披露拟采取措施,那么该公司取值为1;如果样本公司无视媒体的报道,对于报道的公司治理违规行为没有任何改善措施或者极力否认,那么该公司取值为0。为了研究监管机构对公司治理违规报道的反应,从CSMAR数据库搜集了政府部门监管者反应程度的资料。通过搜集数据发现,对于公司治理违规报道做出反应的政府部门主要有证券交易所、证监会和财政部。证券交易所一般通过公开谴责、通报批评或市场禁入等手段进行介入,证监会一般会通过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的方式对违规事件进行介入,而财政部对违规事件的介入比较少,主要进行财政检查。如果违规事件比较严重,或者有投资者违规公司的情况,那么司法机关也会介入违规事件。对于政府介入程度的度量,我们将证交所、证监会和财政部三方都介入的公司赋值为3,将其中有两方介入的赋值为2,将只有一方介入的赋值为1,三方均没有介入的赋值为0。

(三)控制变量

根据Dyck et al.(2008),媒体报道后公司的行为除了受报道频率的影响以外,还会受到公司规模的影响,大公司受到来自市场和媒体的更多的关注,曝光后更有压力去改正公司的违规行为,本文用资产账面价值的对数来控制这一影响。Kahn and Winton (1998)认为由于市场的非流动性,机构投资者不容易退出一个股票,他们更倾向于干预管理层的行为来提升股东财富,因而机构投资者有更大的可能性借助媒体实现利益诉求,文中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来控制该影响。李培功、沈艺峰(2010)认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可能会通过各种政治关系来阻挠媒体对公司的曝光和行政机构的介入,从而降低了公司改正违规行为的可能性。因此本文也使用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来控制这一效应。此外,违规事件的严重程度也会影响利益相关者对违规报道的反应,违规事件越严重,投资者的反应越强烈,政府部门会越重视,违规对企业自身的影响越大,管理者便有更强的动机采取补救措施,本文使用证监会对违规事件进行处罚的金额来度量违规的严重程度。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1)中,违规被报道之后样本公司的平均股票价格变动百分比为-2.96%,表明对公司治理违规的报道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股票价格普遍下跌。上述描述性统计分析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我们因此又将媒体曝光程度和股票价格变动进行了标准的回归分析见表(2)。根据表(2),公司治理违规的媒体曝光程度与每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变动程度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每增加一条负面报道,样本公司的平均股票价格将下降1.48%。说明公司所遭受的公司治理违规方面的负面报道将会影响它的股票价格,由于该违规报道,投资者对公司的管理层和董事会失去了信心。

(二)回归分析

(1)公司治理违规报道对监管部门的影响。为了研究政府监管部门对公司治理违规报道的反应,对媒体曝光程度和政府部门对违规事件的介入程度之间进行了回归分析。由于因变量政府部门对违规事件的介入程度采用了四个取值(即分别为0、1、2、3),因此使用排序logit模型,回归结果见表(3)。在使用stata10.0进行多元排序logit回归分析,本次检验选择政府介入取值为2的为参照组。从表(2)可以看出,每增加一条负面报道,政府介入取值为2的(有两类政府部门介入)比政府介入取值为0的(没有政府介入的)的概率高出2.08个百分点,比政府介入取值为1的(有一类政府介入的)的概率高出1.17个百分点。说明对公司治理违规的负面报道能够显著增加政府部门对违规事件的介入概率。我们认为,对公司治理违规的负面报道能够促使政府介入违规事件是受到两种动机的驱动,第一种动机是政治声誉动机,媒体能够控制评价政府声誉的信息流动和内容,为了保持自己的政治声誉,政府部门便有动机介入违规事件;第二种动机是宏观意义上的经济稳定动机,尤其是在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下,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为了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政府部门必须要保证单个的微观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中有秩序地发展,政府介入治理违规事件便是该动机的体现。(2)公司治理违规报道对管理者的影响。根据所搜集到的统计数据,公司治理违规被报道之后,有48%的公司并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或者修正措施,22%的公司则采取了积极的补救措施,而根据Gorman等的研究,违规报道后爱尔兰53.33%的公司董事会实施了全面的改革,只有6.66%的公司董事会没有实施任何行动。笔者认为,这种结果的差异凸显了我国公司治理外部环境中的一些问题,如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比较弱、司法制度不尽完善等,导致公司的管理者在违规报道后缺乏进行修正行动的意识。在研究公司治理违规报道对企业管理者的反应时,我们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仍然是排序logit回归。本文将公司治理违规报道后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行为分别取值为0、1、2,以取值为0的公司(即公司治理违规被报道后管理者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措施)作为参照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每增加一条负面报道,公司管理者采取部分补救措施(取值为1)的概率比不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取值为0)的概率要显著高出1.01个百分点,而公司管理者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取值为2)概率比不采取任何措施(取值为0)的概率要显著高出1.72个百分点。表明对公司治理违规的负面报道能够显著增加公司管理者的补救行动,在受到大量负面新闻报道的公司,董事会普遍实施修正和补救措施,证明通过对公司治理违规的报道,新闻媒体影响了公司董事会的这些行为,媒体作为公司治理监督者的角色得以发挥。

五、结论

本文研究了我国公司治理的外部监督机制―媒体对上市公司治理违规进行报道后,投资者、政府监管部门和公司管理者这三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反应,研究表明,媒体能够影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政府、公司的行为,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积极的监督作用。首先,对公司治理违规的负面报道导致了股票价格的普遍下跌,这是由于公司的负面报道公布之后,投资者对公司和管理者失去了信心。其次,对公司治理违规的负面报道还会影响政府部门的行为,负面报道比较多的公司,政府对其违规事件的介入概率也比较高,这是由政治声誉动机和宏观经济稳定动机所驱动。最后,对公司治理违规的负面报道能够显著增加公司管理者采取补救行动的可能性,在受到大量负面新闻报道的公司,董事会普遍实施修正和补救措施,证明通过对公司治理违规的报道,新闻媒体影响了公司董事会的这些行为,媒体作为公司治理监督者的角色得以发挥。总之,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为未来的研究进入公司治理外部监督的新领域提供了一点思考,结合对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的决策制定进行探讨,或许对公司董事会在公共关系的营建方面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陈志武、杨林:《谁揭穿安然》,《财经》2002年第1期。

[2]陈志武:《媒体、法律与市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贺建刚、魏明海、刘峰:《利益输送、媒体监督与公司治理》,《管理世界》2008年第10期。

[4]闫邹先、尚秋芬:《媒体监督、公司性质与上市公司合谋》,《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5]李培功、沈艺峰:《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6]Dyck, A., Zingales, L.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Finance,2004.

[7]Miller, G.S. The Press as a Watchdog for Accounting Fraud.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6.

[8]Dyck, A., Volchkova, N., Zingales, L.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Role of the Media: Evidence from Russia. Journal of Finance,2008.

[9]Joe, J., Louis, H., Robinson, D. Managers’ and Investors’ Responses to Media Exposure of Board Ineffectivenes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09.

[10]Tetlock, P. C. Giving Content to Investor Sentiment: The Role of Media in the Stock Market. Journal of Finance,2007.

[11]Manne, H. Mergers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5.

[12]Dyck, A., Moss, D., Zingales, L. Media vs. Special Interests. Working paper,2005.

篇3

关键词:媒体;监督;商业银行;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196-02

一、我国金融市场现状及商业银行的地位作用

我国的金融市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不断完善。按照使用期限,金融市场可以被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是短期的资金流动场所,满足流通需求;资本市场是长期的资本流动场所,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安全性和盈利性的保障。完善健全的金融市场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能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迅速、有效、顺畅传导,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我国金融机构由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商业银行是除政策性银行以外的银行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政策性银行相比,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我国的商业银行是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是“聚宝盆”,为我国经济建设的筹集和分配资金,是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的纽带;商业银行是“气象站”,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政府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商业银行是“调节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地位不可替代,但是,商业银行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二、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压单压票行为

压单压票行为是指消费者凭支票到银行跨行转账收款业务办理不易成功。商业银行之所以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今年以来为控制物价的过快上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紧缩的宏观调控措施,人民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收紧银行的流动性,导致各银行资金趋紧;二是银行存款考核压力加大,尤其是到了月末、季末为完成存款任务,想方设法留住客户,有时会出现压单压票的违规行为;三是一些企业没有严格遵守与银行达成的协议,如承诺贷款资金的使用和流向要接受银行的监管,但事先未与银行沟通便将大额资金划出,导致银行压单拒付。

(二)内部管理问题频现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其股权结构不尽合理,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参与过多,真正关心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私有企业、自然人以及外资股东所持股份比重并不大。这就导致了城市商业银行被少数人控制,其贷款受政府意愿的影响很大。再加上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权力真正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导致银行腐败案件的发生,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遭受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应运而生。2013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其发展的速度超过人们预期,各种众筹、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财务管理及销售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范围内活跃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已超过350家,累计交易额超过600亿元。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去“中介化”,而商业银行正是那个应该被优化掉的中间层。商业银行天生需要对抗去中介化的趋势,它的努力方向是要让这种中间层产生的价值大于它的损耗。商业银行的职能确实在多样化,但只要它业务的主体摆脱不了融资中介和支付的角色,那就不可能从这种对抗中解脱出来。因此,如果商业银行不及时作出应对,就很可能被互联网金融给推倒。

三、媒体监督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监管除了依靠国家法律法规外,在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媒体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媒体监督,是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违法犯罪、渎职腐败行为所进行的揭露、报道、评论或抨击,支持和监督国家机关的方式,其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

(一)为监督者提供决策信息

新闻媒体在对商业银行行为进行报道时,往往会有一些专家学者商业银行行为所透露出的金融市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金融市场监管的意见及建议,这为金融市场的监督者提供了多方面的决策信息。监督者可以从媒体信息中听取社会各界对金融市场监督的声音。

(二)增加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强化市场机制

媒体作为各类行为主体披露和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以不同方式对商业银行直接进行舆论监督,能够影响和反映广大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的方方面面。因此,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既能够辅助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又能够强化市场机制的约束。

(三)媒体监管减少腐败的发生

金融市场以及金融监管领域官员的腐败问题成为阻碍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在促进金融股市场规范化和金融监管领域官员的清正廉明方面,媒体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媒体对银行行长等银行从业人员的曝光力度增加,就增加了银行工作人员及官员的透明度,对金融市场的监督作用明显。

(四)媒体成为听取民意的重要渠道

在金融政策制定实施之前,国家往往会通过媒体释放一些政策信号,观察民众对政策的意见及建议。在听取民声后,再对政策进行适当的修改后再正式实施。媒体称为决策制定者和监管者与民众联系的“桥梁”,避免了金融政策的偏激性及无效性。

四、媒体监督的负面性

大众传媒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舆论工具,可以发挥监管部门很难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大众传媒犹如一把“双刃剑”,如果管理不善或运作不规范,也有可能对监管部门制定政策、实施监管起到消极作用。

(一)媒体报道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媒体作为大众传媒,为获取浏览量和关注度往往会采取方法博得民众的眼球。在博取眼球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或偏激的报道误导民众,民众对信息的判断能力不同,往往听信媒体报道,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加了对金融市场监管的难度。

(二)媒体人违背职业道德

在数字媒体时代,每个普通民众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制造者。职业媒体人的职业道德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职业媒体人为了个人利益收受贿赂虚假报道,成为扰乱金融市场的罪魁祸首之一。近年来在我国股市上,也时常有极少数新闻记者,与股市“庄家”进行串谋,携手“造势”,给广大股民“下套”。

五、媒体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措施

(一)加强对媒体的监督

加强对媒体的监督。媒体监督权应该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实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媒体监督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同时,完善我国新闻媒体监督制度,需要加强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引导。加强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引导,让媒体监督起到积极作用。媒体监督的主要目的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进行制约,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建立媒体自律机制

为行使监督权,媒体应该建立自律机制。首先,加强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严禁新闻媒体人从事内幕交易。信息是金融市场上最有价值的信息,媒体从业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能够提早接触到金融市场上的有利信息。如果媒体从业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随处散播信息,就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三)严禁有偿新闻

商业银行在出现某种不利于自己的事件时,首先想到的是控制事件的传播,以维护自己的声誉。这种情况下,有偿新闻就出现了。金融领域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因此,金融领域媒体所承担的责任就越大。国家应加强监督,严禁有偿新闻的存在。媒体也应建立自律机制,抵制不良诱惑。

参考文献:

[1] 李 涛.商业银行监管的国际比较:模式及影响――兼论中国的商业银行监管模式选择[J].经济研究,2003(12):43-51+25-91.

篇4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媒体 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指“公民通过公开形式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①。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我们党把“四个监督”作为一个体系提出。可见,舆论监督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在互联网逐渐普及,论坛、贴吧等网络互动形式产生之后,舆论监督从传统主流媒体的监督变成全民形式的监督,打破了传统媒体话语权的垄断和新闻舆论监督缺位的局面。新媒体监督因为“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匿名性、廉价性等优势强势介入反腐、反恶、反丑行列,很好地履行了传统系统对政府系统负反馈这一职能”②。而微博的上线,使得新媒体的监督作用得以更加放大。

那么,在“微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舆论监督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两者之间是如何互动如何影响,都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并且,这能对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和舆论监督起到促进作用。

笔者查阅文献后发现,关于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有较多文献,但是缺少对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实证研究。因此,在本文中,笔者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来自人民网舆情频道案例库中的79条案例进行分析,采用文本分析、比较研究、归纳演绎等方法,试图用定量的方式得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异同,并为两者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所选案例情况概述

从人民网舆情频道案例库选择案例,是由于人民网舆情检测室具有了完整的舆情监测系统,并且对于网络热点事件和关乎舆论监督事件都有独立的舆情报告与分析,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

笔者选取79个案例,其中既有天价切糕事件,也有备受关注的乌坎事件、动车事故等。

其中,按照人民舆情案例库的划分标准,案例中公共管理事件40例,2例,社会民生11例,司法事件14例,文化科教3例,经济生活9例。所选案例涉及面较广,而公共管理事件的数量则说明这成为舆论监督的重点,涉及公共管理的事件很容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二、舆论监督传播主体研究

网络舆情场域可以有多种划分维度,笔者将其分为传统媒体舆论场域和网民舆论场域。传统媒体舆论场域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形成的舆论场,而网民舆论场域是主要是来自微博、论坛等网络互动所形成的舆论场。

1、信源分析

每一起舆情事件的发生,都存在一个信源,79个样本中,事件最初的关注舆论场的情况如图1所示:

通过分析,笔者发现传统媒体舆论场首次设置议程比例为32%,但是网民舆论场首次设置议程是54%。这说明,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很多舆情事件的发生都是受到网民的影响,传统主流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网民的互动,但同时,这也符合当前我国很多重大事件的舆论监督顺序:新媒体先介入传统媒体再跟进。

传统媒体舆论场优先的事件主要是通过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网络上的巨大反应,如广西来宾传销事件,就是传统媒体推动打击传销,央视通过声画等多种形式展现传销现场,从而成为此次事件的权威爆料人。而网民舆论场优先则是因为网民自爆一些经历引得共鸣之后发展,以及爆料人在网上揭露官员、行政机关、或者企业组织的某项活动或者某些行为后,引起了网民广泛关注,从而上升为舆情事件。

2、舆论监督主导性分析

事件被曝光之后,随着事件发展,舆情也会发生变化,归纳起来,笔者认为会出现如下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对于以传统媒体舆论场为源头的事件,在发展过程中变为网民舆论场主导的情况较少。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媒体报道后,网民在互动中只能处于追随状态,另一方面是由于网民在事件中的推动力不足。如2011年9月18日温州“我爸是市长”风波,由于网民对该事件高度关注,积极参与,最终就变成了网民舆论场主导。而对于网民舆论场为源头的事件,事件和网民的兴趣、关注点大致相同,所以在整个事件中能有所跟进,另外,在一些重大安全事件发生时,如“7・23”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中,主流媒体的声音却迟迟未能发出,尤其是央视等,事发前两天更多以口播的形式展现,表现出了在重大事件中的缺席,而由网民舆论场完全主导。而当事件较为复杂,或者是关于谣言散播的事件发生时,传统媒体舆论场则能取得主导权。但总体来看,在事件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舆论场和网民舆论场相互影响占多数,两者间互相设置议程,形成舆论监督的合力,从而推动事件的解决。

三、舆论监督传播内容研究

两个舆论场在不同事件当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他们的传播的内容又会有怎样的差别?笔者对79个样本的网民倾向性和媒体评论倾向对比后归纳出以下情况。

1、网民倾向和媒体倾向一致

这种情况主要是在涉及要求信息公开、官员的舆情事件中,网民中呼声最高的要求往往和媒体评论的主要论点保持一致。这类事件往往结构简单,是非清晰,立场鲜明。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合力,直指舆论的关键点,从而在推动信息公开、惩治官员腐败中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2012年4月18日湘潭市“90后副局长”事件中,两个舆论场都有很大比重的言论对当地政府的惩治力度表示肯定;对2012年9月18日南昌“铁栏圈行乞者”事件都认为这是对行乞者人格的一种歧视,但是由于当地政府应对较快,也赢得了舆论的理解。

2、网民的感性和媒体的理性

舆情事件发生之后,网民舆论场中相当多的网民是在透过情绪的表达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些表达往往显得更加人性化,体现了对“人”的一种关注。比如说在涉及伤亡的事故中,网民意见表达最多的是对死难者的哀悼,2010年复旦大学遭遇“黄山门”事件之后,网民数量最多的观点则是“对复旦学生的冷漠表示伤心”。但是这些看似感性的观点背后,往往汇集了相当多网民的观点和意愿,也正是由于网民的这些感性言论,更能够带动起其他网民的情绪,从而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

相比而言,媒体在“发声”时就显得理性得多。一方面,这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传播要求,另一方面,媒体应该对事件进行更多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传统媒体不仅仅是要对事件形成舆论压力,还需要从事件中总结出经验教训,给其他地方借鉴,还需要从更深层次来思考,从而为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指明出路。

同时,经过对2010--2012年的舆情事件分析,笔者发现随着微博等网络互动形式的发展,随着网民走向成熟,网民的观点表达得更加理性,很多网民开始脱离情绪本身的宣泄,也尝试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社会的发展。

结语

网络热点舆情事件涉及公共管理领域的较多。从舆论监督的传播主体上来讲,从网民舆论场产生的舆情事件更多,但是随着事件的发展,很多事件都是与传统媒体舆论场相互影响。而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失声、滞后的现象。当两个舆论场的内容一致时,能够有力推动舆论事件的解决;当两个舆论场出现内容差异时,网民的感性和传统媒体的理性形成互补。两个舆论场应该既存在竞争,有体现合作,这样才能推进传统媒体和网络互动在舆论监督道路上前进。

在微博时代,要想真正落实舆论监督,做好舆论监督,如传统媒体和网民互动同时起作用,从情与理、情与法等角度来分析和处理事件,这样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舆论监督,才能更好推动事件解决,推进政府系统改革和建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①何梓华、徐心华等主编:《新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②张建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舆论监督功能的比较研究》,新疆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篇5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问题;措施

一、前言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在大力弘扬正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成为了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另一种方式。不过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要跟上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法律意识和满足人们在新阶段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要求,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不规范、不健全的地方,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到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的开展以及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力度。所以,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法制健全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机构,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已成为我们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概念及方向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舆论监督的产生与社会制度紧密相连。在我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做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也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责。

三、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主要优势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进步,新闻舆论监督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从最初的小心谨慎到今天的锋芒毕露,从以前的屈指可数到今日的遍地开花,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监督特点看,舆论监督具有以下几大优势。一是具有很高的受众关注度和影响力;二是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能力;三是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四是涉及面广,关系到受众的点滴生活。

四、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成就

随着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可以说数量有所增加,范围有所扩大,力度和深度有所加强,呈现出一种渐进、发展的好势头。从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成效看,所取得的成就如下:

1.抵制腐败成效显著。在党中央加强了对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今天,新闻媒体对腐败问题揭露批判的力度大大加强,舆论监督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腐败问题已成为一些强势新闻媒体的重要内容。

2.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深得民心。现在几乎所有的省市级报刊、电视都开办了关于“3・15消费者权益日”节(栏)目,实施对产品和服务的新闻舆论监督,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维护了合法经营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促进立法、监督执法日趋成熟。新闻媒体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引导群众公开讨论,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以保证所制定法律法规的正确和全面。另外,新闻媒体还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对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通过曝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反面典型形成威慑力,使他们不敢违法,从而推动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良好社会风尚的逐渐形成和发展。

五、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中的现存问题

虽然我国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看待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从总体看,与党和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距离。在有的时候、有的地方、有的问题上,群众对我们的新闻舆论监督还不太满意。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还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认识

当前我们一些人对新闻舆论监督的认识还不深刻、不到位,甚至是不正确。认识问题在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中存在的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缺乏力度。其表现:一是批评和监督的限制多,导致范围偏小、偏窄,形不成规模和声势而力度不够;二是批评和监督的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导致盲目出击,分散使用力量,形不成合力而力度不够;三是批评和监督的内容不深入,批评不深刻,有些批评报道像蜻蜓点水,不痛不痒而力度不够。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认识不到位造成的。

2.选题难,采访难,取证难,报道难

第一是选题难。所谓“选题”的过程即通过对情况比较典型、事实比较清楚、不触及有关规定又符合当前报道方向的“坏消息”进行报道,进而起到新闻监督的作用。如《焦点访谈》经常反腐案例、刑事案件、家庭暴力等新闻以期引起社会的重视。第二是采访难。舆论监督的内容是坏消息、负面消息,而新闻媒体就是通过对这些负面消息进行恰当的舆论监督以使其更为公正、公开,并让官方介入尽快公正处理。在采访这些所谓的负面消息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和当事人不仅不会提供采访的必要条件,反而会处处作梗、处处设障,强行阻拦新闻记者,用软硬兼施的方法限制记者的行动和自由,这样就给正常的采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第三是取证难。新闻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性质和程度,这需要大量准确、可靠的事实材料做基础和依据。但是,由于记者采访的是负面消息,所以记者在采访时会遭受干扰和阻力,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很难拿到对舆论监督有用的材料。第四是报道难。绝大多数人喜欢正面的东西,因此,新闻记者采写了负面消息,他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压制记者和媒体,为媒体实施舆论监督设置种种。

3.新闻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尚未真正形成,地方保护主义色彩较浓

新闻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尤为重要,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作祟,当下的新闻媒体监督一般问题易,监督重大问题难;监督基层工作易,监督领导机关难;监督群众中存在的问题易,监督领导中存在的问题难。如近年来,山西等地煤矿经常发生瓦斯爆炸或矿井塌陷事故,死伤很多人,一些主管领导伙同煤矿的主要负责人对发生的重大事故不报或少报,从而使自己逃避问责或减轻责任。一些新闻工作者报道相关事件后,还有可能被一些领导通过某种手段予以批评或责难,这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报道者的勇气和积极性,进而消减了舆论监督的力度。

4.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缺失,导致无法可依、无规可循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舆论监督法(或者新闻法),更没有一套完整的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体系,国家没有从法律的角度和站位去明确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地位、性质、宗旨等。虽然我国党和政府一直比较重视新闻媒体工作特别是舆论监督工作,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办法,但这些办法可操作性不强,存在着一些缺陷,当新闻记者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并不能很好的解决。

5.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异化,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良莠不齐

当前,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一些传媒把监督作为创收的手段,为了达到吸引眼球、引起轰动效应、增加发行量、提高收听收视率、扩大媒体知名度的目的而进行有悖社会正面导向的舆论炒作。另外,新闻舆论监督最终要靠新闻工作者的实践来完成,但有些新闻工作者的个人素质较差,影响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正常发展。

六、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有效措施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权力制衡机制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权力制约机制中最体现民主和民意的力量。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合理地实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是值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1.提高对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一是要进一步放下包袱,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尽可能扩大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的范围,缩小“”。在一个时期中,在一定范围内,要适当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声势以加大批评和监督的力度;二是要选准批评和监督的目标,突出批评和监督的重点,要注意选择典型的重点人物和事件,集中力量加以突破,防止无计划、无重点的分散使用力量;三是要善于深入挖掘所批评和监督的人物与事件的思想内涵及政治意义,批评要击中要害,监督要有力量。

2.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增强新闻舆论监督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为了确保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稳定大局的前提下,应改革媒体的组织结构,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一个一主多元的新闻舆论结构体系,鼓励其他形式的新闻媒体发展。取消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党对舆论监督的行政干预,保证新闻媒体对重大案件有采访、调查、报道、评论的权利。实行新闻单位对舆论监督的报道独立负责制,可以自由地揭露社会丑恶现象,对某些人或事的曝光不受某一部门领导人意见或看法的左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舆论自由。当然,新闻媒体也应对其所做报道的真实性承担相应的责任。

3.新闻舆论监督与人大监督相辅相成

如果媒体监督与人大监督联袂,人大的权威就与媒体的传播优势很好地结合到了一起,人大借助媒体使代表的意见公之于众,获得广泛的舆论响应,构成对行政机构的强大舆论压力;媒体则借助这种结合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保持了媒体应有的客观、中性的社会身份,顺利地实现单独靠媒体行动无法完成的舆论监督追求。当然,媒体与人大的互动监督并不等于削弱与行政、司法等机关的合作,新闻舆论监督还应当与法律监督、权力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

4.加快新闻立法进程,健全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体系

只有加快制定《新闻法》,才能明确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报道权受法律保护。有了《新闻法》,新闻舆论监督就会有更加切实的法律保障,新闻机构也就能进一步运用法律武器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同时也能保护自身的正当利益。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利需要法定,新闻舆论监督的责任也需要法定,建立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是保证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5.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提升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首先,新闻工作者应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以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体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树立新闻工作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做好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其次,新闻工作者必须做到忠于党和人民,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正确导向,同时恪守职业道德,坚决抵制各种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不正之风,自觉维护新闻队伍的形象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声誉。再次,从众多的舆论监督报道中,我们发现很多具有影响力的舆论监督报道都是善于抓住事件的细节,从细节中找出事件的源头和问题所在,这需要记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揣摩细节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最后,新闻舆论监督最需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包括采访录音录像、信件、各种资料等等,这样做能够最大可能地保护记者本人。

七、结束语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有效方式,是防治政治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强大武器。所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体系对我们尤为重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体系中,只要新闻媒体握紧“舆论监督”这把“利剑”冲破重围,让民主自由的阳光更充分地洒向大地,那么我们的国家会走上一条更加公平、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更加繁荣的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张益锴.当前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2]郑保卫.2002年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综述与评析[Z].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2.

[3]陈一沫,王勇.关于地市媒体破解舆论监督难题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地市报人,2010(9).

[4]张春喜.浅谈新闻媒体如何做好舆论监督[J].科技风,2013(15).

[5]朱学成.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法制保障问题探析[N].攀登,2013(4).

[6]陈沭岸.论社会环境对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消极影响[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2).

[7]薛艳萍,李建红.论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途径[J].前沿,2010(21).

[8]王倩.浅谈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作用[J].前沿,2013(11).

[9]齐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问题研究及对策[J].中国传媒科技,2013(16).

[10]张立,孙卉.略论加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2).

[11]吴黎.浅析当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不足与完善措施[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12]王维亚,王泓.让“无处不在的眼睛”更敏锐―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警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13]岳坤莉.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问题与对策分析[N].贵州政协报,2013.

篇6

【关键词】媒体报道;司法公正;司法独立;舆论监督

现代法制国家,司法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部分,媒体对司法活动进行报道并监督司法权的行使,已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在我国,传统上媒体对司法的监督作用非常有限。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加强监督。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有监督权。最高法院院长肖扬也指出,审判机关要把宪法规定的公开审判制度落到实处,自觉接受舆论监督。为此,法院应允许新闻记者旁听庭审和公允地采访报道审判活动。正因为媒体报道是舆论的主导,因此,媒体监督已成为我国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媒体监督的作用

西方有名古老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能够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这就是说司法公正不仅要求实体公正,即事实准确,证据确凿、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裁判结果恰当;而且要求司法过程公正,诉讼程序民主,即严格遵照正当法律程序进行诉讼,尊重和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公正既是司法民主本身的要求之一,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社会公正的有力保障,而媒体的报道则大大增强了司法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二、媒体监督的误区

近年来,媒体舆论监督的地位日渐突出,法院在谈到外部监督时都毫无例外地将舆论监督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手段。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舆论监督在认识和实践上都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传媒舆论监督凌驾于法律之上,以至于对司法公正产生负面影响。法院作为审判机关,本身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地,其中也包括当事人对法院的不满,有的记者把监督权作为特权,动辄就把当事人对法院的不满不加斟别地搬上报纸,舆论监督成为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一场“诉讼”,“原告”是当事人,“被告”是法院,而“法官”则是隐藏在暗处的记者。在这场“诉讼”中,法院的辨白显得苍白无力,结果可想而知。

三、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冲突

媒体与司法各自不同的特性与职业要求决定了二者之间必然存在冲突:第一,媒体的职业特征之一就是动态报道、刺激见闻;而司法却客观、冷静地消减纠纷;第二,媒体要求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报道,以新、快取胜;司法审判则有不可逾越的时间过程,并以此冷却矛盾体温;第三,新闻语言难免标新立异,而司法用语却力求严谨;第四,新闻事实是记者见闻或采访所得,而司法事实则是凭籍证据证明出的事实;第五,舆论监督缺乏明确的法律定位,而司法则代表着国家强制力与终局裁量权。

四、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互动

在我国,司法追求的公正与媒体强调的监督均有其宪法依据和现实合理性,代表着两种同等重要的不同价值,双方享有良好的互动基础,但这一本该协调并进的事物却一直处于“新闻舆论对司法权的监督零散而不成系统、随意而未成制度,使新闻舆论遏制司法腐败的效能远远未充分发挥出来”的无序状态之中。我们应当对司法与媒体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构建,加强双方的约束与规范,从而将司法与媒体的关系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加以保障、引导和监督。1、媒体介入司法,应当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要求司法机关依法办事,媒体自身也要依法行事。媒体和每位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士执行和遵守。传媒在报道和监督中享有的自由是相对的,其行为底线依然是人人都得遵守的法律,不能违背法律法规而我行我素。2、媒体介入司法,应当保持客观公正。即真实性、严肃性、准确性、公正性。新闻媒体对司法的报道应当坚持真实性,即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把握正确监督,防止不正当干预的基本原则。司法裁判坚持的原则是事实求是,这与新闻媒体对案件报道的真实性是一致的,只要都尊崇这一原则,不会再存在非正当干预的问题。当然,由于新闻报道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与裁判者不同,视角和认识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这都有可能导致报道者与裁判者判断的差异。司法审判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其特殊性在于案件本身常常涉及专业技术和法律问题。在坚持新闻的客观性、严肃性、准确性、公正性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对当事人个人隐私权、企业、个人商业秘密权的维护。3、媒体介入司法,应当是善意和建设性的。媒体具有引导功能,因而传媒报道审判活动时要有选择、有分析地进行报道或评论,并应当考虑社会承受能力,考虑社会效果,要尽力化解不良社会情绪,避免推波助澜的负面效应,维护司法机关的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同时,还应当以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自我约束,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具体的监督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要求,考虑到传媒导向和社会的承受能力。

五、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监督机制

(一)确立传媒监督正确的舆论导向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法治建设有待于不断完善,传媒监督司法活动处于过渡时期,在过渡时期,法院依法独立审判还未完全落实,传媒监督司法活动也还不很规范。如何既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监督对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同时又尽可能地消除其引起的负面影响;如何既能维护新闻自由,满足人们的知情权,仲张社会正义,又能维护独立审判,确保司法公正与权威,这就需要确立传媒监督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传媒监督应遵循的法律原则

1、维护法律权威原则。这是传媒监督法院审判工作的基本准则。记者应充分尊重审判活动,确保司法独立。2、客观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也是司法实践的基础。传媒监督必须建立在新闻来源和新闻采写的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上,在报道中绝不能有意炒作或追求耸人听闻的情节。3、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是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即未经法院审判,对任何人都不能确定有罪。因此,新闻媒体在法院作出判决前严禁作出有罪或无罪的表述。

(三)建立健全传媒监督制度

传媒在监督审判工作时除应遵循以上一些原则,还应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其监督行为和方式。1、明确采访范围。明确范围是平衡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发生冲突的有效方式。我国的《法官职业道德准则》规定,法官一般不接受采访,以保持中立。与此相适应,也应通过立法或其他方式明确传媒监督司法的范围。2、限定监督方式。传媒在行使监督权时,对可能造成司法公正负面影响的监督方式,应限制使用。如贬损法官的言论,乱下结论的报道等。3、加强传媒监督的专业化建设。司法活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从事司法报道和监督的记者应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熟悉司法运作过程,同时编审机构应聘请法律专家对司法报道把好政策法律关。

【参考文献】

①卡特著,黄列译.大众传播法概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篇7

关键词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6-0028-02

1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特征

1.1 广泛性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基本特征之一便是广泛性。广泛性具体表现在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范围广泛且内容丰富。作为舆论监督工具,新闻媒体不仅对党政机关、公务人员进行监督,普通群众也在监督的范围之内,舆论监督涉及到受众的点滴生活。在监督的内容上,新闻媒体涉及到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与公共利益有关的公共领域范围内的一切事务。民众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参与到各项事务之中,从而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1.2 及时性

及时性是媒体舆论监督区别于其他形式舆论监督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一直是配合党内监督、司法监督、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的,从而形成监督合力,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相关监督部门相比,新闻媒体可直接地、迅速地把某些事件和问题反映出来,形成舆论压力,引起相关部门关注,及时产生社会效应。一些发达地区的新闻事业甚至数小时后就能产生监督效果,这是其它形式的舆论监督所不可比拟的。

1.3 公开性

新闻媒体被喻为社会问题的“放大器”和“扩音器”,这也就决定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的特征。新闻媒体面对的受众分布于各个阶层,所报道的新闻内容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经过媒体报道后的社会问题将会被放大与强化,这些问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未来趋势将会被社会公众广泛讨论,公众与新闻媒体良性互动,形成一个立体化、多角度与多层次的舆论监督系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效果。

1.4 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媒体保证舆论监督公信力与权威性的基础。大多数情况下,新闻媒体主要是指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不同于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兴媒体,传统媒体的报道内容要经过层层“把关”,内容的真实性则是“把关”的基本标准,一直以来,真实性被认为是新闻媒体的生命。而互联网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使得新闻内容生产中的“把关”环节大大弱化,假新闻、谣言在网络中大量存在,比如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中,一些网友纷纷把自己的猜测到网络中,阻碍了有效信息的传播。因此在全媒体时代下,新闻媒体有义务查清真相,向广大受众提供真实、权威的新闻。

2 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问题

2.1 舆论监督力度不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新闻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十余年,然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按照高度统一原则建立起来的集中式新闻体制。我国现行新闻管理体制的落后是导致舆论监督力度不足的根本原因。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与行业“舆论监督事先要得到官方许可”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监督基层多、高层少;监督一般问题多、重大问题少等现象广泛存在;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党报党刊中监督报道偏少,能起到良好监督效果的报道则是少之又少。

2.2 舆论监督缺乏法律支持

法律是舆论监督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没有法律支持的舆论监督就像是不在轨道上行驶的火车,后患无穷。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是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专业的《新闻法》来明确新闻工作者的权利与义务,这就造成新闻媒体和记者的正当监督权利和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护。由于缺乏相关法律保障,新闻媒体和记者不愿或者不敢进行舆论监督。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应该意识到:只有早日拟定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才能保障舆论监督的规范化与法制化。

2.3 领导思想意识落后

部分领导思想意识落后也是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西方新闻报道中的“乌鸦文化”不同,我国推崇的是“喜鹊文化”即只报喜不报忧。因此部分领导认为舆论监督就是揭丑与自毁形象,并且会损害某些人或某些组织的利益,所以有些领导对负面新闻习惯于隐瞒,排斥媒体采访,经常对记者设置重重障碍、百般刁难;更有甚者,对记者暴力殴打,砸坏采访设备,毁灭采访资料,妨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正常进行。

3 完善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对策

3.1 改革新闻管理制度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媒体管理体制具有其独特性。当今,我们的新闻媒体实行“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我国的新闻媒介机构并没有脱离党的领导独立存在,另一方面,我国的新闻媒体拥有相对的自和独立空间。所以,在当前的党纪和国情下,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必须遵循党的领导,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党的领导下,新闻媒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就要求新闻媒体不仅要报道正面信息,还要敢于、善于揭露社会问题,报道内容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从而获得民众的信任,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

3.2 完善新闻法律制度

目前,不少国家都是在确保政务公开与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基础上,以法律的形式确定舆论监督公共权力“度”的问题。1966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信息披露法》中提出国民享有最大限度的知情权,而政府拥有最小程度的隐私权。该法规定除法律特别禁止的文件外,任何公民在无需请求和必要理由的情况下,有权看到所有政府文件。信息公开法已被更多的国家纳入到法律体系之中,1998年韩国实施《公共信息公开法》,2001年日本颁布《情报公开法》,南非也成为了目前非洲最早并唯一指定信息公开法的国家。因此在我国立法部门应加紧相关专业新闻法律建设以确保完善新闻舆论引导功能。

3.3 改进媒体内部管理制度

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权利,如果新闻媒体使用不当将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加强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监督势在必行。媒体进行舆论监督首先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新闻纪律与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做好舆论监督既有外部环境的因素,又有媒体自身的原因。加强和改进媒体内部管理同样至关重要,新闻媒体与其从业人员应恪守职业道德,坚决抵制虚假新闻、有偿报道等新闻腐败现象,依靠行业自律,维护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严肃性、正义性和权威性。

4 结论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那么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谈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在全媒体时代,舆论监督成为了社会深化改革的一把利剑。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与公共利益,并进一步推动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民主方面建设。加强与改进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学君.论责任政治及其实现途径[J].学术研究,2002(6).

[2]师亚丽.舆论监督的现实困境和立法滞后浅议[J].报刊之友,2002(1).

[3]赵志刚.舆论监督中媒体的不当行为[J].新闻三昧,2002(2).

[4]田大宪.舆论监督思想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5]唐珉睿.加快监督立法积极开展舆论监督[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

[6]杜瑞珍.关于舆论监督的理论思考[J].南都学坛,2001(5).

篇8

“舆论监督”的概念及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发展现状

“舆论监督”不是一个自古就有的词汇,也可以说它不是一个拥有准确意义的词,只是大家说的多了,约定俗成了这样一个词语。它的大概意思是,人民的意见和批评、利益和愿望、意志和情绪通过新闻媒介反映出来,形成舆论,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从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来三点意思:1.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民;2.媒体只是舆论监督的工具;3.党政机关的态度往往对舆论监督的成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它实质上就是人民群众借助新闻传媒对社会上的假恶丑现象进行批评,其中也包括对政府机关及领导干部进行的民主监督,它是人民行使民利的一种手段。

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舆论监督”受到了一系列限制,甚至扭曲变形。

一是舆论监督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人民的意见来自民间,它要通过媒体进行表达之后,才能迅速地形成舆论,但是传统媒体的报道具有选择性,公民通过传统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其实远远不够充分。大量的民意反映到媒体之后,需要通过媒体的选择,这种选择在形式上表现为媒体的主管党政机关的审核,因此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媒体和权力的结合,这样一来,当舆论监督需要监督到权力的时候,便有了极大的局限性,这种状态极大地伤害了舆论监督本身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

二是传统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困难重重。中国传统的新闻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政府信息的不公开、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新闻官司缠身,等等,因此传统媒体对一些重大腐败问题的揭露比较迟钝,有时候甚至不如外电。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新模式

当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因为种种原因而徘徊不前的时候,社会进入到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蜂拥而起的时代,舆论监督的强大力量出现了,但传统主流媒体已失去了在舆论监督中原有的地位,它们被新媒体抛在身后,谨慎地担当着跟随者的角色。

最为常见的一种情形是,传统主流媒体亦步亦趋地跟随着新媒体舆论监督的脚步,不少事件是先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然后传统主流媒体才予以跟进报道。另外一种情形是:一些传统主流媒体与当地官方的步调严格保持一致,当新媒体上的舆论监督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而来时,若官方不作回应,这些传统主流媒体便也置之不理、视而不见,直到各种传言、谣言将事情搅成一团浑水,引发众怒时,才匆忙出来辟谣。当然,这不只是舆论监督,还包括一些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在2007年的厦门PX事件中,自3月起,厦门的市民就开始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对这一项目进行抵制,公开表达对PX项目的不满。当地的传统媒体则就PX项目的可行性配合当地政府进行全面解释。两种不协调的声音,当时就引发民众对传统媒体的质疑。后来PX项目从厦门的迁出无疑对传统媒体造成了负面影响。

另外一种形式是传统媒体进行舆论监督之后,被网络媒体进行放大,进而产生全国影响力,全国性的主流媒体强力跟进,形成巨大的民意舆论,最终促使问题得到了解决。比如2007年,由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的系列报道《罪恶的黑人之路》,当都市报道进行了十多天的连续报道之后,事件被放到了大河网上并在不久之后转载到了网络上极具影响力的“天涯社区”论坛,迅速在网络上掀起舆论风潮,全国各大媒体迅速跟进,最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一系列打击黑砖窑的行动迅速展开。

综上所述两种形式,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中扮演的都是推波助澜的作用,因其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使得事态的发展得到了党政机关的关注之后,问题得以解决,但是在对事态的反应速度和力度上,传统媒体逐渐走到了新媒体的后面。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要从两种监督形式的不同说起。

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劣势对比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和劣势。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在于:因为党和政府耳目喉舌的定位,以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为主体的主流传统媒体,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经过它们报道出去的批评性报道一般都代表了党和政府的态度,使舆论监督能够较快地进入操作层面。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劣势在于:一、时间一般比较滞后。民情、民意反映到媒体需要一定的时间,媒体一般要进行核实,然后再履行制作、审批手续,少则数天,多则数月。二、民意的广泛性受到限制。传统媒体由于篇幅、人力、资金、程序等诸多原因,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一般仅限于影响较大或很特殊的典型个案。三、互动性不能得到及时反映,有时候有失公允。传统媒体的报道一般呈单向性,来自各方面的评论、反馈、辩解及信息不能及时沟通交流。四、成本过高。公开发行的报刊的版面价格很贵,电视台制作新闻节目的成本更高,如果按照节目播出时间计算更为昂贵。

网络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优势和劣势。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在于:一、 网络监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都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评价,不仅参与人多,而且面广,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评论都能得到集中反馈。二、在网络上,人们的意愿和看法可以更真实、充分地表达。一般来说,传统的媒介对民情、民意总有个加工、筛选,往往一些更真实的呼声得不到传达,而互联网对于消息的审核相对于传统媒体要宽松得多,同时海量的信息也不容易进行审核,因此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便于人们无拘束地发言,真实地表现自己。三、网络监督非常快捷迅速,而且费用不高。边疆地区发生的事情,在几秒钟内通过互联网,图文并茂地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网络监督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对同一问题相互发表观点、展开讨论;既可以连篇累牍,也可以短小精悍;还可以组织 “专家访谈”,以至于组织问卷调查和反馈。

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劣势在于:一、网络媒体不够权威,公信力较低,而且网络信息主体多为匿名,不能够对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因此不易使老百姓相信。二、网络媒体的信息海量,良莠不齐,没有很好的途径去进行甄别辨识,同时多数信息也很难形成舆论。

从上面两点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两者不是竞争的关系和态势,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搞好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要实现舆论监督地位的回归,就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与网络媒体的互动,发挥自身的优势,规避自己的劣势,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第一,传统媒体可以办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去弥补传统媒体自身的不足。传统主流媒体可以将自己抢先得到的材料,依托自己办起的网络平台,提升传播速度,加大反馈力度,并与自身的传统媒体互动,将舆论监督置于领先地位。

第二,在网络上大量信息真假难辨、是非混淆之时,可以运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发挥引导优势。网络媒体由于它的匿名性和低门槛,导致网络舆论的主体较为复杂,网络言论也必然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和无序性。传统主流媒体可加强网上监测,并适时介入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第三,以传统主流媒体善做高度、深度报道及其特殊地位,发挥其权威性的后发优势。传统主流媒体一直以公正权威著称,天生便具有进行舆论监督的固有优势。在新媒体抢先的情况下,可以在调查性的报道和言论方面予以提升,体现传统权威媒体的高度及深度。

毋庸置疑,网络媒体毕竟还处于生长期,它的发展状况还不够完善,它略显稚嫩的肩膀还不足以完全承载舆论监督这一重任。而且从长远来看,若失去传统主流媒体的支撑,仅仅指望网络的作用,舆论监督的效果依然会大打折扣。因此最有力的舆论监督应是民间舆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成合力的立体式的舆论监督,只有这种形式的舆论监督才能更好地规避各种舆论监督的局限,形成合力,实现1+1+1>3的效果。

篇9

关键词 网络 媒体监督 特点 利弊 协调

媒体监督,顾名思义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纸、杂志等信息表示和传播载体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悖于道德和法律的行为进行制约,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的一些行为进行督促,使相关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手段。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国家制度的意识也逐渐觉醒,民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无疑就是通过媒体的报道以及自身对网络信息的发掘,因此,媒体的地位随着民众不断地关注而足步提升。媒体作为新闻信息的输出者,其向大众输出的信息质量也决定着大众对信息的评判及反应态度。媒体除了输出信息以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社会监督功能,通过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揭露,引起民众的关注,从而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中,解决问题。

网络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媒体监督的参与者更加广泛,媒体监督方式也由传统的新闻报刊、杂志形式扩大为网络传播这种新兴的介质传播。官方媒体之外的社会媒体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社会管理互动当中。在网络使用如此高普及率的现在,信息在网络世界的传播和整合就形成了一道“民意”风景线,大众通过网络进行民意表达,关注社会发展。网络时代下的媒体监督应运而生。但是就网络时代的发展情况来看,媒体监督能够称得上是一把双刃剑,在其起到了对社会现象、法治进程的监督作用的同时,也对社会稳定有序发展,法治活动的正常进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新兴网络时代下的媒体监督呈现的新特点:

第一,监督主体多样化。传统的媒体监督主要是依靠有权威的媒体消息,实时报道见诸报端,杂志等媒介,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比较单一。网络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的渠道,网络因其快捷、开放、对内容者的“保护性“较强,老百姓更偏爱于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闻,其主体不再仅限于权威媒体的工作者,学生、工人、教师、公司职员等等,只要会上网便能参与到网络媒体中,对社会各种“怪现状”进行评论、监督。

第二、监督内容不断深入。媒体监督作为一种社会监督力量,主要对社会交互关系中的社会化现象进行报道、评论,从而通过社会舆论导向制约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不断进步,民主法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媒体的监督已不仅仅是关注社会民生,随着各种法制栏目的创建及收视率的攀升,我们可以看出媒体的报道、监督已经深入到法治领域,不断的揭露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司法案件处理的腐败等,为反腐倡廉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第三、载体多样化。对于传统媒体,一般是一种介质对应一个平台,比如报纸的传播载体是纸,在纸这个平台上只能传播文字和图片;广播则是传播声音的的信号和频段;电视则是严格规范过得活动图像和声音。但是在网络却中和了数字、声音、动画、视频与一身的综合性平台。个人微博、博客、空间及社交性网站等“网络自媒体”的扩张也使得大众实现舆论监督的平台更加多样化。大众对信息的接收不仅局限于主流媒体的报道,逐渐发展成为自己发掘信息,信息,通过网络上传图片或视频等手段将一个小范围消息扩散到整个社会。不断曝光出来的官员不雅照不雅视频,公款消费的暗拍视频等都反映了在网络时代下,利用媒介监督的形式多样化。

2网络时代下媒体监督的利弊:

随着我过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初步建立,在法治进程中不得不提的便是媒体对法治的监督及推动功能,法治社会要求公平正义,其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暗箱操作,要防止暗箱操作,除了有一个健全的法治体系外,还需要有一个好的监督机制,我国目前对法治的监督机制除了各机关之间的相互监督以外,不能忽视的便是媒体对公权力部门的监督。通过媒体,民众能及时的了解到政府的执政信息,司法机关的司法进程,促使民众参与到民主法治的建设中来。但是在开放的网络时代背景下,媒体传播的形式多样化,民众参与媒体监督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参与监督的主体素质也参差不齐,这就不可避免的有媒体监督干涉执法者、司法者对法律的准确适用。

2.1媒体监督对促进执法、司法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西方国家,媒体监督被誉为“第四种权力”,仅排在社、立、司三大体系之后的监督。在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民利,而媒体监督是目前唯一能够全面施展这些权利的一个综合性平台,通过报道、评论、批评、发内参等方式,公开报道和新闻评论,不但能够快速传播信息,还可以形成一种无形的社会公共意志,协调社会机能、调节社会关系、干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媒体监督也能够促进执法、司法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媒体使人民关注的案件暴露在人民的视野之下,全民监督及舆论导向,执法、司法人员在处理案件,及时,公平,公正,严格的按照程序来处理案件,在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严格恪守,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很大程度上将执法司法过程透明化,防止权力的腐败和滥用而让民众对法律失去信心。第二,媒体的监督与报道使得民众能够及时的了解案件的进展与处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种法治宣传的手段,因案适宜,对公民而言也是一种法治教育的手段,从而督促民众自觉守法,正确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2媒体监督对公权力部门执法、司法的消极影响

虽然媒体报道与公权力部门执法、司法都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但他们两者是不同的两种社会活动。媒体报道注重的是事件本身的及时性、新闻的价值性、传播的广泛性及效应的轰动性。公权力部门的执法、司法活动追求的是事件处理过程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公正性。媒体的报道主要是从媒体新闻的角度进行,不会考虑法律本身的适用问题,其言语犀利,抓人眼球,往往只是在追求新闻本身“关注度”而缺乏正确的法律定位,加之人本身就是感性占据大部分的动物,面对事件本身往往是同情被害人,如果媒体在此时加上一些主观的倾向性的评论报道,极容易调动公众情绪,当公众的情绪汇聚成一股强有力地公众意识呼声时,无形中就会给执法、司法人员以压力,这就不可避免的干涉了执法活动、司法判决的公正性。往往媒体和民众在评判事件时从道德标准出发忽视了法律评判,从道义上看事件可能是要遭到严重的舆论谴责,而严格的从法律角度来评价就不是严重到必须处以严厉的刑罚。所以说,媒体对案件的过分报道,对案件提前进行定性评判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司法机关后续的公正处理。

媒体监督作为一种公众监督手段,在网络发达的信息爆炸时代,其传播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公众对事态发展的反应。媒体作为事件本身的传播者,要客观真实的呈现事件本身,不应该为了制造“噱头”而做出主观臆断的倾向性评价,煽动民意,从而影响法律在处理事件中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地位。

法律活动的进行必须是依法进行,司法的权威和尊严是建立在合法与公正的基础之上,应经得起舆论的评判。执法者、司法者在进行案件处理时,要摆正姿态,以一个中立、理性的裁判者姿态出现,不能跟随大众人云亦云。区别于普通民众的司法者要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坚持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不屈服与舆论压力,切实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本文指导教师尹华容教授)

参考文献

[1] 王沛莹.法制化视野下的媒体监督[J].法制与新闻,2011(7).

篇10

地方媒体舆论监督的十大误区

1.只有揭露“曝光”才是监督。对严重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严重玷污党和政府形象、严重损害人民群众权益的重大问题、重大事件、恶性事故及时进行揭露和“曝光”,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迫使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这无疑是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曝光”不是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唯一方式。新闻舆论监督除“曝光”外还有很多方式可以选择。

2.只有进行“负面报道”才是监督。国人习惯把新闻报道分成“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并简单地把宣传成绩、报道先进、传播经验、推介典型的报道归为“正面报道”,而把其他报道归结为“负面报道”,忽略了还有大量的新闻报道是“中性报道”。人们通常认为监督就是进行“负面报道”,反过来,只有进行“负面报道”才是监督,忽视了有些“中性报道”也是监督。这种误区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尤为明显。

3.监督就是“抹黑”。有些地方干部往往把新闻媒体正常的舆论监督看作是在给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工作找错挑毛病,是在给经济社会发展添麻烦,制造障碍,是给当地的工作和形象“抹黑”。

4.监督只是一种权力。有些新闻工作者只看到了国家法律法规赋予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权力,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来考虑监督问题,没有从社会、监督对象的角度来考虑如何监督问题,没有深刻认识到监督同样是一种社会和职业责任,是一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和社会建设需要的约束,尤为重要的是,监督更是新闻媒体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发展服务的一种特殊方式。

5.监督与被监督是对立关系。在我国现阶段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从根本利益上来说二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制约、彼此服务、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6.监督只能由上对下进行。新闻监督只能按照社会和行政层级,由上级媒体对下级单位、部门和人员进行监督,而对上级和同级单位、部门和人员是不能监督的。

7.监督只能选择对象进行监督。监督要选择单位、部门和人员,有的可以进行监督,有的不能进行监督,尤其是对位高权重、关系密切的单位、部门和人员不能监督。

8.监督能解决一切问题。普通百姓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往往把新闻媒体神化,认为不管什么大事、要事和难事只要一“曝光”,立马就可以得到解决,把正常的新闻舆论监督“畸形化”和“异端化”。

9.监督困难重重根本无法真正落实。有些地方新闻工作者认为地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往往受到地方权力、利益、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阻碍、制约和干扰,落实监督困难重重,真正的监督无法落实。

10.监督是有高风险的,常常处于孤立的位置。有的媒体人认为,新闻舆论监督是在孤军奋战,势单力薄,往往是老百姓拍手称赞,领导却不一定认可,被监督对象更是不买账,自身背负着巨大的风险,有时还会遭到打击和报复,监督常常处在“高处不胜寒”、“费力不讨好”的境况。

破解地方媒体舆论监督误区的对策

破解地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误区,关键是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广大人民群众和地方新闻工作者要切实树立起现代监督理念,改进监督方式方法。

1.依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新闻媒体的一种权利,地方新闻媒体也不例外。任何单位、部门、地区和人员都有依法接受新闻监督的责任和义务,地方单位、部门和人员接受地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同样不能例外。地方新闻媒体应当依法履行新闻舆论监督权利,监督不能超越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范围。

2.科学监督。坚持客观公正监督原则,把握新闻舆论监督的规律,不断完善监督体制和机制。地方新闻工作者应当讲究监督的策略,注意把握监督的技巧和分寸,注意选择合适的监督时机,不能乱监督、瞎监督;注意把握事件的真相和问题的实质,注意监督的方式方法,不能动不动就采取“曝光”式监督,更多的应当采取建设性、引导性、分析性、帮监督方式。

3.和谐监督。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树立和谐监督理念,构建和谐监督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应当从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大局出发,把着眼点放在促进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维护地区稳定,深化改革开放,改进和提高单位、部门的工作上;把立足点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当地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上。

4.有序监督。进行监督采访应当按程序操作,该请示的请示,该审批的审批,该报告的报告,该通知的通知,该反馈的反馈,该回访的回访,该跟踪的跟踪。接待监督采访也应当按程序操作,该接待的应当接待,该配合的应当配合,该由谁负责的应当由谁负责,不能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5.联合监督。在保持新闻舆论监督独立性的同时,应当积极与党组织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等其他监督组织密切合作,通力协作,构成社会监督体系,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

6.全程监督。改变传统监督只注重对事后结果监督、出了事才监督、有了问题才监督的认识和做法,树立全程监督理念,加强对事前准备阶段和事中进行过程的监督力度,切实强化在事件发生整个过程中所起的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舆论监督功能。

7.服务性监督。将新闻舆论监督与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推进单位、部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监督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进行监督,使监督与服务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融为一体。要有针对性地多介绍一些发达地区、先进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多传播一些对改革发展决策、制定工作方案有帮助的外部信息,报道工作失误和不足时,应当多帮助被报道单位寻找原因,多提建设性意见,以督促其改进和提高。

8.多方位监督。应当按照职责和使命开展舆论监督,不能厚此薄彼,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专拣“软柿子”捏,该监督的事一定要履行监督,该监督的单位和部门一定要监督到位,该监督的领域和行业一定不留“特区”和“死角”。

9.重点监督。紧紧抓住本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对重点单位和部门、敏感领域、特殊行业等实施有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