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范文

时间:2023-03-25 22:5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视媒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视媒体

篇1

一“、借势互动”的必然性

电视“借势互动”顾名思义指电视与媒体联合来发展互动,即信息在电视媒体与观众之间双向流动的过程中引入其他媒体的形式、技术或内容资源。伴随着信息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移动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借势互动“已经成为电视媒体跳出电视框架边界,把内容和服务延伸到了广袤的互联网、手机等新领域,借助其他媒体平台互动、分享,有效提升节目和媒体的影响力的重要策略。首先,科学技术进步为电视“借势互动”拓展空间。电视是技术革命的产物,科学技术的创新带来了电视互动空间延伸。近两年,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或宽带电视)、网络电视、移动视频、户外大屏等新媒体为电视实施“借势互动”开拓了空间。同时,以微博为代表的新技术产品牢牢掌握了年轻受众,使电视媒体与观众的实时互动变成了现实。如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等知名节目在播出同时纷纷采用“微直播”、“微互动”、“微报名”,微博热议和有奖收视等种种互动方式,引发了网民的普遍关注和共鸣。人们不再仅限于“共同在场”方式互动,而是延伸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共同来参与同一活动。其次,受众深层需求是电视“借势互动”的直接原因。在信息泛滥和媒体资源过剩的时代,受众对电视媒体依赖程度越来越弱。他们对于新近发生的事情,不仅需要在第一时间满足于“求知欲”,更渴望实现其展示自己的“表达欲”;同时,随着自媒体时代“人人皆记者”传播渠道的放宽,受众深层互动需求还在于有事要做,想在电视上实现其“行动欲”。为了迎合观众口味和抢夺观众“眼球”,电视媒体纷纷求“变”,在节目内容和节目形态上越来越突出“观众至上”原则,电视媒体逐渐由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以观众为中心,观众参与节目的成分扩大了,电视和观众之间的传受界限淡化了。再次,注意力经济效益是电视“借势互动”的必然要求。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媒体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追求经济效益。吸引消费者注意,通过互动进一步强化与受众关系,接近受众,最终促使受众锁定自己,真正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产品上是广告营销必然要求,从当前来看,受众的注意力即代表着经济利益,互动的强化也将带来电视盈利模式的创新。

二、“借势互动”的新形态和新方式

电视节目如何广泛邀请受众参与进来,融合为节目内容,形成场上场下、节目内节目外、现场嘉宾和荧屏前观众的实时深层次互动,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在形式上要有创新。

1.台网联动。电视台依托自己特有的资源开办网络电视台,以网络为延伸,弥补互动不足,实行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集中表现在:一是建立官方网站,提供网络播出的节目视频,如中央电视台、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新蓝网,推出“在线直播、互动点播、米粒社区”等互动小板块,接受观众对节目内容的反馈和节目互动多点直播。二是对接多种媒介平台,整合不同类型媒体的内容资源和传播平台,开展跨媒介的资源共享,如新蓝网不仅整合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18个广播电视频道节目资源,努力打造“浙江第一视频门户”,还对接浙江手机台()、新蓝网手机报等新业务。

2.手机联动。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普及且手机携带方便等特征,手机电视业务大大拓展了电视受众群。手机电视用户可以利用回传通道参与节目评论、话题调查、互动广告等个人专属性的互动服务,使互动更加贴近受众主体。如钱江都市频道2011年与移动、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发了《新闻007》栏目专属手机客户端,Iphone4、Ipad等大量手持移动设备客户都将可以一键点击观看该栏目视频,并参与报料评论、话题调查投票等内容。同时,手机短信参与电视节目有奖竞猜、留言评论、投票调查等互动方式仍在应用。尤其是在各类选秀节目中,大批观众通过手机短信为自己支持的选手投票已成为节目中一个重要环节,观众的投票直接影响着比赛结果,受众的主体性得以彰显。

3.微博联动。微博有别于电视短信互动的单向交流,观众可以通过网络或手机实时看到整个事件的进展,并可以分享其他用户的评论。与发短信相比,微博的参与成本较低,效果却更加直接明显,这也促成了电视媒体微博互动的热潮。近两年,主流电视媒体和品牌栏目纷纷在新浪和腾讯网等推出官方微博平台,据统计,到2011年9月份,共有330家电视频道,1816家电视栏目在新浪微博开设官方微博。随着微博的兴起,观众、电视、微博这三者之间互动更加频繁,一些电视台开始尝试和微博联手合作定制节目。目前,湖南卫视和搜狐微博合作,推出了微博深度互动节目《好奇大调查》,实现了电视、电脑、手机三屏打通,观众猜谜随时介入节目,与主持人同步互动。电视“借势互动”还在于将互动形式有效转变成节目的内容,从节目制作、播出和运营等方面扩大观众互动参与,提升互动品质,由“小互动”向“大互动”转变,在新闻、电视剧、栏目和广告四种节目中有各种不同的运用。

三、“借势互动”的盈利模式设想

1.定制式的广告形式开发。由于IP电视和移动手机固定对应着一个或是几个特定的观众,随着IP电视和手机移动电视使用人数增加,一种新的广告形式会逐渐普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每个IP或手机相对应特定受众的偏好,企业的广告根据观众近期的需要或者偏好进行精准营销,这种形式的广告能够吸引企业加大对电视媒体广告投放额度,保持电视媒体广告收入稳定持续的增长。

2.销售节目资源。电视节目视频网站在线观看的使用,必将把部分观众引向网络媒体收看,因为视频网站很少自己制作电视剧,只能通过购买版权来播放,电视媒体利用节目的资源,通过自制的电视节目出售也可以给其他视频播出机构,也同样能够增加收益,湖南卫视自制电视剧的出售就是很好的案例。

3.点播付费。电视剧等节目开通网上播出平台后,可以改变“人等剧“的线性传播方式,观众在看了某剧第一集后,可以通过付费点播形式实现抢先收看的权利,由于点播节目质量高,特定的观众对于此节目还是有持续的关注度,点播付费节目将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4.节目衍生产品开发。当观众通过各种各样形式的互动与电视节目建立依赖关系时,愿意花钱购买与自己习惯收视的节目有关衍生品。如浙江卫视开办了蓝巨星衍生品实体店,除销售印有节目或频道LOGO的文化衫(T恤)、台历、吉祥物等。还可以开发一些与节目相关的参与性强的产品,电子游戏、手机游戏、书籍等。

四、电视“借势互动”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在电视节目借势互动风光无限后,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深度互动的其弊端所在。

1.把握好互动的度。电视节目在强调运用数字电视、IPTV及3G技术背后,在运用手段上要进行适当的统筹、调控,避免一哄而上。既鼓励节目运用新的互动方式,又要避免所有的新节目统统以这种手法吸引收视人群,使用过多或动员不当,容易让观众产生反感。同时,观众参与过多过滥,也会使节目品位无法确保。

2.注意节目品质,避免低俗。新媒体是依靠技术实现的,而技术平台并不能确保随时都安全有效。手机短信在瞬间大量进入,筛选很困难,观众短信语焉不详,或者表达的内容不贴切、低级趣味等情况也会存在。在充分开发短信、微博与节目实时互动同时,要始终注意电视节目导向把关,切记庸俗,跟风。

篇2

[关键词]英国媒体;融合之路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39 — 02

2011年,国际著名投资银行分析师玛丽?利米克做出了这样的预测:2014年将成为手机上网超过电脑上网的转折点,届时全球将有30亿人通过智能手机使用无互联网。

这就告诉我们,新媒体,特别是以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媒体是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而且,新媒体吸引的恰恰是具有较高广告价值的受众。

在传统电视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并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方面,英国的电视业可以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本文将通过剖析英国电视业的媒体融合之路,来探讨未来电视媒体的发展路径。

一、新媒体巨大的挑战

英国是最早有电视节目的国家,也是最早有直播电视的国家。那么,作为一个电视业极其发达的国家,英国的电视媒体面临的具体挑战是什么呢?

1. 新媒体孕育了大量的“公民记者”,大幅度降低了新闻报道的门槛,对传统媒体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随着技术的革命,专业摄像机已经不再是新闻的必需品。手机就可以拍出达到普通播出水准的视频,这时候,每一个在新闻现场的公民都可能成为记者,这些“公民记者”把自己拍摄到的视频或者照片传送到社交网络上,成为网络新闻。

2011年8月9日,英国伦敦爆发了年轻人的骚乱,他们上街进行打砸烧,一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自然也成为英国电视新闻业的焦点。各家电视台都做了详细而深入的报道。但是,BBC的一位记者马修?厄廷汉姆说,他的新闻来源竟然大部分是在家中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的。

以YouTube为代表的视频分享网站的兴起,象征着新视频时代的到来。BBC中文部总监李文先生的两个女儿每天都要浏览YouTube上的视频,因为第二天同学们会就头一天的有趣视频进行讨论,如果不看的话就落伍了。从女儿的习惯,李文先生感受到了新媒体对电视行业的冲击。而事实上,很多中国留学生目前在英国的确不买电视,只用网络了。

正因为如此,英国的电视业在不断流失年轻观众,电视观众越来越老龄化。数据显示, 16—24岁和25—34岁的观众群(2003—2008年间)收听收看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根据英国通信委员会的调查,主要靠公众收视费运营的BBC传统广播电视媒体15—24岁受众所占比例为16%,25—44岁受众所占比例为19%,65岁以上的占39%。传统电视的年轻观众已经被严重分流。

2.在广告市场占有份额方面也对传统媒体也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据统计,2003年,英国电视行业的广告收入为37亿英镑,当年网络广告的收入只有5亿英镑。可到了2009年,英国网络广告的收入增加到35亿英镑,首次以微弱优势超过电视广告收入。2010年,网络广告的收入更是增加到了41亿英镑。

其实,网络广告的大幅增长也得益于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形式的差异性。就以著名国际社交网络脸书(FACEBOOK)为例。这家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站成立于2004年。到2011年7月,它在全球已经拥有了8亿多的活跃用户,超过世界人口的10%。2011年脸书公司的收入在全球高达42亿美元,而这些钱主要来自于广告。

二、传统电视固有的优势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广播电视机构作为专业的节目制作公司有着其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并没有被磨灭。

1.与新媒体相比,传统电视的内容更加真实可靠。

传统的电视传播机构使用的不是公民记者,而是专业记者,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对有保证。而新媒体由于降低了新闻报道的门槛,很可能会牺牲新闻内容的准确性。网络视频的者数不胜数而且是匿名的,这就使得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真实性无从考证。

三年前,有一架荷兰飞机在土耳其坠毁,当时一些国际媒体使用了一张网络上的照片,展现坠机现场的情景。但是,BBC通过仔细比对,发现了一个细节问题:照片上飞机的尾翼与失事飞机的尾翼型号不符,最后没有使用这张假照片。可见传统电视媒体对真实性的追求是他们职业的要求。

2.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内容更有深度,更是精品。

英国创意联合会主席约翰?埃尔森博士说:“当发生了海地地震、日本海啸时,网络上有很多人们上传的灾难照片,但是,这样的灾难对灾区的人意味着什么,有何背景,这些问题是传统媒体在深入地采访中找到答案的。”

三、英国传统媒体的融合之路

正是在充分了解了新媒体的挑战,并客观分析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后,在英国的媒体行业,很多人抱有这样的观点:新媒体时代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英国贝特福德大学传媒艺术与制作学院教授盖文?斯提厄特博士说:“作为传统媒体,过去我们是一条在池塘里的大鱼,但现在我们是在海洋里。这个时代给我们更大的空间,但也有更大的挑战。”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在一个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的角色变化。而我认为,现在,英国的电视媒体正在从池塘游向海洋,他们一方面在努力融合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同时努力加固自己传统媒体的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国内的电视媒体可资借鉴。

篇3

8月23日,国家广电总局叫停广东电视台女性整形真人秀节目《美丽新约》,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一律不得策划、制作和播出群众参与的各类整容、变性节目;另外,侵犯个人隐私的节目和活动也被明令禁止制作、播出。

9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一系列具体管理措施和细则,进一步规范群众参与的选拔类广播电视活动和节目,抵制低俗之风。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广电总局如此频频叫停各地方电视台的娱乐类节目,成为业界、学界以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电视媒介的低俗化趋势近年来经常被人诟病,而如何更好地传承文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是长期困扰着在责任使命与市场生存的夹缝中左右为难的电视人。在电视集团化、产业化、数字化的浪潮之后,已经到了必须强调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的时候了。

文化身份迷失

电视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播媒介,还是一个文化创造主体。电视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电视文化,从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电视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对社会的认知。

今天的中国电视,充斥着铺天盖地的假广告,拳头加枕头的浅薄故事和各种无聊的娱乐和恶搞,对经典的亵渎、对崇高的消解无处不在,全民娱乐以至于“娱乐至死”。人文精神的缺失,道德伦理的滑坡,引起了越来越多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批评。

究其原因,源于一部分电视人对于自己所操控的媒体缺乏清晰而自觉的文化理念,对自身电视文化建构的责任、使命和追求,缺乏足够的理性和自觉,使得电视媒介在市场化的压力和工具理性的指引下,迷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利益与责任

我们理解当前中国电视媒体正处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的压力不断逼迫电视人向收视率靠近以至于投降,我们也理解制造这种景观的幕后,隐藏着若干个利益集团的诉求和欲望,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正视,电视人理应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建构电视文化的责任所在。

在传媒发展史上,先进与落后,正义与非正义,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责任与利益,始终处于一个从斗争冲突走向和谐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尤其是在媒体自身的现实物质利益、经济利益和其所应承担的文化责任、文化使命之间,冲突与和谐的交替,从来没有停息过。

当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完全不顾及媒体的生存与利益是不现实的。没有丰厚的物质基础支撑,空谈责任与使命,必然是一个美丽的乌托邦。关键在于电视媒体是否非此即彼,有没有一种两全其美更具智慧的选择呢?

几十年来,中国电视经历了从以宣传品为核心到以作品为核心再到以产品为核心的发展轨迹。当电视人以垄断性的资源去获取自己媒体的现实利益时,当他们把公共产品转化为自身产品时,或许他们忘记了感恩已经获得的垄断资源和公共资源;而当他们的利益得不到更大满足之时,却可能更多地指责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限制与拘泥。

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年近半百的中国电视,应不应当确立自己责任主体的地位,是不是应当更加清晰地确立自己的文化责任、文化角色、文化定位呢?我们不否认中国电视媒体的生存压力是巨大的,它所受到的外界各种压力和束缚也是多样的,但哪个行业不是如此呢?如果没有成熟的敢于承担责任的主体意识,如果没有明确而清晰的文化身份、文化定位、文化角色的确立,那就很难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成就自我,也就很难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同、信任和尊敬。

作为主流媒体,如果只顾一味地娱乐搞笑,只重一时的经济利益,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公信力的缺乏和权威感的丧失,甚至从话语的主流走向边缘,相信这是任何一个有着更高追求且有着社会责任感的电视台所不愿意看到的。更何况每一级的电视台在塑造一个地区文化形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不能不引起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再者说,即使代表着社会责任与良心的节目自身并不能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事实证明也并非如此),但其所具有的文化气韵与标杆意义却对塑造电视媒体的良好形象和品牌价值功不可没,而这正是电视媒体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自觉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也一直具有着充分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直至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在击碎中国闭关锁国大门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摧毁了民族的自信,国民的文化心态由妄自尊大的极端走向了妄自菲薄的另一个极端,直至今日,仍难以完全逃脱历史的阴影。

电视是典型的舶来品,一部分电视人更是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产生了技术崇拜的心理,一切唯西方先进电视技术的马首是瞻。同时,在国外娱乐风潮的劲吹下,邯郸学步,囫囵吞枣,全然不顾中国固有的国情和文化传统,从而在文化上迷失了自己,中国电视也因此饱受指责。而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全部的文化积淀之所在,同时也是解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显示文化个性的依据,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尊和自信的精神归宿”。

在经济全球化和西方媒体虎视眈眈的背景下,电视媒体更应当有着一种文化的自觉,担当起传承发扬我国悠久文明的历史使命,为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做出应有的贡献。也只有对本国或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有着充分和清醒的认识,理性和科学的传承,才能更好地融入全球竞争的洪流而不失其自身的特色,做到“和而不同”,既维护了国家电视文化的安全,又为人类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选择,而“文化多样性可能是人类这一物种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

2006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了30集人文纪录片《中国记忆》,这是针对我国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电视调查行动,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了最生动的形象档案。上个世纪末,法国思想家于连就提出: “在世纪转折之际,中国知识界要做的应该是站在中西交汇的高度,用中国概念重新诠释中国思想传统。如果不做这一工作,下一世纪中国思想传统将为西方概念所淹没,成为西方思想的附庸。如果没有人的主动争取,这样一个阶段是不会自动到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电视媒体肩负着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

在娱乐选秀风潮甚嚣尘上和对收视率疯狂追逐的背景下,中央电视台果断地采用了“绿色收视率”的思想理念和评判体系,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经济回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在“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定位的坚守下,走出一条“专业频道品牌化建设”的成功发展之路。其成功实践告诉我们,绿色收视率绝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和一个虚无的理想,只要采取科学的策略,真绿色一样能赢得高收视。

篇4

跟传统媒体放在一块看,你可能觉得我们的风险高,但原创的风险本来就比复制大,有句话叫高风险、高回报。――土豆网总裁王微

在新媒体时代,一个人布道变成所有人布道,每个人都有可能扮演发言的角色,这就是话语权的转换。――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

国内电视有两个问题:一是一边倒的节目娱乐化,大众的狂欢成了繁荣之下的单调;二是电视媒体过于强调消费层面的性质,而忘记了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刘春

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首先是移动通讯网的速度问题。第二个是资费问题。第三是手机电视用户的接受心态。――东方龙新媒体公司总经理吴春雷

在我看来,真正可以称为创新的只有原创。现在我们也很困惑,很多东两都是引进、改良的。――湖南卫视副台长、创新小组组长刘向群

要想当领跑者,就必须有创新气质,而且要注意关照市场的反应,不能太快。原创节目的成功率有30%就不错了。――湖南卫视副台长、创新小组副组长梁瑞平

如果说选秀节目是第一次把电视的条条框框打破,那么新媒体的崛起并与电视的融合则第二次把电视的条条框框打破,电视正在被节目形态和技术发展所踏平。――电视包装创意人范冬阳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总经理 王兰柱 大众才是电视的亲戚

采访/孙琳琳

“收视率是大众文化的反映,但收视率能做的远不止这个。”在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总经理王兰柱看来,中国电视永远在收视率和品位中寻找平衡。而收视率就像一杆秤,既可以用来秤白菜(大众),也可以用来秤黄金(精英)。

“就调研本身来说,央视索福瑞没有太多创新,但是调研技术上创新非常大。在电视方面,我们关注的点越来越多,调查的结果也更精确了。”王兰柱对《新周刊》说,“我们不能说比其他国家先进,但至少和美国、欧洲是同步的。”他声称,索福瑞“用10年走过了国外60年走的路”。

在国内,索福瑞一家独大,占去了市场85%强的份额。王兰柱不喜欢“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提法,他认为,离开“电视艺术”的前提,这句话很难成立。“电视本来就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如果电视必须作一个选择,一定是选择大众,因为这才是它的优势。”

娱乐往上冲顶,民生新闻下坡

《新周刊》:从央视索福瑞数据来看,2006年中国电视界最大的变化在哪里?

王兰柱:卫星频道变化很大。出现“超女”这个榜样后,卫星频道又成为了电视台经营的重点。在整个电视业的市场份额由2005年的16.9%增加到2006年的19.1%。省级卫视的覆盖,在2006年有很大提高,最明显的反映就是落地费增加了。同时,上星卫视的格局产生较大变动,份额增加比较快的有:安徽、湖南、江苏、山东、浙江、四川、重庆、北京、广西、上海。2003、2004年的时候大家很强调定位,我个人认为很不成功。卫星频道毕竟是综合频道,不好定位。2006年大家反而不强调这个了,各个频道都开始用栏目支撑品牌,电视剧播出增长也非常快。比方说,以前湖南所谓的娱乐,不过是“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之类,2006年他们推出了很多节目来支撑这个品牌。

《新周刊》:这种变化是否对整个电视业造成了冲击?

王兰柱:对,城市频道受影响最大。本来电视剧是带动收视率的主要因素,央视和卫视实行独播制后,城市台受到经济实力的限制,能拿到的电视剧很少,份额自然会下降。民生新闻本来是城市台的优势,但是2006年,民生新闻被娱乐化,或者服务化了,不再像新闻,开始走下坡路。

喜新厌旧是难免的

《新周刊》:2006年的电视营销有何创新?

王兰柱:所谓创新,就是用活动带品牌。可惜广告主期望的创新并不是电视人期待的创新,比如植入式广告。要知道我们国家的电视不是纯粹的商业电视,这并不是我们需要的创新。电视购物很明确,就是卖东西,由观众来选择。但是把电视购物做得像节目,就是一种误导了。

《新周刊》:怎么看2006年的200多个选秀节目?

王兰柱:总体没有太多突破,但相对于过去来说,已经是创新了。大胆引进国外内容,也是一种创新;结合本地观众、本地赞助商特点,也算一种创新。比如广西的叫“寻找金花”、山东的叫“天使任务”,这个就是创新。

《新周刊》:你怎么看电视观众的喜新厌旧?王兰柱:我跟湖南卫视说,让汪涵什么时候都出现,就是在毁他。节目也是一样,如果去年没有出现那么多同类选秀节目,超女一定比2005年火;李咏如果只做“幸运52”,每周一期,星运要长得多。另外,国内观众能看到的东西,比外国人多多了。选择太多,难免喜新厌旧。

《新周刊》:但是香港TVB对艺员使用率就很高,很多相关产业也靠他们生存;凤凰有自己的明星主持,任何节目有他们似乎就立得住。

王兰柱:栏目也好,主持人也好,都会产生疲劳。受众的趣味在不断变化,自然希望电视也在变。比如说朱军,他很有能力,否则不会这么火,但是他受的限制太多,湖南卫视、凤凰台的主持人受的限制少一点,走红时间就长一点。香港和我们又是完全不同的环境,TVB占了香港电视市场60%的份额,他们不出新人,观众就没有选择。再比如新加坡,只有一个电视台,所以他们的艺人更新更慢。

越好的台,对我们数据的运用越好

《新周刊》: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会促使电视台作出相应的创新或调整吗?

王兰柱:这10年来,电视台对我们数据的运用越来越深入,而且越好的台用得越好。举例来说,“超女”的受众集中在20岁以下人群,“好男儿”的年龄层高一些。所以“超女”主要用网络宣传,比如和腾讯合作;而“好男儿”除了网络,还与其他频道和平面媒体合作。过去电视台听学者的话,但不少学者都是开会前才看看节目,根本没有发言权。电视台也好、商家也好,都该听受众和消费者的声音。

《新周刊》:你们的合作对象有没有涉及到新媒体?

王兰柱:现在已经有电视、广播、互联网。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的移动电视研究我们一直在做,手机电视也有涉及。就我个人的理解,新媒体必须要有新方法去测量,央视索福瑞作为一个研究公司,一直在努力摸索。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 黎瑞刚 电视人脚下的沙土已经松动

采访/陈漠

黎瑞刚在2006年作了一次著名的演讲《颠覆电视》。数字技术、电视制作播出、应用模式以及观众对电视的消费方式在他眼里都将在不久后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黎瑞刚的年龄、才干、思想对于广播电视界本身就是一个“颠覆”,他的存在似乎就

是为了探索新的可能性。黎瑞刚要我们等着,5到10年内,电视必定会有一个彻底颠覆的格局。

《新周刊》:你满意东方卫视2006年的成绩吗?

黎瑞刚:其实我并不满意。通过这段时间的版面调整、新节目的推出,我们是在尝试一种新的娱乐样式,就是中国的娱乐能不能更多地融入一些都市时尚元素、国际元素。我不满意的一个方面是,国内目前的电视娱乐都是运动式的、项目制的、爆发性的,缺乏可持续的机制保障,这方面我们在2007年会有调整,可能会成立一个娱乐节目公司来推动;另一方面是娱乐原创,无论哪个台都是在翻版海外、港台娱乐样式,谁翻得好,就变成自己的产品,标榜自己,电视人就觉得满意了,中国人在电视娱乐方面其实挺可悲的。

《新周刊》:2006年很多卫视又重新改版定位,你怎么看?

黎瑞刚:中国电视的市场结构是不合理的,每个地方一个卫星台是大量的资源浪费。我说句出格的话,这种定位都是没有意义的,是自我想象的。人类想象力的空间还没到这个程度。你无法想象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还不够发达、文化市场还不够繁荣的国家里,有三十几个卫星频道在找定位。

这是行政架构下的广电体制所决定的,而不是按照市场来组合要素。所以你会发现,2005年在定位,2006年在定位,2007、2008年他们还会继续定位,只要这个核心问题不解决,他们永远在定位。

《新周刊》:那东方卫视自己的定位又在何处?

黎瑞刚:我们还是在办综合台,只是不想用一种样式把它定死,而是希望透露出一种特性,比如都市的、高端的。这种概念我们还在摸索。

《新周刊》:以前经常看到你发表对新媒体的看法,正好前段时间比尔・盖茨也发表了“5年论”,你如何看待这个趋势?

黎瑶刚:我觉得时间差不多。说两三年媒体行业会发生很大变化,那是过于乐观;说10年之内不会有太大变化,那是过于悲观。

如果抛开中国国情不说,纯粹从技术、趋势角度,未来5-10年内媒体会发生彻底颠覆的变化。所有广播式、boardcast的结构都会崩溃掉,寄希望于这种模式来包含一切的格局将不会存在。今后电视是什么?不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是电视机。今后的内容谁来产生?可能是由专业人士采集的内容和大量的社会上个人产生的内容混和而成,提供给受众群。无论门户网站、电视台、报刊,希望通过一个媒介垄断权力来辐射用户,这种模式将会受到极大挑战。我的理解是,并不是说电视台消失了、电视消失了,而是广播式结构不再独霸了。

《新周刊》:在新媒体时代,你如何看待技术创新和内容创新的关系?

黎瑞刚:我用内容眼光来看技术,这种乐趣比我当年纯粹作内容的乐趣大得多。今天已经不是纯技术主义的时代,现在的技术革新和传统时代不一样,技术、内容和受众、市场、社会整个交织在一起,谁也缺不了谁。

《新周刊》:你曾经观察真人秀现场:传统电视观众是坐着看,而现代的电视观众是站着看。你如何看待新媒体时代的观看方式变化?

黎瑞刚:我说“站起来”就是想表达观众的参与欲,对电视来说,他想参与进来,他想表达观点,他要提供内容。这种观众的参与欲也导致了电视精英话语权的流失。我们所说的电视精英话语权,是广播式的话语权,在中国是政府赋予话语权、在西方是资本赋予话语权,由专业人士选择内容、提供内容,这是精英的话语权。今后的传播结构会是蜂窝式的,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话语权,点到面的传播结构已经不复存在了。

《新周刊》:你认为是什么颠覆了电视?

黎瑞刚:我是电视人,我并不想有什么东西立刻出来取代了电视。我认为的颠覆电视,其实是自我革新的意识。我们处在一个技术、商业、内容都会发生许多不可预知变化的时代,随时要保持一种创新的姿态。周边格局在发生很大变化,我们脚下的沙土已经松动。

湖南卫视创新小组主创 刘向群 梁瑞平 湖南卫视的创新风暴

采访/孙琳琳

2005年9月,湖南卫视成立了创新小组。“什么事都没有创新重要。”湖南卫视副台长、创新小组组长刘向群对《新周刊》说。另一位副台长、创新小组副组长梁瑞平则称:“有没有创新气质是我们评价所有节目和活动的指标之一,我们希望在电视行业有引领作用。”

让创新受机制的保障

“创新小组做创意,研发中心做节目。”刘向群解释道。创新小组代表台委会决策,而30多人的研发中心则聚集了整个湖南广电集团最有创意的人,同时又资历丰富,他们为湖南卫视度身设计栏目。这个中心被戏称为正处级单位。

“过去的创新一般是自发性的,而现在提出的创新是机制性的,带有相应的奖励制度。”梁瑞平表示,如今国内电视业竞争激烈,创新的门槛也抬高了不少,过去的创新方式现在看来太粗放。“好在我们的决策者很清醒,”他对《新周刊》说:“我们的压力大于喜悦感。要想当领跑者,就必须有创新气质,而且要注意关照市场的反应,不能太快。我们对自己有一定的信心。”

什么是真正的创新?

湖南卫视娱乐频道总监张华立在自己博客上曝光了25个克隆节目,热播的《变形计》也在其中。对此,梁瑞平表示反对:“这个节目跟国外的真人秀不一样。我们没有悬赏,重点是解决社会问题。”他把创新分为克隆、引进、原创三个阶段,“中国电视业目前在第二个阶段。”

刘向群的判断则是:“在我看来,真正可以称为创新的只有原创。现在我们也很困惑,很多东西都是引进、改良的。”湖南卫视一直在摸索原创的道路,这条路难以被发现,即使找到了,效果如何也是未知数。

刘向群举了一个他很满意的原创例子。2006年国庆节,湖南卫视推出孪生组合才艺竞技节目《快乐成双》,这个点子成就了高收视和高广告收入。但事实上,原创既难造成,成功几率又小。每一次原创都面临着风险,尤其与市场化相矛盾。梁瑞平告诉《新周刊》,他们一般会把新节目放在不重要的时段观察一段时间,“风险和失败对我们来说很难承受。”

“原创节目的成功率有30%就不错了。”梁瑞平向《新周刊》透露。在2006年5月,湖南卫视就制作了《明星出戏》的样片,但是2007年1月才开始在中午试播。“我们非常谨慎,”刘向群解释道,“之所以没有播,是因为还有问题。”

电视节目因何短寿?

到2006年,继“超女”而起的各类选秀节目已使观众审美疲劳了。尽管坚称2006年“超女”完成得很漂亮,梁瑞平仍然承认“中国的电视节目太容易短寿,一下子就搞臭了”。

刘向群希望2007年“超男”在节目形式、赛制等方面的变化能重新吸引观众,同时更多与其他媒体合作,尤其是新媒体。

另一个审美疲劳点来自主持人的过度亮相。“这也是我们目前头疼的问题,我们对自己也很不满意,用新人的概率和速度与电视台的发展很不相称。”梁瑞平称,“这个行当里

拔尖的人才就那么几个,比如汪涵,大家都想用好的资源,他也没办法。”

刘向群主张尽量不重复使用主持人,因为任何人都不是万能的。“湖南卫视还是比较好的聚合人才的平台,我们会成立艺员管理部,统一培养新人,甚至为优秀的新人度身定做节目。”

电视营销与品牌升级

2006年,湖南卫视在7:30到9:00档播出自己的节目。再加上随后的电视剧,把黄金时间拉长到11点。编排上的带状季播给了频道新的面貌,但同时也缩短了节目的播出周期,很多节目刚刚火起来就结束了,不利于广告投放。2007年,湖南卫视把带状季播和点状结合当成营销上的一次创新。

“现在的广告客户很理智,播什么节目、收视率如何、收视群是不是消费对象,他们都会考虑。”主管广告的刘向群说:“编排很有学问。比方说,去年广电总局的政策是,9点之前电视剧中间不能插播广告。但我们9点之前播出的是节目,还可以插播。这样就保证广告分散播出,不会挤在9点之后影响收视率。”

去年,湖南卫视在全国举办了20多场推广会,梁瑞平称商业敏感也是湖南卫视的优势之一,“通过这个平台,很多产品都做得很好。”谈到品牌升级,梁瑞平把《大明王朝》看成一种突破:“像我们这样以娱乐为主的频道推出高端电视剧,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刘春 非要有变化和调整吗?

采访/陈艳涛

2006年,凤凰走过十年。10年里,凤凰人物讲述类节目渐成品牌,凤凰直播重大事件和文化活动的方式,创建了“大事发生看凤凰”的走势。刘春说凤凰由三大引擎支撑起来:新闻、言论、历史文化专题。当年的凤凰因落地条件有限和覆盖率的限制,只能抢占高端市场,面向高端人群设置节目,如今回头看,当年的那些限制和遗憾,日后竟然成为一种独特品牌。今天,凤凰的旗帜和灵魂,是人文与人性。

2006年,人人都在说历史,看起来凤凰和刘春有了诸多同道中人,但刘春摇头说:“我的历史和他们的历史不一样,我的历史是有野心的。”

一个常规性的问题:2007年的凤凰卫视节目有什么变化?引来刘春的一句反问:非要有大的变化和调整吗?相对于内地一些电视台总在做大的改版,刘春认为凤凰卫视一直在以一种相对理性、有序的方式运作。

《新周刊》:目前内地的电视台似乎都在走娱乐的路线,你写过文章来评论这个现象?

刘春:我一直认为这个事情很畸形。当然媒体是交流平台,有消费、娱乐功能,但是媒体之所以为媒体,很重要的还应该有一个社会责任感。我觉得现在国内的电视媒体有两个问题:一、在内容选择上、节目形式上,一边倒的节目娱乐化,大众的狂欢,一边倒就有问题,成了繁荣之下的单调;二、电视媒体过于强调自己大众文化下的消费层面的性质,而忘记了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不见得要金刚怒目,比如凤凰当时做过一个《风范大国民》,从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点滴做。现在的电视媒体越来越把自己的公共性质这部分丢掉了。

《新周刊》:凤凰台也是一个很商业的电视台,怎么会留出这么大的空间来做这些?

刘春: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凤凰台吸引了一批相对有浓郁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包括一些海外的新闻评论员,对社会的责任、对人文的关怀,会比其他电视台的从业者多一些;第二,从客观上讲,凤凰是境外媒体,到不了千家万户,做娱乐节目老百姓也看不到。我们的覆盖率使我们只能选择高端路线。实际上是一不小心走出了这样一条路。

《新周刊》:随着谈话节目的增多,凤凰台的老牌谈话节目如何维持吸引力?

刘春:表面上看,谈话节目很多,但实际上现在是访谈类节目很多。中国谈话类节目远远没有到繁荣的地步,你看国外的节目里至少1/3都是谈话节目,内容多种多样。而且谈话节目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意见的表达,但在目前的电视节目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虚假的东西,官样文章、形式化的东西。在2006年我们创办《一虎一席谈》,给它的定位就是:转型社会的公共意见平台。《一虎一席谈》确实让我们感觉真理越辨越明,弥补了中国谈话节目之前的空白。

《新周刊》:凤凰节目形态的创新,曾为内地电视提供了一些模仿样板。在电视台都强调创新的今天,凤凰是否也有了新的压力?

刘春:在中国内地电视相对封闭的时候,凤凰有自己的地源优势。很容易在某些方面能够领先。但现在想要在电视形式上领先,已经很困难了。现在全世界有一个基本定式,欧洲研发节目原型,美国将其发扬光大,日本台湾率先实施,但是现在中国大陆已经逐渐超过日本和台湾了,直接向美国学习。超女就直接克隆了《美国偶像》。所以靠这一点肯定是不行了。凤凰在百花齐放的今天还简单想在形式上具有优势,是不大可能的。尽管我们创造的节目样式,确实被克隆过,像当年我们做《世纪大讲堂》,马上就有别的台也开始讲。但我对这个问题倒不是特别担心,因为无论形式怎样,最终取胜的还是内容。《有报天天读》《口述历史》《一虎一席谈》在形式上克隆都很容易,但同样类型的节目,凤凰总有自己不可代替的特点。

《新周刊》:黄健翔加盟凤凰,会对凤凰体育节目策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改变吗?

刘春:在凤凰做任何事情都是做社会,都是做背后深度的东西。我当时的考虑是:黄健翔在体育这个领域是明星、有人气,对凤凰有一定的号召力;2008年快到了,我们也多一个体育方面的人才。但我并不想做专业方面的体育,只是从体育入手触摸到体育背后的文化、人性、体制……方方面面的东西。

土豆网总裁 王微 大家都是视频

采访/孙琳琳

2007年2月,阿德勒(Robert Adler)与世长辞。他发明于1956年的电视遥控器被人们紧握、争夺了50年,也终于在新媒体时代逐渐退居二线。正如阿德勒所说,新一代没有因遥控器而变得懒惰。他们离开座位,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导者。

新媒体与电视截然不同,后者最在乎成绩单和历史记录,而前者则更愿意着眼于未来。在电视业逐步尝试新媒体技术和思路的当下,新媒体本身的创新发展从未停止。

每一步都是创新

说起来,土豆网总裁王微算是标准的IT人,如果有一天电视消失了,也不会对他的生活造成影响。与他通讯,Email的效率跟短信一样高,因为他几乎总在电脑前。能体现他总裁身份的唯一收视习惯是,他偶尔也看看财经新闻。

王微和他的土豆网似乎生活在与电视不同的星球,至少看上去相安无事。他和土豆网团队的45个成员,只在互联网上日夜实践新的想法和创新。“电视更多的是反映社会现实;而土豆网的用户都比较年轻,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他们更注重参与。”

“我们是最早的视频网站之一,主要想法在两年前就已经成型了。以前的网站都是编

辑推内容,而土豆网希望让用户来决定他想看什么。这种新的思路决定了土豆网的结构和设计。”王微几乎不提创新,因为土豆网从一出生就每一步都是新鲜,甚至于,它的每一个动作和变化都可能是原创。

“要说创新,现在已经没什么了。只是两年前,土豆网的一切都是我一个人设计出来的。”王微眼里的下一个创新是阿Q式的“欢喜谁就是谁”,“我希望给用户一种工具,让他们可以根据喜好和行为看到不同的节目单。”

“土豆”的中国优势

提起与土豆网几乎同时诞生的美国视频网站YouTube,王微羡慕地说:“他们做得太好了,眼下土豆网只不过是YouTube的1/20,它还会继续发展,我们也会继续以它为学习标杆。”

王微把YouTube的一路领先看作后天优势的结果,比如说,全球都在看美国,更便于其在全球扩张;比如说,在美国做事不需要像在中国那样考虑很多;再比如说,美国很容易出现一家独大的状况。“不过,”王微话锋一转,“我们现在只做国内都忙不过来。虽然YouTube在很多国家都进了视频网站的前十位,但是在中国能排进100名就不错了。”

相比于国内电视业,新媒体也拥有较大的创新空间。王微说:“我们没有太多来自体制的压力,传统媒体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不能打破,而互联网有那么多不知道的因素,更容易做出新东西来。”

王微称:“创新如果没有风险就没什么好玩的了。跟传统媒体放在一块看,你可能觉得我们的风险高,但原创的风险本来就比复制大,但是有句话叫高风险、高回报。万一成功了,不止有经济回报,感觉也会很好。”

处处是软肋,处处是机会

“三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语音通信网)融合已经提了十几年了,”王微笑道,“不管有没有这个,新媒体一直都在跟传统媒体互动。”“把电视换成电脑也没什么不好,反正现在都是液晶显示屏了。”

土豆网与上海电视台、湖南卫视等电视台都有合作关系,为它们提供片源。“东南卫视有一个日播节目叫《博客风暴》也是由我们供片的,收视率还不错。”

除此之外,土豆网与新媒体同行的合作也在开展,虽然王微表示这方面的合作不算多。比如与上海东方龙合作的“手机看博客”项目,虽然3G还是一个未知数。

王微不觉得看网络视频跟看电视有什么不同,“大家都是视频,再过一两年也没分别。”但是在同行业里,他非常有信心继续保持领先:“差距只会越来越大。用户需求摆在那里,土豆网自然会做好。”

尽管对新媒体的未来从不悲观,王微非常有自知之明:“我们到处都是软肋,商业模式、政府监管、版权保护、用户接受度、技术支持……每一处都可能致命。”

“创新包含了很多说不清楚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我不喜欢去界定,大家只要看到了就知道是什么。”

东方龙新媒体公司总经理吴春雷 谈手机电视商业模式为时尚早

采访/陈艳涛

2005年3月,上海文广旗下的新媒体东方龙,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国内第一张手机电视集成运营牌照。也因此,东方龙在业界名望颇高,面对即将到来的3岁生日,东方龙新媒体公司总经理吴春雷感慨地说:“作为新媒体公司所要经历的各种艰苦卓绝的过程,要突破的各种障碍,我们全都经历过了。”

2006年的世界杯,是东方龙手机电视业务的一个巨大转折点。“那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刻。”利用这个契机,东方龙首先实现了单月盈利,此后,连续两个月都有了比较好的盈利。对于吴春雷来说,比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世界杯给他带来了一个很大启发:那就是事件、内容对手机电视用户发展的吸引力巨大。

实际上,2006年世界杯对于东方龙的意义,还不止与此。世界杯激战正酣之时,东方龙传出了前任总经理秘密去职的消息。新任总经理吴春雷,此前是摩托罗拉中国宽带联网事业部负责IPTV业务拓展的高级经理。

此时,吴春雷几乎是临危受命:因为东方龙的商业模式还不像其他新媒体业务那样清晰,用户数量也有待突破。上海文广旗下的四家新媒体公司里,东方龙亏损最大。东方龙成绩不佳的原因复杂,与国内整个产业环境息息相关。由于终端、网速、用户习惯等问题,国内的手机上网行业并不成熟,尤其是流媒体应用,所以,对于手机电视今后的商业模式,此时,还都处于摸索状态。

《新周刊》:目前,大多数人对于手机电视这种业务的理解,就是将电视内容搬到手机上,但具体来说,今后手机电视的商业模式是怎么样的?

吴春雷:现在谈商业模式还为时尚早,东方龙也在不断调整、摸索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和商业模式,我现在也不认为目前的方式就是肯定可以成功的模式。能否成功还取决于诸多因素。现在还不便于宣扬什么经验。把电视内容搬到手机上,是最直接的做法,不管是央视还是东方龙,在手机电视平台上,都可以看到传统媒体电视台、电台的内容。

《新周刊》:东方龙的前景,你乐观吗?吴春雷: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首先是移动通讯网的速度问题。第二个是资费问题。第三是用户的接受心态。用户有没有渠道去了解这个业务,能不能把它变成一种生活的时尚和习惯,目前还需要经历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

随着中国移动、联通网速的提高,前景是很明朗,原因一个是手机3G的牌照发放基本上呼之欲出,此外,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都在把2.5G的网络向2.75G过渡,这对我们来说,都是利好的消息。

《新周刊》:今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将会形成怎样的格局?相互依存,还是激烈竞争?

吴春雷:手机电视和传统媒体必然是互相依存、互补的关系。业界称手机电视为第五媒体,优势是移动性,随时随地可以访问,但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使用手机看电视时,使用的时长很短,与传统媒体无法相比,所以只能是短暂的放松和娱乐,是资讯信息。另外,传统媒体可以通过无处不在的手机媒体来传播、扩大影响,给更多观众参与到传统媒体的节目里提供新途径。

电视包装创意人 范冬阳 电视是需要四轮驱动的

采访/胡赳赳

2006年中国电视的最大亮点不是选秀节目的全盘开花、不是那几款主持人和电视机的牌子在日常家庭中闪耀、不是节目形态的改头换面和频道之间的比拼,而是电视这个本体正在发生着分化,电视人对电视的认知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电视的属性发生了哪些改变?制播在分离,电视和电视机在分离,电视人和电视台在分离;而营销和节目在融合、观看和参与在融合、互联网和短信等邻媒在融合。

在这种全新的趋势下,电视从最具统治力的感官媒介中被孤立出来,带给人们一种新的观感:电视沦为收视率的消耗品。

2007年2月28日,资深电视包装人范冬阳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就直言:“中国电视榜

的提名中应该设一个营销创意的奖项,纳入对电视整合营销与包装的考量。”

他的看法是,2006年之后,中国电视的形态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如果说选秀节目是第一次把电视的条条框框打破,那么新媒体的崛起并与电视的融合则第二次把电视的条条框框打破,电视正在被节目形态和技术发展所踏平。

“越来越多的电视人有一个共识,电视是需要四轮驱动的,这四个轮子分别是:节目、包装、营销与活动。”作为电视包装界的顶尖力量,范冬阳所带领的“冬阳视觉”团队在2006年最值得称道的一笔“买卖”是为CCTV-2量身定制其全新理念下的频道包装。他所挖掘的CCTV-2的核心诉求是“活力与价值”,并且他用巧妙的创意一个个蹦蹦跳跳的小红球来体现的――当这个设计出现在CCTV-2反复播放时,很快就给观众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些蹦蹦跳跳的小红球,每一个的轨迹其实都是不一样的,代表着经济活动中的个体,但它们整体上又都是充满活力地在向前奔流。”范冬阳介绍说,“其实我们在竞标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并不是胜在标新立异,而是从整体上把握住了CCTV-2贴近个体的思路,经济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央视经济频道就在你身边。”

范冬阳注意到了2006年的选秀节目,其营销、包装和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达到了极致:既有无缝对接,也堪称豪华。“如果你注意观察,超女的各类宣传片的制作和播出所花的精力并不比节目本身少。”范冬阳说,“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等节目更是把营销、包装、活动与节目相互渗透,从而使电视节目的创新在细部组织上得到了一个放大。”

因为与各地方电视台多有合作,范冬阳对地方卫视在2006年的发展有自己的理解,他说:“现在许多地方电视台仍然没有把自己当做企业来做,把自己的节目当做产品来经营,对自身的需求过于急功近利。”

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问题:“地方电视台老换老爸老妈”。常常是一任领导有一任做法,出一任政绩,“这就像这个爸爸要孩子练钢琴,并马上出成绩;下一个爸爸要孩子练武术,也马上出效果。却忽视了长期的培养。”这也是中国许多电视台并没有品牌忠诚度的缘故。“电视台靠首播剧打天下显然是走入了一个误区,观众对电视台的品牌忠诚度几乎为零,电视台的品牌经营也无从谈起。”

篇5

一、新媒体电视发展的前景和问题

新媒介一词由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提出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成为西方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新媒介是一种技术,又大于技术本身,它是传播方式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关键就在于数字化、网络化与交互性。融合作为信息时代的总体特征,使传统媒体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传统媒体主动与信息技术融合,产生了新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电视的融合就产生了新媒体电视。

(一)新媒体电视定义和类型

什么叫做新媒体电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笔者以为,所谓新媒体电视是电视传播方式与理念变革的产物,主要是指光纤电缆通信网、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以及超级信息交互通信网络和近年来盛行的多功能媒体等结合的产物。[1]数字有线电视、直播卫星电视也应该被划入新媒体电视的范畴。然而,我们今天所说的新媒体电视却不包含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而是一种以新媒介技术为支撑,以分众化、交互性传播为主的新型电视传播方式。新媒体电视包括:移动电视和网络电视两大类。移动电视如车载电视、手机电视等。网络电视如交互电视、网络电视PPLIVE、PPS等。它们的显著特征就是:大容量、分众化、网络化、数字化和交互性。

(二)新老电视传播方式的结合与竞争

新老电视传播方式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大众传媒包括电视、报纸、电影、杂志、录像和CD光盘等在内的多种形式,之所以被称为大众,是因为大众传媒面对的是大群匿名、异质受众。作为大众传媒的传统电视是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模式。而新媒体电视则是结合了网络媒体的传播理念,采用点对点的交互式分众传播模式。这也是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电视之间本质的区别。因此,新媒体电视是传统电视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扩大电视传播效果。

同时也要看到在市场方面,由于新媒体电视到底由谁说了算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造成了二者的竞争。新媒体电视应该是电视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对谁是“老大”的争斗,影响了其发展。三网融合是解决这一争端的关键,市场发展最终会进入到微利时代,而不是一家独大的垄断时代。广电网具有丰富的视听节目,成熟的运作机制;电信网则具有丰富的带宽,方便快捷的传输通路等优势。各网之间只有实现真正意义的融合才能多方盈利,否则只会两败俱伤。

(三)西方新媒体电视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如果说时代华纳的历史基本上反映了传媒的一般发展史,那么美国在线的发展就是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典型。”[2] 2000年1月,这两家公司的合并成为新旧媒体联合的典型。这也是新媒体电视产生的前奏。以美国为例,其信息工业组织主要构成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电话服务提供商、互联网组织、有线电视、移动服务提供商、卫星服务提供商、私用网络、设备制造商等。由于市场需求的策动,ISP传输内容需要租用互联网组织的线路,而为了提供更多内容,ISP又需要内容提供商(有线电视、无线电视)的节目。市场选择使这些工业组织联合到一起组成产业链,形成利益共同体。这就促成了各种新兴媒体,新媒体电视亦脱颖而出。

传媒业的发展已经越过了单纯的技术决定,迈入内容决定时期。提供怎样的内容与服务才是关键,这就需要资源与市场的配合。正是这两个因素决定了西方新媒体电视的快速发展。西方传媒产业与别的工业没有太大差异,导致其资源大部分可以按照市场的需求配置。原来那种利益占有模式不再适合今天的媒介新环境,电视与新媒介的融合不可避免。

(四)制约我国新媒体电视发展的问题

如果说我国已经拥有新媒体电视,那更多的是从技术层面讲的。然而从市场角度看,我国的新媒体电视是不完整的,它仅仅生存在政策与市场的非明朗化夹缝中。这种现状必须打破,否则我国的新媒体电视将无法与国际新媒体电视接轨与竞争。制约我国新媒体电视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体制因素制约。新媒体电视具有与传统电视相同属性的同时,又具有它的特殊性。这样就使新媒体电视发展可能囿于传统体制框架内。2.技术标准制定滞后。2006年10月广电总局宣布了手机电视行业标准,但是网络电视的行业标准却因为广电与电信之争而迟迟未能公布。无形中又为网络电视的发展加上了一个紧箍咒。3.缺乏吸引受众关注的内容。目前,中国的新媒体电视除了形式新之外,基本还停留在技术层面。在内容方面还处于电视转播阶段,制约新媒体电视的特色发展。4.市场推广及受众忠诚度欠缺。目前由于广电与电信之间主导权之争,使新媒体电视的市场前景还不十分明显,造成市场认知度低。5.产业链挖掘深度不够,缺乏投资者。新媒体电视是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作为中介来传输电视广播的服务。因此新媒体电视本身就具有许多传统电视所不具备的更多的增值服务,如果开发到位,是可以吸引大量商家进入的。

二、新形势下电视传播的新特点

在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传播活动从一种大规模组织化生产、针对大量异质匿名受众并公开的大众传播方式,转变为一种针对个别需求的互动式分众传播方式。处于新媒介环境中的电视传播呈现出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新特点。

(一)目标性传递与目的性点播

传统电视属于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目标性传递特点。目标性传递实际上是以传者为中心的大众传播时代的特点。媒介议程设置功能,所要获得的最大效果就是要使大群异质的受众对同一事件采取同样的态度或者行动。因此,传统电视传播是一种以目标性传递为主的传播方式。然而从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人们逐渐从一种媒介匮乏走向媒介过剩的环境中。按照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相应的到达受众的信息也处于过剩的状态中。人们开始进行一种有意识的筛选,这就迫使媒介传播方式发生变革。事实上,受众需求是很不相同的。因此针对个别需求来设计和传输信息才是新媒体应该转变的方向。早期的有线电视,就是传统电视传播方式应对受众新的需求所创造的“窄播”。而今天的新媒体电视则把电视传播引向了点对点的分众传播时代,实现了传统电视目标性传递到新媒体电视目的性点播的转变。在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中,受众面对大量的视频信息,不仅仅是被动地看、听;同时可以直接、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目的性点播实现了传播活动中,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的转变。

篇6

传统电视媒体遭遇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播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传统电视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对于任何一个传播媒介而言,注意力资源都是维系其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而当前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正在分流传统电视媒体的注意力资源,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受众分流。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突破了4亿大关,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表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娱乐化倾向继续保持、沟通和信息工具价值加深的特点。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民数量的剧增,带来传媒环境的变革,网络媒体不仅是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成为功能强大的娱乐平台。事实上,对新媒介的接触和使用往往是以减少对传统媒介的接触和使用为代价的。

第二,广告分流。受众注意力资源的损失,必然使得依赖媒介二次销售的电视媒体流失部分广告。最新资料显示,受世界杯和世博会等因素影响,四大门户网站的广告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但是幅度不尽相同,而且门户网站之间的收入分化日益严重。新浪仍以广告为主要收入,腾讯则以增值业务收入为主,网易的游戏收入占比依旧居高不下,搜狐则形成游戏和广告收入基本对等的格局。为了业绩增长,门户网站纷纷拓展新业务,新业务的拓展能力将直接决定门户的投资价值。易观国际的《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0》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总体收入规模达到8.44亿元,同比增长95.4%,季度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8.3%。这份报告显示,快速消费品行业广告和网游广告是视频网站最主要的广告收入来源,其余的基本上以通讯行业、汽车行业广告为主。网络广告和网络视听节目的广告份额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这势必会对电视媒体的广告形成较大冲击,电视与网络的广告份额很可能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

媒介融合成为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类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但此后互联网逐渐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融合,网络技术的推动又使媒介融合得以脱胎换骨,形成了网络报纸、电子杂志、网络广播、播客、网络电视等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并最终使得媒介融合成为构架媒介化社会的核心力量之一。在当今的媒介融合趋势下,在充分利用自身既有信息平台和资源优势的前提下,传统电视媒体介入、整合新兴网络媒体是其必然选择。

传统主流电视媒体的优势

为了打造传统主流电视媒体的综合优势,全国63家电视台网站于2006年10月就成立了“全国电视台网络联盟”,以央视国际网络为载体,共同打造继承全国电视台优质资源的视频平台。2010年世博会期间,23家电视台结成联盟,共同制作世博会特别节目。这些传统电视媒体在媒介融合中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品牌资源:传统媒体历史较长,拥有闻名遐迩的著名品牌,而品牌意味着商誉,意味着对用户的吸引力。同时,品牌也是也是媒体权威性、公信力的象征,在新闻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内容资源:传统电视媒体有星罗棋布的信息采集网,能够在第一时间最新消息;有经验丰富的传媒人才以及成熟的采集、编辑、制作流程和把关系统;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电视节目资源……网络在新的渠道中对视听内容的需求增量非常大,这实际上为电视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上海文广拥有近50年的海量资料,目标是几年后能拥有2000部电影、1万集电视剧、2000集动画片等一系列的核心产品,从一个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机构向新媒体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转变。

受众资源:电视目前仍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受众市场,最高的广告利润。从2009年全国各级电视媒体市场份额的分布来看,中央电视台市场份额为33.88%,占据了全国三分之一强的市场份额;省级卫视平均市场份额为29.62%,占据不到三成的市场份额;地面频道等其他频道收视份额最高,平均市场份额达36.51%。

电视与网络进行媒介融合的意义

新媒体并不是自发和独立产生的,而且在较新的媒体形态出现时,相对旧的形态通常不会死亡,但是媒体的现存形态必须针对新型的媒体做出改变,否则就会被淘汰。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目前遇到了技术先进,但内容缺乏的尴尬局面,电视与网络的互动融合使两种基于不同平台的媒介能够形成协同效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支持优化功能并扩大彼此的影响力,真正实现双赢。这对于电视而言,也是其在新的媒介环境之下必须做出的改变,以适应新的传播格局。

首先,电视与网络融合为节目提供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电视台有相对成熟和完善的节目采集、制作机制,有强大的节目制作团队,有丰富多样的原创节目资源,能够为电视台网站提供强大的内容支持。对于电视节目而言,网络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跑道,使其能够多渠道播出,并在全新的传播平台上扩大电视节目和电视台的影响力。

篇7

【关键词】三大支点;融合;策略;定位

“2.19”讲话已经把新闻舆论工作提升到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高度,面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新形势,要履行好党的“喉舌”“耳目”职能,就必须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如何融合,怎样发展,怎样充分\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何谓三个支点?

1、三个支点。众所周知,三足鼎立,三个支点才能相对牢固,才能稳步向前。在此,“内容为王”“活动为主”“服务为重”三个方面正是融合发展中的三大项工作,这三项工作相辅相成,互为映衬,缺一不可,其实就是融合过程中的三个支点。本文向大家说的即是互联网时代电视主流媒体要以这三个支点为根本,把它们当做融合发展的必要先决条件。

2、如何运用。互联网时代,电视媒体要不被边缘化,就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在自觉融入新兴媒体的过程中,运用好“内容为王”“活动为主”“服务为重”这三个支点。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各个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手机电视台,以此来增加用户,锁定用户,提高电视台影响力,最终实现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二、三个支点的融合策略

1、“内容为王”。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内容永远是根本,是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内容”是核心,“媒体”是平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昌吉电视台在融合的过程中,立足本土,深挖当地新闻资源,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加以体现。微博、微信是这样,手机台更是这样,各个板块的设置、内容填充都是充分体现当地特色的咨询,同时,还着重体现正能量的传播,坚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维护真实性。新兴媒体语境中,个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而是新闻的者和接受者。由于人人都是传播者,又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信息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真真假假,难以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手机电视台在内容打造中则视新闻真实性为生命,这也是它立于不败之地、值得人们信任的一张“王牌”。二是弘扬真善美。真善美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传播和倡导真善美,是媒体与生俱来的使命与责任,也是“立身之本”。现在有的网站或者微博、微信,喜欢传播怪事、丑事、揭秘,搞“人肉搜索”等出精倒怪的事,实在搞不懂他们的传播意图。昌吉手机台在内容选择上坚持做有品位的媒体和高尚的人,用传播真善美的内容为人们振臂鼓劲。三是有文化内涵。文化内涵又叫有“思想性”,让人看后有启发,有体会,有收获,开机有益。现在有的消息看完就完了,有的甚至不知道它在说些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这类“不知是什么”的视频,又怎么可能有“文化内涵”呢?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旗帜,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昌吉电视台通过打造品牌节目、栏目,提升节目质量,来反映我们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只有母体节目资源的文化内涵上去了,它所属的新媒体运用了具备了文化品格的新闻和节目,其引导力和影响力才会持久,才会转化为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

2、活动为主。在新媒体中,为了发展用户、留住用户,也就是网络语言所说的吸粉和养粉。需要开展由用户亲身经历的各类活动来提升忠诚度。一是投票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就是通过设定一个主题,让人们参与其中,他们利用朋友圈拉票,而各个新媒体平台通过扩大宣传范围,来增加用户,提高访问量。用户在线上线下的互动中提高了对平台的认知,在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平台的融合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知识竞赛各个代表队的投票中显现了威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抽奖式。通过高大上奖品的设置来吸引人们的眼球,以此来达到推广新媒体平台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比如,在手机台的上线仪式上,电视台都是放大招,充分准备,通过广泛的宣传设置的奖品,以此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这样,都能成功地提高了人们的关注度,活动当天的访问量都是达到了新的高度。三是报名式。通过提供平台,积极鼓励人们参加主办方设置的报名活动,以此来达到宣传、推介平台的目的。除此之外,还有问卷式等,这些活动的目的都是奔着吸粉和养粉去的。通过各个不同的活动,吸引和留住不同的人群,最终实现传播范围的扩大。这些活动的组织、策划都需要不断尝试、创新。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先把广大粉丝吸引到电视主流媒体的周围,才能提高电视主流媒体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也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发挥的更好,让党和政府满意、让人民满意。

3、服务为重。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称谓的变化,成了传播史的一个明显标志,个人的话语传播力得到解放,已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人们称谓上的变化已经说明了服务的重要性。以前人们看电视,被称之为观众,后来被称为受众,到现在的新媒体时代,已经改称为用户。名称的细小变化,已经把媒体的服务功能放大开来。一是用好模块。目前的新媒体平台的功能菜单,都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比如,电视直播、节目点播、消息推送、站点推荐等等,作为电视传统媒体,不乏信息来源,在办好新媒体方面占据着很大的优势,在编辑信息时,针对每个模块的功能和它可能影响到的群体,把推送的消息做细、做精。二是增强互动。新媒体平台是一对一的传播方式,用户有了留言,信息反馈,后台要进行及时的回复,能让用户感受到自己是与另一端的“活人”在交流,而不只是一个“死板”传播工具。通过互动,来了解人们的所求所需,以此及时调整编辑思路。三是抓住根本。便民服务是根本,现今新媒体的点对点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在内容设置上,力争服务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有快递查询、滴滴打车、飞机票、驾考题库等,为人们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服务。

三、扬长避短,融合发展

电视媒体身处党的新闻舆论阵地前沿,地位特殊而重要。电视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增强借力发展意识,一定要放下老大的架子,学习强化互联网思维,学会用新媒体的思维、路数来调整改变传统媒体的固有逻辑、思维,转变方式方法,争取联合共赢的发展思路,在网络上、手机上重新占领宣传阵地。现在各地的手机台虽说有了一定尝试,但是融合之路还仅仅是开始,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快步伐。

1、准确把握定位。新媒体机构的成立不但是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完善,不只是形式的,而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整合,加快融入新媒体。通过对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重新组合,从根本上解决融合“面合实未合”的问题,做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增强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市场上的竞争力。

篇8

销售型媒体的要素

1、品牌节目“销售型媒体”的第一步是做好节目销售。而要想有好的节目销售必须有好的节目质量,于是精品节目、品牌节目的打造便成为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应该把观众作为电视媒介的消费者(顾客)来对待,根据他们的需求制作节目,而不能再以“我”为中心生产节目。同时要适时通过增加节目种类、提高节目质量、改善服务等方式来满足受众需要,尽可能地争取最大量的观众,从而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需求。2、频道品牌频道品牌的打造比栏目品牌更加重要。电视频道简单地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综合频道、专业频道和类型频道。对于综合频道而言,栏目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要远远大于频道品牌影响力。以从前的央视第一套节目为例,观众对《实话实说》、《焦点访谈》印象深刻,却往往记不住这些名牌栏目的播出频道。而在专业频道和类型频道阶段,想看娱乐节目的观众会想到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想看电视剧的观众会想到安徽卫视,喜欢旅游节目的观众首选旅游卫视,这一阶段频道的品牌和价值远重于栏目。就我国电视频道的发展阶段而言,栏目划分的综合频道时代已经过去,专业频道、类型频道正当其道。几年前,在全国电视观众收视习惯调查中,有一项数据显示:59%的观众表示:当使用摇控器时,会直接选择自己喜爱的频道代码。超过一半的观众记住了自己喜爱的频道代码,这一比率相对于“顺序浏览”的观众比率高出近20个百分点。这说明栏目单打独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频道品牌成为电视市场竞争的成败关键。3、需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整合营销机制不可否认的是,频道竞争中各家比拼的并非单一的节目制作水平,而营销策划现在已成为电视频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要以客户为中心,建立整合营销体系和品牌管理体系,集中精力研究客户,研究市场,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节目、业务、形象和宣传的全方位企划,提升频道的销售力。

如何打造销售型媒体

1、建立科学的品牌运营机制建立品牌运营机制是系统工程。首先,要基于频道的特色定位,建立频道识别系统。尤其重要的是要建立专业频道的理念识别系统,也就是专业频道的核心资源、频道定位、价值观、频道精神、使命和风格等。其次,建立“电视人+栏目”的频道品牌塑造模式。尤其是主持人,是品牌形象的主要体现者。再次,策划大型活动打造品牌,创造形象。一般企业常常要设计一些活动来吸引媒体的注意,并借助媒体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电视专业频道可以完成从活动策划到传播并形成影响的过程。2、加强频道自身品牌的推广宣传电视频道数量剧增、观众市场容量饱和的情况下,媒体不仅是其他行业产品的推广平台,自身也需要推广。对大多数广告客户来说,频道的知名度是决定选择的最关键因素。品牌推广需要一个核心概念。湖南卫视的“快乐中国”口号,江苏卫视的“幸福中国”口号,浙江卫视“第一梦想频道”等,各家电视媒体在推广核心品牌上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关于以什么样的方式推广,可以邀请一些企业、广告公司参加联谊会、推介会,加深感情联络,倾听客户需求,推介自己的栏目和节目。同时要重视在其它媒体合作联动,通过购买或互换广告资源,尽可能加大对自身宣传推广。3、建立以客户中心的整合营销管理电视媒体的营销管理主要是3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电视媒体自身的管理,包括广告价格、广告折扣、广告形态、广告编排、广告创新、节目与广告融合等;第二个方面,是管人,管理营销队伍,建立营销渠道;第三个方面,是营销服务,是如何尊客户为上帝,把为客户服务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4、加强合作,将经营资源部分社会化尤其对地面频道来说,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对本地市场进行充分开掘。要善于借助社会制作公司、广告公司的力量,建立互利的、相容相生的合作关系,共同丰富频道节目资源、客户资源。在尽可能长期稳定的合作中,要对社会公司进行引导、培训和一定的扶持。周边合作伙伴的提升,最终也服务于频道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5、开发多元经营,改变广告收入单一盈利模式。据统计,目前国内各电视台95%左右的收入来自广告,大多数电视频道的经营方式、收入来源都过于单一。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网络新媒体、城市路牌、LED等广告媒体加剧客户分流,单纯依靠广告经营,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多元经营首先要尝试开发节目市场。在自己最擅长的主业,也就是节目生产上,积极开发节目产品的播后效益,改变“一次性消费”的状况。这样就要求频道不仅是播出窗口,还应该拓展业务,要逐渐发展成节目提供商,通过发行节目,扩大收入渠道。这就需要在商业模型和节目制作观念上进行转变,积极研发生产有市场需求的节目产品,加强节目宣传营销,重视和视频网站、手机视频的互动经营。多元经营还要形成以电视为核心、衍生产品为支柱的传媒产业格局。电视频道的的产业化运作,就是以品牌栏目为中心,借助栏目的品牌影响力,开发多种营销模式,建立多种与栏目相关的机构,多维互动,扩大影响,多渠道赢利。在产业化的运作中,栏目可以通过出卖版权、音像制品,衍生开发其他产品、项目或服务等形成多次收益,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创办的一个以播放河南地方戏为基本内容的综艺专题栏目,而产业化运作是栏目成功的保障。《梨园春》灵活利用品牌优势,凭借其强大的群众号召力和超值的广告效应,以栏目总冠名、擂台赛打分系统等多种广告形式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合作。充足的资金投入成为节目质量的有力保障。《梨园春》还最大限度地延伸扩大舞台,几年来,《梨园春》先后30余次走出演播室,走向基层,把舞台搭在农民的家门口、田间地头,同时又走出河南,走向全国。《梨园春》还登上了世界音乐殿堂——悉尼歌剧院,把中国的传统戏曲搬上了世界舞台,获得巨大成功。该栏目利用树立的文化品牌,积极开展多种经营,通过品牌授权和引进投资,开办以“梨园春”命名的餐饮和演出服务机构,延展了产业链。《梨园春》的成功之路,是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进行产业化运作的结果。类似延展产业链的例子,还有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在栏目受到观众欢迎,树立品牌后,迅速将内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将《百家讲坛》系列书籍推向市场,获得不菲的收入。现在,电视媒体的产业化经营在业内已不鲜见,经过先行者的尝试、开拓,一枝独秀早已变成了满园春色。电视媒体依托品牌优势、依托媒体资源优势,积极向下游产业、向周边产业延伸扩展,正是媒体产业化时代的必然方向。

本文作者:李晓工作单位:广西电视台

篇9

“大小视频”时代下的

“双屏”策略

电视从最初的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科技的发展不仅将电视的屏幕变大,更将电视和电影的距离缩短了。后电视时代的“大视频”并非指代电视机的物理尺度,而是针对电视内容的极大丰富提出的概念。当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庞大躯壳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有谁会想到几十年后它会变得手掌那么大小,又有谁会想到它将人们带入了电子时代,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带来革命。

当韩国正在为千兆入户而努力的时候,美国已经在进行万兆入户的“奥巴马计划”了。科技和政策的支持让信息传播更加畅通无阻,这也为像视频这样耗流量的资源迅猛涌进网络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智能电视就像是为网路和观众之间搭建起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电视上网也不再是痴人说梦的空谈,电视中安装了系统操作程序,几乎所有的电脑操作都可以在智能电视上寻到与之相对的应用,难怪有人将电视比作外观加强版的电脑。不可否认将电脑上的操作移植让电视和电脑变得难以区分,但是仔细深入研究,你会发现,电视有其完全不同于电脑的特点,超强的视听冲击力为人们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家庭影院,电视以其显著的“大屏”优势,带给用户震撼力、感染力和沉浸感。与此同时,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都使视频的接收终端丰富起来,并使得用户的接收具有了移动性、私密性和更加人性化的特点,这些新兴接收终端的发展、完善让未来的视频时代也成为了“小屏”时代。

在后电视时代的“大小视频”的媒介环境下,电视台节目分类制作,实现内容精品化是一条不可回避的明智选择。电视媒体应该采取“双屏”策划,有针对性地分类制作节目,对于“大视频”可以进行节目精品化制作,在舞台、化妆、灯光、音效等视听上做精、做细,让电视的视听魅力发挥到极致,让观众在极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中深深地被电视创造的视觉奇观所吸引。在具体节目的设定上,也将3D影视的思路融合到节目环节中,让电视的互动性和视频效果跨越屏幕的限制。而相对“小视频”而言,其接受端的媒介环境对节目制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小视屏”,电视节目应更趋向于短视频的制作,节目形态和内容更趋向片段式。“双屏策略”不仅改变了传统电视的节目形态和内容,更主要的是革新了传统的影视美学观念。

价值重构下的

引领主流价值策略

上海视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世彤曾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未来的电视是社交电视,而社交电视是一种革命,它将节目生产和播出的供应链打碎和重构。”①业界有一句话说:“电视的未来是令人悲伤的,但讨论未来的电视却是令人兴奋的。”有人认为未来的智能电视是电脑和电视的结合体,这种说法其实仅仅是用目前的技术和眼光去审视智能电视的发展。乔布斯的魅力就在于他那种高瞻远瞩的思考高度,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构想,才使得手机媒体一下子迈进了交互时代,触屏的技术在手机领域的广泛应用让人们切实感受了智能手机的魅力。智能电视的发展从谷歌“网络电视”就开始了大踏步的前进,但这似乎也仅仅停留在机器性能的提升上。人工智能真正进入电视或许应该以电视具有“人类意识”为开端,而这点可以在苹果4S手机的SIRI应用上初见端倪,或许在2013年苹果智能电视的出现能让电视的人工智能发挥极致。

硬件技术的成熟和社交电视的出现,将金字塔式的传统传播渠道变为了蜂巢式的朋友传播。传统的、老牌媒体价值将不复存在,关系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每个人在种类繁多的社交网络中都有自己的圈子,形成自己的传播框架,就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所说:“新媒体给社交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传播平台,传播内容也在这种关系的架构下运行,社会舆论控制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在这样大媒体传播环境下,社交电视的信息传播也必定受到关系的制约,单纯的信息内容是不能够决定人们认同的,人们会根据自己所属的圈子和关系去选择自己认同的内容。如果内容不能被圈子所接纳,再好的内容也不能被分享和传播,所以未来的社交电视也是选择电视的时代。

传统电视媒体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机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社会性文化,并有一套严格的审查把关程序,能在有限的时间和平台上迅速汇集社会主流需要。相对于社交网络的内容良莠不齐,这为传统电视媒体在后电视时代的异军突起提供了保障。新闻、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作为电视“三驾马车”,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将主流价值作用加以强化,让传统电视媒体通过对公共议题的主流社会文化的建构,使不同圈子间的共同价值和追求积少成多,成为不可忽视的主流公共价值媒体。

后电视时代踏着智能电视的东风,迅猛地吹遍整个电视行业,不仅仅是对电视节目的内容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也在对电视节目的外部环境,比如电视行业从业人员、节目的营销模式上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广告界有句话广泛流传,“我知道广告费有50%浪费,但却不知道是哪50%。”后电视时代的电视营销更趋向于数据的积累。黎瑞刚曾说过:“hulu为什么成功?关键是对于用户数据的积累、分析和开发。”让电视节目可以直接和目标受众对话,商品的营销再也不用为浪费的部分支付费用了。其实这也就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美国六大电视网络公司参与“独木舟”计划来应对谷歌的网络电视了。被智能化的电视将年轻人重新拉回了电视机面前,但是一人多屏的智能电视时代,传统电视媒体要想重新做的内容为王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浙江媒体学院)

注释:

篇10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有线电视 发展 研究

1有线电视媒体发展现状

1.1业务方向单一,强调接收

有线电视媒体虽然具有更广泛、更迅速、更深刻的传播效果,是面对大众权利所设置的一种平台,但与互联网相比就缺少了交互性和生动性。有线电视媒体正是为了赋予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看权利,实现其大众化,不得不在业务方向上单一,重点强调观众单方面接收。所以在新媒体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人们通过网络可以最大化实现互动性和人权性,新媒体通过视、听、说、看等多个方面方便人类生活和工作,所以人们在生活中更多的选择新媒体而逐渐淡忘了有线电视媒体。

1.2有线电视媒体技术上存在一定问题

有线电视媒体在传播技术上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在观看有线电视时会出现重影、雨刷效应等问题,清晰度不高,或者有时候会显示无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观看电视的心情。还有就是有线电视的可观看频道也是有限的,针对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需求,但是有线电视只是满足广大客户的观看需求。而新媒体网络则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需求可以搜索到他们想要的,更加直接方便满足人类需求。所以有线电视媒体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做出相关改进。有线电视媒体是通过光缆来传送信息数据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就需要人为进行维护和修复,使用的有线电视媒体客户越多,所需要的维修费就越高,成本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客户使用有线电视媒体的费用。所以设置合理的使用价格也是必要的。

1.3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滞后

有线电视在农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农村发展意识不强、资金不足、技术较为落后、管理制度上存在一定问题,使得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比较滞后。农村对于有线电视的发展意识并不强,没有将有线电视发展传播到周围其他居住地中,使得其他农民观看不到有线电视。还有就是农村发展较城市落后,资金不足,并且专业技术也比较落后,无法做好媒体在农村的普及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有线电视的发展。在管理制度上也存在一定问题,有些村里领导疏于对有线电视使用户的档案记录,给线路维修工作带来了不便。

2根据现状实施改革措施,促进有线电视产业发展

2.1追求业务多元化增长战略

有关单位可以在有线电视媒体的传播速度快、永久连接的前提下,追求业务多元化增长战略,提高它的综合信息服务能力。首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仔细的市场调查,采集大量数据,根据客户需求做好网络升级的计划,估计未来的发展状况,使风险分担,然后适当进行网络升级,改进有线电视系统,增加有线电视的互动性和生动性,从图、声、观、触等方面进行改进,使得电视上网更有魅力。

2.2有效改进有线电视媒体传播技术

在有线电视媒体的建设技术上有效进行改进,找出雨刷效应、重影、干扰频率等出现的原因并且加以改进,提高电视的观看清晰度,让更多的人看的舒心,不会因为电视画面质量而影响客户的喜爱。在这个方面来促进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同时在传播成本上也可以适当进行改革创新,针对不同的客户给予不同的需求。比如一些有线电视公司提供按次收费的频道,用户可以收看特定的电影直播节目体育节目等。另外附加费用可以预定单次收看时间。有些公司开始提供视频点播服务,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想看的内容定制节目,例如最近的电影,音乐会,体育节目重放电视节目和专题节目,随时可以收看想看的内容。[2]部分点播节目的收费与在录像带租借店出租一套电影相若,而有些则是免费。通过这些手段来促进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使得它能够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下屹立不倒,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

2.3促进农村有线电视媒体的使用

针对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有关单位可以派遣较多的专业人员去农村进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有线电视媒体发展滞后的问题。比如可以提高农民发展意识,做好有线电视媒体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有线电视的存在。全面调动起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过去懒散拖沓的工作作风,强化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加快人才培养,人才对于广播电视事业的生存、发展、繁荣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适当增加专业人员和公司资金来进行有线电视的设置安装工作和维修工作,做好全面的档案记录,方便员工进行电路维修,最终促进有线电视媒体在农村的发展和普及。

3结语

综上所述,有线电视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在新媒体时代中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为了不被人类所淡忘和淘汰,有关企业应该不断改进有线电视媒体的建设传播技术,首先保证有线电视媒体的传播质量,得到广大客户的信赖,同时追求业务多元化增长战略,进行网络升级,增加它与客户的互动性和生动性,为了更多的吸引顾客眼球。而且也要加快有线电视媒体在农村的发展步伐,根据山地农村现状做出相关改进,提高企业专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一切为了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随着全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有线电视媒体所创造的产值是巨大的,而数字技术在有线电视中的推广作应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将为电子工业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相信有线电视业这个巨大的市场将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熊波.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