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资源范文
时间:2023-03-28 16:3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体资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般说来,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的起步阶段比较清醒,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选择产品或品牌的传播推广平台时,也会量力而行,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媒体――就是花最少的钱将企业诉求传播到最广泛的目标消费者那里。然而,一旦企业做大了,自我超越的信心就会膨胀,以为只要投下足够的钱就能够达致追求的市场目标。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是,中央电视台在很多企业家心目中都是品牌传播的最高舞台,一个产品或品牌如果没有在央视露过脸,哪怕做得再大,也有“锦衣夜行”的感觉,因为这个缘故,一些企业甚至不惜伤筋动骨地争夺一时的“标王”地位,一些企业的惨痛教训尚未远去,一些富有冒险精神和对自我能力颇为自负的企业家们仍在贸然前行。
事实上,不是所有企业所有品牌都适合选择最具全国影响力的传播平台的。对于企业而言,在企业形象和品牌传播的平台选择上,没有最好的媒体,只有最适合自身传播目标的媒体。因此,为了能够在不同的时期实现不同的传播战略目标,企业的品牌管理者必须在心目中构建起一张清晰的媒体生态图谱,在这张图谱中,既有不同类型媒体的优劣势对比和触达人群的特征标识,也有同一类媒体的目标受众在生活形态和消费习惯方面的细致表述。在此基础上,不同媒体资源的传播价值才会为企业的具体传播目标服务。那么,不同媒体在一家企业的媒体生态图谱中应该给予什么样的评估,这样的评估对于企业的品牌推广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以传播目标定义媒体平台的价值
对不同媒体的传播价值进行评估,最简单的标准就是受众的接触率,在电视是收视率,在广播是收听率,在报纸是发行量与阅读率,在网络是点击率。如果以这样的单一标准去给媒体评分,结果似乎是不言自明:中央级的媒体大于省级媒体,省级媒体大于市县级媒体,几大门户网站远高于其他的专业网站。然而,如果一家企业在做年度传播推广计划的时候,眼睛就盯着这些所谓的传播价值最大的媒体,便会发现,即便“不差钱”,也并不总能够称心如意地获得自己传播计划期待的时段和版面的,每年的央视黄金时段招标会上所表现出的惨烈竞争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真正高明的企业品牌管理者应该明白,媒体作为传播平台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就如同需要衬衫的消费者,再昂贵的棉背心都没有价值一样,对于期待在特定地区特定消费人群中进行产品或者品牌传播的企业来说,具有全国广泛覆盖面的中央电视台就显得奢侈且不合意了。因此,在企业品牌管理与营销公关部门的媒体生态图谱上,应该对于不同类型的媒体和同类型媒体中的不同媒体在目标受众的接触率和影响力方面有清晰的认知,对于战役性的营销推广或品牌宣传活动,应该根据传播推广的目标建构不同的媒体组合。举例言之,一家企业为了给新推出的功能性保健品做市场推广,拟出了一个推广策划书,重点是在当地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进行广告投放,同时辅之以广播电台的专题互动节目、报纸的专栏文章。单就这个框架而言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电视台的选择只是第一步,还要考虑选择哪个频道、什么节目的前后,与之同时播出的还有哪些品类和品牌的广告;广播电台和报纸的广告投放也要面对同样的问题。要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当然可以选择值得信赖的广告公司,让他们制定广告投放的计划,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者心目中没有清晰的本地媒体生态图谱,如何判断广告公司提供的方案是最佳且合意的呢?因为,对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传播方向而言,任何外部的咨询策划机构都不可能取代企业的决策者。
说到这里,媒体生态图谱对于企业媒体资源战略管理的价值便有了基本的落脚点,这个图谱实际是企业品牌传播与营销管理者心目中的一个媒体价值坐标,根据企业不同的传播需求,可以给不同类型的媒体以不同的赋值,从而寻找企业品牌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函数值。
在媒体生态系统中选择不同传播形态的组合
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体所擅长传播的信息类型是有差别的,麦克卢汉所给的定义是“媒介即讯息”,也就是说,不同的媒体形态决定了传播信息的维度和深度。比如,报刊类媒体更适宜对信息的深度解读,相应地就决定了它的受众群有一定的教育背景要求;广播适合做即时讯息的快速传递,口语化的传播对于受众的文化背景要求比较低,但是由于其瞬间即逝的特点决定了它对信息进行深度解读的能力偏弱;电视媒体作为一种音视频信号俱备、现阶段影响面最大的媒体形态,可以声情并茂,可以无远弗届,但是因为它是时序性的媒体,对于信息的深度解读依然是其弱项。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现在的网络媒体,尤其是Web2.0时代的网络媒体,富媒体形态加上即时互动的特点让它在很多方面超越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但是,因为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信息过载问题,信息的大量涌入与瞬间淹没使得受众从网络媒体上接受的信息往往在浅层记忆中保留并快速遗忘,如果没有持续性强化,其传播效果的持久性是值得怀疑的。
不同媒体所呈现出的形态特征要求企业的品牌营销与推广人员,在确定了企业品牌和形象的推广目标之后,将完整的大目标根据不同媒体类型的特点在不同维度上进行分解,充分利用不同媒体所擅长的领域实现品牌传播的整合效果。这方面,几家国际化妆品品牌做得颇为到位,它们在全国性的电视媒体上渲染品牌中对生活品位和美好情感的诉求,以情动人;而在时尚类的报刊上突出对于生活品质和人生境界的追求;在移动和网络新媒体中则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实现消费者情感忠诚度的提升……事实上,很多时候,对于企业的品牌推广人员而言,并不是要每一次营销或传播活动都将不同类型的媒体用全,而是要根据传播推广活动中的核心价值诉求选择媒体类型,实现传播效果。
当然,现今的媒体生态环境中,传统媒体的变化速度不是很快,但是在网络类媒体的裹挟下,整个媒体环境正发生着快速的变化,一些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正在退化,一些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正在向新的领域拓展,一些新媒体形态正在形成,另一些新媒体形态却已经成为明日黄花。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媒体生态环境下,企业品牌传播与推广部门手中掌握的媒体生态图谱必须保持与媒体现实同步。最现实的例子就是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力日增,这个时候,在企业的传播战略规划和具体的策略应对中,是否应该给这类媒体以一席之地,考验着企业营销与推广部门的眼光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当然,更进一步深入探讨会发现,企业为品牌推广而策划的大型公关类活动,也应该根据核心价值诉求点的差异而重点选择不同的媒体,如果以社会责任为价值诉求点,报纸类平面媒体更适合;如果以社会道德风尚的促进者身份出现,那么,广播电视类电子媒体更合适;如果以引领时尚潮流为传播重点,那么,新媒体互动平台显然更为合适。
根据媒体生态特点决定品牌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刺激强度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品牌推广过程中究竟以怎样的信息推广密度和广度才能够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这是一个让人心生纠结的问题。实际上,大多数企业的品牌营销与推广人员首先考虑的是预算约束,也就是说,能够有多少钱用于传播推广,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媒体组合。就常识而言,这样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以传播效果最大化为目标的品牌传播者,还需要进一步考虑以怎样的信息刺激强度最有利于目标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的认知与偏好程度的加深。而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不同媒介形态的影响力必须有精细的评估。
当然,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不同媒介形态的受众影响力,不可能也不必要。但是,企业的品牌传播人员心目中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坐标系,不同媒体在这个坐标系中的位置应该是清晰的,它是整个媒体生态图谱中的一个指标,这些指标,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专业研究机构的实验和研究结果,在没有业界定论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参考值为我所用。这方面,不仅需要对于媒体生态的准确认知,更需要在不同媒体形态之间进行多层次嫁接的智慧和见识。
如果说,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对于不同媒体的组合运用具有某种常规性,那么,新媒体环境下,每一次不同媒体形态的整合应用都具有挑战性。当门户网站兴起的时候,人们对它的广告传播效果还将信将疑;到了搜索引擎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趋之若鹜;到了社会化媒体热潮到来的时候,许多企业和机构着急的是,在这样的大潮中我会被抛弃吗?
每一种媒体形态都有其固有的发展轨迹,因此,其传播价值也自有其惯性。但是,对于不同消费者群体而言,不同的传媒形态对他们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是有本质差别的。比如,报纸对于年轻人而言,影响力正在急剧下降,而新媒体形态,特别是可以有移动终端的社会化媒体,对于他们的影响力正处于爆发前期。虽然不同的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力有差别,但是其对年轻人的刺激强度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企业的品牌传播推广人员能够在选择媒体组合时,根据目标人群的不同和刺激强度预期的不同,将传统媒体与包括社会化媒体在内的新型网络媒体相结合,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篇2
近40多年来,广播与电视、报纸等媒体一起,在受众、广告市场等方面你争我夺、短兵相见,并且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得到发展(见《广播收听率调查方法与应用》)。纵观广播的历史进程,笔者认为,资源的可调动性对广播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对广播的传播力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如何调动广播资源,让广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包头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包头电台)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打造强势媒体,提升媒体传播力是不二之选。
一、包头电台的整体概况
包头电台是拥有独立发射机构的国有广播电台,成立于1956年7月1日。目前拥有综合(AM558 FM94.9)、交通(FM89.2)、蒙古语(FM105.9)、城乡(FM100.1)、文艺(FM98.1)5套开路广播和4套网上在线广播,每天播音109小时25分,是具有深度辐射功能的区域广播,并与国内同类电台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调动广播资源,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提升媒体竞争力
媒体的本质属性是使自己的“产品”影响力不断扩大。怎么扩大?一靠节目的到达率,二靠节目的市场占有率。因此,从2007年以来,包头电台集中精力,通过改变生产方式,调动广播资源,提升媒体传播力。
1.以精品名牌战略为龙头,提升广播电台的收听率和市场占有率。 节目乃广播立身之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要赢得受众、赢得广告商的青睐,首先是把自己的看家本领——节目做好。道理十分简单:真正的好节目、好媒体绝不会曲高和寡。因此,在把握内容导向的前提下,将节目视为产品,进行科学化、规范化、流程化管理,是为重中之重。为此,包头电台进一步细化频率的定位,差异化构建频率节目框架,突出重点,彰显个性,强化内容,让特色成为各频率行走天下的“杀手锏”。如今,包头电台拥有了一批深受听众喜爱和欢迎的名牌节目,如《包头新闻》、《新闻天天听》、《你好,driver》、《欢乐联通2+1》、《天上草原》、《天天美食》、《老橡树音乐之旅》、《音乐玩家》等,已成为支撑包头电台整体节目的骨干力量,各频率的特色也进一步凸现。节目的到达率和节目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包头电台调动广播资源、提升媒体传播力的两个有力抓手。
2.以技术为先导,增加广播覆盖率。 对于任何一家广播电台来说,覆盖是广播到达的先决条件。这些年,包头电台在技术层面的投入不可小觑。2007年——2011年间,用于技术方面的投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包头电台首先通过中波把综合广播的信号送到边远旗县区,让边远地区的农牧民有机会选择广播,选择包头电台的节目。与此同时,从技术手段上实现对边远旗县区广播信号的监控,使包头广播的覆盖效果越来越好。
不可否认,这些年,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周边地市级媒体在包头地区大功率落地和近距离辐射,分流了包头广播的部分听众。如何应对?包头电台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不排斥、不挤兑、不拆台,毕竟天下广播是一家。于是,包头电台从技术上加大投入,提高覆盖范围和覆盖质量。2008年购进新闻直播车,增加流动覆盖;2009年改变旗县区中波覆盖方式,实现闭路数字电路传输,同时更换部分旗县的发射设备,改善边远地区包头电台的收听质量;2010年,又把交通广播的覆盖放到议事日程,让有车一族能在包头的版图上真切地感受到包头广播的温暖与服务。
技术路径的有效覆盖,带给包头电台的不仅仅是收听率的提高,而且也使包头电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走高。
3.以频率为基础,实行总监负责制;以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为抓手,调动总监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作为包头市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包头电台从2007年开始在内部机制和管理上作文章。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在保证公益性新闻宣传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推进广播产业的稳步发展。目前,包头电台实行的是台班子领导下的部门岗位责任制和频率目标责任制,通过所属综合管理部门对各频率实行宏观管理,目标是深化内部改革,转换内部运行机制,增强内在动力与活力。
总监负责制就意味着频率是包头电台最核心的政策执行部门,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定额上缴、超出全留、分配自主”的运作机制,人员管理实行分级制,财务单独记账、统一管理。在频率,总监有相对独立的人、财、物权利,台里只负责副总监以上人员的考核与管理。对应频率目标责任制,把新闻宣传、安全播出、广告创收、人员管理以及日常服务责任分解到频率,划小核算单位,树立成本意识,激发频率的生产活力。
在包头电台,岗位绩效工资强调的是岗位,突出的是绩效,实行的是岗位、任务、绩效、贡献挂钩的动态管理,按月量化考核。
4.以广告、整合经营为手段,以大型社会活动为带动,提高市场占有率。 广告创收是电台事业发展的有力保证,如何让广告与节目协调进步、平衡运转,实现电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广播从业者长期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而且一直以来,优化广播广告结构,提高广播市场占有率,始终是广播人的目标追求。面对日益增长的事业需求,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怎么办?开门、开放,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放宽视野,吸纳社会力量办广播,让有能力的广告公司加入到电台的产业经营队伍当中来,丰富电台的广告资源,优化电台的广告结构。这是广播产业做大做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008年,在交通广播首推广告制后,紧接着2009年包头电台四套频率的广告全都实现。这一年,包头电台还成立了广兴传媒中心,整合营销,尝试事业和产业的主辅分离,到2011年实现全台商业广告的完全制。
这些年,包头电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另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大型活动的带动作用。依托城乡广播“唱响1001” 节目进行的“唱响系列”大型演唱活动,依托综合广播“甜蜜蜜”节目进行的万人相亲会活动,依托蒙古语广播进行的“爱唱蒙古歌”活动,依托交通广播进行的自驾游系列活动和司机嘉年华等活动,都使包头电台的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5.以人力资源培训为先导,提高人员素质。 在广播电台林立、听众市场细分化、广播向“窄播”方向发展的今天,作为专业化广播电台,应该办什么样的节目?应该给什么样的人办节目?什么样的人能办好节目?这是每一个电台管理者都不容忽略的大问题。随着电台的发展、频率套数的增加,人才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等、靠、要显然不可取。包头电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行在岗培养。这些年,包头电台每年拿出40万元以上资金,选派编辑、记者、主持人和技术人员前往中国传媒大学进行学习深造。再加上包头广播电影电视局的《广电论坛》培训、长短期的对口系统学习、常态的内部操作规程的培养与学习,都使包头电台的人员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6.向管理要效益,促进电台良性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管理显现效益。面对广播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挑战,电台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创新思路、强化体制、灵活机制,让管理释放出更多的生产力。因此,从2007年开始,包头电台从新闻宣传及节目运营、广告经营及监管、技术服务及行政管理上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有效促进电台的良性发展。
新闻宣传及节目运营方面:每月1次通气会,四位一体的听评体系(专业机构听调、内部专家听评小组听评、社会上听众意见反馈和各频率每周1次的业务学习),完善的节目总监、副总监绩效考核制度,保证了包头电台节目的安全运行。
广告创收及监管方面:实行的是经营与监管两分开,收支两条线。总监是各频率广告创收的第一责任人,广告监管中心负责对广告的上单、检查、督察和分析。
篇3
不管是对于图像、音频还是视频文件,其文件属性的表示方法和格式都是统一的,都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描述其文件属性。对于网络多媒体教育资源,他们的文件属性我们可以直接很容易地获取得到。此外,多媒体资源的内容属性则是用于描述多媒体资源内容的相关信息,例如颜色、音调、形状等等。下面将对集中常见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内容属性进行简单的介绍。
1.1图像内容属性
主要包括图像类型、内容说明、色调、颜色、纹理、方向、位置、大小、以及微缩图等内容的描述信息。
1.2Flas内容属性
现在,许多的教学动画都是采用Flash软件制作而成的,Flash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网络教学资源。Flas教育资源的文件格式为swf,其内容属性主要包括:内容描述、类别、场景动画、颜色等信息。其中类型信息指的是Flas的题材类型,如娱乐性、教学型等。而内容描述指的是对Flash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的信息,该信息可从网页关联文本中获取。场景颜色指的是动画帧的平均颜色表示。
1.3音频内容属性
音频的内容属性主要包括:内容描述和类别两个信息。音频类别分为音效、音乐、语音、歌曲等几类。而内容描述指的是对音频所表达的信息的简要描述,也可从网页中的资源关联文本中获取。
2网络多媒体教育资源检索系统的设计
用户使用网络多媒体教育资源检索系统时,首先要使用账号和密码登陆该系统。登陆成功后,根据需要检索的资源类型选择相应的子系统,本文设计的系统设计到的资源主要包含图像、动画、视频以及音频四个类型。因此思想政治、体育等。当用户选定学段和学科之后,用户将会登陆对应的数据库,例如用户学段选择初中、学科选择物理,则会登陆“初中物理”数据库进行访问,而不必检索其他学科和学段的信息,有效提高了检索效率。
3结语
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但随着教育走向市场,也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各个院校为了扩大影响,降低办学成本以及实现规模办学也都在极力试图扩充学生数量以在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音乐院校也无一例外地加入到了这种竞争行列,但是由于音乐教学的特殊性,许多课程需要教师面授完成,而不需要面授的课程,如理论等课程在许多院校也需要同样的教师占用他们的时间去讲授,在我们的印象中,音乐院校的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非常繁重的,音乐院校的师资问题已成为限制其扩张的瓶颈。
另一方面,在音乐院校中,理论课程的质量往往要比专业课低得多,究其原因,一是学生不重视,二来教师太忙,没有时间和精力仔细研究教学,了解学生情况等,形成教学手段单一,针对性差等现象,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形成恶性循环,例如音乐史等课程,本来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艺术回顾,却变成了类似外语课那样的死记硬背式的枯燥课程。
二、 多媒体网络资源体系
这个体系是用计算机多媒体方式将理论课程制作成为课件资源,供学生自助学习,除了具有丰富的多媒体表现以外,与以往的授课方式和多媒体课件有所不同的是,网络资源体系增加了以下主要内容和特点:
1、它是与教育改革挂钩的,是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服务
我们知道,以往的音乐理论课程大多为“大班课”形式,是教师讲授为主,即所谓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病就是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不能适应每一名学生的情况,对于充满个性的艺术院校学生来说这种授课方式与其说是在上课不如说是对他们的一种折磨。
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网络化资源体系是向学生提供自主自由地使用计算机自学的机会,甚至可以没有统一的上课时间,机房二十四小时对修课学生开放,在有校园网的院校,课件驻留在校园网络服务器上,学生甚至可以在宿舍里学习,这样教师资源得以巨大释放,特别是艺术院校的非技能性理论课程,教师也不用再辛辛苦苦地每个观点,每个概念地详细讲解,所要做的就是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重点及要领,进行答疑,维护和完善系统等,而这些工作在时间上又是灵活的,因此教学规模可以成倍扩大。
有同志肯定马上要问了,这不成了放鸭子,教学如何管理和控制?
2、网络化资源体系具有通畅的信息反馈,管理以及自适应功能
以往的多媒体没有教学管理功能,有的也是一些简单的统计和考核,而网络化资源体系除了丰富的多媒体表现外更注重教学管理和计算机自适应功能,也就是说,它不仅要用丰富的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传授内容,而且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和统计,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动做出一些教学提示,教学调整等,而且这些不仅针对某个学生,而且也针对整体教学情况。
3、网络资源体系拥有全面的评测机制
网络资源体系实现教学管理和自适应的一个关键就是拥有全面的评测机制,如题库,统计及反馈手段,由于它是了解学生并与之沟通的重要手段,因此这个机制越合理越全面,体系的自适应能力就越强。它包括学生自测:这种测试大多安排在每个章节中,用于学生自己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机综合测试:在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这类测试的特点是可根据学生在某一部分的出错率(个别学生或学生整体)改变题目出现频度以客观监测和统计教学效果,同时将数据和统计结果记录在案;教师干预测试:由教师根据需要选择和组合题目进行测试。
有同志肯定马上又要问了,这不成了远程教育或函授了吗?
4、灵活自由与严谨相统一
与远程教学不同,在校园中学生并没有分散在互相之间和师生之间见不到的地方,他们仍然是一个严密的教学集体,教师仍然可以安排讨论等形式的集体教学活动从而保证整体教学水平或进度以及形成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它能够结合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取长补短,同时也为向远程教学扩展打下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多媒体网络资源体系在多媒体表现上继承了传统多媒体课件优势的同时,还通过实现课件的网络化建立起了各种管理体系、计算机自适应体系以及评测体系,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教学模式,而有别于传统多媒体课件大多只作为辅助工具和手段。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更能适应大规模的理论课教学,并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兼顾到每个学生的情况。
三、 网络资源体系建设的条件
1、资金问题
网络化资源体系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除了硬件设施外还要在开发和移植课件方面进行投入,因此初期的资金和经费来源是一个重要问题:
横向资金来源:如合作项目,合作办学等;
纵向资金来源:如学校拨款,扩大招生等;
教育改革项目经费:国家目前在教育改革方面投入很大,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很多教改项目,争取加入到这些项目中成为子项目,或直接进行教改立项不仅可以从上面得到一定的资金,也可就此从学校或合作者那里争取到另一部分资金,同时其影响力和社会效应也是巨大的。而艺术院校在争取和利用教改资金方面做的很少,随着社会对艺术教育的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家对全面素质教育的日益重视,艺术院校在争取和利用这类资金和经费方面的可能性和机会也会越来越大。
2、师资问题
在多媒体网络资源体系建设中,教师和教师培训成为关键环节,而且不仅要对教师的硬件使用技术进行培训,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他们能够自觉和有意识地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体系的特点开展教学,只有教师建立了新教学模式的思想意识,整个教学才能成功开展。
3、学生素质
由于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就要求学生能够操作计算机和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能够适应的学生比例会逐年提高,调查显示,大中城市中,几乎所有大学生和很大比例的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每星期至少上网一次,而且这种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因此多媒体网络资源体系的前景应是广阔的。
四、 网络资源体系的实现方式和步骤:
1、 选择可以进行网络教学的课程,并进行评估;
2、 移植和开发课程成为网络课件;
3、 开始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和计算机自适应体系;
4、 培训教师,使他们建立新的教学理念;
5、 开课试验,先让有兴趣以这种模式上课学习的学生选修这门课程;
6、 大规模普及。
当然,办学还要首先具有一定的硬件条件,如要拥有计算机多媒体机房和局域网络,办学规模大的还需要校园网络甚至Internet出口,这些设施在许多艺术类院校也已开始建设并在逐步完善。
篇5
关键词:多媒体资源;中职英语;应用;革新
现代课堂几乎都配备有多媒体设备,但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需要教师认真探究。针对中职英语教育难的问题,教师可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资源,并应用有趣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情境中学习。
一、多媒体资源在中职英语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一)丰富的课堂资源
英语教学包括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多媒体资源的丰富性为更高效地展现英语教学的这四个方面提供了途径。网络上蕴藏着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利用多媒体可以将符合中职英语教育要求的资源与课堂相结合,更好地展示课堂。
(二)有趣的课堂模式
多媒体资源的丰富性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僵化教学模式,使得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多媒体资源作为教学素材,为教学形式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素材的灵活性、生动性、高效性,带动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更多学生融入其中。
(三)自主探究应用
多媒体资源作为课堂展示的有效途径,可改变单纯由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教师可鼓励学生以多媒体资源为材料进行自主探究与展示,并为学生提供上台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积累上台演讲经验,使学生敢说、会说。
二、多媒体资源在中职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一)课堂导入环节的应用
中职英语教育现状很不理想,这与中职招生质量、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针对中职英语教学难、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有必要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新颖的上课形式提升英语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资源的丰富性,寻找与课堂教学相关、节奏较强的英文歌曲,结合英文歌曲让学生活动起来,跟着节奏做伸展运动,在教师念出head、shoulders、knees、toes时,跟着一起做动作,改变中职学生课堂懒散的习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资源的丰富性导入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到课堂中。例如,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两张标注有许多英文单词的图片,让学生找出两张图片中的不同,并将错误的英文单词改正,让学生能快速地进入英语课堂学习状态,改变学生不在状态的学习情况。
(二)课中的应用
在课程中间,一味地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幻灯片并不是高效地利用多媒体资源,因为学生很难整节课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幻灯片上。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适当地利用幻灯片,结合一些传统教学形式,如板书、读课文等。而如何有效地将多媒体资源利用到课堂中呢?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资源的丰富性,结合中职英语教材的内容进行拓展,尤其是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在学习HedecidedtohaveabigChristmasparty这个话题时,教师如果只按照教材内容讲解,会比较乏味,但如果利用多媒体资源,寻找一些与圣诞节相关的内容,播放欧美国家举办圣诞晚会的图片、视频等,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学生会更有兴趣,而不是单纯地利用书本资源。
(三)课后的应用
多媒体在课后的利用主要是方便学生在课后搜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内容,结合课上的学习及学生自己的领悟进行探究性学习。可在课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根据上课内容搜集资源,制作幻灯片,在课后演练,课上展示。例如,在学习Wouldyoumindsayingsomethingaboutyourworkexperience?这个话题时,因为话题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可以以此话题为任务,在网上查找相关的招聘信息并将其整理成幻灯片,在课上由两名学生扮演招聘人员,两名学生扮演应聘者,深入探究求职话题。虽然大部分中职学生还没有工作经验,但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了解工作经历的重要性。
三、结语
多媒体资源在中职英语中的应用强调在应用过程中融入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前利用多媒体资源导入趣味性较强的上课形式;在课中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更好地展现课堂;在课后利用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正平,吴海若.浅谈多媒体资源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14(20):108-109.
[2]许乐祥.中职英语中对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校园英语(上旬),2014(11):83.
篇6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核心的要素。媒体资源管理系统(以下称简:媒资管理)作为人才高度密集的信息传播业,开始进入市场展开激烈竞争。人力资源作为媒资的“第一资源”或“第一生产力”,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拟从媒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挑战及媒资管理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选人、育人、用人、留人)两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前言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力资源已是第一资源。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取决于自己的核心专长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个组织如此,一个国家亦然。
媒资管理系统集成计算机存储、网络、数据库管理、多媒体等多项技术,主要通过音像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网络化、检索查询等手段,解决音像资料的再利用问题。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经理人的一个热门话题,各个企业中的高层人士都想方设法借助人力资源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对我国媒资管理单位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尚未起步,新旧体制的转型、媒介市场身份的模糊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诸多行政指令性的政策,都在限制着媒资管理单位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改革。
二、媒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挑战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媒资管理属于一项新兴的事业,智力密集型产业,其对音像资料的保存和再利用,已经成为提升广播电台、电视台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涉及收集、归类、利用和开发、存储、相关软硬件配置、系统维护等多个环节多个方面,不同于传统磁带的管理方式。社会需要我们主动去满足媒资管理需求,并进而创造媒资管理需求。而目前的媒资管理现状离这需求尚有很大的距离。
举个例子,汶川大地震后从中央到省到市三级电视广播以及多家网络媒体率先进行了长达数百小时的直播,如果能够在这数百小时的直播中,相关媒资管理单位能主动提供有关此前全球主要地震的音像资料,并看到地震前灾区的社会生活的镜头,就会让我们的报道增加深度力度广度,这样在更好服务社会需求的同时能够推介自己。
而社会对某一行业的要求就是对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严谨扎实的职业心态,立足于本职岗位本行业成才,深入钻研本行业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同时要有创新意识、市场开拓意识,资源整合能力。但是,媒资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媒资管理发展的瓶颈。
例如,编目工作是一项人力密集型劳动,是一项政治性、艺术性与技术相结合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日本NHK总部和NHK大阪支局2002年就已经开始了系统的编目处理,虽然编目对象还未数字化网络化,但他们广泛动员人力资源的合作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媒资管理(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一个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由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四个方面构成的,他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媒资管理单位亦然。
(一)选人
选对人是媒资管理单位进行合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和第一道关。不合格的原材料只能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不合格的人进到单位,不仅自己的工作不能胜任,还会影响别人的积极性,进而破坏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和业绩的实现。在职业心态、职业道德、团队意识、价值观等方面有缺陷的人是不符合媒资管理事业需要的,我们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选人。选动手能力强、合作意识强、专业技术精、热爱媒资管理事业的人员。
(二)育人
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亮点是岗位素质模型。这也是有别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区别之所在。由于媒资管理系统的建设是新兴行业,一些媒资管理单位的仍停留在传统体制框架内,人力资源制度尚不健全,开发能力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可以由主管单位提供技术或资金支持,在外部人力资源专家或顾问公司的帮助下,建立新型媒资管理单位岗位素质模型,也称岗位胜任力模型,按照其提出的相关要求设定每个岗位在知识、政治、艺术、技术、心理及身体等方面的素质的最低要求,作为单位人才规划、人员甄选与调配、继任者计划、核心人才管理、培训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的依据。
按照岗位素质模型的要求,我们都有很大的差距。体制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把现有大量人员下岗,重新招聘上岗。而媒资管理是个新兴行业,更多的人才来源需要靠培养与自学成才。并且领导要带头倡导建立学习型单位,改变旧体制下部分岗位无所事事、“等、靠、要”的企业文化氛围。把该行业、单位的发展前景,对岗位的要求以各种方式经常地、有效地、双向地传递给全体人员,把压力传递给全体人员,让大家感觉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单位可以结合实际,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大家对媒资管理系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有较全面的理解。
(三)用人
用人是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核心。要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必须建立识人用人的管理制度,从组织制度上确保人才的发现、开发和使用,培养富有活力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价机制和公平公正的奖励机制。
因此,要做到人与岗位匹配,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特别要注意以下4个典型问题:
1、老中青结合方面,要依照科学性办事,充分发挥不同年龄层人才的优势和彼此间的互补性。让老年同志的阅历与睿智、中年同志的成熟与稳健、年轻同志的激情与活力实现最佳的组合。 转贴于
2、在理论型人才与操作型人才结合方面,既要有埋头拉车的,比如编目工作、维护管理等岗位;也要有抬头看路的,比如对新技术的引用,对社会新热点新趋势的关注与整合。
3、在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结合方面,不勉强专业性技术人才去做管理工作,不强求管理型人才一定要在专业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要尽可能专业对口,这样才能最大发挥才干,提高效率。
4、在内向型与外向型人才结合方面,让“坐得住冷板凳”的人搞操作搞技术,让“坐不住”的人去创新去开发资源开拓市场,主动了解社会的新趋势新热点,并根据新需求及时反馈,主动推销我们所具有的资源,弥补我们尚不具备的资源。
总之,实事求是,量才而用,各得其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此外,对一些重要的管理和技术岗位可以在设定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实行竞聘上岗,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把真正想干能干的人找出来。
(四)、留人
媒资事业的大发展、外资的进入、其他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对交流沟通和个人职业发展的考虑,如此诸多的内外部因素,对媒资管理单位的人才保留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职务留人、待遇留人,是留住人才主要方法,这4种方法等同重要、缺一不可。事业留人是根本,就是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把媒资管理的事业做起来,紧跟文化传播发展趋势,让人才有增长才干、发挥能力的舞台,让他们有成长感和成就感。
感情留人,就是要尊重关心从事媒资管理事业的各级各类人才,切实帮助解决其生活上工作上的主要问题,让他们有归属感。
职务留人,有管理能力的让他去承担管理岗位,有技术专长的充分发挥其技术专长,要帮助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人才的职业发展与媒资管理的事业发展的共同进步。
待遇留人,就是要大力倡导向贡献大的人员倾斜,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绝不能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否则就是对多付出多贡献者的不公,对懒人的奖励。
对于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可以采取换岗、待岗等方式,激发其迎头赶上的动力,努力成为对单位有价值的人才。
四、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与行为需要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方式来体现,实现从人治到“法治”。制度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制度、人员招聘条例、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工资及福利制度、人员奖惩制度、人力资源调整制度、人力资源日常管理制度、安全与健康制度等。
媒资管理单位因其体制的特殊性,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历史遗留问题,决定了不可能完全市场化,企业化人力资源管理不可能一步到位。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既是科学,更是艺术。制度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进、实事求是原则,初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可以比较简单,不必设立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人才管理规则可以相应地比较简单,易于达成共识。对以往相关人才管理制度进行继承、创新、完善。对于已经在执行的制度,领导要带头遵守,以身作则,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否则,制度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
这样,就可以日积月累,积小胜为大胜,逐步在媒资管理单位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氛围,从而支持我们的媒资管理业务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彭剑峰主编,《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2)姚裕群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7年8月
3)《新华信湘电广传媒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摘自《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报告》2008-02-22
4)黄升民、丁俊杰,《中国广电媒介集团化研究》,物价出版社,2001
篇7
【关键词】新课改多媒体资源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新课改是历史的必然,它改变了传统经典教学模式,是新理念为指导的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双向互动模式。教师不再是单一课本知识的灌输机,而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课本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标价值取向。新的形势下媒体教学的内容和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媒体素材体系的创建以及媒体教学模式的探究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题和必然。本文根据新课改精神,强调执教者应该重视的新理念,并提出建构学生知识和素养所需的多媒体资源教学环境的新观点。同时对媒体资源教学的原则和模式作了初步探究。
1.新课改新理念。
1.1以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为核心。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是新课改的中心任务。新课改精神的认真落实也真正能够史无前例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
1.2建构主义为指导。根据学生的智力结构、知识结构和教师业务能力结构,用最优化组合方法,把学科的基本原理、概念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关系的知识结构性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该理论体现了真正的教学应有的特点:高水平的思维、知识的深度、与现实的联系、大量的交流以及为学生的进步提供社会支持。
1.3探究性学习。是“研究最有效、最主动、最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习”。立足于对人的潜能的开发,立足于对学生兴趣的强化,是解决当前“应试教育”系列问题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举措。
1.4开放性模式。课程的开放性,教师应不拘一格,从单调的课堂里走出来,通过媒体看外面的世界;通过开放的教育资源环境建构学生的知识和情感。
1.5创造性课程。在课标的准则下,课程是由师生这两个主体共同创造和建构的。教育必须超越课本,在这方面广义化媒体教学资源环境担负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师不能成为教本的奴隶,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2.新课改下的教学媒体资源。
2.1原有的媒体教学思想误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执教者把目光转向单一的高新技术产物――电教媒体,认为:越是高级的、档次高的、价格昂贵的媒体越好,如CIA教学媒体等。因此在农村学校,许多教师总是借“落后条件”来推诿媒体教学资源研究的责任;而条件较好的学校,仅重视公开课和示范课的表演,而真正的推广普及运用比例还较少。这也即当前媒体教学上存在的两个极端。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媒体资源存在着单一化和片面化的看法。
2.2新的多媒体教学含义。根据新课改和建构主义理论,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素养。而这一建构过程,需要大量的多样化的媒体资源来支持。这样教学媒体的广泛性也就应运而生。教学媒体随着时代改革也不断在发展变迁。从远古的肢体语言到口头说教,从古往的文字书本到现在的课堂粉笔加黑板,而电化教学媒体的产生使教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化教育”的诞生,多媒化整合,已成为现代教育手段的主流。因为学校发展层次的不同,现在是多种媒体并存的时代。“没有最好的媒体,只有最适用的媒体”。不同的媒体有自己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笔者认为:教学中凡能建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资源都应归纳到媒体的范筹。这就包括了语言、书本文字、图片、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和电子计算机媒体资源等;也包含了实验探究体验性素材;同时前人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都应属于教学媒体的内容。这也即广义化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概念。
3.媒体资源教学模式探究。
3.1课本教材、课外读物等文本素材。这是传统的、最常用的主体教学媒介。现在乃至今后都不可能被取缔。
3.2幻灯、投影图像和影视素材。形象而生动的画面,使知识体系简易化和直观化。电化教学初始化的产物,一般为单媒体运用。因各媒体的特点不同,其功能不一,选择运用时应有针对性,不可滥用和乱用。
3.3CAI教学模式。多种媒体整合,“形声并茂”、“人机交互”的特点,表现现代教学的最高先进手段,教学时常制成课件。但因设备昂贵、技术性要求高,这一模式的推广发展受到一定阻碍。目前仅在经济优势地区普及。
3.4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等经验性教材。前人的科学积累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条件全部去再现。有许多的先人成果需要历史的继承。这也是教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媒体素材。
3.5多媒体VCD教学。在CAI教学的普及性受到滞碍时,这种方便而灵活的教学模式几乎可以替代CAI教学。该模式的最大优点是:物美价廉。性能可以与CAI教学设备媲美,有多媒化、交互性、资源性和普及性的特点。在农村学校其发展的前景非常可观。
篇8
[关键字]多媒体资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1-0039-03[作者简介]冯汉娟(1968―),女,广东茂名人,本科,茂名市电白区杨梅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我校45个教学班配备了多媒体资源设备。可以说多媒体资源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现以数学学科为例,阐述在多媒体资源的环境下,取得的实效。
一、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习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校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有趣有效的信息资源,真实再现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良好氛围中自主、积极地学习,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其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如执教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的刘老师在进行完新课导入后,熟练打开《可能性》课件。顿时,学生们看到了栩栩如生的摇奖机,里面的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球发出一闪一闪的光芒。“好漂亮啊!”学生们惊叹的声音传遍教室,接着,教师提出“猜”的活动要求,点击摇奖机,说:“预备,开始猜!”“一定是红球。”“一定是黄球。”“一定是绿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立刻高涨起来。刘老师又轻点鼠标,摇奖机滚出一个黄球,欢呼声一片。“如果再摇,你认为会是什么球?”“红球。”“确定吗?”“不确定。”“那该怎么说?”“可能是红球,还可能是黄球或绿球。”随着鼠标的又一击,新一轮的摇奖又开始了。场面依然火爆,而孩子们的回答中多了一些逻辑的东西……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观察能力
列宁说:“感觉的确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外部刺激力向意识事实的转化。这种转化每个人都能看到千百万次,而且的确到处都可以看得到。”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提供的丰富的感知材料,让学生多观察,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建立起对事物的表象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教学“行程应用题”时,张老师出了一道拓展题:一道环形跑道长1400米。两人同时从起点出发,甲骑自行车,每分骑450米;乙跑步,每分跑250米。经过几分钟两人再次相遇?
由于受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和知识本身难度的阻碍,张老师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课件,先出示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的起点同时出发赛跑的情景,随着时间的推移,甲乙两人的距离越拉越大,直至两人再次相遇。在整个动态演示过程中,老师边引导学生观察边让学生思考:两人再次相遇时的路程差就是谁的周长?由于多媒体的动静结合刺激着学生的感官,能让学生仔细观察,这样自然也就快速地帮助学生了解到两人再次相遇时的路程差就是一圈跑道的长。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识。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构建教学模式
数学中的每一个结论都是前人经过长期的探究发现的。确实,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改变学生始终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而多媒体资源承载的教学信息是学生接收与加工的对象,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认知客体。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构建“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把多媒体计算机作为认知学习的辅助工具,既能创设数学情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吸收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又能让学生尝试发现,有效地克服认识障碍,启迪思维,发展思维。
四、利用多媒体资源,张扬教学个性
数学教学要面向每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多媒体资源的交互就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并借助多媒体资源可以让学生去查找更多的有关于本课知识点的内容,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优生更优,学困生能赶上。如官老师在教学“有趣的测量”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
1.必做题:(1)在量杯中放一个土豆,完全淹没在水中,水面的刻度是980ML,取出土豆后,水面刻度是360ML,这个土豆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块石头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2.选做题:(1)小明不小心把一个玻璃球掉进了家中的鱼缸里,这个鱼缸长30厘米,宽20厘米,原来水深7厘米,现在水深11厘米。()说得对。
A.爸爸说:“这个玻璃球的体积是1200立方厘米。”
B.小明说:“这个玻璃球的体积是2400立方厘米。”
C.妈妈说:“这个玻璃球的体积是6600立方厘米。”
……
学生在学生机上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难度不同的选做题,而不是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习情况不一的学生,这样就可以是学优生和学困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尤其是对学困生而言,久而久之,必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多媒体资源,构建多元评价
多媒体资源如果能有效、科学、合理地使用,将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真实、民主,它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做到自评与互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更加灵活多变,能够真正做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官老师在教学“有趣的测量”时,采用了下面的评价表:
在()里打“√”,除自我总评单选,其余的都可多选。姓名:年月日
我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提出设想()测量数据()记录数据()汇报方案()最大困难是什么分工合作()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列式计算()哪些同学值得我学习小组长()记录员()实验员()汇报员()我的表现能主动参与观察、思考、操作等学习活动()
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有关概念()
能进行一些合理的归纳和类推()
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计算方法或公式()自我总评优()良()一般()差()
上的不同,促进学生对概念形成清晰的认识,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此外,应当注意,在引导学生归纳出数学规律后,应引导进行验证,在深化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学中应秉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起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揭示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真正理解、掌握数学概念。
参考文献:
篇9
一、农业远程教育发展模式选择
中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众多,发展农业远程教育极有意义。远程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能使任何地方的农民学员方便快捷地获取最好的教育资源,极大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推动各地农业农村经济做出积极贡献。中国农业远程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中国农村基础薄弱,大多数基层农广校缺乏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资源,在地方电台、电视台也没有教学节目播出时段,但从长远看,这都不会影响远程教育优势和效益的发挥[1]。发展农业远程教育,存在一个发展模式选择的问题。考虑到中国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广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户家庭条件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农业远程教育应该采用数字技术与非数字技术恰当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综合利用VCD光盘、有线电视、卫星网、互联网等手段,采取以下两种不同的教育发送和传输的模式[2]:
1.主流模式
卫星传输数字化教育发送技术,适用于中国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采用主流模式的地区可以采取的扩展数字化教育应用的技术方案为:CD-ROM光盘刻录和发送方案;各类局域网应用方案;基于有线电视网的多媒体数据广播系统方案和电话拨号接入或其他公众电信网回传方案。
2.替代模式
计算机宽带网的地面接入技术,适用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
二、农业远程卫星教育系统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卫星网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开始在远程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但很多农村家庭由于家庭贫困买不起电脑,另外,受农村人口教育水平限制,很多人也不懂电脑和网络方面的知识。中国广大农村地理条件复杂,通信网络线路建设难度较大,架设网络线路成本相对较高,互联网普及率和使用率非常低,短时期内,在中国农村推广互联网教学还很难实现。卫星教育网建设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畴,由政府投资建设,具备提供话音、视频、通信服务的综合能力,性价比高、技术先进、性能可靠,是提供农村远程教育简单经济、行之有效的手段。卫星远程教育不受时空限制,能为农村学员提供与发达地区质量相同的远程教育服务,能有效解决广大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优秀教育资源稀缺的局面。目前,农广校在以色列政府的援助支持下,已经建设了拥有1个中心主站和360个双向远端站点,以中央农广校为演播和资源服务中心,各省、地、县级农广校以及乡镇教学班为卫星网络远端接收和教学服务点,能实现数据通信、远程教育培训和视频广播会议的远程卫星教育系统。通过卫星教育系统,中央农广校将农业教育培训、实用技术等音视频节目、多媒体课件、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实时发送到网络各远端接收站,面向全国开展实时交互式的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和科技推广,对各级农广校农业教育和科技培训工作进行远程指导和管理,实现信息互动交流,共享教育培训资源。农广校卫星教育系统利用“SkyBlaster”卫星通信系统,采用“TrainNet远程教学/培训系统”作为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卫星系统网络结构是星型网,主站可联接大量的VSAT远端小站,支持所有基于IP的数字信息技术,可实现全国范围的远程实时教学、数据文件多点分发等业务。卫星网主站提供DVB-S标准的出向信道,信息速率从2Mbps到52.5Mbps,远端小站的入向信道采用FTDMA接入机制,系统采用不对称的数据流通信方式[3]。在卫星平台上,运行应用软件的各类功能服务器通过快速以太网联接到卫星主站数字基带设备,通过卫星发射到全国各地的卫星小站。基层教学点的学员通过远端小站接收主站发送的教学内容,与主站老师进行双向视频、单向音频的互动交流,获取各类教学支持服务。
三、农业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近年来,农广校综合采用各类教学手段,整合应用各类教育资源,发挥独特的媒体资源优势,紧跟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进、吸收、应用各类远程教育技术的最新成果,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平台以农广校体系多种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内容,以媒体资源库系统建设开发为硬件支撑,以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渠道为主要途径,对涉农教育培训工作进行高效管理,对涉农科教需求迅速反映,对基层办学机构提供便捷服务。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集信息采集、存储、编辑加工、传输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运行机制公益性、媒体应用大众性、教学内容多样性和服务对象定向性的特点[4]。
中央农广校作为国家级的现代农业远程教育教学中枢和媒体制作传播中心,具有广播电视和网络教育节目的制作、播出和传送等多种功能,将具备自办1套广播和电视节目的能力,可以录制各种文艺节目、语言节目,对录制的文艺节目和语言节目素材可进行编辑、复制、加工、审听,可对外交换录制好的素材和成品节目。每年能制作电台节目、区域节目、少数民族节目和综合类等农业专题广播节目1500集,电视节目1270小时,网络教学节目2000小时,发送音频资料100万张,节目原始磁带数字化存储1910小时。农广校将逐步实现媒体资源制作、存储、管理、应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成农业媒体资源数字化采集、加工、整理、存储和传播利用的数据中心、工作平台和传播共享网络,并具备以下功能:
1.资源数字化加工存储整合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教材、光盘等多种媒体资源,统一集中存储管理数据,建立数字化媒体资源库,实现数字化存储。
2.资源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对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进行科学的编目、查询和调用,实现规范化管理,提升媒体资源的利用能力。
篇10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学者舒尔茨提出了一种现代营销方法——整合营销传播IMC。IMC 是以利害关系者为核心,综合协调使用各种传播方式和营销手段,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利害关系者的双向沟通,建立与利害关系者长期紧密的关系,以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营销的目的。这里所指的利害关系者,不仅是消费者,还包括员工、投资者、大众媒体、政府、竞争对手等所有整合营销的传播对象。IMC从理论上脱离了传统营销理论中占中心地位的“4P”理论,强调“4C”理论,企业营销传播思考的重心从“消费者请注意”转变为“请注意消费者”,倡导真正的“以消费者为中心”。
科罗拉多大学的汤姆·邓肯教授归纳出整合营销传播的四个层次( 见表)。这些层次揭示了整合营销传播的活动过程:从狭隘封闭的企业独白到开放互动的与利害关系者之间的对话,最后从内到外形成渗透到整个组织并驱动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企业文化。
在本文中我们着重探讨资源整合中媒体资源的重要作用。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顾客面对的是一个呈现爆炸性增长的市场,其范围、内容都在不断的扩展、更新。在今天的顾客与企业、产品(尤其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顾客的自主购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决策困境”。顾客决策外部化的倾向愈发明显、严重。这突出表现为顾客的很多购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自主完全决策的结果,而是在相关力量的影响下做出的,如媒体。这是一个媒体的时代,它为企业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是以往任何时期的N倍。如何运用这一放大器宣传企业品牌,是需要运用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媒体营销技术的。锻造一个卓越的品牌需要很长的时间、精力、物力、财力,但无疑,媒体策划的成功将加速这一过程的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面对如此重要的影响顾客决策的力量,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在用简单的“媒体利用观”(即媒体之于企业只是一个简单的利用关系,只是企业的一个传播工具,典型的表现就是“我付钱,你广告”)来处理媒企关系。巨能钙事件暴露的媒企关系就深刻说明了这一点。前期某些媒体对巨能钙是“百炮齐发”、蜂拥而上;而当事实澄清后,这些媒体又几乎“集体失声”,利益使然,这是谁的错?我觉得问题可能更多的来自于企业自身,是企业低层次的“媒体观”惹的祸。因为对于媒体来说,寻找热点、创造焦点,甚至进行炒作都是其分内之事,只要不是无中生有即可(显然巨能钙事件并不完全是无中生有)。而企业则不然。如果不能对影响市场的因素有一个准确的、科学的、有效的把握,更为严重的是不知主动、积极地去把握,那就只能自己去感受市场之痛。大量的市场事实在让企业明白,在“成也顾客、失也顾客”的营销真理基础上还应加上“媒体”二字。没有一个有效的媒企关系,企业所作的大量市场努力就可能毁于一旦。因此,对于今天的企业来说,将“媒体利用观”上升为“媒体营销观”就显得格外重要。“媒体营销观”是将媒体作为一个营销对象来对待,企业应用“营销思维”来处理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在双方之间营造一种互信、互利的双赢关系。即将媒体纳入企业的营销框架来进行考虑,尽量降低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继而消除双方之间的怀疑、甚至是敌视,进而在双方之间搭起信任的沟通之桥。
IMC传播媒介整合就是要求企业通过整合媒体关系,向消费者传达一致的信息。企业与消费者的接触多是通过传媒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过程,消费者自动地将每一次接触所获得的信息整合起来,产生出一个品牌印象。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消费者所接触的传媒大量增加,除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外,还有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电脑网络等,“媒体零细化”的现象日趋严重。而消费者的资讯来源则更多,包括朋友之间的私人来源、企业为主的商业性来源、新闻媒体为主的公共来源、消费者自身的经验性来源等。信息爆炸使得市场上一片嘈杂之声,企业想传达的产品信息或者扰失真,或者被淹没冲淡,使得消费者很难对某一品牌形成清晰持久的印象。正如有的商家所感慨的:“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浪费掉的是哪一半。”因此,整合营销传播要求区分可掌控传播媒介和不可掌控传播媒介,对于前者必须统一协调,对于后者要尽量减缓负面影响,对各种媒介实施全方位的整合,保证所有的传播传达“持续一致声音、统一完整的形象”,而且要求向消费者传播的信息清晰、明了,便于收集和辨认,帮助消费者建立、调整或维持产品品牌的良好形象。IMC 将营销、品牌与传播融为一体,表明了一种与传统方法迥然不同的营销传播思想。
在整合媒体资源、实现利用媒体营销实现互惠方面,近期有“国内第一运动品牌”美誉的李宁有限公司与国内领先的门户网站网易公司达成的一项战略性合作协议具有示范性的作用。根据协议,李宁品牌将借助网易体育频道(sports.163.com),进一步拓展体育运动品牌的营销推广思路,形成有效的跨媒体营销策略。而网易则将借助李宁公司的体育资源,充实和丰富网站内容,打造更为强势的体育频道。这场强强联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将为国内体育用品和互联网这两个朝阳行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