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站范文
时间:2023-03-22 07:3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35kv变电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变电站;主接线;设备平面布置;综合自动化;电气主接线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100-02
为了提高地区的供电质量,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电网改造工程,35kv变电站建设工程也有大力发展。工程人员在各种不同项目中不断探索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力求达到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质量的要求。
1 主接线和主设备的选择
1.1 主接线选择
某地区农业负荷相对于工业用电比例更大,全年中二、三季度用电负荷相对较大,对负荷平台水平有一定的要求。电气主接线设计分两期进行,终期按照两台主变进行考虑。
对于首期工程。35kV变电站若采用一条35kV进线和一台主变,单元接线为变压器-线路。设计时还注意给二期工程做预留,若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于首期不上,利用瓷柱过渡跳线。35kV电压母线变压器的安装需要结合计量管理及电网位置状况决定;可在35kV进线侧接35kV站变。对于二期工程。主接线采用两回进线,两台主变压器。35kV侧可采用桥形接线分内桥接线和外桥接线,前者适合于操作简单,主变压器运行相对稳定的变电站,后者更适合于操作较为复杂的变电站。与单母线接线相比,桥形接线少断路器一台却增加了操作难度,而我国当前35kV断路器已国产化,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所以,35kV侧两进线两主变压器的变电站,宜采用单母线接线。为满足未来城乡用电标准一体化需求,双回进(出)线将成为变电站的发展趋势,但其造价也大幅度上涨。对此,35kV变电站采取一主一备(即能手拉手)形式,检修时启动备用线路。主备电源设有自动投入装置(BZT)。若主接线超过3回,可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每段宜2~3回,电源进线母线各段宜1回,分段断路器由BZT控制,若地形条件满足,35kV配电装置可进行双列布置,否则只能单列布置。10kV侧主接线,一般采用一期为单母线,终期为单母线分段。
上述接线方式清晰有序、运行方便、经济可靠且运行及检修方式灵活。
1.2 主设备选择
采用低损耗、油浸、自冷、有载调压变压器,容量为2~10MVA。主变若为2台,容量比宜为1∶2;若负荷高峰(≥5MVA)持续时间长,容量比宜为1∶1。全密封变压器在条件允许时优先选择。高压断路器优先选择SF6国产断路器。10kV等级户外布置断路器优先采用柱上真空断路器;解决漏气问题后也可选择10kVSF6断路器。对于10kV等级户内布置断路器采用机构本体一体化的真空断路器较合适。高压隔离开关要求材质好、耐腐蚀的防污型产品;无人值守变电站优先选用GW4型带电动机构的隔离开关。高压熔断器尽量选择质量较好的。互感器和避雷器:为防止铁磁出现谐振,优先选择干式电压互感器,过励磁时呈容性。若选择电容器式电压互感器,可省去高压侧熔断器。选择带0.2级副线圈专用电流互感器。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选择独立式的,但断路器附带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也可在电气伏安特性满足二次要求的情况下采用。避雷器选金属氧化物材料,户外选瓷绝缘避雷器,户内选合成绝缘避雷器。电力电容器:优先选用全膜电容器;若电容器组超过2组,要配置6%的空心或干式电抗器。针对季节负荷较大变电站,为提高功率因数,实现无功补偿,宜选可无载投切分组的集合式电容器组。直流电源:优先选择带微机检测和远传接口的高频开关电源的成套直流电源装置,采用5~10A2块模块。蓄电池可选阀控全密封铅酸蓄电池,容量40~80Ah。二次设备:优先选用具有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或RTU灵活接口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设备,分散布置10kV保护;35kV保护备用电源发挥联络线功能时需配备线路保护,集中组屏布置馈线保护;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配置主变纵差动保护。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选型要求满足无人值守需要。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备微机“五防”闭锁及接入火警信号等功能。通信采用数字式载波通信,条件允许可选扩频、光纤等方式。
2 设备平面布置
合理的35kV布置需考虑到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五种:第一,35kV采用屋外中型配电装置,10kV采用屋外半高型配电装置,屋外设主变,采用集中式控制保护,设2层建筑物,控制室设于2层。第二,35kV同上,10kV采用屋外中型配电装置,双列布置,设集中式控制保护,控制室设于单层建筑物。于10kV和35kV配电装置间且偏向10kV的地面上设主变压器。设一带环形巡回通道的主干马路于35kV配电装置和主变之间。此种布置虽清晰明了、维护方便、易扩建,但高压电器暴露于室外,设备运行条件相对恶劣。第三,35kV、10kV配电装置同上,户外就地设10kV控制保护,35kV设集中式控制保护。控制室设于单层建筑内。此种布置比较节约土地,但比较紧凑导致维护不便,不利于扩建。同第二点设备运行条件较差,对绝缘工作要求较高。第四,35kV采用屋外中型配电装置,10kV采用箱式配电装置。于10kV和35kV配电装置间且偏向35kV的地面上设主变压器。设一带环形巡回通道的主干马路于10kV配电装置和主变之间。箱体内置10kV配电装置和全站控制保护,控制室不需另外设置。此种布置节约土地、安装简便、设备运行环境好、检修方便且有利于搬迁扩建。第五,35kV采用屋外中型配电装置,10kV采用屋内成套配电装置。于10kV和35kV配电装置间且偏向35kV的地面上设主变压器。设一带环形巡回通道的主干马路于10kV配电装置和主变之间。控制室内集中设置全站控制保护。此种布置节约土地,检修维护方便,但房屋建设开支大。
针对不同的情况,相对而言,我们推荐第二、第四及第五种模式。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
按照设计思想和安装物理位置的区别可以将系统硬件结构形式分为许多类别,如分布式、集中式、分散分布式等。
分布式为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一种典型的结构形式。装置划分为管理层、变电站层以及间隔层,传送信息采用现场总线进行,独立设计保护系统,间隔层信息采集系统供远动系统和监控系统共同使用,满足分布式RTU技术标准的要求。依照一次设备来组织间隔层,其组成成分为许多不同独立的单元装置,这些单元由担负这集中处理和管理数据,上传下达信息任务的站控层通过现场总线控制。通常根据断路器间隔进行结构布设,分为测量部分、控制部分以及断电保护部分。管理层的主要构成就是计算机,通常为数台微机,要求界面清晰、操作简便。值班人员通常必备的基本技能包括:简单数据处理分析、显示画面、打印等。
集中组屏的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一般比较适用于改造35kV变电站的工程中。综合自动化改造时,为缩短工期,工程人员还可对现有的二次电缆进行充分利用。分散分布式与集中组屏相结合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比较适用于新建35kV变电站的工程中。这种结构设计方法是面向电气一次回路或电气间隔的,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在间隔层中集中设计各种数据采集单元监控单元及保护单元,并于开关柜上或者别的一次设备旁进行就地分散安装。如此,每个间隔单元的二次设备便独立起来,管信交换和息理由站控机通过光纤或电缆线路实现,从而将二次设备及电缆的材料降低到最低限度,节约了开支并简化了二次回路调试工作。
4 结语
当前,我国35kV变电站建设和改造工程十分紧迫,也极具挑战性。在设计阶段,必须结合变电站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减少甚至彻底消除变电站的缺陷,最大限度地保证人身、电网及设备安全。
参考文献
[1] 韦春霞.35kV变电站设计方案优化探讨[J].科技资
讯,2006,(35).
[2] 贾荣.浅谈农网35kV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设计[J].
民营科技,2008,(3).
[3] 顾工川.35kV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D].南昌大学,
2012.
[4] 王业成.浅谈提高变电站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广东
科技,2011,(16).
[5] 周林.浅谈变电站35kV进出线段防雷保护[A].云南
篇2
关键词: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设计;探讨
【分类号】:TM73
35kV变电站是国家电力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给国家电力事业的运行和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目前国家在三农用电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家电力系统大力推行综合自动化变革,可想而知,作为国家电力系统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成为急需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力求通过设计改造,使35kV变电站的运行质量以及境况得以全面提升。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变电站设计经验,探讨了35kV变电站设计,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对35kV变电站开展综合自动化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一、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起步发展比国外晚很多,直到8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研制成功第一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山东望岛变电站成功投入并进行正常运行。考虑到市场因素和建设所需,到目前为止,全国投入电网运行的35~110kV变电站约20000座,220kV变电站约有1500座, 500kV变电站大约有100座。而且每年变电站的数量以3~5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每年都有千百座新建电站投入电网运行。同时根据电网的要求,每年又有不少变电站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自动化水平。近十年来我国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无论是从国外引进的,还是国内自行开发研制的系统和设备,在技术和数量上都有很大进步。特别是第3种类型系统综合变电系统的出现,意味着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已合面投入使用。这种变电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设计理念,引入了间隔级和站控级概念,在系统上也采用了分层分布式结构,因而大大简化了站内二次回路,去掉了比较复杂的二次电缆,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扩展性。目前这种自动化变电系统在四方公司和南瑞电网控制公司等投入使用,并正常运行。
二、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的原则分析
目前电力技术人员对35kv变电站进行综合自动化设计时,主要考虑35kV变电站在继电保护、远程控制、程序设备的自检与诊断、小电流接地的选线及故障的信号控制等功能共同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来实现综合性自动化系统配置,主要遵循以下原则:电力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预算时,首先要考虑35kV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能需求较低和用电负荷相对分散,并且占地面积少的特点为基础,再选用现代化的先进设备,来提升设备长期运行的性价比。其次就是为了方便变电站系统的控制效果,电力设计人员要重视实现变电站的保护、测量及控制等工作的一体化,从最大程度上实现综合自动化装置,一般来讲,这种一体化的具体设计可以借助分层分布、组屏等几种结构形式来实施。要确保在未来十年35kV变电站负荷的变化需求,并为变电站选择至少两台恰当变压器,此种变压器最好具备节能降耗等应用优势的调压型变压器。最后,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各种设备的渗油问题,优先选择良好性价比的设备,简化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及有关二次设备的配件配置,避免重复,实现资源共享,并减少变电站二次设备间的互连线,节约控制电缆和减轻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负载。同时并确保35kV变电站的供电质量的可靠性,并将变电站变成无人操作的运作模式,就是目前讲的综合自动化模式。
三、35kV变电站开展综合自动化的系统的具体设计分析
1、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监控的设计
设计人员在对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监控进行设计时,通常是采用光电隔离板和驱动接口子系统,在每个单元上设计一个经光电隔离的串行通信接口,如常用的是RS232或RS422接口,再通过后台机、网卡、调制解调器等设备与远方调度控制中心进行通信处理,整个监控系统,具备“四遥”功能,可以对电能脉冲进行自主采集、自主处理和自主远程传递的功能,除此外还能对远程传递的直流电源系统发出的报警信号进行收集,进而辅助系统实现监控报警以及故障检测。做到友好的人机界面,在调度中心就可以对变电站运行情况进行直观监视,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2、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气主接线方面的设计
对于35kV 变电站来说,在进行综合自动化电气主接线方面的设计方面,首先要考虑变电站用户端的电源情况及负荷水平问题,实现综合自动化设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投资,具体说来一是简化变电站主接线方案和思路。设计中最应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将变电所 35kV和10kV 电压等级母线线路均采取单母线,不分段的方式进行接线处理,让35kV 变电站母线线路通过高压电缆进行连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隔板设计。这种设计方式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在进行停电检修过程中,能够具备明显的断开功能,确保线路检修工作的安全可靠。
3、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量信息采集的设计
在对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进行电度量采集设计时,要考虑到所有的电量的测量要采用交流采集方式来进行采样,一般采用精密电压和电流传感器作为采用元件,这样就可以实现电压、电流、无功、有功、频率等综合自动化测量。
4、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保护的设计
通常在进行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保护设计时,一切从节约投资成本出发,将微机保护与远程监控合为一屏,在线路上采用带时限流和速断保护操作,利用负荷定值,实现负荷监控。再有微机保护的设计可以及时对故障信息进行远程查询、修改和重新下发正确的保护定值,能够保证主站信息全面精准地接受系统各部位传递给主站的信息。
总之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日异加快,越来越多的用户对电子商品的容量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设计人员要结合35kV 变电站的具体状况,广泛开展了在工期短、投资小、布局合理、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探究,对35kV 变电站全面实施综合自动化改造才能够顺应新时期变电站运行所需,真正实现良好的工作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 贾荣.浅谈农网35KV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设计[J].民营科技,2008(03) .
[2] 刘方明,徐小利.农网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方案[J].农村电工,2008(03).
篇3
关键词: 35kV变电站;智能化;IEC61850;
中图分类号: TM411+.4文献标识码:A
1、智能变电站的优势
智能变电站可分为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过程层包含了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所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其中,智能设备的选择比较注重安全可靠、低碳环保、技术先进和集成高效等特性,智能变电站的基本要求是基于通信平台网络化、全站信息数字化和信息共享标准化 ,基本功能是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计量、保护、控制和监测等,并可根据实际需要,支持电网实时智能调节、自动控制、协同互动和在线分析决策等高级功能。
2、我国智能化变电站的现有模式
目前,我国农村35kV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引进了多种设计思路,以实现智能化的升级和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有数字化智能变电站典型建设和分布分散式智能变电站标准建设两种模式。
2 .1数字化智能变电站
根据EIC61850通信规范的要求,由智能化一次设备(智能化开关、电子式互感器等)和网络化二次设备(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分层构建而成,可以实现智能变电站内不同厂家的电气设备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同时 ,由于数字化变电站的每个间隔功能相互独立 ,以及计量、保护、电能质量分析和故障录波等功能也都相互独立,需要多台设备才能完成保护测控,由此带来的缺点是设备装置数量多,结构较为复杂 ,并增加了成本的投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智能化变电站的功能,但不利于普及和推广。
2 .2 分布分散式智能变电站
分布分散的标准建设模式是国家电网公司面向110kV及以上变电站所推出的比较科学的建设模式 ,它的保护基于间隔,采样数据传送依据 EIC61850-9-2的标准 ,采用 “直采直跳”的方式 ,状态量的传输是以通用的面向对象的变电站的事件方式传输;设备在线监测位于间隔层,站级保护控制采用网络化数据。这种分布分散模式的特点是侧重于突出保护的依赖性,让整个自动化系统的间隔层形成保护测控自动化两套系统使保护可靠性不依赖网络。但该模式增加了投资 ,综合造价高,更适用于高电压等级变电站,因此难以在农网中加以推广。
3、新型集成式智能变电站建设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现有的智能化变电站建设模式不能适应当前35kV农网智能化变配电的需要,由此 ,我们积极探索新型的集成式建设模式 ,以求能实现智能变电站的功能,降低投资,提高效益,增加安全可靠性。
3.1设计思路
随着现代计算机科技的发展 ,独立装置已完全具备对整个变电站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处理的能力 ,尤其是针对35kV及其以下的相对简单系统的变电站 ,集成式数字化智能综合保护装置完全有能力实现整个间隔层的功能。新型集成式智能变电站依照 EIC61850的通信规范:以功能服务为承载、以规范数据通信为途径、以构建信息模型为手段 ,采用系统的自动化功能建模方法 ,提供了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建设的标准。集成式设计思路是在数字化信息化的基础上 ,对信息进行集中处理 ,以求实现原先独立的保护控制单元所无法实现的分布和集成式应用 ,进而实现智能化。对于重要 网络或设备采取双冗余的配置方式,控制单元、光纤、数据采集系统及智能综合保装置均采用的是双系统模式 ,起到互为热备用、互相校验的作用。
3 2集成式变电站结构精简功能强大 ( 如图1 )
过程层针对35kV变电站互感器和断路器等一次设备距离较近,且均为开关柜结构的特点,为便于接线选用智能控制单元和合并单元集成为一体的就地智能化装置 ,能节省投资并提高效率。间隔层处理所有过程层光纤上传的信息 ,设置一主一备两台保护 ,两台交换机 ,充分保证了所采用 的集成式数字化智能综合保护装置的安全可靠性,使其能顺利实现以前多台智能电子装置所实现的功能以及许多单台间隔层智能单元所无法实现的功能 ,包括完成更多的计算 ,接入更多的交流量。因此 ,需要有高可靠的硬件结构 、更快的运算能力和丰富的网络资源 ,完成面向对象的建模 ,实现智能化 ;站控层从单台集中式智能综合保护装置上通讯 ,另外来接其它智能设备 ,较为简单。
3.3集成式智能变电站的优势
其一 ,安全可靠 :不同间隔系统信息的集成度高 ,有效利用相邻元件间冗余广域信息来提高保护性能 ,增强可靠性 ,保证整个系统安全、稳定 的运行。如可以实现低周低压减载、站域系统保护、站域优化控制和小电流接地选线等功能。其二 ,简单 :根据农村电网的现实情况和需要对绝大部分功能和设备进行了整合 ,去繁就简 ,最大限度的减少设备数量和网络复杂程度。其三 ,降低成本 :在统一的软、硬件平台上运行变电站的智能设备 ,其特色在于可基于现场编程 ,增加或调整系统功能,灵活度高、稳定性强 ,方便快捷 ,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调试成本、设备成本和培训成本。其四 ,系统优化 :采用光纤代替了电缆 ,电子式互感器取代了常规互感器 ,减少了设备占地 ,优化了电缆设计 ,改善了变电站的电磁环境 ,不仅降低了设备和施工成本 ,也大幅度的降低了对二次设备的功能及电磁兼容的要求 ,优化了智能化系统。
参考文献
[1]李孟超 ,王允平等.智能变电站及技术特点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1
篇4
【关键词】35kV;变电站;防雷保护装置
35kV变电站是电网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以架空线路为主的城市近郊与农村电网中更是占有重要地位。为保证变电站运行可靠性,必须要做好影响因素的控制管理,以实际情况来看,因雷电灾害引起的运行故障占大多数,尤其是在我国南方重雷害地区,雷击事故更多。
为提高变电站防雷性能,除了要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外,还需要做好防雷保护装置的优化,以全面的管理措施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
一、35kV变电站防雷管理现状分析
雷击对变电站运行影响比较大,尤其是针对很多山区地区,雷电活动更为频繁,如果避雷措施设置不合理,往往会导致电网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降低。就防雷现状来看,大部分35kV变电站都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例如对进线段架设1~2km单避雷线,或者在站内两个斜对角位置设置一支避雷针,确保接地效果良好,以此来避免直击雷对变电站各设备以及电路造成影响[1]。
但是在整体效果上来看,现存的防雷装置以及设置的措施,并不能完全满足变电站运行需求。为更好的提升防雷效果,需要对已存的防雷装置进行优化,采取新型的技术工艺与设备,结合变电站运行实际需求来制定管理方案,从整体出发不断提高设备与线路运行安全性。
二、35kV变电站防雷保护装置优化措施分析
35kV变电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供电装置,由于变电站的特殊性,发生雷击的几率也比较高,安装防雷保护装置也是非常必须的,对此,如何加强防雷保护装置优化处理,将雷击发生率降到最低是本文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具体的措施如下:
1.避雷针优化
避雷针是35kV变电站防雷措施中常用的一种装置,可以保护设备与输电线路不受直击雷影响,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雷保护装置。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人人为避雷针作用是利用尖端来放电,然后与雷云中电荷进行中和,以此来避免雷电对设备以及线路造成影响。
但是避雷针保护的原理,是将发生的雷电吸引到自身上,然后通过接地装置,将过大的雷电流安全泄入大地中,避免雷电流对其他设备与线路的影响,进而达到保护区域内无装置遭受雷击的目的。一支一定高度的避雷针,只能对一定区域的设备与线路进行保护,因此对于避雷针的优化,需要做好对保护区域的设计,保护范围的大小与避雷针的高度有直接关。
对于避雷针保护范围以及避雷针最佳高度的计算设计,可以选择用电力行业标准折线法计算,以一35kV变电站防雷保护范围为例,设计单一避雷针,其中变电站内保护物高度为:hxm,选择独立避雷针保护半径为rx,则:
其中rx表示避雷针保护半径,h表示避雷针高度,hx表示被保护物高度,ha=h-hx表示避雷针有效高度[2]。此种计算方式主要适用于高度在30m以下的避雷针,如果高度在30m以上,则此计算公式还需要乘以相应的系数。避雷针保护范围只是一个有条件的统计性数量,在实际施工中还会受到雷云高度、雷电流强度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因此在对35kV变电站进行防雷保护时,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对避雷针高度与保护范围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保护效果不断进行优化。
2.避雷器优化
避雷器保护原理主要是来避免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到变电站内,减少雷电流对线路与设备的影响,提高变电站防雷性能。如果选择用此种装置进行防雷设置,必须要将其与被保护的设备并联。避雷器间隙击穿电压要低于被保护设备绝缘击穿电压,在设备以正常电压运行时,避雷器不会被电流击穿,然后可以将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泄入大地中,对被保护设备与线路运行的电压进行限制,起到设备绝缘的目的。
35kV变电站常用的避雷器主要包括管型与阀型两种,其中阀型避雷器具有性能良好的阀片电阻。阀片电阻值一般都很小,这样可以有效的完成电流的泄露,降低设备上残压,保证设备不会被过大的雷电流击穿。并且在雷电流泄入大地后,受工频电压影响,阀片可以自动恢复高阻抗,避免工频续流,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
3.可调间隙防雷装置优化
对于可调间隙防雷装置的优化,主要是将装置与绝缘子串进行绝缘配合,目前对于绝缘配合的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法、惯用法以及简化统计法等。在进行绝缘配合设计时,应注意线路操作过电压幅值以及频率的概率分布问题,并且还要考虑绝缘子串在雷电冲击电压下放电电压概率分布,以及间隙在操作过电压下放电的概率分布,对于确定线路绝缘耐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应尽量缩小间隙距离,保证间隙在雷电冲击过电压下可以在绝缘子串前面放电,起到保护绝缘子串与线路的作用。
另一方面,应尽量增大间隙两个引弧端头之间的距离,降低线路跳闸概率,提高线路运行的稳定性与有效性。
另外,对于可调间隙防雷装置与绝缘在串在操作过电压下的绝缘配合,需要对线路可能出现的最大操作过电压幅值与频率的概率进行分析,并确定线路操作过电压会出现的最大值与波形,保证间隙能够充分承受操作过电压,以此来最终确定最大操作过电压绝缘配合方式,确定保护间隙在此操作过电压下不过电[3]。
三、结束语
防雷保护设置是保证35kV变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不但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对防雷保护装置进行优化,保证保护装置能够与变电站实际地形与气象相符合,不断提高防雷保护质量,促进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杰,祝令瑜,汲胜昌,张乔根.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雷电防护的现状与发展[J].电瓷避雷器.2010,(03):32-33.
[2]苏晓学,温燕萍.35kVkV变电站进出线档防雷保护分析[J].山西电力.2010,(01):15-16.
篇5
【关键词】35kV变电站 设备检修 检修模式
一、引言
当前,35kV变电站主要承担农网供电任务,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网容量需求持续走高,使得变电站处于过负荷运行状态,致使变电站故障率有升高趋势,给变电站的检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鉴于此,笔者从分析现有设备状况出发,针对日常检修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以确保电网的高效运行。
二、设备检修的安全保障措施
(一)验电
在准备实施检修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停电完成后,在装设接地线之前,必须对其验电,确保待检设备无危险电压,以避免带电作业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器具损坏事故,验电作业必须确保待检设备进出线两侧各项分别实施。同时实施高压验电作业的人员必须佩带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果现场没有专用验电器,且待检设备电压较高时可使用绝缘棒代替,依照绝缘棒有无火花或放电异响来判断是否有危险电压。
(二)安装接地线
1.装设接地线的目的
装设接地线主要是为了防范工作地点突然送电以及释放停电设备或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压和残留电荷,以确保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接地线应装设在待检设备有可能来电的地方或最可能存在感应电压的地方。
2.接地线的装设方法
装设接地线是检修人员应该严格按照作业规范的要求佩带劳动保护用品;装设接地线作业时应该至少由两人进行,同时接地隔离开关旁应有监护人看护;装设接地线时必须先接接地端,再接导体端,并且要确保连接处接触良好,拆卸接地线时与此相反。
三、跳闸故障检修
(一)线路跳闸
发生线路跳闸故障后,应首先检查保护设施的状况,检查范围应该从线路CT开始到线路出口处,无异常情况时再检查跳闸开关,包括检查消弧线圈、三相拐臂和开关位置指示器等,对开关的检查要按照其结构特征有针对的进行,比如电磁机构开关, 应检查开关动力保险接触是否良好;弹簧机构开关应检查弹簧储能机构是否正常;液压机构开关应检查压力是否符合要求。待以上检查确认无异常并保证保护掉牌已复位后才能强行送电。
(二)主变压器低压侧跳闸
主变压器低压侧跳闸主要有母线故障、超级跳闸、开关误动等三种情况,实际是何种情况要经过对一次和二次侧设备详细检查后才能确定。当主变压器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时,可通过对保护动作情况以及对变电所内其他设备的检查结果进行初步确定。检查保护时, 不仅要检查主变压器的保护还要检查线路的保护。
(三)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
发生主变低压侧过电流保护动作后,应首先排除主变低压侧开关误动作和线路故障开关拒动两种情况。具体确定办法同样也要依据对设备的检查结果,检修项点主要有二次侧所有设备保护压板有无、线路开关操作直流保险是否有熔断等;其次还要检查变电所内主变压器低压侧过流保护区,即从主变压器低压侧主CT至母线,至所有母线连接的设备,直至线路出口。
(四)无保护掉牌
如果开关跳闸没有保护掉牌时,必须检查并确认设备故障是否是因为保护动作而未发出信号,还是因为直流发生两点接地致使开关跳闸,抑或是开关自由脱口。
(五)主变三侧开关跳闸
主变三侧开关跳闸的原因主要有三,即变内部故障、主变差动区故障;主变低压侧母线故障因故障侧主开关拒动或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而造成越级跳闸、主变低压侧母线所连接线路发生的故障, 因本线路保护拒动或开关拒动, 同时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或是主开拒动造成二级越级跳闸。具体故障原因应通过对保护掉牌和一次设备进行检查来分析确定。
(六)瓦斯保护动作
如果瓦斯保护动作,可判定是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或二次回路出现故障, 重点应检查变压器本身有无灼伤痕迹或变形;检查压力释放阀是否动作、喷油;检查呼吸器有无喷油;检查二次回路有无短路、接地现象等。
(七)差动保护动作
对于差动保护动作的一次设备检查范围主要有主变三侧主CT间差动区(包括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可以反映出主变内部线圈匝间、相间短路,因此, 当差动保护动作后, 应对主变压器做详细的检查, 检查项点包括瓦斯继电器、油位、油色、套管等。如果瓦斯继电器内有气体还应取气样, 根据气样的颜色和可燃性来确定故障性质。
四、变压器维护与检修
这里主要以干式变压器为例进行说明,变压器作为变电站的核心设备,他不仅起着调整电压等级的作用,而且实现了完全的电气隔离,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各级电网和用户的安全,干式变压器运行中应该引起维护人员注意的问题有:一是由于变压器铁耗和铜耗转化成的热能在变压器其线圈上积聚会加剧其绝缘层的老化,因此日常维护时应密切注意变压器的温度状态,应确保变压器在允许的温度下运行;二是变压器运行时可以承受短时内的过载现象,但过负载不能超过其额定负载的20%,特别是针对我县区内容易出现过载的55座变电站(引言中以说明)要加强过载情况监测,确保其运行;三是变电站管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工作,并确保每3个月对变压器检修维护一次,同时应重点注意空气颗粒物与尘埃对变压器绕组电压的影响,要定期对变压器除尘和检查有无因过度潮湿引起的变压器放电现象,另外
应该注意变压器有无异响等其他显现,发现时应及时处理,确保变电站的高效运行。
五、结束语
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而35kV变电站的过载情况频发、故障率较高、故障点和异常情况复杂,而且一旦出现设备故障或事故,轻则会造成经济损失,重则会危及电网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我县供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中,应该从实践出发,充分考虑区域内设备的现状及检修人员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切实降低故障发生率为目的,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开展设备的检修工作,以为变电站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潘方贤. 探析变电运行设备检修[J]. 工程技术,2011 ,9
篇6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 冶金企业企业 微机五防
中图分类号:TV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268-01
0.引言
随着冶金企业自动化、数字化设备的改造升级,提高了企业生产力,同时也扩大的冶金企业的供电规模。冶金企业工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为企业生产变电站监控和保护装置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都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冶金企业35kV变电站的监控系统和常规保护不能满足现代化冶金企业的发展,因此,笔者对其进行数字化改造。
1.数字化变电站
数字化变电站是由网络化二次设备和智能化一次设备组成,包含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智能化开关以及电子式互感器等。是以IEC61850通信规范为基础的,满足之智能电气设备间相互操作和信息共享的新型变电站。可靠性是数字化变电站的最大特点,定义为:在固定情况下或一定时间内,设备或系统对事先语言功能的执行能力。由此可见,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参数是衡量可靠性的标准。如何提高冶金企业数字化变电站的可靠性,笔者总结个三点。用光缆为依托的冶金企业工业以太网总线替代传统的铜缆二次连接导线,可以大幅度减少变电站系统元件数量;通过网络功能和冗余来提高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可靠性;利用元件自身监视和系统自身监测来提高可靠性。
2.可靠性的冶金企业数字化变电站
2.1 变电站系统
如图1所示,一旦数字化变电站发生链路故障或交换机故障后,可以进行双网之间的无缝转换。变电站系统的站控层包含远程监控和就地监控两个子系统,任何一个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就能对变电站进行实时监控。
2.2 间隔保护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每个间隔控制单元都安装在各自的间隔层中,并采用双重配置,形成了双层独立保护机制。制定数字化变电站可靠方案时,要考虑交换机、同步时钟、断路器、合并单元及网络介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站控层一样,间隔层也采用了双重独立控制单元,其中任意一个单元都能单独位置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网络传输上,内置于间隔控制系统的独立网络端口可以和变电站系统通信和冗余校验。
2.3 元件安全性
由图1可以看出,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数字化变电站的可靠性,如BPU元件、光纤链路、数字交换机等等,这些元件的参数变化会引起整个数字化变电站控制系统的运行。
文献中提到,现代化的冶金企业数字变电站和传统的矿用变电站相比,诸如新型电子装备被大量的使用在冶金企业数字变电站中,只要通过合理的冗余网络就可以使全站和间隔站的安全可靠性达到一定的标准。笔者将根据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实例详细说明这一点。
3.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实例
3.1 变电站改造方案
如图2所示,为变电站高压供电系统。该矿共有三台6500kV.A变压器安设在35kV变电所。其中,地面高压和井下高压全部为6kV,井下低压设备为1140V,660V和380V,地面低压为380V和220V。采用两趟架空线的送变电方式,一趟热备用,一趟运送。地面采用全桥35kV主结线作为变电所主电缆。
35kV配电室
将两段绝缘监测装置加配到35kV母线上,并对1号主变柜和3号主变柜进行改造。此外,在2号变压器上加装断路器,避免2号变压器承载供电时出现3号变压器或1号变压器空投运行情况。将变压器调整到二段式的主变柜,并增加差动保护装置。为了确保矿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在原进线柜中增加后备保护二段式装置,对主变压器的主保护进行了完善。
3.2 微机监控系统和通信管理机
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笔者采用可扩展、开放、先进、成熟的监控系统,包括通信线路、通信模块、测控装置、八换机、工控机等,采用组网方式将以上设备连接。采用现场总线网进行通信,可以满足下位机和上位机的通信管理和调度需求,同时还能和站内其他设备建立及时通信机制。
数字化改造完成后的35kV变电站系统采用分布、分层式设计,增加了远程控制功能,保留了就地控制方式。数字化系统中的每个测控保护装置都是独立的,保障了系统所需的抗饱和性能,同时又保证了电量测量的精度。相对于传统的继电器保护数字化设备来说,经过改造后的变电站大幅度增加了可靠性。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上位机由模拟调度功能的微机和实时在线监控微机组成。系统可以对手车柜、隔离开关、开关柜断路器等设备位置和状态实时显示。为了避免倒闸的操作失误,该系统还具备隔离开关和断路器之间的操作返校确认功能和逻辑操作闭锁功能。通过数字化负荷线分析功能可以对冶金企业用电按照峰谷进行合理安排,以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4.结论
通过对变电站的数字化改造,实现了变电站在线监测功能、数字化变电站综合管理、自恢复自诊断功能、安全自动控制功能、微机五防比作和操作功能、历史数据保存、数据采集处理、RTU功能以及继电保护功能。满足了变电站的线路数字化线路改造和日后的扩容需求,为更加科学化的无人值守变电站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障。随着分析计算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号采集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冶金企业企业一次变电设备的性能、控制程序以及结构的提高,数字化变电站在冶金企业企业及生产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寅怀.常规变电站数字化改造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11(01).
篇7
【关键词】35kV变电站 继电保护 不足与对策
由于电能作为当今社会发展和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电网就是对输电线路进行合理规划,以便将电能更快速、安全的传输给广大电力用户。电网建设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35kV变电站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电网运行的安全、高效。因此,供电企业必须对变电站变压器运行中存在的不足有足够的认识,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做好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 变电站变压器运行中存在的不足
当变电站变压器的外部电路发生超负荷、短路等情况时,变压器就会产生异常现象,例如温度提高、电流降低等。变压器产生的异常现象不同所采取的保护装置也不相同,大致能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电流速断保护和差动保护。这两种保护形式通常适用于变压器内部故障、引出线接地短路等情况,其作用机理表现为瞬间信号式跳闸。二是气体保护。气体保护形式通常适用于变压器邮箱故障情况,其作用机理与电流速断保护较为相似。三是超负荷保护。该种保护形式通常使用于电流超出负荷时,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变压器具备的保护系统对变压器进行保护。四是温度信号保护。此种保护形式通常适用于变压器温度突然上升的情况。其作用机理与超负荷保护较为相似。五是过流继电保护。该种保护形式通常只是作为一种后备形式使用,在上述几种保护形式均没有取得较好效果时,采用过流继电保护形式对变压器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2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对策
2.1 加强日常继电维护
一是充分了解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继电保护设备是否具备较好的状态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继电保护装置今后的运行状态,因此,对相关技术资料进行收集并整理、严格进行设备与设备图纸的检测工作、做好设备日常运行数据的记录等,将对今后继电保护设备的维护提供重要的依据。还应重视继电保护设备中的所有环节,以此为继电保护设备的全过程管控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是全面分析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态与相关数据。如果继电保护设备发生故障或其他问题,首要任务便是找出故障或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相关的特征、规律等情况,而后结合继电保护设备的日常运行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将继电保护设备发生故障或其他问题的时间进行提前预测,从而做到在故障或问题发生前迅速处理解决好。由此可见,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数据与日常运行数据的重要性。
三是不断创新继电保护技术。不断引进、借鉴先进的继电保护技术,做到取长补短,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出适合自身的新继电保护技术,并加大力度推广应用新继电保护技术,以此确保继电保护设备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为继电设备保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强化继电保护的抗干扰性
2.2.1抗干扰方法
在继电保护系统中抗干扰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供电企业应给予高度重视。当前,继电保护系统主要采用的抗干扰方法就是加强弱点系统的保护,以此阻止干扰进入到弱电系统中。对于该方法主要能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改善继电保护系统中的硬件设施,淘汰陈旧设施或对一些设施进行改造等;二是做好路径传播的防护工作,以此隔离、屏蔽相关的干扰。
2.2.2加强抗干扰性的措施
一是采取有效的方法尽量降低电力系统中接地设备的电阻。若是电力系统中的接地设备为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一次性接地设备,则必须尽可能的降低该设备的接地电阻。这样能有效减小高频电流在流入过程中产生的电位差,还能形成一个低阻抗特性的接地网络,从而有效减弱对二次回路设备的干扰程度。
二是采取分别接地的方式。将需要接地的控制室、开关室等进行分别接地,若是没有分别进行接地,那么必然导致接地线的一端会产生过高电压,从而对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转产生严重影响。
三是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管控,并以此构造一个电位面。应在控制室内集中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并把控制装置、中心计算机及各套微机放置在相同的电位面中,且该电位面应与控制室的网络是相联接的,促使接地网的电位差与相同电位面中的电位浮动状态是一致的,这样能防止接地网电位差对电位面产生干扰。此外,接地网应与各套微机设备保持无电位差,以此确保通信的稳定、可靠。在连接微机与电位面时,不论是接地的内部或外部,都必须采用专用的线将其零点位置与专属线相互连接,进而将这些专属线与保护盘相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电位面网络,以此隔离、屏蔽各种干扰[3]。
3 结语
总之,本文对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存在的不足与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电网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35kV变电站继电设备的维护、监控,能为35kV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姚京杉.针对110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自动化浅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3(07).
[2]冯伟昆.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分析及保护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8).
[3]曹飞翔,王菲.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分析及保护配置[J].科技与企业,2013(04).
篇8
关键词:35kV;变电站;改造;技术处理;措施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电力系统也实现了良好的发展与进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电网运行中,35kV变电站出现了诸多传统变电站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的难度较大,并且还有安全隐患,对于变电站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就需要结合35kV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特点对变电站进行改造,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使得变电站能够更加安全顺利的运行。
1 35kV变电站的改造分析
改造35kV变电站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35kV变电站的改造方案进行设计与实施,提高改造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使得改造技术方案更加经济实惠,使得35kV变电站的自动综合化运行得以顺利推进。35kV变电站改造涉及无油化、继电保护以及自动化改造等几个方面,下面就具体进行分析。
1.1 改造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
传统技术背景下,35kV变电站有着比较分散的系统功能,体系结构也不够整齐,使得35kV变电站的运行性能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对35kV变电站系统进行改造过程中,可以利用自动化的系统,使得系统得到改造升级,将分布式的体系结构引入其中,这是以分层为基础的结构,系统中涉及到多个功能,比如测量、保护、监测、通讯、设置参数以及储存等,[1]利用这种形式,使得35kV变电站中电气设备、线路的运行等得到有效的测量、保护以及控制,使其正常运行。
1.2 无油化改造
现如今,一些35kV变电站的断路器依旧是少油式的断路器,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并且变电站的运行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和制约。对此在改造变电站的过程中,就需要将变电站中的一些少油式断路器换成真空断路器,也需要转变操作机构,使得传统的电磁式机构被弹簧储能式所代替,[2]在技术改造之后,使得变电站的运行能够更加安全、可靠,使得分合瞬间变压器油的分解不会影响环境,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能够实现环保效益。
1.3 对变电站继电保护进行改造
35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与改进,转变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使其得到更新和升级,将传统的装置被自动化综合性能的继电保护装置所代替,使得传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极限、维修等问题得到解决,并使继电保护装置更加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运行在调试以及维护上都比较简单,性价比也比较高,在35kV变电站中使用具有很高的经济性以及可行性。
2 35kV变电站改造的技术措施
2.1 变电站的无油化改造技术措施
具传统技术水平而言,35kV变电站运行中使用的少油式断路器虽然相对成熟,而且这种少油式断路器的性价比也比较高,但是随着变电站运行经验的增多,很多工作人员发现,35kV变电站运行正使用少油式断路器会出现分断大电流的问题,而且出现问题系统跳闸之后存在绝缘油碳化的问题,如果系统长时间运行,渗漏油的问题会更加严重,安全性并不高。
与其对比而言,真空断路器的成本并不高,存在着很高的综合性优势,运行起来更加安全、可靠,并且不需要大量的维护工作,能够使得断路器以及相关设备的维护成本得以减少。此外,真空断路器有着更加科学的工作原理,灭弧介质与灭弧后触头间隙对应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的,[3]不需要对灭弧进行检修,可以多次反复进行工作,使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经过这种改造,能够使得35kV变电站的断路器更加可靠。所以在变电站改造过程中,将传统的少油式断路器转变成真空断路器是极为重要的。改造时,可以将35kV变电站中的开关柜柜体、保护装置、母排、二次接线等方面得以保留下来,并且用真空断路器代替少油式断路器,不需要使用电磁操作结构,可以用储能式的操作机构进行代替,不仅能够保证真空式开关柜的性能,还能够使其功能得到保证,使得改造成本得以减少,凸显其经济效益。
2.2 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改造技术措施
35kV变电站系统中的装置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不具备兼容性,并且有些功能能够反复使用。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将不同装置的功能集中起来,从而使系统得到保护,在此过程中,不同装置之间缺乏好的协调性,不能达到标准化的需要。此外,35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无法自行检修,使得故障出现的几率增多。主要就是因为35kV变电站中,继电保护系统都是被动的,出现故障后不能对其进行科学的指示,导致一些设备出现故障。更为主要的是,[4]35kV变电站在记录信息和显示上也不够先进,监控系统一般都是通过指示灯的提示进行的,将瞬间取值反映在各种表盘上,但是要记录数据信息则需要人工进行,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很大的误差。
为此在对35kV变电站进行改造时,就需要重点改造继电保护装置。结合变电站的实际特点,挑选最佳的微机保护装置,并将其应用大变电站的运行中,使得继电保护更加可靠,并对继电保护系统的数据传输功能进行优化。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解决和处理好35kV变电站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就需要对其进行无油化改造,使得变电站中已有的柜体、母排、上下刀闸以及二次设备等进行保留,利用真空断路器弥补少油式断路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得变电站能够实现无油化的运行,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此外,还需要分析已有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性和系统的不足,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改进,使得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更加安全可靠,使得继电保护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毋寒.35kV变电站改造的技术处理措施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6:212-213.
[2]乐晓红.35kV变电站改造与技术处理措施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6:54-55.
篇9
【关键词】35kV变电站;造价分析;控制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建设也在加快进行。但由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材料价格的日益上涨等种种原因,造成电力工程造价居高不下。如何合理确定,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已成为当前建筑行业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本文针对35KV小型变电站改造工程造价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工程造价的对策,以求达到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1.35kV变电站改造工程造价分析
近年来,随着用电量的大幅增长,变电站改造逐步深化。为了保证供电安全、优质、经济,并使其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服务,对35kV小型变电站进行了增容改造。在变电站改造过程中,由于忽视造价控制和管理,导致工程造价偏高。以下就35kV变电站改造工程造价过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1.1增容或扩建主变压器导致工程造价过高
近年来,用电量急剧增长,35KV小型变电站已不能满足当地负荷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对其主变压器进行增容或扩建改造。根据有关资料可知,增容或扩建1台变压器的造价高达两百万,如果当地负荷过大,即使增容或扩建1台变压器,也难以满足负荷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继续增容或扩大变压器,直到满足要求为止。可见,主变压器的增容或扩建将会造成工程造价大幅增长。
1.2变电站新增或更换设备较多,加大了改造工程的投资
就当前35kV小型变电站来看,其配电装置多是单母线接线,进线配置隔离开关,主变高压侧一般装置负荷开关与熔断器,10kV出线设备运行时间较长,老化严重。针对这些情况,在变电站改造中,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将电气一次设备全部进行更新换代。另外,改造35KV变电站,其目标就是建成“无人值班”变电站。为了满足无人值班的要求,在变电站改造中,需新增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及相应电气二次设备。这样以来,无疑增大了工程规模,加大了变电站改造的投资。
1.3土建工程量较大,直接加大了工程投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按照35kV小型变电站改造方案,需新建或更改设备,这都需要新建设备基础;其次,针对那些电气总平面布置不规范的35kV小型变电站,在改造过程中必须重新布置,这样以来,就需要拆除与之相关的构架及设备支架,重新建设,无疑会增大工程量;第三,原35kV小型变电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占地面积小,在对其主变压器进行扩建改造时,因站区面积较小,无法满足扩建要求,这就需要外扩围墙和征地;第四,为满足无人值班的要求,按照35kV小型变电站改造方案,需新增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及相应电气二次设备,因原主控室面积较小,这样以来就无法满足屏位布置要求,必须对主控室进行改造、扩建或新建主控室。
2.变电站改造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针对35kV小型变电站改造工程造价偏高的现象,本文主要从变电站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着手来探讨如何控制工程造价。
2.1变电站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对变电站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这是把好造价控制的第一关。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做好设计招标工作。在设计阶段引入竞争机制,可以使竞标者产生危机意识,从而迫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质量,这样以来,投招标工作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就某一项目来说,通过投招标,项目负责人可以选择出最优的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在投招标文件中应对工程的设计质量、设计进度以及设计深度有明确要求,同时还要把工程造价和设计单位的设计费挂钩。这样以来才能真正实现投招标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才能达到投招标的目的。
第二,严格执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手段,有利于确保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需要注意的是限额设计是以可研阶段形成的投资估算为基础的,因而保证投资估算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才能将其作为限额设计的“额度”。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必须要严格执行限额设计。项目负责人应在委托设计合同中体现出限额设计的内容。针对设计超出限额的部分,必须进行严格审查,追根溯源,若是设计单位的问题,就应根据事先达成的协议,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情况严重的要扣除一部分设计费。此外,限额设计工作一定要细化,针对不同的专业应提出不同的细化限额,这样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具体的控制。以定期的方式对限额设计进行考评,采取主动控制。同时要鼓励优化设计,通过对多个设计方案的对比和分析,选出最优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总而言之,限额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因此要求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规范标准,最大限度的减少超额设计。
第三,确保设计深度。设计深度对工程造价也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工程设计深度不够,那么工程造价就得不到有效控制。例如,在35kV变电站改造工程的施工中,若勘测阶段对地形地貌勘测不深入不准确,而原设计中并没有考虑到相关项的成本支出,这样必然会抬高工程造价。
2.2变电站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对造价控制也有重要的影响,鉴于该阶段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较多并且复杂的特点,对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必须加大力度。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与施工预算密切相关,如果在具体施工中对那些影响因素控制不到位,那么施工预算质量再高也没有实际意义,决算势必超过预算,工程造价将处于失控状态。因此,必须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同时还要找出造价控制目标值和实际支出值之间的差距,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预测,将各种干扰因素一一排除,充分保证造价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在现场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若需要对造价控制目标进行一定的调整,在误差范围不大的前提下是允许的。在现场具体施工中,管理人员一定要对施工方案认真审查,科学合理的控制造价,提高施工签证准确率。针对那些隐蔽签证,相关负责人员一定要谨慎行事,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将被隐蔽部分详细标明。如果被隐蔽部分的工程量在设计图纸上是一个可变值,那么就必须把被隐蔽部分的初始数量、几何尺寸等原始数据详细标明,以确保工程造价的真实性。
3.结语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在社会用电量的大幅度增长的今天,为了充分保证供电安全、优质、经济,并使其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服务,变电站改造工程势在必行。变电站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当前变电站改造工程造价偏高的现象,必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使造价处于可控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积合.浅析35kV农网变电站建设模式[J].青海电力,2000(1).
篇10
【关键词】35kV变电站;故障;措施
1、前言
由于全球自然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火力发电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国家电网所采用的设备就是变电站,变电站的运行对于我国的能源供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变电站运行的工作中,电力单位的有关人员要清楚的掌握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变电运行事故处理的任务和原则出发,对变电站潜在的故障问题和原因作出了详细的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从而能够推动我国的电力事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35kV变电站中出现的故障的分析
变电站故障中会出现在电力系统设备故障和这两个故障的变电站故障。因此,电气设备故障被称为局部故障。然而,电气设备故障不仅是用户的一部分,该系统受到影响,它会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使电力系统被分成几个部分,这将导致系统分裂,所以电力系统故障被称为系统性故障,危及其动力系统是非常显著。
2.1一般故障 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常见的一般故障主要是PT熔丝熔断,坏了,系统接地和共振等。电力系统的接地处理可以由一个大电流的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进行划分,大电流接地系统包括直接接地,接地电抗和接地低电阻。小电流接地系统包括一个高阻抗接地,消狐线圈接地和不接地。PT PT保险熔断的保险丝主要是指一相熔断,PT和PT保险丝熔断两相中性线断线。主线路故障线路出现断线,两线和多线接地现象。首先,当发生接地时,一相是不完整的,也就是说,通过高电阻或电弧接地,则故障相电压降低,非故障电压的增加,这是大于相电压,但达不到线电压。电压互感器的电压三角形的开口达到设定值时,电压继电器,发出接地信号。如果当电压降低相对故障发生一相被完全接地时,非故障相电压上升到两相的线电压,但线电压仍对称的,并且因此不影响连续供电给用户时,系统那么你可以运行两个小时。在这个时候出现开口三角电压互感器100V电压,电压继电器,发出接地信号。其次,变压器高压侧出现断裂或保险丝熔断一相,三相故障指示,此时不为零,这是由于通过变压器线圈和其它两相电压表形成三相电压表中的次级电路一个串联电路,所以会出现一个小的电压指示,但相电压而不是实际的电压保持非故障相电压。变形金刚将出现在35V左右的电压值三角形的开幕,并启动继电器,发出接地信号。再次,存在于系统参数的电容和电感元件,特别是与一个铁磁芯,在参数组合的电感元件不匹配的铁磁谐振引起的,而该继电器动作信号发送到地面。最后,总线负载的虚假接地现象。在总线负荷运行时,三相电压不平衡可能发生,从而发出一个接地信号。然而,在接地线发送一个现象自行消失。
2.2跳闸故障 主要故障跳闸包括主变压器开关跳闸,气体保护动作,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和后备保护的单方面行动开关跳闸。当主变压器开关跳闸,依靠断路器的工作人员和位置的第一跳,和其他指令和负载状态监测系统,保护关闭该卡的动作或信号,从而可以判断是否跳闸变压器故障。其次,工作人员检查变压器油钱一趟,负荷,油位,油色,而泄压阀,它可以找出是否有失败的迹象明显。检查故障的时候,要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正常,直流系统工作正常,电脑保护可以打印报告机干扰波形是正常的。最后,如果变压器的主保护脱扣时,没有查明原因,并消除了强应在故障前发出。当气体保护工作,如果核心故障,漏油事件发生的裁决或衰落,它可以分为坏的和坏的关节在这两种情况下电焊。如果是重瓦斯保护动作应该载入变压器本体和挖掘石油和天然气检测继电器检测是否变压器自身起火,燃油喷射,爆炸,漏油等,重点在同一时间检查有集气情况。差动保护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变压器和套管引线,一旦设备故障的差动电流互感器中的每个侧面。第二,差动电流互感器开路或由于电流回路极性误接。在主变压器后备保护开关的单边行动绊倒分为三种情况:第一,保护跳闸和开关跳闸越级跳闸。二,总线故障或母线差动保护跳闸。第三,开关故障。当检查保护,不仅要检查主变压器保护,还要检查保护电路是否可以同时工作。
3、保证35KV变电站的方法的正常运行
3.1提高责任意识和服务员工的意识变电站 变电站操作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以及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此外,根据机械设备的具体性能操作员站操作自己去完成自己的业务工作。变电站相关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专业素质的技术人员的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的变电设备内操作,并掌握处理的具体方法。在变电站运行,使全体员工在年底的工作或工作时间的转移,以及工作人员的即将到来的约会,解释变电站运行什么样的实时状态,并出现在变电站的过程当然运行的问题了交流和探讨,以促进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2对于一般故障的处理方法 对于一般故障约需转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单位。检查接地是否正常,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检查总线和连接设备,变压器,无异常,并看到一些关于瓷器的设备没有损坏,没有点闪络放的,没有小动物或外部损伤。经过检查站设备,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这可能会发生在断层线和接地保护失效。这一次瞬时停止,尽快找出故障线路。如果你想确定保险丝是否烧断,有必要检测次级电压,从而判断是否为高压保险丝。以确定该谐振,工作人员通过消除共振的时刻改变设备的操作模式。如果确定要断行应调整迅速报告,并及时安排检查线路。通过适当地处理一般故障,这使得变电站运行的工作可以正常进行。此外,相关人员定期运行变电站故障的发现过程在解决员工的故障的过程中有责任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与此同时,以消除一些旧的变电设备,引进新设备,促进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
4、结束语
在本文中,变电站的研究,出现在它的问题变电站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工作人员的讨论的提案中的工作。希望能引起电力行业的及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问题,以改善和提高,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操作。设备故障很可能发展成一个系统出现故障,进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系统故障,但也造成一些损坏设备。
参考文献
[1]高永慧.刘贺新站址,以提高安全性的研究[J]高度;农村电气化,2011(11) : 90 -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