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制度范文

时间:2023-04-03 00:1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内控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内控制度

篇1

关键词:企业内控制度 审计 要点

目前在许多企业的管理方法中,内控制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于企业的管理效果及效率等具有直接的影响。为了确保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应当整理出企业内控制度审计的要点和方法。实际上,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对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内控水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企业的目标,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内控制度概述

企业内控制度实际上是一套制度措施,指的是将企业的内部活动进行分工处理,制定出科学且完善的内控制度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确保企业财会信息的完整和安全。这种制度不仅能够使各个部门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还能够保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工作。根据工作目的和内容的不同,企业内控制度共由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种制度组成,其中会计控制能够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证企业内部的财产和财务信息的完整和安全可靠,以及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管理控制指的是采取措施确保企业能够将制定的决策和政策等得到贯彻执行,同时督促企业能够实现其制定的经营管理目标。这两方面的控制相辅相成,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加强企业内控制度

(一)树立起新的审计意识

由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许多企业都加入了市场竞争的斗争中,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应当不断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审计,树立起新的审计意识。首先,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由于一些人利用法律法规的缺陷,或者由于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为企业甚至是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出企业审计监督的力量才能够保证企业的稳步增长;其次,审计意识还应当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的了解开发工作,尽量做到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现代企业应当保证所树立的审计意识能够适应现代的需求,现代企业的制度最关键的是要转换一下经营机制,做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由于现代企业的管理层非常多,而且复杂,因此更应该加强内部的控制和管理,内控制度审计能够将各部门的任务独立化,并且能够直接对各单位的活动的和成果进行监控,因此对于企业的管理和控制具有较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全过程的审计范畴

在通常情况下,审计指的是事后的审计工作,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此类想法已经不再适用,尤其是目前内控制度审计的确立使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因此相关的监督部门应当在事前、事中及事后进行全过程的审计。

对于事前审计来说,最主要的作用是未雨绸缪,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人们通常会忽视了事前审计的作用,而只是注重事中和事后的审计工作,实际上,事前审计能够为后面的工作提供有效的补充,可以说事前审计的作用有时候会比事中审计或者事后审计要大得多。比如说在签订供货合同时,必须要全面了解购货企业的经济实力及概况,同时需要监督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参与,保证内控制度审计的实施,否则可能会导致企业流失一定的经济效益。

事中审计的目的则是促进经营管理,内控制度审计能够对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难免会由于各种原因发生问题,而内控制度则可以使企业少走弯路,尽量减少损失。审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多深入基层,认真监督和分析,并且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找出企业在内控制度中出现的不足并且及时修正过来,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事后审计在内容和范围方面都是比较广泛的,主要是提出企业的整改建议,通过一些常用的方法来对企业进行全面、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并且提出相关的且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建议,保证企业的稳定进步。

(三)建立全方位的审计约束

内控制度审计能够将原来的审计工作进行一定的完善,而且对于企业的人、财、物等都会有一定的牵扯,因此,应当建立起全方位的审计约束。首先,应当掌握企业内控制度审计的原则,因为只有遵守原则才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更有利于执行工作的进行;其次,审计的项目和种类之间联系紧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结合,而且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行为应当加强控制,严重的话要及时移交给纪检监察部门,强化内部管理机制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廉政建设;最后,随着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审计内容,企业内控制度审计的工作难度就越来越大,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好工作量大与工作人员不足的矛盾,突出工作的重点内容,全面促进企业的内部强化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经济高效益的有效提高。

三、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企业中,内控制度能够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起到一定的调节和制约作用,因此可以被看做是企业的“中枢神经”,尤其是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内部控制的作用就更为明显。对于一个企业,如果实施了内部控制,而且制度比较健全的话,企业的经营就会更加顺利,因此企业应当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内部控制;失控;治理对策

一、企业内部制度的作用

(1)保证企业财产安全,避免流失。中小企业的管理过程中首先要确保的就是企业财产安全与完整。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护企业的资产的安全完整,避免企业资产流失。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2)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靠、及时的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信息能够使企业的管理层及时而有效的作出企业经营战略调整,有利于企业决策以及对与企业运转和绩效的监督考察。(3)刺激企业重视效率的提高。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地、充分地对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以及人员进行监督、协调和考核,刺激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自身职责、明确自身目标,从而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中小企业内控现有问题解析

(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我国中小企业一般以家庭式、作坊式存在,管理人员较多缺乏专业的知识,对于内控的作用和意义认识较浅。中小企业管理人员不愿将企业决策权较多的分散出去,而是愿意集中在自己或少数人手中,以此来建立一个便于自己管理、控制的领导层。而这一做法就造成了企业从上到下的内控制度缺失和不足。员工内控意识薄弱,大多数就职于中小企业的人员,常常对内部控制没有一个明确而深入的认识,往往仅限于表面的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阶段,很多人依然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2)内控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目标不明确。制定内控制度首先要明确最基本的控制目标,根据目标去制定相关政策。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的中下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依然模糊。很多中小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盲目效仿别人、制定时不切合实际、或者为了实施起来比较方便而未能细化内部控制制度的细枝末节。企业内部控制内容、范围的缺陷以及内部控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都影响了企业内控制度应有作用的发挥。

三、解决中小企业内控失控的对策

(1)提高企业对内控的认识,增强高管人员内控意识。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以及决策方法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企业员工对于企业和工作的认识。增强企业高管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他们自发的带头遵守内部制度的条例,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员工是内控制度的基层执行者,因此要大力度提高员工内控意识。唯有让员工自己认识到内部制度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于内控制度的意义,才有可能真正保证内控制度的顺利贯彻和实施。中小企业要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增强员工的内控意识,让员工了解内控的作用和重要性,并制定合理的内控制度,使员工真正参与到内控制定的建立和实施当中。(2)逐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权责,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为了避免这些行为的发生,必须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其核心是内部牵制。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这就要求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考核。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对内控制度是否有效运行进行监督和考核。内部审计部门,要独立于企业其他部门,直接对企业负责。内部审计的职能不仅仅是对财务的审计,更重要的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同时要开展内部控制的评审,从检查内控制度入手,督促其按规矩办事,对于内控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及时修正和改进。

当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靠良好的内控制度带动企业合理,健康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中逐渐壮大,发展起来。

参 考 文 献

[1]刘素珍.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8(7):142~143

[2]葛长银.领导者会计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65~167

[3]吕安宁.浅议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3):63~64

[4]王海玲.关于优化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研究[J].企业导报.2009(8):70

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内容;程序;方法;途径

一、概述

为了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内部控制逐渐成为许多企业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管理手段和自我约束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制度(以下简称内控制度)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各项内控制度为对象,对其进行审查、分析、测试、评价,以确定其是否健全有效,从而对内控制度产生的结果做出鉴定的一种现代审计方法。

加强内控制度审计,变事后审计为事前防范,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有助于促进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保证内控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内控制度审计应引起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视并在实践中逐步推广运用。

二、企业内控制度审计的程序及方法

1.初步了解企业内控制度

具体来讲应包括:企业经营组织机构、主要业务流程、相应的控制环节、控制措施和手段以及有关内控制度健立健全和完善等情况。在审计过程中应注意根据不同的审计目的确定需要重点了解的内控制度范围,如财务结算内控制度审计,应重点针对财务结算审批程序和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制度;生产管理内控制度审计,应重点针对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内控制度。

2.健全性测试

健全性测试是指把以上了解到的被审单位内控制度基本情况与理想模式进行比较,测试其控制点是否完整,找出内控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总结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这一环节操作的主要方法有文字描述法、流程图法、调查表法等。无论以上哪种方法,关键控制点的选择都至关重要,错选或漏选关键控制点都会影响审计质量,加大审计风险。例如,进行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审计时,审计人员应选择固定资产的预算审批、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账薄登记、验收保管、定期盘点以及增加和处分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等环节作为关键控制点,围绕这些关键控制点,审计核实相应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据以初步测试和评价固定资产内控制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3.符合性测试及有效性测试

符合性测试是在确定的审计范围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业务事项,沿着现有的规定和程序对控制系统的遵循程度进行检查,考察有关的控制点是否符合规定、执行情况如何;有效性测试,主要是针对某项控制的某个控制环节,选择若干时期的同类业务进行检查,查明该控制环节的处理程序是否按规定发挥了作用。这两种测试旨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各项控制措施是否切合实际、切实有效,有无失控和不完善之处,贯彻执行的实际效果是否符合设立该控制的初衷。

4.内控制度审计综合评价

根据上述测试的结果,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做出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对以上健全性、遵循性、有效性测试相关结论。此外,笔者认为,在评价中还应将执行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所耗费的成本与不实施该项控制制度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比较,将控制措施所带来的效益与该控制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从而作出内控制度经济性评价。

三、加强内控制度审计的措施

1.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控制度审计的重视程度

内控制度审计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看到内控制度中的薄弱环节,全面掌握企业的工作秩序,为企业健全内控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堵塞漏洞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企业内控制度审计行为间接参与了企业宏观经济调控活动,为企业宏观控制起到保驾护航作用,作为企业管理层应重视内控制度审计。

2.创新审计理念,改进审计手段,加强审计人员内控知识的学习

内控制度审计与传统的审计业务在审计内容上有很大不同,所以在审计方式和手段上也应有所创新。首先,企业应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允许内部审计部门参与企业内控制度的制订工作,提出合理建议,最大限度地克服内部控制建立时可能就有的天然缺陷;其次,加大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审计力度,改日常审计项目中的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为内控制度专项审计,予以单独立项,专门评价,使内部审计深入到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领域。第三,内控制度审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经济活动广,对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有关生产、经营、管理等相关的知识的培训,强化宏观分析能力,全面提高审计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

3.加强内控制度审计风险的防范

内控制度审计风险主要为评价失当风险,如进行内控制度健全性评价时,由于建立和使用的评价标准不当而造成对评价的偏差所产生的审计风险,或进行制度符合性和有效性评价时,由于样本的范围和数量抽取不当而造成评价失当所产生的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应注意将防范风险关口前移,在制订审计计划时进行风险预测,了解风险所在,并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通过设计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标准、制定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步骤、合理选取抽样样本等措施规避审计风险的发生。

四、结论

随着企业对内部管理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法则,内控制度审计在企业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利用其熟悉企业情况的优势,充分发挥其监督、服务的职能,正确实施内控制度审计程序,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浅谈企业内控制度审计》 作者:艾石英.

[2]《内审部门应积极加强内控制度审计》 作者:郭江平.

[3]《企业内控制度审计探讨》 作者:何存花.

篇4

关键词:内控;制度建设;能源企业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开始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近现代历史上,出现了三次重大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是人们无法预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种科技的发展推动了能源企业的发展,尤其是这些年航天事业、军事事业以及交通事业的发展,全球的能源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在这样的市场经济下,能源行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这几年也出现较多的企业倒闭,也有很多能源企业开始转型到其他服务业,但是真正能够稳定发展的能源企业,他们内部制度建设是比较完善的。因此,内控制度建设在能源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关于企业内控制制度建设的研究,袁鹏在《关于完善农垦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几点思考》中提到了内控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非常突出,直接阻碍着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指出很多企业都存在着行为不规范、企业内外的财务关系不顺以及存在严重的内控风险隐患。崔爱霞在《浅谈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几个问题》提到了企业会计内控制建设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随着现在市场环境的改变,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也应该不断地修改与完善,同时提到了现代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对于企业的未来长期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课题进一步丰富了内控制度建设的意义,同时对于现实中能源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参考的价值。

二、能源企业内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能源企业内控意识不足。目前国内很多能源企业,在日常管理中仅仅追求企业的经济利润,对于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比较薄弱,特别是中国的能源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管理者都有着非常浓厚行政政治色彩,对于西方引进的内控管理缺乏重视。能源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并未系统学习过内部控制相关课程,认为内部控制仅仅是日常简单的财务管理,部分领导认为只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即可,整个公司的内部控制都仅仅盯着公司的财务。另外很多时候,能源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例如某能源公司设立内部控制部门,但是没有专业的内控工作人员,也没有部门工作规范,因此无法发挥到监管与控制的职能作用。

2.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素质不过关。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许多能源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对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选拔普遍比较草率,没有合理的选拔制度。一些能源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人员,是由其他行政部门或者销售部门调任过来,一方面财务知识与管理知识比较薄弱,在工作中无法发现公司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次,部分内部控制工作人员职业素养比较低,例如某能源企业内控工作人员发现有财务人员或者行政人员在处理业务中出现贪污或者失误现象,内控工作人员并未按照公司制度处理,而是将这些问题隐藏起来。最后,也有单位的内控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力与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严重影响了日常的工作效率与水平。当然,内控工作人员的监督执行力度,才是影响内控工作的关键性原因。很多能源企业迫于要完成各项指标与任务,出现弄虚作假或者不规范的行为,例如:企业部分领导在授权审批过程中,没有严格审核就直接在上面签字,而公司的会计人员为了提升工作效率,也没有认真检查就直接签字,作为公司的内控部门也没有及时发现这种现象。很多学者都提到了能源企业全能型的内控工作人员非常缺乏,有必要提高内控工作人员的素质。

3.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规定。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有设立内部控制部门,当然也有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事项交给审计部门负责。可是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规定,是现代能源企业的典型问题。完善的内部制度是包括授权审批、资金管理、采购以及付款流程管理、合同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实物资产管理等,但是很多能源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方面不够科学,因此内控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直接影响能源企业的经济运行效率以及资料的真实性,国有企业甚至会导致国家财政资金的流失,让国家受到巨大的损失。

三、如何进一步加强能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1.强化能源企业的内控意识。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首先要强化能源企业的内控意识。做好内控工作,就应该从企业战略方面进行考虑,因此首先要强化企业高层的内控意识,高层人员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深入认识,定期参加内部控制的相关培训,这样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内控意识,营造科学的内控环境。其次,强化中层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尤其是能源企业的内控部门、审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公司上下达成一致,做好内控工作,配合好整个内部控制,这样可以避免出现问题找不到责任人,有助于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

2.建立完善的内控监督体系。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内控监督体系。能源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避免能源企业的内控工作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在内控制度建设中,还要建立与完善能源能源企业的岗位责任制,内部控制工作要做到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假若某个工作环节出现了问题,工作人员就能够对症下药,有效减少工作的重复性,全面提升能源企业的管理效率。

3.全面提升内控工作人员的素质。想要做好内控工作,就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内控工作人员。能源企业要加强内控工作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能源企业在招聘内控部门工作人员的时候,加强对应聘者财务知识、管理制度的考核,同时强化对应聘者的职业道德素养的考察,优先录用那些做事认真、公平公正的应聘者。其次,加强对内控工作人员的培训,能源企业可以邀请内控专家或者教授给现有内控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最后,要加强对内控工作人员的考核,对于思想道德素质不过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或者可以直接进行淘汰。

四、结语

能源企业想要成长与发展,就需要建设完善的内控制度。但大多能源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能源企业内控意识不强,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素质不过关以及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等诸多问题。因此,想要进一步做好能源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就要强化能源企业的内控意识,建立完善的内控监督体系,全面提升内控工作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顾瑞兰.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2]杨有红.论内部控制环境的主导与环境优化——基于内部控制系统构建与持续优化视角[J].会计研究.2013(05).

[3]金鸽.科力远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制度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13.

[4]袁鹏.关于完善农垦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南农业,2010,01:53-54.

篇5

关键词:施工企业 内部控制 内控制度

在我国,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在管理中有着很大的缺陷和不足,导致这种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来自施工企业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其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比较薄弱,任何一家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重视其潜在的管理风险,那么就会直接相应企业的今后发展。在2006年,国资委根据我国现行施工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了一套企业管理的细则,即《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一书,可以说对于建立和健全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起到了一定意义上的引导和督促作用,为今后的风险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但是,针对目前情况来看,在我国的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还是存在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在施工企业的内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很多的观点相互并存。呈现出一种乌龙混杂的状态,所以说,要发展企业,就必须要重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相关性。

一、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分析

所有施工企业管理者要确保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是施工企业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就是为了完善和改进企业的发展模式,确保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合法、合规,资产相对安全、财务报告相对正是可信、相关披露信息完整充实,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其经营效率和效果,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促进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关键所在。企业会计控制制度的目标就是为了规范当前企业的会计行为,确保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到防范于未然,在第一时间堵塞其漏洞,消除其隐患,极早地防范和阻止风险的更进一步发展。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故仅能对达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且,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亦可能随企业内、外部环境及经营情况的改变而改变。施工企业内部控制要设有检查监督机制,内控缺陷一经识别。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目标和遵循的原则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目标

逐步规范施工企业的会计行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确保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到防范于未然,在风险萌芽过程中就要进行堵塞和消除,极早地防范和阻止风险的更进一步发展。从而才能保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施工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配套进行。

2、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原则

企业的内部控制应该是贯穿在企业发展中的所有阶段,它是企业决策、监督和执行整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全涵盖和贯穿了整个企业与所属单位的所有业务和工作事项。内部控制要与企业当前的经营规模、竞争状况、业务范围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相配套,它是随着企业的发展情况可以随意进行修改和调整的。内部控制还要权衡企业的预期效益与实施成本,以最低的成本来实现企业内部的有效控制,总体评价施工企业当前的内部控制基本能够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能够对编制真实、公允的财务报表提供合理的保证。

3、施工企业内部信息与沟通

建立必要内部信息处理系统,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逐步发展到涉及企业供应链管理、日常办公、市场销售、客户供应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等多个方面,信息系统人员(包括财务人员)恪尽职守、勤勉尽责,能够有效地履行赋予的职责,保障整个信息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为加强企业对各分、子企业的管控力度,定期召开企业管理层及各下属企业负责人共同参加的经营质量分析会等管理会议,保证内部信息传递及时、真实及全面;企业有关职能部门严格按照上市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定期编制企业管理通报,及时通告企业及下属企业的重大事项等信息。建立必要外部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整理、汇总相关的外部信息企业定期召开外部信息会议,重点分析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行业动态、竞争对手情况等重要外部信息。通过参加相关行业协会、国家各类职能部门组织的论坛、会议等形式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使管理层能集中对相关信息进行讨论,分析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建立内部信息定期或不定期交流制度,提供不同岗位、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制度企业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销售、生产、采购、品控、财务等部门召开会议,讨论生产经营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周例会、财务分析会、销售分析会等会议制度;不定期组织各个经营实体的对口部门进行专业培训、会议,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数据、成果进行横向比较,树立标杆,提高经营质量。做好市场服务工作企业市场部负责直接与客户间信息沟通与协调,负责召集、召开销售分析会议,完善客户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各类客户信息并进行分析,确定企业的销售服务策略。同时对供应商管理实行供应商评审制度,对供应商的资质等进行实地调研、沟通。

三、施工企业内控制度实施的策略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风险管理的起点不在于控制上而在于风险的识别上,所以说进行企业风险管理的防范和识别,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成功与否的基础和关键。企业管理者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对企业面临的所有风险在第一之间要进行识别,然后再将风险分析总结,查询所有导致风险的因素。要广泛、持续地不断收集与施工企业风险相关的所有信息,具体包括内部、外部的初始信息。要充分利用内控规范并使其得到不断地优化内控规范是根据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征求相关责任岗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使用内控规范是责任岗位执行人的本分,严格执行内控规范,使每项业务得到恰当处理,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合理保障了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仅有内部控制这个体制,而无风险管理的意识,则内控管理就是空架子,缺乏灵魂。有了风险管理意识,而无内部控制框架,则风险管理就失去了科学的管理手段,也易形成风险管理目标的缺失。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 建设 防范 企业风险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domestic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economy, financial, technology gradually become the global integration, leading enterprises are facing many uncertain factors.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he allocation of enterprise effective resources, prevention of enterpris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inancial risk, ensure safety of enterprise assets, complete, effective operation, is the primary problem in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Keywords: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risk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防范企业金融风险,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当前摆在企业家企业管理中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此,谈谈笔者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的主体行为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会导致一定的经营风险、会计风险等发生,行为主体全是人(这里所指的人是指一个企业从领导到有关业务经办人员)。只有上下一致,及时沟通,随时把握相关人员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才能把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做好。具体而言,除单位负责人本身应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及时掌握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思想行为状况。企业内部业务人员、会计人员违法违纪,必然有其动机,因此。企业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分析,掌握可能使有关人员犯罪的外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二是激励与约束并举。在企业中.会计人受是会计行为的主体,居于至关重要的作用。又由于会计人员一般受制于企业领导.追求个人收人最大化的本性,在缺乏激励或监督不力时,就会与其他内部人一起把私人利益放在企业利益之上,侵蚀所有者权益。三是增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加大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力度。职业道德是对会计人员的最基本要求,会计人员作为会汁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道德水平的优劣、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开展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也又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目前,随着会计核算的日益健全,新法规、新准则陆续出台.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保证会计人员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由于会计工作身处企业收支第一线.要求会计人员经手现金绝不能有分毫非分之念,需牢记国家利益,坦坦荡荡做人,老老实实办事。

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升企业会计管理水平

一是明确会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职业赋予会计人员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会计法律责任应该包括:会计人员的素质文化、职业道德、会计诚信、法制观念。只有具备这些基本条件后会计人员才能成为三种人:经济人、道德人、复合人,才能忠实、公允、中立、完整地承担和履行职责。二是强化推行会计信息网络化系统。在当前形势下,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推进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四级会计核算组织机构要求,下级层层上报,决策层层下达,职能部门林立,横向法人独立,这种情形现在已远远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市场实际,只会坐失商机,或造成利益分割、效益低下。如果通过有效的会计系统网络管理,使企业实现信息网络化管理,网络要覆盖企业内部全部的资金流动、关键控制点、重要环节等方面信息。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规避会计报告抵销、调整、合并、汇总所带来的影响,使游离在外的经济实体在统一组织协调过程中真正做到规范经营,自负盈亏。通过会计信息网络系统的信息提供,也将会使经营者管理视野大大拓宽,经营者的需要被满足。同时,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相弥补,必将能够产生强大的经济合力和经济效益。

三、积极探索企业内部审计建设,提高企业内控的自我约束力

要从地位上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保障其充分独立性,以更好地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目前,内部审计的领导体制主要有以下几种:隶属于董事会;隶属于总经理;隶属于财务负责人;隶属于监事会。理论上讲,内部审计隶属于最高权利机构其独立性最能得到保证.但股东大会是非常设机构,所以,合理的选择是隶属于董事会.受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与公司经理层相对独立,涉及到经理层的审计事项直接汇报给董事会。由于董事会是决策机构,对内部审计所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能及时采取措施。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分析利弊及成本考虑,国内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因其可以接受严密的监管.加上外包成本较高,不大适用于内部审计外包。而进入海外的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其被监管的可能性小,母公司不会频繁地收到其财务报表、证监会更不会到海外对其监控、外部审计间隔时间太长、内部审计独立性相对较弱,基于这些原因的考虑,我们或许可以试点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海外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外包。

四、强化企业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企业运营风险防范水平

内控体系其中一个很重要衡量标准就是企业风险管理水平。风险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底线,企业实行风险管理既是政策要求,更重要的还是提升公司竞争力的手段。现在企业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资本市场.越来越离不开投资者.可以说,企业内部控制的好与坏,不仅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更关系到企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内控的目的不是消除风险,也不是降低风险,而是将其控制在可承担的风险范嗣内,最主要的是预防,而不是等着风险来了,再采取措施,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和外部经营环境,确定单位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环节和风险的控制点,特别耍关注高风险环节的风险控制点的控制,以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再针对具体业务事项实施相应的控制.对内部控制的执行结果定期进行检查。结合企业经营发展实际制订各项财务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的风险预警底线.以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实施过程中,制订各项指标的人员与分析人员应实行严格的职责分离。合同管理是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控制点,企业应明确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各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管理流程、操作方法,明确各方的责权利、义务。可以实行合同经办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法律顾问联签审核制度,凡是与投资融资、价款结算、资金管理等有关的条款,必须经计划、财务专业人员、分管领导、单位领导会签,在源头上对资金筹措、生产经营、后续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减少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合同纠纷。

总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实施有利于企业完善公司治理、正确贯彻实施发展战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提高企业财务报告与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完整性,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与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4. 021

[中图分类号] F23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4- 0032- 03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存有许多误解,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一堆堆的手册、文件和规章制度;有的认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财务会计信息准确性及资产安全性与完整性控制、内部监督等;甚至有些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1 内部会计控制

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处理好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人员之间的经济责任和物质利益关系,可以促使各部门及人员之间协调一致地完成各项工作,从而提高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内部会计控制是管理当局根据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而制定的,是政策、法律法规等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它规定了企业业务活动的具体处理方法、程序和措施等。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对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岗位、人员及各流转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财经纪律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控制,及时发现诸如贪污盗窃、浪费、乱挤乱摊成本和偷税漏税等不法行为,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使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从而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在企业内部的贯彻执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合理地组织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确保其正常运转,是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

2 施工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

2.1 授权范围难把握

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实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对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授权也要有“度”的限制。只有对不同的控制环节给予不同权力授予,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授权既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的今天,对权力授予的范围更要坚持“度”的原则。因为对授权的控制要做到恰到好处,过与不及都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2.2 内部审计很薄弱

由于审计法律制度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机构设置作了强制性要求,而对非国有企业则未作要求,致使许多非国有企业未能建立有效的内审机构,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更无从谈起。

2.3 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一个很大的薄弱环节就是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下,激励机制欠缺,管理者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不足,造成了管理层整体素质偏低与懒惰的现象。

2.4 内部控制基础薄弱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当局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有的并未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残缺不全。甚至有些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还存有很多误解,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性控制严重的是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只是将已建立的一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算完事,而不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有时甚至为了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篡改账目或搞账外账,隐匿或偷盗钱财物资。另外,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等的变化缺乏预见性而导致其管理滞后,加之改革中的探索尚有一定的过程,使企业对某些新业务没有能够及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程序和制度,暂时也存在无章可循的现象,从而使内部会计控制也失去了健全性。

3 加强施工企业内控管理的措施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规范会计行为,防止贪污和浪费,减少和消除危害企业利益的不良因素。中小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采取恰当的控制方式,以达到控制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3.1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基于以下主观设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犯同样错误的机会可能性很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也大大低于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

3.2 授权批准控制

某项经济活动发生之前,按照既定的程序对其正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加以核准并确定是否让其发生所进行的控制,这种控制是一种事前控制。授权批准管理的方法是,通过授权通知书来明确授权事项和使用资金的限额,授权管理的原则是对在授权范围内的行为给予充分信任,但对授权之外的行为不予认可,授权通知书除授权者持有外,还下达公司相关的部门,这些部门一律按授权范围严格执行。授权批准有一般授权和特定授权两种形式。一般授权是指企业内部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根据既定的预算、计划、制度等标准,在其权限范围之内对正常的经济行为进行授权。

篇8

[关键词] 信息化;出版企业;内控制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38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3- 0061- 02

内部控制是为了维护企业的资产完整,保证会计与其他信息准确及时和经济活动合法合规,避免各种经营风险,确保员工正确履行职责,贯彻经营决策和实现经营目标,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而针对企业内部各个生产经营要素和各项活动,由企业统一构筑、全体或部分员工实施的组织结构、程序、标准、方法等形成的控制系统。从内部控制概念和信息化的管理理念来看,内部控制的目标基本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内容,并与管理信息化过程相一致。管理信息化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和管理基础,提升了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从内部牵制到管理控制,再到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无不反映了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影响。特别是财务业务实现集成化管理后,庞大的信息资源系统迫切需要内部控制管理,以防范各种经营风险。

1 信息化对内控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管理信息化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特别是财务业务实现了集成化管理,增加了对企业经营风险的管控难度。主要表现在:

(1)信息化优化了业务流程,对内控制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财务业务信息系统的集成化管理,优化了出版企业业务流程,改变了出版企业原来部门职能条块分割的管理局面,实现了从采购到付款、从销售到收款等各个业务环节流程化作业,真正实现企业资源的共享和统一管理。所有的数据都来自于业务经营过程,内部控制对系统程序的依赖性增加,流程管理日显重要。这种业务流程的转变使出版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及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公司内部管理和财务监控提出了新的要求。

(2)要在充分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下,实现关键环节的控制。信息系统的建设,减少了重复的不增值的环节,许多要凭经验判断的手工控制环节消失了,而系统的职业判断力和自纠功能相对较弱,从而导致信息差错的可能性增加,对出版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出版企业在充分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下,对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降低系统风险。

(3)要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建立严格的授权责任体系。根据出版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员工的岗位责任,设置每位员工对系统的操作权限及信息的查询权限。对用户权限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业务信息的安全、准确、及时、可靠。通过对不同层次操作员工及管理人员的权限划分,保证出版企业的各项业务均是由被批准或被授权的员工执行。如业务数据是一次输人,多次、多方位利用,所以对业务数据的修改与删除就要制定出严格的控制制度,数据修改或删除的信息也必须及时。

2 信息化提升了出版企业内部控制能力

管理信息化是集企业组织业务流程、企业规范、信息技术、实施方案于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为实现内控目标提供了更为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

(1)信息化改善了出版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主要包括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等方面。信息化改善了出版企业内部环境:第一,管理信息化可以帮助出版企业科学设置内部组织机构。在信息系统运营过程中,首先解决组织结构中的信息传递问题,再解决业务流程的顺畅与规范问题,最后潜移默化地实现企业的组织结构合理化。第二,管理信息化可以帮助出版企业建立合理的权责分配体系。信息系统根据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对企业管理中各个角色进行定义和设置,在授权审批、业务经办、业务记录、资产保管、稽核检查等各个环节实现职责分离和相互牵制。第三,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套勾稽关系严密、各职能之间紧密集成、信息共享的系统,加大了舞弊的难度。

(2)信息化有助于出版企业管理层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信息系统有各种分析手段,来分析日常经营中的各种风险。如,通过盈利能力分析、成本变动分析、资金分析等,可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识别财务风险;通过库存分析、应收账款分析、偿债能力、预算执行对比分析等,对潜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信息系统通过对数据进行结构性分析、趋势性分析等得出参考值,供企业管理层决策参考。

(3)信息化有助于出版企业更好地实施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为确保出版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授权批准、实物控制、职责分离、预算控制、业绩评价、会计系统控制、信息系统控制等。信息系统有一套清晰的职责划分与授权体系,可以很好地做到授权批准控制和职责分离控制。除了预算控制和业绩评价等控制手段外,还可以根据控制目标和控制原则整合流程控制。流程控制通常同业务流程相吻合,主要由控制点组成。根据各控制点,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特别是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对于保证整个业务活动的控制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信息化有助于出版企业加强信息的收集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系统能对企业已收集到的内外部信息加以更高效的处理。对内部信息,企业可以合理地使用系统拟定相关制度,规范其执行。信息系统通过其授权体系使员工了解自己的职责,通过参与业务流程、完成单据与报告使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与他人工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信息的有效流通和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各种业务在一个统一平台上实现操作和协调,通过在系统内设置内部控制点,能够实现各项控制的程序化、规范化,使信息流在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外部之间得到有效的控制与传递,有效地减少了业务部门分割运行时出现的执行偏差现象,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5)信息化加强了出版企业的监控力度。监督检查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信息系统可以为出版企业建立持续监控提供客观科学的标准。持续监控建立于单位内部的业务循环中,包括日常的管理监控活动。信息系统对业务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能够进行内外部核对,实时判断是否符合既定的逻辑关系,并随时把异常情况提交给监控部门。业务系统中的生产计划衔接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物料需求计划衔接生产部门与采购仓储部门,资金计划衔接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相互之间的监控以翔实的记录为依据,以科学制订的计划为准绳,可以保证持续有效监控,大大减少部门间监控脱节和某些控制点成为“盲区”的现象。同时管理信息化强化了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利用信息系统强大的信息数据整合处理功能,对企业业务运营进行风险评估,对财务系统工作质量进行独立公正的监督评价,促进企业提高运作效率和提升组织价值。

3 信息化推动了出版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

为切实保证管理信息系统顺利运行,出版企业需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以满足内部控制的要求。只有从操作规范、岗位职责、问题管理、系统变更、运行考核等方面不断细化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层层传递,逐级管理,全员遵守,才能实现信息系统运行的上下一致。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充实和更新企业传统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手段,有效地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3.1 财务管理制度

①岗位职责:岗位责任制度、内部牵制和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②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会计核算管理办法、会计报表编制说明。③财产管理制度:支票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应收款项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长期投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担保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办法。④报告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统计分析制度、内部审计制度。

3.2 业务管理制度

①岗位职责:岗位责任制度、业务凭据流转规程。②选题编务管理:选题申报认证制度、图书编校质量审读制度、稿费支付制度、样书管理制度。③出版管理:成本控制制度、图书印制管理制度、图书分类管理制度、书号管理制度、图书再版和修订管理制度。④发行管理:图书定价制度、图书提印制度、信用政策、退回图书管理制度。⑤质量管理:印刷质量管理制度、出版损失追究制度。⑥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制度。⑦行政管理:合同管理制度、出差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薪酬福利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假日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3.3 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

①全面预算管理制度。②绩效考核:岗位薪酬制度、绩效考核制度。

3.4 决策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制度、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决策制度、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定期会议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海林,续慧泓.财务管理信息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篇9

关键词:供水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我国供水企业主要担负着满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正常用水需求,其财务管理工作主要面向是水费收缴管理,供水设施投资建设及运营创收。近年来,我国供水设施建设投资巨大,导致供水企业各种经营风险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预算制度不健全,财务基础工作薄弱。

一、当前供水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控制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饮水问题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一个供水企业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群众民生问题。因此,供水企业肩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措施,是供水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而内部监督则是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保证。就目前来说,供水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缺乏监督机制,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一)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供水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出现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通常是由该供水企业建立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的。从当前供水企业内部的控制体系来看,很多供水企业的管理模式依旧按照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由于供水企业天然的行业地域垄断性,使供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供水企业机制和体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去甚远,很多员工因循守旧难以参与到供水企业决策与规划的讨论中,而这也是影响供水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素质偏低的原因之一。

(二)内部缺乏监督机制

供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不仅要集中在财务员工的职业能力和管理模式上,还需要集中在各部门的监督控制上,促使财务内部控制的Σ吣芄宦涫档绞导饰侍馍稀4送猓由于当前供水企业内部机构建立不健全、职责不清晰、权责不明确,审计制度集中的偏向了供水企业的账务处理方面上,忽视了公司组织机构内部的监督工作,导致供水企业在发展中容易处于财务风险之中。

二、供水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为促进供水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企业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对策,如: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营造积极的内部控制环境,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供水企业要想加强对内部控制,就必须建立健全控制体系。对于供水企业而言,科学的规章制度是供水企业管理员工的关键点。目前很多供水企业通过了ISO9000体系认证,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等,特别是在内部控制问题上,供水企业必须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促使各级员工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中能够较好的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首先,供水企业必须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审计制度,促使审计工作能够较好的发挥自身对供水企业财务风险的处理作用。其次,供水企业需要建立内部员工之间的评价考核体系,通过绩效管理激励和约束员工的行为,使员工能够通过相互的评价认识到自己的工作问题,并得到及时的改进,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再次要对财务人员的不相容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加强员工与工作上的监督。

(二)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在供水企业财务内部的管理工作上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和作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越高,越有利于供水企业对内部控制和管理,反之,则容易导致供水企业财产出现损失的情况。为此,供水企业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以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两个方面上全面提高管理人员对财务工作的正确意识。针对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首先,供水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人员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员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其次,还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供水企业可以邀请相关的财务法律知名人士开展法律意识的讲座,强化管理人员的法律理论知识与法律操作技能,并且能够将法律意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坚持依法行事。在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方面上,供水企业可以邀请专业的操作专家对财务员工进行集中性的培训,其次,还可以加强与其他供水企业之间的联系,促使自己的员工在交流和学习中能够掌握到更多的专业技能。

(三)营造积极的内部控制环境

供水企业内部工作环境的优质对于员工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有着极大的影响。倘若,供水企业内部工作气氛一直处于沉闷的状态,那么员工在这种环境下自然而然容易产生情绪低落、没动力的工作状态,反之,供水企业内部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则能较好的调动员工的工作兴趣,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供水企业必须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比如,供水企业可以多多组织一些带有公司文化的互动活动,加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使工作气氛不再僵硬。此外,供水企业还可以提高员工之间的竞争力,比如提供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要求全体员工参与到该竞争活动中,用自身的实力来争取该岗位。而以这种竞争形势的工作能够较好的调动员工的团队意识,不仅加强了员工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还提高了员工的工作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供水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员工的工作意识,建立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促使员工能够较好的激发自身的潜能和才能,并培养员工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完善员工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篇10

我国目前尚未提出权威的内部控制定义,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更是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现行的规范制度中,只有《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本准则所称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防范企业金融风险,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当前摆在企业家企业管理中亟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的主体行为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会导致一定的经营风险、会计风险等发生,只有上下一致,及时沟通,随时把握相关人员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才能把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做好。具体而言,除单位负责人本身应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及时掌握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思想行为状况。要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分析,掌握可能使有关人员犯罪的外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二是激励与约束并举。在企业中,会计人受是会计行为的主体,居于至关重要的作用。又由于会计人员一般受制于企业领导.追求个人收人最大化的本性,在缺乏激励或监督不力时,就会与其他内部人一起把私人利益放在企业利益之上,侵蚀所有者权益。三是增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加大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力度。随着会计核算的日益健全,新法规、新准则陆续出台.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保证会计人员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由于会计工作身处企业收支第一线.要求会计人员经手现金绝不能有分毫非分之念,需牢记国家利益,坦坦荡荡做人,老老实实办事。

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升企业会计管理水平

一是明确会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职业赋予会计人员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会计法律责任应该包括:会计人员的素质文化、职业道德、会计诚信、法制观念。只有具备这些基本条件后会计人员才能成为三种人:经济人、道德人、复合人,才能忠实、公允、中立、完整地承担和履行职责。二是强化推行会计信息网络化系统。在当前形势下,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推进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四级会计核算组织机构要求,下级层层上报,决策层层下达,职能部门林立,横向法人独立,这种情形现在已远远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市场实际,只会坐失商机,或造成利益分割、效益低下。如果通过有效的会计系统网络管理,使企业实现信息网络化管理,网络要覆盖企业内部全部的资金流动、关键控制点、重要环节等方面信息。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规避会计报告抵销、调整、合并、汇总所带来的影响,使游离在外的经济实体在统一组织协调过程中真正做到规范经营,自负盈亏。通过会计信息网络系统的信息提供,也将会使经营者管理视野大大拓宽,经营者的需要被满足。同时,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相弥补,必将能够产生强大的经济合力和经济效益。

三、积极探索企业内部审计建设,提高企业内控的自我约束力

要从地位上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保障其充分独立性,以更好地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目前,内部审计的领导体制主要有以下几种:隶属于董事会;隶属于总经理;隶属于财务负责人;隶属于监事会。理论上讲,内部审计隶属于最高权利机构其独立性最能得到保证.但股东大会是非常设机构,所以,合理的选择是隶属于董事会.受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与公司经理层相对独立,涉及到经理层的审计事项直接汇报给董事会。由于董事会是决策机构,对内部审计所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能及时采取措施。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分析利弊及成本考虑,国内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因其可以接受严密的监管.加上外包成本较高,不大适用于内部审计外包。而进入海外的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其被监管的可能性小,母公司不会频繁地收到其财务报表、证监会更不会到海外对其监控、外部审计间隔时间太长、内部审计独立性相对较弱,基于这些原因的考虑,我们或许可以试点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海外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外包。

四、强化企业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企业运营风险防范水平